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及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2 16:06: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及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及管理

篇1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分析;对策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project management;risk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8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061-02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今社会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风险的分析和管理十分必要。

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念及内容

1.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指的是对工程项目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综合管理,降低甚至消除风险的不良影响,以最低成本去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以发现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为基础,然后运用相关的管理技术及方法去处理风险,让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1.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所包含的内容 ①发现风险和分析风险。首先要收集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预测潜在的风险,并将潜在风险记录在案,最后向专业机构或专家咨询,寻求解决办法;②处理风险。对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了解它们的危害性,按危害大小将风险排序,以便重点解决,并制定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计划。

2 建筑工程项目主要风险因素

2.1 社会环境风险,其主要包括社会风险和环境风险两方面。常见的社会风险有: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变更、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导致的风险等;而环境风险则是指自然界的力量,如:洪水、地震、台风以及气象、地质以及水文灾害等。

2.2 进度风险,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最终造成施工拖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技术风险:由于设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致使出图慢或重复修改、采用边施工边设计的方式等。第二,计划风险,计划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核心,不合理的计划以及未考虑工程中突况的计划都会造成工程的经济损失而形成计划风险,从而影响进度造成进度风险。

2.3 费用风险,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设计变更: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业主或其他原因经常会出现改变工程量的情况,从而形成费用风险。第二,经济因素:由于通货膨胀以及汇率改变等因素导致的费用增加。第三,成本预算错误:由于预算人员疏忽或收集的历史数据或信息不齐全导致的预算错误。

2.4 管理风险,影响管理风险出现的因素有:第一,管理机构是否健全。如果设置的管理机构不合理则容易发生管理风险;第二,合同管理以及履行。双方责任不明以及施工未按合同履行等都容易造成管理风险。

3 我国项目建设风险分析

3.1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防范 在我国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人们防范风险的意识并不高。由于人们意识淡薄以及企业的管理不够完善,造成了风险事件的频繁发生。虽然建筑施工的风险是必然存在的,但是有效的预防和管理,风险是可以被降低以及转移的。因此,为了有效的降低施工的风险,除了加强人们防范风险的意识外,施工企业还应当制定合理的制度加强管理。此外,识别风险必须有相关的基本资料,因此,为了使得施工项目能够有效的识别风险,施工单位应当编制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手册。

3.2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 为了有针对性的对施工项目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防范,必须分析并评估施工项目的风险。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种风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者以发展的眼光把握全局并正确的识别全部风险,通过分析概括数据,在记录以及分析施工项目存在风险的基础上明确项目存在何种风险,并且产生了何种影响,从而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

3.3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规律 熟识风险的规律并提高防御能力是降低建筑项目施工风险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到让风险处于受控状态才能有效实现既定目标。现如今,衡量一个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风险管理以及控制的水平,除了决定项目能否成功以外,也决定了项目管理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4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企业各级领导和施工项目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和危机防范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没有把风险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尽管有的施工方案中有一些风险管理的措施,但仅限于工程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等方面的保证措施,缺乏系统性,未能达到防范风险、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提高效益的目的。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施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在顺境中未雨绸缪,在逆境中运筹帷幄。

4.2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企业内部风险机制不健全,缺乏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在企业和项目部的组织架构设置上未考虑风险管理部门及其职能,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所以对工程项目的监管和风险管理的力度不够。使得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差,从而增加了组织结构的运行风险。

4.3 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大多数企业未能建立起全面、完善、可靠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前期的可行性研究不够,未能全方位、多渠道的掌握项目相关信息,只要有项目就盲目的去投标,导致中标率很低,加大了企业成本;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工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估计不足,未对项目风险进行监控,由此导致对遇到的风险不能及时做出有效的反应,合理的调整;由

于缺乏全面的、可靠的数据支持,致使风险管理成效低。

5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

5.1 前期风险的识别 在项目的设计筹划阶段应当充分的考虑各种风险,并且对项目进行可行性技术论证以确定科学的项目目标以及选择合适的建设场地。为了有效防止设计图纸不合理或变更发生的风险,应当认真审核设计图纸。此外,还应当注意政治、经济以及不可抗力造成的风险。

5.2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来讲,招投标活动就是一种趋利避害的行为,因此,必须有效的识别、分析以及控制项目的风险。同时针对每种风险制定具体的对策措施并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控管理技术系统以及风险责任制。在施工阶段,通过认真研究保险合同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以及进度。在最后的竣工阶段通过严格的验收鉴定,利用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

5.3 建筑工程竣工阶段风险管理 竣工阶段是工程项目的最终阶段,必须对项目工程进行验收及鉴定,此时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确定竣工资料的真实及准确性,规范工程验收工作流程,认真核对项目投资及成本

开销。

5.4 工程保险 风险转移是项目管理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最好的方式就是保险。虽然,我国目前转移风险的主要手段是工程保险,但是我国的保险种类还较少,并且条款陈旧,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此外,在很多的合同法以及法律条款中没有明确规定工程项目保险费的出处,使得很多施工企业无法很好的进行工程保险。

6 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风险管理十分重要,做好建筑项目的风险管理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全部的过程之中加强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才能保证整个项目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篇2

引言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作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可小觑,因为如果建筑项目的风险较大,且没有任何风险管理措施,则无法保证建筑企业的利益。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1.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1.1内涵

建筑工程中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多种多样,为了避免风险的发生以及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建筑企业需要针对工程项目的风险制定管理体系。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存在不确定性,且随时都会发生变化,同时会受到社会中各种客观问题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时,首先要进行风险识别,即对项目施工的环境进行风险分析,通过对风险的因素、概率分布、损失量等问题进行衡量,针对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风险防范措施:回避、转移、自留或利用风险,从而解决问题。

1.2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对开发商以及建筑施工单位在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风险管理得不到重视,轻则延缓施工进度,重则使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甚至是整个项目无法进行。(2)影响经济效益。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足够完善、管理人员具有足够硬的专业风险管理知识,就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降低风险以及合理安排工程的资金流向,为整个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3)促进工程建设的有效进行。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化解矛盾,还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降低风险在建设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概率。

2.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2.1建设企业对工程项目风险认识不到位,企业管理体系不完善

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是目前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内真个建筑行业来看,不管是建筑企业还是开发商,或是与建筑工程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都存在着对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的现象,且没有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在问题出现时,工程项目的双方均以利益为主要考虑对象,并未真正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风险的认识不到位,使企业管理体系得不到完善,所以在出现问题时,不能以最快速度依据管理体系分析并解决问题,如风险管理体系中有关法律:《保险法》以及《建筑法》等。

2.2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存在的偏差较大

设计人员结合开发商的要求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时,由于设计资料不够详细或是时间不足,导致工程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采用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或是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进行设计,但是不同的计算方法以及技术标准所带来的结果却有所不同,而这些偏差的形成极有可能带来新的风险,给项目的收益增加不稳定性。设计单位就设计方案这方面没有与开发商进行详尽地沟通,增加了不确定因素的形成,同时也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带来一定的影响。

2.3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技术较差、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过关,针对项目的潜在风险没有考虑全面,不懂如何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特点来分析工程的风险。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根据其中的特点有效转移或利用风险,例如:“金色花园”工程项目中,通过建立该工程项目综合风险的评价表,对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汇总,尽可能避免风险的发生。

3.加强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企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完善管理体系

虽然我国大多数的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且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经验有了很多的积累,风险管理意识也有所加强,但是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进步。加强企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完善管理体系是降低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重要方法,完善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建立适合建筑企业发展的项目综合风险管理模式,如:分析案例进行风险识别,通过对风险的来源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进行风险估计、评价,利用风险带来的威胁以及机会来规划风险,最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

3.2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

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是提高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建筑企业可在聘用管理人员时,加大考查专业知识的力度,尽可能选用拥有过硬专业知识的人员,以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能力。针对企业已有的风险管理人员,企业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使其在工作中有足够的实力准确识别、评估风险,从风险的来源加以控制。

3.3采取有效措施处理风险

风险不一定都是有威胁的,一些风险也可以给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但是如何判断风险是有利还是有害的?还需要我们管理工作人员加以分析。针对能给企业带来机遇的风险,可以采取风险自留以及利用的方式,以风险创造利益;风险评估后,需要对风险的来源加以控制,尽可能使其不发生;在风险发生时,需要将风险带来的损失最小化,拒绝或放弃承担的风险,以避免更大风险的发生;如果企业没有有效方法降低风险,就可以采取风险转移的方法,将企业风险转移到别的企业以实现企业的自保。

4.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实力还在不断加强,而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改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完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是加快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者单位: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天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吕强能.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2014(05):292.

