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15:56: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展览与历史节点
纵观建筑学的发展历史,“建筑展览”总是在关键历史节点上推动着建筑思潮的演进和实践探索的创新。
在1851年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了有着巨大体量和新颖玻璃和铁架构的水晶宫。此后,在巴黎举办的1889年世界博览会上,埃菲尔铁塔以328米的高度和4部水力升降机的运用而成为当时新建筑的代表。对于这些早期展会而言,建筑反而成为了超越展示内容的最大展品。这些新颖的建筑技术和结构方式为后世的建筑实践创立了新的建筑范式,并在建筑领域开辟了预制组装应用的新纪元。
如果说早期展会的宏大建筑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尚未建立直接的关联,那么德国斯图加特举办的“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则为彻底改变当代大众居住方式的“现代主义运动”吹响了号角。在此次博览会上,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等17位建筑师在战后恶劣的经济条件和住房紧缺的社会语境下设计了总共33栋有着前卫理念的新型住宅,这些建成的独立、联排和多层现代住宅以建筑实体的方式面向大众做了实景展示。正如史永高《建筑展览“厚度”》所言:“虽然展览没有能够像预期的那样提供一个‘低造价住房’的解决方案,但是它却以其激进的设计概念和主张成功地吸引了国际性的注意力。”无疑,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以建筑实体展览的方式为大众接触并了解“新建筑”提供了条件。
紧接着,时任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与设计部总监的菲利普·约翰逊与建筑史学家亨利·希区柯克共同策划了“现代建筑国际展”。不同于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建造实体的做法,在这次展览中,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赖特、密斯、诺伊特拉、雷蒙·胡德等建筑师利用模型、照片、图纸、文字等媒介向公众全面地展示了他们的建筑作品。正如约翰逊在1932年1月24日的新闻通稿中所写:“在当今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中,存在着一种新建筑。目前,美国大众还没有广泛接受‘国际式风格’,这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新,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所具备的国际化特征。很少有人能够有机会深入了解它,更谈不上一览这种风格的全貌。”现代建筑国际展向大众集中推介和展示了全新的生活方式。而约翰逊与希区柯克合著的那本《国际式:1922年以来的建筑》则正式将“国际式”这一对现代建筑影响深远的名词载入了建筑史。
1980年,在第一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建筑单元的总监保罗·波多盖希将主题定为了“过去的呈现”。由于展览邀请了矶崎新、汉斯·霍莱因、罗伯特·文丘里、弗兰克·盖里、雷姆·库哈斯等众多后现代建筑实践中的标杆式人物,因此而成为了建筑史中后现代建筑理念在大众面前的第一次公开集中亮相。展览全面展示了当时在国际上正风起云涌的“后现代”建筑潮流,表达出了对被现代建筑忽视的历史文脉的重新肯定与反思。8年后,在纽约MOMA,约翰逊和建筑评论家马克·维格利共同策划了“解构建筑展”,建筑学自此又
MOMA“现代建筑国际展”展览手册(1932)
展开了新一轮自我革新。
二、建筑展览的再现形式
由于建筑无法脱离其所在场地,因此如何在展示空间中高效完成建筑“再现”便成了任何一个建筑展览都无法回避的命题。回溯过去,无论是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的建筑实体展示,还是现代建筑国际展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再现,亦或是第一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通过装置来阐释概念,都说明尽管“建筑展览”与其他大众传播介质有着相似之处,但作为一种专业的媒介传播工具,它整合了更加多元、复合的建筑再现手段。
1.实体展示
延续着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的模式,以实体展示建筑的展览及探索实验在当代仍旧继续着。从推进了美国西海岸现代建筑普及的“住宅个案研究计划”到伦敦蛇形画廊临时展厅每年的常换常新,从“长城脚下的公社”中12名亚洲建筑师的“雅集”到“鄂尔多斯100”项目中来自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位建筑师“扎堆”,集群式建筑实践展览在全球方兴未艾。这其中,最具代表性和综合实力的当代建筑实体展当属“世界博览会”,每一届世博会的国家馆群都代表着当时全球建筑设计及建造的最高水准。例如在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期间,德国政府邀请密斯·凡·德·罗和莉莉·赖希共同设计了巴塞罗那会馆,尽管建成后1年不到时间便被拆除,但却被奉为了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之作,以至于1986年西班牙在原址上重建了这座建筑。
当然,还有另外一类建筑实体展览,尽管服务于纯粹商业目的,但却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那就是房地产的样板建筑及室内展示。例如在日本常年开放的“综合住宅展示场”。
实体建筑在建筑展览的所有再现手段中是最直观、最真切的展示方式。这些作为展品的建筑不单形象地、具体地展示着设计者的意图,还为观众提供了现场自主体验的可能,这避免了因媒介再现(图片、文字)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各种误读。但这种展示方式对场地、资金等条件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很多建筑展览常常采用小规模的装置和模型来向大众展示某种理念或空间效果。
在第一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策展人波多盖希认为建筑是为大众而存在的,应该具有与普通人对话的能力,因此他特意策划了展览中的大型装置作品“新大路”。该作品由20个7米×9.5米大小的建筑立面组成,围合出了一条人工布景通道,每个立面邀请一位建筑师设计完成。“新大路”侧重体验的展览方式在当年成功地激发了大众关于“后现代”的热烈讨论。在这届双年展之后,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在各类展览中开始运用装置手法以强化对观念的直接体验。在“中国城市建筑提案展”中,MVRDV用400张2.4米×1.2米的中密度板搭建出微缩城市模型以表达“KM3”的理念;而在200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王澍用6万片青瓦和3000根竹子搭建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江南意向。装置在这些案例中以可直观感知、体验的方式完成了对特定城市及建筑意向的再现。
相对于场地中的建筑,展厅中的装置尽管也是物质实体,但其在本质上已不再能够代表传统意义上作为“容器”、“舞台”或“剧场”的建筑空间,因为它脱离了日常生活的语境,成为了特定主题下的“陈列品”。正如唐克扬《在展览中邂逅建筑》所言:“建筑作品进入艺术展示领域,标志着这部分建筑创作有了非同寻常的物性(从难以名状的‘大件’成了可以赏玩的‘东西’),有了如同艺术品一样的流通可能,与此同时,它意味着那使得‘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的力量开始侵入文化壁垒中最后一个坚实的角落。”在建筑展中,原本作为建筑内核的实体功能和场地条件等因素往往被来自展示的要求替换。因此,很多建筑装置在满足感官需求的同时,将“建筑”当做了被拟仿的对象,而对于其所指代的真正的建筑意念的想象则需要参观者自行补全。
2.文献再现
除了以上基于物质实体的展示,建筑展览中最常见的类型当属利用建筑模型、图纸、照片和文字等传统媒介而组织的展览。这种面向大众的媒介综合利用方式其实也反映着建筑实践自身的特点:建筑设计创作本身便是利用媒介“再现”来表述观点并指导建造的。对于此类以“文献”展示为主的建筑展而言,即便利用的是最常规的媒介类型,但是在素材组织和展示方式上还是有着独特考量,以最大程度的营造“临场”感,帮助公众建立起更加“立体”的参观体验。
这一点可以从自1932年“现代建筑国际展”到1986年“纪念密斯百年诞辰回顾展”一系列由MOMA组织策划的关于密斯的文献展览中窥见一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在1947年9月17日至11月23日举办的密斯作品回顾展。该回顾展由密斯亲自设计,将有限的展示素材做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密斯在组织展览案例时刻意淡化了案例的时间线索,凸显的则是对视觉体验的营造。由于大多数建筑图纸尚滞留在德国,于是密斯将照片扩印至“20英尺×14英尺”的尺度。这些大幅照片和渲染图辅以平立面图,占满了从地面到天花的整个墙面,看上去好像是悬浮在空中一般。在照片前,密斯利用他自己设计的金属家具划分了展览空间,家具与巨幅照片融为了一体。密斯将新老作品被打撒并借助于重新冲洗的崭新照片而抹去了项目先后的时序,参观者如果想了解案例的时间及相关信息就必须凑近巨幅照片旁放置的小小项目简介仔细阅读,这种展示控制“创造出了一种缺乏历史性尺度的观看效果”,并常常被后来的建筑展览不断效仿。除了1947年这场展览之外,MOMA还曾专门举办过密斯的建筑图纸展,例如“密斯MOMA收藏图纸展”和“密斯五方案图纸展”,这些文献展览为公众进一步了解密斯提供了条件。
除了专门的建筑展,大量综合性的当代艺术展也在积极的参与面向大众的建筑再现和观念构建。例如米兰三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巴塞尔艺术展、上海双年展等等。这些展览在面向大众组织媒介展示的同时,以文献的制造和留存间接地影响着当代建筑学的演进。
3.数字技术及互动体验
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动态影像媒介和新兴数字媒介彻底改变了建筑展览的模式,更加多元和互动式的体验被引入展览“再现”之中,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传统媒介要素被整合、联动,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使得操作能够获得即时反馈,观看体验变得更加交互和立体起来。
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无论是中国馆的数字动态《清明上河图》、沙特馆全景融入式360度IMAX巨幕影院、日本产业馆的全息影像,还是国家电网馆“沉浸式”720度空间多媒体、中国航空馆地乘4D展演系统,都利用了声、光、电等感官要素共同营造虚拟真实。其中航空馆4D电影的座椅甚至可以配合影像完成喷气、喷水、振动、跌落等11种动作。如果3D、4D仅仅是在视听上叠加其他预设的影像,那么真正的人与建筑的交互则能带来更为真实、复杂的感受。例如,在远大馆的“地震体验屋”中,观众可零风险体验高达8级的地震模拟(与汶川地震相当);在上海企业联合馆外,借助于声音传感控制,等待入场的观众可通过有节奏的鼓掌改变建筑立面LED照明灯具变化的节奏(拍手节奏越快,LED灯光变幻速度越快);信息通信馆的ICT手持终端还可以帮助观众建立自己的梦想档案,供观众日后利用互联网继续体验展览相关内容。
这些新颖的互动展示方式完全改变了过去人们在感受建筑空间时的被动状态,空间体验变为了一种积极、主动的交互过程。正如BRC想象艺术公司创意总监克里斯蒂安·拉切尔所言,“将故事和希望传达的讯息立体化,游客将能参与展示体验,且实时获得他们最感兴趣的信息”已经成为了当今展览再现的重要特征。在这些依托数字展示技术的建筑空间中,媒介已将建筑所围合的物质空间的边界击的粉碎,观者目光所及已被屏幕和影像填满,真实建筑的形制反倒显得无关紧要。此处,实体被影像替代,物质被景观瓦解,这些全新再现方式为观众所带来的观展体验已经在深度、新度、广度上完全超越了传统的展陈方式。
