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5:42: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工会财务问题,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工会财务管理是工会组织保障工运事业发展的重要管理工作,而且在工会的组成群体中,工会干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干部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1、工会干部掌握了一定的财务知识后,就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就会对财务人员的工作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2、工会的干部掌握一定的财务知识,可以增强干部自身在财务问题上明辨是非的能力,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算错,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不断的以财务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在任时明白,离任时清白。
3、随着开展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等各项工作,公民的法制意识在不断的提高,工会工作的实际也迫切的要求工会领导干部掌握一定的财务知识。
4、工会干部只有懂财务,才能积极地引导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按照中国工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财务活动。例如:单独建立账簿,设置会计科目,工会会计和出纳要分设,钱、账和支票、印章要分管等等。
二、工会财务预算和决算要兼顾“看得到,看得懂”
尽管工会财务与企业财务是不相同的,但在管理方法上应该是相通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引进,运用到工会财务管理上来,譬如财务预算机制和决算机制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1、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将财务预算引入到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工会经费从何而来,又要用到哪些地方;另一方面,通过预算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工会什么时候需要经费,需要多少,怎样筹集。而财务决算是对预算经费执行情况的总结,与部门的预算不可分割。它的主要工作是编制财务会计报告,通过决算工作可以对预算经费的执行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将有限的经费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促进预算的合理编制,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总而言之,引入财务预算和决算机制有利于提高工会财务管理的效率。
2、对于广大的职工群众来说,财务预算首先是“看不到”,其次是“看不懂”。“看不到”是因为财务预算对于公众是保密的,这已经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观念了。财务预算的主要内容有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资产负债表预计和现金流量表预算等等。预算编制有很强的专业性,很多支出是按类、款、项、目来编制的,所以公众不一定能够看的明白。
在编制预算报表时要对一些职工群众关心的专项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特别说明。增加公开的透明度,减少职工群众的疑虑。预算执行情况如何,其安排和打算有没有落到实处,钱花的到不到位,最终体现在决算数据上。因此,决算执行情况也应兼具看得到和看得懂。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开预算和决算的成本空前减少,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困难。因此,在工会财务工程建设中,要做到让预算和决算既能够看得到,也应该努力让预算和决算能够看得懂。
三、工会财务既要管资金又要管资产
加强现金管理和银行存款的管理历来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国家对现金管理和银行存款的管理都有着严格的政策规定,但是不少单位的财会人员管理意识、法制意识淡薄,现金收支、银行支票管理相当混乱, 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主要有:1、现金开支无视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即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现金;2、库存现金超过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比较普遍。一些财务人员为了省事,不顾人民银行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从银行多提现
金,留在手头使用;3、有的嫌使用银行支票比较麻烦,经常提取数额较大的现金办事, 极其不安全。针对上述情况,财会人员必须要提高法制观念,遵守财经纪律,发扬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严格依照财务制度办事。同时上级财务部门也应加大检查力度,严格规范,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现今,我国的很多企业都存在着重资金轻资产的现象。工会财务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工会在加强对其资金管理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其自有财产的管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建立和健全低值易耗品领用的手续,材料的发放应有登记等等。应定期对工会财产进行盘库检查并落实其去向。
四、工会财务应当更多地关注资金时间价值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的差额,也就是资金在投资和再投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资金时间价值是资金在周转使用中产生的,是资金所有者让渡资金使用权而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一种形式。人们将资金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现象,称为资金具有时间价值的属性。
现在有很多的企业都为资金缺少而烦恼。与此同时,企业资金的损失和浪费却又日趋严重。资金的使用效率也越来越差。其原因固然是有很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们对资金时间价值的认识不够,所以正确的认识资金时间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资金时间价值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在企业工会的财务管理中引入资金时间价值概念,是搞好工会财务,提高工会财务管理水平的必要保证。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重视资金时间价值,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增强企业工会的生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过去一般性的企业都不太重视工会这一块,所以也就不太注重工会财务的效益和工会资金的时间价值。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家逐渐放手了企业的经营自,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企业能够真正的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因此,企业今后不仅得不到国家无偿性投资,而且随着金融政策的逐步调整,银行必将日渐抽紧,企业想从银行贷到大量资金也将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自己设法转向社会筹集所需要的资金。因此,为实现资金良性循环就更加需要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就更加需要关注资金的时间价值。同时,随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企业必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国际经济竞争激流中接受着挑战。因此,我们既要牢固树立价值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又要特别强调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在工会财务管理中广泛应用这一原理来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43-02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的浪潮渗透到人们生活及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学校如何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建设和谐校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更是高校工会组织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工会财务工作在整个工会的组织结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是筹资、安排、管理、监督工会的各种经济活动下经费和物资的运用的管理业务,在此过程中各个环节信息的收集、整理,保持和共享是工会财务及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初步分析了在当今信息时代,高校工会应该怎样更好地优化财务管理,提升工会的经费管理水平,全面发展工会财务工作的作用,从而确保工会的各项工作以及教职工的各种活动的更好进行,达到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高校工会财务管理的特点
