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护理道德的特征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4 09:36: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护理道德的特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护理道德的特征

篇1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10-02

1 自闭症儿童概述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一般发生在儿童早期,是一种由于自身生理因素、周围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而形成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具体体现在其感知觉、语言、行为等多方面。

自闭症儿童以人际交往障碍、沟通交流异常、兴趣活动内容局限、刻板与重复为特征,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及未来[1]。他们常常表现迟钝,但对某些声音或图像有特别的喜好或恐惧,总是专注于一个方面,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

2 对自闭症儿童的常规治疗与护理

对自闭症儿童,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爱心、信心、耐心是治疗的关键[2]。虽然目前还没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但是通过综合性的治疗方法,会使自闭症儿童的症状有所改善。

瑞士研究人员通过对1200多名自闭症儿童为期26年的跟踪调查发现,遗传基因是儿童自闭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3]。因而在遗传学上进行辅导,能够对自闭症儿童的产生进行预防。

药物对自闭症儿童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但是药物治疗仅仅对个别症状有效,如使用安定可以缓解短期严重失眠的症状。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药物仅仅起到辅助作用,不能根治自闭症。

相对于前两种方法,心理指引是最为有效的一种。通过对患儿的引导、交流、鼓励,使患儿能明白对他的要求,让他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兴趣,从而使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促进他的情绪稳定,培养更大的参与动机。

音乐治疗对治疗自闭症儿童的情感交往问题、注意力问题及语言障碍问题都有非常显著的作用[4]。

3 历史上在儿童期患有自闭症的伟人[5]

英国媒体曾报道:“著名的精神病学家菲茨杰拉指出,政界、科学界和艺术界的许多伟人都是因为有自闭症特征最后才取得了成功。”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几乎不开口说话、工作过于专注偏执、冷漠和坏脾气。主要成就: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爱因斯坦,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 九岁时讲话还是不通畅、讲话都必须经过吃力的思考、成为讲师后讲话也仍含糊不清。主要成就: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贝多芬,德国音乐家,严肃傲然、出了名的坏脾气。主要作品:《英雄》、《命运》、《第九交响曲》;莫扎特,奥地利音乐家,靠直觉感觉表达自己、兴趣爱好怪异。主要作品:《唐璜》、《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安徒生,丹麦文学家,很少与人交往、容易产生幻想、做事过于偏执。主要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康德,德国哲学家,奇怪的行为习惯、做事过于偏执、对人表现冷漠。主要成就: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戴高乐,法国政治家,生性好斗。主要成就:法国第一任总统、戴高乐主义;杰斐逊,美国政治家,怪异的行为习惯、怪异的思维方式。主要成就:起草了《独立宣言》、当选并连任美国总统;陈景润,中国数学家,口齿不清、性格内向、工作过于专注偏执。主要成就: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并攻破“1+2”。

由于自闭症成功的理由:英国精神病教授菲茨杰拉德将约一千六百名自闭症患者的特征和名人的生平事迹作比较,得出自闭症特征使许多伟人达致成功。理由一:天才多有自闭症。菲茨杰拉德曾在伦敦的一个会议上指出,自闭症、创造力和才华有着相同的基因因素。他说:“精神病也有好的一面。我指的是引致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基因,创造力实质上也是源于相同基因。我们目前还不知道那是什么基因,也不知道有多少基因。每个案例都是独特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相关基因。”理由二:一意孤行反而易获突破。菲茨杰拉德说:“这些基因塑造出的是集中力强的人,他们与学校制度格格不入,社交技巧差,与人交流时缺乏眼神接触。他们很偏执,喜欢反对他人,但也很有道德操守。他们为一个论题会付出二三十年的努力,不受其他人想法的左右。”

4 对自闭症儿童特殊才能的发现

由以上的伟人事例可以看出由于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才能会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因此,在常规护理中,对自闭症儿童特殊才能的发现,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牛顿、爱因斯坦的贡献,伟大到改变了我们整个世界。

当自闭症儿童被普遍认为是有病的人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换一个角度来看。通过与自闭症儿童的交流能够容易地得到他最常重复的词,并从中获取有利信息,从而得知他的兴趣所在,发掘出他的特殊才能。与其家人沟通也是一种能够较好得到有利信息的途径,能够掌握自闭症儿童平日中的生活习惯及特殊癖好,对于发现其独特才能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5 对自闭症儿童特殊才能的引导

发现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才能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在于对其特殊才能的正确引导。由于不同年龄的儿童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6],发现到的特殊才能也是大不一样,所以引导的方式也要引人而异。

首先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将自己的发现与自闭症儿童的家人进行沟通,建议家长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定向培养,把他的特殊才能真正地挖掘出来。

在日常的护理中,也要特别注意对自闭症儿童特殊才能的引导,鼓励他在他才能所在的一面继续发展。但是自闭症儿童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拒绝与别人交流,这时就需要爱心、耐心地对待他们,并且要做的坚持。当他每次做得好时,要及时表扬,及时地奖励他,可以使自闭症儿童在这一方面树立自信心,并且对他独特才能所在的方面有更多的兴趣,使其有更深入的发展。

6 发现并引导自闭症儿童特殊才能的意义

现今社会中,对自闭症儿童仍存在歧视的现象,许多家长把自闭症儿童当做是一个负担。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去发现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才能,并正确地将其进行引导培养,不仅能够使得孩子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们对自闭症儿童的看法。当自闭症儿童往他们特殊才能所在的方面不断发展时,他们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得到了更多的学习,对于他们自身自闭症的缓解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翁永振,主编.精神障碍典型病例分析[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2] 李雪荣,陈劲梅,主编.孤独症诊疗学[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3] 国家新闻出版.[J].中国保健营养,2008年(7)

