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总集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1 09:09: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古典文学总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古典文学总集

篇1

二、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深远影响

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影响的几个表现中,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影响是最明显的。诸如鲁迅将《儒林外史》这部作品的讽刺艺术应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可以说时时可见。在《故事新编》这部小说中,鲁迅应用了大量的历史传说,以及古代神话,也就对古典小说因素的借鉴。同时,鲁迅的小说还有一个行文简洁的特点,这也是对传神写意的良好借鉴。在鲁迅之后,便出现了诸如郁达夫、孙犁等抒情小说家。这些抒情小说作品在对传统诗歌抒情特点继承的基础上,更具有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出自郁达夫之手的小说《采石矶》,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古诗词,同时还有《迟桂花》等非常注重营造良好的意境。此外,还有一批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小说家,他们通常更加注重小说的故事,不论是小说结构,还是小说语言,甚至是小说的表现方式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古典小说的结构、语言,以及方式等。诸如出自赵树理之手的《登记》以及《小二黑结婚》等都对白描手法进行了集中的应用,对于小说故事性的特别强调,而且还在道具运用等方面对古典小说进行了一定的借鉴,这样的白描方法与话本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似性。在我国的现代文学中,还有一个分支就是章回小说。章回小说通常采用古典小说中的结构形式与叙事方法,诸如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李涵秋的《广陵潮》以及不肖生的《近代狭义英雄传》等等。

三、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

与前面叙述的诗歌、散文以及小说相比较,现代话剧与古典戏剧之间的联系并不是非常密切,但是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是存在的,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还是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我国现代从事于戏剧舞蹈创作的优秀剧作家大都非常重视古典戏剧创作的经验,吸取古典戏剧的精华。诸如的《雷雨》,整个戏剧的情节非常符合大众的胃口,曲折的情节迎合了观众的欣赏习惯,尤其是大众对于故事性情节的欣赏习惯。整个剧目通过对戏剧冲突进行全面精心的安排,将整个故事情节一步一步地推向了剧目的阶段,广大观众的心弦被紧紧地扣住了。与此同时,我国的古典戏剧在情景交融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对于词句的写作更是备加注意。在戏剧中的诗词,通常都是抒情诗,意蕴深厚。而在我国的现代话剧中往往正是缺乏这样的诗意浓厚的作品,诸如郭沫若的《屈原》,的《家》等。在我国的时期,出现的新歌剧同样也对古典戏剧的一些特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继承与发展,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白毛女》,曲折变化的戏剧情节,可读性强的故事,同时在整个剧目的结构上更是对古典戏剧的写意方法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运用,此外在音乐的形式方面,也在很多情节中与民歌、戏曲的一些素材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在延安进行旧剧改革时期,曾经涌现出了《逼上梁山》等著名的新编历史剧,这些剧目均是古典戏剧的演变与发展,是现代戏剧家对古典戏剧的创新与改革。

四、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内容上的深远影响

篇2

[中图分类号]1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120-2

自“思无邪”,《诗》携中国文学始振芳尘于后,选本随之蔚为大观。诗的选集从《诗经》开始延续其漫长的选本史,词的选集则追溯到《云谣》、《花间》,然后现其风姿。正如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既是文学的,又是历史的,那么词亦在其自身沉浮千年史上同显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如何评价词作为“诗之余”而又“非诗”这种特殊的文体,在静态研习其美感特质之外,还应用一种动态的眼光去考察其在历史上的接受效果。本文截取“宋代”一段,旨在从词选的接受效果去探讨词的一种历时性发展,从而把握词的外延魅力,了解趣味变迁的一种普遍规律。

一、接受美学映照下的词选

西方接受美学以尧斯、伊泽尔为领军,着眼于读者对本文的接受反应,力图把握艺术理解的历史经验,是在当前和历史双重进程中考察读者阅读经验具体化的实际效果和意义,从而构建一种读者的文学史。接受美学自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大陆,国内学者开始用一种开放的眼光去审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读者”现象。无独有偶,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接受意识早在颂“诗”的时代开始萌芽。自孔子“述而不作”,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一直到清代谭献“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中国古代文学的接受史也在激流暗涌,只是囿于可“道”非“常道”的静观心理,使得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偏零散庞杂、主观感悟。基于东西方文学的某种暗合本质,我们研究接受美学映照下的中国古典词,是可以并且行得通的。此外,国内学界丰硕的研究成果表明,用一种接受史的长远眼光,能为艺术作品本身及诗学理论建构、审美规律认识开拓领域。

目前,国内接受史研究方兴未艾,主要以诗歌为正宗,而在古典文学的接受过程中,词作为诗之余,与中国诗歌精微深渺、含蓄蕴藉的美感特质同源而出。因此,词的接受史长路漫漫,它“不仅是一种过去完成时,而且是一种现在进行时”。而笔者着眼于“词选”的接受,而非接受史常言“经典作品”(这里指词作)的接受,主要依据词选的二次创作性质。通过反思读者群对词选的接受,从而一窥词史原貌。何以选择词选这个媒介来考察读者对词的接受?鲁迅《选本》有言,“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这就说明了词选的价值意义之大。

二、宋代词选的接受效果

词选原为集部・总集类・词总集之属,包括总集、别集和选集。随着学科系统化趋势增强,传统的四分类法不再适应词选的研究发展,现代意义上的词选概念应运而生。肖鹏在《群体的选择》中指出,词选是“指编选者按照某种取舍标准,选择部分词人的部分作品而编成的总集”。从现存材料来看,宋代词选数量多,且质量高,但由于宋人视词为“小道”、“末技”,以致宋代词选在流传过程中多有遗失。由于今传词选零碎散佚,许多版本无从考证,众人对宋代词选的范畴多有争议,通常并称唐宋词选或宋金元词选。而本文所言宋代词选范畴主要包括宋人选唐词和宋人选宋词。据考,本文所指宋代词选主要有十六种:《家宴集》、《尊前集》、《金奁集》、《兰畹曲会集》、《麟角集》、《梅苑》、《复雅歌词》、《谪仙集》、烁府雅两、《聚兰集》、《草堂诗余》、《回文类聚》、《花庵词选》、《阳春白雪》、《绝妙好词》、《烁府补题》。从经典作品的接受关系来看,宋词具有一种简单的链条关系,即宋词、词选家、词选三方逻辑关系,分别对应着作品、读者、效果三种元素。这个链条关系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宋词的接受状况之一,即通过词选家及其所编词选集来考察宋词的接受情况。

