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1 09:10: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基层卫生人才培养

篇1

基金项目:2011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0.11Z54)。

我校通过调查陕西省200家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现状,探索适用于乡镇基层医疗机构的实用性医技人才的培养模式,最终提出四点建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显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教学,注重人文素质培养。

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调查

调查的200家乡镇卫生院主要分布在陕南和关中地区,其医技人员5人以下规模占10%;5人至10人规模占26%;10人至15人规模占34%;15人至20人规模占24%;20人以上规模占6%。90%的卫生院认为现有医技人员数量及技术水平不能满足业务及发展需求。

1.年龄结构、学历构成情况

所调查的卫生院中,有51%(102家)其业务骨干主要学历为中专,38%(76家)为大专;56.5%(113家)的业务骨干年龄段主要分布在46岁-55岁之间,30.5%(61家)主要分布在36岁—45岁之间。

2.人才流失和引进情况

调查显示,28%的卫生院人才流失现象严重,72%的卫生院存在人才引进困难的问题。导致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条件差,设备少,病种单一,不利于个人的自身发展;(2)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3)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子女教育、职称晋升等满足不了基本需求。

3.人才需求调查

200家卫生院中,有90%(180家)在未来三年内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将增加,学历层次需求主要集中在专科,占总需求的60%-70%,而对本科的需求比例为30%-40%,其他3%。

4.乡镇卫生院对医学人才培养意见调查

约85%的卫生院认为目前地方医学院存在以下问题:(1)偏重医学理论教学和大中城市医院实习,忽视医疗卫生实践技术训练和农村医疗机构实践;(2)从专业设置到教学着力点以城市医疗卫生职业为本,忽略对农村医疗卫生职业特色的适用性、实用性;(3)课程设置偏重临床医学和专科医学,缺乏农村所急需的公共卫生和全科医学。调查的75%卫生院认为地方医学院应扩大高职(专科)办学规模,60%的乡镇愿意与地方医学院共同开办“订单式”大专班,在人才培养教学课程中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增设卫生院常见病、多发病教学,增加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课程内容。

5.存在的问题

所调查的卫生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卫生院业务骨干学历偏低,年龄构成偏大;(2)卫技人员数量不足,人才引进难、流失较严重;(3)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与卫生院人才需求脱节。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有:(1)城乡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比例欠缺;(2)新农合医疗制度的推广,乡镇卫生院对高技能、高素质的医技人才需求比例增大;(3)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卫生院实际需求有偏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实际贴合度不高,考评体系与实践脱节;(4)政府缺少有效的引导和鼓励,且因人事体制限制,乡镇卫生人才的进编、调整、交流学习受到限制。

加强乡镇卫生院医技人才建设的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加强卫生院医技人才的建设,需从三方面着手:(1)地方政府部门给予有效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并配备足够的资金支持;(2)各地方医学院校对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3)卫生院自身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才培养的改革。结合以上情况,笔者单从医学生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给予几点建议: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2009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教高2009【4】号文件,提出农村卫生事业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为农村培养卫生人才是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且目前人才市场上,本科生和硕士生成为主力军,专科生已失去了竞争力。综合国家的政策、医学专科生面临的困境、乡镇卫生院对人才的需求三方面因素,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以“培养乡镇卫生院实用型人才”为目标。

2.凸显专业特色

以“培养乡镇卫生院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医学专科教育,不应是本科教育的压缩,应根据卫生院具体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专业特点,如临床医学教育应突显四点:(1)急诊医学教育,对突发性急重症患者进行初步抢救和护理,为上级医院的诊治争取时间;(2)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教育,解决广大农民看病贵、就医难的问题;(3)慢性病诊治教育;(4)预防保健教育,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突出,普及疾病预防保健知识不可或缺。

3.强化实践教学

通过床边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熟悉乡镇卫生院的就医环境及条件,了解以后所要面对的病人群体,增强从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

4.注重人文素质培养

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强化其职业操守、道德素质,培养他们扎根农村、为广大农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并在未来的工作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再教育机会,从而为乡镇基层卫生机构培养“留得住”的人才。

结语

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是当下人才市场形势所迫,也是医学专科生较好的就业出路,地方专科医学院校应本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学生为宗旨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医技人员。

参考文献:

[1]杜翠琼,刘小玲.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高高等医学教育,2009,12:91.

篇2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a)-0131-03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alent-training mode majored in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TANG Tao-fu GUI Chong-yang YANG Xiao-bin WEI Dong-yun

Yong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Hunan Province,Yongzhou 425100,China

[Abstract] By establishing the talent-training mode of college and its affiliated hospital & primary hospital in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major,it achieved win-wi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 by college and primary hospital,docking between major and vocation, and connection between graduate and employer.The talent-training mode wa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the practical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ician for the purpose of getting a job in primary hospital.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medical students in primary hospital and had a certain demonstration effect in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icians from ot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underdeveloped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which is worthy of extension.

[Key words]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Talent-training mode;Primary hospital;Practical talent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1-2]。永州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高职院校,积极创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院与附属医院+基层医院”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年实践取得了突出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 行业背景与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湖南省中长期卫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显示:至2010年底,全省有卫生人才总数37.1万人,卫生技术人员26.26万人,其中,高级、中级、初级的结构比例为7%、31%、62%。全省卫生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与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为整体素质偏低、人才结构和布局尚不合理,特别是基层卫生人才严重短缺,不能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省卫生人员总量达到45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万人,基层卫生人员达到18万人;到2020年,卫生人员总量达到60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4万人,基层卫生人员达到24万人。

卫生事业是关乎百姓健康的民生大业,卫生人才已成为卫生事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医学检验技术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业办学层次一直以中专、大专学历教育为主。虽然后来一些高等院校相继开办了本科层次的医学检验专业,但毕业生数量少,主要在省、市三级医院就业。到2010年底,全省共有752家医院、2309家乡镇卫生院、5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从事医学检验技术的在岗人员约4500名,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约占25%(含在职学历教育),大、中专学历层者约占65%,还有10%未经过正规学历教育。在本省基层医院(含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数量和学历层次都不能满足基层医院的实际需要[3]。因此,高职院校承担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学检验技术专门人才的重任,也势在必行。

