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能力建设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6 15:46:2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科研能力建设,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科研能力建设

篇1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识码:A

1 科研能力的内涵

科研能力是人们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运用科学方法探究事物本质和规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本领。能力是心理学中一个常用的概念,它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特征。严格意义的科研必须有未知的问题,有解决问题的答案,即研究结论;有客观的资料,即“论据”;收集信息和评价信息要“系统”。技术机构科研是研究人员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科研是技术机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参与其中,关键在于帮助研究人员确立科研意识,把握科研技能,提高科研能力。综上所述,技术机构的科研能力是直接影响技术机构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效率并确保科研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特殊能力。

2 技术机构科研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1)科技兴检的需要。质检技术创新的策略主要包括领先技术、连锁技术、嫁接技术、组合技术等。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需要围绕全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和产品目录,通过努力,基本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开放共享、公正高效”的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体系,深化技术机构的改革,利用技术机构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为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当前的质检行业面临着诸多竞争,一是行业内的竞争,主要包括本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产品质量技术检验机构的竞争;二是来自外部的潜在竞争者,尤其是当前对于公共服务社会化的要求的情况下,民营检验机构的出现,以及国外检验机构的不断进驻,促进了检验技术机构向正规化市场运作方向迈进的步伐,同时也加速了行业间或跨区域之间的竞争程度。为了赢得市场竞争,加强科研能力,提高竞争力显得尤为必要。

(3)职责履行的需要。产品的检验是政府的职能工作之一,是政府依靠职权对社会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然而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不法商家趁机谋取利益,或者由于产品提供者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导致了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污染,再加之政府监管部门的低效率、低质量、低技术等弊端,疏于对产品的质量检验,导致了市场上频频出现有关产品安全的报道。这对政府加强质量监督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加强科研能力,促进技术进步,是提高监督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3 技术机构科研建设的现状

(1)科研能力有待提高。近几年,随着上级对技术机构发展指导思想的转变,极大部分技术机构将工作重心从埋头创收转移到了业务创收和能力建设并重。当然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包含的内容很多,科研能力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它体现了一个技术机构的整体技术能力的水平。质监系统技术机构的能力建设起步较太晚,在科研能力上表现为基础差、水平低等方面的特征,在发展的道路中走了很多弯路,因此我省技术机构的科研建设还是不容乐观,技术机构的科研能力还是比较薄弱。

(2)旧观念制约了科研能力建设的发展。省内很多技术机构还是停留在就检测而检测上,缺少对检验方法的钻研精神和鼓励对检测方法优化研究的动力。技术机构是检测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检测方法等科研项目的突破靠的是技术机构。尽管近几年省局提出了能力提升的要求,鼓励技术机构提升检验水平和科研开发,但由于受到旧观念和体制的影响,技术机构的主要任务基本上还停留在创收,以完成上级下达的经济指标任务。

(3)科研建设停留在表面,缺少成果。尽管省内很多技术机构从思想上开始重视科研能力的建设,但是(下转第17页)(上接第11页)并没有从具体措施、行动上深层次地支持科研项目的建设。尽管有些单位争取到了科研项目,但是科研工作停留在表面的居多,少有深入细致地进行科研工作,省内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寥寥无几。

总体上讲,目前政策环境还没有形成支持科研建设的氛围,一种情况是技术机构没能力搞科研,另一种情况是有能力搞科研,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科研工作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层次进行研究,开发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4 科研能力建设的可行性

随着近几年用人机制的改革,很多技术机构引进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充实壮大了技术机构人员队伍,使技术机构拥有一批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专家,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具备了科研开发的人才条件。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技术机构随着自身业务创收能力的明显增强和政府公共财政经费投入的较快增长,硬件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有些技术机构的环境和检测装备都是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因此,技术机构内拥有的各种仪器和检测设备,为科研项目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再次,省局每年都有专项科研经费来支持省内技术机构积极申报有价值的科研项目,为科研项目建设提供了经费的保障。

5 科研能力建设的途径

(1)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激励机制。要调动技术机构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就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如每年进行对各类技术机构的科研成果进行评比,颁发证书和奖金,与职工评优挂钩等,进一步激励更多的技术机构开展科研活动。

篇2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同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教师是履行这三大职能的主体。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并且与其他两个职能的实现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为此,要准确把握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更好地履行高职院校的三大职能。

一、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认识

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明确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持续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实际上,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支持,科研工作始终贯穿于高职院校“教”与“学”的过程中。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他们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及其科学研究,例如,瑞士的自然资源极度匮乏,却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发达国家,依靠的就是科学研究。由此可见,科研能够让职业院校办出特色;科研过程可以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科研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教育效果;科研能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也就是说,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的“用科学解决,百业有进步;不用科学解决,便无进步”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职业教育与科技、科研的关系。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是学校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社会服务都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支持。

但应当明确的是,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在科研工作的定位上应该是不同的。只有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进行准确定位,才能有针对性地加强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促进其科研水平的提高。普通高校的发展定位和职能要求需要其科研侧重理论研究,并以基础性研究为主。虽然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应从事一些理论研究,但和普通高校教师相比,理论研究不是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的主攻方向。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应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其原因有二:一方面,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特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必须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注重应用型研究,注重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开发和应用,应主要以科技开发、成果推广为主,而非“高、精、尖”的创造性研究,也不是进行基础性研究,而是将新知识、新理论用于特定目标的研究,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推广,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又促进和带动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达到“双赢”的效果;另一方面,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师的科研应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的应用型研究定位应体现在:一是科研课题要来源于实践,即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出现的管理和技术难题入手寻找课题,找准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二是研究过程要与实践密切结合,着重参与式的行动性研究,即“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而且是为了行动而进行研究”;三是研究结果要运用于社会服务和教学实践。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结果一方面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要把研究成果引入职业教育课堂,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充实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二、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和体现

1.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科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它是一个人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可反映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简言之,就是教师从事并完成科研活动的能力,综合起来应包括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文献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提炼加工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协调组织和团队合作能力、成果的文字撰写和成果推介能力等。

2.教师科研能力的体现。教师不同于专职的研究人员,因此不能用研究人员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科研能力,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其科研能力更多地应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而不仅仅是撰写论文和专著数量的多少。结合高职院校承担的三大职能,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应该既是学院的科研骨干和优秀教师,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服务的行家里手,是“懂科研、善教学、能服务”的“三位一体”专家。2005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同志在一次高校工作会上说:“没有科研,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合格的高校教师,要有合格的科研能力,优秀的大学教师要有优秀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学校质量、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任何大学,都要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任何情况,都不应放松对大学教师科研的要求”。这对于高职院校也同样重要。

三、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状况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研究能力仍不尽人意,且存在着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

1.科研基础差。目前由于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或是从成人院校转型而来的,其大部分教师的学历相对较低,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由于教师们以前接触科研活动较少,有些教师甚至不知道科研项目应该怎样做。

2.教师的精力有限。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较多,且不断增设新的专业,再加上教师的引进相对滞后以及师生比的限制,致使任课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课程门数与课时数过多,他们用于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导致教学和科研之间产生了冲突。

