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15:46: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字教育大讲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媒体形态[1],健康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利用新媒体进行大范围、有效的健康知识宣教。因此,要鼓励健康教育工作者使用微信,加强对微信常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掌握微信这种新媒体的使用方法,进行成本低、覆盖面广的健康教育[2]。在微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天津市健康教育中心开通了“天津健康教育”“天津健康大讲堂”官方微信。“天津健康教育”官方微信主要各类健康教育信息,“天津健康大讲堂”官方微信主要健康讲座现场信息、健康讲座视频。这两个微信公众平台加强了传统传播方式与新媒体的融合,完善了天津市健康教育体系。为了解天津市健康教育中心官方微信使用情况,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为微信健康教育方式在全市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以天津市健康教育中心开通的“天津健康教育”“天津健康大讲堂”官方微信为对象,收集其创建以来的全部数据信息,分析公众通过使用这两个平台获取健康知识情况。同时讨论如何使健康教育形成一个立体的多元的传播体系,建立更符合公众需求的健康教育模式。
1.2方法
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天津市健康教育中心“天津健康教育”“天津健康大讲堂”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数据,对公众关注情况、微信内容阅读情况及反馈信息等进行分析。
2结果
2.1“天津健康大讲堂”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人次
两年来,“天津健康大讲堂”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人次呈明显上升趋势(见表1)。
2.2“天津健康大讲堂”微信内容阅读次数
对“天津健康大讲堂”微信内容阅读次数,按照从图文页阅读、从公众号会话打开、从朋友圈打开、分享转发、微信收藏5方面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其中从图文页阅读次数最多,微信收藏次数最少。
2.3“天津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人次(见表3)
表3显示,两年来“天津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人次呈明显上升趋势,从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关注人次逐月上升,2016年2月关注人次突增,随后出现人次的高位波动现象。
2.4“天津健康教育”微信内容阅读次数
按从图文页阅读、从公众号会话打开、从朋友圈打开、分享转发、微信收藏5方面,对“天津健康教育”微信内容阅读次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从图文页阅读次数最多,达697983次,微信收藏次数最少,为1465次。阅读次数从高到低分别为从图文页阅读、从朋友圈打开、从公众号会话打开、分享转发、微信收藏。
3讨论
3.1借助新媒体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疾病预防控制宣传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健康教育中心可以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微博等大众传媒工具,大力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和疾控中心对外服务项目等。微信在现阶段被广泛使用,在健康宣教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经统计,本中心两个微信公众平台关注者达23575人次,通过开设疾控动态、疾病预报、健康教育、卫生法律法规、有关政策信息等专栏,方便基层群众和职工获取卫生知识,了解最新疾控工作动态[3],为提高公众健康素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3.2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
(1)微信普及率高且使用方便,具有比传统传播媒介受众更广、针对性更强等特点。2016年2月由于本中心开展了一次健康素养巡讲师大赛活动,“天津健康教育”微信关注人次出现突增现象,达28328人次,至2016年6月一直处于高关注度状态。可见,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吸引微信关注者,虽然需要投入较多人力物力,但能有效拓展健康教育范围,效果较好。(2)微信可以传递文字、图像、音频、动画等信息,形式多样且新颖,与传统利用文字或图片的健康教育模式相比,更容易被公众接受。关注者可以通过直接阅读、朋友分享、收藏等多种途径了解微信内容,关注健康信息。调查结果显示,仅从图文页阅读一项两个微信平台达到733656次,另外从公众号会话打开、从朋友圈打开和分享转发达到183060次、227447次、44265次。这表明微信公众平台使健康宣传教育成本大大降低,并达到广泛传播的良好效果。
3.3微信公众平台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当今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内容纷繁复杂,真伪难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为公众辨别信息、去伪存真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以有效减少伪科学对公众的不良影响。微信平台还具有用户投票、问卷调查、用户留言等功能,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能够及时有效地收集用户反馈信息,了解公众需求,丰富传播内容。此外,微信的应用也增强了健康教育信息的时效性,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开展二次传播更加便利。随着新媒体健康教育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健康教育工作曾面临的人才力量薄弱、健康教育手段缺乏创新、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专业技术能力低的状况均得到了有效改善。但面对现阶段健康教育经费短缺的难题,怎样用最少的人力、物力来扩大健康教育的影响力,提升公众健康素质,是健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从业人员规范化培训,对其综合能力(包括新媒体使用、工作方法、人际交往沟通、组织管理、调研、科研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此外,健康教育内容要具有科学性、需求性、新颖性、兴趣性等特点,让更多的人受益。同时,建立以政府或健康教育相关机构为主导的信息平台,传播权威的前沿的健康知识,打造一个更先进、更开放、更具有时代特征的传播系统[4,5]。
参考文献:
[1]胡洋,刘秀荣,魏娜,等.北京健康教育微博体系初建参与者网络及微博使用习惯的现状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8):706-708.
[2]张艳,沈调英,王兆钢,等.应用微信平台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1):90-92.
[3]董秀晴.推进“疾控文化品牌”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1):35-36.
