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08-20 07:18:4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我的空中楼阁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篇1

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以其欢畅清新的文风,溢满愉悦的幸福感觉,而令人心醉神往,爱不释手。相信,这正是令此文一直雄踞于散文单元,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所在。如此情形,起码也有十几年时间了,此文能被众多教育学者、专家如此欣赏推崇,历时长久而不衰,足可看出其美学价值、教育价值的深远。

一读此文,每个人都会由衷地喜欢上它,这种感觉是油然而生且情不自禁的。特别是文本中作者所倾泻出的对小屋的喜爱感及小屋给予作者的幸福感,更让人钦羡不已。一个简单甚至简陋的普通小屋,竟给人带来如痴如醉的狂喜,这在繁华尘世中,似乎并不是一个小屋所能完全给予和成全的。这种不经意间获得的纯真幸福是如此难能可贵,让人沉醉其中而无法自拔。这小屋,与唐代刘禹锡笔下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陋室”有着类似功效,但其中的差别更是显而易见:李乐薇之“小屋”,是天然的真切使然,是原生态的完美呈现;而刘禹锡之“陋室”,虽有清幽、雅人、怡性之功效,但多了人为的高洁、清雅、傲气之痕。两者相权,可见,那自然的小屋少了装饰与雕琢,品位反而更拔一筹了。

小屋很怡人,小屋很美丽,可是在把如此倾心动人的文本教授给学生,让这美丽和幸福无限扩大、帮助学生体悟作者为何有这般感受时,我们常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往往深感效果不佳。换言之,一个充满愉悦幸福的文本,通过我们的传授指点后,那当中的美好韵味就会荡然无存、消蚀殆尽,而空留干涩无味,这实在是我们所预料不及的。这样的状况,值得我们沉思再三。

经过反复思索和揣摩,问题应该出在我们对文本的解读。语文课的根本出发点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重在对个人审美体验和情感熏染的拔高升华上,同时也兼顾到知识、技能的累积和教导。而在这个文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出现“知行”分离现象:在理智上极欲传达那种爱得深沉的美学享受和体验,而实际教学中却把它肢解成了对文本中所含知识点的清点、传授和教导,用这样南辕北辙的方式共享作者所传达的曼妙情感,其结果只能是收效甚微,终究只会让学生索然寡味,逃脱不了知识点的增加、累积、拓展、延伸模式,难怪学生看文本津津有味,学文本了然无趣。

语文施教者注重文本中的知识,并把它们细细地教导,这是教学过程中的必然一环;但是,一堂语文课,一个散文文本,也必然少不了传达文本的审美体验与情感价值的共鸣交流,这更是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大语文,大真人”,这就需要在一次次的审美体验、情感价值的共鸣交流中达成、拔高、升华和内化,少了这一点,那绝对是死水无澜的低境界。

因此语文教师在接触一个文本,尤其是饱含情理类型的文本时,首先要与文本所传达的精气神产生共鸣,然后借助自身的巧妙方法、教学手段帮助引导学生与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最终让学生实现幡然的一悟、会心一笑,相信,这些才是语文教育者的真正目标所指,期望所在。

就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而言,文本的美丽动人自不用言说,文本中所含有的知识点也是棱角分明、清楚异常,但仅感知这些,是绝对达不到情感层面境界共享的。要真正解读这个文本,真正让学生明了体味文本中作者所有的情感震颤,就要让学生先着眼于作者对小屋的直白表达。因为任何文章,都是有感而发,那种感受所指,才是解读文本的关键所在。有了这样的思考,我认为解读这一文本就会豁然开朗了。

纵观整个文本,作者对小屋的感觉应该是直接显然的,那就是对小屋的真切喜爱――爱小屋,爱得沉醉、热烈。一个“爱”字,足可包含一切。如果能让学生真正明白作者“爱小屋,爱得沉醉、热烈的缘由”,那么,学生就必定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实现情感层面的愉悦共鸣,真正把握作者所无法遏制的快乐源头,爱之深沉了。有了这样的感觉和思路,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作如下思考:作者对小屋有着什么样的感受?(爱得沉醉、热烈、深沉)作者为何如此喜爱这个甚至有些简陋的小屋?(或小屋到底具有怎样的风情使得作者痴恋不已?)如此一来,学生自然会迅速进入文本寻找答案:风景很优美,环境很清雅,空气很清新,心情很放松,生活很自由……这些都会被学生们一一筛选毕尽,而且在学生的筛选过程中,也就越来越接近作者“为小屋爱得痴狂”的缘由所在。

