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09:4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概念出现于19世纪的西方社会,是由sheldon于1924年首次提出的。迄今为止,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学者刘俊海从公司法学定义了企业社会责任责任: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以最大限度在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唯一存在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市场经济百科全书》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所作的定义是企业为所处的社会福利而必须关心的道义任。
二、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财务决策的准绳,也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
宁永志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财务目标之间并不存在固有的矛盾。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而刘培红也认为:“企业实现经济利益与承担社会责任有暂时的冲突,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的。”赵卫华说:“社会责任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着这样的关系:(一)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社会责任在不断的变化。(二)社会责任和财务管理目标对立统一的关系。(三)二者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四)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刘兴贺认为:“从表面或短期来看,社会责任的承担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股东财富,而逃避社会责任,甚至伤害社会利益,反而会提高企业的价值,但从长远来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是一致的。”
三、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
面临21世纪的市场发展趋势,企业如何能实现不断持续发展的目标,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课题。
李培林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经营过程中,以社会责任为出发点,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合理要求,实现企业与社会永久性和谐发展的生存状态。张燕平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只有企业承担应有社会责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冯巧云认为:“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可以赢得较好的声誉,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使企业得以保持生命力,保持长期可持续地发展。”马红岩说:“现代企业只有较多地关注其社会责任,才能够获得持续发展。只有自觉地承担起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才能做到感恩社会、回馈社会,才能保证企业树立以人为本、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理念,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财务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也是社会责任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搞清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对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具有现实的意义,也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更主动更有战略性的管理和从事企业社会责任。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李兆华、卢丽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年度分布、行业分布、地区分布综合分析了财务绩效对社会责任的影响,认为:“虽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短期内有可能会降低企业的当前财务绩效,但从长期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利益,这些利益必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长期财务绩效。”李承源以营销理论和经济理论为基础,论证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对企业财务绩效有影响,且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会使企业各方面绩效显著提高,最终落脚于财务绩效的提升。温素彬、方苑按照资本形态的不同,构建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模型。以2003-2007年中的46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来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从当期看社会责任与企业当期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但是从长期看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对其财务绩效是有正向影响的。闫萍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其财务绩效的关系是正相关远远超过负相关。”
结束语: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文献的回顾,我们发现:第一,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第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目标相互促进,长远看是一致。第三,只有企业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社会责任,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第三,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短期内负相关,但长期内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正相关远超负相关。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正确认识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不要把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看做一种消极的负担,而要将其视为企业发展的机会,把握好承担社会责任的尺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温素彬,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150-160.
[2]王建琼,何静谊.公司治理、企业经济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经纬.2009,2.
[3]赵卫华.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j].商业文化.2010,10.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学术界和企业界开始讨论企业社会责任以来,不同学科的不同研究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于研究者们的角度各不相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框架(McWilliams and Siegel et al.,2006)。本文就研究者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研究进行综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演化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演化(Pinkston and Carroll, 1996)。比如,Carroll(1979)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商业的社会责任包括经济的、法律的、道德的以及当前社会对企业的各种期望” 。25年之后,Whetten(2002)等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社会所期望的企业的行为,该行为主要表现为社会对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或道德要求”。在这个定义中,企业社会责任从比较大范围的社会层面缩小到了利益相关者层面。由于社会的期望转换到了企业层面的利益相关者,经理们可以将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资源分配在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上面。Maigan和Ferrell(2004)在归纳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认为文献主要是从社会职责,利益相关者职责,伦理驱动和管理过程四个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讨论。
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职责观
第一个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职责观的是Bowen(1953),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商人们根据人们期望的社会的目标或社会的价值而提出他们的政策,做出他们的决策的行为”。Bowen的观点对今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Davis(1960)提出的责任铁律,认为商人的社会责任应该与商人所具备的权力相匹配,如果商人的社会责任与权力的匹配对等,那么商人对社会责任的规避则会削弱企业的社会权力。Carroll(1979)强调,社会职责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一,经济职责,即生产力和经济可行性;其二,法律和伦理职责,即要遵从法律和社会规则与价值观;其三,慈善职责,即对社会的回报。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职责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注意到,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职责观过于宽泛,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特别的,Clarkson(1995)认为,社会作为一个分析层面,过于广泛,过于模糊,相对于公司来说,分析起来更加抽象。因此,Clarkson以及同一时期的其他学者提出,企业并不应该对整个社会负责,而应该对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企业的活动或者被企业的活动所影响的对象负责。正是在这一时期,利益相关者理论(Freeman, 1984)被引入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并影响了后续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例如,Henriques和Sadorsky(1999)提出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四个类型,即组织(包括雇员,顾客,股东,供应商等),社区(包括当地居民及一些相关团体),规则(比如规则系统)和媒体利益相关者。Maignan和Rslston以及McWilliams和Siegel等人的研究都建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驱动观
无论是社会职责观,还是利益相关者职责观,都暗示企业社会责任的自我利益动机,从事企业社会责任使得商业在构成要素上获得合法性。将企业社会责任视为一种社会职责或利益相关者职责的观点难以对商业行为是否属于社会责任的范畴给予规范的标准(Jones, 1995)。通过慈善捐助或者实行雇员友好政策,企业可能符合了社会规范,但这些政策也可能是公司权力的家长式表现(Swanson, 1995)。基于这些批评,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驱动观,提出了对特定的企业行为独立于社会或利益相关者职责的是正确或错误的判断(Swanson, 1995)。比如,基于伦理的判断,公司可以制定系统化的政策,以促进与商业伙伴平等、自由和公平的合作机会(Maignan and Ferrell, 2004)。
(四)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过程观
一些研究者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组成组织的过程了进行分析。例如,Ackerman(1975)提出有三种主要活动代表了企业社会责任,一是监测和评估环境条件,二是服务于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三是制定计划和政策以增强公司正面形象。类似的,Wartick和Cochran(1985)以及随后的Wood(1991)提出,问题管理和环境评估构成了管理过程的两个部分,这有利于实现公司的社会责任立场。
三、小结
根据以上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一个单一视角的概念,虽然文献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并未形成统一的框架,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讨论。正如Carroll(1991)所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与组织的利益相关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匹配”,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指明了方向,企业可以根据利益相关者群体界定相应的社会责任范围。相应的,Clarkson(1995)也指出,利益相关者理论能够为社会责任的分析提供一种理论框架,在该框架下,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确定为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也为研究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McWilliams A, Siegel D S, Wright P M.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rategic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6,43(001):1-18.
