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6:06:2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财务共享税务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的前提下,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得到了各级部门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经过各类措施的有效实施,当前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已经得到了有序开展,但从整体效果来看,却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到位,财政财务管理"同灶吃饭"
就目前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几乎所有部门和人员都将财政和财务混淆在一起,但实质上,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中,财政管理主要是指从政府机构的角度出发,为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而进行的一系列理财行为,具有一定的宏观性,在管理内容上,财政管理包括了对财务管理制度、方针和政策的制定,明确财务管理的方向。而财务管理则主要是以政府机构中的财务部门为主体,所开展的一系列资金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微观性,简单的说,就是在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所开展的一系列资金管理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收支预算、核算收支以及对财务状况进行充分反映等。
由此可见,财政管理和财务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当前大部分乡镇的财政财务管理都是由政府财政科负责,该部门既是财政管理部门,又是财务管理部门,虽然在实际工作中,财政科实现了财政和财务工作分开管理,但不可避免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职能或业务交叉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财政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相互独立性,不仅不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金的使用风险。
(2)制度不健全,依法理财难以"功成名就"
科学完善的制度是确保财政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然而就目前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所实行的制度来看,却仍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制度内容不完全,缺乏整体性,制度落实效果差等,一旦缺少了制度的约束,那么势必会导致财政财务管理水平下降。此外,还有部分政府财政科在开展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没有根据现有制度开展管理工作,从而导致资金的支付手续不健全、借款时不签订借款合同、以及对资金的处理随意性大等问题时常发生,从而导致依法理财的理念无法得到贯彻落实。
(3)改革不深入,科学理财仍需"精益求精"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政府在财政财务管理上也进行了改革,比如说部门预算、政府采购以及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行,各级政府财政科建立网络平台,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共享,这些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水平,但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相比,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说部门预算编制不细,财政资金账户设置不符合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建设单一账户体系的规定,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财政财务管理水平低下。
(4)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监督不力
财政财务管理监督工作是确保各项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确保财务管理工作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依据。随着当前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也日趋复杂,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然而,由于当前农村各级政府在财务管理工作上缺乏健全和完善的监督措施和监督制度,从而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约束力,进而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此外,财务管理工作中审计工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能将政府经济活动中的风险进行全面预测也是由于监督工作开展不到位而引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直接影响到财政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2 加强和规范乡镇财务管理的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在当前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下降。因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这些问题有效解决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财政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完善。
(1)明确"三个关系",实现财政财务管理"分灶吃饭"
虽然财政管理和财务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之间同样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将这种联系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人大与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与单位预算会计之间的关系,将这些关系充分明确是提高财政财务管理的基础,根据《预算法》、《预算监督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同级政府的财政管理监督机关,各级政府应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政府及其部门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主动地向同级人大报告工作,主动地接受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财政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进一步完善。
(2)强化领导责任,加强对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
通过对政府财政管理现状的全面分析,对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此来为财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于农村经济未来的发展来说,如果想要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首要工作就是做好财务分析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财务分析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此来为政府财政管理部门未来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财务参考信息,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3)夯实基础工程,建立健全财政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要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及时修改完善原有制度.研究制定新形势下的财政财务管理制度。二要加强制度贯彻落实的执行力。严格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遵守业务规程,强化职责分工和责任追究,严格审批制度,保证各项财政财务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减少工作失误。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4)狠抓教育培训,提高财政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1.首先要求企业管理层、项目管理层和劳务作业层的人员必须具有经济观念、效益观念、成本观念。其中主要是施工工期不超过合同工期, 施工质量达到合同要求, 施工成本不超过中标价格。一切工作都应以此为出发点, 要具有强烈的"财务意识 " 。
2.确定项目财务目标和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财务目标控制体系。项目经理部须有一位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工程师担任项目成本控制者, 他既要参与投标报价和签订合同, 财务方面工作的讨论。由企业确定项目经理部的目标成本, 项目经理部进行目标成本分解,编制 " 财务目标控制措施表", 落实到财务控制的责任者。
