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古代文学通论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5 15:42: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古代文学通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古代文学通论

篇1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 ·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篇2

二、调整教学内容

这是强化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的关键。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魂魄,中国古代文学披露的是华夏民族的精气神、炎黄子孙的奋斗史、华夏江山的正气歌,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财富。古代文学教学内容要彰显人文素质的精华。既要固守文化传承,使古代文学的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培养深厚的人文底蕴,还要强化古代文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古代文人提出众多创新思想:“守旧无功”“质疑问难”“濯去旧见以来新意”“不泥古”等。古代文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精神上的根基和文化价值取向,古代文学把创新作为新型人文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与时俱进。更要关注情商教育,培养现代人文精神。提升思想境界,发展健康个性,塑造健全人格,使之成为学生面对社会压力、人生挫折的动力源泉。

三、建设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师者深厚的人文素质储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师者应具有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融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审美、天文、地理等各领域为一炉,以敏锐深邃的时代感受,形成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体悟。教师的人文素养,便是教之内功、师之根本。师资队伍建设,要注意师资来源,应尽量从本校现有的授课教师中挑选,个别的可外聘;师资培训,可采取校内、校外两种方式。从事必修课和专业课讲授的教师可参加校外举办的高级培训班或培训中心的学习。一般的授课教师要参加校内普通培训班的学习,以了解人文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知识,提高全体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育水平。

四、营造文化氛围

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空间。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开展多元文化活动,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得到升华。如请专家学者作系列人文讲座或学术报告,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以校报、校园网和广播站为载体,开设人文教育专栏,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空间;建立人文社团,如新闻、文学、楹联、艺术等协会或社团;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包括开展古典名著读书报告会、经典诵读和演讲比赛等活动。老师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来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学生从中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美化心灵、娱乐身心,是培养学生人文底蕴、塑造学生人文情怀的有效途径。

篇3

从古代文学自身来说,入门并不容易,古代文学作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但因年代久远、语言文化环境的变迁,对于很多初入大学、古代汉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困难。程度稍好的学生,之前接触过的古代文学作品多是近代白话小说或是流传广泛的诗词,距今越是久远的作品对于他们而言就越为隔膜。古代文学课程起始部分即是先秦文学,对于初入门径的学生来说,兴趣的培养又是极为重要的,有的学生因为读不懂、读不通,而又缺乏耐心和定力去理解和感悟,因而始终徘徊在古代文学的门外。另一方面,新的时代环境对学校的学习氛围和学生心态影响很大,高校连年扩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也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面临严峻的考验。学生在面对专业、课程的时候,更为关注的是“这个专业好不好就业?”“这门课程有什么用?”这样一种功利思想使很多学生心态浮躁,缺乏坐冷板凳、扎实学习、深入探究的精神。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它要求人才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又要求具有各种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实践需要。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传统的课程,要与新的时代要求接轨,必须将课堂教学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为人才培养服务。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化基础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具备实战策划操作能力和综合工作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的专门人才。围绕这个培养目标,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两个方面。

二、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探究

1、加强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1)培养探究意识,增强学习兴趣。

探究意识是一种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的学习能力,它可以从某一门课程的学习中养成,并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应用到各个领域,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是任何一门课程的重要任务。在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十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善于利用知识点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例如,古今词义的差别和诗歌平仄格律限制等因素决定古代诗歌常会出现生僻难解的字,如《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中的“流”、“采”和“芼”的释义,对于缺乏预习习惯和疏懒于查阅工具书的学生,大多根据诗句复沓的章法,统一将三个字理解为“采摘”。这时便要引导学生根据诗情的前后变化体会比兴手法的作用,“寤寐求之”、“求之不得”是写实,“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想象,因为“琴瑟”往往象征夫妻,“钟鼓”是在重大仪式中使用的乐器,这里可以推知为婚礼,这些都是主人公想象中求娶的场面。因此,荇菜作为比兴意象,它之后的三个动词也是富有情节感的,统一理解为“采摘”是不合适的。在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各自提出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作者为学生提供了姚际恒《诗经通论》对“流”字的解读:“此处正以荇菜喻其左右无方,随水而流,未即得也。”查阅工具书,“流”可通“摎”,因此,将“流”字理解为求取是比较合适的。

(2)通过三个环节培养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等应用性技能。

一是课前演讲环节。口语表达能力相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技能,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是缺乏表达的愿望和勇气,或是条理不甚清晰,或是平日没有思考所得。课前演讲环节要求演讲内容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可以是对学习或阅读中产生的一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利用PPT做辅助,脱稿演讲。实践证明,课前演讲是卓有成效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进步,站在讲台上和众人面前说话的体验是难得的,机会是可贵的,任何口语表达的缺陷都被他们充分的自我感知,并且为了准备演讲,他们有意识地思考问题。还有些学生精心准备演讲素材,设计演讲环节,最后呈现出的俨然是精彩的一段课。二是课上讨论环节。作者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适当通过古代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赏析评论的训练,为学生创设思考和发言的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回答问题,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体现岑参边塞诗艺术特点的代表作,我首先提出的问题是让学生分析一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好处,学生经过思考得出这句诗以春花春风比冬雪冬风,除了描绘出边塞风物中天降大雪之状很形象,还将一种温暖之感替代了苍凉之感,冬雪和梨花的共性除了都是白色,还有梨花让人联想到高洁胸臆和故园之思,以梨花喻雪为雪灌注了情感和生气。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岑诗擅写边关风物,擅用想象的手法,并且想象具有绮丽的特点。课堂讨论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表达的机会。三是布置课后书面作业。课后的书面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通常是作品鉴赏和小论文两种形式。在几项基本的应用技能中,中文专业的学生是长于写作的,但是他们的评论文和研究论文的写作水平却并不高,主要原因是他们缺少对问题的思考,缺少写作实践训练,没有掌握论文的写作思维方式和方法。日常教学中,论文的写作训练是督促他们深入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和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为他们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做积累和铺垫。书面作业一个月不少于一次,教师应仔细批改做批语,并在课堂上讲评,从选题到写作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逐一总结,务使学生都能够认真对待并有所获益。

(3)挖掘古代文学对现实人生的启示与审美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中包含哲学、历史、人生等重要的人文资源,应当充分利用这种特质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审美与人格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古代文学作品中蕴涵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儒家之德强调的君子气节、礼仪之道、孝悌之义、爱国主义精神等,正是当今大学生需要培养的修养品质,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内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古代文学作家中多有人格操守的典范,应成为后世崇效的榜样,对于现代人的人生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例如陶渊明的隐逸就是在对人生真义的自我思辨中完成了对人生价值的选择,学习陶渊明不是效仿他的人生范式,而是学习他对人生真义的追寻和人格情操的坚守。通过教材上古代作家的生平介绍,学生可以对作家的简历做一个了解,但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在可信的文献资料基础上,认识诗人的某种特质和品格,让学生从这样的特质中感受其人格魅力,进而内化为自身的涵养,用以指导现实人生。古代文学作品还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其中不乏山川风物的自然之美,还有诗词的韵律之美,这些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素材。

