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16:18: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环保新要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专项环保税会计处理目标
综观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学者们经过深入探讨提出了在中国进行环境税收改革的基本思路。然而,从税务会计的角度看,现行的环境税理论既没有着重提出专项环保税的设立并依据我国实际情况对此税种进行税制设计,更没有专项环保税会计处理方面的探讨。有学者提出了环境会计核算的整体思路,建立了初步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将现行的会计科目作了重大改变,新设了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等会计科目,应该说出发点是好的,但要将现有的整个会计体系做如此重大的改变,难度非常大,所要经历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如何依托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在核算方法上作一定调整的基础上较完整地进行专项环保税会计核算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简而言之,专项环保税会计处理目标是:在税收法规约束下,在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基础上,运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核算方法,对专项环保税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等税务活动的全过程中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以确保环保税款正确、及时地上缴。
二、专项环保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一)纳税会计主体
纳税会计主体与财务会计的会计主体有密切联系。会计主体是对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界定,会计主体拥有独立的、可供运用的资金并且独立核算以收补支,而纳税会计主体还必须是能够独立承担纳税义务的纳税人。作为环保税会计的一项基本前提,应侧重从会计主体的角度来理解纳税主体。只有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才能独立核算其应计量和缴纳的专项环保税。应特别指出的是每一纳税主体在从事自身活动的同时,不仅要与其他主体发生一定的经济关系,还可能对其他主体或社会的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现实生活中环境污染虽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但由于它难以通过交易价格确切反映,使得现有的会计体系对此无法确切反映,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使用者对特定主体环境信息的需求。因而专项环保税会计中的主体假设不仅要求纳税主体报告其自身的经济性,还应将其承担的环境责任和自身行为所导致的外部不经济等信息包括在内。
(二)持续经营
传统会计持续经营前提假设企业将继续存在下去,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清算解散,企业的各种资产将被正常耗用、出售。但该假设忽视了企业资源与生态人文环境资源的关系,忽视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环境资源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容易导致企业成本外化,收益内化,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眼前利益与未来利益失衡。因此,在专项环保税会计中应考虑将持续经营假设进行拓展,将其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战略能指导环保税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使用不枯竭,生态资源损耗不降级的基础上保证社会、经济持续不间断地发展。
(三)纳税会计期间
纳税会计期间是纳税期间与会计分期的合并,会计分期前提把会计主体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较短的经营期间,以便定期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与传统会计一致,专项环保税税务会计应该继续全面坚持该前提,分期确认、计量和核算环保税。从纳税期间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纳税会计期间是指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如果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的中间开业,或者由于改组、合并、破产关闭等原因,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限小足12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限为一个纳税年度。
(四)联合基础
联合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2006年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在进行专项环保税会计核算时大多也应以此为前提,凡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税金,不论款项是否付出,都作为当期的费用处理。但我国行政单位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处理经济业务,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因此,在专项环保税会计核算过程中应注意因会计主体不同而作一定的调整。
(五)多元计量
传统会计核算一般采用货币计量假设,多重计量形式是对货币计量假设的拓展,指环保税会计核算除采用货币单位外,还可同时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在非货币计量形式中包括实物计量、劳动计量和混合计量等,运用货币计量可以形成一些财务指标来揭示企业环境税收会计信息,运用非货币计量会形成实物指标、劳动指标、技术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总的来说,专项环保税会计的计量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货币计量为主,同时兼用实物单位,甚至文字说明等多种计量属性,以全面揭示纳税会计主体的环保税信息。
三、专项环保税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多方面息息相关。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也是会计人员从事税务会计工作的基本规则和指南。然而专项环保税会计又有其特殊性,应在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一)可以继承的信息质量要求