三、策展人
除了以上各种具体的建筑展览再现形式,仔细梳理当代建筑展览案例,不难发现,在这些展览的背后总会有一位或是多位真正的“推手”:“现代建筑国际展”背后的菲利普·约翰逊与亨利·希区柯克;“密斯建筑作品回顾展”背后的詹姆士·施派尔;“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背后的保罗·波多盖希;“解构建筑展”背后的约翰逊与马克·维格利等等。在当代,他们被统称为“策展人”。
“策展人”职业的确立与西方博物馆、美术馆体系的成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前身是兴起于16世纪的私人博物馆内专门负责藏品研究、保管和陈列的专职人员。在历经了几世纪的漫长发展之后,“展览”逐渐成为了大多数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为世人所知的主要渠道,策展人的独特地位因此也就慢慢显现出来。
“策展”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付之行动的“思想总结”。而策展人必须具备从现世纷繁的事件和现象中总结并提炼出“一个潮流”、“一种规律”,甚至“一句口号”的能力。借策展人的视野审视外部世界,大众将藉此获取一种“目光”或建构一种“立场”。就当代建筑展而言,策展人承担着展览从选题、召集、组织、直到实施的各种具体事项。他们不仅需要了解当代建筑的实践与理论、熟悉建筑师群体,还需要保持感知和引导学界风向与大众审美的敏锐性。正如高士明《行动的书》序言所言:“策展人不止穿梭游曳于艺术家、观众、美术馆、画廊这些有形事物之间,同样连接贯穿着艺术史、媒体、制度、社会、意识形态……这些看不见的事物。这些有形之物和无形之物共同构成了艺术史、博物馆、大众媒体与艺术市场的大循环。”策展人以展览为媒介,构筑起了建筑师、博物馆(美术馆)和普罗大众之间的新型关联,建筑学理正是在这种关联之中被循环往复地向前推动,完成着自身的生成与更迭。
不过,按照库尔特·卢因的“把关理论”,“策展人”实际上也正是大众艺术信息的“把关人”,正是他们决定着信息的传递方式、路径和速率。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菲利普·约翰逊所策动的“现代建筑国际展”,当时在建筑实践中业已存在的“现代主义”思潮将会面临着怎样的发展格局。值得注意的是,既然面向大众的信息是经由策展人的组织而获得最终呈现,那么他们在做出“选择”的同时也必然存在着“滤除”的操作。如此一来,展览的“再现”便沦为了“控制”下的再现。
引言
过去大学生十分紧缺,大学生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重,正是因为这份使命感,大学生自身能够保持较高的自我约束感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遍化,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地位大不如前,大学生自身的光环不再,自我约束力也慢慢下降,此时如果不强化学风教育,搞好大学生学风建设,那么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与就业会更加艰难,高等教育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强化高校学风建设,迫在眉睫。
一、目前大学生学风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理想
在当今社会中,很多的学生考大学只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还有一些人考大学是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对象,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应该作为大学生考大学的目的。很多的学生没有认为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里可以开展一些新的事情,他们把大学当作是自己理向实现的地方,在大学里肆意的挥霍,并没有为心中的那个真正的理念而努力。还有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开始放松自己,只是追求一些眼前的快乐,并且树立了一种不正确的人生观;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所在的学校或者是专业的不理想,而放弃学习,使得原本在高中时期养成的好习惯都付之东流。因为没有一个远大的理念做支撑又缺少一个明确的学目的,使得大学生出现很多的问题。
2.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我约束
很多的学生都有一种在大学中学习的课程在工作中不会被用到,所以不必学习;尽管在大学生中还是有很多的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听课,但是,能够认真听的学生的数量很少;很会有很多的学生在学习中三心二意,对学习没有一个严肃的态度;有些学生对于老师所留的作业不能够认真对待,只认为自己做了就好,并没有实际的通过做题得到一些收获,还有一些人甚至都不自己做作业,只是抄袭同学的作业,并没有走心;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清晰的认识自己,不懂装懂,最后在考试中也不能够取得好成绩。这些学生在学期末进行考试的时候,多数会挂科,进而下学期进行补考,这其中还会有很多人补考不过,之后再进行重修。大学生在大学中多数都会有一种散漫的情绪,不论是对于一些学习纪律还是学校纪律都不伤心,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对所学习的课堂也不会专心的研究,在考试中还会出现作弊的现象,并且作弊的手段逐渐的增多,面对学校的制裁方式也丝毫没有感到畏惧。
3.学习方法不灵活,满足于死记硬背
很多的学生在中学时期养成了一种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因为在中学中,老师会直接的把学习中的重点内容给学生进行标记,之后学生只
需要针对这些重难点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之后就可以在考试中得到一个良好的成绩,然而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很多的学生逐渐的失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不能够对一些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学生的这种学习方法的单一性使得学生在大学中的学习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只依靠死记硬背是不够的,在大学中更多的是要靠逻辑思维的。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方式优化对策
1.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学风教育的源动力
在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们的三观建立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决定大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随着经济的进步,大学生的思想不仅会受到国内的思想的影响,还会受到一些外来思想的影响,所以,在大学中应该逐渐的对大学生的三观进行教育,进而使得大学生养成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所以,在大学中使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能够将大学的时光进行好好的把握。
2.大学精神的激励作用是学风教育的重要依托
大学精神是一个学校在经过多年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大学的灵魂的一个精神文明。这个精神的形成是在这个时代中的所必然形成的结果,这是一个人类发展的最终成果,一个大学想要进行良好的发展想要进行教育,那么这种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精神中可以包括多种的精神,像创造以及批评都是其中蕴含的,大学精神的形成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并且具有很强的坚固性。大学精神对于大学生在大学中所度过的时间在其精神上有一定的引导以及激励的作用。大学精神能够对大学中的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精神的影响,这会使得学校的学生能够向着一个积极的方向进行发展,进而不断的去影响更多的人。对大学生们进行精神层面的引导式一个很重要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大学生不断的追求突破。
3.加强管理,健全各种有关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
良好学风的形成需要有各项规章制度做保障。只要各种制度能够落实到位,违者必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从思想上重视学习,学风建设就会有规可循、有据可依。比如,对累计缺欠必修课学分达到25个学分及以上者应予以退学处理;因学业成绩不良按照学籍管理有关规定需要退学者,可中请试读,试读期汇合累计所欠必修课学分数不超过巧个学分者,为试读合格,否则必须办理退学手续;对打架斗殴、考试作弊者要予以严惩等。当然,管“严”不等于管“死”,要以人为木、对症下药,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都要以扭转学风、促进学生学习为出发点和目的。
结束语
大学生学风教育并不是一项短期工作,它需要教师,学校以及学生的共同配合,要通过实际调研,掌握和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学习型校园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推动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黄斌(1963-),男,江苏启东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胡虹(1977-),女,四川广安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工业催化及高等职业教育;仓理(1963-),男,江苏宿迁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精细化工及高等职业教育。(江苏南京210048)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168-02
人类历史在17世纪工业革命之际经历了现代知识观的洗礼,在20世纪末又迎来了后现代知识观所带来的变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对知识价值的看法、知识内容的认识、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评价等观点正从“一元”走向“多元”。后现代知识观的出现唤醒了我们对建立在科学和理性基础上的职业教育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等全新的思考。后现代知识观的出现,并不是否定现代知识观,使其成为了历史①,相反,后现代知识观与现代知识观共同构建起了当代知识观的发展。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以当代知识观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加强化工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对生产性化工实训教学工厂的建设、运行和实践教学进行了艰苦的卓有成效的摸索与实践。
一、当代知识观的基本特征
