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经济发展的规律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2 16:06: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发展的规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济发展的规律

篇1

前言

进入21世纪,房地产行业蓬勃兴起,在解决人们住房需求的基础上,正发挥着对国民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已经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整合社会整体产业链条、促进生产交换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在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在部分区域形成了泡沫,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国家和政府的层面上,近些年出台了很多调控政策,这些政策有的不能够起到设计的效果,有的效果并不明显,客观地看,这些政策对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忽视是效果不佳的真正原因。为了挤去房地产经济中的泡沫,更好地促进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分析和研究。黑龙江省是老工业大省,但房地产经济由于起步较晚,加之我省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导致出现了各种特有的情况和问题,这使得研究者必须立足黑龙江房地产经济发展历史和经验,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房地产经济发展进行客观地了解,进而掌握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使其更好地为法治我省经济、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服务。应该立足于黑龙江省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实际,在说明房地产经济发展对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的前提下,对我省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展开深入地讨论和思考,确定影响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主要要素,探寻应用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促进我省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措施,以便为黑龙江省房地产政策决策者更好地运用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做好抑制房价泡沫、发展房地产经济,实现全省经济健康的发展。

1、房地产经济发展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价值

1.1 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经济促进作用

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经验我们不难发现,房地产的发展,就会带动家电行业、建材行业、装饰装修等等各个行业的发展,这样的带动效应可以拉动我省经济的快速增长。

1.2 房地产经济发展具有扩大内需的作用

通过房地产的消费,可以带动当前国内的内需,内需的增加有利于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发展,在产量链条上拉动了我省经济的增长。

1.3 房地产经济发展具有扩大就业的作用

房地产业是人员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对我省就业情况有了很大的缓解作用。此外,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吸纳就业人口,使我省的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

2、影响黑龙江省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主要要素

2.1 省内GDP的影响

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发展与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关联性,他们可以互相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人们的收入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这种状况下,人们的物质需求也会有所上升,对房地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房价稳步上涨。所以国民生产总值和房价是正相关的关系。

2.2 利率的影响

在房地产市场中,无论是利用房地产投机还是投资,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的,当银行的利率下降时,大量的企业或者是个人就会贷款然后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中,促进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反之,利率上涨,就会出现相反的状况。所以说利率的变化和房价是呈负相关的关系。

2.3 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也会在房屋上的投入也就会有所增长,在消费水平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房价上涨也可以在居民的消费能力范围之内。所以说消费水平和房价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

2.4 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当货币供应量下降时,房地产企业贷款难度增加,会引起房价下跌;而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贷款难度减小,就会引发房价上升。也就是说如果央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则房价会下跌;反之,则房价就上升。

3、促进黑龙江省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 加强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运用

要在政策上限制粗放型的房地产经济,努力使房地产经济向对资源集约利用的方向转变,尤其要提高对土地、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作好房地产发展中的科学规划,使房地产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进而带动我省经济健康增长。

3.2 调整房地产投资政策

保持房地产投资规模与宏观经济规模相适应,保持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比重,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理性化,使房地产投资开发牢固地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

3.3调整现有土地政策

避免以前出现的房地产交易暗箱操作的行为,保证交易的公开公平性,使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对于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房地产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对黑龙江省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进行了解和掌握。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房地产经济发展可以在客观上促进经济进步,但同时过快的房地产经济发展会产生我省房地产和其他行业的泡沫,这充分显示了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两面性,所以,我们应该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利用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规律,规范房地产的发展,使房地产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合理、科学和有序的状态下。由于我省房地产经济起步较晚,对于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资料相对匮乏,这必然会导致认知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困难性,希望同仁能够认清这一实际情况,在对我省房地产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更为全面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认知,以便指导实际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盛学永.房价收入比要与国情市情相适应[J].科技创新导报.2012(24).

[2]谭峻,赵妍.房价收入比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和全国整体数据的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2(09).

[3]谢洁玉,吴斌珍,李宏彬,郑思齐.中国城市房价与居民消费[J].金融研究.2012(06).

[4]易宪容.挤出房产泡沫让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J].IT时代周刊.2013(01).

篇2

现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进行说明。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发展很快,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场”。正是因为当时的英国和其他国家相比最为充分地具备了工业革命发生所需要的种种条件,所以工业革命就首先在英国发生了。而工业革命所需要的条件,通过上例,我们又可以把它初步概括为资本(资金)、技术、劳动力、资源、市场、政治环境条件六个要素,这实际上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具备的六大要素。但这一特征目前仅能看作“个例”,是否可称为“规律”,尚需做进一步的验证。

 

以美国为例,19世纪晚期,美国成为工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关于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教材是这样论述的:“美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西部领土的开发,为美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原料和更为广大的国内市场;源源而来的欧亚移民,不仅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必要的技术和经验;内战后的美国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涌入。这一切都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段话说明了美国这一时期经济快速发展有四点原因,对四点原因逐一提炼、简化,会发现,这里说的仍是六大要素,把它们按顺序排列出来,分别是资源、市场、劳动力、技术、政治环境、资本(资金)要素。

 

再看一个中国史的例子。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关于原因,教材是这样表述的:“究其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地主和富商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到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这一段文字分别说的是:国内市场狭小(农民贫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不足(资金用到买房置地上);国家政策(对内“重农抑商”,对外“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不仅使产品缺乏必要的国外市场,而且阻碍了中外文化技术的交流,从而不利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因此这里说的仍然是六大要素。

 

通过对以上诸多例子的分析,现在我们基本上可以认定,这六个方面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具备的六大要素,六大要素共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这是教材在对有关这一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时的规律。

 

为使大家对这一规律的认识和应用更具体、更明确,下面我们对六大要素分别作进一步的分析:

 

(1)政治环境要素,包括国内、国际两方面。一般而言,国内政治环境涉及到国家政权的性质、政策的倾向性、政策的连续性、政策与国情的适合程度、社会环境的稳定程度、国家统一与分裂状况以及国家力量的大小、强弱等方面。国际环境包括国家力量的大小、国家外交状况、周边环境以及国际形势的影响等。

 

(2)市场要素,包括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二者都受当时、当地消费习惯、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国外市场的有无与大小,与国家对外政策的倾向以及国力的大小都有关系。有些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有些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政策又分为友好的对外开放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两类。

 

(3)资源要素,一般而言,包括原料和燃料两大部分,主要涉及到二者的有无与多少的问题。

 

(4)技术要素,主要指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实际应用的程度。这又取决于多种因素(这一问题特别复杂,如19世纪晚期的英国与日本的技术状况)。

 

(5)资本要素,主要指资金的多少与资金的使用方向。无论是原料、燃料的购买,还是技术的开发(或引进)、推广,还是劳动力的雇佣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6)劳动力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数量的多少和素质的高低两个方面。从数量上看,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内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是一定的;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上看,科技越发达,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高。素质的高低又与教育的发展程度以及人们的行为习惯有关。

 

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规律,高考历史复习中,这一规律有助于大家对下列常见知识点的记忆,这一规律还有助于大家对以下知识点的理解:英国圈地运动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法国小农土地所有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什么说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等等。

 

篇3

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之“新”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实行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些论述都是真理。然而,有些地方或部门片面追求GDP 增长,把物质利益或财富、金钱的获得看作是发展的标志、政绩的标准,而无视在资源和环保上的代价,忘却了GDP 的增长是为了“人”。当前,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经济增长并没有消除贫困、失业和不公平现象,相反,却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冲突加剧,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当前,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加速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但这个“总体”实际是一个平均的概念,在这个平均的背后,还掩盖着许多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全面。也就是说,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不是建成了“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的小康社会。

