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09: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际交往技巧与沟通,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调查中,尽管许多学生意识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对人际技能进行有意识的提升。他们认为人际技能无需进行专门的学习与训练,它是一种能够自然而然掌握的东西。这种错误的观念从根本上抑制了个人人际技能的提高。人际技能有利于信息的获取、思想的交流、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良好的人际技能能造就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技能是顺利进入社会的保障,也是社会对该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交流方式不科学,缺乏交流技巧
科学的交流方式和合理的交谈技巧是人际技能的两项重要指标。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很多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交流方式都存在不科学性。调查结果显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利用网络和手机来进行交流,而面对面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他们认为面对面的交流会让人产生害怕或羞怯的心理,给人不自然或者尴尬的感觉。但是网络和手机这样的交流方式很多时候都局限于文字的交流,对形成良好的交流技巧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除了方式的不科学,缺乏合理的交谈技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9.6%的学生觉得自己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很多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流时总是显得不知所措,不懂得灵活变通。
(三)以自我为中心,存在交流障碍
当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90后独生子女,因此他们也有着90后的鲜明个性——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从小在父辈的呵护中成长,有的甚至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总是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为出发点。他们总是认为别人应该按自己的意愿来行事,喜欢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不懂得换位思考,不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由于这种自我心理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工商管理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喜欢被动地等待别人来与自己交流,甚至在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别人的不尊重。这些都构成了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障碍,非常不利于人际技能的提高和人际技能素养的养成。
(四)交流经验不足,缺乏锻炼平台
人际交往技能同样需要在实践中去获得,并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不仅在课程安排上没有给予学生足够多的人际交往指导,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而且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互动式的人际交往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与人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学生一旦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合适的平台,他们的人际交往会成为零散的和不合理的活动,甚至有些学生会由于性格的原因放弃本可以交流的机会。总之,由于没有足够多的锻炼机会,导致学生交流经验的缺乏,使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以及养成良好的人际技能素养,所以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当的行为而影响人际关系,或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表达不妥或是词不达意而让人误解,给人际交往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技能素养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大学生的人际技能素养的高低。生活在相对富裕家庭的孩子,由于长辈们的溺爱,性格高傲,自认为高人一等,在人际交往中根本不屑于与其他人交流。而处于相对贫困家庭中的孩子,由于自身条件的影响,在人际交往时则会表现出自卑心理,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因此,不同的家庭氛围造就不同的人际交往的性格与偏好。
(二)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技能素养养成的重要因素。学校能否为学生创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交流平台、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交流的无障碍性与和谐度、学校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控制力度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参与人际交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个良好的校园人际环境下,学生不仅乐意与人交流,获得交往的满足感,而且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交流技巧,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
(三)性格类型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性格类型包括外倾型、内倾型和介于两者中间的混合型。外倾型的学生开朗积极,喜欢各种社交活动,善于与人打交道,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内倾型的人害怕与人交流,不善言谈,不愿参加各种活动。混合型的学生,在熟悉的人面前开朗活泼,但在陌生人或与自己交流不多的人面前则表现得比较沉闷。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同,性格的差异性也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调查发现,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属于外向型性格,这也是专业的需要。
(四)沟通方式
沟通方式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沟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沟通方式都有优缺点,比如面对面的交流可以传达及时的信息,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缺点是无法表达更加详细和完整的信息,以及容易让人产生畏惧感和不自然感;而网络交流方式虽然可以避免畏惧心理,但是容易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是因为沟通方式的差异性与局限性,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期,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想与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工商管理人才将来从事的是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类型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只有能够灵活地选择沟通方式,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三、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交往素养的强化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趋向物质性和实用性。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时,都抱着功利性的目的,重利轻义,真实的情感和友谊不被重视。这种唯利是图、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了其人际交往观,造成了一切以利益为纽带、缺乏真正温暖的人际关系的局面。所以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人际交往中不仅是利益的交换,更是情感的交换,我们要教导学生尊重人性、关注他人、平等互助、真诚交友,享受人际交往中的快乐,让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
积极乐观的性格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豁达的生活态度会产生无限的魅力,吸引别人与自己交友。积极乐观的性格和态度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培养。学校要经常督促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感,增强信心,敞开心扉,开心地去与别人交流。要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和朋友,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在人际交往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人际技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其心理障碍,改善他们的羞怯和交流恐惧心理,提高他们的交友信心、乐观心态和开放程度。
(三)培育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
人际交往技能是一种包含言语交流、非言语性表达、倾听、识别团体特征、情绪协调等多种技能的规则复杂、特征显著的社会技能。与人交往是一门很有艺术性的学问。学校可开设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给学生系统地传授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定期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开展一些素质拓展活动和知识讲座。另外,督促学生去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四)加强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人际交往的各种技巧,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增强在人际交往中的信心和勇气。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知识、技能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运用所学,促进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在活动中,对于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接触社会,和不同社会地位、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掌握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更适合自己的交往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完善学校和家庭教育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都是应试教育,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智商高、分数高,但情商和人际技能却较低。人际技能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即从幼儿园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评价一个学生不仅要看其成绩,更要看其综合素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高校可以开展人际交往的系列活动,在期末的学生测评中加以适量的人际交往知识,把学生的综合人际交往能力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关于家庭教育的完善,首先要让父母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让子女读死书刷高分数,要注重子女的素质教育。父母还要加强和子女的沟通,要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探讨,增进彼此的了解。只有通过相互沟通了解,才能形成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子女享受到和谐人际关系的乐趣和必要性,促进其加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际交往是中职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但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一些中职学生往往出现人际交往和沟通不畅的情况,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
