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10: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科研创新机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科学研究作为一种以创造性和探索性为主的知识生产劳动,需要科研管理来创造适合的社会、政策和文化环境。地方高校地处中心城市之外,存在人才资源缺乏、信息闭塞、积淀不够深厚、科学研究氛围不浓和科研主体积极性不高等诸多不利因素,体现在科研管理中,表现为管理理念落后,基层科研管理部门机制不健全。
1.1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科技处大多仍被定位为上传下达的一个中介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引导、策划、管理功能和角色。科研管理缺乏主动性,科研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管理培训,只能靠个人认识和经验积累来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1]。
1.2基层科研管理部门机制不健全,系(部)无专职科研管理岗位或职责不明确,科研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无法提高待遇水平,因此临时性强,流动快,在职人员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对科研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
1.3.学术活动交流较少,学术氛围不浓。学科间交流不够,科研主题研究领域较为狭窄,大多各自为战,再加上作为地方高校在本身较强的基础研究领域,无法与重点大学相比,难于独立开展以创造新知识为目标的高层次的前瞻性研究。作为科研主体的教师,普遍教学任务较重,科研工作主动性不强,科研活动多数围绕评职称展开,做科研的优越性没有充分体现。
2.1创新科研管理理念,强化服务地方意识和人本意识
管理理念是管理者对管理所持的信念和态度,是对管理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科研管理理念创新是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建立的基础,也是科研管理能否出成效的前提。
2.1.1找准科研定位,加强地方服务意识。地方高校地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中小城市,在人才引进、学术交流、信息沟通等方面有不利之处,但是同时在地方上他们是“高等学府”,容易进入社会的中心,成为为当地社会进步服务的领先者,因此,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必须从自身出发,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培育特色,才能有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加强为地方服务的意识,要求自觉将科学研究与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团等组织联系和合作,在为地方服务的过程中,培育发展科研特色优势;
2.1.2.加强人本意识,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科研工作主体是有能动意识的人,在科研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充分考虑人才在创新中的作用,重视人才、关心人才、培养人才,这样才能发挥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当今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地方高校由于环境的制约,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为保证学校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一。加强人本意识,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和谐的科研环境和氛围,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外围硬件条件和环境比较弱的情况下,用政策和管理的软性环境来留住人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保证科研管理目标的实现[2]。
2.2稳定科研管理人才,建立专业管理团队。
任何管理都是管理者与其对象间的一种互动过程。创新的管理理念为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实践以达到管理的目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者理念的更新,对科研活动中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外界环境和条件的特点及规律的认识理解程度。因此,建立专业化的科研管理队伍,是高校科研管理科学化,建立创新机制的基础。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高等教育在精英阶段,一般实行资深教授主导型管理模式;在大众化阶段,高校的管理活动主要由职员来承担;到了普及型阶段,各类管理专家将成为高校管理的主要力量。目前,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社会职能和组织结构的日趋复杂,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跨入了大众化阶段,高校的科研管理急需稳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这已经成为制约高校科研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3]。
2.2.1完善科研管理人员的评价制度,稳定科研管理队伍。高校科研管理现仍定位于服务性工作,普遍存在管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等情况,管理人员在科研管理的事务性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没有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待遇提高和工作条件改善等依赖于行政职务的晋升,这就导致了管理人员积极性缺乏、队伍不稳定等情况。因此在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急需专业化的管理队伍的今天,将行政职务和管理岗位区分出来,设立专门的职称晋升系列,对于稳定科研管理队伍,有积极的作用。
2.2.2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科研管理人员在岗位业务熟悉的基础上,要全面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管理理论素养,提高组织、策划和科学决策能力以及规范化管理能力,才能保证保证实践和理论结合,进一步熟悉理解科研人员的工作状态,做好管理工作。可通过进修学习,参加各种科研管理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同时通过与同行的交流,深化对科研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对自身的认同感。
2.3加强学术管理,使科研管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科研活动作为探索创新性的知识生产活动,是一个专门化程度非常高的领域,必须突破单一的行政管理的约束,加强学术管理,即加强学术委员会在高校学术决策中的地位,这样才更符合科研工作的自身规律,能补充管理制度化程序化所带来的一些弊端[4]。
2.3.1加强学术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作用。学术委员会是高等学校内部设置的对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学术问题进行审评并作出决定的学术机构。实践中高校对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职能不能只定位于学术研讨上,而要发挥其评议和决定的权利,参与科研管理中的计划评议监督作用,同时在校学术委员会的基础上,在院、系一级或科研平台设立学术委员会,加强学术指导和学术管理。
2.3.2确立学术委员会的职能,改革现有学术委员会的人员选聘制度。学术委员会要聘一定数额校外专家学者参与,主要邀请相关学科内的权威人士,保证学术委员会的专业性和公平性;同时每年度进行选聘,增强队伍成员的竞争意识、积极性和责任意识。
院系一级和平台学术委员会可根据各部门科研发展情况进行设置,实现把握研究方向,讨论确定学术规范,审定课题指南和课题申请,监督检查科研工作的实施等作用。
2.4明确权责,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
科研管理的统一性和科研活动的复杂性相互矛盾,科研管理体制的行政性和科研活动交叉、融合的网络性互相冲突,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有利于发挥科研人员积极性,有利于整合科研队伍,把握、引导科研方向的科研管理体系,即将分级管理和统筹管理相结合[5]。
2.4.1明确权责,进一步完善学院、系部两级科研管理的制度。
作为一般地方高等院校,科研资源都是有限的,作为校级管理部门的科研处,首先应当掌握本单位的科研资源布局,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以组织协调为主,倡导、策划,统筹学科发展,促进学科交流和融合,做好科研方向把握和队伍整合工作,努力推进跨部门、跨学科的联合攻关。其次,加强与地方、企业的横向联系,跑横向项目,推广科研成果,为科研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铺路修桥,培育自身的科研特色。再次与有关的主管部门、与重点大学保持经常的、稳定的学术联系,实行加强型联合,使科研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实现科研管理的导向功能。
与此同时系部一级要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机构,稳定管理人员队伍,组织实施科研计划,课题申报组织,成果收集等具体事务性工作。
2.4.2统筹规划,设立职权相对统一的平台科研管理机构,推行课题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62-02
1.科研管理激励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科研管理是集策划、协调和服务于一体,众多变量参与的动态管理活动。当前科研管理队伍显现出的问题,主要是欠缺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不管是团队关系上还是目标考核与自我管理上,还是物质与精神激励与培训上,都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不能很好地调动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激励是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建立高校科研管理有效激励机制,需要克服的障碍,从组织激励、经济权衡、目标激励、评价激励、服务激励等方面入手,尊重科研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则,注重科研主体的科研权利和科研责任,将科研管理理念、体制与行为的全面创新融为一体。具体应做到人本管理与理念创新、规范管理与体制创新、科学管理与行为创新。
