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沟通的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7 15:56: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效沟通的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效沟通的方法

篇1

沟通,是社会生活中人与外界联系的桥梁。通过沟通,使人们所需要的信息能够被正确的传达,使社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更使个人的成长有进一步的提升。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效沟通是获得教育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使教育者和高职生都能在他们各自的思想政治水平上得到质的飞跃。在此,将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沟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

1 现代高职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在高职教育中重力发展的一门思想教育。作为接收这种教育思想的高职生来说,他们是我国的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我国在政治、经济等各领域发展的基础。因此做好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领悟以及积极性,决定着我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但是高职生大多都处于叛逆、迷茫的时期,有着各式各样的性格特点,需要教育者的关注。

1.1 自控能力差,组织观念意识薄弱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的高职生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都在追求个性时代,生活奢侈,更多的是太自我为中心,目无纪律,对于人际的发展不能更好的协调,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在校期间,不服从老师的管教,时常有违纪现象发生,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更是抛之脑后,自控能力差。

1.2 自卑的心理,缺乏学习的动力

高职生在大学期间,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而此时他们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心理素质较差,不能全面的看待事物。社会的发展,使得高职生在毕业寻找工作之际遭遇更大的困难。这严重的打击到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大多在中学时期的成绩属于一般,但是参加高等教育的愿望就是进入有名的学府,继续深造、学习。高职生在未能如愿考入理想大学,而是考入高职院校后,明显的就缺乏了学习的动力,对学习失去信心,继续上学只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没有了中学时期的拼搏精神,只是在不断的被动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沟通

对于高职生的思想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各种行为方式、心理,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端正他们的心态。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沟通是提高思想学习的必要条件,在沟通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2.1 要遵循平等原则

在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相互之间的平等是进行沟通的首要条件。教育者与高职生在沟通过程中要保持人格的平等,彼此之间要做到相互尊重。社会的发展,使得现阶段对高职生的教育水平要求提高,高职生的学习改变了原有的形态,从最初的单方面接受到现如今的双方互动,高职生更加需要自我的思考,这便要求教育者要给予高职生一定的人格平等,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姿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是人,因此在沟通过程中,高职生的思想形成过程不只是单纯的、被动的接受,还包括了自我主动能力的选择,他们需要的是平等人格的认可,才会积极的接受教育者所传达的信息,并给予有效的反馈,教育者若存在不平等做法,便将会成为两者之间沟通的障碍。

遵循平等原则不仅仅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平等,要更加注重学习上的平等。首先,在施教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老师的施教目标相一致,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相互尊重、平等对待。其次,要平等看待学生的学习能力,每个高职生都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自由人”,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学习过程中,对于思想上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更愿意自主学习,配合老师,更大程度上接受思想教育。

2.2 要遵循差异原则

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年龄、生活背景、生活经历和思想的不同对于相同的事物会持于不同的见解以及看法。在施教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了解到每个人对思想政治学习的认识,要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及时的对各种看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遵循差异原则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一下两个方面:首先要正确认识到不同思想存在的合理性,学生的思想是独立的,他们对于同一事物得认识多少都会存在差异性,对于这种思想上的差异,教育者要能够正确的对待,才能更好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在政治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对学生的不同看法积极对待,并加以鼓励和引导,在沟通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用的方法,对于一些有悖原则的思想要积极沟通,从而将其引导到正确的思想上。

2.3 遵循引导原则

引导原则是指在出现不同的看法后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向正确的方向靠拢。引导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但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还是不可改变的。只有通过教育者的主动引导以及鞭策,才会使学生少走弯路,更好的学习和认识思想政治。

在引导时应该注意两点:首先,关注沟通过程中的相似点,每个人对于事物存在不同的看法,但也不是尽不相同,在沟通的时候要去找到相似点,这样能够引起双方的共鸣,更容易达到目的;其次,从沟通对方的表现可以勾绘出事情发展的趋势,并加以引导,对于错的方向要及时进行纠正,好的趋势进行鼓励,使政治思想教育达到满意的结果。

3 沟通过程中应该注重的方法

有效的沟通、高效的教育不仅仅是要遵守以上三个原则,还应该有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加以辅助,这样才能实现目标的最大化。沟通中的方法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3.1 语言的魅力

沟通过程中的语言对于沟通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运用学生较为容易接受的语言,减少沟通的障碍,使学生能感受到平等的对待,那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育的质量。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语言发展更是达到一种极其完善的地步。对于高职生这样一个人群,在沟通过程中运用一些名人名言,可以加深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运用一些古老谚语,双方的交流显得更加平易近人,使双方心情愉悦以此达到增加沟通的效果。所以在沟通中,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使得政治思想教育不再是单一、无趣的说教,而是让学生能真正的喜爱学习,从而逐渐的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3.2 对方的心理需求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沟通的过程中慢慢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通过沟通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将他们所感兴趣的知识传输给他们,对于其他的学习内容,把它们和这些知识融合到一起,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

3.3 沟通过程中的互动

一个有效的沟通不只是单方面的诉说,更需要的倾听者的反馈,无论对于说教者还是倾听者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任何一方都要同时具备这两点才能保证沟通的有效性。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压缩学生的自我想象空间,有效的学习是需要双方的情感交流,通过双方之间互动的沟通来促使对方对政治思想的进一步认识和发展。

3.4 沟通的环境

沟通的环境不仅仅是所处的物质环境,还包括沟通者的心理状态。良好的沟通环境对于沟通是很必要的。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是沟通的基础。在沟通时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沟通双方的心理直接影响沟通的进行方式、沟通的成效。不要在教育过程中因不平等对待等原因造成他们心理的落差,这将严重影响到教育的质量。所以,有效沟通离不开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闵绪国.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沟通应坚持的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6):45-46.

篇2

【关键字】护理管理;沟通能力;措施分析

护理管理工作中沟通技巧的提高以及改变是21世纪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以及满意度的必然方法。管理沟通中的“沟”是实施管理的主要方式,而管理沟通中的“通”是通过管理要实现的目标。护理工作中,要提高护理管理者的沟通能力,主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管理人员提高理解护理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二是协助护理人员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以及护理工作的理解可能性。沟通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素质之一,沟通的有效实现与组织的凝聚力以及生产效率等有关,在临床管理工作中,能否实现有效沟通、管理体系中有无畅通的沟通渠道是一项衡量管理工作者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1],因此作为一个护理管理工作者一定要具备良好沟通能力,不断提高自身沟通技巧,协调好护理管理工作中各方面的关系,确保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实现。

1.管理者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1.1管理者应具备良好的倾听技能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倾听素质。护理管理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护理人员每天可能都要面对不同的病患,接触不同类型的病患,因此可能在护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小摩擦,当有护理管理人员向管理者进行抱怨以及诉说时,管理者要表现出良好的倾听技能。另外在与病患及家属的谈话中要注意听完所有的谈话内容在进行判断,切勿轻率下结论。要不断深入懂得谈话背景,懂得对方真正的谈话意图,再用对方的立场来摸索谈话内容。管理者在和下属进行沟通过程中,要注意首先要明白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技巧、护理人员的理想追求等。只有充分了解护理工作人员的性格以及经历后才能真正从下属的思想角度来考虑问题,真正从下属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1.2要正视谈话对方正视谈话的对方是一种对正视谈话对方主要是从面部表情来进行,护理管理者在进行倾听过程中要注意表现为乐意倾听,辅助以实施面部表情,像点头、微笑等表示赞成、支持的表情[2]。谈话过程中不能表现出任意中断或者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要注意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充分体现出上级对下级的尊重。

