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与思政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6 15:46: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字技术与思政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数字技术与思政教育

篇1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of Digital Campu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in Data Processing

LI Jinping

(Department, Xi'an University of Art and Science,Xi'an, Shaanxi 710065)

AbstractThe digital campus is the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he school, such as information resources for consolidation and integration, to form the unified user management, unified management and unified access control, ensuring highly shared information in various departments within the school. Of digital campu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llation of data extracted from the academic management system basic encoding rules for the table, and give some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ampus proposal.

Key wordsdigital campu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thoughts

0 引言

伴随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增强,大学校园教务处、学生处、图书馆、计财处等部门都有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帮助管理人员解决一些数据统计方面的问题,但是相对独立的软件运行模式使得部门之间各种信息数据不能实现共享,数字化校园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各部门数据资源进行集成和整合,通过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共享和统一的权限控制,使得大学校园实现信息数据高度共享。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和要求,目前各大高校与相关软件有限公司签约,进行数字化校园的规划和建设,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来整合校内资源,推进教学、科研等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强学院综合办学实力。教务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教务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正常启用,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是重中之重,也是保证教务处数字化信息平台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因此加强基础数据整理等工作意义重大。

1 数字化校园中教务系统基础数据整理思路

教务处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基础数据分公共代码基础数据、学籍基础数据、成绩基础数据、计划基础数据四为部分,为保证新、旧平台的平稳衔接及新系统的按期运行,具体整理流程如图1:

通过分析与整理,公共基础数据主要包括系代码、专业代码、班级代码、课程代码、教师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教师职称代码7个基础表,在简单易处理的原则下(系院)代码、专业代码、班级代码、课程代码、教师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编码规则如下:

系(院)代码由两位数字组成,根据学院基本情况依序排列;专业代码系统编码规则:专业代码由四位数字组成,含义规定如下:

学院(系院)代码 专业序号

课程编码由六位组成,1-2位为开课部门(或学院代码),3-6位为课程序号;另外同一门课分几个学期开设的,视为不同课程,课程命名是在课程名称后加Ⅰ、Ⅱ、Ⅲ、Ⅳ……以示区分,如公共体育Ⅰ、公共体育Ⅱ、公共体育Ⅲ……

系院代码课程序列号

班级代码XX XX XX六位 ,1-2位为该班级所在的系院代码,3-4位为年级,5-6位为班级序号;

系院代码 年级班级序号

学号按以上规则定义, 基本定义规则班号加学生所在班级的序列号。

系院代码年级班级序号学生序号

教师编号根据以上定义。

学院(系院)代码 教师序号

2 数字化校园中基础数据整理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2.1 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部门协调

数字化校园是一个信息集约的虚拟校园,在教务系统数据整理中发现高校对数字化校园的认识不够,教务系统基础数据的编码仅仅作为一个单独的系统来定制,其实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教务系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共享,除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建立网络等硬件秩序,还急需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协调处理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的部门之间的关系,制定并出台数字化校园的相关管理规定和各种标准。

2.2 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缺乏一支专业化的建设队伍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建设队伍,但是在数据整理中由于各系院参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人员没有计算机专业背景,导致基础数据整理工作思路无法下达,致使数据整理工作多次返工,数据整理工作无法按期推进并高质量的完成。

2.3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大

数字化校园是对大学校园内信息全面数字化,许多高校已意识到数字化校园建设对高校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面临招生、教学、就业等生存压力,加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的效益和作用在短期内不能显现出来,往往忽视了数字化校园的宣传工作,最终导致数字化校园建设被理解为传统的部门独立的软件系统模式的信息化建设。

3 数字化校园中基础数据整理的思考

(1)学院应设立数字化校园的管理组织机构。高校启动数字化校园后,应成立相应的数字化校园管理机构,通过数字化校园管理机构协调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或相互交叉工作。数字化校园组织机构应在院级设置信息化职能部门――信息处,将信息处作为“大学数字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办公机构。通过数字化校园管理组织机构,统一规划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标准、经费的分配、阶段性任务的下达和检查等等。

篇2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咨询工作的关系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两种工作虽然在内涵、任务、理论基础、工作对象、工作方式方法、定位的角度等方面不同,但两者决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我国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等方面。心理咨询根据其内容大体上可分为教育咨询、职业咨询、生活咨询、健康咨询四大类。心理咨询内容虽不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但离不开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心理咨询工作者更应具备深厚、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这样他们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的思考,会渗透到咨询中,影响来访者。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以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前提,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两者都是着眼于解决人的“意识”方面的问题,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本质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全面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构建和谐校园,辅导员在对学生咨询的过程中需自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积极吸收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密切结合心理咨询技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

2.心理咨询的现状透析

2.1学生保守、封闭的求寻心态新形势下,学生面临着学业、生活、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从理性的角度讲,他们也觉得有必要做心理咨询,让咨询老师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探寻自己内心的痛楚,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适和修整。但是因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觉得自己主动去心理咨询了,会被其他同学看成有心理障碍,抑或有心理疾病,他们拥有强烈的自尊和独立意识,碍于此种观念和面子,他们不能坦然大方地走进心理咨询室,而是将问题纠结于自己的内心,把自我封闭起来。

