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防控措施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5 15:43: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档案管理防控措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档案管理防控措施

篇1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48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1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财务档案管理有利于保持企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并为各项关键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与材料基础。然而当前在一些企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财务档案管理中信息失真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展开探讨。

1 造成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管理层认识不足

在部分企事业单位中,由于管理层对财务基础工作及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足、认识片面,将财务工作等同于账目记录和整理,忽略了财务工作和财务信息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在财务基础工作管理与会计人员专业能力培训方面投入不到位,更不能及时对财会知识与技术进行更新,导致财务工作整体质量得不到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障,造成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出现失真问题。

1.2 会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完善

许多企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队伍的建设方面缺乏重视,对于队伍中工作人员的从业资质及专业素质未进行严格审核,这导致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方面存在较严重的不足,无法满足各项财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财务管理中一些工作人员由于自我提升意识淡薄,不能主动学习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甚至存在财务信息造价和违规操作等问题,致使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发生。

1.3 财务信息蓄意造假问题

部分企业为了逃避国家的相关税收,窃取国家资产,往往制造企业内部虚假的经营业绩,伪造真实账簿,由此导致企业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内部严重违反国家相关的会计法律,改建的账目内容不建全,账目内容不按相应规定如实记载,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单位负责人、等等。

1.4 财会工作缺乏有效监管

我国对会计工作有着十分明确的法律规定与要求,但在一些单位内部,对财会工作却未进行有效监管,或是缺乏独立的监管部门,或是监管部门虚设,监管制度落实不到位,对财会工作人员的管理缺乏效力,这也导致财会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约束,工作不规范,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工作。而由于监管力度不足,对财务信息缺乏严格的审核,这无法充分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导致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得不到解决。

2 财务档案管理中信息失真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2.1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健康的外部环境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强财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可选取典型正反面案例,并结合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多角度加强财会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其职业操守与道德水平;同时,还应建立相关人员的信用档案,采取信用评定机制,结合相应的奖惩机制,诚信有奖、失信必罚,强化法律与道德对财会从业人员的双重约束作用,从而实现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的有效控制。

2.2 完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作用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避免独断专行的决策情况,降低因部分管理者操纵而出现假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其次,要根据现代财务制度建立内部控制措施。严格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会计业务处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形成相互协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其作用在于有效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使财务档案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2.3 完善相关立法与法律,发挥法制监督作用

法治型社会的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因此,法制监督也应在财务档案管理中发挥重要的监管作用,这就需要国家层面上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并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避免因部分单位或个人钻法律空子,导致财务信息蓄意造假和失真问题。对于财务信息造假等违法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一经发现坚决对相关责任人及责任单位予以严肃处理,通过提高财会工作违法成本,遏制财务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此外,要确保法制监督与管理作用的良好发挥,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严格执法,提高相应法律法规制度条例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执法工作落到实处,以警示财务工作从业人员和财务档案相关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截断信息失真发生的源头。

2.4 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科学防控信息失真问题

现代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大都实现了电子化、智能化,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对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的强化与完善,来提高财务工作及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如加强财务管理软件的安全防护功能,强化权限管理,避免人为篡改财务信息所造成的信息失真问题,还可进一步加强对云处理技术的应用,建立财务信息云数据库,在财会信息生成时自动在云端进行信息记录与存储,通过云端原始信息与内部财务信息的比对能够及时发现信息数据失真的问题,并采取核对与处理措施,保证财务档案的信息真实性。

3 结 语

篇2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是与各种恶劣的疾病、传染病打交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性非常强。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如果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不达标,会直接影响档案的管理和使用,直接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开展,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目前,我国对口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者数量稀缺,一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只能“将就”或是由其他职位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达标,水平良莠不齐,档案管理工作的经验不足,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整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开展。同时,这也是我国目前医疗卫生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是导致行业混乱的关键因素。(二)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不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做出规范化的要求,没能建立起完备的档案管理制度,致使档案管理工作混乱,档案资料梳理不清晰,归档不仔细。在需要调取使用档案的时候,往往要浪费很长的时间用于寻找档案,效率低下。另外,档案的制作规程不够规范统一,很容易出现前几年和近几年的制作标准不一,装订规则不一,给档案的装订保存造成困难,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三)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低。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技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应当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存档,梳理档案条例,方便进行永久保存和随时调取,这样不仅减小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还能够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尝试建立起自己的档案管理系统,但是系统适应性差,功能不健全,使用起来束手束脚,一直难以发挥预期作用。所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也是迫在眉睫的。(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力建设和发展医疗卫生行业。但是,作为医疗卫生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疾病防治工作,却没有得到多少资金支持。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和建设一直十分缓慢,而且,在一些小型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十分简陋,各种基础设施不达标,开展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二、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优先聘用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首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提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设立专门的部门,招聘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同时要注重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在业务技能提升的同时,让档案管理人员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复杂性、保密性等多重特点,所以在招聘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时,一定要严格把关,重视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一旦发现合适的人才,不要吝惜,给出较好的待遇,让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无后顾之忧,将精力集中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减少档案管理人员的离职几率,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二)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就必须建立起严格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以我国的《档案法》为核心,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制定完备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的制作和归档工作,制定统一的检索条例,方便档案的检索和调取使用。保障档案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定期对档案书里情况进行检查,用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水平,适应当今信息化发展的潮流。档案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培养专门的电子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建设完整的电子档案信息库。档案管理部门还要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进行梳理,积极与档案管理系统的编制人员进行沟通,使得系统功能更加完备,更加切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根据各种查询需要,完善档案管理系统的查询功能,提高查询效率,从而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四)加大对疾病防控工作的支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是医疗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支持力度,增加在此方面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础设施,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结语

