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10: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企业与创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工作与统计信息密切相关,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又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由于统计的特性决定,如果一个企业建立和完善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那么,这套制度对企业而言,将具有很大作用。
统计工作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企业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笔者认为,在运行方法和统计内容及计算方法上,企业统计工作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企业创新的统计度量做一阐述。
1.产出角度的度量
其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间接度量法,利用公司财务会计及市场信 息,如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收入增长事、市场占有事、成本利润率以及公司市值来度量其创新产出。自然地,盈利增长高的公司通常被认为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这一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陷一是会计利润指标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公司可操作性,公司市值在一个非有效的市场里常常遭到扭曲;缺陷二是公司盈利性虽好度量,但盈利的持续性则很 难测算,尽管有托宾Q值、成长能力指数可资借鉴,但效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缺陷三是带来企业盈利的不仅仅是创新因素,还有非创新因素,比如新的订单。若不将这两类因素分离出来,创新因素的贡献就很难准确地测度。
第二类做法是直接度量法,即对处于企业创新最高层次的产品或工艺创新加以度量,设计出相应的指标,度量企业新的或改进的产品数量、工艺数量及其价值。著名的创新研究机构一一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建立的数据库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澳大利亚统计局的创新调查也是直接询问企业是否有新的或改进的产品与服务,调查机构让企业估计其销售量中有多大比例是:
(1)新产品;(2)改进的产品;或(3)没有变化的产品。还请企业估计其销售的产品中有多少比例来自于新的或改进的工艺,构建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收入等指标来反映企业的新产品创新能力。
另一种潜在的产出度量方法是智力产权统计,比如专利、商标及专用设计。企业申请智力产权,意味着企业认为这种产权已经创造出了某些需要保护的新知识,这些新知识会带来价值。妈使智力产权申报后来因缺乏新颖性而被拒绝,这一申报仍然对企业的创新行为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学术界有人对以专利数作为创新产出的指标提出批评,认为专利并不必然代表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创新,专利的商业价值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引发出的改进思路是做更细致的调查工作,比如对专利拥有人的专门调查,利用专利维持费缴纳资料,或专利引用资料,这些资料对评估专利的价值大小都有一定作用,比单纯地看专利数更有意义。但要注意的是,只有那些真正有商业价值的专利,其专利期内缴纳的维持费才有信息含量,而专利引用数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引用越多,其价值越大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
2.投入角度的度量
一个企业在研究与开发(R&D)上的投入是最为常用的度量企业创新的变量。其优点在于它易于理解,且其资料较易获得,并且R&D与 创新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这使人们相信用n&D作为度量创新的代替变量有一定意义。但其缺点一是对R&D很难做出准确的界定,二是企业创新所包括的内涵要大于企业R&D所包括的内涵。
从企业在商标或专用设计上的投入来度量创新,这种方法虽不像专利那样常见,但亦是一种选择。国外有些创新调查就包含有购买商标之 类的内容,如澳大利亚统计局进行的创新调查。有学者认为:“商标是,并且从19世纪晚期到整个20世纪一直都是重要的商业资产。然而,它们(不仅是商标,还有品牌及公司名称)并没有得到经济或商业史学家们的系统研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商誉、商标、专用设计等无形资产的意义越来越受到学界与实务界的重视与认可,因而,根据无形资产资料苎度量企业过去的创新活动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选择。利用两个不同时间内无形资产的变化作为这段时期企业创新活动的替代指标也就成为一种方案。
从投入角度度量创新的另一种方法是以企业外购专利、商标和特许权方面的支出数额作为度量创新活动的指标。有时,技术可能就内含在资本性投资设备之中,如机器设备、工业工程、产品投产期上的支出。一家购买了改进型机器设备的企业,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一个创新者。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把总投资支出都当成是创新性支出,那是不适当的,那些用于更新原有设备方面的支出应剔除掉,并且由新旧设备上的支出比率可用于度量企业的创新水平。
企业在新产品上的营销支出也常被视为劬新的一部分。有学者对营销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做过一个综述,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给予肯定。在国外的一些创新调查中就包含有与新产品与改良产品的销售相关的费用支出,以及与新产品或改良产品与工艺相关联的培训支出费用。
最后,创新也可能发生在管理方法和组织方面。这方面改进上的费用支出,也涵盖到相关的创新调查与度量之中。
将以上创新投入方面的支出数额与公司产品销售收入或公司总资产相比,便构建出反映公司创新投入强度的相对指标。
3.计量综合角度的度量
上述或从投入角度或从产出角度的度量及其指标,是现在国内外企业创新统计调查或相关研究中用来度量企业创新的常用方法。每一种指标都刻画了企业创新的某一侧面的内容,是对企业创新程度的部分度量,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指标都很难作为度量企业创新的基准。
日本人汤浅光朝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近代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历程是:
从上述历程中不难发现:科技中心转移的取向是有解放的思想、宽松的环境、对人才、技术、资金有吸引力的区域。为什么近现代的科技革命绕过了曾经有过辉煌巅峰时期的近现代中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道路和速度与其文化传统、思想体系密不可分。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儒家文化的保守性是中国三个世纪抗拒西方科学思想的最大原因,缺乏创新文化的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很难有大作为的缘由”。
让我们再把目光转移到美国高技术园区的发展。有人说,“文艺复兴之后的全部事件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硅谷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硅谷对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影响。事实上,在美国,跟硅谷有相同甚至更好的硬件环境的技术园区不止硅谷一个。
位于波士顿旁的128号公路区,附近有MIT、Harvard等知名大学,其创新力量丝毫不逊于斯坦福等大学,美国政府早期对128号公路区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比西部硅谷还要大,且128号公路区更靠近世界著名的NY金融中心。但128号公路处于老的工业基地,新英格兰的老传统如等级观念,多层管理,重技术、轻市场等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园区的发展。而硅谷是一个由创新者、创意、金钱等要素无限组合、急剧变化的特殊“星团”,是适于创新创业、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创业公司的“栖息地”。硅谷的文化特点是:
民主、平等、和谐、随意的人际关系:从CEO到普通员工大家平等,“找不到丁点儿官僚气味”。
开放、流通的企业网络结构:“交流、沟通无处无时不在”。
充满激情、永争一流的进取精神:那里的创业家有一句名言:“吃掉自己的幼崽”——逼迫自己始终位于技术的前沿。
宽松的舆论、法律环境:“失败了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正是这样的定义模糊、无法量化的文化因素,使得硅谷与128号公路区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如何建设创新文化?著名企业西门子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150多年来,西门子不断创新,改变着行业,改变着世界。
西门子认为,对一家公司来说,在市场上取得优势地位的必经之路包括整合产品组合、优化流程、减少产品的复杂性,以及根据成本设计,对现有业务扩展等等,这种连续性更新叫做“渐进式创新”。还有一种创新方式则显得不那么稳定,那就是“革命式创新”,这种创新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突破,但时间长、风险大,企业必须要有耐心,要有直觉,要有全面的视角。:
西门子把创新文化诠释为四大要素:
首先,必须具有客户导向。
其次,管理层要关注创新,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创新目标,要有一个适当的系统控制创新人员,要设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一旦创新成功要给予到位的奖励。
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能否维持企业的生存并努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企业家和员工的生活保障,而且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企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可以肯定地说,企业最关心产品的销售情况。因为销售是企业取得利润的最重要途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而销售又受到生产能力的制约。质量好可用性强的产品,需求量才大,才容易被售出,也就是说生产的好坏是销售好坏的前提。怎样生产出适销对路,能够满足市场需要,消费者乐于接受的产品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然而,一种商品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消费者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往往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提高。当某种商品刚被推出的时候可能很受欢迎,但在一段时间以后,就可能不再能够满足消费者增长了的需求了。这时需要一种变化了的新产品投放市场代替原有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也就是说企业需要改进自己的产品,进行创新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熊彼特说开发可以替代市场上已有物质的产品就是一种创新。他说,如果这种替代物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且比较廉价,那么创新成功(带来利润)的可能性就很大。他的观点告诉我们,企业创新成功与否只取决于替代物发挥作用的程度和价格。价格是可知的,而替代物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单厂商不可预知,就连消费者在短时期内也很难知道。因为消费者大多希望商品"经久耐用",这需要一定时间来检验,同时消费者又希望尽快得到新产品。这种心理上的矛盾造成了消费者面对多家企业的多种产品时很难选择,很多时候,消费者会出现从众心理,把自己的选择建立在大多数人的选择结果之上。其实消费者的选择都是建立在一种判断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判断的实质是消费者认为某种产品是好的产品、生产该产品的厂家能生产出好产品的可能性是多大。可能性越大,消费者越愿意购买这种产品。从总量上讲,该产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这种可能性可以用我们讲的信用来衡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信用就是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供消费者选择时参考的承诺。
