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15:56: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国际经济和金融,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经济迅速得到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然而,伴随着金融业高速发展而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也引起人们日益密切的关注。2007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特别是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全球经济急剧萎缩。
基于此,本文收集国内外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告,查阅我国现行的金融危机管理的主要著作,借鉴国际上金融危机防范经验,提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风险的几点政策建议。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es)最简单的定义是指突发的、覆盖几乎全部金融领域的金融状况恶化。金融危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具有三层含义:1.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的恶化;2.这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领域;3.这种恶化具有突发性质,是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总结起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主要有以下影响:
(一)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
我国的对外贸易最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已经出现衰退,中国的出口商品竞争力较大幅度地减弱,对外经贸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由于中国进出口总额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近1/4,尤其是出口已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一个重要“边际因素”,因此,贸易顺差减少,对我国经济影响巨大。同时,由于我国的出口中一半以上属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己开始产生较大直接影响,因此,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加。
(二)影响我国企业引进外资
此次金融危机对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和企业投资产生了普遍影响。部分投资者缺乏投资信心,致使引进资金、技术等借助外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项目引进势头减弱。出于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担忧,部分生产企业对国际经济走势难以预料把握,多数企业处于观望状态,经济增长放缓及企业投资削减会逐渐凸显,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未来工业引进外资增资扩能。
二、对中国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的几点政策建议
(一)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顺应不同时期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制度的特征而适时主动调整。目前人民币汇率还不适合完全自由浮动,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继续深化和推进,进一步健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扩大汇率弹性区间,以增强汇率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能力,发挥汇率作为金融危机缓冲器的作用。汇率双向波动也有利于提高市场参与者防范风险的能力,并抑制短期资本的流入。同时,保持适度的外汇市场干预。货币当局应动态和准确地把握市场汇率相对于均衡水平的状况,遵从汇率目标区调控原则,采取“目标区内相机干预”和“边界干预”相结合的方式,逐渐扩大目标区宽度,保持渐进性与合理性,避免超调现象发生,使汇率水平能在自由浮动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稳定的水平。
(二)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
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如果在条件不具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当国际游资流入时,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引起大量资金外流,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我国汇率弹性增大后,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兑换应逐步推进,慎之又慎,待条件比较充分时再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对投机资本的大量涌入和随后可能发生的流向逆转保持高度警惕。首先要夯实市场基础和完善市场规范,同时在开放中的动态博弈中逐步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实现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调整,从而更加安全地融入全球资本市场。
目前,大量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和数据巨大的外债,已对人民币形成压力。如果要避免因为过分依赖外商投资带来的潜在风险,中国就必须尽全力发展自己的资金市场。只有国内资本市场越活跃,中国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才会越低。因此,我们应该加快发展新的融资市场的步伐。在发展国内融资市场的过程中,特别应重视证券、债券和保险市场的发展,使它们成为中国国内基金的一个稳定来源的重要补充,特别是保证耗资巨大的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减少对外国资本尤其是对短期外国资本的过分依赖。要建立充分完整的、市场化的资本市场运行规则,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扩大市场流通总规模,提高市场内在价值;提高市场透明度、全面公布信息,以帮助投资者对金融风险做出正确评估,提高投资者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坚持正确的利用外资政策,合理控制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富活力的国家之一,也已连续数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外资的大量涌入的确弥补了国内资金缺口,也支持了重点项目或大型项目的建设。但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外资和债务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课题。首先,我国必须将外债规模确定并维持在一个适度或合理的水平上,即借用外债既要考虑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对外债偿付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不能盲目大量向外举债。此外,还必须对外债结构的各个要素构成比例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特别是要合理安排短期债务和中长期债务的比例,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保证偿还的目的。最后,尽管中国外债规模一直控制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但应加快清理那些实际对外负债、又脱离政府监管的“隐性外债”,把“隐性外债”纳入外债监管范围之内,提高外债规范管理的有效性。
(五)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提高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场国际收支危机和债务危机。片面追求高的经济增长率,进口需求超过出口能力,必然会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使外汇储备减少,削弱了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借鉴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必须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我们既不能为出口而牺牲进口,更不能为进口而牺牲出口。在科学吸引外资的同时,我们更应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保持良好充足的外汇储备,以提高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恒阳等编.全球金融危机经典案例[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2]石俊志著.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澳)罗伯特・希斯著、王成等译.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f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5-0025-07
此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发生以来,国内外学界对这场危机的实质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是,也有一些观点,如果联系危机发生的过程和现实,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非科学性、荒谬性以及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性。本文在对当前国内外学界一些观点进行评析的基础上,对此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实质、形式、特点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求真理。
一、国内外学界关于此次金融和经济危机实质问题的观点及其非科学性
源自美国次贷引发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发生以来,国内外学界对这场危机的实质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有以下观点值得关注:(1)此次危机在本质上是“有效需求不足”[1]、“储蓄过剩”或“储蓄相对于投资过剩”的危机[2];(2)此次危机实质上是一场“支付危机”[3]、“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清偿力危机”[4]或“信用危机”[5];(3)此次危机的实质在于“过度消费”[6];(4)当前的危机“是一场国家干预的危机”[7];(5)“这场危机是盎格鲁——萨克逊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是华盛顿共识的危机”[8];(6)美国危机的本质是“信心危机”[9];(7)道德危机“可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的症结”[10];(8)这是一场“资产负债表引起的风暴”或“资产负债表的危机”[11]等。
上述观点,从表面看,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如果联系危机的历史和现实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非科学性。
拿“有效需求不足论”来说吧。早在19世纪初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西斯蒙第就有“群众消费不足”的说法。但能否以“消费不足”来解释危机的实质呢?答案是否定的。认为,“群众消费不足”或“消费水平低是数千年来的经常的历史现象”,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普遍的商品滞销”,只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到来之后“才变得明显”。[12]“群众的消费水平低,是一切建立在剥削基础上的社会形式,从而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形式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只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才使这种情况达到危机的地步”[13]。在说明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和经济危机时,应当承认“群众消费不足”这个事实,但只能把它放在应有的从属地位,而不能用它来解释危机的原因和实质。从历史到如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一次都恰好有这样一个时期作准备,在这个时期,工资会普遍提高,工人阶级实际上也会从供消费用的那部分产品中得到较大的一份。”[14]“群众的消费水平”可以作为“危机的一个先决条件”,“但是它既没有向我们说明过去不存在危机的原因,也没有向我们说明现时存在危机的原因。”[15]20世纪30年代,作为对“群众消费不足论”的发展,凯恩斯又提出“有效需求不足”论。按照凯恩斯的说法,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构成。有效需求不足,系由消费太低和投资萎缩所致。消费太低和投资萎缩,则是由消费倾向、资本的边际效率和灵活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或心理规律决定的,由于消费太低和投资萎缩,结果导致生产过剩,危机随之发生。经济危机在实质上就是由上述三大基本心理因素或心理规律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而发生的经济萧条或生产过剩的危机。此次危机在本质上是“有效需求不足”的说法,实际上是19世纪初期西斯蒙第“群众消费不足”论和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论在21世纪初期的再现,它不是把危机的原因归结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是归结于人民群众的“消费不足”或“有效需求不足”,掩盖了危机的真正根源,歪曲了危机的实质,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论色彩。
把此次危机的实质说成是“支付危机”“清偿力危机”或“信用危机”也是不科学的。首先,“支付危机