档案管理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为疾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充足的依据,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档案使用的效率,对于保障老百姓的健康,对于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整体水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余惠红 单位: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篇3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病、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主要为肠道病毒coxA16及EV71,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和流行。中国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明确将手足口病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管理,

―、医院手足口病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传染病的档案同人事、财务、病历档案一样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手足口病属丙类传染疾病,建立健全其档案是预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及医院科研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医疗机构管理好.利用好这一资料,不仅有助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减少疾病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危害,同时还能为医疗系统广泛开展应对传染性疾病的科技攻关活动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手足口病档案管理

从平顶山市疾病防控中心档案管理的实践来看,手足口病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各方面:

(一)手足口病档案管理主要的内容

手足口病属丙类传染性疾病,其档案内容从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标准、住院出院指征,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措施,会议记录,上级批示、宣传材料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样和声像记录等不同的材料。手足口病患者的档案应包括患者姓名、家长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居住环境、联系方式、诊断依据、治疗措施、疫情报告及转归情况。

(二)手足口病档案资料的收集

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生,并可暴发和流行,因此其档案收集归档范围也较广,据其有传染性、流行性、暴发性,可造成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可以从医院、社区、学校来收集资料。

1.医院手足口病的档案收集

(1)医院按上级部门的统一布署成立手足口病领导组成员及分管领导的职责和相关科室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2)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治疗工作的标准、指导原则、方法及上级有关部门与本单位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收发文件、内部会议文件、记录、简报、统计报表、重要的电话记录、宣传材料、照片、录像带、录音带、电子文件等。

(3)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方案、工作总结、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疫情报告、隔离、消毒、护理、治疗等资料。

(4)对门诊就诊病人、住院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筛查、确诊、隔离、消毒处理、治疗形成的材料,其中住院病人形成的病历由病案室保管,门诊病历则由患者本人保管,以便复查时查阅,但医院应有详细的登记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家长姓名、联系方式、住址、治疗、隔离措施等、对疑似病人、接触者要进行跟踪观察,并有相应记录。

(5)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情况,考核的记录,及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医院各项经费的开支,相关设备的利用,如呼吸机、监护仪等。

2.学校和幼托机构的手足口病的档案收集

(1)婴幼儿每日的体温监测记录,对玩具、用具、餐具清洗、消毒登记。

(2)对孩子可触及的进行消毒,专人负责记录。

(3)流行期间教室、宿舍进行通风、清扫的记录。

(4)发现患儿及时就诊的时间,并对其所有用品消毒记录。

(5)患儿增多时采取的措施、报告、上级指示的记录。

3.社区手足口病的档案收集

(1)社区居委对手足口病的宣传材料、以及相互间交流的材料。

(2)对预防传染病发生所采取的措施的记录。

(3)社区患儿的就诊、治疗及转归,以及接触者的预防消毒情况。

(4)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报告记录以及接触者家长的心理反应。

(三)手足口病档案的归档

1.手足口病确诊病例需住院治疗的形成的住院病历则由病案室归档保存,保存30年。

篇4

1.疾病预防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1.1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有所欠缺

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档案管理人员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档案管理人员与他人、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档案管理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第一,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对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有促进作用,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能够通过激发动力、评价优劣、调节行为来处理和调节各种利益关系,保证管理人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第二,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养有调节和引导作用。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有很高的职业素养。管理人员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和应有要求。在档案人员自身的修养过程中,职业道德具有调节和引导作用。在此认识下,值得注意的是,新阶段档案管理人员仍然存在着职业道德有所欠缺的问题,主要反映在思想意识、工作行为方面,思想意识方面主要包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同度不高,职业成就感不强,工作态度不是特别积极;工作行为方面主要包括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在与病人的接触过程中言辞不合适,档案整理工作不严谨,档案存储过程中的分类有欠妥当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危害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事业发展,而且不利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长远发展,更不利于国家单位的形象建设。

