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安全生产风险识别的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1 09:09: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安全生产风险识别的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安全生产风险识别的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一、电力单位生产安全管理内涵

电力单位生产风险管理主要是说的是电力公司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对于风险控制原理、预防、处理方式的科学合理性,借由分析研究、评价系统、电网营运、技术人员、交通物流等各个方面,有目的得创建出预防控制风险的科学方式,创造出高效、性价比高、实用的管理控制风险的方法,经由生产风险控制,电力单位能够有效的防止单位在生产运营的过程中有人员出现伤亡的情况出现,从而实现对电力单位的安全管理控制、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标准。电力单位在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当中,有着十分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服务范围较广,牵涉到国防军事、教育机构、农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各个行业,我们不难看出电力企业的生产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电力安全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的对于电力运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不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有可能引起分布广泛的电网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电力单位风险管理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对此,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认真、细心、踏实等工作态度,并且对于各种电力运营设备和理论知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电力运营突况、排除机器以及线路故障,从而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电力单位负责综合配电、发电以及电力供输等主要职能,对此系统资产和风险预防能力都要有最高级别的指标要求,只有把电力企业生产安全工作做好,才可以发挥电力公司各个方面的核心服务价值,并且保证其运营效益。

二、电力单位生产风险管理和实际运营

电力单位风险生产管理可以将其划分成一项管理理论课程,其主要是针对管理控制和引发规律所展开的体系研究。电力单位在安全生产过程当中,实行风险管理、应当建立起工程科学管理的概念,围绕着识别、评估以及监督管理处置风险,保证电力供应正常、生产营运安全、高效、科学合理。另一方面,应该确定电力生产管理目标,减少事故发生概率、最大化降低经济损失。再者,需要注重事故预测系统的研发,从而进一步的优化电力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成果。电力单位的安全生产是风险识别的切入点,能够对电网系统当中潜在的隐患进行认定。评估是认定的关键环节,借由定量定性分析研究来实现风险量化;控制是电力生产风险的重点,经由适应性策略和技术引进来预防电力事故风险的发生;监督管理就是电力单位减少风险的保证,综上所述,这些风险综合控制环节就组成了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经由风险控制实际研究分析,对电力单位安全生产合理的进行风险管理,必须注重各个事项管理控制内容的正常运行,把风险控制及时有效的运用到电力单位日常运作当中去,从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把安全管理效能发挥大最大化,让电力企业更优质、持续以及全面的发展。

三、完善电力单位现场生产的风险管理

电力单位应该把生产环节作为切入点,有效的加强风险管理,对于实际作业当中可能出现以及包含的不同危险因素提前做好分析研究一识别,并且使用科学合理的预防管理控制手段,最大化的减少安全事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理应在管理实践当中明确主要管理目标,就是针对现在生产工作人员违规操作行为、机器设备不良运行状态以及不健康工作环境的隐患采取综合管理的手段,有效减少不良影响。对于电力单位现场所出现的违规操作行为、机器设备磨损情况、应该借由概率计算分析、严重程度评估、风险预计等预防控制手段。对关键性电网设施应该做好其生命周期研究分析,对于有可能会发生的不良事故风险以及原因进行科学合理的识别、深入发掘、趁早把其风险进行管理、预防和消除,可以根据事故风险的严重程度、探测标准以及频度等进行综合评估以及等级分析研究,从而设计合理的管理控制方案。

在电力单位安全生产过程当中,为了能有效的提高风险预控,应该创建科学合理的综合管理控制预防系统,围绕着生产安全理念,建立起识别、评估与预防风险的信息数据库,这样可让风险职责、控制方式目标明确,就危险控制点位。可以借由图片、讲解等综合方法进行系统识别,这样更有利于员工深入了解、有效率学习以及目标掌握。对于电力生产机器设备进行风险控制,使用科学的方法对风险有效的使用规避、预防管理和风险移除等方式,最大化减少事故发生概率与探测度,将其风险潜在隐患及时消除。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风险管理在任何管理领域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需要对其任何环节风险都实施评估和管理,在风险管理执行以后再进行评估、岗位责任落实、复查以及改进等部分,这就说明这需要电力单位上下整体一心,全员参与,这才有利于风险管理工作全面展开。我们需要明确其特征、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创造健全的风险管理系统、完善现场风险管理、严格执行监督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电力单位安全生产风险预防控制能力,排除潜在隐患,减少不良影响。让单位运营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发挥行业核心作用,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有明,武丽,于强等.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2010(2):25-26.

[2]黄绘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22):27.

篇2

1.1安全基础。铁路安全基础是安全风险管理系统设计和有效运转的前提。安全基础主要包括明确铁路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的总体思路;明确安全目标,并使每名职工熟知,促使职工提高安全素质;明确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以及职能;明确安全文件制定的有关要求。

1.1.1总体思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实“三点共识”、“三个重中之重”要求,按照“规范管理,强化基础,盯控关键”安全工作思路,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为重点,全面构建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不断促进安全管理规范高效和安全生产超前防范,最大程度地消除和降低安全风险,从而达到预防、减少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后果的目的。

1.1.2安全目标。运用安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全面识别、评价安全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将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要求落实到安全生产岗位,实现风险管理与既有安全管理的有效融合,逐步建立程序清晰、职责明确、适用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形成机制健全、管理规范、覆盖全面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实现安全风险全面受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1.1.3组织机构以及职能。路局各专业处室为各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全面识别分析各系统安全风险事件,制定管控措施;各站段为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根据具体实际制定本单位安全风险管理细化预防和控制措施,编制相关控制手册;站段科室(车间)为本单位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具体落实部门:明确相关风险事件的分布地点,将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岗,落实到人督促班组长履行岗位职责,按标追究失职行为,开展安全风险识别教育,提高职工岗位安全风险意识,促进按标作业。