(一)心理问题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中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日益发展,感情日益丰富,精神需要越来越多。他们进入青春期后,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要求摆脱成人的束缚。心理上的急速变化给他们带来烦躁、孤独,他们需要社交活动。这时,人际交往对中学生的成长显得至关重要。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热情、自信、乐观、宽容、大度的基础上的,自卑、冷漠、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极易影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前不少中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例如,有的学生孤傲自负,自私冷漠;有的学生自卑胆怯,悲观失落,对同学和老师的话过于敏感这些都容易导致心理疾病,从而阻碍其正常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认知偏差
在人际关系认知中,青少年本身接受刺激时的感情状态、动机状态、注意状态,影响了对外界人或事物的反应,因而产生了一定的偏差,这就是认知的偏差性。导致认知偏差的情况大致有四种
(1)极度渴望或恐惧状态。心理学研究证明,青少年在处于极度渴望或恐惧状态时,由于大脑处在高度紧张状态,就可能曲解认知对象,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都属予这方面的例子。
(2)好奇状态。当青少年对某一事物产生好奇时,会容易注意到事物的某一特性而忽略了其它特性,导致认知偏差。
(3)自身认知系统简单。
(4)心理定势和社会刻板印象。在认知他人的过程中,会产生先入为主、以点概面的作用,从而影响认识的准确性。
一些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看待人际关系带有较强的功利性,认为人际关系就是拉关系、找门路、相互利用,把交往看作是交易。同时,多数家长、学校乃至社会往往不重视学生对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的学习,认为学生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为人处世单纯点好。这种心理使一些学生不重视人际关系,不注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能力欠缺
很多中职学生一直生活在学校,交往的范围比较窄,没有很好地掌握学生中人际关系的技巧,使得不少学生虽有交往的意愿,但缺乏交往的能力,例如,当干部的,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不能有效组织同学们参加活动,不善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学习名列前茅的,却在众人面前却手足无措,在公开场合不敢讲话,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更有甚者,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不懂尊老爱幼,不明是非,结交坏朋友,颠倒了正常的人际关系。
此外,一些家长和老师较多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及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内在素质。这其中就包括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这一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一种后天习得性能力,需要在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话动中进行学习、培养、训练,相关知识、技巧的掌握是良好沟通能力的基础。目前,中职生人际交际与沟通的知识来源途径较少,最缺乏的就是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与社会实践,应引起中职教育者的高度关注。
(四)以自我为中心
当前,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协作、谦让、宽容的意识较弱。一些家长对儿女过分“呵护”,在家娇生惯养,使他们进入学校独立生活后,与同学和老师相处时不会主动进行交往,暴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一些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例如,在与他人相处时,不顾场合,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就高谈阔沦、眉飞色舞、手舞足蹈;自己不高兴时就郁郁寡欢,或是不尊承他人,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五)自我封闭
一些中职生会出现自我封闭的问题。自我封闭一般表现为:一是不愿意让别人了解自己,总是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在心理上人为建立屏障,把自我封闭起来;二是有的人虽然愿意与他人交往,但由于性格内向孤僻,导致无法让别人了解自己,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从中职生的角度来看,如果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将不能进入某种社会角色,无法与他人共同工作,不能承担社会责任。
二、对策
(一)排除心理障碍
学校要对中职生开展挫折心理教育与挫折心理训练,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开设人际交往与沟通课程,进行人际交往与沟通知识的宣传;定期举办与人际交往有关知识的讲座,传授必要的心理调试和人际交往的技巧,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
(二)促进合作交流
在校园生活中,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多带动能力较弱的学生,让性格开朗的学生多与性格内向的学生接触,让他们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取长补短,互相影响,从而促进他们积极的交往行为。
(三)学习交往原则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交往原则基础上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讨论、演示、角色扮演、模拟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平等、尊重、真诚这三条人际交往原则,以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总之,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职业化与社会化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育者从思想上、观念上对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培养进行定位,把学校教育与职业实践活动相关联,建立人际沟通能力培养体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
2、调查的结果
心理的闭锁性少年期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再加上过去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其发现逢人不可再全抛一片心,加上自尊心、文饰、内隐的需要及各种顾虑,使其嘴上相继都加上了一把锁。有许多问题被作为个人的内心秘密隐藏起来,给自己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特别在非同龄的人群中,尤其是对父母、老师等成人保持心理闭锁。但另一方面,这时期他们客观上又存在有强烈的归属的心理需求及与人交往的愿望,希望广交知心朋友。但相互的闭锁,尤其是异性间相互的闭锁,更加使其产生特殊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心中的苦闷很想找人倾诉、讨教,于是常处于左右两难的矛盾之中。闭锁性既是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是适应力提高的表现,但也加大了对他们了解及把握的难度。使其不敢与人倾心相交而感孤独,于是大都述说于锁于抽屉的日记之中,致使有些老师变得困惑不解,倍感学生变了,不信任自己了。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对高中生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的指导几乎很少涉及。高中生在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的要与他人发生人际交往,但是,在当前高级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与知识技能及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对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指导则往往被忽视,而弃之一旁。这样,不能进行正常交往的学生则往往就会处于被孤立与嫌弃的地位,轻者,导致产生自卑心理,情绪低落,重者,产生严重畸变心理和人际交往障碍。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指导涉及很少。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加上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中父母一方面对子女溺爱,过于放纵,另一方面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导致学生各种不正常心理行为增多。他们任性、倔强、刁蛮、目中无人,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同学间、师生间、亲了间关系紧张。
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一贯的教育理念、教育机制在新时期的新需要下需要怎样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集顺应人性的发展。
二、调查方案设计
1、内容设计:
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的培养包括那些内容;现今高中生人际交往与沟通的现状如何;高中生人际沟通心理发展的规律性是怎样的;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形式有哪些,使用的情况怎样,各有什么特点、作用和效果;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又该采取怎样的方式。
2、过程设计:
阶段
时间安排
任 务
第一阶段
1、 查阅有关文献,如《教育心理学》等著作,为本课题的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通过问卷调查,找学生访谈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交往能力与交往状况进行自测等形式,了解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通过调查分析,明确课题研究的重点。
