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护工护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7 15:56: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老人护工护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老人护工护理

篇1

【关键词】护士;老年人;护理

一 注重对老年病人的心理引导

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身处医疗战线的前沿,每天都会接触很多的急诊病人,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处处为老年人着想,发挥自己的职业特长,做到临危不惧,耐心指导,及时稳健的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成为护理工作者一项必须锻炼熟知的职业技能,协同社会共同迎接老年型社会的到来。

二 老年人医护特点分析

随着年龄的老化,老年人的身体各项职能呈现了下降的趋势,人到年老,更能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根据临床病例统计发现,当老年人的身体感到不适,很多老人在第一时间将病情与生死相连,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负担,恐慌将对病情的医治带来很大的阻碍。众所周知,良好的心态是病人康复是的一剂无形的良药,与医生积极配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我国导致老年人死亡的前三种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致病原因多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因此,作为一名护士对前来就诊的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及对老年人的心理卫生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工作的成效不仅可以预防疾病和生理改变给老年人带来的影响,还能使老年较好地处理好各种自身的、家庭的以及社会的心理问题,使老年人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更有利于病情的治疗。

在日常的工作中,护士工作人员通过不断的耐心指导,心细照顾,通过积极向上的话语,无微不至的照顾,耐心的交流,引导老年人真实的认识到自己的病情,减少对自身的精神刺激,战胜对病情的恐惧感、抑郁感与失落感,树立自信心,在心理上战胜病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三 通过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更好的服务老年患者

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关注和照顾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由此不但要对老年人的心理进行积极有效的辅导外,还要求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唯有此才能让老年更加放心的前来就医。

急诊科的护士,每天与老年患者接触的时间最多,在进行医护时严格按照护士条列的要求,事无巨细的开始每一个动作,按照正确的流程操作医疗器械,耐心的与有疑问的老年患者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心理疏导。

篇2

1.1研究对象本文运用的数据来自1998年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基础调查以及2002年跟踪调查(本项目由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主持,并得到美国Duke大学资助)。1998年共调查了22个省市自治区8959名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其中包括2418名百岁人。2002年新增了4894位65~79岁老人子样本,将年龄范围扩大到65岁及以上所有年龄。

1.2调查工具采用在MMSE基础上略加修改的适用于高龄老年人的认知量表。在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中认知能力的测量是根据问卷C部分(能力测试)除去C2-2以外的所有24个小问题计算得到。问卷C(能力测试)部分包括C1部分(一般能力)、C2部分(反应能力)、C3部分(注意力及计算能力)、C4部分(回忆能力)和C5部分(语言、理解与自我协调能力)。这24小题中,问题C1-6“一分钟说出的食物数”作为7分(即每说出一个食物计1分,说出7个及7个以上为7分),其他23小题各为1分,共计30分[1]。

1.3方法采取入户调查的形式,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进行逐个问卷调查。所有的入户访问调查由一名调查员、一名登记员和一名医务人员共同进行,医务人员对被访高龄老人进行基本健康体格检查,调查前先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调查工具的使用,以保证调查质量。

1.4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伤的筛选标准美国Mayo神经病学研究中心及Petersen[2]提出的MCI推荐标准:MMSE至少24分。国内肖世富[3]等将MMSE分值定在18~28分作为纳入MCI的标准。笔者按《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集(1998)》中定义:“认知健全”为24~30分,“低度认知损伤”为18~23分,“中度认知损伤”为10~17分,“重度认知损伤”为0~9分为标准筛查MCI[4]。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全部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一般情况2002年跟踪调查共计有16064名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包括3321名百岁老人。其中能计算得出认知能力得分(即问卷C部分除C2-2以外的所有题目答案无缺失)的共有6796人,年龄65~111岁。

2.2调查结果

2.2.1认知能力概况在最终分析的6796名老年人中,认知健全的有5843人,占86.0%,低度认知损伤的有715人,占10.5%,中度认知损伤的有209人,占3.1%,重度认知损伤的有29人,占0.4%。

2.2.2年龄与认知能力得分情况见表1。

表1按年龄分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人)

2.2.3受教育年限与认知能力得分情况见表2。

表2按受教育年限分的高龄老人认知能力(人)

2.2.4性别差异与认知能力得分情况见表3。

表3按性别分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人)

3讨论

3.1密切关注MCI人群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认知功能缺损状态。MCI的概念最早由Petersen[5]提出,特指有轻度记忆或认知损害但未达到痴呆的老年人,其病因不能由已知的医学或神经精神病状况解释。美国神经病学研究所(ANN)报道每年MCI进展为AD的发生率为6%~25%,Petersen等[6]对MCI患者进行了近3年随访研究,发现有10.0%~15.0%的MCI患者在1年后发展为AD,该数据表明,MCI者比不常老年人发生痴呆的比例高10倍,且2/3AD患者是由MCI转变而来。国内于宝成等[7]对部队老干部的调查数字为7.55%。因而学者们认为MCI(特别是遗忘型MCI,即Alzheimer型MCI)是由老年发展为AD的过渡阶段,是AD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见对MCI的早期干预有助于AD的防治。

3.2认知功能随年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明显表1显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随年龄变化非常明显,老年人认知功能健全的比例从65~79岁组的53%下降到100~111岁组的4.5%。虽然,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健康的百岁老人,但平均起来看,在高龄期,认知功能的减退仍随年龄增大而加速。国外研究表明,年龄是70岁及以上老人群体认知功能最好的预测因子,这可能与生物学生理学规律有关[8]。Lyretsos[9]等的研究也得出MMSE分随年龄增大均有不同程度认知功能减退的结论,且年龄越大减退程度越重。