(一)性质:构成一种词选史

选本是一种兼具创作、鉴赏与批评的综合体。词选家苦心孤诣,精选好词,这种接受行为从性质上来看,构成一种词选史,集中体现出词选的词史及社会史价值,从而反映宋代词坛总貌。词选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词史和社会史两方面。在词史方面,词选具有辑佚、校勘、考证等文献价值及批评理论价值,最直接地使文学研究者获益。就词选的社会史价值来看,“文变染乎世情”,我们可以透过词选这个视窗探寻社会时代风气、审美心理等历史遗留信息。从词集名来看,名之所托,可透露时代风气。宋代选词者多属文人名士之流,根据个人审美趣味选编词作,整体体现出编选者以平淡闲适为主的美学格调。此外,通过词选的附录资料、刊刻版式、刊刻时地、刊刻者等皆可窥见宋代印刷术水平、词的传播流行程度、前代遗传书籍资料等,反映特定风气下的文学思潮乃至社会思潮。再者,大量词选的盛行一方面是社会广泛需求对创作者及编选者刺激的结果,这种刺激正是宋代社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繁荣在精神需求上的体现,另一方面是编选者个人的人生态度体现,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

在此之上,词选史的出现意义有两种,一则补选集史之缺,二则还原词史原貌。首先,选集史的构成是所选作品、所选作者、编选者三种关系的叠加。编选者作为一种动态因子,随社会背景、时代风气、个人偏好等动量而变化。因此,所选作品与所选作者的叠加会出其不意超出总集的范围之属,类似格式塔的核心命题,即部分之和大于整体。在这种意义上,词选史有补选集史内容之妙,而宋代词选功不可没。其次,词史世界蔚为大观,涵盖社会、文学、艺术、心理等各个领域,可以展示词坛乃至社会的全景。而词选史从成熟读者的角度选词成集,代表词人和读者双重时代心理,从读者群意义上为词史全貌增枝添叶。另外,词选史作为史的一种,必然具有史的模式,而历史从回忆诗学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沉思起来的回忆。词选作为一种记忆的断片,所保留词作乃原生态、活生生的作品,可作为文献学意义上的考察资料。从外部构成来看,词选包括编选者、所选词人、所选作品、所选时代、词选名、序跋、凡例、卷数、评论注释、刊刻版式、刊刻时地、刊刻者等。这些丰富的资料不仅为研究作品提供极佳的材料,帮助以普通读者为主体的效果史研究,而且对以诗评家为主体的阐释史研究、以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佐证。此外,在词选所呈现的断篇残简之外,留下了无数个不确定的空白供我们想象探索,即伊泽尔所言“文本的召唤结构”。这空白的填充并非凭空臆测,而是根据断片的外部形态理性勾勒空白信息,包括词坛历史和社会历史。就在这断片和空白之处,词选以其特有的角度为词史补史之缺,还原词史全貌。

(二)行为:再创作

编选者辑词,实以有尽之言欲达无穷之意,这实际上是一种二次创作。选者通过选、删、增、补、改、编等行为将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选者因“我之性情”之不同,会展现出不同的排列风格,并在序跋里给后世研究者提供详实的资料。词选的读者群主要有三种:普通读者、填词者、评词者。对普通读者而言,词选的主要目的在于阅读品鉴,而在审美体验上,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创作参与。夏敬观《蕙风词话诠评》:“两宋人词多矣,令其多读多看,彼必不知从何下手,而亦无从知何者当学,何者不当学也。是答初步者之问,尚缺一层。夫初步读词,当读选本。”对填词者而言,阅读词选不仅是作为普通读者来阅读品鉴,而且可以帮助倚声填词,这属于创作意义上的词选接受效果。陈匪石《声执》有言,“由是而读宋人四总集以及《花间》,再观各名家专集,就其性之所近,专学一家,或兼采数家,互相补益。”评词者的接受效果集中体现在选本评注、词评词话及词集序跋上。“选集不仅是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再现诗歌效果史的活化石。”另外,词选的序跋具有极高的文献参考价值及文体研究价值。总体而言,序跋是一种有意味的文体形式。如果说填词是词人在填心,选词是读者在选心,那么,写序跋亦是读者在写心。一首好词必然以情胜,词人那颗透明洁净的心须得遇知音,而选词者在选词时也必要“以我心换你心”,达成感觉上的共识,才始知妙词难得。跳出作者和读者这个单层关系,写序跋的人是在衡量词人之心与选词人之心,用第三者的眼光去净化熔铸一首词中的大千世界、一本词集中的苦乐人生,然后,以寥寥数语提炼两个世界、一种诗情。

(三)效果:词选的循环接受

篇3

我爱莲,在梦中,莲站在碧波荡漾的水中,吟诗作赋,粉红纱衣也随风摇曳.是那麽优美,动人...怪不得周敦颐写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D的佳句来.

人们爱她莫过于莲的高洁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星罗棋布玉立婷婷的荷花。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妖羞欲语。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好一幅迷人景色。

我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下,凝神思索,古人许多咏荷的诗句纷至沓来……是啊,荷花!多少人赞美过你,描绘过你,把许多美丽的名称赋予了你啊。荷花除了叫莲花外,还被称为菡萏、芙蓉、芙蕖、藕花、水芝、水芸、泽芝、水旦、水华、玉环等。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的句子。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曾幻想“集芙蓉以为裳”。魏晋时的曹植以荷花的美形容过他理想中的洛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唐朝的李白曾以荷花表达爱情,他的《折荷有赠》写道:“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采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白居易则描绘了荷花不轻不慢,不容亵玩的品格:“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另外,不少诗人或取其清新,或取其艳丽,写过许多秀丽如画的佳句。如杨万里的“想得薰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苏轼的“荷背风翻白,莲腮雨退红”等。至于用荷花形容美女的也不在少数。不过,也有一个例外,就是用荷花比喻男子。《唐书·杨再思传》载:昌宗以容貌幸,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耳。其巧谀,类如此,这是亵渎莲花的例子,千古以来,此事被人们传为笑谈。鲁迅曾借用这典故嘲讽某位文人曰:“难得莲花似六郎”。大概除了这一特殊的例外,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便都是歌咏荷花的了。这些歌咏不但散见于许多诗篇或其他作品中,而且专门给荷花“立传”的也不少。曹植写了《芙蓉赋》,把荷花推为群芳之首;

