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7-16 04:21: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课外活动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课外活动论文

篇1

一、寓教于情趣活动之中“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引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和点燃学生习作的欲望。如何激趣,首先要选择有趣的活动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1、角色游戏游戏的天地是孩子们的乐园。课堂是一个静态的空间,在这静态的空间中,充分进行动态教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在教学第六册看图作文《春游》时播放儿童曲《春天在哪里》,采用扮一扮图片中的人物,演一演课文中的有关情节的方法,使静态的图片,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孩子面前。

让全班学生边观看表演边思考:1、谁演得像?2、哪些对话是他们自己加进去的,加得合适吗?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加深了对作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对“捉蝴蝶”、“逮鱼”等动词的运用,理解得更为透彻,学生创造表演的能力得到发展。学生在作文创作兴趣的培养过程中,同时还蕴藏着儿童善感的潜能,如何培养挖掘?在教学《春天来了》景物描写时,可让学生们根据自己习作的内容,绘制一幅《春景图》,在活动课中,边朗读自己的佳作,边欣赏图画,学生笔下绿的叶,五色的花,可爱的小鸟,蓝蓝的天,嫩嫩的柳条,调皮的青蛙,构成了一幅幅美妙、充满童趣的画面。在教学描写——状物练笔后,可让学生结合所描写的电冰箱、邮筒、黄瓜、苹果等,绘制成美术作品,并附有文字介绍,在活动课中,供大家赏心悦目。

2、拼拼摆摆在教学描写景物方位时,可设计一些图块,让学生摆摆、拼拼,按顺序说出先摆什么,后摆什么,最后再摆什么。有些拼图,又可构成孩子想象创造作文的材料,如学生们自己设计造型别致,形象生动的《鸭子戏水》、《熊猫打煞、《动物运动会》、《小鸟盖房》……在口述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练笔,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培养。

3、交际生活中耳闻目睹离不开交际手段,学生进行书面表达,首先接通思维的线路是言语的交际。如《秋游卜塘》的习作前,我们上了一堂以汇报为内容的活动课,先让学生在小组自由交际感受最深的印象,再由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际,引导学生品析,最后围绕交际内容,归纳出以下练笔片断,如:(1)盼秋游;(2)发生在汽车上的事;(3)祭扫烈士墓;(4)我来到了百果树爷爷身旁;(5)我终于登上了山顶;(6)野炊啦;(7)我遇到了难题;(8)归途。学生通过活动课的交际,即提高了观察生活的能力,又拓宽了选材的思路。

二、寓教于操作活动之中

动手是孩子的天性,教学中要顺应孩子的“天性”。激发学生以不同的动机参与活动,使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全方位活动。

1、动动做做在教学有顺序描写一事物时,可要求每位学生带针、线、钮扣、布头,完成整个钉钮扣过程,再想想,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整个过程的顺序如何?然后进行第二次尝试,比较两次钉扭扣的速度,效果有何不同。此外,操作小实验,制作贺卡,课程表,削水果,编抄报,设计读书角,整理书包、抽屉,都是操作训练的好材料。

2、玩玩比比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儿童更是喜欢做自己所喜欢的活动,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利用学生无意注意,召唤起他们有意注意,促使他们走进情境,从而达到感受情景,创造情景。

如不少学生各具特长——唱歌、跳舞、画画、集邮等,应鼓励他们多参与一些有益活动。活动课中,教师让他们介绍自己这些方面的亲自体验,一到此时,孩子们真诚的感情自然争先恐后的表露,并启迪不少没尝试过的学生跃跃欲试。再如让学生寻找同一类事物的两件物体进行比较观察,找出异同点,进行交流,从而感受“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人不可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从小受到逻辑思维训练以及辩证唯物思维的渗透。

3、组织社会活动作文活动课不能局限于课堂,而要将学生带进社会大门。如组织各类作文竞赛,社会考察,信息调查,参观访问,书评影评,读书读报,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使学生在受到高尚情操陶冶的同时,意志的磨炼,毅力的培养,能力的训练也随之发展。

三、寓教于学法活动之中一位有成就的教师不单是知识的传递者,更重要的是探索真谛的引导者。

1、指导学法小学生作文常用的体裁一般是记叙文,其中包括写人、写景、记事、状物等,每一类文章都有其内在的规律。通过教学,使学生思维过程趋向于写谁?写什么事?为何写?怎样写?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寻找出学法,从而用这些学法积极主动地阅读大量文章,获得阅读、思考、钻研的能力。

篇2

二、课外活动对小学语文的重要性

由于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很多的弊端,需要不断的完善,增加课外活动成为了行之有效的办法,小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充满兴趣,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改变传统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开展课外活动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加课外活动有利于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对于小学语文和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和明显的效果,因此需要学校和教师积极推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外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近些年来,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界也在不断的研究,希望可以通过丰富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模式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适当的增加课外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1.加强课外阅读。

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小学是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这就更需要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增加课外阅读量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也为以后的学习积累写作素材和文化素养,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规范学生的阅读内容和阅读量,同时要保障阅读内容与教材相符合,这样具有针对性的选择阅读内容可以巩固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2.增加课外写实。

学习需要精心,但是这与小学生的年龄层不相符,活泼好动的性格即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蛀牙原因,也是发散性思维的源泉,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利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新鲜事物,例如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甚至是讲解方式等等,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最有效、最直接的课外学习方式便是增加课外写生,由于学生长期处于校内学习环境,因此会感到乏味,这就需要增加课外活动,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素质,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内在品质。

3.开展主题活动。

开展主题活动是提高课外活动效果的最关键的因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相关的主题活动,在保障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安排感恩活动,同时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搜集相关的材料,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增强彼此的了解,减少必要的误会,,提高学生内在修养,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4.开展竞赛活动。

目前,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便是考试,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由于方式传统,因此引起了学生的反感,不能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位置,端正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可以多多的增加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客观的认清自己的位置,小学生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因此竞赛很容易引起学生之间的矛盾,因此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开展良性竞争,同时教师在选择竞赛活动主题时要与教材大纲相符,不能偏离太大,体现教学目标,同时通过竞赛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篇3

