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中级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7-27 09:09: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测绘中级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测绘中级论文

篇1

G613

一、绘本的含义

绘本,“绘本”(Picture Book)一词源自日本,“绘”字凸@手绘、绘画之义。英文叫做“Picture Book”,中文译做“图画书”。它是以图像或由图像搭配文字,通过连贯的页面来表现内容的图书。经典的绘本是一流的画作与一流的文字的结合,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它是用图画画出来的童话和故事。图画是精致的,文字又是异常精简的,“图”“文”一体、互识互释。绘本作为已经独立发展了100多年的一种儿童读本,有着其他任何书籍难以取代的功能。借助图画和文字的互动与融合,它能够表现众多文字书所无法表现的形象,而由于其形象、简单的特点,它又特别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因此对低年级孩子来说,绘本可以称得上是天生的最佳读本。

二、绘本教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绘本教学的含义

所谓绘本教学,指的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而绘本的内容常具有简单的故事大纲,有时候也会集中呈现某种简单的意义和结构。就英文绘本来说,押韵或是反覆句型的形式是最常出现在其中的。这两种行文方式也最能让年轻的读者察觉和掌握英语文字与其声音的特性。

2.绘本教学的历史

在国外,绘本阅读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对绘本的认识与绘本阅读的实践才刚刚起步。近几年,我国一些教育教学研究专家认识到绘本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便致力推荐绘本,推广绘本阅读。于是,绘本阅读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在我们的小学中展开实践。

3.绘本教学的实施现状

a.教育观念的改变。传统的教育认为只要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顺利通过测验就是好的教学方式。但绘本教学的实施彻底改变这以传统的教学观念。多数低龄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压抑下,更多的思维创造性没有被开发出来。

b.教学形式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是一支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形式不利用学生的理解,不利用学生创造力的提升。绘本教学以形象的绘画开展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加上教师穿插的耐心讲解,学生在生动的教学形式中得到了最有效的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的改变。传统的教学大多是以讲授为主,多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知识的关说,统治着课堂的话语权。同时,教师为了课堂管理方便,大多也不会采取其他的体现教学尝试。绘本教学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位中心,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采用形象的绘画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灵活与创造性、知识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三、绘本教学实施中的问题

在实践中,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绘本阅读却往往没有发挥其优势,绘本阅读教学陷入了种种误区,主要表现在:

1.利用绘本进行语言文字教学

图文并茂的绘本,图画精美,语言精炼。在绘本阅读教学中,一些教者便利用绘本精简的语言,让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孩子在绘本阅读中进行专项识字训练。还有一些教师让学生根据绘本图片,讲述绘本内容,回答绘本的故事内容。

2.教学目标模糊

绘本教学的主要手段的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课程内容的讲授,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绘本教学更像是在讲故事而不是在上课。

3.教师提问过多。

大部分老师在绘本教学中还是没有摒弃传统教学的一些习惯,还是喜欢在课堂中过多的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导致了学生思维形式的禁锢。

4.过分强调教学课件的作用。

部分教师还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片面的理解绘本教学是将图片结合文字对学生进行最直观的教育,因此,这部分教师就尽量减少自己的教授时间,将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留给课件,自己成为了课件播放者。

四、绘本教学问题策略

1.正确认识绘本教学

绘本以其特有的价值成为首选儿童读物,它不仅仅体现语言的价值,更是美术的欣赏;不仅仅是对画面的认知,更是引发儿童情感的共鸣、呼应,激发内心的情感体验,使儿童凭借各自对绘本的理解,对事物的认识以及审过的体验和想象,做出种种猜想推测。绘本教学应是以儿童的视觉为基础,好的绘本以图画讲述故事。富于趣味性的画面、恰当的色彩运用、合理的节奏展开和细节描述等都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儿童通过绘本阅读获得快乐和情感的满足。

2.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就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要明确授课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切记不要将绘本教学当做故事教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控制课堂的思路,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但是不要束缚学生的思考方式,要对不正确的思考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广泛的思考。

3.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要让学生在学会观察想像、推理,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凭借语言表述出来,要让学生对看到的问题进行多元化的思考。

篇2

1. 精度概念问题

在测量仪器学科,精度乃精确度的概念,精确度乃精密度加之准确度。所谓精密度即多个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反映测量结果对被测物理量的分辨灵敏程度,是由测量误差的分布区间的大小来评价,其主要来源于随机误差;所谓准确度是指多个测量结果的整体性偏差程度,其主要来源于系统误差,其表述方式就是系统误差或示值有效位。

基于精度包含精密度和准确度双重概念的相对笼统属性,精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难以定量。譬如精度好精度差等。而定量也只能分别按精密度和准确度人为设限定量到分等级的程度,譬如精度甲级、乙级、丙级,S1级、S2级、S3级,J07级、J1级、J2级、J6级等等。也有按结果值的有效位进行精度等级分级的,譬如数字电压表(DVM)的3位半、4位半,A/D转换器的8bit、12bit、14bit等等。

但在测绘学科中,精度其实就是单纯的精密度的概念,是测量结果对其数学期望的离散程度的描述,不涉及真值,不包含准确度的概念,其表述方式就是标准差。

就是说,测绘学科中的精度实际只是测量成果的随机误差甚至是部分随机误差特性的描述,更多的是对测量过程的部分精度损失量的估计,根本不是对测量成果的绝对误差范围的描述!

正因为测绘学科的精度仅仅是测量结果对其数学期望的离散程度的描述,不涉及真值,所以才有了甚至降低测量分辨位反而可能实现更高精度的逻辑。譬如:将水准测量的原始读数将毫米位四舍五入到厘米位反而精度更“高”,将经纬仪的角度读数的秒位四舍五入到分位反而精度可能更“高”。生产中有人用S3级水准仪做沉降变形观测犯的就是这个错误。

显然,如果精度的评价过程涉及真值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逻辑悖论。这也是多少年来计量学和测绘学之间的矛盾焦点。正因为精度概念存在着不统一,测绘成果经常给非测绘专业人士造成巨大误解。

2. 综合精度问题

这里姑且撇开其他学科不谈,姑且精度概念就是精密度概念。那么现在又有一个问题名词叫综合精度,由于没有找到这一概念的明确定义,只是在诸多仪器精度表述中经常见到。

然而从这些综合精度指标的测试方法却看到的是:经纬仪的所谓综合精度实际是把经纬仪的轴系误差、度盘偏心误差等进行了抵偿剔除处理、对调焦误差等进行了回避处理后的残剩误差的离散程度的评价,其实质实主要是对度盘刻画不均匀误差的一个单项误差的评价。而测距仪的综合精度是对加乘常数误差、周期误差等进行了改正剔除处理后的残剩误差的离散程度的评价。这样把主要的误差进行剥离处理后的残剩部分或单项指标冠之以“综合”指标的做法再次为精度一词加重了混乱。