莲还可以宽胸利气、利水消肿、扩张血管、降脂提神。抗血栓与Ve缺乏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气味芬芳,服用安全,是比较理想的减肥保健饮料。(《中成药研究》三花减肥茶)

篇4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国家。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学好诗歌,可以从中获得美的感受,领会中华文化的精髓。

作为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人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可以这样说,《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多角度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掘的文化内容,都承载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对于《诗经》,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在漫长的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诗经》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是我国古典文学遗产的主体。其次,我们不仅仅需要从题材上去认识其伟大,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考古发掘证实,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便已开始了农业生产活动。到了周代,农业已成为周人的主要生产方式和主要的社会生活内容,几乎所有人都与农业生产发生直接关系,许多政治、宗教等活动也都围绕农业而展开。

创作来源于生活,因此可以这样说,《诗经》中所有的诗都是农业社会的产物,都反映了农业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无论从题材、从道德观念到审美情趣都带有农业文化的性质。《诗经》中有关农业生活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不仅艺术地再现了农业生活中人们勤劳朴实的性格,淳厚平和的民风,而且在表现技巧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浓厚的宗族伦理情味和宗国情感

翻开《诗经》,除了感受到它的乡土情蕴之外,另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充溢于其中的浓厚的宗族伦理情味和宗国情感。在祭祖诗中,诗人把他们的祖先奉为神明,祈求祖先神保护自己的部族事业昌盛,人丁兴旺。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经》是最具有伦理情味的诗歌艺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产生它的周代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宗族意识的农业社会。自原始社会以来形成的宗族血缘关系,在周人的农业文化生活中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变成一套由家庭宗族推而广之的宗法制国家的结构模式,并由此形成一套更完善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制度,并赋予它一种理论形式。宗族观念既是周人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是最重要的政治观念。同时,它已经转化为周人最为真挚的社会情感,它植根于故土,情牵于亲人,继而升华为爱国之情,这已经成为贯穿作品的中心主题之一。它或隐或现,或明或暗,或深沉或热烈,或委曲或直接地出现于《诗经》的大部分作品中,从而使《诗经》的抒情诗中处处充溢着伦理亲情,充盈着爱心。

人们把自己的生活理想寄托于和妻子的相亲相爱,对父母的教敬、对兄弟的关心、对朋友的忠信,乃至对宗族的依恋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样,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颗崇高的爱心,才使诗人更加痛苦于亲人的离别、朋友的失信、宗族的破败和国家的灭亡。

三、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世界上每个民族的文学创作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与西方文学相比较,如果说古希腊最发达的是史诗和戏剧,那么中国就是一个抒情诗最发达的国家。诗被中国人视为最崇高又最普通的艺术形式,也是人们抒发个人情感的最好的艺术工具。所以,诗歌一直秉承的是以人为本的艺术创作理念。

篇5

    t1、阅读能力:

    t 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首先要过的是文字关。因为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只有多方面掌握古代语言的文字、声韵、语法等知识,能够自如地阅读古文,才能真正读懂作品内容。以广为流传的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为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城阙”“三秦”“五津”“宦游”“比邻”“歧路”“儿女”等字词的意思,是无法理解这首诗表现的内容的。

    阅读能力还包括对作品内涵的领会能力。譬如有时须了解作者的 背景与写作动机,用中国古代传统的说法是“知人论世”,也就是作者因何要写这首诗?这就需要许多历史、传记、文化背景、创作情况资料方面的积累,下许多考证的功夫。

    t 以李商隐的《锦瑟》为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历代评论家都有感于它的难解,它难解在什么地方呢?不在它的字、词、句意,而在于它的背景与动机。关于此诗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这是诗人追怀他死去的妻子王氏,是一首悼亡诗(见《玉溪生诗笺注》);有人说这是一首描写音乐的咏物诗(见《缃素杂记》);有人说这是李商隐晚年追叙生平,自伤身世之辞(见《玉溪生诗笺注》)。持这些说法中的任何一种,从诗的字句都分析不出来,都要有材料为依据,要有考据查证的功夫,如果不了解牛李党争、义山与王茂元之女的婚姻、王氏的夭亡、王义山自己仕途的坎坷,无法做出悼亡、感遇的推测;如不知旧版李商隐诗集以此诗为首,也很难判定其为诗序、诗论;至于王氏是否精通音律与偏爱锦瑟,这就更需要过硬的材料了。由此可见,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以扩大知识领域为基础。

    t 研究要精,阅读则要博。读书的面不妨宽一些,古今中外文史哲,都应涉猎,这样才能有利于一个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t 在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是20世纪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史家,很少有人能得到他在学术界的权威地位那样一致的承认。陈寅恪先生治学的范围非常广,除隋唐史外,他还研究魏晋南北朝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除历史学外,他还研究佛学、文学、语言学等,并在如此众多的治学领域里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仅就治学工具——语言的掌握,他不仅超过了乾嘉巨子钱大昕,而且比王国维有过之而无不及。据同时代人回忆,他在欧美除了学习欧洲一般语言外,还学习梵文、巴利文、蒙文、藏文、突厥文、西夏文、波斯文、土耳其文,回国后又学习满文。因此,在占有资料方面,很少有学者能与他相比。

    t2、阅读层次:

    t 读书可以分几个层次,就古代文学研究而言,阅读主要分为读文学史、读作品选和读学术经典三个层次。

    t (1)读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遗产非常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全部熟悉。如游国恩、王起等人编写,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等一类的着作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及其发展的历史,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大概面目,对于一般水平的人来说,读一种或几种公认写得比较好的文学史很必要。