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广大人民既应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有者,也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有者。所以,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发展指向:“以人为本”。也就是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最终目的。当然,“以人为本”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断言人的需要和利益是最高的,甚至是唯一有价值的和重要的,因此对非人类实体的关怀仅限于那些对人类有价值的实体。相反,“人本”意味着不“以神为本”,或“以自然神为本”;不“以官为本”,或“以上为本”、“以权为本”、“以管理为本”;不“以钱为本”,或“以生产为本”、“以GDP 为本”;也不“以大自然为本”,或“以生态为本”。可见,“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也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认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协调,人虽居于主导地位,是管理者,但决不意味着人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不守自然规律而随心所欲地驱使自然,安排自然,而要求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走信息化、生态化的新型工业化文明之路。因此,我们必须警惕人类中心主义滑入“绝对人类中心主义”,显然,“以人为本”体现了二者的平衡,体现着人们对发展问题的真理性把握的智慧。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之“维”

首先,“全面、协调”体现了“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事实表明,如果片面追求经济价值而不顾及其他,那么就必然会引起生态、社会等价值的流失和缺损。这是因为事物间存在普遍的物质(包括质量和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相互作用。就相互作用必然引起参与相互作用之事物的物质和信息结构的改变这一情景来看,凡是相互作用过程都必然会伴有价值关系发生,因为价值关系存在的范围、相互作用存在的范围与事物(包括物质的和信息)存在的范围具有同样的普遍性和广泛性,而世界更是作为普遍联系着的统一体存在的,也就是说,价值现象绝不仅仅存在于以人的世界为参照的主客体关系中,它乃是一切事物内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价值范畴重新界定,也就是价值是事物(物质、信息,包括信息的主观形态———精神)通过内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所实现的效应。实践已经表明,把价值存在的范围限定在以人的世界为参照的主客体关系的领域是一种片面的理论,仅仅在人的世界里无法找寻到解决全部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的答案,更不用说生态环境问题的答案。但不可否认,自然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与人和社会的价值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价值作用决不仅仅是单向的,而是双向或多向的,并且有正价值、负价值、中性价值之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把握各种价值关系,全面考虑各种发展中的价值因素,进而真正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科学发展的价值诉求。同时,我们还要协调各种价值关系,统筹各个方面的发展,力求实现正价值,避免产生负价值,以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总之,“全面、协调”发展的含义是强调在社会整体发展上,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价值的前提下,把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荣,维护生态平衡作为根本的价值尺度和目标之一。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制定各项重大政策和规划时,要始终注意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始终注意人、社会与自然关系中各种要素的协调发展,一切以促进“人—自然—社会”的统一和谐、全面发展为依归。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类对发展的真理把握的巨大进步。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过程,可以说是对时代所传递的人类发展安全的价值真理的认识过程。

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的存在、变化、发展的度与规律等本质规定的把握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这又是一个信息活动过程,它是对认识对象的“度”与规律等本质规定的信息度的把握。真理信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体,是实现了的信息的质与量之度的统一,是事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在实践中实现了的辩证统

一。时展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表明,在一定限度内,发展是对生存的完善和促进,但超过这一限度,发展就反过来构成了对生存的威胁。这个“度”既包括发展规模也包括发展速度,映射在自然界,就是地球生态系统吐故纳新、自我修复的能力范围,也就是生态阈值。生态阈值是客观存在的,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超越了生态阈值,就可能发生波及整个人类的灾难性后果,并且这个后果是不可逆的。

实践证明,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与仅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中心”的发展观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不可持续的发展既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更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发展的真理表明发展必须保持地球的负荷能力,保护地球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减缓非可再生资源的衰竭。总之,“可持续发展”表明了发展观对人类整体与长远生存安全的关切。

因此,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发展要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倡导人类福利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正,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生产,开展无害环境管理、发展循环经济等工作,这些都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真理对我们的实践要求。

三、“生态规律”:科学发展观之“度”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积极的、求实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发展观,它更加强调发展要“好”字当头,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发展的科学之度其实就是在发展进程中强调发展的生态伦理,遵循发展的生态规律。

质、量与度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纯粹的量的分割是有一个极限的,到了这个极限它就转化为质的差别”。〔1〕(P313)“在这些关节点上,运动的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相应物体的状态的质的变化,所以在这些关节点上,量转化为质。”〔1〕(P314)这是因为变化超出其限度,就会引起质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度是和规律范畴一样的范畴,认识了一事物的度也就是一定程度上认识、把握了规律。所以,对科学发展的生态规律之度的把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人们掌握真理的关键是一个在实践中把握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度”的问题。马克思深刻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2〕(P47)因此,人也要按照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时候,能够按照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并维护自然,在充当生产者的同时又具有维护者的主体地位。

正如彼得·弗莱布所说,科学家现在知道人与动物分离的断层并不像从前那样,任何对人的独特性的定义显然只是基于程度上的差别。这样,生态伦理要求我们自觉认识人的“度”在什么地方。所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重点,体现在对“生态伦理”的科学认识。

人之“度”要求我们敬畏自然。现在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已极其发达,人类已经具有了毁灭人类自身的能力,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许多人自然地产生了无须敬畏自然的思想,甚至有人蔑视自然。然而,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倡导敬畏自然。这是因为,在大自然面前未被我们人类探察和认知的领域太多了,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不可否认,对于无限的宇宙、自然,人及人类历史是有限、有“度”的,或者说人类掌握的真理永远是相对真理,在绝对真理面前,不能不有敬畏的前提。

然而,“敬畏自然”的“人之度”要求我们不能“回避”矛盾,更不是“无为”和“消极怠工”,而是一种“从义出发,利以义取”、“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态度,要节制和规范人类对自然开发利用的不当和失范行为。要求人们从整体上、本质上重新审视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复杂关系,树立新的价值观,以全新的生态思维方式,重新调整人类的行为模式和实践活动,促使人类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根源于、服从于生态环境系统,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有序、协调、健康、持续的发展。同时,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保护、尊重和发展生态,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

当前,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经过改革开放30 年的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我国的“三化”融合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面对信息化的发展历史机遇,我们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生态化三者的融合,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适合我国国情、加快实现和谐社会的历史选择。

总之,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理性认识,一个国家和地区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只有正确的意识被付诸生生不息的生活世界,才能真正变为创造世界的现实力量。为此,我们应该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认识,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从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新”、“维”、“度”。

篇4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154-02

中国城市化建设正处速发展阶段,2009年城市人口比例是46.6%,专家预计“十二五”期间会超过50%,社会结构由此将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以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在这种背景下让国人欢欣鼓舞,但城市化的发展如果没有建立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其结果将是可怕的,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化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经济运动的自然机制――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自然过程,或者明确说,是一种“自组织”过程,亦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只是人的作用在这里确实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我们在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应该以市场导向改革进程的,我们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应该是由民间力量或社区组织发动以市场诱导的自发并得到政府认可和支持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模式。

一、 发展城市化要遵循的经济规律

马克思早就发现和指出过,人类历史是一个城乡对立统一的历史,是由城市的产生,而后带来城乡差异的扩大,然后逐渐走向城乡融合,消灭城乡差别的过程。整个历史长河如此,工业化开始后引起的城市化过程的历史也是如此。大量观察的统计规律揭示出的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化过程基本可以划分成四个阶段: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第一阶段,是典型的城市化阶段,工业化迅猛发展,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农村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明显向城市集中,尤其是向大城市集中。

第二阶段,也就是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性质的扩散阶段,服务业不断发展,制造业从城市中心外迁,城市经济活动向城市郊区和边缘农村地区延伸。特别是随着私人轿车拥有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迁至郊区居住,分散性的特征很明显。

第三阶段,逆城市化,则是指导居民和企业离开大城市市中心,选择在中小城市居住和生活。随着城市中心人口的减少,产业的外迁,城市中心渐渐“衰败”。随之而来的,是政府针对性地出台措施对城市中心再开发,市中心因此得以复兴,也就完成了第四阶段――再城市化。

