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15:56: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医养生课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实施建议之一。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的前提。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和欲望,增强学生参与的激情,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教学内容的情景,从而积极主动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例如:讲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时,利用学生想知道我的年龄的好奇心,设计出这样一道题:“我的年龄是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如果把我的年龄中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所得新数比原数大54,问我的年龄是多大?”这一设计,问出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听说算出这道题就能知道我的年龄,马上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结果可想而知。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这样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二、巧妙设计活动,引导思维参与数学课堂
数学教师应重视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促使学生手、眼、耳、鼻、等多种感官并用,尽可能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同时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例如:在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组织学生运用两个圆作相对运动的实验。
经过反复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数学实验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学生也就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使得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形成全过程也有了较深的了解。又如: 在讲相交线、对顶角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首先第一步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硬纸片制作一个角;接着第二步让学生把这个角放在白纸上,描出 ∠AOB (如上图所示);然后第三步让学生再把硬纸片绕着点O旋转180°,并画出∠A′OB′;最后一步问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通过亲身操作、观察,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发现如下的某些结论: OA与OA′,OB与OB′是一条直线;∠AOB与∠A′OB′是对顶角;∠AOB与∠A′OB′的大小相等;∠BOA′与∠B′OA也是对顶角,也相等;∠AOB与∠A′OB互补;…… 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因此将数学以过程形式呈现给学生,能引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的愿望。
三、数学教师应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1 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 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家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也就应运而生。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学习需要的开始;以思引疑,以疑促思,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这一教学新观念早已被同行们认可,但教学观念的改变并不意味着教学实践也随之改变,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学生不会思考,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缺乏质疑能力。那么教师再审视一下我们的教学:每节课中给学生留了多少思考的空间?又为学生创设了多少质疑的机会?因此,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空间,创设充分的质疑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解疑,是我教学中始终追寻的目标。
一、创设求知情境,以思引疑
如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新课导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准备情境:根据以学习立体图形知识的顺序,在学习了“正方体的面数、正方体的顶点数”后我们还要研究正方体什么问题?学生经过回忆梳理,大部分都能确立本课的目标,引发了学生探究的盎然兴趣。教师继续引疑:以前学习正方体、长方体时,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根据这些已有的学习经验,你准备将圆柱、棱柱转化成什么图形来研究它的性质呢?这样,同学们情绪高涨,纷纷动手剪拼,探究立体图形的性质。试想,如果每一节课我们都能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思考空间,不断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也许到学习圆锥知识时,学生会主导质疑:为什么不研究圆锥的性质呢?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二、提供质疑机会,以疑促思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好的问题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和动力。因此,在新知的探求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质疑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启发他们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逐步学会质疑。如教学“有理数”一课时,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是本节课的重点。当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还可以按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分类”,学生会提出疑问:这两种分类方法,用词有别,表达的意思一样吗?囊括的范围一样吗?哪种方法更准确?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热烈的讨论,最后学生认识到两种分类方法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特别注意分类结果应不重不漏,即无论按哪一种方法分类,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分类。通过这样的教学,加深了学生对有理数的分类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大胆尝试解疑,疑中创思
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追赶问题中,当学生已能够初步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一列客车长190米,另有一列货车长290米,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的比是5∶3。已知它们同向行驶时两车交叉时间为1分钟,问它们相向行驶时,两车交叉的时间是多少?由于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在寻找两车交叉的时间。这时教师巧设点拔:求不出时间,能找到客车的速度和货车的速度吗?学生通过讨论,各抒己见,竞相解疑:得出等量关系:路程=速度之和×时间。 解:设客车的速度是x米/分,则货车的速度是0.6x米/分。根据题意得(x-0.6x)×1=190+290,解得x=1200,所以0.6x=720,所以相向行驶时,两车交叉时间为(190+290)÷(1200+720)=1/4(分钟)=15(秒)。巧妙地设疑解思,不断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外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品尝了解疑成功的喜悦,敢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成为学习的主人。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重结果轻过程的练习倾向。学生往往只要解答出结果就万事大吉,而教师也只追求结果正确,极少考虑学生是怎样想的,忽视了解题的思考过程,导致学生只能简单模仿,不会灵活应用。因此,当学生解题时应想一想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依据是什么,是否还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答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会越来越习惯于质疑并善于解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求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把握要求、难度适中。有些质疑虽然没有什么价值,却说明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碰撞产生火花,这是非常可贵的。教师要给予热情的鼓励,要善于引导和评价,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和求知欲。让思考成为一种意识,让质疑成为一种习惯,这是教学策略,也是教学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尽快达到这个目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进行的都是应试教育,中学英语课堂教授的知识都紧扣中高考试卷,不明显体现于升学考试试卷中的西方文化知识便少人问津。即便新课标中一再强调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只是一纸空文,没有落到实际上。
二、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
