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一体化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7 15:56: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当代文学一体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当代文学一体化

篇1

重提“当代文学(主要指新时期以来三十多年的当代中国文学)经典化”研究,我们自知,仍然冒着一定的学术风险。因为,十年前国内有少数学者刚刚提出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经典化”话题,当即遭到来自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艺学、乃至当代文学学科本身的质疑;而后,又有德国学者顾彬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垃圾说”的学术观点而且影响颇盛;还有,传统的文学阅读,已经被当下阅读的功利性和全媒体自媒体阅读的性所遗弃;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文学处在极度的“边缘化”的时代,我们仍然坚持“当代文学经典化”,似乎文不对题,或者,逆势而为。

即便如此,我们觉得当代文学经典化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应该而且必须得以正视和重新申论。

当代文学经典化,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学术问题,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当代文学经典化的文学史事实依据何在?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还是“经典”?如何判断?标准是什么?

二、当代文学研究,为什么应该以“经典化”研究作为必要的研究思路和学理参照系?

三、如何从事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换一种表达,如何寻找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的路径和方式?

四、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何在?

新时期以来三十多年的当代中国,是一个能够形成并可能产生文学经典的文学时代。

从社会文化层面考量,新时期三十多年,当代中国社会处于急剧而且全方位的社会文化的变革与转型时期。近代以来,大凡在社会急剧转型期,往往会在诸如中国与世界、政治与经济、民族与民生、文化与文学的多层面,纠集聚合了太多的复杂的多义的,合理的不合理的内容和要素。有如百年前的“五四”时期,更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如恩格斯论断: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因为从中外文学经典的生成时代而言,文学经典往往生成于繁杂而且多元的社会文化转型期。因为转型期社会具有非常态的社会文化性质。非常态,蕴含着方生方死,混沌不清,模糊不定,是非莫辩,已知与未知,新生和老旧等一切的复杂状态――这类状态恰恰正是文学得以生存、赖以发展的社会文化土壤和地带。因为,借用米兰・昆德拉的表述,文学的本体意义在于“发现”:对于人与人性的发现;对于人的“存在”――人与现实,人与历史的网状“存在”的发现;以至于文学的话语形式,表达方式的“发现”。所以,当代中国的转型期社会,更能够为文学创作提供异常丰富的社会文化土壤,为作家提供更为丰富的时代感觉,历史视野,生命经验和话语形式。

从文学发展状态考察,新时期文学三十多年,是中国文学逐渐回归文学本体性的时期――文学本体性回归,应该是文学经典的原创性、超越性等属性得以形成并得以保证的基本前提。可是长期以来,因为中国文化的事功性传统,也因为中国社会历史的有关社会、民族、阶级、民生、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杂多而且沉重,我们的文学不得不被附加了相当的内容和功能。 从“文章,经国之大业”,诗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到近代启蒙者“欲新一国之民,必欲先新其小说”;再到“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为人民服务”;以及新时期初期的文学再度成为社会启蒙的轰动性载体;文学一直游离了它的本体,而成为社会公共空间的“中心载体”和事功性工具。

80年代中前期的三种文学现象值得深究和铭记。一是刘再复的“文学主体论”。文学主体论从理论上澄清并确立了作为人的精神活动方式与载体的文学,它的“主体性”(精神主题,价值主体)功能,地位与作用。刘再复在理论上的登高立论,从此召唤着长期被放逐于文学之外的主体性的回归。文学主体性的确立与回归,对于一直游离于文学本体之上的当代中国文学来说,有着为文学“招魂”的意义。二是韩少功等人的“文学寻根”。寻根文学的初衷与逻辑,虽然沿袭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紧贴现实问题的传统理路:从民族远古文化之根寻找现实之病原,但是,它却客观上使中国当代文学挣脱了现实“问题”的羁绊与绑缚,放飞于亘古蛮荒诡谲奇异的文化资源视域,超验在“现实”范畴板块以外的更为丰腴开阔的文化的想象的空间。三是马原、洪峰、孙甘露、残雪等一批先锋作家们的“文学先锋实验”。先锋实验者们吸吮者“异域”文化精神的乳汁,生命哲学的存在性感知和现代派文学的实验性技法,是他们乐在其中的文学先锋实验。即便实验短命,先锋已死,但他们立足在人与文学的本体性操演,其文学意义不能低估而且影响超远。如今活跃的莫言、韩少功、贾平凹、阎连科、苏童、毕飞宇、余华、方方等人文学创作的底子里,依然涌动者先锋的精血,便是明证。

文学主体性的回归与确立;文学与现实的硬性关系的松动,以及题材空间视野空间想象空间的洞开;现代性的人性意识,文本意识的操演与实验;80年代的三种文学事件,为当代中国文学的文学本体性回归确立了实在的基础。当代中国文学,不再是此前的哲学、政治、经济、历史学、文化学、新闻学、社会学等“他者”的附属物;文学,就是文学本身,它已经区别于“科学的”“宗教的”认识反映世界的方式,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地把握世界的方式”。

回归文学自身,回归文学本体,才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学可能形成并产生文学经典的时代,也是我们重提“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的前提逻辑,是经典化研究得以成立的文学史事实支撑。因为,文学经典应该具备的自由意识,原创特征,超越品质,丰富内涵,恒久影响等经典型特征,必须以回归文学本体为生成前提。而80年代已降的当代中国文学,已经形成并具备了这样的文学经典的生成前提。文学史事实也在证明,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学,虽然存在着为数很多的,单薄、粗糙、庸俗等近乎顾彬先生所说的“垃圾”的文学;但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像莫言、贾平凹、韩少功、张炜、王安忆、迟子建、阎连科、苏童、毕飞宇、余华等一批优秀作家。在他们各具探索、各有风采的文学创作中,显示着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时代,正在或已经到来。

“垃圾”与“经典”共生并存,或许,就是当代中国的文学事实。

正是基于上述文学判断,我们确立了“当代文学经典化”的研究宗旨。

2011年10月,湖北省作家协会与华中科技大学决定联手成立“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当作研究中心”。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任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文学教授李俊国、文艺学教授蒋济永、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高晓晖任副主任。中心由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10余位教师组成。 经过反复论证,中国当作中心确立了“当代文学经典化”的活动目标与学术宗旨。

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分为文学活动和学术研究这两大系列,体现在文学活动方面,是以“文学春讲”、“文学秋讲”为题的立体性的文学活动计划。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为,每年春秋两季各聘请一位著名文学家和一位重量级的文学评论家为驻校作家,进驻华科,为期半月。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讲授最前沿性的文学专题;与中文系研究生、中心老师座谈,聚焦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症结性课题;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人文素质基地”、武汉大学的“珞珈讲堂”、华中师范大学的“桂子山讲堂”、武汉市图书馆的“市民大讲堂”和我们读书会作文学专题讲演。让著名作家和文学经典“进驻华科,影响高校,汇入武汉”,是中心的文学经典化活动的目标话语和形式概括。

当代文学经典化,体现在研究中心的学术层面,是以“喻家山文学论坛”和《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丛书》为标志的一系列学术工作。

如何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学术工作。

首先,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区别于“时评式”、“随感式”的文学批评。即时性阅读感兴文字、把玩式的文学印象、碎片式的文学体悟,这类赏析性文字当然也是文学批评的一种方式,但它太轻太飘,不是文学经典化的研究方式。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需要大视野、长视距、多学理、厚知识。