上述这条清晰的路径,我们不难发现城市化发展的首要依据是工业化发展程度,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伴侣。工业项目的选址决定城市性质和规模。工业项目及其配套产业需要越多,它所需要的城市容量也就越大。工业发展越快,城市发展随之越快。大、中、小城市之所以产生和分布,归根到底,是工业发展要素(技术、设备、劳动力和资金)聚集自然选择的结果。城市化发展另一个重要根据和条件就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它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后的必然要求。城市发展的第三个重要根据和条件是城市建设资金的积累,资金积累是建立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近期有些学者建议现在要大力推动城市化,因为城市化可经大力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这种观点其实是本末倒置,因为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表现形式和结果,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一相情愿地发展城市化的人们,常常不能如愿以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不足!而资金的积累也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不能像传说中的呼风唤雨那样获得,所以不能通过推动城市化来扩内需促增长。城市化不是简单的把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他们进入城市后要解决就业、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要依靠经济发展的情况加以解决,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增加原本就稀缺的公共资源的分配,公共资源的投入也得依靠该地区经济情况,如果不遵循经济客观规律,一味强调城市化对拉动内需的作用,那这种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超前于经济增长阶段,势必加大政府财政负担,城市公共资源的增加速度会远远滞后,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社会、环境等隐患。城市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制约条件:区位。区位硬条件是城市所在地区的资源、气候、地质等自然条件和以交通、通信为中心的人工自然条件的总和;区位软条件是城市所在地区政治、人文、历史条件,即软环境的总和。无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盲目开发,其结果可想而之。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以市场导向改革进程中新出现的由民间力量或社区组织发动并得到政府认可和支持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才是可持续性的。

二、以市场为导向自下而上城市化发展建议

自下而上的城市化不仅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换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意义上它属于宏观性的社会问题。同时,城市规划与发展中的某些方面如市政基础设施等属于自由市场供给失效的“公共产品”。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完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二元城市化并存的格局将走向市场机制下的一元城市化。自下而上城市化并不意味自由放任而是更强调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化的有序发展城市化,政府更多的工作是作出前瞻性的预见及其引导措施。在目前情况下,政府首先应当将自下而上城市化纳入中国发展的大框架之中,进行合理的引导,适当的调节,而不是任其自由发展。具体来说,政府的引导和调节应当体现如下几点:

1.民间行为与政府行为协调

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是一种诱致型制度创新,其基本发动主体是民间力量,然而作为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转换关键所在的城市化过程不能想象缺少政府行为的后果,过多或过少的政府干预都将直接影响到自下而上的城市化的发展。政府行为的介入是为了支持、引导和保证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形成城市良性发展自我强化的“路径依赖”,而不是抑制和干涉民间主体根据市场导向建城办厂投资的积极性。自下而上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主要体现为制定城镇发展政策和城镇发展规划,参与或监督征地、公共设施的开发、统一管理,力戒自下而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或“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改革陷阱”,以免损害自下而上城市化稳定发展和民间主体的利益与积极性。

2.就业目标与效益目标兼顾

就业问题是中国跨世纪的头号现实问题,20世纪80年代自下而上城市化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寻找就业门路的推力所致,因此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应当担负起吸收剩余劳动力主渠道的历史重任,在多数地区发展以吸收劳动力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非农产业为基础的农村城市化。与此同时,就业目标的实现不能以牺牲效益目标为代价,而应注重并追求自下而上城市化的总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不仅是保证自下而上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强城镇经济实力和长期劳动力吸收能力的要求。

3.外延的城市化与区域差异化的城市化相结合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基本上属于外延的城市化,即通过扩大现有城镇规模和建设新的城镇,推进城市化。在城市化发展明显滞后而后就业压力很大的条件下,外延的城市化不失为合理的选择。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城市化及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化十分显著,因而就各地区而言,应当根据本地区发展背景,在条件允可时,应注重现有城镇中加强科技投入,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城镇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经济效益较差是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另一现实问题,早日实现外延型城市化向区域差异化型城市化转变是自下而上城市化从根本上改变乡土特征和提高城镇经济辐射和扩散功能,增强城镇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必然选择。

4.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结合

城市化自然观强调重视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按客观规律办事,但并不认为在市场机制和客观规律面前人无所作为,恰恰相反,科学进步到今天,城市化进程到今天,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市场失灵、失效和失败的一面。所以,明智的态度和对策只能是把城市化自组织机制的两个方面(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很好结合起来,把这两把“双刃剑”同时操起来,取其利而避其弊。

总之,城市化要遵循经济客观发展规律,自下而上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参考文献:

[1]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2-3):100-163.

[2]牛文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1―2002)[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

[3]牛文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2―2003)[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篇5

关键词 身体素质 竞技体操 单杠技术 发展规律 分析介绍

竞技体操是我国体育项目当中一种综合实力比较强的体育项目。其中,单杠更是竞技体操项目当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我国在竞技体操单杠技术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我国的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那么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在近些年来发展规律到底如何呢?因此,本文则很有必要对我国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

一、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的影响因素

竞技体操单杠技术虽然在近些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多个方面的原因,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影响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的因素主要为:社会因素、训练因素、规则因素等三个方面。本小节将对这三个影响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的因素进行逐一的分析介绍。

(一)社会因素对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的影响

社会因素对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因为这种影响因素所涉及的范围比较的广并且难以得到解决。社会因素对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政治因素对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的影响。社会政治对竞技体操单杠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有利的,这主要是因为各个国家都非常清楚的认识与了解到,要想最大限度的发展本国的政治,那么就必须在发展本国政治的过程当中,同时使得竞技体育得到快速的发展。因此,各个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的政治,使得本国的竞技体育项目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第二,社会经济因素对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的影响。除了社会政治因素对竞技体操单杠技术有着深远的影响之外,社会的经济因素同时也对竞技体操单杠技术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竞技体操单杠技术要想获得充分快速的发展,那么必须得到国家以及当地体育部门经济方面的支持。

(二)训练因素对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的影响

除了社会因素对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影响之外,训练因素也对竞技体操单杠技术的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影响。训练因素对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训练管理因素对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的影响。这主要与竞技体操单杠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第二,竞赛制度管理因素对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的影响。竞赛管理制度制定是否严格以及制度是否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落实都对竞技体操单杠项目的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三,训练设施对竞技体操单杠发展的影响。第四,科研因素对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的影响。第五,反兴奋剂对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的影响。

二、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的分析介绍

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在进行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是盲目的进行发展的,而是遵循了一定的发展规律才得以发展的如此良好。竞技体操当那个技术发展的规律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在进行发展的过程当中所遵循的一般规律;第二,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在进行发展的过程当中所遵循的特殊规律。本小节将主要对一般规律以及特殊规律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介绍。

(一)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之一般规律

万物在发展以及演变的过程当中都需要遵循一般的规律来进行发展,而竞技体操单杠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也需要遵循万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过程当中所遵循的一般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律:第一,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所遵循的对立统一的规律;第二,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所遵循的质量互变规律;第三,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所遵循的肯定与否定的规律。上述三种规律是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如果竞技体操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违背上述三种一般的规律,那么竞技体操单杠技术的发展必然会走很多的弯路。

(二)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之特殊规律

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在进行发展的过程当中除了要遵循一般规律之外,还需要遵循一些比较特殊的规律。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在发展当中,只有将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充分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够发挥最好的效果。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所遵循的特殊规律主要有:第一,多种因素协同作用规律;第二,核心因素的主导规律;第三,周期性突变规律;第四,规则因素的导向规律。上述四个方面则是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所需要遵循的几种特殊规律。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过程当中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及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当中所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等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阐述。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在今后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那么我们必须对竞技体操单杠的相关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篇6

一、网络会计是网络经济的必然产物

网络是Internet/Intranet相互协同形成的开放式网络,它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更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开创了新的经济组织和经营方式,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交易方式。

首先,网络为生产经营提供了新的场所。对于企业来说,信息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对新技术和商务信息的捕获,是将这些技术与信息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过程。在网络经济环境中,企业可通过Internet/Intranet不断拓宽自己的生产经营场所,了解最大范围内的客户需求,从最大范围的供应商中挑选出最佳供应商,通过畅通于客户、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流,减少诸多中间环节,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进入市场,及时把握商机,不断提高和巩固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