最后,再拔高升华:小屋的美丽动人是让作者“爱之深”的全部理由吗?这样步步紧逼,那种情感境界的共鸣就呼之欲出了。原来作者爱上小屋,确有小屋的清新美丽使然,但又不全是,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小屋令他心境舒畅。简言之,就是小屋给了他一种难得的幸福感觉――养眼(愉眼),养心(悦心):景色之赏心悦目,优美动人;心境之随意自如,无拘无束。

在生活中,养眼(愉眼)的东西实在很多很多,但因为尘世生活中的名利浮华,养心(悦心)的则就少之又少了。对一个久在俗世中谋生的凡人而言,谁不会带上那样的一丝名利之心呢?但是,总有那么一刻,人们苦苦地找寻那随性自如的某个角落,一方寸土。忽然有一天,有人惊喜万分地发现这一处让人久久寻找的既“养眼”又“养心”的寸土所在,那种欣喜若狂的感受我们又怎会不感同身受呢?

所以,这才是李乐薇为这样的普通小屋“快乐恒久远”的源泉所在,可以说那是一种渴望和奢求,更是作者心灵深处的坚守和呐喊。相信,对于已经有些生活阅历的高中生而言,这样的情感共鸣也同样是轻而易举便能达成的,从而和作者一起真正喜欢上这间名不见经传的“空中楼阁,简陋小屋”,达到精神层面的体验与共享。

当然,这样的小屋,俗世中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这就更能因势利导地引出本文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托物言志”手法――借小屋寄托作者的渴望与追求,从而使学生顺利地在情感体验中领悟到“空中楼阁”的双重含义。

篇2

对于教学技术的把握,首先在于教者拥有相关的知识体系,是否拥有教育应该达到的丰富内涵。一个教学语文的人,既做到博学,又要达到专业知识的深刻;既要了解中外优秀文化精华,又要体悟语言的独特魅力和作用;既要拥有对教材的把握驾驭能力,又要能很好把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把复杂的语言明白化。有了积累,所有的知识最后积淀成为一个语文教师的内在功力和气质,这就成为一个语文教师上好课的基础,所以要做好这个技术层面,语文教师一定要做一位阅读者,一个读书人。

篇3

1、为用而用。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拖进课堂。有位教师在教学《致橡树》时,将《梁祝》中的“化蝶”一曲引入课堂。尽管“化蝶”与《致橡树》都涉及爱情这一相同的题材,但《致橡树》重在表现一种现代爱情观,即木棉(女性)在橡树(男性)面前的独立和自尊;而缠绵悱恻的“化蝶” 则表现了人在追求自由爱情而不得那种无奈和伤感。细细比较,两者相去甚远。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请美术教师画了大量意在表现“空中楼阁”独特意境的图片。笔者认为,图片的表现力并不能与文字所能提供给读者的无限想象空间相比。实际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教师往往出于狭隘的功利主义,运用多媒体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的标准,而全然不顾所选乐曲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是否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种强扭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2、盲目“拿来”。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教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很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平心而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应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制作课件缺乏必要的认识。一个成功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3、课件违背语文教学规律和课改理念。 按照全新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但教师在注重发挥多媒体的强大信息功能的同时,却无意中把教学过程程式化了,固定的程序控制了整个课堂。在一个多媒体课件中,教师设定了一个固定的程序,体现的是教师上课前已有的教学构思,教师在课堂里做的只是顺着这样的程序去操作、演示、教学!要学生按教师的“圈套”发展,就得引导学生“上钩”,一旦学生“不配合”,就只好代替他们回答。这种课件的程式,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何谈提高?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诱导下,学生便很少有兴趣、有时间来关注课文本身,用心体悟文章的语言文字,留在学生知识库存里的只是被教师“咀嚼过了的面包”。作为一个语文工作者来说没有比这样的教学更乏味的了,谈何来的探究式教学呢?什么东西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没有了语文课堂的灵活、机智、生动、活泼,这是有悖于先进的课改理念与课改精神的。