3.缺乏正确的科研方法。做科研是要讲究方法的,有的教师虽然课讲得很好,但却不知如何做科研,对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不了解;在申报课题的时候,存在着课题设计思路不清、研究内容与题目不符、调研方法的阐述不到位等问题。

4.引进人才的科研素质和能力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近些年,高职院校为了加快自身的发展,从其他高校和生产一线引进了一些人才,他们虽然充实了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但是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一是来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他们虽然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但由于在求学阶段多从事基础研究,缺乏对生产实践的了解,更缺乏开发与应用推广科技成果的能力;二是来自生产一线的人员,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其理论功底较差,在课题研究设计、论文写作等方面较为薄弱。

四、高职院校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

1.挖掘内在因素。一是促进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以及学院发展和专业建设的要求,选准研究方向。只有选准研究方向,才能逐渐积累研究成果、增加研究深度。以项目申报为例,在申报项目时,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是项目评审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课题研究的基础,前期成果越多,审批立项的可能性就越大。项目主管部门出资立项的目的是申报者要在一定时间内产出成果、解决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引导教师找准自己的科研定位,促进其科研能力的增强。

二是苦练内功。科研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状况,这在客观上包括人的智商和情商,这是从事科研的基础;在主观上包括教师对科研的兴趣和付出,只有教师把科研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才会自觉地投入精力,也才会产生科研成果,这是从事科研的关键。一个人的科研能力是逐步积累形成的,只有不断地付出,科研能力才会逐渐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将精力集中于科研工作,促进其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是强化学术规范意识。学术规范是每一个研究者必须遵守的学术道德。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必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认识,这样才能有助于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受到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及考核评价等压力,当前在学术界也存在学术不端的不良风气。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对包括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在内的七种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和查处规定,高职院校应强化制度建设,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查处,引导教师通过正当途径和手段创造科研成果,从而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切实提高。

篇3

1.1科技项目经费大幅提升科技项目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撑。“十一五”以来,里下河所承担的科技项目数进一步增加,项目经费大幅提升。“十五”期间,里下河所共承担科技项目210项,到账经费3652万元,“十一五”期间,科技项目数达到335项,到账经费达8857万元,2011-2014年,立项项目数已达到327项,到账经费超过1.14亿元。通过对立项项目梳理,有以下三点显著变化:一是项目来源明显丰富。“十一五”以来,新开辟了国家发改委专项、国家及省引智项目、省标准化项目、市环保课题等申报渠道,获得的项目经费已占到经费总数的18%以上;二是基础研究实力增长。里下河所是以应用型研究为主的科研单位,基础研究向来是薄弱环节,“十一五”以来,共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基金22项,基础研究项目数位居全省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前列,有效地开拓了前瞻性研究思路;三是青年科技人员主持项目增多。45岁以下科技人员主持的项目占所有项目数的比例从2006年的39.6%升至2014年52.6%,青年科技人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1.2科研条件建设支撑作用彰显科研条件是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3]。“十一五”以来,里下河所始终坚持将科研条件建设作为科技创新事业的重要内容,先后设计建成建设标准一流、占地65.3hm2的万福科研基地,占地2hm2的生物农药、复配农药、种子包衣剂产品中试基地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占地6.7hm2的扬州辐照中心等三大科技创新基地,近期还在江都小纪镇承租流转土地约400hm2,建有农业科研成果展示核心区和基础种子繁殖区,极大地改善了科研手段和条件,为科技创新创造了条件。同时,里下河所打造了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科研基础平台,建成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扬州试验站、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小麦育种与种子研究室、油菜、水稻、小麦试验站、江苏省小麦种质基因库、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副产品基地等19个重大平台,争取建设经费达3500多万元。这些平台已成为科技创新培育基地和成果转化中心,为里下河所科研项目与经费的增长,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1.3人才团队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团队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4]。里下河所始终坚持“人才兴所”的战略,将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全所工作的重点。一方面,为科技人员构建良好的后勤保障制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为科技人员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申报课题和荣誉。里下河所还特别关注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鼓励青年人提升学历、增长见闻,进一步完善“传帮带”制度,返聘一批老专家,对青年人给予指导,同时设立年投入达100万的所基金,定向资助青年科技人员,为其快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里下河所拥有科技人员164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人员53人,博士20人,硕士41人,人才数量与层次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中位居前列。

1.4科研产出量质并举科研产出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实施成效的重要指标。“十一五”以来,里下河所共获得各级科技奖励64项,育成农作物新品种43个,获得品种权24项,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较以往均有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品种创新方面,小麦品种扬麦16成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年推广面积最高达60多万hm2,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列入全国主导品种和江苏省主推品种。扬麦20替代扬麦158成为国家区试对照品种,扬辐麦4号连续3年创江苏省小麦单产最高纪录。2014年,里下河所还与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签订关于小麦赤霉病穿梭育种的合作协议;水稻品种扬两优6号连续多年位列全国两系杂交稻推广面积前5位,扬粳4038、扬粳4227被农业部列为超级稻品种,被誉为“赛泰米”的丰优香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油菜品种扬油9号列入江苏省主推品种。生态农业研究方面,研发的麦秸全量机械化还田轻简稻作技术连续多年被列为江苏省主推技术,年推广面积超过134万hm2;研发的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育及标准化养殖技术及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均通过省级成果鉴定,分别获得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核技术研究方面,辐射诱变育种团队2014年获得联合国植物突变育种杰出成就奖和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特别贡献奖。

1.5科企合作助推成果转化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里下河所以组建的三家科技型企业作为平台,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成立的江苏金土地种业公司在扬州湾头、江都小纪、高邮司徒等加工基地建立了年产超万吨的种子生产线、烘干线,现拥有厂房、仓库等近1000hm2,明显增强了公司稻麦良种生产和加工能力,满足了市场对优质良种的需求,扩大了新品种在生产上的覆盖率,成为全国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已连续4年销售额超1亿元,纯利润超过1000万元;成立的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生物农药研究的企业之一,目前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产品销售到以色列等国,年创汇200多万元;成立的扬州辐照中心,主营的热缩套管产品已在全国30个省、市推广,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是全国最大的母排用热收缩管生产厂。

2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问题

2.1科研投入偏低,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近年来各级政府每年都在加大对农业科研的经费投入,但由于农业科研具有公益性、周期长等特点,研究问题增多、难度增大,人工成本提升,仪器设备更新加快,导致投入与需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5]。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由于平台较低,影响力不够,各类农业科研项目申报指标有限,渠道狭窄,更是很难获得国家或省重大科研项目的落地,空有科研亮点却不能获得稳定持续的项目支持。

2.2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重大成果难以突破目前科研与生产相分离的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农业生产中急需的有效科技成果不足,成果转化率低。其原因一方面是转化渠道不畅,科研、生产、推广和应用是成果转化的一条链,但各步骤却是由不同机构来完成,中间的联动机制并没有完善;另外,部分农业科研人员重成果数量不重质量,没有真正从农民需求着手,成果不能适应生产,与市场脱节,无法形成可以大面积推广的重大成果;同时,成果转化需要的政策、金融及税收等支持体系不完善、成果转化的投入偏低等也制约了重大成果的产生[6]。