1.2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过低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纪,全社会都处在信息化发展之中,信息化不仅遍布整个国家的发展全局,而且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然,疾病预防档案管理也不例外,之前的人工填写档案与档案存储虽然应该继续存在,但是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也应该获得快速发展,疾病预防档案管理应该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这个管理数据库不仅可以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提供便利,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备份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存在。但是现今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原因包括:第一,信息化发展的普及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还处于初步发展之中,导致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第二,一些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还有些薄弱。管理人员的意识薄弱一方面是信息化自身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一方面是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对现今的档案管理人员影响深重,一些人员还难以快速及时地转变过来。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不仅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现阶段的发展,而且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阻碍作用。

1.3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制度是一个组织内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它不仅可以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转,还是达成组织目标的可靠保证,也是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必要条件。档案管理制度也不例外,档案管理制度是所有档案管理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它可以保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与档案管理的正常运行,还可以保证档案管理人员一起达成工作目标,更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制度建立的关键在于执行,得不到很好执行的制度是没有价值的。目前的情况是,档案管理制度不仅制度本身不够完善,而且在制度执行中也存在遵守不?赖奈侍狻U馐羌膊し赖蛋腹芾沓ぴ斗⒄沟闹匾?障碍。

2.疾病预防档案管理中的应对措施

2.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

针对上文提出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有所欠缺的问题,应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可以从思想教育方面着手进行,内容包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同、热情与事业感、档案管理所必备的服务意识、对档案管理制度自觉地遵循、转变档案管理模式的意识等等,方式包括系统的培训、邀请相关的专家进行讲座、档案管理知识竞赛等等。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意识对实践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积极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消极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让档案管理人员养成积极的工作意识有利于促进其工作积极性与工作实践。除了思想教育层面,还可以从实际工作层面采取一些措施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要包括对优秀工作者进行物质奖励或表彰表扬、组织一些与档案管理相关的集体活动促进管理人员的事业认同感与成就感等等。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促进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

2.2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首先需要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将档案管理人员思想意识中的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进行快速而正确的转变,只有档案管理人员成功转变了信息化管理理念,后续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才有开展的可能。其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引进一批专业的科技人才,或者长期性的服务于档案管理工作,或者对目前在岗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科学而系统的培训。引进专业的科技人才不仅可以将科学技术成功引进档案管理工作之中,而且还可以以此为基点,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他的信息化发展提供示范。再次,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需要对档案管理的设备进行系统化的升级,使档案管理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信息化管理的影响。

2.3加强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一是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这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对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视;二是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立制度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前期调查工作,调查对象不仅要包括高层领导与管理人员,更需要包括基层的、一线的工作人员,只有真正符合并保障他们的利益,档案管理制度才会被真正的遵守与执行。三是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这就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着长期的发展理念不断地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更新与“新陈代谢”,及时的淘汰不符合实际情况与时展要求的制度条例。

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要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促进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2.4自觉提高业务技能

篇5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承担疾病预防与控制、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专业技术机构,在疾病防控和研究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疾病控制机构承担的职能不断细化,工作留存的档案资料数量庞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需紧跟时展步伐,加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结合疾控中心档案特点,加速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实现档案管理作用价值的充分发挥。

一、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1.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是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目标,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管理模式凭借便捷、高效等优势特征,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档案管理方式,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显著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满足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

2.提高档案安全性

从疾控中心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入手分析,档案资源通常以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为主,纸质档案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损坏,因此安全性较差。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利用电子文件与信息数据逐步取代以往的纸质化档案,并在数据库中存储,可有效避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安全性能逐步提升,更符合档案管理要求,从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

3.提高档案利用价值

实现档案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是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重要目标。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纸质档案信息的查询检索等工作的难度较大,需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不利于档案资源内在价值的深入挖掘。在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可通过关键词快速完成档案资源的搜索与提取,更利于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在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为确保信息化管理成效,需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完善。但实际上,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究其原因与疾控中心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不重视有关。另外,在投入方面严重缺乏,忽视对信息化管理设备及设施的建设配置,导致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展开缺乏基础支持,不利于达到理想的信息化管理效果。

2.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大部分疾控中心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导致信息化管理工作形式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尚未制订,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展开缺乏制度化保障,档案管理主观随意,无法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普遍存在应用不合理或功能浅显等问题。大部分档案工作人员缺乏信息素养,无法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

