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笔记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7 15:56: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学设计笔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学设计笔记

篇1

二、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牛、羊”2个生字。1 个偏旁“提土旁”。(二)知道“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并能正确使用这些量词。(三)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在教学情境中快乐地朗读课文,体会农家小院的趣味。

三、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知图文、认识事物的基础上识字学词。(二)教学难点: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及其他量词的用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纸箱子里面装一些实物

五、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学生带动作表演小袋鼠的儿歌:

(小袋鼠呀,小袋鼠,你真没出息。老是不敢走出来,躲在妈妈口袋里,丢 !丢! 丢! 小袋鼠呀,小袋鼠,我才不像你。我能自己走呀,自己跳,还能自己吃饭和穿衣,你敢不敢来,比一比?)

(二)出示课题,自由读韵文。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二的《比一比》,同学们,比一比谁听讲最认真,回答问题最积极。2.老师带大家来到一个农家小院里,同学们观察一下,说说你都看见了什么?3.自由读韵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说一说韵文里都有什么来参加今天的比赛?4.小燕子听说我们今天要比赛,特意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封信,内容如下:

亲爱的一年级二班小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一直默默关注你们的小燕子,你们是一群活泼可爱,聪明好学的孩子。听说你们今天要进行比赛,我特地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百宝箱,这个百宝箱会在你们闯过几关之后打开的,在此小燕子祝你们个个都能闯关成功。

你们最最可爱的朋友:小燕子

(三)词语大比拼

1.在情境图中出示词语,同学们能不能把参加比赛的这些词语读好呢? 2.这些词语摘掉拼音帽子,你还会不会读呢?3.齐读――抽读――开火车读。4.现在你记住了哪个生字宝宝,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抽学生回答,并说一说记字的方法,师相机板书识字方法。5.现在和你的学习伙伴来比赛看看这一课“我会认”的字你都记住了吗?两个同学你指我认考考他,并说一说识字方法,如果对方不会认,你可以教教他。师巡视。6.出示裙、颗、堆。小兔子想过桥,谁能帮它建座汉字桥?指名学生读,并组词,师相继告诉学生这三个字都是量词,堆的偏旁是提土旁。7.同学们都读累了,老师请大家吃苹果。课件出示本课12个会认的字,分别在苹果树上的12个苹果上。指名学生读――后几个指名领读。这么多苹果都被大家吃掉了,只有“多” 和“少”再树上挂着,大家想不想一块吃掉它们?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关系反义词。8.恭喜你们,闯过第一关,觉得自己第一关做得好的同学给自己鼓鼓掌。

(四)朗读大比拼

1.读读第一句。

激趣引入:今天,老师请来院子里的小动物们,你们想抱抱他、亲亲亲他吗?(让孩子们和卡通黄牛和小猫握手、拥抱等,唤起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①比较大小,体会发现大和小的乐趣。②自由试读第一句,把你的喜爱和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吧。③指名读――评价(提示学生注意表情)――范读――再指名――齐读。(花猫发出“喵喵”的叫声,表扬读得好的小朋友。)

2.读读第二句。

过渡:鸭子和小鸟要是听到我们快乐地招呼它,一定也会开心地叫起来的!请你读读第二句。

①自由试读――齐读(传来了小鸟的叫声)。②出示鸭子和小鸟。(小鸭子问你:嘎嘎嘎,你从我们的数量上发现了什么?)③再齐读。

3.读读第三、四句。

①过渡:对可爱的小动物我们是那么的喜爱,那么我们喜欢甜蜜蜜的水果吗?自由试读三、四句,请你自己去发现,比比大小多少,把你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②男女生比赛读(个别――集体)(鼓励大家读得好,一起假装咬一口:“啊呜。”)

4.拍手表演课文。

①和你的学习伙伴表演拍手读读韵文吧。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5.听见大家读得这么好,这些小动物和水果们都迫不及待的跑出来了。(出示词语卡片,学生抽读,并给他们分分类,并贴在黑板上。)

6.教师“黄牛”,学生读“一头黄牛”。

(五)我是小作家

1.出示橡皮和尺子让学生创编儿歌。你还能用什么比一比来编儿歌?2.老师看大家表现得这么好,都迫不及待的想把小燕子带来的百宝箱打开了,现在谁想来摸一摸,看看百宝箱里装的什么?说一说你摸到什什么?(一辆小汽车、一条红领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将课堂推向了,并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百宝箱了装了一些物品,让学生说说你摸到了什么,并用上数量词,这是对本课教学的拓展。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例2、例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经历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借助转化思想正确解比例的过程,培养转化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并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

【教学难点】

用比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

行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怎样把解比例转化为解方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情实际,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认识解比例

1.复习旧知

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比例的知识?(教师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预设:

生1: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是比例。

生2:在比例中,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既然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那就请同学们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2.教师课件出示:

6:10和9:153:0.9=1.8:0.6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对学生指导

3.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4:6=( ):12

师提问: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

学生举手,教师指名回答,(外项是4和12,一个内项是5,另一个内项未知的)