所以必须理认清,(1)多媒体其实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因而,多媒体教学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辩证关系,不能盲目利用。(2)多媒体是手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手段是为实现目的服务的,因此,制作课件时,既要进行教学手段性的思考,更要进行教育目标性的思考。同时还要注意多媒体与主媒体的关系:课件是多媒体,课本是主媒体,课件的根据是课文,我们必须以大纲为主,以课文为主。(3)我们要弄清电脑与人脑的关系:人脑为主,电脑为辅。人脑决定电脑,电脑多媒体的使用,要掌握得适时、适处、适量、适度,力求科学、合理、生动、有效。(4)不可盲目一味的依赖多媒体,合理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选准中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是提高语文多媒体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篇4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是弹性预设和动态生成的统一。学生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也正因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可能”。教师要把这种意外生成的资源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让课堂更加精彩。

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当作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但它不会凭空而至,有时又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求。那么,该如何把握生成性资源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教案的准备,我们的追求必然会变成空中楼阁。预设也是一种生成,一种“意料生成”。

平时我们所说的备课,就是对教与学的预设。一是对教材的预设,就是准确把握教材,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重组和设计,使之更贴近学生。二是对学生的预设,就是全面了解学生,尽可能多地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这样的预设不是侧重于教师的教,更多的是为学生的学而预设。

篇5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及结构的学科,是医学主要基础学科之一,其特点是“看得见、摸得着”,运用实物标本、模型等教学,因此,在学科教学设计中实验课占的学时数相当高,比如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课与理论课比例为1∶1,由此可见该学科的实验课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是检验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体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并掌握更多的知识?通常教师都是关注学生的状态,却很少留意自己的状态,因而师生间的互动有时看似空谈。在此我就专科教师如何上好解剖实验课谈谈一些自己的教学设计

一、备课

1.备教材、教案、备教具。

教师对教材和教案的熟悉程度直接决定了教师本人的业务水平,但不代表授课水平。由于实验课教师要利用教具不看书讲解,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具非常熟悉,如不熟悉教具,即使再过硬的理论基础也都是空中楼阁,无法讲出来就无法教学,更谈不上成功教学。

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教师除了要熟悉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具外,更要加强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性研究。

2.备学生、备教法。

要将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师就不能墨守成规,而要首先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例如我校是专科院校,我校教师就要承认并面对大多数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学习习惯及状态达不到本科院校学生的现实。另外,各专业录取时的分数线不同,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状态。

教师应尽可能用学生已经“明白”的知识带出“不明白”的知识,即本节课的内容,这样能让学生觉得学习的过程被简化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一流的教师应该知道如何伴随、如何引导,并能激发学生的共鸣,如此才能有效地传授知识。

二、上课

1.注意自己的状态。

每位教师上课都有独特的风格,有些教师语速较慢、温文尔雅,有些教师语速很快、激扬文字,相同点是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同一位教师同样的教法,并不是每节课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其自身原因在于不能一直保持很好的教学状态,也就是教师不一定能很好地掌控好自己的思想情绪,影响的客观因素很多,例如教师在生活工作中碰到很棘手的事情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上,或是由于教学任务重而导致体力不充沛。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及时调节好自己的状态。

2.观察学生的状态。

上课初始,教师应该观察学生是否已经进入了学习状态。教学的过程是信息传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回应,如果学生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就不能把自己的知识有效地传送给学生。

大多数学生来到实验室后会表现出聊天等未进入学习状态的迹象,这时急需教师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调整并伴随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通常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静等学生安静下来,等学生的情绪从兴奋高点下降到低点后,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讲一件有趣的事情或笑话,或是做一个专注力的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情绪在低点处出现小的波动高点,然后顺势将话题转到上课的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在我的伴随和引导下很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3.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

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熟悉并掌握所学内容,教师要尽可能利用教学技术引导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因为“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学”。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1],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例如,锁骨的上方有个窝,我在教学过程中用标本示范并问学生:假如让你给这个窝起个名儿,你们叫它什么?学生回答说叫“锁骨窝”。我说这个答案不好,为什么?因为锁骨的下面也有一个窝,如果上面叫“锁骨窝”的话,下面又该如何命名呢?然后我告诉学生正确的名字应该是“锁骨上窝”和“锁骨下窝”。然后反过来问学生:什么是锁骨上窝?答案是:就是锁骨上面的一个窝。