其次,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区别于纯“技术性”、“标签式”的文学批评。90年代以来,文学研究的生命性消解、思想价值性退隐、人文理性夭折。代之而起的是技术主义盛行。理论术语、文本分析技术,当然能为文学批评进入文本提供必要的方便,但是,难以进入文学经典化的堂奥。因为任何现成的理论、方法,都难以穿透“当代中国”及其“当代中国文学”,何况术语的简单标签、技法的照搬套用,更难以阐释当代中国文学经典。

再次,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区别于任何西方的、“他者”的理论套用式的文学批评。这绝不是对“他者”的理论排斥,实在是因为“当代中国”及其“当代中国文学”的生成机制、语义成分和显现方式太复杂太纠结。其实,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实质上是文学研究对于“中国话语”的寻找、探索与建构;本质上是对“当代中国”的文学体认,对“中国当代文学”生成土壤、成长机制、作家创作与文本内涵等诸多问题的深度体认、重新抉发和再度阐释。

有鉴于此,我们的学术工作重点,放在“喻家山文学论坛”和《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丛书》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工作上。

喻家山文学论坛,是文学春讲、文学秋讲的重头戏。为了唱好这台重头戏,我们花大力气做好喻家山文学论坛的主题策划工作。每期一个主题,要求主题明确而且独到,既能够涵盖中心邀请嘉宾的创作实际,又能体现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的问题症结。这是论坛主题策划的第一层要求。在更深层次,我们是把论坛主题的策划和提炼,作为“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的具体的路径寻找、方法探索、和实施体现。

2012年的文学春讲,当作中心邀请山东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进驻华科。根据张炜长期创作体现的特质,我们为当期的喻家山文学论坛提炼策划了“百年中国历史经验与当代文学原创”的论坛主题。因为,张炜创作的题材是在近代中国到当代中国近百年的时限之内,我们需要探讨的是,作家近百年的历史经验如何不要成为百年历史的“记录”、“回忆”,而要化为一种文学的“原创”?――这既是张炜创作的特色,也是张炜面临的“问题”。广而论之,“经验与原创”也是中国当代作家普遍感遇到的、也必须解决的创作问题,也是“当代文学何以成为经典”的创作理论问题之一。为此,我们邀请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江汉大学等高校文学研究专家,湖北省社科院、湖北省文联、湖北省作协、武汉市文联的文学作家、文学研究者,和《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小说评论》等文学研究刊物的专家,齐聚喻家山,纵论“经验与原创”这一学术问题。集社会学术界、创作界的一流专家和文学研究家,共同探讨涉及当代文学创作症结的,涉及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的具体路径的学术问题,并结集出版40万字的“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丛书”之一的《经验与原创――2012文学春讲・张炜 张新颖卷》。

2012年的文学秋讲,邀请的嘉宾是著名作家韩少功和作家兼评论家格非。一位是文坛常青树、全能怪杰,一位是先锋文学实验高手。为此,第二期喻家山文学论坛主题,我们精心策划为“革命or游戏”。从这两位著名作家的创作实际考量,他们的确是“革命or游戏”的创作开创者和实践人;从中国百年文学历史发展而言,“革命与游戏”问题,可以视为继80年代李泽厚提出的“启蒙与救亡”命题之后的又一“中国文学问题”;而且,或许就是在这个悖论式的创作问题区间,形成并产生某种当代中国文学经典。因为,如此问题,西方全无,中国独有。

2013年的文学春讲,邀请嘉宾为著名作家苏童和文学评论家谢有顺。与此前的张炜、韩少功、格非比较,苏童创作那云雨朦胧的题材人物,那潮湿颓废气息,体现的写作路数内蕴气质更为别致。为此,我们把苏童创作的“病江南”,提炼为当代中国文学的“边缘与颓废”的论坛主题。缘此路径 ,我们发现,当代中国大凡引领文学创作的,皆处于“边缘性”(题材与人性的边缘性)与“颓废型”的文学――或许,这又是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生成的又一路径或形态。

2013年的文学秋讲,邀请的嘉宾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及多项国际文学奖项获得者毕飞宇和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毕飞宇的创作,看似与先锋为伍,实际上表面不温不火但却内含理性的张力和唯美的诗性。更重要的是,毕飞宇默默地探索着如何把“故事”变为“审美”的文学问题。很显然,如何“从故事型叙为审美性叙事”,既是毕飞宇的创作特质,也是当代中国文学普遍忽视的“问题”。为此,“故事与经典”,成为这次文学论坛的主题。我们坚持认为,在技术化、资讯化、物质化时代,故事虽然是文学叙事的重要构成要素,但它不是文学本身。故事必须被审美性穿透(或者“揉碎”),才是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必要前提。要不然,文学又等同于资讯,类似于新闻,或者历史文献和现实镜像的克隆品。而且,中国文学必须回到“文学审美”的本体层面,才是当代文学得以产生“经典”的美学前提。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当作中心成立两年来,已经举办4季“喻家山文学论坛”,出版《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丛书》4卷。它们依次为:《经验与原创――2012文学春讲・张炜张新颖卷》,《革命or游戏――2012文学秋讲・韩少功格非卷》,《边缘与颓废――2013文学春讲・苏童谢有顺卷》,《故事与经典――2013文学秋讲・毕飞宇吴义勤卷》。

不必讳言,从以往的中外文学经典的生成时间来看,所谓文学经典,大多不是被当代所指认,往往形成于“后世”。“时间”,往往成为衡量文学作品是否能够成为“经典”的检验系数。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经典是“时间”长度与过程的凝聚和沉淀,是“后世时间”的文学历史文本,此话当然不谬。

当然也有例外。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却因了当世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莫夫的富于当代性与前瞻性的文学批评,确立了普希金、果戈理、托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文学经典地位与意义。这也证明,文学经典的研究和确立,不能全靠“后世时间”,也不能完全依赖后人的研究。为什么?还是因为我们在前述里强调的:在某一民族某一时段的社会文化急剧转型期,因其社会文化的繁杂混沌、多义纷呈,当代文学研究者恰恰最适合于文学经典的当下性阐释与前瞻性研究。因此,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不仅不能缺少,相反更应依靠当代读者尤其当代文学研究者的主体参与。从文学研究使命而言,这也是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者不可推卸和回避的研究姿态与学术使命。强调这一要义的另一理由还在于,当今世界,因为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地化”,时间的高速性与时间同一性和平面性,成为人及其文学的当下生存的真实境况。在时间的高速性、平面感与同一性的当代世界,极容易“损耗”甚至“变异”文学的语义真实性和丰富性。那么,人与文学抵御这种境况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对于当下文学经典的自我确认。所以,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不仅可能而且必须。

不得不承认,当代中国文学经典化研究,有着相当的学术难度。我们需要面临和克服的难度之一,是对于文学经典研究的“中国话语”的发现与运用。正如《后殖民写作》所揭示的,虽然后发展国家和地区,难免被发达国家的理论话语“殖民”的宿命;也即,虽然我们承认并继续使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话语,但我们不能只是西方话语的简单挪移套用。西方理论及话语的同质性,不能解释“当代中国文学”的具像性与复杂性。因此,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本质上是文学研究的“中国话语”的发现、寻找与建构。难度之二是,对于“当代中国”与“当代中国文学”,与“当代中国文学经典”的超时距独到性的分析与抉发,判断与阐释。显然,这是一项多学科交汇性的学术工作。一般用以拿来衡量文学经典的说法,诸如审美原创性、精神超越性、内涵的多义性、影响的恒久性等等,只能作为参照,不能用作标准。