3、 随机选取实验班,讨论研究方法、形式、研究进度
第二阶段
实行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交叉进行研究
1、 面对学生实施人际交往心理辅导和行为训练,形式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班队活动、讲座、家长会、宣传、心理信箱等;
2、 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特别是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矫正训练,即个案研究;
3、 组织研究组成员外出参观学习,向兄弟学校学习、借鉴、交流研究经验;
4、 每学期上交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
1、对实验学生进行人际沟通状况测试,与第一阶段进行对比;
2、对上阶段积累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结合每时期的结果逐步完善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结论,逐步完成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培养的调查报告
4、调查方法设计:
(1)访谈法:通过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学生等访谈,更清楚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为全面考虑研究范围和方法提供有力建议;
(2)文献法:通过查阅和分析已有的有关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技巧的研究,了解目前的研究状况,作为研究的借鉴;
(3)问卷调查法:用已有的量表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对学生进行施测,同时也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学生的结果进行对比,作为实验结果的一个证明;
(4)课堂情景实验法:通过系列的教学活动,如班会课,心理健康活动课,有针对性地组织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任教师的观察和调查的结果,选取个别学生运用心理学的辅导知识进行辅导,并做好相应的跟踪记录。
三、调查的实践意义
1、调查意义:
有利于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方面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为学生、家长、教师共同提供良好的沟通机会与桥梁,让教师掌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技巧与方法,让学生与人的沟通达到情感上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掌握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与技巧。
2、理论价值:
使教师对心理学知识中有关人际沟通技巧有更深刻的教学实践和感悟,从现实教学探讨培养人际沟通技巧的最优化手段,为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
四、调查总结
正确处理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应当正确引导和促进高中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帮助高中生健康地成长,指导学生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心理氛围,使各个学生在班集体的学习和生活中,充满自信,情绪高涨,精神振奋。使他们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或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人际沟通基础。
五、调查参考文献
职校生正处在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所有活动都是在与人的交往中实现的。明确职校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意义,帮助他们突破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教会他们正确把握人际交往的原则,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对于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而言,至关重要。
从人际交往的基本涵义来看,“人际交往是指两个或两个人以上,通过一定方式发生某种沟通和交流的活动方式。” 一个人要融入社会,就必须学会与别人交往,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兴趣、情感与别人交流,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职校生同样如此,在家要与家长、亲戚交流,在学校要与同学、老师沟通。客观上讲,许多职校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些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家长不够亲近,对老师不够信任,对同学不够理解。仔细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职校生一般处于15至20岁之间,正由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有时会表现得比较叛逆,听不进家长的意见,没有儿童时代与家长的亲近感了。加之有些家长对于就读于职业学校的子女期望值也不高,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不太关注,平时也很少与班主任联系,对于自己子女的在校情况也缺乏了解,这同时也使职校生认为家长对自己不够关心;2.由于大多数职校生从小学到初中成绩都不突出,在校表现也不算好,经常是被老师忽视或者批评、指责的对象。长此以往,他们潜意识就会对老师持排斥态度,缺乏信任感。进入职业学校后,他们就会本能地疏远老师,担心老师向家长告状。如果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稍有不当,他们就会认为老师故意刁难自己,对老师产生排斥情绪,有时甚至与老师产生对抗;3.现在的职校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在家中是“小皇帝”,与同龄的孩子缺乏沟通和交流,也缺乏分享与合作的意识。他们习惯于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迁就别人,很少有谦让的举动。他们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冲突一般不会进行换位思考,很少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造成彼此之间互不理解,容易产生隔阂。
面对现状,作为班主任应当想方设法帮助职校生突破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首先,班主任要加强与职校生的沟通。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比如我在担任09电子商务班的班主任之初,我在班会课上向全班学生表明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建设主要依靠各位同学的积极参与,我作为班主任会努力服务好大家,大家对班级建设有什么好的想法与建议可以与班委会成员联系,如果与我联系我也十分欢迎。尽管我在课堂上是如此说的,但是课后主动找我交流的学生还是不多,为此我主动出击,与学生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我与他们交流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班级管理,还包括他们对学校、老师以及同学等多方面的印象和感受。我的主动出击,建立起了我与学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树立了他们与我进行沟通的信心。另外我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也不局限于面谈。针对学生喜欢上网的现实,我主动将我的电子邮箱和QQ号向全班同学公布,欢迎他们通过网络与我交流。另外我还为班级制作了网页,并设置了班级管理、学习心得等交流空间,还申请了班级QQ群,鼓励学生加入。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我刻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适时加以表扬,从而重拾他们的自信心。总之,我对他们以正面鼓励为主,对于他们出现的一些缺点,持相对比较宽容的心态,通过暗示的方式提醒他们改正,注意维护他们的尊严。通过实践,取得的成效比较明显。
一、人际交往的原则
(一)诚实信用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诚实原则是人们相互信赖和友好交往的基础。” 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只有以诚相待才能取信于人。首先自己要敢于向对方袒露心扉,让别人了解你,从而信任你。如果相互禁锢自己,就无法进行交流;其次还要为人正直,一个正直的人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信用是指一个人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这也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原则。诚实信用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基本品质。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诚信经济,一个人如果不诚信,就无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一个人如果不诚信,就没有人愿意与其交往,其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
(二)平等互助原则。
“平等是建立良好人际交往的前提。互助是促进人际交往的剂。” 每一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因此人与人交往时应当相互尊重,只有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同时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还要互相帮助。一个人懂得给予,不求回报,定能结识不少朋友,相反付出多少就要索取多少,这样的友谊不会长久。
(三)宽容理解原则。
一个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容易与人相处。许多情况下,要换位思考,互相理解。当然对于大是大非的问题要讲究原则,不能做和事老。现代社会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处的环境有差异,对一些问题的认知有差异也很正常,我们要积极沟通,努力达成共识,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因此一个人心胸开阔,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懂得体谅别人的难处,人人都会乐于与其交往。
二、人际交往的技巧
(一)语言沟通的技巧。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沟通工具,掌握语言沟通的技巧对于职校生而言非常重要。在与他人交谈时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交谈时要注意尊重他人、要善于赞美他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一句由衷的赞美可以使对方的内心充满阳光,从而也使对方愉快地接纳自己。” 同时语气也要亲切,热情。
2.交谈时不能只顾自己讲话,与别人交流时要善于倾听别人讲话,认真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批评。交流毕竟是双向的,不能一方滔滔不绝,另一方一言不发,否则得不到交流的效果。
3.交谈的话题尽量使人轻松愉快,注意避免提及对方敏感或者易使对方陷入尴尬境地的话题。开玩笑要适度,尤其不能拿对方的缺陷作笑料。
4.交谈时声音也要适中,声音太大显得不够文明,声音太小则对方无法听清,影响沟通的效果。语速也要适中,语速太快,可能会使对方来不及接受,语速太慢,可能会使对方失去耐心。
(二)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人与人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有时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掌握非语言沟通的技巧,也能够提高沟通效率。
