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6 15:46: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

篇1

(一)价值链分析

每一种产品从设计到最终上市到达消费者的手中,需要经过许许多多个相互有着密切联系的环节,这就是企业家们口中的作业链。作业链不仅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更是一种产品的价值和增值过程,这样便形成了战略竞争上的价值链。所有的企业都会处于本企业所属的行业价值链中的某一个阶段,不仅如此,连每个企业的内部都可以分解成多个价值链。从企业的价值链入手分析,可以很明确的认识到每个产品价值链上的成本和效益。每个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同,所以在每个产品价值链之间各环节也是有所不同的。

(二)成本动因分析

成本动因可以简单的分为两个层面:—是从企业的具体生产过程来分析成本动因;二是从战略方面来分析成本动因。成本动因分析已经不再像是传统的成本分析,传统的成本分析范围相比较成本动因分析更加狭隘,所以成本动因分析取而代之,应用的也更广泛。成本动因分析和企业战略相结合的来分析能够发现更多的潜在的成本问题。

(三)战略定位分析

某一个特定的区域或地域内,以此来建立本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利润。所以一般集中战略是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一种衍变,因为集中战略的目标只是一种特定的服务。

二、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可促进性成本战略发展的管理相结合

一个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即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上利于不败之地。而使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即是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的竞争中占有有力的优势。同时战略成本管理也是拓展核心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一个企业核心能力的提高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从内部来看,企业只有将所有活动的累计成本比其他竞争者来的低,才算是占有成本优势。同时要想得到较高的超额收益,需要成本优势不能因为售价高于竞争者的价格而被抵消掉,这样就会获得超额收益了。要想获得成本优势的战略价值,则需要企业的持久发展,而持久发展则需要企业的成本优势的来源是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一个企业的永恒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则是成本的领先,如果成本不占优势的话,那么企业是不可能在现如今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的。战略成本不是说简单的降低绝对成本,而是在成本管理的方法和领域上探究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从成本发生的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进行深刻分析和有效设计,从最根本上来改变企业的成本结构,进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原本的战术成本管理现如今已经变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看似相差一个字,但这里面的含义就相差许多了。成本管理的重点从原来单纯的减少企业经营活动成本转为在成本整个价值链上长久持续的管理成本,进而谋求企业的最大利润化,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战略成本管理将企业内部价值消耗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将成本问题放在一个更大的环境中进行分析,即在整个社会市场环境中。这要求企业将眼光不仅仅放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的比较,同时也要研究市场上对于产品的要求情况和用户使用该产品情况结合分析。同时,战略成本的管理需要对各种战略成本的动因进行深刻分析,通过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两方面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总的说来,战略成本管理是以市场为中心导向,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加上科学技术对成本进行综合、全面而灵活的管理。

构建战略成本管理的框架,首先需要分析战略环境,通过对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进行考察分析,进而决定企业的未来发展动向;同时在框架的构建中也要加入战略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包括成本管理的方向、成本管理的策略;接下来就是对成本管理的战略进行实施和控制过程,这一环节是漫长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控制包括前向控制和反馈控制,控制内容包括企业、单位、流水线的全过程控制;最后一部分是对战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战略成果最明显的表现即是对业绩的分析,做好业绩的考核、评价和反馈、调整及激励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战略成本的管理有着思想和理论方法上的统一,这使得他们紧紧的融合在了一起,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够更加长久的发展下去。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意义分为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下面对两方面的意义做以介绍。

(一)理论意义

相比较那些成本战略管理水平先进的郭襄,我国的企业成本战略管理还是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也比较局限于战术的成本管理,极少的会涉及到战略意义上的成本管理。所以,在一个崭新的企业竞争环境下去采取成本战略管理的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措施。除此之外,必须进一步理解成本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的研究,还要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一定的理论上的指导,这样才能加快企业的成长步伐。

(二)现实意义

在成本管理发展中,成本的战略管理是一种必然趋势,是一种进步的结果。成本战略管理的实施也是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管理过程中必定要实行成本战略管理。利用成本战略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业绩,使企业的经营变得更强有序。研究成本战略管理具有着非常高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看出,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是一种必然趋势,将来的各个公司里面,都会实行战略成本管理这一措施的。

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并没有完全顾忌和考虑外部的市场发展情况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战略成本管理,同时它与外部的经营环境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首先与经济变化有关的是消费者的市场,另外一个重要的关系则是信息技术的变革,这两者都举足轻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成本管理的传统方式会比较局限于某一方面,比如生产领域,这样就会忽视了对此产品开发,销售以及售后等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的控制了,这样以来也就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的需求了。另一方面,现在的企业对于计算机的运用已经形成了比较大的依赖,所以以电子技术的改革的最大特征就是计算机的普及,这样的结果就是给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因为现在的计算机处理速度快,储存信息量大,信息反馈速度快,这样就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企业增加业务处理能力,对于成本的预测以及核算等都有着非常高的价值和意义。不过不是所有企业家都有非常高的觉悟,有的依旧没有发现这一变化,仍然是靠着传统的人工操作,这种方式已经很难再去适应这个现代化的成本战略管理的要求了。

(二)缺乏成本约束的激励方案

当一个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制度完成时,并不代表管理者们会按照这个战略成本管理制度进行实施,导致在实施过程中与最初设想差别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严格有严格的条例来制约管理者们以及员工们。内部牵制制度是企业家们非常需要考虑的一个部分。设想如果企业管理者们可以随意的改变成本的资料和报表。就会使得成本资料变得混乱,破坏了战略成本管理的正常运行和实施。同时有良好的制约条例的话,可以提高员工们的积极性。

(三)企业的技术水平制约了成本的降低

成本的高低与技术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提高技术水平也是一种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管理者们若想真正提高战略成本,首先需要提高该企业的技术水平才可以。

五、对提高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的一些建议

(一)提高战略成本管理的技术支持

一个企业若是有先进的管理技术的话,对于战略成本的管理是最基本的要求,首先我们要建立起完善的网络平台才可以,不仅仅是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还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因为成本战略管理的涉及面非常广,它所需求的信息量也非常大,更重要的是它还需要随时对其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有效的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分析工具

控制员工的向心力。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全体员工都成为成本战略管理的主体。战略成本管理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以人为本,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以激励的方式来获得最大的利益。

控制产品设计。在每个产品的设计以及研发过程中,企业关注的焦点就是如何控制产品的设计。每一个产品的设计就能决定该产品上市以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小。只有保证了产品设计和研究开发的的成本需求,才能更好的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员工激励

企业应该制定一项员工工资增长的比例对应效益增长比例的政策,简单地说就是该企业的效益增长,那么员工的工资也会随之增加,反之就员工的工资也减少相应的比例。这样就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一点:只要企业上下所有员工一起努力,企业的效益增长了,工资待遇也会随之增加。一个想长远发展的企业必须制定出一些必要的激励措施。

篇2

一、导言

目前,我国的名牌经济快速发展,对城市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基础的名牌战略,在发挥乘数效用、提高区域经济等方面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大城市名牌建设力度,构建科学的名牌战略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已成为各地城市发展的新一轮战略目标。

品牌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品牌产品、企业、企业股东、供应商、最终顾客、中间商、竞争者、金融机构、大众媒体、政府、社会公众、相关企业和品牌生态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而品牌生态管理就是对整个品牌生态系统的管理。除了要构造企业内部品牌系统的战略外,还要通过精心地组建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品牌群来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城市名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实施城市名牌战略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际上其他著名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名牌产业不完善

底特律以汽车而闻名,米兰以服装而著称,优秀的名牌城市无不有优势名牌产业支撑。而我国城市普遍没有形成特色名牌化产业,更未形成城市标志性名牌产业,与国际一流名牌城市有较大差距。

(二)政策环境不完善

西雅图市制定了保护知识产权的立法制度,为风险资本投向高科技创业公司提供金融支持等,营造了极具竞争性的企业家氛围。提倡最新技术信息自由流动,支持创新冒险。相比而言,我国城市虽然出台了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但是立法的滞后、人文创新创业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

一座世界级的名牌城市除了交通体系外,还需要世界级的基础设施。能源、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必须能够使公司具有国际竞争力,具有发展名牌产业的承载能力。我国城市能源和资源的匾乏、基础设施配套能力的不足,以及在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与国际一流名牌城市有一定差距。

(四)名牌产品分布不均衡

名牌产品布局和发展不均衡。很多城市名牌产品主要集中于几个甚至一个行业中。这样造成城市的名牌发展抗风险能力较差。

三、城市名牌战略管理模式设计

城市名牌战略管理模式(以下简称“模式”)是由企业、政府、市场、各级协会以及社会各界五方面构成,它是一个品牌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名牌和名牌之间共同组成了这个系统,它们相互竞争、相互作用、相互协同,共同推进城市名牌战略管理。它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往复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是若干子系统的综合体现,其基本着眼点是城市的远期利益。具体设计如图1所示。