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产生、作用、获得及应用的总看法,是关于知识的理论观点,是教育的观念基础,也是高职实践教学乃至实训基地建设的逻辑起点。不同的知识观支配着不同的教学实践。现代知识观认为,人类掌握的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和整体性,因此普遍性与必然性、客观性与确定性被认为是知识的应有属性。而后现代知识观所认识到的则是知识意义的多样性、不断可生成性,亦即意义的不断可解释性。
作为科学世界的思维,普遍必然的有效性无疑是现代知识观的知识标准。而后现代知识观则揭示了人文世界意义的可不断解释性。这意味着,哲学的发展为高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在当代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实践模式,带给了从教者对当代知识观的再认识。
当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建构性,知识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强调要为学习者提供宽阔的学习平台,鼓励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去建构个人意义的知识;知识具有社会性,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再是学习者的单向作用,而是学习者与世界的相互作用,尤其强调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相互协作的过程;知识具有默会性,除了可用书面语言或数字公式等表达的显性知识以外,还存在着很难或无法量化、文字化、符号化的或很难通过书面形式表现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的习得与传统的知识传授不同,不是通过理论学习而获得,而是需要学习者通过参加有关操作实践,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所要学习的知识;知识具有情境性,任何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特定的时间、空间、价值体系和语言符号等诸多因素,只有通过特定情境的设计为学生提供技能应用的情境,学生才能通过个体的亲身实践,获得新知识的生成和迁移②。
可见,实践是默会知识传递的载体,实训教学是学生获得职业经验的基本途径。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领会隐含在具体操作和行为中的默会知识。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建设和开拓实践基地,改革实践教学,尽力创建与本专业领域岗位(群)相一致的职业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反复的实践活动,把默会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并外显于行动,实现从新手到熟练者的重要转换。
二、当代知识观视野下的现代化工实训教学工厂的构建
“现代化工实训教学工厂”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实训过程中坚持“实践教学生产化”的原则,以教学为主,实行企业化运作。在角色定位中,学生是实训工厂中的主体,教师主要负责技术指导。运行管理制度上按工作岗位实际情况设立车间,班组管理制度以及车间主任、班组长、员工、设备管理员、安全员岗位职责等③。并以组织工厂生产开展实训教学工作,将班级分为若干“班组”,让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和企业管理模式下,进行生产操作。实现了学生的角色转换和自我管理,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的同时,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培养合作意识、安全意识和沟通协调等能力、使之最终成为符合现代企业需要的职业人。
三、当代知识观视野下的高职化工实训教学改革
1.面向知识的默会性,明确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目标。默会知识是存在于个人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在化工实践教学中学生会无意识地获得大量的默会知识,同时在实践中,学生和教师都对知识进行了积极的建构,彼此得到了新的理解。④一直以来,化工类专业教学拥有较多的实验、实习以及毕业环节等实践环节,并试图通过毕业环节的技能考核和论文答辩来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但这一目标却忽视了知识的默会性,往往会在实际贯彻中失去了方向,或流于形式,或成为传统的“应试”结果。因此在现代化工实训教学工厂的运行中更加注重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能力,同时还加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智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安全意识等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参与“教学工厂”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可结合实际,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夯实实践基础。
2.面向知识的社会性,改革化工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主要以验证形式为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分离,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用于验证理论教学内容,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简单结合构成了化工专业学习的统一体。但以现代人才培养目标去评价传统的化工实践教学模式,发现传统的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实习时只能看,不能动手操作,实习过程中是教师或师傅先讲,学生再去认识工艺流程等,这种方式造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严重缺乏,实习的效果不甚理想,教学目标难于达到。由于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活动形式单一、使得实践教学活动缺少吸引力。基于对“知识的社会性”的认识,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尝试改革传统化工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为辅,让学生在真实的工厂环境下,以真实工厂生产任务驱动的方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学生实习内容包括冷态开车、正常停车、事故处理,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工艺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常见仪表阀门类型,还要学会DCS的操作控制、工艺参数变化趋势正确与否的判断,以及出现问题的判断与事故的排除。这些核心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前很难在学校内有效养成,大多需要学生在入职后的1~2年中跟着师傅做中学并慢慢领会内化。
3.面向知识的情景性,创新化工实践教学的形式。高职实践教学传授知识类型的主体是“隐形知识”,其教学过程是一种以获取经验性与策略性“隐形”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过程。此过程必须经由个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建构、习得。因此,现代化工综合实训工厂以真实的生产装置为载体,仿DCS操作形式模拟实际生产操作。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团队分工协作,在理解工艺原理、熟悉工艺流程和具体的生产现场阀门仪表的情况下,内、外协同完成具体生产任务。在如此的“工作情景”下教师无疑是一个管理者,但仅仅又是作为学习团体中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被抛弃,反而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能看能摸能操作,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把所学习的理论和掌握的技能融为一体。在这种真实的生产过程中,以职业人的要求来培训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4.以当代知识观为基础的化工实践教学评价。对当代知识观中知识内涵的再认识,转变了从教者传统的教学评价思维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有了根本的变革。以工艺类专业实训及考核模式为例,传统的实训内容包括厂况、厂纪教育、安全教育、工艺介绍、设备介绍、现场实习、单机的仿真实训,因此与之对应的考核内容就包括了安全考核、现场考核(主要是考查对工艺流程的掌握程度)、仿真考试、卷面笔试,以及实习报告、实习日记,这些培训及考核内容从传统知识层面来看是比较全面和合理的。但评价的方式都是“终结性”的,是静态的,使得教师和学生都不自觉地趋向一元性,导致了学生学习的一味趋同,从而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体自身能力的挖掘。传统的化工实践教学评价显然无法对千差万别的实践表现和认知水平做出符合当代知识观的有效评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人沟通协调能力等都无法从传统的实训模式中得到培训,也无从考核。
以现代知识观为准则的教育评价体系趋向多元化,评价方式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个体理解、阐释、质疑和应用上,教育者更关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在各方面的提高。学习者的知识增长方式并非线形积累,而是非线性的转化。教育评价应该是动态性的,它不仅仅是对已设计好的课程进行的价值判断与分析,而更应是在特定情景下做出的动态评价。动态的教学评价应考虑其空间与时间的特性⑤。因此在现代化工综合实训教学工厂中,对实践教学评价要求做到随时间空间的动态的评价,考核过程贯穿于整个实训过程中,使得考核内容更加全面、合理。例如在化工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的安全意识,传统培训及考核都只能停留在纸质层面,无法真正对学员进行现场安全培训,而改革后可在现场进行安全救援预案综合演练、专项演练,真正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学会应对突发事故的处理方法。
以使用本套装置进行生产性实训的本、外校学生为对象,我们对实训教学的效果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实习方式、实践技能提高、分析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安全意识培养、环节安排满意度、考核评价满意度、学习动力促进八个方面。结果显示各项评价指标满意度均在98%以上。绝大部分同学对可以进行动手操作的生产性实习方式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认为这样的实习方式能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边做边学”的培训模式中,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团结协作能力,同时让理论知识和实践得到了更加有机的结合。
[注释]
①陈嘉明.“一”与“多”:现代与后现代的知识观[N].光明日报,2007-04-24.