3.档案信息安全问题

受网络的开放性等特征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系统易受到网络恶意攻击,出现档案信息被篡改或丢失等安全隐患。尤其是网络病毒侵入,会造成网络信息系统瘫痪,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加强安全隐患规避显得尤为重要。

4.档案管理员工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疾控中心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成效。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低,无法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工作主观能动性薄弱,专业知识技能更新缓慢,不利于推动档案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三、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策略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前提。疾控中心的领导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转变思想观念,增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根据档案工作的特征与管理要求,合理构建信息化设备,夯实档案信息化管理基础。除引进硬件设施外,还需加强对软件设施的配置,合理开发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加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转型升级进程,切实满足档案管理需求。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需遵循“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发展战略,丰富建设内容体系,涵盖传统载体的数字化建设与增量电子文件的管理等内容。建设内容的落实,还需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保障,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现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档案数字化装置、档案信息化管理硬件设施等方面。比如,档案智能库房是实现档案管理的基础数字设备,涉及档案温湿度控制系统与档案智能密集架等功能模块。除此之外,还包括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档案管理系统等软件系统。推动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软硬件设施的配置,但基础设施的配置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照搬照用,需根据疾控中心的档案工作实际情况,本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及设备,从整体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以推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档案资源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复杂烦琐,通常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强化传统纸质档案的数字化。传统纸质载体档案的作用价值不能忽视,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推进,档案数字化与纸质档案共同存储,或是单独存储电子档案文件成为主流。疾控中心还需根据档案工作实际情况,加速档案数字化建设,扫描纸质档案,技术处理形成的图像文件,提高文件的可识别性。还可以利用光学字符识别软件将图像文件转化为可检索的文字,以提高档案的检索便利度。尤其是档案全文检索的实现,更利于挖掘档案的利用价值;二是电子文件。在办公自动化工作进程中,电子文件的重要性逐步突出,同时电子文件的数量与类型逐步增多,加强对电子文件的管理,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疾控中心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或购买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接各业务系统,实现电子文件的及时归档。

2.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

要想实现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还需加强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订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标准与规范,使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有章可循。在制订信息化管理制度时,需依据疾控中心的实际情况与档案资源特征,确保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更贴合档案管理要求,以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制度的作用价值,促使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展开。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合理分类整理与安全存储档案信息,实现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档案行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规定与建设标准。但各地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存在明显差异。在制订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时,首先,应从参照档案行业现行的法律法规与建设标准,合法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使档案工作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其次,根据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遵循现行的建设标准,适应疾控中心的长足发展需要,合理规范制订档案信息化建设制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加强对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重视,根据本地疾控中心的工作特征与实际情况,加强对可行性资料数据的管理,完善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及绩效考核机制,确保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完整性及有效性,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加强安全管理

在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需加强对大数据等现代科技的整合,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灵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整理疾病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数据信息,建立疾病信息数据库,整合相关的疾病信息与防控知识,建立完善的档案,进行安全存储,切实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完善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方案,规避档案工作的安全隐患,以确保信息安全与实体安全。在档案实体安全管理中,加强对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规范落实档案“八防”措施,在档案管理各流程中,做到档案真实完整,尤其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或档案利用中,应当加强对档案的保护,以加速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应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保密规定,档案信息存储计算机与公共信息网络连接时,需经过安全保密审查。还要加强档案信息网络传输的管理,确保网络与使用过程的信息安全,同时加强计算机系统管理,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版本。计算机外送修理时,需做好计算机修理情况登记与数据内容清空处理,做到数据复制与异地保存。磁性载体定期抽样,机读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电子档案的信息技术管理中,可采取数据签名技术、加密技术、身份认证和防火墙等技术。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管理措施,规避各种影响档案信息安全的因素,以尽快实现网络传送与信息共享等目标。本着真实性、共享性、保密性的原则,进行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管理,切实维护档案网络安全。加强对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管理,包括存储环境、管理制度与技术管理等。在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一是明确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责任,尤其是在电子档案的制作中,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要求其明确自身的责任范围,通过只读模式调阅档案信息,避免出现随意篡改信息等不良情况。二是及时保存电子档案信息,尤其是公文性电子档案,在确立后需减少变动,需要调整的档案应在部门审批后再进行改动,不断提高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指数。三是完善保管制度,电子档案归档后,设置相应的保护程序,使电子档案处于只读状态。定期检查档案信息的实效性与准确性,发现数据库出现问题,需将信息拷贝后再进行全面修复,使电子档案恢复如初。四是加强对电子档案活动的管理,采取访问用户的身份验证方式,避免非法访问用户的入侵。