3.建立项目管理财务目标实施规划制度。在接受" 项目管理财务目标责任书" 的基础上, 通过对项目管理的全面、系统、完整的策划, 形成一份规划文件。该" 财务规划" 是在开工之前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的,应具有较强的实施性和现实性 , 对项目经理部的项目财务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4.重视各级管理部门的费用管理。项目部以上的管理机关,我们公司有项目部、项目分部、施工管理处三级。控制这部分费用开支,对单位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要把管理费用开支降下来,应该做到:一是总额控制,制订开支计划,按费用开支项目逐一核定指标;二是精简管理人员和用车,严格出差审批手续;三是控制招待费用开支,严格事前报告制度和事后审批制度;四是对各项费用按费用性质、管理部门核定计划,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五是对特殊性开支和较大数额开支,应会议研究,单位最高领导审批。
5.项目主管会计实行委派制。单位成本管理的好坏,项目财务管理是基础、是关键。项目主管会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项目主管会计如果受项目经理领导和聘用,不执行财务制度,不及时记账、报账,造假账、编假表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改变这种状况,对项目主管会计实行由集团公司委派。委派的主管会计,一方面对公司负责,完成公司交待的各项任务;另一方面,又要为项目部服务,及时记账、算账,提供会计信息,参与和做好成本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做好施工中期的财务检查必须对以施工预算为基础的计划成本不断地与项目的预算成本, 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
具体从两方面做好工作:
1.要求项目部定期报送财务报表,除按正常的会计报表格式报送有关报表外,还要按照责任成本分解要求报送执行情况报表,并对发生差异原因做出分析和说明。
2.上级财务部门要定期对项目部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应当为: (1)项目部本级开支情况,按费用项目与计划比较差异。 (2)材料消耗情况。 (3)分包工程清算情况。(4)各种往来款项情况和现金、银行存款情况。(5)、检查在建工程和预提、待摊费用情况。因此,项目分部必须加强对项目成本的检查,应对各项目成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分析报告,使领导及时掌握各项目成本执行情况。
三、完善施工后期的财务分析项目完工后,应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财务分析
实际工作中往往有这种情况发生,前一个项目尚未完工,一部分人员、机构转入另一个项目。完工后,在账目不清、遗留问题不清、责任不清的情况下,人员机械转入新项目,财务账目也转入新项目,几个项目下来,遗留问题一大堆,甚至发生大数额亏损。因此,在一些实际问题处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项目工程总收入,应以甲方签认的工程价款结算单为准。核对与甲方往来,必须与甲方核对一致,防止在预收、应收工程款、在建工程等科目中隐藏问题。
2.各种材料,要求做到工完料清,没有库存。对没有用完的材料,由项目部作价处理,损益列入项目成本。防止滥购价高、质次材料或多购材料转嫁于下一个项目负担。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2
一、引言
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设计在实施阶段中,项目管理模式已经基本确定,作为施工方如何科学地组织项目物资采购,切实将物资采购的各种可控因素的有利影响发挥到极致,避免不可控的因素的负面影响,就要抓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1)组织因素。组建的物资采购组织需要适应项目组织发展需要,适应于市场需要,物资采购组织需要有较为健全的班子人员、明确的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及工作流程组织;(2)管理对策。根据工程投标预算的材料成本为基础,运用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科学编制项目物资采购策划;(3)经济环境因素。实施物资采购策划方案所需的资金环境,根据项目施工资金周转情况,物资采购所能提供的资金条件;(4)技术措施。物资采购组织实施中,由于设计和技术的原因引起的设计和施工方法的调整或施工机具的变化引起的物资采购变更。
如何抓好以上问题呢?就应该以控制目标采购成本,系统地分析影响物资采购的人、材、机、方法及环境因素,本文就此探析自己对项目施工物资采购的一些认识。
二、物资采购管理机制
按照国内大中型企业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方式,一般物资采购分公司和项目部两级管理机制,公司与项目部分级分权限对物资采购实施管理,因此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状况制定具体的物资采购管理规划和管理目标,并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网络和规章制度。
公司负责审定项目物资采购管理方案和管理措施,负责大宗物资采购立项、定标及采购合同管理;负责考核和评价供应商;负责物资采购具体操作流程的制定和监察;负责建立物资采购数据信息库,收集、整理物资各类物资采购报表,供项目部共享。同时公司必须监督、指导项目部完善现场物资采购管理网络,定期对项目部物资采购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项目部根据公司物资采购的管理规划和管理目标,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编制物资采购管理方案和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特别是对整个项目施工需要消耗的物资分类别、分进度进行采购策划及分析,选择最经济的并满足于项目施工的采购方案。
三、物资采购策划
工程施工所需要的物资来源基本有发包人供应和承包人自购2种形式,项目部在编制项目施工物资进度计划基础上,需要分类策划采购组织方案,主要物资材料的组织方策划方案中,至少制定三种方案以便确定具体的采购组织形式,物资采购策划的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主要物资的目标控制采购数量、价格及金额,主要钢材、胶凝材料、木材、油料、火工材料等分期分批组织采购方案,以及实施不同采购方案的风险分析,方案的优缺点,根据公司审批决策的最终采购策划方案,项目部负责实施。
四、物资采购的目标成本
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部进行物资采购成本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工程项目预算中的物资材料成本直接费用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工程项目部中物资材料计划消耗量、预算价格组成,通常来说,物资材料的直接费用作为物资采购控制的估算成本目标,它是建立物资采购目标成本的基础。
项目部作为具体实施物资采购方,它必须根据物资采购估算成本目标,结合公司的预算定额标准及市场行情情况,对项目的物资采购成本进行分解,确定物资采购的目标成本,其中包括物资单价和物资消耗定额。因此根据合同工程量清单核算的物资目标成本就作为物资采购的控制目标。
五、物资采购的实施
(一)物资采购经济分析。物资采购在启动实施前,在对工程合同分析基础上,必须对物资采购环境作系统评估。项目部根据物资进度需求、市场行情、技术革新情况以及采购周期、资金条件等综合情况,对可能采取的方案所发生的采购成本进行预测,并与物资采购目标成本对比进行分析,分析各种采购方案优缺点,从而可以从经济成本上为物资采购决策可行性指明方向。
(二)物资采购的立项。物资采购计划是在物资需求计划、物资现有库存基础上产生,物资需求计划是由工程技术部门根据工程项目承包合同、设计文件、合同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定额资料以及物资分期需求计划组织编制,并经施管部门、经营部门、物资部门参与评审,评审结果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主管领导审批后生成,项目部物资部门根据物资需求计划、库存、在途物资情况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生成初步的立项采购计划。
物资采购实行先立项后启动的原则,项目部根据初步的物资立项采购计划提出分期分批新购物资的数量、采购方式意见,报公司审批。公司根据项目施工进度、物资综合资源分布结构,结合技术革新及新材料应用等确定立项采购的成立性或部分成立性。
(三)物资采购方式选择与确定。物资采购方式的选择与确定是物资资采购成本物资的关键工序之一。物资采购包括招标采购、比质比价采购、协商采购和寄售等,不管采取何种采购方式,必须以有利于工程施工进度及成本为目标,项目部可在物资采购立项中,阐述推荐的采购方式及其理由:(1)100万元以上的大宗物资采购,符合招标条件的,实施强制性招标采购;(2)小金额品种繁多的零星物资采购,可实施比质比价采购;(3)符合协商采购条件必须经过项目部物资采购委员会讨论形成并报公司批准后启动。
(四)物资采购厂商的选择、确定及管理。物资采购厂商的选择、确定及管理是物资采购的基本立足点。项目部能正确使用公司的优秀合格供应方的同时,负责评定区域内的物资采购合格供应方。对于以公开招标形式的物资采购,必须将供应商的资质条件具体明确。对于以邀请招标形式、比值比价形式及协商采购形式组织的物资采购,参与投标的厂商必须严格控制来源渠道,项目部等各级机构和个人不得指定或限制具体参与投标厂商的渠道、数量,公司要求项目部对物资采购厂商主要来源于四种渠道:公司评审的全国性范围的年度合格厂商;项目部评审的区域性年度合格厂商;按照资质条件网上寻找的合格厂商;推销或介绍等其他渠道来源的厂商。物资采购厂商的实行项目部推荐、公司批准的方式确定,大金额的物资采购来源渠道要多元化,坚决防范串标风险。
公司和项目部对物资采购厂商实现两级管理。公司负责全国性物资采购厂商的管理、项目部负责区域性采购厂商管理。项目部评审的全国性范围的年度合格厂商,公司可从中选择质量、价格、服务、交货期、资金实力等综合条件优秀的厂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项目部必须强制邀请该协议厂商参与投标,时刻保持物资采购厂商的竞争均衡态势。项目部评审的区域性范围的年度合格厂商,符合优秀条件,也可由项目部推荐、公司评审成为全国性范围的年度合格厂商。
(五)物资采购定标策略。公司和项目部实行分级定标权限,项目部负责采购开标、评标的组织及收集整理记录相关情况,经评标小组评审后,形成评标报告,同时根据公司物资采购供应平台或市场价格水平对物资报价的合理性进行审核,符合100万元以上的物资采购必须报公司审核定标,100万元以下的物资采购定标项目部可在允许的权限范围内定标。项目部要对评标小组形成的评审定标意见进行评估分析。