高校工会财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与一般企事业财务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工会组织自成立起至2009年,按照全国总工会颁布的《工会预算管理办法》和《工会会计制度》等,工会财务遵照执行。直到2010年为了应对工会的经费上缴拨付方式、业务内容等各个方面的改变,深化规范工会的会计业务核算工作,提升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财政部按照我国工会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条例,对于原来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工会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从2010年起执行,也就是工会财务现在执行的《工会会计制度》。
第二,科目的设置不同,增加了具有工会特点的科目。例如,负债类科目中新增了应付上缴经费、应付下级经费;收入类科目新增了会费收入、拨缴经费收入;支出类科目更好地体现了工会特点,如职工活动支出、维权支出、业务支出等。
第三,财务工作管理模式有所不同,工会财务工作相对比较独立,例如制定预算、经费的拨缴、运营管理和日常业务的支出报销、各类报表及年终决算。
第四,对工会经费,进行群众监督、民主式管理、财务公开透明,这也是由工会经费收缴的特殊性决定的。
二、高校工会财务管理的原则
(一)强化预决算制度,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增加信息的公开性
对于工会经费,法律上有明确规定的来源途径。《工会法》中,第42条就有详细规定: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的经费: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人民政府的补助;其他收入。华东理工大学工会经费收入的主要来源由六方面组成:即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收入、学校行政按《工会法》规定拨缴经费收入、上级(教育工会)补助收入、校行政拨款、工会俱乐部场租费等、银行利息等其他收入。
要管好、用好工会经费,首先要认真编好收入预算及支出预算。预算必须坚持统筹安排、收支平衡、突出重点、留有余地、讲究效果、勤俭节约的原则,将有限的工会经费运用在工会工作和教职工活动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地方。根据工会的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由会计汇总编制相应的年度工会经费财务收支预算报表,预算情况提交工会常委会(工会委员会)讨论通过,经审查同意后,报上级工会审批。根据批准的预算安排好全年的计划支出,保证工会全年支出有计划、有安排。在具体执行时,确保严格根据预算中已经讨论通过的收支范围操作,对于没有预算的项目不再列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突发的重大项目确实需要对预算进行追加,则必须根据预算的审批程序,经讨论批准后才能开设。对于预算要进行绩效考核,分析预算中的项目有哪些和实际收支情况相符合,哪些是不符合的,哪些则是超过预算了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会经费运营的效果,也可以为经费的操作提供管理的标准和依据,促使工会的各项业务活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工会的目标,为学校的教职工带来更好的体验。
(二)强化资金管理制度,运作公开透明
强化工会对经费的运营操作和管理,充分显示出工会财务活动的特点和长处,工会就必须对于相关制度政策进行有效落实,严格按照具体运作流程进行,更好地实现工会经费的效益。
校工会经费的使用要做到面向基层,面向教职工,为广大会员服务。要将收缴的较为有限的经费更好地运用在教职工身上,例如关怀教职工的生活需求、举办各种教职工活动,从而多为教职工办实事和好事。近年来,工会经费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工会活动丰富多彩,各类比赛、协会社团活动、校庆、节日联欢等活动,教工小家建设、休息休养、骨干教师体检、青年教师联谊会、女工活动、周边中小学校联谊、俱乐部维修设备添置等都需要合理使用经费,同时在经费总额提高的基础上,校工会提高了人员经费(含合同制员工)下拨额度,会员会费足额拨至部门工会,由部门工会自主掌握使用,在全校部门工会中开展工会特色活动立项并给予经费支持,教职工生日慰问提高了额度扩大了范围;教师节、元旦春节帮困送温暖活动额度提高。通过各种形式把学校的温暖和关怀送到教职工的心坎里,激发出广大教职工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积极能动性和创造力。
(三)执行经审委员会的监督作用,确保财务管理正确开展
工会组织对经费实行独立管理,是《工会法》给予工会的权利。这项权利可以保障工会能够依法履行各项义务职责,独立开展自身各项业务活动。工会对于经费的正确运作和管理负责,定期公开账户情况,并向教代会提交相关报告,受教代会的审查。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工会的经费审查委员会都需要积极执行和发挥好监督作用,对于有关的各个项目都要参与把关,例如日常的经济活动、常规的审计等等,校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参加当年工会预算审议,按季对工会经费收入、支出进行经审工作。通过对工会财务账册、凭证、各类报表的审查和对相关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沟通,掌握工会经费的使用情况,并致力做好工会经费管理的监督工作,确实保障工会经费使用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从而保证工会经费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三、高校工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行为缺少规范
一是工会财务并没有严格按照《工会法》和《工会会计制度》等规定的条例内容办事工会经费的收支超出核算范围,属于行政核算的资金转至工会账户核算;二是会计、出纳人员分工不符合财务工作相互制约的制度规定。
(二)监督检查不到位
由于工会的上级财务监督机制往往没有有效建立,所以上级监督机制直接参与查账,实际进行会计监督的情况比较少。作为一项职责,上级工会必须对基层工会的经费情况进行审查,然而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对基层工会的年度审查局限在常规性的互审和一些基础工作的检查,不能够全面深入地有效开展,所以监督检查就显得比较薄弱。
四、高校工会财务管理有效性对策
(一)加大财务人员培训,提升工会财务管理水平
各项管理活动开展得好坏,归根到底还是跟人的素质有关。因此,要结合实际,建立工会财务人员学习培训制度,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工会财务人员的培训。要通过举办学习班、以会代训、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加强对工会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例如,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特别是会计和税务制度,本校的相关财务制度,电脑软硬件的操作技巧等。只有加大对从业人员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才能不断提升工会的财务管理。
(二)建立健全工会财务管理和核算制度,民主化和规范化,信息的公开化
对于工会的财务管理,需要有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来保障,优化财务管理的治理结构,公开透明,接受民主监督。对于工会的财务管理业务,相关的财务管理和核算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说,必须详细规定收支科目、列支范围和审批权限,提高工会财务的预算管理水平,严格审批程序,力求收支预算的科学有效性。其次实行民主理财,工会账目定期公开,向教代会报告,财务经费活动在受经审会监督时,也必须公开接受民主监督,保证工会的各项业务活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并确保教职工的利益。
(三)加大经费审查力度,加强经费审查委员会的监督作用
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是为了确保工会会员利益,代表工会会员检查监督工会各项经费管理安排的组织。作为工会活动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上面具体规定了经费审查委员会的职责权限,因此经费审查委员会有责任和义务按照相关规定,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工会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部门,要适应学校发展速度,从目前的状况看是不理想的。市场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虽然工会财务大多已经采用了会计电算化的操作管理,然而在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工会财务有必要采纳运用会计核算和财务工作现代化―网络信息化的技术。利用网络的高速度、低成本、信息沟通方便等优点,让传统的会计工作人员向管理型人才转变,加快工会的电脑联网和数据互通,从而做到各项业务数据进行沟通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相关的管理层进行科学的决策提供有效依据。这将会尽快实现财政部在《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会计电算化,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会计信息中心、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参.试析高校工会财务的现代化建设[J].工会论坛,201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工会组织活动日趋活跃,工会财务管理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必须加强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在依法聚财、科学理财和有效用财上下功夫。