1.3要具备良好的回应素质所谓适时回应是指根据对方的谈话内容以及法相等,管理者表现以真诚的态度以及和气的语气对工作人员的努力进行适时的回应,让对方感受到彼此之间受尊重,真正被领导认同以及接纳。护理管理者与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沟通时要注意除了口头上的回应外,还要注意从举止行动中表现出关爱、器重,像眼神的交流、适当的手势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可以起到言语所不能表达出的功能,使得管理人员与护理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可以适当采用该种技巧,既让下属感受到上级的尊重,同时也能提高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提高病患对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3]。

2护理管理人员提高沟通能力的方法

2.1提高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度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与对方之间的信任度是影响成功沟通的重要因素,护理管理人员与护理工作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也基于对对方的信任度。管理人员对护理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信任度,则两者之间能成功进行沟通交流,但若管理人员与护理工作人员之间没有很好的信任度,则互相之间的有效沟通效率很低。因此,护理管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能否实现有效沟通,基本的一点即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度多高。要想实现有效沟通,则护理管理者要提高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度,双方基于较高的信任度,则工作中也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展开,更好的为病患服务。

2.2工作中注意观察管理者的观察能力是进行成功管理的另一项重要因素。观察力是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中进行观察活动的能力。在护理工作中,要密切关注护理工作人员的表情、动作等,提高自身观察力。通过提高观察力,从护理工作人员的表情、动作等看护理管理人员对管理者提出的决策、建议的反应,如果是良好的反应状态,则能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如果护理工作人员对某项决策、建议的反映效果欠佳,则要及时对他们进行意见的征求,以及时结合护理工作人员的意见改善某项决策。同时观察力还应应用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工作中护理工作人员如果出现某种异于平常的行为动作,要及时跟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避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等。在观察过程中要有意的进行分析、判断,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与联想,在工作中要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培养和提高自身沟通能力的提高。

2.3提高自身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指运用口头语言表达自身情感的能力,包括工作中说话的能力、技巧,也包括说话者的思维水平,知识能力以及心理特征。护理管理者在工作中要提高自身表达能力,所要表达的事件、决策等要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形式阐述出来。在沟通活动中,要注意准确使用词汇,注意自身说话的技巧,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晰地表达中心意思,不能模棱两可。并且.对所照看的患者的特点进行必要的分析,根据他的学识,年龄,心理特点等选择不同的沟通方法。如针对那些个性比较开朗,且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亲切易沟通的患者在对他们的诉说认真倾听的基础上要给予恰当的回应。如果患者抱怨医院的环境就要在对患者进行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加以委婉的解释;若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恢复情况较慢显示出了一定的不耐心,就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给予其鼓励和支持,并要对他们的决定表示尊重,以满足他们需要被认同的的心理需求。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而且不善于表达自己,不愿意沟通的患者,在交流的时候就应该充分的表明自己的立场,以诚恳热情的态度赢得他们的信任,对他们的痛苦表示感同身受,并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为他们消除焦虑及恐惧感。而对于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就应该充分的表现出自己的耐心,不厌其烦的对他们的疑问进行回答,回答是要亲切、语速放慢、提高声音,让老人感受到温暖,消除紧张恐惧,提高治疗效果。

2.4注意掌握倾听技巧倾听能力是一种工作技巧,也是一种修养。倾听是一种互相之间的理解、尊重,是对方之间分担痛苦、享受快乐的途径。工作及生活中,人们不能有效进行沟通交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双方之间不能很好地倾听,存在双方之间的谈话内容对方不愿意听或者不会听的问题。护理工作中,护理管理者要掌握倾听的能力,通过实现与护理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通过自身倾听能力的提高,掌握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对某项工作内容提出的建议方法,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另外,除了基本的沟通技巧需要注意外,也要注意平时的肢体语言的运用,如时刻保持微笑的状态见了患者亲切问好等。在病人进行手术或是特殊治疗的时候,一个关切鼓励的眼神就可以给他勇敢和信心,给病患一个热情的拥抱或是安慰的握手,都会使其感受到温馨,消除对医院及医生的抵触心理,感受到医生的关爱,当病人的紧张恐惧及焦虑的心理消除后,就可以以放松的心态对待各项治疗,从而增强治疗的效果。

3讨论

有效沟通交流的实现在护理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管理实现的核心是决策,而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要收集到一切与所要作出决策问题有关的信息情报,信息情报获取的唯一有效途径即为沟通。护理管理人员通过与护理人员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可以很好的掌握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过程中的意见和工作结果,对实现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获取良好口碑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有效沟通可以有效改善护理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在护理活动中,管理者与护理人员以及护理人员之间通过有效沟通,可以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和形成彼此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增强组织之间的凝聚力以及战斗力。其次,有效沟通的实现还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参与管理工作的热情,护理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获得很多良好工作经验,在工作决策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沟通积极促使护理人员参与到决策中来,促使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上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护理人员参与到管理中的积极性,实现自身价值。第三,有效沟通的实现还可以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新意识,现代管理的管理理念中,创新是一种很重要的管理理念。护理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互相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可以激发创新理念,进行创新性思考以及决策。

参考文献

[1] 巩越丽,刘文香,孙威,等.护理管理者提高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及意义[J].护理管理,2009,05(25):386-387

篇3

管理沟通课程是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它是一门多学科相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的范围很广,如管理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心理学、商务礼仪、语言学等等。此外,管理沟通又具有很显著的实践性与实用性特征,其内容组织内部沟通、组织外部沟通、谈判、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变革中的沟通、冲突管理中的沟通等都体现了这一特征。

管理沟通课程在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人员已日渐成为社会的抢手人才。正因为如此,高校纷纷开设该课程,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但在教授管理沟通知识时,很多青年任课教师仍采用传统的以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刻板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很少采用具有现代特色的教学方法。为此,我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摸索,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改革当前管理沟通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现教学互动

在管理沟通教学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管理沟通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学习管理沟通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管理沟通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青年任课教师可根据特定知识点,随机向学生提问,并与学生共同开展深层次讨论,以在思想碰撞中升华认识。如对小道消息的利弊分析、 白岩松于2011年5月在广西大学成功演讲的技巧研究、听与倾听的差异探讨等等。由于影响现实生活中的沟通效果的要素比较复杂,而且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在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现教学互动的过程中,作为课程组织者和沟通引导者的任课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观点,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出各种看法,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沟通中学会沟通、学会分享知识,且能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全面系统理性客观的看待围绕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而开展的沟通中的各类问题,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促进管理沟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为转变因传统的以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满堂灌”式的教学而带来的内容单一、课堂枯燥无味和知识单薄的状况,任课教师可参考学校电子阅览室里丰富的网络课件,并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特点来精心设计制作一批多媒体教学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如在课堂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青年任课教师可在每章节内容里播放大量相关的幻灯片、视频及图片,这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视听疲劳、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在管理沟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导入多媒体课件,通过幻灯、图片、声音、文字、数据、表格等形式,可以让抽象化解为具体、让课堂洋溢着生动有趣的气息。此外,还可激励学生积极主动了解认识媒介文化,培养学生快速、有效地利用电视、广播、杂志、报纸、期刊、网络视频等多种大众传播媒介来合理鉴别有关信息且有效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国内外关于“管理沟通”的最新、最前沿性的理论研究进展情况和热门话题,从而可大力增强学生解决现实中的管理沟通问题的能力。如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浏览管理沟通相关网站,如沟通网(省略)、中国营销传播网(省略)、价值中国网(省略)等。

