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时间管理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6 15:46: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效时间管理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效时间管理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如今,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是否能够更好、更迅速、更节约成本地打造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成为企业竞争实力的决定因素之一,而加强对建筑施工管理方法的研究已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效益的重要课题。

一、建筑工程管理概述

1、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管理是根据基本国情,按照客观经济学规律,结合各种资源,并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对项目整个过程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实施与控制的管理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所期望的质量与效益目标。工程管理的实施过程是从立项到交付使用和维护全过程的管理,贯穿于项目投资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准备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及工程竣工阶段,主要包括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等。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建筑工程管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为建筑企业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还融合了管理的实践经验,使得很多建筑企业将工程管理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的具体环节中,有效的协调了进度、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确保建筑业实现高效的利润。

2、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尚未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缺乏对工程管理理论的深入研究,没有将理论与经营相结合,致使建筑工程管理思路混乱、不明确。在此情况下,我国应当积极组建由资深建筑学专家和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组成的专研团队,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思路进行深入研究,确保与国际先进理念相接轨。此外,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要吸收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研究其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借此提高我国工程管理水平。总之,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是确保建筑工程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施工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于规模较大、单项工程较多的建筑工程而言,应当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和成本核算制。由于实施项目管理责任制的制约因素诸多,各参建方的工程管理重点不同,所以必须处理好甲乙方、业主、监理方、承包方、分包方、设计方之间的关系,确保项目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在项目经理任用上,需要企业在建立完善的分配机制、用人机制、监督机制的前提下进行选聘,确保项目经理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能够做到优化配置资源,协调处理好各项管理工作。

二、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论述

1、施工管理相关机制不健全

健全、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是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要求,然而,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存在管理部门和机构人员分配不足,分包现象严重的问题。依据实际需求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和机构,以及合理分配工作人员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保证,然而,由于部分施工单位为节省开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削减工作人员数量,造成项目管理部门和机构人员分配不足,对工程施工顺利进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分包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进而造成协调管理的复杂性的增加,以及工序上的遗漏,造成施工难以顺利进行,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2、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

施工管理中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质量管理体制不完善

由于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起步较晚,存在内部监督体和系局部封闭管理等问题,造成质量监督难以公正、严格的予以执行;加之一些质量部门不能有效地对行业内保护主义进行遏止,工程质量控制难以实现。

2.2过分追求进度

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一味追求进度,进而造成施工技术要求的难以落实,出现相关违规操作,造成质量方面的欠缺。

2.3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从事施工管理工作的人员虽然理论丰富,但经验不足,宏观控制和微观把握能力都不强,导致施工设备不能按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和施工规范的需要进行投入,甚至导致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混乱;加之从事施工工作的劳动力以农民工为主,靠经验施工,进而施工活动中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违反操作规程、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等现象层出不穷,造成工程质量的降低。

2.4工程质量检验不到位

由于现场施工操作型工序产品面广量大,全面检查的方法难以实现,进而造成遗漏质量问题不能及时予以发现、处理,进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3、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建筑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工程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技术领域也在逐渐的扩大,对技术的要求也在提高,但是,在实际施工管理中其管理内容相对较多,相互之间总是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就影响了施工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具体而言问题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缺少施工前的详细考察。相关管理部门在施工之前总是忽视工程实际的管理内容,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到所需要管理的专业有哪些,也就导致了在问题出现时不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沟通,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第二,施工工艺和材料的管理存在问题。由于现代人对建筑物的创新性要求较高,因此,在建筑过程中对相关系统和管道施工工艺要求较高,管理难度也就相对增加。施工工艺和技术的提高自然也就带来了建筑施工材料的增加,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往往没有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而使用,出现了材料使用混乱现象。

三、如何改进建筑施工管理方法

1、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建筑施工管理实施的保障,管理制度应落实到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为此,应该不断完善包括领导组织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管理制度、施工进度控制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控制监督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和费用支出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并保证各项制度的切实可行,严格落实。

2、做好技术准备

在施工之前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像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阐述设计图纸的内涵以及在施工中应该注意的要点。对施工人员要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尤其是对于新技术的掌握。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环节间的有效衔接,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3、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的提高是施工管理工作开展的最终目标,而施工质量管理就是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施工质量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施工工艺技术管理。虽然施工工艺和技术相对较多,但是具体选择何种施工技术是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因此,施工人员在工艺选择时一定要对工程的技术要求进行细致的分析。第二,施工材料管理。施工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要重点把握施工材料的管理,主要的管理方式是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对于施工设备和器材要加强日常的使用管理和养护工作,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4、搞好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它贯穿于建筑生产的整个过程,只有各个部门落实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由于在第一线施工的大多为农民工,而他们流动性大,自我安全意识差等特点,所以,要督促其在生产中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要把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人,建筑工程的领导层要亲自抓安全生产,确保安全生产能够有效进行。对施工现场的地貌,地形,地物进行勘察,在施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做好预防和宣传工作,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安全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各个部门做好安全工作,必须加强对安全工作的检查力度,把潜在的危险和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管理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加强对施工管理方法的探索对提高管理效益至关重要。

篇2

高层建筑施工建设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层建筑不但能够合理的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条件,有效的缓解了我国居民的住房压力。随着我国建筑工艺的不断提升,高层建筑的高度和施工质量也有所提升,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也暴漏了一定的施工问题,其中,安全施工管理问题尤为需要注意。

一、我国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投资较大、施工流程复杂,施工人员较多,使得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威胁着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其中,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有触电事故、高空坠落事故、物体撞击事故、坍塌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等等,因此,我们必须从各方面出发,分析其中影响因素,才能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

(一)施工技术方面问题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施工技术问题所导致的。由于我国工程施工工作多是由农民工承担,文化水平有限,理解能力有限,相应的施工技术也较为落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工程施工人员显然无法满足现代工程施工建设的需求。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大多不会进行岗前培训,施工人员多是无证上岗,作业前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也不到位,致使工程施工人员盲目开展工程施工建设,从而埋下了重大安全隐患,最终导致相关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施工设备方面问题

为满足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工程施工设备较传统工程施工将更加精密,如塔式起重机、货物施工电梯等设备,运输高度更高、运输能力更大。但是,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能力问题,以及工程施工设备的使用不规范,使得工程设备所引起的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同时,施工设备的老化现象也容易造成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多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往往只重视工程施工效率,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并不重视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的不到位,导致工程施工设备的使用寿命大打折扣,施工设备中的故障及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