3.3受教育年限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表2中显示老年人所受教育程度的年限长短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轻度认知受损的老年人中,受教育年限为0的构成比为66.0%,受教育年限为1~2年的构成比为10.3%,受教育年限为3~4年的构成比为9.7%,受教育年限为5~6年的构成比为7.1%,受教育年限为7~9年的构成比为3.9%,受教育年限为10~12年的构成比为2.0%,受教育年限为≥13年的构成比为1.0%。可见教育对认知功能有积极的作用,可减缓认知能力的下降。因此,平时应该鼓励老年人多学习、多读书、多接受新的信息。“老有所学”也是老年认知功能的保健要求。

3.4男性认知健全比例高于女性表3显示老年人认知功能存在性别差异,中国男性高龄老人的认知功能明显强于女性高龄老人,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高龄老人与女性高龄老人的认知功能差异不断扩大。此与许多研究结论一致,可能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关[10]。女性较男性长寿,增龄本身可能导致认知逐渐下降,随年龄增大Alzheimer病等各种类型痴呆患病危险性增高[11],也是认知功能性别差异的因素之一。因此,提示普遍对老人认知功能变化重视的同时,对女性老人认知变化更应注意。

4护理对策

4.1正确地对待老年、保持积极心态和良好情绪老年人的心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很大,消极情绪降低认知效应,积极情绪增强认知效应。因此,老年人应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乐观、积极地生活,以促使认识功能的健全状态能长久维持。子女们应持宽容的态度,不能嫌弃、讽刺和挖苦,帮助老年人树立信心,提高记忆力。

4.2改善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多食鸡蛋、鱼、肉,补充和供给卵磷脂、乙酰胆碱,可增加血液中有助于记忆的神经递质,多食豆类、麦芽、牛奶、绿色蔬菜、坚果等,有助于核糖核酸补充入脑内,提高记忆力。吸烟对认知功能有害,适量饮酒能防止认知功能的下降。因此,平时应尽量做到戒烟、酒。

4.3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参加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慢跑、散步、太极拳、太极剑等)可以延缓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的衰退,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在预防老年痴呆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建议老年人从事多种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从而平衡发展机体的功能,增进大脑健康。

4.4加强认知训练通过认知训练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记忆功能和智能。看报、读书、下棋、看电视与学习电脑、学外文单词、背诵诗词等,与人交谈讨论,保持良好的社会互动,都可以帮助保持和增强记忆功能与智能。用复述的方法强化记忆,让老人听熟悉的歌曲,一起聊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参加感兴趣的活动,建议老人写日记、周记,将做过的事记下来,有助于记忆,记备忘录,避免将要做的事情遗忘[12]。

4.5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很多,目前国内外正致力于MCI的干预研究,给予促智药或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如维生素E、银杏叶制剂[13]、金思维[14]、加味五子衍宗颗粒[15]、还脑益聪胶囊[16]、都可喜[17]、小剂量多奈哌齐(商品名:安理申)[18]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较好疗效。

MCI的研究是衰老和痴呆领域的重点。因AD不可逆转,而MCI患者通过早期干预治疗可延缓或阻止病情进展为AD。因此,密切关注MCI人群,加大对其健康干预的力度,越来越迫切地摆到我们面前。预期通过对MCI的有效干预和护理措施,将可显著降低痴呆的发病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其有一个健康、美好的晚年生活。这对于我国即将到来的老龄社会也将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敖晋,柳玉芝.中国高龄老人认知下降及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119-122.

2PetersenRC,DoodyR,KurzA,eta1.Currentconceptsinmildcognitiveimpairment.ArchNeurol,2001,58:1985-1992.

3肖世富,姚培芬.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神经心理测验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9,9(3):129-132.

4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研究课题组.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集(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5.

5PetersenRC,SmithGE,WaringSC,etal.Aging,memory,andmildcognitiveimpairment.IntPsychogeriatr,1997,9(Suppl1):65-69.

6PetersenRC,SimithGE,WaringSC,etal.MildCognitiveImpairment:ClinicalCharacterizationandOutcome.ArchNeurol,1999,56(3):303-308.

7于宝成,王玉敏,田京利,等.军队离退休干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率调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5):505.

8顾大男,仇莉.中国高龄老人认知功能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9(2):3-13.

9LyretsosCG,CHENLS,AnthongJC.Cognitvedeclineinadulthood:An11.5yearfollow-upoftheBaltimoreEpide-miologicCatchmentAreastudy.AmJPsychiatry,1999,156:58-65.

10张永莉,赵贵芳.城市老年人认知功能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山东精神医学,2004,17(4):215-217.

11RaplanandSadocr.SynopsisofPsgchiatry,8thed.Baltimore:Williams&W:Irins,1998,328.

12白娇娇,冯秀卿.对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57-78.

13严镭,王树声.银杏叶制剂对老年痴呆病人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5):175-177.

14田金洲,朱爱华.金思维治疗社区轻度认知损害老年患者记忆减退症状的1年随访.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0):987-991.

15王学美,富宏.加味五子衍宗颗粒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5):392-395.