2.2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人员安排、活动分工不够细致深入目前很多学校都设置了心理咨询中心,各个二级学院也安排了专门的心理老师。一般情况下,咨询老师都是坐等咨询者上门求助,而依着求助者的封闭心态,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并且心理老师一般是由辅导员老师兼职,心理咨询工作是个比较专业的工作,很多咨询老师会以他们的惯用思维去解决学生的问题,没有专业的咨询理论和技巧,忽视主体性原则,使求寻者难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不能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3.心理咨询技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3.1“倾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倾听是心理咨询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发现问题。辅导员要想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走进学生的内心,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会倾听是辅导员必备的素质之一。倾听不只是用耳朵听,还要用心去观察学生的面目表情,敏锐发觉学生的表情变化,进行目光交流,捕捉学生的内心感受,这些非言语的信息往往能够提供很细致的心理变化。在倾听的时候,辅导员可利用“副语言”增强言语沟通的感染力,表达自己对学生情绪的支持、安慰、鼓励、信任和希望,引导学生把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学生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建立积极的情绪反应,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缺乏倾听技能的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只注重结果,不关心学生的心理过程,只会批评和教训学生,时常在没搞清楚事情的前提下站在自己的立场,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学生。这是一种传统的说教方式,学生可能会慑于老师的权威不反驳,但是对他们的心理也很难产生效果。因此,辅导员应该学会积极地倾听,与学生产生共情,如此方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更理解学生,随之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2“探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咨询中的探讨是指心理咨询人员帮助当事人积极认识、思考其成长中的挫折与障碍的过程。它是心理咨询的重要环节。探讨不是告诉来访者应该怎样做,其艺术在于启发当事人独立思考。探讨的原则是多启发,少说教;多鼓励对方讲话,少讲个人意见。在探讨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全面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能促进来访者加强内省,找出困惑所在,明确当前面临困难与自我成长之间的辩证关系。探讨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发掘来访者潜能的过程,最终启发当事人开阔视野,加强自信,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也应遵循启发原则,给学生留下自我思考的空间,增强自省,这种做法比说教、灌输更能有效帮助学生成长。

3.3“合理情绪疗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经济转型以来,西方拜金主义对我国当代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不良影响,造成学生的价值观向金钱倾斜,部分学生认为金钱决定一切,没有钱办不到的事。学生之间进行物质攀比,有钱的学生觉得高高在上,出身贫困的学生感到自卑,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进而影响学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这样的价值观会使学生滋生出唯利是图的观念及为了金钱不顾一切的行为。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由于错误价值观而引起的问题,靠简单地进行正确价值观的灌输起不到明显的效果。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对这一时间的解释和评价导致的。因此,需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学生改变错误的认知,在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不合理信念之后,就会消除原有的负面情绪,产生积极的价值观,从而引导自己做出正确的行动。

参考文献:

[1]王挺,赵中,沈永健.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9).

[2]黄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9).

[3]屈海龙,张少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策略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2,(18).

篇3

随着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走进寻常百姓家,相应的数字影视后期制作技术也迅猛发展,影视制作中,为了增加画面容量、增强画面表现力,大量的镜头需要后期合成制作。为适应社会需要,高职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开设了数字视频编辑软件课程,为使学生能掌握数字影视后期制作技术,教师的教学必须进行有高度的设计。

研究背景分析

数字视频编辑软件教学现状目前,国内大多数中、高职院校的动漫多媒体专业都开设了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为了紧跟市场企业的发展需求,选用哪款软件教学成为教师难以取舍的问题。而软件选定后,是单纯按照教材流程介绍软件的基本应用功能,还是高于教材进行有益尝试,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学时信息量大,深度不够,只注重技能型操作,忽视艺术性知识;职校学生一般基础较差,对新知识学习极易产生畏难情绪,上课时缺乏足够的耐心,复杂软件需要进行参数设置,学生很容易忘记操作步骤,如果作品渲染时间过长,还会造成学生的学习障碍;很多素材不能亲自拍摄,需要运用网络资源。

教学的整体思路 根据高职教学实际,选用adobe公司的premiere pro cs3较为理想。平面设计photoshop软件已讲过,两个界面接口风格相似,学生易于接受。根据与市场接轨的需要,对软件的各个功能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注重实用性,采用案例教学,加强深度学习。同时,结合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理清教学思路,为整个课程做好教学设计。笔者的教学思路有如下几个方面:(1)重视教师的课前备课,宜采用视频教学模式。同时,注重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及企业岗位需要相联系,教学内容侧重技能训练。(2)教学中注重多种软件的结合使用,并进行课程设计。(3)重视收集整理学生的阶段性作品,形成学生电子档案袋。在课程学习中,贯穿对学生艺术品味的培养。具体实施思路见图1。

教学实施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不仅指教师的备课,还包括学生的积极参与。计算机软件教学大多是分模块教学,即一个单元,一个作品。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去查找、制作、准备所需的教学资源。课堂展示精美案例,无形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大型的复杂软件,一个步骤需要参数设定,这就要求教师要制作视频教案。视频教案是将书本扁平的文字形式的知识信息进一步加工处理,转化为多视角的数字化视频文件,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备课形式。视频教案主要是录制教师演示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技术细节,并配以解说词,制作成图、文、声、像结合的视频文件,供学生自我练习时使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教学内容以多维度、多视角的方式呈现,而且学生参与程度高,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视频教案的选用,最好教师能自制,这是教师的基本功,如网上有合适的视频教案也可下载,修改后作为教学资源供学生用。教与学是师生高度参与的活动,因此,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逼迫”学生做作业,进而培养学生的搜索信息、下载有用资源的能力。比如,开展“每课一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在组长的组织协调下,每组成员上网查找相关视频资源,将自己最喜欢的视频短片在课堂上展示。这样,学生不仅欣赏了精美的作品,而且经常会碰到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改变了只教知识点,不注重知识应用的教学弊端。