同样,在讲到胸椎的重要标志时,我从字面解释给学生听,所谓“肋凹”就是肋在胸椎上相关节的一个凹面,然后让学生自己在胸椎标本上找出肋凹,学生发现肋凹有3对分别在椎体后部两侧的上、下和横突末端,再让学生立即学以致用给这3对肋凹起名字,学生回答说分别叫“上肋凹”、“下肋凹”和“横突肋凹”。我表扬了学生的正确回答,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通过这样的“理解记忆法”,学生很容易记住教学内容,学生反映原本认为很陌生,会很难学的解剖学内容竟然如此简单而有趣,因为这种记忆方法看上去就像是在玩“文字游戏”。

实验课相比理论课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直接接触标本。大多数学生对标本有很浓厚的兴趣,尽管部分学生会害怕接触尸体标本,但同时因为这种莫名的“怕”又产生了更多的好奇。曾经有女生第一次看到尸体标本被吓哭,却又不离开实验室,只是边哭边远观尸体标本。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学生这种“又怕又奇”的心理引导学生亲自动手与标本接触。

4.多种方法巧学妙计。

例如,在讲肱骨时,我让学生分辨该肱骨是左手的还是右手的,很多学生“依据”书本对照说:肱骨头朝向内后上方,鹰嘴窝在后面,就能分出来左右。我表扬学生掌握得非常快,然后请学生伸出自己的同侧手掌平放在桌面上,接着五根手指由平放改为五指朝向掌心,再抬起手并在手指保持原状的情况下微微蜷缩手掌,最后跟手里拿的肱骨相对比,学生惊奇地发现手掌跟手里拿着的肱骨下端是如此的相像。学生均反映,尽管已经能分辨了肱骨的左右,却是死记硬背下来的,这种形态对比记忆法还是第一次知道,真的很有趣、很直观。

又如,在讲到脑神经名称时,我告诉学生用每个名称的特别字来编成口诀记忆:“一嗅二视三动眼,滑车三叉六外展,七面前庭九舌咽,迷走副加舌下全。”学生只要记住了口诀,便能依次说出这十二对脑神经。

5.总结重点。

下课前的总结很关键,教师要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复习一次(可以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复习或让学生自己讲述重点内容),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也让学生检验是否仍有不懂的问题。

实验课结束,学生愉快而轻松地掌握了所学内容,教师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课后小结

篇6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吸纳语文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润灵魂,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人格。所以,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课程价值取向,立足学生成长,使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使他们自身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受到尊重。

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不断满足的同时,却日益感到精神上的空虚。究其根源,乃是教育上长期以来缺乏人文内涵,许多受教育者"只有技术,没有文化",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对社会、伦理、生态、文化等方面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人更加和谐和持续地发展,从而更有价值地生活。

在强烈倡导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处于新课改前沿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教育活动的始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育实现人文性却成了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教的是字词句段篇,考的是听说读与写,关注度是知识的传授,成绩的提高,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去提高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而很少去注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中,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课堂上哪有人文光芒的闪烁?

人文主义认为,教育应专注于人的世界、人格的世界,把培养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而人格和个性的培养应是在"润物细无声"般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呢,下面,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一、"我的眼中只有你"――以人文本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氛围。

老师是许多学生的偶像和崇拜者,老师的言行举止、人文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自己丰厚的人文素养去影响学生,要摒弃师道尊严,多一些"微笑"与"温暖",少一些"冷眼"与"无情",容许学生自由活动,容许学生提问质疑,打破教师的"权威",把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有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学生的心灵,用时代的人文精神和个人的人格魅力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才能迸发出创造的潜能。教学中要站在学生健康发展的高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依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真正发挥教人以生命智慧,给人以健康心灵的教化作用,引导并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地发展,为生命个体的发展撑起一片自由、和谐、明朗而多彩的天空。

二、"得来全不费工夫"――注重生成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课堂生成是“无法预约的美丽”。生成的课堂,教师不是在执行教案,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根据实际随时调整教学。面对在教学过程中涌现出的新的超乎预设的生命信息,教师应该关注和尊重学生在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

1、关注细节,渗透人文

每一个细节都可能生成一次精彩。细节体现教育智慧。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关注细节。

我们在公开课中经常可以看到,哪怕有一个学生没读完,老师也会耐心地等待他读完,甚至把话筒对着他,把他(她)的朗读声扩出来予以鼓励。这些细节,真正凸显了教师的人文关怀。