2、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1)调整课程及内容设置。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了新的变化,缩减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数,增加了一定的专业方向课。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主干基础课,必须将课程与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首要解决的是教学容量与教学时数的矛盾。首先,要处理好作品选和文学史的关系。作品选与文学史的开课时数比例应作调整,减少作品选的开课时数,必要的时候,作品选可以不作为单独开设的课程,融合在文学史的教学中。其次,在文学史的课程内容设置上,在传统的以史为线、梳理知识、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设置的基础上突出主题线索,例如,某一文学样式的发展脉络、某一风格流派的形成壮大,或纵向或横向,在新旧知识的讲授与复习过程中通过史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既可以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有效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专题研究的能力。同时在授课方法上做到重点突出,每次课的讲授围绕两到三个问题展开,讲授之前,先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的重点问题,使学生明确教学思路和学习目标,使课堂教学条理清晰。第三,将选修课与必修课有机结合。在专业课教学时数紧张的现状下,开设选修课仍是十分必要的。选修课主要是进行专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专题研究能力,是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提升。选修课的开设应避免与文学史的授课内容存在重复的现象,如开设了《唐宋词研究》的专题,在文学史的讲授中可以只就唐宋词的发展脉络做一纵向梳理,节省了文学史的授课时数,同时在专题课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

(2)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要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传统课堂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知识内容由教师决定,讲授方式是教师从头到尾一言堂,学生不预习,很少有思考,是名副其实的“填鸭”,最后只有为了应付考试临时记忆的知识,内在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不仅仅是形式上增加一些学生活动,其本质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预习、课上讨论、教师答疑等环节,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第二,要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扩充课程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中多媒体是课堂教学必备的手段,有些内容比如诗人的作品集,用一张嘴一支粉笔介绍,远不如将书籍版本的图片展示于大屏幕上形象,更令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有的内容则是靠一张嘴一支粉笔难以完成的,尤其是古代文学涉及很多史传或前人批评等文献资料,多是文言,在黑板上手写要浪费大量时间。在讲评作业的时候,将需要举例的学生作业拍成图片,用多媒体展示,方便直观,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大大提高讲评的效率。第三,要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改变传统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为多元评价体系,考评分为平时和期末两大块,分别占30%和70%,平时成绩包括演讲、作业和课堂讨论三个部分,各占10%,期末采用闭卷的形式,均为主观题。这个测评体系将平时课堂教学的各项要求与最后的成绩紧密关联,强化课程改革内容,丰富评价指标,融入素质教育理念。

篇4

因此“培育人文精神,涵养人文品格”是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但是高校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人文教育与培养过弱问题,所以一定要扭转这种局面,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尤其古代文学课程是关涉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课程之一,因而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着“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以提高大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为切入点”的指导思想,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更新教学理念、完善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建设师资队伍、营造文化氛围在内的人文素质教育新构想。

?一、更新教学理念

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基础。古代文学更新传统模式的重要内容是更新教学理念,既成观念应做开放性拓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既要熔文学专业的考据、词章、义理于一炉,又要集文思、史思、哲思、艺术、审美等方面于一体。在教学中,教师以人文的视角理解教材、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由人文知识教育到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形成,需要教育、濡染与培养,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内化涵养过程,最终才能达到人文能力、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与提升。所以教学理念作先导,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基础。

二、完善课程体系

依据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修改和完善,无需另建一套课程体系,而是使新增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原有的课程相互照应,融于同一个大的课程体系中,形成一个有机的课程整体,使课程结构更合理、更科学。具体如下:一是在通识课程中增设最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程,如人文素质教育通论、现代社交礼仪、美学与美育、中国通史、古典名著导读与鉴赏、实用书法书写与欣赏、世界名曲欣赏等,并给予相应的学分。二是结合学科课程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如古代文学教师可以结合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在教学中对文学院以及全学院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三是根据专业特点开设与其相对应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可以在专业必修课中增设相应的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并给予相应的学分,如开设哲学史、戏剧史、教育史等。

三、调整教学内容

这是强化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的关键。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魂魄,中国古代文学披露的是华夏民族的精气神、炎黄子孙的奋斗史、华夏江山的正气歌,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财富。古代文学教学内容要彰显人文素质的精华。既要固守文化传承,使古代文学的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培养深厚的人文底蕴,还要强化古代文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古代文人提出众多创新思想:“守旧无功”“质疑问难”“濯去旧见以来新意”“不泥古”等。古代文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精神上的根基和文化价值取向,古代文学把创新作为新型人文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与时俱进。更要关注情商教育,培养现代人文精神。提升思想境界,发展健康个性,塑造健全人格,使之成为学生面对社会压力、人生挫折的动力源泉。

四、建设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师者深厚的人文素质储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师者应具有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融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审美、天文、地理等各领域为一炉,以敏锐深邃的时代感受,形成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体悟。教师的人文素养,便是教之内功、师之根本。师资队伍建设,要注意师资来源,应尽量从本校现有的授课教师中挑选,个别的可外聘;师资培训,可采取校内、校外两种方式。从事必修课和专业课讲授的教师可参加校外举办的高级培训班或培训中心的学习。一般的授课教师要参加校内普通培训班的学习,以了解人文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知识,提高全体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育水平。

五、营造文化氛围

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空间。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开展多元文化活动,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得到升华。

篇5

国家教育部早在2001年9月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4号文件,要求全国各高等院校积极推广使用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其后又出台了其他积极推动高校双语教学的政策,使得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持续升温,西部地区的一些高校也逐步开展了双语教学的课程。国内高校理工科类的双语教学实践及理论建设已初见规模。参照国外(如加拿大等国)双语教学的具体实践以及理论,广大的教育科研工作者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学生外语水平、教材选用、具体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学类双语教学却是地位不明。“双语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用两种语言进行的非语言类的学科教学活动”的界定,将语言类教学活动排除在外,虽然有个别高校(如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过古代汉语的双语课,但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否可以使用双语授课界定显得模糊。双语教学研究对中国文学类双语教学更是鲜有涉及。在很少的开设双语教学的汉语言文学系部,双语课针对的课程一般为“外国文学”、“比较文学”、“西方文论”等,其他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使用双语授课的非常少。当然,非常少与没有是完全不同的情况,至少表明有这样的计划及实践存在着。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是否可以以双语授课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本文拟以高校中国古代文学为切入点,谈谈高校古代文学双语教学的相关问题。从目前很少的中国文学双语教学实践情况来看,主要存在教学目标定位狭窄、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适合的教材、适任授课教师缺乏以及教学方法落后等多方面的问题。对于双语教学的认识,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在双语教学中,要始终坚持知识传授为主,语言能力培养为辅,学科知识的获取是主要目的。通过双语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获取学科知识时所使用的媒介不局限于母语,而包括母语以外的第二种语言。这样,从各个方面给学习者创造更多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条件,使他们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而对于中文专业学习双语课程(多如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同学来说,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双语课的学习,可以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学史和作家、作品,了解相关的文学现象与文学思潮,并且掌握一定的文献典籍。与此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双语教学的所提供的学习环境,补充外语课的知识与语言能力结合的不足,更好地将自己塑造成为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对外汉语教学或者国际文化交流等的实际需要。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问题,仅就课时问题略谈几句:一般情况下,如果古代文学的某一阶段的一门课程需要耗时54课时的话,理想的双语教学学时应该在此基础之上增加20%左右,即65课时左右(视各个学校教学时数要求及学生英语水平而定)。虽然实际授课时数不大可能计划的非常精确,但适当增加课时确实是必要的。之所以要在基本课时之外增加授课时数,一方面因为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某些英语词汇的学习解释需要占用额外的时间,另一方面因为双语教学中为了同步提高学生的口语及听力水平,需要组织师生互动这样的环节。所以说,只有适当增加授课时数,才能保证完成正常的授课内容,达到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此外,还需要注意每堂课中使用英文(或其他外语)讲授的时数比例问题。