1.客观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与专项环保税相关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包括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明晰性。企业提供的专项环保税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专项环保税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谨慎性。企业对专项环保税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相关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7.及时性。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专项环保税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二)应有所创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合法性。税务会计是一门具有法律效力的特种专业会计,在进行专项环保税核算时,必须以税法为准绳,体现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的要求,其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确认应受到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制约,严格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被投诉的企业或服务:西门子冰箱
本人此前购买了型号为KM40FS20TI的西门子多门冰箱,生产日期为2013年8月8日。根据保修规定,冰箱在2016年7月25日出现故障不制冷时仍在三包期内。于是便通知西门子售后上门维修,售后次日更换电脑板后告知维修完毕。维修后冰箱制冷,但发现冰箱冷藏室温度过低。
8月6日,冰箱再次故障不制冷。售后次日上门维修,更换电脑板和操作模块。但我发现冰箱的冷藏室温度过低,放在冷藏室的蔬菜和鸡蛋均结冰炸裂。故在8月11日第三次致电售后,售后人员于次日上门维修,简单查看后解释为冰箱设置问题,称不要设置为节能模式,然后调整设置后离开。但这次维修后,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该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仍过低,鸡蛋结冰炸裂,冬瓜冻坏。于是8月14日我第四次致电售后,售后次日上门维修表示需送工厂返修,如未维修好,将协调做更换处理。8月20日售后将冰箱拖回工厂维修,10日后送回,但维修后的冰箱冷藏室温度依然过低。9月3日,售后再次上门,这次又更换了电脑板和操作模块并要求我再观察几天。9月7日,我发现放在冷藏室的鸡蛋又冻裂了,次日售后带来了冰箱性能测试仪检测,承认冰箱性能有问题。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对西门子售后非常失望。1、作为一款售价13000元的冰箱,其质量与售价不成正比; 2、冰箱出现故障后,售后连续6次上门维修、1次返厂维修都没有解决问题,造成本人生活上的诸多不便; 3、不能接受后来售后提出的“要么^续返厂维修,要么折旧6000元左右的费用更换新冰箱”的方案,并怀疑西门子售后的能力是否真的可以修好冰箱。
后来,我向第三方维权平台“消费保”进行投诉,寻求帮助,希望西门子能够给本人更换一台同型号同规格的新冰箱。最终在消费保的协调下,西门子给本人更换了新冰箱,我十分感谢消费保平台。
此外,相关的测试样本必须测试4种新的增塑剂:烷基邻苯二甲酸盐(di-c6-8-chain),烷基邻苯二甲酸盐(di-c7-11-chain),邻苯二甲酸盐(吡啶)(di-n-hexyl)和二(甲氧基)邻苯二甲酸盐。这些已列入国际环保纺织标准100。其总重量为0.1%,限值不变。
在类似的禁令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的框架内,已获认证的环保型生产单位,根据OEKO-TEX®标准1000,还需要完成检测壬基苯酚、壬基酚-(1-9)-乙氧基化物和辛基酚-(1-2)-乙氧基化物。它们未来也需要形成一个先决条件,即依据纺织环保标准100认证标准。
以下限值适用于4类产品:壬基苯酚100ppm,辛基酚100ppm,总壬基酚-(1-9)乙氧基化物含量1000ppm,总辛基酚-(1-2)乙氧基化物含量1000ppm。
为了检测启用已的最新标准,让所有公司在同等的时间框架内实施任何必要的生产调整,该更新标准只有过渡到2013年4月1日之后才能实施。这一规定不适用于经纺织环保标准1000认证的公司,原因是他们已受到相关标准的约束。其中,可萃取铬的限值设置为Ⅳ级,皮制品为10 mg/kg。该限定上述对应的最佳可用于技术纺织品市场,也作为没有造成任何毒理学风险时的参考。
除了新的测试参数之外,依据纺织环保标准控制测试的范围,该认证标准适用于全世界任何纤纺企业。近年来,约有18%的证书是经由国际纺织环保协会直接从公司的工作车间抽取样品进行测试合格后获得颁发。
新型的纺织环保标准100已进入贯彻实施阶段。依据国际纺织环保标准100,未来特殊产品也可依据其进行特殊检测,如帐篷、婴儿车、办公椅或帆布包。检测费用全部由国际环保纺织协会所属部门承担。与以往一样,所有产品供应商(制造商和进口商)都应依据REACH法规向客户提供相关信息和消费指引,即该产品包含的SVHC物质百分比是否大于0.1w/w。国际纺织环保标准100的新要求及最新的申请表格均可在网上下载获取,国内企业可向TESTEX代表处索取中文版本。
中图分类号: TK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船舶工业是为我国防科技建设、海洋航运以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相关产业提供动力装备的国家战略性产业。据统计,2011年中国国内造船完工量总数达766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9%,按载重吨计的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5.1%、52.2%、43.3%,其中船舶柴油机主机市场总额达到 800 亿元左右。船用柴油机是现代船舶的“心脏”,是各种类型船舶最重要的动力设备,广泛应用在船舶推进装置、船舶电站等系统中[1]。
船舶柴油机具有高效率、低能耗、功率范围大、易于维护等诸多优点[2],在船舶动力推进装置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与船舶柴油机的性能直接相关。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船舶工业对柴油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船舶柴油机正朝着高效率、低油耗、低污染、设备操作检修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1 国内外船舶柴油机现状综述