三、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般而言,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导入具有代表性的沟通案例,引导师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了解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在管理沟通课程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青年任课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根据特定章节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学生的整体状况,在讲授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穿插各种具备时效性的管理沟通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并组织学生进行相互间的交流,让学生们更好地领悟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会用管理沟通原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沟通技能,最后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分析、交流进行概括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二)根据教学计划与安排的进度,可提前让学生结合每章节的导入案例和课程内容,自行查找类似案例。例如,青年任课教师在讲授企业最为常见的管理行为之一,即组织沟通内容之前,要求学生搜集一个的能够彰显企业文化特色的组织沟通风格的典型例子,例如前通用CEO杰克・韦尔奇的“无边界理念”沟通。在课堂上,学生们就这一理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了解到任何组织的沟通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并且深深地受到组织文化类型的影响,无论采取何种沟通媒介和沟通渠道都须与企业的物质文化发展相适应。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案例,可锻炼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使学生们的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同时也为学生们步入社会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三)先系统讲授知识再举出案例以巩固知识点。在平常生活或学习中,青年任课教师随时留意搜集与管理沟通课程教学相关联的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上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讲完一些理论知识之后,如管理沟通的过程、影响管理沟通的因素、演讲等,再慎重举出与此内容紧贴的案例,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把握。

四、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管理沟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有理论知识还不够,学生还得积极参与到实践当中去,为此,青年任课教师可以适当的在课堂上增加一些沟通活动模拟,以让学生当场将所学到的管理沟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人际沟通技能并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组织的外部沟通”章节的授课过程中,可以挑选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来模拟开展新闻会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并从中安排两名学生分别担任主持人和发言人,及数几名学生来担任记者角色。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外的其他社会活动,如演讲比赛、企业面试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将教学内容的理论加以运用的意识,使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总之,管理沟通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正在不断的改进与发展之中,青年任课教师在学习借鉴国内外最新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不断创新、紧密结合管理实践,调整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水平,从而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郝红.管理沟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62-02

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有效调节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关系的很好方式,是教育者针对特定的教育内容,利用符号,语言、体态语和媒体等媒介对教育对象进行信息传播、思想交流、情感融合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沟通双方在认知上达成共识,情感上达成融合,行为上达成一致。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反馈与评价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沟通双方进行的双向交流活动,是一个闭合形式循环的链条结构,不是一个直线型的简单结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主体(教育者)通过沟通媒介与沟通客体(受教育者)进行信息传播和情感交流,受教育者接收信息后,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做反应,并把这些反应反馈给教育者,教育者做出评价,然后再一次将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接着进行第二次沟通。反馈与评价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反馈即客体对接收信息的反应,评价即客体及其他人对自己思想、行为、个性特点等的判断和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主体为教师。教师通常以正常授课、课堂讨论、课后交流等形式,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主体,主要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客体,在沟通活动结束后要将个人的思想、心理、行为等动态反馈给教师,同时要听取评价者的不同意见与要求,提高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与评价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的方法,从反馈的层面有即时反馈和延时反馈,从评价的层面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1.即时反馈: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进行的同时,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内容做出及时反馈。这种反馈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语言、表情、态度、肢体动作等非语言形式表现出来。非言语沟通内涵十分丰富,熟为人知的领域有身体语言沟通、副语言沟通、物体的操纵等。[2]例如,点头表示赞同,握紧拳头表示愤怒,微蹙额头表示认真地对待此次沟通或者不理解教师所谈的内容等。

2.延时反馈: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结束后,大学生对沟通内容的反馈。这种反馈可以运用书面陈述、集体讨论的形式展开,主要是将自己的思想动态、心理状态、行为表现等方面反馈给教师。如果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信息,就要在沟通结束后,教师采取主动,采取直接或间接提问的方法,获取反馈的信息。与此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与教师交谈,如实反映个人的情况。

3.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进行的判断与评价。苏格拉底曾说:“认识你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结束后,学生应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内容,对自身的优点与缺点、态度、价值观、能力、偏好、个性以及行为动机、方式等方面做一个自我评价。人的发展形态是由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只有公正地做出自我评价,大学生才可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的全面发展。

4.他人评价:他人评价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结束后,教师、同学、父母等其他个体对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评价。对大学生的评价不能以固定的框架来认识他、评价他,应该采取非定型化的模式来评价。在沟通之后,要注意学生自身的变迁因素,对他做出客观的评价。因为大学生的年轻气盛,会使学生有轻狂、孤傲的心理状态,所以他人对大学生的评价是必须的,而且是必要的。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效果的途径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多方面的配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教师是学生的思想教育者和行为引领者。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沟通双方在认知上达成共识、情感上达成融合、行为上达成一致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是关键。美国学者赛克斯认为:“专业化依赖于两大策略:筛选和吸引。”高校在人才的选择上也要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优化教师队伍。高校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制度、研究课题带动学科建设、丰富教师文化等措施都可以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建设。

2.课程设置的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具有专门化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并不仅仅局限在书面的理论内容,还要涉及到心理、社交、行为、情感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大学课程的设置要凸显多元化的特点。课程除了有专业课程之外,还要普遍增设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管理学等课程。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可以提高教师素质,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进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添反馈与评价的内容,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奠定基础。

3.沟通机制的完善化:机制本来是机械学上的概念,意指机器的内部构造,运转过程中各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工作原理。目前,机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的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一部分,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一套完整的沟通机制,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研究起到促进与完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包含运行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反馈与评价机制和创新机制等内容,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4.社会实践的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的内容不仅只有理论层面的,还要有实践层面的内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受个人的思想意识的支配,思想是主观的东西,而行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实际效果,还是应该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方面着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的内容集中在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情感、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检验它的实际效果,也要从学生的行为上着手,高校应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课程的比重,可以采取课上模拟实践和课后真实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倡导知行统一的理念。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师生进一步地沟通,了解对方,消除沟通障碍,完善反馈评价体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3]社会实践有着实践育人的特性,具有课堂授课和书本教育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和社会性。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扩宽反馈评价的范围,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反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篇5

分类号 G252.0

DOI 10.16603/j.issn1002-1027.2016.04.009

1 问题的提出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了《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从制度层面为残疾考生参加高考提供了平等机会和合理便利,有利于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教育公平。有视力障碍的盲生从此也正式告别仅靠“单考单招”入读有限的数所高校的针灸、按摩和音乐专业的历史,拥有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共有6个省(区、市)的8名盲生参加高考,其中7人被中央音乐学院等普通高校录取(6名本科、1名专科)。教育部还要求更多普通高校积极创造条件,合理安排并有效宣传适合残疾考生就读的普通专业,进一步完善录取办法,并为残疾生入校后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和便利。可以预期,将陆续有更多包括视障学生在内的残疾生进入各普通高校,推动高等融合教育进入新阶段。