(六)物资采购合同的风险防范。公司对物资采购合同的风险防范措施为:(1)推行物资采购合同的示范文本,供项目部编制合同文本作为参考,同时对项目部大宗物资采购合同文本进行会审;(2)会审大宗物资采购招标文件。公司对项目组织采购中,对钢材、水泥、地材等主要物资采购的招标文件推行示范文本,并对具体招标文件进行会审;(3)跟踪合同执行。项目部按照季度填报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合同执行的自查,切实消除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
(七)物资采购的业务核算。公司和项目部的物资采购部门都要建立规范化的物资采购核算制度,核算物资采购是否达到原定的目标、取得预期的效果,对准备采取措施的采购活动进行核算审查,看是否有效果。如物资采购的效能通常运用价量分析法来定量分析物资采购的节超绝对值,将单元工程中预算的直接材料费用与实际采购的价量成本比较得出节超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作为考核物资采购的效能指标之一,若采购发生节约,需要找出节约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监控工序,若采购超支,需要找出超支的因素,并针对主要因素,积极采取对策。
(八)物资采购的纠偏措施。物资采购的目标控制从量、价、质三目标为核心来比较计划值与实际值的差异。物资采购从量目标控制主要是对比采购量与定额消耗量及实际消耗量的差异;价目标控制主要是对比采购价与目标成本价及工程预算价的差异;质目标控制主要是对比分析采购的质量与设计质量的差异。通常采用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采购成本的“三算”对比,并高度重视事前控制,同时分别对分析可能导致目标偏离的各种物资波动、技术革新与替代等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物资采购应急预案。在采购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采购周期进行定期的比较,当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存在较大差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进行纠偏,如有必要,则需要调整控制目标。
1 前言
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主要决定了承包项目是否盈利的关键因素,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物资采购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项目维持正常生产的前提条件。我们在进行水电工程的过程中,每天都在大量的消耗原料、材料以及各种配件、工器具等等物资,一旦它们其中的一样出现了数量不够、型号不配套、质量损坏,如果没有供应及时的话,那么都将会拖延项目的工期,使得工程项目无法顺利进行。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原材料费用是占有最大比例的,一般水电工程项目的物资采购费用占到了整个工程造价的50%以上,所以可以看出,物资采购的费用直接影响着工程的生产成本,要香降低工程生产成本,也就要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同样物资采购对降低生产管理费用水平和加快流动资金周转,减少利息支出都有一定程度的作用。还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所以加强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使项目资金合理使用,降低采购成本,减少资金的流出,提高企业的盈利,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以下主要论述了水电工程项目管理采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2 采购计划管理
物资采购的首要步骤就是采购计划和方案的编制,这样主要是最大限度的控制采购的预算,首先,使用部门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提出物资采购申请,仓储或有关部分平衡库存后,物资管理部门再编制采购计划。在进行计划编制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以来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而对于新开工的工程项目的话,采购计划编制却要充分考虑前期现场的储存条件和当地周边的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其次,采购计划编制方案应该明确采购的原则、采购的渠道、产品的规格型号、质量要求、缴获期限等等。采购季度计划的编制直接和项目总进度计划、工程设计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都有着直接的关系。采购部门应该根据项目物资供应清单,在采购、检验、督办、和运输等环节中,为了保证质量,采购部门必须与采购控制部门共同编制详细的采购进度计划,经项目经理部审查后方可批准实施。采购进度计划的实施公里我们可以分为: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来进行编制。
3 供应商的选择
整个工程项目的总造价中,设备、材料的费用是占了较大比重的,采购管理工作对降低工程造价的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工程的物资采购成功与否需要供应商与采购方共同发展,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供应商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选择合格、可靠的供应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工程项目的设备、物资都应该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或竞争性谈判采购、询价采购这些方式来确定供应商和采购的价格。企业采购管理过程中供应商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采购应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在进行招标过程中,一定要至少三家供应商符合所有的条件来参与投标,这样才可以对采购成本有所控制,提高采购的质量。我招标过程中,要对供应商资质、资金情况金和信誉度都要进行考察,了解厂商在订货合同的各种限制条款,同时结合供货商产品的价格、质量、货款的支付条件,供货能力、交货周期以及售后服务等进行综合的评价,最终来确定供应商的选择。总之,供应商的选择上一定要本着“质优、价优”的原则进行选择,还需要去供应商一定要及时供货,并尽可能的化解采购的风险,降低采购成本,从而降低工程总体造价,增加项目的盈利。
4 合同签订环节
水电工程项目的过程中,采购工作是项目的物质基础,项目的计划和规划必须体现在采购之中,假如采购的设备、物资不符合项目设计或规划的要求的话,那么将很可能会导致项目失败。能够经济有效地进行采购,对能否降低项目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所以,我们应该与供应商签订详细、严谨的物资采购合同,采购方与供应商之间签订相关的条款,来约束买卖双方在物资采购执行中严格履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认真仔细的完成采购工作,保证物资采购工作的顺利的进行。我们可以知道,水电工程项目中,合同的签订在整个物资采购的过程都都要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合同签订的条款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1)双方当事人名称、地质、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委托订立合同的,应有授权委托书并注明委托人的姓名、职务等等。
(2)物资名称、型号规格、品牌、等级、花色、质量要求、技术标准等,这些内容都应该符合施工合同的规定。
(3)产品数量、价格、包装要求、交付地点还有方式、交货期限、计量方法等等,也都需要在合同中明确。
(4)货款的支付条件及方式、违约责任和争议的解决等。总之,签订的合同条款能尽量规避采购风险,保证企业的合法利益。
5 供应商的管理
在项目采购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贯穿一个“供应商管理“的思想,也就是供应商的管理也要纳入采购管理当中,这样可以保证通过长期的合作来获得可靠的资源供应和质量保证,还可以在时间长短和批量购买上获取一定的优势。
对采购方来说,如果确定了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的话,就可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一种互助双赢的合作关系,使得采购方在长期的合作中获得货源的充分保证和成本上的优势,也可以使供应商拥有长期稳定的大客户。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能够给企业带来长期而有效的成本控制利益。我们利用现在发达的网络技术,建立一个综合性的供应商网络平台,这样不但可以在询价阶段起到加快沟通联络速度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资格后审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避免不必要要的重复工作,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6 结语
目前我国水电开发市场的不断加大,水电施工企业在国内外承包的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水电工程物资管理在整个项目管理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个项目采购管理者之间应相互借鉴经验,根据自身的特点,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提高整个公司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一、水利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从理论上说,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可分为招投标合同风险和工程项目资金风险两部分;前者主要由承包商信用问题、招投标合同报价问题、投标合同附加条件问题形成,后者则主要由工程预付款问题、工程价款结算问题、工程款项支付问题构成。