教学工作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统一体(谢云锦,王萱,2000)。过去,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下,忽略了课外活动对英语教学的帮助。虽然这种状况现在有所改变,但是并未引起多数教师的足够重视。因此,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将课外活动引入初中英语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本文就英语课外活动教学谈点粗浅的体会,以求教于同行。 

一、英语课外活动的必要性 

1、英语课外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身处改革一线的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角色,调整教学策略;还要求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和整合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加强对新技能的学习培训(李英、黄艳明,2002)。课外活动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如朗诵会、演讲比赛、参观访问、实地调查、生活Party、小型运动会等等,都可适时地引入英语教学。语言教学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Leech,1983)。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通用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言学习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如果英语学习通过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那么学生就能接触到更贴近学习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信息资源;学生的参与意识随之不断增强,交流方式也将由课内活动的单、双向交流,转为多向交流的方式。 

2、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意义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3)促进英语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克服了学科课程割裂知识的弊端(袁桂林,1999)。 

(4)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英语课外活动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目前,“任务型教学活动”受到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任务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习内容,设计各种贴近学生实际的交际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根据社会认知主义理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中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与语言成品(linguistic product)同样重要(张建伟、陈琦,1996)。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而以任务型教学活动为模式的英语课外活动,它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学生带着真实的目的任务去学习,学生是任务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在任务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心灵深处将学习变成一种积极的心理需求;日常学习中许多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在集体活动中,通过互动、互助,都能得到很快解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还可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且最大限度展现学习者学习的潜能。为在英语课外活动过程中真正把语言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以下原则: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2)任务内容要真实、自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为出点。 

(3)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控制任务的难易程度。 

(4)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任务设计要有启发性和创造性。 

(5)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2、教学实践案例 

“任务型英语课外活动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实践证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任务型),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教学案例] 

·设计背影:初二下学期以后,随着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增强,学生已经可以接受一些社会调查任务通过他们与社会的接触,了解掌握了更多的信息。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教师提供的小资料或是教材课文JEFC Book Ⅲ Unit 3 Make the World More Beautiful, Unit 11.Planting Trees),在实践中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解决有关问题的办法,并且用英语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出来。 

(3)营造合作交流的氛围,列举周围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与个人调查 

·活动过程:(1)组织学生调查周围环境情况 

可根据学生所在社区、兴趣小组或是个人意愿,将活动成员分为4-5组,对我们周围的环境情况进行调查,并作好记录,每小组选派1-2名代表向大家介绍各小组调查情况。(可以从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有关英文材料) 

如:我们的团队有:(name)      、      、      、      、      、 

篇4

一、寓教于情趣活动之中“喜好是最好的教师”。引发学习喜好,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和点燃学生习作的欲望。如何激趣,首先要选择有趣的活动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1、角色游戏游戏的天地是孩子们的乐园。课堂是一个静态的空间,在这静态的空间中,充分进行动态教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在教学第六册看图作文《春游》时播放儿童曲《春天在哪里》,采用扮一扮图片中的人物,演一演课文中的有关情节的方法,使静态的图片,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孩子面前。

让全班学生边观看表演边思索摘要:1、谁演得像?2、哪些对话是他们自己加进去的,加得合适吗?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加深了对作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对“捉蝴蝶”、“逮鱼”等动词的运用,理解得更为透彻,学生创造表演的能力得到发展。学生在作文创作喜好的培养过程中,同时还蕴藏着儿童善感的潜能,如何培养挖掘?在教学《春天来了》景物描写时,可让学生们根据自己习作的内容,绘制一幅《春景图》,在活动课中,边朗读自己的佳作,边欣赏图画,学生笔下绿的叶,五色的花,可爱的小鸟,蓝蓝的天,嫩嫩的柳条,调皮的青蛙,构成了一幅幅美妙、布满童趣的画面。在教学描写——状物练笔后,可让学生结合所描写的电冰箱、邮筒、黄瓜、苹果等,绘制成美术作品,并附有文字介绍,在活动课中,供大家心旷神怡。

2、拼拼摆摆在教学描写景物方位时,可设计一些图块,让学生摆摆、拼拼,按顺序说出先摆什么,后摆什么,最后再摆什么。有些拼图,又可构成孩子想象创造作文的材料,如学生们自己设计造型别致,形象生动的《鸭子戏水》、《熊猫打煞、《动物运动会》、《小鸟盖房》……在口述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练笔,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培养。

3、交际生活中耳闻目睹离不开交际手段,学生进行书面表达,首先接通思维的线路是言语的交际。如《秋游卜塘》的习作前,我们上了一堂以汇报为内容的活动课,先让学生在小组自由交际感受最深的印象,再由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际,引导学生品析,最后围绕交际内容,归纳出以下练笔片断,如摘要:(1)盼秋游;(2)发生在汽车上的事;(3)祭扫烈士墓;(4)我来到了百果树爷爷身旁;(5)我终于登上了山顶;(6)野炊啦;(7)我碰到了难题;(8)归途。学生通过活动课的交际,即提高了观察生活的能力,又拓宽了选材的思路。

二、寓教于操作活动之中

动手是孩子的天性,教学中要顺应孩子的“天性”。激发学生以不同的动机参和活动,使全体学生全程参和全方位活动。

1、动动做做在教学有顺序描写一事物时,可要求每位学生带针、线、钮扣、布头,完成整个钉钮扣过程,再想想,你碰到了什么困难?整个过程的顺序如何?然后进行第二次尝试,比较两次钉扭扣的速度,效果有何不同。此外,操作小实验,制作贺卡,课程表,削水果,编抄报,设计读书角,整理书包、抽屉,都是操作练习的好材料。

2、玩玩比比叶圣陶先生说摘要:“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儿童更是喜欢做自己所喜欢的活动,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利用学生无意注重,召唤起他们有意注重,促使他们走进情境,从而达到感受情景,创造情景。

如不少学生各具特长——唱歌、跳舞、画画、集邮等,应鼓励他们多参和一些有益活动。活动课中,教师让他们介绍自己这些方面的亲自体验,一到此时,孩子们真诚的感情自然争先恐后的表露,并启迪不少没尝试过的学生跃跃欲试。再如让学生寻找同一类事物的两件物体进行比较观察,找出异同点,进行交流,从而感受“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人不可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从小受到逻辑思维练习以及辩证唯物思维的渗透。