(三)现场勘察工作问题

高层建筑施工建设工作开展之前,应该对工程施工区域环境进行严格勘察和评估,以完善工程施工设计,避免施工环境对工程施工工作的影响。但是,就目前我国多数施工企业来说,现场勘察工作非常欠缺,为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缩短工程周期,没有进行相关勘察工作并进行盲目的工程施工,使得工程施工人员冒险作业,因此而埋下了重大安全隐患,最终酿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同时,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气候和天气进行有效的观察,并根据气候和天气变化对工程施工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目前多数施工企业在这方面的工作也非常不到位,雷雨天气下依旧进行高空作业,从而导致雷电事故以及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

(四)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多数工程施工企业缺乏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安全管理人员欠缺,安全管理部门的混乱,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的缺乏,都严重影响到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工程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使得相关安全隐患无法及时有效的发现,最终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同时,我国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也存在非常大的不足,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往往都是由质量管理人员负责,由于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知识,缺乏安全管理经验,使得安全管理人员形同虚设,无法发挥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作用,无法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导致安全管理问题屡见不鲜,安全事故无法预防和解决。

二、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分析

高层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将为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也会为企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给企业形象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提高企业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建筑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施工人员安全管理

首先,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解决施工技术方面的安全隐患。在工程施工工作开展之前,首先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使施工人员带证上岗,针对施工人员的具体工作进行施工技术指导,并加强对安全知识的宣传,让施工人员懂得如何规范施工行为,懂得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施工技术方面的安全隐患。同时,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施工安全的资金投入,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头盔、安全绳索等等,并加强安全警示标语的设立,有效保证施工人员安全,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二)施工设备安全管理

参与高层建筑施工工作的施工设备,需要尤为重视设备的管理工作以及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工作。由于高层建筑施工高度较高,施工设备的垂直作业高度也相对较高,如果设备工作质量出现问题,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安全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工作。首先,安全管理人员要规范设备操作流程,要求设备操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正常设备操作技术开展工作,并且要加大监督力度;高层运输设备超载,容易造成施工设备的损坏,给施工设备带来较大工作负担,埋下严重安全隐患。因此,一定要杜绝超载问题的发生,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协同设备维修人员定期开展设备检测和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时排除设备运行故障,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

良好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是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利保障。施工企业要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规范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记录,并计入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企业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部门和团队建设,将施工安全管理部门独立划分出来,并加强安全管理人才的引入,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提升安全管理团队整体素质,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总结:

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施工进度,降低企业经济财产损失,避免施工人员伤亡和施工纠纷,从而确保施工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我们在日常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一定要规范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意识,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强勋.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2) .

篇3

1.1教学管理信息化内涵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一个逐步进行、逐步深化的过程,要把高校的教育和管理纳入到一个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系统中。现代的教育思想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在管理上更多地采用先进的管理理论,采用适合高校的管理方法。管理和教育的结合点就是信息化,也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把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在校内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各层次、更方面的素质均衡发展,实现组织有序、管理完善。开发新型教育管理体系,对不断发展的教育事业进行有效统筹。

1.2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学校进行扩招已经是近些年来高校的一致选择,扩招带来的专业设置增加、生源素质变化也考验着高校教育的与时俱进。高校教学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实现信息化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突破口。在学生增加的同时,对学生的课程、住宿以及其他细节都进行细致的安排。在专业设置增加的同时,给学生进行充分的介绍,保证学生的参与和知情。对传统的硬性管理手段进行变革,建立适合当前形势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才能促进高校发展。实现管理信息化才能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学校的管理要有制度性、传承性和时代性,管理方式的信息化是时代性的最好诠释。解决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之中存在的问题,改变目前高校管理的不利局面,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在加强高校的管理和教学相协调的要求下,高校的信息化平台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信息化建设上的大投入相比,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2.1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信息化的建设不仅是在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上进行投入,更要在管理的思维和理念上进行更新。我国的高校教学管理中,以中年管理者居多,青年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加。管理者年龄结构的不同反映在对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上,就是对信息化认识的不同。有的人认为信息化就是在硬件上投入,把计算机引入到管理中就是信息化,这是一个误区。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是一个在信息收集实现网格化,在信息管理实现数据化,在反馈上形成及时有效的整体。对信息化的认识仍有待加深,有待管理者的深入思考。

2.2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

信息化的保证是要在日常的建设和维护上进行充分的工作,不能因为发展的速度问题,忽视了对信息化的更新。依靠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信息化才能发挥作用。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对硬件进行升级意外,还要对信息管理进行加强。一次性的对硬件进行投入,忽视维护和运营是建设力度不足的体现。

3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更新信息化管理理念

高校管理体制的建立和体制创新要在理念上进行转变,制度创新要依靠观念的转变,在管理理念上转变才能引领信息化的建设。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要增加,要把真正懂管理的人才引进到管理之中来。对现代化发展要在理念上做出转变,不受到传统思维的束缚,减少传统思维的影响。全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需要在教育管理之中大规模进行应用,为高校的发展做好制度保障。

3.2建立自主研发体系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对第三方的依赖程度很高,第三方负责整体的运营,负责软件和硬件的建设,在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上,高校的参与程度不够。现代的信息化管理要求学校在系统建设上转变以前的职能和作用,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心态投入其中。不仅要加大投资,更要把学生和老师都纳入到整个体系之中。让学生和老师一方面在创造性上积极发挥,一方面让学校拥有自己的管理体系。

3.3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管理者是管理体系的直接建构者和参与者,对整个的信息化管理具有一手的经验和资料,在高校教育管理上具有直接的责任。管理者的能力和对系统的应用熟练程度,关系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关系信息化的有效运行。要对管理者的素质进行考核和培训,保证管理者能够适应新系统和信息化建设。

4结语

高等学校的发展要依靠管理的大规模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巨大。信息化管理极大地促进高校发展,对学校的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提高高校竞争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平台。高校应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在信息化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

作者:周华 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136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1

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对大数据的重视度不断增加,大数据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图书馆管理、提升图书馆价值,是高校图书馆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1 大数据在高校图书管理中的优势

1.1 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

高校图书馆是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场所,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科研和教学的发展。另外,校园文化网络的建设与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下,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内资源的重要储存场所,也要进行改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带动了高校图书馆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大数据技术的便捷和高效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主要表现在进行数据搜集、分析及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非常快速的完成,体现其高效率的优势,可见,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对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产生了巨大帮助。