(一)企业:提高自身实力,打造名牌产品

企业在模式中处于中心地位,所有其他实体都要围绕如何使企业成功打造名牌来运行。企业创立和发展名牌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1、优质名牌产品。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它的名牌或主打产品。打造名牌产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内部运行机制,必须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保证产品的高质量。(2)树立国际质量标准的观念。企业要创名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必须切实贯彻国际质量标准,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国际质量认证。

2、优质服务。优质服务是名牌的重要内涵,服务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要把服务看作产品的组成部分,把服务质量看作产品质量的延伸。(1)树立“用户永远是对的”理念。不管在发生什么问题,错的只能是厂家,而不是用户。(2)建立完善的服务设施。重视对服务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强服务硬件建设。

3、科技创新。名牌必须以一流的技术作后盾,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1)在产品项目的选择上,注重高技术含量。技术在引进时就坚持高起点和技术超前性。(2)对引进的技术及时消化吸收并加以创新。(3)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及时成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进行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

(二)政府:制订全面规划,综合协调,完善名牌创建的支撑和保障体系

政府在模式中要起到一种全新意义上的保护和干预的作用,表现为一种新型的政府职能模式――“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其特征是政府、产业经济、文化建设、社会生活能够很好地协调配合,通过政策引导或倾斜,使模式有效、持续地发挥作用,造就出更多的名牌企业,形成良性的反馈循环。

1、科学设计名牌战略。政府应该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发展历史、区域功能、自身特点和在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名牌战略进行科学设计。这种设计反映的是一种整体性的战略概念,涵盖了城市发展的各方面目标战略与其实施的步骤。

2、完善扶持名牌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名牌产品的形成,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因此,应有效地发挥政府导向和宏观调控作用,制订中长期名牌经济发展政策。(1)制订扶持政策。扶持企业开展海外商标注册、境外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等活动;研究制订降低某些行业和企业税负的政策措施。(2)制订激励政策。提供研发资金和创新风险资金,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费用的投资;制订名牌奖励制度,对成为国家级、省级名牌的企业,拿出资金予以奖励。

3、协调名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对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管理,协调各行业、部门及其他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部门、资金、空间结构、文化及对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的积极调动。

(三)市场调整:按市场规律调整各生产要素

模式是以创造城市产业发展能力和资源的市场为导向的。不以创造城市产业发展能力和资源的市场为导向,就不可能实现城市产业内部结构合理化。

因此,城市名牌经济的发展也应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加速优质资源、优秀人才和优秀企业家向本地聚集,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发挥名牌经济的社会效应,全面营造名牌经济发展的良性机制和环境氛围。

(四)各级协会和专业咨询:为模式提供服务

各级协会和专业咨询机构在模式中处于顾问的地位,有协调整个系统的作用。

1、建立市场化名牌价值评估机制。成立市场化、专业性、非盈利性的民间名牌价值评估机构,逐步设立完善科学的评估体系,量化考核过程和结果,对名牌竞争力及价值做出较切合实际的评判。

2、建立“名牌经济专家委员会”,协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让其担任咨询服务机构,同时提供各类培训,引导投资方向,进行企业诊断,指导经营管理。

3、探索开办名牌与经济等专题对话形式,邀请专家学者和职业企业家、经理人,组织大、中、小等各类企业集中交流,解决现有企业拥有者的观念问题,提升企业经营群体的整体素质。

(五)社会各界:形成氛围,合力支撑模式的实施

名牌产品群体的形成,需要浓厚的社会氛围。社会各界对模式的实施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利用窗口行业,可以在来往城市与其他地区的飞机、火车上等播放推介名牌的专题介绍;在市内公交车和星级宾馆提供城市形象的宣传图片和文字简介;引导规范出租司机交流用语,扩大城市名牌在乘客范围内的宣传。

2、借助新闻媒体,拍摄城市民族工业发展的故事片和宣传城市名牌的形象片,选择重要媒体买断一定时段播放;通过多种媒体宣传名牌城市的理念、风格和形象,扩大城市的知名度。

3、举办专题活动,开办名牌展览会,邀请国内、国际名牌参会,扩大社会效应,强化城市名牌形象,提高城市的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

四、实施城市名牌战略管理的保障体系

(一)组织保障

城市要整合招商、生产、质监、流通等主管部门职能,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名牌产业的发展,成立城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统领全市名牌经济的发展;下设各专门委员会,各区市成立相应的机构,综合协调、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成立名牌企业协会,建立健全模式各个环节的信息沟通。

(二)政策保障

出台今后十年的城市名牌战略发展规划,在财政、技改、新产品等诸多方面向名牌企业倾斜。如对企业承担的属于关键、前沿性技术和产品开发项目,引入风险投资机制,资金投入实行政府补贴、企业自筹、社会融资的方式;对重大技术改造贷款给予适当贴息。

(三)市场体系保障

大力培育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金融、咨询、专利、贸易;大力完善技术要素市场:标准、检验、实验室;舆论保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广泛宣传有关政策和信息,推动名牌经济发展,为名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法律保障:有效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名牌企业市场竞争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兴元.名牌生态系统成员构成特点及其利益平衡[J].商业研究,2000(10).

2、王东民.品牌生命的复杂性和复杂的品牌生理生态学[J].商业研究,2004(6).

3、邓旭东,杜晓娟.培育品牌生态环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企业经济,2005(1).

篇3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城市人口流量增加,这对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道路交通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交通将城市空间划分成众多的区域。如果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不合理,会导致整个城市空间形态被破坏,会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阻碍。

一、城市道路交通定义

城市道路主要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长度、宽度经过人工修筑、整理之后可供行人、车辆通行的一种带状的构造物。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聚集、城市建设用地也不断增大,这就促使了我国现有城市问题的出现,也造成了城市发展中各种不合理、不规范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发展,甚至是造成了各种社会安全事故,因而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强烈的反响。基于这种社会发展现状,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做好城市道路规划已成为各地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话题。

二、城市道路现状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按一定的长度、宽度经人工修筑,可供人、车通行的带状构筑物。进入2l世纪,随着我国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镇)人口的集聚,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大,以及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客观事实,我国现有各类城市都面临着现状道路的容量不足,道路功能不分明,路网布局不合理,各类车辆与人流混行,城市公共停车场缺乏,高峰时段车辆拥堵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因此编制好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已成为各城市(镇)人民政府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和车辆不断增加,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着越来越艰巨的任务,城市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实现城市交通系统快捷、安全、高效地运转,对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一些突出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在大城市中大量聚集,以及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使得城市交通需求激增,因此,城市交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方法

车道数设计

在多车道情况下,由于行驶车辆超车、绕越、停车等原因,车道的通行能力会受到影响,同时还会造成交通过分集中,增大交叉口负荷,引起交通混乱,给交通组织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等。对于不设中央分隔带的同向车道而言,若靠路中心线的车道通行能力为1, 从左至右其它车道的通行能力分别为:0.80~0.89、0.65~0.78、0.50~0.65、0.40~0.52。由此可知,通过增加车道数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简单措施并不可取。结合我国许多交通参与者违章现象比较突出的实际情况,城市主干道的双向机动车道数最好不要超过8 条。若此时仍不能满通量增长的需求,可通过改善道路网、修建平行道路、调整交通组织、合理改善城市布局等疏散道路交通负荷的手段加以解决。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机动车车道宽度问题,机动车道的宽度与车型和行驶速度、安全距离有关。我国城建部门在20 世纪60 年代根据调查资料得出了车辆横向安全距离及车身与侧石间安全距离的经验公式,并据此得出了机动车道宽度与车速间的计算结果,推行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现如今城市道路的交通组成已由过去以大车、公车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小型车、私家车为主。《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对道路横断面设计标准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目前道路机动车道宽度一般引用《规范》定为3.5m~3.75m,这无疑是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并造成车道不宽不窄、造成车流并道、拥挤,影响城市交通正常秩序。根据道路的等级、功能,细化机动车道(小车道、大车道、公交车道),建议:一般城市道路(快速路除外),大车道(混行车道)宽度宜为3.5m~3.75m,小汽车道宜为3.0m,路缘带宽度缩为0.25m;对于公交线路重复系数高,可能出现多辆公交车并排行驶的双向4车道干路,机动车车道平均宽度宜为3.5m;双向6~8 车道干路的机动车车道平均宽度宜为3.25m;支路因强调可达性,对车速要求不高,机动车车道宽度宜为3.25m;交叉口机动车进口道宽度宜为3.0m,最小可为2.5m。