2.3科技基础平台利用率不高一是统筹规划缺乏。申请建设平台时,缺少顶层规划设计,造成整体衔接、功能互补不够,不能建立起布局合理的创新能力建设体系[7]。二是后续投入不足。各级平台的建设投入一般都是前期投入大,建成后没有稳定的经费支持日常维护与运转,制约了功能的发挥。三是管理不科学,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平台建成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无法建立开放的共享机制,造成仪器设备闲置[8],平台利用率降低。

2.4学科间协同创新不够目前的农业科研工作学科间交叉和融合更为深刻和广泛,多项重大成果都是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产生的。但部分农业科研人员习惯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研究,各研究室、学科间缺乏交流与合作,各自为政,研究力量难以整合[9]。同时,与外单位联合攻关,共同破解重大技术难题决心不强,协同创新严重不足。

2.5青年领军人才培养亟待加强领军人才是科技工作的核心,杰出的领军人物能带动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里下河所就是因为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的带动,才能取得当前的成就。但大多数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青年领军人才的培养进度缓慢。究其原因,一是青年科技人员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很难获得相应的科技资源,主动性发挥不够;二是待遇不高,特别是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没有高福利稳定人、吸引人;三是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的长效管理体系[11],对科技创新成果没有稳定的奖励机制,无法激发青年科技人员创新热情。

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策研究

3.1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创新项目建设新局面创新能力建设首要的是依靠项目带动原则,特别是重大创新项目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影响力和创造力。目前,产学研联合是重大创新项目建设的主流趋势和重要手段。农业科研单位科技资源有限,但是熟悉地区生态特点和农业生产需求,在研发应用型成果等方面有优势,高校资源雄厚、基础研究扎实,可为科研单位提供有效的资源、材料、创新手段及科研条件,企业有资金优势,可有效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应当积极主动地加入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中,实现优势互补,走出一条通过利用外部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道路[12],积极主动地推进重大项目落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3.2面向产业发展需要,助推创新成果培育目前,以追求高产、高效、营养健康、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之中[13]。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目的就是研发能适应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农业成果,创新成果的应用不仅可以显著提升科研单位的影响力,还可以更好地创造效益反哺科研,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应该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研发实用型创新成果为导向,强化成果配套关键技术的研究,使成果能加速适应市场,快速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

3.3提高科技平台利用效率,夯实创新基础一是完善科技平台管理制度,合理整合资源。进一步明确管理主体,划清管理责任[14],寻求各平台内部联系[3],合理规划,整合有限的资源,突出建设重点,细化建设目标,提升建设水平。二是充分发挥科技平台公共服务功能。根据各科技平台专业方向,提供各类技术服务,将已建成科技平台的科学仪器、图书资料等实行共享,部分面向社会开放,稳定科技平台的日常运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利用科技平台的影响力和激励手段吸引创新人才、申报各类科技项目,提高竞争力。

篇4

能力,就字面而言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从心理学的角度则是指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按照大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能力层次(由高到低)可以分为: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空间能力、行为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外语、计算机、非智力因素)接受知识的能力(信息性知识、思想方法知识、经验性知识)。

高等教育作为提高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途径,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教育的重任。近几年高等教育的本科教学改革,坚持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并重,注重了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的协调,突出强调了能力培养的条件和环境,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传授知识、技能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如一些大学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鼓励低年级学生参加科研课题,建立本科生创新实验室,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在实验室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等。通过探索,许多本科生在毕业前就发表了科学研究论文,或申请了发明专利,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大学校园文化对本科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方面。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集中体现,在所有育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全方位育人氛围、育人环境的统称。校园文化包括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活动层面的内容,即生态化和人文化相辅相成的校园环境,淳厚向上的校园精神,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除了价值观之外,还包括课程建设(保障学生的学习权,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要把它作为文化来建设)、社团建设(它是校园文化的显示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是开展校园群体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环境建设(自然景观,包括绿化、草木等;人文景观,包括历史财富、碑文、建筑等;科学景观,包括科学家画像、科学精神等)。可将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简单地划分为以下几部分。

1.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为保障,以提炼大学精神、提高全民素养、提神文化品位为重点,以改善学风、教风、校风为目标,建设有特色的人文校园。

2.校园环境文化,它不仅包括校园的总规划设计、校园的绿化和美化等环境文化,而且包括教学办公设施、行政后勤服务装备、文体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文化,以及学习生活管理制度、招生分配制度、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文化,更包括校园内体现的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等。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精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它体现着大学理想和人文精神,反映着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

3.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指校园认为实现学校的各种只能和自身的发展完善而开展的一切活动,如教学、科研、管理、产学合作、学术交流、社会时间、讲座、报告、文体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最生动具体的表现,是人们可感可触的文化现象,也是校园文化得以产生和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是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练兵场,还是校园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与其他亚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二)校园文化对本科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能力培养仅靠高校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大学校园文化对本科生能力的培养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校园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环境诱导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创新因子,诱发学生产生创新冲动,促进学生的创新行为。创新一般需要一个环境,那就是民主自由的环境,这也是创新的养料与气候。只有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人格才会得到自由和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会有创新性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校园的民主气氛不只是创新教育的背景条件,其本身就是最有意义的创新教育。此外,合作交流的环境有利于各种思想、意识发生碰撞,并在碰撞中鉴别真实与虚伪、创新与保守。校园文化的独特氛围创设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校园文化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创设了主渠道。应试教育使部分学生变成“高分低能”型,加上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社会复杂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方法的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在更大的领域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广阔的舞台。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为学生提供了锻炼适应环境能力的条件和机会。在各种文化沙龙和社团中,因为大学生们有着更多的共同点,所以他们之间更容易进行感情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而参加不同形式和不同场合的灵活开放的校园文化活动,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通过校园文化创设的主渠道,学生接受教育,经受锻炼,接触社会,适应社会。

3.校园文化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创设了重要条件。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聚集了一批志趣相投、爱好一致的学生。任何校园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都需要完善的组织管理和策划实施,而学生就是这些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策划者,在组织举办活动的时候,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也会潜移默化地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培养要素

对于化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能力培养也同样重要。结合具有共性的能力培养要素,从校园文化的角度,考虑化学专业的特殊性,化学专业本科生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繁杂的学科门类,专业与岗位、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实际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前大都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宏大抱负,但在社会中真正想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却又发现他们接触的社会与之前的学校完全不同,他们能否成功还受到其他因素的牵制和干扰。有些人因此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与之前昂扬的斗志。不难发现,导致这一情况的真正原因来自毕业生自身,因为他们对真正的社会生活只作了简单或片面的估计和认识。所以学生在大学阶段应该具备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当然适应社会不仅要接纳世界、认同世界,而且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适应社会,并有决心和毅力弘扬自己的主旋律。