课堂讲授 数字视频编辑包括数字影视后期编辑、后期特效与合成等内容,授课时应参照“职业技能鉴定国家标准”和“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文件标准”并结合文化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数字影视后期编辑的教学环节,首先要加强基本功的教学,即创造环境让学生多听、多看、多练,平时多欣赏短片、纪录片、电影及电视剧。后期剪辑需要强大的理论知识支撑,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完整、连贯、流畅、精致。编辑技巧中应注意选择、稳定和检查编辑点,根据职校学生具象思维突出的特点,这个环节可以具体的影视剧作实例,也可用flash动画完成,比如,在一个受惊吓者的镜头下,接一个狮子吼叫的镜头,它们之间在视觉逻辑上存在某种关系,观众肯定会把它们联系起来看。场景过渡手段分特技转场和无特技转场、特写转场、空镜头转场、音乐转场、两极镜头转场等。无特技转场通过剪辑一些经典作品演示给学生效果更明显,比如,在《钢琴课》中,全景的海边钢琴下,接特写的女主人公的镜头堪称经典。“库里肖夫效应”很好地阐释了“蒙太奇”理论,“蒙太奇”无论在剪辑还是在组接中都应用极广,还有各种效果声音的应用也是很讲究方法的。这些教学内容都应以经典视频片段演示为佳。与此同时,在使用软件编辑时,采用案例教学法,可先模仿一些经典片段,不断创设情境,使学生对素材进行创意剪辑,充分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应让学生学会遇到技术难题或理论术语能够上网寻找答案,将自主学习渗透到学生的意识里,如,运用premiere做字幕时,不能显示中文字体名称的问题就可以请高手指点。数字影视后期特效与合成环节应从生活实际和经典作品模仿制作开始,可将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如照相机按下快门瞬间的咔嚓、战斗场面中望远镜看对方战场形势、电视遮幅、台标、录像时正在录制的符号等表现形式制作出来。教师应注重结合经典案例将知识点讲解到位,比如,学习视频滤镜中的“色彩传递”(colour pass),即彩色画面变成黑白画面,原画面中突出主体的颜色却未改变,起到印象深刻的视觉效果,单纯讲解这些,学生印象不深刻,但如果让学生观看《辛德勒的名单》中的“红烛”,作为整个影片从彩色到黑白的过渡,那效果的使用便一目了然。这个环节不应局限于教材知识,应结合数字影视后期制作人员人才市场需求与职校教学实际,介绍滤镜和插件,premiere外挂滤镜、插件功能极其强大,效果丰富,神话中的风云雷电、下雪、粒子爆炸,《黑客帝国》中的文字雨等效果都是插件制作的。教师可以下载专业的插件并教学生安装注册,因插件大多是英文原版的,可叫学生安装金山词霸及时翻译,只要学习方法教到位,就可不断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想象力。

小型课程设计学习软件讲究实用价值,课程设计是检验教学的有效方法。因教学信息量大,学时所限,笔者采用小型课程设计。即自定课题,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作品。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使用所学其他软件完成任务,作为一次提升自我的综合展示。比如,作品中需要原创图形与图像素材,便可使用photoshop、coreldraw等软件;需要配音解说等音频素材和动画,可以使用goldwave和flash;片头、片尾的字幕设计可以使用 cool 3d;作品渲染导出时,要考虑各种格式转换,可以使用视频转换大师等软件。这样,作品中用到的素材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拈来就用,不必浪费更多精力去网上查找。

建立学生作品电子档案袋 计算机软件类课程光讲不练是学不到知识的,平时应加强练习。为使学生认真对待,不敷衍了事,教师的评价应考虑多方面因素。传统的评价方式如书面考试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目前,最实用、最有效的评价方法是电子档案袋评价。电子档案袋记录了所有与学生学习相关的过程与阶段成果材料,每一知识点学习后,制作一个作品,其作品除了要教师评价,也要自评、同学之间互评,最后提出一些修改意见,这样可以提升自我学习的效果,电子档案袋评价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能够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与成功,因而也就能够使学生从满足成功需要中获得学习乐趣。在职校,建立作品电子档案袋不仅便于教师做最终评价,而且学生在实习找工作时,可以直接提供给用人单位作为参考。

教学效果评估

笔者在几年的数字影视后期编辑课程教学中做过很多尝试,最开始的教学大部分按照教材顺序讲授影视后期编辑和视频的基础知识,然后,根据该软件的功能分为多个模块进行详细讲解,最后通过一些典型实例帮助学生掌握并理解影视后期编辑的含义以及该软件的编辑技巧。教到最后发现考试时遇到综合题目,大多数学生束手无策,编辑的短片毫无章法,没有艺术性可言,不能不说是失败的。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按照笔者的教学思路教下来,学生掌握和运用软件的水平提高很快。笔者以两届学生的期末综合作品《神奇山水,魅力衢州》为例,做一对比。表1是相关数据比较。

该对比表明:笔者按照教学思路,采用一定方法和策略后,学生学习效果明显。

教学反思

电脑美术设计专业软件的教与学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有运用其他设计软件为作品增色的能力,教师更应指导其将所学软件整合使1+1>2,注重创设环境,多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增强学生提高专业能力的动力,让学生在参与设计比赛的实践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数字影视后期制作不仅应是技术课、艺术课,也是人文课。培养的学生不仅应是技术能手,更应有艺术家的思想和文学家的文笔,即通过观摩经典作品,积累创作灵感,同时通过文笔把制作思路及作品特色展示出来。

参考文献:

[1]张小斌.视频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教学效果评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

[2]黄国汀,刘发奎.高职院校影视技术专业“2332”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1).

[3]杨志国.中职学校《非线性编辑premiere》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5).

篇4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的大学生虽然生活条件优越,但他们要面对各类考级考证、人际关系、恋爱情感、就业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单纯的理论灌输和空洞的说教很难引起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积极应用心理咨询的技巧才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形式,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1 心理咨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都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心理咨询是一种综合过程,是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与技术,在与来访者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帮助来访者解决认知、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问题的过程,它侧重于功能干预,强调人际之间的平等关系,尊重个人的利益和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是将一定的政治立场、伦理道德观念、历史事件、人物事迹、法律常识等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授给大学生,使他们理解并接受这些内容,形成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侧重于内容干预,规范性和纪律约束性要更强一些。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具体体现在:首先,两者工作的对象都是大学生,目标也是一致的,为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两者都是需要双方参与的活动,以语言沟通为主,工作方法具有共通性。最后,两者互为基础和前提。心理咨询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其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政治思想教育是将政策法规作为教育内容,向大学生灌输党政思想,使其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形成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思想政治理念,并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因此,将心理咨询的理念和技术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心理咨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完善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侧重于使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较高层次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多关注学生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及社会道德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其有益的补充和完善,极大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用心理咨询技术可以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健康成长,让他们能够更客观的认识自己,懂得如何应对挫折、调整情绪、与人交往等。

2.2 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发16号文件提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关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心理健康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教育有待深入和提高。相对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只有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能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各项素质,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3 极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才能更好的被其理解和接受。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巧就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活动规律发展起来的,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学生,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学生受教育时的心理状态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他们只有彻底解决了基本的心理问题和障碍之后,才能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单纯的制度约束、空洞的说教、强制性教育等手段已经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需要,且很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尊重大学生的自身心理特点,应用心理咨询的技巧理解和帮助学生,才更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也会大大提高。