目前双语授课有全英文讲授或者部分英文讲授,因为文学类学科的特殊性,中国古代文学不大可能用全英文讲授,或者说全英文讲授的效果反而不一定好。按照目前的教学实践效果来看,英文讲授的比例不宜超过50%。实际上,如果把握得当,用30%-50%的英文授课有比超过50%更好的授课效果,这当然是指对学科内容的掌握以及对英文的学习两方面情况综合而言。笔者曾经在所授课的班级做过调查,超过6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中英文讲授比例最好不要超过中文,即英文讲授的比例不要超过50%。当然,英语讲授的比例绝对不是固定的,一般都存在一个由少到多,最后大致固定的模式。双语教学的备课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备课的方式和内容,首先取决于上课方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授课,备课过程中,都需要搜集大量的英文资料。目前中国古代文学几乎可以说没有一本合适的英文教科书作为参考,市面上或者说网上书店能找的英文中国古代文学类书籍寥寥无几,可供参考的有冯沅君的AshorthistoryofclassicalChineseliterature(外文出版社出版)和姚丹的ChineseLiter-ature(九州出版社出版),可惜都太简短,参考作用有限。另外一个原因是价格昂贵,九州出版社出版的ChineseLiterature,一本157页的书,码洋达到90元,能不能买到还不一定。所以说,为得到更全面细致的帮助,就只能参考某方面特定内容而非文学通史的书籍,比如贾福相译著《诗经•国风》英文白话新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道德经》(TAOTECH-ING)、《论语》(THEANALECTS),冯友兰的《庄子》(CHUNAG-TZU)以及许渊冲译《汉魏六朝诗(汉英对照)》等等。互联网上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是VictorH.Mair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TheColumbiaHistoryofChineseLiterature。这当然只是参考作用,比之内容与观点,个人认为大量的可供借鉴的专业词汇更加重要。一般而言,国外教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注重学术前沿的发展及最新的科研成果。但是文史类的教材却更重视已成公论的观点和逻辑清晰的事实陈述。在没有更好的英文版中国文学史教材之前,还是应该以中文的文学史课本为主。现在所采用的文学史课本系统性强、叙述严谨、知识体系清晰,整个编写思路及难度也符合我国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也已经为广大的教师及学生所接受。更重要的是,相应的或者说配套的作品选教材以及其他的专业课教材,比如古代汉语、文学理论等等,都与古代文学课本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及思想理论方面的统一性。

在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许多其他学科的双语教学会优先考虑PPT,因为使用多媒体授课,可以节省在黑板上书写较长的英文专业词汇所耗费的时间。另外,也可以避免书写中的错误或者习惯了中文板书而看不清楚英文单词的问题。但在中国古代文学双语授课中,个人认为使用多媒体与否各有优劣。使用多媒体的好处无庸赘述:清晰、准确,一目了然,节省时间。但同样也有不足之处:在PPT上使用大量的英文,包括章、节标题及主要授课内容,那么学生的注意力比之平时更多地集中在PPT上面的英文单词上,对老师所讲解的内容的注意力大为下降。如果PPT上面英文生词较多时,学生们往往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理解PPT上面的英文内容,而不是跟随老师的思路及其所讲授的内容。在调查中,少数学生还提到这样的问题:夏天日光强烈时,多媒体的屏幕看不清楚。长时间盯着屏幕看,还会导致眼睛疲劳不适。所以,如果使用多媒体的话,PPT上的内容不宜过多,字体不宜过小,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要使用较深的颜色,一般不宜使用明黄、浅绿或者蓝色等不常用的字体颜色。同时要尽可能地使用浅色的、比较亮的模板背景。PPT上面的内容,学生都能听明白教师讲授的英文意思,比如某一章、某一节,可以使用中文;诗、词等作品一般都只用中文,如上古歌谣《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卿云歌》:“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等。当有些专有名词或重点词汇则尽量在中文之后标出醒目的英文单词。以上大致是使用多媒体的情况。当然,如果不使用多媒体,也是完全可行的。黑板板书中章、节语句以英文为主,而关键词及重点词汇以中文写出,同时辅以清晰的英文。

其他的板书组织与中文授课没有太大的差别。而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对黑板上或者课本中的学习内容,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用英文讲授的。学生在看黑板的同时,不用转移目光,同时就可以注视教师,理解教师的英文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不会很容易被分散。实际上,无论使用多媒体与否。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双语授课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双语的授。简而言之,在引导学生掌握主要的词汇的英文翻译的基础之上,用英文营造出氛围。在此过程中,包括组织教学在内的大量的课堂语言要使用英语。每节上课,教师用英文简要回顾复习上节课所讲内容,重点词汇要强调。这样习惯之后,当老师说到“lastclass(lasttime)wehavelearned……”时,学生已经非常熟悉这些每节课都出现的程式化的英文,而听力或者说注意力会自然会集中在learned后面的内容上。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们应该习惯于这样的授课方式:黑板或者PPT上,中文是第一章第一节,但老师都只会说英文chapterone(firstchapter),sec-tionone(firstsection),theBookofsongs,而不必费心费力地再去用中文重复:第一章,第一节,《诗经》等。在新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摒弃逐句翻译的授课方式。英语在授课中的作用是理解课程内容的另外一座桥梁,而不是课程内容的英文翻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与教学内容关联较少的英文,比如:well,so,asweknow,asyouknow,pleasewritedown(指着板书或者PPT中某些内容),Bequiet,order(如果有噪杂声的话);在讲解作品或者需要学生们翻书(比如袁行霈高教版)看某个注释时,说openyourtextbook,turntopageXX或者pageXXplease.要学生们回答问题:whowouldliketoan-swerthisquestioninEnglish?或者whovolunteers?上课过程中,当老师完成一段内容讲解,问“youun-derstand?”“Youclear?”学生习惯性地回答yeah(当然指的是学生真的明白的情况下)。始终要让学生感受这样的英文氛围,培养习惯于英文氛围的意识。这样的英文氛围的营造实际上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一旦学生了解经常使用的套语,熟悉了授课教师的英语发音,应该会很快熟悉并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因为除了教师英文口语语音或许存有的个体差异及中国古代文学的专业词汇的障碍之外,古代文学双语授课与一趟英文课没有特别大的差别。有些同学在中学英语课上就已经领教了,只不过对英文基础好的同学而言困难更小而已。因为涉及到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还有个学生参与互动的问题。如果是一般的用母语讲授的古代文学课,提问对学生没有更多的意味。但在双语课上,提问并不要求学生提供自己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某一领域的独特见解和看法,而只是需要听懂老师就某个问题的英语发问后,尽量用英语完整地回答。这个问答的过程中,问题的深度一般不大,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英文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就算知道答案,而且也有能力用英语讲出,对于许多学生来说,用英文回答还是需要勇气的。所以,完整地或者至少能够正确而又让老师和其他同学听懂地回答问题对同学来说是很有成就感的。另外,对古代文学具体内容的英文讲解,需要尽可能多地参照英文资料,这样可以更全面更准确。