与别人沟通时最好面带笑容,这样会使对方觉得轻松、友好。讲话时适当增加一些手势,可以帮助对方理解你的观点。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沟通时看着对方的眼睛,会使对方觉得你很真诚。
我们班有一位王同学,平时习惯于用余光看人。别人同她讲话时她要么低着头,要么用余光扫视一下,使人感觉很不舒服。有一次她与一个同学站在班级阳台上讲话,正巧隔壁班的一位李同学走过她们身边,她用余光瞥了李同学一眼,然后低声说了一句话。李同学以为她在说她坏话,于是停下脚步责问她。她说自己讲什么话没有必要向别人汇报。李同学很气愤,坚信王同学就是讲她坏话了,否则不会用那种眼神看她。为了这件小事两人差点吵起来。其实,王同学的这种习惯在刚入学时也曾引起许多同学的误解,但是时间长了,本班同学都知道她就是这样的习惯,也就不计较她的眼神了。后来我请她到我办公室谈心,在我同她讲话的过程中她的眼睛始终看着自己的脚尖,偶尔抬头用余光看一看我。我就向她指出,她的这种习惯很不好,使人感觉很不舒服。我请她抬起头,正面对着我,两只眼睛看着我,学会与人沟通。经过我的教育,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习惯动作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不利于她与别人交流。后来她确实改掉了坏习惯,与其他同学的关系也都比较融洽。去年教师节时她发短信祝我教师节快乐,同时感谢我的那次教育,使她学会了如何与别人交流。
总之,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有责任通过教育使学生克服孤独和怪癖心理,战胜自卑和羞怯心理,远离偏见和狭隘心理,使学生把握人际交往的原则,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实践,从而切实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为毕业以后踏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黎文森等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多读书
青少年们应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珍惜每一次晨读与课堂阅读,通过读书来训练自己的发音与呼吸,长期下来,你会发现你的发音与气息变好了,精气神也更好了。
2、多看书
多看不同类型的书籍,多看有益身心的书籍,你就会从中获取大量知识,这是你一生的财富。多看书,你就会积累更多谈资,与人沟通时,你就永不缺少话题。
3、多沟通
多与你的父母亲人、同学、朋友与老师沟通,既能增进你们的感情,又能让你积累谈话经验,让你领悟出与不同的人交流需要不同的沟通式与技巧,你也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善于交际。
4、多思考
人说话前都要经过思考与措辞,不经大脑说出口的话往往显得拙劣,难让人喜欢。所以,在你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你一定要多思考与反思,考虑自己的说话方式、语气、用词等是否正确,从而不断改善缺失。
5、多模仿
你的口才不好,那你应该多看一些名人的演讲与访谈,向他们学习,观察他们是如何说话的,然后模仿他们的好口才,并思考自己口才的不足,改正缺点。
青少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注意要点
1、别以为你跟你的朋友,是那种你的东西就是我的,而我的东西是你的!告诉你:错啦。东西绝对要分清楚,不然到最后…东西坏了…要让对方赔,又觉得不好意思。所以自认倒霉,但却因此在心中会自然形成一种排斥感!
2、别以为你跟你的朋友,好到是不论到哪,就有人会开车或是请客…告诉你:错啦。偶尔1、2次,或许受得了。时间一久了,换成谁都受不了…所以出门玩之前,最好先讲好:油钱大家分摊,花费大家先交钱玩后在清点退还。这样不仅大家玩的快乐,也可以更增加朋友间的感。
3、别以为你跟你的朋友,熟到那种连他们的厨房、卧室,你都可以自由出入…告诉你:错啦。越是好的朋友,越是要彼此尊重。因为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你凭什么自由进出别人的地盘?那种行为只会让人觉得你不尊重对方…否则的话!尽可能避免…。别以为那没什么,对方可以早在心里把你骂到烂透啦!
4、别以为你跟你的朋友,感情很好了。所以一切都可以比较随和,就算去到对方家,不用去在乎那些礼节。告诉你:错啦。越是好的朋友,礼节越是不能少。今天去拜访他家,绝对绝对不可两串蕉唷!一定要带点礼物,哪怕是一袋水果。所谓礼轻情意重,也就是这种道理,又所谓的礼多人不怪!所以千万别带'两串蕉'!切记
5、别以为你跟你的朋友,可以到好的连上个厕所都可以形影不离。告诉你:错啦。偶尔给对方自己一点空间,让彼此去看看身边的人、事、物、回头来。彼此的视野会更开阔的!就好比你跟他每天生活在以一起。换句难听的,那跟坐牢有什么差别?再怎么看,就只有我看你,你看我,大眼瞪小眼。给自己及对方有更大的空间,会让彼此成长的速度更快!
青少年的语言交际技巧
听的技巧
聆听他人讲话时要专心,要用心去听,而不是只用耳去听。要暂时忘却自己的想法和成见,与讲话者一起去回顾体验,要通过目光接触、点头、赞许声等给予积极反馈,增强对方表达的自信心,使他乐于讲下去。聆听时要耐心不要表现出任何不耐烦和不高兴的神情。聆听时还要虚心,不要轻易打断他,要善于发现对方思想中的闪光点。
目光技巧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接触,是人际交往间最能传神的非语言交往。在交往中通过眼神的交流可以促进双方的沟通。正视表示尊重,斜视表示轻蔑,双目炯炯会使听者精神振奋。柔和、热诚的目光会流露出对别人的热情、赞许、鼓励和喜爱,目光东移西转,会让人感到是心不在焉。交往中,适当的目光接触可以表达彼此的关注。
说的技巧
说是自我表达的最佳手段。说是要给别人听的,所以要使别人对自己说的内容感兴趣,就得做到:一、说得明白,语言要简练、通俗、生动易懂。二、还要善用敬语,对上级,要谦恭有礼,多用亲切友好的词语。三、适当赞扬别人。适时适度、发自内心地赞扬别人,可以造成融洽的交往气氛,强化人际吸引力。但赞扬要真诚适度,不要乱戴高帽。
体态技巧
体态包括身体的动作、手势。在人际交往中,人的举手投足都能传达特定的态度和含义。身体略微倾向于对方,表示热情和感兴趣;微微欠身,表示谦恭有礼;身体侧转或背向对方,表示不屑一顾。不同的手势也具有各种含义,比如摆手表示制止或否定;双手外摊表示无可奈何;双臂外展表示阻拦;拍脑袋表示自责或醒悟;竖起大拇指表示夸奖。
青少年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相关文章:
1.如何提升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2.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1.前言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提出解决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的办法,课题组历时一年,对恩施及周边5所高校(湖北民族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收回975份,有效问卷958份,其中男生497份,女生461份;各年级比例为大一267人(27.8%),大二289人(30.2%),大三245人(25.5%),大四157人(16.5%)。结合调查结论,课题组咨询了各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辅导老师和相关负责人,听取他们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的认识和看法。
2.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分析调查所得资料,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对人际交往认识不够。在对1000名学生个案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回答“如果你的人际交往出现困难,会不会向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寻求帮助”的问题时,有将近80%的学生回答“不会”。在回答“你是否会关注心理健康中心开展的有关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活动”。只有30%表示会积极参加,有45%的同学表示时间、机遇凑巧会参加,而有25%的学生则表示完全不会参加。而在回答“学校开展的有关人际交往讲座,提升社会适应力的专题活动多不”时,有近6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有这类的专题和讲座,有26%的人回答偶尔举办,而只有14%人回答很频繁,而这14%的人中大部分是学生部门或学校社团的活跃者。但从各高校心理健康中心了解到,他们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不同主题的心理辅导或活动,持续数日甚至一个周,但参加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2)人际交往目标不成熟。在回答“你交往的第一动机是什么”时,有57.6%人回答是为了“获取信息”,有20.1%人回答是为了“拉关系”、“办事方便”,只有22.3%人回答是为了“思想交流,获得友谊”。可见大学生出于真正交朋友的目的并不是很多,大多数大学生和他人交往都是为了获得现实的利益,或物质的,或非物质的。
(3)人际交往缺乏自信。在回答“你觉得自己善于和人交往吗”的问题时,74.5%人回答自己不是很善于交往,对自己的交往能力表示怀疑,15.2%人回答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不存在问题,能与人和谐相处,和周围人关系融洽;而只有10.3%人回答自己很善于交往,认为自己是交际的人才,和什么人都有话题谈。在回答“你是否会主动和不熟悉但见得多的人打招呼”时,只有29.3%人回答“会”,有57.2%人回答“可能会”、“看情况”;另外13.5%人回答自己从没有想过和他们打招呼。
(4)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在回答“和他人沟通时你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吗”时,有65.3%的人回答不能,有16.5%的人选择因为害羞而不能完全表达(女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18.2%的学生回答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回答“你认为自己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是”的问题时,有超过2/3的同学回答是自己人际交往技巧缺乏,排在第一位的是“不懂得交往技巧”比例高达40.4%。“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是不知道该不该表达自己的想法”占15.3%,还有就是“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回答“在和别人发生冲突后,你会言归于好吗”的问题时,有28.7%的同学回答“从不”、“很少”,40.1%的学生选择了“偶尔这样”只有31.2%的学生选择“常常这样”。
(5)与异往困难。大学生与异性的交往非常重要。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恋爱观并不是很健康,又由于自卑、羞怯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与异性的交往变得困难。缺乏异性知己,甚至有些大学生不知道怎么与异性相处。在回答“你为什么会在大学谈恋爱”的问题时,经过权重的分析,发现前几位的分别是“随大流”、“寂寞”、“感受恋爱的乐趣”、“获得生理满足”、“寻找人生伴侣”、“寻找学习动力”和“追求美好的爱情”。另外在回答“和异性相处时,你会?”时,有45.7%的人会觉得非常不自然,而有6.9%的学生选择从不与她们进行交往。
3.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究其原因,通过分析调研材料和请教相关专家,笔者认为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深刻的。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家庭教育、家庭结构和家庭的和谐程度[1]。小孩的模仿学习能力很强,因此家长的一些行为习惯,待人处事的风格会直接影响到小孩,他们从小就模仿其家长的行为,因此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会对直接投影到他们以后处理人际交往问题上。从家庭结构上来讲,通过调查的数据显示,家庭成员越多的大学生更善于人际交往,而单亲或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交往困难。此外,家庭的和谐程度也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从小生活在温暖,和谐家庭的学生,会形成积极主动的交往观念,具有较强的交往能力。