(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高度集约化的产业,虽然大学毕业生不可能都走上领导岗位从事管理工作,但每个人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都需要程度不同的组织管理才能,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招聘单位近几年也往往把大学毕业生中的班级干部和学生党员作为优先考虑对象。其实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的机会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你可以竞选各级各类学生干部乃至学生会主席,即使是一个寝室的室长,在为同学服务的同时,你自身的能力其实也在锻炼提高。类似趣味运动会、才艺晚会的活动组织,尽管不能与今后的工作相提并论,但是在此过程中个人的组织管理能力肯定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专业,人际交往是人们得以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着重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完全不相符的,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也是格格不入的。目前许多高校都组织了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大学生间的来往,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科,对研发人员开拓创新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开拓创新能力其实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合力。高校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了激发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哲学、文学艺术类课程,力争为培养开拓创新能力奠定基础。高校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开拓创新氛围,创设学生开拓创新能力培养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过程中,新颖独特也是永恒的要素,学生组织者在追求其关注度和参与率的同时,其开拓创新能力也得到锻炼。

(五)决策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对它的甄别、掌控和运用,随时需要决策能力发挥作用。决策能力指在面临多项选择时能及时、果断作出重大的选择,如果决策正确,它可以使你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以较少的付出获取较大的成功。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首先要克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对社会和态度常常受到群体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的左右。从众心理重的人依赖性强,无主见,人云亦云,容易迷信权威和名人,常说违心的话,办违心的事。而决策能力强的人,能摆脱从众心理的束缚,做到思想解放、冲破世俗,不拘常规,大胆探索。其次要增强自信心。拥有自信心是具有决策能力者明显的心理特征,没有自信的人一般不具备决策能力。增强自信心,就是有迎刃而上的胆量,要变被动思维为积极思维。最后要能文能武。许多大学生目前貌似“新潮”,自认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实际上却是知识面过于狭窄,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这些都是阻碍决策者作出正确选择的绊脚石。

(六)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严谨的实验科学,化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而实验是需要动手实际操作的。化学专业大学生要培养的实际操作能力,不仅指专业领域实验操作的技能,这比其他学科的学生要求更高,而且应包括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可以通过组织参加课外活动进行锻炼和提高。

三、与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

经调研,高校校园内组织的与本科生能力培养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有:学生生活园区文明创建、才艺晚会、趣味运动会、书画比赛、新生风采之星、社团巡演、校园十佳歌手、辩论赛、电脑网络大赛等;而与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有:化学文化艺术节、模拟课堂大赛、化学专业师范生技能大赛、秀我本色--溴我苯铯风采大赛、百科知识竞赛、自主创业大赛、化学知识和操作竞赛、环保服饰大赛等。

从以上不胜枚举的活动来看,校园文化活动无论与化学专业是否有关,都可以推动上文中所提到的六大能力要素――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是普通的校园文化活动缺少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之对照的是与化学专业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则较为重点地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建设与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可以重点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一)从校园环境出发

校园环境是一个文化氛围,从列举的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校园文化活动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整体的优美布局、办公设施的齐全、良好的学校氛围,都对校园文化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我们可以营造良好的针对化学专业本科生的校园环境,如图书馆可以多增加一些关于化学专业的书籍,增加电子资源的数量和规模,提高更新速度,方便化学专业的学生查找学科前沿的相关知识;又如实验室在保证日常教学的同时,可以将比较完备的实验设备向学生开放,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科研探索,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而且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二)组织学生活动方面

从分析每年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看出,由学生组织的这些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多重能力,尤其是学生组织的与化学专业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更加全面的、有针对性培养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六大能力,针对化学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也不相同。例如师范专业的学生比较重视师范生技能,开展模拟课堂大赛、师范生技能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让化学专业的师范生提早接触教学过程,训练教学技能。这些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都离不开大学生的自我策划和组织,在无形中能提高学生的策划、组织、决策能力。而且,每年的模拟课堂大赛、化学师范生技能大赛中都有许多别出心裁的地方,这也是大学生尤其是化学师范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展示。

(三)校园文化中的精神建设

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中处处都渗透着化学,建造好一个良好的校园精神氛围,对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要由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共同建造,培养化学专业大学生所需的精神氛围,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氛围,而且包括化学专业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良好的校园文化(这里特指化学方面)氛围,不仅是由许许多多化学专业本科生共同营造的,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更多的化学专业本科生。

通过创设这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将得到更多的提高与发展,更加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当然,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在不断地扩展和强化,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过程中摸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凤泰.提高文化素质培育创新人才[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衍建.世界第一流学府看好的10项素质[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3]张学书,曲士培.台湾校园文化[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4]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王司瑜.建设文化校园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7,(2).

[6]胡云斗,张冠杰,仲广荣.浅谈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7]杨叔子.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J].中国高校研究,2007,(3).

篇5

【关键词】

人才培养;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应用技术大学

一、职业能力拓展的基本内涵

职业能力是指劳动者在先天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锻炼逐步形成的成功完成某一职业工作的个性特征。职业能力拓展,是相对于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而言的,也就是非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非专业职业能力既包括各行业都需要的一般职业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也包括各行业所需要的除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特殊职业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非专业职业能力的拓展,既包括一般职业能力的拓展,也包括除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特殊职业能力的拓展。

二、应用技术大学开设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重要意义

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与普通大学并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和面向工作生活的类型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协同育人是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特征。为实现应用技术大学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构建一个基于能力本位的适合专业发展定位和区域特点课程体系十分重要。课程体系应包括基本素质理论课程、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几方面。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纳入到应用技术大学课程教学体系中,体现了应用技术大学“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顺利实现就业,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职业能力系统中,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职业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专业能力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良好的非专业职业能力。非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其专业能力得以验证和提升的过程。要提高就业竞争力,在重视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高校要培养既有坚实的专业能力、又具有健全的理想人格、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在搞好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其他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三、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实践研究

广东白云学院从2010年起开始试点“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校内教学+1年企业实践教学”,并在试点改革的基础上,从2014年开始全面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拓展课作为学校开展企业实践教学6个重要环节之一,旨在通过该类课程教学,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积累学生的职场经验,实现学生向具有良好职业品德的职业人的转变,为就业(创业)做准备。学校通过引进为主、开发为辅方式,共开发建设了137门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开展此类课程教学,在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教学管理与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

1.职业能力拓展课资源建设

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授课形式主要是以网络课程学习为主,课程资源分为自主开发和资源引入。自主开发是指由任课教师自主开发课程内容、网络教学视频(课件)、教学大纲、学习指南、考核方案等网络资源。资源引入是指引入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网络教学视频(课件),并由任课教师完成教学大纲、学习指南、考核方案等教学资料和文件的编写。

2.职业能力拓展课课程管理

学校各教学部门根据每年职业能力拓展课的相关工作要求及时间安排,落实每一门归属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任课教师,并由相应的任课教师完成该门课的教学文件准备工作;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任课教师根据每年职业能力拓展课的相关工作要求及时间安排,按时完成教学大纲和学习指南等教学文件的编写及上传工作;学校各教学部门,教学副院长(部主任)负责组织各归口管理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教学文件初审工作。初审通过后,再由教务处组织专家完成各课程教学文件的审核工作。学校出台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质量标准方面的相关文件,分别从课程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展示界面、教学资料文件等方面,对课程进行质量评价。通过审核的课程,作为职业能力拓展课网络课程资源投入使用。