一、高校工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1.组织机构不健全。随着我国财务体制的不断变革,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对高校工会财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了解,许多高校也与其他一些基层单位的工会一样,没有开设单独的工会账户,而是挂靠在行政账上,或者在行政账上另设一个项目核算,没有做到单设账户。也没有按照《会计法》的要求配备专职的工会财会人员,大部分高校的工会人员都是学校行政会计兼任或是由学校的教师兼职,甚至是由未学过财务的机电类等专业的教师担任。由于一人身兼数职,本身工作任务繁重,财务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加之学校工会对财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难以照顾到工会财务工作。所以长时间积累下来,虽然日常的报账、记账工作能顺利完成,但却不能有效地加强工会的财务管理工作,使高校的工会财务管理工作难以强化。
2.经费预算不合理。大部分高校还是只重视年终决算的编制,对预算的编制不太重视。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有的是沿袭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方法;也有的只是在年终报表上直接按照前一年的数据稍作修改抄上就可以了,并没有真正按照预算的要求去编制,并且预算编制完成后,也没有真正按照预算的开支范围来实施。有些单位甚至把工会经费当作职工福利费使用,在行政上不能报销或为了少交税金的项目,就直接转到工会账上来发放。工会经费有时也成了一些高校的“小金库”,或某些领导的活动经费,真正用在全校教职工活动的经费很少。
3.经审委员会监督不到位。一些高校的经费审查委员会并没有真正发挥其职能作用,对工会经费收支情况没有进行认真的审查监督。经审会的工作流于形式,大部分要报销的费用都是工会主席一人签字就可以报销。经审委员会的审查监督就是报表做好后,由相关的领导在上面签字盖章就算完成任务了,经审委员会的审查监督职能没有落到实处。
4.会计电算化未落实。会计电算化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会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会会计信息的实时性和工会财务工作的管理水平。大部分高校的行政财务账都实施了电算化管理,而工会账实行电算化管理的却不多,大部分学校工会没有自己的软件系统,有的挂在行政账上,有的直接就是手工记账,还有的就是年终随便找一个软件做做,然后把凭证打出来。这样,导致工会的会计信息和会计科目的设置就缺少连续性,查账也很麻烦。有一位会计人员说,十年前他做工会账时采用的是手工记账,十年后轮岗到工会岗,还是手工记账,一点没变。由此可看出,高校工会财会的办公现代化、信息化长期没有得到落实。
二、建议和对策
1.建立健全工会财务管理制度。首先,高校工会应按照《工会法》的要求设立银行账户,确保工会经费专款专用。其次,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设置专门的工会财务机构,配备专职的工会财务人员,并且会计人员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不能一人多职。同时,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高校工会应根据工会财务工作的要求,经常对现有人员加强培训。一是要认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本领,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会财会理论研究,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近几年来出台的各种新的会计制度以及与工会财会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业务能力。二是要提高其思想业务素质,使其遵守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坚持原则、清政廉洁,工作中尽职尽责,只有这样才能把高校的工会财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科学合算工会财务预算。各高校工会财务人员应高度重视工会经费年度预算的编制工作,克服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采用“零基预算”法,认真编好收入预算及支出预算。其中,收入预算应根据所在年度的工会经费收入的预测数额,参照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考虑新年度内可能发生的变动因素等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编报。支出预算必须贯彻统筹兼顾、量入为出、保证重点、留有余地、讲求实效、勤俭节约的原则,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教职工及工会工作最需要的地方。执行预算时也要严格按照当初设定好的开支范围进行,做到无预算的项目不开支,任何人无权随意更改。如有未能预见的重大事项需要追加预算,应按照追加审批程序,经批准后执行。最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哪些费用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超支等等,从而提高工会经费的使用效益,也为工会工作的分析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工会财务工作更好地为工会工作服务,为全校教职工服务。
3.发挥经审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工会组织依据《工会法》规定,实行经费独立管理,这是《工会法》赋予工会的权利,同时也是党和政府对工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它对于确保工会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独立开展工作提供了保证。工会要把经费使用好、管理好,应收款项及时催还,工会账目定期公开,向教代会或工会财务工作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报告,确实使工会的活动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在这期间,经审监督委员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从常规的审计监督到工会工作的经济活动各个领域都要积极参与,进一步拓宽工作领域,朝着“凡是有工会开展经济活动的地方,经审监督就要延伸到那里”的多元型方向发展。在提高审计监督质量的同时,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益,从而保证工会经费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4.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是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有效载体,也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和有效监督控制的必然选择。要想实现高校工会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就必须要加强工会财务电算化管理。首先,要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制定科学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合理配备操作员、电算化主管、系统管理员等岗位,不得由一人担任多个岗位,操作口令不能泄露,并定期更换,计算机要有病毒防护措施等等。其次,要加强对工会财会人员电算化知识的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规程。最后,为了提高高校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对已经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学校,还要鼓励会计人员在完成日常核算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在实践中探索,充分发挥电算化在财务分析、资金供求预算等方面的优势,弥补这些方面应用上的空白,真正实现计算机替代人工劳动。(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
中图分类号:[D41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126-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会力量也日益壮大,表现为企业工会数量不断增多,工会会员数量快速递增,上缴工会经费与日俱增,工会组织重要性不断显现,而工会经费是确保乡镇工会工作正常开展物质保障。