2 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通过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市场广泛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和省、市、县、乡镇等各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召开专业分析论证会,对本专业面向及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把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形成了详实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组织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进行讨论,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根据职业岗位群及职业能力要求确定本专业必备的核心知识、核心技能和综合素质,形成专业课程体系。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适应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能熟练掌握常用各项医学检验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基层医院(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疾病控制中心、血站、生物技术行业等从事检验技术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充分考虑了毕业生怎样才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为此,在第一、二学年每学期安排1周时间到基层医院(县、乡镇卫生院)进行临床见习;在毕业实习中安排1个月到基层医院(县、乡镇卫生院)顶岗实习,其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基层医院检验技术人才的工作任务,提前适应基层医院的工作环境,为毕业就业做好准备。

本校附属医院是学院直属的三级综合性医院,由于“前院(医院)后校(学校)的独特位置优势,附属医院检验中心是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学院与附属医院在教学、医疗、科研等方面融合在一起,附属医院检验中心医技人员和学院专任教师共同承担理论教学、实践带教任务;真正体现了“医教结合”的优越性。

因此,本院作为地方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要立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自2007年以来,创建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院与附属医院+基层医院”的人才培养模式[4],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收到了突出成效,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模式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

2.2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本院通过专业人才市场调研、专家论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创建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院与附属医院+基层医院”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学院与附属医院的深度融合,体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校内检验实验实训中心和附属医院检验中心即“两个中心”共同作为学院的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教学、临床见习、顶岗实习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学院专任教师轮流安排到附属医院进行临床实践,附属医院医技人员也承担理论与实践课教学工作,双方互相交流教学与临床实践经验,学生可以边学边做[5]。②学院与基层医院合作,体现“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办学模式[6]。基层医院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临床见习和顶岗实习提供场所。第一、二学年每个学期都安排1周时间到基层医院临床见习,让学生了解检验科的基本情况和工作任务。第三学年顶岗实习安排在基层医院(其中在乡镇卫生院1个月)。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在基层医院就业。③该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地方性高职院校为当地经济社会服务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办学宗旨。作为地方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利用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及附属医院检验中心的优越条件,为周边基层医院提供了良好的共享资源,包括技术支持和在岗人员培训,提高了农村医疗服务的水平。

2.3 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和实施

2.3.1 学院成立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实施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学院主管副院长、教务处、系部(专业)负责人以及医院主管科教工作的副院长、教学办公室(科教科)和检验科负责人等共同组成,负责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与实施。学院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专业教师以及校外兼职教师等是实施人员,按照要求具体执行。

2.3.2 校院共建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和附属医院检验中心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来,学院投入450万元用于校内医学检验实验实训中心和附属医院检验中心的条件建设。通过加强硬件建设与制度建设,强化“两个中心”的实践教学功能。现有实验实训室20余间,仪器设备先进齐全,总值达1100万元,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达100%,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越的实践教学条件。通过建立开放性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实验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6]。

2.3.3 医教结合打造专兼结合“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学院通过每年轮流安排专任教师到附属医院检验中心从事临床实践锻炼,为附属医院教师举办教学技能培训班,选派教师参加短期进修培训、学术会议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通过医教结合、专兼互动,逐步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7]。现有专兼职教师30名,其中正高2名、副高12名,有硕士学位者8名,有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院级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12名,双师素质教师26名,比例达87%。专业负责人是省级专业带头人,也是全国医学检验技术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医学检验分会常委。

2.3.4 院校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为保持有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院加强了与各实习医院的联系与合作,完善了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学院已与50家医院(含乡镇卫生院8家)签订了实习合作协议,实行院校共同管理学生。学院每年举行校院联席会议1~2次,研究教学工作;每年给乡镇卫生院拨付一定的基地建设经费或赠送仪器设备;每年安排县、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到学院和附属医院免费进修或培训学习,以改善实习基地条件和教学水平。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成效

3.1 毕业生质量高,就业形势好,生源充足

通过建立与实施该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实践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适应能力较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质量高。近3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年度就业率均在95%以上,同时该专业招生学生人数稳步上升,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00余人。

3.2 毕业生在基层医院工作适用性强,受到基层医院的青睐

由于该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实用性人才,近几年来毕业生自愿到基层医院的就业人数明显增多,年平均为80%以上,受到了基层医院的好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可给毕业生安排住房,工作和生活待遇不断提高,有机会解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等,毕业生能安心工作。

3.3 学院为基层医院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社会服务功能提升

近五年来,学院和附属医院为全市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培训检验技术人员共300多人次,选派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下乡镇医院进行技术指导40余人次,对口支援了8家乡镇卫生院,有效地提高了乡镇卫生院检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拓宽了检验科业务范围。此外,学院利用附属医院的雄厚技术力量和先进设备,建立了基层医疗网络,使农民能享受三级医院的优质服务。

4 结语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院与附属医院+基层医院”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院与基层医院“共建、共管、共育、共享”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办学;实现了专业与行业对接、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接;是培养面向基层医院实用性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8],为基层医院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性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少华,李泳平.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高职高专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879-931.

[2] 胡生梅,张家忠,李智山.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践行“医教结合、校院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5):625-626.

[3] 刘传佳,高嫣然,张政强,等.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医学检验调查现状分析与思考[J].青岛医药卫生,2012,44(1):45-47.

[4] 唐陶富,桂重阳,杨晓斌.高职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J].中国医学创新,2012,5(36):153-155.

[5] 刘丽华.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1):1021-1024.