篇2

二、汉学家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篇3

二、汉学家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篇4

    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就开始重视外国文学的译介。从数量上看,有一大批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被译介成中文,而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译出也呈现出显着的增长态势。特别是近年来,更是加快了增长的数量。但相比于德、法、美、日本等被译介的国文学作品的数量,则不均衡现象非常显着[4]。

    1.2主要外国语种的翻译分布不平衡

    纵观语种分布状况,中国当代文学的分布是最为广泛的,翻译的语言达到了25种,但在各个语种之间,却存在着显着的不均衡分布。排前三位的译介语种为日文、法文学和英文。占首位的是中国文学在日本的译介,数量少儿又少的是英文翻译,主要是因为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和日本之间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而中国当代作品在法国译介数量庞大的原因,是由于两个国家的文化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同时法国政府对于文化的多样性大力倡导,一方面鼓励法兰西作品的外译,另一方面也鼓励在法国出版和翻译其它国家的文学作品。而中国当代作品在英国,有着数量较少的译介,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去反思[5]。

    1.3当代文学作品的传播和译介渠道不畅

    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大幅度增加了文学作品的译介数量。但纵观图书译介的发行量和产生的影响,有这样一个事实不得不引发我们的反思。在中国文学作品的推广和译介工程中,国外主流出版机构参与度不高。基本上都是由学术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品,这样中国文学始终没有走出专业化和学术化。和其他语言翻译及英语原版作品相比,出版商仅仅花费了很少的精力来监控和编辑文体质量。除了主流机构有较低的参与度外,在国外市场上,中国文学作品也不具备较为通畅的流通渠道。虽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出版和翻译,国外小的出版机构,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因为不具备足够的资金,因此很难实施系统的、大的出版计划,很少去开拓发行计划,必须由我国资助才能完成出版和译介。若长此以往下去,势必会形成恶性的循环。以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在我国对外的译介中,市场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6]。

    1.4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介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若要在国际文坛上,使中国作品产生一种日久弥新的深刻的影响力,首先就要将优秀的作品展示给世人。正如俄罗斯翻译家罗季奥诺夫所说,只有两个因素发挥作用,才会使中国作品在西方发挥一种深刻的影响力。即为中国文学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性。中国文学在世界上很难发挥影响力的因素还有两个:一是在对中国文学作品的接受中,国外的主流社会往往将文学的非价值因素看得很重要,这样就导致了在西方文学中,中国的文学作品无法产生文学意义上的影响,甚至在国外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还遭受了损害;二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翻译的质量。目前对中国文学的译介中,很随意的进行转译,这样就难以保证和忠实传达原着的意蕴和精神;三是欧美一些国家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受商业利益的驱使,主要是满足读者的口味,不尊重原着,对原着进行严重的删改和删节,使原着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的影响[7]。

    2.解决中国文学译介翻译障碍的措施

    中国文学译介如何才能实现和国外文学的交流,中国文学如何才能更好的走向世界呢?应以发展的眼光,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正视,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普遍关注文学翻译和交流的现实问题

    中国的翻译研究界、翻译界和文学界,应对翻译活动在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并重视与文学翻译和交流的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翻译活动处于文化多样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语境中,应采取何有效措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2.2高度重视海外汉语的教育和发展

    为了能更好的将文学中的中国展示给世界,就需要对海外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引起高度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高度结合文学和文化的传播工作[8]。

    2.3加强研究中国文学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

    推广工作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文化的传播途径往往是伴随着国家体制的不同而不同,我们必须逐步渗透和融入对方的世界中,熟悉、掌握国外出版发行的惯性体制和操作流程。

    2.4建立中国作家和出版社、经纪人和译者的合作关系

    为了能更深入的进行交流,需要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各方稳定的关系,加强研究与合作,掌握图书的推广方式、翻译策略和图书选题的交流。特别是在当前阶段,对向国外读者介绍什么样的中国作品,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2.5组织作品研讨会,深化对作品的批评和认识

    文学的评论和研究,将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的传播和译介。因此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在国外着名大学的汉学系,开展中国作家的作品研讨会,让评论家和作家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对对作品的批评和认识进行深化。尤其是要持积极的态度,高度重视国外汉学家的观点和批评意见。

    2.6加强文学翻译与经济、社会和政治间的联系

    文学作品的译介并非是一项孤立的运动,需要加强文学和文化的交流,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使读者能和作家更多的接触,让中国文学更深入的走入外国民众的生活中。

    2.7发挥外国翻译家的作用

篇5

但目前的课程建设,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共享与应用”的问题,不能使课堂常规教学和课程建设一体化,不能充分运用课程建设平台来为教学实践服务,不能发挥课程建设的真正功能和最大效能,从而使课程建设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而没有实实在在的意义。无论是重点课程,还是精品课程,无论层次高低,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使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亦然。某重点大学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网站很漂亮,内容也还丰富,但浏览量却只有区区几千人次!

2011年,我们将中国现代文学申报成了校级重点课程。我们的短期目标是在三四年的时间里将之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并逐步完善,力求在几年之后建设为省级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对于课程建设与常规教学的关系——如何发挥课程网络平台的最大效能——进行了思考。我们认为,要真正建设好课程,让课程建设发挥作用,实现效能最大化,就必须把课程建设和常规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使之一体化。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动态建设过程中的中国现代文学重点课程真正走进课堂,助力于教师的常规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教学中运用课程网络平台而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和技术,来不断充实、完善课程建设。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调动和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进而营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氛围,从实质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是服务于教学实践。因此,使课程建设与常规教学紧密结合,实现中国现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平台建设的一体化,是运用课程资源提高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质量的唯一正确途径。

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该课程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以便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正在建设中的校级重点课程,中国现代文学的网络平台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动态建设过程中。既然课程建设的目的是应用,是服务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充分运用课程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来服务现代文学课的常规教学,以实现中国现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课程建设的一体化,使课程网络平台效能最大化,就是一项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稳健扎实的逐步推进过程。为此,我们在课程建设工作伊始,就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及实施方案。

我们准备在三年内分两个阶段逐步完成课程建设目标。第一阶段贯穿2011-2012、2012-2013两个学年,计划在征询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将现代文学课程的课堂讲授、课外延伸阅读、作业布置与解答、在线答疑、论文指导等融为一体,初步完成常规教学和课程建设的一体化,使学生可以无间隙地学习——无论何时何地,所有学生,只要愿意学习,都能利用课程网络平台取得学习资料,得到学习指导,检验学习效果,并能将学习中获得的经验、信息与老师、同学及时分享。

第二个阶段在2013-2014学年完成,完全实现两者的一体化目标。计划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课程建设与常规教学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予以改进,使课程网络平台的资源、技术、版面等得到明显的优化,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使课堂教学质量获得较为明显的提高,实现课程网络平台的效能最大化。

仅有具体目标是不行的。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我们还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

第一阶段内的首要工作是课程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整合课程资源,每个人负责自己相对熟悉的章节,梳理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每一个知识点,并在集体讨论、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供教学设计、电子教案、典型例题等优质资源,展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最新的科研、教改成果,搭建起全校共享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支撑系统。