篇2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011-01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lae,Mp)是引起人类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因。近年来,临床诊断MP呼吸道感染的病例逐渐增多。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05年11月~2006年3月收治的147例确诊为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对象:2005年11月~2006年3月,收入我院确诊为呼吸道MP感染的患儿147例。其中男82例,占55.78%(82/147),女65例,占44.22%(65/147);患儿年龄在7个月~13岁之间:7个月~13岁53例,占36.05%(53/147),其中7个月~1岁11例,占7.48%(11/147),1~3岁42例,占28.57%(42/147),3~10岁94例,占63.95%(94/147)。

1.2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凝集实验试剂盒,以颗粒凝集法检测MP-IgM抗体,IgM滴度≤1∶40为正常,IgM≥1∶80为阳性提示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观察项目主要包括咳嗽、发热、肺部体征、X线表现,、肺外脏器受累情况,并观察疗效和转归。

1.3临床特征

1.3.1发热共103例,占70,06%(103/147),37.5~

385℃者,71例,占68.93%(71/103),38.6~39.4℃者32例,占31.06%(32/103)。

1.3.2咳嗽143例,占97.28%(143/147);无咳嗽症状者4例,占2.72%(4/147),均为上呼吸道感染。

1.3.3肺部有罗音者105例占71.43%(105/147),闻及湿罗音者,78例,占53.06%(78/141),肺部闻及哮鸣音或其他干罗音者,59例,占40.14%(59/141);肺部无罗音者41例,占27.89%(41/147)。

1.3.4X线表现:共120例摄胸部X线片,表现为大片云絮状影42例占35.00%(42/120),小斑片影或斑点影17例,占14.17%(17/120),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59例,占49.17%(5/120),胸膜炎改变2例,占1.67%(2/147)。

1.3.5肺外脏器受累表现97例,占65.99%(91/147),其中仅累及1个脏器的49例占33.33%(49/147),累及2个脏器的43例,占29.25%(43/147),累及多个脏器的5例,占3.40%(5/141)。

2结果

篇3

例1:患者,女,90岁,以间歇性右上腹疼痛3月,皮肤巩膜黄染一周之主诉入院,入院时T 36.8℃,Bp160/90mmHg,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化验检查:直接胆红素3.02 umoI /L,间接胆红素27.76 umoI /L,总胆红素30.78 umoI /L,AFP阴性,余检查均正常,入院诊断:①慢性胆囊炎,胆结石。②梗阻性黄疸。入院后行消炎、利胆、解痉等治疗,腹痛较前缓解.但黄疸日益加深,总胆红素升至47.88umoI/L。遂行术前准备,于2月3日在硬外麻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术后黄疸渐退,但于术后13日突然嗜睡,口角歪斜,左侧肢体肌张力减退,左足巴比彬氏征阳性。CT示:左基底神经核腔隙性梗塞,脑萎缩。即按脑梗塞常规对症处理,效果不佳,术后31日患者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例2:患者.女,60岁,以间歇性右上腹疼痛3年,加重6小时之主诉急诊入院。入院时T 38.2℃,Bp140/90mmHg ,皮肤、巩膜无黄染,入院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结石。入院后行消炎、利胆、解痉治疗。腹痛缓解,体温正常。于3月30日在硬外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但于第三日夜家属自行搬动床位,患者自感烦闷.呼吸急促,T38.8℃.R34次/分。进而失语,两侧瞳孔不等大,左足巴彬氏征阳性,CT示“脑出血,枕骨大孔疝形成”。先后行抗炎、止血、脱水等治疗,均无明显疗效。第4日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2 讨论

2.1 老龄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老龄手术患者常于术前产生恐惧、焦虑、忧虑和心理冲突等负性心理反应,所以术前准备除了对患者的身体准备外,还因包括心理准备。心理准备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调整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认识、动机、期望与情绪反应,解决患者的心理冲突,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配合,从而不仅使手术得以顺利实施,而且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术后恢复[1]。因此我们就应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心理护理,以减轻或解除其思想顾虑。

2.1.1 责任护士对手术患者实行一对一的健康指导

责任护士要做好与患者的心理沟通,同时应告诉患者术前所做的一切检查和准备工作都为手术成功起着保证作用。在术前还必须交待术后注意事项,让其有心理上的准备,避免术后盲目过份依赖心理,而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胆道手术者,术前必须向患者详细交待T型管灭菌和固定之重要性,让患者理解.作自我保护。

2.1.2 手术护士、麻醉师术前探望病人的制度

手术护士和麻醉师术前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去史,过敏史,并做心、肺、血管等方面的体格检查。如老龄患者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史,应做相应处理,待病情稳定方可安排手术。并且通过交谈,减少或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增添其对手术的安全感。

2.1.3 采取情绪支持与行为应对方法来进行心理调节

医务人员的鼓励及安慰可调动患者的动机及信心,调整心理防御策略,从而振奋精神,克服治疗中的挫折与痛苦。教患者学会配合手术,应对痛苦与不适的具体方法,可有效增强其信心与驾驭感(1),这样可使患者处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最佳状态。

2.1.4 术后并发脑血管意外后,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一切精神刺激,尽可能使患者保持安静。 转贴于

2.2 临床特点及护理

2.2.1 未明确诊断前的观察及护理

(1)密切监测术后生命体征.使用多功能监护仪,每30-60min测量血压一次,待病情稳定后改为2h或4h测血压一次,血压过高者按医嘱给降压药,控制血压是防止脑血管意外的关键(2)。