3 心理咨询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的途径

3.1 应用心理咨询技巧提高日常工作的效果 ①通过释义、鼓励等积极倾听技巧,耐心、关注的倾听,理解其内心感受。当学生感觉到被理解、被倾听时,会打开心扉,并愿意做出积极地尝试。②当谈话过程中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可通过观察学生的目光接触、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性质、衣着步态等非语言信息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③在与学生沟通交谈时,利用开放式提问技巧收集学生的相关资料,使用封闭式提问澄清事实,缩小讨论范围,根据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引导谈话方向,获取相关信息。④适当使用面质或尝试性面质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矛盾与不一致,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最终实现统一。⑤使用有效的信息提供策略和信息指导策略向学生传递信息,施加影响。

3.2 应用心理咨询技能与学生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通过与来访者的互动,与来访者建立互相信任的人际关系,被认可、被接纳、被包容的人际氛围,对来访者就具有助人的作用。这一点非常值得借鉴,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待学生做到尊重、热情、真诚,设身处地的理解和接纳学生。罗杰斯认为,人都有“自我成长”的自然内驱力,咨询师为来访者营造出积极成长和改变的氛围,就能提高沟通效率。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努力在工作中做到对学生积极关注,去寻找学生身上的正性、光明面,这样学生的逆反心理自然就减少了,他们更愿意接近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都有更大的作用。

3.3 借助心理咨询中团体辅导的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团体辅导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可以让大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来,他们可以在团体中分享经验和感受,通过亲身体验更好的认识自己、做出积极的尝试,产生行为的改变,在互动中不断成长。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尝试在班集体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团体辅导,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参与实践,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团体辅导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适应环境、尝试改变,不断成长,并且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有助于培养优良的班风和学风,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3.4 加强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心理咨询技能 心理咨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该加强对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通过培训可以对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等内容有更多的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继续加强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且在实践中摸索适合学生特点的咨询技能和方法。大学生年龄较轻、智力和文化层次较高,领悟能力较强,比较适合理性情绪疗法这类认知取向的方法;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启发;精神分析理论强调童年经验对个人成长的巨大影响,通过对人格结构和意识结构的分析,可以更深入的理解和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方法,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心理咨询技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引导,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遵循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将心理咨询技能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性,这样的教育引导学生才能听得进,记得牢,并将思想付诸行动,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两者相结合,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又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隋璐璐.心理咨询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0(04):126-128.

[2]张晓洁.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沧桑,2010(06):185-186.

篇5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知识经济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前相对统一的本土文化环境和传统的价值体系正在被西方的各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准则冲击。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其本身区别于本科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受新环境的冲击更甚,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功利意识增强、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任务多而繁重。

在传统的高校思政工作中,教师主要采用理论说教、评奖评优、奖励处分等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这些方法主要强调外力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单纯的理论灌输和空洞的说教势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会引起被教育者反感,使思政教育工作难以发挥实效。因此,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要求,需要不断改进教育模式,引入新的教育技术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

1 心理咨询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它们在方法上有很多相通之处:都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都以会谈法作为主要工作方式;心理咨询的正强化和思政治教育的表彰奖励类似,负强化和思政教育的批评处分相似。

心理咨询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心理咨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拓展。

个体行为受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因而思政教育的过程也不同于一般学科教育,具有复杂性和反复性。借鉴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可以使教育者更全面了解工作对象的需要和动机,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思政教育涉及到学生的态度、品质、行为等各方面的变化,而心理咨询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困惑、纠正认知偏差,是思政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思政教育的补充和拓展。

其次,心理咨询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政教育的基础是工作对象拥有完整健全的人格和社会适应力。伴随着高校的扩招,职业院校的不断涌现,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逐渐实现了大众化,高职院校学生就是大众教育的重要组成群体。处在激剧变革的社会环境中,高职院校学生出现了一系列思想和心理问题,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注意。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联系紧密,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思政教育也只能是徒劳。思政教育不能和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和生活状态脱节,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思政教育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再次,心理咨询的工作方法更受学生欢迎。

大学生非常渴望拥有能为他们传道解惑、排忧解难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克服压力,走出心理误区,适应社会,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心理咨询以解决当前心理困惑为现实目标,以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最终目标,刚好能够迎合大学生的这一需要。而且心理咨询形式多样,内容贴近生活,注重倾听和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需要,非常容易得到大学生的接纳和信赖。如果思政教育能够借鉴到心理咨询的工作方法,必定可以事半功倍。

2 心理咨询技术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途径

高职院校学工工作队伍一般由学生处、团委、辅导员和班主任等组成,是高职院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要想将心理咨询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思政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依据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特点,提高学工人员对心理咨询技术的重视程度,增强学工队伍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储备和心理咨询技术实操能力。

第一、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学校及学工人员对心理咨询技术的重视程度。

同本科院校一样,高职院校一般也是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设立学生处、团委等学工部门,按照学生比例配置学生思政辅导员,按照班级配置班主任。虽然学工队伍人数众多,专业背景涵盖面广,但具有心理学相关专业背景的仍然只占少数。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生处除专职心理咨询师外都是非心理学专业背景,37位系辅导员中也只有1位是心理学专业背景,班主任则全都是基础课或专业课教师。大多数学工人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都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没有科学的方法做指导。因此,学校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使学工人员充分认识到心理咨询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不断改进思政教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学工队伍的心理咨询理论和实操水平。

高职院校学工部门应加强对学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比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心理咨询技术工作坊、开设培训班等。支持学工人员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条件允许还可以开展外出交流学习,或到专业培训机构参加心理咨询课程学习,使学工人员具备基本的心理咨询能力,并将心理咨询技术运用于思政教育工作之中。

第三、积极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同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具有政治思想成熟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足、组织纪律性较差和自控能力较弱等特点,因而高职院校学工人员思政教育的工作任务更为繁重。除了在理论上要勤于学习,还要在工作中多实践、多总结,结合自己的岗位,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创新地应用心理咨询技术,摸索合适有效的工作方法,并且要做到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比如利用团体游戏、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团体辅导形式来丰富思政教育课堂,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推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借QQ、微博、微信等网络方式架起师生沟通和互动的绿色通道等。