3、组织社会活动作文活动课不能局限于课堂,而要将学生带进社会大门。如组织各类作文竞赛,社会考察,信息调查,参观访问,书评影评,读书读报,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使学生在受到高尚情操陶冶的同时,意志的磨炼,毅力的培养,能力的练习也随之发展。

三、寓教于学法活动之中一位有成就的教师不单是知识的传递者,更重要的是探索真谛的引导者。

1、指导学法小学生作文常用的体裁一般是记叙文,其中包括写人、写景、记事、状物等,每一类文章都有其内在的规律。通过教学,使学生思维过程趋向于写谁?写什么事?为何写?怎样写?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寻找出学法,从而用这些学法积极主动地阅读大量文章,获得阅读、思索、钻研的能力。

篇5

2课外活动能够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而良好的个性正是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所必须的内在需求

课外活动课是丰富多彩的,但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却需要由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具有个人特性的表演者、活动者来为它增光添彩,而这些表演者就是学生。我们的学生其实在活动方面是很有天赋的,只要教师加以认真地指导,学生的个性特征就会在活动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在学校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周,就是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大舞台,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体育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在赛前通过比较认真的准备,在比赛中使自己的良好个性、特长得以在同学们面前展示,并在活动中促进了自己良好的个性发展。而要让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正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比如在活动中会铸就学生坚韧的性格、谦逊的品质、高贵的品性等等。

3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思想品德课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

由于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紧,对于课文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学生去活动、去体会的机会少,故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也就只会停留在比较表面的认知上。而思想品德课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知识点比较抽象,就更需要用一定的课外活动来补充,以便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质量。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认为在课堂中教得越多、传授得越精细,学生才能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教师才是尽忠尽职的合格教师。殊不知,课外活动以其独特的特点,使学生在活动中处于活泼愉快、无压力的气氛中,用已有的课堂所学的知识为基础,在教师的辅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自愿参加活动。由于活动的需要,并且是自愿的,学生们总是会积极想方设法去理解课堂所学知识,去积极获取与课堂有关的知识,并把这些课堂知识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就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质量。

4课外活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在新课改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活动性的实践性。然而,由于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受到时间的限制比较大,很多时候在课堂活动中对学生的限制也较多,学生的课堂活动中必然得不到比较自由充分的个性发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自然就很难显现出来。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正好弥补了课堂活动中的这些不足,因为课外活动它不受时间的限制,内容、形式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充分地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比较轻松、容易地掌握了思想品德课中的相关知识。这样下来,学生参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积极性就自然得到了提升,必然能极大地推进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机和活力。

篇6

2基于课内外活动的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实践路径

2.1课内活动与高中英语教学

课堂是集中教学,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重要场合。纯粹的知识传授很容易使学生生厌,失去学习兴趣。笔者利用课前几分钟,以学生兴趣为前提,有效设计课内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2.1.1课前英语演讲

演讲的主题可与单元话题有关,亦可涉及时尚话题(明星轶事、流行歌曲、新书、影片介绍等),演讲者还可分享励志美文或介绍自己的特殊经历。演讲者事先查阅资料、整合资料并理解记忆。笔者通过实践得知:英语课前演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自信心、口语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真正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机会。

2.1.2学唱英语歌

曾有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更积极,感知更敏锐,记忆更稳固。从心理学上理解,唱歌是以听觉感知为主的形象记忆,而歌词和旋律又可激发人的情绪记忆。因此音乐对语言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利用这一理论尝试着让学生边学唱英语歌,边累积词汇量。学生下载歌曲和歌词,将歌词制作成幻灯片,每首歌在高频词汇处设8~10空。每周一歌,前三天学生反复听、跟唱,第四天公布答案,核对计分,纳入小组考核。很多学生得益于这个活动,英语学习兴趣日益浓厚。2013年的英语月,学生们虽然处于紧张的高三复习,但对英语月的热情丝毫未减。笔者建议学生选曲《Roar》,学生们在舞台上尽情歌唱,洒脱舞蹈,正好消除他们因繁重学习压力带来的烦恼,歌词传递给观众无限正能量,还能自我激励。能在离开中学最后时刻展现自我,赢得极高评价,这无疑会提高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让学生自主选歌学歌,也能提升他们的欣赏水准以及语言能力。

2.2课外活动与高中英语教学

课外活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给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机会,使他们在被肯定的学习环境中激发潜在的英语学习动机,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用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2.1Project展示

《牛津高中英语》的project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笔者在高一每一单元都让学生进行Project展示。在成果展示前,给学生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紧张激动又积极,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在完成Project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风格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分工时,小组成员根据其自身水平认领任务,这样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和差异,又使每个学生都有创造发展的空间,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以发挥,并获得成就感。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分工合作,既要让每个学生有事做,能有各自的闪光点,又要培养团队协调合作能力。学生们的表现欲、求知欲以及上进心在展示时刻表现得淋漓尽致。接到课题后,小组成员坐到一起讨论展示的形式、展示的内容以及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等,接着他们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查找信息,如上网、到图书馆、请教老师或专家等。如果是要做调查的话,他们会制作问卷,进行实地调查,收集问卷,统计分析问卷结果并给出可行的建议等。学生分工合作的过程,让他们成了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参与语言实践,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学间互相借鉴、启发,形成主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合作的过程让他们懂得关注他人,学会尊重与谦让,悦纳他人。因而,小组分工合作的成败也决定着该课题成果的成败。

2.2.2英语短剧表演

英语短剧表演是学生的必修课。表演前需要学生仔细研读剧本,品味人物的台词,领会角色的内心世界,悟出该用何种语音语调传情达意。学生通过研读理解剧本体验情感,通过表演表达情感、体验生活。因此英语短剧表演能够提升学生的作品理解与表达能力。笔者要求学生精心准备,认真排练。既有必演剧目(课文内容),也有自选节目。表演完后,评出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道具等,此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小组间暗中较劲,充分准备,力争做到最好。学生们的热情、智慧和幽默会在这些活动中展露无遗,此活动能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融洽同学之间的感情,学会合作互助。