[2]Carroll A B. 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9:497-505.
[3]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Boston, MA: Pitman)[J]. STEVE WADDELL, 1984.
一、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萌发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必然容易导致权利和力量集中到少数企业手中,这就引发了人们对企业将如何使用这一力量和权力的担忧,以及对如何约束和规范这种力量的思考。这种担忧和思考就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萌发。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企业社会责任"最早是1916年克拉克在《改变中的经济责任的基础》一文中提出:"大家对于社会责任的概念已经相当熟悉,不需要到了1916年还来重新讨论。但是迄今,大家并没有认识到社会责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企业的责任。",此后,围绕企业社会责任,众多学者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积极的研究。
1931年,时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教授伯利在《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的《作为信托权利的公司权利》一文中就提出"那些赋予企业及企业管理者的权利就是时刻维护股东的权益,当他们行使的权利危机股东利益时,则必须予以限制",给企业权力的使用正式地加上了一个"紧箍咒"。次年(1932),时任美国哈佛大学的法学教授的多德同样在《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了《公司管理者是谁的受托人》一文,对伯利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多德认为"创造超额利润不是企业存在的唯一原因,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企业还应服务于整个社会。"对此,伯利并没有予以否定,而是强调在建立起对其他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机制前,企业还是要最大限度的做好对股东的责任。1953年鲍恩在《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还首次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因此,此书也被视为划时代的著作,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构建的开始,而鲍恩也被推崇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
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框架的建立
麦克奎尔在1963年明确地将企业社会责任延伸出经济和法律范围之外,认为"社会责任的观点假定企业不仅有经济和法律责任,同时有超越这些义务的社会责任"。到了20世纪7O年代,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得到了扩展。1978年,弗雷德里克关于企业社会响应的著名论文--《从CSR1到CSR2:企业与社会思想的成熟》才开始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文中明确定义了"企业社会回应为企业回应社会压力的能力",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响应从定义上给出明确区分。20世纪70年代中以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又不断衍生出公共责任、企业社会绩效、经济伦理、企业公民等概念,这些概念的衍生也意味着企业社会责任从"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以及是否需要企业社会责任"开始转向"如何实施企业社会责任"。1979年,卡罗尔提出了一个至今仍被广为引用的概念,即"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法律上、伦理上和自行裁量的期望。"
三、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融合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者相关理论成为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最常依据的理论框架,两者出现了全面结合的趋势。伍德(1991)是理论研究上第一个正式将利益相关者理论纳入广义企业社会责任里的学者。她在《再论企业社会表现》一文中指出:"相关利益者不仅根据自身的利益,而且基于他们对公司社会责任原则的理解与可接受度以及与企业社会表现的关系来对企业社会表现做出不同的评价。"克拉克森则是第一个在实证研究上从利益相关者管理角度来衡量企业社会表现的,并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为分析和评价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四、企业社会责任思想踏上企业公民之路
进入21世纪,继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又产生了企业公民的概念。其中,范·卢杰克(2001)认为,之所以产生企业公民的概念,是企业重新认识了其在社会中的准确位置,那就是基本等同于社会中的公民,并与公民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韦多克(2000)则对各种评价企业公民行为表现的方式进行了归纳,指出企业公民是企业社会责任和相关利益者理论的结合。罗格斯登和伍德(2002)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一个"企业公民混合经营模式。"阿黛尔(2004)则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全球企业公民是看待跨越国家和文化界限的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
五、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思想
国内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较晚,最早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名的著作是1990年袁家方主编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从纳税、自然资源、能源、环保、消费者等几个方面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争取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面对社会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必须承担的义务。该书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但是过于强调了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法律层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过于狭窄。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是从法学的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进入21世纪,国内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2005年以后,涌现出一大批较具代表性的研究,如陈宏辉和贾生华(2003)基于综合社会契约观率先对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与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周祖成、陈炳富(2005)认为,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该承担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陈宏辉(2004)、沈洪涛和沈艺峰(2006)、田虹(2006)探讨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理论推进。颜剩勇(2007)进行企业社会责任财务评价,推动研究者进一步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衡量。唐更华(2008)、黎友焕(2008)和兰建平(2008)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进行了案例分析,推动了我国企业展开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文献发现:(1)绝大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2)绝大部分学者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应该在法律和规则许可的范围内运行,除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外还应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3)有关企业怎样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方法还比较缺乏,各国学者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管理实践。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学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还应更多地针对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下我国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等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实证研究,力求以实证研究的结论,促进企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知峰,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源、发展与动因分析[J].企业经济,2008,(11).
[2]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陈宏辉,贾生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与发展:基于综合性契约的理解[J].中国工业经济,2003,(12).