信用在企业创新时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它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一定的时间。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把企业和消费者的交易看成一种博弈,企业和消费者是参与人。再假定某个企业将先后按顺序推出一系列产品:M1M2M3……且其中MK+1是MK的替代品,每推出一种产品,企业将与消费者进行一次博弈,假设每次博弈的支付函数都相同,如图(1)所示
消费者
合作
不合作
合 作
5,4
0,0
企业
图(1)
不合作
5,-4
0,0
应该说明的是:(1)这个支付函数只能表示企业与消费者关于一件商品的博弈,而不能代表整个市场的全部交易。(2)企业的创新行为并不一定会使自己的产品改进,有可能变动不大甚至是"改退"的,我们把改进产品的行为表示为"合作",而把没改进的行为表示为"不合作",消费者购买该商品为"合作",不购买该商品为"不合作"。
很明显,在这样的博弈中,企业愿意选择"合作",虽然在某一轮的博弈中企业选择"合作"还是"不合作"都能获得一样的利益,但是消费者往往选择"针锋相对"的策略,在下一轮的博弈中,对本轮中选择"不合作"的企业实行"不合作"的做法,如果企业"不合作",那么在下一轮博弈中企业的利润肯定为0,企业所希望的如果是利益最大化的话,在每一轮博弈中都希望获得利润,所以每次博弈中企业都努力选择"合作"。
然而如前所述,"合作"与"不合作"作为企业行为的后果是不可预测的,也是企业不能完全控制的,他们只能努力采取"合作",但不能保证自己的行为肯定是"合作"的。我们这里用X来表示企业真正实现"合作"的概率。当然消费者也明白这一点,他们如果选择"不合作"则收益为0,如果选择"合作"则收益可能是4也可能是-5,所以在购买商品时要利用信用来进行选择,也就是对企业生产好产品、真正达到"合作"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我们用P来表示信用度,也就是可能性,如前所述,P的大小和产品的总销量成正比关系,P越高总销量越大。令总销量为Q,则Q=KP,那么企业的总收益函数为
W=5KP
(1)
令Pt为T阶段消费者认为企业"合作"的概率,也就是T时期的信用度,Xt为T时期企业真正实现"合作"的可能性,如果在T阶段企业真正实现了"合作",那么,根据"贝叶斯法则",消费者在T+1阶段认为企业会实现"合作"的后验概率(信用度)为
Pt+1=Pt×1/Pt×1+(1-Pt)Xt≥Pt
将上式带入(1)式可得出,Wt+1≥Wt。特别的,当Wt+1=Wt时,Xt=1,这意味着在T阶段企业的创新肯定会成功,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很小(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将会讨论),所以我们近似的认为,在T阶段企业选择"合作"之后,T+1阶段企业的利润会大于上一时期的利润。如果企业能够连续创新成功,那么他的信用度便会不断积累持续上升。信用的最初方式就是这样的,它的不断增加带来了利润。
这个简单的计算说明,如果企业一次创新成功,会使下一次的利润增加,而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信用P的增加,这样,我们便不难理解一些现象了,如企业做广告,无非是在向人们推广它的信用,并努力增加它的信用,从而增加自己的利润。
但是,只要Xt0的概率是非理性的(即只选择"针锋相对"或"冷酷战略"),如果T足够大,那么存在一个T0〈T,使得下列战略组合构成一个精炼贝叶斯均衡:所有理性囚徒在tT0阶段选择不合作(坦白);并且,非合作阶段的数量(T-T0)只与P有关而与T无关。
因为厂商的创新是不可控制的,所以可以认为厂商有非理性的可能。同时,消费者也是非理性的(采取"针锋相对"或"冷酷战略")。只要他们进行足够多的博弈次数T,肯定存在一个T0。在T0阶段之后,厂商和消费者不合作,而且,(T-T0)只与P有关,这个P与前面提到的X有关系:P=1-X.
上面的阐述至少说明任何企业在一系列的创新中肯定会出现创新不成功,即在T0阶段出现"不合作"行为,而且在之后的(T-T0)阶段中,消费者选择"不合作",这样一来企业不单损失了这些阶段的利益,而且把前些时候日渐积累起来的信用也丢失了,通过"贝叶斯公式"不难算出企业在"不合作"后的后验概率也即信用度为0。企业为了获得利益而不得不重新采取"合作"的办法,但在(T-T0)阶段时,消费者选择"不合作",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打击,而且即便消费者在一段时间后开始"合作",因为企业的信用减少,其销量也会大规模的减少。在恢复信用的一段时间里,企业损失巨大,有的甚至因销售停滞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进而引发企业生产管理的混乱,甚至倒闭。
在某个企业创新失败的(T-T0)阶段内,这个企业原来的用户将选择其他厂商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这家新厂商如果创新成功的话将使自己的在顾客心目中的信用度增加。这时,即便原来厂商的新产品创新成功,也有可能难以吸引原来的客户。所以,不同厂商在与客户进行博弈的同时还在与其他厂商进行着竞争。
转贴于
在厂商的竞争中,信用和创新依旧是他们能否取胜的关键。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胜出不但必须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且必须尽量抢在其他厂商之前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超额利润,同时更重要的是增加自己的信用度,提高销售量,以获得更大的收益。所以,创新比的不光是质量,还有速度和连续性。然而,当一个厂商率先推出新产品时,即便他原有的信用能保证消费者接受这种新产品,但它能获得多少收益呢?规模较大的厂商模仿能力相当强,当一种全新的产品被推出后不久,他们便已经可以进行仿造或者参照新产品改造自己的原有产品。这时,这种新产品已经基本度过了它的创新期,或者说这种创新的最初实现者已经不再独自占有创新所带来的利润,这样看来创新所能带来超额利润的时间很短,时效性很强。所以创新的最初实现者如果以前的信用不够高,生产规模不够大,那么它所能获得的利润也十分有限。厂商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只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信用,增加自己的产量。只有在自己的信用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自己的创新行为被消费者接受,并获得较大数额的利润。这正是信用度不高的新企业不断寻求创新的原因。这里又一次说明了,创新和信用的相互作用:创新能增加信用,信用为创新提供保障。那么已经形成一定信用规模的大企业是不是不需要创新了呢?当然不是。也许他们可以通过仿制其他厂商的产品获得一定的利润,但他们也面临着与之规模相近企业的竞争。其实仿制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的策略,而且会因为新产品推出不及时而损失掉一部分原有顾客,使厂商的信用度降低,这与创新不成功的后果相差无几,所以与其如此还不如进行创新,毕竟创新还有可能带来更大的收益。
对于一些有垄断优势的厂商而言,创新失败的损失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不进行创新也必然会使自己的信用受损。一旦顾客对其产品失去信心,其他厂商进入就会十分容易,而且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其垄断地位构成威胁。当然,垄断厂商产品创新的时间周期可以相对长一些,但这个时间周期也要跟随消费者需求的变动而变动。
现实社会中垄断企业只占少数,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创新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面临着创新失败的压力,他们当然希望减少创新失败带来的损失。他们推出了很多举措。以旧换新是很典型的一个办法。以旧换新是保持企业信用,增加销量,维持企业销售连贯性的有效手段。
消费者
消费者
买
换
买
换
卖 5,4 0,0
卖 5,4 0,-4
企业
企业
换 0,0 4,5
换 0,-4 4,5
图(2)
图(3)
如果旧产品是创新成功的产品的话,支付函数如图(2)所示。对于企业来讲"换"可能得到的单个利益少一点,但总销量是扩大了(这一点我们后面要提到),而消费者则因"换"时付出成本较少,而利益较大。
如果旧产品是创新不成功的产品的话,支付函数如图(3)所示。对于消费者来讲,如果与企业不能形成合作,则他们上一阶段的损失还在延续,所以收益是-4。
可以看出,在这两种博弈中,消费者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愿意和企业形成行为上的一致,即"合作",更重要的是如果原来的产品是创新不成功的产品的话,消费者可以在下一次博弈中因少付出成本而获得一定的补偿,即"换"的行为,虽然这种行为未必能实现(比如企业连续两次创新失败)但至少存在一种可能性。这也使消费者减少了对企业创新失败的恐惧,也就是使企业信用有了一定提高。与之俱来的是销量增加,利润增加。当然消费者的利益损失也有受到补偿的保障,这是一个双赢得好策略。总之,以旧换新是利用信用的连续性拓广市场,防范创新失败的好办法。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创新和信用两个要素总能给企业带来收益,但要获得比较丰厚的收益还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实如前文所论述的一样创新和信用不但能给规模经济带来收益,而且本身就是规模经济产生的两种要素。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就是创新和信用相辅相承、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产品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厂商生产函数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企业的规模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时,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减,因为生产函数是始终在不断变化着的。如果按这种情况来推理,我们应该可以得出创新和信用能使企业永远保持在规模报酬增加或不变的阶段进行生产的结论。这个结论至少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企业可以运用创新和信用来解决规模效应对企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以上是在比较抽象的意义上对创新和信用在企业中的作用作出的论述,现实社会并非如此。企业的生存发展还面临着融资渠道、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且,创新和信用也不单独表现在生产和销售着两个环节上。但本文所试图阐述的只是对生产和销售这两个企业中最重要环节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两个因素:创新、信用。现实社会中,很多企业都缺乏创新能力和信用机制,尤其是在中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两种要素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力量,只有想方设法理顺各种关系,建立起能使创新和信用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合理机制,才能从更本上解决企业中的问题。
总的来讲,信用是一种稳定的、连贯的承诺,而创新是一种不稳定的、跳跃式的变化,稳定和变化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矛盾。那么,矛盾双方是否存在了一种同一性是本文所试图探索的,如何化解这种矛盾,是本文所试图解决的。正如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德所说:取得进步的诀窍在于变化中保持有序的状态和在有序的状态中继续变化。对企业来讲,这无疑是正确的。
主要参考文献
(日)金指基,《熊彼特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丁冰,《现代西方经济学说》,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龚绍东,《企业文化变革战略》,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虽然近十年的以IT、电信、互联网新技术与新方法为代表的年轻企业成功案例多而显著,但毕竟因时间尚短而不能概论。创新不是现在普遍定义的新经济企业的专利,一个社会长期可持续快速发展所需的创新应该是更广义的。
就改革开放三十年期间逐渐发展起来的海尔、联想、华为等等被中国大众所熟知的企业成功度而言,若没有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创新(不仅是技术或产品),取得其相应的成功似乎是不可能的,而没有张瑞敏、柳传志、任正非等各自身上带有的价值观、学习力、毅力、人格综合特质等等似乎更是不可能的。