[6] 张晓廷.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6):133-134.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25-02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和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有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固有的矛盾在新形势下日趋突出,各国纷纷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本国国情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途径”培养模式改革就是一典型[1]。这一改革打破基础与临床界线,提倡早期接触临床和接触患者,解决基础与临床脱节的问题;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制,围绕病例或问题进行教学,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打破医疗与预防的藩篱,倡导进入社区,进行预防保健,解决治疗和预防脱节的问题。这一改革模式值得我们借鉴。英国各医学院校根据英国总医学委员会颁布的《明天的医师》报告[2],进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十分重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医学生的医学执业能力、医生基本素质和医生职业道德三大中心任务并举,强调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这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研究。法国医学院提倡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患者、注重人文素质养成、进行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模式。

国内对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很活跃,如辽宁医学院对“免费定向医学生”培养设立专项课题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对全科医学教育进行总结,引入“免费定向医学生”培养过程;首都医科大学是全国全科医学开展得较早、取得成果最多的医学院校,为首都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大批全科型临床医生;湖州医学院建立的“校地共育”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3],包括校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地共同建设师资队伍、校地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经过近四年的探索实践,取得初步成效。这些院校为培养面向基层全科型医学生做了大量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也各有特色,但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文献不多。

在借鉴学校定向培养三年制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4],结合学校2010年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人才培养的教学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访谈,对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5],构建了“3.5+1.5”的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6],以期培养扎根基层的高素质复合型基层医学人才[7]。

一、“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是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内容,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组织、帮助、促进、引导的作用。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等形式完成教学。二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先前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由已知的知识内容过渡到未知的知识内容的讲授,让学习有一个衔接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人为本,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本进行的,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学习的意愿、情感、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强调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

二、“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目标

一是知识结构: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生物医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专业知识为基层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以及一般疾病的初诊治疗,疑难杂症的转诊治疗,掌握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二是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全面系统的采集病史及恰当的选择辅助检查方法及分析结果的能力。三是素质结构: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培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服务基层的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实施

根据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培养强调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三者并重,尤其要突出全科医学、急救医学、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方法、农村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诊疗技能的培养等,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时间由临床本科的一年时间增加到一年半的时间,其中一年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半年为乡镇(社区)卫生服务实习。

四、“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评价

一是组织考核,通过记分作业考核、专题讨论、小组学习、教学实践活动考核、学习笔记等基本形式进行;二是分析考核课程和考核质量,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此外,为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学校在赣州(县、市、区)范围内建立稳定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基地。

我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如何培养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已成为我国基层医学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现有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重专业、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重治疗、轻预防”,且与当前的乡镇(社区)卫生工作结合不够,使得培养的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意识不足,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农村社区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行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构建一个适合于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为乡镇(社区)培养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Cameron l.Getting real about rural physicians[Z].CMAJ,2012,Aug(13).

[2]Cameron PJ,Este DC,Worthington CA. Professional,personal and community:3 domains of physician reten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J].Can J Rural Med,2012,17(2):47-55.

[3]卢东民,张红,沈志坤.“校地共育”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25-127.

[4]刘民,甘雅芬,谢清平.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1):94-95.

[5]魏东海,林爱华,纪泽泉等.医教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1,10(7):769-772.

篇4

农村卫生服务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农村人才问题已成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加强农村医学人才的培养,重视基层医学人才教育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

1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培养现状与问题分析

1.1缺乏专业培训,人才流失严重目前农村卫生机构人才紧缺,农村卫生人员没时间脱产培训,导致工学矛盾。针对这个问题,不同地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替代法”、“托管制”等,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医务人员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部分医务人员看重培训后的“证书”而非培训内容[1];二是部分医务人员由赤脚医生转型而来,年龄偏大,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三是若这批人员离开岗位,新人员难以接手。由于缺乏具体的培训政策和机制导致缺乏专业培训成为阻碍农村卫生人才素质提高的关键问题。

1.2学历教育滞后,结构不合理目前各地农村机构医务人员学历仍以大专、中专为主[2]。成人教育未与时俱进,教材大纲未针对农村医务人员的实际情况编写。即使医务人员有意提高学历但因工作繁重和体制不完善纵然花费大量精力但仍收效甚微,难有提升。

1.3实用型人才紧缺,医学生不愿下基层现本科生及研究生中,众多学生不愿下基层,而专科学生中也只有大多数学生愿意回到基层。医学生不愿下基层的原因:①基层的工资福利待遇偏低;②职务晋升机会少;③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④基层条件差,设备少,生活艰苦[3]。

1.4医学教育问题突出,教育模式与农村需求不符作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和发源地的高等医学院校,在引导人类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难题、树立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现在许多学校把“研究型”和“高精尖”人才服务于上层作为宗旨,而把服务于农村的医务人员的培养认为是职业教育的任务。此举无疑加重了城市医学人才密集而农村缺乏医学人才的现状。通过对学生目前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及分析情况为:①学生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占25.2%,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占68.5%,被迫完成学习任务的占5.8%;②学习方面的困难是:医学记得东西多(34.5%);老师上课内容多,难消化(25.6%)。此调查说明大专的“2+1”模式学时偏少。

2对农村医学人才培养与医学教育的建议

2.1采取定向招生,实现本土化原则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就急需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医师队伍。这就要“就地取材”,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从农村生源中定向招收医学生毕业回农村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医学人才紧缺的情况,且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通过对浙江省三所医学专科院校的医学生关于毕业后是否愿意到签约的农村从事卫生工作调查,大多数学生表示愿意(68.1%)。此项调查表明定向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农村医学人才紧缺的情况。

2.2加强在职培训,提高学历教育定向招生在短期内仍无法解决农村医学人才匮乏的问题。故加强在职培训就成了当务之急。由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农业部一起核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意见》中也特别强调了要“加强农村在职卫生人员的学历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在职卫生人员和在岗乡村医生的培训制度”和“建立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定期进修学习制度”。因此要建立起“防、治、保、康、教、技”一体的农村医学人才队伍,就要加强在岗培训等制度,研究农村医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在职人员工作能力。

2.3改革医学教学模式,培养多技能型人才

(1)调整压缩本、专科的专业数量,对本专科学生进行“床旁教学”;(2)拓宽专业领域,以农村卫生服务的需求为指导思想,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精选教材内容,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培训。

2.4提高重视程度,加强政策支持首先严格规范医疗卫生人员的准入和从业条件,其次出台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定期参加专业培训的相关政策,并投入经费。