1.1.4安全文件制定。安全管理法规和文件的制定应主要包括:安全风险指导手册、安全生产规定、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风险管理办法、安全风险提示卡、安全风险控制手册、等方面。文件作为各项工作的开展依据,文件的管理应制定相应的制度。

1.2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功能之一,它通过系统的运行过程来实现。风险管理主要内容:教育培训、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内容。

1.2.1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应明确教育培训的目的、教育培训形式和方法、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1.2.2风险识别。铁路安全风险识别流程分风险信息资料收集、风险信息资料分析与风险信息库建立3个步骤来实施。风险识别数据库的建设要依据生产实践中进行动态管理维护,及时对照风险识别数据库中开展风险识别,不断调整和完善识别内容,确保风险识别数据库内容与实际相符。

1.2.3风险评价。铁路企业安全风险的评价是在安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开展的,目的是分出风险的轻重缓急。目前,风险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其每一种风险评价方法都具有相适应应用条件和范围,在进行评价时,我们需要根据风险识别的对象与类型,选择相适当的风险评价方法。并在风险评价方法的抉择上,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最实用的方法。

1.2.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铁路系统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目的是把风险置于把控之中。风险控制要从人和物两个角度考虑:人因素控制措施的核心是安全职业适性管理;物因素控制措施的核心是本质安全管理。对某一特定的危险源而言,究竟采取哪种措施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原则上应以消除性、预防性为主,降低性、应急性为辅。铁路企业只有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才可以说成功地管理了风险。

1.3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切实防范和有效应对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及对企业和社会有严重影响的各类突发事件,控制和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建立健全铁路应急管理制度应明确应急处置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组织机构以及职责、明确应急预案编制要求、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与培训制定工作以及及时做好应急预案评价与修订工作。

1.4安全监督。安全风险管理措施的落实,要通过一系列制度、规程、规章等,运行行政监督、专业培训、人力调配、工作制度等行政手段,来规范人员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来推动和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实现降低安全生产风险的目的。安全监督主要内容: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评价、检查和改进等方面。

1.4.1安全信息管理。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主要可以从对安全信息进行量化考核、安全信息检点、安全信息收集、安全信息分析与销号、安全信息上报、安全信息公布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并细化相关要求。

1.4.2系统评价。铁路安全风险评价是指各级铁路企业将防止铁路恶性事故作为首要任务,系统梳理铁路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全面评价铁路安全风险,制定落实整治方案和措施,有效提高铁路风险防范和控制水平。

1.4.3检查和改进。安全风险管理检查是针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监督和提出整改意见,要在风险辨识、评价、控制等运行现状调查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危险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结果,管理体系审查方案,依据要求优化配置风险控制系统,并对各模块进行评价、分析与改进。改进阶段要根据检查的结果,对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改进,对于成功之处要及时总结,不断提高,对于不足之处要提出更改方针、目标和其他要素。

1.5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铁路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其核心功能是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主要内容:安全文化内涵、目标、内容和建设途径。

1.5.1安全文化内涵。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类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以及工艺安全等。

1.5.2安全文化目的。铁路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是改善人的行为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创建企业安全文化是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的好办法,它能营造企业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念,有效地调节和控制人的安全行为,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

1.5.3安全文化内容。安全观念文化建设的内容是要加强心态安全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深化教育培训,使安全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来改变员工的行为,使之成为自觉的规范的行动。

1.5.4安全文化建设途径。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可以从:优化职工生活工作环境、加强安全发展理念教育、强化严格按标履职意识、筑牢安全第二道防线、积极组织开展活动等方面进行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

篇3

通信工程安全监理工作流程

篇4

1.前言

如何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电力建设中怎样才能做到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故,是项目安全管理始终如一探索的问题。火电施工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确保员工安全与健康的企业,才能保证企业生存,才能得到和谐发展。电力建设项目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加快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2.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2.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的对象是作业活动。火电施工项目作业活动的划分:作业类别一般可分为建筑、汽机安装、锅炉安装、电气安装、热控安装、金属结构加工及起重运输、送变电工程等。

风险识别的定性方法包括:直观经验法、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安全质量标准化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危险因素调查的方法来识别风险。

(1)直观经验法:直观经验法是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的危险性和判断出可能发生的事故或职业病。直观经验法简单、易行,但受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

(2)工作安全分析法:是把一项作业分成几个作业步骤,识别整个作业活动即每一个步骤中的危险源。

(3)安全检查表法: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如:电焊机风险识别,打×即是危险源)

(4)安全质量标准化法:安全质量标准化对设备设施、现场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进行打分考评。

2.2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判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后果的结果。也就是要明确:项目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造成损失的概率有多大;如果发生损失,需要付出多大代价。

火电施工项目风险评价常用的定量方法有:预先危险性分析PHA、“LEC法” 。

(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是指在一项工程活动前,列出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触发条件、现象等,然后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的分析,按照级别进行分级,并提出安全防范措施 。

(2)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性的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

2.3风险控制

(1)火电项目风险控制主要途径

技术控制:消除危险、控制危险、防护危险、隔离防护、保留危险、转移危险等。

安全防护措施:通过设置安全防护设施,达到本质安全化。如:高处作业设置安全网、水平安全扶绳。交叉作业设置安全通道等。

人的行为控制:重视教育培训,签订风险承诺书,做到人的行为规范化、操作安全化。

管理控制: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健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开展各类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风险,并落实处理措施;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事故应急管理,定期组织演练,提高职工逃生意识;作业前安全环境确认等。