虽然他们正在变老,但谁又不是呢?与时间联系的一切都在延续,以至永远。
就企业家这个外来词汇而言,在最早的法国经济学家的论述中,企业家就是在市场中充分利用未被别人认识的获利机会并成就一番事业的人。
之后另一位经济学家是这样说的,企业家就是“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力和产出较高的领域”。
就创新这个概念而言,管理学家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或社会术语,而非科技术语。创新活动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它能创造财富,凡是能使现有资源的财富生产潜力发生改变的事物都足以构成创新。
或者说,创新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创新就是企业通过改变产品或服务为客户提供价值和满意度。
就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而言,企业家是一个组织内部商业活动的带动人,也应该是能够使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创新者。管理学家还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标志,创新是判断企业家的唯一标准。
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有目的、有组织地系统创新。与行业、规模、阶段、年龄、性格、背景和所有权无关,态度决定一切,只要愿意,企业家抑或企业家精神是人人都可以学习的,不专注于冒险,只专注于机遇。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的新年伊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学习力竞争已经非常明显,这时重温祖先“学而时习”之说,更感强国之延续力。无论是为了一个企业,还是为了国家,如何不断地以创新回应环境迅速变化的挑战,都是每一个社会公民的责任。
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s),首先由美国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济高速发展,且文化不断融入到经济发展当中的背景下诞生的。企业文化有多种别称,比如公司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这同其所涉及的管理、组织行为学知识有关系。虽然名称并不相同,但是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所谓企业文化是在某种价值体系的指导下,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所遵循的具有稳定性的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制度方面的企业制度文化,二是体现在企业日常工作中的企业外显文化。而企业价值观是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同时也规定了企业文化的形式。因为企业价值观的特殊性,又可以将其称之为企业隐形文化或企业文化之核。
1 创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1.1 适应新经济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市场竞争日益国际化,而且愈演愈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要依赖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树立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创新力不足就与其文化建设滞后有着直接联系。
1.2 整合企业形象的需要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企业文化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国有企业在文化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主要表现为地域文化差异和企业间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在改革和重组的过程中,急需做出调整和协调,而原有的企业文化对此却无能为力。而进行企业文化协调,并加以创新是整合企业形象的客观需要,这是因为企业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
1.3 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观的需要 就当前情况而言,虽然市场经济获得快速的发展,但是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道德观却迟迟未建立。而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观,必须要有思想的指导,必须要让每个企业及其员工都在观念和行为上作出努力,而企业文化的构建对于企业员工价值观念的培养,行为方式的规范等都发挥着积极作用。所以要不断创新企业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的建立。
2 企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
2.1 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要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特定的企业文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文化都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营效益。事实上,不少企业就是因为自己的企业文化的某些缺陷而无法获得发展或者直接导致了破产,被市场经济所淘汰。企业因为企业文化而成功或失败的例子都不少,而这两种不同的结果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海尔集团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其他企业并不能完全照搬海尔的成功模式。虽然企业文化的形成会受到民族文化、伦理道德等共同文化因素的影响,但是企业文化毕竟是在各个企业经营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无可避免的带有各自的独特性。从理论层面而言,并不存在所谓好的企业文化,更没有哪一种企业文化是能够让所有企业都能获得稳定而持续发展的;事实上,评价一种企业文化是否是有效的,必须要看它是否适应企业的环境。而企业的环境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前者是指企业的经营策略等;后者是指行业客观状况等。企业环境会受到企业发展状况和社会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原有的企业文化会逐渐出现不适应企业环境的情况,这需要企业管理者及时认识到、并采取措施,改革原有的企业文化,创造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否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从根本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企业能否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文化改革和创新成为非常必要的事情。无论是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还是改善自身的经营管理,企业都需要规范行为方式,构建良好的价值观。
2.2 围绕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在实践中提炼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的提炼和价值观的形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当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确定下来后,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明确下来。在改革和创新企业文化的过程当中,要不断提炼企业精神,形成独特的企业价值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对企业历史使命进行深入的认识,让企业员工形成最基本的价值观。其次,培养开拓创新的意识。创新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因素,企业要在市场竞争当中,不断淘汰旧观念,形成新观念,不断满足社会需求,提升技术水平,开拓新市场,让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再次,要重视产品质量,强化质量意识。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企业形象的树立,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必须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思想。最后要让企业员工形成奉献精神、竞争意识等,不断丰富企业精神,充实企业文化。
2.3 向“人本管理”转变,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长期以来,企业管理沿用“物本管理”的管理模式,将企业看做机器,而员工则是机器的零件,将员工当做物来进行管理。随着“人本管理”思想出现,企业管理模式开始发生转变,不再将企业员工单纯看做创造财富的工具,开始重视人力的价值。人本管理思想的推广,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取得重大的进步。我国民营企业在创办之初,往往都不具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产品质量较差,劳动效率也较低,而且多数民营企业管理者都采取“物本管理”,将员工单纯视为“经济人”,单纯依靠金钱刺激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目前,民营企业需要充分重视员工的主体地位,使其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如此一来才能够让管理者开展更为有效的管理,让企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2.4 以实事求是为原则 在对原有企业文化进行改造和创新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国外有关学者的研究,企业文化要想推动企业获得成功,就必须能够与企业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否则不论其如何强势,都无济于事;甚至,其越强势对企业的发展所造成的危害就越严重。这里以王安电脑公司为例,王安电脑公司曾经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但是由于其始终固守原有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不及时对企业文化进行改造,从而导致了无法适应企业外部环境,最终走向了破产。企业文化从根本上说,都是某一阶段市场环境的产物,但是市场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如果不能及时改进企业文化,必然出现不相互协调的现象,阻碍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管理者要时刻关注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文化做出适时的评判和改造。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都存在着严重滞后的情况,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严重阻碍着企业生产能力,经营效果的提升。从这一点来说,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逐渐提升竞争能力,适应市场竞争的关键就是要改造和创新企业文化。
3 结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客户、员工、股东以及社会利益相关者等各个方面的要求,还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营的灵活度等。而要实现这些,就需要企业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和企业环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改造和创新原有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文臣.中国企业精神文化的构建[J].江汉论坛,1999(07).