1.2 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综合服务水平

提高图书馆综合服务水平是高校图书馆所追求的目标,利用大数据开展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是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主要原因是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资源信息具有多种优势。首先是大数据技术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海量存储,并且可储存各种形式的数据;然后是大数据技术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速,大数据技术大大简化了高校图书资源的管理,对各个环节进行了有序整合,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另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更加精准化。大数据技术具有分析、挖掘及预测等功能,能够在海量资源中根据客户要求,为用户提供准确、清晰、具体的信息。

1.3 有利于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在信息化时代,各个行业都很重视对数据的分析,很多企业或者单位所做的项目和课题都需要分析数据,其分析的结果影响企业和单位决策,可见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大数据运用于图书馆信息管理也为图书馆拓展了增值服务,高校图书馆储存了丰富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一些企业和单位所需要的,因此,高校可以有偿向企业或者单位提供图书馆信息。另外,数据分析服务以及数据挖掘服务业会逐渐成为图书馆的服务项目,由此可见,拥有信息处理优势的高校图书馆其服务范围将得到更大扩展。

2 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实践方法

2.1 构建图书馆信息资源数据挖掘平台

让高质量的图书馆资源得到利用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目的。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通过对数据的挖掘来记录用户的行为。工作人员可以在后台监控客户,了解不同类型客户对不同信息的需求,在采选图书或者数据库时,将信息用评价工具进行评价,挑选出符合需求的资源,尽可能避免采购人员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采购资源,客观地依据客户需求来进行资源采购。数据挖掘平台还有评价功能,在采购后的资源投入使用以后,可以利用大数据来观察用户在使用时的反应以和对资源的评价,这有利于提高图书馆资源的质量和针对性。

2.2 通过用户数据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

在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不能仅限于图书借阅以及查询这些基本服务类型,要进一步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用户一般学历较高,思想也比较先进,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开展个性化服务。传统查询书籍的方式是通过图书馆系统,开展个性化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入图书系统。另外,使用户需求系统与新书录入系统相连接,当有新书入库时,一旦新书的信息与用户的需求相符合,系统将自动向用户发送消息,提醒用户有新的资料录入图书馆,让用户及时进行查阅。

2.3 大数据储存管理

传统的图书馆一般进行纸质书籍的保存,但由于纸张即使保存的很好也难以避免受到损坏,大数据技术让图书馆资源走向了数据化,使资源完整且长久的保存下来,这对图书馆的储存设备提粗了一定要求。同时,要注意大数据使用的安全性以及版权等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储存文字资料,还能存储音频及视频资料,丰富了图书馆资源的类型。

2.4 丰富图书馆设备

大数据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它能得到成功应用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对软件水平、硬件设施以及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就难以使大数据技术得到应用,另外,要加大资金投入,数据储存以及设备改造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高校图书馆在大数据的应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要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数据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综合能力,提高图书馆的利用价值,使图书馆成为用户寻找资源的最佳场所,体现应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

3 结 语

通过对大数据技术支持下高校图书馆优势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图书馆带来的革新,让图书馆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服务更加完善。对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能为高校应用大数据提供有效指导。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实验室常用软件软件管理FTP站点

关键词:实验室常用软件软件管理FTP站点

0 引言

0 引言

目前,高校实验室面临的课程种类越来越多,大学各项课程也渐渐向实验上机教学靠拢,各个高校也在不断地建设、增加新的计算机实验室以满足各种课程的需要。高校各个实验室根据排课任务,每学期需要安装各种常用软件和专业软件,以满足上课老师和学生的课程需求。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实验员,所在的高校,实验室一线管理面临的压力是,为应对课程调动需求,实验室各类软件堆积安装,计算机运行缓慢影响课程;各一线实验室之间缺乏有效的软件和信息共享渠道,安装新软件遭遇了许多麻烦:各实验室安装软件版本不一、新软件无处找、新软件不知道如何安装、不知道该软件是否需要注册、是否支持实验室批量发送、是否有更新的软件版本等等。

目前,高校实验室面临的课程种类越来越多,大学各项课程也渐渐向实验上机教学靠拢,各个高校也在不断地建设、增加新的计算机实验室以满足各种课程的需要。高校各个实验室根据排课任务,每学期需要安装各种常用软件和专业软件,以满足上课老师和学生的课程需求。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实验员,所在的高校,实验室一线管理面临的压力是,为应对课程调动需求,实验室各类软件堆积安装,计算机运行缓慢影响课程;各一线实验室之间缺乏有效的软件和信息共享渠道,安装新软件遭遇了许多麻烦:各实验室安装软件版本不一、新软件无处找、新软件不知道如何安装、不知道该软件是否需要注册、是否支持实验室批量发送、是否有更新的软件版本等等。

所以,实验室每学期的软件安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一门课程有其特定的软件要求,同一门课程每一位不同的老师上课有其特定的版本要求,实验室的还原卡、操作系统等也有其特定的软件安装版本限制,甚至软件与软件之间有版本的兼容要求。同时,在不同的实验室之间,由于不同版本软件的安装,也会导致学期内课程临时调动受阻。

所以,实验室每学期的软件安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一门课程有其特定的软件要求,同一门课程每一位不同的老师上课有其特定的版本要求,实验室的还原卡、操作系统等也有其特定的软件安装版本限制,甚至软件与软件之间有版本的兼容要求。同时,在不同的实验室之间,由于不同版本软件的安装,也会导致学期内课程临时调动受阻。

因此,除了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学期初与每一位任课老师做好联系协调与软件搜集之外,还需要在各实验室之间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渠道,以灵活应对教学需求。

因此,除了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学期初与每一位任课老师做好联系协调与软件搜集之外,还需要在各实验室之间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渠道,以灵活应对教学需求。

1 解决思路

1 解决思路

基于以上种种面临的困难,如何具体利用学校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和人员,以最快捷有效、经济环保的方式来实现这一方法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所在高校的硬件状况,通过多方面调查研究,利用FTP服务器采取实验室软件分头收集,统一管理共享的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且有效的软件统一管理和安装,对今后的实验室科学化排课也有一定的帮助。