②张晋,马庆发.高职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129.
作者:翟恒兴 单位: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
当前美学教学研究目标
打破重美学本身研究、轻教研的美学研究格局,推进美学事业的全面发展。纵观中国现代美学发展史可以发现,美学教学在美学诞生之初就受到美学家们的重视。著名的美育教育家主张通过美育提高民众的审美素养和国民趣味,朱光潜、宗白华等美学大师在美学研究之际,还走上讲台,向广大青年学生讲授美学课程。今天,几乎所有的美学家都是美学教育者。当代中国美学后起之秀们大都编写过美学教材,并通过课堂讲授、传播自己的美学思想,推进了当代美学发展。当然,美学教材是极为重要的教学要素,是美学教研的物质条件和知识载体。与关注学生接受情况、教学原则、目的、方法、模式的美学教学研究不同,美学教材主要体现的是美学家们的审美思想,至于教材的讲授、接受过程及效果则无能为力。美学家们保持美学本身研究和美学教学研究两个方面工作的平衡,既积极从事美学知识与审美思想的创新,也不遗余力地关注美学知识与审美思想的传播与接受,使美学知识的生产与审美思想的生成成为一个完整的活动。促进美学教学各个细部研究的均衡发展不仅美学本身研究与美学教学研究要齐头并进,而且美学教学各个细部研究也要均衡发展。美学教学的细部研究即各个教学要素的研究。教学要素是教学系统的重要单元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独立性、相互关联性和相互制约性。对教学要素尽可能准确地认识是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其原因在于它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结构,从而更好地认识教学这一“事物”,并有效地展开教学论的众多论题的研究。[8](65)对美学教学各要素的研究可深入分析美学教学现象,优化美学教学结构,改造美学教学结构。美学教学基本要素主要有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工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环境等。有人认为教学要素是多层次的,分为平凡要素(时间、空间和信息)和特质要素(硬要素和软要素。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而后教材,软要素分为客观性软要素和主观性软要素。教学过程、教学规律和教学本质是客观性要素,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是主观性软要素)。[8](65-68)有人认为教学要素是多维的,可分为静态教学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动态教学要素(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和教学环境要素(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9](10-13)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要素意味着美学教学细部研究的复杂性和教学专题研究任务的繁重性。在美学教学中,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要素维持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转,也至关重要,而教学环境则是教学活动展开的背景条件。这些教学要素中,缺一不可,否则教学活动就无法顺利进行,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当前,学者们对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研究相对较多,而对美学教学环境、教学评价、教学过程等要素关注较少。今后,广大美学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促进美学教学研究的均衡发展。形成智性的美学思维与独立的美学精神美学教学研究目标的实现不仅体现于美学研究格局的完整性与美学教学细部研究的均衡性,教学研究成果需要落实于学生身上。通过美学教学,学生除了建构起知性的美学知识体系外,还要形成智性的美学思维和独立的美学精神。智性的美学思维是一种既超越抽象理性又超越具体感性的思维,不同于通过逻辑把握的理性和通过感觉获得的感性,智性是通过体悟而瞬间获得。法国艺术理论家马里坦指出,智性是诗的精髓,是人类灵魂中的神秘源泉,在人类灵魂中“以一种非理性(我不说反理性)或非逻辑的方式在起作用”。[10](15-16)其实,智性并非神秘的,而是审美体验的产物。审美体验是一种复合型体验,将人的肉体与精神,经验与超验联系了起来。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既可以欣赏到感观知觉之美,又可以享受到神情愉悦之乐。智性的美学思维是一种既基于感觉经验又具有超验性的审美判断力。美学教学研究应促进学生智性思维能力的形成,而非仅仅美学知识的掌握。通过美学教学引发学生对美学问题的思考,帮助学生养成反思、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提升精神境界和思想空间,形成独立的美学精神也是美学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在审美的世界里,个性和独创性则被作为最宝贵的东西而加以呵护。从艺术家追求个人独到发现,到强调艺术品独特的个性风格,再到如何以独具眼光的视角来引导欣赏者进入艺术的殿堂,审美的世界就是个性张扬的世界。”[11]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美学精神是美学课程应然的教学效果,是教学研究者应该关注的重点。独立的美学精神基于个性化体验,突破了强制的统一的标准和趣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考,“不是聪明的滑头和技巧,不是知识的炫耀和卖弄,也不是冷冰冰的理性推理和演绎,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延伸,一种精神的境界……”。[12](47)独立的美学精神是在“美之思”中领略“思之美”的魅力,在激情洋溢中领悟性情的魂魄,是审美体验中获得的对独特人生、丰富生活与具体生命的感性直观,是智慧烛照下的自我审视,是“污泥不染,机巧不用”(《菜根谭》)的人格追求。独立的美学精神对于个体人格独立、人性完满有重要意义。它既是美学教学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它不能通过具体指标量化,只能综合地显现于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中。
当前美学教学研究对策
当代美学教学研究特点表明,研究者应高瞻远瞩、“内”“外”兼顾。既要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借鉴当代文化成果,拓展学术视野,更新研究思路,创新研究范式;又要从实践理性的高度,总结美学教学经验,不断丰富美学教学思想,使美学教学研究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经验与理性的衔接,实现常识的教育实践向理性的教育实践转化。研究者们需要坚持辩证精神与批评向度才能拥有开阔的研究视野和实践理性的高度。1.借鉴当代文化成果,开阔视野,更新思路,创新研究范式经过百年的积累而发展起来的西方现代文化硕果累累,对中国社会曾产生过深远影响。在后工业社会土壤里成长起来的后现代文化“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包含着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关注,具有丰富的、建设性的思想内涵。”[13]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进行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建设的当代中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受到了西方后现代文化的影响。当代美学教学研究不能忽视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西方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应积极利用好美学教学研究的外部文化环境,充分吸收当代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研究成果,借鉴当代最新思想方法,开阔美学研究视野,更新美学教学研究思路。诸如结构主义、现象学、新、解构主义等文化思想是西方思想家不满传统思想的因循守旧和抱残守缺,在解决现实问题基础上诞生的。它们一经面世,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推崇,当代美学教学研究应该从中汲取有益思想,提供参考与借鉴。如当前的总体性美学教学研究方法,就是借鉴了卢卡奇、阿多诺、马尔库塞、詹姆逊等西方者的研究方法与思想主张。然而,一方面学者们将总体性研究方法主要用于美学本身,另一方面美学教学的总体性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学者们关于当前美学教学领域存在着的指导思想简单机械、教学模式西方观念至上、教学内容东拼西凑、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等问题的揭示,也只是对美学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表层扫描,还未对其各个细部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地位等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总体性研究,而且国内对美学教学的整体观照还缺少明确的理论范式。研究者需要把握时代精神,倾听时代声音,才能勇立人类先进文化的潮头。美学教学研究在借鉴具有批判精神较强的现代与后现代文化基础上,回应当下市场经济导致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科技文明所导致的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与美学本身的研究一起遥相呼应,拯救生活意义和人文关怀的危机。研究者文化视野的开阔,可使改变由理论到理论、教材到教材的思路,走一条生活美学、社会美学的教学之路,使美学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跳动着时代脉搏。研究者文化视野的开阔和思路的更新,带来了研究范式的转换与融合。当前美学研究存在着哲学思辨的研究范式、实证分析的研究范式、人文理解的研究范式和社会批判的研究范式。[14]哲学思辨的研究范式指那些将美学教学置于某种教育哲学或将其确立在某种哲学层次上进行思辨性的探讨。实证分析的研究范式指倾向于归纳分析方法进行美学教学研究体系,如对美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探讨。人文理解的研究范式则指对美学教学的主观性、意义性、参与性、体验性等问题的关注,如作为美素质教育的美学教学的必要性、实施途径等。社会批判的研究范式指分析美学课程的社会背景因素,辩证地分析美学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的关系等。四种研究范式在美学教学研究领域"多元共生",在多个层面上展开美学教学研究,也为创造新范式提供了条件。2.从实践理性的角度,总结美学教学经验,丰富美学教学思想有人指出,一直以来,深受“理论高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等说法影响的课程与教学研究热衷于理论理性。[2](45)这一思路有两个目标:凭借逻辑思辨或实证方式,运用既有理论术语,生成新的课程理论;通过课程研究,证明既有课程理论的有效性或促进既有课程理论的更新。这一现象在美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也存在:要么通过哲学思辨或逻辑演绎,论证美学教学、美的本质、审美素质培养等问题的重要性;要么通过实证方式,运用归纳分析方法,阐述某一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操作过程等。然而,美学教学研究中,并非纯粹"自上而下"的哲学思辨,大都是一线美学教师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与深化。这是一条基于实际需要和现实关怀的"自下而上"的美学教研之路。教学经验总结(无论是理性经验,还是实践经验)是美学教学研究的第一步。陷入理论理性的迷信无益于美学教学研究,会使其脱离实际,甚至误入歧途。“因为,新事物和新人物的诞生并不取决于理论本身的自我繁衍。”[15](3)仅仅停留于经验层面,也不能深化美学教学研究,因为,碎片化、个人性和瞬间性的经验缺乏普遍性和文化积淀。为了避免陷入理论主义的绝经和经验主义的泥潭,美学教学研究应走一条实践理性之路。根据康德的著述可知,理论理性解决了人类“知道了什么”,实践理性则回答了人类“应当做什么”的问题。