(2)火电项目主要(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辨识的方法,找出火电施工项目存在的风险危害因素。不完全统计,以一台600MW火电机组土建安装为例,危险危害因素约1000余项,其中不可接受的或重大危险因素约有20余项。

(3)安全技术交底及施工作业票的执行

施工项目危险作业认真开展安全技术交底,有利于让作业人员认识到风险及其危险性,促使他们完善安全防护措施。

重大危险项目开展施工作业票执行,有利于各级、各部门监督其安全施工,消除风险。

以下作业均应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1)起重机满负荷起吊,两台及以上起重机抬吊作业,移动式起重机在高压线下方及其附近作业,起吊危险品;(2)超载、超高、超宽、超长物件和重大、精密、价格昂贵设备的装卸及运输。(3)油区进油后明火作业,在发电、变电运行区作业,高压带电作业及临近高压带电体作业。(4)特殊高处脚手架、金属升降架、大型起重机械拆除、组装作业。(5)水上作业,沉井、沉箱、金属容器内作业。(6)土石方爆破,导地线爆压。(7)其它危险作业。

3.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体系是为了实现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的灵活性和标准化,提高事故预防、预备、相应、恢复和综合减灾能力。通过应急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提高火电施工项目对各类潜在事故和灾害的应对能力。

3.1应急准备

(1)应急准备是为了能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预先所作的各种准备。

(2)火电施工项目应急准备包括:成立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各级人员职责;明确逃生路线、方法和应急集合点;掌握报警程序;熟练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熟知常见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救助其他人员、参与抢险和调查等,

3.2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火电建设项目的风险类型,编制人员伤亡、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

3.3应急教育、培训

通过公众教育,可以提供全民的安全意识和对事故的预防、在事故过程中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3.4应急演练与评估

篇5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进步,水运业迅猛发展,由于水运工程的施工环境恶劣,危险因素较多,因此施工危险源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充分识别危险源能够确保施工安全,增加工程效益,是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基于这种背景,探究水运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识别方法势在必行。

1 水运施工危险源识别的依据

就目前而言,水运工程施工危险源识别的依据主要包括《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以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根据各项法规,水运工程要具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尤其是对于风险系数较大的工程项目,必须要有专业人员对施工活动进行现场监督。按照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可以将事故分为4个等级:

一般事故---重伤人数<10人,或者死亡人数<3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人民币。

较大事故---10人≤重伤人数<50人,3人≤或者死亡人数<10人,1000万元人民币≤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人民币。

重大事故---50人≤重伤人数<100人,10人≤或者死亡人数<30人,5000万元人民币≤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人民币。

特别重大事故---重伤人数≥100人,或者死亡人数≥30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人民币。

在危险源方面,能够导致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的因素,即视为重大危险源,能够导致一般事故的因素,即视为一般危险源。

2 水运工程施工危险源识别方法

2.1 初始状态审查

为了保证水运工程的施工安全,需要对施工初始状态进行审查,进而掌握工程项目的初始安全状态,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和办公场所内的各项设备、施工活动、材料产品、施工环境、施工和办公人员自身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

(2)施工企业是否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3)分析施工企业以往紧急事件、安全事故的相关资料。

(4)分析施工企业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制度。

完成初始状态审查之后,审查结果要生成报告,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汇总分析,之后由相关领导进行审批。

2.2 水运工程施工危险源识别的时机

为了有效完成水运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识别,具体施工之前就要分析工程项目的具体特征,从而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为安全管理工作指明方向。其次,在施工开始后,根据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因素,要及时补充安全管理制度,填补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再次,如果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施工环境发生变化,要及时修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重新进行风险识别。

2.3 水运工程施工危险源识别的范围

水运工程施工危险源识别的范围主要包括:在施工准备阶段,对设备、材料、人员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在施工阶段,对每一个施工流程进行风险识别,并且要对每一个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当施工中断时,对暂停作业后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施工完成后,在验收交付阶段要对工程实际使用时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

2.4 水运工程施工危险源识别的内容

水运工程施工危险源识别的内容主要包括:相关法律中明确指出的特重作业;法律制度中已经明确的高风险设施以及危险工种;需要接触到有毒害物质的施工活动;涉及到易燃易爆物品的施工活动;能够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或者可能造成职业病的施工活动;行业内曾经出现过安全事故的施工环节。除以上内容外,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于一些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施工流程,都必须要严格的进行风险识别,避免出现遗漏。

水运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识别要从正常、异常、高危三个方面出发,充分考虑到过去、目前、以后三个角度,针对水运工程项目的实际特征,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危险源主要包括:①.车辆伤害。②.触电。③.物体打击。④.灼烫。⑤.起重伤害。⑥.机械伤害。⑦.火灾。⑧.爆炸。⑨.职业病。⑩.高处坠落。⑪.淹溺。⑫.中毒以及窒息。⑬.坍塌等。

2.5 作业条件危险性定量评价法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定量评价法可以计算各项危险源造成的风险,其计算公式如下:

D= E·L·C

其中D代表风险值,E代表工作人员处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L代表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C代表出现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

工作人员处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E)按照以下方式计算:如果工作人员非常罕见的处于危险环境中,则E=1分;如果工作人员每年都要处于危险环境中,但次数较少,则E=3;如果工作人员每个月都要到危险环境中工作1次,则E=7;如果工作人员每周都要到危险环境中工作1次,则E=15;如果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到危险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则E=40;如果工作人员需要在危险环境中持续作业,则E=100。

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L)按照以下方式计算:如果安全事故实际上不可能发生,则L=0.1;如果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小,则L=0.2;如果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并且可以设想,则L=0.5;如果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般,事先无法设法,完全属于意外事故,则L=1;如果安全事故可能会发生,但不会经常发生,则L=3;如果安全事故很可能会发生,则L=6;如果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大,事先已经预料到,则L=10。

出现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C)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计算:如果事故发生后,不利于人员最基本的身体健康,则C=0.5;如果安全事故发生后,会对人员造成轻伤,则C=1;如果安全事故属于一般事故,则C=2;如果安全事故属于较大事故,则C=3;如果安全事故属于重大事故,则C=6;如果安全事故属于特别重大事故,则C=10.

