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开展流程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5 15:42: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工程项目开展流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工程项目开展流程

篇1

关键词 风险导向 审计理论 工程审计 审计周期

一、现代工程各个审计周期的审计风险分析

审计活动全面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为规避各类不必要风险,确保工程项目高效有序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工程决策、项目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及工程竣工结算等多个阶段开展审计活动,归纳而言,各阶段将围绕四部分开展审计活动:(1)采取评价、测试等手段明确工程决策阶段审计的切入点与着重点,并初步估测审计风险分布区域,挖掘出工程决策风险点,为实现有针对性审计提供良好的基础;(2)着重调查与评价工程决策阶段审计所涉及到的资源来源,从中发现审计环节易发生失误之处;(3)合理评估工程决策阶段风险,并依据类别将风险划分为控制风险、固有风险、检查风险等多类,同时优化调整审计流程,加大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力度;(4)严格依照工程决策阶段审计流程开展审计活动,依据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

二、工程决策阶段的工程审计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工程决策阶段审计指的是审计机构对工程项目正式施工前所开展的一系列业务活动的审计。通过开展工程决策阶段审计不仅有助于保障投资机构或个人所做决策的科学合理性、有效性;而且还为工程项目顺利施工提供保障。

(1)工程决策阶段主要体现在:审查工程项目建设是否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相冲突;审查工程项目是否依照国家所规定的程序开展建设活动。工程决策阶段审计目标:决策机构所做投资决策是否具备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施工单位是否落实好前期准备工作;(2)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主要表现为:做好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经济效益评价活动;判断建设资金是否准时到位等;(3)判断工程决策阶段审计流程的合理性、规范性;各单位职责权限是否明确等。其中具体工程决策阶段审计流程如图1所示。(4)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否具备准确性、全面性、有用性。

图1 决策阶段审计流程图

三、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审计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项目设计阶段审计指的是审计机构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关于设计的相关活动所开展的审查与评价。通过开展项目设计阶段审计既有助于保证委托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多项工作的合法性、效益性,又能够增强设计环节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

(1)项目设计阶段主要体现在:审查所编制的概算是否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相冲突;审查初步设计与设计概算的批准手续是否具备合法性、完备性;(2)项目设计阶段主要表现为:工程项目建设所需原材料是否准备就绪;工艺设备环节是否引用最新技术;工程量计算口径与单位是否与预算定额保持一致等;(3)项目设计阶段审计流程是否合理性、规范性;各单位职责权限是否明确。其中具体项目设计阶段审计流程如图2所示。(4)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要是否具备有用性、全面性、准确性。

图2 设计阶段项目审计流程图

四、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工程审计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一般而言,审计机构从设计招投标、施工招投标及施工合同三个方面对工程招投标阶段予以审计。通过对各方面审计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以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得以有序运行。

(1)工程招投标阶段主要体现在:审查招投标文件是否完备、合规合法;审查招投标活动是否严格依照国家规定流程进行;审查评标、定标标准是否具备公正性、合理性;(2)工程招投标阶段主要表现为:合同中各条款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合同中各条款表述是否具备一致性;合同中是否存在缺项漏项现象等;(3)工程招投标阶段审计流程是否合理性、规范性;各单位职责权限是否明确;(4))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要是否具备有用性、全面性、准确性。

五、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审计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工程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核心部分,其中工程施工阶段的审计活动主要涉及到工程进度款的审计、工程变更与签证的审计、索赔费用的审计及工程成本的审计等方面。实际上,工程项目建设具有施工期限长、耗资金额大、风险可变因素多等显著特征,所以开展工程施工阶段审计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活动,但通过落实该项活动对保障工程项目建设安全性、高效率性、高质量性具有重要的积极效应。

(1)工程施工阶段主要体现在:审查工程项目进度款支付方式、程序、时间是否科学合理;审查变更、索赔的审批程序是否合规合法;(2)工程施工阶段主要表现为:审计人员是否严格依照合同与相关规定开展工程变更、进度款支付等一系列工作;施工单位是否对原工程设计做出变更;施工索赔要求是否合规性、合理性;明确施工索赔原因等;(3)(3)工程施工阶段审计流程是否合理性、规范性;各单位职责权限是否明确;(4)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要是否具备有用性、全面性、准确性。

六、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审计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审计指的是待工程项目竣工后需进行相关价款结算,审计机构围绕价款结算所开展的审计活动。通过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审计有助于遏制虚假事件的发生,规避资金流失、浪费等现象,保证资金的使用价值,以促进工程项目真正意义上实现“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

(1)工程竣工结算阶段主要体现在:审查工程竣工结算资料是否有效性、规范性;审查工程竣工结算是否真实性、客观公正性;审查签证记录是否合法性、完整性;(2)工程竣工结算阶段主要表现为:工程施工状况是否与竣工图保持一致;工程项目是否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施工;(3)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审计流程是否合理性、规范性;各单位职责权限是否明确,其中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审计流程如图3所示。(4)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要是否具备有用性、全面性、准确性。

图3 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计流程图

总之现行工程审计需要全面贯穿到主管部门、项目设计部门以及金融部门等,为此,这就需要实现审计部门与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协作,不断加强其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积极鼓励和号召相关部门人员能够参与到审计工作中,进而,不断壮大审计队伍,进一步提升工程审计速度和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篇2

一、引言

EPC是一项典型的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即便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市场环境、市场主体等方面还不够十分发达,某种意义上而言EPC总承包模式在国内依旧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然而EPC总承包模式代表了我国工程总承包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结合EPC总承包模式流程、特点及优势,依据我国EPC总承包模式推行问题,对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概述

(一)EPC总承包模式流程

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指的是总承包企业依据工程总承包合同要求对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和调试等全过程的承包,最终以“交钥匙”方式完成工程建设目标的项目管理模式。工程总承包企业要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内容全面负责,还要为完成工程开展全面环节的管理工作。近年来,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在我国得到广泛推行,以首钢北京顺义冷轧薄板厂总承包项目为例,作为首钢搬迁的一个重要项目,该工程由中冶集团以EPC总承包模式承建,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工期、成本完成了该项目的建设,受到首钢总公司的高度赞赏。

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流程,具体而言:业主及业主咨询机构挑选一个总承包商,总承包商既可以是拥有独立设计能力及具备一定资质的设计院、咨询企业,也可以是具备相应施工能力、资质的施工企业,不过就国际工程管理实践而言,通常选取前一种类总承包商居多;业主将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汇集于一体模式委托给总承包商开展全面管理,并开展好与总承包商的沟通交流工作;总承包商开展好工程项目设计工作,设计工作涵盖有方案优化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规划设计等;总承包商开展好采购工作,并以主要材料采购为主,其他相关材料、设备则有分包商开展完成;总承包商对施工开展分包,将工程项目实际施工分包给拥有较好施工水平及一定资质的施工单位。此外,总承包商要委托相关咨询监督管理工程师全面负责对设计、采购、施工等全面环节的监督,促进工程项目施工有序进行。EPC总承包模式流程,如图1所示。

(二)EPC总承包模式基本特点

1、总承包项目大多为大型或特大型的

EPC模式适用于大型、复杂工程,通常牵涉庞大的项目及诸多的工程量,单单依靠某一企业是很难开展完成的,所以务必要密切协同不同分包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开展期间进行资源整合优化,促进建设任务高效、低成本地完成。

2、总承包项目管理是全面环节的管理

总承包商需要对工程项目全面环节予以负责,不管是设计、采购、施工、调试,还是后期运营维修等,均需要负责到底。所以,就要求总承包商在工程项目方案设计过程中,就应当对其中利益关系进行全面系统分析,进而选取尽可能优良的设计方案。