[2] 汪俊虎.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与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4(04).

篇3

中图分类号:F2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6-0117-02

1前言

工程项目建设市场主体各方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而且伴随工程建设规模和技术难度不断加

大,风险程度日益提高。现在建设市场为卖方市场,有时业主往往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在合同中订立不平衡条款,将项目风险通过合同条件完全转移给承包商及其它项目参与方。在这种情况下,承包商报价时,往往准备了一大笔不可预见风险费,如果风险不发生,则业主多支付了这笔费用,而一旦风险发生,则又不足以弥补承包商的实际损失,承包商没有合理的利润就没有履约积极性,只能想方设法索赔,偷工减料、放慢速度、拖延工期,逼业主赔偿,甚至导致合同的失败,最终损害工程整体利益。合同中苛刻的不平衡条款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受伤害的不只是承包商。但是反过来如果承包商不承担任何风险,则承包商没有任何控制费用的积极性,不仅不努力降低成本,而且想方设法提高成本以争取自己的收益,结果同样损害了工程整体效益。所以,只有公平、合理地分担风险,才能使工程的整体效益最好,而业主则可获得合理的报价,从而提高工程整体效益,提高合同双方的信誉。

2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和谐主题的提出

2.1和谐主题的提出

和谐理论的产生有其特殊的背景,它从对社会上“内耗”现象的关注开始,一方面深谙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和谐”思想的精辟见地,一方面得益于80年代中期新老三论的盛行,重点从系统工程角度建立了一种通过和谐机制减少内耗、提高组织运行和管理绩效的理论体系,理论的基础假设是存在一种称为“和谐态”的最优状态,系统通过建立和谐机制可以从不和谐逐步逼近和谐态。席酉民教授将 “和谐”的界定为“系统和谐性是描述系统是否形成了充分发挥系统成员和子系统能动性、创造性的条件及环境,以及系统成员和子系统活动的总体协调性”。和谐管理被定义为“组织为了达到其目标,在变动的环境中,围绕和谐主题的分辨,以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为手段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实践活动”。和谐管理理论成为在一定环境下紧密围绕和谐主题的“问题解决学”。和谐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组织,组织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面临着特有的内外部环境,因而存在着特定的工作重心,围绕这个重心,组织面临一系列必须解决的管理问题[1]。

和谐主题是指组织在特定的发展情境下,通过外界环境与自身状态进行信息加工、过滤、判断和选择,从而提炼出来的有关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重心或中心工作议题,它是对组织近一段时期内所开展工作的中心思想的陈述,是组织发展的要害所在。即在特定情境下,组织中人与物要素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和谐管理通过两条路径达到组织发展或绩效改进的目标,一方面针对不确定的人要素加以应对,另一方面针对相对确定的物要素,从而达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初衷。

2.2 和谐主题的基本性质

从和谐主题的涵义可以推出其应具有的基本性质:

2.2.1全局性。和谐主题表明组织的整体行动意向,它对组织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影响,是组织整体和谐所参照的中心。组织任何局部问题的解决都应围绕和谐主题进行。

2.2.2相对稳定性。由于和谐主题是组织与环境或者人与物要素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某种深层次的、本质的或核心性问题,所以它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反过来,正是因为和谐主题具备相对稳定性,它才能为组织发展提供某种指导原则和标准。

2.2.3情境依赖性。和谐主题的凸现依赖于特定时期组织的内外部环境,环境要素的变化将直接导致原有主题不再适应组织发展,新的和谐主题将凸现出来。

2.2.4主观认知性。组织面临的管理问题纷繁复杂,要从中提炼、归纳、判断出组织发展的核心问题有赖于组织成员尤其是组织领导的主观认知。

2.2.5多样性。不同的组织面临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特征,具有各自发展的特色,因而主题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质量、销售、规模、流程、权力、品牌、客户、文化、能力等等都可能成为某个组织在某个发展阶段的和谐主题。

2.3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和谐主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还很不够,大部分研究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然后在有限的行业和领域进行尝试性地应用,与国外首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才有该领域的研究和探讨的研究方法迥异。从数理方法的角度重视风险识别方法研究,没有从实际数据分析和风险因素的具体内容出发,这样就容易导致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脱节。并且,我国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仅限于各行为主体本身,业主、施工方、监理方等从自身角度出发,减少自身风险,或者转移风险,使自身的风险最小化,而自身的收益最大化,易造成建设各方的冲突,以至于影响工程项目的实施,也就是社会上所说的“内耗”现象严重。由此根据和谐管理理论提出建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和谐主题,在变动的环境中,围绕和谐主题的分析,以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为手段,建立新的风险分析与效益分配原则,即“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的原则,实现建设项目的整体最优化[1]。

3风险收益分析

风险管理,无论是采取控制风险、分散风险、加强技术保障和安全生产监督机制以及人员风险意识、风险文化的培训等,均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投入的功能分析,风险管理是属于减少不确定性的保障投入,不参与企业的直接生产过程,从表现看是各项投入中唯一没有确定性收益的支出。是否进行风险管理投入,投入多少取决于项目决策者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水平。所以,进行风险管理首先要研究降低风险损失的最有效措施并进行风险收益与成本分析(Benefit/Cost),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风险管理投入与项目收益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项目的风险控制、防灾防损系统,来保障项目的正常运作和遭受意外损失补偿的同时,要考虑其经济性和效率性。进行风险管理,首先一定是要明确其风险收益,即实行风险管理后能带来多大的效益,如果为风险管理而付出的代价不能通过风险管理带来的效益得以弥补,则应考虑实施风险管理的投入是否值得,应该以何种方式实施多大程度的风险管理合适等。英国卫生安全执行局认为为降低风险所付出的代价与降低风险后所得到的收益相比应该成一定的合理比例,并公布了风险的标准,确定了可以接受的风险范围,计算出的风险水平都是经过合理的努力可达到的最低风险水平。同时英国国防部也开始接受了以何种方式实施多少风险管理才是适度的观点,并提出要对风险实施适当的管理[2]。

因此,面对风险管理的计划、策略有很多可选方案时,风险效应和风险投入就存在一个上界和一个下界。当风险投入水平一定时,则选择最低的风险效应的方案;当风险效应一定时,则选择最低的风险投入的风险管理计划。

险分担机制的建立

通过增加风险单位,以减低总体风险的压力,达到共同分担风险的目的。风险管理依据项目风险管理程式,项目参与方风险分担在每个时期,各方承担的风险不一样,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不一样。如果合理的分配风险承担方,使有抵御风险能力的一方去分担风险,不仅可以使总体风险降低最低,同时也能对承担方带来风险背后的机会收益,使各方风险效率达到最优。研究风险的任务就是将各种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减少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然后将剩下的不确定性的责任分配给最适合承担的一方,从而实现风险分担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4.1 基本模型

4.1.1有n个参与方,有m种风险,以Rij(1≤i≤n,1≤j≤m)表示第i个项目参与方所承担的第j种风险。要想取得一定的收益,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在一均衡市场,收益与风险是正相关的,即承担的风险越大,要求得到的风险补偿也越高。

4.1.2各参建方都愿意承担风险,付出成本,因为项目能给自身带来收益,而且大于承担风险而支付的成本。

4.1.3第i方收益,Yi=Yij(Ri1,Ri2,...Rim),第i方成本,Ci =Cij(Ri1,Ri2,...Rim),第i方的满意度为Pi= Yi- Ci,Yij 与Cij分别表示第i方因承担第j种风险应得到的收益或应付出的成本的权重。风险分配的目标是在项目风险一定的前提下,使项目各参与方的风险分配整体满意度达到最大,即

设按如下方式分配风险:假设参与方收益和成本均为风险的线性函数:

表明,当项目任一风险完全由对该项目风险偏好系数最大方来承担,则项目的整体满意程度最大[4]。

4.2 分配原则

采用国际上通行的风险分担原则,如凡是企业自身能够把握的风险由项目公司承担,凡是企业不能够把握的风险由政府部门承担;对界限不明的风险,在发生时可以通过磋商解决;因动乱、暴力等原因发生的政治风险,一般寻求国际组织(国际银行,亚洲银行)采取政治担保方式解决等。并且,项目结合我国实际及项目本身特色,研究分析其分担模式,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担机制设计[5]。

5结束语

合理公正的风险及收益分配机制,是实施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本文根据和谐管理理论,建立新的风险分析与效益分配模式,即以“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的原则,实现建设项目的整体最优化,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席酉民,尚玉钒.和谐管理思想与当代和谐管理理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3):21~26.