其次,网络经济的兴起,还促使没有经营场地、没有物理实体、没有确切办公地点的虚拟企业出现。这些企业只要在 Internet的一个结点上租用一定的空间,经过认证,便可在网上接受订单,寻找货源并进行买卖活动。虚拟企业使传统企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

总之,网络经济环境为网络会计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网络会计也是财务会计发展的必然产物

互联网的出现,使社会的经济信息系统发生了重大变革。首先,商务成为网络时代的商业方式和企业生存形式;其次,企业经营和管理信息都以电子方式运行,实现数字化管理;第三,网上企业、网际企业、虚拟企业等新的企业系统开始出现,新的经济形态,如直接经济、网络经济等逐步形成。财务会计系统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受到了最直接和最深远的。

首先,会计数据的载体由纸张变为磁介质和光电介质载体。传统会计是以纸张作为会计数据的载体,在互联网络运行环境下,硬盘、内存、软磁盘、磁带等磁介质与光盘等光电介质成为财务数据的新载体。这种置换使得数据的记录、存储、传递由“机械形式”为“电磁形式”所取代,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诸多分类与再分类的技术环节,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再分类、再重组提供了无限的自由空间。

其次,会计数据处理工具由算盘、草稿纸变为高速运算的机,并且可以进行远程计算。在算盘和草稿纸时代,会计人员的精力主要用在会计数据的分类、分配、汇总、加计等简单劳动上。由于计算工具落后,数据处理速度慢,信息加工成本高,造成数据处理和信息生成的数量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严格约束。计算机的使用使得这一状况发生了巨大改变,而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数据处理、加工速度成千上万倍提高,不同人员、部门之间数据处理、加工的相互合作、信息共享不再受到空间范围的局限。这种改变使得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的深加工,注重信息的,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信息支持。

最后,会计信息输入输出模式由“慢速、单向”向“高速、双向”转变。手工会计的慢速、单向自不用说,而微机运用则提高了输入输出速度,局域网则使得双向输入输出成为可能,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使慢速、单向变为高速、双向,而且能适应网上交易的需要,实现适时数据的直接输入输出。

网络会计的发展及其特点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作为社会经济计量的支柱,从到形式总是体现着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风貌,它的不断发展标志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管理的进步。就信息文明对会计学科的影响以及互联网在会计领域的过程而言,网络会计发展史也经历了由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两次重大变革。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其出现是会计技术手段上的一次“革命。”会计电算化的到来,把会计人员从那种日夜埋头于抄写、计算、整理、汇总、核对等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可以腾出精力,逐渐由“核算型”会计转向“管理型”会计,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为整个管理规则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手工会计系统的纸张、笔墨、算盘已经被电子计算机所替代,但会计规则(如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并没有因为使用计算机而改变。因此,这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会计,而只能称作“手工会计系统的仿真”。

近一个时期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由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跨越到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实务工作、会计等方面进行全面发展,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作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其意义在于:它不再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的对现行会计规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变革。由此,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会计才真正形成。

与传统相比,会计具有更加广泛的核算,它不仅可以处理传统会计业务,还包括了单据处理和电子货币结算等网络经营业务。网络会计既是对传统会计的继承,又是对传统会计的,具有十分显著的特点:

首先,网络财务有着最小的并购成本。并购包含一系列工作,从前期的信息搜集到谈判或者股市交易,及后期的整合与营运,都要求企业必须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一个小小的失误则可能导致全盘皆输。而网络财务则能帮助企业以最小的成本构造出完美的并购方案。首先,通过网络财务,企业财务部门可随时了解并购对象及市场信息,并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并反馈给决策者,还可利用Internet了解并购对象的业务伙伴和竞争对手的信息,判断出其真正的价值,寻找出恰当的并购时机。

其次,网络财务有着最低的运营成本。网络财务使得企业的各个信息系统不再是一个信息孤岛,促进了信息集成,财务数据能动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经营成果,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使资源实现了最优配置,可以将企业甚至全社会的运营成本降至最低。

再次,网络财务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组织形式通常存在中间管理层次及人员过多、监控成本过高、运行效率较低等,而网络财务的出现,可以压缩企业组织的中间管理层次,有效地解决组织结构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网络财务具有远程处理和适时处理功能,可以实现数据传递的电子化和集中化,使网络资源高度共享,从根本上改变了财务、业务运作时间差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的滞后状况,从而使总部的远程监控和集中管理成为可能。

最后,网络财务能够实现财务管理集中化。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许多公司纷纷走向联合,企业兼并、收购、重组日益频繁,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巨型公司中,“自治”的子公司尤其对母公司构成威胁,特别是面对全球化经济中风云变幻的汇率波动,跨国公司愈来愈需要对其财务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避免分立的财务决策对企业整体业绩的。而这一切,在传统的单机和局域网环境下是很难办到的,常常会因为距离的限制而导致决策延迟和因资金调整不及时给企业造成损失。在财务管理日益国际化的今天,跨地区的公司可以通过网络财务对异地的分支机构实行集中的财务管理,将所有的财务活动从所有的营业单位(包括母公司)中抽走,由总部将其作为系统性的活动加以管理,而各分部可以远程查询其账目。这对资金管理一体化的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财务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升级和的普及,信息技术产品的更新,服务质量的改善,公用数据交换网络的建立和迅速发展,也都为网络财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首先,网络财务将朝着集成化、多元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第一,网络财务系统将会使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信息采集点都纳入到企业的信息网之中,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各个管理子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等)直接采集,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如银行、经销商等)相联结,绝大部分的业务信息能够实时转化,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从而使会计数据处理呈集成化之势;其次,经济社会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将会促使网络财务朝着搜集与提供信息多元化、处理信息多元化和提供信息空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第二,网络财务系统可以理解为一个由人、电子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而且更具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因此,它离不开与人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预测与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所以,网络财务系统不能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仿真型”或“傻瓜型”系统,而必须朝着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智能型”系统方向发展。

篇7

京车组织数目惊人

A:奥迪车友会、Acura车友会

B:BMW车友会,奔驰俱乐部、保时捷俱乐部、菠萝菠萝蜜、宝来车友会、毕加索车友会、奔腾车友会,奔奔车友会、比亚迪车友会

C:CRV俱乐部、CTS俱乐部

z:中华尊驰车会、致胜车友会

除26个英文字母排列以外,他们还有按照数字0~9排列的车友会:206俱乐部、307俱乐部,300C车友会、350Z车友会。

另外,其他大的门户网站内的汽车版块还有加起来数量能够接近三百个的各个车会,很响亮的比如“QQ小学”,“新奇军”……

再加上各个汽车企业论坛、社区论坛,专业越野论坛,甚至几个摄影论坛内的汽车分舵,所有这些和汽车有关的论坛数量超过500个。

北京虽然有320万辆汽车,其中私家车仅仅200万辆。对于200万辆汽车,500个论坛是否太多了呢?