遵义县枫香镇土坝村的200亩西红柿基地上,县农林畜牧局蔬菜办生产科科长王国生正指挥群众翻犁土地、拆除藤架。这已经是他2008年以来创办的第三个基地了。像王国生这样抛开舒适的办公室生活一头扎进地里的党政干部和科技人员,遵义县已有500余名,他们的转变无一不是缘于2007年该县出台干部领办现代农业的一纸文件。
说起当初这一决策的出台,遵义县委书记陈志刚记忆犹新:2006年9月18日上任后立即下乡调研,陪同或前来汇报工作的干部竟然对农事一问三不知,指望不明农时农事的“坐堂干部”去实现现代农业振兴,完全是缘木求鱼。
正是这次经历,让“在实战中逼着农技干部学习”成为了遵义县干部培训工作的一台重头戏。“实战干部”领办现代农业带来的农业勃兴已显而易见:短短3年,遵义县现代农业在农业产业中的比重一下子从不足10%激增至35%以上,种植结构明显从“粮油结构”向“粮经结构”蜕变。
不仅到“农业大课堂”补短板,遵义县还组织党员干部县内外交流挂职、“战场淬火”,派干部到外地工业园区挂职锻炼、“偷师学艺”。从2008年起,先后有100名年轻干部交流挂职任镇(乡)长助理,30名干部到桐梓县边远乡镇挂职。2009年,又招考30名干部到重庆工业园区挂职锻炼,回来后全部安排在县域内各个工业园区和经济主管部门。仅在2010年7月,通过这些挂职干部努力,全县招商引资签约落地资金达10个亿,对于贵州内陆县来说,确实让人咋舌。
“干部课堂”蕴涵大世界
如果说选派干部进入高速发展地区挂实职、倒逼干部深入一线进行实战锻炼是快速提升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与各大高校联合办班、开办周末大讲堂、利用县内教育资源展开培训则是从深层次帮助干部冲破思想“禁锢”的治本之策。
从2007年开始,遵义县每年单列巨资,渐次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联合办班,将县内科级以上干部送人学府进行轮训。
从学校所在地域选择集中于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即可看出此举背后的经济发展诉求。课程设置也印证着这一动机:经济一体化道路与方略、后危机时代的经济突围、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与城镇化……几乎所有课程设置,均与遵义县未来发展丝丝入扣。几年来,全县科级以上干部几乎都轮训了一遍。
在县内,县委组织的“周末大讲堂”每两周就开课一次,聘请省内外各行业专家讲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战命题。今年,遵义县还在县党务政务综合信息服务之窗开通“网上课堂”,直接链接到贵州数字化图书馆、清华学堂、遵义县远程教育视频点播等七个在线点播系统,并对科级干部、一般干部和农村党员分层次“补充营养”,实行学分制对单位和个人实施考核,“逼迫”干部把休息时间变成了学习的最佳时间。
2.加强基层商会会长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商会会长培训和教育,进一步探索新形式下基层商会的工作机制,提升基层商会会长工作创新能力。
3.加强会员队伍建设。要在会员数量上有新的突破,会员结构上有新的改善,要更加注重企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各行业的均衡性,与全市产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1.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加强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思想工作。深入开展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为主要内容的“四信”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发挥参政议政作用,提升非公经济人士的社会地位。组织会员开展重大课题的调研,提出可行性建议。调研可以与工商联界别的政协调研结合起来,选择一到两个事关__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深入调研,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
3.发挥桥梁助手作用,搭建服务非公经济人士的平台。推动成功人士回归创新创业,充分调动会员企业家特别是执委企业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托企业家的信息渠道、商务渠道和人脉资源,以商引商、以情招商,积极推动__籍企业家回归考察、洽谈、投资;开展民间商务活动,利用省市商会平台,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类经贸交流、招商引资、商务洽谈等活动,举办融资推荐会、银企洽谈会,为民营企业寻求合作、促销产品、开拓市场牵线搭桥,提供服务。
4.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维护非公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实施第三方评估机制,参照国家发改委委托全国工商联开展第三方评估的办法,就政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形成监督政策落地、评估政策有效性的良性运行机制。积极发挥非公经济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继续深入市直单位和乡镇街道督查调研,继续在各基层分会和上规模民营企业设立发展环境监测点,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和投诉。建立民营企业的投诉、交办、督查机制。继续落实“三方四家协调机制”,帮助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助推企业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数字工商联”建设。加快推进企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进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转型发展。
2.助推商务模式创新。加快电子商务协会的组建,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引导企业转变营销理念,改变经营行为,创新商务模式,扩大市场半径,提高市场占有率。
中山大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理念:
1.系统性
网络教育资源作为中山大学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正确处理资源建设与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建立网络教育资源统一管理门户系统,真正从系统观出发,实现统筹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网络教育资源才能避免重复建设。
2.规范性
由于网络教育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造成资源的不易管理和利用。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各类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促进各类资源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网络教育资源检索的效率与准确度,保证资源建设的质量,制订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中山大学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的学习元数据规范(CELTS-3)和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结合中山大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中山大学教育资源描述规范与技术要求》、《中山大学网络课程技术规范要求》、《中山大学网络课件技术规范》、《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教改试验研究规范要求》和《立体化教材建设规范要求》。