篇3

我科共有病房14间,病床52张,护士15名,护理员16人,平均每日住院患者约60人,而其中长期卧床且无生活自理能力的约为30人,长期留置尿管患者16人,长期留置胃管患者8人,每日输液人数约50~60人。要为这么多的患者进行专科护理的同时进行生活护理就成了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我院领导指示我们“没有完美的个人,却有完美的团队,成功的力量来自于协作”。借这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契机,我们经过摸索与实践,逐渐练就了一个优秀的护理团队,以较少的护理人力资源最大化的完成这项工作任务,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住院患者的经济负担,并让老年患者得到专科护理的同时,获得更为专业的生活护理。具体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1 具体做法

1.1 重视护士责任心的培养,树立团队意识。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让全体护士明白,我们这个团队需要互相协助、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项重要而且艰巨的任务,这是一个挑战,我们一定能完成。

1.2 分能力使用护士,充分发挥每个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因人施用。办公班岗位选择沟通能力强、电脑操作熟练、反应机敏的中年资护士。由年资长且工作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小组长,负责督导组员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1.3 责任到人,分组管理。每间病房有两名责任护士,保证每位患者每日都有责任护士,如责任护士不在则由本组组长负责该患者。

1.4 重新制订各班岗位职责。全天的护理工作内容均能责任到人,使工作忙而不乱。要求护士不仅需完成常规的治疗护理,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指导科室护理员完成病人的生活护理。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更多了,在落实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观察更细微、更全面,更有预见性,特别是对危重症患者,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更加重要,不仅解决了家属护理的困难,保障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卫生需求,对疾病的观察、康复及并发症的预防也有很大帮。

1.5 弹性排班,满足病人需求的保证。每天根据科室的病人数量与病情的轻重及时调整护理人员,设有一个机动班,弹性增减班次。每位护士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每天必需完成本班的工作才能下班。全科人员做到通信24小时畅通,随叫随到,保证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

1.6 制订护理工作的流程与制度,规范护理服务。加强基础护理内容的培训,使大家都能又快又好的完成患者的生活护理。增加护理班,加强患者的晚间生活护理。

1.7 护理部对必要的护理文书书写推行表格化速记形式,减少了护士书写护理文书的工作量,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患者沟通、交流,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

1.8 每间病房有一名护理员,在责任护士的指导及监督下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并负责保持病房的整洁。由于平均每间病房有2-3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则每位患者只需支付35元的陪护费,减低了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

篇4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203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174-0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长寿的人随之增多。老年人骨质疏松极易发生髋部骨折,使病人丧失行走功能,长期卧床易诱发多种并发症。髋关节置换术可以使此类病人避免长期卧床,早期恢复功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中,男32例,女8例,60-70岁25例,71-80岁13例,80岁以上2例。合并症有:高血压8例,糖尿病3例。

1.2手术方法:根据病情行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均采用后外侧途径,行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实施手术。

1.3结果:通过细致有效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均恢复了行走功能,生活能自理。

2.临床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评估患者全身情况,观察生命体征,询问患者以往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及生活习性,并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2.1.2心理护理:由于手术部位特殊,患者担心手术效果,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心理,护理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向患者讲清手术的治疗目的及过程;多与患者沟通,讲明情绪和疼痛的关系;介绍术中及术后使用镇痛泵减轻疼痛,使病人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2.1.3皮肤准备:术前1天骨科手术常规备皮,用0.5%碘伏消毒手术野皮肤,无菌巾包裹。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氧饱和度、及伤口渗血情况,准确记录引流量、引流量过多、血压100次/分,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2.2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患肢由于限制,制动,活动少,血液回流不畅,以及骨折,手术的失血、血液浓缩,易引起静脉血栓形成[1],因此,我们在术后1-2天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的主动伸屈运动,观察患肢皮温、颜色、肿胀程度等。抬高患肢30°,促进静脉回流。

2.2.3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的预防:老年人身体状况差,易并发褥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故在卧床期间,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臂下置气圈或小软枕,必要时使用气垫床,以减少局部受压。同时进行呼吸训练,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定期协助翻身拍背,必要时行雾化吸入。另外,患者多留置尿管,应鼓励多饮水,并做好会的护理,每日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两次,每周更换尿管。

2.2.4髋关节脱位的预防:大多数脱位发生于手术后3个月内,通常发生在病人的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尚未恢复前,将髋关节放于不适当的位置时发生[2],因此,患肢保持外展30°制动,防止过度内收、外旋及盘腿动作。

2.2.5合并内科疾病的护理:本组40例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居多,除做好专科护理外要认真观察内科疾病,同时进行合理的饮食调理,配合医生监测各项指标。

3.康复指导

术后穿丁字鞋,防止髋内收,外旋,术日可向患侧翻身15-20°,次日可将床头抬高30-50°取半卧位,术后2-3天翻身侧卧,两腿间垫软枕,术后第一天即可进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踝关节进行主动伸屈练习,同时进行呼吸训练[3]。2周左右扶双拐不负重下地行走。在康复训练中,护理人员给予指导和看护,根据病人的肌肉恢复情况通常在6-8周拄单拐行走,3个月后弃拐。

参考文献

篇5

1术前心得

1.1心理沟通与支持 此类病人多因突如其来外伤所致,起病突然,病人心理难以承受,担心自己年领大,无法耐受手术。有的患者又因为经济原因,怕给子女带来带来负担,不愿意接受手术,采用消极的治疗方式。针对不同心理状态,我们耐心真诚与病人进行沟通与交流,向他们讲解手术原理、手术优越性及安全性,虽然一次性费用多一点,但可以缩短住院及卧床时间,术后2-3周即可以下床扶拐行走。并且介绍手术成功者来“现身说法”,消除他们的顾虑,乐意接受手术。

1.2术前功能锻练及康复指导

1.2.1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鼓励患者用双手、腰部及健侧下肢支撑,抬高臀部,以利于放置便盆,练习在床上解大小便,防止发生便秘及尿留。