3. 精度计算方法问题

不仅精度的计算方法是要将许多主要误差进行剥离剔除处理、具有一定的自我安慰色彩,而且在精度的起算数据的使用上也存在不加区别的问题。譬如:水准测量的一公里往返标准差这一精度概念被用做水准测量精度的评价依据其实就存在偷换概念色彩。

请注意,一公里往返标准差的直接原始起算数据是环路高程闭合差,而不是每一测量点的真误差!所以一公里往返标准差反映的是水准测量环路闭合差的离散特性,而不是水准测量点位误差的离散特性!拿环路闭合差的离散特性和测量点位误差进行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的做法实质就是把测量点位误差和环路闭合差进行了概念偷换。

最能证明水准测量点位误差的离散度和水准测量闭合差的离散度没有数学上的直接或间接关联的证据就是:(1)水准标尺的尺长比例改正误差(系统误差)对水准测量点位误差的影响是直接的,而它对水准环路闭合差却不产生影响;(2)测量参考起点本身的误差对每一个测量点的精度的影响是直接的,但它却也不影响环路闭合差;(3)仪器的分辨误差对每一测量点的精度的影响是直接的,但分辨误差足够大时却能导致闭合差为零。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以闭合差来评价精度,才有了甚至测量结果的精度反而比测量参考起点的“精度”更高的反逻辑,才有了“精度”越测越高的反逻辑,才有了经过绵延数千公里测量路径而“精度”丝毫不受损失。

这都是用于平差的统计起算原始数据不涉及真误差、不涉及真值的后果,是把测量过程的部分精度损失量偷换成测量结果的精度的后果。

实际上,测量成果的精度=测量参考源的精度+测量过程的精度损失量=测量参考源的精度+测量过程的系统误差损失量+测量过程的随机误差损失量。

所以一般的原理是:测量过程实际都是精度的损失过程,被测量的结果的精度不可能超过测量参考源的精度。

测量平差可以对测量结果的误差进行估计评价当然是无庸置疑的,但平差结果却因统计起算的原始数据不同而有着决然不同的含义:如果以真误差直接统计,则当然可以获得结果的总体误差评价;如果虽然以真误差为统计起算数据但却将系统误差模型纳入进行最小二乘平差,则获得的平差值将是测量结果的随机误差部分的评价;如果不以测量结果的真误差为统计起算数据,而以测量结果的组合值的真误差(譬如闭合差)为统计起算数据,则平差结果将可能只是测量过程的随机误差损失量的一部分的评价,因为测量结果的组合过程可能将结果中包含的许多误差进行了抵偿,这些被抵偿掉的误差当然不可能再在平差结果中反映出来。

许多测量仪器的工作过程,实际上也是进行了大量的多余观测,利用平差技术给出最佳估值的过程。

再回头看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的一公里往返标准差是以环路闭合差为统计起算的原始数据,闭合差是观测值经过加减运算后的组合值,至少不涉及水准尺的尺长比例改正误差,至少不包含起算参考点的本身的误差,所以其实质只是测量过程的随机误差的损失量的一种描述,仅仅是测量成果的精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这种精度损失量用来肯定测量成果是必要而不充分的,但用来否定测量成果则是充分的。

而水准测量的从海平面验潮站的水准原点向内陆延伸的测量过程实质是一个精度不断损失的过程,是误差的不断积累的过程,是精度的不断降低过程。这种存在误差递延累积的测量方法恰恰是触犯了测量的大忌(当然在GPS测量原理未诞生之前的确找不到更好的大跨度范围的高程测量方法,而且GPS高程和水准高程属于不同体系),其绵延几千公里以后的误差积累值将是巨大的,许多水准点资料中提交的其实是计算保留位而不是精度的有效位,这是应该向非测绘学科明示的。

4 综述

篇3

可见,对投资者信息需求理论界观点不一。其实,以上三种信息类型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其关键点仍在于投资风险和期望收益的评估。同时,我们发现,一方面,理论界对会计信息类型的研究往往仅局限于财务会计领域,就会计论会计,而少有投资者本身行为即投资理论中找寻信息的根本,而且往往侧重于定性研究;另一方面,投资决策理论本身仅应用于指导个人投资,“引导决策者采取与模型更一致的生动,并根据最终结果修正所采用的决策模型,以达到更满意的效果。”(何永明、陈文斌,1998)或是联系财务中的公司投资决策,“企业集团把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企业组合,股份公司对不相关公司的收购兼并,个别游资通过基金组合进行投资,这些都是投资组合理论的实际应用”(吴明礼,1998)。但是较少有人剖析投资理论在财务报告理论发展中的地位。本文拟从投资决策理论入手,通过对投资行的定量分析,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投资决策理论分析

投资决策理论起源于马科维茨在1952年发表的论文《证券组合选择》。文中论述了如何在一定收益率下,取得最小的风险。该理论假定:投资者是理性的,即他选择的投资行为必须是产生最大期望效用的行为。投资者会规避风险,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期望收益,理性的投资者希望获得最低的风险的可能风险。均值——方差假设,即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为二次函数,效用依赖于均值和方差两个变量1,用公式表示为:

Ui(a)=fi(Xa,Sa2)

其中,a代表某一投资行为。例如a可能是无风险政府组合投资,也可能是公司股票投资,或者是证券组合投资;Ui(a)代表该投资行为的期望效用,由均值表示的X。为该行为的期望收益,由方差衡量的Sa2为该投资行为的风险。同时Ui(a)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随着Sa2的增加而减少,因而我们假定,

Ui(a)=2Xa-σa2

不同投资者将会在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不同的权衡,例如,某更规避风险的投资者将选择-2σa2,而不是-σa2。

均值——方差效用假设对会计的重要性表现在,它使投资决策变得更加清晰——所有投资者,无论个人效用函数如何,都需要投资期望收益和风险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主要来自于财务报告。离开了该假设,就需要个别投资者效用函数的特定知识,以推断出不同的信息需求。

在此基础上,让我们用两个方案来阐述投资者如何进行决策及其在决策中所需的信息类型。

方案一:某甲拥有$2,000资金,决定全部用于购买A公司每股市价为$20的股票。首先,他的收益将取决于A公司长期的盈利能力。我们定义:

事件1:高盈利能力

事件2:低赢利能力

总收益=期末市价+期间股利

当A公司处于事件1下,下一期间股票将上升到每股$22;当处于事件2下,股票将下跌到每股$17。同时假设A公司每股派送$1的股利,那么,总收益计算如下:

事件1:$22×100股+$100=$2,300

事件2:$17×100股+$100=$1,800

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事件的概率。若以A公司过去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或以现行市价为依据分析得出先验概率,则事件1的概率P(H)为0.30,事件2的概率P(L)为0.70。但为了更客观地评估A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一般需要当期财务报表的公布以获取有关公司业绩的利好消息(Goodnews)和利空消息(Badnews),并重新修正计算后验概率。在当期,财务报告公布的是利好消息。联系先验、后验概率之间的桥梁即条件概率(又称为信息系统)。表一信息系统