[2] 甄玉敏.项目融资风险与防范[J].长春大学学报,2003,(3): 44~46.

[3] 罗顺梅.我国政府在BOT项目融资中的风险分担[J].经济与管理,2002,5:15~16.

篇4

中图分类号:P754.1 文献标识码:A

国际工程项目在风险管理比较到位的情况下,从合同管理、融资方案、工程保险、进度管理、设备投入、成本管理、质量管理、HES管理、沟通管理、人员管理和分包商管理的几个主要方面来进行分析,可以成功地完成项目,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由于合同的签订、管理的重要性,专门成立合同管理部,负责合同的签订与管理。在签订合同之前,经过认真研究并且吃透了合同,针对原合同中的不合理条款据理力争,可以获得有利的修改。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则坚决按照合同来行事,因此,项目的进行的就会比较顺利,这也为后来的成功索赔提供有利的条件。所以说,国际工程建设投资是一项极具风险的事业,因为国外承包建设工程受到工程所在国的经济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其资金、劳务和进出口方面的政策和法律规定及外汇管制方法的方面与我们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简介

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分类

1.1.1、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主要是针对合同条款中的质量、成本和工期要求等的风险。其中质量风险则是项目施工、工艺、材料、设计等不能通过验收,从而来经过评价工程质量未达到标准或要求等;成本风险是指财务费用增加、人工成本超支、材料费用上涨等等;而项目工期延误所造成的合同各方损失和罚款这就是工期风险。

1.1.2、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是由于新工艺的应用而导致的风险、选用设备不符合工艺要求和新材料、地质资料不准确、选用规范不恰当、设计缺陷、设计内容不全等,同时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也是影响其技术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1.1.3、政治风险

在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中,政治风险是其中一种最主要的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是由于政府干预、战争、内乱、政权更替、国有化没收外资、拒付债务等。政治风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旦发生大多都是无法挽救,而且后果非常的严重,现在非洲和中东等地区局势相当动乱,各国的政权更替也比较频繁,政治风险大。

1.1.4、经济风险

国际工程项目的经济风险主要有通货膨胀风险和外汇风险,外汇风险又可以分为外汇管制风险和汇率波动风险。国际工程项目的业主大多都是要求用工程所在国的货币给承包商来支付其工程款,这对于国际的承包商来说,就有项目所在国外汇管制的风险和汇率波动的风险,当需要用美元支付材料和设备款时,就会产生巨额的汇兑损失。

1.2、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特点

1.2.1、风险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

由于国际工程项目具有要工期长、投资大、涉及范围广等的特点,因此风险因素数量多且品种纷繁,使得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面临风险性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非常繁杂,各因素之间与外界的交叉影响。

1.2.2、风险影响程度大

范围广,使得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一旦发生,就会对整个项目的实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对整个项目影响程度比较大,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1.2.3、风险存在的时间长

在国际工程项目的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风险无处不在。从项目的立项的阶段开始在再到招投标再者就是合同谈判和签订,最后就是项目实施到验收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之中都会有不同的风险出现,但不同阶段出现的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程度不一,项目前期的风险是最大的,随着各种条件和项目的进展的明确,项目风险也会随之减少。

1.2.4、风险高

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比一般国内工程项目的风险高出很多,主要是因为以下的原因所造成:一是执行标准规范的不同,不同地区和国家对工程项目的规范和标准选择也存在着部分的差异;二是文化差异,因为国际工程项目的合同主体来自不同国家,因此项目主体通常在规则、行为标准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三是环境条件的不同,也就是项目所在地的经济、政治和法律制度等具有很大程度的差异。

2、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按项目执行的顺序可以分为以下的几个阶段:

2.1、风险识别

在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之中,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和各种风险因素来进行分析是风险管理的第一个步骤。在阶段的工作中,需要完成以下的三项任务: (1)风险后果识别,也就是对项目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有定性的认识。(2)风险内容识别,是识别风险因素可能给项目带来的风险,如汇率的不稳定可能会造成成本上升。(3)风险因素识别,识别项日中哪些因素会对项目造成风险,如货币汇率不稳定、自然环境恶劣等。国际上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列表检查法、现场调查法、事故树法等等

2.2、风险评估与分析

在阶段的工作之中,需完成以下的两项工作:首先水对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初步的估计,来确定对不同风险给予区别对待,进而再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应当风险;再者就是对风险发生后对项目可能会造成的影响程度来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过程。

2.3、风险对策制定

在风险的辨别完成之后,要充分的依据具体的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从而来减少损失,并最终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一般说来,风险管理技术可以分为: 财务性技术和控制性技术。

财务性技术包括了风险自留和风险转嫁,风险转嫁是财务性技术中的一个核心,风险管理技术源于保险,其发生概率一般比较小。

控制性技术主要作用是避免、消除、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来限制已经发生的损失范围,包括损失回避和风险控制。

2.4、风险对策实施与评估

在确定了相应的风险对策之后,需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实施对策,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之中对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同时,及时的反馈出具体的策略且在实施过程中解决出现的问题也十分的有必要,实时调险的管理对策,且在应对实施的效果及差异的时候进行最终的评估。图1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程的过程

3、减少风险采用的对策方法

3.1、风险转移

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中采用最多的是风险转移。其是想方设法的将风险的结果和对风险应对的责任与权力转移给他方,这并不是意味着一定要将风险主管转给其他人,因为各方的优势不同,对其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例如,对于乙方控制度差、经验不足的合同不给以签署,或者是缩小项目的范围来达到规避相关风险的目的。

3.2、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通过变更工程项目的计划,来消除风险或是由于风险所产生的条件,最终达到保护工程项目的目标不受其影响或者是将其影响的程度降到最小。其常用的方法有,程序法、工程法和终止法等等。其中终止法是风险规避最基本的方法,是在考虑项目的风险及其导致的损失很大的时候,主动放弃或终止项目的实施来规避风险的一种方法。但是从另一种方面来讲,这无疑是一种消极的方法,在避免风险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失去了获利的机会。

3.3、风险缓解

风险缓解又可以称为减轻风险,是将工程项目风险的发生后果或概率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风险缓解的前提就是承认风险事件的客观存在,然后再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有效地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或者是消减风险带来的损失。

3.4、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也可以称之为风险承担,是指企业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即指一个企业以其内部的资源来弥补损失。假如风险损失真的出现,则依据项目主体自己的财力,来弥补财务上的各种损失。风险自留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风险控制方式,但同时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和损失后果,应慎重采用。

总之,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之后的迅猛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的意愿逐渐增加,进入国际工程承包的市场,参与的各类国际工程项目也在逐渐的增多,进而锻炼出了一大批国际复合型队伍和人才。但也应看到,我国企业国际工程项目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随之而来的风险也会逐渐增多。

篇5

一、实行项目分包管理的重要性

(一)是目前施工企业的需求所在,有利于施工企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弥补自身资源短缺。

目前施工企业都向管理型企业转变,很多工人都步入了管理岗位,导致直接从事前勤生产的工人越来越少。引进分包队伍可以弥补施工企业的人员不足问题,同时可以利用社会上的机械设备等资源,更好的为施工单位服务。

(二)工程分包有利于大型施工企业走向高端,中小型施工企业步入专业化。

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型施工企业要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转换,由低端向高端发展,从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迈进,必将抛弃低端生产资源,专注于项目管理。劳务队将发生分化,其中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将逐步稳定下来,成为固定的职业人员;劳务队将由自身技术管理能力的差异,分化为各具特色的专业承包企业,既走劳务承包,又走专业工程承包的道路。专业施工能力,是专业分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工程分包有利于施工企业提高效率和应变能力。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内容繁杂、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项目实施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多,施工环境复杂多变。为了适应变化,总承包商会授予项目更多的处理变化的权力,更多地依赖外部资源,为提高效率而更加重视对分包工程的管理。专业的项目管理,最终使项目变得更有效率。专业工程分包队伍和劳务队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加强自身竞争力,可以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业务机会,其人力、设备资源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用。