2.2.3英语月

笔者所在学校每年12月为“英语月”,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英语学习由课内延伸拓展到课外。为学生创设和提供“用英语”的舞台,完全符合《新课标》理念并能贯彻《牛津高中英语》的编排思想。每年“英语月”,活动主题和形式都有变化。现已成功举办五届,有英语歌唱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才艺秀等。不论是哪种形式,学生的表现欲和集体荣誉感都很强烈。

3教学效果

基于课内外活动对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有助于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和提升,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笔者发现中学阶段热衷于参加英语课内外活动的学生不仅在英语能力竞赛、PETS、高考等考试中成绩优秀,而且自信大方,进入大学、走入社会后各方面发展都很好。因为中学开展的各种活动锻炼了他们良好的综合素质,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养成了主动思维、大胆实践的语言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英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很多课内外活动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无论是个人还是小组活动,学生都为能站上舞台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成功时他们有成就感,受挫时他们会流泪反思。所以,无论活动的成败,都会对学生有一种无形的潜在的教育作用,对活动参与者有自我教育和对观众会有外部感化作用。在刚刚结束英语月才艺秀展示活动后,很多学生在周记里描述了对上台表演的同学的胆识与才艺的羡慕,遗憾自己胆子太小,水平不如人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下一次上舞台的机会。参与者也在心里反思自己的表现,盘算着下次活动自己该如何做得更加完美如意。只要能总结反思,我们的活动就会越办越好,对于教学效果的作用就会越好。最后,教学相长,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开展课内外活动,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设计、指导开展高中英语课内外活动时,势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的活动驾驭能力、教学艺术、教学能力都会日益成熟、进步。师生双边活动融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境界。我们学校一批年轻老师热心科研教改,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内外活动时,肯花时间,愿花心思,所以在专业发展路上日益成熟。

篇7

地理课外活动是在教育大纲范围以内的,学生自愿参加,旨在培养学生智能和特长的,具有吸引力的校内 各外种教育活动。

在地理教育系统中,地理课外活动是与课内教学相互渗透,各有侧重的子系统。从信息时代对人才需要, 从当前教改的高度看,特别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地理课外活动就有其十分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理论依据

1.培养目标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我们培养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有良好思想品德素质,文 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公民“四有”人才 。

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不但要通过课堂去贯彻,而且还要通过课外活动去贯彻。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 起来,才能切实有效地贯彻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课外活动的全过程就是运用知识,开发智力的过程,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同时发挥作用同时进展的过程。因 此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起着明显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培养人,培养一代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只有在活动中把德智体美劳统一起来,才 能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2.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开展课外活动与学校的课堂教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活动则是课堂 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能获得课堂中口授笔述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同时对推进教改和发现培养热爱科学的人才 幼苗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是不可相互代替的两个方面,它们 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前者是课堂小天地,具有偏重理性(书本),有系统性、稳定性和间接性的 特点,是知识的基础。而后者是社会自然大天地,具有偏重感性(实践),有适应性,灵活性和直接性的特点 ,是知识的深化。前者对学生强调统一,后者强调个性。

课堂教学是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打下基础,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起着巩固、补充等辅助作用;也起着扩展 、深化、强化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特别关注这种课外活动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课堂打基础 ,课外出人才”。

我县气象台和水利局的几位专业人员都在中学时代参加过地理课外活动小组,都喜欢地理课。可见,地理 课外活动对学生今后专业方向的选择起着巨大作用。

3.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旺盛时期,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正常发育,课外 活动以感性认识为主,这正适合青少年学生认识事物偏重感性的特点。经常为他们开展形象化的课外活动、并 加以启发引导,就是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经常为他们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符合他们这一心 理愿望。

中学生还具有兴趣广泛,喜欢模仿和探索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他们的兴趣爱好得以培 养和发展,就能渐渐形成技能和特长,为快出人才,多出人才打下基础。

4.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的需要

教改重要目标就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从单纯传授知识向知识能力并重转变;变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 教学转变;从教师单向传递向师生间多向交流转变;从单一目标向多层次(全面发展与注重个性发展)转变, 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这种转变的核心。而目前教学上存在读死书(死记硬背),集中思 维模式不利于人才培养。课外活动在实现这些转变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就指出:要 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晨以及大社会中士农工商,三教九流 ,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他认为:课内获得的知识是“闻知”“说知”,课外实践获得的知识是“ 亲知”,“亲知”是根本,“闻知”“说知”要结合在“亲知”上,才能成为“真知”。因此,课外活动小组 ,不应把它们看成学科的附属物,或者作为提高及效率的手段。它是智力生活的策源地。这也说明了课外教育 实践对发展智能的重要性,而地理课外活动正是使学生成为“真知”的“亲知”场地和智力生活的策源地。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还是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都只能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标 准。不能顾及学生客观存在的能力差异,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而地理课外活动的教学则不然。它可以根据学 生不同年龄、不同程度,不同智力等心理特征实行因材施教。选择适宜的课外活动方式、类型和内容,分别组 织他们参加不同的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发展,从而促进了学生各方面发展。

二、开展原则

1.积极引导与坚持自愿相结合

由于中学生年龄、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完全自发地,独立地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有许多困难, 因而中学一般采取新学期开始,由学校领导动员,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专门的某项活动;也 可组织全校性或班级性的地理课外活动。前者一般为长时间定期,后者为短期不定期的活动。前者为地理课外 科技活动;后者为地理课外教学活动。一般前者为10多人的小型活动;后者人数可达数百人。因此,无论什么 类型的课外活动,应尊重学生选择,贯彻自愿参加的原则。这是搞好各类地理课外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学 生自己动手,调动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激发学生活动兴趣的可靠保证。

2.学生为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对任何地理课外活动,教师都要加强领导,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发挥好主导作用。但在具体的 活动过程中,则应以学生为主体,大胆让他们去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造;不要怕出错,不要怕反复, 让他们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增长才智,不断进取。教师要耐心加以启发指导;而不要包办太多,更不 能包办代替。在指导过程中多一些耐心、表场和鼓励;少一些急躁、批评和责怪,以免损害学生的积极性。要 使活动真正体现学生为主、还必须在组织活动中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好可能出现的问题、方能调动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

