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教学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3 16:18: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安全教育教学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安全教育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体育教学;安全问题;影响因素

0引言

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激烈性和竞技性,难免会因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对学生和家庭造成巨大伤害,也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一系列麻烦,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从教育学的视角来说,教学的主导因素是教师,主体因素是学生,主要场所是校园场地和课堂环境,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研究,可以从学生因素、体育教师因素、学校因素等方面来探讨。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提出确实可行的建议、解决方案,消除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对普通高校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学生、教师、学校管理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生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安全知识缺乏;身体素质下降、心理承受力较弱;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缺乏,体育教师上课不认真,责任心不强;场地、器材均存有隐患;由于地理因素的原因,还有不良气候的影响;学校的安全管理不完善,教师的在课堂管理也存在问题。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下: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和体育安全知识的培训;体育教师要合理的组织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学校主管部门要增加体育经费投入,保障体育教学的需要;定期对体育场地、器材进行检修,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建立专门的安全机构,加强体育教学的监督、检査和评价;完善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制度;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处理体育意外伤害的步骤,具有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意外保险,是化解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风险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减少事故对学校的干扰和影响。

1高校体育教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1学生因素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因素是首先需要考虑的主体因素。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学习态度、安全行为习惯等方面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学生因素。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是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因素。伴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逐年提高,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并没有随之上升,反而出现了有所下将的趋势。相关研究表明,不合理的作息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缺乏体育锻炼,这些都导致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加之学习任务繁重、睡眠时间不足,因此一些学生发生了运动损伤。学生容易在思想上出现麻痹大意的情况。有些学生认为体育课和专业课不一样,专业课要受到课堂纪律的束缚,而体育课可以轻轻松松拿到学分。但是体育课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有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有它特有的教学规律和特点,体育课的正常开展离不开体育老师的组织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对体育课的感受就和原来的预期有了一定的差距,降低了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有些学生对体育课的准备工作不够重视,如在上体育课时不穿运动服,运动开始前不认真做热身运动等等,以上种种现象都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只有避免这些现象,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问题。

1.2体育教师因素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而言,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体育课的组织和安排情况、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等方面均影响体育教学安全问题。任何教学活动离不开任课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体育课程也不例外。和其它课程相比较,体育课程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育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安全问题,认真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把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才能保障体育教学活动的安全进行。如果体育教师没有深入地钻研教材和教法,没有仔细地去了解学生身体和心理变化,也不注意及时地清理场地和器材,这样的话势必会引发安全事故。体育课的组织安排也和体育教学安全紧密相关。科学安排的体育课,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确保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完成,而且影响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例如,同时在一块场地上课的班级数量的多少,各个上课的班级之间是否有相互干扰的现象,以及体育课上课的时间安排等。

1.3体育设施

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是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保障,也是最容易引发安全问题的外在原因。如果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那么体育教学的安全将在物质上得不到相应的保障。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和器材存在的安全隐患体现在其使用是否合理、维护是否及时。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使用不当。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应首先说明体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认真做好示范。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是否有明确清楚的标识,也影响到体育运动和体育训练的安全。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缺乏正常的维护。任何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都需要正常的维护和保养,否则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影响使用者的安全。如单双杠、健身器材等,天长日久会被腐蚀生锈,如果没有被及时检查和维护,有可能在学生使用时发生意外。

1.4其他方面影响

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其他方面主要体现在安全管理、体育经费、不良气候的影响等。安全教育和管理是需要切实加强的一项工作,而实际上师生的安全观念差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强大的绊脚石。只有教师和学生在头脑中有对安全预防的深刻认识,才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才能准确的预判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意外事故。良好的安全管理,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场地器材的有效利用,也能够有效控制不安全因素。体育教学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领导机构的设置、规章制度的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办法、安全教学的教育培训、安全评估和监督等内容。充足的体育经费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保证。只有在投入足够体育经费的前提下,才能建设标准的体育场馆,购买更多的体育器材。同时对任课教师进行各种培训,保证教学的安全。因此,学校要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不良气候的影响。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均属于地理纬度偏高的区域,低温天气持续的时间较长。根据医学的理论和经验,在低于零摄氏度的天气条件下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特别是室外类的体育教学活动,容易发生肌肉僵硬,引起肌肉韧带损伤、脚踝扭伤等体育伤害事故。

2提高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对策措施

2.1课前导入和安全教育

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与学校的安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增加安全教育,要使学生学习体育安全知识,了解体育的基本原理以及预防发生意外伤害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对体育课以及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建立正确的认识,明白体育课中保障安全的重要性。此外,学校也要对教师、领导进行安全教育,从而丰富教师、领导的安全知识,提高教师、领导的安全认识,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进行。