基于以上种种面临的困难,如何具体利用学校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和人员,以最快捷有效、经济环保的方式来实现这一方法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所在高校的硬件状况,通过多方面调查研究,利用FTP服务器采取实验室软件分头收集,统一管理共享的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且有效的软件统一管理和安装,对今后的实验室科学化排课也有一定的帮助。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是TCP/IP网络上两台计算机传送文件的协议,FTP是在TCP/IP网络和INTERNET上最早使用的协议之一,它属于网络协议组的应用层。FTP客户机可以给服务器发出命令来下载文件,上载文件,创建或改变服务器上的目录。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是TCP/IP网络上两台计算机传送文件的协议,FTP是在TCP/IP网络和INTERNET上最早使用的协议之一,它属于网络协议组的应用层。FTP客户机可以给服务器发出命令来下载文件,上载文件,创建或改变服务器上的目录。

FTP可以实现以下四项目标:

FTP可以实现以下四项目标:

①促进文件的共享(计算机程序或数据)

①促进文件的共享(计算机程序或数据)

②鼓励间接或者隐式的使用远程计算机

②鼓励间接或者隐式的使用远程计算机

③向用户屏蔽不同主机中各种文件存储系统的细节

③向用户屏蔽不同主机中各种文件存储系统的细节

④可靠和高效的传输数据

④可靠和高效的传输数据

笔者所在的学校实验室已配有多台服务器,且部分服务器有硬盘空间冗余,经讨论研究,利用服务器建立内部FTP站点收集共享的方式进行管理,是我们目前实施软件统一管理最快捷有效且经济环保的方式。

笔者所在的学校实验室已配有多台服务器,且部分服务器有硬盘空间冗余,经讨论研究,利用服务器建立内部FTP站点收集共享的方式进行管理,是我们目前实施软件统一管理最快捷有效且经济环保的方式。

1.1 项目实施计划

1.1 项目实施计划

1.1.1 申请一定的服务器空间,并保证FTP服务器的稳定运行。(笔者所在高校建有网络中心,已架设多部服务器供教学使用,FTP软件可使用serverU等。)

1.1.1 申请一定的服务器空间,并保证FTP服务器的稳定运行。(笔者所在高校建有网络中心,已架设多部服务器供教学使用,FTP软件可使用serverU等。)

1.1.2 根据不同的使用者,我们设置不同的权限的账号,例如我校设置了三个级别的账号,分别拥有下载、上传与下载、上传下载与删除三种权限账号。假设第一级别下载权限的账号为xx、密码为yy,Ftp://xx.xxx.xxx.xx,初期阶段可实施实验室部门内部试用;第二级别权限在实施后也可做一定程度公开,共同上传收集软件;第三级别权限归管理员使用,不建议大范围公开使用。

1.1.2 根据不同的使用者,我们设置不同的权限的账号,例如我校设置了三个级别的账号,分别拥有下载、上传与下载、上传下载与删除三种权限账号。假设第一级别下载权限的账号为xx、密码为yy,Ftp://xx.xxx.xxx.xx,初期阶段可实施实验室部门内部试用;第二级别权限在实施后也可做一定程度公开,共同上传收集软件;第三级别权限归管理员使用,不建议大范围公开使用。

1.1.3 ftp上放置一目录文件,记录各个软件的特殊安装信息及上传人名字、上传时间。该信息可帮助下载人查找软件、查看安装方式及注意事项,该目录信息对实验室软件安装很有帮助,同时也可反映出参与人员的软件贡献度,对参与软件共享者也是一种激励,使得软件库能及时更新。

1.1.3 ftp上放置一目录文件,记录各个软件的特殊安装信息及上传人名字、上传时间。该信息可帮助下载人查找软件、查看安装方式及注意事项,该目录信息对实验室软件安装很有帮助,同时也可反映出参与人员的软件贡献度,对参与软件共享者也是一种激励,使得软件库能及时更新。

1.1.4 将二级账号公布给各实验室管理人员,于每学期初根据自己所管理实验室的排课情况联系任课老师,落实软件信息与版本,把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并检测可行的软件收集上传至FTP服务器,并对上传资料做好说明。后期上传软件者,需核对FTP服务器上是否已具备该软件,若有更新,可联系FTP管理员进行删减更新。

1.1.4 将二级账号公布给各实验室管理人员,于每学期初根据自己所管理实验室的排课情况联系任课老师,落实软件信息与版本,把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并检测可行的软件收集上传至FTP服务器,并对上传资料做好说明。后期上传软件者,需核对FTP服务器上是否已具备该软件,若有更新,可联系FTP管理员进行删减更新。

1.1.5 设置专人负责,对已上传的软件进行核对和信息统一整理,更新目录文件,并对软件贡献者做好记录(可由某位实验室管理员兼任)。

1.1.5 设置专人负责,对已上传的软件进行核对和信息统一整理,更新目录文件,并对软件贡献者做好记录(可由某位实验室管理员兼任)。

1.1.6 运行一定时间后,可于实验中心部门内部公布地址及二级账号密码,部门内部推行共同收集和使用,众人拾材火焰高。

1.1.6 运行一定时间后,可于实验中心部门内部公布地址及二级账号密码,部门内部推行共同收集和使用,众人拾材火焰高。

1.1.7 此时,可以对外部门公布地址及一级账号密码,提供软件下载服务(软件信息可于实验部门中心网站)。

1.1.7 此时,可以对外部门公布地址及一级账号密码,提供软件下载服务(软件信息可于实验部门中心网站)。

1.1.8 后期改进,通过一定时间的使用,考查使用情况,对更多软件相关信息及实验室相关信息纳入到ftp进行统一管理,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建设提供帮助。

1.1.8 后期改进,通过一定时间的使用,考查使用情况,对更多软件相关信息及实验室相关信息纳入到ftp进行统一管理,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建设提供帮助。