(2)学校因素。除了家庭,学校是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中国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观念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深远,学生在升学的高压力下,埋头苦读,平时就忽视了与人交流的重要性[2]。此外,高校的教育体制也不利于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高校学习相对宽松,自由支配度大,学生平时都是以个体进行各种活动,缺乏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与人沟通困难,如果与同寝室的人关系不好,很容易引发各类安全问题。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风气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观念和理念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更注重物质利益的交换,情感的交流慢慢淡化。科技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传播空间,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社会风气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也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逐渐变得功利化[3]。
(4)自身因素。心理障碍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因素,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极大的阻碍了大学生主动与他人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最大障碍。包括自卑心理、羞怯心理、猜疑心理、嫉妒心理[4]。要改变这些不积极的心理因素,社会、家庭、学校要通力合作才行。如何使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达到社会、家庭、学校的一致性将是未来的重大挑战。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关系任道重远。
4.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方法与措施
通过访谈各高校心理辅导老师并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指导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行为。
(1)从大学生自身方面来讲,要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以自我我中心,人际交往观念存在严重偏差。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应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提倡君子之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诚信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准则,真诚的交往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感情[5]。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摆脱自我为中心,要考虑双方共同的价值利益,是双方都能获得满足。人际交往其实也是一种交换关系,即人们都希望在人际交往中能获得不少于他们所付出的回报[6],在人际交往中要克服功力主义,自我主义。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还要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大学生只有正确的进行自我认识,明确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找准自己理想中追求的目标,在现实中的水平,才能发现差异,知道自己改进的方向。古人言“人贵有自知之明”说得也是要正确的评价自己,不贬低自己,也不高看自己。
近年网络的大行其道,使很多大学生都沉迷于网络,从而忽视了现实中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7]。一大批大学生生成了真正的宅人,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缺乏乐趣。当代大学生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就要克服宅的影响,打破平常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8]。一方面是平时上课多和不认识人坐在一起,并积极主动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认识更多的陌生人,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另一方面多关注学校,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积极寻找大家的共同点,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挖掘深度的意见,并争取能形成自己的看法,赢得大家的尊重。三是可以多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沟通,积极参加班级QQ群、微博群里的话题讨论,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样在网内网外都能让同学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人际交往就更容易打开生面。
(2)从高校方面来讲,高校要提供良好的人际交往平台,让大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人际交往才发。高校应改变传统的模式,创新性的发展一些人际交往平台,切实指导、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一是加强师生沟通机制,及时的疏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大学教师和辅导员应该多和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利用各种形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如邮件,QQ、微博等及时沟通工具。二是积极发挥心理辅导中心的作用,要改变辅导中心在大学生心中的不好印象,认为只有心理有疾病的人才会找心理辅导老师。三是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发挥公寓文化节的真正作用,通过一系列趣味活动调动同寝室,寝室与寝室之间的关系,活跃公寓氛围。四是增加班级趣味活动,大学是一个缺乏班级凝聚力的地方,原因在于班级很少活动,或者是举办的活动老套,不能吸引90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参与者寥寥无几。班级开展的活动应该集时尚,趣味性一体,激发大家的热情。应多开展聚餐,联谊,郊游等,而现在高校担心安全问题,不支持甚至禁止这类活动,极大的削弱了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五是高校应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纳入日常的教学内容。多开设一些人际关系课程。如《管理沟通》、《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提升小组》 《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等。通过这些选修,必修课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懂得更多的人际交往技巧。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口才与演讲协会”等社团的作用,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9]。
(3)从社会方面来讲,整个社会应给大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更有有效的途径和工具,社交新媒体出现极大的改变的人们交往的方式。借助于网络,人们可以不必面对面的交往,这使得有自卑心理和羞怯心理的大学生在网络中与人交流变得更加简单和自然。新媒体的好处就是它的开放性和去权威性,互动性,虚拟性[10]。新媒体的这些特点使得人际交往可以完全忽视个体的差异性,面向社会大众。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寻到彼此共同的爱好,易于产生共同话题,在现实中面对面的交往时也有更多的谈资。一些性格内向,有自卑心理和羞怯心理的人,因其对网络上的某件事特别了解,也会赢得大家的重视和关注。这将极大的增强他们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和能动性。安全感,归属感增加,人际交往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崇勇.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调查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3)
[2]刘雷.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2(8):108-110
[3]倪嘉波.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2):126-127
[4]赵崇莲等.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6
[5]邹平.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申武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黄少华,魏淑娟.论网络交往理论[D].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8-11
[8]周福华.“宅”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社会工作的介入—以武汉区X高校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许多高职院校学生都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中得到激励、自信和归属感,但从调查结果来看,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他们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课题组对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进行研究,找出他们在人际交往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调试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
在人的心理过程中,认知是基础。认知包括对自己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和对交往本身的认知。正确的认知会产生健康的情感和意志,而错误的认知则会导致消极的情感、心理与不良行为。错误的认知称为认知偏差。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有以下几种:
1.首因效应。首因,即最先的印象。首因效应是指初次对人的知觉所形成的印象往往最鲜明、最牢固,并对以后的人际知觉及人际交往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先入为主的认知方式容易使人陷入人际交往的误区,应尽量避免。
2.近因效应。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是指最后印象对人以后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后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应用动态的、历史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他人,看待人际交往,避免近因效应的影响。
3.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是指在认知他人时,对他的某一突出特征特别重视,将其夸大,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品质的知觉,也就是从已知的特征推及未知特征。
4.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特征。受投射效应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容易主观臆断、妄想猜测,容易产生人际交往的误会和矛盾。