在教学《信任》一文时,当学生产生信任危机时,教师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当学生默写生字出错时,老师一句“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默写正确”用信任取代了惩罚,从文本演绎到了生活,以人为本,抓住细节,充分利用生成资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信任的内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凸显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此时无声胜有声。

2、捕捉情感,彰显人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心中不知不觉的做出相应变动。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蕴藏着教学的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情感的变化,智慧处理,巧妙引导,发挥教育机智,促进有效生成。

在进行《我很重要》的教学时,教师用心倾听,用情感受,用灵动的教育机智敏锐地捕捉到课堂生成的契机――-学生朗读时情感的欠缺,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对学生巧妙地进行了生命教育,防止学生在成长中迷失,不仅关注文本,更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充分彰显了人文精神。

3、挖掘本质,体现人文

篇7

从教十余年,虽然送过几届毕业班,成绩都不错,且也在一些教育杂志上发过些文章,也算是“小有成就”。但美中不足的是自己在公开课方面很是虚弱,至今没有一节像样的公开课。每每想起这事,心中难免有丝丝酸楚,自己就怎么一直没有“露脸”的机会?也难怪,对于一名在农村小学任教的青年教师,市级公开课的机会少之又少。感叹之余,也只能自我安慰,机会是平等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2010年,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年,市青年教师小数优课评比在我校举行,作为东道主,学校有一个名额,可以直接参加比赛。当学校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时,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活儿”。虽然我一直任教的是高年级,但这次比赛是低段的。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好不容易有个机会,难道还能拒绝吗?就想抓住这次机会,把这堂课上下来,到时候换张证书,因为这是评职称时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二、备课,我选择了拿来主义

时间很紧,离正式比赛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拿着1至3年级6本教材,每一课看上去似乎很熟悉,但细想却发现内容很简单,没什么教的,玩不了噱头。一天过去了,还在为选择课题而犹豫不决。第二天上午,去阅览室,正好看到了杂志上有特级教师张冬梅老师《认识小数》一课的教案。教学中,张老师创设了一个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造小数的过程,这是个亮点。如果自己在比赛中,也能有如张老师上的那样,定会让评委眼前一亮。于是就把教学内容确定了,就上这一课,教案也有了,也省了不少时间。于是,所谓备课就是自己做下课件而已。

匆匆忙忙做好课件后就进行了第一次试教。问题当然少不了,首先是教案不熟悉。当然,最精彩的环节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背了一个晚上教案后,次日又进行了试教。这一次,教案是熟悉了,但也远远没达到想象中的完美,特别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在教学中,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创造新的方法来表示3角”这个问题无从入手,出现了冷场。赛课中出现冷场是很忌讳的。因此,很多老师建议我把这个环节重新设计。但是,如果把这个环节换掉的话,这一课将会“毫无亮点”。况且,别人能上出效果,我为什么不能呢?我想,这可能是这个班的孩子比较差了一些吧。自己学校上课,主场优势,到时候换个好一些班,效果定会好一些的。最后,我还是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意见,教学设计不变,但是必须把几个问题再细化一下,问题的指向性再明确一些。

三、难以忘怀的四十分钟

经过几个不眠之夜,期待的赛课终于到来了。常听别人所说,上公开课之前磨课的日子很煎熬,很痛苦,上好之后就是全身心的释放,然后是甜美的回忆与丝丝的美中不足,是一种痛并很快乐的感觉。但我感觉这次并非别人所描述的那样,且应属于上完课后的这种轻松快乐在课前就到来了。

上课铃响,我满怀激情。第一环节,导入,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如何用分数表示价格进行得非常顺利,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中。进入创造环节。

我出示表示数位的方格: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我是这样预设的:先引导学生发现领悟整数中的位值原则。提问:这样把1写在个位,表示什么意思?写在十位、百位呢?照这样写下去你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发现越往右表示的数越大后,越往左表示的数越小。做了上述铺垫后,引导学生将数位从整数部分向左拓展。提出问题:3角不满1元,这个3写在个位的哪边?

