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5:43: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也认为:“在第六次大提速准备过程中,高速动车组经过了严密、充分的试验,试验运行总里程达到4.5万公里。其工程技术是可行的、安全是可控、可靠的。”
然而,在有些人看来,这些列车晚点故障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网上有议论说,市场失去了,技术没有换到手。
据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光介绍,经过广泛调研,铁道部确定在全面系统的引进动车组设计和制造技术前提下,重点引进动车组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牵引控制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等九大关键技术,进而确立九大关键技术为动车组核心技术。
“我们充分利用市场优势,以转让核心技术并实现国产化为目标,始终把握谈判主动权: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以九大核心技术为主线,突出强调系统集成技术和制造技术,构建国内消化、吸收、再创新平台,并以此为关键着力点,带动空调系统、自动门等10项重点配套技术及其他一般技术的全面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光如是说。
创新意识较差、积极性不高是央企科技人才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创新成果少、水平低且缺乏核心技术。笔者抽取了在各个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十家央企,然后对他们的专利进行检索。检索后发现,这十家企业的平均专利(申请)量为895.7件,授权发明专利平均值却仅为142.5件,授权发明专利仅占专利(申请)量的16%。可见,从专利这一指标来看,具有较高水准的创新成果(授权发明专利)占整个创新成果——专利(申请)量的比例是非常低的,这说明了创新成果的综合水平是较低的。再粗略浏览一下这些授权发明专利后会发现,这些授权发明专利大多是在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的改进,鲜见有突破性创新,可见核心技术也是较缺乏的。
二、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重数量而不重视质量
继续检索并分析上述十家央企的专利数据后发现,已审结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平均值为253.2件,而这些审结的发明专利申请案中,视为撤回、主动撤回或驳回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平均值为53.5件,占整个审结发明申请量的21%。根据笔者多年从事专利的经验,这些被视为撤回、主动撤回或者驳回的发明专利申请,大多都与申请文件撰写质量差有关。在评定职称或各种国家奖励政策的激励下,专利申请数量有很大提高,但是撰写质量却令人担忧。
三、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缺乏国际视野
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很多央企已经踏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符合国资委提倡的“走出去”战略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然而,这些“走出去”或“正要走出去”的央企在知识产权的海外布局方面,意识却非常差。在国内申请几十个、上百个、甚至上千个专利的央企,很多在国外的申请量为零,申请量为个位数和十位数的已经相当不错了,申请量上百位的可谓凤毛麟角了。在国外申请的专利数量少,自己的技术在国外市场上就很难受到保护,在遭遇侵权诉讼或产品在展会上遭到突击查扣时,就很难与之抗衡或交换,局面非常被动。
针对这样的状况,众央企们如何才能迎头赶上,尽快达到国资委设定的第三项要素的标准,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健全发明人激励机制,激发创新热情
目前,虽然央企基本上都建立了创新激励制度,但是制度的实施情况却不尽人意。例如,在一些企业中,创新激励制度形同虚设,很少对发明人进行奖励;而在有的企业中,企业管理层意识到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给每项创新成果予以重奖,例如给发明专利奖励几万元、十几万元或甚至几十万元,但是这些奖金却以“吃大锅饭”的方式撒在整个课题组或者单位,到真正发明人手中的钱却寥寥无几。这两种做法都严重挫伤了发明人的积极性,削弱甚至阻滞了发明人的创新热情。
针对这种现状,企业应严格按照专利法律的规定来确定发明人,即将“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界定为发明人。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并不是发明人。只有严格按照上述规定确定发明人,然后对发明人进行重奖,才能激发创新以及进一步创新的热情。也就是说,只有确保创新主体——发明人得到应有的回报,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在确保发明人权益方面,美国和日本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在这两个国家,职务发明被创造出来时,其权利原本是属于发明人的,发明人所在的单位只是受让了该权利。虽然职务发明创造的最终权利归属于单位,但是因为单位只有受让后才能得到该权利,所以该制度从程序上保障了发明人的权益。这种制度为美日两国强劲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动力。
在中国,法律虽然没有像美日那样将职务发明创造的原始权益归属于发明人,但是却规定了对发明人的奖励和报酬制度。因此,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严格按法律规定确定发明人,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奖励和报酬,必定会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
第二、充分掌握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进行精准性创新;而且在研究竞争对手的专利时,要善于吸纳他们的创新思维以提高创新水准。
在发明人的创新热情得到充分激发后,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创新呢?
从企业资本构成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汽车企业可以分为四类: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笔者从创新资源和创新动机两个维度分析了四类企业自主创新的可能性,如图1所示。
从创新动机上来看,实力最弱的奇瑞、吉利等民营企业的创新动力较强,而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和合资企业的技术掌握能力制约了其创新的动力;在我国的外资企业以零部件和设计公司为主,以先进技术输入为主,创新的动机较低。从创新资源掌握情况来看,国有企业是自主开发的绝对主体;合资企业在市场换技术战略中的特殊角色,是衔接我国汽车产业和世界汽车产业技术的中间环节;民营企业在这四类企业中实力最弱,但其市场和创新观念强,是创新的生力军,目前主要扮演集成创新的角色。
由以上分析可见,我们应该从系统的角度看待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过程,赋予不同类型的企业相应的角色,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各类企业的多赢。国有企业是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绝对主力,其承担着提升整个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的重任,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在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合资企业是汽车产业二次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汽车产业创新的生力军,目前其以集成创新为主要方式,未来会在自主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外资企业作为先进技术的输出者,其作用也不容忽视。
针对不同的创新主体我国政府的支持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表1所示。对于国有企业,为了激发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机,政府已经由对重点企业的支持转向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合资企业方面,政府承认并鼓励合资企业在自主开发方面的作用,在相关政策中政府也多次提出鼓励技术转移和合作技术开发以及自主品牌的支持倾向;从资金和项目资助的方式,支持民营企业的关键技术创新。例如,2006年8月奇瑞、吉利等整车企业入选了国家三部委启动的我国创新型企业试点。另外,对于外资企业,政府目前采取从以引进技术为主转向引进技术、引进开发资本投入的方向的方针,支持外资进入研发领域。
二、自主创新的技术突破口选择
我国汽车产业通过合资实现“技术引进”,然后实现零部件的国产化,最后实现自主开发,这个政策实行了几十年也没有取得成功。我国本土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合资企业存在“技术空心化”的负面效应,未掌握核心技术的内资企业在合资中几乎毫无例外地处于被动地位。要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必须选择技术突破口,总体而言有三个趋势:
趋势一:在传统技术方面,鼓励自主创新,希望通过自主创新继续掌握汽车车身开发技术,并尽快形成底盘以及发动机的开发能力。汽车产业政策规定:汽车生产企业要努力掌握汽车车身开发技术,注重产品工艺技术的开发,并尽快形成底盘和发动机开发能力。这表明,我国目前首先要发展的仍然是车身技术,接下来则是发动机技术以及底盘技术。
趋势二:在汽车电子技术方面,汽车零部件技术是我国汽车创新发展的基础,电子化和模块化是未来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产品中的广泛应用,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价值的比例已由80年代末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25%,未来几年音响和通讯、电子与电器以及引擎系统增值潜力较大。