综上所述,通过工作人员处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E)、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L)、出现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C),就可以计算出风险值(D),当风险值计算完成后,即可对风险进行分级,分级标准如表1所示。

表1:风险值的分级标准

其中,一级即表示非常危险,不可以继续作业;二级即表示比较危险,应该及时调整;三级即表示危险程度一般,要引起重视;四级即表示危险程度较小,不要忽视;五级即表示风险非常小,可以接收。

总结:

随着水运业的发展,水运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施工危险源也成为了制约水运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作业条件危险性定量评价法,分析了水运工程如何进行施工危险源识别,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众所周知,水运工程通常需要水上作业,施工条件差,危险系数高,然而目前的危险识别技术尚且有待于完善,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进一步提高水运工程危险源识别技术,还需要各位同人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霞,徐晖.水运工程施工危险源信息化预警控制系统[J].中国港湾建设,2010(04):75-78.

[2] 汤计发.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视界,2012(21):173-174.

篇6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Safety Production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dangerous goods and waste management attracts increasing attention. With the case of Zhanjia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oration, a life-cycle management process is built for dangerous goods and wastes to lower the threat to company personnel and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purchase, storage and delivery, usage, emergency, waste disposal are all included. By identifying dangerous goods and waste, collecting relevant MSDS and building working guideline, results of this paper can meet the needs of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and Safety Production Risk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Power supply enterprise; Safety; Risk; Dangerous goods and waste; Life cycle

中图分类号:TF80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鉴于南方电网公司一直以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2007年,在总结其试点单位对《电力企业安健环综合风险管理体系指南(PCAP体系)》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对该体系做了大规模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该体系结合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构建了涵盖9个单元51个要素的完整体系,其中危险物品和废料管理对应于要素7.2。

为推进供电企业对危险物品和废料的科学管理,顺利实现该要素的管理落地,广东电网公司湛江供电局启动了“危险物品和废料管理研究”科技项目,力图涵盖采购、存储和配送、使用、应急和废弃物处理的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建立一套适用于供电企业的危险物品及危险废料系统管理流程,从而有效降低危险物品对员工的健康影响及危险废料对环境的危害。

作为一种成熟的理论工具,全生命周期分析(Life cycle assessment)已被广泛用于计算电力系统的环境影响,如火力发电系统(Odeh and Cockerill,2008;Xiao et al.,2011),风力发电系统(Fleck and Huot,2009;Fthenakis and Kim,2009),生物质燃料发电系统(Elia et al.,2011; Fan et al.,2011),太阳能发电系统(Espinosa et al.,2010;Fthenakis and Kim,2010),然而,将该方法成功应用到电力系统的管理中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见于对部分特定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研究(李军等,2010;张黎明,2009;李艳军,2007;董涛,2007)。

在调研湛江局的危险物品和废料分布现状后,将全生命周期方法应用到供电企业危险物品和废料管理中,所得结果如下。

1 危险物品和废料分布现状

法规与制度清单

为满足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对危险物品和废料的管理过程的要求,共收集相关法规与制度共39份,作为管理落地的依据。

危险物品和废料分布现状

按照《危险化学品名录》和管理的必要性,识别的危险物品共计26类。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电子废弃物管理办法》,识别的危险废料共计9类。

2 危险物品和废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将全生命周期方法应用到供电企业危险物品和废料管理中,构建各环节的工作指引如下。

2.1 采购环节

梳理危险物品采购环节的工作步骤如下:

(1) 制定危险物品采购计划。

(2) 选择合格的危险物品供应商。

(3) 要求供应商明确危险物品运输过程中的特定要求。

(4) 制定危险物品合同,要求附危险物品的完整MSDS文件。

(5) 在供应商确认订购单后,督促供应商按时交货。

2.2 存储和配送环节

梳理危险物品采购环节的工作步骤如下:

(1) 危险物品检验入库。

(2)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估计各类危险物品的风险水平。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临界存储量定义为100满分值,该风险是一种基于危险物品存储量的潜在风险。已识别的26种危险物品对应的风险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如有不含在表1中的危险物品,根据前述步骤进行计算。

表1 危险物品风险评估值

(3) 明确工地现场的危险物品和废料处置规范。

(4) 在危险物品检验入库后,需要将危险物品配送至使用部门。

(5) 危险物品出库。

(6) 对不同场所的危险物品和废料的储存做分别要求。

2.3 使用和应急环节

在使用和应急环节中,针对已经识别的危险物品,按照使用部门和危险物品的种类分类,参阅MSDS,从而对危险物品和使用和应急做出明确要求。在应急环节中,为减轻危险物品事故对人身的伤害,需要配备常见应急物资。

2.4 废弃物处理环节

湛江局的危险废弃物包括废变压器油、废电池、废硒鼓、废墨盒、废灯管、电子废物(电容器等)和试验废液。规范以上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即规范选择的危险废弃物承包商的回收经营资质,包括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规范的五联单。

3 结束语

在南方电网《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指导下,本文以广东电网公司湛江供电局为研究对象,涵盖采购、存储和配送、使用、应急和废弃物处理的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供电企业的危险物品和废料系统管理流程,从而实现风险管理体系中对应要求的落地。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097-01