有学生回答,写在个位。还有学生说写在个位的右边,就是没有学生说要写在个位的左边。我心中有些慌,怎么会这样呢?我都启发铺垫到这份上了,怎么就是启而不发呢?不得不又重新启发:把1写在个位,表示什么意思?写在十位、百位呢?照这样写下去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更加糊涂了,刚才会的问题现在也不回答了。我心中更急!不能再浪费时间了,我只得自己说:可不可以把3写在个位左边的数位上后,这样表示的数就更小?学生半信半疑。

缺少临场应变能力的我更紧张了。于是,激情骤然消去,只想着完成教学设计,把课上完便了事。我自导自演:把3写在个位的左边,把表示数位的文字擦去,让学生发现这个3又自动地跑到个位上去了,有什么办法让3不跑?从而引导学生创造出一个符号,将个位与更小的单位隔开。再引出小数便水到渠成。

当我将表示数位的方格上的数位文字拿掉,并提出问题:这样你能看到个位在哪儿呢?为什么新增加的数位变成了个位?看来就简单地增加一下数位没有用。怎样才能使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新增加的数位?你能有什么好办法呢?发挥你的聪明,创造一个办法吧。

满心期待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方法,可结果使我彻底失望!

时间在一秒秒地过去,还没有人举手!

没有办法,我只得启发:我们写作文时,用什么将两种话隔开的?学生回答:标点符号。我说,是啊,我们可不可以想个符号呢?有学生说可以用句号,也有学生说可以用逗号等。我乘机便引出小数点。跌跌撞撞,总算将这个环节熬过去了,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四、反思:失败亦有所得

原先认为自己的课还拿得出手,而这一课后,一下子觉得自己不会上课了。十多年,自己一直还徘徊在教育教学的大门之外!很长一段时间,课上的一幕在我脑海回荡。学生为什么不配合,没有按我预设的路径前行?为什么这一课上得这么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失败来自于自己对课堂教学没有充分的准备。错误的备课观念是这一课失败的主要原因。简单地认为备课就是教学设计,完成了教学设计就备完了课。实际上,直接用现成的教学设计,就省略了众多备课必不可少的环节: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对教学中的问题估计不足。

首先,背课时,我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也谈不上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了。或者说,背课时,没有把备学生当成备课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分析教材,我了解到学生学习此知识的基础是初步认识分数。可在学生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小数的经验?生活中学生很多机会接触到小数,特别是在购物时,学生都知道零点几元就是几角。可以说,学生对小数并不陌生。这些,都是教学中宝贵的资源。学生对“3角=0.3元”熟悉程度远比“3角=■ 元”要深得多!而我偏偏舍近求远,故弄玄虚,逼学生去创造出0.3。这些资源,不是靠通过分析教材能够得出来的。教学中错过这些资源,教师会教得很累!

其次,一直在高年级教学的我,对于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心理、生理的特点把握不准。教学中,创造小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到底有多难?将数位向右扩展学生能接受,容易些,但将数位向左扩展,这与数位向右扩展的难度不是等同的!从认数开始,学生一直认为个位是最低位。个位的左边还有数位,学生在观念上更不能接受!再说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充分形成位值观念,小数相关的数位、计数单位的知识在五年级时才学习,这样编排定是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的。我高估了学生的水平,低估了知识的难度。一句话,我在备课时只关注到了教师怎么教,却漠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漠视了学生是怎么学数学的。一切漠视学生原有经验与水平的教学设计都如空中楼阁,都是徒然。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成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是的,学生是鲜活富有个性的生命,是带着全部的丰富性进入课堂的。这里不仅仅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还包括学生的经验、学生的困惑、学生的情感等。只有关注学生已有,了解学生,才能防止我们的教育、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只有关注学生已有,了解学生,才能防止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觉得茫然不懂,或过浅而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只有关注学生已有,了解学生,才能根据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与训练,建构教与学的和谐;只有关注学生已有,了解学生,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进行有效地诊断;只有关注学生已有,了解学生,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选择恰到好处的矫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启发诱导,让学生学习的有新收获,成长的有新起点,发展的有新高度;只有关注学生已有,了解学生,才能准确地把握难易程度,智慧选用手段与方法……

概而言之,只有关注学生已有,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关注学生已有,了解学生教育、教学从这里出发!