1.2.2肢体及关节功能锻练指导。告知并指导患者做 股四头肌收缩运动;踝关节背屈、绷紧小腿肌肉10-20秒后放松,再绷紧-放松,如此循环,每次20-30个循环,每天3-4次。直腿抬高训练;伸直膝关节,背曲踝关节,足跟离床20cm,抬高10s,放松落下10s,如此循环,每次10-20个循环,每天3-4次。

1.3充分术前准备,正确估计手术耐受力 术前做好各种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凝血四项,心电图,血糖等,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正确估计对手术的耐受力,对潜在其它疾病的危险因素,术前应做好对原发病治疗,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风险性。术前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增加机体抵抗力。手术前一天对手术区皮肤备皮,术前禁食10-12h,禁饮4-6h,术前晚保证充足的睡眠。

1.4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这类病人均为老年病人,加上长期卧床 ,易发生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口腔感染及褥疮等并发症。应按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做深呼吸运动,以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口腔清洁,每日行口腔护理两次,以预防口腔感染;保持床铺清洁平整,防止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勤翻身,勤擦洗,勤更换,勤按摩,以预防褥疮发生。

2术后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1.1生命体征观察由于该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同时患者均为老年病人,耐受力差,因此术后严密观察病情至关重要,特别是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常规每1h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必要时上心电监护仪进行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本组有5例曾发生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休克现象,经及时处理得以恢复。

2.1.2疼痛的观察及处理 术后安镇痛泵的患者,一般疼痛可以耐受。对未安镇痛泵而疼痛较剧烈者,除耐心向患者解释,安慰患者外,应及时药物镇痛,防止因疼痛而引起血压升高,胸闷等其它意外发生。手术4-5天后仍诉伤口疼痛,要观察伤口渗液及体温变化,防止伤口感染。

2.2创口负压引流管护理 保持创口负压引流管的持续通畅,以便及时吸出渗出液,防止创口内积血而导致感染和术后形成血肿,影响伤口愈合。密切观察引流量,色,性状,若引流量多且颜色鲜红时,及时报告医生。

2.3术后康复指导

2.3.1正确与制动术后患足穿矫正鞋,使足尖向上,保持外展30度中立位,防内旋;术后在患肢膝下垫一软枕,防止患肢放在健肢上,导致过度内收。

2.3.2功能锻炼指导向患者仔细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让患者明白早期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① 术后6h血压正常,可在床上做上肢运动,股四头机收缩锻炼,踝关节主动屈伸,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使肌肉保持一定张力,防止肌肉萎缩。②术后2-3天拔出负压引流管后,根据术后x线片结果,判断假置情况,开始进行系统康复练习。在床上进行髋关节屈伸活动练习,髋关节内外旋练习,屈髋应低于45度,以后逐渐增加屈度,但应避免大于90度,每天练习2-3次,每次20-30分种。③根据手术及病人恢复情况,一般术后2-3周可扶拐,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患肢不可用力负重。④患者上下床方法指导: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健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患肢外展屈髋小于45度,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腿离床,并使足着地,再扶拐杖站起。上床时按反方向进行,即患肢先上床。

3出院指导

篇6

3年前在法国第三旅行社退休的贝特郎先生,是法国最早的换工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如今他领导下的“法兰西老人民间换工”组织已有450名成员。他说,参加换工组织的老人大部分是拿中低档薪金的阶层,至于交换的内容,城市和乡村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在乡村,实物交换大约能占总交换价值的25%,而对城市老人而言,换工还有促进交往和休闲旅游的作用。

联合国社会发展部的一位官员认为,出现在法国的这种老人民间互利换工形式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这类活动在向老人提供廉价交易时,也满足了他们继续开展人际交往和消遣的愿望,值得其他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借鉴。

荷兰为老人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

荷兰是一个老龄化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3%。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荷兰逐步形成了一个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公共照料系统,使全体老年人在社会服务系统中安度晚年。

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政府安排他们入住护理院。这些护理院一般有80~150个床位,每套为独立的单元,里面有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还有一整套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家具和厨卫设备。这些护理院对老人非常尊重,除服务人员外,外人进入老人房间,必须先征得老人同意,入住这里的老人,都需要特殊照料,90%以上是永久居住,并在那里离开人世。

对生活能够自理不需要照料的老人,政府建造了老年公寓供他们居住。公寓设有为老年人服务的活动设施,配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还有一些公寓在老人护理院周围,由养老机构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

篇7

术后护理

①术后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肢端血供及创面出血情况,注意保持创口引流管通畅和敷料清洁干燥,加强饮食护理,手术6h内完全禁食,6h后可食流食,以避免术后疼痛。②一般并发症的预防。老年患者自身的细胞和脏器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衰弱,而且自身原发病较多,营养供给状况较差,抗感染能力较差,免疫功能降低,因此,手术后需加强并发症护理,降低临床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前应加强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并在术后适量应用抗生素,嘱患者早活动、早起坐,帮助患者提高肺活量,主动排痰咳嗽,协助患者拍背翻身,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术后4h排尿1次,加强膀胱功能锻炼。嘱患者多饮水,避免发生尿路感染。指导患者掌握征的气垫床和麋子垫的使用,以及抬臀训练方法,避免发生褥疮。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术后应加强血糖监测,适量应用胰岛素,保证血糖值得到有效控制。③术后康复训练。老年患者自身的活动力较差,加之骨折后活动量显著降低,因而会对手术治疗的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患者需在术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伤侧肢体与健康肢体肌肉功能的恢复,实施足趾的收缩和等长收缩运动,能够避免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的改善。护理人员在为老年患者提供指导时,要做到细心、热心、耐心,并控制好运动量,随着患肢功能的恢复,逐步提供运动量和锻炼次数,以不感疲劳与疼痛为宜。术后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制定系统的功能锻炼计划,制定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使患者树立恢复的信心。待麻醉效果消失后,可在原下实施踝关节伸屈和股四头肌自主等长收缩活动。手术4~6周后能够扶双拐行不负重下地行走,手术术后6~8周后负重去拐行走。离床活动开始后,需在专人辅助下行走,有助于功能锻炼的实施,避免跌倒。患者出院后,嘱其3个月内不能侧卧,同时要禁止上厕所使用蹲坑、下蹲和盘腿等动作,防止假体发生脱位与松动。同时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避免恐惧和急躁心理,帮助患者真正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巩固手术治疗效果的目的。