1.引导学生正确定位英语学习。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其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从一开始就明确要求,英语的学习不应以分数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应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2. 联系教材和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虽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尚未发展成熟,尤其是初中低年级的学生,仍然需要教师辅以大量的示例,给予引导和帮助。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紧扣教材(这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研究教材,深挖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调整以及创新,让学生从熟悉的例子中感受到差异。例如笔者曾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讨论过中西方文化中关于见面打招呼用语的差异性。对于国内的打招呼用语,学生们十分熟悉,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吃了吗?”“早饭吃的什么啊?”在学生熟悉话题的基础上,我引入了西方人的打招呼用语:“How is the weather?”并组织学生操练。学生们明显感觉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也乐于接受。部分调皮的学生,在课后便用询问天气的方式和同学打招呼。
所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必须以联系教材和学生实际为切入口,这样更利于学生接受,也更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
3.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文化差异意识,必须建立在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应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打下基础。
扩大课堂所含的信息量,这样的方式很多。首先,教师充分备课,课前尽可能多地搜集获取与上课内容有关的信息,通过教师的表述向学生传达。这是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其次,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多媒体的运用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无论是精致的课件,还是网上下载的视频,都能够帮助教师突破课堂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网络媒体能够全面立体地展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信息含量极大,学生能够大大提高听课效率,有效地避免了单纯说教带来的弊端。再次,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自主性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后主动学习中西方的文化,在第二天的课堂中选择部分学生做学习成果的展示,这样教学内容就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4.多做归纳对比,善做分析。在对中西方文化有大致的了解之后,要将结果系统化,使得结果更加一目了然,那就要多做归纳对比,善做分析。这样形成的结果更利于学生掌握和吸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237-01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规模庞大的基础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倡导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提倡高效课堂要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理论得到思想政治教师的普遍认同。但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往往还是只注意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这是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相悖的。下面就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行阐述。
一、要善于利用“活动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
活动课教学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方式,活动的教学更需要教师的充分准备和精心的设计规划。只有在充分准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到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来,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到政治课活动中来。例如,在“竞争合作求双赢”内容的活动课教学中,课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并查看了大量的资料(根据学生情况如何进行分组、活动课中教具的准备、活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等等)。我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负责研究“竞争合作求双赢”的一个课题。第一组负责经济全球化中的表现,第二组负责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表现(举一些具体的表现并表述其利弊),第三组负责经济全球化中的合作表现(举一些具体的表现并表述其利弊),第四组负责经济全球化对我们有何双赢?通过各组的表述,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自己动手完成教学任务,还提出了一些课本之外的有价值的想法,并且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放松、更加真实地发言和讨论尽情表现个性。
因此,通过利用“活动教学”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尊重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兴趣的关键。
二、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快乐中接受知识
我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也指出:每堂课都应充满学生的笑声。良好的课堂气氛不是鸦雀无声,而应该是充满笑声;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不要让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兴趣。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政治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板起脸孔说话,语言呆板枯燥满堂灌的陋习,而要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实用准确、严密又要力求声情并茂、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因为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不仅能使学生听起来轻松,而又发人深省,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另外,政治课教学应该从丰富、变化、发展的现实生活中出发,把课本知识与时事政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政治课焕发勃勃生机。同时,教师也要广泛阅读报刊、收听广播,收看中学生喜爱看的电视节目,收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及时补充与教学有关的材料,深入挖掘材料中的教育因素,努力把信息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
总之,要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把思想品德课堂变成一个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乐园,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快乐而充满活力的课堂。
三、要善于挖掘“生活化”信息,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感悟生活中的政治
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指导着学生如何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融入生活和发展生活。因此,新一轮的思想政治课程是按照“以生活为基础,构建知识板块”的理念编写的,也就是要求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要立足生活,反映生活,与社会、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教材中蕴藏着较多的“生活化”信息,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把严谨的理论生活化、生动化,从学生的角度理解知识;其次要树立“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的理念,认识到多样的社会生活为“生活化”的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所以思想政治教师要走进学生生活,走进社会生活,寻找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中与教材相联系的典型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化” 的高效课堂是建立在教师大量的生活化信息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注重“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增强课堂内容的生活化,加强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四、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所以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和主体.教师作为新课改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参与者,对新课改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不断地提高个人素质,更新教育观念,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六种意识.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意识
新课改理念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要努力改变教学方法来适应学生的学习,以学定教,从课堂的主宰者转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其次,教师凡事不能替学生做主,而应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完成,只有学生真正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才能对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学习效果也更好.