2.科研管理队伍现状显现出的科研障碍
2.1科研管理现状
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现行科研管理体制分为三级——校、系、所,体现的是按照学科、系,设置的,现实中科学研究以专业形式多样地组织起来的。
高校的科研经费最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科研人员的活动是在学校的科研体制下进行的,以申请课题立项等方式获得科研资助。在申请、批准诸多环节上,受到较多约束,导致了科研经费使用率低。科研体制对科研效率的影响,政府科研经费使用率,平均每年增达24%,但是高校仍不同程度存在资源短缺和供给不足的问题。体制的桎梏严重地影响着高校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更影响着科研见实效。
2.2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科研管理人员自身问题
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不高。各高校对科研开始重视,科研管理任务的担子在不断加重,但是科研管理人员的总数并没增加,这使得人员工作起来感觉很是紧张,科研人员一般是兼任专业课,只能机械、被动地进行管理,没有积极性,这是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是前沿性的研究越与教学相分离,并且占用大量的资金、设备和人员。因此,如何处理这些矛盾,保证科研的正常进行是各个高校的棘手问题。
2.2.2从事科研管理人需要加强综合素质
大学要成为创新型国家体系中的主体,关键在人,但人才是制约大学创新和进行技术转让的因素之一。科研管理岗位编制少,管理工作任务重,业务素质得不到及时的提高,导致科研整体水平上不去。学校发展需要加强队伍建设的创新,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进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打破以往的重使用、轻培养的措施。
2.2.3价值取向偏离了创新体关系
对于大学创新的理解,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片面性的取向,即,在科研方向上存在着轻基础研究,过于凸显应用研究,太过于强调了应用研究,割裂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在创新体系中的依赖关系。各高校需要扭正价值取向问题,真正靠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
2.2.4高校科研管理的体制和机制需要不断创新
当前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是由科研处室,对科研项目进行立项、实施、检查、总结、验收、鉴定和报奖。与高校科研发展的实际不符合,成为科研瓶颈问题。需要创新高校的体制和机制,在政策上给予特殊的支持。
2.2.5高校科研管理需要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出现
高校较为薄弱环节普遍在科研管理这一部分,但是这关系着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很多科研人员的需要,由于在奖励制度上没有合理地得到满足,在经费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在待遇上得不到满足,挫伤了他们进行科研的积极性,需要在科技开发、科技奖励、科研项目经费、知识产权、专利基金等方面进行大的改革,使科研人员的待遇和业绩挂钩,在津贴上,业绩考核与成果奖励进行有效的激励,真正调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
2.3建立科研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意义
激励属于行为科学范畴,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以人的需要引发动机,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以未满足的需要为线索,利用各种目标激发产生动机,诱导行为,加速目标的实现,提高需要满足度的过程。通过机制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就在于这种业绩评价机制的存在,即,激励机制。科研的管理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激励,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励科研人员,诱发他们的科研行为。在“刺激-反应”这种理论的指导下,科研管理者的任务,是选择适当的激励手段,引发科研人员的所需要的相应反应的活动。
3.高校科研管理有效激励机制的构建
3.1激励的手段多元化,物质与精神相结合
新形势下激励机制必须考虑高校知识分子的特点,具备的挑战性和对人的创新能力的要求。需要物质的激励和精神层面的满足。通过激励机制来满足他们对成就感的需求,激发其内在的创造性,满足科研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就需要将荣誉和奖金结合起来确立相应的机制来对科研工作进行肯定与奖励。如推行项目竞争的方式来支持科学研究,这是改革的方向。通过竞争的方式,突出原创性科研成果,获取经费并自由地支配使用。
3.2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结合
正面激励是对科研人员的肯定和认可,进行相应的赞扬和奖赏,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负面激励是通过约束,对失误的惩罚的激励。正确的做法是区分情况、适时激励。对科研人员提出质和量的要求,同时建立有效的科研约束机制。长期以来,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高校对教师的科研量要求甚少,造成高校教师对搞科研无兴趣。没有约束机制,积极性就无法调动起来,这就造成我国科研工作滞后于发达国家,所以高校的科研激励机制中,需要双管齐下,奖罚分明,突出有效的约束机制以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
3.3加大激励的力度
高校的科研工作需要高校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在时间和精力上有双投入,才能在脑力劳动上有所创新,激励中的奖励力度不明显,就不会调动教师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需要将科研成果与评聘制度结合起来。
知识经济时代,民族的发展需要创新能力,高校科研人员的水平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科研中能充分体现出来。高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教师的学术能力指标,重视学术研究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结合。充分重视学术研究的水平,作为奖励、晋升、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加大科研的激励力度。
4.结束语
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大学科研水平的高低对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综合国力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科研与教学,第支撑一所大学存在的基础,缺少哪一个,都会失之偏颇。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科学研究管理与教学管理一样,也需要创新与改革。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从激励制度方面入手,给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广阔的空间,充分调动广大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学校科研发展的进程,确保学校科研发展目标的实现。高校科研的激励机制在大学里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还没有一套成型的管理办法,需要今后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罗嘉庆.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中人本理念的思考[J].未来与发展,2009,(3).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249
0 引言
当前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纯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创新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其置于核心地位。在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将科技作为其宏观调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 构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必要性
1.1 我国当前国情的要求
现如今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而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国土资源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多地少是我国现在发展的现状,人均矿产资源更是不足,资源浪费严重,也写现象的存在就更加剧了我国的资源紧张。
1.2 有利于国土资源的长远发展
我国的科技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还无法满足国土资源的发展现状。国土资源方面科学技术应用不高的表现如下:第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强,地质科学仍然处于过渡阶段;第二,本领域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以及精密仪器需要进口;第三,相关的科技创新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
1.3 有利于创新源动力的激发
国土资源的长远发展必定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因此可以说科学技术就是国土资源创新的原动力。当前国土资源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开采需要面临供应紧张和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可以有效缓解当前比较激烈的矛盾,是国家的国土资源得到安全保障。