趋势三:新技术的发展方面:以节能环保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混合动力和氢原料的新替代能源技术;以柴油技术为节能领域,提升新型柴油机技术的能耗水平。国内外汽车界有关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路线已基本达成共识,中近期应主要发展柴油技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以降低油耗和排放;远期则主要发展氢动力汽车。如表2所示,我国的主要汽车企业新能源技术以混合动力为主,已实现了样车生产和验收,但与国外相比,在柴油技术方面的开发明显不足,根据我国汽车工程研究中心的统计,欧盟2005年柴油汽车的达到了总产量的50%;美国2005年也达到了总销量的56%。因此,加大在柴油技术领域的开发力度是今后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点之一。(如表2所示。)
三、发展对策
笔者从技术创新突破口选择、创新主体、创新方式三个方面分析汽车产业创新的基本思路,在选择好技术创新突破口,确定创新主体的基础上,产学研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对于创新的效率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政府要从政策引导和激励等方面营造有利于汽车产业创新的环境。如图二所示。
第一、针对不同的技术方向确立不同的创新主体和对策
对于国外成熟的传统技术,应该坚持消化吸收基础上的自主开发的方针,以国有企业、合资企业为创新主体,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消化吸收体系,尽快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对于汽车电子技术,应该坚持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方针,以合资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为创新主体,在与国外先进零部件企业或整车企业技术合作的过程中,积极学习、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应该坚持自主研发为主的方针,以研究机构和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体,政府要从政策、资金、税收优惠等方面,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
第二,推动不同类型且的合作创新
上海大众、通用公司等合资企、业采取中外双方各自50%股权的模式,外资方提供核心技术,中方不掌握核心技术。国家要出台外资企业技术转移的规定,从税收优惠等方面对于合资企业技术转移、自主开发项目进行适当资金补助。我国本土企业的底盘、安全技术、汽车电子,车身设计等关键技术水平较低,随着国内消费者日益成熟、需求日益复杂化,国外整车企业需要设计真正符合本土消费者的产品,国外企业成熟的技术在我国存在适用性的问题,本土企业应利用了解市场需求的优势,积极引进消化国外成熟的技术,增强企业对核心技术的理解和集成能力。政府要引导和支持大企业集团进行产业层面上的重组,合理布局企业分布,使汽车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易于形成网络,
促进协同创新的发展。鼓励企业和其他供应商、零售商、商等在各方面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集群整体创新能力。
第三、积极提升产学研一体化程度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自主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意识的发挥,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的发挥。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自主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2.设置目标,分层指导,尊重个性。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不同,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不受年龄和年级的限制。有的七年级的学生由于从小喜欢计算机,水平明显地比其他学生要高,甚至在不同层次的竞赛中多次获奖;也有的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知道得不是很多,学生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基于这些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取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大多数学生现有水平的教学计划。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不要限制他们的创意,应当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式发现或发现式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清楚自己的操作任务,然后通过分层指导及时回答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计算机知识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可适当增加知识容量,让不同层次的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二、激发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求创新
1.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计算机十分感兴趣,而这种兴趣的真正所在,是对计算机上网或游戏的热衷。对于我们这些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几乎都是从玩游戏开始的,学生中的很多学生认为计算机就是来玩游戏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适时地引导学生的兴趣志向。其实,游戏中有许多东西是书本上没有的,学生可以从游戏中学习知识,并在游戏中明白许多道理。既然学生对游戏那么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妨采取因势利导的方式。例如在讲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前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将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经过加工后装在计算机里,课堂上把准备好的作品演示给学生看,这里包括优秀获奖的作品和学生自己编写的游戏作品。那些动感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就吸引了学生。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新课还没有开始,所有的学生就已经跃跃欲试了,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对每一个作品都进行分析和评价,让学生自己找出哪些作品更具有创造性。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兴奋了,学生内在的潜力和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使其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有的学生喜欢画图,就让学生用画笔进行美术创造;有的学生喜欢网页制作,就让其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熟悉的软件进行网页制作。经过一段时间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所有的学生都设计出了自己喜欢的作品,他们的作品都很有创意。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每一个作品都要逐个进行分析、评价,并让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在创造中感受到了欢乐,在快乐中产生了兴趣,他的学习就是自觉的、主动的、热烈的,就会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推动其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2.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主学习的集中体现,是训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例如,在Word中进行文章排版时,我准备了一个题目为《校运会中精彩一瞬间》。学生一听到这个题目都非常感兴趣,发挥想象力完成了短文,并对这段文字进行美化、排版。然后,老师评选出最精美的作品,并展示给全班同学观看,从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一方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当中。教师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推向,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从中加强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课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训练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把“学会”与“会学”统一起来。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亦珠《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5-0006-02
1 石油装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中国是一个石油储存量相对较丰富的国家,有21.9亿吨,虽然有着丰富的储存量,但是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需求量也是十分可观的,根据《石油天然气期刊》报道,2010年石油消费增长10%创历史新高之后,2011年中国的石油净消费达到550万桶/天。加之近年来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大幅度的工业增加值和工业用电量等等都预示着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呈上升趋势,然而石油装备技术的落后导致我国的石油需求量每年还是有很大的比例依赖于进口,对外的依存度超过一半以上。石油装备技术主要体现在四个主环节石油勘探、油田开采、油气运输和石油炼制。