旅行频繁却有点躁

以北京车友参与为主的各个面向全国的汽车论坛为例,每天都有大量的人访问浏览,每家论坛每周都有由个人牵头组织周末郊区的植树、烧烤、吃鱼、吃豆腐等很表面化、形式化的,以开车出游为出行方式的休闲旅行。每家论坛每月也都有少量“有一定旅行经验”的车友组织从北京出发的,前往河北海边、山东海边,华东省市、两广、两湖、西北某省的多日自驾游。原本他们还是网上的车友,但当他们的座驾驶离集合地点的时候,他们的身份已经演变成了汽车旅行者。每个论坛也都不乏一两个艺高人胆大的汽车旅行者,能够单车或者几车奔赴。新疆、东北国境等地。

如果8月份你恰好在北京,当你看到一个个贴着车标的车队浩浩荡荡仅仅开出50公里就停下来,在路边野餐,绝对不要羡慕他们。你看到的不是什么令人羡慕的汽车生活,只不过是还在模仿西方50年前的休闲方式。你看到的车队“腐败”地点也不是他们的行军营地,他们吃饱喝足后不会驾车奔赴大西北,而是集体调头打道回府。留守北京的西方人,有车没车的,反而喜欢每两周聚集起来,自驾或者打出租,前往北京郊区某几个福利机构,花时间陪那些智障的孩子玩三个小时,然后像下班一样回家。在他们脑子里,没有什么“志愿者”的概念,没有郊区旅游或者自驾旅游的概念,仅仅过了一个普通的周末而已,一切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这就是思维意识的巨大差别。不是说有车喜欢前往郊区的中国人都向西方人学习就正确了,而是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兴趣点和思维方式,比人家落后半个世纪。这个差距远远大于国外汽车质量和中国汽车质量的差距。不要认为大家现在都去过近郊某处一个儿童福利村就是已经开始拉近与西方的差距了,那种几十辆车呼啦就突然开进这些没爸没妈的孩子们的院子里,像救世主一样放下些文具,逗留不到半小时,就集体又呼啦发动汽车,奔赴远郊吃鱼的主战场。这种行为叫浮躁。

浮躁的氛围无法涌现出真正的严肃的汽车旅行者。当我们这些每周迷恋于郊区自驾的人开始从内心很平淡地关注北京的福利机构的时候,我们当中才能够有真正世界级的汽车旅行家。

所以,从这些现象(不是数据)来看,北京喜欢汽车的人基数很大,喜欢汽车旅行的人基数更大。仅仅北京这500家汽车分舵,阵势已经是相当吓人了。但至今,我们没能有一家车会能够在世界上有名,哪怕有人家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老甲壳虫车友会一半的名气。人家每年组织一次纵穿这三个国家的老甲壳虫汽车的拉力赛,无论是在马来半岛,还是部分西方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更不要说世界驰名的“巴黎北京老爷车自驾”了,人家的会员不过200辆车而已。

当然,我们有一些英雄。比如廖佳,何旭东等人。他们开车旅行、探险的行为,无论经历还是勇气,都不是一般人敢想像的,只有敬佩的份儿。他们的成长也都是花费了大量的个人积蓄,经过自己“家庭车友会”或者“社会车友会”的培养,才成长起来的。廖佳在开车旅行上的成长,如果有车友会培养的话,也就是她和她表妹两人的车友会而已。

汽车在国外已经出现了120年,国外汽车的普及也因为美国老福特开创了流水线生产而普及了80年。而在中国大陆,北京还算私家汽车发展得早的,也仅仅是从2003年非典前后,汽车才开始大量进入家庭。如果从数量和规模上再早计算几年,从跨世纪的2000年到现在,也才不过八年而已。一个城市,八年中涌现三到五个汽车旅行的专家或者英雄,其实已经很多了。如果非要从这些远行的英雄往前计算一个人,那么估计是明朝的徐霞客了,而且这人还不是北京的。中间的“断层”相当严重啊。

篇8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社会成员在获得生理和安全需要之后便考虑社交、知识和自我实现方面的需要。一个企业组织的信息行为除了符合上述信息化的行为定义外,其行为特征发端于组成成员的集体诉求,因此同样遵循这样一个需求规律。即在企业占有一定市场、形成较为稳定的经营环境之后便可望扩大自身影响、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信息技术(IT)的诞生促进了此类需求的发展,但这个过程体现了明显的阶段性和规律性。

(一)信息技术辅人律

人类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但自身生理机能存在一定的极限,例如听觉和视觉终究达不到“千里眼和顺风耳”的程度,所以,在对信息的存储和传递产生极度渴望的需求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被发明和发展出来。信息技术产生发展的目的是辅助人类从事各种活动,不管其诞生的形式如何曲折神奇,符合人类的需要是其存在的理由。目前的信息技术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每天产生的“新技术”令人眼花缭乱,但被人类认可、对各类组织有用的信息技术才符合发展规律,才能长久保持并完善。

(二)信息技术拟人律

符合“省力法则”是人类进化的规律和追求,从直立行走到语言产生再到思维器官的发展,无不体现了每一进化过程的“出力最小”的输出结果。再考察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同样表现为:延长和扩展人类各种信息器官的功能和“势力范围”来实现其“辅人作用”,该发展过程的逻辑流程与人类进化非常吻合,表现出高度的“拟人律”。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来看,从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的融合趋势,或者人类操作器件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均体现了“技术拟合人类”、“处理仿生大脑”的进化趋势。

(三)信息技术共生律

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动力来看是“辅人的”,从发展过程来看是“拟人的”,从发展的结果来看则是“共生的”。即,信息技术的产生、发展、运行等行为和过程与人类的行为息息相关,可以捕捉人类的格式化需求,在“辅人”和“拟人”的基础上,更多地模拟人类的行为和过程,甚至参与人的判断和思考。目前,信息技术在管理活动的应用,可以看作共生规律的具体表现,因此研究组织行为的特征和需求在较大程度上左右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四)信息技术倍增律

人类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在一种理性思维支配下开展的,狂热的技术背后往往是“成本效益”原则在发挥基础筛选作用。IT的倍增律即反映了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消耗资源与提供效能的巨大优势,其中“摩尔定律”、“迈特卡夫定律”恰当地抓住了这一发展实质,认为未来的人类活动可以借助IT手段,实现多数行为的“零成本”。随着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倍增定律内在的革命性力量,会在各类组织各类信息化行为中得到体现,同时对人类的信息技术应用活动产生启发和制约力。

上述发展规律可以借助信息化投资行为、路径选择行为和信息化效果之间的关系图来表示,本文暂称之为IPP模型,其含义和结构如图1所示。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对会计信息化的启示

无论从1494年巴却里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还是亨特里克森及利特尔顿的《会计学原理》(1963),均发出这样一个强烈信号,即计算技术是会计发展的基础,但技术的应用关键是会计活动结果的价值。

从信息技术发展史中体现出的四大定律可以看出,人类活动的自主选择与技术进步的路线图是吻合的,这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没有这个吻合度,人类活动就会走弯路,就会“事倍功半”,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化是组织信息化行为之一,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甚至整个社会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也应该按照“四大定律”的要求进行规划实施。

(一)会计信息化辅人律――以满足核算和管理需求为中心

企业信息化手段的扩展和影响的深入为会计信息化实现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据IDC(2009)统计,73%的企业构建了独立的网络运行系统,而大型企业几乎100%全覆盖。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引入、应用和扩展要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动力,包括基础信息核算和辅助决策的增值管理,避免当前不少企业在ERP系统上线或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中追求高投入、高技术含量,而忽视会计的基本功能或脱离企业的实际需求而过度关注系统功能的“丰富多彩”,这些做法违背了信息技术发展的“辅人律”。

(二)会计信息化拟人律――辅助高端决策科学化而非低端自动化

模拟人类活动的思维过程,发挥IT优势、规避人类主管的低效和失误是信息技术的比较优势,而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会计工作的承担者,表现出同样的规律和实质。在企业全面网络化和自动化的大背景下,该规律告诉我们,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实现管理过程和思维角度的拟人化和科学化,解决非结构化问题的流程和思路能够结合企业目标、市场环境,比较优势和风险点,从而得出非常规性解决方案。目前,多数企业实现了会计核算的自动化,但这只是达到了辅人律的要求,还需要向决策活动等高端的“思考过程”进化,从而实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功能的转换,最终达到知识化会计管理的人类思考过程的仿真目标。

(三)会计信息化共生律――构建管理系统的人机和谐模式

会计活动包括技术属性、政策属性、组织属性和社会属性等不同的要求尺度,在实现信息化过程中,应体现出会计工作的共性和特点,将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关系引入到信息化工程的各个环节,即建立一体化的人机共融模式,包括信息技术与会计规则、会计数据、企业目标、管理需求等运行环境和内容的融合,在ERP集成化运行环境下,更要强调人与技术、组织与系统的融合关系,将会计信息与其他子系统的接口和标准、系统界面和人机交互关系等固化到会计信息化的整个设计和运用过程中。