关键词 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规范和实证 综述
多年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门话题。在我国,社会责任信息属于自愿披露的信息,所以在是否披露、披露的方式以及披露的内容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因此我国学者对相关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既从规范方面来研究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披露模式以及披露的现状等,又从实证方面来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以及驱动因素和最终效果等。本文将对近年来有关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做一个综述,以供需要者参考。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范研究
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规范方面。学者们通过研究国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来分析我国企业建立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的必要性。如阳秋林(2005)系统地探讨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和原则,并在对国外披露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架构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模式,还探讨了中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标分析体系的意义、内容和具体设想;另外舒强兴、王红英(2006)在分析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应有内容,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议。
还有学者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模式和内容做了研究。披露模式方面。国外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模式多是采用会计基础型和非会计基础型并用。所谓会计基础型,是指用会计特有的术语、方法、程序等来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对于定量的财务信息一般采用会计基础型,信息更多采用货币化形式,而非会计基础型则表现为以文字描述为主,较多采用非货币化信息。目前我国信息披露的会计基础型的披露涉及面很窄,主要采用非会计基础型的披露。宋献中、李皎予(1992)对社会责任会计的报表披露模式作过分析,阳秋林(2005) 也初步探讨了我国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模式,并在报表分析的基础上试探性地构架了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指标分析体系,但并未对指标体系的适用性进行评价。
披露内容方面。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我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学者们对此也进行了一定的探析。顾兆峰(1997)、刘国华(1998)、季晓冬(2005)等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作了研究。顾兆峰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归纳为环境资源、职工责任、消费者权益、公益福利四个方面,而刘国华认为企业缴纳的各种税款也应该归入社会责任的范畴。
李正、向锐(2007)对上海证券交易所2003年642家上市公司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研究了这些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他们认为我国社会责任应披露的内容为6大类共17小类。他们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对与员工、产品质量、公益捐赠等相关的社会责任问题比较重视,披露也比较充分,但对社区、环境等社会责任问题披露得较少。事实上,很少有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能进行全面披露,他们更愿意披露那些做得比较完善的事项,尤其热衷于能迅速提高企业形象的公益事业,而对做得不足的方面则较少披露甚至不披露,例如失业安置、弱势群体、废料回收等等。各家公司披露的内容也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一致性,大部分的披露内容都是准则事先要求的,自愿披露的内容很少,而且披露的信息不具有明晰性和透明性,远远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
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传入我国以来,学者们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规范研究,而实证研究则较少。黎精明(2004)通过选择6家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作为案例,从其公开披露的信息中抽取社会责任信息,从披露内容和披露工具两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共同特点和现状是:理论上急需,实务上空白;杨亚娥、刘建红(2007)以2000-2003年不同行业的48家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上市公司在环境保护、社区贡献、员工福利、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问题和成因。
我们通过阅读文献发现还有一部分实证研究主要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和最终效果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影响因素
李正(2006)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2003年52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资产规模、负债比率、重污染行业因素与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净资产收益率、ST类公司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负相关。马连福、赵颖(2007)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公司绩效、行业属性及规模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而独立董事比例及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二职合一这两个公司治理结构变量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都没有显著影响。沈洪涛(2007)在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框架下结合公司社会责任理论,选取1999到2004年沪市和深市的石化塑胶行业的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特征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包括上市地点和披露期间在内的披露环境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都有显著的影响,而公司财务杠杆和再融资需求则不影响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回顾发现学者们基本同意公司的规模以及绩效会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二)最终效果
陈玉清、马丽丽(2005)选取了907家上市公司,构建了上市公司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的社会责任贡献的指标体系(包括政府所得贡献率、职工所得贡献率、投资者所得贡献率和社会所得贡献率),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2003年年度报告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市场反应(股价)。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对企业社会责任贡献信息的反应不明显。不过,行业不同,股价与社会责任信息的相关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刘长翠、孔晓婷(2006)利用类似的社会贡献率指标,探讨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与其财务表现和经营理念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发现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这两项研究的不足在于社会责任贡献指标的构建全部使用会计基础型披露信息,缺乏对非会计基础型披露信息的分析。沈洪涛、杨熠(2008)以1999到2004年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交易的石化塑胶行业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观察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所引起的股票价格的变动,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其披露的数量和质量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通过对我国已有文献的回顾整理,我们发现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都表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范和实证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存在一些关键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首先,理论基础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其次,实证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比如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计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使用的计量方法并不能真正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和绩效,最终会影响实证研究的可靠性。所以说,我国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仍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陈玉清,马丽丽.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 会计研究.2005(11):76-81.
[2]黎精明.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4(3):8-13.
[3]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特区经济.2006 (8):120-122.
[4]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会计研究.2007(7):56-62.
[5]刘长翠,孔晓婷.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2002-2004年度的经验数据.会计研究.2006(10):67-71.
[6]马连福,赵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7(3):22-27.
[7]沈洪涛.公司特征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会计研究.2007(3):9-16.
[8]沈洪涛,杨熠.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当代财经.2008(3):103-107.
[9]舒强兴,王红英.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 (6):56-58.
一、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计量方法
在国内外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中,主要提及了四种方法来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进行计量,包括社会责任会计法、声誉评分法、内容分析法和指数法。
Abbott W F和Monsen R J(1979)以内容分析法对财富500强企业的年报进行分析,制定了一个企业社会参与度披露指数,研究表明企业社会参与的多少、范围、方向以及企业参与对企业利润的影响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宋献中、龚明晓(2006)综合运用了指数法和声誉评分法对企业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了研究。在仔细阅读和分析了510家样本公司的年报后,从17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中选取17个指标制作成问卷调查表,要求选中的某类被调查者从决策价值和公告关系价值这两个角度对每个指标进行打分。研究发现,企业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较低。
吉利、张正勇和毛洪涛(2013)从安永国际、润灵环球、金蜜蜂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等9家知名社会责任报告评估机构提及的18个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特征中浓缩出6个特征,编制出问卷调查表,并根据回收的问卷进行实证分析,检验选取的质量特征的准确性和重要性。