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最核心的是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切忌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采用注入式,搞满堂灌或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一招一式的解题技巧的训练,这样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得呆.长此以往,要么培养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要么迫使成绩差的学生放弃学习,从而变相地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教师要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方面,要尊重、保护、关爱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唤醒、激励学生,以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
二、唤醒学生的个性差异意识
传统的教学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格格不入,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更加主动地针对每一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建立起平等、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在学生对知识的大胆质疑中,在学生动手实验中,在学生的有理有据地向教师提问和发表观点中,欣赏到学生的进步和素质教育的成就.反之,如不尊重学生的个性,生硬地以一个模子塑造学生,就会扼杀个性和创造性.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课堂被教师占得满满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可以这样做:(1)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生动、新颖、有意义的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参与学习创造条件,如,小组合作学习、找朋友游戏、开火车游戏、夺红旗赛、动手操作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等等.(2)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举例子,讲应用,学生感到知识就在身边,与自身密切相连,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去探求.
四、鼓励学生的创新质疑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改理念尤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放飞思维,大胆想象,勇于质疑,敢于挑战教材,敢于挑战教师、同学和自我.如,在教学相遇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甲、乙两船从相距34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5小时后相距20千米,甲船每小时行30千米,乙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大部分学生列式为(340-20)÷5-30,而有一名学生列式为(340+20)÷5-30,理由是相距20千米,也可以是两船相遇后又继续行驶而相距20千米,这名学生的想法既联系了实际,又很有创意.教师只有善于抓住学生身上的创新因子,加强引导,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合作互助能力是未来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因为它体现了教育民主的思想,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和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机会.课堂上,学生不懂的内容通过相互讨论来解决,不知道的事情通过相互交流来了解,个人无法完成的工作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完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规则,如,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归纳、学会反思等.
现在社会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个人很难像过去那样从事终身不变的职业。因此,要想适应现代社会,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掌握更多的技能。加强对大学生技能的培养是社会对现代高校提出的新要求。但目前高校的教育制度依然存在着和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的情况。这导致了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此同时,社会上相当多的单位的岗位却招不到合适的人选。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高校有必要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技能的培养。可迁移技能的培养便是专业知识外的一种重要技能,本文主要分析和讨论了有关可迁移技能培养的问题。
一、可迁移技能的界定
一般来说,我们把大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分为三类: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其中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被称为通用技能。说到大学阶段,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后两种技能可能更为重要。一般来说,无论我们从事何种职业,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都是很重要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越了专业知识技能,是保证我们在职业竞争中获胜的能力。
赫伍德・斐格勒(Howard Figler)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和职业生涯专家,他把人类的可迁移技能大致分成10类①:
1.预算管理。表现为对现有资源的运用。
2.督导他人。表现为执行、实现能力。
3.公共关系。表现为良好的营造氛围能力。
4.应对最后期限的压力。表现为强烈的攻坚能力。
5.磋商和仲裁。表现为合理适当的妥协共存能力。
6.公共演讲。表现为公共引导和宣传方面的能力。
7.公共评论写作。表现为公共引导和宣传。
8.组织、管理、调整能力。表现为领导和协调能力。
9.谈判技巧和能力。个体交往潜力的集中表现区域。
10.教学和教导能力。传授、传播方面的能力。
传统的观念认为这些可迁移技能的培养是在课堂以外完成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学阶段的课余生活与高中阶段完全不同,大学生经常活跃于各种社团和课外组织当中,甚至很多学生为了参加课外活动而耽误正常上课的时间也觉得理所当然,这种现象在高校校园中已经不属于偶然现象。他们认为参加这些社团活动能够学习到他们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技能,这大部分属于可迁移技能。事实上,可迁移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不仅能在课外完成,如果安排合理,课堂教学就可以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学生的可迁移技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面对我们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可迁移技能的培养及提高在大学生能力培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可迁移技能的培养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拓宽专业知识,加强不同课程内容的渗透。
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可迁移技能的培养是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本专业的不同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可迁移技能的培养,如,在为劳动关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社会学》课程中,在课堂内容的安排上,除了传授那些传统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外,还可以适当添加些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看待劳动关系领域问题的内容。