长期以来,乡镇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在上级工会财务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尽心尽责,把好各个环节,使工会经费在保障乡镇工会工作正常开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的乡镇工会财务管理与乡镇工会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作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一、当前乡镇工会财务管理环节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成因
乡镇财务管理,主要涉及四个环节:征收、下拨、使用和审查。在每个环节中,各乡镇工会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
征收环节――收缴不足。自从实施工会经费由地税部分代收以来,不仅减轻了乡镇工会的工作强度,而且收缴的工会经费逐年增加,对于工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是近年来的实践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企业对工会经费申报不足。一个200人的企业,上缴的工会费仅为区区20000元;二是一些“赖皮”企业仗着有些社会关系,迟迟不建工会组织,也不交工会经费;三是一些20人一下的小企业,对工会经费干脆是“零申报”。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会组织与地税部门沟通不够,处置不力,导致上述现象存在。
下拨环节――拨款不够。目前,各个乡镇的工会经费由县(市)工会下拨,下拨的工会经费数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乡镇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基层企业的快速增加,乡镇工会管辖的地域范围成倍扩大、管辖的基层工会成倍增加、拥有的会员队伍不断壮大,但乡镇的工会经费停留在10万―20万之间。以一个中等规模的有20多个工会联合会、140多个基层工会、50000名会员的乡镇工会为例,每年下拨的工会经费20万计算,即使把所有的这些钱都用在会员身上,平均每个会员仅4块钱。这些钱能让乡镇工会做多少工作、开展多少活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上级工会对乡镇工会的经费保障比例没有很好的明确。
使用环节――用途不当。当前乡镇工会经费,不仅要保障乡镇工会的正常办公和正常工作、活动的开展,还要应对上级工会各条线的评比、检查和验收。因此招待费用就占用了乡镇工会经费很大比例,多而挤占了和减少了工会正常的活动经费。
审查环节――监管不力。由于目前的乡镇工会经费管理体制为镇有县(市)管,各乡镇工会的经费审查委员会基本处于休闲状态,有组织无活动。而县(市)财务部门对乡镇工会的招待费比例没有明确的规定,即使超标也没有办法制约。
二、加强乡镇工会财务管理的相关对策
要加强乡镇工会财务管理,就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在工会经费的征收、下拨、使用和审查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
一要扩大工会经费征缴覆盖面。一是根据《工会法》的规定,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对不在规定时间内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收取工会筹备金,并对工会经费采取先全额收取后按照比例返还的收取办法。二是把工会经费由企业申报变为按照劳动统计的职工人数和当地劳动力年均劳动报酬的办法收取工会经费。三是加强与地方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对那些长年“零申报”或者瞒报、少报的企业进行执法检查,补交上年度应缴的工会经费,并处于适当的处罚,同时把企业工会经费缴纳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记录,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四是加强宣传与沟通,使企业增强依法缴纳工会经费的意识。
二要增加工会经费的下拨金额。上级工会组织要以适当的方式明确乡镇工会的分成比例,确保乡镇工会经费正常的保障渠道。同时县市工会要加大对乡镇工会工作的考核力度,奖勤罚懒,把工会经费优先保障工作好的单位。对于工会工作做得好的乡镇,适当加大工会经费下拨的倾斜力度。对工会活动开展少、工作平庸的乡镇,适当减少工会经费的拨付数量。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乡镇工会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利于工会经费的合理使用。同时加强对各乡镇工会经费征收的考核,对增收部分实行县市、乡镇按比例分成,既能促进工会经费的增长,也弥补乡镇工会经费的不足。
三要规定各项经费支出的比例。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工会经费的支出也是如此。上级工会要明确下级工会经费的使用范围,合理确定支出科目和支出比例,优先确保各类活动的正常开展,把好钢真正用到刀刃上。同时上级工会要适当压缩各类评比、检查和验收,减少乡镇工会不必要的经费开支。
财务会计工作的工作目标缺乏明确定位。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尚不成熟的现阶段,经济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目标要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一致,要与政府的发展要求相契合,并且企业的财会工作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状况有所改变,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开始融合,伴随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也开始向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方面转变。然而,由于目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与构成相对单一,证券市场在我国市场上发展较晚,总体发育程度低、发展结构失衡。尤其是证券市场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优惠力度小,这一现象长期得不到改善主要是因为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主要资金来源的银行为保证借贷安全通常需要详细了解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而中小企业的结构特点和管理特点使他们很难满足银行的这一要求。
二、解决当前财务会计工作问题的对策
企业全方面重视财务会计工作。首先,企业内部应自上而下提高对财会工作的重视。管理决策阶层应重视对财会人员的培养和选拨,制定相关奖罚制度督促财会人员不断学习,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管理人员应着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专业化团队;严格把握企业财会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尤其是要高度重视财会招聘工作,这通常是决定企业财会队伍整体水平的关键环节。企业可以通过专业知识检验、专业技术测试和实际问题应对等方式进行测验和选拨,从而保证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要重视对已招聘财会人员和在职财会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及时学习并掌握最新的财会知识,从而保证企业的财会工作适应当前经济大环境;领导阶层要提高财会风险意识,并时刻提醒财会工作人员保持风险意识,对企业财会工作存在的潜在风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企业的财务会计问题。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各个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复杂程度和规模大小等建立适应自身的发展的简明实用的会财务会计制度,比如按战略财务会计管理的观点将传统的单一的数量动因扩展为一系列的成本动因,通过对各种成本动因和相关成本进行分析,将单一标准的分配改为按成本动因的多标准分配,从而正确地分配各项间接费用,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这样才能清晰地揭示哪些产品具有有效的赢利能力。同时实现会计核算的全面电子化,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管理,使财务人员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最大限度地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持相对的独立性最大限度地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有效。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提高经营效率,促进企业既定经营方针的贯彻。明确财务会计的目标定位。企业要根据会计环境的特征,真正满足我国会计信息的使用,能够实事求是地制定相应的目标,同吋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会计信息的使用片先是国家的职能部门和银行,其次才是非国有经济的投资者和证券市场的普通大众,所以会计信息求总需要定位于管理型投资者需要提供一个真实可信的会计信息,我国的证券市场还有一部分投资者,随着上市公司投资结构的不断变化,这部分比较在慢慢加大,我们需要考虑未来潜在的投资者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因此,我国企业在制定会计目标的时候,需要遵守会计目标,同时还需要考虑会计目标的前瞻性,在制定会计目标的时候,充分考虑会计目标的历史规律。