3 心理咨询技术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应用心理咨询技术,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心理咨询技术通过有效的手段在适宜的时机运用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第一、教育者应致力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和谐的咨访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础。在咨询的最初阶段,咨询师要以热情、接纳和尊重,创造和谐的咨询氛围。来访者在这样的氛围里,可以开放地表达自己的积极或消极情绪,而不会隐藏、逃避或者防御。“在被接纳的氛围下,来访者充分地表达过消极情感后,就会表现出爱、自我尊重、渴望成熟等积极情感。”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这一说法也适用于师生、家庭以及一般的人际关系。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如果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可以大大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负有很大的责任。教师在开始接待学生时,应该抱着热情、真诚的态度,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做些思考,多寻找学生的积极面。如果教师能用积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赞赏而不是否定,必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第二、利用心理咨询会谈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单独谈话是思政教育工作者最常使用的教育方式,而会谈也是心理咨询中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心理咨询的摄入行会谈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技巧,值得思政教育工作者借鉴。

(1) 敏锐观察

心理咨询非常注意会谈中的非言语行为,如目光、身势语及语调等。例如会谈时学生双手放开头部前倾,表明他们对当时的话题有兴趣,而环抱着胳膊,身体后仰,表示拒绝或回避。教育者应该通过倾听言语信息,观察非言语信息,发现其间的矛盾、不协调或冲突,分析问题所在。

(2) 积极倾听

倾听是心理咨询师需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会谈中,教师可以边倾听,边通过点头、简单应答等方式,鼓励学生继续说下去。还可以通过释义和总结来帮助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积极的倾听能使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包容,他们会变得开放而不是回避,从而能够积极地做出配合和改变。

(3) 及时发问

教师及时采用不同类型的询问方式,可以鼓励或阻止谈话内容,引领会谈的方向。例如开放式问题“什么”、“怎么样”、“为什么”,鼓励对方说话,以获得大量信息。而封闭式询问,以是非题或者选择题的形式,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信息。

(4) 适时面质

面质又称质疑、对质,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面质的目的就在于协助来访者认识自我,鼓励他们消除过度的心理防御机制,正视自己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妥善地解决。但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使用面质技术时都要注意,面质是建立在教育者和工作对象良好关系的基础上,一定要避免个人发泄和无情攻击。如果条件不够成熟,可以先采用尝试性的面质。

(5) 正确引导

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一般会在适宜的时机对来访者传达正向信息,做出引导,思政教育工作更是如此。因而教育者应该注意使用有效的信息提供和指导策略。

首先要选择时机,确保学生已经准备好接受建议;

其次,指导过程要清晰而具体,不能模棱两可;

最后,要检验学生是否正确理解了信息。有效地利用制导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新的信息和思维方式,新的积极思考的方向,为学生的积极尝试提供参考框架。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结合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需要广泛深入地开展会谈,心理咨询的会谈技术将有助于教育者更高效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美]艾伦・E・艾维,玛丽・布莱福德・艾维.时志宏,高秀苹译:心理咨询的技巧和策略―意向性会谈和咨询[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篇6

1.入学报名“一网通”

XX区教育局XX年开展中小学网上报名工作,入学无纸化报名系统于XX年5月正式使用。报名平台整合打通各类数据资源,实现户籍、房产、监护人、预防接种、出生证明等信息的数据精准共享,义务教育学校入学报名实现全区网上报名全覆盖,个别有需要的家长可到区教育局进行现场核对。XX年义务教育网上报名的人数接近7000人。目前该报名平台已于XX年9月份接入XX政务服务网。

2.教育缴费“一键办”

依托XX政务服务网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及支付宝、微信、网银等支付方式,在全区范围铺开,面向学生的学费、代管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各类教育缴费及保险费等社会事项缴费,全部一键办理,实现“零跑腿”。当前,全区所有学校均已实现网上缴费,公办学校缴费已全部纳入“XX政务服务网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电子缴费率达100%。

3.资助办理“一端口”

困难学生教育资助已实现“最多跑一次”,并与民政、审计等部门实现大数据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共享,减除申请资助材料,实行网上共审机制,缩短申请办理时长,提供便捷化的资助申请办理服务。学生只需将材料带到学校交给老师即可,剩下的由区教育局办理。

4.转休复学“一张表”

各中小学休复学已实现“最多跑一次”,取消纸质审批表,取消各类学籍证明材料(包括学生基本信息表),有需求的学生将材料提供给学校,学校进行初审之后,通过学籍系统提交,然后在网上进行审批、办理。

5.校园生活“一卡通”

积极推进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大力推广校园“一卡通”应用,通过“一卡通”实现上学放学、文化学习、体艺活动、图书借阅、食堂用餐、校园消费及请假销假等智能化服务。目前已选定试点学校开展试点工作,开展一卡通方案与项目的实施与论证,与相关部门对接,XX年已在三所城区学校完成试点工作并正式投入使用。

6.家校互动“一平台”

我区积极举办XX教育广场应用培训活动,更新参训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师XX教育广场的使用率,提升了应用水平,为各学校有效利用XX教育广场移动端、学生端进行教育教学、家校互动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一卡通”平台,加快学生发展性评价数据收集与共享,建立和完善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校互动平台。完善维护“XX教育”微信公众号,多篇文章,传播先进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

7.加分确认“一证通”

加分事项实行“一证通办”,学生只需凭一张申请表、一张身份证明即可申请办理。非涉密事项可通过XX政务服务网或移动APP填报申请表及上传身份证明,通过与公安、外侨、民宗等部门信息共享,由区教育局在后台审验确认后,在线上线下进行公示。涉密事项由考试中心线下代跑审验确认。中考优待、高考优待“一件事”办理平台由省级统一开发,区教育局将做好牵头工作,按照上级要求,与其他涉及到的部门做好相关事宜。目前相关身份信息数据资源渠道已打通并完善。

8.考试服务“一站式”