3.开放性
中山大学的教师、学生和校友可以用中山大学的网络身份证(NetID)登录中山大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网站,访问、点播、下载网络教学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山大学网络教育资源将逐步向社会开放,网络教育资源公平地开放和共享,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必经之路。
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成果
网络教育资源的传输、储存、管理和应用,必须依靠网络教育平台提供技术支撑。在网络教育资源统一管理门户系统的框架内,中山大学引进和开发了五大数字化学习平台。这五大数字化平台,构成中山大学数字化教学环境,实现了网络教育资源的传输、储存、管理,为中山大学的数字化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1.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resource)
中山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是一个由学校各学科的教学资源集合而成的公共网络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其内容广泛,资源的类型主要包括:媒体素材(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教学课件(网络版和单机版)、文献资料(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著)、教学案例和试卷等。中山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资源由学科老师根据教学所需要进行建设、更新和管理,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提供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支持。
2.BlackBoard数字化学习平台()
中山大学于多年前引进了BlackBoard数字化学习平台,采用负载均衡架构技术,把该平台分为本科、研究生系统和远程教育系统,分别用于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校内跨校区的远程教学和中山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远程教育。目前,BlackBoard数字化学习平台校内本研系统上线网络课程1347门,中山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远程教育系统上线网络课程468门。
3.逸仙网络大讲堂()
中山大学名家大师荟萃,他们优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学术造诣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中山大学逸仙网络大讲堂是一个集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座的视频点播、实时直播平台。目前开设的栏目有:中外优秀文化讲座、文理医拓宽视野名师系列讲座、博雅讲座、名师名家讲坛、医学名家讲座和院系讲座等,内容十分丰富。目前,中山大学逸仙网络大讲堂有各类讲座1090部,点播超过165000人次。
4.知识社区()
中山大学知识社区旨在为中山大学的师生提供一个个性化的交流和展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可以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讨论,可以将个人的想法、技能、观点和经验等通过该平台进行归类、管理,建立个性化的个人空间,向人展示,与人分享。
5.移动学习()
2010年8月25日,中山大学正式登录苹果iTunesU。中山大学通过iTunesU平台,为全球学习者提供免费的下载内容,包括教学讲义,语言课程,学术讲座和演讲,校园新闻和学生活动等,用户可以一次下载iTunesU的音频和视频作品,也可以订阅整个课程,订阅下载项目可以自动推送更新,从而获得实时可用资源。
三、问题及对策
1.资源搜索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在网络教育平台上运行的教育资源种类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给资源的搜索带来一定的困难。虽然每个资源平台都有自己的资源搜索功能,但对于广大师生和校友、甚至社会大众来说,这样的资源搜索功能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基于中山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五个统一的理念,建立一个网络教育资源门户网站,把多个平台上的教育资源信息集中起来,提供方便快捷的检索服务,这样可以解决教师和学生资源搜索难的问题。网络教育资源门户网站没有放置任何教育资源本体,主要是一个教育资源元数据描述的记录数据库加一个搜索引擎,把各类教育资源联系在一起,为教师、学生提供大量的教育资源信息服务。网络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的建设,可以参考美国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的经验。
2.教师的积极性
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参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并不积极,或有参与,但不积极维护和更新资源。教育资源的建设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教师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网络教育资源的质量和知识的更新。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认为从事网络教学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所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要比传统教学多。在国外,也有类似的研究,美国公立与赠地大学史隆全美在线学习委员会(APLU-SloanNationalCommissiononOnlineLearning)2009年的调研报告显示,64%的教师认为从事网络教学所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比传统教学多;涉及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开发时,更有85%的教师认为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了调动教师参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积极性,要对症下药。对教师从事网络教学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额外付出,应该建立稳定的长期有效的补偿和激励机制。另外,要关注教师在从事网络教学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时的额外付出消耗在哪里,如何通过技术支持和更加周到的服务尽量减少他们的额外付出。只有通过提供技术支撑、优质的服务,以及长期有效的补偿和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才能开发出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
这是一间“机关”密布的寝室,推开大门,一个温柔的女性嗓音便会问候来访者:“您好,欢迎光临。”手持遥控器随意一指,啪啪啪啪,日光灯依次亮起,电扇自动打开。寝室的布置更是令人惊讶:随处可见的开关和插座连接着示波器、信号发射器等器材;一块看上去毫不起眼的电路板竟是一台电脑的主机;轻按一个键,电脑屏幕就会自动切换到有线电视;寝室里的摄像头连上了网络,在任何能上网的地方都能远程看到寝室内……