“清偿力危机”或“信用危机”,只是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常见现象和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只是危机的起点或爆发点,而非危机的实质和原因。“在危机期间,支付手段感到不足”,清偿能力丧失,“这是不言而喻的。“[16]研究和揭示危机的实质,不能只看现象和发生的始点,而必须由此出发,深入问题的内部,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根据。“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对支付手段的激烈追求必然会出现,所以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17] 事实上,“只要再生产过程不断进行,从而资本回流确有保证,这种信用就会持续下去和扩大起来,并且它的扩大是以再生产过程本身的扩大为基础的。一旦由于回流延迟、市场商品过剩、价格下降而出现停滞时,产业资本就会出现过剩”,“只要再生产过程的这种扩大受到破坏,或者哪怕是再生产过程的正常紧张状态受到破坏,信用就会减少。通过信用来获得商品就比较困难。要求现金支付,”“每个人都想卖而卖不出去,但是为了支付,又必须卖出去,”“正是在这个信用最缺乏(并且就银行家的信用来说,贴现率也最高)的时刻,不是闲置的寻找出路的资本,而是滞留在自身的再生产过程内的资本的数量也最大。”“这时,由于再生产过程的停滞,已经投入的资本实际上大量闲置不用。工厂停工,原料堆积,制成的产品充斥商品市场”[18]。因此,整个经济运行突出地表现出来的虽然是支付手段缺乏,清偿能力衰竭,信用崩溃,但究其原因,却是由生产过剩引起。经济危机,实质上就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这次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也不例外。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房地产业即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支柱,为了加强房地产业,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实行扩张政策,结果房地产业迅速扩张,形成过剩局面。为了缓解过剩,银行家、商家和美国政府沆瀣一气,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居民举债消费,结果使居民债务迅速膨胀。2006年,美联储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又连续17次加息,致使购房者还贷负担加重,市场需求急剧下降,房产价格急剧下跌,次贷违约率急剧上升,诸多贷款机构和投资机构相继破产,危机随之发生。这次危机也突出地表现为支付手段短缺,清偿能力枯竭,信用崩溃,但危机的实质却不在这些,而在于房地产业的过度扩张,生产过剩。“支付危机”“清偿力危机”“信用危机”论,实际上只是“那些根据自身的个人需要来判断危机的小资产者所想象”出来的幻境[19],而非这种幻境背后的真谛。 实质在于“透支消费”或“过度消费”的观点,其非科学也是显而易见的。就这次危机来说吧,本来是由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实行扩张政策,引起房地产业膨胀和过剩所致,是生产出了问题,而不是消费出了问题;本来是由于美国政府、银行和商家为了推销过剩的住房商品,相互勾结,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居民举债消费,导致居民债务膨胀,债务锁链拉长,最后由于政府紧缩政策,利率上升,购房者还贷负担加重,次债锁链破裂所导致,而不是居民透支消费、过度消费所造成;本来由于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决定,一方面房地产业过度扩张,生产极大过剩,另一方面,广大群众,无力购买,不得不在政府和商家的引诱下,举债购房和消费,而不是广大群众追奢求侈、豪华消费。把危机的实质归结于“透支消费”和“过度消费”的观点,割裂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是“消费决定论”在危机实质问题上的反映。
把“国家干预”或“华盛顿共识”说成是危机的实质的观点,也不是什么新鲜异见,而是新国家干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种经济理论在危机实质问题上的反映。前一种理论以凯恩斯经济学为基础,以批判新自由主义理论、揭示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造成的恶果、以致引发危机的弊端为宗旨,主张以新国家干预主义理论和政策来拯救经济,解决经济崩溃问题。后一种理论,则是以斯密和李嘉图古典自由放任的市场理论为渊源,以经过改进了的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为基础,以治理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滞胀为背景,以“撒切尔主义”“里根经济学”和“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集合体。这种理论是盎格鲁—萨克逊模式即英美资本主义模式的理论基础,主张以某些改良的经济政策来治理危机,目的在于防止和避
免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假设和理论基础之上、经过几十年构建的资本主义“知识大厦”和“理智大厦”的轰然崩塌、危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两种理论观点貌似相互对立,不可一世,但细究起来,却有明显的一致性。它们都把制度性危机说成是经济体制或经济模式危机,从而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剥削本质;都把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和政策体系的失灵当作危机的实质,回避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基本矛盾必然产生的、普遍而基本的经济现象即生产过剩这一危机的实质;都把危机的责任推给对方,歪曲或掩盖危机的真正根源和实质,带有明显的辩护性质。把危机说成是“信心危机”的观点,同样没有什么新意,完全是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十分流行的凯恩斯、庇古和拉文顿等关于“心理危机论”的翻版。这种理论认为,当资本家对社会和自己的经济状况充满信心并抱有乐观情绪时,就会增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从而推动经济的高涨和繁荣;而当资本家过度乐观,对经济形势误判,产生错误时,悲观情绪就会油然而生,压缩投资规模,导致有效需求减少,引发危机。把危机归结为资本家缺乏信心,完全颠倒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状况与这种状况在资本家心理上的反映即“信心“之间的关系,把属于意识范畴的心理状态说成经济运行状况的决定性因素,把危机的现象当作危机的实质,歪曲危机的根源和原因,以其荒谬的理由,呼吁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对贪婪成性的金融财团进行“市场救助”,使之摆脱破产倒闭的境地。这种理论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和阶级本质是再明显不过的了。
至于把危机说成“道德危机”的观点,更是荒谬绝伦。认为,道德是一个意识形态范畴,是一定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的。”[20]“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1]。还认为,道德“在阶级社会中,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22]。“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自的道德,而且也破坏这种道德,如果它们能这样做而不受惩罚的话。”[23]“在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道德,都是虚伪的,都是剥削和压迫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绝大多数的人民都不过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充当了一小撮特权者发财致富的工具。但是所有过去的时代,实行这种吸血的制度,都是以各种各样的道德、宗教和政治谬论来加以粉饰的”。[24]在这次金融和经济危机中,华尔街金融巨头似乎只是个人的行为,但历史已经证明,这些个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25]华尔街金融巨头的贪婪和道德缺失,决不是这些人的天性,而只能是资本的天性,或者说,只能是现存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天性。对此次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本质和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26]把此次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实质说成是华尔街巨头的“道德危机”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关系,在世界观方法论上“从天上降到地上”[27],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思维定式之中;三是在谈论此次金融和经济危机时,不涉及资本主义制度,不涉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行规律,或者故意掩盖在上述因素作用下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普遍的、基本的现象和特征,歪曲危机的根源和实质,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入金融垄断资本的怀抱,充当了垄断资本的辩护人。列宁曾经说过:“当人们还不会从任何一种有关道德、宗教、政治和社会的言论、声明和诺言中揭示出这些或那些阶级的利益时,他们无论是过去或将来总是在政治上作受人欺骗和自
己欺骗自己的愚蠢的牺牲品的。”[28]在研究和分析此次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时,这句话应当成为这些人的警钟! 危机也绝不是“资产负债表的危机”。谁都知道,“资产负债表”只是经济或资产经营运作状况的记录,是经济或资产运营信息的反映和提供者,是经济或资产运营的现象,而决非经济或资产运营危机的根源、原因和实质。把作为经济或资产运营状况的记录、信息的反映和提供者也说成是危机的根源、原因和实质,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在此,就不浪费笔墨予以评价了。
二、此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状况以及危机发生的过程和特点来看,此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在实质上,依然是一场生产过剩的危机。
从理论上看,自19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生产过剩的危机发生以来,资本主义已经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又由私人垄断经过国家垄断发展为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特征的国际垄断。目前,国际垄断已发展为以金融资本垄断为龙头,金融、经济、政治、军事以至意识形态话语权垄断为一体的超级国际霸权垄断的资本主义。与古典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中,其固有的基本规定性仍然未变,引发危机的各种因素依然存在。这些因素虽有深化和发展,但它们作为系统性因素发生作用的结果,仍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不断走向周期性过剩,引发危机。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依然存在,并向世界范围发散,日益具有普遍化的品格。商品关系的普遍化雇佣劳动制度以及剩余价值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的动机,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突破其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界限和走向无限扩张的激素,使资本主义始终不能走出生产过剩的怪圈。
第二,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依然存在,其作用的力度越发增强,以其强制性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推动资本以无限的规模和深邃的内涵进行扩张和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不能不具有过剩的趋势和特点。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虽然经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多次改良和调整,仍未得到解决,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导的国际体系蔓延和扩展,演变为经济全球化与占有制的私人性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深化和发展,必然导致资本、生产和贸易的无序扩张,经济结构的失衡,资本剥削的加强,贫富差距的拉大,劳动与就业、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等经济运行的各种矛盾在对抗中进一步发展,不断把世界经济推向结构性过剩和全面过剩,走向危机的深渊。
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垄断规律的产生和作用,使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但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垄断虽然限制了自由竞争,但并未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加剧烈,具有垄断竞争的特点。垄断竞争的产生,使竞争的对手、竞争的内容、竞争的手段都发生了变化,竞争的程度更加惨烈,破坏性更加巨大。各垄断组织为了扩充自己的经济实力,加强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无不利用自己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生产能力,进行生产规模的扩张。这样,就不能不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无政府性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不平衡性迅速增长,供给与需求、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生产过剩的局面进一步发展,危机发生的机率进一步增大。
第五,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自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以来,这一规律作用的深度、广度和强度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顶点。这一规律的作用,不仅导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的产生,而且也引起各国垄断同盟实力对比的变化。实力对比的变化,不仅引起各国垄断同盟之间更加剧烈和更加残酷的竞争,而且还引起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对经济领土乃至殖民地的争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新殖民主义出现,虽然许多原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在名义上获得了独立,但垄断资本在经济和政治上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世界的上空。资本主义瓜分世界是靠“实力”说话的,而实力是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在国际上的垄断地位,必然会运用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生产
能力,推动经济的扩张,使生产越过市场的界限,走向过剩。