作为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当各普通高校面向视障学生开放招生时,高校图书馆也要做好充分准备。一项针对我国35所985高校图书馆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图书馆没有专门针对残疾人的服务。以往针对视障读者服务的研究,大多基于公共图书馆,而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在职能侧重、读者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为视障读者服务方面不可机械复制公共图书馆的做法,应探索符合高校教学科研需要的服务方式。笔者身为在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二级视力残疾(盲)人,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克服了各种障碍,在各普通高校人读或入职的视力障碍学生或教师,于是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方式,了解他们接受图书馆服务的现状,分析他们的需求,提出可行性措施,希望对高校图书馆为视障读者服务具有参考价值。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基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研究实施的可行性,本研究采用目的性和便利性相结合的抽样方法,按下列标准在国内筛选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就职或就读于国内普通高校;视功能障碍达到国家法定视力残疾标准(盲或低视力)者。

排除标准:通过“单考单招”方式进入特定高校特殊教育学院的针灸推拿、音乐专业就读的视障学生。

剔除标准:在校期间未利用过图书馆资源者;在校期间未参与任何科研项目者。

说明:已在高校任职、有视力障碍的教师,因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对图书馆服务需求多、体验深,可为高校图书馆服务视障读者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故纳入研究对象;对于以“单考单招”方式集中录取的特定专业的视障学生,因人数较多、专业限定,为他们提供的图书馆服务应更有针对性,本研究暂不讨论,故予排除;有的研究对象虽就职或就读于普通高校,却因不同原因不参与科研,也基本不使用图书馆资源,故予以剔除。

最终有7位符合上述要求的师生成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是由访问、观察、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组成,目的在于描述、解释事物、事件、现象、人物并更好地理解所研究问题的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多个领域。访谈法是定性研究收集并分析资料的方法之一,通过直接或间接与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性的交谈,以了解和理解受访者对研究问题的看法。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受视力障碍程度、学科特点、学术研究层次等因素影响,对图书馆服务的体验和需求存在差异,通过定性研究中的半结构化访谈法可以深入了解他们对目前高校图书馆为视障读者服务的体验、归纳他们的需求特点、探讨服务的改进方向。

正式访谈前先发送访谈提纲,请受访者预作准备,以提高访谈效果和质量;由于受访者分散于国内各地,故采用间接访谈方式,通过电话完成一对一访谈,每位受访者的访谈时间约45分钟;访谈记录整理好后交予受访者确认,均得到受访者认可。

3 访谈结果

3.1 视障师生的基本情况

7位受访者的视力障碍情况、所在专业类别、科研情况等见表1所示。

从表1可见,7位受访者的视力受损情况有所差异,阅读时大多已需要借助放大镜等助视器具或能朗读屏幕上文字的读屏软件;掌握盲文者仅1人且表示未用以进行阅读;均参与了科研课题研究,且均曾撰写、发表学术论文,均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

3.2 视障师生的文献需求

为满足学习、授课、科研需要,视障师生同样有文献需求,但由于视觉障碍,所需文献资料应能以适当方式为他们利用。

从访谈对象情况看,掌握盲文者仅1人且不以之作为阅读手段。会盲文的教师C同时也表示:“触摸是真正的阅读,内容更人心,听读需要经历从入耳再入脑的转换过程,感受不及摸读深刻。但懂盲文者少、盲文书少、盲文点显器少也是现实。”

从现实情况看,电子版的数字文献资源是视障师生普遍接受并较方便利用的文献形式。数字文献可较方便地进行字体放大或转为语音输出,可适合不同视力情况的视障者阅读。

受访的视障学生中,学生A和学生C所学专业是发展时间较长的传统学科,各种参考资料较为丰富,教师还会直接提供电子版的参考资料,自行检索和获取也较为方便。

学生B所学专业属新兴学科,图书馆和网上能获取的专业资料较少。“老师提供的参考书单共18本,图书馆里只找到1本;我们专业只有3个人,能买到的书就轮流看;老师也提供部分复印和扫描的参考书,但有的复印质量太差了,OCR软件根本无法识别。”

受访的4位视障教师均属后天失明,即已在专业领域学习或研究了一段时间后达到法定残疾标准,他们以多年的专业积累作为教学、科研的基础,辅以电子资源、学术会议等其他渠道获取的专业信息,实现知识的更新和补充。

其中教师D的研究内容涉及大量最新出版物,阅读需求高,因此会利用图书馆新书目录、报刊新书介绍等渠道获取最新出版物信息,然后购买或借阅有兴趣的图书。“自己订了大量杂志,请人朗读目录和急需的内容,较不急需的可留待网上数据更新。”

3.3 视障师生使用图书馆情况

3.3.1 到馆阅览情况

为迎接视障师生读者到馆,各高校图书馆首先会考虑到硬件设施上的问题,如是否需要增加盲道等无障碍设施。以下为部分受访者的陈述:

“因为需要关注最新期刊动态,我会请人陪同我到图书馆翻阅期刊。多是读目录给我听,有特别感兴趣的就复印下来。”(教师D)

“大部分的图书馆功能已能在网上满足需要,去图书馆的路上仍有障碍,所以现在较少去了。”(教师C)

“图书馆的检索系统还是比较好用的,但书标等不清晰,找书有困难。”(学生A)

“我去学院的资料室(分馆)比较多,因为图书馆(总馆)那里专业书籍比较少,检索用的电脑也不好用。书库内的标识不够清楚,不容易找到书。没有复印设备,非外借书刊在馆内看不便,以至没法阅读。”(学生B)

“不常去图书馆,因为专业书比较少,而且读研的学校的图书馆(书库内)光线不足,找书比较困难。以前上本科的学校的图书馆比较亮、比较好。”(学生C)

分析以上陈述,可发现视障师生在尽可能地自行设法解决到馆阅览的困难:如以上网访问替代到馆阅览;以请人陪同克服出行不便;以复印后扫描识别、形成数字文本克服无法用眼阅读等。

对于低视力视障者,能自行到馆,基本不需要盲道,给他们造成更多困扰且无法自行克服的问题主要包括馆内光线不足、库内排架标识和书标不够清晰、找书困难、缺少高亮度阅读灯、未配备复印设备等。

3.3.2 数字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馆藏数字资源有数量丰富、检索方便等特点,借助读屏软件等技术手段,视障师生能比较便捷地获取文献信息,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

7位受访者均曾使用过馆藏数字资源,主要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龙源期刊、SpringerLink、EBSCO等国内外数据平台上的电子期刊和文献资料。需要使用读屏软件的受访者还掌握了自己利用软件,把PDF或其他格式的文档转换为用读屏软件朗读、摘录更为方便的文本文档的方法。但他们使用这些数字资源也并非全无障碍:

“我们学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不能在校外访问,所以(有读屏的)家里的电脑不能用,办公室和图书馆的电脑上又没有读屏软件,所以没办法自己检索,都是找别人帮我查的。”(教师A)

“有的数据库的界面用读屏软件访问不方便,有时很难(让读屏软件)找到需要朗读的内容。”(教师B)

“电子资源的检索路径复杂,我都是找学生协助完成检索的。”(教师D)

除利用馆藏电子资源外,受访者们均能利用网络获取相关学科内容、了解学术动态,常用的搜索引擎有百度、谷歌学术、爱问知识人等。

此外,教师C表示:“利用杂志社自身网站所获得的期刊信息的时效性更好,基本能满足研究需要。95%以上的需求利用馆藏资源可得到满足。对于馆内查不到的,就请在香港或国外的学生协助查找。”教师D表示:“有的期刊网上更新的速度还是不够快,所以自己订阅了一些,每天1小时请学生朗读以掌握最新动态。”

3.3.3 参考咨询服务的利用

为师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咨询、学科馆员服务,是各高校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深化服务内涵的发展方向之一。以下是访谈中收集到的视障师生对参考咨询服务的体验:

“我没有使用过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不太了解具体有什么服务内容。”(学生A)

“比较少使用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负责咨询的老师在门口,不可能入内协助找书;都是自己在宿舍检索,没有请图书馆老师代查代检;使用过文献传递服务;不清楚什么是学科馆员。”(学生B)

“曾请图书馆老师协助找过书;了解图书馆有参考咨询服务,但没有利用过。”(学生C)

“没有使用过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的人好像都挺忙,所以没去找,能自己找朋友解决的都自己找。”(教师A)

“利用过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老师的态度都很热情,所有服务都挺好的,经常找学科馆员协助解决问题,文献传递服务也很有帮助。”(教师B)

“因为很少亲自去图书馆,所以也不太了解参考咨询服务,有需要都是让学生去代办的,应该有用过查新服务,其他的服务不太了解。”(教师C)

“不知道图书馆参考咨询、学科馆员等服务内容,如果有当然非常好,没有向图书馆求助过,有问题自己设法解决。”(教师D)

综合上述访谈结果,可见视障师生在利用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方面有差异,有表示相当满意的,但更多的表示不了解和未曾使用过,遇到困难时,视障师生更多地依靠朋友、学生等协助解决,即使了解可向工作人员求助,却因“咨询台远”、“馆员都很忙”等原因而转向自行克服障碍。

3.4 视障师生对图书馆服务改进的期待

对于图书馆服务的改进,视障师生一致认为图书馆网页,特别是数字资源界面在无障碍方面可进一步改善,网站设计宜简洁直观,数字资源检索界面需要更便于操作,特别是便于读屏软件的操作。

处在低视力级别的视障师生们希望图书馆标识更清晰、明确、馆内照明亮度适当提高或配备专用阅读灯。对于非外借书刊,提供复印、扫描等服务,以便自行作数字化处理。

对于参考咨询服务,视障师生们希望能扩大宣传,通过互动使双方增进了解,达到更好的服务效果。教师D的回答具有代表性:“新书介绍、文献传递、送书上门等服务听起来都相当有帮助,但之前不了解,如果图书馆能扩大相关服务的宣传,让我们了解怎样得到这些服务就更好了。如有专业的学科馆员能按学科分类提供信息服务,如学科的发展方向等,对我们的教学科研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4 分析访谈结果,更好为视障师生服务

分析目前已在校视障师生利用图书馆服务情况,不难发现视障师生在尽可能自行解决利用图书馆资源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没有给图书馆增添额外的工作量,甚至部分图书馆常规开展、能为视障师生提供有效帮助的咨询服务项目,也因各种原因未予利用。在开放残疾考生参加普通高考,更多的视障学生有机会进入高校就读的新形势下,图书馆不应满足于让视障读者自行解决问题的现状,而须更新观念,提高对视障读者服务的关注度,制定逐步改善图书馆无障碍软硬环境的目标并加以落实。

4.1 从细节着手改善视障读者体验

在高校就读或任职的视障师生,已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信息素养,对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也有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图书馆从视障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细节人手提供人性化服务,即可有效提升其图书馆服务体验。

4.1.1 设置贴心实用的阅览座

公共图书馆开展视障服务,大多以设立独立的视障阅览室(区)为标志,负责盲文书籍的收藏及借阅,并配有助视器、专用电脑等设备,一方面便于管理和指导视障读者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作为视障读者的文化活动场所。

从本次访谈对象的情况看,高校视障师生到图书馆的目的与其他师生无异,不受视力、学科、书刊载体形式等限制。同时,不能否认视障师生在全校师生中的占比很小,为他们专设阅览室并无实质必要性,甚至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但可为视障读者设立专用的阅览座,配备较明亮的阅读灯,且在工作人员容易关注到的位置,以便视障师生在有需要时易于求助。这类座位不限制其他读者使用,但在座位上可设置说明,使其他读者明确视障读者有优先使用权。在设有学习共享空间的图书馆,也可安排某些房间供视障读者优先预约使用,以便有需要时,志愿者可在无干扰情况下为视障者提供面对面朗读等服务,美国一些高校图书馆即采用了这一做法。高校图书馆内基本都设有检索用电脑和电子阅览室,可选择1至2台电脑给视障读者优先使用,预装免费的正版读屏软件、OCR文字识别软件等,便于视障师生到馆检索及将数字资源或纸质文献扫描后转换为可供读屏软件朗读的格式。这类阅览座、学习共享空间、电脑的设置,并不需要额外投入大量资源,重在满足视障师生的切实需要,具备可行性和实用性。

4.1.2 从易行处着手配备灯光、标识、盲道等

从访谈结果看,不同的视力状况导致了视障读者访问图书馆的方式及需求上的差异:

对于尚有一定视力、基本能独立行动的低视力视障者,图书馆内的光线、各种标识的清晰程度对他们查找书刊以及在馆内的行动有较大影响,改善馆内各书库、通道的照明、提高亮度,使用大号字、高对比度色彩、简洁明了的书库分布示意图、书库内外及书架类目标识等均能起到实质性辅助作用;此外,在台阶边缘铺设颜色鲜明的边线、给玻璃门帖上明显的提示性标线等对视障者的行动安全都相当有帮助。

对于视力受损严重的重度视障者,在高校的优势之一是较容易获得帮助,如找同学、学生等一起到图书馆,但学校和图书馆均不应由此而忽略了校内、馆内无障碍出行设施,如盲道、电梯内语音提示系统、无障碍卫生间等的配备。

4.1.3 完善网站信息服务的无障碍

“希望图书馆网站在无障碍方面能做得更好。”这是本次访谈中所有视障师生的共同期待。在网页设计上考虑到视障师生的需求,提供良好的无障碍网页访问体验,可以成为高校图书馆为视障师生服务优先着手改进的方面。

为视障师生开发符合“可感知、可操作、可理解以及兼容性”的基本原则、达到网页设计无障碍标准的网页应成为图书馆网页开发的方向和目标,但在网页设计人力不足、网页全面达标有困难或相关使用需求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从若干细节着手完善。不必全盘改头换面,即可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这些细节包括:

其一,为图形链接或按钮添加文字提示。以图片作为链接或按钮能美化网页,却会让依赖读屏软件的视障者无从了解这一链接或按钮的意义,在设置图形链接或按钮时,同时添加它的屏幕提示文字即可解决这一问题,且完全不影响界面效果;其二,利用(标题标识)等网页内部标识区分网页的不同区域,方便视障者使用读屏软件的快捷键在各区域内快速移动朗读焦点,迅速定位;其三,网页上尽量避免使用图形验证码,如果必须使用,增加语音朗读验证码插件。

在数字资源方面,由于各数据平台的界面往往由数字资源开发商自行设计,较难做到界面风格的统一和保障网页无障碍,这往往也是最为困扰高校视障师生之处。图书馆可一方面与数字资源开发商沟通,促进其界面的无障碍化,另一方面也可编制具体的使用指引提供给有需要的视障师生,对于确实无法实现视障师生自主使用的数字资源,可在网页上提供求助链接,方便视障师生与参考咨询等部门联系,寻求帮助。

篇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06-02

有效的沟通是实现管理的关键,学生宿舍管理作为高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做到学生宿舍的科学管理,就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管理沟通,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促进学生宿舍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在学生宿舍管理中进行管理沟通的重要性

不论是什么组织,要想实现对组织的有效管理都要与其成员进行沟通,而如何实现与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使组织管理成功,就成为管理者进行管理工作的关键,由此出现了管理沟通的概念。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沟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与学生的沟通,即向学生宣传各种安全管理或设施管理信息,为学生提供各种宿舍服务,以及文化活动等的组织;二是与宿舍管理人员的沟通,例如召开管理人员工作会议,共同制定宿舍管理方案等;三是与学校上级管理的沟通,例如向上级汇报宿舍管理工作等。

管理沟通在学生宿舍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过管理沟通能够传递宿舍管理信息。在学生宿舍管理中,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属于内部沟通,而与学校和学生的沟通则属于外部沟通,通过管理沟通能够将外部沟通与内部沟通联系起来,实现管理信息的及时传递。二是通过管理沟通能够增进宿管办与学生之间的了解。通过管理沟通,宿管办关于宿舍管理的各项制度和内容能够传达给学生,同时学生对宿舍管理的意见和服务需求也能够反映给宿管办的工作人员,使双方的了解加深,协调学生与宿管办之间的关系。三是提高宿舍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有效的沟通,宿管办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地了解宿舍管理的不足在哪里,不断根据沟通得到的信息对服务进行调整,提高宿舍服务水平。

二、目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1.沟通所使用的所传达的信息编码不当。宿管人员在传达信息时所使用编码不当,导致信息传达不完整或不准确,使接受信息的学生或学校其他人员对信息产生误解,与宿管中心之间的沟通产生障碍,从而导致管理失败。宿管人员在与学生或学校之间进行沟通时用词模糊或选词错误,使沟通要表达的意思无法通过词语如实地表达出来,导致宿管中心的管理信息无法及时传达给学生,使得宿舍管理工作的效率下降。

2.沟通双方之间是单线关系。目前宿管中心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往往是单线沟通,即只有宿管中心向学生传达管理中心的管理要求和管理规定这一个方向,而缺少从学生方接收信息这一方向,也就是缺少反馈机制。学生对于管理中心的一些建议和服务要求无法传达给管理中心,使得管理中心提供的服务和管理要求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继而导致双方之间关系恶化,这样的沟通是不成立的。而反馈机制的缺失也会严重影响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对管理沟通方面的理解不足,认为学生应该服从教师的管理安排,使得沟通双方的地位不平等,而导致学生方面的信息和意见无法及时传达给管理中心人员,影响了管理中心与学生之间的正常沟通。

三、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沟通的科学策略

1.正确对待和重视管理沟通。在新时期,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导,而且是学校学生管理的主导,高校管理人员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工作,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一般都是控制式、领导式的,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但这种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合于新时期的高校管理工作。

2.保证传达信息的完整和准确性。有效沟通的前提是沟通信息的准确和完整,学校宿管中心人员在向学生传达信息时首先要保证信息是完全的,即信息中要包含必要的五要素――人物、地点、时间、原因等,同时要注意用词的恰当性,确保用词能够准确全面地表达出宿管中心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完整准确地传达信息,让学生能够对宿管中心的各项管理要求和规定有一定正确的认识,帮助促进学生对宿管中心的理解。

3.建立双向沟通渠道。宿舍管理中心人员应该建立多样的反馈途径给学生,实现双向沟通。通过反馈渠道,学生对宿管中心的意见和服务需求就能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宿管中心,宿管中心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管理工作,实现学生宿舍的科学化管理。同时,除了正式的反馈沟通渠道外,宿管中心人员还可以通过非正式的沟通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贴近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对宿舍管理方面的需求,如师生聚会或是宿舍联欢会等,借由这些活动来获得学生对宿舍管理方面的反馈意见。

4.塑造有效沟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有效沟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的塑造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一是面向学生开展多样灵活的宣传教育。重视宣传教育在沟通中的作用,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例如消防演习、控烟活动等,还可以采取板报、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向学生传达宿管中心关于宿舍安全和环保方面的管理内容。二是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主动交流。宿管中心的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对宿舍管理方面的意见是什么,学生对宿舍管理的服务需求有哪些,宿管中心能够为学生提供的服务还有什么等,通过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能够加强学生与宿管中心之间的联系,改善双方的关系,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提高宿管中心的管理效率。三是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信任的沟通关系。宿管中心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重视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向宿管中心提意见,调动学生对宿舍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宿舍管理中来。四是注重沟通技巧。有效的沟通需要沟通者有技巧地实施才能实现,因而宿管中心人员在平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要注重沟通技巧的运用,提高双方沟通的水平,从而获得对宿舍管理有促进作用的信息,帮助调整宿舍中心的管理工作,实现高校学生宿舍的科学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四、结语

沟通是管理的手段,也是进行管理前提,有效的沟通是管理成功的关键,管理者向被管理者传递的管理信息能否被其迅速理解并接受是进行管理沟通的目的,也是学生宿舍管理的理想状态。因而高校学生宿舍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管理沟通科学方法的研究,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学生宿舍的管理水平,营造和谐的宿舍环境。

参考文献:

[1]姚云婵.发挥高校宿舍教育的“纳米效应”――浅析宿舍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J].大学教育,2013,(02).

[2]连奇波,邬丹盛,马珍娣.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模式新思考――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17).