当期财务报告信息

GNBN

事件高(H)P(GN/H)=0.80P(BN/H)=0.20

低(L)P(GN/L)=0.10P(BN/L)=0.90

其中,0.80和0.90称为主对角线,0.10和0.20称为副对角线。

也就是说,基于对报告分析的广泛经验,甲认为,假如A公司确实处于高盈利能力的话,那么有80%的可能性当期的财务报告显示好消息(GN),20%的可能性显示利空消息(BN),同理可得表一中的第二行,再应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后验概率P(H/GN)=0.77,P(L/GN)=0.23。

知道了收益和事件概率后,不难计算出该投资方案的期望收益和投资方差(即风

从上表可知,方案二的期望效用Ui(a)=2Xa-σa2=2×0.0925-0.00965=0.1785

此方案一投资单股时甲的期望效用(0.1740)高,因而甲将选择方案二投资证券组合。由此可见,在期望收益率相同(0.0925)的情况下,投资者愿意接受风险更低的投资方案,即投资者能通过组合多样化来降低风险。如果无交易费用的话,购买股种越多,风险越小。因为,个别公司因素的实现往往会由于多种证券而相互抵消,从而使得市场因素成为影响组合风险的主要因素,这就是投资决策理论的精髓所在。

从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中,我们发现,无论投资者个人对风险的态度如何,他都需要有助于评估证券期望收益和风险的信息。即会计信息从质和量上都应该保证能够提供有关风险和收益的信息,这就对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对财务会计的启示

(一)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影响

从前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投资者是根据当期财务报告信息来不断修正其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概率判断,从而选择满足最大期望效用的买和卖的决策行为,从这一意义上说,财务报告对决策者是有用的。这种观点已被世界各国职业会计界所广泛接受。例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简称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ofFinancialAccountingConcepts,简称CFAC)第一号(SFAC1,1978)指出,“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是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作出理性投资、信贷及相似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在这里,FASB强调“理性”一词,这和投资决策理论的假设前提相一致,即那些选择最大期望效用的决策者,才被称为理性的。同时,此目标中认为,这些投资决策同时适用于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即财务报告不仅应提供有用的信息给公司内部现存的投资者,而且必须将信息公布于市场,因为潜在的投资者也是依靠当前财务报告的利好或利空消息对未来作出合理的预测,以决定是否购买。

如前所述,对投资者而言,有用的信息是指有关风险和期望收益的信息,也就是有助于估计未来投资回报的信息。这种观点体现在SFACI财务报告的第二个目标上,即“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评估从股利或利息中取得的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首先,从股利和利息中取得的现金收入是总收益的一部分(见表三)。其次,第二个目标指出,投资者需要评估预期收益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虽然这里所用的术语不同,但同样被认为相关于未来收益的期望价值和风险。

(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如果说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解决的是信息的使用者及其所需要的信息范围,即从总体上规范了信息需求的数量,那么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则是从质上提出了信息要满足使用者决策的标准,即信息必须具备某些可取的特征,使它能成为帮助投资者形成对自己回报预测有价值的产品。这种特征的关键在于相关性和可靠性。

根据SFAC2的定义,所谓相关的会计信息是指,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或坚持或更正先前预期而在决策中起作用的信息。相关的信息必须同时具备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换句话说,当信息能帮助报告使用者预测事件(例如未来盈利能力)时,它是相关的。就我们在第一部分所谈及的投资决策理论而言,我们注意到,投资者的期望收益和风险主要取决于期末股价、期间股利以及概率判断。毫无疑问,这是面向未来的信息,即公司所提供的信息越接近未来,其预测的未来结果也越精确,这就引发了要求以公允市价代替历史成本的问题,因为后者在对投资者未来预期有更大的相关性。特别地,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应用,投资者不确定因素的增多,风险变得更加难以度量,甚至某些金融机构已陷入财务危机,但以历史成本反映的财务报告仍显示“良好”或“健康”的报告净收益。(黄世忠,1997)这就误导了投资者对于未来盈利能力的概率判断。然而,FASB虽然陆续了有关金融机构公允价值披露的准则(包括SFAS105、106、107、114、115、118、119、121等等),但仍然坚持历史成本在预测未来收益中的重要地位。原因有二,一是在现实环境中,历史成本信息并非与决策毫不相关,只是相关度的问题。过去业绩和未来前景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以通过表一中的信息系统形象地表达。该表提供了现有财务报告信息(GN或BN)和决定未来投资收益的未来导向事件(高盈利能力或低盈利能力)之间的概率关系。

二是历史成本更具可靠性。SFAC2认为,为了可靠,信息必须如实表述且具有可验证性并保持中立。当财务报告信息由于管理当局的误导而变得有偏倚时,必然造成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失误,则信息就不再誉为真实和可验证的,即缺乏可靠性。历史成本由于以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为基础而更具可验证性,并减少管理当局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而更具可靠性。

让我们回到表一中,运用投资理论中的信息系统,能更准确地描述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根据表一,不难看出,相关的信息系统的主对角线概率越高(0.80,0.90),意味着现有财务报告信息和公司未来经营状况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越有利于甲对公司将来股价及分红的可能性作出合理判断,越和甲的决策息息相关。可靠的信息系统的主对角线也很高。准确性是可靠性的重要组成。可靠的财务报告有较高的准确度,即少波动,它使得预测相应的经营状况和收益的把握加大。对每一种事件而言,主对角线概率越大,波动越小。可见,相关性和可靠性对信息含量的有用性均必不可少。在理想状态下,可使主对角线等于1,即财务信息完全相关和可靠。而在实现中,往往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均衡。比如,对A公司而言,可以通过改变历史成本为公允价值计量其资本资产,结果导致相关性的提高和可靠性的降低,即主对角线概率增加,而副对角线概率的减少。这使得相关性和可靠性有时存在此消彼长的情形。如何合理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达到相关和可靠的优化,向来是会计界的难点之一。这正是投资决策理论带给财务会计的启示。

参考文献:

①汤云为、陆建桥:《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国际动态和我们的思考》,《会计研究》1997年第1期。

②葛家澍主编:《中级财务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③李心合:《论决策有用学派的理论与现实困境》,《当代财经》1996年第5期。

④陈建根:《证券市场环境下若干会计问题研究》,《当代财经》1998年第5期。

⑤何永明、陈文斌:《现资组合决策模型与风险偏好》,《投资研究》1998年第6期。

⑥吴明礼:《投资组合理论与我国财务实践》,《四川会计》1998年第2期。

⑦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1997年第12期。

⑧WilliamR.Scott:“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PrenticeHallIn.1997.