    t (2)读作品选。为什么要读作品呢?因为整部文学史就是由许多时代的无数作家一起创作出来的,一个时代的文学现象是由当时许多作家一起创作所形成的,一个作家的成就也就表现在其平生遗留下来的作品上。所以无论是对一个作家或一个时代以至相续几个时代文学的研究,都必须立足于作品的研究。

    t 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精神产物,优秀的文学作品凝结着作家高尚纯美的感情,并以优美独特的手法表达出来,有着深厚隽永的艺术魅力,影响着读者的精神境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咏。”如研究宋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胡云翼选注的《宋词选》多为词人的代表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词的丰富多彩,而且注释通俗完备,评析精当,是一个影响较大的宋词选本。但如果是研究一个作家一个诗人,就应该尽可能读完他的全部作品。

    t (3)读古代典籍。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首先应有个大致的了解。中国古代图书自唐以来一直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古典文学属于集部,但若要深入学习古典文学,对于经史子三部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典籍都应了解甚至熟悉,这是研究古代文学基本功的一部分,不能忽视。

    经部,收录的是儒家经典。主要包括十三经、古乐、文字等方面书籍,以及解释经书的着作,儒家经典了"十三经"为代表,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后《礼》分为《周礼》《仪礼》《礼记》三种,《春秋》分为《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三种,加上《论语》《孟子》《孝经》《尔雅》成十三经。

    t   史部,主要是各种体式的史书,如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别史、杂史等。研究古代文学,应注意其历史背景,一定要读有关的史书。比如研究先秦两汉文学,要用心读《史记》《汉书》;研究唐代文学,要读新旧《唐书》等等。史部还包括地理着作、政书、目录书等。

    子部,收集先秦以来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的着作。此部范围广,收书也比较复杂,有哲学书,也包括算术、天文、生物、医学、农学、军事、艺术、宗教的着作,也包括笔记小说和类书。子部中也有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书籍,如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等及其有关书籍。儒家思想,主要见于《五经》《四书》;道家之书以《老子》《庄子》最为重要性,儒道之外,法家的《韩非子》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文辞优美,应加以注意;小说家中的《世说新语》记载魏晋名士言行,隽永有味,对后世影响很大,也应阅读。

    集部,收历代诗文集、文学评论及词曲方面的着作。一人着作的集子称别集,多人着作合编一起的集子称为总集。别集,如李白的《李太白全集》: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韩愈的《韩昌黎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全唐诗》等。文学评论,如《文心雕龙》、《沧浪诗话》。

    t

    t二、收集材料的注意事项:

    t 1、广搜博采,多多益善。大量有系统地阅读有关文献,可以借助于目录学,如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目答问补正》等书的指引,一部部地查找。一定要宽泛一些,以免顾此失彼。

    t 2、透彻理解,发现问题。重要的材料是一字一句地读,反复读,方能获得透彻的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注意于古人行文的细小处发现并获得对问题具有关键作用的材料。搜集材料,要有耐心和恒心,注意积累,在阅读过程中要花工夫记下有价值的材料和心得体会。

    t 3、避免先入为主。应该做到一切从材料出发,而不是根据已有的观点来对材料进行取舍。例如要研究一位诗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读他的作品集,读他的有关资料,了解前人对他的研究状况。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你所发现的有些问题前人已经研究过了,那么这样的问题就不再有研究的必要;但也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有些方面你认为值得研究但是别人尚未涉及的,另一种是有些问题别人虽然研究过,但你自己的体会有所不同,或者别人的结论与你所掌握的材料有矛盾,或者你所掌握的材料正好可以对前人的某一观点做补充,那么,这些独到的体会都将是适合你研究的课题。这样确定下来的选题比先主观地选个题目,然后很辛苦地往下做要容易得多,写起来也不会泛泛而论和流于一般化。

    t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资料检索工具。研究古代文学过去主要靠背诵,现在背诵当然不能荒废,便在已经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今天像旧时读私塾那样用很多时间背诵不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而可以运用网络,但要注意披沙淘金,如学术期刊网等。

    t三、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

    t 研究方法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一种具体的操作手段,手段是否有效,如果撇开研究者本身的因素,主要看它能否与处理的对象相应,研究方法应该是根据研究对象而确定的。

篇6

一 古代文学与文学评论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且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脉络清晰的历史,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先秦文学开始,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就已经如影随形了。由于当时还没有真正的文学评论家,因此充当文学评论者的往往是当时的一些思想家。例如,受到儒家、道家的思想观念影响,先秦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儒、道思想。到了战国时期,由于百家争鸣,文坛异常的繁盛,而诸多的思想家学说不但影响着文学创作者的思维方式,还决定着他们对一切事物的取舍。而后的秦汉文学作品中更可以看到文学评论的深刻影响,如司马迁《史记》中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就是当时道教繁盛的典型影响之一。至魏晋南北朝,在玄学思辨哲学的影响下,文人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苦闷情感和自我意识,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成是诗歌,其中又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最为突出。此后的唐宋元明清等时代的文学发展,无一没有文学评论价值观影响的影子,如南北宋词曲的迥异风格,就是受到北宋末年文学评论流派的影响。到了元代,随着尊崇佛道思想的兴起,文学出现了俗雅之变,戏曲、散曲等俗文学受到广大平民的喜爱,其中又以散曲的成就最高。从总体上说,前期散曲注重本色,风格质朴,后期偏重词藻音律,风格趋于典雅。此外,南戏和话本小说也有了新发展。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北宋末年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用南曲演唱,是一种民间戏曲。它结构宏大,形式自由,曲调柔婉悠扬,为南方民众所喜爱,成就最高的是高明的《琵琶记》。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也较著名。南戏发展到元末已经定型并臻于成熟,到明清演变为长篇传奇。这一时期,诗文创作成就不高,较著名的诗人有刘因、赵孟 、萨都剌、王冕、杨维桢等。