XX区只有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项社会考试,已经完成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等网络化、电子化办理。各类等级证、毕业证等相关证书的送达方式由考生自主选择,可通过邮政快递送达或现场领取。

9.毕业证明“一库办”

完善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库,将中小学生学籍系统建成前的各校保存的纸质信息(XX年以前的普通高中学生、初中学生及XX年以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毕业档案)转为电子信息,并纳入学籍信息库。毕业生只需凭一张申请表、一张身份证即可通过XX政务服务网或移动APP进行网上申请办理。

10.办学审批“一件事”

开展了XX区中小学文化课程培训机构的摸底排查、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并公示了中小学文化课程培训机构办学许可申请的设置标准、办理流程,已实现网上审批;实现办学许可证档案材料电子化。目前,通过与消防、环保、市场监管、住建、民政、编办等部门联办协办,大力优化简化办学审批流程,提高办理时效。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困难学生资助申请与审核系统由市教育局统一开发和支付费用,系统目前还在试运行中,未正式投入使用。等市里试运行完毕并正式投入使用后,会积极开展该项工作,实现精准资助;

2.学生转休复学需要卫生医疗部门的相关数据,但是在区外医院就诊的数据难以获得,数据通道难以打通。建议由市局牵头,推进该项工作;

3.年代久远的学生学籍信息的纸质档案不存在,难以将信息电子化并纳入学籍信息库;

4.校园一卡通建设没有统一标准,操作困难,建议市局出台统一标准,便于建设。

三、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计划

篇7

二、新媒体的内涵与特点

新媒体,是指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广播、数字报纸、手机短信等。凭借其自身的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等特点,迎合了广大受众的需求,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被称为除报纸、杂质、广播、电视之外的“第五媒体”。

新媒体具有几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一是时效性,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输到千万里之遥的地方,而且传输的内容不仅包括了文字和图片,还包括了声音和视频,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二是广泛性,在新媒体环境中,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以作为信息的传输者,传播的主体越发广泛;三是互动性,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实现相互之间的实时交流和互动,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实现了对于话题讨论的全程参与;四是虚拟性,通过连接网络的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对各种信息的随意上传和发表,而且相比较传统媒体,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诱惑,尤其是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使得信息的真假难以辨别,增大了舆论导向的控制难度[1]。

三、基于新媒体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

3.1创新理念

面对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改变,对思政教育的理念进行创新,是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展架的关键环节。在新媒体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构建了相应的网站、论坛和微博等,并将其作为思政教育的平台,但是受陈旧的教育理念的束缚,思政教育并没有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对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思政教育的理念进行创新,将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能动性和内在需求,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强化对于学生自我服务以及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使得思政教育实现由原本学生的被动接受到自我教育的转变,提升教育成果。

3.2创新内容

内容的创新同样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思政教育顺应时展潮流的客观要求。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中,高校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多元化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其思想观念也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高校而言,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应该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结合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进行分析,教师通常都是围绕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教学效率相对较低。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新媒体技术(制作系列微课程,),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方便学生进行理解。同时,教师必须紧跟时展潮流,对思政教育的内容进行创新,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得到相应的反馈信息,然后以教材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2]。

3.3创新方法

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6-0046-02

一、前言

高校思政教育随时代教育背景的转变逐步形成了重心的转移,强调思想引导对学生社会意识、社会认知、社会价值形成的积极作用。新时期,微信公众平台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影响越来越大。微信公众平台以手机为载体,以舆论交流为基础,信息传播具有广泛性、实时性、交互性、便捷性的特点,这种交流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将微信公众平台运用于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积极探索以思想引导为主体的思政教育新模式,推动思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微信公众平台对学生政治思想观点形成的影响

(一)引导学生政治思想观念发展

微信公众平台推动了人们对信息的关注程度不断攀升,使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日益多样化。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媒体传播媒介,高校思政教育可利用其优势和功能,对学生进行舆论引导,净化学生的内心思想。加快高校思政教育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在功能,加强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关注兴趣、交流互动及其对社论舆情的评判进行及时、有效的思想引导,最大程度挖掘思政教育资源,使学生的政治思想意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使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及行为进行准确的定位,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良好的思想品行。

(二)推动学生理性认识和价值观念回归

在信息化社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交流工具。网络平台的有效构建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信息传播的途径也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移动数字终端对于网络通信的传播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立足于网络通信发展特点及高校思政教育目标,有效拓宽思政教育的传播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念和社会价值意识,推动学生理性认知和价值观念回归,进而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加强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意义

(一)拓展和创新了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微信公众平台是以公众舆论为导向,以信息传播为载体,为公众进行思想观念表达提供的交流平台。高校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对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很难形成带动作用。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思政教育的内容单一化和枯燥性、方式方法的简单化和传统性、传播途径的非互动化和狭窄性。高校加强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将高校的思政教育和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融合,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舆论传播优势,能克服高校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拓展思政教育的内容、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及育人途径,通过舆论导向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正面引导,为学生的思想观念发展、理性认识提升和价值观念回归产生积极的保障作用。

(二)对学生内心思想开展实时性引导

微信公众平台对舆论信息的更新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不仅能对某一时段内的舆论动态进行快速更新,舆论评价过程也能够得到更为及时的体现。高校要能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关键在于对学生内心思想进行实时有效和科学全面的引导,准确把握社会舆情和学生思想发展动态,引导学生理性地、辩证地看待社会事态和社会舆情,提高学生对舆论信息的甄别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观和评价观,以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于社会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交流互动之中。高校加强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者根据思政教育目的,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自身所富有的特征和优势,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了解学生的内心思想及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把控社会舆情,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社会问题,了解社情民意,对学生的内心思想进行实时引导。

(三)体现了思政教育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方向

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信息交流、发表对问题的看法等都是通过数字终端而进行传播的。这种传播方式具有及时性,与时代信息化交流是紧密联系的。高校加强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能够发动更多的、更广的教师和学生参与舆论交流、思想互动,不断扩大传播范围,为传递社会正能量提供更加坚实的舆论基础。高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技术所拥有的先进性,有利于扩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群,扩大学生思想引导的范围,发挥新媒介在传播社会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用。高校加强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将信息网络与思政教育形成密切配合,不仅是高校思政教育在思想观念上的革新,而且是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发展;不仅体现了思政教育的时代特征,而且体现了思政教育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三、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政教育引导的模式研究