1.会计确认基础的不同。由于转企以后所依据的制度不同,使得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在转企前后在会计确认的基础有所不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明确指出,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收付实现制。在实务中,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对于“财政补助收入”采用收付实现制来核算,这是为了满足财政资金的监管需求的,军工科研单位根据政府补助收入的类别,将受到的政府补助计入“政府补助收入——基本支出补助”、“政府补助收入——项目支出补助”和“政府补助收入——其他补助”。而转企后,由于《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中强调,政府补助收入核算主要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会计核算。企业收到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同。即使修订后与《企业会计准则》趋同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未能充分体现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其不允许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估资产价值、虚增利润的现象,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客观评价。转企后,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具体表现为: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当资产发生减值时,提取资产减值准备。这就要求转企后的军工单位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客观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
3.会计计量属性方面的不同。现行制度明确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而《企业会计准则》则引入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属性。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4.会计核算与会计政策方面的不同。①成本核算。为了满足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各相关主管部门的管理需求,《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科研、技术服务等采用完全成本法核算,需要把管理费在期末按照一定的方法科研成本、技术成本、其它业务成本、产品销售成本、其它经营成本之间进行分配。属于科研、技术服务和其它业务服务项目应分担的,在各项目中按一定比例分摊,形成各科研成本、技术成本和其它业务成本。由于相关主管部门对管理费用的分摊比例有不同的要求,使得各单位对于管理费用的分摊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转企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确认一般业务的成本时采用制造成本法,将与产品密切相关的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转入营业成本,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据实列支,直接减少利润,不需要分摊进入成本。这种变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②资产减值准备。如前文所述,由于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未规定资产可以计提减值准备,当资产发生减值时,不对资产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会造成资产价值被高估,从而导致利润虚增。
③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现行制度下,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按照平均年限法分类计提折旧,计提折旧方法单一。转企后,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转企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单位固定资产的状况,有利于促进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现行制度明确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则指出“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转企后,无形资产的摊销更加符合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单位的无形资产状况。
④对外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根据投资的不同性质,将企业的投资行为分为权益性投资和金融性投资。金融性投资又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其会计计量和核算方法各不相同。对于权益性投资,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方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现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各项对外投资均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转企后,单位需要将原对外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重新分类,并确定初始成本。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更新理念,提高财务会计对单位经营决策的支撑作用。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转企过程中以及转企后,首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路,要树立企业财务管理理念,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其次,要确立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从服务科研生产的辅助部门提升到参与经营管理、支撑战略决策的重要管理部门。再其次,要进一步发挥财务会计监督作用,加强日常经济活动分析,发现企业内控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建议,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2.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转企后,由于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范围有了较大的变化,对于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除了做好资金、效益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工作,还要通过严格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开展资产减值评估等工作,规范会计核算,准确编制财务决算报告,提供更加具有决策支撑作用的信息和报告。而作为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来说属于全新的领域。因此,要做好两则和其它相关法规知识的培训工作,使财务会计人员尽快掌握相关知识,做好知识储备。同时,财务人员也要与时俱进,自觉提高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
3.做好新旧制度衔接工作。由于转企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要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第一,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建立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求的全级次会计科目体系,并依据国家的有关法规做好新旧制度会计科目对照表。第二,要依据新旧会计科目对照表,对相关科目进行分析,确定专制基准日新科目的余额。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等核算内容和计量属性变化大的科目进行重点分析,准确划分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第三,要编制衔接会计报表。第四,要确立转制后的企业会计政策,明确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等会计政策。
随着清华同方采用换股方式吸收合并鲁颖电子的成功,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该种方式进行并购,在证券市场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证券监管部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等也提出了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所以,这一部分拟对已出现的若干起换股并购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着重阐述换股并购涉及的有关财务会计问题,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将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换股并购的会计处理,究竟适用购买法还是权益集合法?