船舶柴油机是船舶配套设备的核心,是中国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世界造船重心向亚洲的转移,我国船舶柴油机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设计、生产和研发能力的单位,设计和制造出包括低、中和高速的多种船舶柴油机产品,个别产品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船舶柴油机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然而,我国船舶柴油机的发展并不能满足造船业整体发展的要求,国内柴油机生产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技术等诸多领域和国际先进的生产企业还存在差距。目前国产柴油机在我国造船业的配套比率不足40%,远远滞后于造船相关的其他产业。船舶柴油机已成为影响中国造船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国际上看,船舶低速柴油机仍然被欧洲船舶产业发达国家垄断,MAN B&W、WNS等著名公司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70%以上。近年来,国外产品通过采用新型喷油器、油泵、液压排气门、定压增压、高效涡轮增压器、燃油喷射智能控制等多种先进技术,使柴油机的单缸功率、机械强度、可靠性以及自动化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国外先进低速柴油机在燃油经济性、环境保护、智能控制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中速船舶柴油机技术性能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突破,特别是大缸径、大功率产品的研发,使柴油机在可靠性、使用寿命及超高增压等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提高柴油机的缸径比和压缩比,降低柴油机燃油消耗,使粘度较大的燃油使用成为可能,大大提升了中速柴油机的经济性。同时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喷射雾化质量,使柴油机的燃烧压力显著增大,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然而,作为使用最广泛的船舶柴油机产品,目前中国船舶中速柴油机技术依赖于国外,在电控共轨燃油喷射技术、有害气体排放控制等方面需要加大探索。
MTU、 Deutz、 MWM等公司的产品代表着世界船舶高速柴油机的先进水平。近年来,各制造商不断开发新型的大功率高速柴油机,通过共轨喷射等先进喷射技术以及增压系统和冷却系统的改进,降低了等有害气体的排放,能够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节能的要求。
2 船舶柴油机发展趋势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国在海洋环保等方面的新要求,船舶柴油机向着高可靠性、环保节能、自动化乃至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各国在船舶柴油机产品设计研发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提高柴油机长时间服役的可靠性;增强船舶柴油机的极压抗磨性、清净分散性;研究大幅提高燃烧压力和燃油喷射压力的新技术;开发满足日益严苛的废气排放标准的环保设备;探索满足燃油经济性的高效、高可靠性、低维修率的综合柴油机系统;研发减少综合运行成本的总能利用技术;船用柴油机操作和监控、检修等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其中既满足柴油机综合经济性,又满足环保要求的船用柴油机的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是各国船舶柴油机行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4-7]。
从船舶柴油机的生产上看,现代化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管理、生产组织方式对船舶柴油机的产品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增压度、超长冲程、劣质燃油的使用,使得柴油机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接近使用极限,产品稍有瑕疵将引起严重的问题。而先进机械铸造技术等先进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引入,流程再造、精细生产等先进科学的生产组织方式的推广,是保证船舶柴油机产品质量的必要条件。
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和柴油机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新要求,我国船舶柴油机制造业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争取早日赶超发达国家。首先要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创新能力。其次要抓住我国造船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加快兼并重组,通过收购海外品牌企业和设计公司等,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第三,引入吸收先进设计理念和管理理念,加快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周期。第四,注重人才培养,为船舶柴油机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3 结束语
我国造船总量屡创新高,船舶柴油机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国在海洋环保等方面的新要求,船舶柴油机的发展向着高可靠性、环保节能、设备操作检修自动化乃至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各国在船舶柴油机产品研发方面,开始从追求柴油机的可靠性、经济性向保证产品的节能环保性能的方向发展。可以将未来船舶柴油机产品研发的趋势总结为:以满足环保节能要求为中心,既满足柴油机综合经济性,又满足高可靠性的船用柴油机产品研发趋势。
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大范围的引入,使中国船舶柴油机的生产面临新挑战。为了保证船舶柴油机满足超高增压度、超长冲程、高效节能、智能化、高可靠性等方面的设计要求,船舶柴油机制造企业必须注重企业生产设备的更新和先进生产管理理念的推广,从而推动我国从船舶制造大国向船舶制造强国转变。
参考文献:
[1] 邱俊,闫晓伟.船用柴油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船电技术,2011(6):49-50,59.
[2]冯明志.船舶柴油机减排新形势与技术发展[J].上海造船,2009(4):34-37,41.
[3]方峰.船用柴油机的生产现状与发展[J].江苏船舶,2008(5):17-20.
[4]张锦华.现代船用中速柴油机的发展概况和展望[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3-35.
[5]李斌,马春郊.现代大型集装箱船的动力装置[J].世界海运,2003(5):40-41.