3、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应当了解市场发展状况

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在工程总承包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所以,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前,应对市场实时动态进行全面深入了解,设计方案要满足功能要求、有利于施工、缩短工期、缩减成本。与此同时,不可将设计方案单纯看作是一件建筑作品,而更应当关注是否能为业主获取收益成为其设计的重中之重。

4、高风险

由于总承包项目十分庞大、复杂,是一般设计、施工等单项承包所无法比拟的,这使得总承包项目存在极大的风险;再加上其要面对由设计、采购、施工等组成的全面环节,无疑加大了其风险控制的难度。

(三)EPC总承包模式实施优势

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是现阶段十分有效的一种模式,相较于传统管理模式,其有着一系列独特优势,可促进工程建设创造更大的效率。

1、EPC总承包模式促进交易费用降低

相较于传统模式,EPC总承包模式采取一次集中招标,省去了反复招标,有效节省了不必要的交易费用。此外,总承包企业对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等全面环节进行管理,同样能够缩减总承包企业成本,进而侧面降低了交易费用。

2、EPC总承包模式促进工程建设周期缩短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需要按照先后顺序开展实施,然而在EP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可交叉开展实施,并有总承包企业全面负责,如此能够确保总承包企业与分包企业相互有效协调,进而促进工程建设周期缩短。

3、EPC总承包模式促进项目环节冲突的消除

EPC总承包模式中的设计与施工密切连接在一起,可有利于施工中设计方案技术性、实用性及安全性相互间冲突的有序消除,其次设计与采购相互的直接交流,可有利于采购成本的降低。EPC总承包模式将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汇集于一体,省去了每一节段的中间环节,促进工程项目的有序运行。

4、EPC总承包模式促进业主风险的降低

相较于传统管理模式,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建设风险不再由业主和总承包企业共同承担,总承包企业承担了全面环节的工作,也就是说工程建设风险全面转移给了总承包商。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企业对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等全面风险进行了承担,积极促进业主风险的降低。

三、推行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依旧存在各种不利因素影响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有效推行,具体而言:

(1)受传统管理模式及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被条割分块等实际因素影响,使得在全球发达国家已然发展成熟的EPC管理经验在国内不可直接适用。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在不断为国内企业所引入期间,不同企业对其的认识、应用必然会存在一定差异,产生多点开花的发展情形,依旧没有生成一套可有效顾及项目各方利益、可为项目各方所认可的规范体系。

(2)国内一些EPC工程总承包企业前身为相关设计院,不管是从运营机制、综合资质、员工框架、管理理念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欠缺。另一方面,现阶段可充分具备设计、采购、施工、组织等全面环节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较为不足,使得EPC工程总承包企业难以实现有序发展。

(3)即便国内部分EPC工程总承包企业构筑起了较为合理的分包商、供应商关系网络,然而对它们的管理体制、技术水平、资质信用等方面进一步整合工作开展还不够完善,进而无法确保达到开展工程项目施工时一系列联动要求,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此外,我国在经由国际劳动力市场渠道引进国际人才方面依旧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4)国内部分EPC工程总承包企业在信息技术、历史数据收集方面,研发、应用大规模先进项目管理系统软件方面还不够普遍,就好比P6还未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4]。再者,受过去未有对历史工程数据进行很好的收集汇总影响,使得部分EPC工程总承包企业在构建相关新项目落实标准上无从下手,执行期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四、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策略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工程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EPC总承包模式逐步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一些国内企业也不断认识到其的重要性,并在国内市场中有意识的承揽工程,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势逐步凸显,已然成为工程项目承包的有效模式。全面工程建设领域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先进科学理念、成功发展经验逐步强化EPC总承包模式的应用,如何进一步促进EPC 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序健康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一)设计管理

1、强化注重项目设计科学性、系统综合性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企业往往在施工前要开展工程项目设计,从多个设计方案中挑选出最佳方案,然而受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对专业素质、技术水平等内容存在极为严苛要求影响,使得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在设计期间总是会产生一些偏差或者遗漏。鉴于此,总承包企业在挑选出最佳方案的同时,应当有效组织对应专家就设计科学性、可行性、先进性等方面开展全面详实的论证审核,找出问题并予以处理,为后续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等提供有利依据。

2、强化设计、采购、施工相互有效连接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企业要想达成自身资源的优化整合,应当展开有效协同,强化设计、采购、施工相互有效连接,促进三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缩小工程项目管理所涉及的盲区,简化管理层次改善管理成效。就好比在工程项目施工前,要求施工分包企业先前一步进入到施工现场,对施工环境予以熟悉了解;设计期间执行施工设计、技术相互有效配合;采购期间优先采购有利于改善施工质量的新型设备、新型材料等,均属于科学合理的手段。

3、强化设计科学合理性

设计阶段花费相比于总承包花费微不足道,然而其对于总承包却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总承包企业在施工前或者施工期间为了降低成本,改善收益通常会对设计开展一系列优化操作,然而优化操作总是会对业主利益构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鉴于此,业主在发包文件、合同中应当对工程项目设计优化水平予以明确限制,而承包企业在设计优化中则应当对双方约定予以有效遵守。

4、强化施工现场设计

就跨区域EPC总承包而言,由于区域文化、人文等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总承包企业与业主、分包企业相互沟通往往仅凭借少部分设计人员,进一步造成信息传递丧失全面性、准确性;再者全然以施工大样图用以工程设计依据显然是缺乏科学性的,因此总承包企业在设计过程中务必要强化施工现场设计工作。

(二)采购管理

采购花费主要体现于设备、主材方面,一般情况下,设备采购花费能够达成总承包工程项目采购花费的6成以上,采购成本控制有效与否受采购方案、效率很大程度的影响,总承包企业要想实现采购管理的有序开展,应当构建健全的采购体系、管理制度,构筑采购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相互科学合理的协作平台,对采购全面环节予以流程完善,建立采购数据库,并积极与供应商构筑可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等。此外,总承包企业应当在采购前组建由不同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采购优化小组,基于对采购优化小组权责的科学明确规定,促进采购环节的优化简化,既确保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又显现总承包企业对采购管理的重视度[5]。

(三)风险管理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能够科学地使业主消耗尽可能少的投入把建设风险转移至总承包企业,而总承包企业在项目管理期间则能够凭借自身优势对建设风险开展有效化解。当前,工程项目风险可被划分为多种不同形式,不过总承包企业风险管理则以合同管理为主要手段:总承包企业经由对分包标段开展科学有效划分,再基于此对合同界限、权责予以充分明确,在合同签订完毕后进行全面合同落实交底,一经觉察合同存在界定不清等问题应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总承包企业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应当强化对项目情况、潜在价格风险等方面的关注,于合同中对项目施工材料、技术、工艺等开展详实规定,并就计价方式等潜在变动因素开展说明,有效降低风险引发可能。

(四)团队管理

受工程项目特殊性影响,使得其完成质量极为依赖团队管理水平。鉴于此,总承包企业第一步一定要引入一专多能、一能多职等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就好比,项目经理一方面要具备工程项目关联专业知识、技能,一方面娴熟掌握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施工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此外,还能够依据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应用,在项目策划期间能够结合项目成员特征,对项目WBS开展科学划分,并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作业流程;在施工开展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执行奖惩机制,还能够为项目营造良好实施氛围等。