3.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管理

职业能力拓展课教学由教务处统筹、各教学部门负责。

(1)选课管理。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0周前后,教务处下发选课通知,由各二级学院组织学生进行选课;各二级学院按照教务处的通知要求,同时依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选课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结合本人专业及参加企业实践教学实际,在学校教务综合管理网络选课系统进行选课。选课原则上由学生本人上网完成,因条件限制无法上网选课的,由学生委托指导老师(专业指导教师或辅导员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代选工作。为了加强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过程管理及质量管理,规定每门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班级人数原则上为20-80人。学生选课时如遇到所选课程总人数少于20人的情况,则选择该课程的学生需要重新选择其他课程;选课结束后,由职业能力拓展课任课教师将各门课程学生名单导入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与管理。

(2)教学管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课程管理、学习指导、考核及成绩评定等工作由相应任课教师负责。任课教师应按照职业能力拓展课的工作要求与时间安排,在学生参加企业实践教学前完成职业能力拓展课的面授,明确学生学习网络课程资源的下载和使用方法,讲解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和学习指南,并告知学生本门课的考核及成绩评定标准、作业上传方式等具体要求;任课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或其他方式联系选课学生,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及时获得教学资源,并以网络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参与互动、提交作业等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任课教师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与管理,并在规定日期内完成学生学习资料收集整理及考核工作。原则上,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应按照8周时间安排学习进度。该课程是开放性自主学习课程,课程进度可以由任课教师与学生协商安排,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教学及学习任务。

(3)成绩评定。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考核应采用开放性(课业)考核方式。课程学习成绩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制。学习成绩由任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考核评定,课程成绩单及必要资料由课程归属部门负责审核及上报。

(4)重修管理。凡是没有按照规定取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分的同学,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得该课程成绩:一是用企业实践创新学分替代,成绩评定后的下一学期开学前两周,由学生填报审批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所在学院审核报教务处审批;二是学生按照学校职业能力拓展课重修安排及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重修选课、学习。

4.职业能力拓展课制度保障

结合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实际工作开展,为了保障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及教学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提高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学校先后出台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广东白云学院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工作规范》、《广东白云学院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质量标准》、《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说明》、《广东白云学院职业能力拓展课课程建设、教学及工效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及相关工作通知,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管理制度体系,规范了包括企业实践教学规程、质量标准、运行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工作。

5.职业能力拓展课经费保障

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学校专门出台了相关经费管理办法,给予教师一定的课程开发费用。引入网络课程资源、网络教学视频(课件)的课程,由教师负责编写教学大纲、学习指南、考核方案等教学资料和文件,通过审核后,由学校按相关规定支付建设经费。教师担任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学工效,依据规定学时数与职称系数、班级人数系数等计发,每学期末计发,该课程授课工作量纳入教师学期超工作量统计。学校专门设立了企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用于支付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经费和教学工效,保障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等工作顺利开展。

四、结语

加强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及教学管理,对其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对于深化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正如本文所述,结合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特点,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是提倡网络教学、翻转课堂等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所在。如何高质量、高效地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网络教学,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以提升职业能力拓展课的课程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李念良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基金项目】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3JK309)”、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特色创新项目(教育科研类)“应用技术大学企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2014GXJK173)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产品设计方向 课程群

前言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结合工业设计人才的社会需求,着力于培养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广博丰厚的基础知识,运用这种知识的能力,还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基于这样的人才观,架构“产品设计方向”的课程群,对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归纳、总结,立足于产品设计方向的核心课程,将紧密相关的课程进行系统优化,使之满足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体系的需要,以课程知识的交叉融合、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参与意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培养,实现产品造型设计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训练目的,以此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1.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造力是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专长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体,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动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这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产品设计方向课程群建设的必须考虑的问题。

案例一可折叠购物篮。从收纳和节省空间角度考虑:在形态和选材设计中从折叠水杯中获得灵感,运用TRIZ理论中的复制原理设计一款长方形可1申缩的购物篮。实用新型专利的获得认同了学生的设计。

案例二公司网页设计。学生在校期间为各类公司设计网站展示页,设计创新的不竭来源在于每天上网浏览2小时网页,保证设计的网页跟上社会的发展。各类设计方案的被采纳是学生的设计获得认可。

正如TRIZ理论中描述产品设计是要解决问题。解决常规问题的设计是常规设计,解决发明问题的设计是创新设计。所以解决问题是有方法的,获得认可是学生持续设计的动力。

2.产品设计方向课程群模式的设计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HAT-CDIO”模式,即“Humanity-Art-Technology・CDIO”其内涵是:“祟尚人文精神、艺术与技术交融、创造与执行并举”。“CDIO”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它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整个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学习方式。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与艺术修养,以艺术激活产品创新的灵感,以人文精神的博大精深滋养设计师的人格魅力,建成“HAT-CDIO”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模式的指导下研究在产品设计方向课程群教学环节中以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采用大学生科技立项、“导师制”指导等模式积极研究,充分利用大学生行为在个体和群体两方面互相促进影响的作用,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中的从众心理,使榜样的力量形成强大的示范效果和导向作用,培养出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优秀的大学生群体,达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

2.1课程群的分类

深入探究不同年级学生对应逐渐递进技能学习目标,在“HAT”指导下,课程设置以工业设计史为引领的包含中外美术史、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美学、产品设计欣赏等“历史人文精神塑造课程群”;以艺术审美为目标的色彩构成、平面设计理论基础、广告设计、文字与标志设计、CI设计、产品交互设计等“交互界面设计课程群”;以培养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建设为目标的产品造型基础、产品交互设计、产品语义设计、产品开发设计等“产品设计课程群”;形成设计表达展示课程群、基础技能课程群、建模软件课程群等基础技术课程群以及高数、英语、力学、思想教育等的通识课程群。每一课程群的建设从培养目标入手,从授课内容、授课方法、授课学时,考核方式、先后课程间的衔接等问题教师们集体研究讨论,解决了课程间断档和交叉重叠的问题。依据不同教学目标建立不同课程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艺术熏陶和科学技术。从而构建能够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课程群模式。

2.2产品设计课程群建设

“产品设计”作为该课程群的主干课程,提供给学生运用其它相关课程所授知识、理论、技能的运用空间,是学生系统学习产品设计方法,开展创新思维,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系统设计实践的有效途径。强化课程教学环境,发挥课程群的集群优势,―方面依托本科教学专业建设的教学环境,为专业实践教学,建构更为有利的实验硬件设施;另―方面,利用Internet网络平台,建设网络教学、师生交流,乃至国际交流的网上通道。