(一)承包商信用不足的风险
从目前来看,水利工程项目投资主要是通过招投标方式来完成的,而招投标过程即是一个选择承包商的过程,因此承包商财务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该水利工程项目的进度以及是否能够如期完成。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一般所需的资金投入额较大,施工期限较长,因此中标的承包商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来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否则极有可能给工程建设单位带来财务风险。在一般情况下,承包商的财务状况越好,其偿债能力和履行合同义务的能力就越强,就越不易出现挤占、挪用水利建设资金的情况;反之,财务风险就会增大。
(二)招投标合同的报价风险
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承包商在按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好投标报价书后,可在投标时降低投标报价,但对于所承诺的标价下降方式也即具体如何降价,却不给予充分明示。就投标人而言,其可根据预测分析来推断未来可能会削减的工作量,并据此将有关项目的单价压低;反之,对于未来可能增加工程量的项目,则将其项目单价调高。由此一来,作为投标人的承包商可在不影响总报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获取更多的工程结算价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设单位的工程成本支出,也使其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
(三)工程项目价款结算风险
一般而言,工程项目的价款结算方式是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来确定的,通常所采取的价款结算方式有按月结算、按进度结算、一次性结算以及分次预付,完工一次性结算等等。通常而言,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主体工程的结算往往需要跨年度,因此其通常采用分次预付、完工一次性结算的方式;而施工方或承包商为了达到增加工程结算价款的目的,经常采用多计工程量、提高结算单价、重复结算等手段,借以给建设单位带来附加的资金压力,也给其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而形成了较高的价款结算风险。
(四)工程项目款项支付风险
在完成工程价款的结算之后,建设单位在水利工程项目款的支付环节也会遭遇风险。例如,承包商在结算工程价款时,由于存在银行借款或其他单位的债务而提出要将该款项直接支付到合同外的其他单位,而建设单位一旦支付,承包方却有可能不予承认,也得不到承包方开具的任何收据或发票,由此便会产生支付风险。再如,对于水利工程项目中的频繁转包现象,建设单位也未能给予很好的制止,较多的承包、分包环节也会增加工程款项的支付风险。此外,政府自身项目资金的不到位,也形成了一定的财务风险,致使项目工期延长,无法按时履约。
二、水利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为了有效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支出,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在面临上述风险时,应制定以下相应的防范策略:
(一)承包商资格的审查
为了充分规避因承包商信用不足所引发的风险,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单位应在招投标的过程中,要求承包商必须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过的最近几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而在评标过程中,应重点对承包商的注册资本总量、资产总值、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进行相关评定,以正确评价承包商的资质、信用以及抗风险的能力。一般而言,应优先选择资产总值较高、偿债能力较强、在业内较有影响力的承包商,而对于那些出资要求虽然较低,但实际能力有待观察的承包商,最好应不加以考虑。
(二)合同报价风险控制
为了充分防范水利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的报价风险,水利建设单位首先应在编制、印发招标文件时,将具体要求予以明示,例如若投标单位需要修正报价,则必须将修正后报价的计算过程进行详细列示,其包括投标报价表、工程量清单表、各项目单价分析表等。其次,在编制招标文件时,招标人所提供的各项目工程量也要尽可能准确,对材料、设备等大额支出尽量采用发包的方式,同时严格限制分包现象;最后,分析投标报价中各项目单价的合理性,对于工程量可能存在较大变化的项目,应以市场上的公允价值为准。
(三)工程结算风险控制
首先,在预付款环节,建设单位在预付款之前需向承包商要求提供相应的保证和担保,如如预付款保函、预付款保证金或由第三方提供担保等。而对于承包商要求向合同第三方支付的款项,要严格区分并加以拒绝,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其次,为了防止承包商在工程价款结算过程中出现多计工程量、提高项目单价进而抬高结算总价款的行为,建设单位应要求与承包商一道严格保证按合同予以结算,通过完善工程价款结算手续、规范结算程序来控制工程结算环节的风险。另外,建设单位也可通过申请第三方监督的方式保障其顺利执行。
(四)款项支付风险防范
水利工程款项支付环节的风险防范,可分为支付主体、支付方式、支付凭据三方面的风险控制。对于支付主体风险控制,就是将工程价款支付到合同约定的户名和账号下,如承包商要变更户名和账号,应首先予以书面申请或出具委托书;对于支付方式风险控制,就是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的价款支付方式,不得任意变更,更不得擅自采用现金支付的方式;最后,对于支付凭据的风险控制,就是将承包商开具发票作为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必要步骤,建设单位在完成价款支付后有权向承包商索要发票,而承包商在收到价款后也有义务为其开具发票。
参考文献:
[1]林宇军.浅析水利工程的项目管理的风险及策略[J].陕西水利,2009(05)
一、引言
数据不畅通是以往大多数集团企业比较困扰的问题,由于集团企业往往分支较多,区域跨度大,各个分支间的财务数据不能很好的实现共享,这自然不利于集团企业的宏观把控和统筹规划。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到来极大的减少了集团企业诸如此类的困扰,财务共享中心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工具,不过毕竟属于新事物,集团企业仍需面对许多新问题:财务共享中心不适用于集团实际情况;由于财务共享中心为集团财务工作带来的变化;集团财务工作人员的新要求;内部各分支部门的财务规范化等。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集团企业才能良好的运用财务共享中心。
二、财务共享中心为集团企业带来的问题
1.财务共享中心并不适用于所有集团企业
作为集团企业,其经营规模相对于其它企业而言比较大,集团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壮大,谋求产业升级的意愿强烈,更愿意尝试新生事物在企业内用于应用。财务共享中心作为针对于跨空间跨区域应运而生的财务处理工具,自然非常吸引集团企业的兴趣,导致许多集团企业纷纷盲目引进。财务共享中心是对企业信息化要求较高的工具,而对于譬如制造型这类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企业引进财务共享中心并不能充分的进行运用,还要额外投入大量资金维护该系统;另外,集团企业如果仅仅是站在降低财务成本的角度引进财务共享中心,如果财务中心的应用地点位于类似于北上广这类高薪酬的城市,财务共享中心的维护管理费用甚至会高于原有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并没有起到节约财务成本的作用。
2.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财务带来的变化
财务共享中心可以说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一大革新技术,其影响力必然会体现在企业管理的许多方面。凡事有利必有弊,财务共享中心在为集团企业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财务工作与生产销售等第一线脱离,财务人员与企业业务接触减少,这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财务人员对参与企业管理的判断力和准确性;财务工作人员集中在总部,各分支部门不再拥有财务机构,财务管理职能不能具体发挥到区域,实际上降低了集团对下属的管理力度;税务方面,财务共享中心使财务工作人员不再接触各个区域地方税务局,使其税务敏感度大大降低,另外财务共享中心和财务人工处理始终是机器与人工的区别,税务事宜又经常发生变动,财务共享中心的使用有很多的几率触发税务风险,也不利于税务筹划。这些都是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带来的不利变化。
3.集团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欠佳
由于财务对企业的重要性影响,集团企业对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都会比较高,在引进财务共享中心后对财务工人员的要求需要更一步提高。大多数集团企业下属分支的会计工作人员还停留在财务会计这种相对初级的阶段,而财务共享中心在账务处理流程中会减少很多工作量,这并不意味着会计工作变简单了,这个要求财务工作人员更多的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管理工作,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变。财务共享中心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多需要财务工作人员发挥其专业能力才能处理以及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认识与应用,如果财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够强硬、不能灵活应用财务共享中心,自然不利于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
4.下属企业财务核算未规范统一