(1)合理合法性。环境恶化不仅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更是全世界各国必须共同面对的难题。消费者越发注重消费产品和服务对自身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人身和环境危害隐患的产品和服务受到直接的排斥。绿色贸易壁垒利用了这一合理的诉求,单方面过度地提高标准,并使之合法化和国际化。目前,全球已有150多个环保协定,而且发达国家一直致力于环保立法,企图为绿色贸易壁垒提供法律支撑。
(2)广泛隐藏性。绿色贸易壁垒渗透在生产准备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在形式上多样化。从单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上看非常合理,但各种标准约束汇聚后,便形成了一道贸易逾越的屏障。以环境保护和人类安全的名义,绿色贸易壁垒将贸易保护主义隐藏到公众普遍认同且呼声日渐高涨的话题中,这给贸易保护的识别和界定带来巨大的难度。加上各种环保标准和检测技术繁多复杂,出口国贸易发觉其贸易保护的本质。我国众多出口型企业在面对绿色贸易壁垒时,还不具备足够的技术实力和外部支持,往往在国际贸易中四处碰壁。
(3)动态时效性。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能力也随之提高。大众对自身安全及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向更广、更高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不断革新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绿色标准。此外,对于某些国家对外设置的绿色技术标准,会随着内外环保水平的逐渐平衡而消失。因此,只要相对落后的国家重视环保技术的发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绿色贸易壁垒的障碍。尽管如此,发达国家也有专门从事绿色贸易壁垒研究的组织和机构,他们会不断研究新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环保标准,从而保持绿色贸易壁垒的持续性。
2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及企业的影响包括在短期内会对对外贸易增速、企业经营状况产生影响,中长期则会影响国家或区域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短期来看,绿色贸易壁垒会对国际贸易收支平衡及外贸企业经营产生直接的冲击。首先,通过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可以实施合法化的贸易保护,通过市场准入、检验检疫、高额处罚等手段,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或服务的进口,而将自身具有较高环保水平的产品和服务推广到世界各地。这样一来,不仅保护了本国市场不受侵蚀,也成功引导国际市场消费风向朝着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方向发展。其次,环保标准的提高,必定需要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增加大量的投入,包括环保设备购置、技术引进、人才队伍建设等等。甚至某些绿色贸易壁垒还要求在劳动者权益保护或生产环境等方面提出歧视性的要求,致使原本依赖于廉价劳动力或资源的发展中国家,丢失了本就微薄的利润。长期来看,绿色贸易壁垒因其合理性,能够促使发展中国家不断提升生产技术、注重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保护。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和企业竞争力在绿色壁垒的促使下,实现转型升级。对于国家长期发展而言大有裨益,但经济发展受到冲击,也必然使得当代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冲击,例如失业率上升、生活成本提高等等。
3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
从绿色贸易壁垒的特性及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及企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加快提高本国企业绿色生产的能力。本质上看,绿色贸易壁垒尽管具有一定的歧视性,但在标准设定的国家来看,壁垒中的内容是能够实现的,同时,对于人类安全及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是具有合理性的。因此,本国企业必须首先解决自身的问题,即绿色生产能力落后对竞争力的制约影响。在国家层面,应当从产业规划和管控方面,严格控制落后产能和工艺,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革新,绿色生产;加强国内环保立法,促使企业转型升级。我国的许多国标和行业标准落后,及环保标准执行的不到位,导致国内企业无视环境保护及公众的生命安全,在绿色生产方面长期处于缺失的状态。今年来频繁爆发的群体性环境破坏及人身安全事件,都暴露出中国制造的危机。优化国内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加强绿色生产的立法与执法工作,才能促使国内企业快速提升环保生产的能力。同时,企业自身应逐渐建立绿色生产的管理体系,在业务层面进行渐进式的革新或转型。
第二,国家层面应快速应对国际标准的变化。国际绿色标准的制定一直被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被迫接受大量的绿色协议和标准。但随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影响力的提升,标准制定的话语权也不断加大。因此,我国必须与众多发展中国家一起,积极参与国际绿色标准的制定,在标准中合理地表达诉求,从而力求绿色标准符合国家间发展实情的差异。
对于当前重点工作,春节将至,__的各项工作任务仍十分繁重,我们__镇打破旧思维、旧方式,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按照方案要求,扎实开展好“冬季行动”工作,提前谋划好2016年各项工作,变冬闲、冬懒为冬干、冬忙。要积极排忧帮困,妥善安排好群众生产生活。要抓好安全维稳工作,认真开展稳定、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防控大排查、大整治,确保安全稳定工作万无一失。要认真安排好节日期间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突工作。要努力转变作风,确保务实节俭、文明过节,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坚决反对“”,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对于顶风违纪的行为要从严从重处理。
我们__镇的全体机关干部认真学习领会陈杰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正确认识环保工作的严峻形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入研究、主动适应环保工作的新常态,切实把环保综合整治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抓紧抓好。
一,要明确工作重点,按照方案要求、责任分工、工作步骤和整治时限安排,盯紧盯实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对土小企业、“三烧”等问题要网格化监管,看实看死,严防反弹。做到排查再排查、细致再细致,确保工作无死角、无遗漏。
二,要加强宣传,营造一种“见烟就问、见火就查”的氛围。各村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的形式,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不能焚烧秸秆、树叶和垃圾,形成一种常态,为我们美丽的__做出一份贡献。
各部门要根据《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第六阶段)》(环办[]3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与管理工作办法》(环办[]11号)以及复查迎检各项准备工作,认真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整改到位,及时解决群众集中反映的影响城市环境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持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确保我区顺利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查。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迎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合理有序的工作机制,研究部署复查迎检各阶段工作安排、协调推动各责任单位迎检工作、组织日常监督检查等。