2 构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途径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科技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科技需求,才可以针对需求开展各种研究,得到需要的成果;科技创新则可以把相关的成果直接进行转化,进而为国土资源事业服务;科技创新支撑机制则是通过信息共享和服务等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2.1 科技需求反馈机制的构建
国土资源科技需求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划分为社会需求、管理需求和国家需求三个方面[2]。社会方面的需求,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主体进行构建,比如矿产开发的企业需要的是矿产资源开发的科技方法,而 地质勘探企业则是需要更加先进的成矿理论。管理层面的需求,主要研究的是怎样发挥国土资源管理中科技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国家层面的需求则是要通过科技的力量来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协调发展。在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中需要注意对科技需求反馈机制的构建,从而为国土资源的长远发展提供获取和捕捉信息的渠道。
2.2 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构建
构建科技创新动力机制需要构建起相应的平台、充足的资金以及相关的制度作为保障。具体构建的过程如下:第一,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积极的建设一些重要的科技示范工程、产业化基地等,建立起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使各种科技创新项目可以实现有效的对接。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科技研究项目,比如地质或者地质等,可以和高校进行合作,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起可操作性。另外也要建立水平更高的研发中心或者是科技创新孵化器,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第二,科研主体创新制度的建立。此种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相关的科研主体进行科技创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最需要进行科技创新了,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多种类型的创新协会。而公益性的视野单位则可以探究现代化的科研所制度,在人事制度管理和经费制度方面提高自主管理的能力。高校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理论的主要研究基地,所以要加强对新理论的研究,加快技术转化应用。
2.3 科技创新支撑机制的构建
第一,需要完善科技创新合作制度。为了实现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可以跨地区、跨行业的合作,可以将地质学会、土地学会等相关单位作为纽带,加强和国内外科技组织之间的联系,积极的参与到国际上的重要科研计划中,建立跨部门的科技立项以及攻关制度。第二,服务和信息平台的完善。为了建立起更加强大的咨询服务系统,使大型的仪器设备实现共享,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以建立起国土资源相关的服务和数据共享中心,使一些基础的数据资料可以快速的和实现网络共享,使一些应用性比较强的成果可以进一步的扩展和使用。第三,科技创新评估制度建立。通过对科技政策和专项工程中的科技创新进行评估,提高科技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总结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灵魂,而科技是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在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构建科技创新机制,推动国土资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创新机制是团队的个体因素在已有的情景环境下,基于知识共享的互动交流进而作用于客体因素,从而促进资源的整合、已有知识的突破、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提升以及团队文化的塑造和进步,最终实现创新体系的构建以及高效率创新机制的形成。以下将对这个创新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
1 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现状
1.1 创新要素分散,缺乏有机整合
在协同创新机制当中,创新要素是机制作用的最基础的构成元素。这些元素包括跨学科的人才、协同创新的“社区文化”和联系纽带、支持协同创新的有形资源、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以及目前的发展纵深等等。这些直接或者间接要素都是影响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重要因子,然而这些因素大多都是独立存在,缺乏系统有效的整合,很多的资源利用率极低甚至遭到了大量浪费,使得创新要素丧失了本有的活力。
大量的创新壁垒存在于创新要素之间,例如文化认同差异、学科交叉复杂、共同价值认可不统一、人财物资源的不协调、信息流的不畅通以及其他时空要素造成的不可抗因素等都阻碍了各个要素之间的信息传递与要素反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机制运作的效率,从而抑制了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堆协同创新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1.3 低共享低创新现象普遍存在
协同创新的基础是创新主体要素之间的知识共享,然而此种知识共享在大学生创新团队尤其是跨学科的创新团队发生的频率以及深度目前仍然较为尴尬,极易出现个人各自负责单一领域、各自为战的局面,这就导致了主体创新行为发生的准备条件的缺乏,抑制了创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造成创新度低以及创新面较为单一的现状。
2 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创新机制的系统分析
2.1 协同创新的要素分析
协同创新的要素包括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以及情景要素。
主体要素包括大学生的创新意愿、创新能力和创新动机等。创新意愿决定了创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创新意愿强的大学生更加希望通过创新来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激励,自我效能的作用力影响更大,从而更容易刺激学生发生创新行为;创新能力决定了创新成果的高度,创新能力包括横向创新能力和纵向创新能力,横向能力即指在宽领域多层次实现多学科的整合创新,纵向能力即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以多种学科知识作为理论实践工具深入发展,实现该领域的深层次突破;创新动机则决定了创新行为发生的持久性,创新动机本身具有阶段性,为了某一特定短期目标而开展的创新可能会使得创新的持续时间较短,然而具有长期性质诸如自我价值认可或理想抱负的实现等动机则会让创新行为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客体要素包括创新客体的复杂程度、收益性以及创新技术的易用性等。创新客体的复杂度决定了进行创新行为所要付出的必要成本,创新客体越复杂需要的资源支持越多,从事相关创新研究的团队数量相应会缩减。创新成果本身所具有的收益性以及实现的价值决定了创新主体发生创新行为的意愿以及资源的支持力度,可预见的收益性越高则创新的支撑资源就会越到位,创新意愿亦会越强烈;创新技术使用的难易程度又影响了创新行为开展的进度以及创新主体的数量规模,创新技术越难应用或者缺乏便捷性,则创新行为的开展将更具挑战性。
情景要素包括创新的文化氛围、团队结构以及激励制度等。团队成员的创新氛围(低沉的氛围和活跃的氛围)和内部结构(包括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性格结构)以及激励制度(团队内部激励以及社会和国家的外部激励)构成了创新主体对客体实施创新行为的重要的外部因素。
2.2 协同创新的机制分析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协同创新机制是由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情境因素三个部分构成的,然而创新机制的形成并不是三种要素形而上学机械式的简单叠加,他们需要系统地整合,相辅相成,互相配合。
通过现有文献成果的整理以及半结构的访谈调查,笔者认为协同创新机制分为三个阶段,即协同创新行为的发生阶段、跨学科大学生团队创新机制运作阶段以及协同创新运作模式和运作优势的固化阶段。三个阶段层层递进,循环往复,不断实现创新机制的更新与升级。第一阶段需要主体因素基于共同的价值目标以及受刺激于外部的激励而开展;第二阶段更加依赖与情境因素的维系以及受到客体因素的极大影响;第三阶段则在于前两个阶段各个因素进行不断的磨合与反应,将潜移默化形成的创新体系沉淀与保留,进行反思与改进并重新进入第一阶段开始新的体系更正与完善的进程。
3 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治理对策
分析,我们应该从创新机制的各个要素主体出发,渗透作用与协同创新机制的三个阶段,进而提出以下三项促进跨学科团队创新机制的高效运作。
3.1 文化氛围的构造
文化无论对科技新还是人文创新的影响都是深远持久和潜移默化的。因此从高校层面,应该培育尊重创新的文化理念,塑造创新人才的文化形象,养成处处创新的文化习惯,达成创新是根本的文化共识,形成创新光荣的文化气质。从跨学科的大学生团队层面,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养成创新竞争的意识,促进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形成整体的创新意识,最终将意识形态的创新信念装变为创新的不竭动力。
3.2 团队结构的调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实践证明,经济的发展亟需科技来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又需要金融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然而,科技产业和金融产业本来属于不同的行业,因此,两者在融合的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困境。
一、科技型企业创新与金融创新理论
1、科技型企业创新理论