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设计

对于城市公共交通并不发达的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乘非机动车出行仍为城市多数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且该部分群体为道路交通参与中的弱势群体。为了减小非机动车和行人对机动车交通的影响, 同时做到非机动车交通与行人交通的互补,在非机动车道设计中,应尽量遵循宁宽勿窄的设计原则,切忌盲目压缩非机动车道;有条件时,修建非机动车专用道,由局部交通组织发展为网络交通;在横断面布置中,可将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布置在同一平面上;通过交叉口拓宽来增加进口道机动车道数时, 充分利用原有断面的非机动车道空间,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绿化带与分隔带设计

在城市道路交通中,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的干扰为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对向行驶的机动车对道路的通行能力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三块板和四块板横断面布局为城市主干道理想的横断面布置形式。

在分隔带设计中, 目前常用的设计方法是设计较宽的中央绿化隔离带,相对较窄的机、非隔离带或隔离栏杆,城区的仅划标线。实际情况表明,地形受限时,保留机非隔离带,或将宽的中央绿化分隔带分散设计为等宽的机、非绿化分隔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的隔离效果明显提高, 同时还可减小机动车尾气对行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改善行人周围的环境,有利于绿化的养护等。

地上、地下管线布置

在城市主干道设计中,引进国外成功的设计经验,将各种地上、地下管线系统地布置在共同沟内,不仅可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而且便于各种管线的系统管理,有利于解决道路横断面布局受道路红线宽度制约、道路拓宽受各种地上、地下管线制约的矛盾,消除今后反复开挖的后患,同时还可以提高城市抗灾、防灾的综合能力。

强化道路基础处理

路面质量对道路上运行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等行车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路面的使用性能与道路基础的处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在软土地基路段。为了提高道路的总体建设质量,在道路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应采用与当地地质条件、工期相适应的地基处理方式,做到经济、实用、合理、科学,切忌工程建设政治化的现象。

6、确定合理的交叉口间距与行人过街形式

(1)交叉口间距与调头方案。一条道路上的交叉口数目越多,交叉口间的间距越小,交通事故率越高;交通出行时间越长,出行延误也会相应增加。城市道路上交通事故发生次数与交叉口接入数目成正比。

(2)行人过街横道设计。为了确保行人横向交通的安全、快捷、方便,尽量减少乃至完全消除市民因过街不便而冒险违规横穿马路现象的发生, 主要道路交叉路口与路段最好选择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的立交方案。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战略管理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交通的未来发展方向、发展规模、交通布局等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道路交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维护着我国城市公共秩序。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要重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战略管理,以此促进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科学、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城市经营 城市形象 资源

一、城市经营思想的萌芽

20 世纪中叶,城市经营的思想就已经在国外萌芽。城市经济学作为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环境建设、交通运输、财政金融等方面问题的一门学科,涉及了城市经营管理方面的一些应用课题,主要就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城市基础条件的改善进行研究,推动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一学科理论的指导下,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就如何运用市场机制来吸引民间资本, 促进城市硬件环境建设形成了一些不同的模式, 从而为城市经营理念的形成和运作提供了经验。在这一阶段, 随着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手段的不断深入应用,学术界开始注重对城市这一经济中心的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并主要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问题结合市场化手段,应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并逐渐形成了城市整体资产有效利用的观念。这些成果为城市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城市之间竞争的逐渐加剧,在如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中,就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城市促销计划的概念,试图通过对城市管理措施的市场化改革来促进城市资产的市场化利用;同时期,出现了将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系统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事务之中的方法,即区域行销,并把城市视同企业, 以城市未来作为产品,形成了城市经营的最初思想。

二、城市经营概念界定

Short and Kim(1998)在区域行销的基础上研究总结出,当市场营销经过实践发展为一门科学时,结合城市管理的实践,就形成了城市经营的理念,在此基础上,Kotler等人对城市经营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认为“城市经营是为满足特定目标市场需要而进行的城市规划过程,如果这种规划能满足企业及居民对城市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使得城市产品能满足潜在目标市场的需求,则能取得成功”[1]。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规划”,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对城市空间的规划过程,而是广义上包括对城市资源的运营、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等。

赵小明率先在国内定义了经营城市的概念,即“经营城市就是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自然生成资源、人力作用资源及其相关的延伸资源等进行有序的集聚、重组和运营,以完善城市功能和城市竞争力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认为政府是城市经营的唯一主体,体现了通过“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等途径涵税养源以增强城市财力基础从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理念。赵小明关于城市经营的界定也是为国内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并接受的观点。

谭昆智在《营销城市》一书中将经营城市的概念作如下界定:“经营城市就是利用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方法管理经营城市,具体是将城市视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将城市的未来发展视为‘产品’,分析它在全球性竞争中的强项与弱项,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确定其目标市场,包括目标人口、目标产业以及目标区域,并针对目标市场整合政策、资源、基础设施、环境、文化等相关产品和服务资源,以提升城市形象和促进经济发展。”[3]体现出“战略管理”的思想。

通过综合国内各种对城市经营概念与内涵的表述,全伟、饶会林等认为,“城市经营就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国内外市场直接、间接争取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各种经济行为”[4]并对城市经营作了狭义与广义的区分,认为,广义的城市经营是指城市对有形、无形的公共资产、公共资源和企业外部经济进行资本化和产业化的整体策划、营销和评价的经济行为;狭义的城市经营是指城市所辖公共部门对公共品的生产、供应进行资本化和产业运营的经济行为。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经营概念的界定看出,不同学者对城市经营的本质的理解不同,城市经营在国外最初是作为“为满足城市目标群体需要、从整体上提升城市形象从而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而进行的一种战略性规划过程而提出的,而国内多数学者则把城市经营理解为是对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等“实体资本”及由其所延伸的“无形资产”等各方面城市要素的“经营之和”。另外,有一部分学者把“城市形象”作为城市经营对象的一个方面。对城市经营内涵的理解上的差异,决定着其对城市经营主体、内容、方法的认识的不同。

三、城市经营的主体

(一)一元论。

在关于城市经营的理论研究和探讨中,持“经营主体一元论”的人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实际工作。李梦白在其论文中认为:“说‘城市经营的主体是城市政府’是正确的。因为城市经营的主持者,除城市政府能够担当外,谁也不能胜任。”[5] “从80年代初开始的我国城市经营的实践来看,城市经营是在城市主体地位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城市政府为适应城市发展环境的变化自上而下发动。虽然城市经营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在经营中引入了竞争机制,但其从根本上是政府建设和管理城市、发挥其政府职能的一种手段。”[8]王振有在《关于城市经营主体问题的探讨》一文中从城市角度和城市经营角度详细并充分地论证了经营主体一元论的观点,他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整合的社会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公众可以通过投资获得基础设施的运营权,通过股权转让、承包、租赁、特许经营、委托经营等市场手段获取经营某些城市项目,但不能说,企业和公众因此获得了城市经营权。”[7]从城市经营角度来看,他认为城市经营对象的初始所有权、控制权、支配权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是这些资源的惟一产权主体,决定了城市政府资源配置的权威性;只有政府作为城市经营的主体,才能在首先满足公平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经营的效率目标。

经营主体一元论的观点从政府对城市中“可经营性资源”的所有权及政府作为唯一的权力主体的角度论述了政府是城市经营的唯一主体,把城市经营看作是一种“权力的运作”而非对资源的“有效运营”,将权力主体”等同于“经营主体”,而忽视了作为真正“主人”的城市公众的需求,及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城市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二)二元论。

学术界关于城市经营主体二元论的论述不多,但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的声音也不应忽视。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于洪平在其《城市经营主体当议》中坚持城市经营的主体是市场和政府双重性的二元论观点。他对政府是经营主体的论述和大多数坚持一元论的学者相同,即“政府是城市经营的主体之一,原因在于城市资源或产品的特殊性和城市经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要求。同时,他对市场是主体的论证也比较详细,他认为“城市经营的核心是采用市场化的城市经营模式,而市场化的城市经营模式首先要求市场成为城市经营的主体。”[9]

(三)多元论。

关于经营主体多元论观点,众多的理论文献和经验总结都认为,城市经营的主体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综合主体。“不能笼统地把城市政府定位为城市经营主体,如果由城市政府充当市场经济行为的“拍卖”、“置换”等以获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经营主体,则不仅是重蹈过去政企不分的覆辙,而且又可能使城市政府职能重新出现新的空位和错位。只有把城市经营行为的外延扩大到诸如城市规划、管理等实践活动,并把城市产品的提供和管理也看成是城市经营的内容的情况下,城市政府作为城市经营的重要主体才具有更普遍和更长久的意义”。[11]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文明进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经营主体必然由过去的地方政府为“主角”向由与城市利益相关者共同合成转变。城市是全体市民的城市,所以城市经营的主体也应该是城市的市民、企业、社会团体和各级政府。Metaxas在其论文中提到“城市经营并非仅仅是政府为提升城市形象而进行的促销行为,它需要地方政府与公共部门的合作,及公众的直接参与。”[12]