复旦大学南苑36号楼5023室,是该校四名电子工程系大三学生徐健、张侃、卢元达、王新宇的宿舍。一间如此“牛气冲天”的寝室,四位成员自然也各身怀绝技。事实上,卢元达、王新宇都是经由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保送进入复旦的,而徐健和张侃则由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保送入学。“来复旦前,我们就认识了。”四个通过网络结识、兴趣相投的大男孩向学校提出申请,希望被分到同一间寝室。在5023,四个牛人开始了他们非同寻常的大学生活。
“大热天军训也不怕。”人称“老达”的卢元达是一位电子达人,他在军训时自制了一套由小风扇和通气管组成的简易散热装置,训练时别在腰后的皮带上,连教官都没发现。“风扇用的是电脑CPU的风扇,两根排热气的管子就是空调排水管。”“老达”的书桌是四个人中最复杂最凌乱的――电烙铁、焊台、万用表、示波器……线路密密麻麻。寝室里的遥控电灯、遥控电扇等,也都出自他之手。
“被偷一次车”是传说中复旦学生必须经历的三件事之一,5023的四个人可不怕。
“小蟊贼想偷车?自行车一振动,我们钥匙圈上的接收器就会接收到自行车发出的信号。”学生宿舍的防偷防盗也是件大事儿,软件高手张侃与“老达”合作完成了一辆无线摄像智能小车。小车可自动接人校园无线网络,接受远程遥控并传回图像。
“想象中理工科男生就是躲在实验室里闷头做电路,对吧?”宿舍长徐健笑着说,他们可不是人们印象里呆板木讷的“科学怪人”,“看球、逛街、桌游、插科打诨……正常男生玩的我们都玩。我们只是把一些男生寝室集体打游戏的时间节省下来,一起干一些感兴趣的事儿而已。”
我们不宅
对于“牛人”的称号,徐健连连摆手,“其实从理论上来说,有些东西不难,很多同学都懂。我们展示给大家的很多部是一些皮毛的东西,谈不上高科技,更别说发明了!我们只不过把东西实体化了,让人眼前一亮而已。”
“我们不是宅男。”这四个大男孩不仅不宅,还热心公益。卢元达与王新宇都是上海世博会的园区志愿者。在两周的服务时间里,他们在世博园5号入口,为进入闸机的游客服务。卢元达还应学校团委的邀请,制作了一块能够渐变发光的世博志愿者标志牌。在志愿者总结表彰大会的舞台上,当片区长们取下展板上的《园区志愿者服务手册》,一个用照片拼成的“志愿心”图案便显露出来。灯光暗下,“志愿心”从左到右一点点亮了起来,伴随着台下不断的掌声与尖叫,“很有成就感”。
除了用科技武装生活,5023的四个大男孩,也是有血有肉的理工男。
寝室长徐健,会吹长笛会拉大提琴,也会为情所困。最近,徐健喜欢上了一个女生,腼腆的徐健没有得到同样的回应。在和女生交往方面略有经验的张侃,用有限的经验一本正经地劝说:“健健。我跟你讲,情网这个东西,你知道吗?现在你在网里,她在网外面,所以不同步啊。”
今年4月,得知心仪的女生要考托福,徐健突然想自制一个背单词软件送给她。“她平时课业挺忙的,我想她可能需要一个不太庞大和复杂却高效的背单词软件。”一个周三的下午,徐健开始把他的这些想法付诸实践。他在寝室钻研了大半天后,背单词软件有了雏形。
编程是三分编、七分调。之后半个月,除了在5023内测,徐健还将软件放到班级FTP上供同学们下载调试。这款软件仅有一百多KB,囊括了四六级、托福和雅思词汇,使用起来特别方便,“比如用户安装软件或等待下载完成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软件背背单词,能将使用电脑的零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徐健给软件取名“单词随意背”,如今它的网络下载量已经达到数万次。
“虽然我的‘个人问题’还没有解决,但看到自己编的软件能给大家带来方便,心里还是很欣慰的。”5023式的浪漫,藏在元件和机器之间。
Welcome to《5023大讲堂》
今年3月,在徐健的建议下,5023的四个大男孩开始录制四个人自制的《5023大讲堂》,十分钟一集,除了介绍专业知识,还分享使用电脑的小技巧,如《紧急复原误删文件》、《Office实用技能集锦》等,一共制作了十期。徐健说录制视频的初衷,只是想在课堂外和同班同学进行更多的交流,“前两集说的是专业知识,一开始只在FTP上和本专业的同学分享。”谁知一传十、十传百,前几集视频在同学中反响强烈。摄像头之外的“理工男生活”则更为吸引人,网上点击率最高的《5023大讲堂》第十集――《特色寝室是怎么炼成的》便记录了这些点点滴滴的拍摄花絮。
视频中寝室大门上贴有一张光盘,煞有介事地写着四个大字“招财进宝”,推开门,便能看见徐健一本正经地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5023的寝室长健健,这里的大小事务都由我来管理,包括打水、寝室基金的管理、还有给吊兰剪‘头发’……”
“别拍我裤子啊,拍得到吗?拍得到吗?”录制《特色寝室》开头部分时,特别在意自身形象的王新宇一脸紧张,原来他穿着睡裤……拍摄《电蚊拍的工作原理》时,张侃因为被电蚊拍拍苍蝇时发出的噼啪声吓得惊叫一声,只能重拍,却再也找不到第二只苍蝇。
“最近,几乎每个走进我们宿舍的人,都会提到《5023大讲堂》中那块用LED灯拼成的“5023”四个数字的展板。它几乎成了我们的标志。”卢元达说。
徐健承担着《5023大讲堂》的主要拍摄、制作工作,辅导员欧若风说他常常看到徐健在校园里拿着照相机晃悠,嘴里念叨着“这些可以做素材”。
伴随着《5023大讲堂》的播出,张侃建立了5023自己的网站“i5023.com”,现在每天都会收到很多留言。徐健则被室友们戏称为“5023发言人”,“我每天睡前多了一项新的任务,就是回复同学们的留言和邮件。”
这些以《新闻联播》片头曲开头、以《天气预报》音乐结尾的视频,频频被赞“神奇”、“好玩”、“搞笑”。面对同学和网友的赞扬,徐健却有些不好意思:“现在再看这些视频,觉得有点粗糙,我们都没用DV机,就用有摄像功能的卡片机拍的,不过倒也原汁原味。”
以团队的姿态成长
有那么多兴趣爱好、做这么多视频会不会影响学习?他们的辅导员给出了答案:“不会。他们的成绩都不错。”欧老师表示,在复旦不少学生都很不错,而5023的四个男生却是利用了各自的特长拧成一股绳,并且通过网络成功地宣传了自己。“卢元达把身边的电器都改良了一遍,动手能力特别强,这一点在实验课上就有体现,徐健就偏好软件设计方面。”
不少网友用“震撼”形容5023,更有人感叹“看了才知自己大学都白读了”,“这才叫真正的大学生活”。一位毕业多年的复旦校友评价:“在师弟们身上看到了大学生应有的创造力,我觉得很欣慰。”
5023俨然是新一代大学宿合的缩影,他们以团队的姿态并肩成长着。
近期,宽带中国战略: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50%,3G/LTE用户普及率32.5%,行政村通宽带(有线或无线接入方式)95%,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基本实现宽带接入。这个切入点既是切中肯綮的经济增长点,也让广大文化教育工作者尤其兴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顾明远先生认为教育的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制度、内容、设备和手段、方法、管理的现代化,但是教育观念也就是教育思想现代化是关键,是灵魂,而其中人格素质的培养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别是个体性和创造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国际性与开放性是重要维度。在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背景下,在弘扬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同时,也要抓住时机,利用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实现基于民族特色、面向全球的现代教育文化构建,实现跨越式发展。
当今中国,教育如同经济一样,表现出巨大的发展不平衡。上海的一些教室已经学生人手一个Ipad上生理卫生课,而更多的“大数据”收集系统以云计算的方式统计课堂的效能和跟踪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差异,发现他们更适合的学习模式;而在广袤的西部地区,除了传统的黑板、粉笔,学生们还在为填饱肚子、留住老师而努力,他们期盼现代化的教育能找平差距,改变人生。
教育现代化的过程首先应该是均等化的教育服务。当偏居一隅的孩子也能欣赏哈佛的公开课,共享可汗学院的平等交流,听到北大讲堂智者的见识、仁者的坚持;当令他们怵头的数学课在名师的讲述中变得有趣、可亲,闪耀着文明深邃的光辉,那么,学生会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对他们进行智慧启发和心灵陶冶所带来的内心充实、和谐、光明和快乐,他们才会欣然拥抱教育,而不只是抱着功利的目的;当中国的水墨丹青与令人眩晕的凡・高的《向日葵》一同涌入学生的视野,激发内心对美的震撼;当海量的信息与简洁的定理在他们头脑中提取、重组,产生个性化的创意,并与社会生产互联,那么,一种基于信息化、数字化的新的教育模式才真正生成,并以此为基点,使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