同生命有机体一样,科技型企业由诞生、成长到成熟,再面临衰退,其发展会经历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和成熟蜕变期四个阶段。种子期是研发人员通过探索性研究,提出高新技术设想,形成新理论、新技术和可进一步开发的成果的阶段。创业期是创业人员将研发人员在种子期研发的具有一定商业前景的成果,通过创业向产业化转变的阶段。成长期是经过艰苦创业,顺利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变并进入快速成长发展通道的阶段。成熟蜕变期是科技型企业生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型阶段,体现为其规模能力各方面由中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变,是企业面临的第二个创业期,自此,企业将进入新一轮生命周期循环。
2、金融创新理论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狭义的金融创新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则体现在金融工具、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变化出新。从本质上讲,金融创新源于金融机构的趋利动机。从直接动因上看,金融创新源于政府推动、技术推动及规避市场风险和政府管制等。研究发现,新的信息、网络、通讯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手段和方式,为金融服务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是导致金融创新的主要因素;金融机构逐利的本性和对规避政府管制的期求助推了金融制度的变革;此外,规避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市场风险和为客户提供避险工具的目标催生了丰富多样的金融创新工具。
二、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1、金融创新促进科技创新
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金融创新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科技型企业顺利渡过艰难的创业期和成长期,并成功实现转型。金融创新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发挥融通资金、支付结算、集中分散资金、管理风险和提供信息等几大功能。其中,融通资金功能是其最根本的功能,金融创新能够帮助科技型企业改善融资难的窘境;支付结算功能能够提高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使得处于创业期的科技型企业具有存在的可能性;集中分散资金功能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调剂资金余缺;管理风险功能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科技型企业降低其在各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高风险;此外,金融创新可以促进企业的信息透明化,从而有助于外界正确地认识企业,进而为企业和投资商、产品需求方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
2、科技创新推动金融创新
科技创新对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机构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等方面。具体而言,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创新主要通过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金融机构改变生产方式和经营体制,促使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创新型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来满足客户更多元化和更高层次的需求,并使金融市场的功能得以不断的完善。与此同时,金融机构通过积极采用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可以设计出更复杂的金融产品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进而实现更丰厚的利润。
综上所述,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互影响,技术创新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金融创新也在多方面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
三、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在融合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1、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之间不协调、不互动
在借鉴国际科技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已出台诸多鼓励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政策,涉及银行、保险、多层次资本市场、债券和担保等各个方面,各地有关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也层出不穷。但是,在取得可喜成绩的背后,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仍然无法有效协调和难以充分互动。事实上,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难与巨额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缺乏的矛盾长期普遍存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结合缺乏政府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缺乏相应的支撑平台和服务平台以及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复合型科技金融人才,科技金融创新主要体现在工具创新层面而很少触及体制性因素。鉴于以上种种,我国至今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离散问题。
2、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之间不协调、不互动的原因分析
(1)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不健全
随着我国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结合的不断深化,为了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国务院、人民银行、财政部和科技部等部门从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各级地方政府也适时出台了各种文件。然而,这些政策和法规总体上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多数只是流于形式,执行力度有限,且激励机制和责任的设定基本属于空白,对促进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有效融合还远远不够。
(2)科技型企业创新的金融支持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很难准确地把握企业风险状况,基于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经营原则,商业银行不可能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持续不断地提供贷款。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但主板市场因制度和门槛限制,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支持只局限于发展成熟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板市场因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的不完善,无法对处于种子期、创业期及成长前期的科技型企业给予足够的融资支持;创业板市场则暴露出上市公司业绩不佳、市场投机盛行、高价发行导致资金超募而资金使用效率等诸多不足;风险投资因缺乏有效的服务平台和退出机制以及在投资方向、数量等方面受到的严格限制,对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力度有限。
(3)政府功能缺位
近些年来,虽然各级政府致力于推动科技金融的发展,但因相关制度安排不完善、相关政策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在融合的过程中出现融资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和中介服务组织等不健全以及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最终导致二者无法有效融合。
四、完善我国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机制的对策
1、加快相关法制建设
把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纳入法治轨道,在已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快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建设的步伐,尽量将可以法律化的政策法律化,充分发挥立法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中的作用,规范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相关主体行为。突破长期制约企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的制度,最终实现两者融合的制度化和法制化,为科技金融的发展保驾护航。
2、完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机制
(1)完善科技型企业成长各阶段的融资机制
理论和实践证明,有限的资金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来说总是稀缺的,科技型企业发展因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使得其对融资的需求与一般企业存在较大差异,而且科技型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风险(详见表1),需要不同的金融支持体系满足其对融资的需求,同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规避和化解各种创新风险的金融工具和制度安排。