(2)镇痛泵的使用可缓解患者的疼痛,避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利于防止患者术后因刀口疼痛不敢咳痰而导致的肺不张。

(3)对于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的老龄患者如术后数日出现烦躁不安、失语、嗜睡等一系列进展性意识障碍的表现,在排除手术损伤造成的原因外,则应考虑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与其他疾病加以鉴别。

2.2.2 明确诊断后的观察及护理

(1)意识的观察:意识状态是判断脑部病变的重要指征。观察患者的神志,以估计病情及预后,以便尽早处理。

(3)密切观察瞳孔的变化。当患者处于深昏迷、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消失,说明脑疝形成:进一步当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说明患者处于临终状态。

(4)生命体征的观察的变化:a血压:发病早期血压可升高,这时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并按医嘱及时使用降压药,到后期血压急剧波动、下降,甚至测不到。b体温:脑出血初期高热,多系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的征象,若初期体温正常,以后逐步升高者,多为合并感染所致,始终低热者为出血后的吸收热。c脉搏:颅内压升高的早期患者其收缩压升高,脉搏洪大而缓慢,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但仍不能保证脑血供时便迅速下降,脉搏变为不规则,细数而快。d 呼吸:不规则呼吸是颅内压增高、呼衰的特征,呼吸深而慢,预示病情危重,潮气呼吸、叹气样呼吸为临终前表现。

2.2.3 T型管及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在并发脑血管意外后,除进行常规对症处理外,还应加强引流管的护理。观察引流物的

性质、量、颜色,并准确地在护理文件上纪录反映出来。避免患者烦躁时牵拉引流管,使其脱落、扭曲、阻塞,形成胆汁性腹膜炎。

2.3 预后及临终护理

我科这两名患者虽经积极抢救,最终仍死亡。在此阶段,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要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免增加患者痛苦。

2.3.1 尽量安排单间病房,保持房间安静,减少陪护,治疗护理集中操作[2]。

2.3.2 采取正确,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头高脚低位,床头抬高15°~30°,头偏一侧或取侧卧位。切忌无枕仰天平卧,造成误吸或窒息。有呕吐物或分泌物时要及时清除,防止舌后坠,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2.3.3 女性患者由于留置尿管,易患泌尿系感染,要经常观察其尿量及尿色,定时冲洗膀胱,消毒尿道口[2]。

2.3.4 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2.3.5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床铺平整清洁,预防压疮。

2.4 医疗纠纷及其涉及到的护理问题

主管医生应在术前数日做好术前谈话工作,并行手术协议书签字。详细对家属讲明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让其心中有数,避免滋生术后出现脑血管意外是手术直接造成的想法。同时随时交代病情及预后,争取家属谅解及配合。并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工作态度端正,服务态度好,杜绝家属滋生不满情绪,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篇4

护理人员的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和道德品质,影响和决定着护士对待护理工作和患者的根本态度,影响和制约着护理质量。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作用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对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职业道德作为护士素质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摆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目前中职护生的培养往往重技能轻素养,尤其是对护生职业道德培养重视不足。为优化中职护生的培养模式,深化中职德育改革,提升中职护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中职护生职业道德现状调研显得尤为重要。

一、调查背景及基本方法

1.调查背景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中等卫生专业学校,护理专业为学校的主体专业。随着当今社会快速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学生不加甄别的吸取已经严重影响其职业道德价值观,因此要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道德现状的调研分析是基础。

2.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我校护理专业中12级女生90名,为已实习一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13级女生50名,为即将走向实习岗位的学生;14级女生90名,为入校学习一个学期的学生,共调查 230人,收回有效问卷 221份,有效应答率为 99%。学生年龄在16~19岁之间,平均年龄17岁。

3.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参照国内相关资料,自行设计,经过预调查、反复讨论修改而成。调查问卷主要从中职护生对职业道德现状的认识、职业认同、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职业道德的理解和态度、道德行为五个方面对中职护生的职业道德现状进行了解,基本如实地反映了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中职护生对职业道德现状的认识

表1. 中职护生对职业道德现状的认识

选项

题目 较差 一般 较好 很好

您觉得当今社会道德现状 53(23.98%) 145(65.61%) 19(8.60%) 4(1.81%)

您觉得医护职业道德现状 25(11.31%) 136(61.54%) 53(23.98%) 7(3.17%)

您对自身职业道德的客观评价 11(4.98%) 108(48.87%) 90(40.72%) 12(5.43%)

从表1可见,中职护生对社会、行业及个人的职业道德评价不高。一方面反映了目前职业道德现状,一方面反映中职护生对社会、行业及个人职业道德具有更高水平的要求。说明加强中职护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具有其主观及客观的必要性。

2.中职护生职业认同度分析

表2. 中职护生职业认同分析

选项

题目 强烈不同意 不同意 同意 强烈同意

我的职业是被人们所看重的 21(9.50%) 45(20.36%) 142(64.25%) 13(5.88%)

护理工作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9(4.07%) 44(19.91%) 144(65.16%) 24(10.86%)

从事护理工作有自卑感 34(15.38%) 170(76.92%) 15(6.79%) 2(0.90%)

护生职业认同感就是护理专业的在校学生对护理职业的积极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积极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表2显示,有部分护生内心对护理工作极度不认同, 25%以上学生认为护理工作不能实现人生价值,7%以上学生认为从事护理工作有自卑感。