[2]廖新平.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文化建设[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3]李军祚.企业制度文化的激励功能及完善途径[J].大庆社会科学,2009(01).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煤矿企业领导缺乏较强的经营管理意识,没有足够重视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毋庸置疑,绝大部分煤矿企业就是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这也是煤矿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正因为如此,煤矿企业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意识淡薄,很可能会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这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为了实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企业的损失,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煤矿企业管理理念,不断强化煤矿企业的创新意识。
1.2煤矿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
不可否认的是,相当一部分煤矿企业缺少自主管理方式,根本没有实行责任制。为了更好地完成每个工作环节,仅局限于办公室,不出去实地调查是不可取的。更确切地说,任何一线矿井工作,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煤矿企业的员工应该牢记安全生产,注重强化管理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大幅度提升煤矿企业的管理质量,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对于每位煤矿企业的员工来说,生命是无价的,增强安全意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实际上,安全并非仅是企业管理模式。煤矿企业每一阶层的管理者都必须树立起安全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责,了解自己的权限范围。换句话说,煤矿企业员工只有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才能达到工作预期的实际效果。
1.3煤矿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是它最终的追求目标。值得肯定的是,煤矿企业能否得以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煤矿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有待进一步改善。从培训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努力寻找符合煤矿企业员工要求的培训方式,探讨合适的教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少培训都无法被煤矿企业员工接受,为此无法取得预期的培训效果。事实上,绝大多数煤矿企业领导不能及时更新观念,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正确进行现场指挥,这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其实,我们应该知道,煤矿安全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之间存在着十分巨大的联系。正因为如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避免发生一些煤矿事故。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该提醒煤矿企业的负责人,定期对员工开展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在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时候,员工只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才能保质保量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2创新煤矿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煤矿企业只有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煤矿企业管理模式,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煤矿企业员工具有较高的劳动强度,稍不留神也可能会引发一些安全事故。值得肯定的是,绝大多数煤矿企业员工从事的一线工作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另外,相当一部分煤矿企业的良好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更详细地说,煤矿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煤矿安全生产之间的冲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煤矿企业的有序发展。对于绝大多数煤矿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前煤矿企业出现了不少难题,只有找到正确方法,妥善解决好这些难题,才能大幅度提高煤矿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正因为如此,创新煤矿企业管理模式,不容忽视。调查研究表明,创新煤矿企业管理模式,有利于加快促进整个煤矿企业的发展,有益于煤矿企业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有助于提高煤矿企业全体员工的创新意识,强化煤矿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感。这也就意味着,创新煤矿企业管理模式,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煤矿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
3.1创新煤矿企业的管理理念
在煤矿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陈旧的管理理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煤矿企业的自我发展。实践表明,创新煤矿企业的管理理念,减少资源消耗势在必行。这也就是说,煤矿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从一定意义上说,煤矿企业注重降低成本,强化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促进煤矿企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伴随着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煤矿企业之间的竞争出现白热化状态。为此,煤矿企业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实现科学规范管理,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创新煤矿企业的管理理念,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煤矿企业管理结构,有益于大幅度提升煤矿企业的管理效率。从另一种层面上说,煤矿企业管理人员不断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有效调动煤矿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能够推动煤矿企业实现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煤矿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如果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了解科技前沿的理论知识,就能够创新工作内容,带来一些具有实效性的举措。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煤矿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注重创新工作理念,充分借鉴和参考先进的现代管理知识。值得肯定的是,煤矿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践状况,争取将煤矿企业自身发展、科学的管理理念与新时期新技术有效融合起来,为煤矿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前进的动力。
3.2创新煤矿企业的管理制度
在实践中,煤矿企业能够顺利开展相关方面的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创新煤矿企业的管理制度。换句话说,创新煤矿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正因为如此,煤矿企业必须在创新管理制度方面下功夫,想干事,干实事。从本质上说,煤矿企业必须增强企业文化,力争将企业形象较好地展示出来。除此之外,煤矿企业必须强调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及控制,完善规范的管理机制,注重提高煤矿企业的综合实力。事实上,煤矿企业应该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现状,及时改变和完善管理制度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煤矿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强化自身的使命感,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不断改革煤矿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员工的能力。这个方式是:引入相应的竞争机制,采用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从目前看来,唯有选择正确的方式,才能不断强化员工的竞争意识,才能督促员工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在实践中,煤矿企业必须做到赏罚分明、强调科学知识、重视人才培养。事实上,对于绝大部分煤矿企业来说,更加注重员工给企业奉献的大小,给予不同的待遇。对于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相应的物质以及精神奖励,再接再厉。值得一提的是,经营者在煤炭企业中所处的岗位有所不同,选择的分配方式也并不一样。这些分配方式包括:期权奖励、年薪以及红利等等。从监督的角度来看,秉承责任与利益相结合理念,认真进行考核,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值得肯定的是,煤矿企业既要注重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又要防止发生腐败现象。
3.3创新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创新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煤矿企业财务管理通过逐步向会计电算化靠拢,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企业财务管理电算化的目标。在完整的计划管理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企业的监督体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为了尽可能提高煤矿企业综合经营管理水平,我们必须考虑各种实际情况,注重将煤矿企业的计划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融合起来。一般来说,合理控制煤矿企业成本,是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事实表明,煤矿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创新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形式,尽可能提升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除此之外,对于煤矿企业而言,为了有效评估煤矿企业的基本财务情况,为了及时发现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漏洞,构建有效的财务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了确保煤矿企业达到财务再生之目的,我们必须结合具体的实践情况,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方式,不断创新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