篇7

一、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对品德课程的学习处于单一枯燥的状态,过去古板的教学模式“灌输式、填鸭式”,忽视了对学生的独学、对学、群学、质疑、展示以及能力的培养,也就影响了思品高效课堂结构的改革。

在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是以“快乐高效课堂”作为教改的新理论,把每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给自己小组命名,真正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也就是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里参加讨论获得新的知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小组里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比如我在全县“高效课堂”示范课的教学中以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两代人的对话”为主题,选取了学生生活中与父母难以沟通的事例,如初二学生何××,向其父提出吃完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电视剧的事情。其父同意了,但要求他8点前回家,何××想已经7点了,那么快就回去不合理,很难接受这个要求,导致沟通困难。我叫同学们迅速回到快乐小组阅读课文,然后在各组里进行讨论,想办法来帮助何××正确处理这件事,探究解决冲突的途径和程序。各小组阅读后通过对学、群学、讨论、质疑、归纳总结,然后各组指派一名同学展示各组的意见。追星组代表崔××同学回答:“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商量,弄清分歧的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同学们听了之后报以热烈的掌声。梦想组代表王×同学说:“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是辨明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有效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其中,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只要我们同样以爱的方式对待父母,沟通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这是沟通的要领。”当王×同学回答完毕,教室里又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蓝月亮组何×同学确有独到的见解,她认为沟通还可以分六步走:第一步明确冲突是什么,第二步明确冲突产生的原因,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涉及的各种方式,第四步判断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第五步确定一种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最佳方式,第六步检验最终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有效。她说:“这六步法也许不是解决家庭矛盾的万能钥匙,但给我们提供了解决家庭矛盾的思路。尝试它会对我们有帮助。”教室里再次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听到同学们的发言,我感慨万千,学生们太了不起了,整堂课我没说几句话,学生却找出了沟通障碍的方法,学会与家人交往的方法,知道了用爱去感受父母,用心去构架理解沟通的桥梁,用爱心去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家庭;当我们用心去聆听父母,用情去赞赏父母,用行动去帮助父母,用宽容的心去爱父母,我们能从容应对烦恼,克服逆反心理,真正做到在成长的道路上与父母携手同行。这样沟通起来就容易多了。通过本案例分析,我有理由相信,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完全可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采用学生独学、对学、群学、质疑、展示、点评的方式,学生就会学得快乐、轻松、活泼,自然而然就掌握了本课知识。

篇8

立足课堂,善教激趣,减负增效,构建起一个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追求。语文教师既是高效语文课堂的设计师,也是具体调控员,语文教师通过高效的教,启迪和引领学生高效的学。我认为要构建一堂高效的语文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整合有效的教学知识

教师要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实际筛选出有效知识进行“定向”,强化目标意识,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实现高效学习。

2 实施有效的教学调控

实现有效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建立能够达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即通过有效的教学调控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都获得发展的目标。教学调控措施如下:

(1)调控课堂教学速度。我们可以从学生的整体接受水平来确定恰当的教学速度。

(2)提高课堂教学密度。课堂教学需要传授的新知识多,教学密度就大。如果一堂课结构松散,思维密度设计不当,就不可能实现高效的学的目标。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思维肤浅,主动分析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弱化,智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要提高思维密度就要求我们提高学生课堂的有意注意时间,启迪学生主动地开展思维活动。实验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表演、问题研讨、激励表扬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和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他们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激发大脑的兴奋点,大脑再对各种感官的信息进行综合研判,形成概念,达到高效课堂必须的思维密度。

(3)把握课堂教学难度。过于难,多数学生不理解,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是浪费;过于易,不但降低教学要求,还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同样是浪费。

(4)筹划课堂教学时间。对教学时间缺乏精打细算的教师,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存在问题。为了减少时间的浪费,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前准备充分,准时上课,课堂教学语言精练得当,板书精简规范,提问精彩而引人入胜,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设计师作用。

3 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我们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标准无定论,只要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就是有效的方法。比如孔子的举一反三式、《学记》中所提倡的“道而弗牵”的自行发现式、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布鲁纳的通过思考而学习的发现式、巴勒士的问题解决式等,都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的启发式教学,就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启发式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能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会产生疑问,主动思考问题。这种情境出现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动脑,动手,动口,勇于探索问题,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则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他们的思路,帮助他们形成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像、大胆的假设、严密的论证等良好的智力品质。不过启发式并非“问答式”,启发式的方法众多,如问题启发、目的启发、比较启发、形象启发等,最终实现最优的启发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有限的知识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借助典型实例,实现举一反三的功效。此外,教学策略的选定与设计是教学过程的中心部分,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便构建有特色的教学方案。

4 进行有效的教学交往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与学相互影响和交织。教学活动的高效与否取决于这一对复合主体中双边的关系,即能否开展有效的教学交往。有效的教学交往策略如下。

4.1 提高注意力

(1)提高无意注意力:①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把教室布置整洁。②教师要穿着得体,语言文雅。③教师视线要环视学生,目光中饱含关切,要善于观察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④教师要通过得体的穿着、饱满的精神、文雅的语言、幽默的谈吐、丰富的表情、必胜的信心、恰当的动作等等来增加课堂的渲染力度,吸引学生主动高效的学习。⑤教师可借助于动作、姿态、表情等非语言因素组成的符号系统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心理研究表明: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的言语信息+38%的声音信息+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非语言信息在传播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教师讲解文明行为举止时,形象的动作示范往往超过了口头讲解。教学中非语言沟通的主要手段包括:目光沟通、体态沟通、距离沟通、辅语言的沟通等。

(2)运用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即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教师对讲解重点和难点讲解,目的是强化学生注意。同时关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运用。有意注意一般需要紧张的意志努力,因为消耗能量多,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就会让大脑产生疲劳;而无意注意不需主观努力,所以不易疲劳,不过容易受到新异事物刺激或干扰。因此,课堂教学完全靠有意注意来保持高度紧张的学习对一般人来说是有困难的,应该将有意与无意交替进行,目的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吸引到教学内容上。

4.2 应充分考虑社会心理在课堂教学中的效用

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学效果不再由教师一方决定而应由教与学的双方共同确定。只有师生间良好的交往才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灵活巧妙地设计提问和组织讨论,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他们的智慧火花,让课堂教学效果更加优化。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在语文教学中立足课堂、善教激趣、减负增效、构建起一个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追求。语文教师既是高效语文课堂的设计师,也是具体调控员,语文教师通过高效的教,启迪和引领学生高效的学。我认为要构建一堂高效的语文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整合有效的教学知识

教师要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实际筛选出有效知识进行“定向”,强化目标意识,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实现高效学习。

二、实施有效的教学调控

实现有效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建立能够达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即通过有效的教学调控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都获得发展的目标。教学调控措施如下:

(1)调控课堂教学速度。我们可以从学生的整体接受水平来确定恰当的教学速度。

(2)提高课堂教学密度。课堂教学需要传授的新知识多,教学密度就大。如果一堂课结构松散,思维密度设计不当,就不可能实现高效的学的目标。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思维肤浅,主动分析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弱化,智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要提高思维密度就要求我们提高学生课堂的有意注意时间,启迪学生主动地开展思维活动。实验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表演、问题研讨、激励表扬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和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他们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激发大脑的兴奋点,大脑再对各种感官的信息进行综合研判,形成概念,达到高效课堂必须的思维密度。

(3)把握课堂教学难度。过于难,多数学生不理解,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是浪费;过于易,不但降低教学要求,还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同样是浪费。

(4)筹划课堂教学时间。对教学时间缺乏精打细算的教师,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存在问题。为了减少时间的浪费,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前准备充分,准时上课,课堂教学语言精练得当,板书精简规范,提问精彩而引人入胜,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设计师作用。