3.精心组织与形式多样相结合

组织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应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环境条件和可能提供的条件,选择开展 适当形式的地理课外活动,按活动范围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类。

校内活动主要有:气象观测与天气预报、地震观测与预报、天文观测、教具制作、地理课外阅读、地理墙 报、地理竞赛、地理专题讲座或报告会,地理游戏等等。

校外活动有野外观测、乡土地理调查(包括自然、经济、人文、环保等)地理旅行、地理参观,测量与地 形图绘制采集标本(包括岩矿、动植物,土壤等)。

活动可以是大型的(全校或班级性的),也可以是小型的(课外活动少数人)。可以是长期的如气象观测 ,地震预报等,也可是短期的如:地理展览、地理调查、地理报告会,主题班会等。

活动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单项内容的等等。无论那一种形式的活动,都要力求内容丰富多彩,都要 求教师做到每一过程步骤方法妥当和所达到的目标明确。这是确保课外活动胜利完成的重要环节。我校开展10 多年地理课外活动形式达16种,结合本县实际,小型课外活动常年坚持,如气象小组,教具制作(10~20人) ,全校大型课外活动如野外考察(佘山、淀山湖),各种地理专题报告等吸引了无数学生。

4.内容有趣与富有吸引力相结合

地理课外活动应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这是搞好地理课外活动成败的关键。

选择活动内容时,要力求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三者很好结合起来,活动内容的思想性要寓于知识性之 中,要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同时还应考虑中学生年龄特征、个性特征,以及活动内容与课内知识的联系。

内容的选择宜与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相适应。经过老师的点拔,或学生动脑后,只要稍为跳一跳就可做到。 其中老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示范作用,往往能起到吸引同学全心投入,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这是组织好活 动、扩大地理课外活动影响,使地理课外活动深深扎根在同学之中的关键。

三、实施的步骤

1.列出计划表

制订学期地理课外活动计划表(活动序列表)。每一次活动前由指导老师布置工作任务,提出目的要求方 法。有材料,物品工具的准备工作。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每次活动后要及时加以总结,要找出成功原 因及失败的地方。当然有的活动内容应有老师作出必要的示范。因此,无论是短期的或长期的地理课外活动, 都必须列出计划表,包括目的、任务、方法及所需的场地材料等等。活动计划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2.组织与确定活动量

地理课外活动组织,一般由学生自愿报名、学校、班主任与指导老师商量同意而确定,每周安排1到2课时 的活动量。小型活动人数一般10到20人为宜,大型活动可视情况而定,分若干小组,选出组长,以后在活动中 由各组长实际负责工作。师生共同配合有利活动开展。

3.活动过程中督促与指导

篇8

关键词:课外活动;课题研究;综合素养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4)7?C0026?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012年年初,笔者指导高一年级12位学生,以“油”为主题开展了“地沟油的制取与检测”等三个化学小课题研究活动,后来又指导这些学生参与“硫酸铜大晶体的制作”活动。笔者通过历时两年的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无论是在化学新授课教学还是在高三复习中,参加过课题研究的学生的问题意识、实验能力、思维的严密性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要优于其他学生。可见,开展化学小课题研究活动,对于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1 课题选择

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实验条件与活动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课题的针对性与适宜性则成了课题选择的首要因素。在选择课题时,指导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方向、方法与成果等要进行预测和评估,以提高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也便于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1.1 选题要贴近生活

化学课题研究要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并应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宜选择学生身边的小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化学,并用化学视角来审视身边的世界。

化学课题也要突出化学学科特点,既可以是物质的制取,如“利用烟油制取家用洗涤膏”;也可以是物质性质的探究或物质检测,如“纯碱清洗厨房烟油的最佳条件”;还可以是有关STS问题,如“环保袋真的环保吗”。当然,将上述选题思路综合起来,也可以作为课题的选项。

1.2 课题要紧扣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

化学课题要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有兴趣、有能力进行探究,但又要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于新知识、新方法,“跳一跳摘到桃子”。如果课题的内容和研究手段都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生就会觉得困难重重,其探究的积极性和课题研究价值就会受到影响。

1.3 课题要与研究条件相匹配

课题实验中用到的实验装置和基本操作都是中学常用的,并尽可能在实验室里完成,以增加实验探究的可操作性。例如,将混合油水经过“用纱布过滤分液漂白去色用餐巾纸过滤”制取地沟油,实验过程中用到加热、过滤、分液、吸附漂白等都是中学阶段常用的实验基本操作,在实验室里能够顺利完成。

囿于学校的实验条件和实验资源所限,有时需要借助于其他学校或者是社会上的资源。为确保研究活动的顺利推进,要为课题小组提供必要的书籍资料和上网便利,并开放实验室。

1.4 研究活动要突出综合性

当然,选择课题除注重实用性之外,还要注重研究活动的综合性。课题的综合性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实现研究活动教育影响的最大化。

2 课题培训

课题选定之后,指导教师要对开展课题的研究模式、方法手段以及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新知识进行必要的培训辅导,以便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做好铺垫。

2.1 研究模式与实验原则

首先向学生介绍开展课题研究的一般思路和研究方法,让学生知道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在化学课题研究过程中要用事实、数据去说明,通过定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才会严谨、逻辑。比如,控制变量法是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即将影响实验结果的诸多条件中的一个条件作为可变,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以此来探寻此条件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1]。

2.2 新的知识内容

在探究化学问题时,经常会涉及到一些学生尚未学习的知识内容,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提前辅导。比如,高一学生在还没有学习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的情况下,学生开展“地沟油的制取与检测”课题研究,就要首先指导学生自学相关内容,然后讲解油脂(酯类)的水溶性、密度与熔点等。

2.3 新的技术方法

在探究活动中会用到一些中学阶段尚未接触到的技术和方法,因此,有必要结合原理进行讲解。同时,也可以利用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机会,向学生拓展一些前沿的化学探究技术,如手持技术等。