5.定势效应。定势效应是指在人的头脑中存在的某些固定化认识,影响着对人的认知和评价。当这种印象形成后,会使人在认知过程中产生偏见,成见,甚至错觉,影响到正常的交往。
(二)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调适
1.自卑心理的调适。高职学生产生社交自卑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缺乏自我认识,经验不足,缺乏特长,畏惧挫折等。严重的自卑感会给学习和精神带来精神负担,应注意调适。第一,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能力。第二,尽可能弥补自己的不足。第三,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第四,及时从社交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2.嫉妒心理的调适。社交嫉妒感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嫉妒心理只会给高职院校学生带来痛苦,这种心理必须加以调节。要学会正确看待别人的能力和长处;善于调整目标;善于转移注意力,不要总是把目光盯着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竞争代替嫉妒。
3.猜疑心理的调适。高职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带着猜疑心理,人际交往中很难避免猜疑,但如果猜疑心理过重,则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矛盾和冲突。消除猜疑心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不要主观臆断,要学会识别信息;要客观了解他人;加强沟通,多调查研究。
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对策
一是通过心理干预和自身调节,纠正自己对人际交往的认识缺陷问题,培养学生主动交往与沟通的意识。要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纠正人际交往的偏差认识态度,树立一个正确和全面的人际交往观点和理念。
二是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端正生活态度。良好的个人形象可以说是人际交往的开始,此外,我们高职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积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全面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三是开设必要的课程,强化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学校应开设一些相关的必修课、选修课或者专题讲座,如《交际与口才》、《人际交往技巧》等课程,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技巧。
四是加强学校心理咨询体系的建设。优化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聘请具有资深经验的心理专家,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预约专家为自己进行心理辅导,遇到令其困惑的问题可以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网页来进行咨询,还可以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解答交流会。
五是利用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出善于为人、善于处世、善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处世态度与技能。因此,在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我们可以借助体育运动平台充分开发利用体育课程教学、运动训练、课外体育活动以及校园体育社团活动等资源,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关系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是人实践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需要人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调试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的适应已经成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身体和心理变化。大学生要想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和现实社会,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地努力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人际认知,人际交往技巧和实践参与。
一、形成正确人际认知
能力的培养要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助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因此,大学生应形成正确人际认知。
(一)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应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卑不亢,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自尊自爱,正视现实,积极进取。客观公正的看待别人,既不夸大其缺点,也不缩小其优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交往中应多注意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向他人学习。
(二)掌握一定的交往原则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平等尊重原则。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交往中,我们应坚持平等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个性和行为习惯,才能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真诚待人原则。猜疑、畏惧、缺乏信任是影响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主要障碍,因此,构建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必须坚持真诚待人的原则。真诚待人主要表现在为人处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信任。交往中应该说到做到,信守诺言,以诚信为本,做到以善意的态度来批判劝告,诚心地鼓励与赞美,而不是虚伪恭维与奉承,更不是粗暴讽刺与攻击。
3.理解宽容。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个人的成长环境,个性,生活习惯等都存在差异,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学会理解与宽容,在非原则问题上不斤斤计较,,以德报怨,能容忍别人的过失和不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以善良的行为去帮助人,宽容人。
4.互帮互助。以帮助与相互帮助为开端的人际交往,更易建立良好的关系。大学生既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虚心学习,又要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真诚理解、热情帮助。交往中互帮互助,关心支持,关系则愈加稳定。
二、学会交往的技巧
(一)学会倾听。倾听是人际交往的一门艺术。专注地倾听对方谈话,是对对方的礼貌和尊重,也是对对方的一种赞美和恭维,对方也会因此而喜欢、信赖你并乐意与你交往。真正的倾听,要用心、用眼睛、用耳朵去听。所以,大学生在交往中应掌握听的技巧,做到耐心、细心、虚心、会心的听,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
(二)学会表达。表达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技巧。语言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语言表达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好坏。大学生在语言交流的中,要善于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善于关注对方的反应,抓住谈话的时机;学会用清晰、准确、生动、简洁、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学会分清场合、时间、人物等,掌握分寸进行表达;表达中还应注意语气、语调等。学会使用幽默的语言,增强别人对自己的欣赏,以便更好的交往。
无声语言,表情、目光、手势等可以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意义和情感。一个良好的交际形象,应学会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学会控制表情;目光应该坦然、亲切、有神;手势应该礼貌、文明、大方。
(三)学会赞赏。赞赏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赞赏既有对他人的认可,又有对他人的欣赏。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持久、最深层的渴望便是对赞美的渴望,学会赞美别人是日常交际过程中的秘密武器。赞美要真心实意,发自内心的感叹;赞美要符合实际情况,要具体化,明确化;赞美需要从细微处入手,抓住其与别人不一样的特点。
(四)学会感恩。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理解和尊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先懂得感恩,才会懂得关爱和回报。大学生应该怀揣一个感恩的心,体会别人带来的帮助和快乐,珍惜生命中所拥有的一切,学会在交往中付出,尊重和关心他人。
三、活动中提升交往能力
活动,是人际关系形成的桥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来实现。校园是大学生主要的活动范围,课余时间富余,因此,大学生必须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
(一)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地,是交流最为密集、最频繁的地方。积极向上健康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和谐的舍友关系,成员在不断地交往中愈发的熟悉和亲密。因此,舍员应通过自身努力,共同建设好所在宿舍的宿舍文化。大学生可依据各自的个性,民族习俗、生活方式等制定本宿舍的名称、风格、规章制度等;定期开展一些集体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宿舍文化建设,增进交流沟通,协调合作。
(二)积极参与班集体的建设
班集体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每个成员在班级中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成员间应相互适应和合作,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班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应主动积极地参与班集体多种活动加强彼此的了解和沟通,共同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成员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加强同辅导员、任课教师及领导的交流和沟通。
(三)参与社团活动提高交往能力
大学生的各种社团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场所和机会,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在课余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专业等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活动,积极的投入到社团的活动中,进一步的扩大了交往的范围,充分锻炼和挖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加强同社会其他群体成员的交流,如暑期社会实践等。
参考文献
1 中职生人际交往的主要障碍