三、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标准无定论,只要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就是有效的方法。比如孔子的举一反三式、《学记》中所提倡的“道而弗牵”的自行发现式、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布鲁纳的通过思考而学习的发现式、巴勒士的问题解决式等,都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的启发式教学,就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启发式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能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会产生疑问,主动思考问题。这种情境出现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动脑,动手,动口,勇于探索问题,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则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他们的思路,帮助他们形成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像、大胆的假设、严密的论证等良好的智力品质。不过启发式并非“问答式”,启发式的方法众多,如问题启发、目的启发、比较启发、形象启发等,最终实现最优的启发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有限的知识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借助典型实例,实现举一反三的功效。此外,教学策略的选定与设计是教学过程的中心部分,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便构建有特色的教学方案。

四、进行有效的教学交往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与学相互影响和交织。教学活动的高效与否取决于这一对复合主体中双边的关系,即能否开展有效的教学交往。有效的教学交往策略如下。

1、提高注意力

(1)提高无意注意力:①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把教室布置整洁。②教师要穿着得体,语言文雅。③教师视线要环视学生,目光中饱含关切,要善于观察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④教师要通过得体的穿着、饱满的精神、文雅的语言、幽默的谈吐、丰富的表情、必胜的信心、恰当的动作等等来增加课堂的渲染力度,吸引学生主动高效的学习。⑤教师可借助于动作、姿态、表情等非语言因素组成的符号系统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心理研究表明: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的言语信息+38%的声音信息+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非语言信息在传播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教师讲解文明行为举止时,形象的动作示范往往超过了口头讲解。教学中非语言沟通的主要手段包括:目光沟通、体态沟通、距离沟通、辅语言的沟通等。

篇10

中图分类号:F2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9-0093-04

1问题的提出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发生伤亡事故约25亿起,大致造成110万人死亡,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全球GDP的4%。事实证明,研究重大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大意义。建立应急救援措施,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行动不但可以预防重大灾害出现,即使出现紧急情况,也可以按照计划行动,有效地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危机事件发生后, 救援工作一般是由政府设立临时机构, 负责对政府组织(如公安、军队、消防、医疗、工程、媒体等)和非政府组织(如国际救援团体、民间组织、志愿者等)的统一调遣, 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使来自不同部门、地区、专长的团队默契配合, 成功救援[1]。然而在应急事故现场,由于救援队伍来自四面八方,由各个单位临时组建,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能够统一协调作战。在一线事故救援现场,任何方向性的错误(如应急救援人员理解不透彻),都会导致直接伤亡和事故扩大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救援指挥和指派任务上进行有效沟通是成功完成救援任务的前提。

2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沟通是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思想、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感情通畅思想达成一致。19世纪初,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人泰勒就提出任务管理中上下沟通的重要性,他试图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保证对下沟通,以确保命令下达的准确性和实施的效率[2]。1938年,社会系统学的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指出: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都包含3个基本要素,即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的沟通[3]。管理沟通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管理沟通学的研究也进入了成熟阶段。人们对管理沟通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各种关于管理沟通的专业研究书籍大量问世。 美国管理学大师托马斯·彼得斯[4]提出了管理的八条原则,指出管理界到处充满着感情用事的人且他们是通过直觉来进行管理和决策的。彼得斯提出了两条调动人潜力的途径: 一是所有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从来自他人的赞扬中感到快慰; 二是大多数人在寻求安全感时, 好像特别乐于服从权威,沟通将两者有效结合。从西方的沟通管理学说研究可以看出,理解与认同是任务成功完成的前提,积极的沟通不仅可以使工作有效执行,而且可以减少因领导者主观判断失误导致的决策错误。突发事件中,如果领导者不注重沟通渠道的建设和管理,缺乏指令下达的反馈机制,将导致上下沟通不畅。在危机情境中,若出现多头领导,更会造成指挥失误,后果将非常严重。所以救援人员任务理解能力和能否达成共识是成功实施救援的关键,沟通更是关键中的关键[5]。在以任务为导向的组织中,沟通是“使战略渗透到每个人的工作细胞”的关键因子。红色军旅作家李凯城在《思想打造执行力》一书上提出要向学习建立思想沟通机制,强大的思想沟通机制让队伍理解命令并执行[6]。综上所述,高效沟通应建立在三个层面上:首先是对任务的认知层面,其次是任务的理解层面,最后是任务的执行层面,三个层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使救援工作顺利完成。依据已掌握的以往研究,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任务的认知、理解、执行力共同作用可以预测救援能力;

H2:对任务的认知、理解、执行独立预测救援能力;

H3:任务的认知、理解、执行力的因果路径图可以成立。

3模型与研究方法

31模型设计

基于路径分析方法,本文将假设中的三个变量对救援能力的影响路径描绘于图1中。

从图1可以看出变量间因果关系的路径共有六条:

(1) 认知变量对救援能力的影响路径有三条:一为认知变量直接对救援能力变量有影响,二为以执行力为变量中介变量,而影响到救援能力;三为认知变量影响到沟通变量进而影响到救援能力。

(2) 理解变量对救援能力的影响路径有两条:一为理解变量对救援能力的直接影响,二是以执行力为中介变量影响到救援能力。

(3) 执行变量直接影响到救援能力。

32数据来源

首先根据文献资料初步编制高效沟通问卷调查表,结合针对地震救援的五类应急救援指标应急预案体系[7]编制救援能力量表。对5位资深安全救援从业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最后形成调查测试问卷题目,问卷包括沟通认知量表、沟通接受量表、行动量表,救援能力量表。通过方便抽样确定河南省焦作市、平顶山市的4个国营煤矿的救援服务队及长期从事安全工作的人员共120人接受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编制成表。量表以Likert五点量表测量,记分方法为:1 表示完全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不知道、4表示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

33信度效度分析

将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分析来建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单向度的主成分分析之因素负荷量大于04 , Cronbach’α接近或大于06为参考标准,分析结果见表1。

5结果分析与讨论

本文进行了以任务的认知、理解、执行力对救援能力预测的多元回归分析,整体的回归是显著的,F(3,116)=48096,p

任务的理解{β=0285,t(116)=3476,p

任务认知、理解与执行力对救援能力的影响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除了任务认知与救援能力的路径系数不显著外,其余的路径系数都是显著的,在对救援能力的影响中任务理解、执行力变量同时起到中介变量的角色,任务认知对救援能力的影响是由执行力与理解变量再间接影响到救援能力,而任务理解与执行力是直接影响到救援能力。

综上所述,高效沟通与应急救援能力的关系密切相关,救援任务不仅需要救援人员对任务的认知,而更重要的是需要获得救援人员对任务的深刻理解才能高效地执行。高效沟通决定了救援人员管理的统一性、协调性和连续性,救援工作的重点是要保证救援队伍行动的快速响应和果断决策,在最短的时间做出快速响应,通过高效沟通才能打造行之有效的救援运行机制以确保指令在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畅通,准确无误职责清晰地执行。

参考文献:

[1]魏晋 我国地震灾害应急机制建立及发展趋势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9,30( 2): 54- 58.

[2]Taylor.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J].New York:Harper Bros,1991.

[3]C.I.Barnard.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J].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rederick Winslow,1948.

[4]T J Peters, R H Waterman. In Search of Excellence[J].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82.39-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