在以往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产品设计的视觉化、审美化、表象的材质变化,缺乏与实际的联系,缺乏对产品使用功能的开发研究,缺乏对生产环节的研究。为增加产品设计教学的深入性和系统性,拟将教学课程设置为产品设计三个单元和产品造型设计基础、造型材料与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有机组合,更注重使产品符合设计过程实现、生产、使用的基本规律,使设计表现更规范、合理,注重产品材质的选择与实际产品性能、功效及其加工生产相结合。从草图构思到效果图,从工程图到模型制作,从模型制作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批量化生产,结合以产品的使用感受与体验历程,形成了一个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系统的、有机实践过程。同时,在产品设计中引入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对CAD、Pro/E等软件的应用,给产品设计带来了新的、宽广的设计视野。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建立了合理、科学的产品设计教学体系,即“理论一实验一项目实训”。将“项目实训法、小组攻关法”等教学方法运用到产品设计课程群建设中,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大学生科研立项、竞赛项目、外观专利申请或生活实际设计。通过设计训练使学生将项目分析、设计到最终实现全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进而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解决了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的问题。

2)围绕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注重交流,拓展学生视野。在教学中建立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案例教学法的教学除选用经典案例外,更多地聘请著名教授、设计师举办讲座,扩展师生的视野,促进教学的横向交流,增强院校间教学的横向交流,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的综合设计意识与视野得以提升。

3)组建师生设计团队。由教师带领学生组建专业设计团队,如功能设计小组、产品形态设计小组、三维建模组小组等,实践指导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定期为专业设计团队进行授课和相关辅导。

2.3探索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建设

在“HAT・CDIO”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应用辐射式研究方法确定每个课程群中具体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以立体构成课程为例:立体构成网络课建设设置了“立体课堂、模型素材、经典案例”等9大模块,构成导引、理论学习、在线测试、案例学习、实践演示和师生互动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路,如图1所示,立体构成的教学体系。立体课堂视频教学部分承担理论教学任务,是实现翻转课堂的基础保障。实践演示模块也采用了视频教学模式,涵盖实践教学体系中全部内容。模型素材模块用虚拟现实技术自主开发了大量交互演示课件。是对实践演示模块的深度拓展。分步式的教学设计和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熟练体验交互功能和配色功能,使学生有清晰地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强化了设计感知能力。

2.4构建实施保障平台

1)搭建专业训练平台,注重设计理论与实际课题相结合。

CDIO的通用理论与工业设计专业特点的匹配既要结合又要创新,突出人文、艺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特点。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根据综合化模式的产品设计性质,将专业训练分成三个平台,即为改良设计训练平台、创新设计训练平台和系列设计训练平台。基础性小课题是基础教学,一般可采用快题设计的方式,跟随课堂理论教学之后进行相关训练,特点是每个课题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结合《产品设计I、II、III》三门课程进行循序渐进三个单元的综合性课题:基于工业设计方法论的来自生活实际的模拟课题和面向应用的社会实际课题;结合矿业院校的资源与技术优势在教学和科研中积极开展矿山机械、矿用安全装置等的开发和研究,毕业设计中也进行了平巷人车、多用安全帽、截割部试验台等实际项目的研究和设计。社会实际课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

2)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操作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学校研究与设计大赛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参赛作品和毕业设计能做到有的放矢来训练使“HAT-CDIO”教学理念和模式贯穿工业设计整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设计、建模、制作和展示设计能力,力争实现零就业期。

学校实训中心和现代制造工程中心以及工业设计的实验室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很大作用,很好的服务于教学、学生实践、创新活动。能满足完成校内实践教学任务的需求。校外实践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场所,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举办的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3)部分课程进行改革考核方式,着重培养应用能力。

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寻求更合理、更全面的考核方式。

课程改革采用全过程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在学习过成中的态度以及对问题的理解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由平时课堂表现、课堂训练过程、课题设计结果评价、期末考试等组成。让学生明确成绩组成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出勤率提高有一定效果。

例如“工业设计史”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采用“平时20%+‘教’‘学’设计10%+项目研究20%+笔试50%”考核方式,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篇7

摘要:探讨以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与开发能力为目标,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将该课程的各知识点按照能力培养的目标制定能力矩阵,旨在为专业课教师开展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能力矩阵;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91-03

我校的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成立于1995年。在近二十年的专业建设中,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充分贯彻学校的“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培养“双证书、一体化”职教师资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培养出了我国首批“双证书”毕业生和“本科+技师”毕业生,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目前,国家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倡导普通大学向应用型方向转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强调综合应用性知识,更强调复合能力(包括应用技能、实践能力、应用领域的革新能力等),更强调自信心及开拓创业精神的训练,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适应社会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即生活和生存能力,培养的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

职业能力是完成工作任务需要采取的行动或策略,包括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与开发能力。换言之,就是应具备师范性、职业性、学术性三性合一的能力。

如何在专业课程的建设中体现职业能力的培养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并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按照培养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与开发能力的目标,以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大纲的要求,制定了能力实现矩阵,目的是在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基于能力矩阵的专业课程建设

笔者一直从事机械类本科生的单片机教学工作,努力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知识,为以后参加创新设计大赛、机电产品的开发等打好基础,并且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按照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师范性、职业性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术性能力的矩阵研究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学术性培养目标 单片机是一种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的集成电路芯片,是集CPU、ROM、RAM、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I/O接口电路于一体的微型计算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就在工业自动化控制、航空航天系统、智能化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智能化通信产品、汽车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使用。本课程制定的学术性能力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及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学会发脉冲、控制步进电机,学会查表法,学会使用中断等。

教学内容及教学实施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该门课程设置了单片机的绪论、概述、单片机的结构、汇编语言(C语言)指令体系、汇编语言(C语言)编程、单片机的存储器、中断系统等7个章节。在讲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单片机的“绪论”一节中,以学生熟悉的霓虹灯、 公交车号(七段发光数码管)做开场白,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出单片机的概念、单片机的性能,二、十、十六进制数变换的方法、用途。再如,在讲解寻址方式的时候,起初是按照教材章节的安排讲授,即先讲寻址方式,再讲单片机指令体系。但由于寻址方式抽象、枯燥,教学效果并不好,刚讲完两种寻址方式,有的学生就没有兴趣或者听不懂。后来,笔者采用将传送指令与寻址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解。传送方式和寻址方式同时讲完,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质量。跟上教学进度的学生越来越多,课堂气氛也活跃。教学中,在保证课程体系完整的同时,采用由简到难的十几个项目将该门课程贯穿起来,达到的效果就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各个知识点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各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项目学会了灵活使用单片机,实现了培养学术性能力的目标。课程教学中所选用的项目如下:(1)**让某一盏LED点亮**(顺序结构);(2)**让一盏LED闪烁**(循环结构);(3)**让LED间隔点亮**(顺序结构);(4)**让LED形成流水灯**(循环结构);(5)**让某一位七段LED显示“1”(静态的,共阴极)**(顺序结构);(6)**让某一位七段LED显示“0~8”(静态的,共阴极)**;(7)**让某一位七段LED显示“8、5、9”(静态的,共阴极)**;(8)**让七段LED数码管显示“12”、“859”、“1140”(动态);(9)**步进电机四相八拍旋转**;(10)**3~8译码器控制LED点亮**;(11)**3~8译码器控制LED循环点亮**;(12)**中断控制灯点亮**;(13)**七段数码管显示“0~8”,外部中断使LED灯点亮数码管停止显示**(数码管显示相当于数控系统显示加工程序,外部按键中断相当于急停开关,LED灯相当于报警灯);(14)**定时中断控制灯循环点亮**。通过以上项目,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学术性能力的实现矩阵如表1所示。