师继续提问: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识求出这个未知的内项吗?小组交流一下方法,然后在全班汇报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学生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评价

生: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求未知项,但我们要先把未知项设出来,可以设为x,那么比例就成了4:6=x:12,再把比例写成乘法的形式,为6x=4×12,解得x=8

师小结: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像这样,求比例中未知的项的过程,就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一下解比例的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回顾,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准备。在引入新课中,教师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同时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解比例的方法,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帮助]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2

(1)问题感知

多媒体出示埃菲尔铁塔情境图。

师谈话:这是法国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320米。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世界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们能帮帮他们吗?那我们先来看看例题,认真读题,找到题中的信息,再说一说你的理解。

学生读题,收集题中的信息。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生1:通过读题,我知道了模型的高度:实际的高度=1:10。

生2:题中还告诉我们埃菲尔铁塔实际的高度是320米。

生3:题中要求的是这座模型的高度,我们可以用字母来代替它的高度。

师小结:在刚刚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在比例中不知道的项就是未知项,我们可以把这一项设为x,然后再列出比例式,最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析,理清题中的信息,为学生找到未知项列比例式作好准备。]

(2)解决问题.

师:根据我们的分析,试着解决问题吧!完成后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完成后小组互说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评价并板书。

学生汇报预设:

生1:原塔高度是模型高度的10倍,我们可以列式320÷10=32(米)。

生2:我是这样想的,模型的高度与原塔的高度比为1:10,可以想成模型的高度是原塔高度的1/10,所以列式计算为320×1/10=32(米).

生3:我先把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设为x米,然后写成一个比例为x:320=1:10,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式转化为方程,比例的外项x与10相乘,内项320与1相乘,得出方程10x=320×1,最后解得x=32,那么这座模型高32米.

师小结: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是正确的,但有时候应用解比例的方式解决问题更容易理解一些,那谁来总结一下用解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学生回答预设;先读题找到未知项,并设出未知项,然后根据题意写出比例,最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进行计算及检验作答。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与讨论交流,让学生主动完成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对学生的想法进行限制,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多样化的原则。]

2.教学例3。

教师板书例3,2.4/1.5=6/x。师谈话;这道题与例2有什么不同?说出你的解决方案。

学生回答预设:

生1;这道题是把比例式以分数的形式呈现的。

生2;解比例时也要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只不过相乘时要交叉相乘,再用等号连起来。

生3:2.4和x做外项,它们相乘,1.5和6做内项,它们相乘,然后再解方程。

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两名同学板演。

学生完成后利用多媒体展台展示,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解:2.4x=1.5×6x=3.75

师小结;解比例的关键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含未知数的比例就是一种特殊的方程,不论在书写格式还是验算方法上,与解方程都是相同的。

[设计意图:通过例3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解比例的两种不同的形式,在巩固方法的基础上,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且在教师的总结中让学生对解比例的认识有一个理性的升华。]

三、巩固练习

1、课内练习

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1、2小题,完成后再同桌交流方法及思路。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教师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学生完成后同桌交流,教师参与交流。全班订正答案,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练习,使学得的方法很好地与习题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拓展延伸

中午,太阳当头照。小明身高1.5m,他的影子长0.5m。一棵松树的影子长10m,它的高度是多少米呢?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课堂小结

师:学完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举手,教师指名回答。

师小结:解比例是比例与方程的连接线,也是学习比例其他知识的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并能够准确求出比例中未知项的值,希望同学们课下做好对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篇3

The teaching plan on Money

Feng Yan

【Abstract】This paper is about the teaching plan on Money of the moral education lesson. The writer applies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cluding four links such as the scene introduction, cooperative research, rational sublimation and prolongation after class and five activities such as analog performance, questions and answers game, production show, improvisational lecture and questionnaire. The content designed is suitable for students’ reality, shows students’ individuality, pays attention to students’ feeling experience, makes students actualize the knowledge, ability, feeling attitude, the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of the value view through the independent, cooperative and exploratory learning style.

【Keywords】Teaching plan on Money Experimental teaching

1.教材内容。劳动版《德育》第二册第一课《做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第一节《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的第一学时。

2.设计思路。青春期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正确地看待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人生极为重要的问题。正处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对钱的感性认识较多,也比较感兴趣,但理性认识不够充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自身特点,设计符合他们年龄心理特征的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完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体验中掌握知识。

本节课运用体验式方法,“情景导入、合作探究、理性升华、课后延伸”四个环节以及“模拟表演、问答大赛、成果展示、即兴演讲、问卷调查”等五个活动有机结合,设计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充分彰显学生个性,重视学生的感觉体验,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等学习方式,使课程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得以实现。

3.教学目标。

3.1 知识目标:让学生识记货币的3种形式和5种职能及本质等。

3.2 能力目标:从分析货币的起源到概括、总结货币的本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

3.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正确看待货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