表3. 中职护生对护理专业学习的态度

您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 救死扶伤,解除人们的疾苦 就业好,比较稳定 父母之命 自己随便决定

46(20.81%) 124 (56.11%) 38(17.19%) 13(5.88%)

您目前对学习护理专业的态度 非常喜欢并热衷于学习 提不起学习兴趣,强迫自己学习 讨厌护理专业,学习非常痛苦

95(42.99%) 118(53.39%) 8(3.62%)

表3显示大部分学生选择护理专业不是基于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而是听从父母、老师的建议或利于就业的角度。因缺乏对专业的认识,学生在学习中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表4显示部分学生对专业了解后,对个人职业规划却越来越模糊,只有69.23%同学明确表示初次就业岗位为护理,仅有31.67%的学生明确护理工作作为终身职业。

表4. 中职护生对从事护理工作的态度

毕业后您会从事护理工作吗 是 否 不确定

153(69.23%) 12(5.43%) 56(25.34%)

如果条件允许,您会将护士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吗 会 没考虑过,先做再说 肯定不会,有机会跳槽或转行

70(31.67%) 121(54.75%) 30(13.57%)

3.中职护生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

100%的调查对象认为对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中职护生已认识到护理工作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同时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不可或缺。护生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评价较差,13.57%的学生不清楚是否接受过该类教育,6.57%的学生认为未接受过该类教育,表明学校的职业教育实效性较差,学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存在一定漏洞。

4.中职护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态度

表5. 中职护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态度

选项

题目 从不 偶尔 经常 总是

您会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4(1.81%) 18(8.14%) 114(51.58%) 84(38.01%)

您能做到对病人热情并负责吗 5(2.26%) 20(9.05%) 78(35.29%) 118(53.39%)

您会为了提高经验而在病人身上做不必要的操作 174(78.73%) 28(12.67%) 10(4.52%) 9(4.07%)

当无人在场时,您能按操作规程规范操作吗 21(9.50%) 20(9.05%) 70(31.67%) 110(49.77%)

当病人遇到困难时,您会主动提供帮助吗 12(5.43%) 23(10.41%) 83(37.56%) 103(46.61%)

您实习期间有迟到或早退过吗 50(56.18%) 39(43.82%) 0() 0()

由表5可见,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护理职业道德的内涵,但护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转化为自身行动的意愿却有明显差异。

5.中职护生道德行为

表6.中职护生道德行为及自我评价

选项

题目 经常/基本符合 偶尔/不清楚 没有/完全不符合

您在平时和同学交谈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吗 23(10.41%) 168(76.02%) 0(13.57%)

您平时进出教室或宿舍时能做到轻手轻脚关门吗 153(69.23%) 58(26.24%) 10(4.52%)

您认为目前护理专业学生的言行举止符合护士的职业要求吗 113(51.13%) 80(36.20%) 28(12.67%)

表6显示中职学生的道德行为与护生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存在一定的差距,护生经过专业教育对护士言谈举止的重要性有较高认识,但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又与护士的职业要求相差甚远,表现为道德知行上的不一致,但护生自身也能意识到这种差距和不一致。

三、结论及对策

以上调查显示中职护生整体的职业道德素养较好,主动积极向上,但消极因素或不适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表现不容忽视。我们应积极分析中职护生的职业道德现状、需求、心理状况、行为规范等,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改变职护生的职业道德现状。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系统教育,经过内化,然后外化为职业道德行为,最后形成职业习惯。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中职护生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目前中职院校均开设德育课程,但缺少具专业特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护理专业对职业道德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中职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搭建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如将卫生法律法规、护理伦理等课程设为必修课程。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纳入职业道德的内容,专业课教学是对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专业课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作为一名合格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理想、职业要求等,为其将来走上护理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景德育提高职业德育实效

说教式单项的德育灌输课,在传统教学中不失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好方法,但是单纯的说教难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而情境德育具有明显的情感性特征,能够感动、感染和感化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的品德情感在情境体验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得到陶冶和提升。学校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职业特点设计系统化的情景德育课程,让学生在情景中得以感悟和提升,将职业道德观念内化为自觉行动,从而提高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3.开展具专业特色职业道德实践活动

结合护理专业特点,积极开展校园活动,让护生在自觉参与活动中陶冶职业道德、升华职业道德情感。如邀请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讲述亲身经历,组织护生观看南丁格尔传记等录像,组织师生召开座谈会、举办专题讲座,举办 “5・12”国际护士节的各项活动以及授帽仪式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社区、福利中心提供专业志愿服务,从而使护生对护理专业和护士角色有深入理解,培养护生积极的职业情感和仁爱、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程舟群,冯小君,王丽. 高职护生对职业道德现状认知的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127-128

[2]李玲. 高职护生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1): 100-101

[3]王芳婷,廉军孝,张燕鸣,周璇,金瑞,王燕. 老年护理专业护生职业认同感调查[J].护理研究.2015,29(5):1688-1691

[4]王金国,王曼莉,赵要松,刘石磊. 护生职业道德培养模式的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5):393-395

[5]马长永,郭照江,马晓.在读医学本科生职业道德思想养成状况调查和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3):85-88

篇5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原则这是社会主义护理道德的最高层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关系,更不等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裸的金钱关系.因此,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去教育和激励我们的护理工作者,并以此去规范自己在处理护理关系中的行为,努力创建一个崇高的理想道德境界,这在护理道德建设中是十分必要的。它反映了社会和时代的根本特征。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许许多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护理工作者,在他们终日忙碌的身上无不闪现着这崇高原则的光辉.因此,最高道德原则的确定,对于激励和鼓励护理人员去攀登最高道德境界是十分必要的.