第六,在当代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中通行的是霸权规律。美国作为一超独大国家,处于霸主的地位。美国利用国际货币体系实质上的美元本位制和金融霸权,不断向国际市场输出美元,吸收发展中国家的物资输出,从而提高国内的消费水平和对外资产的控制权,同时又利用贸易霸权大肆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和高端产品的价格,并以国家安全为由,制定相应法规严格限制这些产品的出口;而发展中国家为了赚取外汇和引进外资,求存图强,又纷纷采取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这样,就必然导致美国国际收支赤字越来越大,广大发展中国家手中结余的美元越来越多,从而不得不循环回美国用以购买其政府的债券。这样,就不能不造成美国的债务过剩、国际流通中的美元过剩和发展中国家用于出口的商品过剩。在美国国内,为了构建“一个人人拥有住房的社会”,美联储又推行了信贷扩张政策,结果推动了房地产业的扩张和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居民之间债务锁链的延长。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扩张,又带动了建筑、建材、钢铁、汽车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样,不仅造成以房地产为龙头的各项产业的全面过剩,而且还造成了信用膨胀、流动性过剩、投机过剩、金融商品及其衍生商品过剩、债务和次级债务过剩。这样,国际经济与美国国内经济的各种过剩就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导致此次深重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发生。
从现实来看,在此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过程中,生产过剩的内涵与马克思在《资本论》及相关著作中所揭示的相比,显著地扩大了。马克思依据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危机的情况,认为生产过剩一是指商品的生产过剩[29],二是指资本的生产过剩[30],其中商品的生产过剩是指“作为按一定的利润率剥削工人的手段的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过剩”[31],而资本的生产过剩实质上“就是危机中出现的产业资本过多的现象,即产业资本的过剩”[32]。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生产过剩虽然也包括商品的生产过剩和资本的生产过剩,但商品的生产过剩除了包括生产资料商品和生活资料商品等物质商品过剩之外,还包括金融商品和金融衍生商品过剩。而资本的生产过剩,除了马克思所说的产业资本过剩之外,还扩展到金融资本和以各种有价证券形式出现的虚拟资本。 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实质的生产过剩,在形式和规模上也有了较大发展。
第一,货币过剩。2001年以来,美联储为了防止因互联网产业泡沫破裂和“9·11”事件所导致的经济持续衰退,放宽信贷管理,实行扩张政策。2001—2003年间,连续13次降低利息率。同时,还利用短期标售、定期证券借贷、一级交易商信贷等货币政策工具,直接向金融市场的多个子市场注入流动性;利用贴现窗口直接向商业银行贷款,鼓励社会客户从银行大量提取现金;结果使流通领域的货币量超常增长[33]。美国货币的超量发行,又通过一定渠道传染到欧盟和世界各地,结果,又导致国际流通的货币过剩。据统计,至2006年底,在全球流通的纸币,美元为7 600亿,欧元为7 600亿[34]。国际流通货币过剩,使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推动了许多商品尤其是大宗商品诸如石油、粮食等价格大幅上扬。
第二,房地产过剩。2001年之后,为走出经济衰退的低谷,美国对产业结构作了相应调整,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加大对房地产业的投资,企图以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结果使房地产业迅速扩张,楼市价格迅速上涨。据统计,2000—2006年许多城市住房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了100%,住房价格总水平上涨了60%以上[35]。到2007年初,美国房地产市场总值约达21万亿美元[36]。但好景不长,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为了控制流动性过剩,抑制房地产业过度扩张,实行紧缩政策,连续17次加息,结果又使房地产市场一落千丈。到2007年,美国全年新房销售量仅为77.4万套,比上年减少24.8%,旧房销售量只有562.5万套,比上年减少12.8%,新房开工率比上年低24.8%。[37]美国房地产业由盛到衰,处于崩溃的境地。
第三,金融过剩。房地产业的扩张,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刺激了金融创新业务的增长,从此次以“次贷”为始点的金融创新来看,涉及此类业务的金融机构有2 500多家,全球45家大银行和证券商都卷入其中。2007年,美国次贷金额有1.2万亿美元~1.5万亿美元,经过包装之后,其衍生品证券在二级市场流通的总规模达到1
0万亿美元,其中国际市场流通额占2 / 3以上[38]。据国际清算银行2008年3月公布的调查结果,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全球金融衍生商品总值从2002年的100万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516万亿美元,为全球gdp总额48万亿美元的10倍多,其中近300万亿美元在美国。[39]金融资产也呈现出迅速增大的趋势。1980年,全球金融资产价值仅为12万亿美元,与当年全球gdp相当;1993年,全球金融资产价值为53万亿美元,是当年全球gdp的2倍;2003年,全球金融资产价值为118万亿美元,约为当年全球gdp的3倍;到2006年,全球金融资产总值则高达150万亿美元。[40]美国金融资产的规模更是大得惊人,2006年美国金融资产市场规模达到46万亿美元[41],2007年美国金融资产占世界金融资产总量的34%、世界gdp总额的25%、世界贸易总额的11%[42]。庞大的金融商品和金融资产规模与实体经济的规模形成了鲜明对照,过剩的程度可谓登峰造极。
第四,投机过剩。随着货币过剩、以房地产业为典型的生产过剩、以金融商品及其衍生商品的炒作和次贷规模的增长,各类资本家不断遭受“资本太多”的痛苦。最大的金融机构和投资银行为了摆脱困境,便对债务抵押债券(cdos)和结构性投资工具(sivs)等金融工具进行层层包装,借助信用评级机构的虚假信息向社会出售,进行欺诈活动,于是投机活动便猖獗起来,以致造成投机过剩的局面。据《华尔街日报》披露:2007年3—7月,花旗债务抵押债权等用于欺诈的金融工具,规模之庞大,在高峰期竟达390亿美元。自2007年8月以来,投机触角又急剧向石油、小麦、大豆、大米等市场扩展,结果导致市场各类商品包括运输价格迅速上扬[43]。有人估计,在美国,仅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泡沫就达8万亿美元[44]。难怪有人把美国经济称作金融投机经济[45]。
第五,债务过剩。由于美国过剩的经济靠贷款刺激消费来消解,居民消费靠信贷来支撑,国家和地方财政亏空靠发行债券来弥补,结果使美国经济沦为债务经济。截至2006年,美国国债已达10多万亿美元[46]。2000—2004年,家庭债务余额达11.4万亿美元[47]。2006年,美国内外债务余额为53万亿美元,为当年gdp的1.6倍[48]。日益繁重的债务负担,给美国经济罩上阴影,此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从直接原因来说,系由美国债务过剩及其锁链断裂酿成。
第六,虚拟经济过剩。上面所列过剩,除房地产过剩以外,均属虚拟经济范畴。毫无疑问,金融、投机、债务过剩的发展,推动整个虚拟经济向过剩发展,1973年以来,随着美元与黄金脱钩,货币、信用和资本日益虚拟化起来,加上新自由主义理论及其政策的推动,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虚拟经济加速发展,日益脱离实体经济这一物质基础。据统计,1952—1979年美国金融资产流量与gdp之比为257倍;而1980—2007年则迅速增长到418倍。非金融公司的金融资产与实际资产之比,20世纪70年代为40%多,到90年代则接近90%。金融部门获得的利润,20世纪70年代还是非金融部门的1 / 5,到2000年则达到70%左右[49]。长期以来,在美国gdp中,由实体经济创造的份额逐年下降,1950年为61%,2007年则为33.9%。同期,虚拟经济创造的gdp,则由11.37%上升到20.67%[50]。虚拟经济的过剩,给实体经济造成日益繁重的压力,当实体经济不堪重负时,必然崩溃而发生危机。
第七,对外贸易过剩。上面说过,美国利用国际货币体系实质上的美元本位制和金融霸权,向世界输出大量美元,吸收发展中国家的物资和商品,以提高国内的消费水平和对外国资产的控制权。同时,美元本位制及其霸权又使美元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外汇资产的储备货币,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振兴民族经济,纷纷采取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战略,于是,便引起了这些国家外贸产业的迅速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过剩。外贸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出口产品的生产过剩,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结果导致了国内经济结构的失衡和全面的生产过剩,从而使本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变成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外围依附性经济。按wto和imf的数据推算,2003年,全球平均贸易依存度接近45%,其中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38.4%,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则高达51%。而我国2004年和2006年的外贸依存度则为68.4%和65.51%,大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51]。在如此国际贸易格局中,美国发美元,外国卖商品,美国贸易逆差加大,外国贸易顺差攀升,美国
进口过剩,外国出口过剩。一旦美国经济过热,对内实行紧缩政策,对外实行保护政策,遍布全球的生产过剩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就会爆发。对外贸易过剩,是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一个突出特征。 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和特点,虽然千奇百怪,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生产过剩仍然是普遍的、基本的、一般的、具有实质性的现象和特征。事实证明,此次危机的实质不能是别的,只能是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应的生产过剩。任何否认、掩盖、歪曲和偏离生产过剩这一实质的观点和做法都是不妥的。
三、结论和启示
生产过剩这一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并不是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而是运用抽象法,通过对金融和经济危机过程一系列现象由表及里的分析揭示出来的。许多西方经济学家由于其阶级和思想方法上的局限性不能也不愿揭示生产过剩这一危机的本质特征。而我国一些崇拜西方的学者,在此次危机的实质问题上,也不能越雷池一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现实,正确认识和把握此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实质,必须坚持和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级的产物。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那时人们追求的不是交换价值而是使用价值,根本无所谓过剩的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后的一个很长时间,由于生产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市场狭小,经济结构仍具有自然经济色彩,经济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因处于萌芽状态而未突出并发展起来,因而也不存在生产过剩和生产过剩的危机。只有到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以后,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发展,社会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封建所有制关系已经解体,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尤其是大私有制所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已经成熟并充分展开,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导规律,各国经济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制度带有国际的性质,生产过剩及其危机才得以发生。生产过剩随着资本主义统治的产生而产生[52],生产过剩及其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53]。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伴侣和不治之症。自资本主义脱离幼年时期而进入大工业时期以来,生产过剩及其危机的幽灵一直环绕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周围。“资本主义的所有政党,资本主义的所有稍有名望的活动家,从最‘英明’的到最平凡的,都曾经试用自己的力量‘预防’或‘消灭’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是他们都失败了。”[54]“问题不在于资本主义的领导者或政党,虽然资本主义的领导者和政党在这里也有不小的作用”[55],而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生产过剩及其危机就不能“消除”。要消除生产过剩及其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有人可能会以我国经济被卷入这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出现结构性生产过剩特点为由,怀疑上述论断的真理性,这显然是不对的。事实上,我国经济之所以被卷入这场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出现结构性生产过剩的特点是由我国所处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造成的。从国际上看,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在使我国分享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使我国经济融入国际垄断资本主导的现代国际经济体系之中。这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出现了问题,我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从国内来说,当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已是公有制为主体、公私经济并存;在经济规律体系上也是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规律与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规律并存。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出现生产过剩,甚至发生危机有时也难以避免。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要使我国经济少走弯路,减少震荡,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发展和壮大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与2008年经济危机[a].陈佳贵,刘树成.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理论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0.
[2]【英】克里斯·哈曼.从信贷吃紧到全球危机的幽灵[a].程恩富.金融危机启思录[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09:34.