1.1.9 后期对于外部门,我们可以将下载资源直接链接到学院资源站,让更多的老师和同事通过网站进行直接下载。

1.1.9 后期对于外部门,我们可以将下载资源直接链接到学院资源站,让更多的老师和同事通过网站进行直接下载。

1.2 具体建设成果如下

1.2 具体建设成果如下

申请开通ftp空间100G,内网地址:Ftp://xx.xxx.xxx.xx

申请开通ftp空间100G,内网地址:Ftp://xx.xxx.xxx.xx

初期分为办公软件、程序语言、工具软件、课程专业、其它软件、驱动程序、杀毒防火、上传下载、视频音频、图形制作、系统软件、资料暂存等12大类进行分类管理。

初期分为办公软件、程序语言、工具软件、课程专业、其它软件、驱动程序、杀毒防火、上传下载、视频音频、图形制作、系统软件、资料暂存等12大类进行分类管理。

1.3 软件上传注意事项

1.3 软件上传注意事项

1.3.1 对已有相同版本软件不要重复上传。

1.3.1 对已有相同版本软件不要重复上传。

1.3.2 所有软件上传前确认杀毒。

1.3.2 所有软件上传前确认杀毒。

1.3.3 所有上传软件尽量以压缩包或单个文件的形式,并把软件说明以文本形式共同上传至同一分类目录,由管理人员将该文本信息后期汇总到目录文件内。(文本文件必须包括的信息:上传人、上传时间、软件大小、特殊注意事项等。各软件上传以支持实验室批量发送和免注册为先,特殊情况需注册或安装过程复杂的,上传人员须做好详细步骤说明。)

1.3.3 所有上传软件尽量以压缩包或单个文件的形式,并把软件说明以文本形式共同上传至同一分类目录,由管理人员将该文本信息后期汇总到目录文件内。(文本文件必须包括的信息:上传人、上传时间、软件大小、特殊注意事项等。各软件上传以支持实验室批量发送和免注册为先,特殊情况需注册或安装过程复杂的,上传人员须做好详细步骤说明。)

1.3.4 上传下载大型软件,建议使用flahfxp等专业工具软件。

1.3.4 上传下载大型软件,建议使用flahfxp等专业工具软件。

2 小结

2 小结

此方法,利用了高校现有设备,为大家创造了一个软件资源的公共服务区,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软件资源都由大家统一整理收集,版本、安全、课程匹配都经过专人检测,每一个软件在实验室安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都由专人亲测撰写,分享经验,避免了实验室技术衔接仅凭口口相传的弊端。各实验室之间统一的软件版本和科学化的安装也为课程的运行与调动提供了稳定的保障。当然,方法的实现,离不开部门负责人的主导开展实施,更离不开的,是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合作与积极参与,无私奉献,这才是团队合作最可贵之处。有付出就有收获,相信此方法会为实验室管理和维护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希望能为教育事业进步做出微薄的贡献。

此方法,利用了高校现有设备,为大家创造了一个软件资源的公共服务区,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软件资源都由大家统一整理收集,版本、安全、课程匹配都经过专人检测,每一个软件在实验室安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都由专人亲测撰写,分享经验,避免了实验室技术衔接仅凭口口相传的弊端。各实验室之间统一的软件版本和科学化的安装也为课程的运行与调动提供了稳定的保障。当然,方法的实现,离不开部门负责人的主导开展实施,更离不开的,是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合作与积极参与,无私奉献,这才是团队合作最可贵之处。有付出就有收获,相信此方法会为实验室管理和维护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希望能为教育事业进步做出微薄的贡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陆荃.《基于资源优化管理的机房软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华南理工大学2010.

[1]王陆荃.《基于资源优化管理的机房软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华南理工大学2010.

[2]何愉.《浅谈高校机房的管理和维护》.《价值工程》.2011年第23期.

[2]何愉.《浅谈高校机房的管理和维护》.《价值工程》.2011年第23期.

[3]彭小斌,宋式斌,欧阳荣彬,陈晨.《高校正版软件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年第6期.

[3]彭小斌,宋式斌,欧阳荣彬,陈晨.《高校正版软件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年第6期.

篇6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各种危机事件频发。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某些危机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仍有许多危机存在。如何减少危害的发生,使人类生活得更安稳,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1]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面对学生危机事件,如何从法律风险层面进行防范,值得探析。

一、防范前提:理清法律关系

高校和学生之间存在多重法律关系。一重关系,表现为以行政法律关系为主要特征的行政教育管理关系,第二重关系,体现为以民事法律关系为主要的日常管理关系①。两重关系有明显的区别。区分法律关系,界定事件范畴,是规避法律风险的前提。根据不同法律关系,给予不同方式解决。“不加区别”“行政本位”的管理模式,可能会引发更多问题。如在校期间,学生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相关的规定。此时,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解决行政法律关系范畴内的问题时,高校有权利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如田永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②。而高校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与学生更多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范畴,处理此类问题时,高校与学生地位是平等的,必须尊重学生民事权利,如不得私拆学生信件。

二、防范关键:明确高校在危机事件管理中法律义务

理清法律关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高校在管理中规避法律风险的前提,而防范关键在于明确高校在危机事件管理中的法律义务。(一)高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义务在我国的行政法学理论中,行政主体可分为“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两类,高校属于后者[2],其所行使的教育行政权力来自法律、法规授权,集中体现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规范性文件中。基于上述规定,可将高校作为行政主体的法律义务归纳为:遵守法律、法规。高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其行政权限的合法性来源系相关法律、法规,不能越权、违法管理,维护、保障高校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依法接受监督。(二)高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义务高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所负的法律义务包括法定义务、约定义务。就法定义务而言,高校作为一般的民事主体负有不得侵害学生人身权、财产权等民事权利的义务。此外,高校基于其在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教育、管理职责,还负有一些特定的法定义务。②就约定义务而言,高校与学生在住宿、联网等方面实质上存在着不同的合同关系,学生向学校支付各项费用,学校也应依照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

三、防范根本:规范化管理,构建多元化防范体系

(一)构建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责任规范体系

实践中,制度不全、责任不明、执行不力是造成高校学生危机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构建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责任体系至关重要。首先,明确高校在学生管理中,尤其是危机事件引发的法律风险中的各项法律义务,在日常管理中将责任予以分配。将散见于我国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法律义务,通过恰当的形式,结合高校实际,予以具体化。并对管理主体进行明确分工,确保责任到人,以防主体缺失引发的法律风险。其次,建立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首问责任制”。高校学生管理责任主体,在发现危机事件隐患或法律风险隐患时,应及时向相关责任主体汇报,并积极配合相关隐患的排除工作,做好“防患于未然”。再次,建立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监督机制与问责机制。建立对高校内各管理主体违法、违规行为或怠于履行管理职责行为的监督机制,以及因上述行为而导致高校面临法律风险甚至承担法律责任时的问责机制,以督促高校内各管理主体依法、依规管理,积极履行职责。