(四)会计信息化倍增律――克服技术依赖性、体现成本效益原则

单纯的技术进步并不等同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从某种程度上讲,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技术的倍增律反映了信息技术参与生活和管理活动之后的发展趋势,其所发挥的效用是倍增的乘数关系,其倍增周期符合摩尔定律和麦特卡夫准则,即该技术绝对效用的边际变化率是递增的,符合规模效用的规律和要求。目前,会计信息化的初期布局已基本完成,不少企业围绕AIS建立起了覆盖所有部门和业务的信息化平台,引入的信息技术也相当先进,比如建立在高速互联网上的B/S管理系统、包含闪速异地容灾功能的存储技术、具备数据挖掘和在线联机分析(OLAP)功能的智能决策系统等。但企业管理更多的是战略的规划、规则的制订和风险与机会的选择,依靠的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下的组织智慧。因此,技术的倍增律与系统的倍增律要协调布局、协调发展,避免凌驾于组织控制之上的技术依赖性倾向给管理带来风险。

三、会计信息化的路径选择

依据信息技术的演进规律,可以折射出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可行路径。本文在分析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提出AIS构建和发展的路径选择的几点建议,以便在与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融合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会计信息化从组织内部走向外部融合

传统财务会计一般强调企业内部的核算管理,但在拟人率和共生率的规律指导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必须走出企业组织边界,将组织内外的信息充分共享融合,借助广域网和宽带技术,将社会信息、市场信息、供应商和分销商信息等作为管理和应用对象,像管理决策的思维过程那样考虑信息,才能真正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效果。

(二)会计信息化从再造会计核算和融合专业判断开始

会计流程是管理流程的一个片断,虽然相对独立,可单独操作,但这种属性和规律越发模糊。在信息技术代替人工处理流程的信息化环境下,必须将会计信息整合到企业流程中去,在流程再造的过程中,体现会计的特色和共性。该流程的再造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将会计事项的确认环节前置到经济业务运营管理子系统之中;二是将会计核算和处理流程与企业其他子系统的信息处理一道整合为自动化过程,但该处理的逻辑算法和约束规则必须符合会计规范;三是会计决策等高端管理活动应尽量淡化“会计角色”充实“管理属性”,尤其是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等关键问题的定夺与监管。同时,会计专业判断能力应融合至信息化的过程和交付物,应将其确认过程固化到信息处理过程之中,克服人为判断的瓶颈和风险点,将内部控制的思想与流程处理思想一致化。

(三)会计信息化强调从“辅人”、“拟人”向“共生”与集成方向发展

技术沿革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由“工具性”向“思想性”渗透是技术进步的一般规律。IT首先作为信息加工工具辅助人们处理信息,进而作为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参与企业活动,最后会由技术性和拟人性向彻底影响组织行为发展,形成共享和一体化的信息化格局。早期的会计电算化是信息技术辅人律的体现,目前的会计信息化无论从组织渗透性还是决策依赖性等属性上考虑均可以划归为信息技术拟人律的应用,但信息化绝不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终极,向组织共生和大系统集成是IT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会计向组织融合,走向一体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9

本文所说的“成本”,指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不限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所谓成本化解,指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化解”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学问题,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提出。 

 

(一)实践角度 

不难想象,在原始条件下,人们无论怎么勤奋地劳动,其结果最多只能获得简单的生存资料,不可能达到现代的生活水平。这就是说,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其间存在着巨额经济成本。那么,这一巨额经济成本是怎样化解的?或许有人说,人是高级动物,不仅有体力能劳动,而且还有智慧可以发展科技,人类正是依靠科技不断进步才达到现代的生活水平。的确,科技能够提高劳动效率,因而可以化解经济成本。但是,原始人终日赤身****分散劳动,有什么条件和时间研究科技?此外,科技成果并不直接就是生活资料,原始人何来研究科技的动力?须知,人们从终日赤身****分散劳作到有科学研究,其间同样存在着巨额经济成本,那么这巨额成本又是怎样化解的?——于是,问题依然存在,只是换了形式。 

 

(二)理论角度   

大家知道,亚当·斯密提出了分工经济理论,研究了劳动生产力的改进问题。这实际上就是生产成本化解问题。事隔161年(1776—1937),科斯在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时发现了交易成本。显然,交易成本是与生产成本不同的另一种经济成本。就此,我们提问:第一,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是事隔161年才相继提出并加以研究的,可见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成本的问题不易,那么,这两种成本是否穷尽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成本?第二,生产成本、交易成本抑或还有其他成本,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由此可能发现怎样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三)比较角度 

科学史表明,仅凭人的感官不足以认识事物,理性计算才能发现更深刻的规律。物理学就有一个能量过程的计算问题,物理学家运用于探索原子系统,发现了一系列出乎经典物理学意料的全新过程和规律,创立了量子力学。经济学的“成本一收益”核算亦即成本化解过程的研究,相当于物理学的能量过程计算。因此,笔者预言,通过成本化解过程的研究,有望获得与量子力学相媲美的经济学成果。 

 

二、问题视野中的成本分类 

 

经验证明,提问方式决定着对事物的分类方式。本节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化解”问题为主线,找出可能解释经济社会发展成本化解过程所需要的成本分类。 

 

(一)生产成本及其化解途径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康芒斯的划分,所谓“生产”,仅指人对自然的活动,亦即人们为谋得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物质变换活动;由此,所谓“生产成本”,仅指人们为谋得物质生活资料进行物质变换而投入的劳动。此外,本文的目的是再现以往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由此探索发展规律,因此我们必须也只能从原始人开始。显然,对原始人来说,“进行物质变换而投入的劳动”,只能是赤身****而进行的分散劳动,没有分工没有交易,当然更没有物质资本。这就是说,对原始人来说,他们的经济活动只有生产活动,生产成本只是赤身****而进行的分散劳动。 

如前所述,原始人这种赤身****的分散劳动,最多只能谋得最简单的生存资料,不可能达到现代人的生活水平。那么,后来人类的生活水平是如何获得提高的呢?对此,亚当·斯密做了开创性探索,其名著《国富论》开篇就写道:“劳动生产力最大的改进……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接着,他用大量的事例证明了上述论点,并且在理论上分析了劳动分工其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原因。关于后者,他写道:“这种由于劳动分工而使同一数量的人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得到巨大的增长,是由于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劳动分工,使每一个人的业务降为某种简单的操作并成为终生的唯一职业,必然使熟练程度获得提高,从而使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得到巨大增长。第二,劳动分工,减少了劳动者从一种工作转向另一种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因而同样数量的劳动者在同样多的劳动时间中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量。第三,劳动分工,使劳动者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单一目标上,而不是分散在许多事物上,因而劳动者更有可能发现比较容易和比较迅捷地达到目的的方法,进而发明特定的劳动工具和机器;此外,劳动分工也包括一部分人从简单劳动中分化出来专门从事科学研究,而且科学研究本身也可因分工而获得快速发展;工具、机器的发明和科研的发展,将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劳动生产力。诚然,斯密说的是提高劳动生产力,但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另一面就是成本化解,因此,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可以视为第一个探索成本化解问题的理论。 

那么,分工化解生产成本的潜力到底有多大?是否有可能使人类从原始人的生活水平达到现代人的生活水平呢?对此,可作粗略的逻辑演算。

第一步,假设整个社会只有两个人,遵循上述斯密所揭示的规律,如果他们不分工,那么其产出各是1,社会总产出就是l+l=2;如果进行分工,劳动效率可获提高,那么社会总产出就不止是2,而是大于2,即有

1+1>2

第二步,对上述计算进行逻辑推论。如果整个社会有3个人且组成分工生产系统,那么,社会总’产出就不止是3,也不止是>3[既然1+1>2而不是1+l=2,那么(1+1>2)+1也就不能是一(>3)],而是>>3(可读为“远大于3”),即有