2.5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设相关课程,增强学生爱农村、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从思想源头上确保农村医学人才的培养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农村医学人才虽匮乏,但如果能形成清晰而完整的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规划,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则农村卫生事业必能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因此农村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保障农村人口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篇5

1 研究背景

我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加之城乡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平衡,因此广大农村人口医患需求矛盾显得更为突出,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医疗服务是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的提高迫在眉睫。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卫生科教工作水平,以基层卫生人才等为重点”,“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继续开展农村卫生人员岗位培训”等相关政策。《河南省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将全省10万多名注册乡村医生全部免费轮训一遍”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要“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对于适应中原经济的发展,保障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受历史因素以及人才培养、基层服务体系人员待遇等体制和政策影响,我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总体规模不足、人员结构失衡,特别是农村卫生人员数量少、素质低、高水平人才匮乏,医疗技能操作不规范,诊疗水平低,因此导致患者流向不合理,出现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长此以往,必将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必须着力提升基层卫生人员素质和能力,而决定基层卫生人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提升诊疗水平,尤其是提升基本医疗技能操作水平,这是为农民看好病的关键[1]。金建强[2]等对全国六个省江苏、天津、河南、湖北、云南和甘肃进行调查,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中以初、中级职称人数最多,分别占56.82%和27.55%,合计84.37%;无职称人员也占一定比例为13.08%。学历结构,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中95.26%具有中专及以上医学专业学历教育水平,其中又以中专和大专学历居多,分别占47.57%和40.66%,其余4.74%不具有专业医学学历教育背景。所以建设一支规模适当、质量较高的医疗卫生队伍,是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是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

2 基层卫生人员技能操作现状

通过对河南省安阳市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农村基层卫生人员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和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现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职业素质、病史采集、病例分析、体格检查、基本操作、辅助检查等,获得具体而翔实的资料;报名及考试通过情况如下。

表1和表2对比可以看出,主要由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参加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比临床执业医师通过率低将近10个百分点,且通过率略高于50%。

通过表3和表4对比发现:主要由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参加的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比临床执业医师通过率低将近20个百分点。

这仅仅是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如果结合理论考试通过率,每年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取证率不足40%。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农村居民医疗卫生保健的需要。

3 结论

(1)理论水平上,农村基层卫生人员需要进行规范的理论知识学习,三理一剖知识还相当的匮乏,需要从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着手,然后再学习医学临床知识,这样他们才能对每一种疾病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后做出合理的诊断。同时工学矛盾突出,尽管学历水平偏低,但不愿意接受正规的学历教育。

(2)技能操作水平上,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普遍缺乏规范的操作技能,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学习,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技能,才能够胜任诊疗工作。

(3)职称结构上,应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职称比例,职称的提高能带动他们理论和技能水平的提高。

4 建议或对策

4.1 规范培训基地

虽然2004年起,我省连续开展6年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农村无学历基层卫生人员学历教育培训,截止2011年6月底已培训社区卫生技术人员23823人[3],但应考虑到由于进入门槛低,医疗培训机构纷纷建立,机构间竞争激烈,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培训课程的单一化、模式化严重,甚至培训内容老化、重复,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培训基地没有发挥各自的优势,缺乏高质量的课程研发和高水平的专职师资队伍,急需建立一个能够为各培训基地提供支持、导向、交流的平台。

4.2 借助学历教育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学历层次

依托高等医学院校,充分挖掘利用高等医学院校资源,培养大专以上学历乡村医生是非常理想、实际、现实和可行的一项举措[4]。虽然2004年开始的学历教育使得目前全省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卫生技术人员基本上都达到了中专以上学历层次,但是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并没有上升到同等高度。

4.3 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

每年和一些省级、市级三甲医院签订协议,定期请这些医院的专家到基层指导工作,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同时每年各县乡医疗机构积极主动选派一定数量的技术骨干到省、市级医疗机构学习进修,施行院―乡结合模式,这样既提高了基层卫技人员的理论水平,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技能操作水平。

4.4 学院式教育

通过政策引导一些新毕业的大学生下基层工作,虽然此项工作已在2009年已经开始,已有近5000名本、专科学生充实到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但还需要继续实行订单式培养方式充实基层卫生机构,不然即使到基层工作,仍然难以留住人才。

4.5 引导基层机构与高层次医疗机构之间人才合理流动

由政策吸引中级和副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工作,在待遇上可以给与一定的倾斜,这样才能使一些高级职称人员下得去又留得住。

4.6 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投入机构

使国家及省级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效益,国家级省级设立专项经费,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机制,发挥基层单位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性、主动性,打造基层医疗单位人才团队。

4.7 科学地规划培训内容,保证培训质量

篇6

课 题: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赣南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0ZD065。

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状况可概括为“下不去、留不住、提不高”,且多数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偏低,医疗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农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得不到满足。2010年教育部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取消了卫生保健专业,增设农村医学专业,旨在为农村基层培养实用性卫生技术人才。

笔者学校从2010年起,开设四年制中等农村医学专业。本文以赣南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实际现状为切入点,探索了赣南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医学实用性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赣南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现状

赣南即赣州,地处江西南部,人口842万,其中80%为农民。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954个,其中医院5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卫生院31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465个,卫生机构床位1.42万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0.46万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9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74万人,注册护士0.59万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只有0.53万人;具有本科学历者占1.5%,大专学历者占17.5%,中专学历者占57.7%,无学历者占28.9%,有的县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为0;乡镇卫生院中高级职称者占1.23%,中级职称者占12.95%,初级职称者占60.14%,无职称者占25.68%。

目前赣南注册的乡村医生有8538人,但村卫生室只有执业(助理)医师105名,仅占乡村医生总数的1.86%,远低于全国14.2%的比例。其中60岁以上的乡村医生1359人,占15.9%,年龄在45岁以上的占总人数的53.1%,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卫生人才总数21.6%。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数只有1.21人。且这些乡村医生多是从“赤脚医生”转化来的,“半医半农”的尴尬身份让乡村医生不同程度地缺乏对农村卫生事业的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