(二)构建安全教育、管理规范体系

首先,通过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28号令相关规定的精神,结合学校具体的实际,制定《学生手册》,明确学校和学生的相关权利、义务、责任,以使发生事故时,管理者有据可依。其次,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把安全、责任的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理念,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学校各部门予以配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在各种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防范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教育,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营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氛围。再次,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安全检查机制,加强校园设施的管理,确保安全。

(三)构建学生危机事件应急处理规范

首先,制订学生危机事件处理应急预案。基于危机事件的突发性,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处理是否得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前的准备是否充分。提前预案,至关重要。[3]其次,健全事故处理的机构、流程。高校应成立学生危机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当危机事件发生时,能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不同的应急处理流程。诸如,学生伤害事故中,应包括以下环节:接到报告,及时回复,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及时救助,通知学生家长,控制事态发展、安抚当时学生、教育其他学生等。再次,建立危机事件报告、通报制度。危机事件发生后,负责处理部门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层层上报。同时,高校向危机事件当事人或社会公众、媒体就危机事件作出解释、说明。保障当事人及公众的知情权。

四、防范补充:建立风险防范的合作与责任分担机制

首先,与学生(监护人)的合作与责任分担机制。高校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采取与学生(监护人)签订自律协议等方法,理顺学校和学生(监护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其次,与保险机构的合作与责任分担机制。高校应鼓励在校学生参加保险,通过风险共担,保护学生合法利益。再次,与餐饮、物业等服务企业的合作与责任分担机制。高校将食堂、宿舍管理交由有经营资质的服务性企业承办,高校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这种将部分管理职能委托行使的管理方式,不仅有利于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风险的转嫁,但并不意味着高校完全不负责任,当企业存在过错导致危机事件发生时,高校仍是责任人。

作者:姚慧 单位:太原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7

高校档案是随着学校的建立而产生,发展而发展,记录着学校的科研、教学、党群管理以及其他一些实践活动,是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对高校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高校档案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一、高校档案管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当前,从一些高校档案的管理工作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观念陈旧,再加上主动服务意识弱等。这样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很难满足目前高校形势发展的需求。因此,加快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是高校的迫切需求。

(1)档案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历史记录,是各项工作的依据和凭据。档案不仅是真实记录了学校发展的历程,而且是学校的重要信息资源。曾经有历史学家称“档案是没有掺过水的史料”,档案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同时也是高校今后发展可靠的参考依据。档案是对知识和信息简明扼要的记载,使我们可以了解过去,展望未来,从中寻找高校发展的基本规律,供领导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决策,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长远发展。

(2)档案管理水平是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档案管理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高校当前各项工作的需要,也是维护高校历史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的需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就要认识到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以科学的管理体系为基础,来加强高校档案馆的管理和运行,使之更趋于完善。因此,构建一个有利于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非常重要,通过管理体系的构建,全面促进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一)增强高校档案管理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强化高校领导的档案管理意识。高校各级领导要更新观念、高度重视,加强对档案管理的了解,增强管理档案的精力和关心,将档案管理工作提上工作日程。同时,高校各级领导不仅要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而且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高校各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要强化意识,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转变观念,努力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做实。只有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档案文献资料的完整、准确、安全,才能及时地为学校的日常工作提供信息帮助。做好档案文献资料管理工作不仅是自身责任,更是为学校做贡献,也是体现自身价值的基本途径。

(二)完善高校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工作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运行,是搞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各高校当前要把制定规章制度,统一标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完善高校档案管理相关制度。首先,把档案工作制度的完善作为完成档案工作任务的前提,建立健全高校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例如《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制度》《重大活动建档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保管制度》等,并且,需要汇编成册,上墙、归档,严格遵守,定期检查。其次,各高校将档案管理纳入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中,各职能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部门的档案管理制度,从档案产生的途径、类型和特点出发,制定一套文献资料的形成、整理、鉴定、归档、利用、保护为内容的科学、合理、严密的相应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确保高校档案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三)改进高校档案管理方式

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是高校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表现。各高校应注重改进档案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首先,让档案室成为独立的部门,增强档案馆决策管理能力。高校档案馆虽然是机关部门,但是大多属于党(校)办的非独立部门,只是党(校)办的一个科室,其职能主要是执行操作,这种管理模式是难以适应高校档案发展要求的。部分高校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机构改革中,先后将档案馆从党(校)办分离、独立出来,成为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直属单位,由被动执行操作变为主动决策,对于提升高校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其次,加强信息化管理。各高校加强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应用现代化手段,充分利计算机网络等有利手段,对档案文献资料进行管理,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与信息化,以适应当前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再次,将档案管理方式与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结合起来,对文献资料进行跟踪管理,使档案管理工作变得便捷、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方向,加快实现管理方式的多元化、社会化与优质高校化。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和业务水平的高低,对于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很重要的作用。建立一支业务水平过硬、责任心强、结构合理的档案管理工作队伍,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档案人员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提高档案从业人员素质是有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因此,高校档案馆应配备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现有档案人员职业技能,使他们全面提升档案管理能力。首先,档案人员要多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班,定期学习档案工作的新知识、新方法,更新知识,了解档案政策规定,撑握档案动态。其次,加强学习信息科学技术知识,撑握现代化设备的操作技术,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先进方法与手段。第三,改革档案人员用人机制,实行竞争上岗,选拔擅长管理、德才兼备的专业人员担任档案领导职务,使档案从业人员有责任感谢和紧迫感,充分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孙晓青.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问题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

篇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经济合作程度的不断加强,使得国内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从而迫使企业面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成功与否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正常运作的必要保证。2007年,我国出台了《企业财务通则》,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和微观进行了有效的体制界定,是我国第一次较为彻底的,按市场经济要求对财务管理体制的重构。这充分说明了政府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然而,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现代财务观念以及理财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让人们对现财观念及理财能力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如何向社会输送具备现代财务观念及理财能力的毕业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方法的做出了思考,谈一些体会。

一、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

财务管理属于管理学的范畴,是一门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资本市场为背景,以现代企业为对象,阐述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财务管理是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审计专业、财务管理以及管理学等财经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应用型学科,该特点决定着该课程既要重视理论教学,更加要重视实践教学。

二、高职财务管理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传统财务管理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侧重点,更多地强调了财务管理理论和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本人的教学实践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1.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财务管理课程与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相关联,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教学内容重复,教学资源浪费的现象。现有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的不合理设置不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一般来说,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主要具有形象思维比较强,而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形象思维强的人,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的知识,而对于陈述性的理论知识却相对排斥。