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上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盈利水平、董事结构、行业类型、股权性质等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重要因素。Amar和Boujenoui(2007)以2002-2004年加拿大587家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在控制相关变量,如:企业规模、财务杠杆、企业业绩等变量的情况下,实证检验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以及企业领导层结构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企业治理信息披露质量负相关,董事会独立性与企业治理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
张正勇、吉林和毛洪涛(2012)分别以公司治理总指数和公司治理分指数研究了公司治理?ζ笠瞪缁嵩鹑涡畔⑴?露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治理整体上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其中股权结构治理和管理层治理的影响较明显。研究还发现,顾客远近度、行业竞争度和企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
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市场反应关系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外开始有学者研究市场对污染报告的的反应,如Blacconiere and Patten(1994)、Patten and Nance(1998)等。污染报告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所要披露的内容之一。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内容的多少和好坏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Guidry 和Pattent(2010)使用标准市场模型法来分离可持续发展报告首次日前后的市场收益未预期的变化,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市场对可持续报告的没有显著的反应。而在进行横截面分析时发现,高质量的报告会带来更加积极的市场反应,这些结论在控制了企业规模和行业属性后仍保持不变。
建立于我国市场是有效的基础上,国内开始出现社会责任与市场反应的研究。江炎骏等人(2011)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市场对社会责任报告的反应,发现在事件窗口各时点的超额累计收益率均不显著异于零,接着又研究了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与超额累计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即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越高,市场反应越大。
朱松(2011)以披露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的452家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否会影响市场对企业的评价,以及是否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与市场评价显著正相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越高,市场的评价越好,投资者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越高。
阳秋林(2013)等人以我国沪深两市在2010-2011年经鉴证的社会责任报告的24家企业为样本,选取了十个事件窗口期,研究市场对经鉴证的社会责任报告的的反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鉴证的社会责任报告的会引起市场的正向反应,即经过鉴证的社会责任报告的,会导致超额累计收益率的显著增加,说明了经过鉴证的社会责任报告更能获得投资者的信任。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企业在利用社会、自然资源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劳工安全问题等,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国外学者眼中的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出现由来已久,但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在工业革命早期,受到亚当・斯密经济学思想的影响,传统经济学认为:一个社会通过市场能够更好地确定其需要。如果企业尽可能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以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销售它们,企业就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正是受到“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在当时人们普遍对企业社会责任持消极的态度。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入到20世纪,诸多社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资源浪费、战争频繁、种族主义、环境污染严重、暴力犯罪加剧,“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冷漠和残酷开始受到学者们的批判,并引发了对社会责任问题的最初思考。最先公开提出社会责任这一说法的是美国学者谢尔顿。1924年,他在《管理哲学》一书中主张:应该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这种崭新的思想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远远高于企业的盈利。与此同时,西方出现了三种支持扩大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即受托人观念、利益平衡观念和服务观念,对于现代意义上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形成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Bowen(1953)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为:“企业有义务按照我们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的要求,制定相关政策,做出相应决定,以及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商人的社会责任》)。学者戴维斯(1960)给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是:“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决策者们采取行动的责任或义务,他们采取行动以保护和改善那些与他们自己的利益相一致的整个社会的福利”。Carroll(1979)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在某一特定时间条件下社会所赋予企业的经济、法律、道德及人道主义的期望。埃德温・埃普斯坦(1987)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与组织对特别问题的决策结果有关,决策要达成的结果应对利益相关者是有益而不是有害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关注企业行为结果的规范性、正确性。
但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也大有人在,最著名的恐怕要是弗里德曼了。他曾说过:“没有什么趋势能像企业的经营者接受社会责任、而非尽最大可能为股东们赚钱那样,能够从根本上破坏我们自由社会所赖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表达的思想就是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努力为股东们赚钱。虽然企业具有经济功能,但不仅仅有经济功能,这一观点否定了企业存在的其他价值。所以,席拉尔夫就在《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中反驳道,该观点宣扬的目标单一而不当,不可能在当代商人中间找到知音。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该观点不合乎任何价值体系,也没有注意到股东投资回报最大化与公司必须考虑的其他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虽然美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仁智互见,但通常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高层作为企业相关者的信托受托人,而积极实施利他主义的行为,以履行企业在社会中的应有角色。该定义包括两项基本原则:利他主义原则与信托原则。所谓利他主义原则,是指企业在履行其社会服务角色时,为社会公众解决了某些社会问题,但自己并不直接从中获取经济上的好处。如果说利他主义原则体现了企业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应有角色,那么信托原则体现了企业高层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感的觉醒。一句话,信托原则指企业高层所扮演的角色是公司股东、债权人、职工、消费者和广大社会公众的受托人。
二、我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
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晚,是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才发展起来的,时至今日也不过30年。
《市场经济百科全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为所处的社会福利而必须关心的道义上的责任。”该书认为,企业应具体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两部分:对于集团承担的责任;企业对解决社会问题应负的责任。袁家方(1990)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为:企业在争取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面对社会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根本利益所必须承担的义务。张彦宁(1990)将企业社会责任描述为:“企业为所处社会的全面和长远利益而必须关心、全力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和发展的参与。”高巍(1994)则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逐利润最大化与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对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李鸿贵(1995)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应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尽量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标准,并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刘俊海(1999)认为,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谋求营利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也应当积极地维护除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刘俊海第一次把社会责任引入到公司治理研究的范围中。
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范围不断地在扩大。卢代富(2002)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担的维护、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雇员、对消费者、对债权人、对环境、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责任,对社会福利与社会公共事业的责任。叶祥松、黎友焕(200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法律和制度要求的强制性,这类企业社会责任通常是通过相应法律和法规、行业标准等制度的制定来强制推行的;二是道德和价值观念要求的自发性,此类企业社会责任建立在企业文化中对人、自然、社会和谐关系的认可上,体现了管理者自身的人文素质与价值观。
到目前,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还不统一,国际机构对其定义至少有200多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大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形式的认识不同外,更重要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每个人提出的社会责任的概念都是从一个侧面去认识,从整体上说,从不同侧面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自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学者们对企业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从研究的范畴来看,从概念的界定到内容的分析,直到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等实证研究范畴,显现出一种动态发展趋势,即学者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内涵也愈来愈丰富;并且考察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也有进一步的提升。由此不难看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与此相呼应,企业在实践社会责任时的态度和表现也应更加积极主动和自主自愿。所以,应该把企业社会责任看成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进行全方位的、动态化的分析,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企业应该和能够以及如何承担社会责任,这样才能让企业更好地去完成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2.
[2]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
[3],聂元军.论政府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作用――美国政府的实践和启示.理论探索,2008.6.