[3]陈佳贵.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理论反思前言[a].陈佳贵,刘树成.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理论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
[4]【美】
克里斯·哈曼.从信贷吃紧到全球危机的幽灵[a].程恩富.金融危机启思录[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09:41.
[5]林汶奎.美国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83.
[6]【阿根廷】阿蒂略·博龙.从无穷的战争到无尽的危机[a].李慎明.世界在反思[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4.
[7]【法】帕斯卡尔·萨兰,皮埃尔——阿兰·米埃,等.英美金融资本主义的终结[a].李慎明.世界在反思[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5.
[8]余永定.反思次贷危机[a].突围——中国金融四十人纵论金融危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3.
[9]葛兆强.金融危机下的经济思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10.
[10]【美】法里德·扎卡里亚.资本主义宣言:贪婪即美德[a].李慎明.世界在反思[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8.
[11]李稻葵,等.预判国际金融危机之演变[j].经济学动态,2009:(6):5.
[12][13][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10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57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54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54-555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46-547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63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页。
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全球金融业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这种全球化金融模式、能够加快金融行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将造成全球性的负面影响,例如当美国出现次贷危机时,就直接造成了其他国家的金融冲击问题,这种连带的影响力已经极大的影响了各国金融的稳定发展。从金融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到,金融部门在经济波动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当中国出现金融风险时,其将冲击到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金融发展问题,如银行的钱荒现象,基于这一现象,在规划宏观经济的发展时,必须要重视对金融摩擦与金融冲击的深入研究[1]。我国经济学者在进行宏观经济建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金融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从而尽可能降低经济的波动幅度,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1金融冲击概述
企业的经营活动与经济发展将直接受到融资情况的约束,这一论述虽然缺少宏观数据的支持,但仍然拥有大量的研究对这一结论进行了论证。金融摩擦是指在发展不完善的金融市场中出现的金融市场摩擦。再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之后,可以发现我国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比例出现了一定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国内贷款占比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并且在经济周期频率上也出现了显著波动[2]。这一数据波动情况表明,我国企业受到的融资限制越来越严重,相应的能够获得贷款金额也不断下降。而市场中多数企业的借贷与还贷能力直接受到金融部分的影响,当金融部门出现扰动时将直接增加对企业的融资限制,并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借贷能力,这种现象就被称为金融冲击。
2金融冲击与经济波动的研究情况
金融冲击与经济波动情况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当时许多欧美国家的经济学家开始注意到这两者存在的潜在联系,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在深入研读了现有的关于金融冲击与经济波动的文献后,可以发现许多研究都在宏观经济模型中加入了金融市场不完善的因素,并在充分认识这种不完善性在不同机制中的影响作用,同时也分析了金融冲击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的联系对这种影响的削弱作用,这些研究充分奠定了对金融冲击与经济波动研究的理论基础[3]。在国内,我国经济学家也对这研究问题展开了系统的探究,学者们普遍从金融冲击与经济波动周期之间的练习、经济波动特征以及相关约束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3金融冲击对我国企业资本市场运行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市场经济发展与国家的企业市场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企业数量与规模也得到了不断扩大,这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企业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这一良好的企业资本市场环境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在影响我国企业资本市场运行状况的诸多因素中,外部环境中的金融冲击仍然是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国家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集团发展,在企业发展中提供了一定的“交叉补贴”,而实际情况是,当发生金融危机时,企业集团为了维护自身发展、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有效避免自身经营风险,往往会刻意忽略对其他合作兄弟公司的经济与业务援助,这直接导致在金融冲击下,我国企业资本市场就会转变为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而这种现象将给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从历史上几次金融危机中都可以看到,金融冲击将给中国的企业资本市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直接导致企业集团的破产,金融冲击对我国企业资本市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4]。
4金融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的关系
4.1金融市场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一直处于波折上升形式,而发生显著经济波动的阶段主要集中在上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这一时期,在这段发展时期内,我国经历了多重冲击,包括亚洲金融危机、洪水自然灾害以及非典侵袭等,这些灾祸的发生直接造成了我国市场经济增长形式的波折,并严重破坏了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给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并造成了这段时期内社会经济波动幅度过大的结果。从金融发展历史情况中可以看到,我国金融市场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波动情况,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的和谐秩序,能够对控制我国经济波动情况提供有力助力,从而始终保证市场经济波动幅度处于合理幅度范围之内。
4.2金融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之间的联系
在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进行数据分析之后,能够对现阶段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行深入研究。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可以被分为五个方面,包括自筹、外资引进以及国内贷款等,本文将重点对国内贷款进行深入分析。国内贷款就是企事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的贷款行为,而获得的贷款资金将用于企事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对我国的国内贷款数据进行了分析后发现,我国国内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重存在明显下降,这一比例在2015年仅为19%,这一数据表明我国企事业存在借贷困难的发展问题,并面临着巨大的融资约束限制。而根据市场研究结果,金融冲击是造成我国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原因,金融冲击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包括就业市场形势波动、工资波动以及债务增长等,金融冲击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必须要充分重视两者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从而为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4.3银行利率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社会发展形势将影响银行利率的变化,而银行利率又将进一步影响市场价格的变化,并能够间接反映出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银行利率变化将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而银行利率也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市场中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将会随着银行利率的变化出现相应的调整,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而言,银行利率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5]。我国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资金共计方式,而这一方式已经不能较好的满足市场投资中的资金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存储能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因此对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阶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市场经济的投资水平,避免因出现金融冲击时投资者的行为变化而造成的市场经济的剧烈波动。
结论
本文首先对金融冲击进行了概述,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冲击与金融波动的研究情况,同时也分析了金融冲击对我国企业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金融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的关系,从金融市场对中国经济波动影响、金融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影响以及银行利率对中国经济波动影响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当出现金融冲击时,必须要保证较好的市场整体性,并充分掌握金融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制定全面、科学的经济调控策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静,田国强. 金融冲击和中国经济波动[J]. 经济研究,2014,03:20-34.
[2]陈利锋. 金融冲击、企业生存状况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考察[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5,05:1-13.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01
一、金融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1.金融市场的影响
金融市场是金融经济产生的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其中也遭受过巨大的波动和影响,曾先后经历过整个亚洲的经济危机、中国的洪水灾害以及非典的侵袭。灾后重建等活动都对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所以说,金融市场的波动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波动。
2.融资约束的影响
融资约束是产生金融冲击的重要原因。融资约束是指由于外在的一些政策、活动和法律对于融资活动开展所产生的一系列约束行为。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众筹、引进外资、借贷等一系列经济活动来完成资金的筹集行为。但是由于现在经济市场条例日益完善,对于融资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一些企事业单位无法在正常的期限内筹措到自己想要的资金份额,从而造成了一些经济摩擦的发生。一些研究表明,近几年我国的国内贷款发放额度大幅度下降,使得我国企事业单位借款难度加大,对于其开展正常的金融活动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得我国的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这对我国的就业现状、工资涨幅等方面都造成极大程度的影响。利用金融约束,可以对我国经济发生波动的很多原因得到完整而有效的解释。所以,在分析金融冲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时,一定不能忽略国家的金融约束力的因素。
3.银行利率的影响