康德认为“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它(实践理性)的内容是行为规范,它(实践理性)的对象是‘至善’,它(实践理性)的目的是探求和实现人的自由所需要的东西。”[16](19)黑格尔也认为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的资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资格。”[17](528)马克思认为以往哲学的局限性在于“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8](86)马克思从实践哲学的角度,强调了实践理性的创造性。不同于理论理性的认知型思维,实践理性的思维方式是筹划型思维。筹划型思维活动具有辨识定向功能、确定目标功能、创造功能和选择决策功能。[19](39)这就意味着实践理性意义上的美学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认知型的或者操作型的,还是有明确方向性、目的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的筹划型的。这要求美学教学从日常教学实践出发,在特定教育情景中,运用各种实践智慧进行教育活动,并不断受到理性的批判,使教学实践朝着预期既定目标前进。3.坚持的辩证精神与批评向度无论是借鉴当代思想文化还是走实践理性之路,美学教学研究都要坚持的辩证精神与批判向度。处于“后学”思想笼罩下的当代思想文化状况复杂,价值追求多元取向,思考路径千差万别,思想主张形形,思想方法多种多样,思想成果良莠不齐,思想派别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美学教学研究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只有坚持辩证法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观点,才能分清优劣,辨别真假。辩证法是运用“从后思索”的方式揭示现实的个人及其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历史性辩证法,“提供从现实历史的深处洞察和审视全部人类生活的矛盾运动的现实规律与趋势的生活智慧。”[20](21)坚持辩证法的美学教学研究,不仅从美学教学角度审视当代思想文化的美学意义,还从生活实践方面思考美学教学,使美学课程成为一门生活智慧学。辩证法还是基于人的存在根本方式揭示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的否定性统一的否定性辩证法,是“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彻底的革命性辩证法。[20](21)以此看来,渗透着辩证精神的美学教学研究,在建学实践基础上,对美学教学过程和教学要素进行否定性统一把握,即对现存美学教学进行“暂时性”理解而非“永恒性”辩护。美学教学是在实践过程中构成的关系性存在和生成性存在的矛盾统一体,美学教学研究应该对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教师与学生、教学目的与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等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的矛盾性关系进行否定性统一把握。这一否定性把握是一种双向否定与肯定的二重化把握,即研究者对自我的否定与肯定过程和研究者对美学教学的否定与肯定过程。因此,研究者自我和美学教学总是处于改变与创造之中。综上所述,当前美学教学研究表现出整体观照和"整合"倾向,在教学方法上关注更多的是传统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研究有待加强;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比较明显,而教学模式的经验化、实践性比较突出,理性沉淀上尚需努力。针对上述特点,美学教学研究应该明确三个目标:改变重美学本身研究,忽视美学教学研究格局,形成有利美学教学研究的外部环境;促进美学教学研究各个细部的均衡发展,形成有利美学教学研究的内部环境;美学教学研究还应体现于学生身上所形成的智性的美学思维和独立的美学精神,这是美学教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为了顺利实现上述目标,美学教学研究应开阔视野,借鉴当代文化成果;从实践理性的高度,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思想;坚持的辩证法和批评精神。
2006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其中开设了艺术导论、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涉及内容十分宽泛的诸多新课程。因此,提升高校艺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其成为懂艺术、懂教育、高修养的专业型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艺术教育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1.从课堂教学实践中获得专业发展
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教学、实验室实践教学和教学基地实地参观考察教学三部分,其中课堂实践教学是另外两类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将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的重要纽带。对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是提升专业素质的最重要的方式。另外,高校的环境具有学术与教学双重氛围,是利于将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联系起来的。课堂教学有两大模式:即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主义教学模式)。对于艺术教育学科的课堂,应以构建主义教学模式为主,以传统教学模式为辅。如进行理论教学(如艺术导论)时,以传统的教师讲授可提高教学效率,而进行感受性教学(如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书法鉴赏和戏曲鉴赏等)时,则应以构建主义教学模式为宜,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艺术氛围,达到鉴赏目的,受到美的熏陶。
2.从教师培训中获得专业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良好发展与追求有效的教学过程是人们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①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若想“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必须不断汲取新鲜知识,深化专业知识,充实思维与头脑。教师培训为这种提升提供了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最有针对性的途径。
3.从案例剖析中获得专业发展
案例剖析源于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撰写或编辑起来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或案例研究,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对一些实际教学情境的描述”。②那么,高校艺术教育学科的案例剖析主要是指高校艺术教育学科的教师,根据所授学科的教学目标及特点,收集一定的课程教学微观程序,从中理出课堂中本学科存在的问题,并于实践中找出解决思路。这是一种由实践到实践的回归,即:课堂现象剖析—教学理论探索—课堂实践应用。如美术鉴赏中的“壁画欣赏”一课,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古代壁画的发展阶段为独立单元案例探究性地开展开放式教学。首先,将我国古代壁画分为中国古代墓室壁画、中国古代石窟寺壁画与中国古代寺观壁画三种形式,进而将学生分为相应三个小组。课后学生们分组收集资料,了解该阶段的壁画发展概况、背景知识及技法特点。接下来,教师对学生整理出的资料进行仔细分析,使其规范、简练而有条理。而后,各组学生派出代表演示本小组的资料、心得及结论,各小组之间可互相评论。最后,老师做出相应总结,使学生对于这种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的绘画手法(尤其是隋唐时期的壁画)理解更为深刻,并选取适当的题材令学生临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情操。
4.从教学研究中获得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学科教师的教学研究就是指高校的艺术教育学科的教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揭示教学规律,完善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实践来源。高校的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具有极强的学术性。姚利民等认为高校教学具有“教学任务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高深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学情境的复杂性、教学过程的探索性等特点”③,是“在要求高层次的思考、判断、选择的决策过程”。④因此,袪除“教学研究是教育家们的事情”“我们只负责做好艺术上的事情”的思想,应该且必须积极而主动地进行教学研究,这也是教师对学生应尽的义务。
5.从项目实践中获得发展
高校科研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所高所综合实力的重要参考标志。同理,高校教师的项目水平也是评价其教学等综合水平的一种重要指标。因此,高校教师加强项目能力,提升项目等级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艺术学科的高校教师也要积极进行项目研究,争取一些上水平、上档次的项目,从而推动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在项目实践中,能极大地提升其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结语对高校艺术教育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研究不应只限于此,其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各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努力提升自身的艺术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并结合本校生源、培养目标及教学理念等多方因素,方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美育需要,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体现艺术学科的社会价值,为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而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雁芳.当代高校美术基础教学观浅谈.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9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eaching is the way for teachers'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on teaching is not only the demand for specializ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occupation, the process of gaining and deepening practical knowledge, the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but also the base of developing teaching ability and presenting teaching witness. Teach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it and carry out it.