4.教学重点、难点。货币的职能。

5.学生课前准备。①阅读教材,设计有关问题;②运用网络信息,查询、收集现实生活中对“货币”的称呼和历

史上曾有过货币的名称,以及各种有关金钱的说法。

6.教学过程。

6.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活动一:模拟表演《物物交换》

演员:甲、乙、丙、丁

道具:用纸板制作的鸡、大米、衣服、镰刀

剧情:四人各是一件商品持有者,彼此进行物物交换,有时需要交换2~3次或更多次方可换回所需物品。

活动思考:①购买商品需要货币,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②货币的出现是必然还是偶然?它是为何而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点评:通过情景重现货币产生过程,了解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认识货币的本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6.2 合作探究、构建知识。

*货币的职能

活动二:寻找货币的职能

活动要求:

①阅读课本第2~5页。

②全班分4组讨论,设计相关问题并思考。

③以组为单位开展比赛,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如甲提出问题,乙、丙、丁组均可抢答,答对加分,答不出则甲得分。

教师选择几个针对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归纳、讲解。

点评:通过阅读教材,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而问答竞赛则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同时也提高学生设计问题的质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货币形式的演变

活动三:展示成果

①让学生展示课前搜索到现实生活中对“货币”的称呼及历史上曾出现过的货币的名称。

学生的展示五花八门,古人对钱的别称有“孔方兄”、“阿堵物”、“泉”等等。历史上曾做过货币的有贝壳、粮食、牲畜、布帛、皮革、石块、盐巴、动物和鱼类的牙齿和生产工具金条、银元、铜钱、铁钱,现在有人民币、美元等等。

②把上述展示出的货币归类,分别纳入三种货币形式中(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点评:此活动让学生学会面对丰富、快捷的网络资源,培养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6.3 理性升华――正确地看待金钱。

活动四:即兴演讲

以“我的金钱观”为主题,学生代表发表即兴演讲,三言两语即可。

教师总结:我们既要承认金钱的重要性,还要看到取得金钱的手段应该是正当的、合法的,更要看到金钱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

点评:此环节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6.4 课后延伸、学以致用。

课后活动:结合教学内容,拟好问卷调查表,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进行调查,亲身感受并在调查中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然后撰写调查报告,回到班上进行交流。

篇4

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学媒介等的系统规划,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发挥专业优势的关键。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对提高管理类课程教学研究的能力,为相关学科专业,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和管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将理论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课程,该课程将向学生传授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实务操作技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人力资源管理》是石河子大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农林经济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等专业的选修课程,也是非管理专业的公选课程,每年选修该课程的学生都超过300人。经过近10年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尝试,目前已经形成了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次互动的良好局面。

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的比较

虽然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不同培养层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差异还比较明显,各专业之间的沟通还有待加强。要认清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不同培养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比较分析。

(一)教学目的的比较。

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目的包括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为其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利用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研究型人才开发奠定基础。而研究生《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以及具体的实务操作技巧,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和研究能力。MBA学员《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的介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

(二)教学任务的比较。

在教学内容上,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为主线,对人力资源的获取、保留、发展、协调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其中心内容是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主要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模块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薪酬设计、劳资关系等内容。而研究生《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前沿热点问题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主要根据以上模块进行专题教学。MBA学员《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的介绍,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传授。

(三)教学模式的比较。

在教学模式上,本科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一般都是大班授课,目前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式,辅助部分参与式教学,如课堂讨论、案例讨论等,近年来不同专业本科教学设计中都开始增加实验教学的课时。研究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由于选修课程人数较少,主要采用参与式教学为主,课堂讲授为辅的模式,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课堂讨论、实践教学等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前沿和热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MBA学员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采用大量的案例讨论,学员写出分析报告,教师主要参与教学讨论,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四)教学方法的比较。

在教学方法上,研究生比本科生教学采用的方法更加丰富、更加灵活,主要有专题研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和企业参观研讨;受本科教学大纲和教学条件(如缺乏专门的案例讨论室)等因素的制约,本科生教学中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其他教学方法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往往使用较少。以案例教学为例,研究生教学可以使用大案例教学,很好地拓展学生能力的训练范围,涉及知识面也比较宽,而由于本科生采用大班教学,课堂教学只能采用小案例,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只限定在某一模块,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窄。

(五)教学媒介的比较。

在教学媒介上,研究生和本科生各具特色。本科生的教学媒介比较重视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课件等,在信息化程度上比较高;而目前虽然研究生教学也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并没有把它作为必备的教学媒介,有时可能是纸质材料、企业实地调研或专家讲座,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课件目前建设还比较缓慢,相对来讲,研究生的教学媒介信息化程度并不高。

(六)考核方式的比较。

在考核方式上,本科生的成绩考核以闭卷考试为主,平时成绩或期中作业为辅,一般卷面成绩占60-70%,而平时成绩或期中作业分占30―40%,考核的目的侧重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考察。研究生教学中一般不举行闭卷考试,以课程论文的形式结课,平时成绩和读书笔记为辅的考核形式,平时成绩和读书笔记约占总成绩的40―60%,课程论文约占40―60%。相对来讲,研究生考核更注重研究能力和知识阅读面的考察。

三、对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各层次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各高校都在加大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在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突出层次,分类教学。