(四)实行项目分包管理有利于调高利润水平、转移项目风险。

建筑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利润的源泉,但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建筑企业为了中标,报价中的利润有限。实行项目分包,将部分分项工程通过合理的分包模式分包出去,利用分包单位在某个专业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损耗,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另由于国内建筑市场为买方市场,和建筑企业的报价一般都是基于正常的、理想的技术、管理和组织上的,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这就导致建筑企业项目风险较大,实行项目分包可将一些风险通过分包合同转移给分包单位。

二、工程项目分包存在的风险

(一)分包合同签订不规范,存在先进场后签合同的问题

依法订立合同是规范和约束合同双方责、权、利的法律依据,分包合同的签订效果,不仅关系到分包合同的履行,也影响总承包合同的履行,还涉及发生纠纷后如何处理的法律依据的重大问题。有些项目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分包工程不能及时签订合同,引进分包队伍只管干活抢进度,形成了既成事实,或将某些敏感的经济条款放到工程干完再谈。特别是有些专业引进的分包队伍,先干后签导致合同谈判处于非常被动状态,达不到预期的分包目的,极易导致双方扯皮和发生经济纠纷。

(二)分包单位转包或再次转包的风险

转包或再分包都是法律所禁止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不时存在分包单位将承揽的工程转包或再次分包的现象,目的是赚取差价或收取管理费,由于再分包和转包一般是私下操作,总承包单位一般不知情,这样会给总承包单位带来巨大的潜在法律风险。

(三)以包代管的风险

项目管理中以包代管现象时有发生。在分包管理中,个别项目部误以为分包合同订立后,分包工程出的任何事均应由分包方自行处理和承担,与单位无关。有的项目基本上,以至于整体转包,只派一两个人去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分包工程发生问题是必然的,就目前实际而言,分包单位总体实力较弱、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且普遍不高,人员构成复杂且流动大。在此情况下,总包单位难以摆脱发生的重大法律责任及风险后果,不仅要依法向业主承担分包工程中所发生的质量、工期、安全等等缺陷问题及违约、赔偿的连带责任,还要承担行政处罚。不仅如此,还将严重损害总包单位的良好市场信誉。

(四)工程完工或中途以亏损为理由发生扯皮现象

在建工程或已完工工程经常发生分包队伍以亏损为理由找施工单位扯皮现象,他们往往找出一大堆亏损的理由,有些甚至让人觉得他们在过程中就早有预谋,以低价手段中标,然后以调价等种种理由增加工程款。如果继续让他们干下去,势必分包队伍占主导地位,面临调价的风险,如果要求中途退场,根据经验,施工单位总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五)工程项目超拨款风险

这是施工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分包风险之一。究其产生超拨款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同时也有监控、沟通不及时等方面的问题。但无论何种情况,超拨款的行为均将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特别是长期在建筑市场侵浸的“包工头”,既对现有建筑市场的政策非常熟知,又深知施工单位的内控规则,加之“逐利”是其本质属性,所以他们更关心的是拿到银行转账支票。发生超拨款后,分包方变被动为主动,会抽逃部分资金或资源去分包另外的工程项目,甚至会单方解除合同关系,秘密撤离,也会用一种无形的压力威胁主包方,大打抢工期、抢进度的时间差,滞误企业的施工组织安排,在工程分包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地位,给工程分包管理增加难度。

三、工程项目分包风险的相应管理对策

(一)把好合同签订与管理关

合同签订是分包合同管理的基石。a.合同签订要把好文字关,除严格审查合同文本起草、条款是否严密、内容是否完整、手续是否完备外,还要认真校对文字,从法律依据到用词用字,都要经过反复推敲。如:工程的名称、地点、分包范围、质量目标、安全管理及责任、单价和总价、付款方式和结算程序、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认、进度和工期、违约责任、现场代表、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等必须尽可能的明确详细。b.总承包单位的现场项目部还需对分包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现场管理,对现场管理的方式如质量监督、安全检查、施工配合、分项评定等,均应在分包合同或协议书中得到确认。c.一些关键条款如合同单价中所包含的工作内容,哪些是发包方承担的,哪些是分包方承担的,都要介定清楚。安全事故责任划分、计量支付规则、合同价款变更等都要在合同中约定好。d.合同签订要在工程开工之前,合同签订人要合法,项目经理为公司授权对外签订合同的唯一合法人,其他任何人未经公司法人授权不得对外签订任何形式的合同,否则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二)进行劳务分包时,规避转包风险

在转包的情况下,转包人是将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任务转让给转承包人,包括建设工程任务中的经济技术责任,管理责任及劳务作业任务;而劳务分包的情况下,劳务作业发包人仅将其承包建设工程任务中的劳务作业任务分包给劳务作业承包人。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具有与承包工程的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技术、经济管理人员,其中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必须是本单位的人员或有合法的聘用关系和劳动合同。合同明确约定承包人对该工程的施工活动有进行有组织管理、具体负责工作协调、技术措施、施工方案、质量责任、安全责任等合同义务。明确约定承包人提供施工现场的大型机具、设备的义务,大型机具、设备应该属于承包人自有或由承包人租赁(出租人不得为劳务分包人)。所以在分包时应尽量采用劳务分包的形式。

(三)严格分包队伍的日常管理,杜绝以包代管

对参与施工的分包队伍,应该视其为项目部的管理单元,将其内部组织机构、制度体系建设、驻地布局和视觉形象、人员教育培训、设施设备管理等纳入项目部管理体系中进行统一管理。同时也要对分包队伍明确各项考核目标、指标,制定奖惩措施,兑现奖罚承诺,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充分调动分包队伍积极性。

(四)深入分包队伍内部管理,特别是深入了解其成本状况、债权债务状况以及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等,以免日后发生扯皮现象。为了维护劳务队伍中农民工的权益,必须监督劳务分包队伍及时完善用工手续,签订用工合同,按时足额发放民工工资,避免出现用工纠纷,在发放民工工资方面鼓励项目直接工资的做法。为了规避风险,企业应从制度上明确规定项目部必须对分包单位的债权、债务实施监控,督促劳务分包队伍及时清还设备租赁费、材料费等,严禁为分包队伍提供各类担保,严禁分包队伍以项目部名义对外进行经济往来,禁止为分包队伍刻制带项目部的印章。严格控制盖用项目部相关印章的范围。

(五)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及分包工程价款的决算

分包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应实行相关专业部门责任人和项目经理联合会签制度,增强管理的透明度和约束力,管好、用活工程款,把好已完工程实物量计量确认关,工程进度款的计量与支付应与工程实际形象进度匹配和吻合,不能超验工程量,不合格的工程量也不能验工,特别是一些变更费用,只有当项目部从业主方计回该款项时才能给分包方计价,否则风险会转嫁给项目部。对工程款的拨付也要按业主对项目部的拨款比例给分包方拨款,以防因业主资金短缺造成项目部资金紧张。

项目部其他专业部门要协助财务部门做好分包工程的决算清理工作,主要包括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工程材料调转及计价,周转材料、工、机具的租赁收费,各项税金及费用的扣减计算,尚欠工程款,工程质量保修金的计算及保修期限等。

四、结束语

建筑单位要认识到分包存在的风险,在管理的每个环节上均应克服任何麻痹或侥幸思想,认真履行对分包工程的合同约定的职责、义务,完善签证程序及规定,确定专人负责签证、专人收集保管资料,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减少损失的扩大。并注意及时、全面地收集相关证据材料,为一旦发生纠纷做好基础性的应对工作,保证分包工程按约履行,获得预期的效益。

篇6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总承包项目工程总承包作为国际上一种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在国外已经实行了近百年的时间, 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工程总承包是工程项目组织实施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其实质是按照经济人假设原理, 通过将工程各阶段管理主体的重新划分, 建立起了良好的约束激励机制, 将传统模式下业主的部分管理权转移给承包商, 赋予总承包企业更多的管理权限, 变外部监督为内部激励, 使参与方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使项目目标达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强化了参与方收益与项目目标之间的关系, 责任主体单一, 减少了寻租行为和非专业化管理, 达到对工程各个目标的有效控制。