经过手术治疗和临床护理,所有140例患者中,共有23例患者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4%。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和发生率,如表1所示。3讨论综上所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需要患者家属、患者本身和护理人员三方的共同配合,在各个围手术期节段,给予患者系统的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术前做好各项手术准备,实施全过程的心理护理,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且术后尽早实施功能恢复性锻炼,有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另外一组为观察组,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

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有:①有目的地做好宣教工作。由于绝大多数的青年患者对心绞痛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会产生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特点,因此护理人员可采取办板报、发放健教咨询手册、面对面以及小组宣教等诸多教育形式对初发心绞痛的常识进行宣传,并且责任护士应适时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将心绞痛的病因、诱因、症状、预防措施以及相应的治疗等对其进行讲解,让其能够对该病症有一定的了解,对患者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其能够保持乐观的情绪,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念,使不良心理得以有效消除,从而能够使治疗的顺利进行得到保证。②注意保护性治疗。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尽量不要在患者面前对病情进行讨论,在谈话时语言要尽量谨慎,对不良刺激进行避免或者是减轻,从而使患者的猜疑、恐惧等一些不良心理的出现进行有效的预防。③给予相应的预见性处理。在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有恶心、头痛、呕吐等,因此医护人员应将可能出现的诸多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处理与预防措施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④充分发挥治疗的作用。对于护理人员而言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娴熟的护理技能为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的关键。在相应的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护理计划的正确执行、规范化操作以及合理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工作为使治疗顺利进行以及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得到保证的一项重要措施。

篇8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47-01

1 临床资料

本组55例中,其中男性占15例,女性40例,年龄65-95岁,平均年龄79岁,经手术后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12个月,均基本达到生活自理和不负重工作。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此类患者多为年老体弱,病程较长,对治疗失去信心,同时对人工关节易产生怀疑态度,因此,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对于本病治疗的新进展,加强与患者主动交流,生活上注重关心体贴,尊重病人,减少患者孤独感,消除焦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2 病情观察:注意观察血运及体温情况。如患肢的自觉症状、温度、颜色、足背动脉博动情况,术后体温如超过39℃时采取降温及针对性措施,观察伤口敷料及引流液性质、颜色、引流量的变化,如发现引流量多,颜色深,24小时引流量大于400ml,注意失血性休克发生,通知医生,引流管应避免扭曲、折叠、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堵塞,每日更换引流袋,病人卧位引流管应低于身体高度,防止逆行感染,引流量24小时少于50 ml,即可拔管。对于全麻患者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使用镇痛泵患者注意观察尿量,必要时要导尿。

2.3 护理:术后应卧硬板床,注意使患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不可向内收拢,预防手术脱位,双大腿之间放枕头,保持双下肢分开,还可将患侧脚以丁字鞋固定,用软枕抬高患肢15°-20°。翻身时应使髋部和膝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将髋关节整个托起,不可牵拉拖动患肢,并且患侧向健侧翻身,双腿间垫软枕,预防髋关节意外脱位。

3 功能锻炼

3.1 踝泵动作,逐步屈伸足踝部,可每5分钟或10分钟作1疗程。可术后第一天即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由被动向主动过渡[2]。

3.2 踝旋转动作,活动踝部先向另一足转,用以相反方向外转,每天3-4次,每次10下。

3.3 收缩臀力,收紧臀部肌肉,维持着从1数到5,再放松,每天3-4次,每次10下。

3.4 外展动作,把下肢滑向外侧,越远越好,再收回,每天3-4次,每次10下。

3.5 直腿高举动作,收缩大腿肌肉直到下肢在床上完全伸直,在收缩肌肉情况下,从床上提高几公分,维持5到10秒钟,直到疲劳为止。

3.6 股四头肌锻炼,伸直下肢,收缩大腿肌肉,每次维持5到10秒钟,每10分钟内做10次,直到疲劳为止。

4 并发症护理

4.1 肺部感染护理:加强呼吸练习,鼓励进行深呼吸、咳嗽,以增加肺活量,保持口腔卫生,加强呼吸道护理,对于长期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如痰多且粘稠,难以咳出时用糜蛋白酶加庆大霉素加上地塞米松雾化吸入,上、下午各1次,定期痰培养,根据结果,选用抗生素。

4.2 泌尿系感染护理:留置导尿管者,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保持低位尿液引流,每3-5天更换尿管1次,鼓励多饮水,防尿道感染,留置尿管患者可用0.02%呋喃西林液膀胱冲洗,早晚各1次,每次250ml,每2周更换尿管1次。

4.3 褥疮护理: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在患肢制动,保持床铺平整干燥,随时要换潮湿的床单,老年患者因为皮肤干燥,血供差,加之术后卧床时间长的原因,很容易出现褥疮。因此保持皮肤清洁,床整无渣屑。

4.4 糖尿病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后,因应激反应、血糖常偏高,因此,伤后2周内每日至少测血糖1次,控制血糖波动于正常范围。