以《诗经》为例,theBookofSongs没有任何问题,诸本皆同。但是国风就不一样了,有的本子是folksongs,(民歌,民谣),有的本子是air,“Air”means“wind”or“educating”,Theairsmovepeopleandmakethembetter.意思就是“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毛诗大序)。还有的本子是拼音feng;再如,“雅”的翻译除了拼音之外,有的本子翻作festalsongs,小雅为minorfestalsongs,大雅为majorfestalsongs,有的本子则把“雅”翻作oads;“颂”有hymnsandeulogies与拼音song,这都需要教师仔细地各个甄别,确定使用哪种翻译。如果有些专有名词有多种译法,有时也可以一一列出,选择最佳的英文翻译。如楚辞的翻译有Chuci,PoetryofChu或者PoetryoftheSouth,而《尚书》有DocumentsoftheElder,Shujing,BookofDocuments,TextsoftheOld等好几种。同样需要教师选择最恰当的翻译。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有些经典名句,最好也应该把英文写出来,方便学生学习体味。如:《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onotdotootherswhatyouwouldnotlikeyourself”[1]。钟嵘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诗品》)“asinglewordisworthathousandpiecesofgold”等等。此外,对于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的翻译问题,有时也可以适当加以探讨。比如:《秦风•蒹葭》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伊人”应该是女性,但在一些英文版本中,“伊人”却以男性的面貌出现,WilliamJennings的版本:“Onewhomtheyspeakofas‘thatman’,Somewheretheriverranged.”理雅各翻译作:“Him,themanIhaveinmind,BythiswaterIshouldfind.”[2]另一国外版本翻译作:“Mybelovedsodeartome/Issomewherebeyondthewa-ters.”后面紧接着点明了是他:“UpriverIsearchforhim,Thewayisarduousandlong.”但是国内的翻译,比如贾福湘的毫无疑问地是:“atthewater’sedge,aladywhomIlove.”[3]这个现象可以作为一个较特殊的例子,以提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思考,这当然也是一个很好的互动话题,可以从《诗经》的接受史角度去探讨,也可以向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西情爱心理的不同延伸。

一般我们理解此处翻译的不同鉴于这样的理解:此处国外版本的翻译一般还是比较重视传统的解释,比如说毛诗和郑笺。而国内的《诗经》研究、接受以及英译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已经从汉儒的解经发展到今天的依据文本内容而阐释《诗经》(当然不能忽略历史背景)。《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从政治说教着眼,汉郑玄笺注云:“所谓是知周礼之贤人,乃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更加确定“伊人”为“知周礼的贤人”。到宋代解释就比较灵活宽泛了,朱熹认为“言秋雨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没有明说伊人指的是谁。到清代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继承毛诗郑笺注,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今天虽有学者仍力主此说,认为“伊人”就是“贤人”,但一般认为“伊人”实际上就是“恋人”,如高亨、程俊英等学者对“蒹葭”的看法均持“恋歌”之说。在这种情境下,依据一般的男女情爱心理及表现,“伊人”自然就是女性形象了。有些翻译则尽量忠实还原人物身份,如《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理雅各翻译作:“Youstudent,withthecollarblue,Longpinesmyheartwithanxiouspain.”再翻回中文大致为:“你这蓝(青)领子的学生,让我焦渴的心长久地憔悴痛苦。”远没有诗的含蓄悠长的情致和兴味,但是student这个词从中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子衿”,一下子记住主人公所思所恋者的学生身份。

参考文献:

[1]ArthurWaley.TheAnalects[M].Beijin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1998:145.

篇6

二、在新旧知识对比的基础上,使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例如,中学课本对通假字一般以“通”来表明,如《勾践灭吴》“三年释其政”,课本的注释是“‘政’通‘征’,征税”。但有的古今字则也用“通”来说明,如《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古今字则有的加以说明,如《论语十则》“不亦说乎”课文的注释为“说,‘悦’的古字,愉快”。但更多的时候并不注明,例如高中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同“悦”。《勾践灭吴》“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同“娶”。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则要系统讲授相关知识,要求严格区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因此,在古汉语教学中一方面应该讲清古今字与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同时也应讲清中学课本这样处理的原因所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古代汉语相关知识,又可以使他们明白中学文言文教学因为教学对象、教学要求的不同,不能照搬大学古代汉语课程中的相关术语。中学文言文有不少词类活用的典型用例,但一般只是随文注释,并未明确说明是哪一种类型的词类活用。我们在讲授古汉语常识之词类的活用时,就可以举这些例子,并且要让学生知道中学文言文为什么这样注释。例如,中学《寓言两则》(《韩非子》、《淮南子•人间训》片段)对“智子疑邻”的解释是: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狼》中对“犬坐于前”的解释: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大道之行也》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解释: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过秦论》“瓮牖绳枢”———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等等。中学教材并没有细致分析这些词原来是什么,又活用为哪类,更没有作进一步的理论概括(中学无此必要)。而大学古代汉语的学习则应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这样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并且加以理论概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深化学生对中学教材的认识。又如《木兰诗》中的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以上句子课文并未注释,然而课文练“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其实已暗含“互文”的特点。虽然王力版、郭锡良版古汉语教材均未选入《木兰诗》,但我们在讲授古代汉语关于修辞方式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举这个例子,结合相关知识,使得学生深入理解“相互交错、补充”的内在含义。再如:中学课文《庄子•秋水》对“望洋向若”中“望洋”的解释是“仰视的样子”,而郭锡良《古代汉语》“望洋:叠韵连绵词,仰视的样子”;“少仲尼之闻”中学课文的解释“少,动词,小看”,而郭锡良《古代汉语》注释为“少,形容词用作意动,觉得……少”[6]624。通过这样的对比,结合系统性教学,就能使学生知其然且能知其所以然。

三、应明确高校古代汉语教材语法体系与中学语法体系的区别

古代汉语教学,少不了一些语法术语。然而,由于古代汉语教材语法体系与中学语法体系不同,这既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困惑,也给古汉语教师带来难题。例如:高中课文《师说》的注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者,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判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这里的“者”、“之”的说明均不同于古代汉语课本。虽然王力、郭锡良两种版本均未选《师说》,但在通论及文选中郭锡良等把“者”看作代词,“者”在主语的后面复指,引出谓语;“之”郭本看作连词,王力则看作介词。对这类现象,在古汉语教学时不能回避,相反,应明确指出这是因为语法体系的不同造成的,告诉学生这是人们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认识。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语法体系的不同固然需要指出,且可以略加介绍,但不需要详谈,更不必深入研究,以免增加学生负担。此外,在对师范生讲授古代汉语语法知识时,除了尽量多举中学教材中出现的例子外,对中学教材中出现但没有讲明的语法术语,也应予以明确说明。这显然有助于学生系统深刻地掌握相关语法知识。例如:高中语文第二册《师说》的注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用来……的,……的凭借,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所以”不同。在古汉语教学时,除明确讲明古代汉语“所以”的两种主要用法外,还应指出:古汉语“所以”是代词加介词构成,而现代汉语的“所以”则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连词,不再是代词加介词。

篇7

Theory 《ancient times Chinese language 》course teaching

Zeng Zhenxing

【Abstract】《ancient times Chinese language 》BE a tool lesson with very strong bine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of 《 ancient times Chinese language 》 course of teaching method make quest, put forward with each other text string speak at teaching usage problem, and correspond with the teaching method of master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and selected works from the word phrase.