(五)产业链管理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要求总承包企业协同业主、主管政府部门、分包企业、供应商等经济主体构筑起有序的合作关系,以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优化整合,促进企业强化自身抵御外部风险能力。相关研究数据指出,EPC总承包企业在关注产业链管理下,客户满意度平均上升26各百分点,索赔争议等一系列风险因素降低超过50%,积极促进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值得一提的是,总承包企业在构筑合作关系期间,应当依据合作伙伴切实特征有针对的、合理的选取关系建立的手段方法,制定合作伙伴关系构筑管理的相关目标,并依据目标积极组织情感交流活动等。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推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不仅能够为建设工程全面环节投资控制带来极大便利,能够促进质量、工期、安全等目标的协调共进,还能够促进招标层次提升,促进合同的全面履行。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内涵,全面分析推行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强化设计管理”、“强化采购管理”、“强化风险管理”“强化团队管理”、“强化产业链管理”等,积极促进EPC 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序健康开展。

参考文献:

[1]李龙江,王世岩,刘玉东.提高EPC工程总承包运行效率的方案探讨[J].炼油与化工,2011,22(05):73-76

[2]董小军,叶燕萍,叶骏.EPC 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工程进度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5,14(22):260-261

篇3

一、通信工程监理项目概述

(一)通信工程监理项目内涵分析

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主要是针对通信工程进行全程监管和集中控制,在监管项目开展时,要应用具体的监测和管理措施,不仅要对施工质量和技术监测项目进行系统化梳理和管控,也要通过相应标准和规范对项目的运行维度进行集中评定。在通信工程监理项目开展进程中,涉及工程项目监理的基本原则和质量管理要素,也要运行切实有效的质量管理办法,从而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符合要求。另外,通信工程建立监理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积极推进科学施工布局,要从根本上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也要对工程项目运行维度进行科学化评估,从而确保通信工程监理过程的实效性。

(二)通信工程监理项目应用特征分析

在通信工程监理项目开展过程中,通信工程监理过程具有较为显著的特征,需要相关项目管理人员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和管理结构进行深度分析。第一,通信工程监理工作的技术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正是基于通信工程项目的类别和项目较多,在实际通信工程建立和应用过程中,相应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关项目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和运维体系的实际诉求,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框架,在了解不同通信工程技术要点的基础上,对施工人员以及项目质量维护工作进行细化处理以及客观性的监督,以保证整体工程项目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进行,也为了提升整体管理机制和管理运维体系的实际效果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通信工程监理项目管理范围较广,在通信工程监理机制建立和应用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的范围较大,相应的监理工作范围也较为宽泛,相应的管控模型和管理层级结构也相对复杂,需要相关管理人员结合实际需求和项目运行维度进行系统化梳理。例如,中国联通公司推进4G工程的过程中,通信网络覆盖到我国各个省市地区的各个角落,相应的工程项目监理工作也要求较为广泛,工作范围的增大也就无形中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1]。第三,监理机制的系统性。在通信工程监理项目运行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需求和运维体系建立基本的建立制度,才能保证整体监理工作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进行。但是,我国对于通信工程监理项目的具体工作要求还没有设立相应的法律体系,整体通信工程监理项目需要工作人员按照企业自身的实际经验和工作施工技术进行细化处理以及自我约束,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探索。

二、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的必要性

通信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也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决定了通信产业发展的实效性。针对我国通信工程监理项目存在的问题,网络图技术应运而生,是对通信工程监理工作进行优化的新兴手段。在网络图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借助图解模型对项目作业情况、项目事件运行顺序以及项目运行路径进行集中分析,能从根本上提高通信工程监理项目的整体水平,并且利用网络图技术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体项目监理运行的工作效率,从根本上保证通信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进步[2]。另外,在通信工程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监理过程要围绕工程项目的运行维度和管理层级结构,只有保证监理项目的规划详细且具有针对性,才能真正发挥监理效果。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不仅能对工程项目的发展进程进行直观描述,也能使得监管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工程项目的整体运行情况和工程细节,从而进一步对工程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细化分析和处理,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3]。其一,网络图技术能直观的体现和表达通信工程项目监理流程,并且对相应的监理时间进行细化描述,从而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运行维度制定有效的决策,进一步掌控施工流程。其二,网络图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借助其运行模型掌握工程施工节点,并且辅助施工人员进行时间的二次分配,确保通信工程项目工作进程符合预期,在节省时间的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4]。

三、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的路径分析

在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具有直观性特征,能对工程项目运行维度和基本运行效果进行集中的阐释和分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在施工项目开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工程项目有序开展。并且,相关技术人员要对网路图技术的运行框架和体系流程图进行细化分析和检查,针对相应问题和错误进行及时的修正,从而保证其能有效的辅助工程项目的开展和运行。只有保证网络图结构贴合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才能在提高施工时间实效性以及施工进度完整性的同时,辅助施工项目按照标准化操作流程有序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在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要对网络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优化,确保实施过程和监理要求之间的契合度,对施工环节进行有效处理,保证监管项目和网络图施工流程符合预期,避免施工项目中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提升施工效率的基础上,促进通信工程监理项目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开展[5]。

(一)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实现工期优化

在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能在优化工程项目工期的基础上,对通信产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且保证整体项目运维体系实现最优化运行机制。网络图技术应用于通信工程监理项目,能有效处理工程项目的运行体系。正是基于工程项目减少工期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减少工程项目的运行资金,确保工程项目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另外,在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能实现整体工程项目运行结构的便捷化升级。这就需要操作人员能熟练掌握网络图技术的应用规范和具体操作步骤,从而辅助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技术应用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结合通信工程监理项目的具体流程和要求制定出合理化的施工计划,从而减少资金浪费以及缩短施工时间,进一步强化通信工程实施的具体应用流程,确保施工计划和施工效率的最优化,也为施工时间以及工程资金的有效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在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能在优化施工效率的基础上,确保通信工程按照标准化运行维度顺利完成[6]。因此,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能最大化的减少施工工期,确保资源和时间管理的最优化,也为了整体工程项目效率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二)通信工程监理项目中应用网络图技术实现资源配置优化

在工程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监理人员借助网络图技术能对工程中涉及到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进行系统化管控,确保其能按照网络图技术制定必要的工程运行计划,实现整体资源的整合和优化,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资源的统筹化管控。利用网络图技术能有效减少多余资金的浪费,并且能提升工程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整体运行机制和运行实效性之间的匹配度符合标准[7]。正是基于此,相关项目管理人员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从根本上提高通信工程监理项目的质量,更加有效的应用网络图技术,保证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协同管理,也为了资源以及工程项目运行机制的统筹管控奠定坚实基础。相关管理人员也要提高对网络图技术的重视程度,强化施工环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针对实际问题采取必要措施,为通信工程监理项目的优化发展提供动力。结束语:总而言之,通信产业的优化发展与监理项目的质量息息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应用网络图技术,大幅度提升项目运行效率,在节省资源的同时,优化监理项目的运行工期。只有积极落实网络图技术,才能实现通信工程项目综合质量效益的优化,一定程度上提高通信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高峰.试论网络图技术在通信工程监理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3,22(05):183-183,184.

[2]杨法超,蔡龙辉.试论网络图技术在通信工程监理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6,15(02):95-96.

[3]王坤.网络图技术在通信工程监理中的应用浅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11(03):22-22.

[4]许杰.关于网络图技术在通信工程监理中的应用探究[J].环球市场,2016,29(22):64,66.

[5]姜卉,侯建盛.基于情景推演与网络图技术的应急处置模式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42(24):21-32.