在此基础上,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将已搭建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网络资源逐渐落实到教师和学生日常的教与学中,把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常规教学和课程建设逐步融合在一起。作为授课教师,课程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要熟悉整个课程网络平台的内容与形式,并能将之运用于日常教学之中,使优质教学资源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发挥最大效益,实现效能最大化。作为学生,要在老师指导下充分认识,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课程网络平台,提高学习效果。

完成这两项任务后就进入了计划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内,我们将建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课堂教学内容与网络课程平台的具体联系,也就是将每一个知识点落实到网络平台的某一个或几个模块中,从而建立两者间科学合理的链接点,使之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血肉不分的整体。

在这个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着高校——无论是研究型、研究教学型,还是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专业型——办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案、教学大纲不断修订,教学时数不断减少,课堂教学内容自然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要不断改进。与此相适应,网络课程资源就必须及时充实、完善和优化,使之始终能够体现最新的教育理念、最新的科研成果,以确保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建设与常规教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课程建设和常规教学的一体化,也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在此前提下,要逐步推进两者的有机融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程建设理念。任何课程建设,归根结底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同时,要牢记“文科教育是标准的、统一的教育,更是多样的、个性化的教育。”因此无论是精品课程,还是重点课程建设,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并尽最大努力满足之,同时顾及到不同个体学生的口味,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才是这一平台的真正主人。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口味,就必须先激励学生热情地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甚至把一些工作交给他们去完成。为此,在网络平台建设之前,我们就征求了学生关于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的意见,在开始使用后,又鼓励学生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提出修改意见,并努力把他们的建议和需求转化为网络课程平台的现实内容。在使用课程建设平台,引导学生向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迈进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使学生认识到,课程建设平台是他们学习不可多得的好助手,从而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注重选用高质量教材。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和权威性,我们确定的教材选用原则是,尽可能选用教育部推荐的21世纪优秀教材,或重点大学编写的重点教材。之前我们一直使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先生撰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该教材专业性强,是我国北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通用的教材,但我们从学校侧重应用性,以及教学时数减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总时数经历了从144,到90,再到72的变化,十几年来,包括我校在内的许多高校,都是如此)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认为该教材已经不甚符合教学要求。于是,在对各个版本的教材进行了细致分析后,我们近年选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及配套的作品选本。此外,我们还利用为数不多的课程建设资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购买了一部分的电子书,和一部分该学科专家的讲座视频。我们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在不断提升知识层次、开拓学术视野的基础上,自主编写出实用性更强的教材。

第三,发挥课程团队的作用,不断充实网络建设平台内容。任何优秀的课程都不可能靠单个人的力量完成,而必须由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来支撑。课程建设也是如此,课程组成员都能积极投入,教学与科研并重,并能互相结合,互相促进,才能完成。在这方面,我们强调科研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知道,完全不搞科研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人云亦云,在课程建设中自然也只能是东拼西凑。在这方面,我们经常集体讨论,相互砥砺,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9年以来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省社科研究项目各一项,省文化厅、教育厅项目和学校科研基金项目各三项,出版专著三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同时,我们特别注意教学与科研的一致性,倡导课程组成员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开设选修课、做学术报告,在重视中国现代文学史基本内容的同时,注重把现代文学学科最新的研究动态,不断充实到课程建设平台和常规教学中。近年来,我们开设了《网络文学叙事研究》《现代编辑学》《中国现代文学论争研究》等专业选修课,还做了五次学术报告,都颇受学生的欢迎。

第四,利用课内和课外两个课堂,推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和主要方式的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学生的学习应该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但研究性学了学生要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以外,还要求内容的开放性,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比较丰富的图书资料、能够相对方便地上网查找资料等等。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一般普通本科院校,都能基本具备这些条件。我校的图书馆藏书150多万册,刊物2400余种,国内外数据库7个,具有查阅纸质与网络资料的便利条件,有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这种情况下,经过讨论,我们形成了“指导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大学教师的基本任务”的理念,争做高水平的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两个课堂,运用课程网络平台资源,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现代文学课的兴趣。

把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建设和课堂常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一体化。这是一项琐碎而繁重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学团队每一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我们这个课程建设团队的六位老师不仅职称、学历、年龄搭配合理,有副教授四人,讲师二人,博士一人,硕士五人,四十岁上下的各三人,而且还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时间,六位教师平均十五年,最短的也已经八个年头了。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样一个物欲横行的时代,我们都有强烈的事业心,能潜心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且都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是完成这一教改课题的坚实基础和关键。

就像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必须走向开放一样,课程网络平台建设也不可能关起门来进行,而必须像鲁迅先生所说,实行“拿来主义”。任何一所高校的任何一门课程建设都是如此。我们在努力实现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网络平台效能最大化的实践中,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向其他高校相同学科的专家学习,也借鉴、吸收其它学科这方面的成功做法。2010年以来,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方面的专家来校交流五次,做学术报告五次,参加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年会八人次。同时,我们结合本校现代文学课的教学实际,进行探索和创新,并将取得的成果及时体现在课程网络平台上,渗透、运用于教与学的每个环节,从而使课程建设真正起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实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及时归纳、总结课堂教学与课程建设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经验教训,并将之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并发表实践性、理论性兼备的教研论文,从而为课程网络平台效能最大化,也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为滨州学院课程建设项目“现代文学”、滨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课程建设与常规教学的一体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勇,李春雨.现代文学大学课程教学的几项考察及思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

[2]钱少武.常规教学与网络精品课程一体化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3)

[3]陈娇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多重主体性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

篇6

     教育部2006年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文)中明确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教高16号文精神的指导下,我院汉语专业教研室对专业课程改革进行了积极、大胆地探索与实践。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汉语专业遵循从基础知识到专业知识,从知识到技能,从基本能力到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规律,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汉语专业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两大部分组成。

(一)理论教学体系符合人才培养规格需要

汉语专业根据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来构建理论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其中公共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等9门课程;专业课有《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应用文写作》、《秘书实务》、《小学语文教学法》、《办公室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等14门课程;专业拓展课有《秘书资格考证专题》、《现代企业文化》等4门课程。

(二)实践教学体系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汉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主要有课程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其中专业实践教学包括:1.综合实训:通过《专业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秘书实务实习》、《小学语文教学实训》、《就业技能综合实训与检测》等实训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训练;2.技能大赛:每学年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大赛,如朗诵、汉字五笔录入、职业礼仪大赛等,目的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训练。3.专业实习:包括小学语文教学实习与秘书实务实习,各安排8周。在实践中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4.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共15周,在实际工作中掌握专业技能。

二、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

(一)汉语专业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要求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实践学时安排达30%,其它专业课的实践学时安排达50-80%。如《秘书实务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安排了108学时,其中实践学时占60%。本课程设置了五个教学模块:秘书职业认识;秘书办文工作;秘书办会工作;秘书办事工作;秘书实务综合实训,着重突出秘书实务课程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二)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汉语专业专门开设了一些综合实训课程,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及职业技能的训练。如《就业技能综合实训与检测》课程是一门集训练与检测为一体的实训课程,课程根据学生的需要分设读说训练与检测、求职面试技巧及情景模拟训练与检测、计算机应用训练与检测三个模块,由任课教师自编教材。本门课程已开设三年,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根据汉语专业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教学内容纳入课程教学。比如,为了帮助学生考取秘书资格证,安排了《秘书实务》、《秘书资格考证辅导》等课程;为了帮助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安排了《小学语文教学法》、《小学教育学》(选修课)、《小学心理学》(选修课)等课程。