篇4

事业单位会计是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反映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国家预算情况的会计。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对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事业单位的职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模式定位问题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采用了“准则”加“制度”的模式,即由《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组成,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就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原则和会计核算方法作出的规定,也是事业单位进行价值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必须遵循的标准和原则,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较大,但内容却不可能过于具体,而会计制度尽管内容比较具体,但却又是以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为设计框架的,这样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之间就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由于现阶段我国的事业单位涉及的行业较多,其经济规模、业务活动方式、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核算的要求和管理水平差别较大,仅以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难以满足所有事业单位核算的要求。

(二)预算和执行缺乏约束力

事业单位预算和执行缺乏约束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各部门停留在自己既得利益上,力争在上年基数上有所增长,实际工作中没有按零基预算进行编制,影响了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二是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三是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用于维持日常公用支出,没有做到专款专用。四是有的预算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重拨款而轻管理,重预算审核而轻实际效果,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

有些部门、单位缺乏相互制约的财务监督机制,单位会计出纳由一人兼任,移交不规范,内部会计管理失控,给违法违纪行为造成可趁之机。有些部门、单位赊账过多、过滥,不能实行统一有效管理。有些部门、单位为了地方利益,置国家政策法规于不顾,不仅擅立收费项目,而且截留国家专项资金或单位应交财政的收入。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是却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

(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核算的问题

1、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只核算其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通过提取修购基金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制度中对诸如固定资产的计价、增加、转出、报废和毁损以及盘盈盘亏等会计业务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当然,这是基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收付实现制”原则而考虑的,但是这种核算方法存在着很多硬伤:(1)固定资产价值严重背离,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与现时净值相差越来越大;(2)虚增净资产,以帐面原值核算固定基金,使净资产指标不能如实反映资产的现实状况,这实际上与净资产的“净”字相悖;(3)成本反映不完整,违反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一方面,在购建固定资产时,借记“事业支出一设备购置费”、“专用基金一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科目,这样虚增了事业支出;另一方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又人为地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成本,虚增了盈余。

2、“低值易耗品”科目缺位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规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2)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以及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如按此规定,那么事业单位大量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办公设施诸如电话机等,也应在固定资产中核算,而这类物品易损坏,更换也比较频繁,核算的工作量较大,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这类物品的价值只能越来越低,故应在“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更为合适。

二、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的思考

(一)完善和健全会计法规制度

在法规体系建设上,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完善其配套措施,注意各相关法规的衔接,避免执行的混乱,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会计各项工作及监管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堵住会计核算不规范的法律漏洞。同时,加大会计法规实施力度,强化单位负责人的第负责人意识,增强法纪观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除要求及时整改外,应严格依法处理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二)细化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细化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会计基本准则和会计制度之间制定相应的会计具体准则。具体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有关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它既是对基本准则的一般原则的具体化,也是对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的进一步延伸。近年来在会计改革方面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趋同,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核算体系的快速发展对事业单位核算体系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事业单位核算体系需要改革、补充和完善,适时出台相关的具体准则,应是满足新时期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

(三)深化预算管理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后,将建立起一个把所有支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实行部门预算,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推行政府采购的公共财政管理框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量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财务管理的内容将更加丰富,预算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管理方法就不得不发生一些变化。

篇5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对旧制度的变革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原有的医院会计制度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医疗体制改革发展需求,医院作为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制度改革急需快速进行。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完善医院会计管理制度,国家将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作为各项改革事业的重点之一。2009年我国就医院的会计工作征求改革建议,通过两年的意见整合与完善,2011年在部分医院进行试运行,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医院开始运行实施。新医院会计制度弥补了旧制度中资产、负债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等不足,对旧制度实施了极大的变革。

(一)以权责发生制为计量基础,重视成本核算

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改变以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结合并用的模式,采用以权责发生制为计量基础,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实现收入和费用的合理配比,降低医疗日常的运营成本,强化医院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取消修购基金计提,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和累计折旧的差额确定固定资产的净值,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处理,真实、准确的反映医院资产的价值。将医疗、教育、科研进行合理划分,规范收支管理,将医疗、药品合并进行核算,不再进行费用分配,对药品等材料进行实际成本法核算。“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投资收益”等科目的设置体现了医院对外进行投资的内在需求,合理利用闲散资金,逐渐完善了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二)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将医院的全部收支情况都纳入预算管理的内容,建立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双基础和双目标的新会计核算模式,维护医院财务核算与预算管理监督的科学性、完整性,消除了旧制度重核算、轻预算、不严谨的财务管理理念。增添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对国库集中收付款项进行改革,将财务信息与预算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医院规范运营。

(三)完善会计报告体系,进入报表审计制度

新医院会计制度完善会计报告体系,更改了旧制度中资产负债表、医疗收入费用总表和明细表有关事项和排列组合方式,并新增了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等报告内容。此外,新医院会计制度还新增了报表审计制度,对年度财务报表进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出具准确的审计报告,真实、权威的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和医疗经济业务发展情况,对医院实行内外部全方位监督体系,及时进行财务信息对外披露机制,为医院财务管理决策和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核算尚未完善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规模不断加大,医院资产的备用库存量逐渐增多,资产分布较广,高科技医疗设备居多,当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或设备使用频率降低时,固定资产的价值将会贬值,加上大型医疗设备的初始投资金额较大,成本回收期较长。随着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存在大量的资产减值风险,如果不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就会虚增资产的市场价值。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和残值的处理方法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会出现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

(二)药品计价不完善

新医院会计制度规定药品在发出时采用个别计价法,但医院的药品存货品种较多,流转速度较快,价格变动较大,个别计价法很明显的不适合运用在对医院药品的管理上,无形中加大了医院库存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量,降低了会计处理效率。此外,药品差价收入的确认制度还需不断完善,新制度要求医院具备公益性的管理模式,对药品实行进价销售管理,但在实际销售的过程中,部分药品是进价销售的,但仍有一部分药品的销售价格是加成之后的价格,进价核算使得药品差价收入变得更为隐蔽。

(三)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相对滞后

我国大部分实力不强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都相对比较滞后,现有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和其他医疗信息软件还无法完全跟进目前医疗事业发展的需求。很多医院还不具备科学、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医院各个部门需要的管理软件不同,在各部门数据衔接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数据的收集和录入存在工作量较大、问题处理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医疗纠纷事件会计处理不明确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知识和患者法律知识得到广泛普及,社会大众越来越注重个人身体健康问题,病患对医疗设施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医患矛盾不断加剧,医疗纠纷和医疗赔偿事件不断出现,使得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不断提高。但是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医疗纠纷事件的会计处理方法没有明确、清晰的规定,医疗赔偿的具体细则仍不健全,医疗赔偿费用的核算工作盲目、含糊不清,没有达到医院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的执行标准。