篇4

[作者简介]罗代忠(1972- ),男,四川广安人,重庆文理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软件产品线、数据库技术;刁善会(1970- ),女,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重庆 402160)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计算机类子课题“面向职业岗位需求的软件工程本科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FIB070335-A8-03)、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资源优化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模型研究”(项目批准号:10XJA790006)和2010年度重庆文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10024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102-02

“回归”的本质是强调工程教育的综合化、系统化,而不是简单地回归技术,回归工程实践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工程教育的应用性,突出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促进高校与行业的紧密对接,需对现有工程教育进行改革,而改革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回归软件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回归工程实践”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力求使专业摆脱学术教育下的精英卓越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束缚,跳出职业教育的程序匠人培养模式框架,构建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工程化能力为核心、以工程素质为特征、以课外科技创新为突破的人才培养思路,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问题。

一、软件工程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工程知识不扎实。软件企业需要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能应对不断变化的软件知识结构的人才,而目前学校培养的软件工程毕业生基础知识不牢,缺乏后续发展潜力,无法应对IT知识的快速发展。

2.工程化训练薄弱。软件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工程项目实践能力并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人才,而目前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存在软件行业标准与学校人才培养规格脱节,工程性缺失和实践环节薄弱,学生缺乏软件工程项目训练,造成工程能力差,技术水平达不到企业要求。

3.工程素质欠缺。学校重视学生知识和技术课程体系,普遍缺乏工程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更不用说开展工程素质养成训练,造成学生工程素质缺失;而软件企业需要工程师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迅速融入软件工程项目,快速适应软件企业。

4.校企需求脱节。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课程体系与产业结构调整不适应,即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不匹配;教师队伍缺乏工程经历,即工程化教师队伍匮乏,即使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机制也不健全。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共同培养深度不够,软件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被动接受的配角,尚未成为人才培养主角,企业在人才培养中难以发挥主导作用,造成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距离。

二、回归工程实践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

1.工程化培养定位及目标。以工程应用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工程化软件人才培养。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要求,以软件工程师岗位为导向,遵循软件工程型人才培养规律,通过引入企业技术课程体系,培养专业知识夯实、工程技术能力强和工程素质高的应用型软件人才,使人才培养目标完全贴近软件企业需求、符合软件工程师标准要求。

2.工程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合格软件工程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工程技术能力和工程素质为依据,结合软件工程开发规范和技术特征,融企业商业化工程项目于技术课程或实训项目,构建集专业知识、工程技术能力和工程素质于一体的工程化特征显著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见103页图)。其中专业知识适应行业需求,包括软件工程基础课程和计算机数学课程,夯实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为学生后续发展提供潜力;工程技术能力引入企业项目,包括前端技术课程群、NET课程群和JAVA课程群,强化课程项目、阶段项目与工程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具备软件工程师的基本编程、综合设计以及工程项目等技术能力,为提升学生工程项目实践能力奠定基础;工程素质融入工程项目实践过程进行养成性训练,包括软件开发流程、文档标准、项目管理以及职场素养,为学生职场沟通交流与合作提供保障。课程体系通过引入企业商业化工程项目,分别植入技术课程、阶段性的综合设计或工程实训,实现课程实验项目化、综合设计项目化、工程实训项目化,通过项目阶梯式培养学生基本编程、综合设计和工程项目实践等能力,并将工程素质培养融入工程项目实践中,让工程素质的养成训练回归工程项目实践。

三、回归工程实践的人才培养改革

回归工程实践即利用企业植入课程的商用软件项目,为学生提供仿真实的开发环境,按商业软件开发标准及业务流程要求,组织实施软件开发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仿真实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学习软件开发技术,掌握软件开发流程和开发规范,积累软件项目开发经验,提升工程项目实践能力。为保证教学过程即人才培养过程回归工程实践,传统的软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方式等都不能有效满足工程化人才培养要求,为使回归工程实践的指向性更清晰化,课程体系实施“三融合改革”,即人才培养标准与软件行业标准融合、教学内容与软件商用项目融合、教学过程与软件开发流程融合;开展了与工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工程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改革,建立工程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系统和教学支持系统。

1.植工程项目的教学内容。为适应工程型人才培养,植工程项目于课程,可从三个方面重构教学内容:重组体现专业知识的软件专业基础课和计算机数学课等专业基础课程,按软件行业需求重构课程内容;植商用项目于课程或实训,即针对课程性质特征将植入的企业商用项目按知识点分解,转化为课程项目并贯穿于技术课程(包括前端技术课程群、JAVA课程群和NET课程群)或阶段性综合设计,或直接将植入的商用项目用于工程实训,培养学生实际项目开发能力;引入体现工程素质的开发流程、文档标准、项目管理和职业素养等内容于工程项目,使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回归工程实践活动。

2.融工程项目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工程型人才培养,按照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组织教学,开展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融入技术课程的项目培养学生基本编程能力,强化学生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知识的应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即“授课+演示+现场辅导+操练+考核”的模式,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引导学生入门,并要求学生“人人过关”;融入阶段的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强化知识的综合运用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贯穿商用项目的技术课程以案例任务形式组织教学及训练,采用“项目任务+要点讲解+现场辅导+验收”的方式;融入工程实训的项目培养学生工程项目实践能力,强化工程项目训练,让学生在工程项目实践中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采用开放模式,以项目任务为驱动,鼓励实验方案、实现方式多样化,运用“项目任务+辅导+答辩验收”的方式组织教学。

3.引工程项目的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方式从考试型向完成任务型转变,不仅能避免一张试卷定成绩,而且避免了学生只会答卷,不会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现象。为保证完成任务型考核评价得以落实,推行了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质量自评、学生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企业工程师评价)、评价形式多元化(静态的试卷评价和各过程完成质量的动态性评价)等评价方式。教师将软件企业开发的项目资源通过优化分解注入技术课程,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参与项目并按企业的软件项目标准和流程进行设计开发,项目完成质量通过项目演示、项目答辩陈述,以企业标准评价软件项目完成质量,通过答辩反馈,加深学生对商业软件产品质量标准的认识,使考核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

4.建工程项目的支持系统。开展工程化师资队伍培养,实施教师到软件企业顶岗工作制度,培养教师的工程项目实践能力;同时引企业工程师进课堂,讲授技术课程和指导项目实践实训,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建设一支高水平软件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建设软件工程实训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可通过承接虚拟项目的训练,逐渐熟悉软件项目开发流程,积累项目开发经验,逐步到承接商用软件项目,提升商用项目开发经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此外应与软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项目实训提供支持。通过融企业商用项目于课程或实训,工程能力训练回归工程项目实践;训练工程素质于工程项目,工程素质养成性训练回归工程项目实践,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将显著增强。但工程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尚需在“探索―总结―完善―实践”过程中稳步推进,因此回归工程实践的软件人才培养之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王存文,韩高军,雷家彬.高等工程教育如何回归工程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2(4).

[2]陈国松,许晓东.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

[3]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

篇5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电网建设任务数量大、涉及面广,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已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工程管理开展效能监察专项工作,有利于构建联合监督工作机制,深化“三化三有”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工程建设管理行为,杜绝工程建设项目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效益。本文探讨了电缆工程项目管理效能监察的原则和内容。

一、工程项目管理效能监察的原则

1、突出重点原则。及时发现工程项目存在的关键问题或亟待解决的“热点”话题,抓住工程项目管理效能监察工作的重点,以“大局、可靠、法治、两效”工作方针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效益、强化管理和源头防腐的基本方向,紧扣生产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着力解决影响公司发展效率、效益、效果的重要问题。

2、监察部门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原则。工程项目管理效能监察的目的是解决公司业务部门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监察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但在开展效能监察工作时,监察部门唱独角戏或业务部门不重视的问题时有发生,这种不和谐的关系不仅浪费资源,更会危害公司的整体利益。因此,为了真正确保效能监察的成效落到实处,必须正确的组织与协调好二者的关系,监察部门与业务部门作为效能监察的主体,是效能监察的重要力量,二者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加强管理,所不同的是工作中各有侧重。