教育厅厅长侯元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指出:“人类自身繁衍教化为天下第一要义,必须把自身创造的物质财富的绝大多数投入教育。教育是民族进步的基石,是社会公平显性的唯一尺度或根本尺度。”由此,我们也期盼,在“宽带中国”的建设中,首先要构建现代化的均衡的教育服务体系,尤其是教育信息服务系统,打破教育的行政垄断,地区分割,以互联、共享、平等交流为基础,构建现代化的中国教育。
二、以新目标引领文化发展
一个主题活动。以“繁荣•和谐•共享”为主题,精心策划举办第二届“和谐文化社区行”系列活动。
两个创建。争创国家一级图书馆,争创南京市新闻宣传先进区。
三个确保。确保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创建文明城区不丢分,确保创建“平安*”添光彩。
四个品牌。精心打造四个文化活动品牌。即:“贯彻*精神在*”、“小康*迎奥运文化之旅”、“*改革开放三十年辉煌成就巡礼”、“文化大讲堂•新市民素质提升在社区”。
“五建五送五走进”活动。积极推进文化关爱:建一个五星级文化站、建8个文化服务精品社区、建10个书香*家庭、建10个特色文化家庭、建两支特色文化队伍;为社区(村)送200场演出、送100场电影、送100场有奖竞赛、送100场培训、送10000册科技图书;和谐文化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校园、走进军营、走进外来务工人群。
四个实施。实施《*台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台区优秀文化产品创作计划》、《*台区有线电视用户发展竞赛计划》、《*台区免费文化活动计划》。
三、以新重点支撑文化发展
(一)有线电视高位发展
确保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工作顺利开展;坚持有线电视网络与道路、住宅小区建设同步,制定、实施《*台区有线电视用户发展竞赛计划》,新发展用户6000户,建设有线电视地下管道10公里,新增专业网网点10个;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全年有效投诉为零;为3000户城乡低保户减免有线电视初装费、收视费各50%,为特困独生子女家庭减免有线电视初装费55%;确保全年安全传输无事故。
(二)群众文化繁荣发展
一是打造文化精品。积极争创国家一级图书馆,巩固、扩大国家一级文化馆成效,提高全区文化阵地、文化活动、文化培训全覆盖的质量。围绕《*台区优秀文化产品创作计划》、《*台区免费文化活动计划》的制定、实施,瞄准全国“群星奖”、省“五星工程奖”,创作高质量的文艺作品300件,确保有10件作品获市级以上奖。
二是打造文化品牌。围绕“贯彻*精神在*”、“小康*迎奥运文化之旅”、“*改革开放三十年辉煌成就巡礼”、“文化大讲堂•新市民素质提升在社区”等系列主题,举办大型文化活动20场;积极参加江苏省20*年少儿音舞节、第八届南京文化艺术节、南京市少儿艺术团队文艺比赛等系列文化活动。
三是推进文化关爱。围绕“五建五送五走进”活动,坚持和谐文化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校园、走进军营、走进外来务工人群;积极举办文艺汇演、文化擂台、书画笔会、摄影比赛、歌咏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等活动,发散“文化*”魅力,增强“和谐*”的凝聚力、辐射力。
(三)新闻宣传跨越发展
一是坚持正确导向。加快建设双向传输宣传平台,围绕中心,弘扬主旋律,大力宣传报道我区贯彻落实*精神和先进典型,在全区营造奋发向上大发展、团结拼搏争贡献的舆论氛围。开办“*改革开放三十年辉煌成就巡礼”专栏节目;组织采访、播出广播电视新闻稿件5000条以上,其中在市和市以上获奖8条以上,自办专题节目达6个,联办节目3个以上。积极向《*信息》、《江苏文化报》投稿,撰写调研文章,扩大宣传面。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以创建市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区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措施,不断提升新闻采编播人员素质,持续健全通讯员、监听监看员队伍和创优顾问队伍例会制度、业务研讨制度、创新创优制度等,充分挖掘新闻队伍潜力,千方百计提升新闻宣传质量,争创全市新闻宣传先进区,不断增强“和谐*”的影响力。
(四)文化管理规范发展
一是严格管理。坚决实施权力阳光系统工程,严格文化执法队伍建设,严格依照法规完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街道文化站、“五老”监督员和行风监督员作用,放大“协管网”、“执法网”、“科技网”作用。加强文化娱乐场所和“小耳朵”查处力度,加强对印刷业的监督管理,认真开展“百日安全整治”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加强对娱乐场所、网吧的巡查;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禁毒活动;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全力优化人文环境,确保文明城市创建不丢分,争创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先进区。
二是优质服务。真诚为文化经营者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辅导、业务培训、信息引导,促进文化市场高起点、高质量发展。
(五)文物保护延伸发展
做好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确保文物保护“两个100%”;举办浡泥国王客逝600周年暨浡泥国王墓发现50周年纪念活动,传承传统文化;完善区、街道、村和社区三级文物保护网络,举办1期文物法律法规培训班;完成浡泥国王墓、邓愈墓、刘智墓维修工程方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织开展20*年度“文化遗产日”和中小学生“20*南京文博之夏”夏令营系列活动,提高全民文保意识,配合全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好跟踪服务。
(六)文化产业加速发展
一是实施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和方法,培育文化产业项目,丰富文化产业项目信息库,积极争取省、市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对我区文化企业的扶持,为重点签约项目的推进及重点招商项目的突破提供政策支持及相关服务。
二是积极筹备参加南京市重洽会、金洽会、文交会等,主动出击,捕捉信息,攻克难点,谋求大发展、大繁荣、大贡献,争取经济贡献额提升2个百分点。
三是积极做好*创意园挂牌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及相关招商工作,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七)文化队伍持续发展
认真做好图书的借阅工作,到期提醒,保证图书的流通量,惠及每位读者。全体馆员对工作尽职尽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履行岗位职责,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完善排架、完成新读物增订,对新进的图书及时进行登记、分类、编目,上架、确保尽快进入流通。
我们始终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为读者提供一流的服务。对待读者即主动热情、又耐心周到,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系统的,完善的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图书馆新馆已经建成,并完成了内部基础装修工作。为进一步合理使用,功能分区,购进设备及电子产品,我们聘请了沧州馆宋朝凯馆长及其他县市的同行专家、软件公司的专业人员到馆指导,根据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思路。也在5月、8月份到沧州图书馆及北京延庆图书馆等地进行参观学习。为新馆开馆做好前期的筹备工作。