银行利率的高低对金融冲击的发生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银行利率主要受当前社会政策和体制的影响,而银行利率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市场资金的高低以及周转情况。同时银行利率又是衡量市场时效性的重要指标。由于我国采用的是固定利率制,所以银行利率的高低直接受我国政策的控制。银行作为为我国经济提供支持和保障的单位,对于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起着保障性的作用。而且我国经济正在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保障其投资水平是维护其正常发展的重要措施。一旦银行无法根据市场制定出相应的利率和提高足够的资金,就会对很多企事业单位进行正常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势必会造成经济摩擦,可能对于投资者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如何应对金融冲击
1.完善金融管理体系,健全监控制度
毫无疑问,要想保证某一事物的合法公正的运行,首先就要有相应完整的管理规范。要使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于金融冲击的控制同样如此,国家要想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就要依据当前国情和体制,制定科学而全面的管理机制,健全金融监控制度。例如,在面对金融企业造成的信贷风险时,相应的管控部门就要建立全面的监控机制,从根源上对其进行治理。如每月或每半年对企事业单位账簿进行审核,防止发生企业造假及漏税行为。对于银行来说,应该完善其内部管理体制,对于不按时还贷的行为进行严厉管制。同时建立独立的金融核算系统,加强各环节的监控,管理和审核,分配岗位时严格按照岗位设立标准执行,对于银行的整个系统和环节进行管控。对于企事业单位,应该在其内部设立于企业单位相对应的会计单位,启用专业的会计人才,对于会计人员做到合理分工和授权,及时而正确的掌握企事业单位内部的金融活动动态。从金融活动设计到的各环节和各部门对其进行监管,做到全面的控制和防范。
2.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我们要加强对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对于金融冲击产生的风险做到准确预测,从而能及时准确的根据发生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不必要损失的发生。例如,银行在面对信贷风险时,应该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或弥补政策。如在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进行借贷这一行为时,应首先对其信用进行评估,对应不同的信用等级给予不同的借贷数额。在发生借贷不能归还的行为时,应根据相应的拖延期限以及数额对其采取法律措施,来保证信贷行为的正常进行。
3.鼓励科技创新,发展高端产业
在前文中已经提到过,产生金融冲击的原因是由于全球经济体正在进行融合,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希望利用自己的经济霸主地位对其他国家的经济进行管控。一些国家要想避免受到发达国家的经济控制,就要首先摆脱其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而实现国际经济独立的主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和鼓励本国科技创新,发展本国的高端产业。但是世界经济论坛在2014发表的创新竞争力全球排名却让中国国民觉得难堪和反思,中国排在了中下等水平。所以为了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竞争力,主席开展和颁布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力求使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创新大国。只有完成这一转变,才能减少国外经济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形成国家经济独立,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国际金融冲击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三、结束语
毫无疑问,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冲击所造成的影响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漫延的。因此我国在面临的一系列的严峻现状时,应该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市场经济统一性和完整性,避免我国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冲击的影响。对于国内的金融冲击,我国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依据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的防止国内金融冲击的发生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世界金融危机对
2.2 有利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 在劳动力成本增大、原材料价格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等系列现实压力下,再加上受 金融 危机的打击,中小 企业 来自欧美订单的大幅减少,这让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中小企业面临更严峻的威胁。在目前的危机下,中小企业必须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技术、改善设计和提高品牌知名度,开拓新兴市场、启动国内销售;但我国出口企业很少具备这些实力,且增加这些方面的实力需要很长时间,金融危机为这个战略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就是从国外购买技术和品牌,欧洲、日本和北美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具备这样的品质,而且现在非常便宜。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以促进产业调整,甚至可以将外汇借给出口企业,让他们去买国外优质的品牌、技术甚至并购。
2.3 有利于我国扩大内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32.4%,达51321.78亿元,2008年前三季同比增长25.8%,达48946.86亿元,我国完全有财力通过收入的二次分配,从财政收入中调出部份资金注入住房平准基金及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基金,以稳定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信心。政府要通过改革金融证券管理体系、财政预算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及健全 工业 产业投资指引,以扩大内需,同时转变 经济 增长模式,通过提升资产附加值来刺激经济。刺激经济的关键是激活内需,而激活内需的前提,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收入分配的改革,这样,人们才敢将储蓄从银行里调出来,大胆地消费,形成增长的良好循环。
金融普惠性联盟执行主席、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阿尔弗雷德·翰尼葛(Alfred Hannig)认为:“金融普惠的目的在于将‘无银行服务’人群纳入正规的金融系统,从而使他们有机会得到储蓄、支付、信贷和保险等金融服务。”这里强调的是一种获取金融服务的机会,正好对应了受到金融排斥的人们获取金融服务的问题。金融普惠概念的提出,就是为弱势群体提供平等地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机会和权利,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群体以及公民提供金融服务。
金融普惠阻止了金融排斥的盛行,金钱指导和教育使人们能够很好地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最大化金钱的使用价值;银行账户增强了存储、保存和使用金钱安全性;电子支付能够使人们通过网络或电话购物买到更便宜的商品,同时银行账户也是人们使用其他服务的一个通道,例如建立信用评级、了解金融、使用促销商品等;负担得起的信贷和储蓄可以在人们遇到收入或支出变化时,甚至是一生中平衡消费支出,应付意外状况时的紧急需求;保险可以补偿在遇到火灾或者盗窃一类危机时失去的财产,或者在旅游时受到保护;债务建议帮助人们管理应对危机。
金融普惠和金融排斥作为金融发展领域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金融排斥从现有问题出发,指出问题的存在性及现状,金融普惠是对现有问题采取补救措施,应对问题解决问题,为解决金融排斥问题做实质性的行动支持。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金融普惠的提升可以有效解决金融排斥。
英国的慈善机构和金融普惠
就应对金融排斥、提升金融普惠而言,需要很多方法共同开展此类工作,该领域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必然首当其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政府之外的第三部门机构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构建金融能力和提供债务建议,改善金融产品的设计和供给,宣传和游说更广泛的金融市场改革等,可以根据部门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这些都为第三部门机构发挥自己力量提供了舞台空间。对慈善机构和捐赠者而言,正好可以利用自己的基金做一些金融普惠的工作,同时由于没有先例可循以及不知道该如何干预工作,因此这些工作又是具有挑战性的。
慈善机构的活动
慈善机构最明智的选择是谨慎分配它们的基金,在应对金融排斥的过程中,按英国经验来看,慈善机构在决定投资何处之前,有必要看一下所选领域目前已有的基金去向并比较各自的效果,从而科学地投资。对于试图将自己定位在金融普惠部门的捐赠者们而言,一般仅仅只针对受到金融排斥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群体开展慈善工作,例如无家可归者或受虐待儿童一类的特殊群体,以开展金融普惠的某一个或几个特定功能,很少有组织能全面兼顾。在英国实际的操作中,有相当多的慈善机构表现出对“金钱指导”之类的问题感兴趣,许多特定组织为受到排斥的群体提供债务建议和货币教育,也有越来越多的住房协会和一些扶贫慈善机构加入进来,主要目标对象是无家可归者或难民一类的受排斥群体。该领域的慈善机构主要帮助客户处理个人金融问题,从技术上来讲,慈善机构在这里几乎没有提供任何产品。许多慈善机构隶属于某一特定的贫困地区,而并未给自己贴上金融排斥慈善机构的标签。
基金情况
如果基金情况反映了慈善机构应对金融排斥的程度,那么对捐赠者而言,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了解基金的情况到底如何。
金融服务产业。评估银行在金融普惠工作中的花费是件很困难的事情,部分是由于无法从公共渠道获得所有的数据,部分是由于银行有时仅通过它们自己的基金会为金融普惠筹集资金。据英国的实践来看,涉及的金额大约几百万英镑,然而,分析人士一直无法将这些花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衡量。在该领域的参与者包括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巴克莱银行,而且英国保诚保险公司已经成为公民建议局的坚强支持者,英国保诚保险公司开展的教育计划为受到金融排斥的人们提供生活上的金融技能的培训。英国慈善基金会常常开展关于提升工作能力方面的工作,而且通常情况下的目标对象是学校和孩子们而不是专门针对受排斥的个体。
金融服务公司也有助于提供债务建议,像消费者信贷咨询服务一类的慈善机构有一个关于债权人支付债务建议的安排,在“公平份额贡献”活动中,不管慈善是否帮助客户偿还任何债务,债权人都同意为慈善捐赠一定比例(通常是10%),通过最大化债权人的贡献,消费者信贷咨询服务的债务建议模型现在是独立进行,通过一两家银行刻画出一个支持第三部门放款人的独特角色。如巴克莱银行通过由信用社理事会发展出来的金融监控和业务规划系统,给予信用社技术和金融上的帮助。此外,设计应对金融排斥的一些机构不仅仅是捐款,例如,汇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巴克莱银行设计出了金融培训资料,并且招募教育和建议工程中的员工志愿者。
慈善信托基金和基金会。慈善信托基金和基金会也致力于为金融普惠问题捐赠资金,但是和银行遇到的情况一样,无法直截了当地确定他们总花费的数目。从整体上来讲,通过英国慈善基金会的影响,使得信托基金和基金会能够比银行获得更广阔的资助,而且资金能相对均匀地扩散在金钱建议、金融教育和第三部门借款人之间,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和评估已经得到了广泛支持。大多数慈善信托基金和基金会对金融普惠活动的开展采取了一个微妙的方法,即通过支持旨在低收入者和特定的受剥削的特殊群体推行金融普惠工作,包含一些高度参与的捐赠者在内的慈善信托,菲尔巴恩基金会等一些基金组织在该领域内已经具备了公认的专业水准。
捐赠者和金融普惠
在英国,捐赠者们选择支持特定组织的一种方式是使用英国慈善基金会的建议,英国慈善基金会的报告会列举许多不同的慈善组织以及他们在应对金融排斥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而且对一小部分基金会自认为特别有效的慈善机构的名字突出显示,在每个领域都尽可能地选出一两个具有优先权的组织,这些组织的名字挂在英国慈善基金会的官网上,而且捐赠者们可以免费下载下来参考。分析员们试图根据英国慈善基金会的推荐、取得这些成绩的能力以及评估这些结果的风险来均衡地选择慈善机构,研究慈善机构的标准是按《成功资助》概括的标准执行,也可以在英国慈善基金会的网站上下载英国慈善基金会评估慈善基金会的方法来参考。尽管英国慈善基金会的推荐并不一定是最权威的组织排名,但从广泛的关注程度来看,他们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英国慈善基金会的在这部分里的推荐将跟随时间进行更新,分析师们也试图定期确认组织的性能,并定期地添加新组织的名单。
当然,英国慈善基金会并不可能访问所有致力于金融排斥工作的慈善组织,事实上这种组织真的是太多了。如果捐赠者想要支持英国慈善基金会没有调查到的慈善机构,也可以利用《成功资助》里概括的标准自主进行审查。
捐赠者们在上面涉及到的金融排斥领域的工作,同时也会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
第一,这个领域是迅速变化的,有许多正在开展的活动,而且跟踪新的政策举措也非常困难,更不用提新兴的实践了。
第二,政府是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资助者,应当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另外一些金融服务公司和基金会也热心于支持有效的或创新的工作。
第三,每个领域的选择范围并不是太宽,许多对金融排斥感兴趣的组织在结构上非常相似——而且大多数是债务建议提供者。
此外,英国慈善基金会发现在金融排斥领域有一些跨部门的问题,需要捐赠者提供更多的捐赠,需要他们在产品设计和供给上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该领域没有组织资助,而且并不单单只在一个独立的部门内部就可以解决问题,还有究竟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做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楚。对这些捐赠者而言,援助可能有时是带来更多的影响、能力、技术和合伙关系,而不仅仅是提供资金。
英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总体来说,再有效的措施都会有些不足之处,而且都有一些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样对基金组织而言总可以找到不参与这类活动的原因,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不足也正好为慈善机构提供了很多投资机会,因此,英国慈善组织参与到金融普惠的工作在带给中国慈善事业一些经验参考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应对危机