本科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培养层次,这决定了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科层次以培养应用性人才和具有初步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研究生是以培养一定研究能力和较强操作技能的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两者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别,决定了教学内容、理论性、学生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差别。例如,本科生只需要知道绩效考核有哪几种形式即可,但研究生教学中就需要知道这几种考核方式的优缺点,它们的设计原理是什么。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突出层次的差别。对于本科生,要在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和培养,同时适当兼顾培养学生的初步研究能力。对于研究生,要突出理论前沿和研究热点的研讨,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和开展研究的能力,教学内容最好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授课或研讨。

(二)区别专业要求,培养课程特色。

我校有近10个专业选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既有管理类专业,又有非管理类专业。在课程性质上,《人力资源管理》一般是管理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非管理类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是研究生管理类专业的限选课程。在课时安排上,必修课程一般安排54课时(修改后的新大纲为48课时),3学分,学生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学习和掌握;选修课程安排36课时(修改后的新大纲32课时),2学分,是进一步学习、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只要学生基本掌握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即可;研究生的课程安排32课时(修改后的新大纲为24课时),2学分,重点研讨相关模块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因此,管理类专业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既要照顾学科知识的全面性,又要体现一定的深度,还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非管理类专业对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体现与后续教学内容的连续性,起到“启后”的铺垫作用;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要注重专题教学,培养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加强不同培养层次的教学交流融合,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虽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设计有许多差别,但它们之间存在许多相通的地方。比如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模块,在研究生教学中也常常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本科生教学是研究生教学的基础,研究生教学是对本科生教学的深化和升华。因此,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教学设计上要加强交流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在本科生教学设计中可以吸收一些热点或前沿的问题讲解,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布置一定的阅读材料或书籍进行阅读;在研究生教学设计中可以参考本科生实验教学的相关经验,增加研究生的操作技能训练。同时,还可以在教学条件和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73-392.

篇5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比例尺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了解了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之间的关系,会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求出比例尺。本课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能根据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在应用过程中了解比例尺的价值。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经验,能运用分析综合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本课可以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比例尺的应用价值,能根据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2.能根据问题寻找需要的条件,根据条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比例尺画图。

教学重点

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探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下面是明华小学附近的平面图。

1.根据这幅平面图,能求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吗?

(1)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添加条件“比例尺是1:8000”,并让学生在作业纸上动手测量出少年宫到明华小学图上距离为5厘米。

(2)学生根据寻找到的条件独立解决问题,并组织交流。

学生有如下方法:

A:5÷■ B:5×8000

C:用方程解。

解: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5:x=1:8000

(3)小结:要求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就需要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量出图上距离,然后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我对教材例题作了一些取舍,去掉了原例题中“比例尺是1:8000”和“量得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这两个条件,“逼迫”学生根据给出的问题思考所需要的条件。这样做,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问题出发思考问题,另一方面调动起学生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让学生“真正”地解决问题。多种解法的呈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体会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

2.出示:有一所医院在明华小学附近。你能在图中标出这所医院的位置吗?

(1)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在图中标出医院的位置。在此基础上给出条件:医院在明华小学正北方240米处。

(2)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小结:要在图中标出医院的位置,就要知道明华小学到医院的图上距离,而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就能求出图上距离。

3.反思、比较:刚才我们解决了哪两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都是根据什么来解决的?

设计意图:要解决“在图中标出医院位置”这个问题,需要进行分析。让学生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全过程,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意识都大有益处。“反思”引导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经验。通过“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

二、比较,感受各种比例尺的价值

1.放大比例尺。

下面是一个正方形精密零件的平面图。

(1)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信息?根据已知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比较:观察一下正方形零件的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你有什么发现?

2.线段比例尺

这是一张中国地图。

(1)怎样求出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

让学生上前动手测量出上海到北京的图上距离。

(2)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11 厘米,请你算一算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3)交流。(学生会出现分别用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情况。)

(4)比较:你认为选用哪种比例尺计算比较简便?

3.比例尺的变化

(1)比较:还有一幅中国地图,它的比例尺为1:20000000。想一想,这幅地图与比例尺是1:100000000的地图比较谁大谁小?

(2)在比例尺是1:20000000的中国地图上,上海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有多长?

(3)同学们通过计算得出了上海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1100 千米,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火车时刻表上标出的上海到北京的距离是1463 千米,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设计意图:以上三个环节的设计都具有开放性,问题色彩比较浓。三个环节都运用了“比较”这一手段,使各种比例尺的适用范围更加凸显,通过问题解决体现各种比例尺的不同价值。而学生自己提问题、动手测量需要的数据,自主选择比例尺解决问题等,都体现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操作,体会实际应用

出示东关小学篮球场。请你在作业纸上绘制出学校篮球场的平面图。

1.讨论绘制这个平面图所需要的条件。根据讨论情况,相机给出条件:

(1)篮球场长是28米,宽是15米。

(2)如果要在作业纸上画出篮球场的平面图,选用下面哪个比例尺比较合适。

A: 20:1 ( )

B: 1:200 ( )

C: ( )