前言

电力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是在社会急速发展的过程中,自行积极寻求转型的一种解决措施。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不断加快,同时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如何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同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一直是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关注焦点。文章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简要概述入手,对其在电力企业的应用进行研究,确保企业能够保持平稳持续发展。

一、风险管理体系

1.概述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就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面对的一切风险问题进行评估、辨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达到消除和减小风险的管理体系。并且改变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马后炮”的管理模式,改事后处理为事前预先管理,并针对自己企业与同行其他企业发生的安全生产案例进行记录,针对案例分析,建立相关的应急预案。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管理过程的完整性,以安全管理为目标导向,重视对于生产班组、基层等的过程控制,在管理过程中,要建立与“务实、奉献、创新、奋进”的大唐精神相一致的制度规范,确保进行规范化、人性化、科学化管理。

2.意义

有关电力企业方面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主要是对设备的生产进行风险监控,其进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意义主要为,保持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活力。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焦点问题,同时在全球资源匮乏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用电的需求却不断增大。这两方面对于电力企业而言都是一种刺激,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被证明不再适用于目前的情况,因此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应运而生。除此之外,电力生产以及应用过程极容易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实际电力生产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而电力企业作为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它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实际经济增长问题,并且由于我国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电力企业逐渐出现不能适应社会变化的情况,并且由于其内部管理模式和管理结构的复杂性,其抗风险能力一般较差。

3.具体内容

3.1安全风险识别

电力能源企业进行安全风险识别是进行企业的风险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企业对于自身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进行提前准备。一般来说,进行风险识别的方法有:生产流程分析法,通过对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风险专家调查列举法,邀请风险行业的专家对于企业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调查,最后给予电力企业一份详实的调查报告;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主要使用于财务管理比较详尽的企业,通过资金流的走向判断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情况。

3.2安全风险衡量

安全风险衡量在电力企业上的运用主要是指,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进行风险识别并收集了相关的数据信息之后,对于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各种试验调查方法如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概率统计等方法,以用来模拟和预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风险以及其所发生的概率问题,为企业管理者制定相关风险决策提供相关的数据依据,确保决策工作实施的科学性、系统性。

3.3安全风险控制

在电力企业进行安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个梳理。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电力企业也是如此。安全风险控制实际上是对企业各部门人员提出的相关意见及时的进行反馈,它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的人员情况,对于企业内部的相关意见的反馈及响应速度就能很好的证明这一点,同时企业部门需要及时对于反馈意见进行整改或者改革,不断简化企业内部的管理,使得生产流程也更加便捷。

二、实际应用

大唐新能源蒙西公司一直奉行“务实、奉献、创新、奋进”的大唐精神,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将大唐精神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相结合,发挥出巨大的效果。

1.操作流程

其一,进行风险管理教育培训。对于电力能源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而言,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意味着要将生产人员作为首目标,通过进行风险管理相关的知识的培训,实现生产人员对于问题的认识和思想上的统一性。同时,进行风险管理教育培训实际上也是对于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专业素质的一种提高,提高其业务能力与水平。

其二,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在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它需要一批有关风险预测的高精尖人才,对于电力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记录、分析,运用多种方法系统地、科学地认识各种风险事故的潜在发生原因,并在其发生之前就能发现,并且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其三,进行风险衡量。风险衡量是对发生风险情况之后产生的p失范围进行估算或者预算该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风险衡量既需要风险管理人员的多年的工作经验,同样需要提高其对于现代科技产品的使用能力。

其四,进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主要发生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之后,针对出现的风险情况进行预案实施,在对于预案的实践情况进行记录分析之后,观察方案对于风险问题的控制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其五,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对于监督部门而言,便于对于存在不同问题的企业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进行风险评估需要对进行的开展的项目活动进行提前的预估,对可能产生风险问题的关键节点进行有效控制。

其六,进行风险处理。风险处理一般由两个环节组成,对于评估结果的反馈对比以及对于反馈后结果的回应。对风险评估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记录,将预计评估结果与实际产生结果进行对比,进行数据分析。同时,整理成记录表格的形式上交给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留存,作为下次的风险评估的资料。

2.过程总结

风险管理必须覆盖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部门或领域当中,否则就无法实现风险管理本身的预防目的。同时,风险管理需要全体成员都积极参与,其并不是一个口头上的口号,相反它需要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实际的调查和收集,避免形式主义。在实际进行风险评估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管理的系统性,即管理流程或者环节能够形成一个圆的形式,下一步必然是对上一步的检查与改进,确保风险预案实施的可靠落实,有效的避免工作过程中没有反馈的问题。除此之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更加强调对于生产工作和风险工作的有效管理,使其上下形成一个整体协同共生,使得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风险预控。在进行实际的管理过程,要注意对于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的定期培训,提高其对于风险的意识。

三、结束语

风险管理体系需要从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入手进行风险问题的监控。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前期需要对于生产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教育培训,同时收集整理有关企业内部的意见或问题,根据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积极与企业内部的员工进行交流反馈。在整体风险管理体系过程中,尤为突出的便是风险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进行实际的风险控制与风险处理等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2]邢仁杰.浅谈电力工程建设的风险管理[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173-173.

[3]祖政伟.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170-170.