四、城市经营的对象

关于城市经营的对象,不同学者由于对城市经营本质内涵的理解不同而持不同的观点。

(一)对城市资产的经营。

目前国内学者对城市经营的对象的认识基本上有两种观点,其一,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认为凡是城市中可经营的资产都可做为城市经营的客体,只是在对城市资产的内涵上有不同的表述。如以王志锋、李晓东等为代表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经营’的对象是城市资产,它包括:(l)城市有形资产:城市土地,尤其是对城市中的闲散土地,废弃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和升值。(2)城市无形资产:城市形象、城市知名度、城市品牌等。(3)城市延伸资产,如路、桥冠名权等。[13]”其二,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城市经营’的首要对象是城市中所有可经营的资源即包括了自然的、人文的、物质的、非物质的多种资源,显然大大超出‘城市资产’所能涵盖的内容,何况有些资源本身是根本不可能成为资产的”。事实上,这两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只是表述的角度有所不同,前者所讲的城市土地、基础设施等城市“资源”也就是指后者所说的城市“资产” 。

(二)城市形象。

V.A.Angelis与E.Gaki在其论文中将城市形象界定为:“城市中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所发挥的接近或吸引资源、市场及决策中心的功能”。[14]正如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开始注重对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进行塑造和宣传,城市为能吸引更多的顾客,也需要树立、传播其形象。Kotler 通过对欧洲部分地区和城市的研究,将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归因于城市动力,而城市动力来源于城市的内在特性, 即城市形象。它是城市内外公众对城市总体的、抽象的、概念的认识和评价, 也是城市同公众进行信息交流、思想联络的工具[15]。Philo &Kearns(1994)等人也对城市经营中的这一重要内容进行了广泛探讨, 认为独特的城市形象能吸引媒体关注, 从而提升城市价值。根据Hall(1998)的定位说, 从外部来区分时, 城市是否具有良好的形象同经济发展一样受到重视。因此,城市经营的对象应是城市整体形象。

五、城市经营的方法

Ashworth等人认为城市经营应该坚持企业营销的理念,将促销过程视为城市经营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并对城市进行战略性分析与规划。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城市内在特质的调查与评价以识别城市愿景、发展目标、进行市场调研与市场细分以评估城市潜在目标市场、规划合理经营战略、策略及反馈程序等。

Metaxas等人认为城市经营理念及其实践应接受并采纳市场营销的“4p组合”策略,并根据城市经营实际及其与企业经营的差别,结合“人”这一城市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组成“5p”策略,认为其产品的生产体系为城市内在动力,产品为城市形象,其构成要素包括城市特质、经济活动、自然环境、服务、娱乐休闲、旅游等,城市内在品质即能够为城市创造竞争优势的特质[16];传播渠道涉及城市政府为使其形象吸引潜在目标市场或渗入新的市场领域而开发的关系网络。基于战略规划,城市与其内部组织和外部参与者建立起战略关系以直接并有效地传播其形象;促销是城市经营计划的最后一个阶段,Paddison指出促销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投资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Haider等人认为广告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促销工具,另外,Metaxas等人认为公共关系也是塑造城市形象、吸引潜在目标市场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Short R.J and Kim Y-H,(1998),‘Urban Crises/Urban representations: selling the city in difficult times’inT.Hall and P.Hubbard,1998‘The Entrepreneurial City’,eds.J.Wiley a

[2]赵小明.经营城市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3]谭昆智.营销城市[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4]全伟.城市经营概念及其内涵刍议[J].经济师.2006(10).

[5]李梦白.再论“城市经营”.城市发展研究.2003.5

[6]彭卫.城市经营中的投融资方式创新. 中国城市经济

[7]王志锋 踪家峰 对城市经营的再思考 经济问题探索2002(6) 56~59

[8]王振有 关于城市经营主体问题的探讨 经济学动态 2004(3)

[9]于洪平 城市经营主体刍议 财经论丛 2004(2)76-79

[10]徐挺立 城市经营----政企“双人舞”中国房地产报 2003-10-20

[11]吴文斌 “城市经营”与时俱进之我见 长江论坛 2003(6)

[12] MetaxasPlace Marketing as a Tool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ity’s Competitiveness.

[13] 付晓东 关于经营城市的思考 城市经济 区域经济 2002(12)

[14]V.A.Angelis ,E. Gaki.The Effect of a Region’s Location on it’s Development.

篇5

引言

21世纪,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城市间的竞争趋势明显加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引起世界瞩目,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新引擎。与此同时,作为快速城市化、工业现代化产物的CBD,成为城市决策者们借以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路径选择。CBD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象征。而近年来,纵观世界上成功的CBD,如纽约曼哈顿、东京的新宿、巴黎的拉德方斯,往往都是大公司总部集聚地。由此,以跨国公司和金融财团为主体、以CBD作为区位空间支撑的总部经济,已成为国内各大城市发展的共同选择。

一、南京河西CBD与北京朝阳CBD、上海陆家嘴CBD发展总部经济对比

CBD总部经济,为大城市实现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提供理论模式,可以说各个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总部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南京河西CBD发展总部经济SWOT分析

南京河西CBD位于河西新城区中心位置,是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中央商务区,其发展对整个长三角区域经济具有重要辐射和带动作用。在与国内北京、上海著名CBD对比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和功能定位,利用SWOT分析法,对南京河西CBD进行全方位测评,最后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路径选择。

(一)优势评估

1.河西CBD所在的建邺区境内水系纵横交错,交通便捷,将是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2.河西新城位于南京主城的西部,范围包括秦淮新河以北、外秦淮河和凤台南路以西,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生态良好。

3.河西CBD周围聚集了大量高水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如南京审计学院、省交通规划研究院等,为河西新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劣势评估

1.河西CBD所在的建邺区,经济实力较弱,地区竞争力不强。

2.河西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不均,呈现两极分化,且缺少足够的消费人流,商业吸引力和商业开发不足。

3.河西CBD商业设施分布较为分散,各产业地块之间互动不足,缺乏整体性构造和协同发展。

(三)机遇评估

1.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跨国公司突破时空界限,为不断寻求最佳区位条件而集聚于综合水平较好的CBD,尤其是跨国公司总部的集聚,为CBD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2.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群快速推进以及南京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为南京CBD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3.青奥会的历史机遇,为河西CBD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区域的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并促进区域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4.南京老城区的城市功能过度密集,交通条件恶化。市政府为进一步加快南京现代化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分散老城区功能,将城市重心西移,这一决策有利于河西CBD发展。

(四)威胁评估

1.河西CBD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威胁,是来自于上海浦东的陆家嘴CBD和南京老城区的新街口CBD的功能屏蔽。

2.河西CBD在建设过程中,受到旧体制、旧机制的制约以及筹资难度大等难题。使得河西新城的建设步伐缓慢,效率低下。

三、南京河西CBD发展总部经济的路径选择

(一)大力发展河西CBD经济,提高整体经济水平

CBD的建设必须要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否则会缺乏发展契机和动力,浪费大量人财物资源。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

完备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CBD能够吸引人才、汇聚公司总部投资的前提条件。因此,需优先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医疗、商业、文化休闲等基础设施。

(三)明确南京河西CBD总部经济的功能、产业定位

河西中央商务区应结合自身特色,形成与南京新街口、上海陆家嘴CBD错位发展、差异定位的格局。重点发展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业态,广泛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入驻本土。

(四)努力发展河西智慧CBD,引导和鼓励楼宇的智能化建设,在CBD各标志性建筑开发建设中,设计并辅助内部的信息化系统,满足入驻的总部企业对数字楼宇、数字商务平台的需求,从而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优越的信息化环境

(五)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培育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府应科学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公司总部入驻,并为在此就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提供配套的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

四、结论

近年来,CBD总部经济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共同选择。因此,发展以总部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是河西CBD从规划建设之初就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为实现南京河西CBD总部经济新发展,需进一步优化河西新城的商务环境、行政环境、生态环境等,形成环境竞争优势,吸引国内外总部企业、跨国公司入驻河西CBD,从而有力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形态转变,实现南京市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李宇红.国内外CBD总部经济发展比较[J].商业经济.2006.(15).