1 EPC 项目管理模式的组织形式

EPC 总承包模式是总承包商向业主提供包括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直至工程竣工移交的全套服务, 有时候还包括融资的一种工程建设模式。EPC 总承包商的工作范围大致包括:

1) 设计( Engineer) 。除包括设计计算书和图纸外, 还应包括“业主的要求”中列明的设计工作, 如项目可行性研究, 配套公用工程设计, 辅助工程设施的设计以及结构/建筑设计等。

( 2) 采购( Procure) 。可能包括获得项目或施工期的融资, 购买土地, 购买包括在工艺设计中的各类工艺、专利产品以及设备和材料等。

( 3) 施工(Construct) 。由总承包商负责全面的项目施工管理, 如施工方法、安全管理、费用控制、进度管理、设备安装调试以及工作协调等。

提供服务的总承包商较其他模式的承包商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和风险, 业主代表对项目进行直接的、较为宏观的管理。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典型组织形式见图1。

2 EPC 总承包模式的优缺点

2.1 优点

( 1) 由单个承包商对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全面负责, 项目责任单一, 简化了合同组织关系, 有利于业主管理。

( 2) EPC 项目属于总价包干( 不可调价) , 因此业主的投资成本再造可得到保证。

( 3) 可以采用阶段发包方式以缩短工程工期。

( 4) 能够较好地将工艺设计与设备采购及安装紧密结合起来, 有利于项目综合效益的提升。

( 5) 业主方承担的风险较小。

2.2 缺点

(1) 能够承担EPC 大型项目的承包商数量较少。

( 2) 承包商承担的风险较大, 因此工程项目的收益、质量完全取决于EPC 项目承包商的经验和水平。

( 3) 工程的造价可能较高。

3 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风险

风险是活动或事件发生并产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 工程总承包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事业。据统计,发达国家总承包企业每年约有14%破产。因而, 在工程承包过程中分析风险因素, 正确估算风险大小, 认真研究风险控制措施, 以避免风险和减轻风险, 甚至转化风险为收益, 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1 总承包业主的风险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到各个领域与多个专业, 业主往往由于自身的时间、精力和专业等方面的限制, 将工程的大部分管理工作通过合同交由总承包商来完成, 项目的业主只承担协调和监控工作, 风险程度相对总承包商而言要低很多。其中作为业主方,存在的风险因素有: ①资金不到位; ②没有做好开工前准备; ③专业咨询公司项目前期可研不深, 立项不正确; ④业主方不能自由控制设计; ⑤招标文件拟定不好; ⑥管理水平不高; ⑦承包商水平低下, 不能保证质量和工期; ⑧立法变更; ⑨不可抗力; ⑩投标价格可能提高, 等。

3.2 总承包商的风险与控制总承包商通过与业主签订总承包合同, 分摊了业主的部分风险。在实施过程中对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进行全面管理, 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工程进度、质量、投资、协调、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同时受到工程外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不可避免地会形成风险源多样化。EPC 总承包一般是总价包干项目, 通常情况下不允许调价, 风险主要由承包商承担。在EPC 合同条件中规定, 承包商不但对自己的设计负责, 也要对“业主的要求”中的某些错误负责, 同时还要承担发生最频繁的“外部自然力的作用”这一风险, 因而一般工程的报价较高, 但有的允许承包人对资料和数据进行调研和核实, 在招标投标过程中, 投标人和业主就技术问题和商务条件进行讨论并将达成的协议写入备忘录或补充文件, 这些文件成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其优先权高于合同条件、业主的要求和承包商的投标书。

按照项目阶段划分, 工程总承包商的风险包括以下几方面:

( 1) 项目投标立项决策阶段的风险。包括信息来源不确切, 对项目背景了解不够; 业主情况及资金来源不落实; 商不可靠; 对竞争对手状况不了解; 投标时没有认真分析风险; 投标时报价过低;投标决定的决策失误等。

( 2) 项目投标报价阶段的风险。包括业主前期工作不足; 招标项目的内容范围不清; 项目要求的技术参数及技术要求能否满足; 设计基础资料短缺; 对招标文件的要求分析不够及对项目可能引发的风险认识不够; 现场考查失误; 对实施阶段预测有误; 联营合作伙伴或分包商选择失误; 投标报价过低等。

( 3) 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主要有承包商管理水平低; 业主资金不到位, 支付能力差; 业主代表或监理工程师刁难; 分包商的工期拖延、质量不合格、索赔; 供货商供货拖延、工期拖延、质量不合格、缺少配件、索赔; 通货膨胀; 带资承包风险; 地质、水文、气象等外界风险; 规范变动、设计变更等技术风险; 设计水平低下, 设计变更频繁影响施工; 合同总价不变; 工程范围不明、各方责任义务不清; 不可预见情况难获补偿; 工程索赔困难; 货币兑换及利率、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等。

篇7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施工企业经营开发的力度加大,中标项目越来越多。但是,企业的资源增长速度将无法满足经营开发的需要,劳务分包生产经营管理几乎成了项目施工核心部分,贯穿了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项目施工的好坏与劳务分包的管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劳务风险也贯穿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所以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以保证项目效益利益最大化。

1、劳务分包管理现阶段风险主要体现

1.1劳务队伍引进随意性较大

项目部引进队伍随意,不是优先从资源库里查找,甚至通过层层关系介绍,且对新引进的分包方没有按公司管理办法报公司审批后准入,为后期的管理留下了风险隐患,导致单位利益受损。

1.2管理人员经验少及专业水平有限

随着企业项目的增多,生产规模的扩大,各种管理资源压力凸显,专业人才捉襟见肘,给施工生产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很多项目工经人员在项目不到半年就提任到负责人的岗位上,导致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能力有限,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没有现场实际工作经验,无法对合同涉及的各项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无法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再者还要忙于应付业主计量、报表、检查以及变更资料等,根本没时间对每份合同进行研究,导致签订合同时未对工作内容、质量要求、施工及验收标准等内容进行明确,合同文字不严谨,往往让对方钻空子,致使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纠纷和违约不断,由此造成的民工讨薪事件还常有发生,使企业蒙受损失。

1.3合同交底不到位

合同交底是规范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工作的需要,只有充分理解合同才能正确履行义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企业一般比较重视合同签订,但在合同签订后对合同的分析和交底往往不够重视,合同的签订与合同的执行脱节。现场管理人员只知自己的工作职责,对合同具体内容却知之甚少,也就无法发现合同中隐藏的各类风险。由于不清楚合同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对工程质量、进度、现场文明施工及材料的浪费现象上就没有依据去管理。没有交底,内部成员也由于权利义务的界限不清引起内部职责争议的发生,降低合同管理效益。项目合同交底普遍存在只对各项目队队长及技术主管进行交底,但项目队长未将合同交底再贯彻至现场管理人员,导致现场部分管理人员执行合同有偏差,甚至项目部大部分人员认为合同跟自己没关系,是合同管理人员的事,这样就造成现场管理混乱,分不清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如合同单价中含机械费,而因现场管理人员不清楚,将机械随意给劳务队伍使用,还有劳务单价中含二三项料,但物资人员对合同不了解,仍采购二三项料发给劳务承包方,造成项目成本流失。

下面就交底不到位造成巨大损失列举一案例:某项目车站土石方施工,设计80万方(土石比例1:1.66),分包合同综合单价为17.5元/立方米(土方7.5元/方,石方23.5元/方)。过程中,开累结算48万方,工程技术人员未进行现场实地测量,认为是大包,每月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收方、结算,劳务结算的人员又不去现场,土石比例不区分,结算单价按照综合单价结算。开累结算工程款=48*17.50=840万元后,劳务款结算及时,没有拖欠劳务工程款。之后协作队伍以劳务分包单价太低,亏损为由消极代工、停工,产生严重纠纷,后经现场实地查实,实际完成总方量为28万方(土方完成26万方,石方2万方),造成多结算=840-(26*7.5+2*23.5)=598万元,出现数量和单价双超的现象,损失无法挽回。

1.4劳务人员工资管控不到位

近年来以农民工工资为代表的劳务人员工资是一道高压线,施工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风险,但仍然屡有“触电”者,究其原因,还是对劳务提供商的工资发放情况监督不到位。民工因领不到工资而罢工。影响主包方正常施工生产,分包方再把拖欠问题的矛盾转移给承包方,叫闹事民工到承包方要钱甚至上访,产生纠纷。