(一)网络思政教育和课堂思政教育相结合

社会舆论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关注的新焦点,他们对于网络舆论传播的关注度明显增强,对社会舆论的认知面日益扩大。在当下的高校校园,多媒体数字终端已经在学生中逐步普及,对舆论的关注度更是直线攀升,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内心思想也在逐步发生变化。高校思政教育如何立足于社会舆论发展的主体性特征,把握好微信公众平台的舆论信息传播特点,有效结合校园内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将社会舆论引导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的创新途径,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舆论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对学生内心思想发展情况进行科学研判,然后再通过网络思政教育和课堂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社会舆论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传统思政教育的效果,而且对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优化作用。

(二)直接引导与间接引导相结合

当下高校思政教育随着整个时代背景的变化而正在发生变化。高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引导作用,对学生开展积极的思政教育,需要建立直接引导与间接引导相结合的思政教育新模式。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思政教育,革新教育手段,拓展教育渠道,调动学生思政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的内心思想表达和对社会的具体认知得以充分彰显。对学生自由政治心理的引导,必须借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作用,发挥新媒介的作用,最终实现思政教育目标。

(三)形成将日常管理工作融入思政教育的新常态

篇9

“科技生活化”和“生活科技化”是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势,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思政教育势必需要及时了解并顺应新形势下“科技生活化”和“生活科技化”的发展诉求,加快思政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特征。《生活科技化时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刘锋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 年版)将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生活科技化的种种现象、趋势联系起来,探讨了生活科技化时代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全书共十一章,系统地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并在保持严谨学术态度的同时,充分强化了该书的前沿性特征,为当下科技生活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作出了良好的示范。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概述了科技发展的历史,以及生活科技化的现象和趋势,以引起人们对生活科技化的关注,促使人们开始探索生活科技化时代的适应和变革之路;第三章和第四章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生活科技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在思政教育实践中直面生活科技化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发挥生活科技化的积极作用,加快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代化改革创新;第五章到第七章具体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论创新策略、模式创新策略和内容创新策略,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模式创新、内容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义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实用性;第八章着重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的科技伦理道德教育创新,毋庸置疑的是,生活科技化的变化深刻且深远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审美模式和价值判断,思政教育中的德育工作需要及时抓住这一变化,及时满足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新需求,加快科技伦理道德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第九章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工具理性与机制理性的融通教育;第十章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的人文素质教育;第十一章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的价值情感教育。

一、生活科技化对思政教育的影响

首先,该书充分强调了课题的实证性调研,深入大学生群体,针对生活科技化的主体,对大学生进行了较为专业、全面的调研,在肯定生活科技化对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产生影响的同时,科学、理性地分析了生活科技化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换言之,该书的研究论述十分贴近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成长的现实思想状况,并从科技发展史和生活科技化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即将迎来的机遇。一般而言,在生活科技化的时代,大学生的自然生存逐渐演变为一种技术生存,科技创新所引起的思想变革与价值观创新正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影响。鉴于这样的环境背景,大学生思政教育既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重视科技的力量,重视生活科技化带来的新语境,同时也要提防大学生在社会思想激荡中的迷茫迷失问题,降低生活科技化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其次,该书对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的研究全面兼顾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内容创新,加快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强调了生活科技化对思政教育理念、模式和内容的影响。就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来说,生活科技化要求高校及教师充分重视互联网、新媒体、数字化技术等对大学生的影响,转变工作思路,革新教学观念,并引进科技化的技术手段、内容资源、创新模式,继而切实带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模式创新和内容创新,全方位调动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关注与重视,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学有效性。就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创新来说,高校及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科技化的新渠道和新平台,搭建数字化的、网络化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资源共享与学习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在平等、实时的互动中接受教师实时的指导与帮助,强化思政教育的学习效果。最后,该书重视实用性研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分析了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想异化的实际问题,并从问题出发,重点阐释了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通教育。实践表明,生活科技化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便利,同时还有观念、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变革,而后者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是深刻且深远的。随着生活科技化程度的加快加深,工具理性主义泛滥,人们过度强调功利主义,强调消费主义,强调过度娱乐化,造成了传统价值观的失落和人文精神的沉沦,人们的价值判断、情感选择、审美偏好、人际关系维护等因此受到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很容易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下迷失自我,被消极的观点、风向所裹挟,不利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鉴于此,高校、教师及大学生应当正视生活科技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了解工具理性主义对大学生精神观念的冲击,坚持核心的、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培养自身的判断能力、辨别能力,减少生活科技化带来的不良影响,放大生活科技化带来的积极影响,继而在错综复杂的社会语境下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理性的选择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认识水平。