Key words: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search on teaching; effective teaching
高校教师教学研究是教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揭示教学规律,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的活动。对高校教师自身来说,教学研究是专业化和专业自主的要求,是获得、深化实践性知识的过程,是提高教学学术水平的手段,是发展教学能力和展现教学机智的基础,因而是教师成长、成为教学学术型教师、实现有效教学[1](P27)的重要途径。
一、教师专业化和专业自主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6年《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2],这意味着同现代所确立的其他专门职业(医生、律师等)一样,教师职业是受该专业领域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科学技术)的成熟度所支撑的专业化领域,教学实践是教学论、心理学原理与技术的合理应用(技术性实践),教师是这些原理与技术的技术熟练者[3](P239);也意味着教师必须经过不断的成长与发展,即教师必须实现专业化。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教师教学专长(教学专长是教学的学问、技能,奠基于教师的知识、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教学机智等,并是它们的结晶[4])的发展,即他们从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国外很多学者从教学专长的角度来探讨教师的专业化,他们对教学专长的结构和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理论[1](P55-56)。澳大利亚学者凯米斯等人认为,教师除了应该具备传统界定的专业特性——理解本学科的知识与结构、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之外,还必须拥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包括:把对自己教学的质疑和探讨作为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有研究自己教育实践的理念和技能;有在实践中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质疑和检验的意向;愿意接受其他教师或研究人员来观察他的教学实践,并就此进行坦率而真诚的讨论[5]。显然,这种“扩展的专业特性”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师要实现专业化,必须通过对教学的实践、感悟、探索、反思、研究等,提升对教学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教学见解和理论,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的专业化要求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马克思指出:“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独立的创造。”[6]同样,教师要有专业自主,在教学中要进行改革与创新,必须认识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必须以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作基础,缺乏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不可能实现专业的自主和在教学中进行创造,因为这样的专业自主和教学创造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因而也是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相反,只有建立在教学研究基础上的专业自主和教学创造才是科学的、合理的,因而也才是卓有成效的。可见,教师的专业自主要求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二、教师获得、深化实践性知识的过程
心理学家发现,知识在专业工作绩效中起核心作用(Glaser,1984)[7]。教学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显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的知识。教师的知识既包括专业学科知识,也包括教育科学知识,特别是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深化并直接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知识是其开展教学的基础,也是其有效教学的基础。学术界日益形成的共识是,把教师职业视为复杂的语脉中从事复杂问题解决的文化的社会的实践领域,教师是以经验的反思为基础、面向儿童创造有价值的某种经验的“反思性实践家”,因而,教师的知识主要是实践性知识或实践性学识[3](P240)。显然,教师的实践性学识在有效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教学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获得、深化实践性学识的过程,为教师获得、深化实践性学识奠定了基础。因为同认识一样,知识来源于实践,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来源于教师教学研究的实践。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研究是教师对教学实践中的特定事实,如特定学生、特定教学内容、特定课堂情境、特定教学方法等进行研究,直接地影响到课堂实践的创造与反思,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揭示教学规律,进而促成教学活动的有效。另一方面,教学是高度复杂的,教学的研究原本是“实践性研究”[3](P230),教师的实践性研究不是单一个体的研究,需要与其他教师的实践性研究的交流,需要与各领域的研究者的理论研究的交流,展开综合的合作研究,即教师与其他教师和各领域专家进行合作的“实践性讨论”[3](P232),这种“实践性讨论”为教师的实践性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了教学研究的水平和应用价值,也提升了教师实践性学识的科学性,为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实现有效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三、教师提高教学学术水平的手段
博耶指出 :“学术意味着通过研究来发现新的知识,学术还意味着通过课程的发展来综合知识,还有一种应用知识的学术,即发现一定的方法去把知识和当代的问题联系起来,还有一种通过咨询或教学来传授知识的学术。”[8]这就是说,高校教学的性质决定了高校教学的学术性;另一方面,高校教学的学术性也是由高校教学的特点决定的[9]。高校教学的学术性意味着教师不是技术操作工、教书匠,而应该是学者、专业人员,因而需要他们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需要他们发展教学学术,提高教学学术水平。教学学术是有关教学的系统、专门的学识和知识,是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0]。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是可以提高的。虽然高校教师提高教学学术水平的手段很多,但研究教学是一个重要手段。教师研究教学的过程就是其探究、整合教学知识,应用教学知识、技能,发展教学学术和提高教学学术水平的过程,也是教师成为教学学术型教师的过程。教学研究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研究者的精神探究教学的性质,应用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审视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应对教学情境,不仅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且改造和扩展实践性知识,形成新的教学思想、理论,从而提升教学学术水平。教学研究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而展开,从问题出发,以问题解决为归宿,对教学问题的发现、判断、提炼、分析、思考和解决贯穿于教师教学研究的全过程。正是在对教学问题的研究中,教师提升了教学学术水平,形成了思想和对策建议,并化为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具体而言,高校教师只有积极从事教学研究,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及时了解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把学科的前沿问题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才能摆脱各种偶然因素的束缚,透过复杂的教育现象,找出教学的客观规律;才能将自己零散的教学思想和点滴的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并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风格。总之,教师只有研究教学才能更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只有研究教学,才能编撰渗透其教学研究心血和显示出教学学术水平的资料,如教材、参考书和教案等;才能把自己的实践性学识外化,向其他教师阐述自己关于教学信念、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的知识,帮助他们在教学上不断成长;才能将对教育教学的反思上升到理性认识,用各种形式公开外显自己的知识:写教学的反思性论文、总结教学经验、出版关于教学的著作、参加教学研讨会、进行教学示范、公布教学方案、在网上进行讨论、举办教学成果展等,丰富教学的公共资源,让其他教师分享,供其他教师学习、参考。
四、 教师发展教学能力和展现教学机智的基础
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一种心理特征[10],可以分为普通或一般教学能力与特殊或具体学科的教学能力。按照心理学中的发展理论,儿童不仅是发展的,而且发展将伴随着个体的一生,即个体在成年以后,其道德、智慧、能力等仍然是不断发展的。“处于高级发展阶段的人,机能更复杂,行为技能更丰富,觉察问题更全面与准确,更能理解顾及他人的需要"[11]。同样道理,教学是需要教师运用知识、智慧和行为技能等的专业活动,教师从开始执教生涯,经长期的教学实践,其教学经验将不断积累,实践性知识将逐渐增加,对教学的体认将更为深刻,从而逐渐发展其教学能力。尽管发展教学能力需要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知识、接受教育教学培训、参加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教育教学反思等,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是发展教学能力的基础。教师是研究者[12],教学研究是教师把教学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为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主动进行的探究,它允许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考察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更新教学手段,发现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等。教学研究既能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又能真实地改善教师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机智是教师根据教学情境变化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的才能,是教师面对突变的教学情境所表现的敏捷、果断、准确判断和恰到好处地处理的一种教学技术[13],是教师的教育知识、教学能力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和展现,是教师教学灵活性、创造性的体现[1](P46)。教学是生命个体的相互作用,是动态的活动,影响教学的偶然因素和教学中的突然的变化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学机智。这种教学机智通过准确认知、判断、反应和快速认知、判断、反应体现出来,并影响有效教学。
教学研究能帮助教师在面对复杂、变化、多样的教学情境时准确而快速地认知、判断、反应,展现教学机智。首先,教学研究能帮助教师在面对复杂、变化、多样的教学情境时准确地认知、判断、反应。教学研究注重观察教学现象,看重对教学问题的因果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关注教学策略或方法的合理性,这就为教师在教学中准确地认知、判断、反应奠定了基础。如有助于教师准确判断教学陷入的困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状况等,并采取正确的方法摆脱教学困境,激发学生的动机,促使学生参与。其次,教学研究能帮助教师在面对复杂、变化、多样的教学情境时快速地认知、判断、反应。俗言熟能生巧,教师对教学的长期研究与反思,会积累体认、感悟教学的经验,提高处置教学情景、把握教学的能力。如有助于教师明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他们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并根据这种判断,思考、选择教学的方式、方法和策略,对教学情境迅速作出反应。对这些问题的快速认识可以减少教学中的时间延误,提高单位时间教学效益,使教学达到高效率。准确和快速认知、判断、反应是教学机智相互依存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准确是教学机智的首要要求,也是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快速是教学机智的时间要求,是有效教学的效率指标。总之,对教师而言,无论是通过准确认知、判断、反应,还是通过快速认知、判断、反应来展现教学机智,都需要建立在对教学的长期而深入的研究上。教学研究使教师能认识教学规律,形成教学理论,掌握教学原理,在面对复杂、变化、多样的教学情境时,准确、快速、灵活、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教学规律、理论、原理等,产生教学灵感或洞悟,展现教学机智。
综上所述,教学研究是高校教师成长之重要途径,高校教师要实现成长,特别是实现专业成长,不能不重视、开展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论:理论与策略[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J].万勇译.外国教育资料,1984,(4):1-5.
[3][日]左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姚利民.论有效教学的发展性[J].当代教育论坛,2005,(7):15-18.
[5]王伯康,周耀威.塑造教师新形象——教师成为研究者之必要性、可能性及途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5):25-30.
[6]于淑云.教师人格塑造的价值追求[J].教育研究,1997,(10):47-52.