集团企业往往规模较大,下属分支多且复杂,管理难度相对而言比较大,财务管理作为集团管理的重要板块,其管理同样复杂且难度较大。尤其是部分集团企业的下属分支财务处理程序没有统一,譬如某集团企业下属的A分公司在材料采购阶段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B公司又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或者本身属于同一科目核算的会计要素,由于不同分公司对明细科目的名称不同而分别核算等。这些混乱都不利于财务共享中心的使用,大大加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难度,这样开出来的财务报告也会与企业实际财务情况失真,有悖于财务工作的严谨性,也非常有可能引发财务风险。
三、针对财务共享中心对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建议
1.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引进财务共享中心
财务共享中心固然能够方便集团企业的财务处理,避免了地理区域造成的不便,理想状态下,还能减少财务支出费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不过由于现目前的财务共享中心的实际情况,其还不能广泛用于所有类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化要求比较高,另外财务共享中心也需要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维护升级,由于工资薪酬等原因,总部位于一线二线城市的人工维护费用也会比较高,财务共享中心需要的硬件设备也是一笔比较高昂的费用,如果只是为了节约财务费用而引进财务共享中心,就很有必要根据集团企业自身情况试算衡量,避免财务费用的不减反增。当然,财务共享中心是不断更新升级的,暂时不能适用的集团企业可以关注它的发展动态,根据具体情况引进和使用财务共享中心。
2.及时调整财务共享中心带来的财务管理变化
财务共享中心的引进为集团企业带来的财务管理是巨大的,许多原有的财务工作内容会随之改变,这些改变有利亦有弊,对于财务共享中心带来的弊端,集团企业就应该及时发现并进行调整:比如开通财务工作人员与业务销售人员的沟通渠道,避免财务分析只基于财务数据判定,应该财务分析的理论数据与实际业务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出具更客观合理的财务分析;定期安排财务工作人员到各分支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对各分支机构的具体财务状况具体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财务建议,充分发挥强化服务、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对于税务问题,要更多的发挥财务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配合财务共享中心技术人员,实时的调整税务变化,积极构思税务筹划。集团企业应该积极认知和不断调整财务共享中心带来的不良变化。
3.引导财务工作人员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型
会计信息化是未来会计工作的趋势,财务共享中心就是这个趋势的具体体现,在未来的会计工作发展中,填制凭证、编制财务报表不再是会计的主要工作,会计工作应该更多地面向参与管理,指导发展方向等方面发展。作为集团企业,其财务工作复杂,需要分析的财务数据众多,财务共享中心的投入运用,极大的减少了财务会计的工作流程和难度,这就要求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转型升级,由财务会计转型为管理会计,对财务工作人员有了更多的要求,企业应该积极组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和对财务共享中心的灵活应用。另外,财务工作人员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参与集团企业的管理。
4.统一规范集团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集团是由多个企业分支构建而成,管理难度上自然比单一企业更难,尤其是财务管理,涉及到内容往往繁多而细致,财务工作本身也要求严谨,作为一个团体,统一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必不可少。高质量的财务管理是基于有对比性的财务数据,集团企业应该制定文字性的财务管理制度下放各分支,并组织企业财务人员学习。只有规范的财务管理,财务共享中心才能发挥其在集团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并引导企业财务走上科学发展道路。
四、结论
财务共享中心是未来企业财务管理发展方向的趋势,必然又是会计信息化的一次大飞跃。不过作为新生事物,它还有其不成熟性,先目前也不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推广运用,集团企业应该就引进的财务共享中心实时调整它所带来的财务工作变化,会计工作人员也要有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意识,当然财务共享中心的良好运用也离不开集团企业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关键词 水电施工企业 海外项目 财务风险管理
水电施工企业在海外的市场环境中面临着法律法规、政治政策、经济发展、文化差异等多重的管理环境因素影响,在具体的水电项目的施工中由于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更容易遇到财务风险,造成施工项目的受阻。而对于水电施工的海外项目而言,最基本的财政风险管理目标是保证水电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而水电施工财务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而系统的风险预警措施和及时的风险处理机制。
一、水电施工企业海外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的财务活动在将来所实现的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而水电施工企业海外项目财务风险是指水电施工企业在实施过程中所实现的结果与实际工程项目预期效果的偏差程度,对企业来说是一种不可预期的微观经济风险。水电施工企业要在复杂的海外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于企业的风险管理,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能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水电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客观性。水电施工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其施工项目存在施工工期长、工种复杂,且其工程的发展易受到政治经济等各项因素的影响,面对复杂的生存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企业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和不确定的。若能建立良好的财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系统,那么水电施工企业海外项目的财务风险也是可以避免和预知的。
二、水电施工企业海外项目财务管理风险形成原因
水电施工企业面临生存发展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其海外项目风险形成具有极其复杂的因素,正因为形成项目风险的成因较复杂,财务管理的风险才具有客观性和不确定性。水电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由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组成。内部风险主要由于企业内部的资金内部循环所带来的资金风险,财务管理的外部风险主要是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风险。
水电施工企业在海外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本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导致了企业内部资金不集中,资金周转不善而造成企业海外项目无法顺利进行,也会在市场条件的变化、政策法规的出台、银行利率和汇率的变化而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风险。
三、水电施工企业海外项目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水电施工企业所面临着复杂的生产发展环境,因此企业海外项目财务风险管理也面临着复杂的管理环境。水电施工企业的海外项目风险由于其客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企业海外项目的财务风险管理成为必要。水电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真正有益于水电施工企业适应海外市场,增加其自身的适应性,拓展其发展的真正空间。
1.提高认识,树立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水电施工企业在海外遇到很不一样的发展环境和空间。更应在对本国的法律和政策的了解基础之上加强对企业的内部财务政策管理,增加培训和讲座的次数,反复强调树立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规范而完善管理体制也能为企业减少不少的管理风险。企业不能被动地适应海外市场的需要,而应在对市场增加了解的基础之上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在对市场充分调查的基础之上做出相应的反应,建立企业灵敏的预警体系,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损失。
2.提高效率,提高企业财务风险处理效率,建立企业财务风险处理体系
灵敏的风险预警机制能从各方面和各个层面对风险进行防范,风险的防范系统不可能使企业处于无风险的财务管理状态,风险的预警系统是在对各因素进行分析后提醒企业尽快做出相应的措施和反应以尽可能减少企业的损失。因此要在财务风险发生后建立对财务风险的处理体系才能在更广和更深的层面上减少水电施工企业的损失,保证海外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建立水电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处理体系时应测试该体系对风险的处理效率和反应机制,只有在第一时间对企业的财政管理风险作出正确反应的风险处理体系才能真正保证企业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建立反应迅速的风险处理体系时还可运用多种手段减轻企业的财务风险,将企业财务风险分散,也是一种处理企业财务风险的手段。