一、关于购买法会计
购买法会计反映了一个公司购买另一个公司的交易业务的实质。这种并购是独立主体之间的交换业务,它假定,企业并购是一个企业取得其他参与并购的企业的净资产的一项交易,这一交易与企业直接从外界购入机器设各、存货等资产并无区别。购买法有以下特点:
第一,并购企业要按公允价值记录所收到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
第二,并购成本(Acquisition cost)超过所取得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记为商誉,在规定的年限内分期进行摊销,记入各期损益,也可将其作为实施并购企业留存收益的减项,于并购当期冲销所有者权益;
第三,并购时的费用分情况处理:若以发行股票为代价,登记和发行成本直接冲销股票的公允价值,即减少资本公积;发生与购买相关的直接费用(注册和发行权益证券的费用、支付给为实现购买而聘请的会计师、法律顾问、评估师和其他咨询人员的费用)增加净资产或投资的成本,而发生的一般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在当期记为费用。
第四,主并购企业的合并收益包括当年本身实现的收益和被并购企业在购买日后所实现的收益。
第五,并购企业的留存收益有可能因为合并而减少,但不能增加;并购时被并企业的留存收益也不能转入并购企业。
二、 关于权益集合法会计
权益集合法就是在对并购活动进行会计处理时,将并购视为并购方与被并购方权益的联合。权益集合法的前提是,企业的并购涉及实施并购的企业(股票发行企业)与其他参与并购企业的股东间普通股的交换,它将并购视为主并购公司权益与被并购公司权益的联合,其实质在于不发生企业购买行为,各参加并购公司的股东联合控制他们全部或实际上全部净资产和经营,共同承担合并实体存续公司风险和共享合并实体的利益。由于企业并购不是一种购买行为,不存在购买价格,也没有新的计价基础,合并后实体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认定是购买方。权益集合法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参与并购各方的资产、负债继续按原来的账面价值记录,不需要调整为公允价值;
第二,由于不是购买行为,没有购买价格,也就不存在并购成本超过所取得或控制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等问题,因而不会产生商誉的确定与摊销问题;
第三,不论并购发生在会计年度的哪一时点,参与并购企业的整个年度的收益要全部包括在并购后的企业中。因此合并生效日的确定对合并财务报表不会产生影响;
第四,同样,参与并购企业的整个年度留存收益均应转入并购后的企业;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环境会计报告披露问题也被广为人知。不得不说,导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便是上市公司,但是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治理环境污染的主导队伍和力量亦是上市公司。当前,党的十已有号召,在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以此来向中国全体大众发出警醒,一定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国际之间的全球化,绿色贸易壁垒的持续增加,上市公司一定要做到贯彻和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并大力宣扬和加强环境会计报告披露工作,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机构和工作人员要紧紧围绕大局意识、低碳意识和责任意识,一定要保证环境会计报告披露的及时有效和真实性。当然,国家需要建立相关的制度法律体系与上市公司友好配合,这样才能做到相得益彰。以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报告披露问题,既有益于提高环境会计报告披露意识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又贯彻党的十的号召,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环境会计报告披露的涵义和主要特征
1.环境会计报告披露的涵义
关于环境会计报告的涵义,可以说是企业对于污染物的排放以及污染物交易的有关会计信息进行的计量和核算,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并以此形成的有利于报告使用者审阅和需要的会计报表。关于环境会计报告披露,可以说是经确认、计算和丈量以及记录的环境会计信息通过详细的方法、准则和惯例进行对外披露的细致过程,最终反映显示的是受托付责任的管理层具体的履行情况和二氧化碳等化学资源的准确的利用情况。
2.环境会计报告披露的主要特征
关于环境会计报告披露,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对此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首先是时效性的问题,一份报告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基本特征却是时效性。寓意为报告的时效性依赖于时间的速率,并且一定要在一定的期限内予以完成。当然,报告时间和价值大小休戚相关;其次是科学性的问题,这本就是一项科学活动,对于企业环境会计披露来说,不管是关于预测和判断环境影响还是对于报告进行的整理和收集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并且有科学依据的支撑;然后是企业的利益性问题,企业环境会计报告对于企业来说是第一位,因为有利益的支撑,但是企业在关注利益的同时,也需得改善企业的外部形象,并对商誉进行一定的提高,环境会计报告不仅能增强企业竞争力,也会给企业带来颇多的收益;最后是敏感性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不管是企业报告还是环境问题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并会得到公众的不安反响,影响颇大的甚至会造成社会动荡。
二、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报告披露问题分析
1.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报告披露现状
从2008年5月1日始,我国施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确切的说这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报告披露来说,是披露过程中的一座丰碑,所以说这则法规不管是从执行情况还是执行影响来说,都最能代表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报告披露制度的各种情况。自从2014年以来,我国国家环保总局的《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报告披露情况调查》上显示:我国目前已经有2500多家上市公司,但是却只有5%的上市公司在环境会计报告方面进行了完全彻底的披露;还有75%的上司公司并没有做到完全的披露;更有甚者,五分之一的上市公司没有做到有关任何的会计报告。
2.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报告披露存在的问题
(1)环境会计报告披露理论和方法研究不足
我国向来对上市公司寄予厚望,当然对其环境会计报告披露也是有所期待,虽说党的十七大以来提出了许多法律与规范,其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重中之重,到2014年也就短短十年,但是各种理论也没能让上市公司对此有所成就。尽管国家和企业都对环境会计报告披露有大量文献提供,但是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付诸实际行动,尤其是缺少对环境会计报告披露的系统性研究。即便国内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此有所希冀和看法,也多是借鉴国外,并没有根据我国国情和企业形势进行本土化融合,特别是缺乏对上市公司的实证考察,总之是纸上得来终觉浅。
(2)环境会计报告披露监管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监管机构繁杂多样,从大宏观到边边角角都不容忽视。当然主要是分为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前者是我国的监管机构错综复杂,有许多重复的职能却得不到稳妥配合,这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也会使重复的部门职责混乱,且不能做到很好地尽职尽责。社会是一个宏观的整体,公众的眼睛时刻不离上市公司对环境的破坏并时时对其发生谴责,但是公众的力量毕竟有限,也不过是口舌之快,并没有实质性的对其严惩;后者则表述的是我国很多的上市公司从整体上就没能有一套健全有序的监督体系,内部也是散乱不堪,尽管有些上市公司外表光鲜,实则外强中干,监督机制完全形同虚设,毫无作用,审查审计部门也都是法制观念薄弱,只听从利益的驱使,故很难维系内部监管。
(3)环境会计法律法规不完善
提及法律法规建设,就必须要提出我国建设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与“十二五”规划一同颁布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没有在法律法规方面对环境会计报告披露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也不过是空壳形式,上市公司一直躲避法律法规的束缚,尽管有些公司要对环境会计报告进行披露,也不过是打着幌子,对环境污染处理问题根本不进行实质上的披露,虽说也有对其进行披露的案例,也不过是缺失真实可靠性,只是表面功夫。
(4)公民和上市公司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差