目前石油勘探技术主要以物探、钻井以及测井三个技术为主,其中物探技术又是石油勘探技术的重中之重,物探技术原本是地震技术中的技术领域,当应用于石油勘测领域之,用数字以及三维地震技术,对于探测石油以及开采后存储量的估算解决了巨大的难题。测井技术由原来的数控测井发展到现在的可成像测井,使得原本需要换大量时间来测量数据以及传送数据,变得简洁高效。除成像测井技术外核磁测井技术现在也广为应用,核磁测井技术精准度以及速度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油田开采装备技术方面,在现阶段的开采中,石油储存地带的地质,地势,以及开发的石油本身都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石油开采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开采中的需要,因此石油的开采面临着技术的革新。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以提高采收率为目的进行改进。
油气的运输过程主要依赖的是管道运输,相比较其他的运输方式而言,管道运输成本比较低,运输量大,可控度高。自1985年我国的管道设施开始建立以来,随着我国石油量开采量的不断增加,管道设施也一直在改进和完善,到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一个高峰期,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经济效益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借鉴别国经验的同时,我国的石油管道运输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依然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位置,我们的油气运输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创新拔高。
石油装备技术的第四个环节―石油炼制过程,这是决定石油质量的一个关键性的技术,石油炼制技术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在这个工艺过程中,涉及到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其中化学中的催化剂对石油炼制技术的发展功不可没。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必须综合考虑到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石油的炼制和环境息息相关,我们的技术改进和完善,主要围绕环境展开,在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日新月异的技术才能持续使用和推广。催化剂的使用,降低反应条件的同时,减少了污染气体二氧化硫的排放,减轻了对环境的危害,在石油炼制中收到广泛青睐。然而,石油炼制技术相对于国外的技术而言,仍然相对落后,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2 石油装备技术的改进创新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随着我国经济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石油的需求量连年增加,而巨大的石油缺口,在全世界的范围来看,石油还会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作为主要工业能源,并且是无可替代的位置,随着自然资源的消耗,石油又是不可再生资源。想要很好的解决应对这一现实,并使得我国石油装备技术走出国门,就要结合当前我国石油开采以及国际石油开采的现状改进创新石油装备技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创新。
首先是石油勘探装备技术方面,极大储层接触井技术将成为石油装备技术改进创新的重要方向,要想解决以及应对石油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就需要从石油的综合开采率方面对石油装备技术进行改进,而极大储层接触井技术的核心就是通过扩大石油储层同开采井眼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样会使得原油进入抽油管的量增多,以及大幅度的提升波及系数并且与此同时还能够非常有效的防止油层被水和气体所污染,从而最大效率的提高石油的产量。目前极大储层接触井技术已经开始得到初步的应用,而且也带来了非常大的效益。这项石油装备技术的产生以及改进创新符合现在石油开采勘探的实际需要,因为当原油进入中后期的开采之后,水以及气体的量就会大大的增加,而极大储层接触井技术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并且大大提高了油井的开采率,所以在极大储层接触井方面的石油装备加大改进创新一定会使得我国石油装备在同国外同类产品竞争时能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
其次全自动化控制采油技术方面的石油装备技术也会成为未来石油装备技术发展的新方向,随着现在工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各个领域,石油勘探方面对于全自动化控制采油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巨大的成效,在传统的智能油田建设的基础之上,全自动化控制技术方面的石油装备技术成为了新的改进创新方向,由于随着现在油田勘测受到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的约束,未来油田开采将更加的复杂,传统智能油田的开采技术显然已经不能应对各个环境油田的勘探开采的发展,而全自动化控制采油技术的改进创新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油田开采趋势。对于全自动化控制采油技术方面的石油设备改进与创新,能够在适应复杂的油田开采环境的同时对多个油井进行检测,使得不同环境下的油井能够朝着完全自控的技术层面发展。前自动化控制采油技术的石油装备改进创新,能够模拟油井储藏层的实时资料,油井开采口等信息与自身的管理相结合,从而得到最佳的注采比。并依据数据向每一个井口发送管理指令控制每个油井口的控制阀,从而实现自动生产。对全自动控制采油技术方面石油装备的改进创新,对于我国石油装备适应各个国家生产环境的需求,增强我国石油装备技术实用性,大大增强我国石油装备的竞争力。
当然,石油装备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方面,我们应该致力于更多更好的创新方式,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石油装备技术的同时,结合不同油田勘探开采的技术需要进行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装备技术的日渐成熟,我国的石油装备技术要想在世界石油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我国相关企业部门的不断地探索和研发石油装备技术,要懂得石油装备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3 推动石油装备技术走出国门
判断一个国家石油装备水平的高低优劣,不能仅仅从石油装备技术能够开采油田的深度,开采多大的油气量来看,还应该敢于和世界上同类石油装备进行对比竞争,和其他产品比较有多少优势。随着现在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能源尤其是石油的生产和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为了满足不同地形的开采我国在石油设备方面加强了科研技术的创新,在多项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逐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推动我国石油装备技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国际战略意义,能够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现状和提升我国的国家地位,此外,石油装备技术的改进和创新还增强了我国在世界石油行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为国家节省了进口石油的大笔开销。推动石油装备技术走出国门,除了相关企业加大海外业务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我国石油装备技术改进和自主创新资金的投入,加大宣传,从硬实力和软实力双方面将我国的石油装备技术推向世界。
4 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能源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对于我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正如当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 我们迎接了那份挑战,同时也抓住了一个发展自己的机遇。在现阶段,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离不开石油行业的发展,石油装备技术的创新迫在眉睫,适应能源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就需要过硬的技术装备,只有这样,我们的石油装备技术才能为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我国大量的石油开采使用提供保障和可能,也才能走出中国市场,打造国际品牌。
参考文献
[1]李晓彦.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2]王莉.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胡畔.石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
[4]记者李保林通讯员张志远.自主创新让装备走出国门[N].湖北日报,2006-10-18004.
[5]刘兆黎,刘欣.我国石油装备的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J].石油机械,2007(07):62-65.
[6]王峻乔.“引智借脑”与自主创新―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壮大新举措探讨[J].石油机械,2008(09):198-200+204.
[7]王定亚,王进全.浅谈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石油机械,2009(09):136-139.
[8]李天星.装备国产化的未来是国际化[J].中国石油企业,2012(12):32-35,9.