1.5分包方利用承包方的怕打官司的心理

承包方通常怕打官司,因为无论官司大小,承包方的信誉、资质、资金和精力等都要受到损失。而分包方则不怕,他的生存空间是承包方无法比的,一旦打官司,就采取“死缠烂打”。

2、劳务分包管理风险控制方法

1.1从源头引进优秀合格的劳务队伍

首先企业应建立优秀劳务资源库,培育自有施工队伍,避免受制于人而束手无策。项目要每季度对劳务分包方进行无记名测评,将测评结果报公司,公司主管部分建立分包方档案库,使资质合格,信誉好,队伍实力强的分包方能作为首选队伍。对那些打招呼队伍,关系户队伍,应慎重选择或拒绝。

其次严格执行劳务队伍招议标制度和工作流程,推行劳务竞标,并不是一味追求低价中标,而是通过公开、公平的竟标,在确保发包单价合理的前提下,围绕指导价或限价选择优秀的劳务队伍。大量项目实践证明,推行劳务分包竞标制度,既节约了成本又引进了信誉好的队伍,避免了效益流失的风险。如在合肥市政道路某项目劳务队伍招标中,仅Φ1.5m桩基一项,通过竞标确定旋挖钻综合发包价330元/m(含成孔、清孔、灌注砼、挖机吊车等除钢筋砼主材费外的全部费用),低于其他市政标段单价约80元/m;仅此项就比以往发包费用节约了成本尽800万元。

最后严格执行劳务队伍引进实行实名制推荐,坚持谁引进谁负责,确保队伍既由项目管控也要做到推荐人协管。

2.2加强提升员工自身素质

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效益的成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故企业要想良性发展,必须首先加强员工素质培训力度,可以组织员工参加专业的知识讲座或技能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更多的技术能手、工作能手。还可以通过公司到一线组织的各项大检查,针对检查条目及公司管理办法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讲解、分析及实例培训,使现场管理人员更好的理解公司相关办法,以加强自身对项目的管理能力。利用公司部门资源,每人对口几个项目,采取一对一直管、培训、导师带徒等方式,还可以通过收集公司内外部经验材料,到兄弟单位及其他公司进行经验交流培训。其次要加强企业人才资源引进,并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为核心管理理念,大力引进并留住现有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为企业人才队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提供保障。

2.3合同交底覆盖面要广,做到全员了解合同

合同交底应对生产口及现场主要管理人员进行全员交底,还有合同交底不要以整个合同版本进行交底,要简洁明了,合同交底主要从承包方式、承包的工程内容、单价构成、支付条款、质量要求、安全要求、材料及机械承担形式及超耗系数等方面简述明了的进行交底。

2.4加强劳务用工工资发放

施工企业不但要及时向劳务提供商结算劳务费用,还要建立相关机构或者设专人直接监督劳务人员工资发放情况,及时记录进场劳务的具体人数和名单,工资发放时实地监督,必要时录像保存证据;要在结算款中提取工资发放保证金,一旦出现劳务组织者逃匿,直接用工资发放保证金发放劳务人员被拖欠工资。保存和收集劳务用工方面的各种证据。此时,各种证据的收集保存尤为关键,并取得对方签字,或者由劳务人员写出符合实际的情况说明,以备发生纠纷时举证。

2.5关键工序必须实行架子队施工组织模式

公司在“急、难、险、重”专业和工序上,实行架子队管理模式,减少经营风险,利于项目经理部平抑劳务单价,控制制造成本,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确保工程项目的工期、安全、质量、效益有序可控。

2.6积极探索及推行多工序分包模式

推行多工序分包,范高效利用社会资源,培植规模化、专业化和长期化的优良分包方,一方面缓解现场技术管理资源紧缺现象,二三项料、周转料及机械费尽量包含在综合单价中;另一方面让外部劳务队伍形成规模效益。如果项目整体策划时劳务分包合同较多,多工序分包和专业分包较少,总数量大,无形中也增加了各部门的结算、核算工作量,出错的机率增加,导致项目部带有“保姆式”服务,管理难度加大。

2.7正确看待分包合同纠纷.积极应对官司

分包合同通过好的分包队伍选择和严格的合同管理,虽然能将合同纠纷降低到最小。但是,仍无法杜绝合同纠纷,无法杜绝官司。因此,施工企业出现合同纠纷或官司是正常的,一定要正确看待。在分包合同管理过程中,承包方应加强照片、声像资料等原始资料收集、整理和保管。一旦出现合同纠纷,通过这些资料作为证据,就能心里有数,即使打官司,也能掌握主动。

本文通过本人从事劳务分包合同管理以来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与对策,以减少和规避劳务纠纷发生,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篇8

一、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

(一)工程项目风险的含义。

工程项目的风险具体是指由于工程建筑进行过程中,施工时间较长以及制作工艺复杂并会随着项目是建筑造成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的损失,这些损失就是工程项目的风险。由于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人力、物力以及漫长的时间,因此如果出现了项目风险,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这些损失包括人身安全、经济金钱等多个方面。

(二)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过程。

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主要是对工程项目中的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具体的讲就是要在对于工程项目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找到发生风险的原因,从而为项目风险的管理奠定基础。项目风险分析主要包括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发生风险事件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并根据其危害程度以及发生频率等因素对于其危害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我们将项目的风险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过程输入、过程控制、过程输出、过程机制。工程风险的分析首先需要对于工程项目风险进行控制,具体的讲就是对于一个工程项目需要运用的人力、资源等进行分析与控制,从而调节项目的风险,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这一步是对于项目风险进行初步的认识。对于项目风险的分析其次是对于项目风险的输入。也就是对工程项目中存在的不定因素引起的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从而在理性的分析之后可以根据其对于工程的影响作出等级性的评定。再次需要对于工程项目风险进行输出,具体的过程是指在依照上述中将评定等级的风险输入进行输出。这些输出的风险可以制作成目录,主要包括不同的风险类型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于工程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工程风险分析的最后步骤就会要对于工程项目的机制进行指定。主要的方式包括分析工具分析方法以及风险数据库等,主要针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危害程度等进行系统飞分析与评价。

(三)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原则及方法。

在对于工程风险分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找到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并通过一定的措施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正确的认识到工程项目中产生风险的实质是什么。正常情况下,我们在进行项目风险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其主要的原则是基于对于所有风险进行细化与分析,从而区分出风险中的直接风险与间接风险。对于直接风险我们需要重点对待,而对于间接风险我们需要先给直接风险让路,但是依据需要在适宜的时间内解决。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常用的方法有初始清单法、经验数据法以及风险调查法等。初始清单法是在风险分析中使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相关部门,例如建筑部门对于不同风险损失的数据进行分析。而经验数据法是对运用对比的方式找出的与自己项目中发现的风险较为相似的风险展开关注,但是这种方式并不完善,容易产生误差。最有效的工程风险分析就是将自身工程的实践中出现的损失与理论中的风险评估相结合,在考虑自身情况的基础上鉴定其风险等级。

二、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一)加大宣传,构建具有特色的风险管理体系。

针对项目风险的内容,政府中相关部门以及各个领域的媒体都应该进行大力的宣传,从而提高参与项目建筑以及建筑中受益者的风险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可以有效的帮助项目的管理者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完善现有的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体系。通过大力宣传的方式可以使得工程项目风险受到社会广大的关注,从而提高大家对于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意识。可以说建筑中的风险无处不在,所以项目风险的管理对其工程投资与建设最终获利程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伴随着建筑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工程项目的建设也开始向着多元化投资等不同的角度发展,这也就加大了企业项目的风险。所以在进行企业项目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这已经成为了建筑市场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建筑项目管理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自我国加入了国际贸易组织之后,一些国外的企业开始加入了我国的建筑市场,这些企业一般具有雄厚的实力并对于企业风险管理具有完善的体系。因此我国现今的建筑业市场正面临着竞争不断升温的现状,工程担保以及工程保险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性。所以在现今的项目实施之前,发包商 、咨询公司、承包商的相关部门需要购买相应的保险,同时要进行一定的担保。所以在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大力进行宣传,并构架具有特色的,适合自身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对于工程项目风险的有效管理。

(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针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政府的相关的部门需要结合当今社会建筑行业的基本情况制定法律法规,从而细化现今工程项目建设的细则,针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一定的限制,完善现今的企业项目风险的管理体系。例如现今我国实施的《担保法》、《保险法》等。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部有关于建筑业的法律法规,但是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因此在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现行的法律与生活中的工程项目进行结合,从而实现对于企业项目风险展开有效的管理。