传统的财务管理的教学大多以教师的单方面讲授为主。由于双方缺乏有效的互动,学生一般都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缺乏主动思考的空间,所以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3.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差。由于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某些财务观念比较抽象,加上有的企业财务问题数据量多,财务函数的计算较为复杂,给学生充分理解财务管理的知识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而且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没有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提供必要的训练,容易造成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差的问题。

三、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方法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企业的财务运作也越来越复杂。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财务管理课程不断吸收纳新的内容、新理论和新方法以满足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努力更新和改善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多样化教学,强化实践培养教学方法,探索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方法。其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所谓模块化教学模式就是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依据职业岗位群,将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分解为各项技能,依此建立若干个教学子模块,从而使每个模块对应有目标能力、课程设置和技能训练,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职业课程的设置标准叫做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通过课程各模块的设置可以真正达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教学效果。这样一来,可以整合课程资源,避免重复教育带来的资源浪费。

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主要内容包括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主要职能是决策、计划和控制。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将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如下若干模块:(1)财务管理基本理论;(2)常用财务函数;(3)筹资分析与决策;(4)流动资产管理;(5)收入与利润管理;(6)投资分析与决策;(7)财务报表分析。这些教学模块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财务管理的模块化教学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将必须掌握的理论融入各技能模块中,从而实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知识为技能服务。

2.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分析财务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从大量的实际资料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例,经过加工整理,给学生以实际感受,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以巩固其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财务管理的模块化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际的财务问题作为案例,设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景教学,让学生做实际工作中角色的扮演,开展分小组的团队合作,通过团队之间的竞争,引导他们换位思考。这样可以让学生始终站在企业的事务层、管理层或者决策层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充分理解财务管理的主要环节: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

而且,教师应该选择贴近生活,容易被理解的财务管理案例,充分考虑案例的针对性、启发性、实践性和生动性。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案例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发表独到的见解,共同探讨追求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最优方案。通过自由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这样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和创新性思维。同时,多鼓励学生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适应能力。

3.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培养实际应用的能力。常用的办公软件office中的Excel作为通用电子表格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用户可以采用多种途径获取各种数据库的信息,这种数据源的多样性增强了其使用的便利性,扩大了它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使用面;同时,它独具特色的数据分析系统、财务函数分析系统和图表分析系统更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最直观、最便捷的工具,可以有效地利用企业的核算财务数据,能够高效、准确地帮助财务管理人员进行预测和决策。Excel的财务分析功能,使得令学生们十分头痛的财务函数运算困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Excel的图表制作功能还可以将抽象的财务问题转化直观的专业图表。可以说,Excel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财务工作平台。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实现财务管理电算化,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还可以改革财务管理课程过去以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尝试将笔试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引导高职学生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小结

在财务管理的教学中,采用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方法,按照实际岗位需求设计教学模块、准备案例、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和岗位需求的零距离贴近。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以计算机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在模块化教学中突出实训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

考虑到财经类院校的高职毕业生大量到企业顶岗实习困难相对比较大的实际情况,我们很有必要探索能够提高财经类高职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专业操作技能,积累岗位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具有创新能力、个性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摸索出满足职业岗位要求的更佳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真正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就业搭桥、铺路。

参考文献:

[1]刘寅平:浅谈财务管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7

[2]姜德伟:〈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科技咨询导报,2007(22)

[3]刘 琳: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实践教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任课教师方面的问题

1、对学生的认知不全面

目前教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通有以下认识:学生基础太差、理解能力低、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等。虽然学生入校分数较低、上课表现较差,但这并不代表学生不能学好相关知识。

2、缺乏积极的教学态度

“学”与“教”是一个双向交流和沟通的过程,由于许多学生上课不积极等原因,使得部分教师在思想上“放弃”了这些学生,将“教学”变成了单向的“教”而不管学生是否在“学”。这样的教学态度必定影响教学效果。

3、缺少实践性教学方法

有些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到“学校”从事教学作,本身缺少管理的实践及经验。同时,教师普遍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指导。

(二)学生自身方面的问题

1、学习目标不明确

随着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的下降,那些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分数较低的学生进入到了高职院校。这其中有部分学生本身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愿望,有些是被家长“逼着”来学习的。

2、缺乏学习的自信

有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升学考试中成绩较差而进入了高职院校学习,这些学生自身也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但由于缺少学习成功的经验而缺乏学习的自信。

3、自律能力差

有些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许多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从原来紧张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养成了不良习惯。

(三)学校方面的问题

1、对实践性教学的支持力量薄弱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多以理论教育为中心,普遍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缺乏对实践性教学的物质支撑。比如实训室建设不完善、对教师实践性教学的支持力度不大。

2、对实践性教学的管理不科学

有些高职院校,在实践性教学课时的设置不规范,并缺乏是对实践性教学效果的科学考核和评价。另外,学生的实习活动与学习严重脱节。

二、实践性教学的实施及总结

(一)课堂游戏教学法

课堂游戏教学法的特点是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角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课堂游戏教学的兴趣比较高,如果游戏选择科学、组织恰当,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施课堂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挑选适当的游戏以及游戏进行的地点(比如室外),并适时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讲解,以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适合课堂游戏教学法的内容比较多,管理学基础课程各模块内容都有适合的课堂游戏,比如:计划职能(估计玻璃瓶中玉米数量的游戏)、组织职能(“囚徒困境”游戏)、领导职能(“对别人的肯定”游戏)、控制职能(“冲突处理”游戏)、创新(培养创新精神的游戏)等。

(二)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学习“群体决策”内容时,为使学生切感受“头脑风暴法”的操作方法和效果,可采取讨论法来模拟头脑风暴法的操作过程。另外,通过学生的激烈讨论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指在假设环境下学生按某一角色身份进行活动,使学生通过这一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施这一教学方法时,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出工作情境,学生扮演情境中相应的角色,身临其境地按设定岗位的职能及人际关系尝试处理各种事情。在教学过程中,角色扮演法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以价值观。

教师在组织过程中要注意设计好主题、场景,准备适当的道具,并根据角色特点选择适当的学生,在角色扮演结束后一定要有科学的评价和总结,这样才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