信息不对称滋生信贷配给问题
中国的小企业之所以难贷款,除了信贷市场固有的信息不对称因素外,还与中国特殊的小企业信贷市场的特征和信息结构有关。
长期以来,中国的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借贷双方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信息不对称主要在于银行很难了解小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财务信息不规范,财务报表失真,这不仅因为小企业普遍没有财务人员并且缺乏相应的财务专业技能,还因为小企业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很多小企业不愿意对外公开自身真实的财务状况。二是小企业发展时间较短,没有经营情况历史数据的积累,也缺乏可靠的外部信用评级,难以度量其信贷风险。三是小企业的存续具有不稳定性,经营波动大,小企业的基础数据变化较大,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大量的小企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初创阶段,很多小企业尚没完成原始积累;小企业在高速成长期只有少部分能够进入成熟期,相当部分的小企业没有进入成熟期即进入衰退期;由于技术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小企业受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较大。
特定的信息结构对应着特定的融资结构。经典的企业融资次序理论认为企业融资总是选择先内源融资后外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又是先债务融资后权益融资。但是实证研究表明,小企业的信息特征决定了它的融资次序可能是一种“被截断的形式(truncated form)”,即出于成本、独立性和控制权的考虑,企业较少考虑外源权益融资和长期债务融资。而由于财务信息不规范和信息披露成本较高等原因,在中国小企业也很难达到资本市场对信息披露的要求。
小企业资本形成机制的缺失,不但导致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缺乏,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大了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加重了信贷配给现象。
贷款合同成立之前,银行难以区分 “优质”借款人与“劣质”借款人,只能按照市场借款人的平均违约概率对贷款进行定价。从而让“优质”借款人格外承担了不应该承担的风险溢价,并抑制了“优质”借款人的借款需求;而“劣质”借款人承担了较少的风险溢价,扩大了“劣质”借款人的借款需求。由于“劣质”借款人的借款份额增加,使得小企业信贷市场整体的风险增加,银行为了覆盖风险,只能提高贷款利率,这又会导致小企业信贷市场中“优质”借款人的减少,市场中“劣质”借款人的比例增加,从而出现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最终市场中充斥着“劣质”借款人,导致小企业信贷市场萎缩。
贷款合约成立之后,银行成为贷款的委托人,而借款人成为人。由于信息不对称及激励约束机制缺失,人存在违背委托人意志而从事高风险投资行为的冲动。如果高风险投资成功,银行也只能取得约定的收益;如果高风险投资失败,损失最大的是委托人―银行,从而出现信贷风险。
小企业信贷的金融创新
针对小企业信贷市场的现状,要解决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惟有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缓解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缩小信贷配给规模。因此,针对中国小企业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委托关系扭曲、资本筹集机制不健全、外部信用环境缺失,以及缺乏合适的金融产品等问题,当务之急是通过资本筹集方式创新、信贷管理创新、产品创新以及贷款定价机制创新等来加以解决。
创新小企业资本筹集方式
要创新小企业资本筹集方式,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适应不同行业、不同业绩、不同盈利水平的各类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降低小企业对信贷市场的依赖程度。
一要发展创业投资基金,特别是私募形式的创业投资,满足创业初期的小企业融资需求。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具有投资目标更具针对性,薪酬激励与业绩挂钩更为紧密,信息披露成本更低等优势,更加适合小企业特点,所以私募型创业投资基金应该作为大力发展的方向。
二要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满足高科技小企业创业期的资本需求。高科技的小企业风险程度更高,并且专业化要求更高。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风险投资基金是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催化剂。在我国,应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以满足高科技高风险小企业的融资需要。
三要发展二板资本市场,主要满足已经进入成长期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和初期资金退出需求。小企业规模较小,其股票难以达到一板市场的上市要求,因此需发展适合小企业直接融资需求的二板市场。二板市场不仅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而且能解决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等初期资金的退出问题。股份转让是当前我国前期投资资金最主要的退出形式,而二板市场的发展,则可以满足大规模的股权交易需要,实现初期投资的价值。
四要拓展小企业投资银行业务,推动小企业产权交易发展。投资银行主要是为小企业融资和产权交易提供专业化的中介服务,节约交易成本,促进产权交易的发展。
五要引导民间融资的规范发展,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小企业融资市场。在我国,民间资金比较充裕,但是缺乏适当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投向小企业。
创新小企业信贷管理制度
构建适应小企业信贷市场特点的组织机构。各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设立专门的小企业信贷部门,或者专门的小组,配备专门的人员,完善组织机构,提高小企业贷款的专业化水平。
简化小企业信贷审批管理的程序。银行应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合理下放对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权限,并实现贷款产品和运作流程的标准化,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
注重非财务信息的收集与使用。有关小企业的软信息由于不能批量生产和不易传递,在小企业贷款中的作用更大。因此,银行要根据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单纯依赖正式的财务报表、商业计划或各类书面文件,而是注重现场调查,注意收集各方面信息,如纳税记录、报关信息、电费缴纳、职工工资发放是否及时、归行现金流量等非财务信息,以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加强对小企业信贷专门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简化流程后对小企业信贷人员的品德操守和转运技能要求更高了。银行应对小企业贷款相关人员事先进行严格和专门的培训,使之掌握小企业贷款理念、方法和特点,并通过经常的训练,使之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行业知识,善于总结工作经验,确保有关政策和程序得到有效执行。
建立小企业客户准入、退出的动态管理制度。鉴于小企业稳定性较差,生命周期较短,银行应当对小企业贷款客户实施动态准入和退出。要按季按年在潜在的小企业客户群中筛选优质小企业作为银行营销对象,不断充实银行现有的小企业客户群,同时要定期对银行现有小企业客户进行分析鉴别,对违约可能性增加的小企业贷款客户要及时退出。小企业贷款客户的退出应建立强制性制度和实施比例管理,以保证银行小企业贷款客户群的质量。
构建企业信贷的专项考核体系。银行应针对小企业业务特点,重新构建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正向激励,制定专门的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建立与小企业贷款业务相适应的信贷文化。
创新小企业信贷产品
房地产抵押贷款。小企业的原始积累少,可供抵押的财产更少。相对于机器设备、厂房等折旧较快的财产,房地产是银行愿意接受的抵押品。目前这方面的创新主要要处理好集体土地的流转工作,以增加银行可接受的抵押品。
贸易项下融资。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这种融资结构化特性旨在弥补借款人较低的用户信用等级,淡化企业财务分析和准入控制,非常适合中小企业主体资质偏低、经营稳定性弱等特点。
产品链下的融资安排。也就是自偿性贸易融资,实际上是将核心企业的融资能力转化成上下游企业的融资能力,实现核心企业信用向小企业的传递。这种融资安排适合与大中型信用良好企业有着广泛和长期产供销合作关系的小企业。
票据业务。票据利率比较低,节约小企业融资成本;具有延期支付功能,小企业可获得该期限内的资金融通;票据关于行为连续性的规定使得结算涉及的各方结成具有连带责任的稳定结构。这些都切合了小企业融资需要。
与个人信用联系的信贷产品。小企业的信用和企业主的信用紧密相连,有调查显示,个人抵押或者担保以及个人贷款占到小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投资的15%。因此,要在个人资产和经济责任上与企业挂钩,增强企业家的责任意识,减少违约概率。
发挥担保机构的作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融资担保可以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对小企业最主要的支持形式还是提供融资担保。在我国,也应该适度发展政府背景的融资担保机构,并可积极探索合作性担保,如小企业联保、小企业之间的合作性担保机构。
小企业信贷产品的科学定价
银行应充分利用贷款利率放开的市场环境,在小企业贷款上引入贷款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在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根据风险水平、筹资成本、管理成本、贷款目标收益、资本回报要求以及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对不同贷款人实行差别利率,并在风险发生变化时,随时自主调整。
注意小企业信用资料的积累。长期稳健的借贷关系需要全面的借款人信息。对信用风险的量化需要诸如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评级转移矩阵等时间序列资料,例如要准确测算出借款人的违约概率,一般需要五年左右的历史数据。而中国的基础数据严重不足制约了风险的准确衡量。
注意小企业信用评级的应用。信用评级是贷款定价基础,不仅要重视社会中介的外部评级,更要加强银行的内部评级的运用。目前银行对内部评级结果缺乏后评估,未能与违约概率对应,对贷款的风险评级标准过粗,受人为因素影响过大,定性过多,定量不足,尚未确定根据经济周期变化对债务人、贷款进行压力测试的办法,这些都制约了企业的信用评级工作的深入。
注意小企业的风险分类的应用。准确地衡量小企业风险,对风险系数高的,风险溢价就相应地增加一些,增加贷款定价的准确性。
当前中国金融业已全面对外开放,金融业加大了金融创新的力度,创新业务发展迅速,金融创新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
第一,金融监管的自由化与国际化由于金融创新,使当前的全球金融监管出现自由化倾向,同样由于金融创新,金融风险在不断加大,各国政府的金融监管更注重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外资金融机构广泛介入我国金融市场,将直接带来创新业务,由此带来竞争的加剧也将迫使国内金融机构加快创新步伐同时,受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金融管制必将趋于放松,宽松的外部环境也将推进金融创新的发展毋庸置疑,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金融创新将进入一个发展期,并将成为推动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二,金融业务多元化随着2006年金融产品创新的开展以及金融机构业务多元化,主要表现为银证银保等业务领域的交叉销售,混业经营的潮流已经显现出来当前世界各国金融业普遍呈现出业务多元化的趋势据统计,全球有50多个国家允许银行经营证券业务,30多个国家允许银行经营保险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通过组建金融集团设立基金公司以及探索设立保险公司,尝试着银行资金的跨业流动从2006年以来,工农中建交5家银行相继提出了设立保险公司的意向2005年,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开展了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工作,开发银行已经发行了100亿元以公司贷款为支持资产的证券化债券;建行发行了30.16亿元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持资产的证券化债券银行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稳健探索跨业经营,拓展了业务领域,增强了资金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探索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综合经营已成为许多银行的发展需求