例如当我们在讲解“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内容时,就增加了“农民工进城后,他们身份地位的变化,以及他们与雇主之间的关系与城市中其他阶层群体与雇主之间关系的区别”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渗透,学生不仅学习了社会学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从社会学的视角审视劳动领域的问题,换一个视角来看待本专业的现实问题,这样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拓展他们对本专业问题的独特视角,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根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多是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让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提高他们可迁移技能的目的,我们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在一些基础性概念、理论的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基本的讲解和适当的例子,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在讲授与现代社会实践结合比较密切的课程内容时,可以采用学生讨论、辩论,以及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个人想法、设计和意见的展示等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在《劳动社会学》课程的教学中,针对“女性劳动问题”的专题内容,我们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后,把班里的同学以10人分成一组,对“女性回归家庭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辩题进行辩论,在辩论之前,先把此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这样可以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资料及做各种准备。经过激烈的辩论,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和认识。经由这种收集资料和辩论的实践过程,学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收集某一专题资料、查阅信息、主动思考的能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锻炼。
(三)增加案例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
案例教学法是当前高校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绝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举出几个例子。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完成案例教学,一是从书本上得来的一些来自现实社会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分析、解读。这对于长期待在象牙塔里并且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的部分老师而言是合适的。这种案例教学就要求教师对案例的使用进行精心设计。案例的来源,使用目的、使用时机,以及案例的使用分哪些步骤完成更能够达到教学效果等,都需要使用者进行精心设计。另外一种案例教学,则是从实践部门请来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他们结合本专业的理论及他们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这样的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增加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也能够锻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结合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对本专业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鼓励他们参与科研创新活动。让他们学会对某一现实问题结合本专业的知识进行研究,以避免出现那种“学死书本知识”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切入点”联系案例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对学生进行可迁移技能培养的途径有多种方式。以上只是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只要我们用心,就一定能够找到更多的增强教学效果的途径。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才能够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
注释:
①石头.“斐格勒的可迁移技能理论与大学生课外实践创新”.http://job.lzu.省略/htmlfile/article/read/2007-04/article_4760.shtml,2011,12.20.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
由于生物学科在高考中所占分值相对较少,学生普遍对生物课不够重视。多数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来的多是背背课本、做做题,应付考试而已。迫于考试的压力,多数学生仍然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思考的过程,问题意识薄弱。当前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与课程改革要求相差甚远。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是要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对课本、教师等权威进行大胆的质疑和批判。
一、创设课堂问题教学情境,让学生“想问”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从而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求新知识;教师还应该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是利用生物实验构建问题情境。以实验为基础是生物教育的特征,生物实验是生物学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物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完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的需要,并通过合作学习、主动探索,亲身经历从发现问题、形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生物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现象,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一些新颖、奇特、意想不到的现象,更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促使学生迅速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教师要认真面对实验中出现的意外现象,引导学生利用己有的知识找出意外中的原因或者如何实施改进,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的内涵。
【案例】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个别学生的实验结果不明显或失败,四条色素带部分或全部不明显,老师应指导学生查找原因。老师可提示:①是否丙酮用量过多,滤液太稀;②是否用的是新鲜叶,是否用的全部是幼嫩的叶;③划滤液细线时是否重复的次数少了一些;④层析时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是否被层析液没及过。
其次,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素材构建问题情境。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基本学科之一。现实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与生物紧密联系,各种媒体介绍的与生物有关的热点新闻每时每刻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艾滋病、禽流感、骨髓移植、单克隆抗体技术、生物芯片、“非典”、环保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航天育种等,都是学生关注的热点。将这些内容进行加工,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放眼世界、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相联系,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的道理。
二、引进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善问”
“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以渔”。课堂上,有些学生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一些理论和现象也想提出自己的问题,但缺乏相关的思维方式与语言表达能力,有时发现了想要提问却不知怎么问,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逐步教会他们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奠定智力基础。