上市公司之所以对环境资源问题装聋作哑,也不过是为了维护企业公司的形象。所以让他们自愿的进行披露是一件极其棘手的事情。污染是一个大问题,上市公司对于环境会计报告披露也不过是中立的态度。就目前来看,上市公司以及多数企业对环境保护问题方面仍然是不容乐观,不足显而易见。尽管十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为了这一目标各上市公司和企业也应该齐心协力。但是仿佛并不奏效,上市公司对此会有惶恐的态度,他们之所以能够上市,必是趋利避害,让他们把自己的缺点宣之于口难如登天。故他们对于污染严重地问题闭口不提,而那些能做到的节能减排问题他们却花大篇幅的内容向社会披露。
三、我国环境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的解决对策
1.环境会计准则的制定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报告披露还处于婴儿期,尽管法律具有强制的规制作用,但是对于缺乏此意识得上市公司来说,环境会计报告法律体系必须要完善和健全,否则事态堪忧,上市公司更不愿自愿披露。关于法律法规的设定,我国需要尽快的设定《环境会计准则》来约束各个上司公司,并制约他们对此进行真实具体的披露。此类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健全,从宏观微观上都是促进环境保护。不仅如此,我国还需大力培养专家学者对有关这方面的披露法进行深刻的研究,尽可能与国际可同日而语,也更有利于我国的上市公司更加国际化,绿色贸易壁垒也会更加牢不可破。
2.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的加强
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也是源于他们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环境会计报告披露诚信保险制度。我们国家予以借鉴并本土化,一定可以是此报告披露更加真实。首先,如若一些上市公司对环境会计报告披露进行作假并因此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一定不可姑息,其之前必须投保,且事情发生之后,保险公司必须给予赔偿;其次,加强企业公司的诚信教育,对其企业的上层和员工都要进行教育,不仅从会计报表方面着手宣传法律法规,也要有反面教材的进行宣传。这样既加强了信用管理,也让员工的企业相关责任人不敢轻举妄动;最后,不仅有法律监督、还需要媒体、社会的全力监督,这样上市公司环境会计报告披露就一定具有了主动意识。
3.环境会计报告理论研究的加强
在21世纪,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并在各种会议上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当然,这也是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目标。对于在上市公司环境会计报告披露方面来说,最重要的是进行系统的理论进行细致研究。环境会计报告披露是新兴学科,为了实践和理论很好地融合,需要我国精英专家学者共同努力,通过借鉴国外的理论知识和我国的国情以及本土文化相融合,使环境会计报告理论中国化。并且立足实践,积极倡导各大高校、各大阶层、科研机构等组织对其进行研究,并培养大量人才对环境会计报告理论进行研究。
4.上市公司和公民的环境意识的提高
凡是国家的事,就是个人的事。只有每个人都对环保意识有所提高和加强,就不怕上市公司还要依据龃龉下去。但是上市公司确实需要改变自身,树立环保意识,上市公司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事业,才能在国际化、全球化的社会态势下拥有一席之地,并取得成功。当然,这是上市公司的做法。我国公民也需要作出一定的努力,在拥有环保意识的同时,也需要做到对上市公司很好地监督。社会各组织也需要对环境会计报告披露问题出自己的一份力。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实施和法律法规方面的建立。尽管我国已经对于环境会计报告披露予以重视,但是无论从国家方面还是上市公司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但是只要上市公司能够做到自律和自省,公众能够做到很投入的监督。我国的环境会计报告披露一定会更加正规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参考文献:
一、新《会计法》对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从法律上作了明确规定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石,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基础工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如果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实物款项、财务报告、财务收支发生问题,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其后果不堪设想。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各单位要建立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会计依法行使监督权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会计资料要实行定期的内部审计;要加强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再监督,在整个经济监督体系中内部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共同完成对经济活动监督的任务。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它与会计核算相互交叉密不可分,会计不能离开核算而孤立地进行监督,所以一切财务活动只有通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这一重要程序之后,才能得以认可和实现。
新《会计法》在强调了会计监督的同时、也为内审监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它的颁布和实施为内部审计监督的健全提供了契机,使内部审计监督、评价有了更为科学完善的尺度。内审监督是内审人员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是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运用专门的专业技术知识对本单位及其下属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效益性以及反映经济活动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鉴证、评价并提出改进工作建议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二、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我们把会计与审计的职能、对象、任务、原则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控制和监督费用开支,审计的最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会计的对象是商品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运动,审计的对象是财务的收支和经营管理的效益。会计的任务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的任务是审计监督,完善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是统一性、真实性、政策性、社会性,审计的基本原则是独立性、依法性、权威性、客观性。
三、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不够。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这就造成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轻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因而使得这些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长期处于无人监督、无人检查的状态。因此,会计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与制度要求存在诸多的不符。
2.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尽管近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在稳步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和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教育体制也不够灵活,会计教育也同样如此。不少单位和部门对会计人员的资格要求管理并不严,有些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知识只知皮毛,从来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学习,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还有一些会计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可会计基础规范得不到重视,只满足于记账不出错为原则,忽视了最基本的会计规范,造成了财务会计工作的混乱。