一、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机理
(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众多企业和机构聚集在一起有利于获取创新资源。创新资源越容易获取,创新就越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区内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环境、技术支持环境、孵化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劳动力环境。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大都靠近大学和科研机构集中的地区,大学等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形成的科研网络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二,有利于人才的流动。人力资源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产业集群便于企业了解人才,也便于人才了解企业;这样就促进人才在区内的自由流动,并能有效降低企业搜寻人才的成本。同时,由于高端人力资本在产业集群内积累和流动,使技术创新过程中形成的隐性知识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失真度减小,从而提高创新技术扩散的效率。此外,由于地理临近,增加了企业间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途径交流的机会,使得集群内的知识尤其是缄默性知识传播非常快,形成溢出效应。第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形成后,集群内紧密相邻的企业由于共同的区位缩短了竞争的过程,激励了当地供应商的发展,加速了相关产业不断出现新的竞争者,出于对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结合集聚区内的创新资源优势,迫使企业形成了各种促进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二)技术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从产业集群的历史经验看,集群的形成主要因素很多例如:创新时机、产业特征、区域环境、偶然因素、政府的支持等。其中技术创新是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因素。这是因为技术创新来源于市场需求,并服务于市场需求。它包括企业整合、创新资源进行研发、开发生产出新的产品、并进行商业化获得创新利益,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又衍生出对其它市场主体新的各种市场需求,从而导致新企业的诞生,或者诱导其它企业也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先创新企业的需要,该地区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相关配套机构也不断进驻该地区,从而促进了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第二,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保证。企业只有不断地技术创新,才能不断降低成本,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主体和基本单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发展,只有企业生机勃勃,产业集聚才具有生命力。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受行业特点的影响,必须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只有随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才会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和升级,从而增强了集聚区的活力,加强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此外,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提高其竞争力的保证。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长久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经济体都面临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表现更为明显。哪个企业技术力量强,其便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每个企业都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也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自身的竟争优势,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竞争力的有力保证。
二、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一)通过业务外包加强产业集群,增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辽宁高新技术产业中,大型企业较多。由于产业结构偏向重型工业,因此,老工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多数要以国有大型企业为核心。众所周知,企业规模越大,管理成本就越高,资金周转也会减慢,为了提高大企业的生产效率,国有大型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集中自身的物力、财力把企业发展的重点放在核心竞争力的构筑上,对生产过程、工艺进行重新界定,控制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把非核心的配套业务外包给其他中小企业。这样核心企业可以通过组装化生产采购体系,实现生产的灵活专业化,通过产业配套实现近距离采购,既分散了成本和风险,也能够克服由于经济、制度及技术等环境快速变迁所造成的不确定性,还节省自身的资金和管理成本,是这些大企业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带动了相关小企业的发展,这样大企业和相关小企业便可快速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因此,鼓励业务外包是促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促进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
从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来看,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活力和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为此,辽宁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主动为大企业、大公司配套,打造优势产业链;加速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的合理集聚,形成一个技术先进、专业化程度高、与大企业协调发展的辅机配件产业群体;推动中小企业的专业化集聚,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加速集中到统一规划的产业园区内,优化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促进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扩大产业规模。要按照产业链形成规律确定产业分工及布局,并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导向,分类指导推进,把产业链做大做强。
(三)发挥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服务作用
产业集群虽然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发展产业集群方面完全放任。世界上许多国家产业集群的发展,都是在政府制定的区域发展规划指导下完成的。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和引导。政府对产业集群进行适当的政策引导将有助于形成多样化的、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的产生、发展和壮大,并会使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耦合,从而使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得到放大的效应。因此,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推动。政府在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引导和规划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其一,产业集群的建立目的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利互惠的效果,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全越好,而应按照比较优势,求专求强,追求既定成本内效应最大化。其二,鼓励集群形式的多样性。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推动不同形式产业集群的形成。同时,区域之间要加强规划和协调,注重个性与特色,根据地域特点,资源特色,采取灵活多样的集群形式和联合深度。不能为了“集群”而集群,做到错位发展,防止一哄而上和过度竞争。同时也要避免产业集群只是成为是一种“地理”上的集中,而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聚体。其三,政府要建立良好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其包括建立产业带、产业园区和基地,以及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齐全的专业化批发市场和畅通无阻的物流体系等等的硬环境和包括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优化经商的法制环境、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及其他方面的优惠条件等软环境建设。
(四)完善产学研合作体系
企业、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联合研究、联合专利以及更为非正式的联系。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生产与科研的联系问题,生产与科研的脱节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三者交流的频率和效率是决定产业集群和产业自主创新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辽宁现己建成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35个,技术中心45个,聚集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现有博士近2500人,硕士2万人,学士10余人,高新区从业人数35万余人。因此,各高新区应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的流动机制,并且要加强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投入,其中关键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其一,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签约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建立起联盟成员之间互动开发、长效发展的创新体制和模式,以扁平化的组织形式,建立产学研联盟网络,使各联盟成员能实际互动,各专业人才能相互联系,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及时总结经验,对成功开展合作的产学研机构予以表彰和奖励,加速示范推广。同时,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要构建起“知本激励”的最佳激励方式,包括培训、内部沟通、知识管理等使人才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制度安排。鼓励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以各种方式直接参与工业园区技术创新活动,鼓励大学教师、研究生到公司兼职,知名教授兼任公司顾问或董事会成员。建立和完善技术入股制度、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技术开发奖励等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分配形式,鼓励科研院所承担技术创新项目,对科研成果的所有权,技术转让及使用的付费方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鼓励企业主动寻求科研院所的支持,为科研院所的项目提供经费援助,以此达成产学研相互支撑的有机联合体。其二,充分利用好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基金等创新金融工具,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项目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货款担保风险准备金的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科技企业和项目提高融资能力。其三构建产学研联盟的有效平台,开辟多种信息渠道,提供数据、政策、技术咨询。重点支持相关研发平台建设,将其优先纳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框架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及大学生到相关企业兼职或实习,鼓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高校兼职授课,形成良性互动。其四,是建立开放的人才大市场。人员及其所携带的知识的流动既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也有助于技术创新速度的提高和深度的拓展。
参考文献:
[1]杨超,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研究[D].沈阳大学硕士论文,2011.3
[2]赵维双杨明靖.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辽宁省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经济师,2012(9)
[3]吴芷静,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1(9)
[4]张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
[5]于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12)
[6]楚尔鸣,李勇辉.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7]董国娟.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经贸导刊,2010(6)
[8]王玲.辽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2YJA79013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研究。
第一条 福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甲方)、_____(承担企业,以下简称乙方)、_____(推荐单位,以下简称丙方),根据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XX年度第_____批项目计划、项目合同和有关法律、法规,为顺利完成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无偿资助的_____项目(立项代码:_____,见附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无偿资助项目合同》,以下简称国家创新基金合同),经甲乙丙三方协商一致,特订立本合同。
第二条 本项目执行期为自_____年_____月至_____年_____月。本项目完成时,项目的总体目标及经济、技术指标、质量标准见国家创新基金合同。
第三条 本项目实施的阶段目标见国家创新基金合同。
第四条 本项目执行期内累计新增投资_____万元。为支持本项目,在本项目执行期内,除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无偿资助_____万元外,甲方计划无偿配套资助乙方_____万元;乙方计划新增投资_____万元;丙方负责落实配套资金_____万元。
1、甲方拨款计划进度:
(1)本合同生效后_____个工作日内拨付首次资金_____万元。
(2)在项目具备验收条件,并经甲方审核符合验收要求后拨付剩余资金 ____万元。如甲方认为该项目未具备验收条件或不能验收合格,可推迟或不再拨付剩余资金。
2、乙方资金到位进度:见国家创新基金合同。
3、丙方落实配套资金到位进度:
资金到位时间 落实资金数额
(1)_____年_____月 _____万元
(2)_____年_____月 _____万元
第五条甲方拨付资金用于以下方面:
1.