显然,赣南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存在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低、职称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较差和年龄老化等问题,使农村社区提供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为赣南农村基层培养实用性卫生技术人才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赣南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根据赣南苏区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实际,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1)科学制定定向培养中等农村医学人才的规划和目标。为解决赣南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资源不足的问题,笔者学校将赣南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资源的调研分析及对策递交赣州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经江西省教育厅和卫生厅批准,从2010年起笔者学校――赣州卫生学校开始招收第一批120名学生,定向培养为赣南中等农村医学人才。根据赣南的实际,2011年起,学校每年定向培养200名中等农村医学生,为赣南农村基层定向培养实用性卫生技术人才。笔者学校还根据赣南中草药资源丰富的特点,制定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的中等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2)在调研的基础上,改革招生制度,确保中等农村医学生毕业后服务于赣南农村基层。农村医学专业是真正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服务于农村的实用性卫生技术人才。依据本课题组对赣南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现状的调研结果,笔者学校对农村医学专业的生源条件进行了调整:①立志于扎根赣南农村基层的乡村医生不受年龄限制;②立志于扎根赣南农村基层医学的高考生优先录取;③确定一定的中考分数线并严格按分数线录取,以确保基本文化素养。该专业学生入学时凭录取通知书和签订的立志于农村医学就业协议书办理注册报到手续。

(3)按灵活性、适应性原则,科学设置课程和制订教学计划。笔者学校在设置农村医学课程和制订教学计划时,按照培养农村基层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各课程教学内容和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如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而专业课程则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技能性”。教学内容不仅按农村医学专业大纲设置,同时,在够用实用的原则上及在赣南农村实际的基础上,新增如农村预防保健适宜技术、农村临床适宜技术(包含内、外妇产、儿、中医适宜技术等内容)和赣南常见病的防治等;并且针对农村医学专业教育目标是以培养助理医师为主,根据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内容主要为内、外、妇、儿及相关基础,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内、外、妇、儿等课程的课时量。

(4)注重人文素质、职业道德培养,提升农村医学生的职业素质。笔者学校不仅增加了人文课程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课等课程,而且注重开发农村医学专业第二课堂教育(如义工活动、急救培训等),目的是使学生意识到不仅要有过硬的医疗技术,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培养农村医学生扎根农村、为广大农民服务的精神。

2.以能力为本位,创新实用性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思结合,如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以及深入社区、医院或乡村“边看边讲”的多元化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还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3.以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性卫生技术人才”为目标,探索学历教育与技能型实用技术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笔者学校注重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学历的提高。组织学生参加成人高考,在毕业前98%的学生进入医学本科或大专的学习。同时根据赣南农村实际,鼓励并支持部分农村医学生进行中医师承学习,创“双证”(助理医师和中医师)中等农村医学特色教育。

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农业部等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具备条件的中等卫生学校在合理布局并有利于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原则下,可申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提高办学层次,为农村培养高等医学专科人才,以适应本地区农村对卫生人才的需求。故笔者学校以农村卫生实用知识、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和实践能力为依据制定的四年制中专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通过探索四年制中等农村医学培养模式,为学校升格后培养三年制全科医生(农村医学)奠定基础。

4.以“实用性和适宜性技术”指导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培养适合赣南苏区农村基层卫生岗位需要的人才

(1)教材建设探索。成立由临床医学专家和校内专家组成的农村医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编写校本教材,制作精品课程。如赣南中草药资源丰富,可开发赣南中草药教材,培养学生掌握实用性和适宜性技术。又如根据赣南常见病例开发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等校本教材,为赣南农村培养卫生技术人才。

(2)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一是通过培训,增大双师型教师比例;二是聘任临床专家讲授专业课,或与科研院校、三甲医院联合培养师资。

(3)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探索。一是完善学校实验、实训建设;二是建设各层次农村医学专业临床见习和实践基地。通过“以临床环境为依托” “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达到教、学、做一体化。不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学生掌握工作岗位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我们探索了为赣南农村培养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的模式,并提出了适合培养赣南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培养的措施,通过定位“技能型、适宜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通过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教材、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农村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乡村医疗机构从业,具备常见病的处理能力、地方病和流行病的防治能力、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能力、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能力,为赣南农村卫生保健、防疫、康复及健康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林.乡镇卫生院如何引人才[N].江西日报,2009-09-28.

[2]颜莉芝,朱双华.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8(1).

[3]廖鸿鹏,杨伟辉等.乡村医生,归属何在?[N].赣南日报,2010-08-01.

[4]郝如敏,邓书林,孙胜林等.北京市农村卫生人员现状和中等卫生职教发展对策研究――对昌平区农村卫生人员状况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4).

[5]彭力,马爱民,刘洪波等.以职业素质教育为特色构建医药卫生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长春医学,2008(6).

[6]邢志华,都丽萍.探讨农村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J].基层医学论坛,2004(8).

篇7

2原因分析

近年来,医疗卫生系统紧紧围绕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健康需求,不断推动医学科技创新,着力加强卫生人才培养,为推进事业改革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卫生人才是决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目前我国在卫生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卫生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尤为重要[2]。继续医学教育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紧跟医学科学的发展[3]。《关于加强“十二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开展富有成效的继续医学教育。各省(区、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总体达到100%,各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省、地、县各级卫生体系服务绩效相应改善;各省(区、市)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总体达到100%,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卫生技术人员获取学分的达标率达到95%(西部、边远地区达到80%),初级卫生技术人员获取学分的达标率达到80%(西部、边远地区达到70%),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素质能力明显提高,服务行为和服务质量相应改善。某省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医疗资源的不足与分布不平衡现象尤为突出,部分偏远地区继续医学教育及医疗专家的缺乏,基层医疗机构面临巨大压力。2014年某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单位覆盖率、人员覆盖率未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总体学员学分达标率超过80%,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民营医疗机构继续医学教育相关指标较低。分析原因一是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民营医疗机构还未高度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存在重学历教育、轻培训教育的现象。对继续医学教育政策的宣传不够、经费投入不足,未把继续医学教育作为提高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促进人才培养、加快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性大,且疲于应付大量的临床医疗工作,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政策不够了解,对学分的达标要求不够清楚,无暇顾及个人自身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三是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无专职或兼职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缺乏系统性的人员培养计划和汲取新知识的体系。管理上缺乏投入,必然导致在教学实施、教学监督等各个环节混乱无序,教育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篇8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226-02