篇6

一、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内涵

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职业行为和职业关系中的特殊表现,是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及应具备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以老年人为对象,从业者尤其需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这就要求学生理性地认识将要从事的行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和服务对象,并愿意为养老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此专业的学生需具备“尊老敬老,无私奉献;自尊自强,爱岗敬业;严谨细致,技术求精;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规范。

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目标

(一)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

要不断加深学生对所从事工作的理解,从而在思想上尊重老人、感情上贴近老人、行动上服务老人。

(二)丰富的职业道德情感。

无论是从事护理工作,还是从事管理工作,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服务对象都是老年人。通过职业道德培养,让学生们真正懂得从事老年护理工作,需要有爱心、耐心和热心。通过亲身感受,让学生们深切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工作,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们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三)坚韧的职业道德意志。

体验和认识将从事的职业和自身角色的特征,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并树立自身的角色,以职业意志为引导,并反映在自身的职业活动中。

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必要性

(一)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有利于造就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阶段,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能使学生深刻领会职业本身的意义,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的积极性,以便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形成专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为社会作出贡献和促进自身价值得以实现。

(二)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尽快“社会化”。

学生正确的职业观、职业道德是在接受了长期的教育后逐步形成的。因此,充分利用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的有利时机,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教育,将有助于他们明确自身将来社会角色责任,有助于他们顺利地走上社会、融人社会,促使他们在由学习阶段到就业阶段的重大转变中,尽快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

(三)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把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能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思想政治模式全面发展的要求。

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职业道德培养的三个中心建设。

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系统的专门的训练,应建立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训练中心,主要从道德素质要素着手,从品格、心理、礼仪等方面分项目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道德训练,包括学生职业品格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礼仪训练三个方面的内容。

1.开展职业品格拓展。

(1)开展“健全人格,提升职业品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系列活动。一年级,以了解自我为主发现自身潜在优势,提升专业认同度;二年级,以了解专业需求为主挖掘职业技能优势,提升专业自信;三年级,以了解市场需求为主寻找职业与能力结合点,提高就业对口率。

(2)举办以“学技能、爱专业”为主题的拓展训练活动。以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突破口,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能力,有选择地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进行诚信品质、求索精神、团队合作、抗挫能力、竞争意识等品格养成教育。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从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深入认识自我,通过优势分析和弱势分析,全面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

(2)各年级进行各有侧重的心理测试。一年级以了解自身特性中的气质、性格测试为主,帮助学生客观了解自身特点;二年级以了解专业所需心理特点为主,了解自我能力与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寻找改正的途径;三年级以了解职业能力为主,知晓自己适合的职业特点,帮助学生知晓擅长的职业类型,为求职提供依据。

3.开展职业礼仪训练。

(1)从行业特点和职业岗位要求出发,着眼于开展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礼仪培养和训练需要,通过专门的礼仪培养和训练,使学生的仪态仪表更趋职业化,符合行业的要求。

(2)着眼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公关礼仪大赛,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将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活动充分紧密结合起来。

(二)完善职业道德建设途径。

1.职业认识与职业规划。

通过参观养老机构,聘请养老护理一线的模范人物、实训基地护理与管理人员和相关行业的专家为学生做讲座,与往届从事养老工作的毕业生和校外实习基地老年人加强交流,学生认识职业特点、职业要求、职业的发展和职业的社会意义,并做出个人的职业规划。

2.认识养老机构和老年群体特点。

学生通过实习,了解养老机构的组织特点、经营与管理模式以及发展趋势,根据目前养老机构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设计理想的养老管理模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老年人“结对子”,与老年人进行交流,并对老年人进行跟踪服务,以了解老年群体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特殊需要。

3.规范服务行为。

通过顶岗实习、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职业礼仪训练等方式,掌握养老机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掌握沟通技巧与服务礼仪,规范服务行为,提高职业素质和岗位服务水平。

4.社会公益活动与自我教育。

通过到养老机构和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生活照料等服务,参与慈善总会义工分会、红十字会等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

5.完成“个人职业道德建设总结”,接受“德育答辩”。

学生毕业时需完成“个人职业道德建设总结”,在毕业前进行“德育答辩”,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现场表现、书面总结、同学互评等形式为学生评出分数,对学生大学三年职业道德进行检验和总结。

(三)强化全方位职业道德意识培养。

1.学校方面。

(1)开展职业道德讲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道德规范并不了解,由此应结合专业开展职业道德讲座,组织学生学习本专业、本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聘请已就业并有成就的大学生回母校作报告,讲授他们的体会,通过正面引导,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通过组织法制讲座,通过反面的案例,警示在校大学生应遵守职业道德。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有关职业道德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专业技能大赛;根据学生的兴趣,举办各种培训班,成立课外兴趣社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利用宣传栏,张贴有关职业道德的规范、原则、核心等内容的宣传材料,促进学生人际沟通、业务动手、岗位适应等能力的养成和提升。

2.教师方面。

在每一门课程中开展相关职业道德教育。所有的教师都要在自己所教的课程中,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社会实践中大量的案例,讲授相关的职业道德知识。在课堂上多开展学生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3.学生方面。

让学生认真学习职业道德的理论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朴素的道德观念上升为自觉的职业道德意识,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从而提高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形成符合专业特点的职业道德观。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业人立足社会之本。高质量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之路。应该通过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来提高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为中国养老事业培养造就合格人才,从而推动我国的养老事业攀登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盖晓芬.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

[2]林艳.论大学生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教育.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VOL9,(3).