积极参加省地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我馆派代表参加了5月18—22由国家图书馆学会主办我省图书馆学会承办的“阅读推广培训讲班、6月18—20日在秦皇岛举办的“河北省第三节青年学术论坛”、9月7—10日在张家口举办的“‘互联网+图书馆’暨‘数字图书馆工程’培训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受益匪浅,对我馆工作的开展大有益处。同时我们也定期对乡镇图书室管理员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从6月25日到7月2日,对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乡镇村级服务点管理人员分三次进行了培训,共培训620余人次。周月5日定期召开乡镇文化站长例会,部署新的工作,督促工作深入开展,并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解决。
每年我馆都积极开展多种读者活动。今年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我市正式启动“书香__ 全民阅读”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为此,我们图书馆诚挚地向广大油地市民发出“你的书库你做主”图书荐购活动的口号。联合市新华书店在渤海路新华书店设立了一角,摆放了桌椅,让广大油地市民踊跃参与图书荐购活动中来,并对每位参与荐购的读者发放了纪念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阅读活动,5月初先后接到省、地关于“走进诗词天地、感悟经典之美”2015年度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的通知,我馆班子立即谋划此项活动,联系了市第五实验小学、二街小学校等,就有关事宜商定,于6月1日、6月15日分别在二街小学及第五实验小学举办了送图书进校园活动,此次为小学生送去了200余种500册优秀的诗词读物,此次活动旨在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中华古诗词文化,增加青少年对诗词的知识储备,进一步营造学习经典诗词的浓厚氛围,提升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9月,学生们将他们的阅读成果报送给我们,其作品择优报送到省地参评,此项活动为学生们搭建起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受到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好评。 8月28日,市图书馆和卫生局健教科在市文广新局三楼联合开展了“健康文化大讲堂”活动。题目为“沟通的力量”。授课的李勇老师通过开放式互动讲课,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心理学复杂的理论融入到现实生活的事例中,现场气氛活跃,大家踊跃参与。大讲堂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健康文化大讲堂》的举办,为广大群众搭建起接受健康教育、宣传健康知识的交流平台,这次讲课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听课,在群众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8月29日、8月30日图书馆在文广新局三楼信息厅举办了纪念“胜利70周年”革命影片展。为广大观众放映了《小兵张嘎》和《地道战》两部经典革命老片。许多正在放暑假的青少年读者由父母陪同前来观看,主动接受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活动。演播厅内,孩子们被精彩的电影情节深深的吸引住了,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对英雄人物的赞叹声。通过观看影片,使我们的青少年观众进一步了解的胜利来之不易。一定要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工程是国家实施的两大战略工程,前期已投入很多,为了更好的推进两大工程的深入开展,发挥其作用,今年8月10日,我们有重点有侧重地为115个农家书屋配送了图书。每个农家书屋分别配送了220册图书,内容涉及种植养殖、技术工程、法律、文学,健康养生等,并为我市包括淀边乡村在内的82个
随着全球范围内通信基础设施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家庭带宽成本的迅速下降和用户数快速增加,一种以电信网络和电视网络的融合为基础,以个性化、交互性、多媒体化为特征的IPTV新技术走向前台,发展过程经历了IPTV1.0、IPTV2.0至以高清互动视频为主的IPTV3.0时代。2008年底全球IPTV用户总数达到了2170万,比2007年增长了63%。2010年底中国IPTV用户数已经突破800万户,2011年中国IPTV用户数将突破1200万户,估计增长50%左右[2]。
目前,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已出台,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思想也已深入人心,因此,探索IPTV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IPTV技术
1.定义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或宽带电视,是利用宽带网基础设施,以多媒体计算机、手机或机顶盒加上电视机作为主要终端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通过互联网IP协议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的崭新技术[3]。
2.技术特点
IPTV技术是一项系统性技术,它能使音视频节目或信号,以IP数据包的方式,在不同物理网络中,被安全、有效、保质地传送和分发给不同用户。IPTV的三种基本技术是视频数字化、传输IP化、播放流媒体化。IPTV技术从应用实现的角度看,包含三个部分:播出与传输、接收终端和运营支撑系统。IPTV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用户可以得到高质量(接近DVD水平的)数字媒体服务,二是用户可有极为广泛的自由度选择宽带IP网上各网站提供的视频节目,三是实现媒体提供者和媒体消费者的实质性互动。IPTV采用的播放平台将是新一代家庭数字媒体终端的典型代表,它能根据用户的选择配置多种多媒体服务功能,包括数字电视节目、可视IP电话、DVD/VCD播放、互联网游览、电子邮件,以及多种在线信息咨询、娱乐、教育及商务功能。
3.服务优势
IPTV既不同于传统的模拟有线电视,也不同于经典的数字电视。IPTV有效地将电视、通讯和计算机三个领域结合在一起,融合了传统电视和互联网的相关特性,是传统电视和电信新兴业务的结合体。用户在家中可以有三种方式享受IPTV服务:一是计算机,二是网络机顶盒加普通电视机,三是手机。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趋势,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IPTV是利用计算机或机顶盒加电视完成接收视频点播节目、视频广播及网上冲浪等功能。它采用高效的视频压缩技术,使视频流传输带宽在800Kb/s时可以有接近DVD的收视效果(通常DVD的视频流传输带宽需要3Mb/s),对今后开展视频类业务(如因特网上视频直播、远距离视频点播、节目源制作等)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来讲,有很强的服务优势,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概念。经过多年的发展,IPTV的音频/视频编码技术、流媒体传输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技术、接入及终端技术等趋向完备,IPTV系统架构和分层技术趋向合理,各厂商的IPTV解决方案和各运营商的业务运营方案已趋向成熟。目前我国通信事业正在迅猛地发展,用户对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宽带视频信息,可以说中国已基本具备了大力发展IPTV的技术条件和市场条件。