1+l+1>>3

于是,如果整个社会有m(m是任意自然数)个人且组成分工生产系统,那么,社会总产出就

因为上式中的m可以是任意自然数,因此上式表明:只要社会总人数m足够大且分工的层次可任意深化,那么,分工就可化解任意大的生产成本。诚然,分工层次不可能任意深化。但是,现实是直到今天最发达国家社会分工的深化过程仍未终止。由此证明:劳动分工可能化解巨额生产成本,从而使人从原始生活水平达到现代生活水平。

(二)交易成本及其化解途径

前面,我们从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证明劳动分工可能化解巨额生产成本,从而使人从原始生活水平达到现代生活水平。然而,这一结论只是逻辑上的,现实中并没有那么简单。1937年,科斯发表了《企业的性质》,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交易成本。后来的学者通过重温康芒斯关于“交易”概念一般化的论述,从而将“交易成本”的概念也一般化了。于是,经济活动就分成两个领域即“生产”和“交易”,而经济活动的普遍成本也分为两大类即“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因分工化解生产成本而生成,这是容易理解的。分工的特征和结果,可用一个字来概括:专(产品专门、资产专用、劳动者专业)。词典解释,“专”,指“集中在一件事上的”。人的活动“集中在一件事上”,就能熟能生巧,增强从事这件事的能力。因此,“专”就是“偏”、“强”,它的“强”是以“偏”(即以放弃“完整”和“独立”)为条件的。产品专门(到一定程度)便不能独立消费,资产专用(到一定程度)便不能独立使用,劳动者专业(到一定程度)便不能独立劳动。这就是说,分工必须以分工之间的协作配合为条件,否则分工不仅无利而且有害。然而,分工之间的协作配合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一种“专”必须与特定的另一(或几)“专”相匹配,而不能随意“拉郎配”,因此要完成特定的“专”与“专”之间的匹配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这成本就是交易成本。

那么,交易成本的量及其变化趋势怎样?显然,分工就是行业分隔。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此,容易想到,劳动者越多分工越深化,“行”与“行”之间的“山”就越多越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层山叠岭望而生畏。这就是说,随着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化,行业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行业之间的协作配合越来越难,因而需要的交易成本越来越大且其增大的趋势近乎无止境。本文第一节已经证明,分工可能化解生产成本,随着分工的深化,其化解生产成本的潜力越来越大,而且其增大的趋势近乎无止境。通过本节的讨论,我们又获得如下认识:分工所需要的交易将生成交易成本,随着分工的深化,其生成的交易成本越来越大,而且其增大的趋势同样无止境。这正是“没有免费午餐”,人类从分工可能化解的生产成本,又被协作可能生成的交易成本所抵销。正因为这样,我们不能不发出这样的感叹:分工是经济,爱你不容易!于是,又有如下结论:即使能够证明劳动分工可以化解生产成本,但仍不足以使人从原始生活水平达到现代生活水平。

那么,怎么办?天无绝人之路。在分工降低生产成本而协作增大交易成本的两难选择中,人类发明了交易组织。词典解释,“组织”是“按照一定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分工的特征在于“分”,而交易组织的特征则在于“合”。第一,交易组织是交易活动的中介,各成员可通过这一中介和获取分工、交易的信息,从而促成交易;第二,交易组织可压缩交易次数,交易有可能是同类多次,而有了交易组织则同类多次交易可一次进行;第三,交易组织可通过总结交流交易经验,发明简便高效的交易技术,制定交易规则,防范和制止交易欺诈,仲裁交易纠纷,监督交易的实施;第四,有了交易组织,交易本身还可继续分工,从而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交易效率。如此等等,这一切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交易成本。

(三)管理成本及其化解途径

管理成本指建立组织和维持组织过程的成本,它是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相区别的第三种相对独立的成本。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管理成本的内容,即管理成本是建立组织和维持组织过程的成本;二是管理成本的性质,即管理成本是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相区别的第三种相对独立的成本。前一要点大约无异议,无须多作解释;后一要点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已有理论相悖,需要多说几句。 毋庸置疑,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交易成本概念并将其一般化,拓展了经济学的视野,拉近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其意义是深远的。但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其一,学者们将“交易”与“生产”并列对应,将“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并列对应,有意无意给人以如下信息:交易与生产一样都是原生的经济活动,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一样都是原生的经济成本。这是值得商榷的。从本文前面的分析可知,只有生产活动才是原生的经济活动,而交易则是生产因分工而派生的(有了分工才需要也才有交易);因此,只有生产成本才是原生的经济成本,而交易成本则是生产成本的转化或替代。其二,学者们认为,交易成本是“利用制度的成本”,“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这给人以如下印象:交易成本是建立和维持组织过程的成本。这是不正确的。首先,人们建立组织,其目的在于化解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先在性是组织建立的逻辑前提,因此,就不能说交易成本是建立和维持组织过程的成本(或者说经济制度运行的费用)。其次,一般的,组织绩效即被组织化解的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也即建立和维持组织过程所花费的成本,是两个不相等的量,如果用同一个名词“交易成本”来称呼两个一般不相等的量,必定导致概念混淆,以致对组织过程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无法进行。再者,学者们否定或忽视管理成本的独立地位,其理由可能是:管理成本归根结底是交易成本(因此没有必要确立独立的管理成本)。但是,这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交易成本归根结底也是生产成本,于是,按照同样的逻辑也可以说不存在独立的交易成本,这样交易成本的理论也就成为多余的了。由此可见,否定管理成本相对独立的地位是行不通的。必须强调,认识到“交易成本是生产成本的转化”和“交易成本不是建立和维持组织过程的成本”是重要的,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发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化解系列,揭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本化解的完整过程和规律。

那么,管理成本的根源何在?任何组织的建立和维持运行都需要管理成本,即使将来实现社会大同,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因生产不足而导致的利益矛盾,这种成本依然存在,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成本将十分微小。然而,在现阶段管理成本绝对不可忽略。其原因可概括为三大疑难。其一,一致同意疑难。组织建立和健康运转的关键,是集中组织成员的偏好,确立组织一致同意的目标。然而,在分工协作必须通过交易(利益交换)才能实施的社会发展阶段,确立组织一致同意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组织强制(一部分人强制另一部分人)就不可避免,而组织强制需要大量的成本。其二,搭便车疑难。大家知道,组织运行需要管理制度,这在组织目标不能一致同意,需要采用强制手段实施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当然,如果组织全员自觉参与制度生产,制度生产成本尽管仍然需要,但可降低到最低限度(因为如果全员参与,那么收集制度生产所需要的信息就变得很容易)。但是,美国经济学家诺思发现,人们为了规避公共品生产中的个人成本,普遍存在“搭便车”现象,这就使得制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其三,监督疑难。对组织成员实施监督,是落实组织制度实现组织目标从而维持组织运行必不可少的举措。然而,监督的困难在于:监督者也需要监督;于是,可能产生监督系列无限倒退的逻辑困境——这就是监督疑难。监督疑难将使潜在的管理成本大得无法计量。

那么,管理成本能化解吗?如果能化解,其化解的途径又是什么?回答是肯定的,其化解的途径就是以各种文化(市场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知识的结晶,因而是组织目标不能一致同意情况下的组织目标孵化器和组织制度生产指示器。意识形态的建立,就如在组织中建立了一个磁场,从而使组织监督和控制变得容易。此外,意识形态的内容具有连续性和积累性,且具有利益外溢性(意识形态的效益不仅惠及意识形态的创立者)和成本内部化(意识形态的成本却仅由意识形态创立者承担)的特征。正因为此,意识形态成为化解管理成本的有效途径。

(四)意识形态成本

然而,意识形态的建立同样要花费成本。首先,意识形态的创造需要花费劳动;其次,经济利益集团化使意识形态的建立和替代过程充斥着矛盾和斗争,甚至需要通过残酷战争和政权更替才能实现;最后,意识形态对组织成员的监督和控制建立在成员自觉基础上,因而效率较低。这一切都可能成为意识形态成本的生成根源。