4.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有专业性强、涉及环节多等特征,尤其是处于信息化时代,需根据用户的习惯不断提高档案利用的便捷性,这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少、档案管理人员不被重视等问题,不利于档案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是应当引进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夯实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基础。同时,建立竞争上岗与职务绩效挂钩机制,对责任意识不强与应付了事的人员施行降级或调岗等处理。唯有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与加强制度管理,才能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升。二是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人才的道德水平。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与职业道德素质,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同时利用职业道德准则,避免其做出违反法律制度的违法行为。三是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对档案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教育,使其掌握先进的理论与方法,了解国家政策法规,明确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流程,并能够得心应手地管理各类别与各载体的档案。还应要求其掌握行业发展的新要求、新技术和新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四是加强思想转变,培育创新精神。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提升,拓展其知识面与眼界,多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掌握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加速档案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还要求其积极学习与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紧跟档案信息化发展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熟练运用常用办公软件与档案管理系统,以快速检索到所需的档案信息。通过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根据工作需要不断拓展软件与系统功能,以加速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进程。

四、总结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带动下,我国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利用数字化系统进行档案数据的精准、便捷查阅,实现档案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更利于提高疾控中心的社会服务水平。疾病防控中心档案管理需向着信息化、网络化与数字化的趋势发展,加强常规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挖掘档案资料的利用价值。在档案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完善等方面加强创新,充分发挥疾病档案信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韩晓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探析[J].兰台内外,2021

[2]关莹莹.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办公室业务,2021

[3]云丽娟.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转型[J].办公室业务,2021

[4]滕绍禹.基层疾控中心对健康教育应持的理念[J].江苏卫生保健,2004

[5]徐迅雷.当疾控中心也成了官僚机构[J].民主与科学,2004

[6]吴礼康.浅论疾控中心的窗口服务[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

[7]颜海英.加强县级疾控中心人才建设的思考[J].江苏卫生保健,2006

[8]刘云祥.试论疾控中心的现代化建设[J].江苏卫生保健,2007

[9]刘景一.疾控中心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

[10]王轶晗,陈麓.基层疾控中心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8

[11]罗利文.浅谈疾控中心档案现代化管理[J].中外医疗,2011

[12]罗瑞云.疾控中心后勤管理社会化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

[13]王红.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疾控中心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2

篇6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08

[中图分类号]G271;R1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0 引 言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测、公共卫生服务、卫生学评价、科研培训等活动以及各项工作改革发展中形成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字、图片及其他不同形式的记载载体。它是人类社会一种巨大的信息资源,既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长期积累下的财富,也是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重要信息资源。近几年,随着现代医疗改革工作的发展,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档案资料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各项工作部署、实行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显然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和利用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也在不断进步,疾病预防控制档案逐渐从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方便了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管理,其中一些非绝密文件也开始在网络上公开。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不但本行业需要,一些政府决策机构也需要用到,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利用也变得多样性。但是,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上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领导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依然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做可不做,从思想上就没有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殊不知,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事件的现场记录,是各种疾病的历史见证,也是查验真伪的第一手重要资料。二是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管理制度依旧有不完善的地方。多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还在沿用落后的卫生防疫机构的档案管理模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管理也缺乏科学性,建档、归档也不明确。三是硬件设施条件难以满足档案利用管理的需求。传统纸质档案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但这套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电子档案管理利用工作的需求,而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配套设施不完善,档案存储环境过于简陋、潮湿,计算机老化现象都会影响档案的寿命。

2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和利用对策分析

2.1 健全档案管理与利用机制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如果想要得到高效的管理和有效的利用,首先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与利用制度,包括各项规章制度和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管理体系,这是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的关键。由于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种类比较多,形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要符合实际情况。同时档案管理制度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保证与时俱进,制定出一套标准的、规范的、统一的档案收集标准,并明确档案材料收集的范围与收集的重点内容。在制定档案管理与利用制度时,档案管理人员应深入了解各科室的主要业务及其活动,在国家制定的相关规范制度的基础上,与各科室进行协商,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档案管理与利用制度。

2.2 提高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和实时性

档案管理的本质是提高档案的应用性,且将以往的档案资料加以整理和存储,在之后的工作中如果需要历史资料的支持,所存储的档案资料便能够发挥作用,更好地指导工作。因此,要使档案具有价值,必须严格把握好档案收集、整理等基础环节的质量,案卷材料是否收集全面、完整、及时对档案的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当发生此类事件时,疾控中心档案室将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包括数据资料、防病知识等,与医院相配合,减轻突发卫生事件给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