首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型思维等,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进行辐射状态积极思考和联想,广泛地收集与这一中心问题有关的各种感性材料、相关信息和思想观点,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而导致一系列相关的发明与发现的一种思维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想法,对同一问题多层面、多视角地去观察、分析和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案例】学习“蒸腾作用意义”时提出,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么有无水往高处流的情况呢?讲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时,提出“如果把各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的数量关系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示出来,是不是也呈金字塔形?若是,有无例外?讲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时,联系糖醋蒜的腌制,提出醋是细胞不选择吸收的物质,蔗糖是大分子,也不能进入细胞,那么,为什么腌制一般时间后,却成了糖醋蒜?通过设置这些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变换思维角度想问题,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其次是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是不同事物的各个性质加以对比分析,确定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掌握规律的方法。综合是指将各个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结合起来。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适时引导学生去发现各知识间的联系,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将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综合,使之系统化,能促使学生更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三、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其乐于“提问”
一、问题意识增强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1.学生在探究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可以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对每个要素进行积极的探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通过在相关的生物类书籍和资料中收集信息,最后可以自主地解决问题。学生还可以在生物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就可以得出简单的生物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问题意识的增强可以使学生提出论据并加以证实,并且熟练地运用这些结论,使自己的知识面变得更宽广。这些都要通过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实现。
2.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学生在问题意识增强之后,就会表现出对生物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对教师讲授的问题好问、多问、善问,这种思维模式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会进行积极的假设和探究,并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实现生物教学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堂质量提高。
问题意识增强后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学的质量也会相应地有所提高。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后,学生就能够充分发挥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敢于和善于在生物课堂上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质疑和争辩中主动地获取知识。问题意识的增强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物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二、中学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1.创造高质量的学习环境。
初中学生一般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提问的冲动,这样就能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增强。第一,在生物教学中,教师模拟出科学家探究问题的有趣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对科学家的探索历程进行图片和文字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探究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第二,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将之前学过的内容与将要讲授的内容结合,帮助学生模拟出分析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并且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第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一些有趣的生物实验进行演示,并且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通过有趣的实验传授书本上枯燥的知识,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提出相应问题。
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和生物学科的优势,教师可以组织有趣的课外活动开展生物教学。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相对简单,教师可以在周末和课下让学生到公园或者操场观察不同生物的生长形态、生活环境,让学生在进行有趣的探索的同时,发现生物生长需要不同的环境,并且引导学生将生长环境类似的生物类型归类,然后加以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不同,并从中总结出规律,自主地进行学习,这样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教师主动提出问题。
课堂上敢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很少,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尽量在课上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是没有压力。教师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且能够提出新的问题,尽量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对学生的回答要进行鼓励,回答错误时要及时纠正,保护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对书本上实验进行适当改变,诱导学生提出问题。
生物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时,可以对实验进行适当改变,让学生发现课堂演示与书本上的不同,这就让实验的结果产生了不确定性。学生会更加认真地观察实验步骤,并注意听教师的讲解及提出的问题,跟随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这样就能使学生自主地提出疑问,并跟随老师节奏认真地听讲,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学生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就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并且自主地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
三、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注意事项
1.教师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对学生学习起到引导作用。只有教师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创设有趣的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发现问题,并且形成提出问题的能力。
2.问题不能表面化、形式化。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课堂上要防止为了表现问题意识而进行的形式主义的提问。
首先,要防止问题的提出单向化。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提出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但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完全围绕教师的教学意图展开,要灵活。学生可以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让老师回答,不能只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作答。
其次,对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应该积极地给予回答,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进行有意的筛选,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一味地为了问题教育的形式而进行发问。
最后,教学中不能机械地开展问题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地采用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的形式,忽略了问题教育的意义。教学中不能出现不注意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的行为,也不能让学生单独进行思考,要让学生与周围的同学合作探讨。教师在对学生解决问题时得出的结论要全面地看待,不能只是为了得出与书本一致的答案,而忽略学生的思维模式。
四、结语
中学生往往对教学中的疑问不敢直接提出,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对自己所不了解的问题进行探究,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邬瑞阳.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8).