随着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印发,基层卫生工作再次成为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中心。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健康人才的支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人才问题不可回避,它是健康服务的提供者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有力推动者。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应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我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展

(一)人才数量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才队伍数量快速增长。2015年底,我国基层卫生人员总量达到360.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和药师数分别达到110.2万、64.7万和13.4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0.6%、17.9%和3.7%。与2010年相比,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和药师数均呈增长趋势,净增人数分别为15.3万、18万和0.9万。

(二)卫生人才结构情况

从学历结构看,2010年至201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均有所增加,分别由19%和5.4%增至26%和8.7%;中专及以下学历者所占比例下降,分别由41.1%和60.5%降至32.5%和51.9%;执业(助理)医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分别增加了7.7%和3.8%,注册护士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分别增加了7.5%和2.9%。

从职称结构看,2010年至2015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高级职称卫生人员所占比例经历了缓慢下降又逐渐回升的过程,乡镇卫生院则由0.9%增至1.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中,高级职称卫生人员所占比例呈缓慢增长趋势,分别由8.6%和2%增长至8.8%和3%;注册护士中高级职称卫生人员所占比例分别由0.9%和0.2%增长至1.6%和0.5%。

(三)卫生人才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情况

卫生人才的激励保障、流动配置、评价使用等方面的政策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创新和完善。一是卫生人才培养制度基本建立。进一步推进高等医学院校共建,规范医学类专业办学和学制;建立国家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对招收对象、培训模式、培训招收、培训基地、培训内容和考核认证等作了规范的制度性安排,并开始实施;启动中央专项资金用于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试点的建设;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学分授予、基地认证以及质量监控等工作有序开展。二是注重实践的基层卫生人才使用评价机制不断完善。逐渐突出对基层卫生人员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基于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的基层人才职称评审制度和评审标准逐步完善。三是适应服务需求的基层卫生人才流动配置出现新特点。除了对口支援等各类援助项目,人才一体化、医联体、县管乡用、特设岗位、多点执业等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得到不断探索,市场机制在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步显现。四是符合基层特点的卫生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开始试点。经过不断研究和探索,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已达成共识。

二、我国健康人力资源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

(一)人才数量不足,分布不均

近年来,我国基层卫生人才数量虽有所增长,但仍不足,且城乡人才差距较大。2010年至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年均增长率(1.9%)远低于同期我国卫生人员总量的年均增长率(5.4%),基层人员占卫生人员总量的比例由2010年的40%降至2015年的33.7%,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城乡配置差距越拉越大,由2010年的4.58人增至2015年的6.3人。此外,因岗位吸引力不足、职业发展受限等多种因素影响,合格的全科医生尤为紧缺,2015年每万人口全科医生为1.38人,与2020年目标(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t生)相差甚远,增大了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等制度落实的困难性。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

我国基层卫生人员以大专和中专学历为主。以2015年为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分别占39.8%和13.0%,远低于同期医院水平(67.1%),以乡镇卫生院差距最为明显。高级职称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8%和2.8%,远低于同期医院比例(24.2%)。优质卫生人才资源紧缺,未形成科学的人才梯队,制约了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人才管理制度机制缺乏活力

一是缺乏自主性,卫生机构人员招聘不能自主。在岗位设置、名额分配、招考内容、专业指标、公开招聘等方面忽视医疗卫生的专业性,不利于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二是缺乏灵活性,体制限制了人才的顺畅流动。创新编制管理尚未破题,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尚未转变,多数单位的聘用制流于形式,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尚未形成。三是缺乏激励性,医务人员薪酬没有体现职业价值。目前的薪酬水平、薪酬结构与行业特点不符,作为保障性收入的基本工资所占比重较低。四是缺乏协同性,不能满足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不同功能之间以及医院、基层卫生等不同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医疗卫生服务碎片化,与整合式卫生服务模式以及综合、连续、一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差距较大。

三、健康人力资源队伍发展策略建议

(一)政府落实激励和优惠政策,增强基层岗位吸引力

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充分发挥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吸引、稳定人才的长效机制,改善农村医疗卫生设施,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人员待遇、身份、职业发展、环境等各种条件和机制的配套措施,增强岗位吸引力,引导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建设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二)加快推进卫生人才一体化模式建设

为在短期内实现基层卫生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可探索实施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借助城市医院的资源优势,将卫生人员上派培养、下派帮扶,接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进修、培训,定期组织上级医院专家下基层帮扶带教,建立垂直医院间技术传播、资源共享模式,加强双向转诊方面的密切合作,促进分级诊疗实施。实现人才在城乡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城乡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三)创新医学院校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培养、培训适合农村医疗服务的高素质卫生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医学院校应积极优化学科内容,开展适用于基层现状的全科医学、全科护理、公共卫生管理等相关学科,突出全科特色,有l件的医学院校可开展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创新培养模式,借助教学实验、附属医院等便利条件,注重理论与临床技能和实践的结合。此外,利用高等医学院校资源优势,以基层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壮大基层卫生人才后备军。最后,高校应加强对医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及职业规划的教育,改变医学毕业生扎堆大城市、大医院的就业观念,鼓励其到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工作。

(四)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培养、使用、激励、评价等制度。适当赋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增强用人自主性;完善岗位管理制度,畅通人员出口,促进卫生人员合理流动,增强用人制度灵活性;优化薪酬分配制度,实行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绩效工资制度,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发挥人事制度激励性,调动人员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

[2] 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3] 任嵩,刘露,江启成,王丽丹.我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与问题分析[J].