5 康复指导

5.1 首先要进行下床方法指导,术后3-14天(平均7天)无异常情况可扶拐或搀扶下床活动[3]。患者上下床均应于手术侧进行,下床时患肢先下,上床时健肢先上,行走前先协助患者练习床边站立和坐高低凳,坐高低凳时患肢膝部应低于髋部,双腿分开8-15cm,使用助行器行走,健肢在前先行,患肢跟上再移动助行器向前。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活动时间,活动范围。

5.2 从事日常家务劳动,避免重体力活及剧烈运动,注意做到三不:不负重、不做盘腿动作、不坐矮凳子(即屈髋

不弯腰拾东西,避免髋关节内收、内旋位时自坐位站起不可使用蹲厕、坐厕便桶高度不可过低,生活中最好穿防滑鞋、防止跌倒。如穿裤子时先患侧后健侧,穿袜子伸髋屈膝进行。3个月不侧卧,避免完全坐位,卧床时只取平卧半卧位,6个月内避免患肢外旋内收,本病例均顺利完成康复护理。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75-2777

篇9

1.1 研究对象 本文运用的数据来自1998年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基础调查以及2002年跟踪调查(本项目由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主持,并得到美国Duke大学资助)。1998年共调查了22个省市自治区8959名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其中包括2418名百岁人。2002年新增了4894位65~79岁老人子样本,将年龄范围扩大到65岁及以上所有年龄。

1.2 调查工具 采用在MMSE基础上略加修改的适用于高龄老年人的认知量表。在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中认知能力的测量是根据问卷C部分(能力测试)除去C2-2以外的所有24个小问题计算得到。问卷C(能力测试)部分包括C1部分(一般能力)、C2部分(反应能力)、C3部分(注意力及计算能力)、C4部分(回忆能力)和C5部分(语言、理解与自我协调能力)。这24小题中,问题C1-6“一分钟说出的食物数”作为7分(即每说出一个食物计1分,说出7个及7个以上为7分),其他23小题各为1分,共计30分[1]。

1.3 方法 采取入户调查的形式,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进行逐个问卷调查。所有的入户访问调查由一名调查员、一名登记员和一名医务人员共同进行,医务人员对被访高龄老人进行基本健康体格检查,调查前先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调查工具的使用,以保证调查质量。

1.4 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伤的筛选标准 美国Mayo神经病学研究中心及Petersen[2]提出的MCI推荐标准:MMSE至少24分。国内肖世富[3]等将MMSE分值定在18~28分作为纳入MCI的标准。笔者按《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集(1998)》中定义:“认知健全”为24~30分,“低度认知损伤”为18~23分,“中度认知损伤”为10~17分,“重度认知损伤”为0~9分为标准筛查MCI[4]。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包对全部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02年跟踪调查共计有16064名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包括3321名百岁老人。其中能计算得出认知能力得分(即问卷C部分除C2-2以外的所有题目答案无缺失)的共有6796人,年龄65~111岁。

2.2 调查结果

2.2.1 认知能力概况 在最终分析的6796名老年人中,认知健全的有5843人,占86.0%,低度认知损伤的有715人,占10.5%,中度认知损伤的有209人,占3.1%,重度认知损伤的有29人,占0.4%。

2.2.2 年龄与认知能力得分情况 见表1。

表1 按年龄分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 (人)

2.2.3 受教育年限与认知能力得分情况 见表2。

表2 按受教育年限分的高龄老人认知能力 (人)

2.2.4 性别差异与认知能力得分情况 见表3。

表3 按性别分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 (人)

3 讨论

3.1 密切关注MCI人群 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认知功能缺损状态。MCI的概念最早由Petersen[5]提出,特指有轻度记忆或认知损害但未达到痴呆的老年人,其病因不能由已知的医学或神经精神病状况解释。美国神经病学研究所(ANN)报道每年MCI进展为AD的发生率为6%~25%,Petersen等[6]对MCI患者进行了近3年随访研究,发现有10.0%~15.0%的MCI患者在1年后发展为AD,该数据表明,MCI者比不常老年人发生痴呆的比例高10倍,且2/3AD患者是由MCI转变而来。国内于宝成等[7]对部队老干部的调查数字为7.55%。因而学者们认为MCI(特别是遗忘型MCI,即Alzheimer型MCI)是由老年发展为AD的过渡阶段,是AD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见对MCI的早期干预有助于AD的防治。

3.2 认知功能随年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明显 表1显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随年龄变化非常明显,老年人认知功能健全的比例从65~79岁组的53%下降到100~111岁组的4.5%。虽然,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健康的百岁老人,但平均起来看,在高龄期,认知功能的减退仍随年龄增大而加速。国外研究表明,年龄是70岁及以上老人群体认知功能最好的预测因子,这可能与生物学生理学规律有关[8]。Lyretsos[9]等的研究也得出MMSE分随年龄增大均有不同程度认知功能减退的结论,且年龄越大减退程度越重。

3.3 受教育年限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表2中显示老年人所受教育程度的年限长短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轻度认知受损的老年人中,受教育年限为0的构成比为66.0%,受教育年限为1~2年的构成比为10.3%,受教育年限为3~4年的构成比为9.7%,受教育年限为5~6年的构成比为7.1%,受教育年限为7~9年的构成比为3.9%,受教育年限为10~12年的构成比为2.0%,受教育年限为≥13年的构成比为1.0%。可见教育对认知功能有积极的作用,可减缓认知能力的下降。因此,平时应该鼓励老年人多学习、多读书、多接受新的信息。“老有所学”也是老年认知功能的保健要求。