2.
3.
第六条 乙方应对本项目资金的拨入、支出实行单独核算,对甲方拨入的资金实行专款专用。
第七条乙方应如实、按时照规定之格式,填报半年、年度资金项目《监理信息调查表》及其他统计报表,并接受甲方和丙方的监督、检查。丙方应协助甲方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跟踪、监管。
第八条 本项目完成后,甲方将组织对本项目进行验收。乙方、丙方应做好验收的有关工作。
第九条在本合同生效后5年内,甲方有权因非商业目的(包括但不限于:在政府性会议、报告、文件、统计资料等)使用乙方企业、项目信息。
黄桂田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吴贵生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高旭东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伟: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主要的市场主体,因而,企业不仅仅应该是资源配置的微观主体,而且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要加强政府在制定战略、督促、引导、监管等方面的职能。
吴贵生:我们要寻找“共赢”而又能使我国产业和企业不断取得技术进步的道路。为此要从国家战略、政策制定、机制设计等方面对产业、区域、企业战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进行勇敢的探索。
主持人:现阶段,我国自主创新的主体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刘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创新主体是国家及其相关的专门机构,一方面研究经费的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另一方面,研究队伍主要集中在吃财政饭的专门科研机构及其高校。经验表明,除国家组织的重大攻关项目外(例如核科技、航天科技等)。国家作为单一的创新主体存在问题是:第一,受财政可支配资金的约束,研究经费严重短缺;第二,作为计划体制的构成部分,创新动力严重不足;第三,科研部门与产业部门分割,科研项目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本来非常有限的成果不能有效地转化成实际生产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是主要的市场主体,因而,企业不仅仅应该是资源配置的微观主体,而且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所谓自主创新,是指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不是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当然,从企业个体来说,并不是单个企业所需的所有技术都由各自自主研制开发,部分技术甚至全部技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获得,但从整体来说,技术创新必须由企业部门来组织。
在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中,国家(或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制定长期的科技创新战略,制定扶持科技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人才、产业等系列促进政策,保证和增加基础科学和重大科技进步项目的投入,对重大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和重大的技术创新项目组织研究联合攻关,督促和引导行业协会制定各种技术标准,制定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法规,监管专利和技术市场等等。因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不仅不是排斥国家(或者政府)的作用,而且要加强政府在上述方面的职能。
吴贵生:我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谈一下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产业结构步入“工业化”阶段后,产业发展规律决定重化工业呈优先发展态势,对轻重结构进行调整的幅度将受到限制;改革、竞争的动力已得到释放,市场价格对供需关系的调节作用已经得到发挥,进一步从改革中获得动力的空间缩小;开放、引进已发挥到近乎“极致”,中国已经经历了全面引进的浪潮,进一步通过开放、引进来改变我国“三高一低”(资本高投入、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就业低增长)的增长模式的空间不大。
从经济活动的投入看,我国最具优势的是低成本劳动力,近年来劳动力资源出现了供求失衡的苗头,“民工荒”的出现表明我国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开始下降;过去以低价土地吸引外资的方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国家不得不予以干预,土地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近年来以煤电紧张为标志的资源瓶颈制约逐渐显露出来,同时水资源、矿产资源都呈紧缺态势,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紧缺态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以缓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们面临的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寻求同时解决二者的途径迫在眉睫。
从经济活动的产出看,中国本土企业大量出口的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大都已经进入成熟期,市场供大于求,势必导致激烈的竞争。而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又习惯于采取价格竞争的手段,结果反而授人以柄,导致国外对我国频频采取反倾销等贸易限制措施,贸易摩擦日益严重。由此不难得出结论:量的扩张受阻,质的提高成为必然选择。
从技术来源看,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从何而来?如果能从外部获取,应当首先选择外部获取方式。改革开放27年来主要靠从国外获取技术,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合理的、快速的,因而也是正确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技术战略方针主要有两条:一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二是“以市场换技术”。应该说,第一条基本上是成功的;第二条是否成功存在激烈的争论,尚未有定论。
再来看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外方不可能主动将技术给中方以换取市场,在大多数情况下,市场让出去了,技术并未换来;中方获得技术的主要方式是外方技术“溢出”。研究表明:中方获得技术“溢出”的主要是技术水平与外方接近的行业,在技术差距大的行业,外方进入反而抑制了中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高旭东: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自主技术创新都是可行的。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一般认为,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核心技术创新,必须有巨大的资金投入,而实际上,很多技术的开发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黄桂田:不论是哪类企业,为了应对全球竞争,都需要培育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都是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但重点是培育和提高以内资为主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高旭东:在加入WTO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已经很难有时间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整个过程走完,然后再与跨国公司直接竞争,而是不得不在国内市场上同发达国家企业直接面对面地竞争。
这时,劳动力成本低等传统优势也已经不复存在。
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外贸依存度过高。极高的外贸依存度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上各种风险对我国的影响也比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要大得多。第二,在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国内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战略作用日益增强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却正在、甚至已经被边缘化。具体而言从技术战略的角度,我国企业大体可分为5类: (1)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 (比如家电企业);(2)合资 (比如大部分轿车企业);(3)利用全球统一的技术平台 (比如联想);(4)以自主产品集成国外技术(比如VCD/DVD以及U盘生产企业;(5)发展自主核心技术。上述5类企业中的前4类,都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是现在大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难以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比如,汽车合资企业,20年没有真正发展起自主品牌的轿车,目前的日子普遍不好过:没有控制权,没有车型,需要消化巨额的成本上升,而且被外方看不起,认为中方企业的“贡献几乎为零”。更为严重的是,中方合作者有被跨国公司甩掉的危险。而中兴、华为、大唐等以自主开发的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为基础,已经在众多领域取得重要的技术突破,成为跨国公司强有力的竞争者。
主持人:从国际、国内环境来看,进行自主创新具备哪些有利的条件?企业应该怎样充分利用这些积极因素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高旭东: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自主技术创新都是可行的。第一,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第二,我国企业有很多开发核心技术、提高技术能力的机会。第三,很多技术的开发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般认为,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核心技术创新,必须有巨大的资金投入。实际上,很多技术的开发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黄桂田:企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资为主的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民营独资企业、民营控股企业等;第二类是外资为主的企业,包括外商独资企业、外商控股企业等。不论是哪类企业,为了应对全球竞争,都需要培育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都是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但重点是培育和提高第一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而言,第一类企业的平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低于第二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第二类中的跨国公司相比,差距更大。
属于第一类的国有企业,虽然少数企业转化了企业体制并培育出了一定程度的自主创新能力,但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由于经历着痛苦的经营机制转型,带病经营,资金短缺,难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属于第一类的相对部分民营企业,要么属于零配件企业、要么处于低端技术要求链条,加上规模局限和融资渠道的不畅通,相当多的企业以模仿战略来弥补自主创新缺陷。
国际经验显示,核心技术的产生需要大投资、实施长期研发战略。以内资为主的相当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之所以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一是企业规模局限,难以形成有规模的研发队伍;二是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弱,企业的发展前景不明朗,缺乏长期研发动力;三是资金不足,难以满足核心技术研发的持续资金投入的需要。
主持人:自主创新的战略应该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建立自主创新体系需要着力解决哪些问题?