在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时,肯定会优先考虑债务建议,主要是因为来自英国慈善机构的报告称这方面的需求太多以至于无法全部满足。涉及到公民咨询处和住房协会以及授信机构之间的关系,两者都是帮助确定性受到金融排斥者的好方法。捐赠者可以支持致力于给出债务建议的机构,而不是只具有“事故和急诊”功能的组织,例如反对贫困的基督徒模型,在债务解决以后仍然持有一个继续进行的储蓄和分期付款的账户,意味着将来客户再度陷入金融难题的可能性更小。混合供给可以有更广泛的影响,消费者信贷咨询服务已经是开发有效的电话和网络建议的市场领导者,而且在已经提供的电话服务的基础上还有一系列更深的计划。
对于中国慈善机构而言,在已知债务建议是一种有效减轻一个人金融压力的情况下,捐赠者在这里可以资助更多的活动,但是应该注意将目标定位于受到金融排斥的人群,同时还需要注意最大化由电话和网络提供服务的质和量问题,以及尽可能多地争取来自政府或金融服务产业的长期赞助。为了达到预防的效果,有关债务的建议应该更有整体性,而且争取做到尽可能早地干预。赞助者还可以改进针对受排斥群体的推广建议一类的申请上的赞助模式,也可以资助更早申请一类的方式。
提升金融能力
英国慈善基金会为捐赠者们找到了一个可以明确发挥作用的领域,包括诸如产品教育一类的产品链接,针对家庭或社会网络的方法。英国的贵格社会行动已经由其造钱计划开创性地尝试了一个试点方法,即同等看待家庭金融和创造性的组织活动及讨论,通过试点发现这种教育方法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目前就英国经验来看,在提升金融能力的领域中金融教育具有优先权,主要是由于提升能力的潜在收益很高。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尚不能恰当地对许多现存的规定进行评估,而且在继续教育学院以外暂时还没有专门为成人使用的小规模的政府资助金。英国的社区发展金融机构的开展的公平金融会给那些正在申请贷款的人们有关建议和教育的资料,但是却不肯给予他们贷款。
对于中国的捐赠者而言,可以支持提供这类服务,并且伴随人们真正使用到的商品一起推广。更一般地说,可以利用特定的教育方法影响的纵向证据进行评估,投资于那些评估中起作用的因素很重要,进而影响政府投资。为成年人开展的货币教育同样也需要达到更大规模,像信贷行动那样通过使用材料教育的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而且目标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慈善机构是惠及金融排斥者,则实施的方法之一可以是通过已经致力于排斥组织的中介机构执行,信贷行动也可以在其他慈善机构帮助塑造员工的信心来教育客户建构能力。对于已经获得过诸如债务建议或信贷一类的金融服务人们而言,他们对金融教育也比较容易接受。还有一个研究、创新和游说改变人们金融违约的方式的领域供捐赠者自由发挥,该领域比较不容易确定赞助什么,因此捐赠者可以参考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自主决定,开拓创新。
设计和供给产品
第三部门放款人更感兴趣是提供更灵活的金融产品,例如信贷、储蓄和银行账户等,这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规模和影响程度。支持应对潜在技术和组织约束,对于解决这些障碍非常重要,捐赠者们可以和个体信用社或借款人一起拓宽可用产品的范围,也可以在行业层面上和主流协会一起协作。像保险、分期付款和储蓄一类的主流产品的供给是明显不足的,慈善机构可以针对主流供给培育出更合适的产品。最后,捐助者可以参与游说金融服务公司改善产品,比如说服分支机构人员更尊重地对待低收入消费者,说服保险公司不对顾客因年龄不同加以区别对待,或反对关闭邮政网点等。
金融服务市场
近年来,甘肃省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计划,即:一个核心,就是始终突出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这个核心。两个不愁,就是无论丰年灾年,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都有可靠保障,基本实现家中有余粮,手头有余钱。三个保障,就是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六个突破,就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贫困人口由692万减少到412万,减少280万人,年均减幅20.3%;贫困发生率由33.2%下降到19.8%。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507元增加到5736元,扶贫对象年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两年建成通村道路20786公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比率由50%提高到70%;解决了贫困地区4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贫困地区自来水入户率由62%提高到75%;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由48%提高到80%;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41万户,农村砖混、砖木住房结构比例由76%提高到84%。二是富民主导产业持续壮大。草食畜牧业、设施蔬菜、优质林果、马铃薯、中药材、乡村旅游等特色主导产业收入占到贫困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的50%以上。三是易地扶贫搬迁步伐加快。制定出台了《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规划(2013-2018年)》,完成6.1万户30.5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占规划任务的27.2%。四是金融支撑力度明显加大。
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延伸服务网点、加大信贷投放、强化金融服务。全省金融机构对贫困地区贷款累计2517亿元,同比增加27.4%。五是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84.9%提高到87.2%;建制村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从31.4%提高到55.5%;新农合参合率从97%提高到98%。六是劳务输转培训不断加强。两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88万人,有61.7万人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同时积极推进劳务输转,与16个省区市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力1078.4万人次。2015年6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对全省精准扶贫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同时出台了关于饮水安全、动力电、交通、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生态环境、富民产业、电商、教育、卫生、乡村文化场所、社会救助、小额信贷、劳动力培训、干部人才支持计划、驻村帮扶工作队整合、贫困县考核办法等17个配套文件,这“1+17”精准扶贫方案,是一个一揽子的政策框架,是“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深化和拓展,贯穿了精准性的要求,突出了组合拳的特色,强化了配套化的措施,是各地各部门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
二、国际金融组织与甘肃省扶贫合作情况
对国际社会影响较大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主要有世界银行(世行)贷款和亚洲开发银行(亚行)贷款。世行和亚行贷款通过长期贷款的支持和政策性建议帮助会员国家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平。其贷款具有贷款周期长(20-50年)、利率优惠(利率水平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水平比较接近)的特点。世行和亚行长期致力于帮助全球发展中国家开展减贫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国际减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银行与中国政府开展了扶贫领域的合作,提供了资金、经验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取得了显著扶贫成效。1997年初,经国务院批准,甘肃省实施了第三期世行贷款扶贫项目———西部扶贫世行贷款项目。项目涉及甘肃省天水、平凉、定西、陇南4市的19个县。该项目注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各种培训,使项目区农户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技术,为广大项目农户全面脱贫致富提供了保证;通过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提高了项目区基本条件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帮助330万人摆脱了贫困,促进了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了投资环境,引进了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外向型和实用型相结合的技术、科研和涉外项目管理人才,起到了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甘肃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西部扶贫世行贷款项目是甘肃省首次利用外资进行的跨行业的大范围、大规模的到村到户扶贫项目,在各方努力下,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项目设计方法和管理方法为今后实施外资扶贫项目和国内扶贫项目创造了经验,在扶贫模式、体制创新、科技培训等方面为农村扶贫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2012年,国务院扶贫办又选定甘肃省实施六期世行贷款产业扶贫项目。项目区涉及甘肃省定西、庆阳等6市16县(区)的55个乡镇、240个村,1767个自然村,总户数10.25万户,其中贫困户4.98万户,总人口42.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66万人,贫困人口22.76万人,贫困发生率54.63%。项目目标是探索在贫困片区培育和建立现代、高效、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扶贫的模式;探索提高贫困人口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方式和方法;探索建立贫困片区产业化扶贫市场和技术支持体系的具体方法;对项目建立的产业扶贫模式在更大片区范围内进行示范和推广。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综合产业链发展、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支持、产业扶贫机制研究与推广、项目管理与监测评价。目前,项目正在按照规划有序推进。
三、新时期甘肃省精准扶贫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与思路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力争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甘肃省除了继续加大各级财政投入,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外,充分利用国际机构的智力资源、资金资源和多边机构的国际平台优势,围绕扶贫开发工作主要任务,深化与国际机构的减贫合作,积极借鉴国际扶贫经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资金开展扶贫工作也大有可为。
(一)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和深度双方合作要更加注重创新性、示范性和可推广性,借助世行、亚行平台,使世行、亚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发展模式注入甘肃元素,共同为推动甘肃精准扶贫事业做出贡献。在做好传统合作项目的基础上,甘肃省应与世行、亚行加强知识合作,拓宽合作范围,重视难点问题研究,借鉴外省成熟经验,为精准扶贫提供有力突破点。
(二)重视扶贫战略研究重点开展面向2030年的扶贫开发战略转型研究;城镇化进程中扶贫政策与战略的调整,统筹考虑城乡贫困问题和扶贫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服务能力。也可研究实践经验,如重庆借势“一带一路”,转变沿海的加工贸易发展方式,推动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一体化,在内陆发展大规模加工贸易等,这方面的战略研究可作为甘肃省与国外金融组织知识合作的研究重点。
(三)积极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目前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呈现多元化趋势,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其重要形式之一。截止2015年3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131万家,是2010年数量的3倍多。虽然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较快增长,但存在规模小、实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名为合作社实为个人或股份制公司,没有“联合社”的法律地位,农民要求拓展合作领域等问题。世、亚行在支持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合作前景。
(四)支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甘肃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地区日益发展的金融需求,农户贷款、融资难与金融机构难贷款现象并存,需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改善监管与管理。世行、亚行在支持小农户间合作性金融的建立和发展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国际金融资金参与精准扶贫的作用,与金融机构做好对接,创新金融扶贫产品,支持贫困地区全产业链建设,提高特色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如在用好风险补偿基金政策的同时,大力发展村级互助资金和抵押担保,建立和完善市场化、可持续的信贷渠道,促进信用文化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多种生产要素货币化、资本化、市场化,努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促进贫困人口收入稳定增长。
(五)促进低碳、绿色扶贫与发展用活财税、保险政策,促进社会资源与市场要素精准服务于扶贫事业。支持生态脆弱区和生态保护区贫困人口发展可持续生计,把防灾减灾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可学习借鉴安徽等地实施精准扶贫、科学扶贫的创新举措———光伏扶贫。安徽省财政从2015-2020年,每年新增安排2亿元、统筹扶贫资金2亿元,每年4亿元专项支持3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自主开展光伏扶贫试点,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作用。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贫困户家里的“钱袋子”就会有一笔长期、稳定的收入。