三、有效执行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对策

(一)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医院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固定资产的成本管理,规范管理环节和程序,对大型的医疗设备应实行单项设备核算,并及时做好跟踪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固定资产盘点清查,确保账实相符,做好资产成本效益分析,掌握资产使用管理情况。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定期对医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及时掌握并记录固定资产因设备更新、损坏或市场价格变动而引起的资产减值,会计人员要及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借助软件系统对医院固定资产实行多点式动态管理,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增加财政补助,实行药品零差价

对于医院药品的计价核算管理可以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进行,通过HIS系统实行繁多的药品计价管理,减轻了相关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及时、客观的反映医院药品的收发存情况,提高会计处理效率。政府对医院药品应适当增加财政补助,加大医疗保障基金支付,缓解医院资金周转不畅通的问题。转换以药补医的理念,杜绝药品加成计价行为,不断完善药品收入比例,可以以医院科室的不同制定药品收入比例标准,并将医院药品的收入情况作为量化考核管理的依据之一,加大各科室领导的监督力度,深化医疗价格体系改革制度。

(三)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共享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要不断提升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水平,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增强各级政府的主导意识,建立统一的医院经济活动信息管理系统,避免重复大量投资,出现信息孤岛等不良现象,促进医院资金、医疗业务和信息的一体化管理与集成运作模式。建立健全的网络管理体系,结合医院实际运营情况选择适用的软件核算管理模块,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维修、升级管理,确保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准确。及时提取有效的会计信息资料,注重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方案,加强各部门、各科室数据信息接口有效嵌入,实现信息系统实时共享,确保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

(四)预提医疗纠纷事故赔偿金

我国医院的医疗纠纷事故发生频率较多,严重影响了医患之间的关系,政府和医院应不断加强医疗知识的普及力度,医患之间应相互理解,从根本上解决医疗纠纷事故。对于医疗纠纷事故风险应进行预提准备,明确医疗赔偿费用的核算制度,及时分散财务风险,医院可通过“预计负债”科目,科学的分析每项医疗纠纷事故存在的风险程度,通过计提比例核定赔偿金额,做好医疗纠纷事故赔偿金的预提工作。

四、总结

我国新医院会计制度在修订时借鉴了国内外非营利组织成熟的会计经营,推动了医院发展的步伐,但新制度的实施还存在不足之处,急需解决和完善,因此应不断地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建立属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形势的会计制度,规范医院会计制度和管理办法,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快速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惠小凤.在公立医院新会计制度执行中的几点体会[J].会计师,2014,(8):76-77.

篇6

Abstract: China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of the late start, but development rapidly. Especially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of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quality directly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requirements also more and more high. Based on the actual work experience and work often appears the ques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solutions. Think engineer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lay the foundation.

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the problems and the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疑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测绘工作也是如此,尤其是大型测绘活动,技术复杂程度高,工程的建设周期长和组织的管理难度大。目前在我国的测绘管理体系中,缺少专业外部质量控制等问题。都是在最后验收时才被发现。而这时问题已经难以处理,给投资方和建设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而,有必要加强对测绘工程的监管和控制。

二、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意义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不仅关系到测绘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科学决策,还对顺利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此外,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作为测绘单位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统一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测绘事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是《测绘法》赋予测绘工程生产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职责,也是测绘行业依法开展测绘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标准,还是提高测绘行业管理能力、控制能力、监督能力以及服务能力的重要条件。对此,测绘工程生产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要切实把测绘质量管理与控制作为加强测绘管理、监督、控制的重要内容,逐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管理与监督,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全面推进工作创新,强化测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测绘事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整体质量与水平。

三、实际测绘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当今社会的测绘工程日益变大,其的业务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在一些大型的测绘工程中有时会存在几个或者是十几个的作业队伍同时进行。测绘单位在其的质量控制方面都有自己的做法,即作业工作人员校对成果与成图,然后通过相关单位等相关责任人员进行检查和验收;但是这种管理方法适合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技术人员、技术力量、作业时间以及业务水平等差不多的情况。由于作业队伍的方法不一致,使得工程的整体的质量不能够得到保证。测绘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具体的如下:

(一)、通常情况下,测绘的成果都是在工程完成后检查的,作业进度的调控困难。因而,导致在测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事后必须返工,延误测绘的工作进程。

(二)、通常情况下的测绘结果都是由同一作业单位检查。检查不严格。然而,在测绘过程中同一作业单位的人员之间就或多或少的存在人情、情面等的问题,许多的检察人员的检查过程中就会怠慢,从而导致测绘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在一些测绘作业单位中由于测绘的任务多,时间又紧迫,从而导致技术人员和指派的检查员都不得不投入到测绘活动中,造成分队级的检查工作不能够正常的进行,有时全部的都由大队级检查,使得中队级的质量保证部门形同虚设。

(四)、测绘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解决。由于测绘工程的不断的壮大,测绘的作业队伍也是日渐扩大,这就导致作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层次不齐。在作业的过程中不断的存在这样那样的差、漏、错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后,相关部门的作业人员又不能够及时的解决问题。

(五)、测绘结果数据和管理混乱。一些大型的测绘工程一般都是利用招标的形式选择多个作业单位进行同时作业。由于这个不同的测绘单位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他们之间的技术标准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最后的测绘结果混乱。

四、控制测绘质量的措施

(一)、保证体系在测绘工程质量中的作用

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是利用已制定的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方法和工作程序,及时的获取工程质量信息,同时对获得的质量信息进行合理的判断、加工、存储及传送,最后将得到的结果反馈给相关的部门。在质量保证体系的要素主要有信息管理、工作标准、工作目标、评价标准以及管理点、程序标准和组织标准等。是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的基本的组成单位。其主要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着几大过程。完善管理机制。许多的测绘问题都是由于工作单位不严格按照标准执行造成的。因而,各个作业单位要加强测绘检测的监管力度,切实的做好监测、校验测绘仪器等的相关工作,严格的履行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

(二)、加强测绘工程数据的检查。检查图像数据。在数据的整理和转换的过程中,由于失误会造成缺边、悬点等问题,因而相关单位要仔细检查图形中的数据。对属性数据进行检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表结构的检查、字段值的检查、重复编号的检查、字段值范围的检查以及枚举检查等。检查风格。风格检查主要是指对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由于不一样的软件的符号方式和符号库之间存在不同,使得不同的测绘平台的下线型、线宽以及颜色等图形数据不能相互兼容,因而,必须利用要素编码将不同的要素对应起来,这样才能解决不同平台之间由于数据转换而改变风格的问题,从而使风格的转换得到保证。检查拓扑。软件不同其的拓扑关系也不尽相同。因而,作业人员必须进行相应的拓扑检查,及时的发现拓扑关系是否正确,一旦出现拓扑关系不正确要及时的进行重建。