3.加强管理,建立资金的周转体制,保证充足的资金供应,保障水电施工企业海外项目的顺利实施
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水电施工企业海外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企业海外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保证项目的资金周转能适应企业的项目的顺利实施。那么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也应建立资金的周转和回笼体制,给项目以充足的资金供应,这是减少水电施工企业海外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最实际的办法。要保证充足的资金供应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定时对工程的款项负责人进行索要应收账款,保证资金的充足供应,也保障水电施工企业海外项目的顺利实施,这是减少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措施之一。同时在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之时应尽量减少资金的投入使用,如扩大企业规模、扩大投资项目等,要依据项目工程实际对企业的资金进行有效利用。在投资上的细致周到也是减少企业财政风险的有效措施。
总之,在面对企业到来的财务风险时应用现代财务风险管理方法结合水电施工企业发展的具体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只有对企业项目风险防范意识的提升才能真正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真正为企业的发展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和锡钢.企业国际化经营财务风险管理原则.企业论坛.2010(08).
[2]吴诗婧.企业海外投资的财务风险管理探析――中航油的启示.消费导刊.2009(02).
Abstract: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s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work, requires collaborativ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finance in various stages of construction. There a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their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of our country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the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for reducing the cost of investment and risk, the owners of investment project selection plays.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ensures the effective of the management and the work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roject, reasonable use, the deployment of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function structure, space and time etc..
Keywords: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4-0000-00
伴随我国经济结构的稳步加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逐步完善,国家对处于水电建设黄金阶段的水利建设加大了投资力度。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工程造价和财务也正处于相互独立、且各自管理的状态,从这点上可以说明对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严重地缺乏规范性。这就给投资者带来风险管理、核算成本、竣工评价期成本的控制、投资决策等方面的诸多不便。因此,如何通过对工程造价和财务协同管理来实现参与各方的预计目标和项目目标就成为重中之重。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管理项目全周期的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经济管理现状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经营目标下,进行对利润分配、现金流量、资本融通、资产购置等环节的管理行为,它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构成因素。其工作重点在于与工程财务有关的保险以及税收、财务分析、成本的管理、资金的筹措等方面。其业务范围涉及各个方面,例如包括运营期、建设期、筹备期和残值计算等。要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现资金控制、协调、计划及运作,就必须要收集各项业务的原始凭证、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进而实行资金安全与全面预算管理。其实行过程复杂于工程造价管理,它既与财务部门管理相融合,又是独立于工程的。
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将建设过程中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再设计方案、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了投资估算、竣工决算价、结算价、承包合同价、预算造价以及概算造价等,进而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了合理的物、财、人等资源配置。工程造价管理在充分考虑安全与环境成本、质量成本、工期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工程自身造价控制,最终实现环境、安全、质量、工程以及工程造价的综合管理。由此看来,工程造价管理包括了有效控制造价和合理确定造价两个方面。
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因为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的性质有区别、资金来源比较分散、且资金金额较大,所以常常会出现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分资金闲置或者难筹措急需的小额资金等现象。对项目的工期要求、施工条件、现场环境等要求考虑不足,造成了在工程索赔、设计变更、成本核算等方面的损失,严重的还会导致企业效益流失。由此可见,制定目标成本与编制成本按照经验成本降低率进行,管理项目成本的过程太过表面化和简单化。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对专业工程知识的掌握,就不利于控制、核算工程成本,导致工程建设与财务管理严重脱节。财务监督职能较弱,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使管理规章制度成为一种形式。每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内容单一,不能充分地体现出财务分析、资产管理、收入管理、预算管理等重要工作职能。而且,企业缺乏有效制约监督机制,使得管理层所掌权利太过于集中。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只注重于成本费用支出审批程序的工作。建设单位普遍重视工程的质量、施工的进度与工程的成本,财务管理的观念淡薄,认为财务部门只是报账、记账部门,忽略了财务管理不善会造成对项目经济效益产生不良影响的重要性。说明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经济管理中财务管理所处的核心位置。
造价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计划变更主要是由于工程功能改变、工程出现新要求、市场供应材料不符合工程设计材料、预期设计的深度不够等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导致管理漏洞的出现。设计变更会引起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用量等问题,更会引起工期的延长与工程造价的提高。应在尽可能不影响永久工程以及主体的部分施工的同时,对于设计变更,业主、监理以及设计在经过共同的研究、商讨并最终确认后才能生效。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设计变更,要严格把关。很多项目因业主对限额设计不够理解,仅仅为了压缩项目投资,造成设计抄袭现象的频频发生,反映出设计单位管理松懈的问题。因项目前期设计深度不够或者前期投入经费不足,为了压缩成本,给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及其控制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与负面影响。目前很多施工企业无法体现出企业本该有的采购优势、施工装备优势、技术特长、管理水平等,在组价的问题上,仍旧持有定额计价的陈旧思想,并没有发挥出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企业自主报价、政府宏观调控等清单计价的主导思想。例如:在计取措施费用的问题上,按照定额中工程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技术措施费用后,再套用定额的机械、材料、人工单价计算获得,用基数乘以预算定额提供的相应的费率能够得出组织措施费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最能体现项目方案优势和企业实力的费用就是措施项目费用,其费用应该是由施工企业按照采用的施工方案和自身情况来进行综合报价。地方政策的变化和物价上涨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工程增加成本投入。就水利工程项目而言,各种的定额都是行业或者市场的平均水平,在人工费用、配套工程费用、设备价格、材料的采集地等方面,较大的随机性普遍存在。