[2]王三银,王锐兰.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及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10).

[3]唐德才,徐斌,程俊杰.关于南京河西CBD规划建设的一些思考[J].南方建筑.2006.(11).

篇6

四年来,国资委以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重组为工作重心,稳步推进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各项工作,初步实现了监管层次清晰,管理结构优化,资产状况优良的国资监管和经济发展新局面。应该说,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国企改革改制方面。

坚持国有经济发展“有进有退”的原则,通过“调,改,剥,破”方式,全力推进国企改革工作。四年来,国资委共完成53家企业的改制工作和7家企业的破产工作,系统内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已全部完成“事转企”改革,国企职工身份得到全面置换,从业人员与企业普遍建立了市场化的劳动用工关系。此外,通过土地与资产的整体盘活,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益得以实现,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是国资发展战略方面。

通过“四大经济板块”勾勒出了我区国有经济结构布局调整的新格局,明确了国有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国有资本的重点投向。“四大经济板块”是我区国资发展的四个领域,即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经济运营板块;以房地产业为主的资本运营经济板块;以公益性行业为主的城市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资产运营板块;以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新经济运营板块。在“四大经济板块”战略的指引下,房地产与商业资本运营板块已相继完成了重组工作,系统内的国有资产已基本集中于相对优势领域,为国企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是国资监管机制建设方面。

通过制定各项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国资监管的方式与手段。随着企业负责人经营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制度、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会计管理中心人员管理及财务监督制度的逐步完善与实施,国资委出资人权利与监管企业法人权利进一步得到落实,为国企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四是国企制度创新方面。

国资监管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得到完善。房地产开发公司与商业资产运营公司已经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行其职、各负其责、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此外,监管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建设也得到加强,企业标准化的一级整体核算制度初步建立,国企劳动用工和工资制度改革继续深化,企业管理运营效率有效增强。

五是国有资本运营机制改革方面。

在对国有资本运营机制进行充分的理论研究与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搭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的改革方案,即成立国有资本经营公司,通过企业化管理,采用融投资、资本运作等一系列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利润增量,弥补国企发展改革中的资金缺口,促进国有资本不断壮大,进而推动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目前,区政府已经批准了该方案,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整体运作已进入实施阶段。

通过上述的总结与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重组工作也基本完成,国资委的工作重心已从推动企业改制转到谋求企业发展上来。如何加快国企发展,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将成为下一步国资委的中心工作。

二、我区国企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主要问题

随着对监管企业的调改剥破工作的基本完成,我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已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区域整体经济的迅猛增长,新城区开发建设步伐逐步加快,这也为我区国资提供了加速发展的契机。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存量资产,整合优质资源,发挥国资整体竞争力,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考虑的问题。客观的说,国有企业并不缺乏资源,房屋土地、区位优势、信用及产业政策等等都是资源。但现实情况是,这些资源并没有转化成明显的企业竞争力,我区国企整体运营质量与盈利能力还不够强。究其原因,我们真正缺乏的资源是管理,具体而言是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它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所作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结合我区国企发展现状,从管理创新角度对目前企业发展进行分析,我认为有几个问题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

(一)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尚需加强

战略规划与管理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在我区国资整体布局调整已经完成后,国资的长远发展必须要落实到企业战略规划上。经典的战略管理理论认为,战略规划应该考虑企业未来10年或10年以上的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有国企可以成功实施5年以上的规划。一方面,我们的国企领导还缺乏战略管理创新意识,对战略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制订企业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资国企的决策层与企业执行层充分达成战略共识,全力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就我区国企战略管理而言,如何依托通州新城发展的大好契机,将主导板块优势资源与区域规划相结合,将核心企业发展与城市产业定位相结合,制订具有前瞻性、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实施策略,是我区国资与国企需要精心研究、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企业人本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在国有企业的传统管理意识中,企业的资源只是一些可以计量的存量资产,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目前监管企业在人本管理方面有所缺失,在人才管理与引进方面相对滞后,人才储备明显不足,特别是具有较高技术资格与管理水平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人本管理不仅仅是通过物质方面激励员工,更重要的是必须要研究如何尊重和重视员工的个性,如何向员工提供发展机会,使员工将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融为一体,真正创造一种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应该说,在人本管理方面我们的国有企业还存在很多问题,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三)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能力需要提升

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已全面超越传统模式,拓展到了决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更宽广的领域。信息是现代企业的神精系统,是企业科学决策和及时应变的依据。过去企业的决策管理是多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而现在是不同了。面对错综复杂,瞬息多变的环境,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系统,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建立灵活准确的信息系统以支持企业经营与管理决策。目前,我们的一些国有企业还缺乏全新的管理意识,在决策管理方面偏重主管经验,重定性轻定量分析,信息化决策管理的能力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以管理创新为核心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措施

企业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创新,而管理创新又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和主要动力。没有管理的创新,企业的创新将是“无源之水”,没有企业的创新,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企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根据管理创新的主要原则,并结合我区国企实际现状,监管企业应从战略管理、决策管理、组织管理、人本管理四个方面重点加强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落实。

(一)加强战略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战略执行力

企业战略管理创新是企业适应环境、实现长期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国企重组改革任务的初步完成,国企发展已成为首要任务,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制订迫在眉睫。一是要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充分分析国内外市场环境、行业发展水平、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合理制定企业中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二是要促进企业各层级员工对企业战略的共识,通过战略共识建立清晰的企业价值观,使员工对企业更富有责任感和归属感,并将战略执行视为己任。三是要加强经营活动与企业战略的协同,使战略真正贯彻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监管企业应建立预算控制系统,利用预算管理方式将战略规划分解成具体的经营目标,并通过监控指标的完成来控制战略的执行过程。可以说,只有企业整体战略执行力得以提升,企业发展才会有稳固的基础。

(二)促进决策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日益复杂化,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形势的变化又要求管理者提高反应速度。要解决这两者问的冲突和矛盾,只有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一是要打造企业坚实的基础管理,包括企业内部基本管理制度的建立、基本流程的规定、基本信息资料的储备传送以及管理队伍的建立等等,为决策及信息化管理做基础准备。二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重点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信息动态化管理,为国企的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化服务。此外,要开发具有网络实时监控和风险防范功能的国资信息管理系统,把国资监管从事后监督扩展到事先预测和事中监控,实现国资监管从静态向动态转变,全面提高出资人的监管水平。

(三)推动组织管理创新,优化企业管理模式

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实施经营管理的组织保证。国有企业多层次的管理组织结构有很多弊端,针对企业管理层级过多、链条过长等问题,我区国企通过同行业企业重组,压缩管理层级,撤并无主营业务等措施,全面致力于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可以说,组织管理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是继续按照专业化社会协作的方向,剥离企业不应承担的各种社会职能,分离非生产主体,使企业精干起来,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二是按照精简高效、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来构架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全力推进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促进企业管理组织由原来的高耸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改进。三是要重点强化市场研究,经营决策,用户服务,广告宣传等经营职能,开拓思维,探索引入矩阵制与事业部制的组织管理模式,使企业组织结构具有高度的市场适应力。

(四)实施人本管理创新,凝练企业核心价值

篇7

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SCM)思想,是上世纪80年代在英美等国管理会计学者的倡导下逐步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这一思想与相关方法的讨论日趋深入,日本和欧美的企业管理实践也证明了这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战略成本管理观念真正应用于我国却已进入21世纪。当前,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使得成本管理越来越被重视,对成本的管理已上升到战略的高度。

一、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战略成本管理是将成本管理提升至战略管理的高度,以企业战略为依据,对成本管理方法等进行相关适应性变革;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分析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与传统成本管理比较,战略成本管理拓宽了成本管理的“空间”,即成本管理对象从关注企业内部活动而拓展到企业外部;延伸了成本管理的“时间”,即从基于日常经营控制而转向基于长期的战略管理层面。

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目的是将企业的竞争能力与成本因素相连,通过改善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本管理是为企业的战略管理而服务。成本战略管理可选用的方法主要有平衡计分卡、价值链分析法、对标管理等。不同方法之间的有机结合共同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构成,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对企业的原料采购,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进行全面管理与监控。而在此过程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便实现了将传统成本管理在功能上实现了战略意义。

二、啤酒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成本管理是企业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成本的高低,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虽然啤酒行业处在快速兼并的发展阶段,但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经营者往往对成本管理关注不够,使其成为了管理中的较薄弱环节。啤酒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

(一)对成本管理主体的认识存在偏差

我国啤酒企业的成本管理思想一直以来都相对落后,企业成本管理完全依赖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再由企业领导对产品效益进行把关,但对于车间的生产职工来说则是单纯的产品制造。传统思想认为生产工人技术较为单一,对于财务管理特别是成本核算方面的知识也知之甚少,所以对于职工的要求也就相对简单。这恰恰错失了控制产品成本的其中关键一环。因为广大的生产职工正是产品成本管理中最大的管理人群。