角色扮演法适合管理学知识中那些学生感觉比较枯燥的指导原则和知识,还适合那些具有争议性的原理等内容,比如沟通及其原理、冲突的管理、组织文化等内容。

(四)专题活动结合PPT展示

通过专题活动结合PPT展示活动,在提高学生相关技能的同时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管理学基础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专题活动结合PPT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内容相对比较枯燥的内容(比如基本原理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笔者采用此方法实施的“班级管理”、“我的母校”、“社会责任辩论赛”等专题活动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专题活动结合PPT展示方法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工作量也比较重,因此,教师在使用些方法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时间并做好课外辅导工作,防止学生因受到较大挫折产生消极情绪而影响活动的实施效果。

三、结论

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大对实践性教学的支持。学校应该系统的组织相人员对实践性教学进行综合研究。同时应进一步增加对实训室建设的投入,为实践性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学校还应该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使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习活动来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实训课时设置要科学。尽管实践性教学有其一定的优越性,但理论教学在构建学生系统的认知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科学安排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作者单位: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陆增辉.角色扮演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百色学院学报,2011,04

[2]胡楚图,单文慧.高职企业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2,04

篇10

质量是时展的主题,在工程建设中,质量就是工程项目的立根之本和施工企业的品牌效应,利于施工企业在行业内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相反,一旦工程不能保证质量水平,那么该施工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所以施工企业加强项目质量的管理,势在必行。一般而言,建筑产品都具有无法循环使用的特点,它所需要的成本和占地面积都比较大,完工的时间很长、工艺繁杂、施工环节难以控制、在综合测试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性。所以在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中,必须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

一、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只有保证工程的最佳质量,才不会造成工程加固、补强、返修等耗时间的工序,可以节省施工的成本、降低维修的经费,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建筑结构失去了平衡的性能、位置的挪移、出现了裂缝、失去了原本的刚度和强度、断面尺寸比较模糊等。造成这些不合理环节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建设程序没有保持有效性

在我们国家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一部分施工单位对于建筑施工程序的认识都很模糊和随意。建设程序没有保持有效性,存在的安全隐患后果不堪设想。比如一些施工单元没有获取运营许可证,就直接建立施工的队伍。背离了实际的工程施工情况,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马上进行投标,或者是没有进行实地的水文地质勘察,就急于展开施工工作。另一方面,没有构建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也没有科学的施工图纸,在施工的过程中,随意对设计图纸进行更改,导致不能科学地控制施工进度,工程的完成周期延后等。根据上述工程建筑中残留的安全隐患,最大程度上可能会造成我国建筑坍塌事故的发生。 (二)没有完善地质勘察工作

地质勘察工作是提高工程项目使用年限的有效途径。在工程施工之前对工程地质进行系统全面的勘察和落实,是不可或缺的工作环节。只有进行前方位的地质勘察工作、妥善管理地质的资源数据、如实地上报实际数据、保证地质勘察时钻孔的精确性,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在细节方面,需要细致地做好底下的软土层、孔洞、滑坡等现象的防护工作。以上安全隐患的存在,不利于建筑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工程出现地基的倾斜和沉降的情况,最终顶端结构的倒塌。对社会的公共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三)缺乏综合性考虑和周全计算

在工程建设数据所需要计算的地方无处不在。比如:工程方案的设计、数据整理以及材料的成本统计、工程的总造价的计算等。综合性的考虑和进行周全计算是最关键性的工作环节。只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保证图纸计算的精确性、符合实际的计算荷载取值、内力结果的有效性、沉降和伸缩裂缝的科学处理等。所以,只有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和周全的计算,才能从最大程度上消除这些质量方面的不利隐患。

二、施工质量预控采取的有效方法

在工程的施工前,先进行施工的组织,先确定施工准备的范围,并且把施工的方案、技术、具体布置到相关的工作岗位。对项目开工前的施工准备进行周全的计划和采取多种有效方法。

(一)工程建设施工控制之前,施工技术人员要提前熟悉工程的四周环境,并且进行实地勘察,广泛收集资料,工程的水文地质等情况做到全面了解,确定具体施工技术,从而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在项目落实以后,可以全面准备施工的材料以及其所需的物质技术条件,建立具有高效性和可行性的工程建设监督体系。施工企业需要根据本企业的发展情况,建立一套高质量水平的系统和制度,制定明确的工程质量目标。

(三)设计的工作完成以后,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环节和图纸、施工方案以及管理注意事项的交底工作。确定所有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资、以及展开专业的训练项目,对施工的队伍进行上岗前培训等,使相关的工作人员更熟练掌握机器的使用和维修技巧。

(四)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全面应用新的技术,才能改进企业的技术装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才能保证施工质量管理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全面应用,是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三、完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制度、体系以及施工进度计划表

(一)在生产实践的不断探索中,结合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完善企业各级技术管理机构的责任制,明确职员工作的权力和责任。实现奖罚分明的激励制度,提高职工的创造能力。特别要加强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让员工明确施工的方法和质量的标准等,并且有效进行施工的组织、评比和验收工作。体现在材料、隐蔽工程、中期及完工的质量方面的控制等。

(二)健全和完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体系,使工种与施工机械保持协调的关系,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会更加标准化和全面化。这就要求在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展开质量管理的项目培训,使职工树立强烈的工程质量的观念。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全新的工艺、全新材料和资源设备不断更新。另一方面,材料的控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根本途径。

(三)制定施工进度计划表。根据后期阶段管理内容多、项目复杂的特点,施工质量管理部门要建立一份合理、完善的施工进度计划表,让所有施工环节都能保持正常、高效的运营状态。计划进度表应该包括工程的竣工时间,严格控制施工的进度,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其次,各项目做到具体分配和落实到各个生产和管理部门中。明确各个负责部门中的施工人数,以及制定的施工进度方案等,最重要的是交叉负责的项目的管理,在计划表的完成过程中,必须保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最后共同完成工程的质量验收指标。制定施工进度计划表,方便各部门随时进行检测和对比工作,提高施工质量管理的水平。

结束语: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我国的建筑工程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发展,我国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也日益提高。但是我国建设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着具有的挑战和风险,也只有对施工前进行监控工作、加强地质勘察工作、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和周全的计算,从而制定相关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制度、体系以及施工进度计划表等。同时,企业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使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世智.强化施工质量管理争创优质工程[J]甘肃科技纵横,2002(6):5l一52.

[2]刘向敬等.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重点和方法川.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1): 45-46.

[3]尹万富.浅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