(三)削减政府收取的税金与管理费用。

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工程中,可以通过减少政府收取费用的方式,增加工程担保与保险的费用。从而在总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人们对于工程项目风险的费用投入。从而实现由市场本身对企业风险的损失进行承担与管理。通过有关部门的调查,我们可以知道企业向政府上交的税金与管理费用占每年总生产额的五分之一,但是对于企业项目风险管理投入的担保与保险费用确实极其欠缺。因此在削减了政府收取的税金与管理费用的同时,项目的管理者可以将这一部分的资金投入到项目风险管理中,从而构建出完善的,适用于我国实际国情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除此之外,政府也可以在对于建筑业投资的过程中,在支出中设定一部分的风险管理费用,从而促进项目风险管理的全面性。

(四)积极培育建筑工程保险以及工程担保市场。

笔者认为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并不仅仅依赖于政府或者是依赖于管理者,还可以展开第三方的介入,完善先进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因此培育建筑工程保险以及工程担保市场可以说是对于现今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之举。我国可以主要以银行为基础,运用遍及全国各地的营业网点以及雄厚的资金,开展建筑工程的保险业务,从而建立并完善现今对于工程项目风险的保险制度,与此同时需要对当前市场经济进行规范,从而有效的构建工程担保市场,让工程项目的管理者不会因为担心个人承担项目风险而不去开展新的工程项目。

(五)借鉴国外经验 ,建立处罚制度。

由于西方很多国家对工程项目风险的分析与管理的研究开展的比较早,所以具有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在对于工程项目进行分析与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同时构建处罚制度,例如对于工程建设中不进行年检、具有不道德现象的行为予以一定的处罚,杜绝由于企业自身的问题导致工程项目风险的增加以及难以管理。

(六)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切实的提高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水平首先需要提高企业对于风险的管理能力,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与此同时要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使企业风险管理制度形成一定规模。避免由于工程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与隐蔽性而造成的企业损失。企业目前需要做的,是加强收集有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能力,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于项目工程风险的管理。与此同时,为了避免企业过于注重经营 、生产 、管理等工作而忽视了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对于工程项目中出现的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风险,可以及时的评估其危害并进行最为适当的处理,减少因项目管理风险过大而造成企业的损失。

三、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中企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其管理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从企业的管理者、政府以及保险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对于工程项目中风险的完善管理。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

0引言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采取有效措施落实项目风险管理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是施工单位的重要目标和追求。但一些施工单位对这些问题不重视,制约工程质量和效益提高,需要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

1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技术

1.1风险识别的作用

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是指找出影响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因素,并识别出这些风险究竟有哪些基本特征和可能会对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是项目风险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项目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若不能准确地识别项目面临的潜在风险,就会失去处理这些风险的最佳时机。

1.2风险识别的内容

项目风险识别是一项贯穿于公路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项目风险管理工作。风险识别包括识别内在风险及外在风险。内在风险指公路工程项目工作组能加以控制和影响的风险,如人事任免和成本估计等。外在风险指超出公路项目工作组等控制力和影响力之外的风险,如市场转向或政府行为等。严格来说,任何能进行潜在问题识别的信息源都可用于风险识别。信息源有主观和客观两种。客观的信息源包括工程文档、计划分析、需求分析、技术性能评价等;主观信息源是基于有经验的专家的经验判断[1]。例如,在一个公路工程项目中究竟存在着何种风险,是项目工期风险、项目成本风险,还是项目质量风险;在一项项目风险中,究竟是有预警信息风险还是无预警信息风险;项目风险的存在会给整个工程项目带来何种影响,比如项目范围、项目工期、项目成本、项目质量等方面。

1.3分析风险的造成因素

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识别还应该识别和确认项目风险是何种因素造成的,是来自于项目内部因素还是来自于项目外部因素。通常来说,如果风险来自项目内部,项目组织或者项目团队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够对这些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例如,为了避免项目拖延时间,保证项目工程质量,可以通过项目成员的合理安排和项目资源的合理调配解决这些问题。但是,项目组织和团队难以实现对项目外部因素所造成的风险控制与管理,组织和团队对风险控制的影响比较小,难以发挥实际作用。但是,可以采取相应的规避方法和转移方法来实现对由外部因素造成的风险[2]。比如,项目建设需要的资源价格发生了很大变化,项目业主、项目客户或者是政府提出的项目变更计划都是属于外部因素,这种风险难以通过组织或者团队的努力去控制。

1.4了解风险给公路工程带来的威胁与机遇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包括损失和收益的可能性。因此,在识别项目风险的时候,需要全面地认识项目风险可能带来的威胁与机遇。一般来说,项目风险带来的威胁是一种负面的影响,会对整个项目产生不利影响,而项目风险带来的机遇则是一种正面影响,会对整个项目带来收益。在进行风险识别的时候,不仅要认识项目风险的威胁,还要认识项目风险的机遇,并对威胁与机遇转化的条件进行分析,在制定具体的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应对措施时,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尽可能消除项目风险带来的威胁,最大限度地利用项目风险带来的机遇。

2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技术

2.1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方法

一般来说,系统运行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风险识别。对相关的情况进行检测,对潜在的风险范围采取措施进行检测;②风险量化。对某件事情发生的概率进行确定,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效果;③风险影响评估和方案选择。对风险发生的后果进行定量的计算,并且为了预防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④风险处理计划。包括各种处理风险的方法,并制定具体的风险处理行动。对于上述这些步骤,在对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进行分析时,也可以以此为参考。众所周知,一般在风险分析中,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局限于任务风险的分析,这种方法对于项目风险分析具有积极的意义。风险分析的方法包括两种,既包括定性分析,又包括定量分析,而定量分析法是建立在定性分析法基础之上的。下面简要介绍两种风险分析法。

2.1.1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就目的来看,定性风险分析法主要是为了确定风险的来源,初步判断风险的严重程度,对风险有个基本了解。可以明显的知道,对风险进行初步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识别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而下面介绍的方法则用于定量的分析各种风险,知道风险源可能会对系统造成的损失,从而进一步判断系统风险的大小。

2.1.2定量风险分析方法

定量风险分析是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的,首先给出各个风险源的风险量化指标及其发生概率,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它们合成,得出系统风险的量化值。定量风险分析是基于定性风险分析基础上的数学处理过程。从该方法诞生到现在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演变,目前较为成熟的方法有PRA(概率风险评估),DPRA(动态风险概率评估)及仿真通用软件VERT(风险评审技术)等。PRA和DPRA都是在FTA分析基础上的量化,具有广泛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可靠性及运行系统风险分析领域内。如果对此稍作改造,便可将它在项目风险分析领域进行运用。分析的步骤为:①对项目研制过程中的困难环节进行识别,并找出风险源;②考察不同的风险源在项目研制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项目的风险源树;③对各风险源后果的大小进行识别,此外,还有必要识别风险概率;④对风险源进行组合,组合的方法有逻辑方法和数学方法,组合之后得到系统风险的度量。如果是用DPRA进行评估,还需要对他们之间在时间上的关系进行考虑[3]。

2.2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技术

2.2.1VERT技术

VERT是一种通用仿真软件,该软件为项目研制构造过程网络,能够将各种复杂的逻辑关系,抽象为时间、费用、性能的三元组的变化。网络模型在决策的时候可以运用,能够对时间、费用、性能等风险的关键性参数进行统筹与处理,实现多目标的最优化问题。通过丰富的节点逻辑功能,对一定的时间流、费用流和性能流流向相应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每一次的仿真运行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这些参数流在网络中按概率随机流向不同的部分,其经历的活动不同,产生的变化不尽相同,最后到某一个状态终止。用户通过多次仿真之后,通过节点收集到的各参数,对整个系统的情况进行了解,然后辅助决策,如果具有合理的网络结构,良好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数学关系,并且数据真实可靠,在实践中可以较好地模拟实际系统,对时间、费用、性能的分布进行很好的模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知道整个系统研制的风险。

2.2.2项目风险评价技术

项目风险评价是指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对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进行连续的辨识和分析,为有效地控制风险提供依据。风险评价通常也分为两个步骤:一是风险辨识;二是风险分析。项目风险评价是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前提,在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