二、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路径

生活科技化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显著影响,人们的理性精神、主体意识、价值尺度、道德观、社会观、自然观、历史观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现实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思政教育的发展趋势,应对新形势下思政教育中遇到的新难题,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系统分析生活科技化对思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积极影响和不良影响,并以此为前提加快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以期更好地适应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变化,满足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需求,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帮助。具体来说,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应当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科学化的建设与拓展,打破传统的思政教学理论框架,注重思政教育中知、行、情、意的系统发展,强调学生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进而保证大学生思政教育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时代环境下始终保持清醒专一的初心,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大学生思政教育始终能够与时代共鸣,与社会主义建设共振,将大学生培养成新一代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兼备的优秀人才。就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设置来说,高校应当具备国际视野、实践精神、创新精神、系统思维、生态教学观,以确保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论内容体系能够更好地和时代适配,满足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的现实需求。第二,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应当加快教学手段、技术和模式的变革,引进多媒体、网络直播等多种现代化技术手段,构建混合式、交互式、项目制等教学模式,让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模式能够与科技发展的步伐保持相对一致,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进而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科学性、创新性和有效性。生活科技化时代,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科技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对此,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课堂不妨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模式,建立现代化的、科技化的教育对话方式,重构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教”与“学”的关系,让教师和学生得以在现代化的课堂中创新性地展开思政教育的“教”与“学”,又好又快地达成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学计划与目标。第三,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应当重视制度性的变革与创新。生活科技化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是深远的,与之相匹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也不能只顾眼前,只改革表面的、一时的内容或形式,而应该以前瞻性的眼光,以长效发展的目标,在制度设计上进行逐步的改革和创新。生活科技化不是一时之功,而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而逐渐深化的,在未来的科技发展趋势下,生活科技化的内容、形式还将发生许多新的变化,届时又会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产生新的影响,造成新的现实性问题。因此,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应当具备前瞻性思维,立足当下,着眼未来,预见大学生思政教育制度设计的发展方向,科学性地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各项制度和战略方案,包括课程评估制度、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等。不仅如此,生活科技化时代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还应当注意社会环境的优化和保障,包括政策上的支持、校企合作项目的创新、科技伦理制度的构建、科技法治化体制的完善等。以上就是笔者在研读该书之后,对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变化以及相对应的改革路径所作的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生活科技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有着深刻且深远的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改革应当高度重视生活科技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影响,积极应对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建构现代化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做好理念、内容、技术、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工作,逐步促进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与时俱进发展与实事求是创新。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5-0136-02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时代,而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媒介,也开始逐渐介入到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所谓的新媒体,其实就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得到完善和优化,逐渐演变而来的。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中数字化的最先接收者,新媒体的出现在其人际交往和表达个人思想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的创新性和交互性更是为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和空间,为其发展和成长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1]。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怎样将新媒体技术在思政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就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通过对管理体制的完善进一步加强思政人才新媒体的应用意识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新媒体技术之所以能在高校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和传播,并且对大学生保持着持续的吸引力,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新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其自身就具备较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这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存在较大的联系[2]。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信息处于较为垄断的状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到的知识比较有限,因此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了。针对这种情况,思政教育工作就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理念进行创新和完善,同时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将新媒体技术全面融合,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高校在π旅教寮际醯挠τ蒙希不仅应该在具体的硬件设备上加强投入成本和力度,还需要采用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对传统教育观念进行转变,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不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应用意识。

高校应该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应的新媒体应用平台和设备,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在此得到教育教学环节中的信息和资料,同时学生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展开相应的工作过程中,能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掌握现阶段最为先进的思政教育方式和理念,同时还能将专业的学习资源进一步整合在平台中,强化了自身的专业技能,知识水平也将得到更为有效的提升[3]。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还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教育情况建立起相关的激励措施和制度,通过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让学生的思政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思政教育者担负的责任十分重要,需要加强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宣传和推广,让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也只有这样,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将思政教育和新媒体有效融合,在校园中不断烘托新媒体技术的氛围,使得思政教育者在此背景下更好地开展教学,在根本环节上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二、通过对教育环节的强化全面提升思政教育者新媒体应用的能力

在高校的教育环节中,思政教育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支撑和组成部分,对实现大学生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想使得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得到提升,只有不断加强对新媒体特征的掌握,熟练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从而进一步实现思政教育工作和新媒体技术的融合[4]。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对掌握新媒体技术的教育人才的引进,通过这种方式,带动自身教育团队的素质和能力。

比如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应的微信群、QQ群等,思政工作者通过对当下较为流行的网络段子或是语言的总结,掌握现代大学生的交流方式,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与其进行交流。此外,教师还需要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学生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引导。针对思政教育,高校辅导员的责任更为重要,但是如果教师本身缺乏相应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那么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5]。因此,为了避免不利因素的出现,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这样才能对学生的生活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引导,通过对其生活和学习的有效判断,不断将思政水平和道德素质进行完善。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开展一系列思政教学交流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对教育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调整,从而将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深深根植到学生的头脑中。

三、通过教育参与的全面性对思政教育应用新媒体的方式进行创新

(一)对思政教育的内容进行创新,在新媒体环境下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具备较为明显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由于网络上的内容比较丰富、类型较多,因此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学生对信息的好坏分辨能力将受到十分明显的影响。对于媒体发展自身而言,有很多信息其自身也难以辨别其好坏,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想要有效开展思政工作,就要对社会主义的正确思想观念进行发扬,不断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保证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网络背景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完善和提升,最终帮助其正确辨别资源的好坏。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起相应的微信交流平台,在满足学生日常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向学生传递更为积极的校园正能量,让学生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充分划分和区别。同时,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设置相应的评论平台,通过学生的评论,了解其对问题的真实看法,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其展开思政教育和相应指导[6]。

(二)Υ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培养思政人才

随着现代社会中思政教育的内容逐渐丰富和完善,教师在运用教学方式和理念的过程中也需要适当进行调整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在开展思政教育环节上,教师不应该再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趣进行调动。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现在较为普及的微博和微信平台,开展更为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变得更为亲密,推动思政信息向学生进行传递的有效性提升。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在运用这种方式的过程中,一些思政教育工作者、微博关注者较少或是信息覆盖面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同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没有将学生作为主要沟通者,因此得不到学生的实际反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不断改善自身教育理念,放下自身教师的架子,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更为亲切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开展更有效[7]。

(三)对校园中的网络文化建设进行创新,实现对思政人才的有效培养

大学生受教育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其在发展和学习的过程中对自我存在感的要求很强烈,但是大多数学生的社会背景还严重不足,因此一旦出现问题或是相关困难,学生的情绪变化就较为明显,容易出现焦虑的状况,严重影响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更应该强化对网络文化的建设,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成长道路上必须经历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心理意识上才能得到有效平衡,为实现思政人才发展和建设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脚步的逐渐深化,教育改革的发展也得到了全面的进步和提升。在这个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中数字化信息的先行者,新媒体的出现在其人际交往和表达个人思想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的创新性和交互性更是为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和空间,为其发展和成长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新媒体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对人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性格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将为人才培养提供全新的手段,为教育事业拓展全新的领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充分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对思政人才的培养,全面提升我国高校人才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淑慧.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新闻界,2013,(21):65-67.

[2] 卢红,王建军.浅析新媒体技术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改革与开放,2016,(8):84-85.

[3] 罗东华.新媒体技术在单片机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5):110.

[4] 张伟.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喀什:喀什师范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