3 课题研究

为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具体落实小组成员的职责,并由一位组长负责召集协调。

3.1 理论研究先行

化学课题研究,采取的是一种开放式的研究方式。小组成员在已有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中心,利用书籍和网络资源,对研究对象进行检索、筛选、分类、鉴别和处理,并设计出研究方案和实验步骤。对于资料中有争议、有出入的内容,则要用实验进行验证,以确定最佳方案。课题研究方案经过小组讨论后交由指导教师审核。只有在理论上可行的方案,在实践中才有可能成功。

案例1 地沟油的检测方法

学生通过资料查阅,了解到地沟油与食用油的组成性质差异,并设计出三种对比检测方法:

(1)食物经高温熬煮后,部分有机物分解成可电离物质;同时,食物在烹调过程中添加了食盐等调味剂,在水相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导电性。因此,可以用检测水相电导率的方法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油;

(2)食用油在烹调之后,再与水、金属、微生物等作用,酸败程度高,导致地沟油的pH较低。因此,可以用检测水相pH的方法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油;

(3)由于地沟油是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其中动物油含量高,相比植物油,其黏度和凝固点都较高。因此,可以用凝固法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油。

3.2 对问题给予方向性指导

对于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教师虽然知道改进措施,但也不宜直接告知。而应当只是提出改进的方向,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尝试,让学生体验到实验探究的艰辛和乐趣。否则,只是简单“照方抓药”式的操作,其探究价值得不到体现,其课题研究意义也大打折扣。

案例2 制冷剂的选择

用化学方法让地沟油降温凝固,学生首先想到要选择溶解时吸热的物质作为制冷剂,经查找发现实验室里只有KNO3和NH4Cl两种能降温的物质。这两种物质中哪种物质的降温效果更强一些?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呢?

此时指导老师进行引导:当比较两种物质性质上的差异时,只能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照实验,首先要分析影响这两种物质降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然后加以控制。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严谨。

于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了KNO3和NH4Cl降温效果的对比实验:用2支试管各取10 mL水(16.3℃),分别加入1.0 g KNO3和1.0 g NH4Cl,然后迅速振荡使KNO3和NH4Cl全部溶解,用温度传感器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

可以发现,同质量的NH4Cl比KNO3的制冷效果更好些,于是最终选择了NH4Cl作为制冷剂。

3.3 鼓励学生创新实验

由于中学生的化学知识有限,而要解决具体的化学问题,只能靠方法的创新去弥补知识的不足,这在客观上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土壤。

案例3 自制热过滤装置

学生在模拟制取地沟油的过滤环节遇到了问题,常常只过滤了一小部分油就已经凝固了(室温16.3℃),此时,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尝试改进过滤装置。学生在网络上搜索到如图2装置,但考虑到实验室没有此装置,因此课题小组就对该装置进行改进,设计出如图3装置,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可在一定时间内使过滤顺利完成[2]。

4 课题报告

将实验过程和研究结论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论文答辩进一步发现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课题研究的严谨性和论文书写的规范性。记录研究过程的所想、所感与所悟,加强自我反思改进,从而养成严谨的治学作风。

4.1 依照格式撰写论文

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既是梳理研究活动的过程,更是科研思维的逻辑化、条理化和科学化过程。通过撰写论文,让学生初步掌握论文的写作模式,对学生以后从事课题研究起到了规范化作用。

案例4 论文的书写格式

“地沟油的制取与检测”的论文书写格式:

一、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说明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课题,这个课题要研究什么,研究这个课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二、实验过程。包括地沟油的制取与地沟油的检测。需要说明在哪里取餐饮废油水(制取地沟油的原料)更有代表性,模拟制取地沟油有哪些操作步骤,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以及怎样解决问题,制取的地沟油与食用油在外观上有何差异;地沟油与食用油的组成性质有何差异,如何利用性质差异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何。

三、实验结论。分析实验事实与实验数据,提炼得出实验结论。

四、建议与体会。根据“实验结论”指导人们如何使用简易方法区分地沟油,怎样回收餐饮废油水,如何加以利用。

汇集整理小组成员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中的感想、感悟与收获。

指导学生按照论文的书写格式将实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完善。论文经课题小组讨论修改后再交由指导老师审阅。

学生的研究论文不仅要强调研究的过程、结论和活动收获,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和数据也要进行分析与讨论。

4.2 模拟答辩

课题小组就研究成果进行论文答辩,一方面,保障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语言组织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够胜任答辩,可召集课题组成员和班级其他学生进行模拟答辩。首先由课题组中心发言人阐述课题的概况,然后其他学生进行提问,该课题组成员集体进行释疑。这样通过一问一答,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的原理、过程和结论有了系统、深入的掌握。在答辩过程中出现的疑惑,课题小组再进行理论修补和实验完善,这样课题的研究不再是想当然,而是有理有据,并且更加全面、逻辑与严密,小组成员的思辨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地训练与提升。

案例5 为什么选择沸石漂白地沟油

在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为什么选择沸石漂白地沟油”时,课题组成员讲述了实验的探索过程:课题小组首先考虑到选择SO2、氯水和活性炭进行漂白,但SO2的漂白性是暂时性的;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地沟油,并会对后续地沟油的检测产生干扰;而用活性炭进行实验后,发现活性炭的细颗粒残留物导致地沟油的颜色更深,无法起到漂白作用。后经过查阅资料并进行实验,最终选择了沸石。

4.3 评价反思

无论是研究日记、活动感悟,还是答辩时评委老师与其他学校学生的提问,以及研究成果的获奖等,这些以促使学生反思改进为手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方式,实现了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最大化。

在研究活动和成果展示中,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通过“头脑风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有了深度和广度。小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结成的互助关系与友谊,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仍然延续着。

案例6 活动感想

有一位学生在答辩时感叹说:这种比赛不仅需要参赛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还要求参赛者具有缜密的思维和准确的口头表达。每当我们表达得不够严谨,或者表达得不够准确时,别的同学就会揪住这一点,不断地向我们提问。而且,一旦我们的回答不够完整或详细,又会引起别的同学的提问。