第三,金融活动国际化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万亿美元,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也高达16.66万亿元由于国内投资渠道相对狭窄,同时面临流动性过剩且人民币资本项目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如何为巨额的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存款寻求投资机会以分散风险,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难点在这种情况下,中资银行开展了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引导国内资金投向国外安全稳定的金融产品截至目前已有8家中资商业银行5家外资银行内地分行获准开办了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这使我国资本进入了国际市场,优化了中资银行的业务结构,同时,还锻炼了队伍积累了境外投资经验随着我国银行业全面融入国际金融体系,资本的跨境流动必将更加活跃
第四,金融交易电子化现代金融具有时效性和迅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开发高效安全稳定的电子金融服务平台目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迅猛发展,我国几乎所有大中型商业银行都开办了电子银行业务,2005年交易额达到了100万亿元,已初步形成了以互联网电话和手机为渠道,包含信息查询支付结算和投资交易等多种功能,覆盖企业个人用户的电子银行网络银行卡作为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工具,受到金融消费者的青睐银行卡的发卡量成倍增长,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卡量已经超过10亿张,信用卡在这几年也快速增加,已达5000万张金融服务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便利信息交流与资金融通,更将为金融领域的技术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第五,金融产品复杂化为了规避自身风险以及满足客户投资与避险需求,商业银行开展了自营和代客的衍生品交易业务目前,已有62家中外资银行获得了衍生品交易资格,2005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衍生产品交易额达到了14万亿元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推出形式多样的衍生产品,不仅包括期权期货和掉期等衍生品工具,还推出了与利率汇率商品价格和股票指数挂钩的结构性票据,以及其他复合型金融工具这些产品的推出,提升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但是,由于产品结构日益复杂,潜在风险也不断增大,这就对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价和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六,金融服务个性化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GDP高达20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个人财富积累,为商业银行开展财富管理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开始提供针对特定客户“量身定做”的财务规划投资分析和私人银行等个性化服务可见,金融个性化服务将成为未来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
第七,金融机构同质化由于金融机构在业务形式和组织机构上的不断创新,使得银行与保险信托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职能分工界限逐渐变得越来越不清楚,各国的金融机构正由分业经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2金融创新活动中金融风险的表现
金融创新具有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的功能,例如,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当前正在实行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撑的证券化就是为了更好的规避风险的需要,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但是,金融创新却无法消除整体风险,而只是分散和转移了个别风险,所以,金融创新只是在微观上降低了风险,在宏观上却是将风险从风险回避者转移给风险偏好者,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金融体系的总体风险并未因此而减少而且在当前的金融创新活动中还产生了新的金融风险,以前的金融风险还是初级的幼稚的,但是,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未来的风险会是集成的相互作用的更加复杂的风险具体表现为:
第一,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金融创新之后,各机构间交往越来越密切,形成了以资金联系为基础的伙伴关系,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这样,任何一个部门出现问题都将迅速波及其伙伴,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1997年,从泰国开始的金融风暴迅速席卷东南亚国家,连日本韩国也未能幸免于难,这充分显示了“伙伴风险”巨大的危害同时,大规模的金融电子创新,在提高金融活动效率的同时,也伴生出新型的电子风险,如计算机病毒电子犯罪网络安全问题等电子风险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特征,随着金融电子化的推进不断增加,这种新型的风险具有巨大的破坏力最后,在当代金融创新中,一大批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的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应运而生,如股票指数交易期权期货交易等衍生工具的虚拟性特性使金融市场成为一个充满不确定的市场根据现资理论,衍生市场其价格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当一种金融产品价格发生波动时,价格越是上涨,越是有人由于价格上涨的预期而入市投机,从而产生所谓的“羊群”效应,出现虚拟资本市场价格数倍数十倍于原生资本市场价格而膨胀的现象这种泡沫膨胀和过度投机造成金融资产价格失真,一旦消肿必然导致价格狂跌,引起金融动荡,增大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也是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诱因
第二,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业的表外风险即没有在资金平衡表中得到反映而又可能转化为银行真实负债的业务或交易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随着表外业务的开展及规模的增大,金融企业的表外风险随时都可能转化成真实风险金融创新中涌现出诸多新型表外业务,如贷款承诺借款担保备用信用证等这些经营项目都不表现在资产负债表内,业务发生时银行并无资金外借,但银行承担了潜在风险,这些潜在风险一旦转变为现实风险,将给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损失所以,表外业务的风险也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的主要来源
第三,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业的脆弱性金融市场国际化和自由化进程加深后,外资可能大量流入该国银行体系,促使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快速扩张,尤其是银行的对外负债增长更为显著在一些国家,以银行对外负债形式流入的资金绝大多数投资于国内市场,导致银行体系外币净负债上升特别是当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时,大规模资本流入使银行的流动性出现大幅度摆动,银行贷款膨胀和收缩时期交替出现,引起影响全局的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大幅度上升
第四,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业的经营风险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同质化,加剧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银行传统的存贷利差缩小激烈的竞争迫使各金融机构不得不从事高风险的业务,这又导致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增加,信用等级下降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大银行倒闭事件无不与金融创新有关
第五,金融创新为金融投机活动提供了新的手段金融创新是一柄“双刃剑”,既增强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提供了新的金融产品,由此也为更大的投机创造了可能性比如,我国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虽然为股市良性发展有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机手段,如果运用不当也有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3加强金融风险管理,促进当前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在给金融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使金融业面临一些新的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要提升风险识别与管理能力,特别要注重防范创新过程中新的风险,保证金融稳定,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具体措施为:
第一,加强政府部门的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一国政府为保证宏观经济平稳有序进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通过一定的金融主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一定程序,对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行检查组织协调的过程按照国际惯例,从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市场退出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性监管中国金融业已全面对外开放,中资银行要尽快提升市场竞争力,那么就要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监管部门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创新,有效地规范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提高风险监管水平同时,还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法规和部门规章,创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法制环境对于目前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金融创新活动,应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简化准入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基本原则应该是“区分风险,允许探索,加强协调,逐步理顺”要区分不同新产品的风险状况,鼓励商业银行探索新业务,开发新领域,给予他们试验的机会监管部门的风险监管要体现到新业务开展的具体流程中去,通过不断的沟通与协调,揭示业务风险,及时纠偏和纠错,促进新业务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如果创新业务尚未出现就将其扼杀,就永远不会有创新的存在;没有创新的出现也就无法发展和探索新的监管思路和方法,无法总结相关的经验和教训,也就没有更高的目标引导我们去学习和提高