3.4 男性认知健全比例高于女性 表3显示老年人认知功能存在性别差异,中国男性高龄老人的认知功能明显强于女性高龄老人,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高龄老人与女性高龄老人的认知功能差异不断扩大。此与许多研究结论一致,可能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关[10]。女性较男性长寿,增龄本身可能导致认知逐渐下降,随年龄增大Alzheimer病等各种类型痴呆患病危险性增高[11],也是认知功能性别差异的因素之一。因此,提示普遍对老人认知功能变化重视的同时,对女性老人认知变化更应注意。

4 护理对策

4.1 正确地对待老年、保持积极心态和良好情绪 老年人的心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很大,消极情绪降低认知效应,积极情绪增强认知效应。因此,老年人应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乐观、积极地生活,以促使认识功能的健全状态能长久维持。子女们应持宽容的态度,不能嫌弃、讽刺和挖苦,帮助老年人树立信心,提高记忆力。

4.2 改善饮食结构,保证营养 多食鸡蛋、鱼、肉,补充和供给卵磷脂、乙酰胆碱,可增加血液中有助于记忆的神经递质,多食豆类、麦芽、牛奶、绿色蔬菜、坚果等,有助于核糖核酸补充入脑内,提高记忆力。吸烟对认知功能有害,适量饮酒能防止认知功能的下降。因此,平时应尽量做到戒烟、酒。

4.3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参加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慢跑、散步、太极拳、太极剑等)可以延缓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的衰退,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在预防老年痴呆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建议老年人从事多种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从而平衡发展机体的功能,增进大脑健康。

4.4 加强认知训练 通过认知训练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记忆功能和智能。看报、读书、下棋、看电视与学习电脑、学外文单词、背诵诗词等,与人交谈讨论,保持良好的社会互动,都可以帮助保持和增强记忆功能与智能。用复述的方法强化记忆,让老人听熟悉的歌曲,一起聊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参加感兴趣的活动,建议老人写日记、周记,将做过的事记下来,有助于记忆,记备忘录,避免将要做的事情遗忘[12]。

4.5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有很多,目前国内外正致力于MCI的干预研究,给予促智药或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如维生素E、银杏叶制剂[13]、金思维[14]、加味五子衍宗颗粒[15]、还脑益聪胶囊[16]、都可喜[17]、小剂量多奈哌齐(商品名:安理申)[18]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较好疗效。

MCI的研究是衰老和痴呆领域的重点。因AD不可逆转,而MCI患者通过早期干预治疗可延缓或阻止病情进展为AD。因此,密切关注MCI人群,加大对其健康干预的力度,越来越迫切地摆到我们面前。预期通过对MCI的有效干预和护理措施,将可显著降低痴呆的发病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其有一个健康、美好的晚年生活。这对于我国即将到来的老龄社会也将有积极意义。

1 敖晋,柳玉芝.中国高龄老人认知下降及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119-122.

2 Petersen RC,Doody R,Kurz A,et a1.Current concepts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rch Neurol,2001,58:1985-1992.

3 肖世富,姚培芬.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神经心理测验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9,9(3):129-132.

4 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研究课题组.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集(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5.

5 Petersen RC,Smith GE,Waring SC,et al.Aging,memory,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Int Psychogeriatr,1997,9(Suppl 1):65-69.

6 Petersen RC,Simith GE,Waring SC,et al.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Outcome.Arch Neurol,1999,56(3):303-308.

7 于宝成,王玉敏,田京利,等.军队离退休干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率调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5):505.

8 顾大男,仇莉.中国高龄老人认知功能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9(2):3-13.

9 Lyretsos CG,CHEN LS,Anthong JC.Cognitve decline in adulthood:An 11.5 year follow-up of the Baltimore Epide-miologic Catchment Area study.Am J Psychiatry,1999,156:58-65.

10 张永莉,赵贵芳.城市老年人认知功能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山东精神医学,2004,17(4):215-217.

11 Raplan and Sadocr.Synopsis of Psgchiatry,8th ed.Baltimore:Williams & W:Irins,1998,328.

12 白娇娇,冯秀卿.对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57-78.

13 严镭,王树声.银杏叶制剂对老年痴呆病人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5):175-177.

14 田金洲,朱爱华.金思维治疗社区轻度认知损害老年患者记忆减退症状的1年随访.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0):987-991.

15 王学美,富宏.加味五子衍宗颗粒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5):392-395.

篇10

7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压等其他内科疾病和骨质疏松症。发生肱骨头粉碎性骨折时,若采取保守治疗,疗效较差。为恢复肩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我院于2006年6月2011年10月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头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8例,并进行随访观察,疗效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例,男3例,女5例。70~75岁6例,75岁以上2例,均为单侧粉碎性骨折,其中左侧6例,右侧2例。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3例,四部分骨折5例。均为不慎跌倒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及肩关节活动障碍,所有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伴有1或2种以上内科疾病。伴发糖尿病3例,高血压、冠心病2例,慢性支气管炎1例;伴发糖尿病或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2种以上内科疾病2例。

2.方法 完善术前准备,积极控制内科疾病后在全身麻醉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毕予悬吊巾固定患肢于肘关节屈曲90°的功能位,早期康复训练;术后建立联谊卡,随访追踪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和肩关节活动范围情况并进行统计。