一、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概念受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外延非常广泛,内涵也越来越丰富,理论界争论了数十年,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除了要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兴起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推广,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是世界范围的共同趋向。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背景
1、国际社会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及理论研究的推动
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起,西方企业已逐渐认识到自身发展和社会的关系,开始了以捐赠的方式回馈社会,并逐步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守则。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使得企业传统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更加关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劳动者权益和商业伦理,更多地承担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责任。国际范围内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也开始突破企业各自的企业社会责任守则,形成了履行社会责任的全球契约。第一个用于第三方认证的全球社会责任标准――SA8000也于2001年正式在全球范围实施,虽然这只是一个自愿选择而非强制执行的社会责任标准,但它已经对全球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是社会各个阶层和睦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的社会。其中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尤其重要。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部分,它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着上至政府、下至员工、消费者和社区的和谐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本质上是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强调在经营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注重企业活动中人的健康、安全和应该享有的权益,注重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而这些正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比尔・福特说过:“一个好企业与一个伟大的企业是有区别的:一个好的企业能为顾客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而一个伟大的企业不仅能为顾客提品和服务,还竭尽全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3、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的发展观不同于传统的发展观。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主张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把经济主张等同于经济发展,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传统发展观使人类经济奇迹发展,积累了大量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频频出现,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难以估量和弥补的损失。科学的发展观要求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兼顾与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新发展模式”或“新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的“绿色清洁增长”,这是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4、跨国公司对中国出口加工业的社会责任要求
随着欧美等世界贸易大国越来越多地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增加进口,大量“血汗工厂”的事实被曝光。特别是1993年11月深圳致丽玩具厂火灾事故发生后,海外的劳工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对外资企业在中国违反劳工标准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批评,并成立了“玩具安全生产联合会”,以促使劳工标准在这些企业实施。一些劳工组织和跨国公司还针对中国的劳工问题,制定了专门的“工厂守则”要求中国的出口加工企业遵守。跨国公司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中国出口企业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对常年单纯靠“低成本制胜”的中国企业而言,社会责任及其量化标准,已成为我们得以进入西方市场的新门槛。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1、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国际研究
(1)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当时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是通过企业主支配个人财富的方式来实现,而不以企业作为参与社会责任的主体。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持消极的态度,反映在法律层面上,就是对企业使用公司的资金参与社会责任的行为给予限制。
(2)20世纪30至80年代,国际上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这一命题展开的。企业社会责任古典观的支持者,代表了传统的企业理论观点,认为企业管理者只是受股东委托,惟股东利益是从,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其代表人物是经济学家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
与古典观对立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经济观,他们认为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第二位目标, 而不是第一位目标。企业的第一位目标是保证自身的生存,支持“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之说。其代表人物包括安德鲁斯、罗宾斯、阿奇B.卡罗尔、格里芬等一大批经济与管理学家们。
(3)产生于1960年代,发展于1980年代以后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由多个相关利益者所构成的“契约联合体”。认为企业的出资不仅仅来自于股东,而且也来自于企业的雇员、供应商和债权人等。企业已不再是简单的实物资本的“集合物”,而是一种“治理与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本质上是各种契约形式的集合。企业的风险不是由股东全部承担,其他的相关利益者也在承担着企业的风险。因此,企业的所有者不能仅仅局限于股东,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所有人。
(4)21世纪以来基于SA8000标准所做的研究。1997年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了适合于企业实施的SA8000标准,它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制定的,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动、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其核心内容是针对劳工的保护标准,并配套有完善的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国际上对SA8000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企业实施SA8000标准是否会引起长期利润减少,最典型的研究是2002年美国DePaul大学的Curtis C. Verschoor教授和Elizabeth Murphy副教授进行的一项专门针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的研究。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最佳企业公民”的整体财务状况要远远优于标准普尔500强的其他企业,前者的平均得分要比后者的平均得分高出10个百分点。
实施SA8000标准对企业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所起作用的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人会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衡量企业是否合适的一把尺子,以及决定自己是否留任的标准。至少有一半的学生在发现自己的价值观与所供职的公司发生冲突时,他们会另谋高就。
2、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范围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定义方面和对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对象范围的界定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结果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企业应该向谁承担社会责任以及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实际中就有可能泛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使社会责任承担超出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造成企业负担过重,持续发展困难的局面。
四、企业社会责任的国内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大体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最早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名的著作是1990年袁家方主编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从纳税、自然资源、能源、环保、消费者等几个方面分析企业社会责任。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代表人物之一是杨瑞龙,他主要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另一代表人物是刘俊海,从法学的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
2000年以来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主要的研究成果有:卢代富的《企业社会择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谭深等的《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与中国》;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编的《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陈宏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理论与实证》等。
此外,2000年以来另一个研究热点是围绕SA8000标准展开的。学界对SA8000标准的认识,从企业社会自然成本效益研究起始,逐渐深入到企业道德层面、法律层面和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丰富的领域,特别是沿海地区,对SA8000标准的研究一直处于前沿地位。我国对SA8000标准的研究主要是致力于SA8000标准本土化,首先,提出本土化过程中的立法支持,完善与SA8000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并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劳动法律关系调整的范畴,使公司的社会责任运作走上一条法制化的道路;其次,如何提高SA8000标准在我国的实际可操作性,认识到应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制定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和考评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仅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于2005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第一个《CSC9000T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志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引导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行业自律确立可持续发展模式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运动中,不仅企业和政府要有所作为,也应重视研究以行业协会、工会、消费者协会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在其中的作用,这些可以说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中缺乏的方面。
在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考评指标体系的建设方面,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利于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行量化考评。我国学界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探索工作,李立清、李燕凌著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一书中,结合SA8000标准设计了相关的考评指标、考评权重和分值对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以为建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考评指标体系起一定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2] 徐二明、郑平:国际化经营中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模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3).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1)04-0060-04
自三聚氰胺事件出现后,有些企业又被曝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如双汇瘦肉精事件、用牛肉膏使猪肉变牛肉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等等。同时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受到威胁,哈药总厂“三废”违规排放再次被曝光,使每一个公民感到生活在不安全的环境中。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非常重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是从西方传到我国的。西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系统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热潮,而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在中国学术界引起重视并日益受到关注是在20世纪90年代。
一、我国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因
(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各方面都有了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显现,面临着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个重要的微观原因就是企业没有承担起社会责任。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先了解此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并应用于实践。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
加入WTO后,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9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在国际上的研究达到了,随即传到我国。随着跨国公司的增多,国际上对于跨国公司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对出口有了严格的要求。目前国际上出台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在各个方面有了明确的规定,企业要想在国际上更好地参与竞争,就必须要了解并遵守该规定。
(三)企业发展的要求