[7]R Glaser. Education and thinking: the role of knowledg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4, (39):93-104.
[8]欧内斯特·L·博耶. 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65.
[9]綦珊珊,姚利民.论大学教学的学术性[J].高等理科教育,2005,(6):55-58.
[10]綦珊珊,姚利民.教学学术内涵初探[J].复旦教育论坛,2004,(6):28-31.
[1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1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37-02
教学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规律、原则、方法及有关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科学研究活动。教学研究能够架起课程理论及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桥梁,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提炼和传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改进教学;教学研究可以促使教师的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近些年来,职业教育面临滑坡,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举步维艰。由于中职学校招来的学生普遍分数偏低,他们法制意识不强,守纪观念淡薄,整体素质偏差,来到职校后,相当部分学生坐不下来,学不进去,经常给学校滋生事端,导致学校对他们的管理难度增大。这就要求我们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职业教育法》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教学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懂、学得乐,使学生真正学到扎实有用的操作技能。从这个方面讲,在中职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乃至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那么中职学校怎样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其一,要成立专门的教学研究指导机构。教学研究指导机构是学校浓厚教学研究氛围、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组织保障。要将那些业务素质好,学术权威高,熟悉教育政策和法规,懂得教育规律,有丰富的教研、教学和管理经验,教育理念超前、对新生事物敏感,善于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手段来解决教学问题的中、高级教师吸收到教学研究指导机构中来。教学研究指导机构要在主管校长和教务科长的领导下,计划、布置、指导、督促、检查和总结全校的教学研究工作。
其二,要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学校教学研究管理办法》。《××学校教学研究管理办法》是浓厚学校教学研究氛围,顺利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制度保障。在《××学校教学研究管理办法》中,应明确各类教师的教学研究义务、职责、各阶段要完成的任务、奖励范围及其奖惩标准,做到激励为主,奖罚分明,达到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升学校教学研究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有效课堂,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三,要把教学研究重点放在研究“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大力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上。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中职学校教学研究必须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化校企合作,实行工学交替,研究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重构课程体系,编写校本教材,弱化学生不感兴趣、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重视技能训练,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重点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其四,要高度重视“提高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的研究。中职学校的学生有的家庭经济困难,有的缺失父母关爱,他们失败多于成功,坐不下来,学不进去。因此,中职学校的办学要走上良性循环,首先要教育、感化、改变好这些孩子,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这是当前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难点,也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点,更是中职学校教学研究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
其五,要抓好平时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要求任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每堂课后都要有教学后记,教学后记要记录教学过程的成功与不足,并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办法,要把教学后记作为教案检查的必查项目之一;每周安排一小时的集体教研活动,要从学生、专业、大纲、教材、课程结构、教学组织、评价办法等方面开展研究活动,不能流于形式,每次教研活动要安排研究主题,要有讨论记录,有研究结论;实行同组同头集体备课制度,集体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商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青年教师要上解剖课、汇报课,中年教师要上公开课、研讨课,老年教师要上观摩课、交流课,教学研究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展示课,还要开展教学比武、说课竞赛等等;要坚持每年一次的学校教研论文评优活动,对优秀论文要向上级相关部门和有关杂志推荐。
其六,要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在中职学校课题研究不需要高深的研究知识,不是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应以构建有效课堂、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为首要目标。针对中职学校现状,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学校教学研究指导机构要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协助教师们选择课题,成立校级课题组,要将课题研究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比较有代表性的课题要向上面逐级申报,形成校级课题、市级课题、省级课题和国家级课题同时研究的可喜局面。
其七,教学研究是当代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我们要狠抓教师的培养,提高学校教学研究水平。要制定《××学校中长期教师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注重培养过程,保障培养措施,采取师徒结对、请教研专家来校讲座、派教师到教研机构培训等方式进行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进而培养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开创学校教学研究的新局面。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无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无
教学研究
(10)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黄怡民
(13)从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谈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 樊哲超
(16)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曾娅琴
(19)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性与学生主体性辩证思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蔡扬波 孔凡芳
(22)关于机械专业实验室建设、管理、实践教学的思考——以重庆三峡学院为例 何晶昌
(25)视觉表象在健美操运动技能教学前期中的应用再探 张晓玲 吴成亮
(31)话剧表演在民族预科生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徐金鸿
(36)影响重庆三峡学院公共体育舞蹈教学的因素及建议 张朝霖
(38)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吴卞
(41)三维动画制作课程的项目驱动教学法 刘佳陶
(43)提高《理论力学》教学质量探讨 何运祥
(46)提高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微 涂正文
教学改革
(48)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廖明霞
(51)人文素质培养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鲁祖亮 黄晓 张坩
学生教育
(5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研究 付国锋
1.教学研究的价值和必要性
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在高校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学和科研是其关键组成内容,虽然高校也承担科研任务,但与科研单位依然存在本质区别,开展教学研究的作用不仅在于丰富学术体系,其更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通过教学研究能够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学术水平和育人质量,对扩大和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将工作重心置于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研究缺乏重视,虽然经常开展教学总结会、研讨会和交流会,但是研究流于形式,没有对教学活动起到指导作用,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带来阻碍和影响
2.影响高校教学研究的主要因素
2.1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在组织开展相关研究中,需要以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作为支撑,教师只有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为教学研究而服务。首先,教师要具备宽阔的知识面,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知识,同时还要对其他学科知识有所涉猎,可以胜任相关专业的研究与教学;其次,教师要在平时的生活、教学和科研中不断更新和补充专业知识,进而满足教学研究的需求,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学科素养;最后,教师需要培养个人的知识体系组织能力,在具体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思维方式与学生存在一定差异,教师需要以贴近学生思维的方式,将知识进行有效组织优化,完整而清晰的展示给学生,提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进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为教学研究奠定基础。
2.2正确态度与责任心
教学活动与教学研究都属于高校日常运行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中,需要以崇高的使命感、较强的责任心和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严谨认真、科学负责。当代大学生个性更加鲜明,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较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对学生具有直接影响,如果教师以端正的态度对待教学研究,会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首先,教师需要给予教学研究以高度重视,认识到教学研究对推动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和积极性,进而主动的参与到研究活动中;其次,教师在开展研究活动中,需要对个人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职业观,严肃认真的对待研究工作;最后,教师需要将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充分结合,以教学活动为开展各项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促使教学研究对实际教学起到指导作用,发挥教学研究的导向价值。
2.3科研观念