[2]张伟明. 新教育视野下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其培养[J]. 地理教育,2003(02).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动力,才会自己主动去探究、学习。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必须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并且学好物理对于其他各科的学习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它又是一门高考学科,因为高中物理学科本身跨度大,要求学生本身的素质高,而在高考中物理平均分却比较低,这造成学生对物理产生了一定的畏惧情绪,甚至厌学。很多学生认为物理难学我学不会,于是对其产生放弃的心理,故作为高中物理教师,使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直接兴趣来引起学生的间接兴趣,然后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相结合,再把学生引入到物理学习中来,使学生觉得物理这门学科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里面有他们很多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知识,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从而建立起稳定的长期的兴趣,下面就来谈一下具体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培养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不仅与他们的智力水平、学习方法有关,还与其心理状态有关。因此,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和谐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中的消极被动状态,使他们把物理学习当做一件乐事。
1对学生施行情感渲染和情感投资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极易感染学生。当教师面带微笑走进课堂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学生的情绪,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以便于接受信息的输入。另外,在教学中要用真诚的感情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这种无私的爱,这样就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
2对教材施行情感处理
教学中,教师应该富有情感地讲授课本内容,善于用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其中的情感,理解物理意义以及实际应用。有些物理知识本身不含情感因素,但从情感教学的角度看,教师也应尽可能从外部赋予它某些情感色彩,让学生接受这些知识时,同样感受到某些情趣,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做好演示实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如果注意的对象是单调的、静止的,注意就不容易稳定;而注意的对象是复杂的、多变化的,注意才能比较稳定和持久。特别是对那些与他们的知识经验相距较远的过分抽象的材料,更难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无法保持稳定的注意。经常听学生反映,上课刚开始的时候是认认真真地听课的,可是听着听着就走神了。为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把演示和讲解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用演示实验作为调剂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柱,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
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这节课中,我们在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时,教师准备一个大的演示用的电流表和一些导线、线圈、条形磁铁、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等器材,在课中进行演示,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而后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实验来进行探究,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分发到小组中去,让学生按照教师刚才所做的来重新演示一遍,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结果。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讲解,提出相应的探究问题,最后进行结论归纳。当然,这还没有完,我们接着可以让学生探究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教师就很自然地把授课内容过渡到《楞次定律》的内容上去了。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演示实验把两节课的内容整合到一起,并且由于有实验教具的使用,学生比较愿意动手,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参与的兴趣,这样一整节课学生的注意力就很少有分散的机会了,效率自然会提高了。
三、教学语言要生动
物理学中的模型、概念、规律是大量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抽象和概括,中学生由于受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限制,有些问题难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用通俗、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他们,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和物理模型。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具有简单、明白、生动形象和口语化的特点,具有幽默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自己口若悬河,目无学生,而是在师生的互动中,教师的讲解应带有相声、小品的艺术性。这要求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充满睿智和创造性,使教学语言既科学又出人意料。教学中,教师在保证科学、准确的基础上不妨适当地使用夸张、双关、谐音等手法,用幽默语言、趣味的话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应忌以趣为趣,流于庸俗。
四、把机会留给学生,增强其自信心
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都希望取得成功,高中生也不例外。所以,高中物理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自信和成功的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再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取得自信的机会,让其亲身体验成功。比如,在课堂提问时,难一点儿的问题可以让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来回答,这样可以给予其表现的机会,从而增强其自信心;简单一点儿的问题就要留给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以此为契机,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留作业时,也要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处理,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获得小小的成功喜悦,从而更好地激发其学好物理的信心。尤其是在考试试卷上,教师一定要考虑到普通班学生的情绪,精心设计试题,让其在测试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保护其难能可贵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这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