2.学生根据选定的比例尺,计算出相关数据,并绘制平面图。

3.交流欣赏。

篇6

2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塑料模具类项目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的塑料模具类毕业设计项目,从工艺方案设计到模具结构设计,到模具制造工艺性评价,再到功能零部件结构设计计算,再到零件图绘制,到模具零件制造工艺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知识和经验。传统的手工设计和制造无法满足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CAD/CAE/CAM技术的运用,在设计和制造上取代传统的手工设计方式,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如图2所示CAD/CAE/CAM技术在注射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第一,塑料制品的设计:三维CAD软件的实体和曲面造型功能,为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和设计改进提供了强大的功能,使设计过程直观、准确。所获得的三维数据模型,为后续模具设计和成型工艺分析提供了良好数据来源。第二,塑料制品成型工艺性分析:采用CAE可以模拟塑料熔体在型腔中的流动、保压、冷却、收缩过程,其结果可事前评价制品的质量及成型工艺性,提高模具设计制造成功率。第三,模具结构设计:三维模具设计CAD软件系统,可以根据制件材料收缩率自动计算制件三维数据模型的收缩量,经放大获得成型零部件工作部分尺寸,通过布尔运算获得模具型腔形状,还可辅助获得需电火花成型零件的电极实体数模,并提供了将三维数模转为二维工程图的功能,辅助完成工程图绘制[4]。第四,模具运动功能结构检查:可对已装配好的模具按照预定运动方向和位置,实现模具开合模运动及制品被推出的模具工作过程,辅助检验模具开合模和制件脱模功能设计是否正确,并及时纠正,减少修模时间。第五,数控加工:利用CAM数控自动编程软件,读取模具结构设计结果,以模具零件三维数模为输入,自动编制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可模拟刀具在三维曲面上的实时加工过程并显示有关曲面的形状数据,同时还可以自动生成数控机床加工程序代码。图2基于项目塑料模具类毕业设计流程将先进CAD/CAE/CAM技术应用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学生基于项目的塑料模具类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掌握并提高模具先进CAD/CAE/CAM技术,提高毕业生专业技能,能利用其独立完成制件的工艺分析、模具的结构设计、模具制造数控程序生成,基本达到模具设计师及模具工艺员的技术水平。如图3所示,为2014届毕业生以MINTH集团企业课题立项的项目式塑料模具设计类毕业设计项目[5]。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制件造型的需要,该学生自学了UG实体造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图纸,完成了制件实体造型。为了设计制件成型方案,该学生又学习了塑料成型模拟软件MOLDFLOW,分析并制定了该制件成型方案。为了完成模具结构设计,该学生系统学习了UG装配及工程图绘制软件。为了编制模具制件数控加工程序,该学生又认真学习了UG数控编程软件。通过该项目的毕业设计,该学生详细地掌握了塑料模具设计流程,系统实践了塑料模具设计制造相关先进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使学生到企业工作半年即成为技术骨干。

篇7

2、比喻教学法案例分析

(1)套接字

在《网络程序设计》中,套接字socket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教材上的解释是:套接字是两个通信通道上的端节点。看到这个解释,学生还是不能明白套接字的内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通常采用如下比喻。既然套接字是作为通信的末端,那么可以使用“电话系统”与“邮局系统”这两个同学们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可以把支持虚电路服务的信道看作电话线,套接字就类似于一个电话。同样,可以把提供数据报服务的通信看作邮局系统,套接字看作信箱。

(2)基于TCP套接字编程模型

面向连接的网络通信的建立有多个步骤,要使用多个函数。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将其比喻为“打电话”这个过程。要建立基于TCP的C-S(客户-服务器)通信,首先双方进程必须各自创建一个端点,也就是调用socket函数创建套接字,正如打电话之前,双方必须都拥有一台电话机一样。Socket是面向模型设计的,针对C-S通信双方提供不同的socket系统调用。客户随机申请一个socket号,这类似想打电话的人可以在任何一台入网的电话上呼叫。服务器拥有全局公认的socket,调用bind函数将套接字地址和所创建的套接字句柄联系起来,任何客户都可以向它发出连接请求和信息请求,这就类似于被呼叫方的电话号码告知了呼叫方。客户端调用connect函数发出连接请求,就好比拨打对方的电话。而服务端有可能在完成当前请求之前又发生多个服务请求,为了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服务器调用listen函数将所有的服务请求放在一个请求队列中排队,并尽快处理这些请求[2],这就如被呼叫方在开启呼叫等待的功能,不错过任何呼叫请求。服务器端执行accept函数等待来自某一客户端的实际连接请求,实现与客户进程连接,这就如被呼叫方拿起电话,双方可以正式通话。最后,客户端与服务端完成数据传输后调用close函数关闭套接字,撤销连接。这就好比打电话双方通话结束后,挂掉电话。