实行复查迎检例会制度和督查制度。从今年月至复查工作结束,区环保局迎检办每月牵头召开一次例会,及时了解复查工作动态,交流各项迎检工作进展,查找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各阶段迎检工作安排,并适时将重大问题报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部署协调解决。区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例会制度,及时听取各责任部门迎检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各阶段工作安排,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并适时将重大进展报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区效能办、区监察局要组织对各责任单位复查迎检工作进行全面督查,确保政令畅通和责任落实。
三、落实责任分工
根据《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第六阶段)》(环办[]3号)要求和今年工作重点,结合我区实际,将年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迎检任务分解到各部门。(详见附件)
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根据考核指标体系要求与责任分工,对目前尚未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标要求的项目,要抓紧整改,保证在复检前达到考核要求。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2-0032-02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努力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特别是在当前构建低碳环保型社会的过程中,实行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目标的环境经营战略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钢铁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钢铁企业又是污染严重型企业,如何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施环境经营战略是摆在钢铁企业面前的重要任务,以确保钢铁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钢铁企业实施环境经营战略的必要性
1.1新时期带来的新要求
目前我国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2011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不少宏观调整政策,直接指向钢铁行业,诸如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产业布局调整等。钢铁业是工业领域众多高耗能产业中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国家制定了新的钢铁行业标准,公布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规定了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目标。可见,新时期下钢铁工业面临“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法律法规要求更加严格。国家旨在引导中国钢铁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形势迫使钢铁企业不得不实施环境经营战略。
1.2公众环保意识增强的新要求
很多钢铁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减少环境成本支出,不进行环境治理,直接把大量废弃物排放到企业外部,使当地居民蒙受了巨大的环境损失。过去由于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并没有深刻认识到污染后果的严重性,因此并没有引起公众的强烈关注。而现在,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明显增强,公众关注的环保范围不仅局限于产品本身是否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关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以及是否影响到居民的生活环境,一旦发生,就会受到公众的抵制和批判,甚至对企业提讼。因此对于那些不能很好履行环保责任的企业,公众会使其失去生存空间,最后因受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而无法发展。这种情况迫使企业不得不实施环境经营战略。
1.3钢铁企业自身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环境立法的不断加强,环境法规、条例的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要求钢铁企业达到的环境标准越来越高,能否达到这些环境标准的要求,成为关系到钢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而进行的废弃物处理,节省能源,减少污染物质排放量,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成本支出已成为企业的必要支出。环境保护支出并不单纯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负担,环保投资对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实际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实施环境经营战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强化企业的内部环境管理,加强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开发能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质资源消耗,既节约了材料成本,又可以降低污染和污染治理费用。在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性趋势,低碳发展已成全球共识的大背景下,钢铁企业必须认识到,要通过创建环境经营新体制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钢铁企业环境经营战略的基本对策
2.1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制定目标规划
树立绿色经营的指导思想,是钢铁企业实施环境经营战略的首要任务,即在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中,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谋求可持续发展作为必需和重要的因素予以考虑。[1]其次,钢铁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SWOT分析结果,制定环境经营的战略目标及规划,把企业各经营单位、各职能部门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发挥企业的整体功能。最后,落实环境经营规划措施。对钢铁企业原有组织系统进行调整,构建适合于绿色经营的组织系统,并通过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贯彻,使企业环境经营目标和规划真正得到落实。[2]
2.2建设绿色企业文化,培养全员绿色意识
环境经营战略的具体实施,需要建立能反映整个企业绿色经营意识的价值体系,包括企业的使命、经营思想、行为准则等,涉及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3]企业可通过内部刊物、宣传栏、网站、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实施环境经营战略相关理念的宣传与教育,营造一种“绿色”文化氛围,使全员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使企业上下形成一致的合力,共同为实施环境经营战略而努力。