三、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一)在“教、学、做”一体化思想指导下,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汉语专业积极践行教高16号文精神,积极探索并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本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做”一体化思想为指导,改革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如在文学类课程教学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教师灵活运用朗读法、案例分析法、自学法、实践训练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鉴赏、研究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法》、《秘书实务》等专业核心课程中,教师更多地运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思考,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教学手段上,灵活、恰当地采用现代教学技术,运用多媒体电脑、网络信息资源、优秀教学资源等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如文学类课程经常使用多媒体电脑进行教学,通过展示课件、播放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及兴趣;《小学语文教学法》等专业核心课程有专用的教室,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听设备进行教学,课程教学效果良好。

四、积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以“考”促 “学”

汉语专业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大胆地改革,以能力考核为重心,注重过程考核,操作技能考核,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建立形成性的评价机制,强化学习过程的检测,推行教考分离,全面测评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相结合所形成的综合能力。 据统计,汉语专业平均每学期有3门课程进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方式多样,有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课程论文、调查报告、课业考核、多媒体汇报等,形式灵活,或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或采用理论考核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或采用平时考核与 期末考核相结合等。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有力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有效地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76-02

戏剧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戏剧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与诗歌、小说、散文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教学价值,积极探究有效的戏剧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戏剧教学的质量,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雷雨》是剧作家先生的代表作,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戏剧作品,是现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学价值。在1934年时,巴金先生曾感动地一口气读完了《雷雨》,他说:“不错,我落了泪,但是流泪之后我却感到一阵舒畅,同时我还觉得有一种渴望,一种力量在我身内产生了。”他将《雷雨》剧本全文发表在了《文学季刊》第1卷第3期上。从此之后,年轻的一夜成名,《雷雨》也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戏剧作品,成为现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成为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它以其丰富的文学价值在中国话剧史上,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其他经典作品一样,《雷雨》是说不尽的,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欣赏与解读。

在以往的《雷雨》戏剧教学中,通常有几种教学模式:一是把戏剧按照小说的教学模式来解读,往往按照分析生平、分析创作背景、分析舞台布景、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分析戏剧冲突等教学内容来讲授,而且形式单一,主要是传统的文本解读,从头至尾,面面俱到,这样的讲授偏离了戏剧的本质,忽视了戏剧的表演性和舞台艺术性,忽视了戏剧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的教学规律;这样的教授也是将教师对作品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的鉴赏和分析,忽视了学生自身对作品、对人物的理解和鉴赏,抹杀了戏剧的趣味性。二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往往在课堂上采用播放视频资料的方式,一般会采用图像清晰、演员为学生所熟知的视频资料,比如选取由潘虹主演的明星版《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相遇并相认的片段,让学生对情节、人物有最直观的了解和欣赏,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往往在课堂上难以把握视频资料的播放时间和尺度,播放时间太短,学生意犹未尽,难以有个全面的认知和欣赏;播放时间太长或者过于频繁,戏剧课就变成了一门纯粹的艺术观赏课,而且学生也容易产生观赏疲劳。三是在课堂上加入学生片段表演,如《雷雨》中周朴园和鲁大海见面谈判的片段,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戏剧内容,对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两个阶级的矛盾和冲突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但只停留于片段的阅读与表演,缺乏对戏剧作品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由此在戏剧《雷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即读、练、演一体化戏剧教学模式。以学生阅读作品《雷雨》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排演,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作品,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戏剧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作品。

一、读《雷雨》

《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戏剧的经典之作,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构思、戏剧冲突、语言对白上无不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成功戏剧的特征。由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雷雨》进行通篇阅读。再者《雷雨》作为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它的不朽之处就在于它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文本意义阐释空间,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周朴园。因此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引导学生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富有创意地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建构文本意义。通过阅读学生首先对作品的情节有所了解,对人物性格有大体的认知,对戏剧冲突有初步的把握。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还能在熟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获得不同的阅读感受,建构出丰富多彩的文本意义,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力和艺术修养。再者让学生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之上,有个体的阅读体验与感受,而不是通过老师的讲解,一翻开《雷雨》就将就将周朴园定格为一个阴险残忍、无情无义、利益至上的无良资本家。自我阅读让学生置身于一种陌生化的戏剧语境中,然后在多次的阅读体验和理性分析之后,上升为一种相对熟悉并为大众所熟知的人物性格和主题意义,上升为普遍经验和共通情感。

通篇阅读需要学生有足够自觉的阅读习惯,当然教师也会采用抽查阅读情况、小组内互查、小组汇报、撰写阅读心得或者读书笔记等方式保证学生更好地对作品进行阅读。

二、练《雷雨》

我们都知道,戏剧作为表演性最强的文学样式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戏剧语言,在《雷雨》中人物之间的对白、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潜台词,都精彩无比,耐人寻味。剧中人物对白的动作性、人性化等特征,更使《雷雨》为读者和观众所喜爱,值得耐心品味和欣赏。由此选取戏剧的经典台词,在课堂上随机点名让学生分角色模练。比如《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相遇并相认的那场中,人物对白是非常精彩的。在这场中鲁侍萍几次表达“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这样的意思,通过模练体会她此时的心情。通过周朴园“你――你贵姓?”、“(抬起头来)你姓什么?”、“(忽然立起)你是谁?”、“(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哦,侍萍!(低声)是你?”等语言的变化,揣摩每一句台词的语气,体会他在认出侍萍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这样一方面让学生能更好地体验剧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另一方面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自觉地走进戏剧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加强学生在角色模练、赏析方面的指导,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和互评,可以适时引入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引发学生对戏剧作品的深入思考,比如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不是真的?他是不是真的对鲁侍萍有感情?等,在对作品熟知的基础上讨论这些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建构更多的文本意义。

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一幕,对《雷雨》进行排练,各组分配好角色,谁是导演,谁是编剧,谁是演员等等。然后各组进行分角色练习或者自行编排,在此过程学生能在进一步熟悉、揣摩台词时加深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又能体现学生对戏剧内容的理解程度,也促使学生更好地品味作品,也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三、演《雷雨》

戏剧不仅以文本的形式供读者阅读和欣赏,而且最终将以舞台表演艺术的形式向观众展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戏剧教学应该体现戏剧的舞台艺术特点。由此在平时排练的基础上,四组分别在班级表演,然后各组互评,选出每组最佳表演等,在表演中,能让学生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品味《雷雨》的独特魅力,充分感受人物的复杂情感及人生遭遇,从而感触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互评中,也检验了学生对戏剧语言与人物理解的深刻程度。

在学期末时,组织学生采用汇报演出或专场展演的方式进行,优秀的表演作品和场景可以成为大学生艺术活动的节目之一,从这点看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与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活动开展结合起来。

在读、练、演的教学模式中,激发了学生对《雷雨》乃至戏剧文学的热情。无论是个性化的阅读,还是演练实践,学生都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探究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戏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这种积极性付诸行动,学生会自觉地阅读更多的经典作品,这样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从而逐渐地、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己的人文修养。锻炼了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了学生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演能力,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丰富了戏剧的教学模式,摆脱了教师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困境,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自我发展主体。

读、练、演一体化戏剧教学模式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感悟,在练的过程中去思考,在演的情境中去深化。不仅充分体现戏剧的教学特点,而且加深学生对《雷雨》的深入理解,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巴金.巴金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篇8