(二)成本管理理念相对陈旧

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产品生产环节的控制,忽视了对于原料采购、销售和产品研发等环节中成本的合理控制,缺乏系统全面的成本控制理念和着眼于全局的统筹管理思路,这往往使得啤酒企业盈利能力受到限制,盈利水平的周期波动性较大,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对较差。

(三)成本管理分析方法不够完善

在成本管理中,成本分析是相对重要的一环。啤酒企业在成本分析方法方面做得并不理想,啤酒企业的成本分析往往比较滞后,是根据经营报表展开的,这就使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处于被动,分析的结果对于当期的生产经营指导性较差。好的成本分析应当重视日常分析,多做预测性分析,同时加强对于项目开展的技术性分析,还应多做啤酒竞争对手的数据化参考,做到知己知彼。

三、啤酒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能够有助于啤酒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有助于增加啤酒企业的经济效益

以企业内部价值耗费为基础的传统成本管理,已不能适应管理环境的变化,不能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突破了传统的成本管理,通过有效的成本管控措施,确立企业的成本优势,而成本是抵减利润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说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能够增加啤酒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有助于啤酒企业确立长久的竞争优势

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以战略的眼光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认识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决策,从战略实施的开始就将成本控制纳入到战略规划之中,从源头上控制成本的发生,最终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始终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啤酒企业如何开展战略成本管理

现如今,啤酒企业越来越认识到战略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主流趋势,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法,企业应当在原料采购、产品研发和产销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成本控制管理,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和企业效益最大化。针对啤酒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战略成本管理:

(一)实施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新型的绩效管理体系。它克服了传统财务会计模式下只能衡量过去发生事项的缺点,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企业的战略转化成有形的可操作的数据指标。它是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最为有效的执行手段。

啤酒企业在确定了所要抢占的市场和客户组成后,就应当设立啤酒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啤酒销售商留住率等一系列指标,用以考核企业的经营战略绩效。企业为了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和尽可能多的争取市场上的销售商和客源,管理者应重视与财务指标和客户满意度最相关的内部运营环节,强调对内部运营的指标管理。另外,企业应以满足股东和客户满意为根本出发点,为实现企业的长期业绩重视对未来的投资,强调员工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在不断革新生产销售流程的同时重视员工的知识及技能培养,以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效率为根本目标,在学习中求发展。在客户、内部运营、学习成长模块中的成功最终将在财务上得以体现,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率、提升员工素质最终将转化为销售业绩的提升和成本费用的减少,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是对企业未来绩效的全方位评估。充分发挥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有助于啤酒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有效执行。

(二)进行价值链分析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对价值链进行了分析,其言:企业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企业的一切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验活动,形成了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每一个价值链都会产生价值,但也会消耗一定的成本。啤酒企业进行价值链分析有助于企业掌握产品与效益的关系,了解自身企业在整个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制定与上层价值链――供应商的合作战略;加强与下层价值链――消费者的服务战略。啤酒企业内部价值链管理中,要进行合理的权衡取舍,控制产品价值链活动上的各个成本累计加总之和,使总成本比其他啤酒企业小,那么企业就具备了战略成本优势。

啤酒企业若想在整个行业中有所突破,就不能只拘泥于自身价值链,而应建立长远的经营目标,以战略的眼光审视整个行业的价值链关系,分析主要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关系,设法取得在整个行业中战略成本优势。

(三)引入作业成本管理方法

成本管理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本量利分析法等等,啤酒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众多成本管理方法中,作业成本法是较为先进、可操作性较强的一种管理方法,它已经被部分大型企业所应用,一部分先进的啤酒企业也逐渐开始尝试使用这种方法。

作业成本法是指突破产品成本的固有概念,“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将作业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将作业所消耗的成本资源统一核算,拓宽以往成本的范畴,使成本核算更为精确。企业应根据资源消耗的动因分析,找出作业运作规律;再建立相应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确定作业资源的分配关系,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析作业成本运行结果;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消除无价值作业,有效提高成本利用效率,提升企业的综合营运能力。

(四)进行标杆管理

利用标杆管理与竞争对手进行分析,首先要确定企业的真正竞争对手。其次要明确竞争对手所采用的基本竞争战略。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以低成本为第一目标,使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来降低成本;而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则以差异化为第一目标,降低成本的方式和手段以不影响企业差异化为限度;实行目标聚集战略的企业以占领特定细分市场为目标,在特定细分市场里,他们仍然会采用成本聚集或差异化战略。成本标杆分析以采用相同基本竞争战略的竞争对手分析最具有价值。第三要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成本动因,并与企业自身价值链和成本动因加以比较。

(五)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应重视计算机技术对于现代经济产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啤酒企业可以通过专业性机构,建立适合自身企业的EPR系统,ERP系统体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要求和基本思想,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共同为企业管理服务。同时ERP系统构成了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信息化的技术基础。在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中,要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双赢的效果。同时,随着当今社会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将是必然趋势。

五、结论

如今,啤酒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若想在市场大潮中屹立不倒,就需要提升自身的生产管理水平,加强成本管理,以更高的着眼点通盘考虑企业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建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体系成为啤酒企业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的时代要求。采用战略成本管理,可使企业确立成本优势,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唐燕芳.探讨啤酒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的实施[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4)

篇8

一、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

1. 中部地区空间结构“离心”与“向心”并存发展

一方面,六省的共性和落后使得它们把发展的目光聚焦到沿海发达地区,获取先进技术和经验,轻视区内省际间的经济联系,在中部崛起战略方面就出现了“离心”趋向;另一方面,六省的共性和优势,使得它们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化组合和发挥优势的愿望,并已经和正在形成战略合力,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从而在中部地区的崛起方面出现了“向心”趋向。中部地区经济呈现区内与区外两个协调发展的互动。

2. 城市经济圈形成和发展带动城市化加速

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四大城市群作已经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圈建设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从中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来看,中部四大城市群已经成为吸纳产业和人口的强聚集体,太原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正在发育和完善,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进一步集聚经济、人口的巨大空间和潜力。

3.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升级

中部地区正在加强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强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2003年为16.89∶46.75∶36.36,2004年为17.82∶47.67∶34.51,2005年为16.67:46.77:36.56,2006年为15.3:48.5:36.2。虽然产业比例有波动现象,但总体上,第一产业呈逐渐减少,第三产业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且,为了实现产业升级,区域内产业正在走向开放,正在区域市场竞争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经济合作,以获取区域内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在产业分工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率和增长潜力。

4. “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正在全面启动

中部地区正在按照国家的战略要求和六省的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建立全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从中着手解决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问题;正积极推进建立全国能源原材料基地,发挥中部地区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条,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正积极推进建立现代装备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调动改造和发挥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积极性,着力挖掘中部地区发展潜力,增强其崛起的后劲;正积极推进建立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中部地区实现崛起的载体,构造中部地区与区外及国外联系、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的动脉网络,实现全国乃至世界生产要素、信息流、资金流汇集中部地区,助推中部崛起。

5. 中部地区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随着“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稳步推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正逐渐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区域崛起吸引人才“回流”。例如,湖南全省2007年“回流型”企业达到3.3万多个,吸纳了近120万农村劳动力,“劳务湘军”回乡创业已成气候。(2)试验探索造就新的经济发展引擎。2007年末,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探索在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趋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中部经济崛起打造新的引擎。(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见实效。中部地区六省着力促进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与消费、出口拉动并重转变,由工业推动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推动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战略观念淡薄

由于传统发展观念影响,加之地处内陆相对封闭和良好的农耕资源条件,中部地区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小富即安、害怕风险等陈旧观念比较浓厚,战略整体意识淡薄,致使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和合作机制发育滞后,战略合力形成缓慢,区域协调发展效益不甚理想。

2.发展环境严峻

中部地区现在处于东西南北四面快速发展的夹击之中,虽然国家把中部崛起已经提到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的总体战略高度上,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但是,这些政策尚未完全到位,政策效应也没有充分显现。中部六省市场经济发展不如东部,要素分配弱于西部,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部地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不利于改变 “中部塌陷”状况。

3.“三农”问题突出

中部六省除山西外均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支撑经济发展的县域经济普遍存在着“粮食大县,经济小县”的特征。2006年中部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30%,农业人口比重占62%。过多的农业人口和大量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导致中部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导致中部地方县(市)财政脆弱,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投资能力缺乏,整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导致中部地区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迟缓。