2.3推行清洁生产模式,生产环保产品
清洁生产是钢铁企业环境经营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它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从能源和原材料的选择和投入、产品制造、产品产出和废弃物的排放,都做到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钢铁企业要实施环境经营战略,应大力推行清洁生产[4]。首先要加强节能技术的研发力量,不断引进新技术,加快各种节能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原有落后技术和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升级,淘汰产能低、污染严重的设备。其次,始终贯彻实施清洁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变单向的直线型产业链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型产业链,减少不合理消耗,提高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5][6]
2.4采用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确保实施效果
环境会计核算和环境报告对企业实施环境经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境会计核算不仅要求钢铁企业将为达到环保标准企业内部发生环境成本(主要包括环境污染预防成本和污染治理费用)纳入总成本费用中进行核算,还应当将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外部环境污染引发的清理费用支出和赔偿金支出,也列入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这样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做出全面和正确的评价。此外,企业实施环境经营,还需要通过环境报告书向相关机构和社会公众公布自己的环境经营业绩。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企业环境业绩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对企业经营活动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都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2.5实行绿色营销,树立企业绿色形象
绿色市场营销也是钢铁企业实施环境经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钢铁企业在产品的设计研发阶段,在材料的选择,产品的使用、回收等方面,做到省能源、省资源、易使用、易回收处理;创造绿色品牌,以高质量的绿色产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争取绿色认证和产品的绿色标志,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其次,钢铁企业应开展绿色促销活动。通过广告突出产品的绿色功能,通过绿色推销增加消费者的认知,通过媒体的评论文章、社会公益活动等绿色公关手段,树立企业绿色形象。[7]
3环境经营战略在钢铁企业中的实践
钢铁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钢铁工业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受资源、能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明显。本文以宝钢环境经营战略的实践为例进行阐释。宝钢于2009年提出环境经营的理念,并将“成为绿色产业的驱动者”作为愿景,依靠科技进步,开发节能、减排和低碳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展绿色经营,寻求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新型绿色产业,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宝钢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清洁工厂,是国内冶金行业首个通过ISO 14001认证的企业,堪称世界上最美丽的钢铁企业。
宝钢坚定不移地与各利益相关方共同打造绿色产业链。在生产过程中,将能源管理融入制造流、价值流、能源流和设备状态,动态分析环境,实施能耗源分级管理。制定《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工作计划》,对集团内20家企业的清洁生产进行审核,并启动CO2排放清单研究。强化环保管理区域责任制,开展钢渣堆场综合环境专项整治,构筑公司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实施《环境监测管理办法》,执行每日环境污染观测通报和每月环保问题分析制度。[8] 2010年由宝钢集团立项,国资委、国家财政部、国家会计学院共同参与开展了“环境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2011年5月,宝钢正式亮出我国钢铁行业第一份《绿色宣言》,[9]以及首批五大类主流产品的《环境声明》。同年,宝钢国内钢铁行业首个《绿色采购指南》,以提高寿命、降低消耗、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循环使用为原则,建立优先、限制及禁止采购目录,将更多绿色标准、绿色认证和绿色制造措施引入宝钢自身产品的生产流程,带动供应商改善自身管理,履行节能环保的社会责任。2012年6月宝钢《2011年社会责任报告》,报告首次对外完整地披露了宝钢环境经营的目标、内容和绩效,完整、客观地呈现宝钢2011年社会责任工作情况报告,并鼓励更多的子公司自己的社会责任报告,使报告真正成为与各利益相关方沟通的有效工具[10]。宝钢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确立了绿色产品技术营销的行动计划,即主动开展对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用户绿色采购基准的应对工作,建立环保评估工作流程和评价保障机制。[11]可见,宝钢多年来实施“环境经营”战略已逐见成效,它在此领域的前沿探索已逐步迈入国际同行先进之列。
宝钢在生产经营中均实施了环境经营战略,在各个环节始终贯彻“绿色”的理念,不仅拓展了企业生存空间,并通过这种差异化战略,领先于同行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4结论
我国的多数钢铁企业仍处于受制于环保压力、被动性地开始污染治理的阶段;少数钢铁企业已经开始步入环境经营的起步阶段,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性趋势,低碳发展已成全球共识的大背景下,要从长远角度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2]钢铁企业要紧紧抓住低碳发展机遇,推进企业实施环境经营战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提升钢铁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俊峰,刘建华.浅谈企业绿色管理战略[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5(1):24-26.
[2]陈雪莲,傅秋生.低碳经济下钢铁企业环境经营战略研究[J].上海节能,2010(11):23-25.
[3]朱晓林,唐丽丽.钢铁企业环境经营战略的实施[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33(6):584-588.
[4]李静江.企业绿色经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5-197.
[5]王浩,朱晓林.我国钢铁企业的环境经营策略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23-25.
[6]高宏适.新日铁公司减轻环境负荷对策进展[N].世界金属导报(节能环保),2011-01-04(22).
[7]凌茜.绿色营销——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J].营销策略,2012(7):18-19.
[8]宝钢集团有限公司[DB/OL].http:///group/index.asp.
[9]杨伟中.宝钢股份钢铁业首份“绿色宣言”[N].上海证券报,2011-05-25(F10).
在非禁即入、审批后置的新要求下,环保部门又将如何做好改革后的环境监管,做到“宽进严管”“放而不乱”?