三、IPTV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意义
目前,现代远程教育主要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具有交互性、网络化、实时性、综合性和适应性的特征。但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双向电子通信等技术基础上的现代远程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一直没能转化为实践上的明显技术优势,教育技术运用手段单一,仅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教学,学习者在转变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能力方面仍存在着诸多困难。随着IPTV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IPTV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学和开放教育文化相互融合的有效载体之一,拓宽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内涵,延伸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手段,是打造学习型社会的一种创新模式。IPTV技术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丰富了教学渠道。现代远程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中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缺陷,同时也摆脱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互联网中的信息量大,内容更新快,教学资源丰富,但教学渠道相对单一。IPTV应用于远程教学,又增加了一个教学渠道,使教学资源呈现更为丰富,可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习者认知要求,同时以图、文、声等多重刺激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使学习者更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加强了师生交互[4]。加强远程教育的互动能力,可以发扬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互通,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除了互联网技术外,IPTV技术将会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互动能力,使现代远程教育不仅是传输信息和促进知识教育的技术环境,而且使学习主体在电视环境中主动建构知识结构和知识意义的同时,更自然地建构人的素质智能,创造更加适合学生的教育环境。
三是改变了学习习惯。目前,中国人均看电视时间约3小时/天,低于日本和美国的人均数,且大部分时间是收看娱乐节目,用于学习的时间比例极少。相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国民素质,我国的整体国民素质还处于较低水平,大学文化水平人数还不到国民人数的10%。通过收看IPTV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更加便捷地根据个人需要有选择地学习,有了更大的学习与思考空间和学习自由度,进而改变学习习惯。四是凸显了个性化服务与选择。现有的远程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静态教学,尚未实现“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手段单一,学习课程基本相同,和国外开放大学的个性化教学差异较大。应用IPTV,可运用数据库技术对每个学习者的个人资料和学习情况实现完整的记录,结合采用互联网的网上学习记录,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有效的实现途径和条件。
四、基于IPTV的远程教育系统(频道)设计与实现
(一)台州电大IPTV教育频道的网络架构
台州电大IPTV教育频道是台州电大和台州电信校企合作的产物。该频道由台州广播电视大学主办、台州电信协办,既是实现台州市打造学习型社会和服务型社会的一种创新模式,也是台州电大、台州电信校企合作的一种共赢模式。台州电大IPTV教育频道的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台州电大IPTV教育频道功能模块由以下组成:一是节目提供系统,主要完成节目的数字化,即节目的编码压缩、转换和传送,使原始节目成为能够在IP网络上传输的数字节目;二是内容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对IPTV的节目和内容进行管理,包括内容审核、内容、内容下载、用户管理及用户认证计费等;三是流媒体传送系统,主要包括设备中心/边缘流媒体服务器和存储分发网络;四是城域网接入系统,主要为IPTV终端提供接入功能,使STB(Set-Top-Box)能够顺利接入到IP网络,主要采用xDSL和LAN接入方式;五是IPTV终端,可分为三种形式,即PC平台终端、IP-STB平台终端和手机平台终端;六是运营支撑系统,完成IPTV的业务受理、用户管理、计费管理、账务管理、资源管理、ICP(InternetContentProvider)管理、产品管理、工单管理以及内容服务访问控制等功能,是IPTV系统实现“可运营、可管理”的关键。
(二)教育频道的栏目与资源
1.栏目
台州电大IPTV教育频道分开放教育(视频)、社区教育(视频)、继续教育(文字、图片)和校园文化四个部分,其中校园文化细分为校园新闻(文字、图片)、教学信息(文字、图片)、招生信息(文字、图片)、培训信息(文字、图片)、师生风采(视频)、校园专题(视频)和社科大讲堂(视频)七个部分,栏目架构如图2所示。首页栏目有:开放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校园文化。一级页面中开放教育栏目有:会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金融、法学、行政管理、商务英语、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教育管理、广告学、电子商务、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建筑工程、数控机械;社区教育栏目有园艺技术、乡镇企业管理、社区学习园地、农业技术指导;继续教育栏目有:研究生教育、函授教育、特色教育、岗位培训;校园文化栏目有:校园新闻、教学信息、招生信息、培训信息、师生风采、校园专题、社科大讲堂。二级页面为对应专业的课程列表、相关视频列表或文字图片列表,如会计专业有:管理学基础、基础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三级页面为课程视频页面列表、部分视频播放页面或文字图片信息显示页面。
2.资源
目前,台州电大IPTV教育频道可提供的视频资源有:开放教育视频约2315课时,RM格式视频容量约130GB,如管理学基础、西方经济学、高级日常英语等课程的讲课视频;社区教育视频约1243课时,RM格式视频容量约40GB,如学画、学做菜、插花等教学视频;校园文化中“教师风采”视频约10GB,主要是本校教师所录制的教学视频;校园文化中“校园专题”视频约4GB,主要是校园活动、校庆活动所录制的视频;校园文化中“社科大讲堂”视频约20GB,主要是从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所录制的视频。
(三)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远景展望
1.问题
为了推广IPTV教育频道在师生中的应用,了解师生对教育频道的需求状况,以制定教育频道的宣传和使用方案,2011年3月在台州电大200位教师和100位学生中进行试用,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教师认可推广的占83%,基本认可的占12%,不认可的占5%;学生认可推广的占76%,基本认可的占16%,不认可的占8%。师生在问卷调查中反映了较多的问题,如栏目划分不够清晰、层次太多,部分栏目不能返回上一页,视频资源不够清晰,内容不够丰富,IPTV每月使用费太贵等。