综上可以看出,随着文学评论影响所导致的文学创作者思维的改变,古典文学在风格、体裁等方面亦有明显改变。

二 中国古代文学嬗变及其诱因

文学嬗变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悠悠五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学也许只是其中一朵娇美的浪花,随着地势的起伏,或蜿蜒流淌本文由收集整理,或汹涌澎湃。一切的变化都看似那么偶然、无意。而当我们静下心来,去仔细地推敲它的每一种变化,又会发现,任何的变化都是一种必然,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而文学批评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于文学学派,既与文学密不可分,又有着它自身的独特价值。

(一)中国古代文学嬗变及其诱因

1 中国古代文学嬗变概况

(1)形式嬗变

诗歌是中国文学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西周初年和春秋中叶之间,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而后到了汉魏六朝时期,出现了新的文学形式——乐府,乐府诗发展到后期开始逐渐形成五言、七言句式,到汉末出现了《古诗十九首》,五言诗体便基本成熟,而七言诗则是在五言诗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盛唐之后,词作为一种音乐化的文学样式,自民间而起,渐成风气,至南宋后期,散曲取代词的地位,引起了更多文人的兴趣和关注。除了诗词之外,散文、小说自战国时代以来,也一直在延续和发展,散文中辞藻华美,多用骈句,至后来骈文兴盛,传统散文式微,而逐渐产生赋。

(2)内容嬗变

文学反映的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生活或者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内容也几经变化:《诗经》多描述生活、爱情,到后来《楚辞》开始,内容多见忧国忧民,诸子散文更是以治国、王道等为自己的核心内容。乐府诗、五言、七言诗的内容开始更为广泛,咏物、颂人、叹家国,包罗万象,词、散曲则更多的是娱乐意味,文学的功能也在内容的嬗变中悄然发生变化。

2 中国古代文学嬗变的诱因

导致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变化的原因是多重的,主要包括:1、社会环境的变化,动乱、稳定、贫穷、繁荣,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于文人自然也有不同的影响,文学也自然会随之产生变化;以唐代诗歌为例,诗歌的发达,其数量之众多,内容之丰富,风格流派之多样,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朝代。唐朝诗歌能获得空前发展,除了社会经济繁荣的基本原因外,还有多方面的因素:1、唐朝是庶族地主大量涌上政治舞台的时期,给诗坛增添了一大批新诗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风格来反映现实生活,使唐诗能够突破六朝门阀的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浮靡文风,丰富、充实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魏晋以后,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趋向成熟,隋统一全国后,促使南朝的绮丽文风与北朝的质朴风格相融合,这都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唐朝科举以诗赋取士,封建帝王对诗歌的提倡,刺激了文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当时国内各民族的融合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也为诗歌增添了新的营养。这些都是促使唐诗创作繁荣的因素。2、文学自身的积累。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自身在长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积累,从量变到质变,自然会体现出一定的变化。以魏晋文学的发展为例,秦汉以后,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的骈文逐渐占据统治地位,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微,这种贵族文体也就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于是出现了提倡古文的运动。实际上,这是一个企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比较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所以才出现了魏晋文学。3、文学批评的导向。文学批评是在文学出现之后才产生的,但是二者间隔的时间并不长,文学批评的作用很多,其中就包含对文学发展的导向作用,以下就是对此的详细分析。

转贴于

三 文学评论的价值观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影响

(一)儒家文学批评价值观对古代文学嬗变的社会功用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在最开始诞生的时候,只是作为儒道两家的学说附庸而存在,但是发展到了后来,开始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以儒家文学批评为例,从最早开始的“献诗讽谏说”与“观诗知政说”,直到后来的“知人论世”,都是注重自己的社会功用。而这些评论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主张直面天下之忧乐,上约束帝王、下兼济苍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儒家思想主导的文学批评价值观下,文学自然而然地开始向多重社会功能迈进。以陆机的《文赋》为例,他主张文学就应该达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自由状态,却又同时要兼顾“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昭明太子编著的《文选》也主张,“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瀚藻”。汉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学批评的这种社会功用价值观,就一直渗透到了骨髓。因此,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的演变,无论形势如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或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学思想始终贯彻其中,或者说儒家文学批评,作为中国古代主流的文学批评,其价值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出道、入世、佐圣王,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永恒的旋律。

(二)道家文学批评价值观对古代文学嬗变的艺术功用

与儒家文学批评价值观不同,道家文学批评价值观,更多的是讲究“出世”,不论是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还是庄子的“虚静”、“物化”、“得意忘言”,都站在以“自然”、“道”为核心的哲学基础上,他们的文学批评价值观只是哲学观在文学问题上的体现。这种思想在古代的中国文学中并不是主流,但是其影响也不可小觑,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梦幻田园,还是对桃花源的无限憧憬,文学从来都不是一种单纯的宣扬社会价值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为艺术而艺术”并无不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空前繁荣的唐宋两朝,也诞生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而这两朝的诗词,艺术价值也远远大于社会价值。文学,正是在道家的文学批评价值观下回归真我,老子或者庄子们所倡导的对“道”的体悟和自然美标准的文论观,也就构成了“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于是,在儒家文学批评成为主流的环境下,我们的古代文学,一直以来都保留了最为纯粹的艺术美,在任何时代下,都有一群借笔墨遨游天际的“鲲鹏”。同时,道家文学批评价值观对儒家的文学批评也有着自身的影响,在“为社会而艺术”的主旋律下,适当地“为艺术而艺术”也能为乐章添加华彩的变奏。

(三)玄、道、佛价值观对古代文学嬗变的现实价值

历史上有名的元嘉时期,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在文人的创作心态中,文学逐渐淡化了文学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功利目的,强化了文学的本体性和审美性,文学创作开始趋向于个性化和风格多样性。在这一时期,各种文学形式丰富发展,文学在受到普遍重视的基础上,文学批评出现繁荣景象。

南朝以后,人们的思想潮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中国文化的发展趋于复杂化。儒学“大一统”思想地位开始动摇,但玄学清谈形式并没有消亡。宋文帝元嘉十五年,朝庭特地设立儒、玄、史、文四学馆,而且儒学思想经过与玄、佛、道的不断冲突、较量、改造和糅合,不断吸收玄、道、佛文化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逐步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的统治框架,成为统治者统制天下的潜在工具。自宋武帝开始,南朝各代寒人皇帝,一再下兴学的诏令,设立传授儒经的机构,到梁武帝时,糅合后的儒学思潮达到鼎盛,《礼》和《孝经》的研究尤其繁荣。儒学在思想核心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糅合后的儒教成为南朝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期间的学术思想多元化而且较为注重审美,对于庄子的推崇到了比较的境界,逐渐淡化了政治倾向和政治功利目的,注重强调文学的本体性和审美性,文学创作开始呈现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创作手法的个体性。