开放教育从2000年开始在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榆林分校(以下简称我校)试点到2006年通过教育部终期评估,办学规模和质量基本保持稳中有升,并形成了“一个中心,五维互动”的教学模式。但是基层教学点在远程教学方面还远远不能达到开放教育的教学目标,学员不能充分享受到远程教育带来的学习便利和学习乐趣。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迅速膨胀和教学经验的相对不足,开放教育问题林立、质量难保、社会信誉有所下降。为此,笔者结合多年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领域的远程教学实践,试图给边远地区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的学习探索出一条与远程教学接轨的路子,让他们也能摆脱传统的学习模式,更便捷、更轻松、更有效地参与学习,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提升。

一、相关概念及其概念关系的界定

远程教学,是一种打破传统的时空限制,充分利用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展教育功效的教学方式,是现在也是未来重要的教育手段。

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尤其是在教学上采用多种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是实现资源共享的理想途径;是传统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相互融合,构建混合学习模式的切入点。

边远地区,顾名思义首先在地理位置上一般是指地处偏远,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截至2006年11月,国家规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就包含了陕西省榆林市所辖的四个县,即神木、横山、定边、靖边。而其他如府谷、佳县、吴堡等县的电大辅导站更是地处偏远,与分校所在地相距甚远。可以说我校作为分校一级单位,无疑是名副其实的在边远地区实现远程教学了。由此可见,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开放教育的教学是建立在远程教学手段基础上的,远程教学是开放教育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开放教育是实现远程教学所依托的办学形式,而边远地区这样一个地域环境无疑为其功能的发挥与实现带来了困难。

二、开放教育在边远地区的教学现状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历史已近百年,是文科中最重要的专业之一,无论是在满足社会需求、丰富社会文化,还是在提高国民人文素质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基层教学点,学员专业选择面较窄,但学历提升的需求却较强,鉴于此,开放教育从试点伊始至今十多年的时间里,该专业生源数量一直保持稳中有升。但是,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习观念需要更新。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成人教育的传统专业,开放教育的教学理念尽管已经将其专业和课程设置特点从原有的“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转变,但基层教学点教师的教学和学员的学习观念并未从根本上转变过来。基层教学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内涵亟待更新与提升。面对庞杂的中文知识,学员一方面将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寄托于教材和教师身上;另一方面又由于急剧的工学矛盾,苦于中文专业课程知识的大容量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求。

2.教学设备还显薄弱。开放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目前基层教学点虽然在硬件设施上有了很大改善,但利用率不高,且计算机和学员数量比例明显不足。因此边远地区目前的远程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大多是仅仅比邮寄纸质资料和磁带的函授前进了一步的邮寄光盘,实在体现不出开放教育的先进性。

3.师资力量有待增强。师资力量一直是困扰基层电大办学的难题。开展开放教育办学以来,随着专业和层次的提升,问题更加凸显。基层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专业知识上虽不是很滞后,但在专业技能和适应开放远程教学方面还比较薄弱。

4.学习技能有待提升。开放教育的主体是自由、自主、个体化学习的学生,其实施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导师的灵活指导为辅,两者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因而,大部分知识的获得不是教师当面直接传授,而是隔着巨大时空距离,通过大量的中介物由学生自修来加以实现。这就要求学员必须掌握网上学习的技能。但是基层教学点学员对于此项学习技能的掌握普遍较弱,学校也没有设置专门的辅导课程对其加以提升。这无疑也构成了开放教育学员实现远程学习的一大障碍。

三、开放教育在边远地区实现远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开放教育发展至今,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尤其是我校探索出的“一个中心,五维互动”教学模式对开放教育办学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边远地区基层教学点的教学现状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依然不容乐观。下面笔者将就自己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中所做的远程教学探索加以整理,但愿可以对致力于远程教学的同仁有一定的启迪。

1.转变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观念。在开放教育实现远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开放教育的学习理念是教师与学生角色的部分转换,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教师也由教学的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服务者。那些适应了传统教与学的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对于那些尚未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远程教学方式。因此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和学的观念,就成为开放教育在边远地区实现远程教学的首要工作。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开放教育是一种建立在网络之上的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自主学习形式,但教师的作用依然十分重要,基层教学点的教师除了肩负着教授者、指导者、设计者、组织者等职能以外,还需解答学生关于学习方案和选课方案的咨询、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指导;编写自学辅导资料,规划各种教学环节和组织、实施各种教学活动等。所有这些工作比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工作更繁琐、更冗杂、更困难。从事开放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在思想上接受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对于学员来说,转变学习观念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先从思想上摆脱传统教育被动式的学习方式,愿意接受以自主学习为特质的远程学习方式,远程教学的实现才有现实基础。

2.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开放教育远程教学的根本是一般化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模块的设计,主要手段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在学习的实践中培养、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完成学习重心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坚持在首次授课时教给学员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这门课程,中省电大教学资源非常丰富,网络中的各类资源也极为繁杂,因此我在制定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时特别给学员制定学习路径,让学员首先入对门,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制订适合自己的自主化学习方案,有了思路再找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需求各取所需,无疑是在繁杂的知识迷宫中找到了一条获取知识的捷径。学员可以比较轻松地理出头绪,抓住重难点,在教师和网络的支持下依据自身条件自主地完成学习。

3.充实、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首先,教师的专业知识毋庸置疑是最关键的,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才能提纲挈领地在教学中制订一套实用的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才能在课程资源和学员之间做好支持服务。其次,还要有一定的资源整合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师要根据所任课程的特点,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是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形成的对教学要素在一定时空中的合理整合,这种组合方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利用远程教学网络资源的便捷性,努力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多方搜集整理资料,从课程指南到重难点分析再到实践练兵,力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够博得学员的认可、肯定。

4.教师和学员要形成良性互动。在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学习资源、学生是构成教学进程的三个根本要素。在这三个根本要素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而学习资源则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根本。因为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师生之间在时空上基本处于分离状态,必须有一种方式让师生之间产生一条强力纽带,产生良性互动,否则远程教学的效果就无法显现。我们目前所借助的平台除了中省市电大三级学习平台外发帖留言,参与互动学习外,任课教师还可以通过E-mail、QQ群与学生建立实时和非实时的互动,互动越频繁,互动的质量越高,越能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也就越明显。

篇9

随着多媒体与internet等新信息技术的普及,平面化、仪式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中面临新的转型,无论是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还是教学目的、研究范式、教学情境等都开始进行立体化的现代转换。网络的自由性和包容性在虚拟空间赋予了教学双方平等自由的话语权及对话权,基于新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型教学伦理呼之欲出,重塑着教育范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而基于博客信息传递的教学模式无疑是新型教学伦理建构中的重要维度,它与Email、BBS、QQ等网络交流方式一起开创了无壁垒的交流环境和无边界的交流平台,而且更具有专业性、公开性和个人性。笔者结合自己的高校博客教学经验,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为中心,探讨教育博客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博客教学的内涵