(3)基于UDP的通信机制

用“邮局系统通信”来类比这一种通信机制是非常恰当的。基于UDP通信是面向非连接的,无法保证数据以正确的顺序到达。这就类似我们先后寄出两封信给对方,不能确保第一封信一定会比第二封信先到达对方手上。而在通信过程中,服务端和客户端双方首先都需要绑定IP地址和端口号,这就好比寄信之前,对方的通信地址我们是要已知的。而客户端发送信息以及服务端回应的时候,调用sendto函数来实现,需要指明对方的地址。这如同在寄信的时候,需在信封上要注明对方的地址信息。

(4)协议端口

在讲解“协议端口”时,学生总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在网络通信的时候要指明端口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样采取比喻教学法。大多数操作系统是支持多进程的,目的主机到底把收到的数据包送给哪个进程呢?就好比我们去银行办理业务,银行的业务有多种,有多个服务窗口。我们要成功地办理业务,必须知道对应的窗口号。同理,当你的主机开启多个服务时,如FTP、WWW、E-Mail多个服务,当接收到传送过来的数据包时,主机要准确的把数据包传送给相应的进程,这就需要数据传输的双方进程开启端口,这样数据包将会有标识有源端口,确保接收方顺利地将数据包传送至这个端口。

(5)带外数据

通常数据是按顺序传输的,然而套接字API概念性的提供了一些使用程序,从而可以使得一串数据无阻的先于普通的数据到达接收端。这就是所谓的发送带外数据。这就好比大家排队在银行依次办理业务,有个强盗拿着枪走入银行,越过整个队伍走到柜员面前。这个就可看作为带外数据。这个强盗能越过整个队伍,是因为枪标识他的特殊性,给了他凌驾于众人的权力。

篇8

知识与技能:学会打开Word自选图形的下拉菜单,了解下拉菜单选项;学会插入、调整、设置自选图形的操作方法;初步学会把组选图形拼接组合成漂亮有趣的图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选图形的绘制与组合,培养学生的发现与探索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进行创造。

【教学重点】插入、调整、设置及拼接自选图形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插入、调整、设置自选图形等工具,用自选图形进行有创意的拼接,组合成漂亮有趣的图案。

【教材分析】本课是闽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课的内容,主要介绍Word自选图形的使用,通过组合六边形、小屋,介绍了插入、调整、设置及拼接自选图形的方法,通过活动任务让学生的学习新知得以巩固和提高。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什么时候会用到自选图形?在各种Word作品中作为背景、边框等美化效果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本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已认识了几种基本的几何图形,本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奖状,用自选图形美化奖状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插入自选图形,对图形进行调整、设置,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活学活用自选图形,让学生体验Word字处理软件中自选图形,能为我们的制作各种作品起美化作用。

【教学策略】讲授法、自主探究学习法、任务驱动法、猜测法等。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奖状半成品、评价表等。

【教学媒体】网络教室、自制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步出示一幅被遮住的图(小狗书签:用自选图形成图)。

请学生猜测它是什么?学生回答。师:是的,它是由Word中的自选图形绘制而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自选图形的兴趣。)

2.出示用自选图形组成的图案。介绍自选图形中的各种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能拼接各种有趣的图形。

(设计意图:感受Word自选图形的作用。)

3.出示课题。

二、插入自选图形

1.思考:如何在Word中插入自选图形?

学生思考并尝试操作。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插入自选图形的方法。)

师:谁来演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说说你是怎么操作?学生演示并说明操作步骤。师: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再次演示。师: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谢谢他们的演示。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肯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师小结:插入自选图形的方法――“二找”。一找:找“菜单栏”,“插入”菜单下的“图片”下的“自选图形”。二找:找“工具栏”,从“绘图工具栏”中选择“自选图形”。学生认真倾听。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小结,总结学习的方法。)

三、插入自选图形的作用

出示做好的奖状,请学生分析其中自选图形的作用。学生观察并回答。(1)作为背景。(2)作为边框。

(设计意图:明确插入自选图形的目的。)

四、探究设置自选图形

1.出示自选图形的下拉菜单。

师介绍,学生倾听,观察。出示只有文字内容的奖状半成品。

师:谁能帮老师插入自选图形作为奖状的背景,就选“基本形状”下的“圆角矩形”。

学生上台演示。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什么问题了?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操作,展示共性问题,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2.出示教具:三张纸,第一张为涂了颜色的背景,第二张写有“奖”字,第三张为奖状的具体内容。

师:观察老师手上的纸,为什么字会被遮住了。学生回答:背景把文字遮住了。

(设计意图:通过教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叠放次序。)

师:那么我们需要调整它们的叠放次序,这是操作时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3.课件出示未调整的自选图形与已经设置好的自选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了解设置好的自选图形的效果。)

请学生观察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师提出操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1)如何调整自选图形的叠放次序?(2)怎样修改自选图形填充颜色和边框颜色?(3)自选图形上的三种控制柄有什么作用?