[4] 蔡滨,吴永仁,鞠永和等.我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5

[5] 胡叶.基层卫生人才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J].人才开发

篇9

关键词:新医改;基层医疗机构;现状;人才建设策略

0引言

2009年新医改方案的出台,2011年“两会”后出台的《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发展提供了契机。在新医改形势下,基层医疗须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快速提升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我国医疗改革的成败关键之所在。因而现阶段在《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指导思想下,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应抓住发展的机遇,深化改革的力度、加快改革的步伐,取得更高的绩效,为老百姓提供优质低廉的医疗服务,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贡献一份力量。

1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

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0陕西省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全省80个县,918镇,655乡以及172个街道办事处。全省人口总数为38528156,其中乡镇人口24318767,占总人口数的63%。全省医疗机构8565个,其中乡镇医疗机构17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33个,乡镇和社区医疗机构数占全省的24%;全省床位134464张,其中乡镇医疗机构床位2832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2237个,乡镇和社区床位占全省23%。全省卫生技术人员162861,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9745人,执业医师57244,注册护士405223;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730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技术人员3768,乡镇和社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占全省19%。把区域人口数和其对应卫生技术人员数、床位数进行对应分析,得到:每千人口床位数乡镇0.93,低于每千城市人口医院床位数3.26;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乡镇3.14,远低于市6.74,全省4.46;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乡镇1.36,远低于市2.59,全省1.81;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乡镇0.79,远低于全省1.42,市2.52。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基层医疗机构配置的卫生资源及其缺乏,承担着全省70%-80%的医疗任务,配置的卫生资源却只有总体卫生资源的30%左右,所承担的医疗任务和所享有的卫生资源及其不平衡,限制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的提高,给其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桎梏。并通过对陕西省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调查得到,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现有医疗服务不能满足老百姓对卫生服务需求、医疗设备相对较差、技术也较落后、医疗服务质量不高、科研能力薄弱、医务人员缺乏、职称学历低、素质不高等。在新医改政策的主导下,基层医疗机构正处于转型期,要想改变其生存状况和解决当前凸显的问题,首要的是解决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这是关系到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核心问题。因而各基层医疗机构应在政府的指导下,加大加快人才建设,培育能满足市场需求和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人才队伍,促进整个陕西医疗服务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

2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建设策略

2.1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提供人才建设的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通过项目支撑,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资,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对基层医疗机构资源合理配置,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卫生人才资源开发,使卫生人才总量,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结构明显改善,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一支在本地区具有一定优势的高层次人才群体[1]。政府可通过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制度的制定,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基层卫生人才的建设。如合理安排专项补助,进一步完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安排专项资金加快全科医生的培训和后期教育,并且可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定向生;减少户籍政策的限制、提供购房的优惠,为当地基层医疗机构引进人才提供便利条件。

2.2 加快全科医生的培养步伐,培养适宜人才为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提出,今后10年将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逐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陕西省应按照国家总体部署,结合《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加快全科医生培养的步伐,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缺医的情况。其一规范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将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2]。其二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转岗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按需进行1-2年的转岗培训。2010年,针对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素质总体不高,由省卫生厅、教育厅和财政厅联合制定了“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万名医生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其重点以培训全科医生为重点,对陕西省在岗的乡镇卫生院医生和社区医生进行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培训。此项目每年培训2000人、从2010年9月份开始,到2015年12月结束,共计划培训1万余名基层全科医生。

2.3 完善医学教育体系,为人才建设提供蓄水池目前陕西省的医学院校主要有:交大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西安医学院、陕西医科学院,延安大学医学院。每一个医学院校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根据现阶段医疗改革发展和市场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医学院校要拓宽专业领域,确定基层人才培养专业适应性,针对省内不同区域的医疗卫生需求,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在招生阶段设立面对基层招生类别,解决高等院校毕业生全科医疗技术较差,缺乏实际能力的问题,与此同时适当降低录取分数段,减免学费,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并鼓励其他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由政府制定相关提升和经济补助政策,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医疗技术人员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在课程的设置上,医学本科教育内容中应增加预防、保健、康复等全科医学的课程,使医学生在大学期间学到作为医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做全科医生或专科医生打下坚实基础[3]。

2.4 深化人事改革,为人才建设提供运行环境各医疗机构深化人事改革,参照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优化人才管理机制。其一医务人员招聘上,实行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开展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其二逐步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把医务人员工作绩效同其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结合起来,其考核的结果同医务人员的薪酬、晋升、后期培训相挂钩。其三在薪酬体系设置上,对卫生人员不同的补偿模式将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在制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补偿模式对医护人员行为的影响,最理想的报酬体系能以合理的资源分析方式激励员工提供高质量、有效的医疗服务[4]。其四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在坚持按劳取酬、优绩优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础上,适当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有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重点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进一步鼓励优秀的医务人员。

2.5 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人才建设提供运行平台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相对大医院和中心医院来说薄弱,因而对吸引、留住、培养人才不利。在新医改政策的指导下,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专项补助及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并整合现有资源,进行多方筹集资金,在一定基础上吸纳社会资本,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改变基层医疗机构由于硬件建设薄弱、信息化缺乏造成医疗条件差、医疗服务水平低、人才流失的现象。其配套的硬件设施能基本满足所在区域医疗服务的需求,有利于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发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对信息化的建设,合理安排好进度和具体工作,建立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基层医疗机构的规范化服务水平,促进人才的培养。

2.6 促进医疗人员流动制度,促进人才进一步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取得基层医疗机构和上一级医疗机构的联系,实现人才的双向流动机制。如对于高一级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应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为患者提供先进的诊疗技术,为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提供技术咨询和辅导,从而提升医疗的卫生服务水平。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应通过选拨或定期轮换到高一级的医疗机构进行学习,提高医疗水平和处理复杂病情的能力。在西安、榆林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可以从根本上建立医疗人员流动制度,其结果作为晋升和加薪的条件之一。结合国外的经验,主治医师以上的医疗技术人员,必须有相应的基层医疗工作经历,才能晋升职称;已晋升主任医师的医疗技术人员,每年必须有一定时间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才能调升工资。

3总结

从根本上说,基层医疗机构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政府政策的主导下,改革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并致力于全科医生培养和进一步深化人事改革;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充足的条件,为更好提供医疗服务打下夯实的基础,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参考文献:

[1]蒋文华,孙晓平.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31(5):448-449.