[3]胡皓炅.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篇7

传统的护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不怕累、不怕脏的思想,已不能适应今天护理教育的现状,现代护理教育观念一方面要继承传统思想,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素质,另一方面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护理科研、护理管理、护理教育能力的创新和人文素质。而护理伦理教育就是通过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护理伦理教育包括伦理学基础、原则、关系伦理、伦理教育和修养等内容,因此利用护理伦理课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最为有力,效果也更好。教师要教书育人,树立以德为重的教学理念。而伦理教育也是对道德教育的一种补充,使得德育教育更加丰富、更富有时代特色。

作者体会到在授业中育人既可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努力挖掘其内在教育因素,做到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又可防止脱离专业知识教育而进行空洞说教式的倾向。这对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强化道德意识,形成一贯的道德行为有深远的意义。

护理伦理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着护理学精神和护理道德规范。教师要通过生动的事例演绎护理精神的可贵,在对学生进行护理伦理及心理学教育中,健全他们的心里,筑起心里防御屏障,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实际教学中我们认识到,现在入学的中职学生与统招统分的时期相比,学生的差异性很大,素质有所下降,这是社会、家庭、个人经历背景等造成的。我们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应对学生思想实际,配合学校抓学生管理工作。并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曾专门制定并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

护理专业学生大多数在15~20岁,这正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显著变化的时期,从心理学上说,此阶段的生活经历与环境教育对她们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终身。我们在教育中通过护理伦理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态度、动机和人格特征,从而间接的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以及学生潜力的发挥,和未来人生的顺利发展。

护理伦理课中讲到护理伦理学基础、护理伦理范畴及护理伦理修养等内容,学生要想掌握并运用好,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劳动素质与心理素质,所以塑造优秀的人才,就要从以上几方面做起,社会、家庭、学校方方面面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现自尊、自爱、自信等性格特征,更主要的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护理行为常常是一个人独自进行,这就要求护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忠实于患者的健康利益,不论何时,工作态度始终如一,尽职尽责,经得起道德良心的检验。然而由于社会、工作环境及个人自身素质修养等原因,导致一部分护士专业学生思想不稳定,未能做到爱岗敬业。在我校调查中,存在一个现象,高职护士生无论在学习自觉性、对待专业的态度及日常行为的自律性上都强于中专护士生,这说明基础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及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同导致高、中职学生的区别。因此,鼓励中等护士生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努力提高学历层次,道德修养水平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刻不容缓。

目前,整体护理作为一种工作模式以为我国护理领导者及护理实践者们所认同,国家卫生部增设了适应医学模式的人文科学课程,加强了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那么护理伦理教育融汇其他学科内容,利用课间实习及高一届学生进入医院进行生产实践学习的实例经验,在学生中生动的讲授,并在教育中注重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使其树立正确的专业观、择业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护理伦理教育中,加强美学教育也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素质,提高职业形象的一个途径。护理美学的开展能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以及对专业事业的神圣感。我们通过加强形体、姿势动作、语言等训练来扩展伦理学教学的内容,并用表演式教学法开展“培养良好审美情趣”为主题的讲座,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创造美。南丁格尔说:“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这道出了护士要以美启真、以美引善、以美怡情、以美工作。我们用身边的例子教育学生,通过努力要具备高品位、高修养、高素质的风采。这样的护理伦理学的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提高护理伦理学教学质量,达到良好教学目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讲课能力。实际现成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为讲好课要广泛的涉猎资料、通过网络、电视媒体、书刊杂志等获得最新知识,而且教师之间要经常在一起探讨、交流授课内容。并且要一改以往单一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对伦理学范畴等的学习,从知晓、理解到情感内化认同,在外化为行动,进而使学生的天赋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教师要改变强行灌输先入为主的习惯,而是以协调员和参与者的角色和学生共同讨论问题,交流感情,这样把伦理课和思想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感知、领悟到伦理道德的内涵。今天我们国家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目标,就是要使我们的学生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由此说明我们的教育理念要跟上时代步伐,在任何一门知识的学习中都要渗透教书育人的思想。

篇8

生与死的问题是人类最关注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蕴藏在生死之间。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却往往是重生轻死、乐生恶死,或只谈生不谈死,只研究生不研究死。

近年来随着生命质量论的提出,全社会对人生的终点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既要"优生",又要"优逝"成为现代医学的热点。怎样才能善终优逝?"临终关怀运动"应运而生。让逝者舒适而无痛苦、安详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之路,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护理人员职责范围内的一项重要内容。

"临床关怀"一词诞生于英国,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生理和心理及相关医学、护理,社会、伦理等问题为特征的新兴学科。是护理人员对临终病人身心诸方面全方位护理,以使患者解除生理上的痛苦,缓解心理上对死亡的恐惧、不安,协助其完成社会义务。同时也为死者家属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精神过渡期,达到让死者安然、生者无憾的目的。

1.实施临终关怀的意义

实施临终关怀具体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蕴含着充实的道德意义,因此临终关怀的执行者--护理人员就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应从道德责任感出发,设身处地认识和理解临终病人的心境与需要,将一颗爱心毫无保留地倾注给临终病人及家属,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的力量。当一个人濒临死亡时,最渴望在精心的照料和亲人的依恋中走完人生。所以临终关怀护理的重要内容就是为病人及家属提供一个共渡有限时间的温馨环境,在最后一刻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使其能"舒服死去",达到逝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愧的目的。

2.临终关怀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2.1 全面提高护士素质是做为临终关怀的根本途径