3、明确责任原则。查堵漏洞是效能监察的重要方法,但如只停留在查堵漏洞上,就失去了效能监察的意义。在效能监察过程中,经常出现查堵漏洞容易、追究责任人员难的问题,使得效能监察流于形式。因此,明确责任是效能监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查堵漏洞的同时,把产生漏洞的原因和主要责任人弄清楚,开展事前监察明确责任,事中监察落实责任,事后监察追究责任。制定一个对失职渎职人员进行处罚的办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促进效能建设原则。效能建设是基础,是在效能监察中的事前监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效能监察是保证效能建设得以落实的一个手段或措施。效能建设本身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而其与效能监察的主要区别在于主体和手段不一样。效能监察的主体是监察机关,通过监督检查,发现漏洞并促进整改、提高效率,同时对先进典型经验进行推广并扩大这种效率;效能建设的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通过深化改革、科学管理、完善制度的手段来提高管理水平。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监察,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才能贯彻落实,从而进一步促进效能建设。

二、工程项目管理效能监察的内容

1、工程职能管理

(1)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民主制度。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制度流程情况,以及执行管理程序、业务流程、工作标准和岗位规范方面履职情况,修订《电缆公司工程管理办法》,理顺管理流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着力发现薄弱环节,纠正行为偏差,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程规范管理水平提升。监督检查工程项目立项的文件依据是否齐整,工程可研、初设审核、物资订货、招投标以及施工组织流程是否完善和规范。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将工程分包、发包工作情况定期以书面形式在公司党政联席会议上集体讨论通过,严格把关,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确保设备、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2)重点前移,组织协调,安全审核。根据电力公司迁改移工程管理流程及特点,加大工程前期工作的力度,将工作重心向前期转移,有效推进规划手续审批、初步设计评审等关键节点的进度。配合基建部实施迁改工程周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与上级部门及相关部门沟通解决,有效推进工程管理相关工作。为了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度,还必须对包括京供公司在内的22家企业的资质证照、安全许可证、培训教育情况等资料进行审查,在公司领导审核后发文对合格企业名单进行公布。

(3)监督检查。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效能监察人员通过日常巡查、反映工程项目的进度的会议等手段,对参与部门及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项目各方进行有效的组织与协调,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与解决,尽量减少偏差,使工程项目健康有序地发展。

2、工程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工作是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效能监察人员将加强对生产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监督检查工程项目资金管理的规章制度,投资概算、施工计划、资金来源、工程进度、资金金额等情况,实现对工程的全方位实时监督,掌握工程进度和调度资金,强化资金管理,提高透明度,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3、物资管理

在开展工程管理效能监察的工作过程中,电缆公司将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违章”工作融入到物资管理工作当中。监督检查工程物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物资验收,剩余物资回收,废旧物资处置等情况,确保废旧物资处理工作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健康地进行该项工作,避免原来的粗放管理,有效实现闭环管理,从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经济效益,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4、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工作

篇6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在电力工程项目期间,前期工作占有重要地位,其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由于电力工程项目的自身特性,其中涉及内容较多,所以其中涉及的风险隐患和不良因素均需要在这个环节得到有效解决,所以前期工作量甚至占据了工程建设的一半左右。由此看来,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就需要做好前期工作,以此为后续工程项目建设活动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对其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电力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当前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现状来看,对于前期工作重视程度偏低,更多的是存在滞后现象,尤其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上,进度十分缓慢,严重制约后续施工活动的开展,为工程项目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于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符合相关管理要求。工程项目在审批中,其中涉及内容较为复杂,涉及众多单位,包括国土、规划同工程项目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相应的对于其他有所关联的环境保护以及水利交通等,存在密切联系,影响十分深远。电力工程项目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需要更为广泛的征集相关部门的意见,确保相关部门之间能够密切联系,形成初步协议。在办理协议中,由于涉及流程较多,多的情况下甚至高达几十项,对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活动有序开展影响十分深远。

电力工程项目在审核阶段,需要通过繁杂的审批活动,在最初的国土审核后,才可以获得选址意见书,通过工程建设项目中涉及的众多内容,才能获得最终结果。电力工程项目由于自身的特性,工程量较大、工期长,所以施工难度也较大,为了能够规避环境因素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产生的影响,应高度重视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环境因素。电力工程项目审核阶段,除了对最常见的环境因素外,还需要对地质灾害进行充分评估,其中包括工程项目所在诉求与的林地和文物等,均属于行政审批内容中,审批流程涉及众多环节,只有经过所有环节审批合格后,方可开始后续工程建设活动。

二、可行性研究阶段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能够有序开展,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需要选择更为先进合理的方法。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吸收更多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以此作为后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重要参考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加注重工作质量,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是否能够得到审批核准,其中的可研阶段、项目评优阶段,均可以作为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的重要参考依据,更多的是将其看作是项目核准的基础。电力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中,需要承担重要责任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保证可行性研究活动有序开展,并且能够秉持认真、谨慎态度对待,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

(一)确定电力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目标

电力工程项目可信性研究目标的确定是尤为重要的,最主要的是应该先确定工程项目概念,能够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提出来。在每一个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均是在充分的市场调查前提下得出的,以此为依据,引出电力工程项目的名称。对于该工程项目名称的确定,可以经过投资项目建议吸收后,根据可行性研究结果,充分进行评估,确保最终的评估结果合理性。

(二)项目管理范围界定

对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涉及范围较广,主要是从4个角度进行考量,首先是结合实际情况,对市场深入调查,总结相关资料信息,整理归纳有用的资料,对电力工程项目可信性进行预测分析;其次,提出物质技术方案,充分考虑到技术、资源和机械设备等因素;为了确保电力工程项目合理性,应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有资料进行充分评估,从而判断出工程项目未来经济效益;最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工程建设质量好坏并非在于工程本身,更多的是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够收获一定环境效益,所以说需要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社会性评估是十分有必要的。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可行性研究核心内容为经济效果的评价,以此来确定工程项目是否能够获得预期经济效益。

(三)合理设计可行性研究进度

合理安排好可行性研究每一个阶段的工作进度,确定活动内容,合理安排时间。诸如在项目概念确定阶段,需要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充分整理和分析,明确投资机会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经济效益,从而确定投资方向,也就是项目投资意向。可行性项目评估报告由于涉及内容较多,所以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大概在3个月之内完成,并且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确保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理和全面。

(四)做好可行性研究项目成本管理

可行性研究活动开展中,由于涉及内容较广,需要评估的内容十分复杂,所以需要耗费大量的费用,这些费用具体多少主要是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一般情况下,在土木建设投资额中,可行性研究成本大概占总成本的3%。大多数情况下,可行性研究获得的收益,更多是发生在研究费用中,所以应在可行性研究工作结束后,将成本费用从中扣除,剩下的即可行性研究的收益。

(五)落实可行性研究项目质量管理工作

可行性研究涉及内容较广,所以对于质量要求较高,需要落实到更加具体的细节,委托方提出的内容作为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能够明确各个阶段工作完成的时间,尤其是对于人力资源的安排,应根据实际工作内容落实到实处,确保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更加合理可靠。

(六)落实可行性研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较高,直接影响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好坏,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依据,提供更加真实、准确地数据资料,毛南族电力工程项目发展需求。项目研究中,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标准开展,有针对性地配置人力资源,从而实现最优配置。电力工程项目由于自身特性,更多的是一种大规模项目,投资额较大,所以只有大型的团队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故此,为了确保可行性研究项目能够获得成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客观分析每一个涉及的因素,设立专门的项目组,落实责任制,邀请相应专家来评估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潜在的风险隐患。

三、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中风险隐患解决对策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中,由于自身特性,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出现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带来严重的风险隐患。为了规避风险因素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应在前期工作开展中,对电力工程项目中潜在的风险隐患进行科学合理评估,能够从不同角度出发,客观看待风险隐患发生的原因,如何能够更好地规避风险发生。从政府角度来看,电力工程项目应该纳入专项规划领域,下发相关政策和条例予以支持、保护。在电力工程项目审批中,需要尽可能的简化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减少前期工作需要消耗的时间。从工程建设单位角度来看,前期工作能否落实到实处,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能够拥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审批手续,尽可能缩短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间,优化前期工作流程,

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项目由于自身特性,关乎国计民生,同时也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前期工作开展成效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所以说需要高度重视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水平,做好风险评估,对于其中潜在的风险隐患,及时有效解决,确保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活动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洁,张永宏.军队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造价控制系统研究[J].会计之友,2011,10(34):66-67.