根据师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总结了IPTV教育频道主要存在的三大问题:
一是高清视频资源匮乏。从现有视频资源清单看,各类视频资源分类较为完善,能基本满足开放教育和社区教育的需要。实际上,电大现有各种视频资源采用的是VCD格式制作,视频质量相对较差,大部分资源较为陈旧,无法与IPTV要求的视频格式(MPEG4或H.264)对接。现有视频资源中2008年后的资源较少,采购DVD格式(MPEG4或H.264)视频资源也很少。如何不断补充新的高清教学视频资源,是IPTV教育频道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二是视频资源存储空间需求巨大。电信IPTV的未来,是高清视频。若假设每课时视频为500MB,则4000课时的视频空间为2TB。目前,台州电大各类视频资源全部转化为IPTV上可用的视频格式,估计需要存储空间约2TB。按业务量的要求,台州电信对台州电大IPTV教育频道只能提供较少的存储空间,离2TB存储空间的差距很大。要提供如此大的视频资源存储空间,是需要台州电大、台州电信协作解决的难题。
三是学习留痕功能有待完善。IPTV技术已能够实现用户使用频道及视频资源点播情况的记录,对用户进行收费。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技术开发,以根据远程教育对学习者学习过程考核的需要进行考核?如何利用IPTV技术和IPTV教育频道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使之成为学习者学习过程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支撑?这就要求IPTV教育频道具有较为详细的留痕功能,以满足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考核的需要。
2.展望
面对IPTV教育频道应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似乎IPTV技术很难适用于现代远程教育,但从多视角深入分析,可以认为IPTV技术必将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从IPTV技术发展的视角看,国内外IPTV用户将会每年成倍的增长,国内广电数字电视和电信IPTV之间的矛盾会随着市场化进程而逐步得到解决。另外,台州电信IPTV每月使用费已经降到15元/月,若不计宽带月使用费,已低于台州广电数字电视22元/月的使用费,故全国各地IPTV月使用费也应能降到每个远程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从计算机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视角来看,视频资源存储空间和点播带宽需求在一至二年后可能就不是问题了。互联网存储将会越来越便宜,目前一个硬盘已能容纳1TB至2TB的存储空间。互联网的带宽也会进一步拓展,国内通信运营商的总宽带将会成倍增加,十兆到户在一线城市已经成为现实。
街道是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近年来,我们以“博学”理念为引领,培育学习组织,整合区域资源,创新学习载体,学习型社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去年,作为唯一代表,被评为全国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建设实验街道。
培育学习组织。我们把学习组织的培育作为学习型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发展壮大一批以传授技能、传播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追求的社会组织。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全市唯一一家街道成立的以就业见习和创业技能培训的中介机构。自成立以来,共举办60期创业和就业见习培训,3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及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就业技能学习,70%的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其中,有200多人走向创业,并带动更多人就业。去年,园公司还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开设了SYB、IYB创业培训课程。今年“三八”节前夕,与晚报创业大讲堂合作举办了“创业,让女性美、让梦想飞”女性创业专场交流活动。公司用学习改变命运的生动实践,不仅点燃了学员的学习和创业热情,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国劳动保障报》专题刊发了街道的做法和经验,省市妇联、市人社局领导给予高度评价。院士专家服务站发育于东大教职工相对集中的大学社区,由等两位院士和等七位专家教授组成,开设了“院士讲堂”、“院士信箱”、“娃娃院士小课堂”、“企业发展顾问”等免费服务项目,以贴近群众、贴近企业、贴近生活的形式,为不同层次人群的发展学习需求提供指导和帮助,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了“学术之美”。“站长”教授获得了年度九三学社全国优秀社员及市好市民荣誉,日报等媒体对院士专家服务站进行了大篇幅报道。以义工网为代表的NGO组织积极参与学习型社区建设,他们不仅带来了爱心,还搭建了公教一村社区爱心辅导站、新村社区“”爱心课堂等常态化的学习平台,大量志愿师资力量参与教学,学习内容涵盖课业、国学、科普、文体、文明、礼仪等,受到居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整合区域资源。以图书馆、省美术馆为代表的当代一流文化场馆和以总统府、新村纪念馆为代表的近现代历史文化景区,是独有的学习教育资源。我们与场馆、景区建立了长期良性合作机制,在活动选题、学习形式上,将博学理念积极融入对方的服务宗旨和发展需求,赢得支持,共同服务社区各类人群。两年来,我们会同图书馆先后举办了家庭教育、经典诵读等讲座二十余次,开办了两场分别针对老年人和新市民的电脑学堂,还举办了5所学校百余名学生参加的“绿色青奥”网络知识竞赛,组织到省美术馆参观十余次,受众逾6000人次。集聚等一批名校资源,是我们开展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又一富矿。“社区、学校”合作更是的传统特色,已经形成了德育教育进校园和社会实践进社区的双向互动机制,每年相关活动的参与量达数千人次,《我的祖国我的家》、《我与低碳生活》博客征文大赛分别收到3000多篇作品,产生了较高影响力。
创新学习载体。分别创建于年的《》网站和年的《》,是博学传播和实践的两大强势载体。截止目前,《》网站访问量已达58万余人次,学习博客的注册用户达3500多人。以门户网站为基础的《博学》社区教育网络媒体群初步形成。《以数字化学习为特色的社区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相继在全国、省、市刊物和平台20余篇;健康人生》系列网络视频教程被命名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学习365综合平台的研究》被评为全国重点研究课题;《推进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形态发展》参与了全国终身学习论坛、教育发展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报在创刊时定位为区域文化传播媒介,设“博学”专版,内容涵盖文明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科普、心理、创业就业指导等。每份小报受众覆盖14000个社区常住户和2000余家企业,已累计发行464000份。街道的“一报一网”,不仅是街道与社区居民群众沟通交流的信息平台,更是居民群众自我管理社区事务、关心社区公益事业的学习平台。
今后,我们将以贯彻全市会议为契机,进一步传播博学理念,高标准、高起点打造学习型社区,努力建设人民幸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