以人为本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文明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新的医学模式的建立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全面提高护士的素质,才能更有效地使护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促进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

2.2 转变护理观点,变以病为中心为以人为中心

抛弃狭隘、落后的护理观念,把疾病与病人视为一个整体,把"生物学的病人"与"社会、心理的病人"视为一个整体,把病人与社会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把病人从入院到出院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

2.3 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和高度的职业道德

要富有同情心、责任感,尊重病人、尊重生命,关心病人,乐于奉献。对病人的微小心愿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满足病人生理要求,解除病人肉体痛苦。要让临终病人感受到不仅自己的家庭而且社会都在关心他、尊重他,他的生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因此使他安心地、无恐惧地告别人生。

2.4 对临终病人生物学治疗较困难,而心理护理占重要地位

因为死亡的降临使临终病人或紧张恐惧、悲痛欲绝,或愤怒忧虑、沉闷孤独,这些情绪精神上的变化,无疑会使病情雪上加霜,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治疗。

篇9

1 尊重与尊严

尊重病人,包括尊重病人的自和尊重病人的人格,维护病人的尊严。

病人的健康,首先是病人自己的权利,尊重病人的自,就是承认病人对自己健康拥有决定权。对病人治疗与护理都应告知病人,由病人自己(家属)决定并在其同意下进行。一些情况下病人对某些重要护理决定可能不理解甚至抵触,应反复向病人说明、解释,说服病人作出接受的决定。从病情出发,以科学为依据。病情不允许,不需要自主要求,在经解释和一定组织商议后,是可以拒绝的。一个刚接受完肾或其他泌尿道手术的病人要求撤除引流的管道或一个胃炎的病人要求特级护理,都可在解释说明后加以拒绝。对于经过多方解释仍不接受的护理,当然要尊重病人或家属的意见,并以文字形式记录。这个过程完成得好,能维护病人的利益,尊重病人的自,同时,也有利于医生履行他的责任,促进医患关系。

尊重病人的人格,包括病人的个人信仰和风俗习惯等个性心理,不能因病使自己人格特征被否定。此外,为病人保守秘密既是尊重病人个人隐私的需要,也是病人健康利益的需要。

2 信任与利益

生存、健康是病人的基本权利。护理任务正是促进、维护病人的这种基本权利。这就决定了护士在对待病人的健康上应一视同仁、平等待人。护理服务的项目、内容、质量标准和病人的文化、政治信仰、社会地位没有也不应有任何直接联系。病人由于种种原因,对护士态度常常不一样。绝大多数病人是理解护士、尊重护士的。但也有少数病人挑剔护士、看不起护士甚至出言不逊的,对此,护士可以采取适当方法教育病人,但不能因此影响护理服务,更不能借此拒绝提供服务,不允许以护理服务报复、教训病人。以高质量的标准进行护理,尽可能使病人舒适、惬意、不焦虑、免于痛苦。把病人的健康时刻放在心上,忠诚为患者服务。

3 责任

对于一个病人的护理是护士根据护理学原理和病人实际情况周密考虑过的决策,除了那些无法估计的偶然因素外,这些决策和根据决策所采取的护理行动,与护理后病人情况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病人情况的改善与否,除了治疗行动外,取决于我们的护理决策和护理行动正确与否。因而,护士对这种决策根据决策采取的行动负责。 正在这个意义上,护士的护理素质尤显重要。

熟练地掌握护理业务,不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道德的要求。护士是佛努力学习。是否不断追求熟练地业务技巧,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是对病人健康是否负责的表现。不会注射而去给病人注射,不会灌肠而去给病人灌肠,不会洗胃而去给病人洗胃,都是拿病人健康开玩笑,拿病人的皮肉开玩笑,是对病人极不负责的表现。如果我们的护理行为给病人健康造成了损失,不管主观动机如何,在事实上就侵犯了病人健康的权利,潜在有法律问题。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慎独”问题,护理工作在许多情况下是由护士单独进行的,有赖于护士的良心和责任感。领导与同事的监督只能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护士在护理过程各环节中面临的问题始终要有明确的伦理意识去分析、评判,使自己的护理行为更符合科学的和伦理学的要求。

篇10

【中图分类号】D296.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0-003-03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而且社会要求的迅速发展,护理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尤为突显重要,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仅只是满足于护理技术层面的完备和精湛,更是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护理人员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我们的护理教学不能在单一的注重专业技术的教育,护理教学的老师也不再是单一的“答疑解惑”型的教师,务必要在护理教学过程中融入道德教育,我们师者也必须树立正确,健康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水平。

1 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渗透的难题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特殊性更是为我们的护理教学带来了道德教育的渗透带来了更多的难题。

1.1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大多是女性,而且多为青春期,并且具备青春期特质――叛逆、独立、处在心理负重期。还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审美观。中职学生在中职入学以前由于学习观念、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好,造成学生缺乏学习成就感和荣誉感,加之青春期的叛逆、厌世、心理负重,使得其形成了厌学心理,也就缺乏了相应的道德观念。

1.2 中职学生家庭环境因素,现代社会环因素境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和日常生活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正在接受新的冲击。首先,信息网络化已经给我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严峻的挑战。由于学历层次的差异,中职学生在就业时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增加竞争力,中职学生大都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对思想道德教育却形成一种偏见,把思想道德教育仅仅看成一种理论说教,忽视了“成人”与“成才”的关系,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形成一种误区。这种情况造就了学生两种不同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