(三)、测绘工程的过程控制

要时时刻刻的对测绘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通过自查、校核以及审查等方法来实现测绘过程的控制。还要注意,清除测绘产品的标识记录和数据输入、计算、输出以及绘图中得各项错误,严格的记录测绘数据。

(四)、验收阶段的监控

在验收阶段,工作人员要注意以下几点:检查方法要正确;技术指标要全面;技术参数要合理;检测仪器要精确;有无通过法定的检查机构检验并合格;检查过程的检查记录是否通过审核等。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必将给测绘工程带来新的挑战机会,所以测绘部门要加强测绘工程的管理和监管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积极性,保证测绘工作精确、快速、可靠。

参考文献:

[1]、 蒋明哲. 测绘工程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32)

篇7

关键词:房屋测绘;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一、房屋测绘的重要性

1、房屋测绘对城市的规划建设起重要作用

房屋是城市建设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之一,城市规划建设水平的高低能反应出城市的物质建设和居民精神生活的文明程度,合理有效的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离不开对房屋的测绘工作,房屋测绘在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对房地产的布局、造型结构及用途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房屋测绘在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当中不仅仅包括事先的测量工作,在对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总结后,会得出很多有关如何进行城市建设的许多其他相关数据,在进行下一轮的房屋测绘时这些数据会为更好的进行房屋建设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

2、房屋测绘在房产交易中发挥巨大作用

房屋测绘在房产交易的过程中,房屋测绘能为房产买卖的双方提供专业的技术参考。房屋测绘根据目前的现有的城市建设水平和要求,绘制房屋建设的基本图纸和房屋分布图,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形成简单明了、清晰易懂的城市房屋分布平面图,进而形成一个健全明了的控制网络。方便以后在房产交易过程中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在城市的不断建设中,不断地丰富这个网络,进行不断的细化,经过不断地发展和更新,在以后的房产交易中就能为房屋买卖双方提供更加直观明了的图形样式参考。

3、为城市建设的其他相关部门提供帮助

房屋的测绘工作不仅仅为城市的规划部门提供帮助,在拆迁部门、开发部门、税收部门、保险部门等相关部门都能够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帮助。为这项相关部门提供制定政策时所必须的相关参考依据。

二、房屋测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房屋测绘工作在房屋建设及房产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在房屋测绘的实践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各相关部门要首先从自身寻找原因寻找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

1、没有签订房屋面积计算的委托书,当问题产生时,容易出现房产测绘方和开发商之间的相互推诿。由于对房屋测绘在实际工作中作用的忽视,房产测绘方对实际的测绘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对待,导致在测绘过程中出现没有技术含量的失误,而房屋的施工方在施工时,又没有清楚的认识到房屋测绘的施工图对房屋建设的重要性,因而,导致在房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而双方又互相推诿,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2、房屋测绘方的预测数据统计和现实情况的实际数据之间的误差的存在。虽然房屋测绘方根据理论的数据制定出一套理论上可行的施工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施工误差过大或是施工方没有根据图纸的方案变更施工方案而造成合同面积与施工面积的误差超过3㎡。那么施工方就应该承担误差过大所产生的损失。

3、缺少必要的审核部门,缺少对图纸资料进行正确性、可行性、可变更性等方面的审核工作。没有经过会审的图纸经常会出现图纸前后不一样的情形,例如平立剖三面的不同数据,施工图与结构图不统一的现象。如果建立相应会审制度就能够避免这些错误的产生,在施工中就不会误导开发商而出现检测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图纸不一样,产生重大的施工事故了。

4、从业者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且门槛较低,没有统一的准入机制,导致技术从业人员的水平各有不同,在一些需要经过换算的数据上,由于从业人员本身对房屋测绘这一工作没有专业的系统知识导致对房屋测绘工作的出现模棱两可,知识匮乏的情况。还有部分从业人员,对新知识新技术没有及时的进行学习和应用导致在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或是复杂问题时不能及时的运用新知识加以解决,容易在工作中出现失误。

5、没有建立完备的房产档案管理和资料数据库。对每次房产测绘的测绘数据结果进行入档保存,便于以后的查阅,这种数据的原始积累对以后的房屋测量和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利于以后的长远发展。

6、房屋测绘人员及实际操作人员没有形成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嫌麻烦且不认真读图或是读图不细心,测量数据时不精确,使人为误差过多,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

三、房屋测绘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为了解决房屋测绘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让房屋测绘工作能够在实际的房屋建设当中真正的发挥作用,使房屋测绘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有必要在工作实践中,采取正确的方法引导房屋测绘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各部门提出几点必要的意见,具体包括:

1、建立明确的责任追责制度,为了避免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双方相互推诿,责任无法落实的情况,在房屋施工前,先签订委托合同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行事,这样做不仅能提高房屋建设各方的工作效率,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还能提高房屋测绘工作的准确性,提高施工方的工作认真度。

2、建立审核部门,确立图纸的会审制度。在房屋测绘部门设计出相应的施工图纸并交由开发商实际操作之前,先由审核部门进行会审,进行审核对施工图纸的正确性、可行性等各方面综合审查之后,房屋测绘部门在进行相应的修改,修改后再经过一轮的修改,如此建立了一套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的会审制度,保证了正确率减少了房屋建设的误差的增大。

3、建设健全的房屋测绘工作队伍,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在日常的工作中,开展必要的培训课程,鼓励技术人员间的相互交流,营造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测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建立统一的房屋测量标准体系,具体包括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规范软件测绘软件的市场,形成统一的标准化软件系统,确立房屋测绘的标准术语等方面。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图纸制作者和执行者之间使用不同的解读标准,出现工作失误,造成经济损失。

5、建立完善的房产档案管理和资料数据库,在相关部门之间形成房屋测绘检测数据的统一档案库或是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存档,既方便了企业自身使用数据时的需要又方便其他相关单位的数据查询。各个单位在进行方案的制定设计时,能有所参照,互相借鉴。

6、建立统一的考核与奖惩制度。这是公司管理体制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对员工进行物质上的奖励或是惩罚,会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自然也会用认真敬业的态度对待工作,避免由于粗心或是不认真而产生的工作失误。当然,要从本质上提高员工的工作态度,这与公司的企业氛围有很大的关系,从长远上看,营造积极健康、认真负责的企业氛围感染员工是非常必要的。

7、在对一些复杂的数据分析过程中,需要发散思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在对非典型型曲线的几何图形的实测问题上,很多情况下,为了追求曲线美或是由于施工失误会产生非典型几何形状,由于是由不同的原因导致的结果,就必须要分开论述不可一概而论。如果是为了追求曲线美那么在测量时应选取几个合理点进行测量,如果是由于误差而导致的,那么因为实测比较困难所以通常采用分割的方法解决。

结束语

房屋测绘在房地产测绘中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房屋测绘不仅关系到房产行业的发展,还关系到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房屋测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民生问题。近些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其中占较大比重的是商品房,开发商和消费者多因房屋的面积问题产生一系列的冲突和纠纷。因此,为了商品房交易的顺利而有序的进行,必须做好房屋测绘工作。