2、协同管理
协同管理能合理使用、调配资源,并完成某项目工作以及管理。应当把工程造价与财务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实施到具体的建设项目中去。参考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流程图1。
图1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流程示意
通过图1可以看出,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和财务管理之间存在是互相促进、紧密联系的关系,通过协同管理,使经济管理的目标得以控制。协同管理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风险管理环节的协同。通过进行合理风险防范与评估等管理措施,可减小、避免损失。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协同管理造价风险以及全过程、全方位的财务。b.竣工后评价阶段协同管理。工程项目评价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就是评定项目立项时实现原定目标。需要对立项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财务效益、实际运营、施工、生产建设与其相关的配套条件、设计、决策等方面进行评价。c.对成本进行考核、分析、核算、控制、计划、预测时,通过财务管理中的项目成本进行管理。企业发生的按照项目核算的成本就是工程项目成本,工程项目不仅仅包含了与工程相关的费用和财务费用,还包含项目实体成本,核算对象也是具体的工程项目。d.分析还款能力和资金的使用情况,评价项目风险的效益大小好坏与项目成本的高低,在通过对造价成本以及财务成本的协同分析后,能始终将筹资的成本在预期的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与财务的协同管理需要从风险管理、决策、筹措资金、控制成本、竣工评价等环节进行开展。
3、结束语
分析了水利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以及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水电工程项目协同造价管理的研究,能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经济管理的水平,对促进水利工程的投资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的财务和工程造价协同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协同管理经验,从而降低成本和投资风险。
竣工财务决算是确认投资支出、资产价值、结余资金、办理资产移交和投资核销的最终依据。为加强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水利部印发了《水利部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水财务z2014{73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地方水行政管理部门也参照制定了相应管理办法。《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SL19―2014)(以下简称:编制规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规程》(SL557―2012)(以下简称:审计规程)、《经济建设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规则》(财建z2013{165)号)等,在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审查、审计和考评等方面也做了相应规定。但是,通过检查和专题调研发现,基层实施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
一、主要问题
(一)竣工财务决算编制主体不明确
《编制规程》规定,竣工财务决算由项目法人或项目责任单位组织编制,设计、监理、施工、征地和移民安置实施等单位应给予配合。实际工作中一些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由本级财政部门编制的。主要原因是,虽然财政部已经下文要求各级财政部门不再代行预算单位会计核算职能,而是由预算单位自主进行会计核算,但是在实行县级报账制的过程中,工程款项仍然由财政部门设置账簿进行核算,结算支付的原始资料也留在财政部门,管理费、青苗补偿、占地补偿等费用由项目法人设置账簿核算。由于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所需的资料不统一、不完整,项目法人无法自行编制,财政部门只得主动或者被动编制。
(二)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不规范
有的不能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不完整、不详实;有的只有简短的项目投资完成概况,缺少决算表格、决算说明书、或者表格不完整;有的超标准预留未完工程和费用,待摊投资分摊方法和标准不符合要求。主要原因,一是项目法人的负责人对竣工财务决算不够重视,项目法人各部门之间缺少相互的协调配合;二是以往基层水利部门负责实施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较少,专业财务人员缺乏,编制竣工决算的人员业务能力不足。
(三)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不及时
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z2002{394号)规定,项目法人应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很多项目建设完成后,迟迟不办理项目财务决算编制。原因也有多方面,一是项目法人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工程按照时间和质量要求完成就行;二是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后,一些扫尾工作迟迟不能完成;三是地方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工程价款无法结算支付。
(四)没有执行竣工财务决算审查环节
审查是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水利部在《管理办法》中明确了竣工财务决算审查制度,要求在竣工决算编制完成后,项目法人要将决算提交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对竣工财务决算进行审查,竣工验收主持单位要以文件形式就竣工财务决算的合规性和完整性出具审查意见。但是,这项规定在基层很难实施。主要原因是基层项目法人的财务、技术等人员基本都是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人员兼职,如果项目法人将竣工财务决算上报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决算的编制人又成了决算审查的组织者或者参与者,这与《管理办法》规定的回避制度相冲突。
(五)竣工财务决算审计不规范
水利基建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是指项目竣工验收前,水利审计部门对其竣工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型进行的审计监督和评价,属于内部审计范畴。审计主体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的水利审计部门。但是,县级实施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多数是由本级审计部门进行审计或者由财政部门的评审代替竣工决算审计,并且是按照预算单位审计或者专项资金审计的模式出具审计报告,报告的格式、内容、侧重点和评价结论,无法满足项目验收主持单位的需要。
二、加强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的建议
(一)明确项目竣工决算编制主体
一,为了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企业所得税应该共享
改革后的企业所得税从理论上讲其作用应该有利于促进企业责权利相结合,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强企业经营活动开展平等竞争;有利于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但是,目前由于财政体制尚未理顺,国有资产管理现状较为混乱,按预算隶属关系划分征收企业所得税,往往落实较难,从而影响了企业所得税功能的正常发挥。为了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企业所得税应该共享。
我们一般将国家予算管理体制看作财政管理体制。它是指国家在中央与地方各级政权之间,划分予算资金收支范围和予算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实行分税制后的企业所得税划分为中央收入并由各级国家税务局征收管理的有:中央各部门、各总公司、各行业、协会、总会、社团组织、基金会所属的企事业单位以及上述企事业单位兴办的予算内的、外国有企业的所得税;金融保险企业的所得税;军队所办的国有企业,以及上述企事业单位在地方兴办的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的所得税,这些企业和单位交纳的企业所得税,除中央与地方兴办的股份制、联营企业的所得税按各方所占的股份、投资比例成章程、合同、协议规定的分利比例分为中央予算收入和各级地方予算收入外,其余的都作为中央予算固定收入。划为地方收入并由各级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的企业所得税有:地方各级国有企事业单位、包括地方各部门、各总公司、各行业、协会、总会、社团组织所属企事业单位及其兴办的地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由上述纯地方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股份制企业的所得税。其交纳的企业所得税,作为地方予算的固定收入,微入各级地方国库。