(六)大力支持智力扶贫加大项目区农民文化素质、科技技能、市场经营风险意识等综合素质培训,为提高产业化精准扶贫效用奠定良好的人文素质基础。紧密结合市场的多样化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农民产业技能培训,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工程。使贫困农户及其未升学的子女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就业创业的能力。如贵州的实践就表明,低保兜底、产业扶持、移民带动和就业增收等,都是可以重点扶贫的手段,尤其教育、卫生等扶贫就是斩断穷根的根本性的扶贫。
直接金融(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
对于股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本上有以下两种观点:很多人都认为在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正相关的关系,而在实际中,尤其是中国的股市跌宕貌似与中国GDP的增长没有多少明显或是规律的关系。所以,存在着另一种观点,一些人认为股票市场在风险分散和流动性方面的优势,使其替代产品的需求减少———人们的储蓄动机下降,从而股票市场发展会产生不利于储蓄率的现象,进一步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以上两种观点中,虽然说第一种观点具有绝对性的优势,但是实际上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确没有什么关系,所以,笔者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没有规律可循而且是非常有限的。第一,我国的股市相对于其他金融发达的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各种市场机制和管理制度都还不成熟;第二,由于第一条我国股市历史客观上的落后,造成我国监管指挥当局决策行为常常比较滞后和失误率较高,政府在各个股市板块股票上市资格标准的制定上没有经验可参考,政策时松时紧、缺乏连贯性和依据性是导致我国股市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不规律的一项重要因素;第三,在影响股票交易量和股市价格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因素是一种主导因素,但是其他非直接、非金融因素同样起到了很大作用(如人们的心理预期、重大新闻事件、国内外政治因素、战争或是流言等等),尤其是在我国,非经济因素起到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第四,中国股市的异态,不仅是国民对股市理解不正确,“股民大于股东”的情况造成股市投机者心理跌宕。股市的另一参与主体,很多获准上市的公司将从股市筹措来的资金并没有用在生产项目或企业规模的扩大投资上,而是用于公司内部消费或再次流入股市进行风险性投资。另外,股市融资本身就是长期融资,上市公司利用发行股票把从股票市场上筹措来的资金投向的项目应该大多是长期投资的项目,其利润的获取大都是缓慢的、渐进的、长期的,首期获利很可能在1年以后,因此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显示出来。
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
首先,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便是经济增长。政府一般对计划期的实际GNP增长幅度定出指标,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银行即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货币政策一般分为:积极型(扩张型)和消极型(紧缩型)。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如当今的欧洲各国)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早已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我国,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管理的银行,其货币政策的制定直接影响着本国经济的发展,其重要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经济的发展中关键性的作用。综上所述,金融发展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本质上看来,金融发展要以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基础和前提。所以,倘若我们将重点放在利率市场化、证券保险改革创新等金融深化、自由化的政策以提高经济增长,这将是本末倒置的一种方向。相反,我们应该重点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深化制度创新等,从根本问题上促进经济增长,比如在欧债问题的影响下,我们更多的要审视自己的经济结构和外汇制度,而不是单纯的关注金融制度和货币政策。或者说,在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种阶段下,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能单纯通过金融扩张的手段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规模,而应更多地注重金融发展的内在质量。首先,我国股市发展的规模和层次尚有不足。随着股票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吸引储蓄越来越多,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将不断显现,贡献程度也越来越高。希望通过发展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提高股票市场效率,只有配置效率高、运行良好的股票市场才有可能促进经济发展。其次,我国银行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要强于股市,正确处理好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提高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提高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中小企业有效资金需求;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发挥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扩大货币政策效应;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宏观政策实施效应的评估和反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最后,加强中央银行的各项职能,正确及时实施货币政策。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本文作者:肖渤海工作单位:滨州市滨城区财政局
一、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竞争力仍待提升
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充分发挥骨干作用,为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作出积极贡献。今年以来,国有企业作为经济回升向好的主战场,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增长,各主要行业实现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创新研发进一步加快。今年前8个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94016亿元,同比增长37.6%;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累计实现利润12644.7亿元,同比增长46.7%;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已交税费16383.7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中央企业表现突出,1~8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5731.2亿元,同比增长40.4%;累计实现利润7235.5亿元,同比增长50%:已交税费总额8883.3亿元,同比增长22.6%。在前不久揭晓的“全球500强”榜单上,中国企业数量不降反增,30家国有大企业迈入“全球500强”的行列,展现出我国国有经济的强大活力。
但是我们的国有企业在竞争能力上和国外企业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智力密集型、劳动附加值高的业务领域差距显著。
例如,ENR(工程新闻)上榜的企业,中国有22家,总收入为14.08亿美元。在前200强收入中占比为2.7%。而美国上榜企业75家,占全球工程市场份额的38%。同时,市场区域上我国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国家。业务领域集中在在亚洲、中东地区和非洲等地,其业务比重占95%以上,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不到5%。在业务环节上,欧美的工程公司做设计和项目管理等智力密集型工作,而我们还是以传统的土建为主。行业上我国集中在房屋建设和交通道路建设领域,国外发达国家集中在电信、石油化工和新能源建设等高利润行业。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国有企业很大,但是竞争力不足,我们赚的钱更多的是血汗钱,大型国有企业在全球资源的重新分配上话语权还不足。
二、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国企现状
自国资委成立以来,国企经历了五年左右的幸福时光,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力、影响力日益剧增。究其原因,与国资委管理加强、企业治理水平提升以及人世后经济的景气都不无关系。正是因为这些成绩,导致我们对国企发展改革的认识出现了较多偏差,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恰恰让国企多年存在的顽疾暴露无遗。
从目前来看,由于政策性因素占据核心因素。市场化需求还未完全打开,企业去库存化的过程还未彻底完成,而且世界经济形势依然没有很大起色。以此判断,中国经济形势虽然总体趋于好转,但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国企下半年的盈利预期依然不容乐观。
(一)外因方面:外部需求持续下降,产能过剩
长期以来,中国很多行业的产能是按照出口量占总产能20%~30%来配备的。但在目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前些年经济高速增长所形成的一部分产能,其所对应的需求已经不复存在,而且很多国企为了稳定就业,没有及时调整产能。产销矛盾进一步拉大。尽管国家刺激经济的措施已收到一定成效,但消失的需求和启动的需求并没有很好地匹配,同时,以大量财政支出和货币投放为主要内容的4万亿元投资政策不具备持续性,其拉动效应已经在逐步减弱。从制造型企业相对占多数的地方国有企业上半年累计实现利润1370亿元,同比下降41%(与整体数据相差14个百分点)的数据可见一斑。
(二)内因方面:国企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大部分国企对自身的资源能力与市场竞争关系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没有建立真正适应市场化竞争的核心资源和能力。另一方面,对国企从一些领域退出,对产业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和结构升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政策机制调整的相对滞后,面对危机的结果自然不容乐观。政府相关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国企的政策性亏损。凡是敢于“政策性亏损”的,基本上属于垄断行业,而垄断之所以为市场经济所不容,就因为“政策性亏损”只是表面的、暂时的,而“政策性暴利”才是根本的、长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国企的政策性亏损是长久以来政策性暴利的必然。
国企盈利能力相对较弱。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利润率水平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但是劳动生产率和资产周转率最低,最终影响了国企的盈利水平。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国企茸业收入的下降远小于利润的下降,这表明国企盈利能力出现下降。而这一数据还是在4万亿投资主要由国企承担的情况下实现的,这更加说明国企创造利润的能力很低。
三、关于危机背后国企出路的几点思考
(一)加大力气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业链,成为企业金融危机之后打造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一些企业因产能过剩没有死在危机中,反而死在危机后。这些现象必须值得企业重视和思考。盲目重复投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痼疾,在经济危机导致需求绝对或相对萎缩的情况下,产能过剩再次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不仅已经从钢铁、电解铝、氧化铝、造船、水泥制造、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蔓延到风能、光伏等新兴产业,而且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压倒一切的应对危机举措客观上加剧产能过剩之势,因为启动消费旷日持久,大规模投资则可立竿见影。
在总体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企业在金融危机之后首当其冲面临由此带来的巨大压力和风险。首先,要有效应对产能过剩、产品结构老化的问题。金融危机后,这类的风险会迅速显现,并且要求应对的时间是短的。其次,可能会面临近几年由于扩张过度、整合能力滞后带来的问题。金融危机后,这类的问题也会由隐性转为显性、逐步显现出来。从本质上看企业过度扩展,是用新的潜在矛盾掩盖旧的显性矛盾。第三,经营模式滞后、资源整合体系落后带来的潜在压力将逐步显现。金融危机后,这类问题会在中长期逐步显现,要求时间不急,但是应对的难度最大。
这些问题的应对和处理,是企业在金融危机之后打造竞争力首先面临的问题。应对的措施大概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积极有效地处理过剩产能,主要体现为落后产能的淘汰和调整、产品结构的优化、资产重组等具体举措。第二个方面是科学地进行产业扩展,优化产业链。主要体现为协同、整合效应的实现。
(二)凝聚变革的动力,有效推进各项改革、革新成为企业在金融危机之后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从企业发展的状况看,金融危机来临之前所推行的各项改革依然处在探索的“路途”中。依然有相当多的改革没有推进到位,甚至还存在部分需要“实质性创新突破”的任
务没有完成,但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市场机会众多的光环下,很多矛盾被忽视了。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几年内,我国企业“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掩盖了不少的深层次问题。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虽然暴露出了一些企业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但是随之被国家“保增长、保就业”大目标下,这些问题没有被足够重视和得到应有的关注。