篇8

1 引言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基建、技改、大修、消缺、预试、用户工程等工作逐渐增多,电力企业需要进行各种停电、负荷转供、现场施工等操作,涉及到生技部门、营销部门、基建部门、调度所、变电工区、线路工区、施工部门等多个,整个停电处理流程比较复杂,导致供电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日益增加,因此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是供电企业生产安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

面对越来越庞杂的电网和越来越高的安全生产要求,风险管控的难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尽可能系统地识别出所有潜在风险,而传统风险识别自动化程度低,主要依赖于人的经验,但很多电网安全风险需要复杂的拓扑分析和潮流计算才能识别出,电网的快速增长使得这些安全风险的识别陡然增加;另一方面安全风险识别的提前量也要求越来越大,这是因为安全风险越早识别出,风险被消除的可能性越大,而传统的电网安全风险依赖于SCADA等系统的实时数据,提前量很难增加。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中,安全风险分析主要集中于电网的安全分析,尤其是集中在输电网的安全分析,提出了N-1准则。近年来,在配网的电网安全分析也遂渐开展,如文献讨论了配电网静态安全分析方法,定义了配电网静态安全程度、配电网静态安全率和配电网静态安全减负荷值等指标,文献改进了静态安全分析软件包中的拓扑分析方法,文献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拓扑的配网静态安全分析方法。

而实际上,一方面,除电网拓扑结构不合理等静态安全风险外,电网的安全生产风险更多的来自于动态风险,如停电检修、负荷转供、负荷超载等,这些安全风险在日常生产中经常出现,另方面,除电网安全风险外,供电企业还非常关注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安全风险和停电引起的用户影响风险。这一部分,现有研究鲜有涉及。

总之,目前国内在配网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领域开展了一些初步的工作,但还属于起步阶段,远远满足不了供电企业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实际要求。

2 安全生产风险来源及影响因素

由于供电企业衔接着电网和用户,其检修工作主要是在电网上作业。因此,安全生产风险可按电网、供电企业和用户分成三类:电网安全风险、(供电企业的)人员安全风险、用户影响风险。

2.1 电网安全风险

电网安全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检修等工作会导致部分设备停役,使得局部电网失电,形成电气孤岛。在电网安全风险中,需要关注的有:(1)线路冷倒风险。有些联络线一端连接35kV变电站,另一端连接110kV变电站,在这样的联络线主线停电时,由于有30o的相位差,需要冷倒,造成部分线路短暂失电,这对于调度和运行人员都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风险。(2)负荷转供风险。平时负荷可以完全转供的线路,可能会由于近期负荷的升高,无法全部转供,如果风险被忽略,则有可能形成被动甩负荷。(3)设备负荷超载风险。这种风险最容易发生在气温极高或极低的时段,负荷升高导致设备超载,危害电网安全。

2.2 人员安全风险

人员安全风险是一个常见的生产运营风险,其影响因素有:(1)工作量过于集中。由于供电企业每年7/8月份需要“迎峰度夏”,因此很多基建和技改工作都集中在5/6月份,导致5/6月份工作量总体偏重。此外,若计划编制和调整时不注意平衡工作量,容易出现某天检修或运行工作量特别集中,从而造成疲劳操作,引起人员安全风险。(2)配合单位多。配网现场作业往往需要多个部门配合,由此必然导致协调困难,产生人员安全风险。(3)结合停电。为减少停电时户数,相同停电范围的两个作业往往需要结合以避免重复停电,但结合停电往往会使得操作复杂,引起人员安全风险。

2.3 用户影响风险

用户影响风险实际上是停电导致用户满意度下降的风险,其影响因素有:(1)重要用户/双电源停电。重要用户/双电源用户通常对供电要求比较高,其停电有可能引起比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一旦检修工作涉及到重要用户/双电源用户,应尽可能早地与这些用户沟通协调,以将停电影响最小化;(2)短期重复停电。如果用户在短期内被重复停电,其满意度会急剧下降,因此,在实际停电作业中,应尽量避免对同一用户短期重复停电。

3 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现存问题

基于配网生产作业繁多,且配网拓扑结构越来越庞杂,但传统生产管理过程中,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对安全风险进行管控,没有采用计算机辅助智能分析,配网生产作业安全风险面临着诸多问题。

3.1 发现时间晚

现阶段大多数的安全风险要到问题发生前才能发现。如电网安全依赖于SCADA系统中的实时负荷,人员安全风险要到现场施工前才能明晰,这对风险管控是非常不利的。安全风险发现得越早,被消除的可能性越大,即使无法消除,也可以提前采取管控措施。

3.2 依赖于人工经验

现在识别风险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人工经验,但随着配网规模的快速增长,拓扑越来越复杂,负荷转供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人工分析电网安全风险越来越困难。

3.3 缺乏定量分析和直观展示

由于人工经验的模糊性,传统的风险评估难以定量化和直观展示,从而导致一些小的风险可能会被忽略。

4 安全生产风险智能分析探索

本文探索借助计算机智能和信息化技术,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智能预警系统,实现配网作业生产中安全生产风险由系统自动分析、智能预警,从而大大提高安全生产风险的管控水平,降低安全生产风险,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

要实现配网安全生产风险的自动分析和智能预警,首先要实现配网生产作业所涉及的过程元素(即配网拓扑结构和生产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目前部分供电企业己建设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SG186-PMS),实现了配网拓扑结构和人力、设备资源的信息化,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配网安全生产风险的智能预警系统。

配网安全生产风险的智能预警系统与供电企业目前应用的生产管理系统(CPMS系统)无缝集成,从中获取配网拓扑结构及设备和人力资源等基础数据,系统对获取的基础数据进行建模,利用功能模块对生产计划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自动分析并进行智能预警。

针对上述安全生产风险预控中存在的问题,智能风险预警系统紧扣生产风险的三大来源,建立了“电网安全风险可视化”、“人员安全风险定量化”、“用户影响风险最小化”智能预警体系。该体系的框架如下图所示,其特点可概括为:

4.1 以生产计划为核心

在供电企业,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运营的龙头。在计划编制阶段即开始风险预警,能够将风险发现时间大大提前,从而为风险消除和风险管控提供足够的时间。

4.2 风险分析自动化、智能化

人工判断风险难免出现疏忽或遗漏,因此,本系统自动综合各类基础数据(如设备台账、电网拓扑、历史负荷、营销数据),引入专家知识,自动分析生产计划中可能存在的三大类风险,使得风险识别和预警智能化。

配网安全生产风险智能预警系统的核心功能有:

(1)电网安全风险可视化

系统自动根据设备台账、电网拓扑和历史负荷,分析停电计划可能引起的冷倒风险和负荷转供风险,并通过预测未来最大负荷,并与设备负荷限额对比,识别可能的设备负荷超载风险。在此基础上,结合停电计划可视化,通过系统将风险直接显示在单线图上,使得电网安全风险直观可控。

(2)人员安全风险定量化

通过系统建模技术,将生产计划中的工作量模型化,针对每一条计划,分解为检修工作量、运行工作量、调度工作量三类。在每一类工作量中,再进行细分,如运行工作量还可以分解为停役工作量和复役工作量。通过工作量的细分,使得每个计划的工作量可测算,进而估计出生产单位每天的工作量。通过工作量来衡量人员安全风险,实现人员安全风险定量化。

4.3用户影响风险最小化

通过电网拓扑分析生产作业计划中的停电范围,再结合营销数据,在计划编制阶段即可获取停电计划涉及到的重要用户和双电源用户。结合专家知识,系统自动提醒计划编制者将停电时间调整到合理区段(如学校停电尽量安排在周六周日等)。如因某些原因,实在无法调整停电时间,则系统自动提醒客服与客户提前沟通。通过这些智能分析和预警手段,将用户影响风险最小化。

5 安全生产风险预警系统的技术实现

安全风险智能预警系统采用经典的Browser/Serve体系结构。整个系统可以分为Web端和服务器端两大部分。

Web端主要使用JavaScript. HTML和Ajax等技术开发。其中Ajax技术向服务器提交数据和接受服务器返回的数据,然后再用JavaScript刷新前台界面。

服务器端的程序是系统的主体,这部分系统从前到后依次可以分为:表现层,控制层,业务层,持久层,数据库几个层次。表现层负责处理用户的交互与系统分析结果的展示,主要采用JSP技术。控制层采用Struts框架,接受前端的请求,并调用业务层的ServiceBean来处理请求,并将处理结果传递到表现层并通过表现层展现给用户。业务层采用了Spring框架,每个ServiceBean可以在多个不同类型的请求间共享。持久层采用了bans框架,可以在降低开发工作量、提高代码质量的同时,通过优化SQL语句等方式保证持久层的性能。数据库采用的是Oracle 10.1。

本系统的关键技术有:

(1)多数据的综合集成

由于安全风险贯彻在生产整个流程中,因此涉及多方面的数据。要进行安全风险预警,必须将这些数据进行综合集成、关联。本系统集成了生产计划、设备台账、电网拓扑、历史负荷和营销数据等多方面数据,减少了重复录入,保证了数据的唯一性。

(2)系统建模技术

本系统针对电网安全风险和人员安全风险,建立了电网拓扑描述模型、负荷预测模型、工作量评估模型、风险综合评估模型等系统模型,通过系统建模,可以对系统进行精确描述、定量分析、场景仿真等,使得风险预警能力大大增强。

6 结论

配网安全生产风险智能预警系统充分整合供电企业配网风险管控的的先进理念,利用供电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平台(SG186-PMS)获取基础信息,进行科学系统建模,采用先进信息,实现了安全生产风险的智能分析和预警,有效提升了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实现了企业管理效益的提升。

6.1 提高电网安全

通过智能风险预警系统对电网安全风险的预警,可以有效识别出生产计划中的电网安全风险,从而及时进行管控,提高电网安全,提高供电可靠率。

6.2 降低人员安全风险

篇9

2011年,我国正式确立了煤矿行业的首个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即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现了国家对煤矿安全的重视和关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适用于我国煤矿行业的生产经营现状,在预防安全事故发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构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煤矿安全是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煤矿安全生产一直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据统计,2013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同比下降了22.5%,事故死亡人数也有所下降。但是,煤矿行业仍然是安全事故多发的重点行业,构建有效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内容。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在借鉴国际先进安全管理理念和模式,结合我国煤矿产业的特点,发展而成的适用于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其重点在于提前预防以及事中控制,通过进行危险源的识别、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等技术手段,对存在安全隐患和风险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运用先进的隐患排查和管理方法,对危险源进行消除或者隔离,将安全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把安全生产摆在首位,促进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

2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

2.1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

危险源是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起因,识别危险源是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首要工作。危险源可能存在于煤矿企业生产、建设和改造中的任一环节,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运用机械设备和专业技术,对潜在安全隐患和可能威胁到安全生产因素进行识别和检测,包括人的不安全因素,如:可能导致人的伤亡或职业病的因素;机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可能造成人员工伤或财产损失;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如:工作环境被破坏等;管理的不安全因素,如:重大的管理缺陷和漏洞等。对危险源进行有效识别后,应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例如,较为常见的事故树分析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等,确定其风险等级。制作单位风险管理表,并在不断的沟通和补充后,下发到原上报区队,形成科学的检测、评估、管控的管理体系。

2.2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在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风险评估后,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水平,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标准。通常按照人、机、环、管四种类型对风险进行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推动煤矿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进程。在制定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国家政策、行业规范和企业自身的标准,及时消除危险源。在制定管理措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指导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2.3风险监测与预警