企业要想更好地在社会中长期生存,就要制定好自己的发展战略,随着企业发展,企业面临着环境污染、劳工等问题。企业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就需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并应用在企业的战略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家道德、管理水平和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
二、企业社会责任内涵
国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始于20世纪90年代,专家学者们没有统一的说法,大体上是从三个角度进行定义。
(一)利益相关者的角度
刘俊海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以股东利益最大化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而应该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之外的其他社会利益(1999)。[1]刘连煜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指营利性的公司确认某一事项为社会上多数人所希望后,该营利性公司便应放弃营利的目的,按多数人对公司的期望行动(2001)。[2]屈晓华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通过企业行为和企业制度对内部员工、合作伙伴、客户(消费者)、社区、国家履行的各种义务,是企业对市场和相关利益群体的一种责任,也是衡量企业经营目标的综合指标(2003)。[3]
(二)研究的维度
从二维角度出发,尤力、王金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承担的法律和道义上的责任(1990)。[4]从三维角度出发,李淑英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能仅仅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存在的唯一目标,而应该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这一定义说明,企业除承担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之外,企业还要承担社会责任(2007)。[5]周祖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必须承担的,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包括经济、法律和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2005)。[6]从多维角度出发,黎友焕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在某种特定社会发展时期,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应该承担的经济、法律、伦理、慈善以及其他相关的责任(2007)。[7]
(三)社会整体角度
张彦宁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和长远利益而必须关心和全力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和社会发展的参与(1990)。[8]王利平、黄江明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改善企业所处的环境、增强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企业社会责任包括提供就业机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保护生态环境和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等内容(1994)。[9] 郑天一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争取生存和发展的同时,面对社会的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社会的根本利益,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应做的奉献(1999)。[10]黄瑞荣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指企业为了社会的福利、稳定和发展等方面必须履行的责任,包括保护环境、生产更安全的产品等方面(2000)。[11]卢代富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承担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2004)。[12]
由此可见,国内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研究共性是更多地关注理论层面,主要是学习西方的理论研究成果,而与我国实际结合相对较少,致使理论指导实践会有一定的偏差。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是指企业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争取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对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等方面的责任。
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不同视角
国内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从社会发展、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和竞争力的角度着手的,其中社会和谐与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都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视角大多集中在社会和企业的层面,如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发展、公司治理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的利益相关者包含员工、消费者、股东等群体,而研究视角是以人为本的则很少,提出具体思路的几乎没有;从企业绩效、品牌建设、企业利润等视角的研究也更少。
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可以使企业更好地认识和实践企业社会责任,这不仅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有利,对于整个社会乃至全球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发展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社会责任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王茂林认为,所有的企业都应该懂得企业要想获得大的发展,就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既要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规律,又要遵守企业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规律,把企业当作社会的企业公民,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重要的任务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2005)。[13]赵军认为社会和谐离不开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和谐。企业只有主动承担起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才能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2008)。[14]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投资者、供应商等,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要平衡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杨瑞龙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公司的最高权力由利益相关者组成,而不仅仅是由股东的代表组成;二是公司的目标不仅是利润最大化,而且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2000)。[15]田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取决于它有哪些利益相关者,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满足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使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满意(2006)。[16]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
刘连煜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道德性的概念,要具体落实,只能落实到公司治理环节中,公司治理模式的设计应以股东财产权为基础加以架构,以政府法律法规为准则,奖励那些负责任的公司行为,严惩那些不负责任的公司行为,使公司更负责任,而不是采取在公司董事会中引进外部公益人士的做法(2001)。[17]卢代富认为,企业社会责任需要改革传统的以股东为中心的公司内部治理模式,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公司治理中,营造与社会责任相适应的公司外部市场环境。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有调控的市场形态,国家适度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解决市场在保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利益上失灵的问题;公司高层管理者要考虑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以促使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强化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公司内部治理中,以弥补公司外部治理模式在保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利益上的缺陷(2002)。[18]
(四)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张旭、贺艳珍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的竞争力有消极影响。短期内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削弱企业的竞争能力;过分地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会迷失方向;根据我国的国情,企业的发展速度会降低;在短期内,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会被削弱”(2006)。[19]另一方面更多学者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竞争力。刘藏岩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企业跨越国际贸易壁垒。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能提升企业社会形象,而且提升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2005)。[20]殷格非认为,我国应该从三个方面提高责任竞争力:首先是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争当优秀公民,切实履行《全球契约》责任,建立全面管理体系,将公司的优势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其次是积极参与到供应链竞争中,提高责任竞争能力,对于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内企业来讲,迅速熟悉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规则,参加并通过相关的审核和认证,建立起符合公司实际的责任管理体系。再次是寻求企业优势与解决社会问题的结合点,切实培植责任竞争力(2006)。[21]
四、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指标体系
近年来,我国有关组织和研究机构、研究者相继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或指标体系。通过对标准或指标体系的研究,其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具体,但可以看出,这些指标大部分受主观因素影响,缺乏客观量化的评价标准和体系。研究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具体内容见表1。
五、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
2009年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对我国2008年百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现状和信息披露表明,总分100分整体水平仅为31分,而规则是20-40分是起步者。
(二)研究的时间短,理论研究不充分
我国相比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晚了近半个世纪,所以在理论方面研究的不够深入,大多数的理论是直接引用或者翻译国外的理论,而且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时代不同,企业社会责任与我国国情匹配度还有待研究。
(三)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比较重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理论研究成果增多,同时相应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出台,这说明国家和专家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
(四)研究的范围小、不系统
国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去分析,从国家的角度、员工层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大多是关注企业应该如何做,但是对于国家或者利益相关者应该怎么做还研究得很少。同时我们还发现专家学者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大多是独立的,没有把研究成果系统化,这样在实施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五)研究缺乏科学的分析方法
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的研究方法大多采用的是定性分析方法,用文字表述研究成果,然而更有效果的是定量分析,目前国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不多,运用调查统计分析方法的较少。
六、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的改进策略
(一)强化政府的引导和监督
政府通过法律等行政手段给企业明文规定应该怎么做,做了之后会获得相应的奖励或者不履行之后应受到的惩罚,使企业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要建立明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和标准,标准和体系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符合国情,进行量化以后政府和企业都能进行评价。
(二)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要有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制定履行责任的措施,在实践中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完善,有计划有步骤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早期是与法学联系非常紧密,其研究对策主要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的责任使社会上相关组织和个人必须遵循,如果违反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四)实施媒体监督机制
现在社会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快,媒体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如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宣传企业社会责任的好处,使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有更深入的认识,做的好的我们要作为榜样进行学习,对于不遵守的,要通过各种媒体进行曝光以对其他企业进行警示,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
(五)加强行业自律行为
每个行业都有本行业的标准或者规则,这些并不是强制性的,所以最重要的是企业自身是否遵守。这就需要行业协会通过宣传使本行业企业对标准有清楚的认识,对遵循标准好的企业给予表扬或者支持,对于违反标准的企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使企业有很好的自律行为。
(六)提高企业家的修养和自律意识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家的素质有着重要的关系。行业协会可以定期开展讲座,关于本行业与社会发展相关的内容要求企业家参加。同时企业家自身也要重视自己的修养,可以通过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企业和组织,提高自己和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自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刘连煜.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屈晓华.企业社会责任演进与企业良反应的互动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3,(5).