篇8

(一)医院缺乏相应意识

医院在管理上要想取得较快的发展,必须先要解决意识缺乏的问题。医院会计内部控制是医院在进行内部管理一项较为重要的环节,但是由于我国的医院常年来经营方式的问题导致医院的内部管理不够。医院中的工作人员资金意识淡薄,不能很好将医院的资金运用得当,大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内部管理对医院发展的优势,因此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资金意识与管理意识,将医院资金运用到正确的道路上,有效的促进医院管理的发展。

(二)专业人才的稀缺

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但是在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工程的建设中,缺乏专业的人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内部工程的建设中缺乏大量的专业型技术人才导致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建设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医院内部的问题,由于医院内部的工作人员意识薄弱,导致自我控制能力低下,职业认知感弱。医院的会计内部控制的建设主要是通过电脑进行操作从而实现对管理的加强,由于科技的不断加强,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再适用于现今的医院管理,医院管理更多的引用了科技的管理方法,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大,人才缺乏的弊端日益显现。此外医院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够,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容易导致机密文件的泄露,对医院的发展不利。

(三)缺乏健全的控制体系

传统的医院内部管理系统由于没有与科技相结合,因此操作过程十分的繁琐复杂,不易掌握,从而导致医院的内部管理效率低下且错误频出,大多数的医院在管理中未将责任分配制度进行完善,导致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责任落实不到位,在后期责任问询上得不到有效的落实。此外医院也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医院在后期的管理上出现各方面的问题,不利于医院的内部管理。

(四)人员素质低

随着近几年会计内部控制的发展,由于会计的工资较高,导致大量的人员涌入该行业,大多数的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技能,实践能力较弱,导致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建设中出现问题却又得不到更好的解决。

二、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医院的内部控制

为促进医院会计内部控制更好的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医院内部的管理,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意识,只有加强医院工作人员的意识,员工的工作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医院会计内部控制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不仅要从员工做起,医院的领导也需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对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视,加强对资金的投入,实现科学的管理,促进医院会计内部控制更好的发展。

(二)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的人员

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工程建设技术复杂,工程难度大,因此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但是我国目前的技术人员较少,导致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建设的不完善,因此必须要培养大量技术人员投入工作中去。因此高校应加强对此专业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医院也需要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增强现有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从而能更好的促进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发展,更好的为医院服务。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着国家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开始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去,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便利,因此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也需要加强信息化的建设,跟随时展的步伐。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医院工作的开展带去了极大的便利,档案整理与保存、机密文件的整理等工作都变得十分简单。依据医院当前得发展创新管理系统,加强硬件设施,实现更好的私密功能。因此医院只有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符合现今社会对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

(四)充分发挥审计功能

篇9

一、 测绘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1、作业进度的调控困难

通常情况下,测绘的成果都是在工程完成后检查的,因而,导致在测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事后必须返工,延误测绘的工作进程。

2、检查不严格

通常情况下的测绘结果都是由同一作业单位检查。然而,在测绘过程中同一作业单位的人员之间就或多或少的存在人情、情面等的问题,许多的检察人员的检查过程中就会怠慢,从而导致测绘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3、中队级质量保证机构形同虚设

在一些测绘作业单位中由于测绘的任务多,时间又紧迫,从而导致技术人员和指派的检查员都不得不投入到测绘活动中,造成分队级的检查工作不能够正常的进行,有时全部的检查工作都由大队级检查,使得中队级的质量保证部门形同虚设。

4、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解决

由于测绘工程的不断的壮大,测绘的作业队伍也是日渐扩大,这就导致作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层次不齐。在作业的过程中不断的存在这样那样的差、漏、错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后,相关部门的作业人员又不能够及时的解决问题。

5、测绘的结果杂乱无章

很多测绘工程都是采取招投标的形式,挑选出几家比较合适的作业单位共同作用。但是,这些作用单位之间存在的水平差异很大,执行的技术标准也不尽相同。所以常常令测绘的结果略显杂乱。

二、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三大要素

1、设备的要素

测量仪器设备是测量人员对工程施控的有力武器,对于测绘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正确使用、科学保养仪器是延长仪器使用年限,保障测量成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由于测量工作是在室外进行,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等都会影响测量仪器设备的使用,因此,正确使用、科学保养仪器可以说是每个测量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2、人员的要素

人员是质量管理的核心,是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主体。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操作熟练程度,责任心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测绘工程的质量。人员的资质,培训,再教育,技术交流等是人员管理的重点。在所有的测绘工程作业人员中,在同一作业单位同一任务中,检查员、审查员、校核员三个岗位不可由同一人员兼任。

3、文件的要素

文件是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保证。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于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质量记录。企业实现以质量为中心的长期或年度经营目标与个人目标相融合,最终实现共同目标。质量的目标管理层层设定目标,强调重点管理,它不代替日常管理。

三、加强控制测绘质量的有效措施

1、测绘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是利用已制定的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方法和工作程序,及时的获取工程质量信息,同时对获得的质量信息进行合理的判断、加工、存储及传送,最后将得到的结果反馈给相关的部门。这样可以改善工程中各个要素,控制整个工程使之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保障工程的质量。质量保证体系的要素有信息管理、工作标准、工作目标、评价标准、管理标准、程序标准和组织标准等,这些都是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的基本的组成单位。其主要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几大过程。

(1)完善管理机制。针对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日益壮大的测绘工程,相关的测绘部门要完善测绘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测绘标准和测绘技术指标,使得测绘管理日益的健全,测绘的质量逐渐得到提高。

(2)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许多的测绘问题都是由于工作单位不严格按照标准执行造成的。因此,各个作业单位要加强测绘检测的监管力度,切实的做好监测、校验测绘仪器等的相关工作,严格的履行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

2、 加强测绘工程数据的检查

(1)检查图像数据。在数据的整理和转换的过程中,由于失误会造成缺边、悬点等问题,因而相关单位要仔细检查图形中的数据。例如,检查图形中的错误记录;检查图形的面积;检查行政区域面积和行政区域内的图层的图版面积之间的误差;进行缝隙检查、校正检查以及重叠检查等。

(2)检查属性数据。对属性数据进行检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表结构的检查、字段值的检查、重复编号的检查、字段值范围的检查以及检举检查等。

(3)风格检查。风格检查主要是指对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由于不一样的软件的符号方式和符号库之间存在不同,使得不同的测绘平台的下线型、线宽以及颜色等图形数据不能相互兼容,因而,必须利用要素编码将不同的要素对应起来,这样才能解决不同平台之间由于数据转换而改变风格的问题,从而使风格的转换得到保证。