还有一位学生在活动总结时说:我爱化学,我爱实验,我爱答辩。如果以后还有这样的比赛,我还要参加,并会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5 课题影响

参加课题研究活动学生的问题意识、实验意识和实验能力明显增强,这种影响在后续的化学学习过程中表露无疑。这些学生在以后课堂上的提问更多了,问题也更有了深度。在这些“领头羊”的带领下,班级的学生不再“乖乖”地去听了,而是会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思考,会带着质疑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当他们遇到疑惑时,首先想到是设计实验来解决,而不是简单地从理论上进行逻辑推导,这种依据实验的思维方式是学生化学素养提升的明显标志。

无论是实验条件的设定,还是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都要从“量”的角度进行思考与分析。从定性到定量,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了质的跨越,学生体会到定量研究的必要性,其严谨、规范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参与课题实验研究的学生,其相对丰富的直接经验对于化学间接知识的建构,也明显优于其他学生。学生在课题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他们会在后续的化学学习别留意和关注,这也是引领他们探索化学知识的引擎。

篇9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2―0114―04

活动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观,它强调学习与活动的同一性,提倡“以活动促发展”。与其它教育主张不同,它将人的活动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认为活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活动,教材作为学习内容的载体,必然也参与活动。而既有教材更多关注知识结构,学生实质上被知识“主宰”,被告知干什么,无法作为一个真正的主体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将活动引入教材。

一 活动是信息技术教材的灵魂

哲学界认为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通过对周围现实的改造实现人与现实的双向建构过程。学生是生活在学校这个“准社会”中的“准社会成员”,他必然也通过活动与周围的现实世界进行双向建构,这种活动方式被我们称之“学习”。心理学界也从各个角度对活动进行了论述。如,列昂节夫认为,“通过活动,便在人和他的周围世界之间建立现实的联系。”杜威认为,“教育是通过活动形成和发展的。”[1] 可以看出,活动是学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使学生和他周围的事物发生交互作用,学生和教材间发生的交互作用就是活动。因此,我们在进行教材设计时,要尊重活动的特点。

1 对象性与建构性

对象性是人的活动的本质特征,它表明任何活动都指向一定对象,人也受作用于对象。因此,学生和教材是活动的双向对象。活动在本质上又是一种指向活动对象的合目的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它又具有建构性。因此,活动使学生与教材互为对象、双向建构,我们不仅要把学生作为建构对象,使他们占有活动,也应把教材作为建构对象,支持学生对教材的主动建构。

2 整体性与阶段性

从学生个体的角度看,完整的活动由外部活动(感知、操作、言语等)和内部活动(知、情、意)两部分构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内外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活动的对象,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因而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如,小学高年级的活动应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提高活动内容的概括化水平,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3 开放性与实践性

开放性是针对传统学习的封闭性而言的,它表现在活动内容的开放、活动过程的开放、活动空间的开放、师生关系的开放、活动结果的开放。教材在选取内容、组织活动时应打破传统教材长期维持的封闭状态,扩展到学习视域之外,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活动的过程中塑造其人格品质和创造能力,促进主体能力的发展。

二 既有信息技术教材缺失“活动”

笔者随机抽取了新课改前后出版的31套信息技术教材(课改前教材共18套,小学4套,初中5套,高中9套,课改后教材共13套,小学4套,初中4套,高中5套)。通过对其分析,并结合师生访谈,我们发现既有教材过多关注学科逻辑,较少关注学生作为“人”的活动,其知识本位、活动缺失导致学生应有的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得不到发展。

1 内容相对封闭:属“物”而非“人”

新课改前的教材有两大倾向,一是编写成类似软件说明书(见教材示例1),详细介绍常用软件的操作方法,,忽视学生的活动,学生在学习完成后往往陷入会使用工具却不知工具所为何用的窘境;一是编写成任务驱动或主题活动式教材(见教材示例2),其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但所谓的任务和主题内容相对封闭,只是为了“知识”而“活动”,对暗含的隐性知识并没有予以充分重视。新课改后,有了高中新课标做参照,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有了一定提高,不再把关注点集中于“物”化的工具上,而是把更多内容聚焦于对信息素养的培养上。如,通过教育部评审的五套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版本、中国地图出版社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版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版本)都基本体现了这一思想。教材已经开始关注人,但仍不到位,对学生的技术应用活动以及技术能力的培养关注较少,对活动的过程与活动规律关注缺失。

教材示例1(软件说明书式)

第3章PowerPoint 2000

3.2PowerPoint的基本知识

3.2.1PowerPoint的启动

3.2.2选自幻灯片版式

3.2.3PowerPoint的窗口

3.2.4PowerPoint的视图方式

选自××出版社《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程》第二册目录

教材示例2(主题活动式)

1 我与“信息”

2 动手一试

3 名画“保”库

4 命运交响曲

5 红心网战

6 高中的我

7 我替老师排课表

8 《开天辟地》学外语

9 走上学术会议讲台

10 窥视股市风云

选自××出版社《高中主题信息技术课本》目录

2 组织形式单一:重活动形式而非本质

既有教材在组织形式上进行了众多尝试,其中不乏可借鉴的经验。如:按照信息活动的线索安排教材内容;按照知识内容的难易程度划分层级,螺旋上升;对技术工具的讲解进行聚类和迁移等。但在实践过程中,即便按照以上编排方式组织教材,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一是割裂活动的二元形态,或信息活动或技术工具的组织方式,往往容易使人陷入重理论轻技术或重技术轻理论的误区;二是所谓的螺旋上升并没有切实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发展规律,内外活动不统一;三是内容模块的逻辑不清(见教材示例3),为了罗列知识点而强加活动的方式不可取;四是教材微观组织形式单调,活动形态单一,部分教材采用的主题活动只是形式上的主题活动,或是为系列知识点起了“活动”的别名,或是忽略活动的群体性及人际交互,以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了动辄提主题活动的盲目跟风现象,一度被大家认为主题活动泛滥,呼吁暂时冰冻主题活动。[2]

教材示例3(逻辑不清):