篇7

“书画鉴定”对一般收藏家而言,主要是判定真伪问题,但如从学术角度而言,则是解决书法史、绘画史的基本素材,以便形成正确的艺术史的问题。所以同是“书画鉴定”,从学术研究角度与从实用角度出发,在性质、深度和水平上是大不相同的。启功先生对古文字学、经学、史学、古典文学、哲学、宗教诸方面均有深入研究,且熟悉历代典章制度、礼仪民俗、戏曲小说,本人又是书法、绘画大师,有极高的艺术素养和敏锐的鉴赏眼光,所以能在学术研究与艺术鉴赏相结合的基础上,从整理、充实中国书法、绘画发展史的高度,有目的地去考订若干古代书法绘画上的重要实物和关键性的历史公案,取得卓越成就。

启功先生数十年来的大量研究工作和撰述,如《兰亭帖考》、《论怀素自叙帖》、《孙过庭书谱考》、《平复帖说并释文》、《山水画南北宗说辨》、《戾家考》、《旧题张旭草书古诗帖辨》、《古代字体论稿》等,都是围绕着为书法史、绘画史建立科学性的材料基础和廓清伪史料这一总的目标而进行的,所研究都是些重大问题和著名的历史公案,但举证充分,说理透彻,故虽考证极其精密而始终坚持基本宗旨。

《兰亭帖考》是启功先生在书法史研究上的力作。论文把现存之唐摹本、唐宋临本、定武本石刻、历代传刻本、伪造本按系统逐一归类,化繁为简,并重点就定武本、唐临本、唐摹本三类详加论述。指出神龙本行距前松后紧,中有浓淡墨改定加字之处具有草稿特点,保存兰亭帖原本面貌最完整。此文对兰亭帖的流传经过和现存实物做了周密的分析和历史性总结,是研究兰亭序的重要成果。

篇8

以诵读入诗,可以感受《关雎》的音韵美和节奏美。诗歌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如“雎鸠”“参差”都是双声,“窈窕”是叠韵,“辗转”既是双声叠韵词,读来音韵缭绕,又用这些词来作修饰,如用“参差荇菜” 描写景物, “窈窕淑女” 摹拟形象,“辗转反侧”生动细腻地刻画动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此诗虽非句各用韵,但双声叠韵这种修辞手法,能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在用韵方面,这首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全诗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作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感。

在诵读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发现《关雎》中“四言句式”的特点。“四言句式”是《诗经》全书展现诗体的最主要句式,按“二二拍”的断法反复诵读,句短有力,能感受到其中强烈的节奏感。

“参差荇菜”“窈窕淑女”“左右流之” “左右采之” “左右芼之”这些反复、复沓手法富有表现力,这就是“重章叠句”。这一手法本是上古时期人们为和乐而歌自然形成的,之后这种工整的形式体现为文学的结构表现形式。它使诗歌所描述出来的故事情节层次分明有序,感情丰富多彩,诵读起来回环有致,声律和谐。教师只需在指导学生诵读的时候提点一二,学生自然地就能理解掌握。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首诗从字面看比较通俗易懂,但寓意深刻,艺术表现手法有代表性。几番朗诵,大部分学生就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关雎》的故事内容了。教师可以把这一环节当作引导学生了解《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的契机。春夏之交,雎鸠鸣叫吸引了年轻男子的目光,便偶然看到水中采荇的女子,顿生爱慕之情,诗歌写他追求而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的经历。这个内容的讲叙,就是“赋”,也就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常提到的“记叙”。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诗中的表达效果。关关和鸣的雎鸠到了求偶期,与君子对淑女产生爱慕的情状何其相似,从修辞的角度上,学生也能明白此处用了“比喻”的手法,而这在《诗经》中则被称为“比”。 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是用其他的事物比拟或譬喻某人、物等的写作方法,用形象的事物来打比方,增强诗的感染力。同时,以此二句起头,在结构上有引出下文的作用。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就是先借某事物起头,触景生情,再借以联想和想象,推进了故事情节,还可表现出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篇9

中图分类号:G2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6―0080―03

学术界早就注意到近代报刊对近代文学的影响:阿英《晚清小说史》(作家出版社1955)指出新闻事业的发达刺激了需要,《晚清文艺报刊述略》(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详细梳理了晚清文艺报刊的情况。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全面梳理了近代文人与报刊的基本情况。包礼祥《近代文学与传播》(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讨论了各种文体的创作与近代传播的关系。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巴蜀书社2005)探讨了近代传媒对近代文学言述方式、传播方式、文体、流派的影响。

梁启超说:“自报章兴,吾国之文体,为之一变。”曹聚仁也说:“中国文坛和报坛是表姊妹,血缘是很密切的。”“一部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诚如局中人所言,近代报刊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近代报刊作为一种公共资源,被近代知识分子充分利用,改变了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当然也改变了中国文学。因为文学发表途径和传播方式的改变,文学创作、文学作品的体式和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近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近代报刊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文学场”,为近代文学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文化语境,创造了新的生存空间。所谓“文学场,就是一个遵循自身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的空间”。文学场的生成一般应具备几个条件,即创作主体自主性的获得、象征财富的市场的激励以及双重结构的出现(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而文学场的内部结构,“就是个体或集团占据的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这些个体或集团处于为合法性而竞争的形式下。”组成文学场内部结构的个体或集团包括文学赖以发生和存在的报纸、杂志、出版机构以及具有近代意识的作家。近代报刊不仅为近代文学的发生开拓了传播空间、表现对象以及广大读者群体,也培养了近代作家的近代意识。