(二)培养师范性能力的矩阵研究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师范性能力培养目标 所谓师范性知识主要指教师劳动特殊需要的教育科学知识。在教学中,笔者注重知识性与师范性的结合。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掌握把知识传授给别人的方法。

教学内容及教学实施 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师范性能力:(1)注重专业术语的教学。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专业术语,掌握专业术语不仅仅是了解一个语言学名词,更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理解。首先要解释各个专业术语的英文缩写,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如SFR是special function registor,MCU是Micro Controller Unit,SoC是System on Chip等。在单片机技术中,有很多这样的英语术语,在了解专业术语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具体做法是让学生用3~5分钟时间默读某一知识点,随后由教师提问,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通过这个方式,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牢固掌握知识点,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和应激能力。(2)注重教学方法的传授。出于师范性的要求,在知识的传授上,应注重系统性、连贯性。讲述时可采用如下四种方法:一是由熟悉到陌生的讲述方法,先讲计算机组成、特性,再延伸到单片机组成、特性;二是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认识方法,由看得见的引脚引申出单片机内部结构,这样不仅有利于单片机知识的传授,也可让学生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三是由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论述方法,先口述(抽象、听觉),再看幻灯片(形象、视觉);四是讲述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传授与思考练习相结合,例如,第一节课讲查表法,留作业预习延时,下节课再讲延时,再留作业。培养师范性能力的实现矩阵如表2所示。

(三)培养职业性能力的矩阵研究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职业性能力培养目标 所谓职业性知识即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实践知识,如办公自动化、职业指导与咨询、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实践知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查询相关书籍或电子文献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增强系统观念。

教学内容及教学实施 在单片机技术的讲解过程中培养职业素质,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时间观念。第一堂课最后总结时明确指出:本门课要讲多少学时,多少实验学时,每章讲多少学时;每一节课强调:当前是某章的第几节;讲“振荡频率、周期”时注重效率概念。(2)培养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如讲解第一章时,要分析二极管摆成七段共阳级发光数码管如何变换;如何摆成共阴极;进制数变换(强调基础学习的重要性)等。(3)培养查询相关书籍或电子文献的能力。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特别是在电子技术方面,新的理论与技术层出不穷。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提高。如在学习了第一章后,可布置学生查找冯·诺依曼结构、哈佛结构、LED的工作原理等;在学习了第二章后,可布置学生查询D触发器、P0口结构等。(4)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单片机语言编程的理论知识并不深奥,但实际编程工作却不是如此简单。一个程序的形成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编程语言知识,更多地需要融入个人的编程思路和算法。所以课程组开发了实验箱,分发给学生做课后练习使用。(5)增强系统观念。单片机和计算机一样,各个部件的速度都会影响到整机的效率,如累加器A是多个指令中都要用的寄存器,读写A的速度快慢会影响到控制的速度;再如虽硬盘很大,但如果内存、前端总线很小,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也是很慢的,从而可以引出系统、全局的观念。培养职业性能力的实现矩阵如表3所示。

笔者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建立了单片机课程的能力矩阵,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性、师范性和职业性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7-22.

[2]赵庆聪,陈立南.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数据结构》课程改革探索——信管试点专业《数据结构》课程建设方案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27-27.

[3]宫谦.能力矩阵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2(12):84-86.

[4]鄢立,黄荻.《单片机技术及实践》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210-211.

[5]游雨云,李金生.单片机教学模式探讨[J].河南科技,2013(23):264.

篇8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202-01

我国软件从业人员有50多万人,在6000多家软件企业中有60%是50人以下的小企业,1000人以上的企业仅十余家,软件出口额不到印度的10%。据统计,目前我国软件企业项目的按时完成率平均为20%左右。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我分析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培养:

一、培养学生具备软件开发的基础知识

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和编程基础课程,不断学习新的和先进的开发工具,只有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理论指导,编程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代码,才能编写出高质量的程序。

最基础的课程是C语言,然后根据应用范围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开发工具,如果搞底层开发一般使用C和汇编;如果是大型或者游戏软件开发那就是C或C++,一般都用到VC++或者C++开发工具;网页编程可以选择ASP/PHP/JSP;电子商务方面选择.NET和J2EE;网络应用一般选择JAVA。不过像数据结构,数据库等课程无论哪个方面的开发都需要学的,另外英语和数学也非常重要。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

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培养教育学生和其他人进行沟通和协作,这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软件专业本身要求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同学们需要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以此来提高个人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软件开发兴趣

兴趣是每个人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它感兴趣,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来学习,所以,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应先激发学生软件方面的兴趣。首先,给学生提供较为完善的实验设备,让学生第一眼就感觉很好,再鼓励学生多练习、多熟悉环境,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能够挖掘自身的潜力;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抓住学生心理,由简单到复杂,让他们自己动手完成一个软件。

四、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

现代企业是高职毕业生的最主要需求者,他们对应用性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最有发言权,他们对毕业生的评价、对技能训练的改革需求不仅会影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社会声誉,还会左右企业对基地的财力或设施、设备的支持力度。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面向市场、行业主导、适时互动”的实习实训体系。根据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在企业专家指导下,对接行业需求,制订覆盖本专业主要技能和职业态度、职业素养要求的模块化实习实训与教师培训实施方案,明确各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形成分模块的训练与考核标准。根据职业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科学划分实习实训阶段(单元),制订不同阶段(单元)实习实训教学计划,建立实施方案与阶段(单元)计划有机结合,阶段(单元)计划又相对独立的实习实训体系,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就业需求的实训需要,提高实习实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校企合作制,创建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是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的前提,通过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职业教育采用“技能+学历”的教育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教育风潮。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必须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因为学生顶岗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顶岗,还不能够独立地完成某个工作任务。因此,加快、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进度、强度,是指导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篇9

自我国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来,高职教育如今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并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并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如今全国高职院校已经发展到近1300所,2012年毕业生达到276万人,对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然而,在高职教育一路凯歌的同时,一些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要办好高职必须要明确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异同,教育部2006年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服务面向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等三个方面:明确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践能力”。

1 实践能力的内涵

实践能力最通俗的理解,不过就是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广义上讲实践能力还包括在一切实践活动中所需的能力,如:观察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等。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建立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活动能力为主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还要兼顾学生其它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改革问题成因

当明晰了实践能力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应找到适合培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但若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予以支撑。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2.1 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阻碍了高职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最初移植于普通教育,其后引进、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教育课程模式,目前正处于本土创生阶段,尽管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改良,但目前大多数高职的课程设置仍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的职业活动实践能力为中心。教学实施还是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根本谈不上以实践能力为主。