[4]尤力,王金顺.论企业的社会责任[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1).
[5]李淑英.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界定、范围及特质[J].哲学动态,2007,(4).
[6]周祖城.企业伦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8]张彦宁.中国企业管理年鉴[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0:778.
[9]王利平.黄江明.现代企业管理基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05.
[10]郑天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31.
[11]黄瑞荣.现代企业管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13.
[12]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M].法律出版社,2004.
[13]王茂林.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J].求是,2005,(23).
[14]赵军.和谐社会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探析[J].求实,2008,(5).
[15]杨瑞龙,周叶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运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6]田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推进制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7]刘连煜.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18.
[18]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32-140.
[19]张旭,贺艳珍.浅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6,(10).
[20]刘藏岩.刍议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J].商业时代,2005,(23).
[21]殷格非.责任竞争力――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最佳实践[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1.
Review of Theoretical Stud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一、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及其层级划分
在对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以下简称CSR)进行评价之前,首先要明确CSR的内涵,对其范畴进行界定。
1、CSR的内涵。关于CSR的内涵,学术界存在着争议。国内学者普遍采纳国外学者的观点,其分歧主要集中在“企业目标之争”及“CSR与企业责任的区分”上。前者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上。何玉润、王茂林等(2011)认为,随着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物质资本的重要性渐渐被人力资源、社会形象、社会认同等无形资本取代,因此,他们赞同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观点。朱立龙、尤建新(2008),王风华(2011),高洁、彭韶兵(2011)也持类似观点。李正、向锐(2007) 赞同修正的股东利益最大化观点,他们不否认股东价值最大化原则,同时认为企业也负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
国内学术界关于CSR内涵的第二个分歧在于CSR是否等同于企业责任。何玉润、王茂林等(2011),王铁男(2011)主张从宏观角度界定CSR,认为CSR等同于企业责任。张兆国、刘晓霞、张庆(2009) 则认为将CSR等同于企业责任忽略了企业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异质,他们偏向从微观角度定义CSR,认为CSR只是企业责任的一部分。
2、CSR内容的层次划分。CSR内容层次的划分,实质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重要程度的规定。我国学者对社会责任内容层次的划分主要有两种标准,其一是根据企业所受的经济、政治、法律等约束条件来划分;其二是按照企业的利益相关主体来划分。按照前者的标准,王风华(2011)将CSR依次划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四个层次的内容。按照第二条标准,深交所于2006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定义为上市公司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自然环境和资源,以及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方所承担的责任。
二、CSR评价体系
CSR评价体系是一个多指标的综合评价系统。它的建立主要包括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及评价方法两方面的内容。
1、评价指标的选取。在CSR评价指标的确立方法上,主要有根据已有研究总结,问卷调查、访谈,或多种方法相结合。众多国内学者的评价指标由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构成,也有少部分学者的评价指标仅包含定量指标。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之外,一些学者还引入了否决指标、负项指标。王风华(2011)建议针对经济责任设立否决指标,如财务欺诈。一旦企业发生财务欺诈行为,对其CSR评价实施一票否决。
2、评价方法。在确定了CSR的评价指标后,合理、准确地定量评价CSR成了关键,也即需要基于选定的评价指标,用某种评价方法来定量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国内学者对CSR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指标权重的设定方法。
2.1指标权重设定方法。对于CSR的各评价指标是否具有同等重要性, 国内学术界存在争议。部分国内学者认为CSR评价指标间的重要性是相同的。如李正、向锐(2007)认为企业的环境责任、员工责任、社区责任等层次的社会责任同等重要,因此对各类指标赋予相同的权重。而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CSR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有轻重之别,因而赋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在确定各指标权重时,国内学者采用了多种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及灰色评分法,其中层次分析法是主流。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首先要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然后通过专家咨询或问卷调查等方式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并根据判断矩阵得出各层被比较指标关于上一层某要素的相对权数。如朱立龙、尤建新(2008)采用层次分析法对CSR进行了定量研究。他们首先将CSR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道德、公益慈善及环境责任五个一级指标,称其为准则层。再将准则层下的各个层次细分,形成由1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方案层。
因子分析法也是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之一。阳秋林、代金云(2012)将因子分析法中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指标权重,对CSR进行评价。
2.2动态权重。国内学者一般假定CSR评价指标权重是稳定的。对于该假定,部分学者提出了质疑。高洁、彭韶兵(2011)提出了动态CSR观。他们认为企业资源有限,因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也有限。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重视程度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定量评价CSR时,应分行业按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分别赋予各利益相关者不同的权重系数,最后要把权重系数和各项指标的得分进行加权求和。
三、小结
目前,国内对于CSR评价体系的研究方兴未艾,现有的研究还存在众多不成熟之处。其一是学者间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存在很大差异,缺乏统一性,没有形成一套被广泛认可的,能真实有效地反映CSR履行水平的指标。其二是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有待商榷。学术界广泛采用的层次分析法虽然较好地集成了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但它需要依赖专家等被访者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再者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均根据各指标得分及各指标权重直接进行加权加总,得到综合得分,即假定各评价指标是相互独立的。这与现实情况不符。社会责任评价指标间不是严格独立的,而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线性加总法显然有失合理。
对于CSR评价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从以上两点不足,以及分行业、分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CSR进行评价着手展开。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23
1 引言
近年来,国内很多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追求利润最大化,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其中不乏餐饮中使用地沟油,三聚氰胺毒奶粉,红心鸭蛋苏丹红,以及近期发生的山东假疫苗事件等等。这些都是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追求利益,忽视企业社会责任的结果。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应该采取合理的竞争手段追求利益,同时承担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企业大多不愿意或不想承担社会责任,是因为企业认为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支出会给财务绩效带来负面影响,而这正好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相悖。鉴于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现象层出不穷,国内专家学者以及企业逐渐将目光投向企业社会责任。据统计,2012年国内共1700多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其中近1500份是企业的,非企业机构约200份,的报告数较前一年增长70%。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术界,都更为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逐步升温,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颇多,他们希望能够厘清二者的关系,为企业发展并履行责任提供一条清晰的思路。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基于财务绩效的研究视角
在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相关关系方面,杨熠,沈洪涛(2008),陈德萍(2012)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牛晓琴,张晓慧(2012),徐二明,衣凤鹏(2013)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证分析了国内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相关关系。他们的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正相关。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获得合法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越好,对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就越显著,二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温素彬,方苑(2008),杨熠,沈洪涛(2008),刘录敬,陈晓明(2010),陈德萍(2012),张兆国,靳小翠,李庚秦(2013)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跨期影响。温素彬,方苑(2008),陈德萍(2012),张兆国,靳小翠,李庚秦(2013),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确实有影响,在当期这种影响表现为负,但在长期表现为显著的正。这是因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然会产生一部分的资源消耗和成本支出,这种劳务成本使得企业当期支出增加而收益降低,即给财务绩效带来负面影响。而在当期内,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产生的良好效应并不一定能够抵消这种负面影响。但是,在长期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益处,进而促进财务绩效的增加,而财务绩效的增加又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资金支持,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但杨熠,沈洪涛(2008),刘录敬,陈晓明(2010)有不同的观点。杨熠,沈洪涛(2008)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承担当期社会责任对当期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企业前期的社会责任却对当期财务绩效起到负面的作用。刘录敬,陈晓明(2010)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企业承担当期的社会责任与当期的财务绩效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影响是极其微弱的,前一期的社会责任对当期财务绩效有一定影响,前两期的社会责任能显著促进财务绩效的增加。