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找”。一找:找“右键”菜单。二找:找“双击”图形。三找:找“绘图”工具栏。学生倾听。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提高探究的效率。结合教材,进行知识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尝试练习、小组互助。请学生上台演示并说明怎样解决问题。师小结解决三个问题的方法。出示任务一:设置奖状背景。师:现在请选择一种合适的自选图形作为背景,并设置颜色。

五、组合自选图形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自选图形设置的方法,现在我们要进行最难又最有创意的组合自选图形环节。

课件出示组合图形的要点:(1)插入自选图形。(2)复制成两个,调整好位置。(3)左手按住Shift键,右手用鼠标分别选中要组合的图形。(4)从“右键”菜单中选择“组合”下的“组合”。师演示组合图形的过程。学生倾听。

(设计意图:通过讲授法,补充抽象的知识点,解决教学难点。)

下面来拼图形,比创意。要求至少完成一项:(1)用你喜欢的图形组合成漂亮的图案。(2)添加一些你喜欢的图形做装饰。学生参考书本及课件内容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帮助。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合作探究意识。分层设置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六、拓展任务

各种图形齐上阵。出示各种奖状。学生根据需要添加各种图形,美化奖状。学生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任务,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展示与点评

出示展示要点:对自选图形做了哪些设置?评价要点:(1)夸夸对方。(2)提出修改意见。师:谁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展示并解说。学生点评。

(设计意图:相互点评,促进提高。)

八、总结

1.欣赏自选图形的应用。课件出示电子板报,请学生找一找哪里用到自选图形?学生观察并说一说。

2.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插入自选图形,可以通过“二找”,找“菜单栏”,找“工具栏”的方法插入。设置自选图形可以通过找“右键”菜单、找“双击”图形、找“工具栏”的“三找”的方法来设置。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Word当中插入、设置自选图形。书本上的例子是用自选图形拼成六边形、小屋。在设计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任务时,我一直在思考:学生什么时候会用到自选图形?学习使用自选图形之后,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什么样的任务既能解决这些问题,又能完成本课主要知识点的学习?因此,我把本课的任务设置为:为同伴或父母设计一份奖状。该任务既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又能针对本课的主要知识点。

篇9

关键词:

壁画设计;互动式教学;教学研究

在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壁画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流程,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完成模拟壁画设计作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跨度一般在60天左右。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理论课程的分布、壁画设计类型的侧重面、学生对壁画设计的应用情况。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将壁画设计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当中。在这一过程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壁画设计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壁画设计知识。

一、壁画设计教学的重点问题分析

在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本文结合了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壁画设计教学工作进行了探究总结。在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内容进行深刻思考,并能够对学生学习的特征进行把握。针对教学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本文提出了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摸清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效把握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1]。一般来说,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通常以移动桌椅设置活动场景,以促进教学的灵活性。在具体环节上,可以让学生自由入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安排座位,也可以分组就坐。例如,本班的学生为40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将学生按兴趣与特长分组,能够强化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中,可以相互探讨,对设计问题通过讨论加以解决[2]。壁画设计教学通常有以下一些重要环节需要认真把握:第一,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如何对课程理论部分进行定量,把握好时间与内容的关系,根据时间对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这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壁画设计的规律和相关理论进行详细介绍,为学生在进行实践壁画设计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十分重要。第二,在进行壁画创作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辩证地对壁画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壁画设计时,能够大胆创新,不断突破自我。壁画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比如绘画技能、光学知识等,学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对壁画设计进行创作,否则就会影响壁画设计的效果[3]。学生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着其规律涉及壁画,才能使自身的设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第三,在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实践创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地给学生以帮助,使学生明确壁画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克服学习中的障碍,这样能够进行有质量的壁画设计。总之,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最优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针对实际问题对症下药,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是促进学生壁画设计质量的提升良方。

二、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壁画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法的根本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师生的良性互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激烈的讨论,阐释各自的见解,才能加深对壁画设计的理解,并能使教师发现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加深对壁画设计的理解[4]。

(一)构建有效的师生对应关系从上文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在密切的沟通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一位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教师对学生不能对学生搞“一刀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盘了解,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传统壁画设计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行壁画设计的教学效果。而“互动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壁画设计学习当中[5]。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更有助于学生的进步。并且在沟通和讨论过程中,许多难点和疑点都能得到解决。

(二)坚持全方位探索把互动式教学模式引入壁画设计教学,切忌生搬硬套,要结合学生、班级的实际,进行全方位探索,以便更好地发挥这一教学模式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要注重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课题进行优化设计,以“课题”将学生带入情景,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进行壁画设计。壁画设计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利用适宜的课题,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壁画设计水平的提升。第二,在壁画设计过程中,应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辅。壁画设计关键在于“设计”,而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6]。因此说,实践是第一位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就不要理论了,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离开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实践少走弯路,才能使学生进行更好的壁画设计。第三,授课过程中,要注重从多个层面对壁画内容进行分析[7]。壁画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壁画设计作品的欣赏能力,对名家设计的作品进行分析,弄明白优秀的作品“优”在哪里。学生鉴赏能力提高了,设计壁画作品也就有了品味了,壁画设计水平也就不一样了[8]。

(三)把握学生心理特征沟通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互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壁画设计的内涵,从而更好地进行壁画设计[9]。为了进行更好的沟通,就要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掌握了学生的特性,沟通也就水到渠成。当代大学生有朝气,自主性强,但心理年龄普遍偏低,针对这些实际,教师可以采取“鼓励式”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进行壁画设计学习中。总之,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有效地沟通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壁画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得到发展,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童道琴.互动式教学探索法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67-69.