近日,记者来到素有“工业之都”之称、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的东莞,一探究竟。
改革:豁免+备案,省时又省事
“这次来是为分厂办理环评手续,资料都在网上提交,才一个星期就办好了,整个过程只来了环保局两次。”
在环保局办事窗口,某五金模具厂负责人万先生告诉记者,上一次办环评,一套程序走下来花了不少时间,审批中发现缺少一个文件,又临时补办一个文件。
让万先生感到省时又省事的是,东莞环评改革带来了提速增效。2012年4月,东莞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事登记改革试点”。根据东莞“商事登记改革”要求,所有环保审批事项一律从工商登记注册前置改为后置。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东莞市环保局不退缩、不埋怨,主动与工商部门沟通对接,先后出台了《东莞市环保系统商事登记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东莞市环境保护局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实施细则》,全面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
取消预审环节、实行分级分类审批、试行豁免及备案管理、简化环评形式内容、实行差别化准入、公开环评审批信息、试点环保前端服务、推行网上环评审批、压缩审批办结时限、全面开放环评市场……两年多来,伴随全市商事登记改革推进,东莞环保部门也不失时机地推出和完善各项环评改革举措,无一不以提高效率、“利好”大众为目标。
“其中,环评豁免与备案管理制度当属重头戏。”据东莞市环保局相关人员介绍,2014年4月,市环保局制定了《关于试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豁免审批及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的通知》,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没有明确规定,且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不存在噪声废气扰民、没有明显污染物排放或造成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试行环评豁免审批管理。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部分非工业类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由审批制改革为备案制,建设单位可通过网上申报或窗口办理两种方式进行备案,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
环评豁免与备案管理制度,是否真正为企业带来便利?记者在大朗镇一家名为“炎祥服饰”的服装加工厂看到,在不到15平米的房间内,2名工人正用蒸汽熨斗烫熨衣服,另有2名工人分别负责挑拣线头和打包装箱。环保分局随行人员告诉记者,工厂位于园区内,主要污染物就是些线头,不产生噪声、废水、废气。根据豁免与备案管理名录,这间工厂就属于备案管理对象,只要填张环评备案表即可。
对此,专家评论,东莞的环评豁免与备案管理制度,是对市场壁垒和各种“路障”实施“减法”,为企业的市场空间、政府的行政效率做“加法”。一“减”一“加”的背后,彰显了东莞市环保部门锐意改革、自我加压的勇气,蕴含了因时制宜、与时俱进的智慧。
统计显示,在此次环评改革过程中,东莞累计取消行政审批13项,调整6项审批项目为服务性项目,审批事项压减率达68.4%。此外,市环保局进一步简政放权下放审批权限,将全部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部分报告表项目和部分报告书项目下放镇街、园区环保分局审批,下放率达到90%以上。
应对:服务+监管,尽心又尽力
要不是“炎祥服饰”的老板亲口说出,记者真不敢相信,即使那份环评备案表,还是大朗镇环保分局工作人员送上门来的。
“从管理到服务,角色变化了,工作更多了,责任更重了。”东莞市环保局大朗分局审批股股长阿峰笑言,现在更加体会到“公仆”的意义。
在大朗环保分局审批股办公室,记者看到两名女同志正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面前的电脑,显示器上密密麻麻的“爬满”了刚从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上领取的商事登记信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枯燥”的工作,炼就了她们的“火眼金睛”。从这些“海量”信息中逐一甄别,确定企业是否需要和应该办理哪些环评手续,然后填写“环评业务办理告知书”并寄出。
令记者疑惑的是,难道审批股仅有2名女同志?原来,其余6名男同志,都奔往各家企业,现场检查与办工。“他们比我们还辛苦!”
为填补环保后置可能带来的“真空”,根据《东莞市环保系统商事登记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各镇环保分局要做好业务办理告知和后续跟踪督办工作。
凡需履行环保审批手续的,在提取信息后5个工作日内,通过挂号信或主动上门等形式,向企业发出“环保业务办理告知书”。在提取信息后15个工作日内,派人到现场督促、指导企业办理相关环保审批手续,落实环保“三同时”要求。鼓励各环保分局对符合环评要求的项目,现场直接办理相关审批(验收)手续。
为促使各环保分局及时做好服务监管工作,东莞市环保局还建立了商改工作通报机制,每月一通报,对连续三个月排名倒数3名的分局,由纪检部门约谈其主要负责人。此外,东莞还在凤岗镇和大岭山镇试点开展了“环保前端服务”。由环保审批业务人员在工商部门办事服务中心驻点办公,现场为企业、群众提供环保指导和审批服务。
据悉,自启动商改工作以来,截至2014年9月,东莞市环保系统共从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上领取商事登记信息238334条,经核实需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商事主体共32687个,随后各地环保部门逐一送发环保业务办理告知书,推动完成审批项目27645个,审批率高达84.57%。
在做好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根据《东莞市环保系统商事登记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危险废物综合经营、危险废物收集经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娱乐场所经营等四大行业实行属地监督管理,各环保分局在获取企业商事登记信息后,须突出加强监督管理、一抓到底,确保商事主体尽快申领许可资格,对未取得审批就从事需许可经营项目活动的,必须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据统计,2014年1至9月,东莞市环保系统累计发出行政命令1141宗、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983宗,处罚环境违法行为1441宗、罚款4590万余元,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环境执法监管的及时跟进,环境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为各项改革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思考:诚信+法治,利政又利民
简政放权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大势所趋。如何围绕中心,适应形势,将这件好事做好,对于各政府部门工作来说都是一场不小的挑战!