第1课图形的旋转或翻转

第2课图形的放缩

第3课绘画

第4课阴影及三维效果

第5课对象的组合作用和层级关系

第6课绘画笔的使用

第7课剪贴画

第8课插入图片

选自××出版社《信息技术》小学第六册目录

3 形态表达静止:学生游离于教材之外

综观已有教材,在语言的使用上,其生动性、启发性、倾听性不够(见教材示例4),学生与教材的地位不平等,只是被动的接收知识,难以与教材进行交互。图表已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图表表征仍然停留在静态阶段,其丰富性和动态性没有得以充分体现,具体表现在:(1)在教材尤其是低年级教材中,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图表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之意(见教材示例5);(2)即便使用了图表,图表内容的多样性、意义的多层次性并没有被充分挖掘,图表内容、形式过于单一;(3)图表群组合的多样性及动态性没有得到重视,图表群所特有的对活动的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发挥;(4)图表基本上作为文字的衍生物出现,教材的形态表达进入思维定势,没有认识到图表本身也可独立作为内容参与活动建构。

教材示例4(文字表征欠启发性):

利用表格来组织网页中的元素,是制作网页常用的方法。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很多网页都用到了表格。

选自××出版社《信息技术》六年级上

教材示例5(图表表征缺乏):

Windows 98把计算机硬盘里的各种文件根据不同的用途,分门别类地存放在类似文件柜的抽屉里,这些“抽屉”,就是文件夹。一般文件夹的图标是。

――选自××出版社《信息技术》小学三年级上册

三 信息技术教材需要“活动” 建构

由于对活动的关注不足,既有教材较少考虑学生与教材、学生与他人、学生与社会间的双向建构,造成教材与学生相孤立。事实上,由于信息技术独特的课程性质和发展特点,信息技术教材中的活动表现出“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二元形态。以活动来建构教材,必须关注活动的二元形态,唯其如此,才能真正赋予信息技术教材活动的精神。

1 信息技术课程性质使活动表现出课程特有的二元形态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因而,一方面,技术学习活动以设计、制作等外显形式鲜活的表现出来,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且应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取情感体验及技术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更注重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等环节,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观念。从这种意义上说,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又往往表现为信息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是信息技术学习活动的两种特有的表现形态,二者通常以明暗交织不可分离的姿态表现在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本文把它们称为信息技术学习活动的二元。

从2000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到2003年《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信息技术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明确了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大转型。转型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很多问题,一方面计算机教育时期遗留下来的技能化倾向使一部分教师仍然过多的注重技术操作,忽略信息过程;另一方面,又有一部分教师盲目的跟从信息素养的培养,片面的认为信息素养即重信息处理轻技术应用。这两种观念的对立导致了技术应用与信息活动二元的对立,使我们一直难以摆脱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材编写、课程实施等困境。事实上,二元是活动这一本体的两种不同映射姿态,是信息技术学习活动的“一体两面”。信息活动包含技术应用但又并非完全包含技术应用,是指参与信息过程的活动,即通过参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评价等活动,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获得情感体验,内化伦理道德。同样,技术应用也不完全包含信息活动,它是指在应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技术的思想、原理、方法、文化价值,获取驾驭技术的技能。

2 “活动”化教材需要二元及各种形态的活动共同建构

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关于信息素养,国内外很多专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普遍达成共识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3]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素养本身就蕴含了参与技术应用进行技能训练、参与信息活动提高信息能力两种形式的二元活动。以二元来建构教材,能兼顾技术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双重建构,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

在活动作用于信息技术教材的过程中,除了具有课程属性的活动“二元”外,活动还有多种一般性表现形态(见表1)。二元与其它形态的活动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信息技术教材:从人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形态来看,活动有实物活动、交往活动、精神活动三种基本类型;从人的活动的指向来看,活动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两类;从人的活动的社会化和“类化”的程度看,活动可分为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4] 上述对活动划分的标准是不一样的,第一种划分方式是实体性划分,其它角度的划分属于特性划分,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主体从事实体活动的特性。其中,信息活动、技术应用、主题活动属于实体性活动,但后者与前两者有所区别,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是从课程角度界定的,主题活动是从内容的功能模块化角度界定的,二元可以与主题相关,表现为可大可小的主题活动,也可以与主题无关,表现更上位的活动特性。

要建构“活动”化教材,关键是寻求合乎学生发展的活动逻辑,将各种形态的活动融入到教材中。在进行教材设计时,可以分别从教材的内容选择、组织编排、形态表达三个主要维度加以考虑:在内容选择上,以活动二元为线索,把相对抽象简略的内容标准转化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明确学科知识体系(见图1)。而后,再分析各种形态的活动与学科知识间的关系,在保证学科知识系统性完整性的基础上,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引入到教材中,选取相应的活动主题,充实教材的活动内容,确立二元整合的内容结构;在组织编排上,以活动二元统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呈现多样化的活动形态。宏观层面,以学段为单位,寻找课程体系与学生活动间的平衡点,以活动二元为线索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来组织教材,以达成课程逻辑与学生活动逻辑相统一,教材结构与学生认知发展相统一(见图2)。中观层面,关注内容模块,挖掘其内在活动逻辑,从学科主题和生活主题两个方面来考察各种形态的活动在教材中如何组织。微观层面,具体到课,关照活动策略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带动活动的全面展开;在形态表达上,按照活动的流程进行图文表征,变晦涩生硬的陈述性语言为“倾听性引导”式语言或生动形象的图表、变单一表征的静态图表为多维表征的动态图表或图表群、变生硬的图文搭配为二者的有意义结合,从而使教材在形态上更具吸引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建构中。

四 结束语

用活动建构信息技术教材,将突破信息技术教材的原有框架,以活动统一学生与教材的关系,革新基础教育改革下的教材设计模式,对信息技术教材设计乃至课程建设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当然,从活动的视野建构教材,并非要一味追求活动的形式,把教材做成活动课程教材或课外活动教材。“活动”化教材并不排斥学科知识,相反,学科知识是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建构教材时,既不提倡不考虑学科知识体系、把教材内容完全生活化,也不提倡抛弃生活经验,完全学科化。既要立足于学科知识体系,又要关注生活,这才是正确的建构方法。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李臣之,潘洪健.活动教育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