2.3 档案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档案工作要办得好,就要将局面进行创新,档案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首先,要将原有的被动服务变成主动服务,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预测上级和其他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改变以往“坐等需求”的做法,这能够在传染病爆发时,让疾病预防控制业务人员快速调取档案,节约大量的时间。其次,要实现局域网上档案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并且要能够及时地更新疾病信息,让人们能够了解到最新的消息,这样才能减轻民众对疾病的恐慌。最后,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分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工作,做到边建档边利用,不断完善档案,编纂人员要多方面、多角度地编纂专题档案,整合相似的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将档案信息资源能够被充分合理的利用,进而使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档案信息化工作早日得到普及。

2.4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档案管理手段越来越丰富。在档案管理的发展过程中,档案资料的数量越来越多,尤其是信息化发展以来,档案数量急剧增长,也为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存在档案利用率较低、档案保存环境较差、档案资料不共享等问题,要想使这些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就要对n案实现管理信息化。所谓档案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借助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保存、管理、处置、利用等工作,使疾病预防控制档案能够发挥出其最大价值,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做出贡献。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实现档案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疾控中心应将档案管理纳入办公自动化的总体架构中,实现档案管理与办公自动化的一体化,其中要包括人事、行政、财务、传染病、调查报告、监控数据、方案措施和疫情统计等数据资料。要将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实现档案的收集、存储、管理、利用的一体化建设,使档案资源高度共享,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是实现档案信息化水平的前提条件。这些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信息安全系统等,且硬件和软件应当以满足使用需求为目标,避免财力浪费,要将资源用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地方。

(3)利用大数据等分析手段对信息进行有效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方便,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程度。在对疾控档案信息加以利用时,由于存储的档案资料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直接进行统计工作可能比较困难。因此,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对档案数据进行建模分析与统计工作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并能够挖掘出隐含的信息,发挥出档案信息的价值,更好地为疾控工作服务。

3 结 语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工作是公共卫生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发挥出档案信息的最大价值,对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应当从实际出发,探析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切实提高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的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篇7

最近几年以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主流的发展趋势,档案管理事业自然也不例外。对疾控中心来说,其本身的工作量极为庞大,尤其是对档案管理工作而言,面对海量的信息数据,需要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实施整理,单纯依靠人工整理往往难以有效保障精确性与工作效率。而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能够进一步简化相关流程,使得工作量显著降低,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我国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何有效解决这些不足,进一步提升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就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档案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决定档案信息化建设必然需要一定的软硬件基础,比如局域网、性能良好的电脑、档案数据库以及大容量服务器等等,同时还需要开发档案管理专用软件,加强档案网络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等。然而,疾控中心档案管理部门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拨付,资金拨付通常无法满足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的需求,使得信息化技术设施相对较为薄弱。

(二)管理制度存在滞后性。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大部分疾控中心都在尝试主动引入现金的管理方法与技术。然而,受到档案管理传统理念的制约,档案信息化管理仍旧是沿用传统的管理制度,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导致数据库、资料以及信息管理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性。

(三)档案管理队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由于部分疾控中心对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的重视程度不足,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存在较大的滞后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并且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教育,档案管理队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各项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1.硬件系统建设。疾控中心应当意识到硬件系统建设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为档案管理部门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主动购入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以及高性能计算机等硬件设施。与此同时,针对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庞大的信息资料,还应当购置专门用于档案整理、收集的计算机,便于档案信息的快速传递,进一步发挥硬盘储存容量大、检索快以及储存方便的作用。2.数据库建设。对于之前保存的纸质档案,疾控中心应当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数据库建设,主动针对各种分散的、多种介质的档案文本、照片、录像以及录音等进行有效的转化归档处理,真正实现档案资料的自动整理、检索、查阅以及利用,提升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精度。

(二)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档案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倘若仍旧沿用传统档案管理制度,显然会导致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效率下降。这就需要各个疾控中心综合参考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与档案资料库大小,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档案管理的数量、人员以及档案室进入要求等,将责任进行细化,并落实到具体岗位,通过明确实际工作的操作章程,保障有关工作人员均能够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来开展工作,进一步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规范性。除此之外,疾控中心还应当积极制定一套与管理制度完全适应的奖惩方案与监管方式,奖罚分明,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自觉性,通过一套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促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培训教育。首先,疾控中心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后继管理工作,通过制定业务考核体系、档案管理人员任免体系、继续教育体系等,进一步提升广大档案管理人员的紧迫感,使其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其次,疾控中心应当综合参考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晋升体系,在有效调动档案人员能动性的同时,吸引更多的综合素质过硬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以此来充实档案管理队伍,以此来带动整个档案管理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最后,加大档案管理队伍的继续教育力度,通过主动开展多种类型的教育形式,包括讲座、委培等形式,积极进行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信息化专业知识的培训,全面提升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信息化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政府疾病防控的重要单位,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关系到疾控中心工作的质量,同时还关系到我国疾病防控事业的发展。这就需要疾控中心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针对当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系统的分析,同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通过多方面举措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促进我国疾病防控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瑛,郭宏.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建设[J].职业与健康,2014(15):2193-2194;2197.