至此,我们已经知道有四种成本;且本文下面的讨论将证明,仅就成本化解的单一过程(不涉及过程的循环)来说,意识形态成本是最后一类相对独立的成本。因此,我们有结论:在“成本化解”的问题层面,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有且仅有四种,即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意识形态成本。确立上述四种成本相对独立的地位是重要的,由此前进,我们将会看到完整甚至是构造美妙的成本化解系统。

三、机器在成本化解中的特殊作用、成本化解循环链和组织生态竞争

完整甚至是构造美妙的成本化解系统,由成本化解循环链和组织生态及其竞争所构成。在汉语中,“组织”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其中的“集体”,可以指人的集体也可以指物的集体(例如机体中的器官)。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也可视为一种组织,机器也可视为一种组织,因为他(它)们都是以物为元素组成的集体。这样,上面所说的“组织生态”中的“组织”,就有两类三种:以人为元素的集体,我们称之为狭义的组织(下称“人类组织”);加上以物为元素的集体即人和机器,我们称之为广义的组织。

(一)机器在成本化解中的特殊作用

要说清成本化解循环链和组织生态及其竞争,必须先讨论机器及其在成本化解中的作用。机器是人类劳动的物化,它可替代人类体力和脑力劳动,这已经是人们的常识,用不着多说。本文要增加的新内容是:机器不仅可物化人类劳动,而且还可物化人类组织(物化企业,物化市场,甚至物化分工协作的整个社会);机器物化人类组织,对成本化解具有特殊的即其他组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机器可物化人类组织,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为说明劳动分工可提高效率,曾经列举了许多分工协作组织,例如,制针业的分工协作组织、打制钉子的分工协作组织。但是,后来这些分工协作组织都被一台相应的机器(制针机和制钉机)所取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416-417页也曾谈到“一台信封制造机”取代“信封手工工场”的情况。显然,如果没有制针业分工协作组织和打制钉子的分工协作组织,就没有后来的相应机器;如果没有“信封手工工场”,就没有后来的“信封制造机”。这就是说,后来的制针机、制钉机是对前在的制针和制钉分工协作组织的物化;后来的“信封制造机”是对前在的“信封手工工场”的物化。历史走到今天,机器不仅可物化简单的分工协作组织,甚至可以物化复杂的局部市场(如电子商务),物化庞大复杂的分工协作的世界社会(互联网)。可见,机器可以物化人类组织,这是一个日益明显和正在快速推进的事实。

机器物化人类组织,在成本化解问题上会带来什么结果?回答:机器物化组织,保存着组织分工协作对生产成本的节约,但并不继承分工协作所引起的交易成本(例如制针机各部件的配合协作并不需要交易成本)。也就是说,机器保存着人类分工协作的成果(分工协作产生的效率),而消解分工协作所生成的交易成本。诚然,制造机器也需要成本,但那已经是地地道道的生产成本——于是,成本化解的单一过程有了终端。由此,我们将看到成本从有到无这样一个奇妙的成本化解过程。

(二)成本化解循环链

奇妙的成本化解过程,就是成本化解循环链。

首先,从静态看,成本化解过程是一条链:生产成本一(分工协作化解部分生产成本但生成)交易成本一(交易组织化解部分交易成本但生成)管理成本一(意识形态化解部分管理成本但生成)意识形态成本_÷(机器化解上游过程中所有成本但生成)新的生产成本。诚然,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其“化解”的成本量与“生成”的成本量相比,逻辑上有三种可能,即有:

“化解”的成本量>“生成”的成本量;

“化解”的成本量=“生成”的成本量;

“化解”的成本量<“生成”的成本量。

然而,这毕竟显示了成本完全消解的可能性。

篇10

1. 引言

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在呼吁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理念相结合,促进资源的保护与循环利用。目前,循环经济正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旅游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最佳模式。

2. 循环经济的认识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旅游活动的进行有必要利用循环经济的原则指导各种旅游活动的进行,在旅游活动尤其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应尽量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系统地进行合理的资源规划,并有效考虑旅游资源以及环境的自我修复功能和各种资源及环境的资源化转化问题,从而促进旅游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应该利用智力资源产生的科技水平和旅游活动所带来的资金以对废弃旅游物品和环境资源进行重新规划开发,产生新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在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已经开始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其基本思想也正符合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改变旅游业“重开发、轻保护,重经营、轻管理”的传统模式,通过预防代替末端治理,强调各个环节全方位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是在循环经济理论下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3. 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桂林拥有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其旅游业发展奠定了丰富和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桂林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二次发展期后,桂林市旅游资源环境污染和破坏程度日益严重,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1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

桂林市的各级党委、政府都认识到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多种效益和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加大了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投入,但是部分县仍缺乏旅游总体规划的指导,对县域范围内的河流、洞穴,一般的水库(湖泊)盲目开发,开发效果令人失望,或一开始就失败,或只有短时间的兴旺就很快进入衰退时期。有的景区在地理上本是一个完整有机体,在规划和管理中却被生硬地分成两部分,缺乏整体的考虑和统一的规划,导致出现旅游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现象。

3.2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不强,存在建设性破坏现象

桂林的旅游资源优势在于风景资源,而桂林风景资源的主题是具有自然美的山水,但是,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有些景区内建造了一些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人造景点,对原有景观破坏较大,而且很多景区的环境卫生较差,废弃物到处乱丢。另外,有些开发程度较低的景区,由于交通不方便,影响了景区内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迫切心情与落后的基础设施形成的矛盾,已导致村民盲目的修路架桥,破坏了景区的自然景色;同时,由于村庄人口的增加,缺乏景区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指导,村民修建的民居建筑从景观、外形、体量、结构等存在着与传统的建筑风格不协调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传统建筑的景观。

3.3旅游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需进一步改善

由于桂林市国民经济建设总量偏低,旅游投资还显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薄弱。部分景区道路交通不畅,可进入性差。对桂林市区及十二县的景区交通情况调查表明:旅游景点交通状况好的占7.7%,状况较好的占15.4%,状况一般的76.9%。多数旅游景区通讯设备匮乏,旅游宣传经费短缺,促销乏力。

4. 循环经济理论下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4.1从企业层面

要求桂林市旅游景区的开发者、旅游饭店的经营者及其它旅游企业遵循循环经济的思想,以循环经济的理论来规范自己,将循环经济的“3R原则”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

从旅游企业长远发展来看,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最大化减少旅游资源的使用量,可以尽量减少或避免人类活动造成的对旅游资源的滥用和破坏,对旅游景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的干扰和破坏,从而保证旅游区的生态性和吸引力,同时也不断提高自身发展循环经济的能力。

旅游景区方面,旅游景区的管理者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降低景区污染物的排放;应考虑旅游景区的生态承受能力,尽量减少景区的生态成本投入;有针对性地编制旅游解说系统,加强游客对景区旅游资源的认识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引导规范游客和工作人员的行为符合循环经济模式,通过生态教育使旅游可持续观念深入人心。

4.2从政府层面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绿色管理体系,把绿色GDP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目前桂林衡量旅游发展的指标以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创汇水平、就业率等指标为主,并没有考虑自然界的投入贡献,没有考虑对生态环境的损失多少,从系统角度看这些指标具有片面性。有必要建立一套新的绿色指标评价体系,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等多角度、全方位来衡量桂林的旅游发展。针对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应理顺旅游业管理体制,加大主管机构的执法力度,加强旅游法规的完善,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绿色管理体系,确保旅游市场向旅游资源优化、管理现代化、环保增值方向发展。

4.3从社会层面

重视旅游可持续发展伦理教育,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理念的实现。社会层面要求桂林市政府、旅游管理者、公众共同参与旅游发展,倡导包括抵达桂林的游人、当地居民、旅游经营者的旅游可持续发展伦理教育,对桂林旅游业各相关利益团体进行环保教育。

通过社会舆论、行政力量、榜样感化和利益约束等手段,确保各利益团体按可持续发展要求,调整自身行为,以营造良好的伦理环境,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理念的实现。桂林市政府还应宏观调控旅游的发展,对公众进行生态教育,在公众中大力倡导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对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给予政策上的鼓励和扶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