[2]周子健,黄慧,洪淑君,等.浅析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2(15):20-21.

[3]许国林.论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J].四川建筑,2011,31(4):232-234.

篇7

关键词:

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整体建设水准也不断提升,一系列民生工程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相对应的工程项目质量监管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这种形势下,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与整个工程项目流程相对应的理论体系也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概况下,怎样有效管理工程项目的价格和质量也是业界要思考的重点问题。立足于此基础,本文对工程项目管理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1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1.1能进一步优化当前的资源配置

工程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环节,对应的管理工作与预算控制也需要围绕不同的阶段同步跟进,以招投标环节为例,需要构建一套公正合理的模式来开展,使得工程预算低而且质量能够有保障的投标者成功入围,搭配市场竞争体制,以优胜劣汰的理念来指导竞争活动,这样才能使得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都得到优化的配置。

1.2可以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监督的效用

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监管体系,也是为了确保预算的合理化以及工程质量的可靠性,依托公开的模式来确保建设资金能用到对应的建设领域。对于优化工程建设的条件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提升整个工程相关审核与监督工作的效应,打击腐败行为的产生。

1.3对于优化传统工程建设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立足我国当今阶段的工程建设发展概况来看,很大程度上都带有计划经济时期的烙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与完善,传统理念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市场经济的需求,围绕工程项目的整个流程开展监管活动存有的缺陷与不足已经日益暴露出来。

2围绕工程项目整个过程进行管理的相关措施

围绕工程造价开展全流程的管控,可以严格不同阶段造价的控制,其目的是为了使得各个阶段的造价都限定在预算内,结合工程实际开展的进程与发展概况,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2.1投资决策环节对造价进行管控的措施

就工程项目的开展流程而言,投资控制设计于整个建设过程的始终,投资决策环节对整个工程的造价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结合工程项目报告编订相应的报告,综合多种影响要素,找到科学合理的投资模式。其次,要围绕工程项目构建多种投资方案,结合市场行情进行逐一分析,还需要确保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围绕工程项目构建起相应的信息网络系统,使得造价管理信息能够实时更新,也便于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

2.2设计环节对造价的管控措施

对方案进行评估与改进是整个设计流程的重要环节,依托相关的技术以及经济理论进行权衡比较,明确技术和经济这两大要素之间的联系,尽量达到技术和经济的协调统一性。一方面,对于促进限额设计有重要促进作用,限额设计作为整个工程管理的重要举措,对于避免费用超支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将造价控制在有效的范畴内,促进预期目标的实现。进行限额设计时,首先要对上级批准的投资额进行具体分解,使得不同行业单位都有合理的比重,对于提升限额的可控性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工程造价职员要密切和设计者的交流,协调设计工作的开展,为设计人员提供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务。此外,造价人员还需要对预算的具体实施概况进行跟进调查,严格对设计人员的监管和要求,并综合工程的实际推进与发展概况,构建科学合理的价格调控方案,促进整个设计的最优化发展。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整个设计方案。建设单位审核设计方案时,要把握住细节,对设计方案进行全局考核,不仅要确保技术的可靠性,还要尽量达到经济性的目的,综合权衡之后推出最优化的设计方案。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大对设计质量的把控,确保设计深度满足工程标准,尽量避免后期的再次修订。

2.3招投标环节

当今阶段,我国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招投标体制还不够健全,在这种概况下,需要进一步加大公正合理的竞争体制建设力度,构建健全的招投标评定体系,促进整个招投标工作的公开性和规范性发展,避免违规操作行为的发生,加大社会监督与评估力度。投标方要保证设计图纸的清晰明朗化,保证计量方式的正确性,需要将施工费用、采购成本等具体的指标数据纳入到整个招投标体系开展竞争。

2.4施工环节的造价管控措施

建设单位需要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核,要检查设计图纸是否存有错误或不恰当的地方,一旦在会审环节发现了缺陷与不足之处,就要进行相应的修正,从而避免对造价控制产生负面的作用。此外,面临不得不变更的状况时,对一些数额比较大的数据,需要先进行具体的核算才能给予变更,避免在后续环节产生纠纷。其次,要对审核施工图进行合理的预算,参照图纸设计明细,跟进施工的进程,进行及时有效的审定之后,便能衡量预算的合理性与否,并找到不利的影响因素,密切和项目负责人的交流,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最后,还要重视对合同的管控。合同作为约束双方行为的重要依据,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应,一旦产生纠纷时,依托合同便可以进行明确的权责分析。所以,在整个施工环节,需要重视对合同的管理。按照合同的约定,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保障合法的权益,施工环节出现了变更的概况时,也需要在合同里注明,确保竣工之后结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2.5竣工环节的造价管控措施

首先,可以组建工程监委会,监委会的成员需要囊括工作人员、施工代表以及投资代表和民众等主体,需要确保监委会具备相应的权限,强化对工程施工的管理,通过具体分析工程预算和实际支出的出入,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来促进工程项目的稳健推进。其次,工程完工之后,建设单位还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工程进行审核与验收,需要确保工程建设概况和图纸保持一致,确保施工方达到了合同约定的标准。另外,还要加大工程质量验收的力度和规范性,验收环节发现了不规范的地方便需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最后,验收环节之后,工程达到了规范性要求,需要按照合同的约定来进行结算与计价。具体的结算环节要严格审核体制,确保签证合格时才能结算,此外,由于设计的变更等情况,也需要对结算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

3结语

整体上而言,工程项目的造价管控对于整个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建设单位要重视对工程造价的管控,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抓好不同环节的工作,围绕整个流程开展造价管理,这样才能确保预算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得项目发挥最大的效益。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时,整个环节的造价管理体系也会有广泛的运用。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设领域的质量标准也更高,只有强化对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才能促进实践活动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扶持,从而使得工程项目的管理具备更大的潜力。

篇8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Research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Interim Audit of Project

Abstract: As a new pattern of audit, the interim auditing has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provides some experiences on interim auditing in BaoSteel department, and desribes the content and the need of interim auditing. This paper also research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interim auditing effectively from the aspect of work flow, the key point and performance.