4.城市化滞后

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既明显滞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较慢,中部地区缺乏具有很强综合实力、辐射能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龙头城市与边缘城市之间对接能力不协调,阻碍都市圈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都市圈内部产业同化严重,城市间缺乏合理分工与合作关系,整体协作较差,重复建设比较严重。

5.产业结构不太合理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仍显缓慢。2006年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5.3:48.5:36.2,而2006年全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1.7:48.9:39.3,同期比较,中部地区一产在四大区域中所占比重最高,比全国高近4个百分点,二产业比全国低0.4个百分点,三产业更是比全国低3.3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使其二元结构矛盾比东部及全国平均水平更加突出,农民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无论绝对量还是相对比例中部都是全国最大的,农民收入中,家庭经营土地的收入大约在60% ~80%之间,农民收入增长难度很大。所有这些均直接导致了中部区域资源集聚能力较弱、产业集聚化程度不高、区域间产业关联度较低,从而弱化了中部产业的竞争力。

6.工业企业效益不佳

中部地区大中型企业数量少,效益低,人均产值小。2006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大中型企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5.6%、13.5%、12.2%、8.7%。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比较,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体数量少,大中型工业企业效益低,以占全国15.6%的大中型企业却只创造了13.5%的总产值。2006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大中型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万人)分别占全国的59.4%、18.1%、14.0%、8.6%,这意味着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大中型企业人均产值小,特别是缺少一批在国内外影响大、对行业发展起骨干带动作用的大型工业企业或企业群。这不仅制约了中部地区大中型企业效益的提高,而且在当前国内外企业激烈竞争形势下,这种状况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三、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对策

第一,强化中部战略意识,确立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中部六省尚未形成完整的经济区域根本原因在于六省局限于各自的局部利益,没有深刻理解“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意义,区域战略意识淡薄。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首先要把各省发展的思路统一到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上来,从转变观念、重新规划、创新制度和机制上解决问题,确立区域协调理念,为形成战略合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部六省人民是“中部崛起”的主体。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保障。在中部地区崛起的过程中,必须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三,着力调整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变重粮为主的发展局面,根据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农产品供给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业,走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提高工业发展质量,特别是科技含量,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调整轻重工业结构,改变重工业比较重,轻工业比较轻的格局。突出和培育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地位,优先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所具有的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作用,转变先发展工业和实现工业人后再发展服务业的传统理念及思路。大力培育优势产业群带。大力调整所有制经济结构,改变国有经济偏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四,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优先发展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也是提高科技水平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坚持立足现有基础,从区情省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自力更生,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中部地区六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是在于尽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要根据构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要求,着力建立科技创新的平台,集中精力研究其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原创技术;二是要把企业建成科技创新的主体;三是要加快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型领军人物;四是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原创技术的研发经费。

第五,深化体制改革,创新中部崛起战略机制。中部地区崛起必须以深化体制改革为突破点,创新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体制和机制:其一,改革政府经济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其二,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制改革的步伐,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其三,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重点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为传统工业企业的改制改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其四,关注民生,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平稳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其五,进一步完善所有制结构,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其六,加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力度,促进中部与国内其他地区,尤其是国外市场的对接,实现两个双赢。

第六,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区域发展战略管理水平。国家应该加强宏观调控,为区域经济合作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首先,要通过制定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通过必要的投资和政策倾斜,加强扶植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其次,要提高区域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着力解决一些中部地区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实行区域政策与功能性政策有效结合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和动力。诸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问题,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落后和自然环境改善等问题,都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特殊政策,以提高不同地区的发展后劲,弥补按区域确定一般政策的不足。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2]陆大道.200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45-149.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79-02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并于2001年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当前已有多所高校实行了大类招生,大类招生培养渐成趋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始在2011级182名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培养,于2012年10月至12月进行了第一次大类分流,一志愿分流率为82.42%。此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2013年12月对2012级同学大类专业分流,分流率达到了95%。三年来,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在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过程和目标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系统总结。

一、探索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过程要求创新实践

通过努力探索,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创新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培养过程要求,即“三课(课程、课堂、课业)”培养要求。

(一)完善学院课程组建设,逐步搭建公共管理课程群

课程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对建构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经2013年12月13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自2013年12月16日起全院范围内正式启动课程组建设工作。为此,学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大类培养基础课课程建设的资助及管理办法(2013年版)、关于加强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重点课程建设的意见,经全院公开报名、自主协商和演讲竞聘,2014年1月7日确定学院103门课程(含双语课,课程代码不同但名称相同的课程合并统计)的课程组建设清单,其中公共管理大类课9门,专业重点课15门、专业特色课79门,随后,学院先后完成了124门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的撰写工作,并要求通过分类、分层、分级管理,依据课程组组长岗位职责,通过教材、教案、教法、师生互动、案例分析等环节,完善每一门课程组的建设过程和推进机制,在全院范围内互通有无,以公共管理学科为基础逐步搭建学院课程群。

(二)建立课堂教学效果交流机制,逐步提升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培养的中心环节。在课程组建设推进的同时,学院拟紧紧抓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工作重心,逐步提升教学质量。

1.沟通学院各系,筛选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整理个人教学效果体会,准备交流。

2.拟定于每年4月召开学院人才培养及课堂教学效果会,进行教学经验效果交流。

3.建立课堂教学效果定期检查考核机制。拟经学院教指委通过,建立定期、定人、定系随机听课制度。

4.定期开展院、系两级校外名师交流活动,拟请教学名师进行示范教学和教学效果经验交流;定期开展院、系两级学院课题教学效果反馈活动,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完善。

(三)建立课业检查考核机制,逐步提高学习质量

针对国内外以慕课(MOOC)、翻转课堂(FlippedClass Model)等为代表的国内外教育方式深刻变化、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现实情况,学院拟逐步建立每一门课程的课业检查和考核机制,加强过程管理,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

1.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笔记。拟经学院教指委通过,要求学生准备课程学习本,根据任课教师的安排记录课堂教学内容。

2.要求任课教师及时检查课堂笔记,并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予以打分。

3.要求各系定期检查该系课程修读同学的课堂笔记并整理汇报。

二、探索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系统目标创新实践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学院力图实现“三协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三协同”(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进行)的培养目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授课水平。

(一)根据教育部2012年最新专业目录调整院系设置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系有不同专业系、所合并而来。为理顺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系,于2012年进行了全院人员调整,强调教师和学生共同以教育部专业设置为基础,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

1.根据“学科建院、专业建系”原则理顺学科、专业、课程归属关系,据此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规范运行流程。区域经济学科按照申报国家重点学科要求确立研究方向和建设重点,公共管理学科按照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完成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交叉学科按照交叉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完成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

2.根据教师本人意愿,确立归属单位。根据学术成果和专业兴趣申请职称、岗位和研究生导师资格归属学科,学术委员会审议。根据教学业绩和教学效果申请加入课程组、教学项目和人才培养各项工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

3.以专业和研究兴趣为纽带,以课题和科研平台为依托建设开放多元的柔性科研团队,如研究中心或研究所,设中心主任(所长)和副主任(副所长),便于开展学术交流和团队培养。

4.以“课程组”建设教学团队,“课题组(平台)”建设科研团队,形成由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建设负责人―后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后备力量、专业建设负责人―专业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专业建设负责人―课程组负责人―主讲教师―授课教师等多种形式多元发展的学科建设梯队,在全院范围内实现两大学科相互借力、优势互补,稳定和支持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发展。

经过全院参与,顺利将学院调整为行政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城市经济管理系和区域经济系,分别对应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等专业(方向)。

(二)选拔行政管理国际班

行政管理(国际班)是学院特色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一环。学院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并经多次讨论拟定了《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行政管理国际班选拔办法》。该办法指出办班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理论基础扎实,熟悉国内国际公共管理理念、规则与实践,具备良好理论基础与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适应国际化发展环境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由于自2013年开始设班,根据招生工作需要,经和学校教务处协商,学院拟定了《致2013级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生的一封信》,并随录取通知书发放到学院2013年录取的新生手中。所要求的国际班学生报名资格如下:

1.热爱祖国,热爱专业,有国际交流愿望或出国深造意向。

2.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一定水准,北京市口语测试成绩在4分以上,或英语高考成绩在110分以上,或具有IELTS、TOEFL、PETS等参考成绩。

3.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宽裕,能够负担出国交换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截至2013年8月10日共报名20人,经审核符合考试条件19人。8月29日,由学院行政管理系负责,在学校外语系教师协助下,经集体抽签、英语笔试、无领导小组面试等环节,选拔工作顺利结束,最终确定录取14人。

由于行政管理国际班试点2013年首次举办,鉴于选拔标准、宣传力度、报名过程、专业方向等因素,录取人数不是很多。但本着公平公正、宁精勿滥和重点培养的原则,经学院讨论并充分征求行政管理系意见,决定不再进行补充录取,即按14人单独成班,精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适应国际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2014年3月,根据国际班发展情况,学院又提出了在全校范围内选拔9名同学补充到国际班的决定,随学校大类分流时间表进行。

(三)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013年4月,在学校教务处布置推动下,学院开始修订2009年人才培养方案。前后经过22次修改调整,最后定稿。学院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力图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的教育思路,突出内涵式持续进步,强调经、管、文、理等学科间相互渗透,倡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在培养方案修订时坚持了倡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推动国际化特色专业建设发展等原则,并建设国际班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的窗口;进一步开放办学,突出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提高双语(全英文)课程比重;鼓励突破院系壁垒,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根据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实际情况,经和学校统计学院协商,并召开了包括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娄成武教授在内的学院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讨论意见和教务处修改意见,最终拟定了学院2014版行政管理(国际班)、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等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毛润政,肖湘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4).