在种子期,政府财政支持和天使投资等方式能够借助其自身优势进行有效筛选,通过淘汰缺乏发展前景的项目而将资金集中至通过筛选的项目,进而为这些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创业期,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创新型的金融工具则能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并提供专业辅导。在成长期,创业板等资本市场组织形式为其继续提高资金支持的同时,还可以为其提供宝贵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人脉。在成熟蜕变期,科技型企业能否成功实现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体系能否提供有力支持,包括主板市场和银行间接融资等提供的资金支持、市场支持和环境支持等(详见表2)。
(2)完善风险化解和补偿机制
一方面,由政府出资设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并通过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税收优惠等各种优惠政策,有效分散和化解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高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研发科技保险新产品、建立科技型企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提供专业和高效的风险管理咨询和评估服务及提高科技保险理赔服务水平等,将科技保险运用到科技型企业成长各阶段并全面推向市场,充分发挥保险分散风险的功能,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融合提供风险保障。
(3)完善融资服务平台
首先,引入信用征信、评级和财务、法律、认证等中介机构及科技担保公司、担保基金等担保机构,合力构建完善的信用和担保体系;其次,集合社保、税务、法院等部门力量,通过汇总企业信息搭建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为各类金融机构包括个人投资者提供科技型企业信息查询服务;再次,吸取中关村科技园区等地区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企业信用促进会在信用信息协调、服务、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向信用良好的企业倾斜并促进企业加强自身信用建设;最后,利用政府与科技、招商、财政等部门及金融机构间的密切合作关系,根据国家促进科技金融发展方针和政策,通过深入了解科技型企业的资信状况、盈利能力、技术水平、市场前景及发展潜力等,寻找优质的科技型企业和创新项目,并及时地推荐给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实现科技金融的高效融合。
3、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力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调整、贴息和补贴担保费等财政政策,直接引导多层次金融体系科学合理地安排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的资金投入;也可以通过提供研发资金、政策性贷款等直接介入相关领域,进而间接引导金融体系的进入。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建设专业性担保机构、信息服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完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合理引导民间资本的规范化发展,来降低创新带来的风险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外,还应加强引导培育科技项目运用于新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注重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实现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间的良性互动。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Q1
95)。)
【参考文献】
[1]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商务印书馆,1990.
目前高校科技创新普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科技经费严重不足,科技队伍缺乏有效的凝聚机制,科技资源难以共享,国际合作进展缓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缺乏创新。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极大制约了高校科技创新。为此,经过调研,提出如下几点改革意见:
一.充分认识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推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要明确高校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形成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新的体制和机制。高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科学的重要基地,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高水平的科技专家,而且具有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人员更新流动快的优势,适合进行自由探索式的、好奇心驱动下的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也适合开展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校科研人员通过积极从事技术发明,并通过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等形式,为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目前,高校与产业界联手越来越密切,与产业界联合开展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已成为普遍的趋势,在开展科技创新的同时,不断为社会提供经过严格科研训练的各类专业化人才。因此,要加大国家对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调动高校师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让高校真正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基地和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的主力军。
二、着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为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提高科研能力和办学品质,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逐步明晰产学研各方的角色定位,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产学研结合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之间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自觉行为。推进产学研结台,应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的原则,产学研结合资金投入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投入为辅,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支持的途径。产学研各方应对自己的优势和在产学研结合中的角色定位有比较准确的认识, 力求产学研结合的各方以诚心为前提,以效益为目标,在市场中使合作成熟化和规范化,使各方积极性得到了更好的调动与发挥。
第二,以市场为导向,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科研院所应面向市场行业领域,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一方面,高校利用教学和科研条件,为企业定向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成为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生力军,解决企业人才匮乏和综合性人才培养不足的缺憾。另一方面,企业要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资金资源为高校提供实习基地和试验基地,更好的服务高校人才培养。
第三,逐渐提高产学研层次,开启产学研结合新局面。从总体上来说,产学研结合发展的目标是形成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以学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突破口,以形成创新机制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产学研结合新体系。各省应通过推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建设、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联合创新平台建设等方式,大幅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紧密化、集约化程度,成为新时期我国产学研结合的一面旗帜。同时,各省应紧抓机遇,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由原来的“突击式”的合作走向经常性的合作,由碰撞式的合作走向网络式的合作,由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合作。
第四,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和完善“官学产研结合”。政府行为应在我国产学研结合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纽带作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为产学研结合各方提供良好、有效和发展的机会,是当前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各省应重视对产学研结合的协调领导和积极推动,可参照外省经验,成立由省长或副省长挂帅,由各有关部门参加的产学研联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等机构,为长期有效地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同时,政府尤其是财政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丰富财政支持手段,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协调,与教育部门、科技部门、产业部门等通力合作,共同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