篇8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是疾控中心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疾控中心很多工作都是根据档案上的资料进行的,对疾病的详细记录,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的研究这项疾病,研发出治疗这项疾病的有效药物,当这项疾病再次爆发的时候,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有效的减少死亡人数。疾控档案中记录了疾病的传播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远离传播源,从关注自身的健康做起,可以有意识的对疾病进行预防,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卫生组织更好的对档案进行利用,可以为他们节省更多的时间,为人们的生命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医学是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样疾控中心的工作者应该要不断学习,通过对档案中信息进行不断的研究,对档案中的信息及时进行更新,可以促进疾控中心的总体发展。

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虽然信息化管理已经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被应用,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在对疾控中心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管理不够规范。疾控中心的档案有很多类,例如:人事档案、疾病案例档案等,而且档案数量也十分庞大,所以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非常繁忙,在使用信息化管理对档案进行管理时,往往不够规范,对不同类型的档案没有做到分门别类,有时还会出现档案丢失的现象,当需要使用某份档案的时候,由于不规范管理,造成寻找档案时间过长,为疾控研究人员的工作带来麻烦;第二,档案信息化程度过低。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使用信息技术,但是很多地区的疾控中心在信息化管理中,由于软件或者硬件设施等原因,档案信息化程度过低,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够成熟,造成档案管理出现漏洞;第三,缺乏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疾控中心信息化管理虽然要借助信息技术完成,但归根究底,完成这些工作的还是工作人员,所以在管理中就需要管理人才,但是目前很多疾控中心都缺乏这类人才,现有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信息技术掌握也不够熟练,这些都不利于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三、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第一,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中,完善的管理系统是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有了完善的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对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按照明确的流程将档案输入到网络中,根据档案的类型、来源、时间等分别进行收集与整理,当疾控工作人员需要档案时,可以快而准的将档案从电脑中调出来;第二,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过低是阻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原因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很多工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加强信息化建设尤其重要,疾控中心要增加软件、硬件等设施的建设,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要注意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管理系统,定期派人检查计算机的使用情况,要保障工作时设备可以正常运行,促进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第三,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在疾控中心信息化管理中,管理人才是提高信息化管理质量的关键,信息技术再强大,也有出错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对熟练掌握好信息技术,当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及时的发现,并且运用专业知识将问题解决好。在建设管理队伍时,要加强对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因为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与人们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意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更好的落实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促进疾病中心的全面发展。

篇9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237-01

疾控中心对档案的管理和利用,直接关系到业务的开展以及过程中对于疾病预防的进展工作,这些档案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证明所汇聚而成的结果。对疾病预防有很强的利用价值。同样的,对于这些档案的管理方式各不相同,档案的管理包含了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归档到保存利用的过程,需要有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分工要明确,这样才能将档案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为卫生防疫提供便捷有利的条件。

一、疾控中心

疾控中心全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一个事业型的公益单位。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与公共卫生,我国已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且在各省、市、自治区等建立了相关的分支机构。

(1)为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提供相关的政策,规章和科学依据等。

(2)建立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实施相关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的工作计划。对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因素进行监测。对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生、生长、进行病学检测。

(3)参与和处理地方重大疫情、突发疫情事件。建立应急反应系统。研究开发且推广先进的技术,以便促进公共卫生监测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组织实施全国性重大疾病专题访问。

(4)着重研究影响国民经济和生命健康的疾病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对疾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5)组织和承担疾病预防的控制等相关的科学研究,负责对下级部门人员的培训;国际方面,与国外精湛先进的技术进行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

二、档案管理

档案的管理是预防疾病工作机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一种历史文献,可以为以后疾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咨询、发展、决策的科学依据。若想疾控工作开展得顺利,就必须夯实档案工作基A,必须不断丰富档案管理的资源。确保档案齐全完整,为疾病预防事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加强规范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促进疾控事业稳定地发展。档案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档案法律意识。规范化的管理有利于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为档案管理提供硬性条件。规范化的管理可以确保档案的收集和利用。可以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相比之前的工作更加的规范化、制度化。

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必须分工明确,否则,到了用的地方就会自乱阵脚。应分两级管理。中心统筹,下级各部门进行细致化管理。下级部门要听中心的统一安排。