〔2〕张军,吴荻,肖晓强,周丽涛.改进互动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论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改革[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1):191-194.

〔3〕夏松超.试论短期壁画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5,(07):177,179.

〔4〕沈剑良,张帆,宋克,吕平,张丽.面向实践的现代SoC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8):143-144.

〔5〕张旭伟,兰图,陈波.基于互动式教学和多元式评价相结合的工科设计类课程教改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2):186-187.

〔6〕张蕾蕾.网页设计中色彩视觉元素探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3):105-106.

〔7〕张如画.论设计色彩的符号特征[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3):102-104.

篇10

单元名称

个人生活(美丽的青春)

课程领域及课程目标

领域:数的运算

目标:

1. 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品数量的多少

2. 能用对比的方法描述物品数量的多少

3. 通过游戏、动手操作等方法比较和描述物品数量的多少

4. 感受生活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地点

温州特校

座位安排

环境支持

弧形

班级/人数

七D/4人

学情分析

姓名

障碍类型程度

常态能力习惯

目标起点分析(根据学科或领域指标描述)

特殊需要分析

相关支持分析

组别

备注

章陈鹏

智力二级

认知好愿参与

能数、认、读10以内的数

A

郑吉庆

智力二级

被动型注意差

能数、认、读10以内的数,能在教师提示下计算5以内的加法

A

胡程凯

智力二级

愿意参与教学活动

提示下能点数、认读,书写 10以内数,初步理解合成的含义

情绪

问题

言语

引导

B

金钲浩

智力一级

被动注意不集中

可以对简单指令进行反应,不理解合成的含义

认知

很差

配对

任务

C

二、教学研究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从围绕个人生活中常见的衣物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衣架和衣服的图片和食物让学生观察,通过连一连、挂一挂、陪陪来加深对多少概念的认识。

课时安排

第1课时(2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将两组物品进行一一对应(连线、配对)

难点:能在两组物品中指认(说出)数量多(少)的物品

教学准备

PPT、衣架、衣服等

增强激励方式

奖励币

三、目标梳理

个别化教学目标

郑吉庆

章陈鹏

胡程凯

金钲浩

①能在教师引导下参与课堂

②能在教师辅助下进行物品的一一对应

③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品数量的多少

④能在两组物品中指出(说出)数量多(少)的物品

⑤通过连一连、挂一挂、配一配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⑥感受生活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对应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和支持

备注

一、视频导入

1、教师播放视频《好孩子真能干》,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天天在干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挂衣服)

师:挂衣服。天天真能干,你会挂衣服吗?谁愿意来试一试(两位学生试试挂衣服)

师:同学们发现了说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衣服挂完后,还剩一个衣架,衣架多了。)请你来说?

师:一个衣架挂一件衣服。什么多了。一家多,是吗?

2、教师小结:衣架多,衣服少。

3、引入课题:比多少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

 

观看视频说出衣架多和衣服少

 

 

 

多媒体视频支持,教师语言、动作支持

 

以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新课做准备

①②③

二、知识新授

师:刚才我们是怎么知道衣架多,衣服少的呢?(出示衣服和衣架的图片,教师示范点击衣架和衣服进行一一对应连线。)

师:我们在连线的时候,要注意一一对应,每一个衣架只能和意见衣服连起来。请学生自己连线操作并比较。引导说出:衣架比衣服多。

师:衣服整理好了,接下来我们把裤子也理一理吧。一件衣服配一条裤子,衣服和裤子那个多,哪个少?衣服比裤子多,裤子比衣服少。

 

 

 

挂一挂衣服,连一连练习纸

 

 

 

 

 

 

A生独立完成。B生教师语言指导。

C生助教老师支持与评价

 

 

 

 

 

 

 

 

 

实物操作,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帮助理解一一对应。

①②④

三、运用新授

师:你们的表现真棒!要奖励你们一人一朵花。什么多了?花比人多,人比花少。

师:你们想送花给你们的好朋友吗?那就试试吧,一个人一朵花,看看花和同学们哪个多,哪个少?

师:刚才你是怎么送花给你的好朋友的,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学生插花、贴花

 

 

 

 

 

 

 

 

 

 

 

A生独立完成。B生教师语言指导。

C生助教老师帮助和图片支持

在相似的情景中做反复想、说,帮助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品的多与少。

⑤⑥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的学习用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品数量的多少,子啊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比较物品的多少。

①②

五、教学板书

比多少

 

 

 

 

五、课堂观察

姓名

组别

新授环节

一一对应连线

插花、贴花

参与情况

备注

郑吉庆

A

章陈鹏

A

胡程凯

B

金钲浩

C

六、教学评量

个别化教学目标

郑吉庆

章陈鹏

胡程凯

金钲浩

①能在教师引导下参与课堂

②能在教师辅助下进行物品的一一对应

③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品数量的多少

④能在两组物品中指出(说出)数量多(少)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