2 道德教育学科渗透的重要性

2.1 为学生求职和职业生存的根本要求:在科学技术和护理技术日益进步和更新的现代社会,如何使得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更为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就必须医学生提高自身专业技术和道德修养素质,才能护理学生有机会更好地为病患者的进行护理服务。

2.2 是中职学校培养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中职学校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技术型人才为特点,很容易出现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部分医学生认为只有专业重要,而忽略了道德修养的培养,实习中服务态度不好、挑三拣四、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其职业道德境界与我们所提倡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救死扶伤的精神有一定差距,因此,加强医学生的德育教育迫在眉睫。

2.3 是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在目前医患关系极度紧张的社会环境下,加强德育教育,使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杜绝社会不正之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 在“内科护理学”教育学科中渗透道德教育的体会

3.1 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学科教学道德教育渗透的保证: 在整个护理工作实施当中,许多工作不是有形可见的,没有质和量的限制,靠的是护理人员高度责任感和自觉性,这种责任感和自觉性就来源于护生的伦理道德修养,具备崇高的伦理道德是开展整体护理教学的保证。在内科护理学专业是一个系统、复杂、完备的学科教学中无疑“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就对教师的道德水平和感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首当其冲的要具备很高的道德修养。独善其身,兼爱天下――势必为我们护理专业教师和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养成。对于特殊环境和特殊条件下的中职学生的关爱就成为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首要条件。教学中对于病人的关爱首先应来至教师对于学生的关爱,而去弥补学生在成长中长期匮乏的家庭关爱和社会关爱。让其做到独善其身,才能兼爱天下,关爱身边的病人。

3.2 “防微杜渐”树立人性化护理理念,充分体现职业道德: 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为病人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而且以其闪亮新颖的思想内涵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树立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是护生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前提,也是帮助护生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利用伦理、道德的引导就尤为重要:首先使学生树立“人性化”的服务意识,以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理解患者由于疾病可能引起的心理生理的变化,去主动发现他们的需要。在病人护理的细节中要有相应的道德体现,在护理和诊疗过程中的“不伤害原则”――不伤害病人的身体,不伤害病人的心理,不伤害病人的“钱包”。最后从人性需要的角度去理解患者,关爱患者,护理患者,给患者人性化的关怀与照顾,使患者得到护理人员从心理上、生活上的关怀与照顾,减轻恐惧感、孤独感,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真正让病人心情舒畅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3.3 将内科护理学渗透道德教育纳入学科建设当中: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临床护理学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在教学中贯穿道德教育,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其次通过道德教育,学生掌握了护患沟通和人际沟通技巧;内科护理学和德育的结合,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体态素质、心理素质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就业率得到了提高。在道德教育的学科渗透当中,道德教育再只是单学科的发展和简单的赘述,应当把道德教育列入到护理专业的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在我们“内科护理学”这样的主干学科当中更应将道德教育列入我们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中。

3.3.1 将道德教育纳入“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当中: 在制定“内科护理学”学科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不能在单纯的强调单调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必须有机的将道德教育融入计划当中。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将道德教育结合相关疾病知识,而不是单一的进行道德教育的累述,为学生的医学学习树立正确的道路。

3.3.2 道德教育应适应现代社会环境和学科发展:现代社会的竞争已经日益激烈,对于护理学生的要求不在是单纯的重理论,重技术,更注重学生的道德标准和判断。在当前的医疗环境还在依靠经济利益支撑的环境下,能否建立良好的道德水平已经是当务之急。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崭露头角势必要通过护理专业的资格考试,而目前资格考试当中也将道德教育融入了各个学科的考试内容。

3.3.3 调整认知结构,确立健康的道德观念: 认知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一个人是否有正确、健康的认知方式,直接关系到他的道德观念。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某些道德观念的欠缺和错误。中职学生的特殊身体和心理特征,使得学生厌倦了说直白的说教式道德教育。特殊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也会改变学生对于道德标准的判断。在进行“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的讲解,也要借助学科专业知识调整和增加学生的认知结构。例如我们在进行“糖尿病病人的护理”饮食护理的教学中,将是否指注重通过简单的饮食控制和调整来保障我们的护理质量,还是在保证病人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有效的调整和控制病人的饮食结构,来让学生参与病人护理中的专业知识学习和道德判断。

3.3.4 锻炼坚强的意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改变道德观念: 优秀的性格与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提高心理素质最重要的就是真诚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自信、积极、乐观向上,富有幽默感;坦率真诚、不怕暴露自我,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与痛苦;为人正直、不卑不亢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健全的人格是健康的道德观念的最要保证和前提。“内科护理学”知识面和道德评判涉及广泛,在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将要遇到诸多困难和挫折。能否具备坚强的意志就成为了能否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才的标准。

3.3.5 融入集体,体验道德教育: 现代“整体护理”观念的确立和应用,使得护理专业的学习和工作当中,特别是“内科护理学”的学习当中,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和发挥。但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长期处于“空巢家庭”,加之入学前后进入了青春期,使得学生习惯了独立思考,甚至排外现象。对于道德标准和判断的错误也比比皆是。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无一例外的每个疾病个病人的护理都应该是集体行为。例如对于肺结核病人的护理中,处于孤立与其他医护人员的学生将难以完成整个护理工作甚至危及患者和医护生命安全。

3.3.6 志存高远,确立奋斗目标: 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理想目标是人们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使之产生自觉行动的必要前提,也是建立高尚道德标准耳朵前提。具有明确的理想欧尚的道德标准,才会全身心投入到所学的专业中,从而感到生活的美好。因此,确定正确的道德标准对于学科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