三、增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一、科技型企业发展及其原始创新研发投入的现状分析
科技型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近年来,我国科技型企业数已达到40多万户,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到30多万户。中国科技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据了一席之地,科技型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的12%,缴纳税金占全国的13.2%。科技型企业是扩大社会就业的又一主力军,中小企业还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发明专利占全国的26%,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12%。然而,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并不容乐观,国家发改委企业司统计表明,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2.7万家有一定规模以上的科技型企业倒闭,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代表的软件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倒闭超过5 000多家,有2/3的软件企业面临重整。
二、科技型企业原始创新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
我国科技型企业普遍没有自己的自主创新产品,多为技术引进型企业,一些企业处于微利甚至是维持的边缘。大多数科技型企业为了维持现有的利益,“不想”也“不愿意”进行自主创新,在生产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模仿,有的甚至构成侵权。
(二)中小企业本身的技术因素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技术后进国,企业的技术工艺和生产设备都比较落后,如果它们要通过原始创新在技术上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就会投入更多的研发投入来进行原始创新。由此也可以看到,由于技术上的落后导致创新过程中研发投入巨大使企业对原始创新望而却步。
(三)资金不足
首先,国家的财政科技拨款中绝大部分都是给了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及大型企业,尤其是中小科技型企业很难从中分到一杯羹;其次,银行信贷政策偏重于大型制造企业,银行普遍认为科技型企业的贷款大多数是流动资金贷款,规模小且分散,工作量大,融资服务成本高且收益少,加上信用担保机制及其体系的不健全,因此,当前银行的信贷政策并未倾向它们。
(四)缺乏创新的外部环境
企业进行创新的外部环境不够令人满意也是影响企业不愿投入进行原始创新的原因之一。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科技自主创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1.18%的企业的知识产权曾被侵权,只有4.41%的企业对目前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表示“非常满意”,有65.67%的人认为“缺乏鼓励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是阻碍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外部因素。
(五)原始创新本身的风险因素
(1)政治风险,如国家政局发生变化和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使企业的新产品无法进入市场,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变动给原始创新活动带来困难等。(2)社会风险,如企业研制的新产品与销售地域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习惯向冲突,造成销售失败。(3)市场风险,指原始创新后所生产的新产品投入市场得不到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从而导致销售受阻,无法收回创新的投资。
三、企业原始创新投入机制的内涵界定
企业原始创新投入机制是指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它体现了企业创新投入中的内在规律及其与外部事物的有机联系。企业原始创新投入机制包括政府财政投入机制与管理体制、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机制以及建立多层次市场化技术创新投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企业原始创新投入机制的形成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私营非盈利机构等,其中,政府和企业是投入的核心主体,企业原始创新投入机制的客体是企业所属的科研机构。
四、企业原始创新投入机制的优化
(一)转变政府对企业原始创新的财政投入机制
转变政府对企业原始创新的财政投入机制,首先遵循国际科技投入管理的新趋势,可以借鉴采取集中协调型企业创新投入管理体制,其核心内容是“统筹协调政策、统筹配置资源、归口管理预算”,这种集中的体制强调“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其次是政府要借助商业和金融运作方式,用市场化的手段推行投入机制创新。
(二)建立企业原始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
企业要想获得所需的技术资源,无论是选择何种技术来源,或自主研发,或合作开发,都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自主创新资金。建立企业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就是要企业自觉地增加并将主要资金投入到企业所属的科研机构中去,使企业逐步进入自我开发、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途经。
(三)建立社会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企业原始创新投入机制
首先,要健全商业银行对科技星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开展针对科技型企业的差别化和标准化服务。其次,可以考虑筹建政策性银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最后,还需要充分吸收包括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居民个人捐赠、企业捐赠和海外捐赠及投资等方面的社会资金进入企业技术创新领域,形成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社会支持,与政府的财政投入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构成合力,从而形成一个以财政支持为引导,金融贷款为支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资和外资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为企业原始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四)加大对企业人力资本的投入
我国在科技投入上固定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比例不协调,“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较为突出,有的设备很好,但缺少优秀人才,导致了设备的闲置。自主创新的竞争本质是人力资本的竞争,为此,应创建知识与财富同步的激励机制,吸引科技型人才,给予他们与其能力相适应的薪酬和待遇,实行成果分成和股票期权制度。通过本土培养与国际引进相结合的方式,集聚一批较高学历、懂得国际通行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理念同时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19
1 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跨学科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运用或者融合两门及以上的学科知识、方法进行教育或研究活动的人才,而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对教育事业提出的重要战略要求。
(1)适应时展的具体要求。近几十年来,科学研究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综合化趋势日益增强的特点,跨学科整合资源与经验,创造新的科学研究产物将成为科学研究发展的主流方向。正因如此,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根据社会需求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基本国策的实施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撑,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和对工作的创造性都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驱动力之一。人才培养、高等知识的创新应用和传播普及离不开高校这片土壤,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
(3)解决传统人才培养弊端的需要。我国高校传统存在教学计划不够合理,课程内容滞后等现象。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实施跨学科创新教育,能够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弊端。
(4)满足大学生跨学科创新发展的需要。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创新发展的好奇和需求。学生结合各学科专业知识,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其更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协同创新与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的共同协作、相互补充的活动。它可以通过学科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进行不同学科双向创新的整合,提高不同学科的创新效率。从协同理论和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来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跨学科把创新要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机制性互动产生效率的质的变化,带来价值增加和价值创造。①