疾控档案的管理要着力解决档案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要创新发展档案服务的方式,更新新型的服务观念、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善于交流,接受新信息,达到资源共享。作为一个疾控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创新归档方法。要树立职业意识、培养自己的职业操守。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结语

疾病预防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它与人民密切相关,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SARS”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不断警示人们要提高疾病预防的工作。重大疾病的流行时刻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就要求疾病预防中心要时刻关注民生民态,以人民生命安全为首位。同样,也要求每位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的分类,做到“一类一整”不能害怕麻烦,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做好足够的材料准备。只有做好疾病预防事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篇10

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档案两级管理是指在疾控中心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将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形成的技术档案实行分为中心级、科级两级管理。其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1.1 将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档案纳入中心档案工作管理体系

同其他门类的档案一样,业务档案的管理也应在接受中心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由中心档案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1.2 将业务档案分为中心、科两级

对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大量疾病防治、卫生监测档案分别为中心级业务档案和科级业务档案两个层次。

1.3 中心级业务档案管理

凡划归的中心级管理的业务档案,由各科兼职档案员负责收纳、整理、立卷,定期向中心档案室归档,交由中心档案室统一保管和提供利用。

1.4 科级业务档案管理

凡划归为科级管理的业务档案,交科保存,由各科兼职档案员负责收纳、整理、立卷,并负责保管和提供利用。

2 中心、科两级档案范围的确定

2.1 中心级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

在确定中心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时,应本着总体性、综合性、分析性及学术性的原则对档案进行划分。即要将那些反映主要业务工作的总体水平的材料以及在基础监测上形成的综合性、分析性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且保管期限长的材料确定为中心级档案,以确保中心存业务档案能够全面反映和概括本机构业务活动及工作水平。总体来看,中心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 业务工作法规、标准及技术方法的研究档案。包括有关证书、研究报告、编制说明及验证报告等。

2.1.2 年度或跨年度的法定传染病、地方病及中小学生常见病等疾病防治方案及总结、疫情流行病学分析、疫情流行趋势预测等。

2.1.3 重大事故、疫情暴发、中毒调查处理等有关材料包括调查报告及现场调查记录及有关的行政处罚材料等或年度综合性分析总结。

2.1.4 各项业务工作的统计月报、年报。

2.1.5 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业务论文。

2.2 科级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

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日常业务活动中更大量地、且直接地是形成服务对象档案,即在对其所辖区内或对被划定为本中心管理的单位所提供的经常性的疾病控制、卫生监测服务中所形成的材料。这些材料的保管周期不易确定,需随所服务的企业的存亡而定,而且不少材料还因工作需要逐年加以补充,因此存科保管更为便利。此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果的取得周期长,其疾病流行及防治规律得自于长期的大量的日常性监测材料的积累。这些常规性监测材料不仅对当年的疫情分析有用,更可能是在若干年以后,能从中发现和分析出疫情流行规律。因此,这些一般性、经常性业务活动形成的材料不能因为有了综合性或总结性报告就可以随意处置,而应做为科级业务档案存科保管。

3 实行两级管理的意义

3.1 中心级管理有利于疾控业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首先,中心级业务档案管理可使中心档案能够反映业务工作全貌和工作水平,对于中心领导及时把握全局,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其次,由于中心级业务归档范围明确将具有总结分析性、学术性的材料交中心归档,从而要求各科业务人员不能再仅停留在做一般性工作小结,而是要在大量的监督监测材料上做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析性报告,从而促进了业务工作的提高。第三,中心档案室人员针对业务档案开展信息加工,通过各种编研材料为全中心科研防病工作服务,有利于疾控机构科研工作的开展。第四,中心级档案管理便于开展中心疾病防控信息的交流,为全市甚至全国的疾控工作提供利用。

3.2 科级管理是有利于满足疾控业务工作日常的需要

疾控业务有延续性,在对监测点、直管单位的监督监测中,要经常使用其前一年或前几年形成的监督监测档案;特别是随着生产经营单位的变化,有些档案还要不断进行补充或注销。因此科级管理就可以及时满足疾病预防控制的日常需要。

4 两级管理的实施

4.1 建立切合实际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对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业务档案,要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切合实际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首先,在制定业务档案归档范围和归档制度时,中心档案室人员应深入各科室,了解各科主要业务活动,再结合卫生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关于业务活动形成材料范围的规定,经与各科密切协商,具体确定符合业务实际的各科中心级和科级业务档案的归档范围。其次,对于各科的科级业务档案也要同中心级业务档案一样,提出统一的立卷要求,以确保科级档案立卷的规范,但可使用不同的卷皮,以示区分;第三,严格科级档案的保管及利用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将档案据为已有。

4.2 加强对兼职档案员的培训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