(4)检查拓扑。软件不同,其拓扑关系也不尽相同。因而,作业人员必须进行相应的拓扑检查,及时的发现拓扑关系是否正确,一旦出现拓扑关系不正确要及时的进行重建。

3、人员的相关管理

(1)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总工程师应针对工程项目制定各项测绘资料管理制度,及测绘技术人员工作职责,并监督实施,确保测绘人员各尽其责,使得测绘工作能按规定按要求有条理的实施。

项目总工程师应充分重视测量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测绘技术人员进行测绘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对拟实施的测绘方案进行审核。

(2)测绘主管工程师

项目总工程师应任命一名责任心强,测绘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担任测绘主管工程师,主管工程师应负责施工测绘方案的具体实施,日常检校与维护,及时向项目总工程师汇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4、测绘工程的过程控制

时时刻刻的对测绘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通过自查、校核以及审查等方法来实现测绘过程的控制。还要注意,清除测绘产品的标识记录和数据输入、计算、输出以及绘图中得各项错误,严格的记录测绘数据。

5、验收阶段的监控

在验收阶段,工作人员要注意以下几点:检查方法要正确;技术指标要全面;技术参数要合理;检测仪器要精确;有无通过法定的检查机构检验并合格;检查过程的检查记录是否通过审核等。

综上所述,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设备、人员、文件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的控制。同时,还要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从每一个细节、每一处小的环节来控制测绘工程的质量。 质量改进是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改善质量管理系统、促进质量管理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所以测绘部门要加强测绘工程的管理和监管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积极性,保证测绘工作精确、快速、可靠。

参考文献:

[1]骆祖萌.对测绘工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

[2]宁津生,杨凯.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新进展[J].测绘科学,2007,32(2):5.12.

篇10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1 GIS技术与房产测绘 

1.1 GIS技术概述 

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作为一项高新技术,计算机系统的突出特征就是同时能够处理空间数据以及属性数据。 

1.2 房产测绘概述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利用先进的测绘仪器、测绘技术等对房屋建筑物或者与之相关的构筑物进行调查和测量,掌握房地产的区位位置、数量、所有权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形的绘制,这样的技术被称为房地产测绘。而房地产测绘信息管理系统是指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GIS技术、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化成图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建立一个标准化的、要准确的共享型房地产空间数据库,能够为“数字房产”的发展提供基础平台,为公众提供优质完善的地理空间数据。测绘成果能够为房地产产权的管理、房地产的开发管理、交易管理以及费用收取、税务征收、法律仲裁等房地产管理活动相应的支持,同时能够帮助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等工作提供基础性的数据信息。 

1.3 基于GIS技术实施房产信息管理的意义 

在房产测绘信息管理中引进GIS技术,能够将信息管理工作和房地产地形图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房地产实施精确的定位,形成以图管证的模式,进而房地产办证的流程能够高效、准确的完成。通过GIS技术,只要是区域范围中的房地产都能够实施数据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如对房地产的密度和容积率进行分析计算,便于相关部门掌握城市住房的情况,有效地改善了传统房地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各类纠纷的发生。 

2 实现基于GIS技术房产测绘信息管理系统的要点 

要实现房产测绘信息管理系统,首先要实现图文一体化。房产测绘是当前房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收集的地理空间数据信息必须和房地产产权管理中的属性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之间能够相互查询。如实施图文一体化管理过程中,将房产的产籍号作为关键字段将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相连,实现二者的动态连接;第二个要点是满足面积分摊的需求,在房产测绘管理中面积分摊的方法与手段多种多样,但是分摊工作一定要基于相关原则和规定,因为房产的面积与购买者的利用是切身相关的,采用正确的分摊方式非常重要。在房产测绘信息管理系统中,基于国家技术监督局的相关规定,对于单一功能的住宅,公用面积分摊给整栋楼;非单一功能的住宅则需要详细规划,避免出现前后不一的现象;第三个要点是确定好房屋的产籍号,图号、幢号等共同构成房屋的产籍号,在录入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信息分门别类。 

3 GIS技术在房产测绘管理及房产测绘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3.1 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与目标 

房产测绘信息系统设计原则:为了确保能够快速准确的对房产测绘数据资料实施编辑处理与修改等操作,将GIS技术的要求和特征与本系统的开发要求结合起来拟定以下设计原则:首先是简洁化的原则,确保用户操作过程不会过于复杂,界面与操作流程简化;第二是可扩展性的原则,在满足现有要求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系统的扩充,基于用户需求的发展留下一定的余地,便于今后的升级与扩展;第三,功能与数据的完备性原则,不会出现功能缺失造成用户的体验不佳;最后是具有较好的容错性,系统不会因为操作错误等现象崩溃。 

房产测绘信息系统设计目标:实现对房屋建筑物分层图以及分户图的管理;对建筑物中每层每户的信息管理;能够对收集的数据信息实施计算与管理,并将计算流程保留;能够实现分层与分户图纸的输出和查询。 

3.2 房产测绘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房产数字化测图子系统:通过各种测绘设备与仪器,收集房地产的信息与地形图,通过dbs的形式建立房地产的地形库,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系统中还应当满足各类格式软件的导入,以及图纸的输出; 

基础测绘子系统:主要实现属性信息数据的输入、转入地理空间信息资料、多种格式的数据转入,基于初始的建库工作,提供图形与属性编辑的功能,建立属性与外挂数据库; 

项目测绘子系统:以每幢楼作为单位,将权属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建立对应关系,利用CAD的编辑功能实现对分层图与分户图的修改调整,同时满足面积测算的要求; 

图形编辑子系统:实现图像的绘制,能够将收到的建筑工程图纸或者是测到的草图录入到图形编辑工具中进行绘制,同时能够计算出各个封闭面的面积,基于查询修改的模式将房屋的阳台与套内相联系,标注公用面积,便于分摊工作的开展,基于楼层属性设置工作生成分层图与分户图,标准其尺寸与面积。计算过程完全有系统实现,标定工作完成后形成图层,出图过程中图层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

查询统计子系统:基于户主的姓名、建筑的层型等能够实现单独或者组合式的查询,包含分摊面积的由来。统计相关区域中某时间内所办理的建筑物的总量、总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户数等。 

测绘成果管理子系统,实现房产信息数据的集成与汇总,将分层分户图导入到GIS的图形库当中,建立属性关联,实现对丘、幢、户之间的相互查询,为用户提供定位、查询、统计等服务,同时可以将报表输出; 

测绘业务管理子系统:对房产管理中的业务进行分类,组织业务办理流程,基于业务流程实现对数据的修改; 

系统维护子系统:配置系统运行中的数据库与图形服务器的参数,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对不同用户的使用权限进行定义。主要包含环境的配置、编码和体系的维护管理、符号库管理、设定用户权限以及词典的更新。该子系统能够实现房屋地址的维护,优化改进GIS图形数据与属性舒数据的管理工作。 

3.3 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界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