协同创新和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都是以创新为目标,服务于创新的举措。在协同创新的视角下进行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究,对于我国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高校运用“协同创新”理念,能充分调动学校内外各类主体的优势,通过创新要素的优化整合和利益共享建立高校、政府和企业等相关主体的多方位交流和多样化协作,实现学生受益、社会进步的双赢。
3 高校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中实行协同创新所面临的障碍
3.1 高校内部协同创新面临的障碍
(1)机制体制的缺失。多年来,高校内部的组织机构存在着明显的管理边界,这种边界使得学科之间、专业之间无法实现资源共享,让原有的管理模式显得弊大于利,②成为制约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
(2)传统观念的制约。传统教育一直忽视对学生主体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教育,填鸭式灌输教育观念依然存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仍在原有的轨道上惯性运转,这些客观因素与协同创新的诉求格格不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推进。
(3)教学管理体制的缺陷。目前,高校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基本上以传统学科课程为中心,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课程数量不足且质量不高,学生对课程和研究内容的选择也缺乏一定的自由度。高校能让学生自由选修的课程单一、量少,课程之间缺乏渗透、融合。国内一些高校试图通过主辅修、双学位等方式推行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但依然存在学生主修专业任务重、时间冲突等问题,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跨学科学习。③
(4)高素质师资的匮乏。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的培养模式,对高校教师的质与量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跨学科知识背景和跨学科教学经验。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高素质教师队伍缺乏的现状,使得高校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心有余而力不足。
3.2 高校与外部主体协同创新面临的障碍
(1)体制的缺失。学生在高校中能够直接参与的科研项目和课题较少,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之间合作方式有待探索。高校与外部沟通不畅,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影响高校与外部主体协同创新的效果,最终影响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④
(2)政策的制约。协同创新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法律法尚不完善,协同创新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无法正常解决,导致校企合作、校研合作成为口号,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3)资金的不足。科研成果转化周期长,风险大,在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协同创新双方的意见变化,银行投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导致政府、企业压力过大,使得协同创新的资金支持明显不足。
4 基于协同创新的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
4.1 强化协同创新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高校应勇于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把跨学科人才培养教育模式贯穿于育人理念始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优化和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将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纳入高等教育的总目标中,在协同创新理论的指导下,探索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新机制。
4.2 组建两支团队,优化高校协同创新的实现
(1)组建一支协同创新的管理团队。一个专职的管理团队,可以作为高校协同创新各主体之间的纽带,打破高校协同创新内部主体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及时、客观地对创新项目的进展进行督导,有效地对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日常事务进行管理。
(2)组建一支协同创新的教师团队。高校应鼓励教师在自身学科专业知识之外开拓新领域,并给予教师更大的学术自由和政策支持,在以精品课程为重点抓好课程整合的同时,探索跨学科知识领域,以此培养一批既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又具备协同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校教师。
4.3 搭建三类平台,实现高校机制体制的协同创新
(1)搭建开放式的教育平台。高校应组建各类跨学科研究中心和教学中心,搭建系统性、长效性的跨学科教育平台,以全新的视角和思路进行科研创新、学术创新。在课程设置上,以创新整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学科分类课程,组织学科专业教师建立跨学科的研究、教学小组,推进全校范围内的跨学科选课。
(2)搭建协同创新的管理平台。高校需要进行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搭建与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平台,建立跨学科的组织机制、运行机制,实现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及各职能部门协同管理平台,确保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3)搭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平台。高校内部、高校之间可以同时打造学科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建立互动沟通机制,促建跨高校、跨学科创新学习的平台,达到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4.4 促进与四类外部主体的协同创新
(1)促进高校与政府的协同创新。政府需要在管理制度、教育制度、人事制度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助力高校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启动。高校需要大力开展同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积极推进政府制定主体内部配套的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样才能鼓励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多关注学科交叉性研究,才能整合起高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形成自上而下协同创新的体系。
(2)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实现高校学科群与产业群的对接,将高校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学科群,与企业的优势产业群对接,形成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技术群;探索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项目,使高校与企业的人才、基地、项目融为一体,实现“学生学知识、企业添人才”,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共赢。⑤
(3)促进高校间协同创新。全面建设高校间的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利用网络的时效性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便利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资源短缺和不均衡的问题。
(4)促进与其他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高校可以组织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背景的优秀学生与科研机构共同组建大型复合型科研团队,联合申报大型科研项目,一方面鼓励大学生积极面对跨学科学习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可以选拔优秀科研人才。⑥这种跨学科科研合作是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充分利用的良好方式,更是培育优秀科研人才的良好模式。
[项目基金]本文系2015年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专业教育的知识型创业人才P-CCDO培养模式建构及其实践”(项目编号:2015Z071)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蒋开东,朱剑琼.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54-58.
② 窍蛎鳎余红娜,陈春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97-399.
③ 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29-32.