观念是指导行为的基础和前提,科研观念也是影响教学研究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需要更新自身的科研观念。首先,很多教师都存在轻科研、重教学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高校需要引导教师加强学习,吸纳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研究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意识,摒弃以往单纯开展理论研究的观念,将教学实际和理论研究充分结合,突出教学研究的实践性、操作性和指导性,切实发挥教学研究的价值;其次,一些教师更加重视理论研究,将个人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忽视了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高校需要引导教师将科研和教学作为双中心,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研究,注重在教学中应用研究成果,实现教学研究成果有效转换,以成果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4高校扩招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各大高校纷纷增加招生数量,办学规模也持续扩大,高等教育从以往的精英教育演变为大众教育。虽然高校扩招满足了无数学子的求学梦,但是扩招所延伸的问题也成为公众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例如教师教学任务增加、教学资源紧张等,对高校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冲击。从教学管理层面分析,想要确保教学质量,需要教师数量和硬件设施作为支撑,但是如果教师将个人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则会对教学研究带来影响。因此,高校和教师需要正确看待高校扩招对教学研究带来的影响,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平衡教学活动和教学科研的关系。首先,高校要注重对教师进行业绩考核,并且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和参与到教学研究中,制定科学的奖励政策,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在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后,教师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心理,以平常心对待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无论是忽视教学还是忽视科研,都对个人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十分不利,要做到二者协同进行;最后,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高校教学资源较为紧张,对教学研究的支撑程度略显不足,高校需要认识到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加大对教学研究的资源投入,各项人力、物力资源向教学研究倾斜,进而保证各项研究工作的有序开展。
2.5校园文化
[DOI]10.13939/ki.zgsc.2015.45.087
1 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的内涵
(1)工学整合是指工作与学习的一体化。
(2)工学整合式学习,被西方学者界定为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完全融合的岗位学习。它要求在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在企业工作现场创造新的学习环境,用以满足学生的培训需要,并促进企业的发展。这种学习方式,应列为学校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
(3)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是指将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工作过程设计为学习过程,进行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教学组织。
2 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的基本原理
将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工作过程设计为学习过程,建立工作与学习的内在联系,是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的基本原理。
3 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方案
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方案的构建是以美国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Ralph W.Tyler)“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ZW(]“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被誉为美国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拉尔夫・泰勒在1949年提出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问题:
学校应达到何种教育目的(教育目标);
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目标的学习经验(选择学习经验);
如何组织旨在有效教学的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
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效果(评价学习结果)。[ZW)]作为指导,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组织方式、评价方法四个维度确定的(如图1所示)。
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教育目标
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教学内容
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组织方式
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成果评价
(1)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学生实习岗位不同,目标的具体内容也各不相同。
(2)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一个相适应的内容载体。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经验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模式,它为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提供了层次丰富、结构完整的教学工具。由此,借鉴德国学习领域经验,并根据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具体岗位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修改调整,使调整后的学习领域课程作为工学整合式教学的教学内容(见表1)。
学习领域的内涵可以从两个视角理解,一是在教育学中,学习领域是指按照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所划分的学习范畴。二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学习领域有其特殊的内涵。
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对学习领域的定义[ZW(]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ZW)]是:学习领域是一个由学习目标表述的主题学习单元。一个学习领域课程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基准学时)三部分构成。
学习领域课程的本质特征是指向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的主题学习单元,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的课程。
(3)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组织方式。开展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是以企业完整的行动模式作为教学组织方式,企业完整的行动模式包括六个步骤(见图2):
咨讯:分析教学任务要求、收集完成教学任务需要的各种信息;
计划:确定完成工作的途径,可以制定几个不同的教学方案;
决策:在制定的教学方案中确定一个;
实施:按照计划开展教学;
检查评价:对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价;
总结: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
(4)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教学成果评价。评价教学成果是考核教学内容是否达到实际预期的重要一环,评价工作是确定课程与实际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
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的评价方法是以企业、学校和实习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学习结果的评定,评价结果的权重比例是:企业占50%,学校占30%,学生占20%(见表2)。
4 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的特点
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是学校和企业的一项合作教育计划。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辅导员共同为学生确定学习任务、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共同进行评价。
(2)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是以企业工作任务为核心组织教学。根据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学生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而学习相关工作过程知识。
(3)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是在企业工作现场进行。将企业的工作过程设计为学习过程,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工作者,学生的学习是在企业工作现场完成的。
(4)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是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建构与职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在完整的工作体系和过程中理解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产生真实的产品和服务,是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的关键特征。
(5)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在学校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辅导员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自己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构建,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一种方法指导。
5 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1)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运用。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作出了新的解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的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教学需要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活动。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研究是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际运用。
(2)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引。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最具挑战性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确立既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又不超越学生掌握能力的目标和过程。科学的教学是创设那种能够吸引学生向深探究而又不被吓倒的环境。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的核心――学习领域课程的建立正是这一思想的实际体现,学习领域课程为实现学生从现有水平向潜在水平的跃升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工具。
(3)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延展应用。被誉为美国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在1949年提出“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即课程编制的过程概括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四个阶段。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方案是以泰勒课程编制的四个阶段作为基本框架构建的,并丰富与发展了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6 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研究的意义
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方案的建立与实施,对于提高职业学校顶岗实习教学质量、为学生岗位学习提供方法指导、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工学整合式教学实践教学的探索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根本特征。现代教育的根本特征是朝着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这一道路前进的教育。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是与企业生产劳动内容相联系,对学生的培养以德、能、知三个方面内容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即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既是学校的育人工程,又是企业的员工培训工程,这是双赢互惠的教育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认识到职业教育对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又增强了学校培养合格职业人才的自觉性,为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柳和玲.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