上述收入的划分及征管格局,使得企业所得税在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出现了攀比以至扯皮的现象。如有的属中央地方的联营企业,为了享受地方政府的优惠政府,隐满原始投资的情况,造成中央予算支出与收入不配比,国有资产流失。又如有的地方企业项止投资是中央予算拨款,但因企业属地方予算,造成中央投资得不到回报。再如中央在各地直属企业或再创办的国有企业,因企业所得税上缴中央、社会保障金又实行行业统筹,造成这些企业与地方财政缺乏联系,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在遇到职工子女上学,就业等问题时,鉴于各地政府财力有限,难于解决时,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从而加重了企业的负担。特别在企业向现代化企业制度转换过程中,这种联系对企业的影响就更大了。再有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产业单一,实行分税制后,中央收入比重过大,造成地方财力更加紧张,反映的问题就更为严重了。
将企业所得税作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使各级予算收入中的企业所得税,能按总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分比例落实到各级财政可以避免上述种种弊端。一方面通过企业所得税税率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比例固定下来,然后将国家征入的企业所得税按照中央与地方事权所南非资金在国家总予算支出中的比重分别划分为中央予算收入和地方予算收入。同时,为了平衡地区之间的差异,由中央根据各在近年来收入的实际水平,参照税基和法定税率等因素加以计算确定中央对不同地方的税收返还数,能较合理的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解决本地的实际问题,往往急需动用机动财力。若将企业所得税共享后,各级政府为了集中更多的机动财力,就会进一步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这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便于宏观调控,从而推动税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二,为了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保证政府职能实现,企业所得税应共享
由于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纯收益征税,企业利润的高低与国家财政收放有着直接关系。为了保证国家行政职能的执行,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采取税法与财务制度适度分离的原则。将企业所得税列作共享税,可减少各级予算对税收的干扰。
国有企业的财务受各级财政予算的监督管理,且企业所得税又按予算级次入库,分税制后,企业所得税管理极不规范,上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有各级财政和财政部驻各地的专员办,还有各级国、地税务机关的管理。这样容量造成政出多门,加之理解政策角度不同,解释政策也不尽相同,造成对所得税管理的混乱,使纳税人不知所措。
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横向,纵向渗股,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还有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再联营、再渗股又组成的新企业。预算多次的划分和联营入股的比例很难界定,而且这些企业经常随着经营方式变更,撒资撒股,各方的比例很难做到固定不变。还有中央与其它地区的地方企业组建的联营、股份制企业及其跨地区经营的分支机构,其预算级次、比例虽有,但也无法正确地按预算级次入库。加之国有资产意识谈薄,产权归属不明,帐外资产严重,资产不合理的占用,计价不实,资产权益管理软化,特别在产权变动中,资产权益受到侵害,大量流失,便原来变不顺的产权变得更加复杂化。分税制后,虽然其它税种划属中央,地方管理或中央地方共享,但企业所得税仍按行政关系作为划分企业所得税的预算级次。在各种预算收支还来完全挂钩,各级组织的收放和安排支出的状况还不可能配比的情况下,各地财政为了保证和增加收入,采了一些优惠政策以吸收税后,如纳税人每年入库税额达到多少,年底财政返一定的比例给企业……,纳税人为了能享受这些优惠,不得不在企业所得税征管问题上,以混洧国有资产来源渠道以及混库作为代价。
将企业所得税共享,税务机关依法对各种性质的企业和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可以规范税前准予和除项目,强化税基管理,消除企业所得税政出多门难以征收的因素,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样既可以减少国有企业对政府的依赖,直正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使企业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法人的主体。又可减少各级政府的行政干扰,转换政府职能,保证税法的严肃性,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使应收的企业所得税能及时入库,保证政府职能的实现。
三,为了保证税收的宏观调理动能,企业所得税应该共享
企业所得税即是国家参予企业再分配的主要税种,那么它本身的功能应从国家角度对企业进行间接管理,它不应该仅代表某一级政府的调近期功能。为了保证企业所得税的宏观调控作用,企业所得税应该共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按价质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运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为经济运行创造公平的环境,通过宏观政策的产业政策等辅助市时,同时,通过一些政策手段实现地区间的平衡,从保证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正常运行。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税收杠杆中的具体法规,由于保留了按企业行政来属关系划分国有企业所得税并通过国、地两个税务机关征收的做法,就使企业所得税在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征收与管理方面出现了互相攀比以至扯皮的现象,严重削弱了企业所得税的调控功能,影响了依法治税的钢性,造成企业之间税负不公,不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
新税制后,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企业所得税还保留一部分减兑税改革。在制定企业所得税政策时,我们一般是考虑税收效益和宏观调控问题,而税收效益主要体现在税收的中性上。通常把资本按入某一地区后的税收待遇,不因供应者所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的行为称为资本输入中性;把税收制度能够做到投资者无论在哪一地区进行投资,其投资收益所负担有的效税率都是相同的行为称为资本输出中性,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投资者都愿将资本投向投资环境优势的地区,以获取更多的利润。由于决定投资者投资动机不仅是企业所得税税前收益率,更重要的是企业所得税税后收益率。这就要求在制定企业所得税政策时,能够考虑到投资者无论在哪个地区进行投资,其投资收益率所负担的有效税率应相同以及企业所得税基宽窄确定的统一性。这样税后收益率水泄不通产才真正仅映税前收益率的遍低,企业所得税也才不会影响投资地点的选择,从而配合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使企业的资本流动等于合理。企业所得税实行共享,可避免企业所得税预算管理对各级国有企业投资的影响,减少所得税管辖权的冲突,使各地区的所得税政策保持一致,协调地区之间的税负,约束各地对跨地区经营企业所得税的随意征收,解决地区之间税基的合理一致,防止因企业所得税造成的差异而扭曲投资的地区有效配置。致于在企业所得税政策制定上,对资本性输入中性和资本性输出中性政策,谁应优先考虑,则在于国家宏观调控所需要而定。
总之,由于企业所得税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企业所得税政策要尽量避免扭曲市场经济行为,使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同南企业所得税政策还要为实现国家的政策目标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实现经济稳定,调节产业结构、保证经济增长服务。只有企业所得税共享,才能保证企业所得税制的完整统一,达到正确下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促进市场经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四,企业所得税共享应注意的问题
1认真执行国家统一的财会制度规定,并以此作为与税法兼容的税前列标准。停止执行各级财政部门自制财会规定作为税前列支标准。真正做到财务制度与税法适度分离,公平税负,减少各级预算对企业所得税的行政干预,促进政府职能的转换。对财务制度与税法不一致的一律不允许税前和除,强化税基,使共享趋于合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2实行一个征管机关征后,分率入库的原则。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纯收益征收的税,且《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按年计算,分且或分季预缴,年度终了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由于这个税种跨越全年计算,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和收入费用的方方面面,如实行国、地两个税局征管,必然造成重复价值,再说每个税务查人员各自所处的角度不同,影响对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一方面造成税收成本增加,征管削除,税款入库不畅另一方面双加重企业的工作量和负担。
鉴于目前中央与地方事权尚难彻底分清的状况,地方政府多承担着为国有企业现代企业转换过程中的负担。为了有效调节经济,减少政革的震动,企业所得税宜按收入的40%划入中央金库,60%入地方金库对地方收入的60%又按纳税人所在县、区30%,省、市各15%入各级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