高职高专院校如何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开展科技创新,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并在服务中使自己得到发展和提高,是当前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知识积累、创造与传播的主体,是原始性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以及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高职高专院校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工作,主动融入地方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加强服务地方工作,是学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是学校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改革完善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只有切实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才能将学校的人才、智力和科技优势转变为地方产业竞争优势、文化发展优势,从根本上促进地方社会的发展;才能更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增强办学优势,赢得地方的尊重和支持,促进与地方的共同发展。因此,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建设高水平大学与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的辩证关系。开展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工作的过程,既是学校参与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也是高职高专院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更是高职高专院校争取地方和社会支持的过程。要进一步明确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积极参加各种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活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着力在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抓好学科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需求的对接、科技项目与支柱产业的对接,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地方有多种层次、多种形式,但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人才支撑、技术支撑、文化支撑、思想支撑。人才支撑主要体现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创办体现地方特色的学科和专业,为地方培养和输送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基础;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办学,通过各种类型与层次的培训班、函授班、短期班、远程班、辅导班等,培训党政、技术、教育、文化、卫生、家政等各类人员。技术支撑主要体现为根据社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推广科技成果和进行技术转让,提供技术资料、信息和咨询服务等。文化支撑主要体现为对先进文化的生产、引进、传播、引领作用,即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道德、知识、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入社会,在理论创新、文化繁荣、科学发现等各个领域积极思考、大胆突破,从更高的层次上推动地方文化建设。思想支撑主要体现为“思想库”的作用,即努力成为新思想、新观念的倡导者、传播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二、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定位与特色,高职高专院校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工作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坚持党和国家教育科技发展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校的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决策咨询、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撑和产业服务,推动学校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高校技创新与服务地方工作的应该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培育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使科技资源向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率高的创新群体倾斜。
2.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求真务实,勇于攀登。围绕重点目标和重点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形成优势与特色。
3.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协调发展的原则。重视基础研究,突出应用研究,强化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
4.坚持科研教学互动的原则。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总目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逐步形成教学、科研互促互动的良性发展态势。
5.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以合作谋共赢的开放办学理念,密切关注地方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的新模式、新机制,努力形成政府、产业、学校和科研单位四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工作的目标
(一)构建科技平台,为地方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服务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强化建设一批对地方发展具有重大推动和支撑作用的优势学科、新兴学科和特色学科。以应用型学科群和科技成果为依托,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努力打造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科技服务平台,通过跟踪服务等形式,完善服务机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积极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按照“学校主动、政府推动、市场引导,资源共享、全面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全面对接战略合作关系,并积极拓宽合作领域,不断完善方式,在政策咨询、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教师培养培训、智力引进等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大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要力求实效,努力推进双方合作持久稳定深入地发展,逐步实现校地、校企的共惠共赢和共同发展。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服务
要根据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才紧缺行业的需求,及时调整现有的传统学科与专业,积极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要以地方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订单式培养、联合培养、委托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继续教育和培养培训,面向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经济、管理、法律、外语、计算机等专业领域的成人在职教育、脱产教育,开设公务员培训、外语培训、干部教育培训、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技能证书培训等培训项目,大力培养在职高级人才。做实一批产学研战略联盟,做强一批创新服务团队,做大一批科技创新项目,让更多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通过专利许可、技术转让、产品开发、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高校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创新发展,使彰显学校学术实力的主要学术指标明显提升。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实现“三个重要突破、四个明显提高”。即:集聚创新人才有重要突破,产出科技成果有重要突破,创新体制机制有重要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产学研结合和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明显提高,成果转化和培育创新型产业能力明显提高。
1 环境类研究生协同创新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跃居全球第二。与此同时,我国资源的土地、环境和劳动力的使用率成本不断上升,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已经逐渐弱化,因此,经济发展方式需加速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轨道转型,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创新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作为国民教育顶端的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是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生产力的重要结合点,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我国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创新是人们长期从事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成果,是科学认知的突破,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认知、了解、积累和突破的结果。目前我国研究生突出表现为课本知识丰富,但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不足。而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以导师个人为主体,没有形成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环境。这种培养方式对于创新能力偏弱的地方高校,由于导师个体的培养能力、培养方式及培养条件的限制,没有形成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环境,导致高校创新能力建设水平较低。2011年,我国在高等教育系统协同创新推进“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协同创新计划)。通过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突破创新主体间的束缚,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进而实现深度合作,达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这胆大主体任务之间如何互相协调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是协同创新的重中之重。
在创新要素聚集过程中,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创新团队都是凝聚创新人才的主体,而行业产业又是环境类创新人才的需求主体。环境类学科作为具有重要产业依托的学科,需要通过与产业协同,构建“学科―平台―团队―产业”相协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提高环境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通过“学科―平台―团队―产业”协同,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科研更好地实现环境类研究生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3 环境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特点
3.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深度聚集学科、平台、团队等创新要素
以重庆工商大学环境类硕士生培养为例,现有的环境类5个硕士点分散于多个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进行培养,通过聚集创新要素,可以实现高校创新能力提升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互促。
3.2 环境行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的创新能力要求
环境相关行业和产业已经得到进一步发展,要求环境类研究生具有与时代相符合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也为环境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3.3 学科―平台―团队―产业协同的机制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重庆工商大学已经建设了“环境与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中心”,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协同创新中心的三大任务之一。这需要从协同创新体的建设入手,建立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创新团队与行业产业之间的协同机制。
4 学科―平台―团队―产业协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建议
4.1 学科素养培育
依托环境与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所在的环境科学与工程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由学科点对本学科内的5个环境类硕士点的学科素养培育进行整合,制定5个环境类硕士点的大类学科基础培养方案,协同培养环境类研究生宽口径的环境学科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让研究生对自己的方向有更准确的定位,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具备从事本行业研究的基本职业素养,善于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4.2 平台交叉实验
整合环境与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的两个省部级创新平台,以协同创新体统一消除不同创新平台之间的界限,统一分配5个环境类硕士点的研究生在不同的平台进行分组实验,组织创新平台的环境类研究生进行交叉实验培养,有计划的在科研平台进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科学问题再不是单一的专业知识,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综合知识,因此,传统的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解决科学研究的问题已经不太现实,这就需要培养研究生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的能力,锻炼研究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4.3 团队融合创新
多学科导师组成的科研团队的培养模式必然会产生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能够将多学科的背景、专业知识、思维方式及科研能力相结合,以发挥其最大优势,这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形势下研究生培养的需求。
融合环境与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的4个省部级创新团队,结合创新团队融合承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实施,鼓励5个环境类硕士点的围绕跨团队的重大科研任务开展创新研究,进一步拓展研究生的重大科研创新能力。
4.4 行业协同对接
根据协同创新体中重庆化医集团、重庆远达环保等行业产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需求,凝练创新方向以实现与环境类行业产业的需求对接互动。有计划地组织环境类研究生在行业产业的企业工程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创新研究活动,培养符合行业产业需求的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成果向行业产业的转化。
5 结束语
多学科、多平台的协同创新方法培养研究生是一个系统而且复杂的过程,高等院校是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高等院校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国家培养新环境下需要的综合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玉龙,曾庆军,薛文涛,等.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中,2012(9):16-17.
[2]高永毅,唐果,李鑫.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的研究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中,2013(3):8-10.
[3]季晶.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提升科研服务能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2: 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