五、批判地接受,成长的道路上,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8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一定要注重实效。为此,我们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重视对文本的品读,不要舍本逐末

语文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其媒介是语言文字,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学习语言,不用心去读,不潜心去体会,是不会有收益的。多媒体其实就是把文本重新包装,投学生感官愉悦之所好,它正如网络、电视等传媒一样,迎合了学生对当前大众文化消费的快餐化的追求,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却削弱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引导学生认知语文教材,从最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说能力训练起,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那种淡化教材甚至脱离教本,不是解读品析课文而是炫耀多媒体课件的做法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它使语文教学的意义丧失殆尽。语言文字虽然表象上稍显单调,但并非枯燥无味,而是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它所蕴含的魅力是无穷的,是用多媒体等传媒难以形容和传达的。电视剧《红楼梦》拍得再好,也不如读原著精彩,因为该小说的魅力尽在传神的描写中。所以说,学生只有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受领悟,才能真正吸取到艺术营养,仅通过多媒体并不能理解语言的深层内涵。

二、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可图解诗文

图解诗文指用图形图像表现诗文内容,使人看图知义。有这样一个关于《沁园春・长沙》的课件,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把由“看”字领起的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野图,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等都一一配图呈现给学生,做得很细,却使得原本优美的句子变得毫无生气,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其实,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对文字本身的阅读尽情地展开想象。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这种画只存在于读者的心中想象之中。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遐思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受语言魅力的过程,只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其对语言文字进行认真品味,从中体验各种情感,才能体会语言的精彩,培养审美情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三、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教育,不要知识灌输

近几年来的语文研究成果表明,语文教育有其鲜明的人文性特征,它一方面是语文教育,另一方面又是人文教育。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利用教材中的文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不是只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单纯地进行“汉语”教学。若运用多媒体课件,一味提供与课文有关的大量背景材料,或对课文词语、段落、结构、逻辑关系等作出形象的解释,力图使学生读懂文章,这并不能让学生达到对文学的感悟,产生情感的共鸣和人文的熏陶。

篇9

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敬业和执著,同时还要正确认识自我的地位与价值。现阶段,各种浮躁、利己、拜金等不良风气在我们教师周围蔓延,教师如何看待自身的社会地位与待遇,直接影响教师能否热爱教育,忠实于教育,奉献于教育。因此,教师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而这种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往往就体现在教师对教育的爱和责任上。

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更是积极主动的爱。爱自己的职业,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事业来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我们说,热爱教育就应热爱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是学生情感的需要,是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主要因素,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有了爱,就会使师生关系达到高度的和谐。反过来,学生也会在爱的呼唤中,把教师视为自己的贴心人,对教师产生由衷的感激之情,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的电磁波,这也会成为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总之,爱是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二、加强业务修养,勤练内功

新课标下的教师,应具备全新的教育理念、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因为新课程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内涵,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程理想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怎样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对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只有在教育理念的统领下,才能充分发挥功效。教师的教育理念反映的是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学行为,甚至还间接地影响着未来教育的发展。

教学,一切源于课堂;课堂,一切服务教学。要能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要精通学科基础知识,明确基本观点,了解最新进展。如何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勤读书,勤读专业理论的书籍

作为“一头挑着学生今天,一头挑着祖国未来”的教师,必需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教师唯有博览群书,才能有广博的知识,才有一颗充实而又空灵的心,识得书中真味,不被红尘世俗所充塞。多读专业书,能让我们在这块沃土上吸收丰富的专业营养,使自己的研究和探索进行得深入,使自己在学科领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自己的教学个性、风格和特色。

当然,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读的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书籍,还应当了解其他领域的基础知识及研究方法,这样才更有利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其综合素养。

2.加强与校内同行之间的交流,实现互助成长

《礼记・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身边每一位同事都有他的闪光点和才能,我们要以欣赏的眼光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实践经验,学习他们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要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学公开课、教学论坛、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与同事一起分享教学的信息,交流教学教研方法。

3.加强名师对话,向名师学习

加强名师对话,向名师学习,有利于增长自己的见识,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有利于树立自己赶超的目标,并激起与名师比看齐行的欲望。虽然我们与名师面对面的交流的机会较少,但我们可以通网络搜寻,找到名师的博客,从他们的博客中,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优秀成果,让自己摆脱孤独处境,助推我们的专业成长。当然,向名师学习,不能盲目跟从,一定要站着,不要跪着,一定要思考着,不要瞎忙着,要善于结合自己的教学积累去细细地品味、感悟和消化,不能一味地“拿来”,使自己的头脑,自己的课堂变成别人的跑马场。

4.提升科研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学习―教学―研究―教学―再研究―再学习”也必将成为教师的理想工作模式。