3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应对技术

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处理手段主要包括风险控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三种类型。其中,项目风险控制是指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规避项目风险、消除项目风险,或采取应急措施将已经发生的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或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项目风险自留也是项目风险控制的处理手段之一,其前提在于通过对项目风险的评估,得出发生概率较小或者概率较大但风险损失较小或者概率与风险损失均较大但在预期范围或可接受的范围内[4]。与前两种措施相比,项目风险转移是更为有效的项目风险处理手段。比如,将项目转移给从事风险合并事务的专业保险公司或其他风险投资机构,这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且公平的转移手段。

4结语

整个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为有效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应该落实风险管理技术,严格按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并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从而降低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作者:孔维恒 单位:故城县交通运输局

参考文献:

[1]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篇10

引言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成败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近几年电力需求急速增加,电力负荷严重超载,出现的电力短缺以至于拉闸限电现象日趋频繁,对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形成很大障碍。

1电力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概述

辨识风险仅能从宏观上了解和识别风险,若要了解风险的准确情况和确切的根源,尚须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分析。风险分析是指应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处理不确定性的过程,其目的是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风险分析和评估是风险识别和决策之间联系的纽带,是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是风险管理的关键。

风险分析包括以下三个必不可少的主要步骤:

1.1采集数据

首先必须采集与所要分析的风险相关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从投资者或者承包商过去类似项目经验的历史记录中获得。所采集的数据必须是客观的,可统计的。某些情况下,直接的历史数据资料还不够充分,尚需主观评价,特别是那些对投资者来说在技术、商务和环境方面都比较新的项目,需要通过专家调查的方法获得具有经验性和专业知识的主观评价。

1.2完成风险分析模型

以已经得到的有关风险的信息为基础,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的结果给以明确的定量化。通常用概率来表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能的结果体现在项目的现金流上,用货币表示。

1.3对风险分析给出结论

在不同风险事件的不确定性己经模型化后,紧接着就要评价这些风险的全面影响。通过评价把不确定性与可能结果综合起来。

2电力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

分析与评估项目风险的最终目的是为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信息。风险管理者最关心的信息无疑是分析和评估的内容。因此,如果能做出准确风险评价,就能为项目的运行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便于项目管理人员采用合适的对策,加强风险管理,尽量减少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项目风险分析评价就是指项目管理人员对可能导致损失的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预测、识别、分析、评估的过程,并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是否能为项目主体所承受。

2.1电力工程项目风险分析评价目的

电力工程项目风险分析评价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工作。没有目标,项目风险分析评价工作就无从开展,只有通过目标,才能把握好项目风险分析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工程项目风险分析评价是考察项目中的风险程度是否在项目相关人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分析评价结果用于项目管理、风险控制等决策。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目标首先要与整个项目组的根本目标相一致,在此基础上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现实性。在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会受到众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必须注意目标的时空允许程度及边界条件。即在时间上,目标的确定要注意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目标可能实现的程度;在空间上,目标的确定要充分研究项目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可行性。

2)明确性。分析评价指标的含义必须明朗、具体,对约束条件也要有明确的规定。对项目风险评价有约束作用的主要因素包括: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外部的法律、制度、规章方面的限制性规定,有时候项目相关人的主观要求也构成一种条件约束。

3)综合性。对项目诸风险进行比较和评价,考虑各种不同风险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项目整体的综合风险。

4)层次化。应根据工程项目目标的重要程度,区分项目管理目标的主次。高层次的目标要不折不扣的完成,而低层次的则没有必要加以绝对限制。大型项目,还可以区分总目标与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从而构成有层次结构的项目风险管理目标体系。

5)定量化。尽可能地利用数量指标来分析评价结果。在项目风险分析评价过程中,有些评价指标本身就是一种数量指标,如成本、利润、回收率等,而有些指标是定性的,需要采用现代科学方法,使之尽量满足评价结果定量化的要求。因此,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科学的态度和战略的眼光。

上述目标只是从项目风险分析评价的现实意义出发所作的一般概括,这些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确定什么样的项目风险分析评价目标,受公司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众多相关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公司有着不同的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思想和不同的发展战略,因而项目风险分析评价目标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差异。容易发现,要同时实现上述所有目标是不可能的,而且各项目标之间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损失发生前与损失发生后的目标有时也要发生矛盾,甚至无法统一。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者认真协调各项目标之间的矛盾,确定目标之间的最佳组合,并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的性质,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保证实现最重要的目标。

2.2电力工程风险分析评价方法

风险分析评价方法有许多,常见的主要有调查和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敏感性分析法、蒙特卡罗模拟法、影响图法等。

(1)调查和专家打分法

调查和专家打分法是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分析方法。它的应用由两步组成:首先,辨识出某一特定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所有重要风险,列出风险调查表;其次,利用专家经验,对可能的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价,综合成整个项目风险。该方法适用于决策前期。这个时期往往缺乏项目具体的数据资料,主要依据专家经验和决策者的意向,得出的结论也不要求是资金方面的具体值,而是一种大致的程度值,它是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2)层次分析法

在工程风险分析中,层次分析法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易于理解的工程评价方法。一般都是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使用层次分析法来评价工程风险,它使风险管理者能在投标前就对拟建项目的风险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判断出工程项目的风险程度,以决定是否投标。工程风险的分析和评价是个主观、客观结论相结合的过程,而对某些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或子因素的评价也很难用定量数字来描述。层次分析法用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正好恰当地解决了这个困难。它处理问题的程序与管理者的思维程序、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相一致,并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即把整个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工作包,再逐一考虑每一个工作包的风险程度。在考虑过程中采用专家评判,并用定量原则检验这一评判的正确性,最后再综合成整个项目的风险,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结果,为管理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项目全过程中风险情况的机会,使其决策更为科学。

(3)模糊数学法

在经济评价过程中,有很多影响因素的性质和活动无法用数字来定量地描述。它们的结果也是含糊不定的,无法用单一的准则来评判。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学者L.A.Zadeh于1965年首次提出模糊集合的概念,对模糊行为和活动建立模型。工程项目中潜含的各种风险因素很大一部分很难以用数字来准确地加以定量描述,但都可以利用历史经验或专家知识,用语言生动地描述出它们的性质及其可能的影响结果。并且,现有的绝大多数风险分析模型都是基于需要数字的定量技术,而与风险分析相关的大部分信息很难用数字表示,却易于用文字或句子来描述,这种性质最适合于采用模糊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模糊数学把定性的问题巧妙地转化为定量描述,为工程管理和风险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4)蒙特卡罗模拟法

蒙特卡罗方法又称随机抽样技巧或统计试验方法,它是估计经济风险和工程风险常用的一种方法,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可以直接处理每一个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并把这种不确定性在成本方面的影响以概率分布的形式表示出来。可见,它是一种多元素变化分析方法,在该方法中所有的元素都同时受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另外,可以编制计算机软件来对模拟过程进行处理,大大节约了时间,该技术的难点在于对风险因素相关性的辨识与评价。

综上所述,每一种风险分析技术都有其特点,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特定的风险环境选择适用的风险分析方法;或者用多种风险分析方法分析所面临的风险,取长补短,以期对风险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可以看出,每一种工程风险分析技术的提出都是伴随着具体工程问题的出现和需要而产生的,都有它们的适应性和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被绝大多数国际承包商普遍采用的风险调查和打分法的优点在于方法简单、易懂、节约时间,并且适应性很强,但有时需要更精确的结果,该方法就难以奏效了。为了更系统地综合专家经验,更全面地看待项目总体风险,层次分析法被引入风险分析中来。这种方法有广泛的适用性,易懂易操作,不足之处在于它受计算规则的限制,不易于在复杂项目中应用。层次分析法将风险分析过程中主观、客观考虑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本质也是一种决策树方法。

在分析工程项目中风险因素的性质时,可以看出,有些风险因素难以定量化描述,只能用语言描述其性质和变化,而且有些风险因素的结果也是模糊、不确定的,没有统一的准则来评判。针对这一问题,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分析工程风险。这种方法的结论也没有得出项目风险程度的确切值,只能判断项目大致的风险度,用于决定是否投标。

3结束语

对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由于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评价问题涉及主观指标的综合评判问题,评价过程离不开专家的主观综合评判,因此,本文主要对工程项目风险分析评价问题的主观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评价法进行研究,使分析评价方法能够尽可能体现专家的意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