金融危机之后,着眼于竞争力的提升。企业必须有效地深化各项改革,由此促进竞争力的提升。关键举措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要加大力气进一步推进现代产权制度改革,并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依然有漫长的道路要走。我国企业公司治理体系的完善,既牵涉到体系的完善问题,还牵涉到外部环境的成熟和发展问题,更牵涉到文化层面的问题。另一个方面,积极有效地推进组织变革。组织模式是企业整合内外资源的保障,也是体现企业生存理念的重要表征。我国企业在组织模式上的落后是个不争的事实,由此带来的分工不合理、协作不到位、流程不顺畅、权责不清的现象必须的得以足够的重视。组织变革是一件系统性、复杂性、创新性、艰巨性兼具的一项变革活动,我国企业必须能够有效地推进组织变革,从而实现竞争力的重塑和提升。
一、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西方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最早提出金融深化理论,他们都认为金融抑制妨碍了储蓄投资的形成,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从而阻碍了经济发展。他们提出的金融深化,其实质就是放弃政府对金融领域的过度干预和保护,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优化金融结构和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正的投资、就业、收入和结构优化效应,从而建立起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金融深化的基本政策是实行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现在被概括为3P自由化,即价格自由化、产品自由化、参与自由化。
但在实践中拉丁美洲南锥体国家发生的一系列银行恐慌与倒闭,使人们对赞成金融自由化的一般论点产生怀疑。实际上,1994年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导致东南亚以至整个世界的经济萎靡不振,无不与过度金融自由化有关,金融自由化理论及其主张日益受到怀疑与批评。此时作为金融自由化的对立理论——金融约束论由斯蒂格利茨等人提出,但是通过透析该理论我们不难发现,金融约束实质上是在一国金融经济发展没有达到一定程度而进行金融自由化的前期准备,因此这两个理论并不矛盾,它们都是金融深化的途径和手段,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
随后,雷蒙德·戈德史密斯在其《金融结构与发展》一书中明确提出了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并就评价金融深化的程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指标:(1)货币化比率(M2/GDP);(2)金融相关率,是金融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3)金融资产的多样化,是社会融资方式变化发展的标志;(4)金融机构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是金融深化的另一特点,这是金融资产增长和金融市场扩大的主体;(5)金融资产发展的规范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金融深化理论已发展为一国的金融体制与该国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刺激和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论。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深化所取得的成果
1. 20多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成果。
20世纪70年代,麦金农和肖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成为指导发展中国家进行金融体制变革的重要理论依据。我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发展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在前进,在金融深化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具体表现如下:
(1)银行业建立了多元化的银行体系。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的二级银行体制,形成了以4大国有银行,3家政策银行,20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多元化的银行体系。
(2)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自1990年和1991年分别在上海和深圳建立了证券交易中心以来,中国的证券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特别是股票市场最为显着。从1993年~2000年我国上市股票数从217只增长到1099只,增长5倍多,而市价总额从3541.0亿元增长到41000.0亿元,增长11.6倍,上市公司数从183家发展到1025家,增长5.6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年~2001年>)。
(3)外汇市场的改革。外汇市场1994年以后,中国实行了结售汇制,建立了一个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1996年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1998年取消了外汇调剂市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3200亿(美元),2003年底估计达3500亿,可以说我国的外汇市场取得了重大成果,具备强大的抵御外汇风险和外债风险的能力。
(4)保险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中国保险市场以1949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成立为标志,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的保险业打破了中保的完全垄断,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共同竞争的局面。
(5)利率市场化。1996年开始逐步放开了部分利率,取消了同业拆借利率的最高限制,部分国债发行利率实行市场招标,公开市场操作的回购利率实行了市场招标。这些都表明利率朝市场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为最终的基准利率市场化创造了条件。
(6)金融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至今中国已出台了各项金融业的相关金融法,如:《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法》、《证券法》、《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等。
以上只是重点说明,我国金融业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许多的成绩,如:我国金融的电子化、基金市场的迅速扩大等等。这些说明了我国的金融体系的雏形已形成,有些方面已向国际接轨,特别是金融机构的会计制度,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等。
2. 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综合判断。
以上从各个方面粗略地说明我国金融改革的成效,但是我国金融深化的程度如何呢?我想以雷蒙德 · 戈德史密斯提出的有关指标来判断我国金融深化的综合程度。
从金融资产结构分析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与广义货币量M2均呈快速增长趋势,二者比值由1979年的0.361上升到1996年的1.121,平均每年上升4.2个百分点(见表1)。金融相关比率则从1979年的4.9%上升至1996年的81.6%,增长了15.6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4.26%(见表2)。这些充分反映了我国经济货币化与金融深化程度的明显加深。事实上,1996年我国金融深化程度已达到发达国家金融水平的一半以上,并初步迈入发达金融结构水平的行列。
三、对我国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及启示
对于金融体系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的理论联系,近几年西方的经济学者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他们的测试结果都认为经济水平与金融发展之间有着重要的相关性。1996年帕特里克为研究两者的因果关系也设计了一个有用的参考框架,提出了金融发展中“供给导向法”和“需求导向法”之间的区别。帕特里克的假设强调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因果关系,随后一些经济学家进行了实证研究,测试证明了帕特里克提出的一系列因果关系假设是正确。
自从1992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每年平均保持8%的速度增长,金融发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那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的关系呢?在这里我用实证分析来说明,选取了1979~2000年的有关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1年)),以GDP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以货币化比率(M2/GDP)来衡量金融深化的程度,将数据作因果关系(Granger)检验,结果如下:
用强制回归或逐步回归检验得出,因变量与所有自变量的关系均不显着,说明接受H 假设,即经济增长不影响金融深化。
实证的结果说明,我国的金融发展处于帕特里克提出的“供给导向”的金融发展模式,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经济的增长并未反过来促进金融发展,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的循环机制尚未建立,我认为这与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转轨的特征是相符的。因此,我国要加快经济发展,加速金融深化,使之更有力的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帕特里克的“需求导向”的金融发展模式,而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相互激励,相互制约关系,即金融深化的核心。
四、我国金融深化进程中仍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分析
尽管我国的金融深化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在进一步深化的进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也是我国金融业进一步改革的“攻坚问题”,主要是:(1)金融资产结构的不合理;(2)银行存在大量不良资产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主体地位尚未建立;(3)金融市场的缺位问题和金融机构的结构不合理;(4)利率市场化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5)金融市场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执法的严格和监督机制有待完善;(6)股票市场的分割状态和存在大量非流通股;(7)外汇兑换自由化问题。这些都是我国进一步金融深化的“拦路虎”,要真正实现金融自由化,必须认真解决上述问题。
从前面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的纽带尚未建立,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均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里对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解决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金融深化的次序安排;二是中国金融深化所采取的方式和机制的合理性,在金融深化的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融合的。按麦金农在《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一书中提出的最优次序,我将上述问题中的(1)、(2)、(3)、(4)(5)分为A类;(6)分为B类;(7)分为C类。A类问题是我们现阶段要解决的;B类在A类问题解决基础上和借助加入WTO的国际力量下逐步解决;最后解决C类问题。
首先,A类问题基本上是国内金融市场完善和自由化的问题。重点是银行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涉及金融体制、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改革,因此我认为重点要引入金融创新机制,金融创新在解决上述问题上将产生一个综合效应。具体来说,一是进行金融制度创新,确保金融资产发展的规范化;二是进行金融市场的创新,优化金融资产内部结构;三是进行金融机构创新,提高我国货币化进程的质量;四是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促进金融资产的多样化。
其次,B类问题,即股票市场的分割状态和存在大量非流通股。资本市场的分割主要指股票市场的A、B股问题;A、B不仅针对不同的投资对象,而且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解决的同股不同价的关键是A股和B股的并轨。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已具一定规模,在此基础上主要借助加入WTO后的外资力量实现A股和B股的并轨。 解决同股不同权的关键是实现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2002年,政府已经尝试将非流通股抛向资本市场,试验的结果是引起了股市的动荡,不得不暂停试点。这说明非流通股的减持并非一朝一夕事,而要循序渐进。我认为主要采取“转”的方式,如建立“公股减持基金”、 “债转股”、 “债转股基金” 等等来实现非流通股的减持。
最后是C类问题,即外汇市场的自由化。我国的外汇市场的改革走的是渐进式的道路,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这种策略是正确。只有在国内实现金融自由化的前提下,才能尽量避免因外汇市场的开放对国内的金融业产生重大冲击。我国外汇市场的自由化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条件不成熟,是决不能贸然实行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总之,中国金融深化的进程应当始终与其经济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相适应,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不同的金融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和策略,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