【Key words】《ancient times Chinese language 》;Tool lesson;With each other the text string speak;The word phrase correspond;Cultural inheritance

笔者从事《古代汉语》教学已有十余年,在教学实践中,逐渐产生了一些关于《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零星想法,今稍作归纳总结,以就教于方家。

1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及其目的问题

关于《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一般都认为是一门“工具课”,而它的目的则是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序》(1962年)说:“经过1958年的教育革命,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许多高等学校都重新考虑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以为它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必须把文选的阅读与文言语法、文字、音韵、训诂等理论知识密切结合起来,然后我们的教学才不是片面的,从而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又说:“汉语史是理论课,古代汉语是工具课,目的要求是不同的。”

许嘉璐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绪论》(1992年)作为高等师范学校教学用书,也说“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他指出:“‘古代汉语’课之所以为工具课,是由它的教学目的而决定的,它不是仅仅传授关于古代汉民族语言的基础知识,也不是给学生以系统理论,而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又说:“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又说:“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的最大贡献在于第一次确定了‘古代汉语’课程的工具课性质,建立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许嘉璐先生也非常强调《古代汉语》课程的工具课性质。此外,朱振家先生主编《古代汉语》(1988年4月第1版,1994年6月第2版),张世禄先生主编《古代汉语教程》(2000年),易国杰、姜宝琦主编的《古代汉语》(2000年)等教材也都坚持《古代汉语》的工具课性质。

值得一提的是靳贵生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1997年修订本),也说“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掌握了古代汉语这个工具,就可以达到读懂古文的目的。”又说:“工具课,是相对于理论课、知识课来说的。就古代汉语课来说,是相对于古代文学、史学、哲学等哲学来说的,是学习这些课程的基础,是高等院校文科学生必须掌握的工具。”但在第二次修订本(2005年7月第3版)中,对《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的作了修改。靳贵生先生在《第二次修订本序》中说:“原版教材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现改为‘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和根据格律写作诗、词、曲、联以及写作应用文言文的能力。’”(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他指出:“培养阅读能力,是让学生动脑;培养写作能力,是让学生动手。既让学生动脑,又让学生动手,才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才能使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后继有人。”可以说这一修订是对《古代汉语》课程性质及其教学目的的最新认识,业已从单纯的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转向了对于文言文写作实践的强调,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既然《古代汉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那就要紧紧围绕着“实践”与“工具”这两个方面进行《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活动。“实践”作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具体在《古代汉语》教学活动中,实践的主体就是学生,实践的客体就是《古代汉语》的相关知识并由此而拓展和深入的整体性的中国古代文化,所谓“一定的中介”,则是指实践的各种形式,主要表现为大量的阅读和练习,不仅要让学生动脑,更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只有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改造学生的意识活动和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在这一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为客体的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应当是一个阐释者和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这就需要教师自己是一个学识相对渊博并且善于引导的人,对于学生来说则需要将字词的理解落到实处,而不是似是而非,或者只满足于印象式地把握。至于“工具”,原指工作时所需用的器具,后来引申为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古代汉语》既是一门工具课,那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将其置于“工具”的地位,真正让它为我们的古籍阅读服务,因此就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地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可由教师指定课外阅读的内容,限时抽查。同时,也可结合《古代汉语》教材中的文选(包括详注部分、略注部分和白文古注部分)及《古代文学》课程进行学习。当运用古代汉语这一工具的时候,切不要忘了我们的目的――批判地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古代文学实际上只是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因此,绝不能将《古代汉语》的教学限制和束缚在《古代汉语》课程本身,那样的话无异于自我设限,画地为牢。但我们的《古代汉语》教学正面临着这样的危险,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古代汉语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2 《古代汉语》的教法探讨

关于《古代汉语》的教法,虽然因人而异,但也都大同而小异,即是遵循王力先生所开创的方法,而有所损益。王力先生所开创的方法是:文选、常用词和古汉语通论三结合,也即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结合。笔者对此所采取的策略是:以文选为主,古汉语通论为辅,而将常用字词的讲解贯串其中,尤其是贯串于文选的讲解之中,因为在我看来,常用字词的诸多意义从来都不是抽象地产生的,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逐渐累积而成的,因此,脱离了具体的文本和具体的语境来孤立地学习词汇,效果非但不大,而且容易陷入词汇义项的教条主义的沼泽,这样一来就有将学生变成零碎知识的奴隶的危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扼杀某些学生的创造性天才,而将他们培养成零碎而僵死的知识的容器,或古代文化的抽象而无奈的传声筒。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Whitehead,Alfred North,1861-1947)曾说:“凡有实际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育是一种掌握种种细节的需要耐心的过程,一分钟,一小时,日复一日的循环。”又说:“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使学生通过树木看见森林。”具体到《古代汉语》的教学,也是如此。知识是靠细节一点一滴地积累而成的,在此积累过程中,教师的耐心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决不能因为自己上过很多年的《古代汉语》而产生倦怠厌教的心理,也不能因为自己觉得简单而想当然地认为学生肯定是一教就会,须知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因而充满新奇的知识之旅。同时,教师亦需具有一定的传授技巧和引导艺术,教师在讲解《古代汉语》的相关知识如文字篇、词汇篇、语法篇、修辞篇乃至音韵篇时,不妨有意识地做到穿插与贯串,使古代汉语的分门别类的知识成为一交叉性的知识链条,并由此在学生的意识里渐次形成一种可以自由渗透的知识的网络系统,从而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们不妨称之为“互文性串讲”。举例来说,我们在讲解文字篇时,不但可以穿词汇篇和语法篇的相关知识,还可以穿文选中的相关语境乃至传统文化的某些东西,而在讲解词汇篇或语法篇时,也有意识地做到与其他部门性知识自由链接。也许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觉得有些散漫不羁,但只要坚持做去,渐渐地学生就会感到,很多知识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如此便可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自己真的学有所得。因此,与其每一堂课都让学生疲于奔命地只学习新鲜的知识,倒不如让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于所学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认知,正像孔子所教导的那样,“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一种方法,即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以提升自己、获得智慧的方法,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此之谓。而且方法的传授要有意识地进行,举例来说,即可以通过讲解少数的例子以证成一种推导和探索的方法,再布置学生相应的作业,以实实在在的练习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并由此训练他们的大脑。教师要善于从具体的例子(字词的分析如此,文选的讲解亦然)中抽绎出某种方法性的东西,并告诉学生,使他们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此诚如怀特海所说:“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大学的作用是使你摆脱细节去掌握原理。”但是教师却应该通过对于细节的讲解而达到使学生掌握普遍原理的目的,而不能只是给学生灌输一些抽象的原理。讲解某些例子只是必要的手段,智力培养才是我们的目的。

除了上面所说的耐心和技巧之外,教师尤其需要一种高度,这种高度不仅是指学问上的,更是指人格和抱负上的。近现代以来,因受到西方文明的强势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反传统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化出现了严重的断层,人们对于传统文化逐渐淡漠,成了一种无根的浮物,当此之际,有志之士皆需尽己绵薄之力,而思有以建树有以复兴。作为《古代汉语》教师,虽不敢奢望有所建树,但也难辞其责,因而人格上的和抱负上的高度就变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观念性的问题,苟有此自觉的观念,便不难有探究的热忱,由衷的责任感,以及高度的耐心,相对而言,教学的技巧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言外之意就是,只有当我们自己有此复兴的热忱和探索的信念,才能很自然地影响到学生,使他们如沐春风般地受到熏陶和感化。教育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言不由衷,他只是机械地担当一个教书匠的角色,这样的自我定位当然不会使其产生任何意义上的高度。《庄子•渔父》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教师的学问人格和胸襟抱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向学的热诚。

3 《古代汉语》的学法探讨

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教与学实际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古人所谓“教学相长”(《礼记•学记》),正道出了此中真义。在笔者看来,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取决于他的学习方法,而教师的学习方法又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学习方法。具体到《古代汉语》的教学,我个人的策略是:有意识地在字词同其所表达的事物和观念之间建立起一种彼此沟通的互释关系,这样便能够或由字词而切入事物,或由事物而切入字词,或由字词而切入观念,或由观念而切入字词,知识便因为频繁的使用而真正为学生所掌握。不妨图示如下:

我们可以将世界分为人、语言(包括文字)和客观的物质世界三者,人通过语言以认识和把握客观的物质世界,语言对人的认识起到规范、启迪的作用,人离开语言便失去一切,而文字作为语言的载体,对文化的传承作用至大,以至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盖文字者,经义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字词入手,将字词的讲解贯穿在文选与通论的学习之中,并可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拓展到传统文化乃至思想智慧的领域。由于汉字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承载着大量文化的乃至思想的信息,因而从汉字切入,以贯通外在于人的客观事物与内在于人的思想观念,实在是最好不过的学习途径。

篇8

一、复仇型侠女

此类传奇有李公佐的《谢小娥传》,皇甫氏的《崔慎思》,薛用弱的《贾人妻》等。其女主人公行事干净利落,嫉恶如仇,坚忍刚毅,且不眷恋尘世,旨在复仇。封建社会法制不健全,法律遭到统治者肆意践踏,吏治腐败,复仇是法外寻求解决个人恩怨的方式,是一种以暴易暴的行为,而同情与宽纵复仇是古代中国礼教文化和人治社会的表现,这些作品从人性的高度,反映了侠女们“在人治社会如何不违忤天理人情的努力和两难处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中国古代复仇意识的浓烈与执着。”①《谢小娥传》情节奇伟曲折,人物塑造非常成功,略不同于后二者。谢小娥一家以水上经商为生,在一年后的经商途中,丈夫与父亲被水盗杀害,年仅十四岁的小娥身受重伤,落入水中。劫后余生,小娥为复仇女扮男装,易名更姓,查访仇人,后在“我”的解密和父亲托梦的帮助下,找到仇人,并潜入仇人家中伺机报仇,经过周密策划完成夙愿,后隐归山林之中。尽管结尾作者宣扬贞节,多酸腐气,是一个瑕疵。但客观上,在富有趣味的情节中张显的小娥忍辱负重,不畏艰难,机智果敢这些独特的人格魅力令读者为之感动。后两篇故事基本如出一辙,相对《谢小娥传》则简单了许多,没有作者置身其中的穿针引线,没有破解谜语的悬念。尽管复仇过程为虚写,但来去如风,令人瞠目结舌。《崔慎思》中的女侠因“其父昔枉为郡守所杀,入城求报”。这类侠女“已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受制于三纲五常的闺阁女子,她们凭借自身的才智与能力跃身于男性至上”。②

二、报恩型侠女

此类传奇有袁郊的《红线》,裴的《聂隐娘》。作品中的女侠剑术高超,在藩镇斗争中为报主恩而化解危机,侠肝义胆,有勇有谋。由于受报恩题材及历史观,宗教观的限制,作者特意渲染世俗难以想象的玄门秘技,赋予了女性惊人的能力,使人物充满了神秘色彩,但客观上也重新提高了一向被当作弱势群体的女性的地位。她们都是通过报恩的方式拯救他人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红线》讲述了泸州节度使薛嵩的侍女红线明音律,善弹阮,通经史。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欲吞并潞州,“嵩闻之,日夜忧闷,咄咄自语”,红线猜中主人心事,一语道破,为报答十九年来主人对自己的恩宠,红线艺高胆大地主动请缨,为主解忧。但薛嵩见其一弱女子,以“事系安危,非汝能料”为由婉拒了她的请求,红线义正言辞地为自己辩解“某虽品贱,亦有解主忧者”,终于得到薛嵩的信任。随后三个时辰内往返七百里,潜入田承嗣住所盗取床头金盒,后修书一封以示恐吓,田承嗣惊慌之余被迫放弃了吞并潞州的图谋。不久红线便归隐山林,不知所踪,她不是以金钱为出发点,而是出自一种精神上的信仰,是为报义――知遇之义而慷慨赴命的”,③是个多才多艺,知恩图报的女子,更是个以家国为己任的侠女。

三、盗侠型侠女

传奇有康骈的《潘将军》,皇甫氏的《车中女子》。这类侠女皆身怀绝技,文章也将侧重点放在武技描写上,渲染侠女神乎其神的技艺,轻功罕有匹敌者,且性情天真浪漫,坦率好爽,亦可称之为“盗侠”。“侠与盗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同样的渊源和相近的品性…..都是主流政治社会之外的黑社会中的人物,都是随心所欲地行事,不受主流社会制度的约束。说她是盗,但她实际以劫富济困为职;说她是侠,其行为又不失为盗的特点。以盗侠名之,在于其本质为侠,而不是鼠窃狗盗之辈,不是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而是专盗豪富和皇宫的珍宝,以展示其高超本领和对王法的蔑视。” ④《潘将军》中的纫针女“疾若飞鸟”,与玩伴打赌盗得潘将军宝珠之后归还且不受金玉财帛,尽管技艺高超,却不贪财,把宝珠放于塔顶,去皇宫偷橘子,以针线自食其力,衣衫褴褛,穿着木屐与少年踢球,自由自在,无所拘束。《车中女子》在展现吴郡某举人的一段奇异经历中,塑造了一位重义气,蔑视皇权的侠女形象。开元中,吴郡举人进京应考,在京城街道闲步时遇两少年。之后举人随少年入东市一偏僻处,见到许多年轻后生与一位乘钿车而来的年轻女子,她的出场先声夺人,气势非凡。后数日,举人借得马。第二天,便听到宫苑被盗,盗贼逃脱,只获得马,乃举人之马。就这样,举人成了囚犯,被关入内侍省大牢。但当天深夜就有来救,乃车中女子。

四、行侠型侠女

传奇有无名氏的《虬髯客传》,孙光宪的《荆十三娘》。此类侠女继承了司马迁所推崇的侠义精神,重情重义,对爱情的追求热情而奔放。《虬髯客传》讲述了隋末李靖以布衣谒见司空杨素,杨素家妓红拂见李靖答杨素时不卑不亢,“阅天下人多矣”的红拂毅然舍去安逸的相府生活,蔑视位高权重的杨素,看透他“尸居余气,不足畏”,随李靖奔波。除了慧眼识夫,接着又慧眼识友,途中遇一豪侠,不速之客虬髯客举止非礼,李靖“怒甚”,红拂主动问他姓名,回应“妾亦姓张,合是妹”,化解仇怨又定下名分。后通过刘文静会见李世民。虬髯客本有争夺天下之志,但知不能匹敌李世民,遂倾其家财资助李靖,传授李靖兵法使辅佐李世民成就功业。红拂是一位置身于英雄侠士之中的智者。她不独容貌艳丽,气质高雅,而且富有智慧胆略。尽管身份不过是权臣侍妾,但对杨素的倨傲很是不满。因此,在目睹李靖在杨素面前的表现时,毫不掩饰地以示好感,并大胆地托付终身。灵石旅舍中与虬髯客的初次相遇,再次显示了她的过人之处,一场将要发生的不快化解于无形之中。“持平而论,杨素,李靖与虬髯客,都是天下少有的大英雄,大豪杰,而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未能走出红拂所设之彀,足见红拂应事之智及驭人之能。”⑤

除此之外,侠女们多表现出了独立的婚恋自主,大多主动接触男性,萍水相逢便做了半路夫妻,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这是因为在自由开放的唐代,礼教对女性的约束相对宽松,故唐代文人笔下的侠女们多自由叛逆、洒脱不羁,可以大胆地去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洪生.《武侠小说谈艺录.中国武侠小说史论》[M].1997.学林出版社

[2] 曲敏佳.《唐传奇中女侠形象浅析》[J].2009.语文学刊

[3] 张剑光/张洁.《唐代长安女性消费研究》[J].2008.史林(沪)第5期

[4] 张振国.《唐女侠传奇成因初探》[J].2004.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5]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饮冰室专集》[M].1989.中华书局