博客(blog)是指个人或团体将事件、意见和信息等到网络上的一种文章记录形式。作为一种个性化的知识仓库和私密化的想象表述,博客非常适应于高校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继课件、资源库、教育主题网站、精品课程网页等信息化教学模式之后新的网络应用模式。博客教学就是通过老师和学生建立的博客及其衍生的数字资源库,进行在场式或离线式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互动,实现教师与学生相互提供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的循环过程,进而形成了在场累积无限循环的信息海量数字资源库,达到信息共享、思想成长的目的。笔者主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课程,自2005年以来就相继创建了新浪博客(http://.cn/gongkl)、江西博客(http:///u/gongkl)等,并把自己的授课计划、研究心得、备课资料、课件、问题以及想法在博客中发表。同学们则可以转载到自己博客中学习,也可以博客中留言提问互动,还可以在他们自己的博客中就老师的这些内容进行自我回答、表述。同时他们也可以进行博客写作和资料转载链接,当泉思灵涌的时候,在博客上发表自己对社会人生个人感悟的想法,还可以在博客上发表文学创作和评论写作成果,遇到好的资料又可以转载、链接或上传。而老师则可以去阅读学生博客,了解他们的即时心态,给他们以鼓励,并阅读新资料获得新信息,同时指导他们文学创作,推荐学生撰写的优秀作品到相关报刊或纸质媒介发表。如此相互循环、信息互通,博客也就成为了教学媒介载体,不仅成为师生共享的电子备课本,也是课堂的拓展延伸与师生交流的园地,还是师生自身反思的平台。

因此,博客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它把课堂无限延伸和膨化,知识点不断链接与拓展,突出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实现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欲望和自我表达的倾诉。这种教学方式实现了抽象教学过程的具象化、主体化、网络化和及时化,形成创新色彩较强的研究型课程形态,建构起网络虚拟空间中的教学共同体和现实世界中的新型教学伦理。所以,作为中文系师生而言,通过课堂安排、博客教学、博客写作的系统训练,使学生掌握文学写作、评论的知识与理论,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背的师范技能及专业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习者的鉴赏、写作、研究、教学等各种文学专业化能力,强化其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同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资源形态及内涵价值的介绍与传播,让学生愿意去保护和传承祖国最为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培育学生在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反过来,学生的睿智明达又促进了教师的学习成长,正所谓“人无完人”,老师也有自己的弱点与盲点,这种双向互动自然也让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激活教师心灵深处的个性表达。

二.博客教学与创意学习

博客教学的应用价值显而易见,但如何将其更有效的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怎样更有效的发挥它的教育教学作用,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自己博客的教学展示,引导学生创建博客,采用博客与学生互动,这种基于学生博客的学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给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自我诉求欲和求知欲,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通过博客阅读讲授资料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前提。课堂时间短暂,专业探究往往具有一定的深度,很多问题在课堂上无法深入交流,笔者把自己的授课提纲、问题、自己的想法和征引的论文资料上传博客,学生可以转载到自己的博客,也可以根据老师的指引进一步查阅资料,并把想法写成博文。如此经过“预热”,课堂教学不仅开展顺利,还可以在课后通过博客进行接触和讨论,大大延伸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一门新兴课程,学生对非遗不了解,更谈不上如何保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博客里补充进大量的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各种范例以及国内外继承方式等,重点介绍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地方本土非遗,要求同学撰写自己家乡和自己亲身接触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学生搜集故乡的非遗后撰写成介绍文章,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并在课堂上进行讲演,不仅增加了学生对非遗的兴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演讲应变能力。于是博客作为一种无壁垒的交流环境和无边界的交流平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融入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口耳相传、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终其一生必须经历的各种文化遗产,但却极易忽视,如此,非遗融入高校教学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不仅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教学的载体改革,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群体的传播,有效地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脉延续。

同时,通过阅读我博客上的讲解,每个同学对博客上的课程内容进行点击、评阅、留言,或单独撰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和其他同学的观点发生碰撞,产生争鸣,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效果。因为博客最重要的是知识共享,可以使学习者都能进入到自由学习中,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博客也是教师个性化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通过它可以将工作、爱好和学习有机结合,把日常得到、看到和想到的思想精华及时累积,在交流和共享中达到思想的碰撞。例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理论性强,较为枯燥。上课前笔者在博客上经常上传与文学相关的各种资料,如作家的生命体验、成长语境、命运遭际以及创作背景等,作品与文学外部的社会学、文化学上的各种关系,出版、市场、经济和各种社会制度对文学与作家作品的推动,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这不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开阔学生眼界的一种角度,客观上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而且根据老师的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博客上撰写作家作品评论,学以致用,体验作品中的人性力量和理性价值,从而检验现代文学教学的优势和文学创作中的问题,让作家作品在学生群体中复活,重新获得更多的意义,正如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可以说,博客教学促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博客方式,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学习。

第二,通过博客进行文学创作和课程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专业选择,文学创作是中文系学生的一种基本技能,但当下知识泛化的时代,中文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日益退化。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指导了刘理海、罗文斌、吴军、张经洪等学生创建个人博客,在博客上创作诗歌、散文等作品,并进行编辑美化,把博客当作发表、交流的电子文集来经营,学生们还把自己满意的文学作品通过博客交流与一些作家和报刊编辑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写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老师对学生优秀作品进行博客转载,推荐到相关报纸或刊物发表。其他同学则可以在博客上跟贴、留言和发表评论,建立起新型的教学关系。如陈丰华同学一直坚持在博客上写作和发表诗歌,通过训练,形成了一定的写作技巧,迄今已经创作了数百首诗歌,编印了一册诗文集,作为毕业的礼物。而刘理海创建博客(http://.cn/u/1677144665)后,坚持诗歌创作,被其他刊物编辑发掘,从他的博客上选取了不少作品在纸媒发表,先后在《诗选刊》、《散文诗》、《绿风》、《中国诗歌》、《文学与人生》、《青年文学》等刊物发表数十首,入选《中国新诗年鉴》、《21世纪江西诗歌精选》等选本,现刘理海同学已经成为90后诗人中的后起之秀。

而且,笔者通过博客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进行课程实践,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课程讲授中应用了话剧表演、背诵、朗诵以及课堂五分钟演讲等学生自我表达和学生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每学期开课前在博客中把本学期课程的教学方式、课堂实践教学方式、考核方式、阅读书目以及相关要求告知学生,尤其是在博客中把话剧表演曲目、背诵篇目、朗诵晚会方案、学生课堂演讲形式等具体方案通知学生,让学生提前进行准备。同时,笔者把话剧表演技巧、朗诵技巧以及演讲技巧撰文发表在博客上,并上传相关视频范例,请同学进行点评,让学生通过观摩和学习进行自我训练。例如笔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课程中改革考核方式,每节课前五分钟由学生来讲台上演讲,可以做PPT,也可以脱稿讲家乡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己从小经历过的相关遗产,期末考试则是通过学生参与的文艺展演方式来进行。笔者在每学期上课前把这些策划方案公布到博客上,由班长负责落实,如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且,在期末的时候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文艺晚会活动,学生成立展演节目演出组、宣传组、节目主持组、道具保卫组、摄影摄像录音组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活动工作组,进行具体操作,编导评书、谜语、相声、民歌、戏曲、曲艺、朗诵、小品、武术、舞蹈、扭秧歌、剪纸、二人转、编织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答等具体节目,老师则根据这种组织、做事、参演等表现进行打分。于是,通过学生的自编自导自演自讲,进一步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意识。这种改革主要侧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为中文专业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拓展视野、自学研究与阅读写作,在博客上可以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实现,而使传统课堂教学与博客教学相互促进,使学生了解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美丽,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而博客是一种新的课程资源的集聚点,博客教学将促进专业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与传播,并使传统课堂教学与博客教学相互促进,建构起立体化的新型教学伦理。