吴贵生:我认为,我国自主创新最大的挑战是在高度开放条件下与国际一流的跨国企业同台竞争,我们必须“与巨人同行”。从总体上看,世界上尚无先例,要靠我们去创造。我们要寻找“共赢”而又能使我国产业和企业不断取得技术进步的道路。为此要从国家战略、政策制定、机制设计等方面对产业、区域、企业战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勇敢的探索。
刘伟:自主创新需要制度保证:第一,进一步推进企业体制转型和制度创新,这是企业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基础。企业的发展是否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投资动力和创新的体制安排。经验表明,企业处在动荡不定的转型状态,体制具有不确定性,是制约自主创新机制形成的主要障碍。
第二,强化产权保护制度,切实保护自主创新收益和创新动力。如果说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模仿、产品仿冒是必经的阶段的话,那么,长此以往,将严重抑制自主创新动力,形成仿冒“路径依赖”。一种新技术和新产品一旦推出,引发群起而效之的效应,谁也没有动力去创新。在一个可以随意仿冒的环境中,所有企业的最佳决策必定是仿冒而不是创新。
黄桂田:自主创新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第一,切实解决在产业全球化整合过程中内资企业在产业链条中低端定位状态。在以跨国公司为主力的全球产业整合过程中,相当多的内资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转移到产业链中低端,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由此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收益低――创新动力和创新资金不足――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这种循环若不能得到根本性突破,内资企业必将大面积地成为拥有核心技术和品牌的跨国公司的配套群体、依附企业。
第二,优化行业结构,保持一定程度的行业集中率。为了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必须以一定水平的企业规模作支撑。经验表明,跨国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核心技术和国际型品牌,企业规模是基础。因此,培育行业中具有规模的龙头企业是关键。
第三,推进融资机制的创新,确保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来源。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强了创业投资及其高新技术项目的资金支持,已经取得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创新资金融资难,政策性资金支持相对分散等问题。结合国家中长期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划,集中财力,对重点企业进行集中的持续性的资金支持。
高旭东:在自身技术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我国很多企业一直希望依靠别人的力量(比如与跨国公司合资或合作)来提高自己的自主核心技术能力。但是,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这对于培养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有限,甚至起反作用。
主持人:政府、企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
高旭东:第一,破除依赖思想,以我为主进行自主技术创新。在自身技术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我国很多企业一直希望依靠别人的力量(比如与跨国公司合资或合作)来提高自己的自主核心技术能力。但是,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这对于培养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有限,甚至起反作用。比如大宇本来是韩国汽车工业的领先者,但是由于大宇采取的是与通用合资的模式,而现代更注重自主发展,现代的成效比大宇要大得多。为什么合资对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限?一是提高合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可能不符合跨国公司的利益,掌握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对技术转移一般都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二是合资这种组织形式提供的学习机会有限。在合资的情况下,主要是在生产制造。能够开发核心技术、提高技术水平的范围大大缩小。
第二,开展有效的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具体而言,我国企业需要开展具有如下特点的R&D:(1)尽早开展以自主核心技术为目标的R&D。(2)要舍得投入人才和资金。虽然很多技术的开发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为知识是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的获取是一个充满了“创造性”的过程,需要拥有专门知识的人才,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R&D上的投入越大,从事R&D的人员的数量越多、素质越高,成效就会越大。
2005年,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1.32万亿元,占全国GDP的7.2%,电话用户总数、互联网上网人数、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均位居世界前列,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目前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关键领域存在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优秀拔尖人才匮乏、科技投入不足5大“掣肘”,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信息产业的重大使命。我国信息产业“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战略主体,选择两大发展方向,逐步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科技的整体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其中,一个战略主体就是自主创新,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两大发展方向是面向发展瓶颈和重大应用,实现技术突破。根据这个总体思路,我国信息产业“十一五”科技创新必须重点落实以下工作。
1、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信息产业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信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信息产业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是信息产业 “十一五”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2、加大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当前信息技术的很多领域正处于更新换代的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期,举全国之力,继续努力突破集成电路、软件、关键元器件等核心技术,加强自主标准的开发,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十一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并争取国家财政对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投入的稳步增长。
3、建立多元化的信息产业科技创新资金来源体制。为保证“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重点技术研发、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保证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源。除了国家要大幅度增加投入外,还要引导企业建立和强化研发投入机制。此外,要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广开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信息产业科技创新资金来源体制。
4、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这段论述精辟地阐明了政府、市场、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之间的关系。我们要认真学习,抓紧落实,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主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0-0035-04
自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的经典定义以来,对于创新的认识已经在对于产业和经济变化的研究中不断深化。创新已经成为企业长期战略的核心和组织行为有的功能行为,是一个经济学和社会学词汇,包括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由此形成了一些创新的组合词,如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自主创新、模仿创新等。
早在2002年初,科技部就明确指出: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必须加快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和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为主的转变。同时,同志在2005年初多次强调“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可见,科技的“自主创新”已刻不容缓,这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摆在面前,必须认真加以探索和研究。
一、自主创新的概念
较早提出的“自主创新”概念,其涵义是“自主技术创新”,是在引进、消化以改进国外技术的过程中,继技术吸收、技术改造之后的一个特定的技术发展阶段。稍后又有“企业主要通过自身努力,攻破技术难关,形成有价值的研究开发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成果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的创新活动。” 这一定义与傅家骥主编、1998年出版的《技术创新新学》中给予的定义非常相似。柳卸林认同自主技术创新的提法,并提出要“在自有技术上自主创新”。
谢燮正认为自主创新包括了组织管理方面的创新,也包括选择发明和科技成果,使之逐步成熟到适合于生产应用,并获得市场成功,还包括根据市场和生产需要去开发技术的各种努力。所谓自主,就是想方设法保持自己选择理念、目标、模式和过程的主动权,自主创新就是不要锁定在对手设定的创新轨道里。余江和方新将自主创新能力定义为,“能独立进行产品技术、工艺技术的研发乃至开发出面向市场的有竞争力的全新产品的能力”[1]。