第二,加强银行业市场风险管理控制能力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市场风险正日益成为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现阶段,我国银行业衍生产品风险定价能力还不高,风险转移和对冲手段还较少,大部分银行缺乏有效的市场风险管理模型,具有现代金融工程知识的专门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特别是面对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风险的管理意识及经验更是缺乏因此,如何提高市场风险管控能力是摆在监管部门和银行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加强信息技术风险管理随着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科技手段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银行业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在此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目前,许多创新业务和产品都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如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应该说,目前在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上,信息技术风险防范工作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信息技术风险的防范绝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业务部门,而是涉及到科技服务部门科技风险管理部门科技风险审计部门以及任何信息数据使用部门所以,银行要像重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那样重视信息技术风险
第四,加强金融业的国际间合作在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中,一国控制金融风险已经显得势单力薄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金融衍生业务的开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比如,我国可以与国外金融衍生交易自律组织签订关于金融衍生市场信息互享的谅解备忘录,或者与国外政府签订相关合作监管的协议,还可以参与国际监管组织并且参照其标准制定我国开展金融衍生业务的相关规则,从而达到全面有效监管的目的
第五,加强银行业的内部治理首先,建立由董事会高层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组成的风险管理系统包括要有健全的组织结构恰当的职责分离,明确划分机构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起对业务经营活动计划执行和控制的适当机构,在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间设定明确的辖属和报告关系,建立严格的授权和审批制度,对越权行为予以严厉处罚;通过机构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内部控制,督促稳健的经营方针的贯彻实施其次,要加强内部信息的透明度,强化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外界的监督通过建立独立的会计及核算体系,对所有的业务活动进行及时完整准确的记录,会计报表一经生成,不得更改;杜绝信息独占,任何会计统计信息都应做到分层共有,并在不损害商业利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公开
第六,加强银行业资产的管理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良贷款率一直居高不下,已成为中国金融风险的代名词这几年通过清收剥离盘活核呆等各种办法,不良贷款率由以前的50%已降至今天的不足10%,为中资银行和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为金融创新的更好进行创造了条件2007年,随着农行股改上市即将完成,四大商业银行即将全部完成股改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又上一个台阶,将为推动金融业务创新提供体制制度保障
总之,金融创新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它的成长需要商业银行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共同推动银行是金融创新的主体,对创新活动及其风险承担第一责任,银行要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包括建立争议处理的解决机制;投资者在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同时,也要遵循“买者自负”的原则,承担决策风险;监管机构要履行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职责,督促商业银行向金融投资者充分披露信息,揭示风险,保护金融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建立公平的市场交易规则,完善法律法规;另外,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还共同承担对投资者教育的责任,向社会公众普及金融知识,增进投资者对金融产品,尤其是对创新产品收益和风险状况的了解,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小锋,黄嵩.投资银行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能否维持企业的生存并努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企业家和员工的生活保障,而且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企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可以肯定地说,企业最关心产品的销售情况。因为销售是企业取得利润的最重要途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而销售又受到生产能力的制约。质量好可用性强的产品,需求量才大,才容易被售出,也就是说生产的好坏是销售好坏的前提。怎样生产出适销对路,能够满足市场需要,消费者乐于接受的产品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然而,一种商品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消费者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往往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提高。当某种商品刚被推出的时候可能很受欢迎,但在一段时间以后,就可能不再能够满足消费者增长了的需求了。这时需要一种变化了的新产品投放市场代替原有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也就是说企业需要改进自己的产品,进行创新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熊彼特说开发可以替代市场上已有物质的产品就是一种创新。他说,如果这种替代物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且比较廉价,那么创新成功(带来利润)的可能性就很大。他的观点告诉我们,企业创新成功与否只取决于替代物发挥作用的程度和价格。价格是可知的,而替代物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单厂商不可预知,就连消费者在短时期内也很难知道。因为消费者大多希望商品"经久耐用",这需要一定时间来检验,同时消费者又希望尽快得到新产品。这种心理上的矛盾造成了消费者面对多家企业的多种产品时很难选择,很多时候,消费者会出现从众心理,把自己的选择建立在大多数人的选择结果之上。其实消费者的选择都是建立在一种判断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判断的实质是消费者认为某种产品是好的产品、生产该产品的厂家能生产出好产品的可能性是多大。可能性越大,消费者越愿意购买这种产品。从总量上讲,该产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这种可能性可以用我们讲的信用来衡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信用就是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供消费者选择时参考的承诺。
信用在企业创新时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它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一定的时间。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把企业和消费者的交易看成一种博弈,企业和消费者是参与人。再假定某个企业将先后按顺序推出一系列产品:M1M2M3……且其中MK+1是MK的替代品,每推出一种产品,企业将与消费者进行一次博弈,假设每次博弈的支付函数都相同,如图(1)所示
消费者
合作不合作
合作5,40,0
企业图(1)
不合作5,-40,0
应该说明的是:(1)这个支付函数只能表示企业与消费者关于一件商品的博弈,而不能代表整个市场的全部交易。(2)企业的创新行为并不一定会使自己的产品改进,有可能变动不大甚至是"改退"的,我们把改进产品的行为表示为"合作",而把没改进的行为表示为"不合作",消费者购买该商品为"合作",不购买该商品为"不合作"。
很明显,在这样的博弈中,企业愿意选择"合作",虽然在某一轮的博弈中企业选择"合作"还是"不合作"都能获得一样的利益,但是消费者往往选择"针锋相对"的策略,在下一轮的博弈中,对本轮中选择"不合作"的企业实行"不合作"的做法,如果企业"不合作",那么在下一轮博弈中企业的利润肯定为0,企业所希望的如果是利益最大化的话,在每一轮博弈中都希望获得利润,所以每次博弈中企业都努力选择"合作"。
然而如前所述,"合作"与"不合作"作为企业行为的后果是不可预测的,也是企业不能完全控制的,他们只能努力采取"合作",但不能保证自己的行为肯定是"合作"的。我们这里用X来表示企业真正实现"合作"的概率。当然消费者也明白这一点,他们如果选择"不合作"则收益为0,如果选择"合作"则收益可能是4也可能是-5,所以在购买商品时要利用信用来进行选择,也就是对企业生产好产品、真正达到"合作"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我们用P来表示信用度,也就是可能性,如前所述,P的大小和产品的总销量成正比关系,P越高总销量越大。令总销量为Q,则Q=KP,那么企业的总收益函数为
W=5KP(1)
令Pt为T阶段消费者认为企业"合作"的概率,也就是T时期的信用度,Xt为T时期企业真正实现"合作"的可能性,如果在T阶段企业真正实现了"合作",那么,根据"贝叶斯法则",消费者在T+1阶段认为企业会实现"合作"的后验概率(信用度)为
Pt+1=Pt×1/Pt×1+(1-Pt)Xt≥Pt,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将上式带入(1)式可得出,Wt+1≥Wt。特别的,当Wt+1=Wt时,Xt=1,这意味着在T阶段企业的创新肯定会成功,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很小(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将会讨论),所以我们近似的认为,在T阶段企业选择"合作"之后,T+1阶段企业的利润会大于上一时期的利润。如果企业能够连续创新成功,那么他的信用度便会不断积累持续上升。信用的最初方式就是这样的,它的不断增加带来了利润。
这个简单的计算说明,如果企业一次创新成功,会使下一次的利润增加,而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信用P的增加,这样,我们便不难理解一些现象了,如企业做广告,无非是在向人们推广它的信用,并努力增加它的信用,从而增加自己的利润。
但是,只要Xt<1,就有创新失败的可能。这一点我们可以根据KMRW声誉模型进行证明。KMRW定理说:在T阶段重复囚徒博弈中,如果每个囚徒都有P>0的概率是非理性的(即只选择"针锋相对"或"冷酷战略"),如果T足够大,那么存在一个T0〈T,使得下列战略组合构成一个精炼贝叶斯均衡:所有理性囚徒在t<T0阶段选择合作(抵赖),在t>T0阶段选择不合作(坦白);并且,非合作阶段的数量(T-T0)只与P有关而与T无关。
因为厂商的创新是不可控制的,所以可以认为厂商有非理性的可能。同时,消费者也是非理性的(采取"针锋相对"或"冷酷战略")。只要他们进行足够多的博弈次数T,肯定存在一个T0。在T0阶段之后,厂商和消费者不合作,而且,(T-T0)只与P有关,这个P与前面提到的X有关系:P=1-X.