第三,通过博客进行论文写作和学术研讨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手段。笔者的研究博客催生了文学批评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系列文章和写作成果,学生纷纷模仿研究,笔者把相关资料和文学作品分给每个同学,对同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指导修改,最后推荐发表。如罗文斌同学通过博客进行《望江诗选》的评论写作,笔者从纲目到标题多次进行指导修改,最后写成《桃花源式的精神构建――试论中理想社会的构成》,发表被阅读了上百次,多人评论,并转载5次,最后在《特区城市管理》2012年第3期发表。指导张经洪同学研究80后江西籍打工诗人池沫树和广东女诗人杜青的诗歌,数易其稿,写成了《城市边缘人的无根意识与生命焦虑――池沫树组诗诗歌论》、《日常生活语境下的诗性光辉――关于杜青诗歌的“私人化”写作》,发表在博客(http://.cn/u/1966025242)上,很快就被诗生活网站首页发表,并发表在纸媒《蓝风》诗刊上。吴军同学撰写的《青铜调》研究论文引起了很多人的阅读与关注,还受邀《青铜调》学术研讨会,其发言受到与会学者的首肯。在笔者指导和推荐下,林辉、陈丽、叶静、彭文英等同学阅读博客上的作品,并在博客上写作的文学评论还在《韶关日报》文艺副刊、《中州大学学报》、《汕尾日报》等报刊发表。

笔者建立“井大中文论坛”博客,开展网上与现实的“作家作品研讨读书会”,主要是针对某一位作家的作品进行研讨,笔者在博客中上传作家的优秀作品,然后组织同学开展现场研讨和博客研讨。同学们登录博客选择学习内容,借鉴老师和其他同学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或参与相关的研讨读书交流会活动,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原创性质的学术表达,使课堂内教学和课堂外研究相互延伸和补充。笔者组织了一系列井大中文论坛研讨读书会活动,主要开展了作家安然、胡刚毅、曾绯龙的作品研讨读书会,同学们在博客上阅读作家作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罗文斌等16个同学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写出了多篇研究性论文,如罗文斌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叶静的《胡刚毅诗歌的美学经验》、吴军的《当代文人的孤独空间》、张经洪的《生命最深处的吟叹――论胡刚毅诗歌的情感表征》、吴婷燕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等研究习作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受到好评,提升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动力,而且让他们参与研讨会的大会发言,锻炼了学术演讲能力。如此,不仅利用地方相关资源,助推中文系发挥师资雄厚优势与地方文艺、地方文化对接,还提高了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和学术演讲能力,促进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创意学习的学风形成,提升高校中文系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地方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三.博客教学的意义

综上笔者在博客教学中的实践探讨,博客教学有效地解决了高校教学中的一些重理论、轻实践的难题,尤其在如下三个方面凸显出博客教学的独特价值和优势。

第一,博客教学以及博客传播改变了大众传播的受众学习模式,优化教学主体的关系。博客首先是老师展示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资源、学生作业等资源的工具。博客是学生学习记录的电子档案,是学生间协作学习和家校沟通的平台,学生通过参与的自主创意学习,体验到学习与研究成功的喜悦,自然会有一种成就感。而且通过博客平台真正和老师之间实现零距离对话,教师能即时把教学内容传送给学生,学生也能把自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相关内容即时反馈到教师那里。这种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因此,博客教学的开展拓展了教学的时空、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解决教学中师生缺乏交流、课前课后缺乏监督等问题,切实可行地推进我国大学中国文学教学。跨越时空的博客信息技术支撑起零壁垒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教研平台,优化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中的师生关系和沟通方式,使得师-生、生-生、师-师交流突破时空壁垒,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目标。

第二,博客教学以及博客传播促进了专业信息的共享能力,促进知识点的吸收。加拿大媒介预言家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中主张媒介是人的延伸,他认为“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尺度(new scale)引起的,这种新尺度是被我们的每一次延伸或每一种新技术引导进我们的事务中的。”也就是说,博客这种媒介本身就是信息的延伸与共享,因为博客不断链接,无限循环,进而促使信息海量不断累积,无限更新。如此,通过博客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工作和专业课程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校质量工程的新高地。教学博客在提供专业教学信息的同时也可以从学生博客那里获得相关教学信息与资源链接,从根本上说,正是博客教学传播的平等性使得教学主体从信息资源分享变为共享。

第三,博客教学以及博客传播促进教学效果的全球化传播,促进主体意识的能动。师生通过博客自由书写、学习,在博客上创作、发表和出版个人作品、心得以及研究成果,共享各种资源。在提供他人作品阅读、接受评论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话语表述的自信心和成果发表的成就感。可以说,通过博客教学这种形式,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者、知识的建构者和话语的掌控者,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创新以及优势信息及资源的全球化传播,还促进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真实地展示学生知识积累和认知提高的轨迹,反映智慧的成长过程,而且通过博客教学共同体的互动重构学生的生活态度与人生价值观,提升其认知能力和创作水平。

篇10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使得我国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文化体系,给我国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艺术条件支持。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性来源于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当读者在品味文学作品时,也是在感悟创作者的艺术审美。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在对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忽略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学文学教学忽视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影响我国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

一、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现状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使得我国传统文学作品呈现出多样化以及多层次化的优势特点,继承和弘扬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着大量的专业性知识人才,给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力量。大学文学教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对大学生开展文学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我国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文学素养。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在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采用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填鸭式”“灌输式”等,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文学教学,压迫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大学生对文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从本质上影响着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使得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没有得到显著激发,影响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同时有些大学教师有着错误的教学理念,将自己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用理论知识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艺术思维,在影响学生兴趣的同时,制约着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

二、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审美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大学文学教育中对大学生开展审美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感染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得大学生在实际学习的环节,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轻松愉快地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并能够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识别能力。大学文学教学对学生鉴赏能力的要求较高,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得大学生在文学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从而形成美的道德素质。同时在大学文学教学环节,实施审美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帮助大学生形成抽象思维,提高大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观察能力,优化大学生的智力,使得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三、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展开

(一)挖掘文学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大学教学相比较其他教学体系,更具有成熟性和理智性,这就使得大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合适的平衡点,均衡愉快与严肃之间的关系,大学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枯燥的文学素材进行深加工,吸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大学生对文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大学生能够深入认识到我国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比如大学教师要从固化的理论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改变传统文学教学集中对写作手法、环境分析以及背景分析的理论教学,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艺术以及情感刻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学作品艺术鉴赏学习,让大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够从发现美的环节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理念,最后能够感知到该文学作品的整体艺术美。这种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集中提升,并且在学生对多种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鉴赏的时刻,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美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位。(二)形象分析塑造心灵美。在实际的大学文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适时地对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具体信息进行分析,从而逐步地将文学作品中隐含的形象美展现出来,激发大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美感产生一种向往之情,使得大学生注重自身心灵美的塑造。比如教师在讲述某文学作品时,可以先将文学作品中涵盖的文学素养进行提炼,从而引导大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深入研究,帮助大学生走入文学作品中人物角色的内心,最后教师设计作品模拟情境,让大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与人物对话,帮助大学生深入感知作品的情感艺术。(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兴趣。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在兴趣的刺激下,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较强烈的文学作品,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显著地激发出来,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索阅读的兴趣,使得教师可以更好地展示作品中的艺术美,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形成较为强烈的阅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结语

在大学文学教学中,对大学生加强审美教育,可以显著地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文学素养,使得大学生塑造心灵美,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静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