朱金凤,杨鹏鹏(2009),蒋红芸,景珊珊(2013),赵存丽(2013),吴方,严伟,邢潇倩(2015)以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维度为切入点,研究社会责任的不同维度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朱金凤,杨鹏鹏(2009)实证分析了沪市A股691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认为企业对政府和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有显著地正向促进作用。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为负,这是由于国内企业的员工大多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下;企业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也表现为负,这是因为短期内供应商采取利益保障的决策。蒋红芸,景珊珊(2013)考察医药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得出企业部分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正相关的结论。赵存丽(2013)则明确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方面,民营企业较国有企业表现良好(徐二明,衣凤鹏(2013)的研究中也曾提及此观点),但二者显著性水平都很低。民营企业所承担的经济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正向促进财务绩效,而环境责任,创新责任则随着财务绩效的衡量标准不同而表现出与财务绩效不同的相关性。吴方,严伟,邢潇倩(2015)构建了股东、员工、政府、社会和环境五个方面的社会责任度量模型,实证分析了2008-2012年68家医药上市公司的统计数据,结果表明,企业履行不同维度的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企业对员工、政府的责任对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对股东、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不明显。
此外,学术界还有关于创新创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当下正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双创”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中国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田茂利(2012)对现代服务业的创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实证分析出创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呈显著性正相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使得企业为其与利益相关者相处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企业的创业绩效也会随之而改善。付强,刘益(2013)基于技术创新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绩效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绩效的提高。社会媒体舆论能够正向调节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并且媒体舆论的强度越大正向调节的效果越明显。
2.2 其他研究视角
张兆国,梁志刚,尹开国(2012)针对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追求高额利润的同时而忽视企业社会责任的现象,以利益相关者为切入点,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范围以及治理机制。从理论上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构架,丰富了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并从实际出发,促进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
吴定玉(2012)认为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存在贡献与收益,监督与治理以及目标与内容3种错位,并立足于利益相关者逻辑,设计出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机制,提出政府与供应链各层面企业共同治理为主,媒体舆论,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监督为辅的对策。
黎耀奇,傅慧(2014)鉴于当下对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不足,通过比较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在制造业与旅游业的影响,得出企业社会责任在旅游界都更为重要的结论,并通过对现有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的情况下,抛砖引玉,希望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够在旅游业方面得到相关学者,专家以及企业家足够的关注和长足的发展。
魏农建,唐久益(2009)基于对上海牛乳行业的实证分析,确定企业对社区,环境以及顾客三个维度方面的社会责任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不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调节变量即企业形象和消费者感知来间接作用于顾客满意度,并且作用效果显著。企业盈利归根到底是由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实践,因此在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中,消费者无疑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因而企业应该优先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履行消费者的责任。
在社会责任意识觉醒的今天,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将社会责任视为自身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马龙龙(2011)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确实存在,这一点与国别无关,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程度却因人而异。消费者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益于自身,进而消费者出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和满足回应企业,即对企业产品或服务“货币投票”完成购买行为。那些认为企业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而且要履行相应社会责任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程度的影响。
3 结束语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最早缘起于西方,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90年代初国内对社会责任的研究处于零星阶段,但近年来国内学术界聚焦于企业社会责任,尽管没有形成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统一认识,但学术界大多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自身发展是有长远利益和深远影响的。
本文通过对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研究的梳理,希望能够给国内企业一些明确的认识,即:(1)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已不能满足持续发展的要求,更应该从骨子里树立社会责任意识;(2)或许短期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影响不显著,甚至会带来财务上的负面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一定可以促进财务绩效的增加,而财务绩效的增加又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资金,这是一个良性循环;(3)企业应该格外关注诸如对经济,政府和对消费者,股东以及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这些社会责任维度能够正向促进企业的财务绩效;(4)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影响不再局限于促进财务方面,它对企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5)企业社会责任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丰富。因此,当下企业应该秉持绿色发展,开放共享的理念,致力于产品与服务的研发和创新,同时履行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将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提升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有机统一,为企业长盛不衰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杨熠,沈洪涛.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06):6068,151152.
[2]陈德萍.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12):178181.
[3]牛晓琴,张晓慧.大型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J].会计之友,2012,(06):1618.
[4]徐二明,衣凤鹏.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市场发展与政府所有权的调节作用[J].中国流通经济,2013,27(11):9095.
[5]温素彬,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150160.
[6]刘录敬,陈晓明.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4):149151.
[7]张兆国,靳小翠,李庚秦.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交互跨期影响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3,(08):3239,96.
[8]朱金凤,杨鹏鹏.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9,(07):135137.
[9]蒋红芸,景珊珊.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以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3,(01):4952.
[10]赵存丽.不同企业性质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J].会计之友,2013,(02):2528.
[11]吴方,严伟,邢潇倩.医药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基于68家医药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J].生态经济,2015,31(08):112116.
[12]田茂利.创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创业绩效――基于现代服务业的数据[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04):198202.
[13]付强,刘益.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社会责任对绩效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31(03):463468.
[14]张兆国,梁志钢,尹开国.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02):139146.
[15]吴定玉.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02):5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