2.2 高职实习实训基地落实困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难度大。从实践来看,“校企合作”至今还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和中层次的起步阶段,基合作深度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相距甚远。究其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4个方面的问题。①认识问题。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企业行为短期,学校偏重利益,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②企业参与积极性问题。在目前的校企合作探索中,存在企业“冷”、学校“热”的问题。③具体操作问题。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行业和企业很难长期、稳定、全面地满足高职院校的教学需要。④双师型”师资问题。现有学校的双师教师难以达到工程师的技术要求,实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3 建立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的措施

了解了以上问题之后,高职院校如何走出课程改革困境,真正建立起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除了要调动教师积极性,鼓励更加优秀的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外,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要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掌握什么样的技能都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中,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目标应该是非常具体的,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职业岗位实践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而且培养目标要与职业岗位对应起来,否则是空谈。②突出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开发。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高职院校在课程开发行动之前,有必要与企业联合制订详细的课程开发方案,并根据本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来开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建立突出职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③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机制。深度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在高职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课程体系建设需要企业专业的深度参与,另一方面课程开发也需要企业支持。通过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机制,可以依托企业优势资源和院校专业特色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④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体系。旨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创业教育课程,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型劳动者为导向,围绕创业要求,积极与创业成功人士、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例如,以通信技术专业为例,在创业教育第一阶段,在第一学期开设通识创业教育,通过讲座的形式开展通识教育,如《通信技术专业导论》、《现代企业组织行为》、《IT创业的发展战略》等,在第二阶段,第三学期,开设岗位创业教育课程,在该阶段的工程设计与管理类课程中嵌入“项目管理”、“文秘文档”、“专利申请”等内容,在第三阶段,第四学期完成创业仿真实训,让学生以团队方式完成工程项目。

总之,经过不懈的努力,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实现基本转型后,高职课程体系将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即在更加科学、系统、精细的层面上构建课程体系,同时更要突出以实践能力培养,这就是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跨越。要实现这一跨越,才能确保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篇10

关键词:建设银行 可持续发展 盈利能力 典型相关分析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阶段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和实务界对于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还没有确切的、权威的界定。汤谷良、尤勇认为可持续增长的深层含义应是价值的持续创造,只有价值的持续增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增长。看待可持续增长不仅要从营运资金管理的角度,防止财务风险和资金流断裂:更应从价值增值的角度,建立价值与增长的联系。李东、赫国胜则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银行在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的前提下,把握好规模与效率、质量与速度、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问题从而实现全面、持续、均衡、稳定、健康的发展。

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有关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方面的理论研究起源较早,也较为成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市场结构、银行效率对银行利润率以及资本收益率等方面的影响。如Smir lock(1985),选择美国2 700家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利润率与市场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占有率与银行利润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占有率对利润率有明显影响。

国内有关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相对国外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发展。随着我国银行业已经全面开放,并逐步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所以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维持、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保证其健康稳定运营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

二、指标的选择

(一)指标选择的原则。

1.目的性。指标体系要紧紧围绕典型相关这一目标来设计,并选择能代表两者的典型指标构成,多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两者的相关性。

2.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结构的拟定,指标的取舍,公式的推导等都要有科学的依据。只有坚持科学性的原则,获取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评价的结果才具有可信性。

3.客观性原则。进行相关分析时一定要从两者关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主观臆断,用来分析的资料要客观、真实、可靠。

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设计要求概念明确、定义清楚,能方便地采集数据与收集情况,要考虑现行技术水平,并且有利于相关分析。而且,指标的内容不应太繁太细,过于庞杂和冗长,否则会给评价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突出性原则。指标的选择要全面,但应该区别主次、轻重,要选择能客观代表可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的指标,以保证重点在于分析那些主要体现两者的变量间的关系。

6.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中同一层次的指标,应该满足可比性的原则,即指标要建立在统一的核算范围之内和相同的可比的基准点之上进行量化和比较。

根据以上原则,选取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四个指标从企业的整体经营规模总量上的扩张程度、资本积累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体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选取总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四个指标体现企业盈利能力。下面对以上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二)可持续发展、盈利能力指标选择。

1.可持续发展指标选择,见表1。

2.盈利能力指标选择,见下页表2。

三、建设银行可持续发展与盈利能力的典型相关分析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建设银行在新浪财经网上公布的财务报表。根据样本选择科学性、相关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等原则结合我国2007年开始实行新会计准则,数据从2009年开始选取,以一个季度为一个会计期间,剔除数据不全的期间,确定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到2014年第一季度共18个会计期间的数据。

(二)建设银行可持续发展与盈利能力实证分析。本文典型相关分析使用SAS软件分析,设X1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2为总资产增长率,X3为净资产增长率,X4为净利润增长率; Y1为总资产利润率,Y2为主营业务利润率,Y3为成本费用利润率,Y4为净资产收益率。输入上述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1.典型相关系数及其检验。

该组结果是判断两组变量相关性的各种检验,如果无法拒绝他们不相关的零假设,就不必做进一步的典型相关分析了。从输出结果来看,除了第二组检验指标超高以外,其他三组检验都通过了检验。

2.标准化后典型相关模型。

根据表4、表5得出表6相关方程。

第一组相关方程可知,第一组典型变量V1反映的主要因素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1)和净利润增长率(X4),典型载荷分别是0.7484和0.8022,典型变量W1与净资产收益率(Y4)呈高度正相关关系。成本费用利润率(Y3)相关度次之。而且与总资产利润率(Y1)和主营业务利润率(Y1)呈现负相关关系。根据第二组相关方程可知,第二组典型变量(V2)反映的主要因素是净利润增长率(X4)呈现高度正相关的关系,而典型变量主要和总资产利润率(Y1)呈现正相关关系,和成本费用利润率(Y3)呈现负相关的关系。根据第三组相关方程,可以得出:第三典型变量V3与净资产增长率(X3)和总资产增长率(X2)呈现紧密的正相关关系。而第三典型变量W3和主营业务利润率(Y2)呈现比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和净资产收益率(Y4)呈现高度负相关。

3.典型相关结构分析。各组原始变量与典型变量之间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第一组中,X1,X4与V1相关系数为0.7278和0.5792,与W1的相关系数为0.635和0.5054,所以第一组典型变量主要反映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且配对典型变量W与原始变量X1,X4相关性较强,即盈利能力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1)和净利润增长率(X4)就高。第二组中,X4与V2的相关系数较大,则V2主要反映了净利润增长率,Y1,Y4和Y4与W2的相关系数都达到0.8以上,高度相关,而Y4与V2相关系数较大,这反映了第二组典型变量W2主要体现了总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所以,净资产收益率对净利润增长率相关性强。第三组中,X2、X3与其典型变量V3相关系数为0.6611和0.8256,系数较大,则第三组典型变量主要反映了总资产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

4.标准化后典型冗余分析从略。

四、小结

在第一组典型变量反映可持续发展指标中,净利润增长率是最重要的,紧随其次的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盈利能力指标中净资产收益率对可持续发展贡献最大。

在第二组典型变量反映可持续发展指标中,净利润增长率是最重要的,总资产增长率作为矫正项的表现指标。盈利能力指标中总资产利润率对可持续发展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