结 果

全部病例内科疾病均有效控制,术中、术后未出现并发症。8例随访时间3~25(12±4.5)个月。患者均能完成日常穿衣、梳头等动作,关节活动范围:患肩关节前屈分别为60°~80°,前屈上举130°~160°,后伸25°~30°,内收8°~15°,外展70°~80°。根据Neer评分标准和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协会肩关节评估[1]:优4例,良3例,可1例。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意外创伤使病人承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对手术的期望值较高,但又存在怀疑、焦虑和恐惧等心理。产生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有严重而无法耐受的疼痛及对人工肱骨头置换不了解,担心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在术前向患者耐心介绍有关的基本知识,包括基本原理及治疗效果。同时针对不同个体应用行为控制技术和心理社会支持,解除患者思想顾虑,使之主动配合医疗护理工作,提高手术成功率。

2.详细了解病史,正确评估病情及手术耐受力 患者为高龄老年人,合并各种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肺疾病、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应积极请相关科室会诊,处理内科疾病,控制血压、血糖,改善心肺功能,加强营养,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质、易消化的饮食,使之能承受手术创伤带来的损害,并根据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指导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3.术前准备 ①完善术前的各种化验、检查,排除手术绝对禁忌证。②术前摄双侧肩关节X线,供术者预测手术的难度及用于术中对照。③手术时间一般在伤后3~7天。术前指导患者正确应用颈腕吊带制动,起到扶托作用,减少移位引起的疼痛。④术前适应性训练,指导病人行床上大小便及手、腕部功能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减轻疼痛。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按硬膜外麻醉后常规护理。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征变化,1次/小时。注意观察患肢远端动脉搏动及手指的感觉、皮温、色泽、活动和患肢有无肿胀、疼痛及程度的变化。保持负压引流管有效引流,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敷料的渗出及包扎情况,若短期引流量大,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并关闭引流管,密切观察患肢肿胀情况。

天,引流液≤30 ml可考虑拔管。本组1例术后2小时引流量280 ml,夹管1小时后开放引流管,其余术后第一天引流量100~150 ml,第二天引流量10~30 ml,均为术后48 h拔管。

2.与疼痛护理 置换早期人工肱骨头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尚未修复,所以关节不稳定,如果术后患者不正确或护理不当,均可导致术侧肩关节脱位。故术后予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患肢用悬吊巾固定置肘关节屈曲90°的功能位悬吊于胸前,肩关节外展、前屈各45°,旋转中立位,患肢下垫薄枕抬高患肢,6小时后可予垫枕或半坐卧位,绝对禁止患侧卧位。由于术后伤口疼痛可直接影响病人生命体征的稳定及睡眠和休息,从而影响伤口愈合及功能的恢复,应重视术后疼痛的控制,积极采取口服、肌肉注射或自控镇痛泵技术等多模式镇痛措施。

3.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肩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包括肩盂假体松动、肩关节不稳定、肱骨假体脱位、感染、神经损伤等。肩关节置换术的感染率小于0.5%,这与肩关节周围丰富的血运有关[2]。但术后感染是一个灾难性并发症,常引起关节疼痛,手术失败。因此,术前积极处理可能感染因素,如皮肤有无擦伤或皮肤病等,术前晚、术中及术后遵医嘱给予抗生素5~7天,同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引流管有效引流,尽量缩短置管时间能有效预防感染。对于假体脱位,预防措施是术者对假体的适宜选择和安装技术,病人遵循医护人员康复指导,不操之过急,循序渐进活动肩关节。防止外伤,积极治疗骨质疏松能有效预防假体下沉、脱位。

4.康复训练 向患者强调术后功能锻炼是重建关节活动度、有效减少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应积极配合。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

①第一阶段:手术后肩关节疼痛是影响患者早期锻炼的重要因素。为保证术后康复计划的进行,我们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减轻疼痛,以争取早期功能锻炼,此阶段主要是主动活动患侧肘、腕、手诸关节,被动及辅助活动肩关节。首先是麻醉清醒后即可主动行握、松拳练习。术后第1天,在护士的协助下被动屈伸肘关节逐步主动伸、屈肘关节,术后2~3天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后,可做“钟摆样”运动。方法:病人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弯腰90°,上臂自然下垂,患肢在悬吊带内做肩关节前后、左右摆动[3],每天3次,每次20下。术后2~3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内收、内旋锻炼,每日2~3次,每次20~30下,持续4~6周。

②第二阶段:康复主要涉及肩关节早期主动活动、肩带肌肉等张力训练及肩关节牵伸练习,鼓励患者应用患肢进行免负重的日常生活练习[4]。从等张收缩到抗阻力锻炼,循序渐进,指导、督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患肢,如端碗、夹菜、刷牙、系裤带等,发挥患肢功能。

③第三阶段: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康复训练需持续12~18个月[5]。此阶段内容主要是在保证患侧肩关节恢复良好的前提下进一步地加强练习,加强肌力和耐力,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和力量,逐步达到生活自理。

护理体会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患者肱骨头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手段,对于解除患者痛苦,恢复患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其远期效果与手术操作熟练水平、围手术期的护理及个体化、系统化、分阶段的康复训练及护理密切相关。护理注重以下环节:①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做好充分准备;②处理内科疾病,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手术耐受性;③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④术后重视和疼痛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⑤制定并实施系统、个性化康复训练。由于人工肩关节置换的康复锻炼,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支持工作,尽量使病人及家属认识到术后康复的重要性,自觉循序渐进参与康复锻炼,从而最大程度地恢复关节功能。既要避免由于害怕疼痛,拒绝或练习过晚引起关节粘连,活动受限,达不到预期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又要避免患者急于求成,过早主动活动或过度活动而引起肌肉修复不当,导致活动无力,肩关节失稳,最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刘志雄.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82284.

[2]田 伟.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4

[3]钱立群,包英华.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康复训练[J].中医正骨,2007,19(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