一、近代文学传播空间的拓展:繁荣的物质基础

毋庸讳言,近代报刊的产生主要并不是为了文学。洪仁拜在《》中提出“设新闻馆”,旨在“收民心公议,及各省郡县货价低昂、事势常变。上览之以资治术,士览之得以识通变,商农览之得以通有无”。陈炽《报馆》除申明意识外,也强调“达君民之隔阂”。陈衍从张国势的角度提出中国宜设洋文报馆,王韬以报纸能“知地方机宜”、“知讼狱之曲直”、“辅教化之不及”,主张“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梁启超认为报馆能够“去塞求通”。1896年6月12日,李端提出“广立报馆的主张”,旨在“通今”。孙家鼐认为“报馆之设,所以宣国是而通民情”。总之,是为了通达上下之情和国家富强。

从实际看,最早的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是为了“成人德”,使人明“神理”、“人道”、“国俗”。《特选撮要》也是为了使民众明道理,“修德从善”。传教士办报刊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传教。改良派、革命派主办报刊是为了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如《清议报》、《新民丛报》等宣传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的改良主张,《民报》、《民呼报》、《中国日报》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革命思想。商人办报则是以提供信息服务来谋求经济利益,如《申报》、《上海新报》。文艺报刊固然是为了文学而生,但也还有附带上述三种目的。《新小说》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寰琐记》、《海上奇书》、《绣像小说》等有明显的经济利益诉求,《言》显然有传道色彩。

由于文学特别是小说有“浅而易解,乐而多趣”的美学风格和审美功能, “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梁启超语),传播者为了实现他们的目的,都借助文学,从而拓展了文学的传播空间。传教士的报刊为了拉近与中国读者的距离,用中国古典文学的形式或写法进行写作,并且刊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了表明其宗教的可取和文明的先进,刊登他们国家的文学作品,以为夸耀。从最早的中文报纸擦世俗每月统纪传》,到影响中国士人甚巨的《万国公报》,莫不如此。改良派和革命派则主要是因为言禁,为了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借助文学作品进行政治宣传。如梁启超“专借小说家言,以发起国民政治思想,激励其爱国精神。”商业报刊一方面是因为言禁,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约成本,大量发表文学作品。三股合力使得近代报刊几乎都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极大地拓展了文学传播的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1815年到1911年中文报刊有1753种,其中多数刊登过文学作品。这不仅突破了古代文学作品仅仅靠总集、合集、别集和口传的束缚,也极大地刺激了对文学作品的需求。近代文学的产量之巨是学界公认的,无论那种文体,其数量均远轶前代,造成近代文学的繁荣。不仅为了适应报刊的需要和特点产生了新的文体,如新学诗、新民体、各种小说,也使得衰老的一些文体如诗钟、灯谜等获得了广阔的传播空间。

袁进指出:“凡是近代的进步文人,大抵都与报刊发生关系。”应该说,近代文人绝大多数与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于右任、鲁迅、吴趼人、谭嗣同等进步文人如此,孙玉声、袁祖志等旧文人,李涵秋等鸳鸯蝴蝶派作家也是这样。

王韬(1828-1897)是近代由传统知识分子成功转型的传播者。他18岁成为秀才,旋因乡试不中,1849年应英国传教士麦都思聘,在墨海书馆编译西方自然科学书籍,编辑《六合丛谈》;因政治原因逃到香港后,助人翻译经书,主编中文报纸《近事编录》,后为《香港华字日报》撰稿,并于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

梁启超在《创办原委记》中记述了这种混同的情况。包天笑等公开刊登启事征求小说材料,吴趼人、李伯元等的自我表白,也能够充分说明这种状况。身份混同使作家在写作时混淆或忽略文体的区别,把消息、议论、说明等文体承载的内容放到文学作品中,用非文学的写法进行文学创作,新民体、新学诗、政治小说、社会小说、黑幕小说等就是

这样的产物。这种作品借报刊强大的影响力,迅速被模仿,这是新民体、鸳鸯蝴蝶派作品风行的主要原因。小说戏剧等叙事文体的繁荣,成为文学之最上乘,主要得益于此。近代文学风尚形成快、转变也快,亦根源于此。

但身份混同使近代作家更接近社会现实,视野开阔,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创作素材和创作冲动。一方面使文学更加关注国计民生,作品反映的社会与人生更为广阔;另一方面则令作家放弃精雕细琢,影响作品的质量。

三、读者剧增:干预或参与创作

报刊既经创办,就要求生存、求发展,不管是为了经济效益,还是为了宣传效果,都必须尽力争取尽可能多的读者。因此,各类传播者在发行上都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发行量。当时报纸的发行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自办发行(报童、分销处)、邮局发行和中介代销及三者相结合。刊载文学作品既是扩大发行量的有效手段,但刊登着文学作品的报刊也为文学作品培养了大量读者。传教士所办的擦世俗每月统纪传》初印500册。后增至1000册,最高达2000册; 《万国公报》创刊时每期发行1000册。M迩贯珍》每期印3000册。商业性的《申报》创办不到1年就可卖3000份,1877年达10000份,其后更达数万份。宣传政见的《时务报》、(清议报》、惭民丛报》、K报》、 《民报》等均在创办不久就销数过万。许多文艺性的报刊发行量也很可观,《减寰琐记》创刊时销2000册。而且报刊的流动性、共享性比书籍强,其实际读者的数量比发行量还要大,这个读者数量是过去的作者不敢想象的。大量的读者使作家可以以写作为生,并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

更重要的是,由于作者、编辑、读者联系的便利和必要,读者能够影响创作。读者的参与使一些作家改变创作计划,变更故事情节,改变人物形象,影响了作品的统一性和张力。这是一些近代文学作品质量不够高的一个因素。读者的文化素养与倾向,使近代文学更为世俗化,这也是近代文学作品高雅精品较少的一个因素。读者转变成为作者的例子很多,有章太炎、王国维等学者型作家,更多的是鸳鸯蝴蝶派作家,后者无疑降低了近代文学作品的文化意蕴,加强了世俗性。

四、职责相近:近代作家近代意识的形成

关于报刊的职责,近代不同政见的传播者的认识有着惊人的相似。梁启超在(敬告我同业诸勘中指出,报纸有两大天职:监督政府,向导国民。革命派的件)州日报》同样认为报馆天职“于齐民,须为其导师,而于政府,须为其监史”,报馆任务是监视政府,为民请命。”’