搞不搞研究,会不会研究,是“教书匠”与“名师”的分水岭。纵观一些名师的成长,都与他们积极地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有关。教育研究,能引领我们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一端连着教师的业务学习,一端连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是教师发展的核心。

进行教育科研,是教师的职责;进行教育科研,是教学方法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探索教学规律的需要;也是促进自己不断成长的需要。

教学和研究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教学不研究,终年在事务中打圈,教学迟早会陷入高原;只研究不教学,时常在空中楼阁上跳舞,研究最终会成为无源之水。我们一线教师只有将教学和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业务素养和业务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成长才不会成为空谈。

三、加强自身对教育教学的反思

加强自身对教育教学的反思,要时常做到自省、慎独。“没有反思的教师,不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篇10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以这他山之石为砺石,来琢磨教学,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和课程整合达到最优化,已成为当前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不是每一节课都适用信息技术,不是只要使用信息技术就一定有很好的效果。要在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必须首先解决两个观念问题。一是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仅仅是教学工具之一,它既不能完全替代教师,也不能完全替代黑板和粉笔,它不是简单的“板书搬家”或“教案搬家”,而应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媒介。借用南国农先生的一句名言――我们追求的不是教学的机械化,而是教学的最优化。二是信息技术不仅仅指网络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内涵包括各种媒体,不单指网络和多媒体,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电视机等都可以作为信息技术来看待”。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们才可以有效地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呢?

一、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和创设学习环境。传统的学习环境主要有两个要素,即教师和学生,知识传授主要以黑板

和粉笔为媒介。这虽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无障碍交互,但有些内容却无法传达,而且学习环境单调,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将电视机、投影仪、录音机、多媒体及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就打破了这样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环境变得丰富生动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我就利用多媒体将贾府人物关系以图表的形式列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轻而易举地了解了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鉴赏人物时,又截取电视连续剧的相关片段,使学生结合文本形象地来揣摩人物的心理,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更为形象地观察和体味到了林黛玉初入贾府时“步步留心”的小心谨慎心理。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励情感。语文能力的培养着重在于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落后现状,以及社会潜在的导向作用,使得学生非常注重数理化和英语的学习,反而忽略了学习母语,造成语文能力低下的现状。对此,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和增强对母语的热爱,进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就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任。

优化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习环境,改进教育技术,充分调动学习兴趣,以优美、深厚的传统文化来感染学生,进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譬如在学白的《蜀道难》这一课时,我们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著名演员濮存晰配乐朗读的《蜀道难》,学生们马上就被那富有激情的声音带入了情境当中,后来就随着一起朗读。一节课下来之后,学生们反映效果非常好,许多学生已经能够有感情地背下来了。此外,我还曾尝试让一些朗读较好的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录制自己的朗读,拿到课堂上来展示,不仅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而且很好地激励了那些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语文不仅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学习了《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意蕴深沉、语言优美的散文后,学生被这些优美的散文深深感染了,我们便借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并让学生自主举办了一次美文交流会。学生自己设计并主办了以“发自内心的美”为主题的美文交流会。他们利用电脑及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提示主题,以配乐朗诵的形式介绍美文,并上台交流自己的感受,动情时甚至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激情入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习资源,加强交流协作。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都是由教师来给学生介绍一些背景知识及相关内容,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发展,把我们的信息资源已经“从四壁为墙的空间扩展到世界,扩展到地球村概念”。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逐渐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就可以将具体的学习任务分派下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归纳,并得出相应的结果。在学习《神奇的极光》这一课时,四位学生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其中两位学生负责搜集极光图像,一位负责整理神话传说,一位负责电脑制作,结果为同学们献上了一部制作精美的课件,既是一次丰盛的文化大餐,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还充分显示了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资料、学习心得,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不止这四位学生如此,其他一些小组的同学也有不错的表现,譬如学过《失街亭》后,同学们便通过网络来搜集资料,了解相关信息,有些喜爱《三国演义》的同学还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还有学生合作利用powerpoint制作了《喜爱〈三国演义〉》,展示后在同学们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确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资源,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结协作能力。有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仍然各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便各自拥有了两种思想。我想,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正是这样的感受。

综上所述,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创设情境、激励情感、丰富信息资源,而且可以加强学习者之间的协作,而最终成果的展示更会增强学习者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还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信息技术的利用是由我们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策略来决定的,使用它的目的是使教和学达到最优化,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一句话:信息技术的使用服务于教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