[6]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1964.人民文学出版社

[7] 司马迁.《史记笺证》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M].2004.江西人民出版社

[8]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1964.人民文学出版社

[9] 傅璇琮.《中国古代文学通论》[M].2005.辽宁人民出版社

[10] 苏轼.《渔樵闲话录》[M].1986.中华书局

注解

① 王立.《中国古代恩赦复仇的心理与民俗背景》[J].2001.南通师范学院学报第17卷第3期

② 曲敏佳.《唐传奇中女侠形象浅析》[J].2009.P126.语文学刊

③ 季夫萍.《对女权张力下唐传奇中女侠形象的解读》[J].2004.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第17卷第2期

篇9

古代汉语是中文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古代文学、历史学、哲学等课程的学习。然而,中文系学生多数对这门课没有兴趣,不愿意学,认为它很枯燥而且难学,称它为“中文系最难学、最枯燥的课程之一”。不仅学生,即使是高校教师,也普遍认为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很难讲授的课程,最不容易吸引学生。其实,笔者通过多年来对这门课的学习和教学的体验,认为无论是学习还是教学,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可以达到相对不错的效果。毋庸置疑,教师讲课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因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更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谈谈古代汉语的教学问题。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任何事物的学习,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古代汉语也是这样。所以,教师在讲授课程前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无论是文选部分还是通论部分的讲授都是这样。通论部分是纯理论的内容,要吸引学生的兴趣比较难。但是文选部分的讲授完全可以做到。如果一个教师只是简单地照着课下的注释翻译课文,没有自己的特点,全然不顾学生的感觉,一节课可以翻译三四篇课文,那么学生肯定会感觉照着注释翻译,全是书上的内容,我自己也会,进而感觉古汉语课没有意思,不愿意听。而且这样的教法好像是讲了,但是学生全然没听,时间长了,毫无效果可言,以至于学生反映“感觉和没上过这门课没什么区别”。一般而言,前面几节课的讲授尤为重要和关键,必须收到“先入为主”的功效。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们认为,在讲授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如下三种办法。

(一)古文字字形

所谓古文字字形,主要指商代的甲骨文字及部分族名金文。因为这一阶段的文字字形非常象形,表意特征很明显。一方面通过甲骨文字形分析汉字的本义,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另一方面,甲骨文特殊的形体构成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专注于课堂内容,从而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文选《段于鄢》)。此句“寤”字,课下注释为:“通啎,逆,倒着。寤生,胎儿脚先出来,等于说难产。”这样的注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啎”就是“逆”,而“逆”为什么有“倒着”的意思,如果不讲清楚,学生就只有死记硬背。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寤”为什么解释为“逆”,笔者运用了甲骨文字形作出解释。其实“啎”、“牾”、“忤”三字同源,意思一样,“忤逆”今为同义连用,所以“啎”和“逆”意思相同。而“逆”的初文为“屰”,二字实为古今字。“屰”的甲骨文字形为“ ”,像一头朝下的人,人头朝下即为“倒着,不顺”。所以“屰”的本义即为“倒着,不顺”。“寤生”即“倒生”,就是脚先出来。胎儿出生时,如是顺产,应是头先出来,反之如果难产就应当是脚先出来。这样讲就会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寤”一词意思的来龙去脉。

(二)文选的讲解要注意带有一定的故事性

语言类课程相对来说都是枯燥的,这是由于其特点所限。但是教师依然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活跃课堂气氛。据笔者的体会,古代汉语课应当比现代汉语和语言学课更容易抓住学生,除去以上所提到的甲骨文字形外,还可以在文选部分的授课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与本篇文选内容相关的有趣的故事,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加深学生对这篇文选的理解。

比如在讲授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的文选《宫之奇谏假道》时,应当首先给学生讲述周王朝的历史及虞、虢、晋三个诸侯国的来源。通过这些故事,学生不仅可以激发兴趣,而且可以搞清楚文中虞、虢及晋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刻了解文中“晋,吾宗也”、“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大伯不从,是以不嗣”、“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之类的话。

还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选,比如《段于鄢》、《晋灵公不君》、《冯谖客孟尝君》等,最好先简单介绍主要内容和文中的主人公,给学生一个总体的印象,然后具体对照文选进行讲解。

(三)适当介绍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这一点对于古代汉语课是非常重要的。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教材第四册中讲到了一些古代文化常识,但是不全面,而且因课时所限,古代汉语课的讲授一般不讲这一部分知识。所以我们在讲授文选过程中,如果遇到相关的内容,就要给学生介绍,加深他们的理解,掌握古代文化知识。而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一般都具有较浓厚的兴趣,所以这也是我们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方法。

比如在讲授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的文选《段于鄢》时,对于文中的第一句话“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中的“武”和“武姜”,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历代史书中对国君的三种称呼:庙号、谥号、年号,此处的“武”即为“谥号”;再介绍《左传》对女子的几种不同的称呼。比如待嫁的女子一般在姓上冠以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出嫁后或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或氏或是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等。

二、重视绪论部分的讲授

对于绪论部分,许多老师没有注意到它的作用,授课时,仅仅是把它作为授课的一个环节按部就班地很快地讲过去,然后开始正文的讲授。我们认为,绪论部分是整个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与正文的内容同等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正文的内容还要重要,所以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一部分内容。

(一)要利用绪论部分的讲授让学生“先入为主”,接受自己及自己的讲课风格。一般而言,学生对教师授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最初的几节课。如果绪论部分的内容我们重视不够,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就会空洞乏味,不足以抓住学生,吸引学生,必然会给学生形成一种不好的印象,进而产生厌倦心理,即使在开始讲正文内容之后教师的授课“出彩”,也不容易扭转之前的不好印象,更何况,古代汉语课本身也不容易讲“出彩”。

五、与现代汉语相关知识比较分析

无论是文选还是通论的教学,都要特别注意与现代汉语语言理论的结合。由于古今语言具有传承性,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都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古今汉语必然存在着多方面的区别和联系,而这些区别和联系又是完全可以运用语言发展的理论解释的。所以我们在讲授相关知识时,要特别注意关注二者存在的区别,引导学生对这些区别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理解。

比如我们在讲到古汉语特殊句式时,可以比较现代汉语的相应句式,向学生介绍清楚古今汉语有哪些方面的差异。

如:判断句,现代汉语是以判断词“是”为标志的,古代汉语则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为标志的。

又如:古今汉语对动作行为的量的表示方法的区别:现代汉语一般是把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放在动词的后面。比如“九合”,现代汉语则说“会合九次”。而古汉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的句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如“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古代汉语·晋灵公不君》),“禹八年而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古代汉语·许行》);或者用数词直接作谓语,前面用者字结构作主语,如“鲁仲连辞让者三”(《古代汉语·鲁仲连义不帝秦》)。

通过对比分析,进而运用语言发展变化的理论阐释它们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这样学生可以对其中的区别和联系有较深的理解和把握,系统地了解古今汉语发展变化的现象与本质。

六、多读、多练相结合

“读”,指的是多读古代的文学作品,培养古代汉语的语感。古代汉语是一门语言课,假如学生对于古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不甚了解的话,是没有办法做到真正掌握和理解,乃至达到阅读古书的目的的。比如:《论语》:“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一句的断句,以前有多种标点法,但如果从古人的语言表达习惯考虑,依然是传统的“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更合适。如果学生在平时阅读古代作品较多,已经培养了一定的古汉语语感,这类问题就会很快得以解决。