Keywords:Strengthen Project Interim Auditing

审计工作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传统的审计工作都是在项目结束后进行。随着审计制度的日益完善、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以前并不为项目单位重视和了解的工程项目事中审计制度开始走上舞台,也受到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的日益重视。但是由于事中审计制度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如何有效实施、制定相应的规则、实施的效益等方面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作者将结合自己在宝钢股份某事业部主持和参与工程项目事中审计的实践,对有效开展工程项目事中审计提出一些可行的做法,供同行参考和借鉴。本文的研究将从事中审计的定义和内容出发,阐述事中审计的必要性及其与事前审计、事后审计的关系,最后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介绍开展事中审计的方法和效益。

一、事中审计的定义及其内容

1.工程项目事中审计的定义

事中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进行中所实施的审计。运用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施工中,对施工进度、投资完成情况的审计以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等都是事中审计。一般的财务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其着重在于事后或者项目结束后评价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及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因而有“事后诸葛亮”之嫌。事中审计则着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增加具有工程施工、造价、财务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开展针对项目的立项、实施管理过程中的各关键控制点的审计建议,可以说是对项目实施的全程监管,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在第一时间就能够将可能导致工程项目成本增加的隐患及时发现并剔除,从而极大弥补了传统审计活动中缺失的环节,使得审计工作更有成效。

如果说事中审计是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全程监控,那么事后审计就是工程项目审计的落脚点。从这一关系中不难看出,尽管事中审计工作一直为人们所忽视,但是其在工程项目审计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2.工程项目事中审计的内容

事中审计实施可按工程进度划分,也可按经济事项划分。事中审计指导思想是审查经济事项处置是否有据可依,发生争议需要完善合同或内控制度时,是否及时做了相应修订和补充。事中审计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三个方面:

(一)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执行情况。施工组织设计是规划施工全过程的全局性技术经济文件,投标时与投标报价有密切关系,中标后执行或变更与合同价有密切关联。 (1)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执行前是否经过工程师审查,工程师批准是否依据充足合理签章。(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执行中变更事项是否经过工程师同意,工程师同意是否手续完备签章。

(二)审查工程合同履行情况。工程合同是约束双方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法律性文件,从工程造价管理角度可重点审查以下内容:(1)承包人编制的付款申请文件是否按合同约定执行,工程量和价格等影响合同价变化的因素是否当期纳入、正确编制。(2)承包人编制的付款申请文件是否经工程师核实并签章;工程变更签证或其他经济事项是否由工程师及时、明确表述了审核意见。(3)合同价调整范围和内容是否按照合同约定执行,调整事项和方法是否违背政府计价政策和公司制度规定。(4)承包人分包、转包承包范围内的工程是否经发包人同意;新承包人承接工程是否经过招投标竞争;分包、转包工程造价是否超越原承包合同中的同类价格等。

(三)审查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1)材料设备价格是否经发包人签认后使用;未使用材料设备是否保管完好或按约定退货。(2)工程变更签证是否对变更责任进行了随证界定;变更签证记述和技术资料是否满足造价核算;随证计价的签证是否经工程师审核并签章;工程变更超规模超标准的是否经有权部门批准。(3)建设资金来源是否符合规定并及时到位,建设资金拨付是否经过审查和按规定权限审批;工程资产购置是否符合批复概算并按规定管理;工程成本列支是否符合规定并按权限审批,工程核算及账务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财务会计制度。(4)发包人派驻现场管理人员工作重点是否明确,工作职责是否明晰;涉及工程造价变化的经济事项是否详尽记录工作日志,双方办理工程结算出现争议时是否满足作为甲方证据。

二、工程项目事中审计的必要性

对工程项目实施事中审计,审计人员能及时对在建的各项重点项目进行监管,对项目招投标、合同签订、项目过程造价管理、项目资金付款管理和项目结算管理等环节及时地提出审计意见。由于工程项目建安工程合同和费用使用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存在合同未确定的材料单价、工程量签证是否合规、签证内容是否合理、合同约定以外措施费用计量分析、工程预付款申报和审批可能存在违规等等情况,事后审计往往面对的是已成事实的判定,存在二个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对过程管理指导意义不强;另一方面,项目后期中,对歧义点的辨识,需花费人力成本较高,且辨识合乎当期事实亦存在吻合度的差异,有时还存在很难辨识的局面。如果仅仅只是事后审计,这些问题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得以重视和解决,将无疑会增加整个项目的成本。宝钢股份某事业部在原来的工程项目建安工程施工过程中,就是由于各项目实施管理人员业务水平高低不一及工作责任心等因素,对项目管理的规范和投资造价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甚至部分损失无法挽回。这也是某事业部探索项目管理的创新方式,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实施过程开展事中审计工作的主要原因。

尽管事中审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但是在国内大多数的工程项目并没有有效开展事中审计。其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事中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传统的工程项目仅仅停留在事后审计,即使是事后审计很多时候也是采取抽审的形式。这样对于在工程项目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物质采购等内容就无法有效实施实时的审计。

(2)事中审计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事中审计以及事前审计都是在审计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事物,对于如何有效操作事中审计,目前并没有一套完善的审计理论进行指导,很多工程项目都是在摸索中进行。这样对一些审计经验不足、人员素质较低的工程项目而言,开展事中审计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本文的研究出发点就在于,通过作者在宝钢股份某事业部工程项目中实行事中审计的探索工作,对如何有效开展事中审计提出一些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和做法。

四、事中审计在宝钢股份某事业部工程项目中的实践经验

作者将结合自己宝钢股份某事业部参与和领导事中审计工作的实践,对如何在工程项目中有效开展事中审计总结出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1.工程项目事中审计工作的流程

宝钢股份某事业部从2007年起开始实行事中审计。在整个工作中,对事中审计的工作内容、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都进行了严格规定,事中审计涉及到的部门和责任人有四个:咨询机构、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和公司领导。其中咨询机构是公司聘请的具有管理咨询资质的专业机构。事中审计的具体实施部门包括两个:财务部和咨询机构。某事业部的事中审计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宝钢股份某事业部工程项目事中审计流程图

2.工程项目事中审计工作的关键点

事中审计对于某事业部而言,也是一个新事物。但是随着事中审计在工程项目中的逐渐深入,作者也总结出一些决定事中审计工作开展成效的关键点。

(1)事中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与项目管理的结合,因此如何将事中审计工作与外部审计及企业的正常项目管理有效区别开来是事中审计工作与外部审计及企业的正常项目管理有效区别开来,是事中审计工作的第一个关键点。事中审计如果不能够与外部审计区分,一方面导致项目管理部门的抵触,另外一方面则会将视野局限于实施的结果方面,不容易对管理漏洞做到事先预警。在开展事中审计工作前,某钢分公司由财务部与业务部门就事中审计展开多次探讨,提出事中审计是服务与项目建设的工作,目的是为项目管理查缺补漏,成果体现在该项目的投资效益提高上;并与业务部门共同确定了事中审计的工作内容,确保其能在最小程度上影响项目管理的开展。通过这些措施,业务部门对事中审计工作在2007年提出时都很难接受,但是到现在已经完全配合。这些都是事中审计取得成效的基础。

(2)事中审计的第二个关键点是如何确保事中审计的工作质量及效果。事中审计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发现问题对现有管理提出改进措施,因此企业对事中审计的管理要求比之通常的项目管理更高,提出事中审计工作质量不高,不但不能有效促进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反而影响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

事中审计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咨询机构的水平。宝钢股份某事业部在确定咨询机构前,首先邀请了若干家造价咨询公司开展交流,向其介绍了我方的管理要求,之后,某事业部采用内部招标的方式,根据投标方的公司业绩、人员素质、实施方案等各方面综合评判,确立了某具有丰富项目管理咨询经验的公司作为事中审计的实施单位。

3.事中审计的效益

咨询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后,对某事业部2006年起推行的建安工程九大类材料代采购制度实行过程进行了资料采集、问题分析。建安工程材料代购制度是由建设单位将施工大量需要的、且建设单位具有集中采购优势的某几类材料由建设单位代施工单位采购。咨询人员发现部分钢结构采购中,施工单位要求提供定尺板,但在施工单位的钢结构制作投标报价中却包括了材料切割损耗,这样就造成了材料切割损耗由建设单位承担,却包含在施工单位报价的不合理情况。这样咨询人员随即出具了事中审计建议书,并通报了财务部和工程管理部门,避免了因施工单位向某事业部“转嫁”工程成本导致成本不当上升。

类似于这样通过事中审计为某事业部工程建设节省效益的例子还很多,在建设项目中实施事中审计工作2年以来,取得了经济效益495万元:

(1)某事业部炼钢连铸工程措施费,经济效益115万元;

(2)某事业部炉卷热轧工程措施费,经济效益300万元;

(3)某事业部一次冷轧拆除工程费,经济效益80万元。

事中审计管理项目获得了某事业部2008年度效能监察项目成果一等奖,2009年上海市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得到了股份公司的肯定。

事中审计毕竟作为一个新事物,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对其认识和运用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而作者也仅仅只是在其中从事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真正要让事中审计工作在工程项目审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赖于对其更加重视,培养更多的熟悉其业务流程的审计人员,更为重要的是从审计制度上对其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波. 加强物资采购合同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中国内部审计.2005(9)

篇9

但凡和项目安排相关的信息,都需要准确无误的采集,完成信息的合理采集要达到完整全面的效果。因此,需要建设合理的规章、依据各项条例的需求,条例信息应让项目负责人管理,单位质量技术部门是信息处理指责部门。需要组成条例管理信息部门,让项目负责人管理和指挥,以及进行信息处理的全面解决,和专职人士相互配合。

1.2信息加工、整理

工程项目信息的处理、完善的标的是最初采集的信息,依据管理的原则和规划,采用相应的方式、工具、手法和技能针对其进行解析调整,然后得到可保存、可使用以及切实有效的信息档案。让建设方采集的信息用系统的方式完成筛选、归纳之后,整理成各类信息,交给项目负责部门,需要注意的是另外部门采集的信息,要注意收集信息的正确性,收集资料的完整性,收集方式的可行性等要素参考,完成核实、归纳与筛选,让即时信息保持最新。

1.3信息传输

依据建设项目管控工程的规定与项目内部协调构造、工作成效以及环节的拓展。连接各部门及员工之间,各个管理层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要保证信息的交流通道的流畅,一旦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远离即时更新的信息,就会减弱控制的根基、决定的依据和调整的基础,导致建设工程项目正常运转。

1.4信息储存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保存要筹建完整的数据中心,各种数据信息要用档案的方式汇总完成,汇总的手段一定要符合规定。能够依照工程来进行归纳,同样的工程可以通过数量、品质、规章、完成度进行归纳,对于解决完善后的信息档案,能采编成文档的就要采编成文档,能组装成册页的就要组装成书册,最后要按照规定的方式建档完善,帮助项目处理和管控等环节。

2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

工程流程信息量增加、渠道宽泛、保存分类、种类多样,从始至终都在不断更替改变中,面对多种实用环境,具备信息量大、体系性强和信息反馈弱、运输鼓掌等特色。工程信息始终出现在工程的运转期限中,由不同的细节、不同的等级、不同的信息所构建,工程信息在整体工程运作的流程中起着重要影响。怎样将信息准确、完善的递交给项目需求方手中,就要求对工程信息展开全面完整、即时、信息化的管控。

2.1信息系统管理

成立信息管控体系,用体系的理论和思路,从大范围、多角度、全方位上面了解和处理标的。信息管控要保证体系管控,原因是管控标的不仅是一个体系,而且是另外一个更大规模体系的一分子,也就是子体系。然后,基于体系是信息流通的渠道,是循序功效得到运转的重点和条件,实现管控信息资料和信息行为,就不能抛开循序通道的管控。最后,体系是对信息资料与信息行为开展信息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的信息管控的目的都要通过体系去解决。成立工程信息编目体系,和流程环节分析构件同样正式,让工程流程计划完整之后的每个阶段,都可以完成本环节的更改、股价、地点时间、资源整理、品质管控等每个环节都按照WBS体系进行编目。

2.2信息的动态管理

工程项目处理信息管控是伴随信息的进度渐渐开展的,是改进的流程,同样也是一个交替运行的流程。工程项目信息一般都是变动的,工程流程中的信息和另外的应用信息也相同,都有信息的生存期限,因为工程在完成过程中都存在不能确定的要素,工程信息也都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例如设计效果图,某个工程项目有不同的设计语言和规划环节的效果图,效果图的更改和换新信息成为信息的交替管控的重点。成立信息反馈体系,即时了解实施过程中的差距,能够协调高效的管理和调整,假如实施过程中出现反馈不足,在造成大的负面影响时才查出,就会让工程承受损失。

2.3项目信息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工程项目的构建从头到尾的流程当中,和项目息息相关的技艺、成本、管控、法规等各个要素的信息开始汇总,过程非常的复杂且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工作。信息管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信息源自整体项目的每个环节、每个流程以及各种要素的加入甚至是项目管控的各类指责系统,是工程项目系统的完善和管控的基础,是协调因素之间彼此勾连的重要形式和工作环节之间的细节内容的通道。因为工程项目之前并没有联系,但是在过程中增加了很多要求和准则,并且增加了新的待处理信息。

篇10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46-02

一、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内涵

由于工程项目设计活动是一种群体行为, 在这一活动中要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一位参与者的聪明才智, 使设计达到最大的功效, 就必须对设计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设计管理的基本内容上看, 设计管理涵盖的内容很宽, 它是一门多层次、多学科的新兴交叉科学。英国著名设计管理专家 Oakley 把设计管理的内容分为“公司设计政策管理”和“工程设计管理”两个高低层次, 其中工程设计管理内容如下: ①招聘或组合设计师及其它专家; ②管理设计小组;③ 制定设计计划;④设计成本核算及工程维持; ⑤设计专利保护; ⑥评估设计工程。设计是联系业主需求和现场施工的桥梁, 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造价和业主功能需求的满足存在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因此设计管理是进行项目管理、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若干种具有很强可行性的工程项目设计管理措施

(一)正确划分岗位职责

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在明确业主管理委托之后,应该立即根据合约要求进行全面分析,在掌握业主管理目的及设计管理范围基础上,充分协调各项因素,迅速组建科学合理的设计管理组织,正确划分每个管理岗位的职责、权利、义务范围。落实建筑师、结构师、设计管理负责人、机电工程师等相关岗位人员及工作内容后,还要制订并持续完善对外沟通协调准则,充分挖掘设计管理人员潜在的工作热情,使其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设计管理工作中。

(二)组建设计管理标准操作程序与体系

有效的设计管理标准操作程序与体系不仅要满足实际工作环境的潜在需求,而且还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般情况下,设计管理标准操作程序与体系主要应包括设计品质管理制度和流程、设计费用管理制度和流程、设计单位选择制度和流程、设计进度管理制度和流程、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和流程、变更设计管理制度和流程等。通过组建设计管理标准操作程序与体系,能够从本质上消除不规范设计管理行为,迅速提升工作效率。

(三)施行严格的设计管理人员考核机制

在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工作中,为了切实提高相关人员对设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心, 也为肯定设计管理人员的业绩,激发其潜在能动性,应该施行严格的设计管理人员考核机制。基本的设计管理人员考核机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项目管理部考核机制、公司考核机制、用户反馈考核机制、项目利益相关者考核机制等。通过定期开展考核工作,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存在设计管理问题或遗漏环节,而且可以在实践基础上持续改进完善设计管理程序与机制,还能在满足项目运行要求的同时及时协调设计管理工作各项因素,为设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四)选择最佳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是对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的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在设计管理工作中,应该多方进行分析探讨选择最佳设计单位,保证工程进度及造价能够同时处于可控状态。在选择设计单位的时候,一般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工作:首先设计管理人员必须明确业主需求, 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筛选,特别是在选择技术复杂、规模庞大、专业性高、设计难度大等工程项目设计单位的过程中,更应该给予设计单位整体设计能力及综合素质评估判定工作足够的重视力度。然后拟定适当的设计发包策略,正确评审所有设计招标项目,确保满足业主工程项目管理合同及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五)严格管理控制设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