李正风等人认为自主创新是创新主体依赖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资源进行并完成的创新活动。自主创新中知识、技术或制度等方面的关键性突破是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的,这是自主创新的本质特点。各种创新活动中,自主创新最具主动性[2]。
谭贤楚认为自主创新是科技创新主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攻克科技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科技创新的后续环节(这与重走别人的老路对已有科技所进行的改进而无重大突破的模仿创新是有根本区别的),从而达到预期目的的创新实践活动[3]。其核心思想就是不走别人的老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做起,关键是要善于捕捉并有效利用前人的崭新的理论、技术或概念而打开新的局面。在这里,自主创新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基本涵义:一是在自主研究、开发基础上的创新;二是在别人(国内外)先进科技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而进行的再创新。通过分析研究,科技自主创新的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基础研究、由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
二、自主创新的内涵
自主创新是一个内涵和外延极其宽广的概念,从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现状看,对自主创新内涵的理解主要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把自主创新的内涵定位在狭义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第二种观点批判性地指出在论及自主创新能力时,人们通常把自主创新理解为科技实力、成果和专利数的复合体,把自主创新等同于科技发明创新;第三种观点是把自主创新的本质看成是否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并形成自主开发的能力;第四种观点则是站在反对“知识产权”的论点之上的[4]。
自主创新既可以指一种创新方式,也是指一种发展战略[5]。在前一层意义上,是指一种体现中国特殊国情的科技创新方式,包括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基本方面。一是增加原始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要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或者产业;三是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自主创新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原始创新往往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飞跃,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源泉。集成创新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是指围绕一些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战略产品和重大项目,将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实现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甚至引起重要领域的重大突破。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自主创新不能封闭起来进行,而应展开广泛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完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充分利用人类共同的科技成果。
研究国际发展经验可以发现,自主创新是一个后起国家在加速推进现代化过程有的概念,本质上讲,是体现自己发展的战略意愿的创新。这一概念的背后,包括了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5]。其实,从自主创新的三个基本方面,就已经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作为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特殊性。加强原始性创新,就是针对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薄弱;加强集成创新,就是针对过去单项技术研发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的问题;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就是针对多年来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老问题。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现有英语体系中,很难找到一个公认的、能够比较贴切地表达我们所要表达意思的单词与自主创新对应,因为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战略,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术语。
三、自主创新的特点
以上列举的有关企业自主创新的界定,虽然受研究者的研究视角的限制而各有区别,但从中可以归纳出自主创新的三个特点[6]:
(一)技术突破的内在性
企业自主创新并不是指企业在研究开发上对每一个技术环节都面面俱到,但企业必须拥有其中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或主导技术必须是由企业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究开发而获得的。
(二)市场开发的率先性
率先性是自主创新所追求的目标,新技术成果具有独占性。自主创新企业的产品率先进入市场,领导本行业或相关行业的标准或技术规范,对跟进者形成技术锁定,从而能够稳固其在行业中的核心地位。
(三)知识资本的集成性
即通过整合内部和外部各种创新所需的资源,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知识和能力上的内外部支持力量。这是自主创新成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自主创新过程中,从技术构思、研究、开发、工程建设、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等创新过程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结合内外部各种资源、知识和能力的支持来实现。
四、自主创新的基本支撑性理论
自主创新能力不仅包括科技发展能力,还应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产业化、市场运作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以社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以企业自身的科技力量和创新目标为主导,在资源投入、研究和开发、制造和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各方面创新能力的总和。以我国政府对技术创新概念的规定为基础,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来看,自主创新的基本理论支撑包括以下三点[7]:
(一)技术创新的主体性理论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即企业是技术创新决策、投资的主体,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技术创新获取利益和分配的主体,这是技术创新理论的重要基础。只有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有效地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这在宏观上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根本途径,在微观上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根据。
(二)技术创新的有序性理论
技术创新是思路创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的有序化过程。它要对这一系列自主创新过程进行优化,又要善于运用集成战略得以组织实施。因此,技术创新活动必须考虑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和有序性,使创新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实现有序的相互联接和相互协调。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无序和受阻,都将影响自主创新活动的预期完成、甚至导致失败。
(三)技术创新的市场性理论
技术创新的目标在于实现最大的市场价值。这种市场价值的实现,既要使产品生产者获得最大效益,也要为商品消费者带来最大利益。同时,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生产方式等应用,必须考虑如何摆脱对外技术依赖的安全需求和社会需求,并使这种需求理念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自主创新的机理
创新就是要开拓新的道路,做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就是对已有的、旧的事物的否定和发展,就是“创造性的毁灭”,就是对知识的超越、自由竞争和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一)创新主体的知识基础及其超越
创新就是要突破前人的成果,就是要在前人(包括自己)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等。所谓知识基础就是指创新主体在进行创新时所必备的知识条件,它包括扎实足够的专业知识、哲学知识(方法论)、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等[8]。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和原料,任何领域的创新活动都要以该领域中的已有知识和成果为起点。 在自主创新中,创新主体对前人或他人(也包括自己)知识的超越是自主创新成功的象征,只有在某些领域或方面实现了知识的超越,才会使得创新主体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而成为知识的领先者。
(二)自由竞争:自主创新的实质
如前所述,自主创新的知识基础是创新主体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创新主体必须认识到科技创新还有其自身的独特发展规律,认识到自主创新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自由竞争,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动态演进的社会系统。它的内部诸要素(主体、客体环境)的有机融合使得自主创新的良性运行可在时间进程和空间形态上具体展开,这主要体现在“政府引导”、“市场对科技的导向”等方面[9]。
(三)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规律