篇10

充分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为教学服务

教师应该采取开放的心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知识信息获取方面的便利性,把学习甚至教学的主动权进一步下放给学生,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其一,采取问答方式提升教学效率,让课堂更高效。以往学生反映的文学课程教学中比较死板的部分,如文学常识的介绍,可以变单维的教师分析讲解为双维的问答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提前将相关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借助教材或互联网搜索引擎收集,整理材料,得出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在正式上课时教师以抽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把握,如有不足之处再加以补充。这一教学方式一方面使教学时间的分配更为合理,缩短了对文学常识进行介绍的时间,也就为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与讨论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通过问答这一互动的方式来讲解知识性的内容,能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在收集、整理、消化资料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互联网在搜集资料上的方便与快捷,学生在课后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反而会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这一过程中,而不会视其为沉重的学习负担。具体而言,在古典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诗经》为例,可以将《诗经》的一些基本常识归纳为以下几组问题:《诗经》作为一部诗歌总集,如何收集而成?其涵盖的时间与地域的跨度如何?《诗经》原名《诗三百》,为何改为《诗经》,“经”让其具有了怎样特殊的意义?风、雅、颂的分类依据何在?《诗经》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这些基本常识,学生借助教材和互联网搜索引擎完全能够掌握到比较全面的信息。从课堂上的反应看,学生争相发言,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并形成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其二,让学生成为老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学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文学课程的教学绝非停留在对基本知识的了解与记忆的层面,而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认识、理解、表达能力的提高上。虽然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搜集整理材料找到答案,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但这一过程已经让学生对如何进行学术研究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成为老师。当学生能够把自己阅读、感受和理解到的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的时候,也就表示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与把握。互联网收集信息的方便、全面与快捷,使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获得讲课所需要的各方面的资源,这让学生成为老师具备了基本的客观条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尚需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话题不宜过大,过深,而应兼顾知识性与形象性,留给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比如举例分析《诗经》“赋、比、兴”中,“比兴”创作手法的特点;又如举例分析希腊神话故事性、形象性强的特点。二是学生讲课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三是在学生“小老师”的选择上,一定要体现公平和自愿原则。四是这一教学方式的运用应当均衡地分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不能过于频繁和集中。五是老师应适当给予学生备课一些提示,并在内容上做基本的要求。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这一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首先,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踊跃报名,以个人或者组团的方式来体验做老师的感觉,表现出了极强的自我表达的渴望。其次,由于学生在备课时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竭力解决自己尚不明白的问题或者渴望了解的内容,这从另一方面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最真实的需要,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再次,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总是力图让教学更为生动有趣,如制作课件时偏好运用图片和视频,又如买来糖果激励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等,这也能帮助老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最后,从其他学生的反应看,当身边的同学成为老师,既亲切又陌生,这反而让他们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形成热烈又轻松的教学氛围。

回归文学作品本身

文学课程教学的落脚点,同时也是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的一点,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如果说让学生成为老师,采取问答方式讲解文学常识是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为教学服务,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互联网搜索引擎所带来的信息获取方式的便利性也会滋生出一种不良倾向,即学生偏好浅阅读,往往略过作品本身直接搜索他人对作品的评论,达到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的目的。因此,文学课程的教学必须要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活”起来,让学生能回到作品本身,真正去体验与感受文学作品的美与力量。其一,诗歌朗诵会。对诗歌进行讲解时,可以把课堂变为一个诗歌朗诵及赏析的舞台。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更多学生参与到阅读及赏析诗歌的过程中来,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准备至少一首诗歌进行朗诵与赏析。比如在盛唐山水田园诗部分,每组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王维、孟浩然等诗人的诗歌进行赏析,然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分享彼此对山水诗歌的感受与理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该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每组学生都作了精心准备,配合音乐,绘画或视频来呈现诗歌的意境,有的同学还把古代诗歌与自己当下的生活相结合,进行了具有现代性的阐释。此外,从古典文学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在诗歌评论部分,大部分学生都能表达出自己对于诗歌的感觉和认识。其二,舞台表演。对戏剧作品进行赏析时,可以采取舞台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剧本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片段进行演绎。比如在讲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用表演的方式呈现《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经典作品。要完成这项作业,学生不仅必须去阅读剧本,深入分析角色与故事,甚至还会背诵其中的经典对白(如果西方文学课程有双语教学的要求,还可以要求学生直接用英文进行表演)。在呈现方式上,既可以选择直接在课堂上表演,也可以制作短片在课堂上播出。这一教学方式在学生中获得了极佳的反响,他们不仅会对人物形象和剧本进行讨论和修改,还会精心制作道具,准备服装,力图达到完美的演出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学生通过阅读剧本到表演这一经历,体会到戏剧独特的艺术特点,升华了对经典作品的认识,另一方面,作为观众的学生也在热烈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其三,模拟作品人物。对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进行赏析时,可以让学生模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心理,即站在小说人中人物的立场来思考作品传达出的价值与意义。长篇小说因为篇幅的关系,很难保证学生完整阅读原文,所以不妨让学生选择作品中的某个人物,通过构建这个人物的生命历程和性格心理,从另一个侧面来感受和理解作品。比如分析《红楼梦》时,可以要求学生分别站在林黛玉、贾宝玉、薜宝钗、王熙凤等人物的立场来思考每个人物的命运,以及由此传达出的作品主题。具体而言,可以让学生为自己所选择的人物写小传,并试着角色扮演,站在作品中人物的立场思考我为什么呈现这样的性格特质,我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人生选择等问题。在课堂上,不同的人物可以进行对话,探讨彼此的关系,以及各自的命运轨迹,从而深化对作品的认识。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面对互联网对高校文学课程教学所带来的影响与冲击,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既要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为教学服务,又要竭力规避其消极影响,引导学生重视作品的阅读和赏析,真正发挥文学课程素质教育的特色。此外,建构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新媒体,如微博、QQ群等,也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方式。教师也可以借助这些平台,突破课堂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有限性,更全面深入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

本文作者:周磊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