作者简介:彭诚,1982—,男,汉,四川绵阳人,博士,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科技管理
目前,技术创新被誉为能够影响企业生命的复杂经济行为。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存在众多能够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而企业在制度搭建方面的创新正是外部环境中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企业要保障其技术得到全新创新提升,不但需要一系列的经济和行政手段,更需要企业在制度创新方面做出努力。
一、企业制度与技术创新的相互关系
企业在当期发展环境下所具备的技术研发和变革技术直接反映出了企业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能力。企业的技术再发展也建立在已有的技术水平基础之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只有牢牢把握自身的技术和制度基础才能突破自身特殊性,持续重建新的技术与制度。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是相互依赖、相互辅助、共同进步的。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制度建设具有稳中求变的特性,而技术创新则追求持续突破。文中强调的制度与技术的创新互动,并不是强调两者在发展节奏上追求同步,当然在现实中,也很难出现企业的制度与技术是同步创新同步变动执行的。针对我国的众多企业而言,生产规模的发展壮大往往会受到来自管理、研发、营销等各方面的制度约束,制度的创新不可避免。而当制度在不断健全完善时,技术创新的脚步不会停滞,仍然朝着既定目标推进。因此,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制度的完善排除了技术创新的阻碍,技术创新又拓宽了制度的涉及领域,补充了制度的创新空白。企业作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实施主体,同时也是两方面创新的受益者。企业应该积极营造适合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可控环境,确保创新工作的开展。
企业的制度与技术的互动创新一般经历几个阶段:第一,企业制定出制度,为技术改革提供人员组织、资源调配,提供必要的激励机制,同时为技术的研发提供信息保密机制、责任监督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等。第二,技术的进步带动企业快速成长,制度开始成为成长的羁绊,其不均衡性无法满足特定的市场需要。企业需要调整和创新制度来为企业的发展创新更大的平台。第三,企业的制度开始深层次的验证完善。制度在创新中的内容依据大多来自于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得到了有关经验教训、理论知识及人文信息等。第四,已有的制度和技术都会成为下一次创新后的新制度和技术的基础。只有前期的不断磨合适应才能创新出更加匹配的企业技术和制度。
二、组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体系特征
企业都朝着宏大的未来目标去发展,完善自身制度体系对于在特殊文化环境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来讲是必不可少的。组成技术创新的制度体系都具有一定的特性,主要包括层次性、复杂性、关联性、特殊性、演进性和趋同性等特征。
1.层次性。运用于同一类技术创新的制度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程度的区别,制度的约束性有层次差别。企业的制度往往涉及企业经济与行政活动的方方面面,根据制度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来划分层次,主要分为根本制度、重要制度以及辅助制度。根本制度指的是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动方向及内容起到决定性判断的制度;重要制度是指能够指导技术创新在关键环节理清方向的制度;而辅助制度则表现为促进技术创新效果较不明显的制度。
2.复杂性。制度的建立往往经过长期实践活动的试验才能得出,对于不同的实践过程产生的效果描述不同,所形成的制度内容也容易产生复杂多变的性质。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构建中,制度形式既包括经济类,也包括社会类、人文类、思想文化类等,而且在这些分类中,也还有正式文本与非正式的区别。一些制度可以是人们为分配技术创新利益而制定的,也有些制度时为推进技术创新的科技含量而制定的。这些制度都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风险预控,但无疑是复杂多样的。
3.关联性。在技术创新的制度构建中,不同制度之间是存在一定关联的,彼此独立又可相互影响。如制度的三大分类中,根本制度有可能直接影响着重要制度与辅助制度的内容和形式,后者的运行效果也会随着前者的影响而千差万别。当然,由于制度建立的作用对象是大体相同的,许多重要制度与辅助制度也会在实施过程中影响根本制度的运行。
4.特殊性。特殊性主要是强调技术创新制度安排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表现特征。由于技术和制度的建立和创新都存在一定的历史积累过程,由于不同企业甚至国家的发展轨迹不同,历史人文背景和文化理念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技术手段和制度成果。当然,在当前信息时代下,知识共享程度加剧,许多国家和企业都能积极借鉴学习其他国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点和制度创新点,但是不可否认,在搜集并整理后的制度创新已经具有了本国和本企业的自身特点,完成了互动的快速融合。
5.演进性。企业创新不是口号一出现就能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量的积累和时间。技术创新下的制度构建具有不断变化的性质,可以是循序渐进的,也可以是加剧突变的。企业的生产规模在扩大,技术发展也随之不断满足要求在提高,生产力和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制度创新的演进。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剧,与技术研究和变革相呼应的制度建设也会日益加剧。其创新可以是突然摆脱原有制度框架,创新全新体系,也可以是在原有模板上细化分章,不断优化。
6.趋同性。虽然企业的发展理念有所不同,但是在技术创新的制度搭建方面往往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企业之间存在相互借鉴学习的过程,彼此的知识都能够相互吸收融合,摒弃不好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制度,这样的局势使得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具有了趋同性。
三、激励技术的基本制度建设框架
激励技术创新能够确保技术获得更多的活力,达到更大的规模和高度。企业制度创新在激励技术创新方面既追求私有化,也追求公有式竞争。激励技术创新,可以从政府、企业、产权、市场几个方面进行制度框架建设。
1.企业。企业鼓励内部成员的创新热情,积极挖掘员工潜力。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提拔熟悉制度和技术创新的管理者,营造创新氛围。同时加重企业间的合作。
2.产权。积极放大产权对人们内化外部因素的激励效果,完成无形与有形资产产权的创新转化。
3.市场。引导市场积极抵消由于创新所带来的负面因素,同时可以借助市场竞争压力提高创新动力和效率,力争造就适合创新的外部环境与整体结构。
总之,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够保证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使技术创新充分展现其作为公共产品的性质。技术创新可以引导制度创新的升级,促进企业获利。两者是互相融合,相互促进的。只有认清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掌握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特征,积极建立激励技术创新的制度框架,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才能完美形成。
参考文献
[1]杨迎昕.试论技术创新中的制度激励[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