自主创新是时展的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进行跨越式发展是科技自主创新的一条原则和思维特色。一般说来,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可以发生在企业和产业层次,也可以发生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层次。所谓“跨越式发展”就是指科技创新不要一切都要从自己做起,而是有效并灵活运用崭新的理论、技术或概念“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打开局面,从而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自主科技,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这是科技自主创新的一个普遍规律。国家层面的科技跨越式发展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10]:一种发生在接近科技和生产力前沿的相关的竞争领域中――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都相同,跨越的实现以领先者的位置互换为标志; 另一种是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跨越,追赶者有比较明确的前进方向,在追赶过程中实现科技发展的某些领域的某些过程和阶段的跳跃或实现路径创造。在知识经济和科技全球化日益扩展的今天,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是国家经济实现跨越实现路径创造。在知识经济和科技全球化日益扩展的今天,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是国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六、现代企业自主创新的组织管理模式
提高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管理模式的构成要素尚无定论。 我们知道,经济的根本现象是发展而不是均衡,发展的根源是创新,而创新是通过各种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要素的新组合活动而实现的。如果能有意识地将过去由于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原因所造成的闲置生产要素围绕优势创新机体重组,则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实现要素(包括资产存量)的优化重组,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现代企业创新动力机制和科学的组织管理体制问题,通过何种形式,建立什么样的组织制度和结构、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手段来实现自主创新,目前世界各国都处在探索阶段,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固定有效的实践模式。
笔者立足于我国现代企业自主创新管理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现代企业自主创新管理模式的构建和组织文化的新生,构建了由核心技术竞争(Compete)、科研力量整合(Integrate)、组织管理激励(Prompt)、科技成果转化(Transform )四个结构因子组成的国防科研院所自主创新管理模型,我们简称CIPT模式。
(一)核心技术竞争能力是现代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
核心技术竞争我们关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机理、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主体、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环境、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研发投资管理。核心技术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而只有当资源、知识和能力同时符合稀缺(能增加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或减少威胁的资源、知识和能力才能稀缺)、异质(企业独一无二的,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不可模仿(其他企业无法获得)、难以替代(没有战略性等价物)的标准时,它们才成为核心竞争力,并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11]。 事实上,只要具备了核心技术的创造力,并以此为基础确保企业始终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企业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动力主要来自于对利润的追求。为此,要使企业的核心技术的创造力给以相应的利润回报,可以通过为此类企业提供研制、生产合同,使企业在履行合同补偿自己在创新中的投入,并且获得相应的利润。产品的购买者往往不仅要购买最终产品,而且要购买“科研成果”这种中间产品,使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投入得到补偿,才能使企业在产品研制中保持核心竞争力,为自主创新提供持续的动力。
(二)科研力量整合是提高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
科研力量整合我们关注国家支撑企业基础研究、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科研合作、多元化开发、争取国际合作。现代企业应该走出封闭,充分整合社会资源。 实际上,我们已经拥有大量创新技术分散在全国成千上万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应该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的作用,重视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研究,集成创新研究,既考虑科技创新的内涵和规律,还要考虑现代企业的需求,多渠道吸引国外先进理念,引进技术,合理分工及资源整合。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扎实的基础研究为支撑。而基础研究投入大、风险大、收益小或者没有直接收益。 重大的科研活动,需要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合力攻关。大力协同,是我国现代科技工业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条件。加强信息化建设,搭建相应的信息平台,加强社会科研开发整合力,是提高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三)组织管理激励是提高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保障
组织管理激励我们关注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建设、基于项目管理的激励机制、科技人才胜任力评价、企业组织文化新生。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重建或者再造,不仅依赖于组织结构的再造,更依赖于组织文化的新生。如果不彻底地质疑、挑战或者替代现代企业中隐含的价值、信念和假定,则任何管理模式的变革都将流于重复的表面改变,新的方式只是去适应既有的规范和政治条款,维持现状。现代企业还要为自主创新营造一个和谐、清新的文化环境,从而使自主创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里所要营造的学习型组织创新文化环境的关键在于激活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精神家园,激励创新主体有效进行创新活动。在这种创新文化环境中,创新主体创新欲望强、敢于冒险和探索、勇于标新立异、善于开拓进取,从而不同创新主体间形成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宽容失败的良好文化氛围。
(四)科技成果转化是提高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
科技成果转化我们关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科技成果转化途径、科技成果转化条件。西方国家的学者对技术创新的概念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12]可以看出,创新包括发明的生成和走向市场两个过程。科技成果转化具体表现为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商品化是科技成果,实现有偿转让,得到相应的价值认可;产业化是形成科技产业,进行科技成果的规模生产,追求更大的效益;国际化则是更高的要求,是在国际市场的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寻求跨国发展。因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实现,无论是哪种形式,其根本价值都体现在科技成果应用服务于社会生产实践并从中获得利益。
综上所述,自主创新以创造性和市场成功为基本特征进行周期性技术经济活动,成功的自主创新,经过普遍的推广,必然导致地区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外贸结构的变化,刺激新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带动新一轮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推动地区经济的不断增长。
[参考文献]
[1]张 炜.自主创新文献综述[D]. 北京: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772-779.
[2]李正风,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技术、制度与知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1-23.
[3]谭贤楚.自主创新:新世纪我国科技发展的主导模式[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6,(1):76-78.
[4]胡晓鹏.中国学界关于自主创新问题的观点论争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6 ,271(6):9-15.
[5]胥和平.以自主创新理解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6,(3):6-10.
[6]李 刚,陈昌柏.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J].科技与经济, 2006,109(19):26-28.
[7]杨永.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模式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05,143(24):2-4.
[8]王永生.创新方略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50.
[9]谭贤楚.国家创新战略的一种模式――自主创新的机理、主体及环境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8-13.
[10]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148.
[11 ]鲁俊毅.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核心技术创新研究 [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
[12]刘 华.科技成果市场化的机制研究[D].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6.
A Research on Management Mechanisms of Self-determined Innovation in Modern Enterprises
Zhao Ruijun,Bao Zhanguang,
Zheng J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