篇10

一、国内卫生人才流动的有利趋势

在进行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卫生人才的流动的利与弊展开分析时,我们就一项调查报告展开数据分析:2013年度,我院调动人员共15名,其中调入9名(从基层医疗单位调入5人,从外省市调入4名),调出6名(调基层医疗单位3名,调往外省市3名);2014年度,我院调动人员共13名,其中调入8名(从基层医疗单位调入6人,从外省市调入2名),调出5名(调基层医疗单位3名,调往外省市2名);2015年度,我院调动人员共16名,其中调入10名(从基层医疗单位调入6人,从外省市调入4名),调出6名(调基层医疗单位4名,调往外省市2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青年阶段的人员流动大,流动人口的学历水平较高,特别是从外省市调入的人员职称相对较高。通过上述的调查显示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卫生人才流动有利的一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层面得到拓展,卫生人才的流动也比过往要频繁,流动人才的知识水平明显提高,也较年轻化,人才流动的自由度相对宽松,这种流动趋势会越来越显著。

二、国内卫生人才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卫生人才招聘问题分析。随着民营医院迅速崛起,卫生人才招聘力度也在逐渐加大,在这样的卫生人才需求形势下,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招聘机制,形成相应的人才应聘规模,才能解决卫生人才分布不均等问题。对于医学毕业生也存在一些缺乏正确的基层就业观念的问题。医学毕业生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前进必不可少的原生力量,做好相应人才的招收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与此相悖,许多的毕业生仍然选择在大城市就业,但是职位有限的前提下,许多的人才就选择了城市里的其他工作,这就造成了许多医疗人才的流失,同时许多底层医院就无法满足相应的人才需求。这种现象存在的本质原因是底层医院的条件差、收入低等,对大多数医学毕业生没有吸引力。

2.卫生人才医疗素质培养问题分析。对于初入医炉的许多卫生人才来说,依靠仅有的医学基础知识是无法满足高实践能力的医学事物的,这时医院就需要做好相应知识的培训工作,这样才能提升新手们的知识水平,操作水平。这里面就涉及了一些问题: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在一些医院存在卫生人才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实际的医疗事故处理能力偏弱等现象。这是因为许多的优秀医疗人才选择留在大城市,导致底层的医院人才素质比较偏低,更甚者很多医院的工作人员都是普通民众,这样医院卫生人才的专业水平就更低。而在后续的医学知识培训过程中,培训模式缺乏相应的经验。

3.卫生人才考核用人才问题分析。对于流动卫生人才的使用层面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通过一定程度的实力判断,不仅可以提高整个医院卫生人员的专业水平,还对薪资的分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良好的薪资水平,不仅可以作为卫生人才提高自身医疗素质的动力,还对医院专业人才的离职率有一定的控制。以医院实际用人才的角度来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院方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制度。在许多的医院都存在考核制度不合理、薪资分配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的卫生人才的医疗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工作的积极性也就与薪资水平成正比。再者,缺乏科学、合理的评聘体系和晋升通道,对于一些水平比较高的卫生人才来说,由于院方缺乏相应的专业的考核制度,不能实现技术考核凭证,导致职称工资不能改善等情况的出现,这也导致了卫生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卫生人才流动的一些问题,总的来说影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因素是工资普遍较低、职工待遇较差,为了平衡这种人才流动不均的态势,需要做好薪资分配方面的工作。

三、我国医疗卫生人才流动的发展研究

1.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吸引人才。通过上述的论述中我们了解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招聘方面的问题,单靠这些医疗机构来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够的,需要依靠政府政策来调节。以相应的优惠政策为基石,再做好相应的思想宣传工作,这样才可以解决卫生人才需求缺乏的问题,才能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整体的水平。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降低入学门槛,扩大培养人群。从实际的基层医疗背景出发,我们可以看出其卫生人才的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在招收人才时就需要适时的降低点招聘要求,这样就可以扩大招收面,这样更多的人可以进行相应的职业基础培训工作(如:新录用临床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同时还可以创新学习模式,对于底层的学员可以在其学习期间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但希望能在毕业时可以回到基层来进行相应的医学实习任务(如:实施政府医学助学金)。这样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稳定。

2.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人才。基层的医疗卫生水平距离大城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基层的医疗需求也就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提高相应服务人才的整体素质。其具体的人才培养改良方案如下:国内的医学院校需要转变培养模式,学生的学习模式也要从理论知识的广泛猎取变为实践应用层的多多练习。这时就需要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出各种符合医疗要求的基础稳定的卫生人才,同时根据培养要求,规划出相应的实训实验室,保证人才培养的环境基础。针对基层卫生人员本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可以分级培训,培训日期也可长可短,根据具体的专业方向针对性进行相应时段的培训工作,这样就可以实现各个方面人才所需补充知识的全面性完善。规定时间内的培训工作完结之后,还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相应的考察,进行最后的学生的成果验收。

3.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人才使用。为了实现卫生人才的成绩考核和薪资分配公平的最大化,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为了保证考核成绩的公正、公开,需要对与之匹配的工作岗位设定一定的考核基准,并对不同的客观影响因素赋予相应的评分比例,考核既要考虑其专业知识素养还要注重人文素养,具体包含上级同事以及服务人群的意见。这样的考核方式既注重了自身的医学专业知识的考察,也实现了与人交际的服务行业的基本服务质量的考察,具有很高的时效性。对于长久工作的卫生人才可以通过相对年限提升工资奖励津贴,进行相应的住房补贴,基本保险的缴付等优惠政策来鼓励卫生人才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保证了底层医疗机构的人才流动率。

综上所述,通过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卫生人才流动的利与弊展开论述,我们了解了国内卫生人才流动的总的趋势,同时也对这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卫生人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敏.“人才外流”的利弊分析――留学决策引出的新视角[J].世界经济文汇,2007(6):6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