3.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有所放松。一些单位因为管理松弛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账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失真;会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造成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 甚至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参与违法违纪活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消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四、对今后财务会计工作提出的建议
1、进行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方面,内部审计能更深入组织内部,从而达到防范会计舞弊目的分析会计舞弊的行为实质上是主观化、个性化的,如果刻意掩饰那就很难被观察到。内部审计人员根植于组织内部,对单位管理理念、经营哲学、人员素质最为了解,在有效防范舞弊发生等方面,内部审计具有外部审计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自己的监督工作,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督促各级管理人员及单位员工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客观的会计核算并及时地真实地披露会计信息,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其次,内部审计职能的全面实现,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而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财务职员职业体会感想总结1
一年来,在领导及同事们的帮忙指导下,透过自身的努力,我个人无论是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潜力上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取得了必须的工作成绩,现将本人一年以来的工作、学习状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与业务学习
加强财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为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潜力,财务部全体同志参加了会计电算化培训和财务人员继续教育。
二、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一年来,我坚持以自律为本,以廉洁奉公为起点,正确处理“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法纪,时刻以反面教材警示自己,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了财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每一项工作中。
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工作者,不仅仅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有严谨细致耐心的工作作风,同时体会到,无论在什么岗位,哪怕是毫不起眼的工作,都就应用心做到,哪怕是在别人眼中是一份枯燥的工作,也要善于从中寻找乐趣,做到日新月异,从改变中找到创新。
三、明年工作打算
增强财务预算执行状况的控制分析,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为领导决策带给有用的决策信息。进一步加强财务日常监督工作,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保证财务工作的真实、完整,维护全局整体利益。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推行机关、基层工商所财务管理明朗化。严格按部门职责做好本质工作,围绕全局工作重心,努力工作,给领导当好参谋。进一步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固定资产的清理及固定资产帐卡的的明细登记。认真完成好上级部门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今年是紧张而繁忙的一年,所取得的成绩,除了自己努力工作外,更主要的是领导的指导和同志们帮忙的结果,在过去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深知自己还有不小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注重自身思想修养的提高,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潜力,力争出色完成自身工作和领导安排的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财务职员职业体会感想总结2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公司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每一位员工的勤奋努力下,稳步发展,勇于创新,经受了市场硝烟的洗礼,在残酷的竞争中逐渐成熟起来了。我作为公司财务部的一员,也与公司一齐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现就我一年的工作简单总结一下。
一、牢记职责,忠于职守。
在一个企业中,出纳的工作看似简单而又平凡,但我深知这个岗位包含着多少领导的信任和期望,我的职责是要看好钱袋子,记好帐本子,紧把收付关,职责重于泰山。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和主管会计密切配合,有条不紊的开展业务。银行和现金的收支是我的主要业务资料,随时掌握银行存款余额,定时上报数据,及时为领导供给决策依据;保证经营用现金的支出,跑银行不怕苦累,风雨无阻;对待购房客户不烦不燥,耐心接待,即使加班也要保证售房款的收账。我们计财部虽然忙碌但很充实,节奏紧张但很团结,我体会到工作的欢乐。
二、加强财务管理,进取理解审计监督。
为了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公司审计部门在每个季度末对各公司财务进行审计检查。对审计组提出的意见和疑问,我们都及时更正,详细解答。遇到不能确定的业务问题虚心请教,在保证帐务核算正确的同时也提高了自我的业务水平。
三、维护企业利益。
作为一个财务人员,必须时刻牢记自我的天职,那就是管好企业资产,维护企业利益。在工作中为领导决策供给信息,要进取稳妥,防范风险,敢于进言。在最近有一个单位向我公司要求借款,根据我公司和对方的具体情景,出于我作为一个会计人员的职责,大胆提出反对意见,受到领导的重视,并采纳了我们的意见。事后我们的做法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和赞许。从这一件事上,我更加感受到我的工作的重要性和职责的重大,认识到企业利益高于一切。
四、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
公司在发展壮大,对人员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为提高自我的业务素质,我进取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强化业务技能。经过努力,我顺利经过了会计职称资格考试,取得了会计师中级职称。但这只是我工作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还将以”思想,业务过硬,技能娴熟,务实高效”的工作高手的目标而努力。
五、提高认识,改正错误,弥补不足。
在公司里,我既是一名普通员工,又是一名股东,这种双重身份就决定我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过去我对自我要求不严,在一些小节上不注意约束自我,容易犯自由散漫的毛病,这一点公司领导和同事们都以往批评和提醒过我,我虚心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提醒自我,严守纪律,遵守公司制度,团结同事,争取工作再上新台阶。
财务职员职业体会感想总结3
即将过去的上半年中,在站领导及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我个人的思想境界、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现将本人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重注提高个人修养
1、能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活动,并以此来加强和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
2、能够认真学习财经和廉政方面的各项规定,自觉按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办事。
3、积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本年度参加了市财政部门举办的各种业务技能培训,认真学习了一些财经政策和部门预算等业务知识。
二、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今年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任务。
1、对单位报销账目做到了严格把关,严格执行和遵守国家财经制度,对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能够定期核对银行帐和现金帐,做到了单位帐实相符、帐帐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