中职生多为16至18周岁的青少年,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成人化的过渡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高涨、敏感、个性不成熟,表现出独立与依赖、成熟与幼稚并存的矛盾性,在人际交往中带有鲜明的情绪化色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存在诸多的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1 心理障碍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自己的形象极为敏感,他们希望在与人交往中,特别是在异性心目中,留下好的形象。而这种过高的期望值反而使他们在交往中显得手足无措、前言不搭后语。更有甚者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短促、身体抖动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常常使学生陷入焦虑、痛苦、自卑之中。而自卑感又更容易使他们自我孤立、缺乏人际交往的自信。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日常交往。
1.2 个
每个人都先天的性格,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也不同,有些学生出生、成长于优越的家庭环境,长期被父母娇生惯养,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有些则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很大挫折,心理压力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受到这些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形成了不健全的人格,如固执、自我、任性、依赖等。这些障碍会影响人际间的交往,让他们不会与人合作、与人共处。
1.3 地位障碍
中职学生与同龄的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要面对的交往对象更多更广,除了与同学、老师、家长交往外,他们还要在实习期与领导、同事、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在家里,父母是长辈,处于上层地位;在学校,老师是学生的管理者,也处于上层地位;在实习单位,领导肯定是上级;实习同事又比自己的资历深,地位也不会和自己完全平等;而服务对象是“上帝”,肯定要尊为上宾。不同地位的人,其价值观不同,必然会导致在同一问题上看法的差别,从而带来交往中的障碍。
1.4 语言障碍
中职学校中有很多来自外地的学生,由于之前主要使用的是方言,普通话不太标准, 部分学生在学校羞于与老师沟通;在课堂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怕同学笑话;在实习单位,不敢与领导、同事和服务对象主动交流、沟通。另一方面,由于口语沟通技巧的欠缺,常常导致他们在与人沟通时词不达意,甚至引起对方的误解,产生矛盾。
2 中职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疏导途径
人际交往障碍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对于这种共性的问题,可以由学校、教师共同予以关注和疏导。具体的疏导途径有以下几种。
2.1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设立心理咨询室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许多学校开始着手新生进校的心理普查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将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也为即将开展的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经过科学严谨的心理普查工作,陆续建立起学校学生的心理档案,并加以妥善保管,为日后的个案辅导做好资料的准备。在建立新生心理档案的同时,对于性格有缺陷的学生,如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对于档案要予以归类,对于这些学生予以适当的关注,防患于未然。
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和分析,应该由专业的心理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师负责。因此,学校有必要设立相关的心理咨询室,安排专门的心理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目前,有很多学校已经设立的心理咨询室,但是其作用发挥不大。主要原因是心理咨询室里未能安排专职的专业心理咨询师。许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师由心理或德育老师兼任,他们只能利用课余时间给予学生相关的帮助,而这样的时间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不足,咨询经验欠缺,不能给予学生更加专业的心理指导。还有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设立已久,但学生却并不知道或者不愿意前去咨询。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对于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并通过正面的引导,鼓励学生在有心理困惑时积极主动地走进心理咨询室。要让学生意识到,有心理困惑并不等同于有心理疾病,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人际交往障碍、学习适应问题,这些都是正常情况。但是这些问题需要借助于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疏导,才能得以很好的解决。
2.2 开展人际交往讲座,实施团体干预活动
心理讲座因其时间集中,受众群体大的优势,可以对于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或将面临的普遍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因讲座所讲内容具有主题性和普遍性,往往收效较好。所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以如何化解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为主题的讲座是非常必要的。在讲座中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给学生分析职业学校的环境与以前的环境的差异,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二是向学生宣讲人际交往中科学有效的适应技巧,以便他们能较快地适应中职生活;三是给学生耐心地分析新的人际关系特点,启发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人际交往态度,掌握有效的人H交往方式,鼓励他们在正常社交的同时进行个别交友,使他们尽早地获得进入新环境的归属感。可以通过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个案分析,引导学生找到合理适当的社交方式。
团体干预活动是针对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共性问题进行预防。如果在学生中出现了新的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可以将具有共同问题的学生集中起来,开展团体的干预活动。如果是全校范围内的活动,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心理学知识,分析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情绪问题,对学生中出现的特殊情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认识到不良情绪带来的消极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调试体验。班级范围内的活动,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主题班会课,针对班级内部出现的人际交往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也可以结合学生将要面临的人际交往方面的挑战,未雨绸缪,提供一些经验。这样会更有针对性。例如案例讨论法:针对学校发生的一些因人际沟通不当而引发的打架事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克服不良行为、培养自制力。主题活动法:开展一些青春对对碰活动,通过游戏、演讲、拓展训练等团体活动的形式,达到人际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2.3 树立教师交往典范,创建民主团结班风
对于学生来说,每天接触到最多的人是教师,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人际交往的方式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定期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增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在平时的师生交往中,注重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对学生存在的一般的人际交往问题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在师生交往中存在着正式与非正式两种形式。相比正式交往,非正式交往更具有方便性和随意性。然而非正式交往是建立在需要、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较为接近或一致的基础上的,并且是在轻松、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的,所以非正式交往往往更重要。所以每位教师既要注重师生间的正式交往,更要重视师生间的非正式交往,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更有意义的帮助。因此,教师要树立个人魅力,以正确的态度与学生交往,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民主的氛围能够帮助中职学生塑造积极的个性,并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起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教师在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人际交往时,要从思想上真正的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学生得到教师的尊重、信任,就能畅所欲言。
学生日常生活的集体就是自己所在的班级,加强班级管理,树立良好的班风才能促进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教师应通过加强班级建设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班级的非正式群体来促进学生间的积极交往。与此同时,教师应建立班级的正确舆论环境,在班级非正式交往过程中引а生形成正确的舆论,例如:如何选择交往的对象,如何形成正确的交往方式等。教师要维护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使班级风气积极向上,学生间的非正式交往得以健康的发展。
2.4 加强家校沟通,重视家庭环境影响
家庭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学校和教师应经常性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召开家长会,开展相关的中职生人际交往的主题讲座,或者以短信形式发送一些教育类的短文。让家长逐步了解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及在人际交往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让家长自己明确在人际交往中所起的示范作用,掌握正确的疏导方法。这样,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发挥好榜样作用,同时能够更好地从专业角度观察、发现孩子的人际交往障碍,及时疏导孩子的问题。也可以与教师进行沟通,反馈问题,从而获得更加及时、专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黄丽霞.中职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的辅导[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53-54.