煤矿管理应采用实时动态信息系统对危险源进行监测,时刻掌握危险源的变化,确认其是否处于可控状态。包括对已识别的危险源监测、已采取管控措施的危险源监测以及可能出现的新的危险源的监测。在危险源超出可控状态,或者即将达到事故临界状态时,进行预警,减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建立完善的事故预警应急预案,在发生预警后,能够立刻判断预警的危险程度,根据风险程度和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危险,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建立有效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应包括总体要求、风险预控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综合管理、检查审核和保障管理等方面。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确保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首先,应加强对风险预控管理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使煤矿企业真正认识到建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营造安全管理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员工积极投入到安全管理的学习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行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煤矿企业应尽快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机制,根据国家法规和行业的标准,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制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加强对人、机、环、管等层面的危险源管控。其次,应建立风险预控管理的问责和考核机制。在日常风险预控管理中,将责任明确到各个区队、各个岗位,认真落实风险预控管理工作。对落实情况较差的区队和岗位进行问责和惩罚,进一步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情况的考核,通过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等形式,发挥优秀员工的带头示范作用,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最后,还应该建立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平台,用过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使管理者及时了解安全状态,使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信息化。

4结束语

相对于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模式,现代安全管理理念更加关注人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通过对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控、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够有效的减少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因此,应加强对风险预控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机制,建立风险预控管理的问责、考核机制以及信息化平台,确保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作者:尤志伟 单位:安阳鑫龙煤业(集团)红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篇10

一、建立危害识别管理体系背景及意义

联合站作为油田甲级要害生产单位,其安全生产平稳运行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联合站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种类繁多,并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存在形式、阶段各异,同一过程和活动的危害因素又相互联系,为全面科学识别出作业活动过程及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类危害因素,准确判定其分布、种类、数量、引发事故的条件,建立危害识别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二、目标分析

1.指导开展危害因素辨识,解决危害因素辨识方法难以为员工掌握的问题。

2.解决管理体系文件与风险评价结果、与部门职责不符的问题。

3.指导开展风险评价,解决风险评价方法过于简单,随意性大的问题.

4.指导进行两书一卡、应急预案,完善各级安全检查表,解决风险评价和现有安全管理脱节的问题。

三、建立危害识别管理体系实施步骤

1.单位组织开展各层次、全方位的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培训,涵盖本单位各级管理者、负责人和员工。

2.对各班站进行现场调查,指导危害因素辨识。

3.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分级。

4.确定对照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并实施岗位操作规程、两书一表一卡、应急预案等风险控制的机制。

上述优化步骤中,风险分级和危害因素的辨识尤为重要,以下逐条阐述。

四、具体实施措施

1.风险识别的划分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在正确识别自身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够主动选择适当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

在现今作业活动划分过程中,由于至今尚无一个明确通用的“规则”来规范单元的划分方法,因此会出现不同的人员对同一个对象划分出不同单元的现象。按照操作项目、生产作业单元、作业活动、场所类别划分的方法,都存在不同的缺陷,导致危害因素辨识的遗漏。另一方面,作业活动划分由于生产、管理等各项作业活动复杂程度不一,风险情况也不一样,因此需要分层次划分相关作业活动,以便逐步拆解,避免遗漏。

根据经验,应按照分级的方法,将作业活动分解成作业活动(一级作业活动)、工作任务或过程(二级作业活动)、工作任务或过程细化(三级作业活动)。高一联合站主要作业场所有:输油岗、污水岗、卸油台、计量岗、化验岗。将其定为一级作业,而后逐级划分。

在二、三级作业活动划分过程中,在生产单位以工艺过程为主线进行划分,重点检查有无职能遗漏,划分作业活动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原则:

1.1各级作业活动划分不是越细越好,应以工艺过程的复杂程度进行明确。

1.2具体的划分着眼点应明确为划分到最基础的可以实现风险控制的单元,为对于生产单位而言“可以指导编制修订对应的操作卡,检查表或作业指导书为止”。

1.3作业活动划分的目的是充分辨识危害因素,划分程度的把握主要看该项作业活动涉及的危害因素数量多少。所划分出的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包含几十种危害因素,也不能太简单,如仅涉及一、两种危害因素,一般以能进行清晰辨识,主要危害因素没有遗漏为准(一般该项作业活动涉及的危害因素为10-20个左右为宜)。

2.危害因素的辨识

高一联合站在危害因素识别中,主要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方法。这是一种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实施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主要用于识别人的动态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以便指导编制作业指导书、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危害分析主要步骤如下:

2.1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

2.2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

2.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

2.4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经验对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分析、评价。针对辨识出的各类危害因素,查找目前的各类风险控制措施,便于进行风险评价,并对下一步各类HSE控制措施的完善提供依据。根据单位目前的实际,查找在操作规程、管理方案、隐患治理计划、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作业计划书、HSE检查、应急预案等方面的现状和缺陷。

五、危害识别管理体系取得成果

通过危害识别管理体系的建立,使联合站存在的危害因素得到全面有效的识别。管理者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现场风险管理,完善作业许可,两书一表,四有一卡及相关管理制度的编制工作,培训讲课7次,培训人员277人次,修改程序文件22个,完善全站危险识别因素960条。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抓重点领域、要害部位、关键环节安全环保监管。从而实现联合站安全合理化、运行高效化管理。

六、整改措施

1.针对各单位风险评价结果,进一步修改完善应急预案及相关管理规章制度。

2.针对各单位风险评价结果,修改完善检查表、操作卡。

3.针对各单位风险评价结果,完善各部门作业教材。

4.会审并.危害识别管理程序文件。

参考文献:

[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第1部分:规范》 (Q/SY 1002.1-2007)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