“练”,指的是对古代汉语一些语言理论的练习。一般而言,语言理论毕竟是凌驾于现实之上的,如果单纯在课堂上介绍一些理论知识,则尽管教师必然会举一些例句进行说明,但它毕竟是抽象的,单靠课堂上的传授是不够的,必须依靠课下的练习。只有多练,学生才有可能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真正把握这些知识,而不需要刻意死记硬背。比如通论部分的词类活用现象、特殊句式、词的本义与引申义及古书的标点等,都是需要学生依靠练习掌握的。

篇10

北宋“琐屑诗”在北宋独特的社会环境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内容囊括生活与自然细物,具有鲜明的特点,更是宋诗对唐诗在题材、表现以及思想内容上多方面的突破,给人以强烈生活感和现实感,具有深远的诗学意义。

1 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

由于受到儒家正统诗教观的影响,自秦汉以来的诗人们在诗歌创作中讲求温柔敦厚、美剌教化,因此较少描绘琐碎的日常生活题材。但是诗词创作本来就是源于生活的,诗不但是千古事业,更是生活,北宋“琐屑诗”成功实现了对日常生活题材的开拓,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让诗歌创作融入了最平朴、最世俗的生活。

朱刚在《从类编诗集看宋诗题材》中将宋诗题材的总日风貌概括为“缘情”和“体物”的界限消失。其实北宋“琐屑诗”中所写到的题材,正是那些消融了缘情与体物界限而单位极度宽广的自然、人文景观及士人日常生活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诗就是生活本身,诗无所不在。北宋“琐屑诗”在题材上摆脱了传统限制,在意义指向和写作技巧上趋向两者的融合,这种融合成为巨大的开拓,最终使诗歌的题材扩大至“无所不包”的境地,生活中随处而见的诗意都被发掘出来。大量“琐屑诗”的创作使宋诗整体体现出了取材广、命意新的特点,从卑俗低微的尘世生活中寻求真谛雅韵,这才是一种真正的脱略虚浮,沉浸于艺术审美境界的人生。

北宋“琐屑诗”的题材日常生活化将许多“古未有诗”的题材源源不断的引入诗中,虽然引起过巨大的震愕和不解,但其实这样的创作取材正是宋人审美情趣深刻变化的体现。梅尧臣不避恶俗,将那些不被人注意的甚至卑微丑恶事物引入诗歌;苏轼现存关于饮食的诗文达到一百多篇,他总是情趣盎然的写鱼、肉、蔬菜、汤羹等家常菜肴和饮酒、喝茶等生活细事。他们都是从司空见惯的俗物、俗事中发掘并获取雅韵,在抒发诗情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贴合人类真实的生存需要,超脱了附庸风雅的创作风气,咏叹最普通的生活事物,引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诗意与禅机,极大的开拓了诗歌创作的表现范围。

2 体现宋诗平淡美的审美理想

向日常生活倾斜是北宋“琐屑诗”在题材方面的成功开拓,生活中的琐事细物成了诗人笔下的诗料,趋向世俗化的选材角度使得诗作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北宋“琐屑诗”让诗歌创作真正成为了一种人的文学,而不是文人文学,让文学逐渐的走向平易近人,贴近人们最真切最世俗的生活,从内容和创作艺术都充分体现了宋诗平淡美的审美理想。

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可以说是对唐诗丰华情韵的深刻变革,开创了一种平易近人的新的美学范式,而最能体现这种诗歌美学新境的便是大量的琐屑诗材创作。通过“琐屑诗”创作把诗歌从遥远的“雅”拉回到接近现实的“俗”,把世人对文学的注目从那些空乏的伟大深邃牵回到每一个最小的个体,每一个真实的生活细节。北宋“琐屑诗”创作不仅引领着艺术生活化,也同时发展了日常生活审美化,不管是生活中崇高、美好的真实,还是日常的琐屑与嘈杂都被囊括进巨细无遗的“琐屑诗”中,将宋诗平淡美的特征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正是北宋大量琐屑诗作,引领着整个宋诗创作突破了唐诗的樊篱,开启了这种平淡美的诗境领域。这样的创作让宋诗在情感内蕴上有了理性的节制,多了一份温和内敛,让宋诗的艺术外貌平淡瘦劲,让诗歌创作少了文学性的矫饰与夸张,增添了生活性的平淡美与活力,引领后世诗文创作走向返璞归真的艺术归宿,走向文学最初的源泉——生活。

北宋“琐屑诗”题材极度生活化,以生活为源,带动了古代诗文创作的现实化。在世俗的生活中探究真正的“道”与“理”,一切自然的山川、草木虫鱼、人文景观及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其“道”,呼之欲出的诗则凸显了“一物一太极”的精益。这种诗歌风貌,与“宋学”的思想文化精神是息息相通的,讲求在琐事中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滋味,不同于唐诗的豪迈华丽,让诗文创作紧贴日常生活,细细品味清逸冲淡犹有余味,塑造了宋诗平淡美的新境。

3 引领诗歌日常化的创作风格

在北宋“琐屑诗”的创作中,诗人们巧妙的把雅俗之辩转换成了雅俗之变,审美观念上以俗为雅,字里行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极大推动了整个宋诗和后世的诗歌创作向着生活化、现实化的方向发展,对元明清的诗歌创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虽然元代诗坛盛行“雅正”的文学思潮,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赠和惆怅,但是由于元代一些诗人效法江西诗派,他们的诗作也有着广泛的内容题材,触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北宋“琐屑诗”的影响,如范梈的诗作就多写日常生活和朋友往来应酬。

明代诗坛尊唐贬宋是确定不移的文学史事实,但是在这种卑宋的时代背景下,仍然有北宋“琐屑诗”的影子渗透于文人的诗作中。在明中叶的文坛,吴中文人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君主专制加强、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深入的社会背景下,吴中文人集团的诗歌走向了“世俗诗化和诗世俗化”的道路,注重对市民阶层生存状况和世俗生活兴趣的描摹。他们的创作深受苏轼、黄庭坚的影响,在诗歌范式的体认上,也有北宋“琐屑诗”细腻深刻的风格。如代表诗人吴宽就对日常生活进行了多角度的描摹,表现了广泛的日常生活题材。从食山药到食河豚,从弹琴到观东坡的墨宝,从饮茶到赏山水画卷,从友人赠猫到自己制作砚台,对于日常生活的记录广泛而细致。

清季的宋诗运动中也能体现出北宋“琐屑诗”对清代诗坛的影响。在清代末年的诗歌领域,有以祁寯藻、程恩泽为首偏于宋诗格调的流派兴起,被称为“宋诗派”,该派以北宋的苏轼、黄庭坚为宗,其主要成就就是在描写具体生活方面的艺术开拓,在很多程度上源于苏轼和黄庭坚的日常生活题材诗歌,表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趣味,以郑珍的成就为最高。郑珍诗突出的方面是表现贫士生活。他不厌细琐,不避俚俗,将贫士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具体的心理感受融入诗作中,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可以说是在时隔几百年之后对北宋“琐屑诗”的全新继承与发展。

北宋“琐屑诗”充分体现了宋诗平淡美的审美理想,是代表宋诗风格的重要部分,但它的意义并未止步于宋代,对后世诗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自宋之后,每个朝代的诗坛都兴起过激烈的“宗唐”与“宗宋”之争,而元明清三朝也总体上是尊唐贬宋,但是北宋“琐屑诗”对于日常生活巨细无遗的描绘仍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后世诗歌日常化的创作倾向,在浑然不觉中被继承和发展着。

参考文献:

[1] 陈衍.宋诗精华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