[2] 桀淑坤.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与辅导[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62-01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一)热情主动交往原则。热情主动对人际关系非常重要。著名心理学家阿希曾做过一个实验,发现一个人是否热情影响对这个人其他品质的评价,热情是一个人的中心特质。许多同学人际交际能力差,不是因为他的能力、知识、性格、人格魅力等不如别人,而是他不愿主动与人打招呼。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主动打招呼很没有面子,相互不认识,主动打招呼别人怎么会搭理自己呢?正是由于这种想法,失去了很多交往的机会。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要热情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热情主动地帮助别人,主动的和其他人交往沟通,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真诚交往原则。真诚即真心实意,坦诚相待。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真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1]人之相知贵在知心。真诚是一种美德,真诚是一种胸怀,在人际交往中真诚能获得信任。那么怎么做一个真诚的人呢?首先,真诚要有宽广的胸襟和气度,这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需要。面对交往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要以宽广的胸怀看待对方,严格审视自己,面对自己的错误要真诚向对方道歉,同时,真诚的指出对方的问题,来解决问题。其次,真诚不仅要发自内心,还有表现在行动上。真心实意,言行一致,才能收获真正的友谊。最后,大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不应有欺骗的行为,因为欺骗是真诚的死敌。
(三)集体活动原则。个体大学生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但又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集体中,大到整个学校、院系、学生会,小到一个班级、一个寝室、一个学习小组。作为个体的大学生怎样才能融入集体并在集体中生活学习呢?一方面要遵守集体的规范。任何一个集体都有一定的规范制度,大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要遵守集体的规范,要主动适应集体,而不是要求集体的规范和自己相适应。例如学生会的成员要遵守学生会的例会制度,严格执行岗位职责,并在学生会中分工合作,使学生会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合作精神。大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不仅要遵守集体规则,还有善于与集体合作,积极主动的支持配合集体的活动。
(四)换位思考则。换位思考,即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是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要互相理解、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础。互相宽容、理解,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大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变“挑剔”为“欣赏”,变“计较”为“宽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艺术与技能
(一)学会倾听
倾听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剂。认真倾听是一种待人的态度,也是一种为人处世艺术。戴尔.卡耐基说过:如果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愿意倾听的人。在沟通的各项功能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倾听能力。大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倾听与听不同,他包括用耳朵听,最重要的是用眼睛观察,用嘴提问,用脑思考和用心灵感受,做到诚心、虚心、耐心、静心和专心。”[2]达到倾听的最佳效果,要注意以下方面的细节:目光要集中注视对方。在交往的过程中目光闪烁不定,左顾右盼会显得不尊重对方。在倾听的过程中不要随意的打断对方,在倾听的过程中还要适当的有所呼应和适时的询问、追问,表示对对方的话题感兴趣。
(二)学会微笑待人
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比着装更重要。此笑容能照亮所有能看到他的人,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微笑是一种令人感觉愉快的面部表情,它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深入沟通与交往创造温馨和谐的气氛。因此有人把微笑比作人际交往的剂。”[3]在人际交往中,微笑可以感染他人,微笑可以缓解拘谨,微笑可以缓解矛盾。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微笑,用微笑这种力量去打开人际交往之门。
(三)恰到好处的赞美别人
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赞美能有效的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是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的有效方法,但在交往中赞美别人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一方面赞美别人要真诚。因为这不仅是对别人的价值、意义等做判断,同样也是考问自己良知和品行的时候。赞美别人不能太离谱,比如轻率、虚伪的奉承和溜须拍马等会使人产生反感,相反赞美别人要坦诚得体,要有诚意。另一方面,信任是最好的赞美。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要信任交往的对象,这样双方在情感上距离才会拉近。
(四)掌握消除同学间误会的技巧
误会和交往是相伴产生的,在交往过程中误会经常发生,它会给大学生的交往带来障碍。产生误会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学会消除误会。消除误会的技巧如下:一要认清事实。很多误会是在交往中误传误听引起的,此时,需要认真调查事情的真伪,弄清事实,消除误会。二要换位思考,审视自己的不足。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检讨自身的不足,以宽广的胸怀真心化解误会。
(五)掌握人际交往语言艺术
人际交往中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主要是把握说话的内容和声音。一方面说话的内容要符合交往的场合,比如,在他人悲伤的时候不能嘻嘻哈哈滔滔不绝的说自己高兴的事,欢乐祥和的气氛中不能喋喋不休的诉说自己的苦闷与不幸,也不能自己滔滔不绝的说话让对方没有机会说话。另一方面,说话时的声音要适量。在安静的环境中交谈要小声,在嘈杂的大庭广众之下声音要适量大一些。最后,说话要简明扼要,言简意赅,不能绕来绕去,反复表达。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美术学院
作者简介:张素君(1983- ),女,汉族,河南漯河人,许昌学院美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