“也许国人都愿做老板,每天都有许多注册的。”据阿峰介绍,今年第一季度,大朗分局共从环保、工商信息共享平台上领取企业工商登记信息1803条。“其中,经初步甄别需要办理环保手续企业729家,每家企业都要逐一上门核实,每天平均十几家。相比巨大的工作量,工作人员数量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经常是放弃周末、节假日休息时间才能完成任务。”
“与国外相比,国内市场诚信环境有时也是问题。”据介绍,有些企业在注册登记时填报信息不清楚,包括地址都不详细,甚至个别就是“皮包”公司,让监管人员颇费周折。
“苦点累点还无所谓,最担心的是个别注册企业挂羊头卖狗肉,从事重污染行业。”阿峰认为,环保有其特殊性,污染容易治理难,有些污染损害甚至是不可逆的,如电镀等重金属或危废行业。“虽然我们有事后监管执法等弥补措施,但对环境的损害已造成。而且企业同样也受损,巨大的投入因为被迫关闭可能打水瓢!所以,企业为了自己,在投资前应主动咨询相关部门。”
对于上述问题,东莞市环保局相关领导表示,当前环保是政府重点提供的公共服务内容之一,希望各镇能增加环保人员;另一方面,各地环保分局要按照建立“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市场监管体系的目标要求,创新思路和举措,建立规范、高效、管用的环保监管工作机制。
比如充分调动村级监管力量。据悉,为做好大量的商事主体后续监管工作,市环保局制订了《东莞市村级环保协管员管理办法》。各环保分局在具体工作中,可结合自身实际,发动村级环保协管员参与到现场核实、政策宣传、跟踪督办等后续监管工作中,充分发挥协管员就近监管的作用,减轻环保分局监管压力。目前,各环保分局均建立了辖区内的协管员队伍。
积极发挥中介组织作用,鼓励、支持发展环保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开展环保业务咨询、代办等业务,充分发挥环保中介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促进环保产业市场的繁荣发展,创新社会管理。“但是,必须严格遵守商业保密有关规定,不得向中介机构提供企业信息,不得委托中介机构以环保部门的名义招揽业务,不得设置任何有违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定,充分保障企业的自主选择权。”该负责人强调道。
加强环保信用监管。据介绍,东莞在全面执行国家环保部等部委制定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加强企业信用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环保经营异常名录、退出、分类监管、黑名单等四项信用约束管理制度,分类加强商事主体环保监管。
1.1缺乏专业管理人员或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足,对相关要求的学习不够,对法律法规及上级公司管理要求的理解、掌握不够,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环保管理制度、台帐等不完善,环保基础管理薄弱。
1.2是对推进污染防治相关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污染防治工作的研究思考和探索不多,资金投入不足,工作开展缺乏支持和动力,长期易造成相关工作滞后和较为被动。
1.3是监管要求趋严,企业内协同配合的要求较高,人员配备不足,岗位人员变动大,工作连续性不够,具体工作繁杂,易出现问题。
2强化铜冶炼企业环保管理的实践和探索
2.1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强化环保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环保规章制度和标准,细化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完善公司及企业环保管理体系,并组织企业落实;强化环保监督管理,充实专业力量,明确岗位责任,不断提高企业环保管理水平;严格实施企业法人环保责任制,将环保绩效纳入各级领导任期内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做好目标、指标的分解,加大考核力度,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制,确保责任、措施、投入到位;进一步加大环保监督检查力度,规范采选冶炼过程、建筑施工等的环境行为,对环保管理工作不到位、污染环境问题突出、破坏生态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确保有关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2.2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一方面推进清洁生产,源头防治环境污染。严格执行冶金、有色、危化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清洁生产相关标准,加快现有污染源的治理,通过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管理等措施,在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减少企业废水排放量。以先进实用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好冶金废渣、废水、尾矿等综合利用,促进再生资源的高效、集约化使用。另一方面,加大工业废气治理,提高脱硫效率。实施烟气脱硫工程,确保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时加大对环保设施运行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再就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推进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围绕提高“废水”综合回收利用水平开展工作,从源头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2.3强化固体废物治理及危险废物管理。加强工业固体废物防治。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推广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促进企业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加强固体废物源头控制和全过程监控管理,逐步建立综合利用与安全处置相结合的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体系,提高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严格落实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转移联单制度和经营许可证制度,加快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办理,强化危险废物的管理,确保处置过程依法依规,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加强各环节的登记运转工作,对处置不合规的要限期进行整改,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2.4全面提升保障能力,防范环境风险。一方面加强污染源管理,提高污染防治及减排工作科技支撑能力。重视排污申报登记、监测及排污许可等工作,及时依法申报登记,及时委托监测,掌握排污规律,加强各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另一方面就是强化环保管理人员建设,尤其是各企业基层专职环保队伍建设,做到环保工作有专职负责。适应环保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建立环保人才梯队,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履职能力,为企业环保工作提供保障。最后,立足于环境风险防范要求,全面加强环境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公司及所属企业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应急机构,加强环境安全应急人员培训、物资储备,加快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备案,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环境应急演练,有效防范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