[2]何晓柯,王河江,陈国营.独立学院“胜任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J].现代物业,2012,(5).

[3]王丽梅,牟芳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2,(7).

[4]陈华平.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能力-需要-结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2012,(10).

[5]邱成岭,安俊美.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

[6]邱梦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为例[J].教学研究,2012,(2).

篇10

一、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发展

资源型城市的含义在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资源型城市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能源、原材料等物质基础的基础性工业城市;有人认为,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产值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城市等。但一般意义基本相同,都是指主要依靠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工为主导而兴起的城市。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土地总面积96万km2,涉及总人口1.54亿人。资源型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供应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角色,全国的煤炭、石油、钢材、金属等许多工业发展基础条件大都由资源型城市供应。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及其产业发展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城市,即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产生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平顶山、铜川、大庆、克拉玛依、攀枝花等。另一类是城市化带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即随着城市化进程,为了发展城市经济主动大力开发城市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发展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徐州、邯郸、鄂尔多斯等。这些资源型城市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重工业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地方政府常常面临两难选择。尤其从118座资源型城市的分布看,大部分都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只有19座,如表1所示,其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研究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战略问题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表1资源型城市地区分布情况统计表

区域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合计

东部沿海地区2031419

东北老工业地区02121933

中部地区0282333

西部地区0123033

合计252586118

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整理获得

二、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引导性发展战略

计划经济时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从发展战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都属于政府管辖范围之内。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后,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型产生了积极影响,政府对市场干预行为大量减少。然而,目前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不知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面对日益复杂的产业发展环境,政府有时无从下手。笔者认为,鉴于资源型地区实际情况,其产业发展还必须长期依赖于政府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应通过制定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发挥其作用。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一)“市场失灵”是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的理论基础

由于受西方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西方普遍认为政府应充当“守夜人”角色,市场无需政府任何干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这一比喻,意思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在市场中活动,不自觉地受经济规律的支配,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无需政府的任何干预,完备的市场机制就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但是,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市场机制自动实现最优资源配置,需要具备严格的假定条件,这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具备的,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即“市场失灵”的存在,例如,市场无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无法使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外部性内在化、无法自我克制以避免垄断、无法有效地解决宏观经济波动问题等。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认为“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完备和市场的不完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并不永远都是高效率的,并且可能造成社会分配的不公平,从而破坏社会凝聚力。因此,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必要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够解决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和缺陷,从而更有效、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1]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也不例外,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高效率。

(二)产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政府实施引导性战略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资源型城市纷纷兴起了重工业发展的热潮,逐步形成了金属冶炼、煤炭开采、钢材加工等资源型产业。然而发展到目前,由于受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如资源高度依赖性、产业发展周期性、资本密集性、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中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下,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资源型城市受计划经济的因素较多,加上盲目追求数量上的扩张导致其产业一直停留在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采及初步简单加工上。在我国118座资源型城市中,煤炭城市占53%;森工城市占18%;有色冶金城市占10%;石油城市占8%;黑色冶金城市占7%;其他城市占4%。[2]大多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偏慢。2004年包头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8.49%、鞍山市63.3%、大庆市88.15%、鹤岗市62.75%、克拉玛依市87.49%等,都是典型面临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资源型城市。其次是产业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所带来的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的压力很大。面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中央近几年一直提倡发展循环经济,走清洁生产道路。然而由于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巨大,导致许多企业利润下降而不愿意进一步投资,地方政府面临着两难选择。最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过度开发而产生的资源枯竭,严重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初期,许多资源型城市为了追求暂时的经济增长,盲目开发矿产资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面临资源枯竭而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据统计,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00座矿山即将闭坑,300万下岗职工、1000万职工家属的生活受到影响。[3]上述三方面的问题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摆脱这些问题,资源型城市市场经济体制还没完善的情况下,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政府才有能力通过引导性战略改变上述现状。三、制定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要以产业的及时更替为基础,产业的更替需要战略的长期引导。在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中,市场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起引导性作用才能顺利更新产业。资源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大,更是需要政府提前从战略高度规划好本地区的产业发展。制定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目标与以往不同,不是为了简单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大,而是为了协调发展,即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应从地区资源情况出发,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国内外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制定。

资源型城市因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协调发展,与非资源型城市有很大差别,其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笔者认为,科学合理地制定资源型城市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至少包括现有资源和产业的确定、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国内外市场趋势预测、产业与发展目标的定位、确定政府引导性战略、调整战略等基本环节,如下图所示:

(一)政府应调查分析当地及周边地区拥有的矿产资源和发展中的产业现状

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要以当地及周边地区资源为加工对象,因此,只有地方政府准确把握好当地和周边地区的资源情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泛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以气态、液态和固态形式存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它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矿产,铁、锰、铬等黑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钻、镍等有色金属矿产,金、银、铂、把等贵金属矿产,铀、镭、针等放射性金属矿产,铭、锢、斓、饰等稀有、稀土金属矿产,菱镁矿、滑石等冶金辅助矿产,钾盐、硫、磷等化工矿产,高岭石、膨润土、蒙脱石等非金属材料矿产,各种石料、石灰岩、石膏、石棉等建筑材料矿产,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玛瑙等宝玉石矿产和地下水热资源等。[4]除了勘查这些矿产资源,政府还应必须知道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为发展集聚经济,避免重复建设奠定基础。

(二)对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SWOT分析,把握本地区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资源型城市政府应根据国内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及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产业发展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政府应知道本地区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这样才能较准确的定位一段时期内的产业发展战略。资源型城市优势一般有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市场优势、原材料优势、土地资源和价格优势、大气环境容量优势等;劣势有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招商引资难度较大、铁路运力紧张、产业发展缺乏内生力量等;面临着的机遇主要有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东北老工业振兴计划机遇、全球金属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机遇、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等;必须克服的挑战有集聚经济的挑战、现有产业链延伸的挑战、汇集周边资源的挑战、利用好周边产业和市场的挑战、搞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等。各地方政府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前应认真分析本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为制定引导性战略提供依据。

(三)政府应以市场为导向,分析把握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

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与政府主导型战略不同,前提条件必须是尊重市场发展规律。政府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下一步产业的发展方向。产业只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才能进一步发展,否则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将会有相反的效果。所以,分析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国内市场主要以市场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趋势为方向,预测大当地及周边地区市场发展趋势,如原材料价格、产品市场供求情况、能源需求量等。同时,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竞争日益激烈,生产要素的流动性非常大。因此,政府也该注意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应知道发达国家原材料需求状况、石油价格走势等。

(四)准确定位本地区产业发展及目标

政府应在把握上述资源、环境、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定位本地区产业和发展目标。产业的定位可以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确定,如“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基地”、“国际科技合金城”等;也可以从产业的结构和内容来确定,如三次产业的比重、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确定等。产业发展的目标应从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来确定,其中不仅包括产值目标,还应强调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能为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直接基础。

(五)实施引导性战略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战略

定位好产业及发展目标后紧接着就是要确定并实施相应的引导性战略。为了应对产业发展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政府应该根据战略实施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发展战略,这也正符合引导性战略的本质内涵,即根据变化的环境而引导。如一定时期内实施产业集聚发展战略,随后可能引导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发展战略等。也可能为了区域内的平衡发展,实施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因此,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应以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实施。

四、结语

资源型城市政府作为地区矿产资源的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制定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战略。这与企业制定自己发展战略相似,同样先把战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地区竞争优势,定位产业和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否则战略起不到引导的作用。现实中有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产业发展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的引导性效果,对城市经济转型产生了负面效应。因此,政府应该认真反思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探索更合理的制定思路。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