2.2课程设计加强

体育课安排的合理性。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在进行学校体育教学时,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时间、班级人数、考核方法等。(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选择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内容;(2)在教学形式的选择上,要生动活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的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3)在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上,要灵活多变,避免学生厌烦情绪;(5)在教学时间的选择上,教学时间以45分钟为宜,体育课最好安排在上午3-4节和下午5-6节;(6)在授课形式选择上,应采用小班级教学,班级人数控制在20-30人左右,尽可能合理安排同时上课班级的数量,减少班级间的干扰。(7)考核方法。采用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学生进步的幅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等。

2.3学校规章制度及体育设施安全防护

2.3.1学校规章制度

学校体育安全制度是保障学校体育安全的后盾,健全良好的学校体育安全制度能够为学校体育的开展提供遵循的基础,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更加规范,同时也为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减少学校体育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3.2建立学校体育课堂规章

课堂规章通常是对课堂教学规章制度的简称,它是规范学校教学管理、建立良好教学秩序、营造健康教学环境的需要。在学校体育课堂规章中,需要对学校体育课堂的秩序作出明确规定,其中包括对体育老师教学行为及注意事项的规定和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相关行为活动的规定。在对老师的规定上,如:规定体育老师应该提前十分钟到达上课地点,掌握好体育场地和器械设施的现状,尽量排除上课中可能会带来的安全隐患,从而做好体育课上课内容的安排。在对学生的规定上,如:规定学生按时参与体育上课、服从体育老师安排、遵守体育课堂秩序等。良好的学校体育巧堂规章不仅有助于规范学校体育的教学秩序,还能够在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中发挥积极作用。2.3.3建立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方便对学校体育进行管理,使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建立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需要注意:第一,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主体。在前文中已讨论过学校体育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责,其中指出领导小组组长需负责统筹学校体育安全事宜,召集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安全管理机制,纪织人员制定学校体育安全规章制度等。学校体育安全领导小组是负责学校体育安全的重要组织,制定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是其重要的职责所在。第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过程,管理制度固然也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包含着学校体育安全责任制度、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制度、学校体育安全检查制度、学校体育安全评价制度等。

2.3.4建立起场地设施管理为基础的硬件保障体系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保障体系是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的构建离不开前者的建立。学校的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体育设备、器材的维护和保养,体育教师也需加强对活动器材的安全检查,保证器材的安全使用。运动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有力保障。良好的场地器材可使学生感到安全、舒适,它既能使学生又快又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又能巡免伤害事故,对学校体育教学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1)要定期检查和维修。教师要经常或定期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程度,损坏的和不安全的器械要及时修理或拆除,建立体育设施维修与保养制度,定期检查和维修。(2)要增加场地器材的面积和数量,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3)购买质量好的体育用品,防止伪劣产品,因为体育产品质量与安全责任伤害事故有直接关系。(4)要合理的使用场地器材,按照场地器材的使用方法,正确的使用,延长场地器材的使用期限。

2.4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

建立学校体育安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者方案。应急制度又称应急机制,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应急化制,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措施之一。2005年,《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也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学校体育安全应急预案的基本框架应该包括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则这六方面的内容。建立学校体育医疗应急制度。学校体育医疗应急制度是成功实施医疗救援的基础。学校的医务部口应该加强自身的应急医疗保障能力建设,在学校体育活动开展中努力做到未雨調缪,充分考虑实施应急救援时可能碰到的各种间题,并据此建立起相应的医疗应急预案,从而使医疗救援工作有章可循,不会因情况紧急而慌了阵脚。学校的医务部口对建立起来的医疗应急制度应进行定期的模拟演练,只有在不断模拟演综中,才能发现问题使预案不断完善。通过模拟演练还可使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熟悉抢救制度、了解抢救流程、熟练抢救技术等。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生意外体育伤害时,体育教师是现场救护人员,必须按照救护的基本步骤和要求,及时处理事故,将伤害控制到最小。体育教师要掌握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体育意外伤害(晕厥、脑震荡、骨折、肌肉韧带拉伤、扭伤等)等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掌握人工呼吸和压迫止血等应急救护技术。

3研究结论

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因素,提出一些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

3.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育教师和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保证体育教学能够安全进行的必要因素,安全意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强烈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更为重要,主要是体育教师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是教授、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安全的体育活动的指导者。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生意外体育伤害时,体育教师是现场救护人员,必须按照救护的基本步骤和要求,及时处理事故,将伤害控制到最小。体育教师要掌握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体育意外伤害晕(脑震荡、骨折、肌肉韧带拉伤、扭伤等)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掌握人工呼吸和压迫止血等应急救护技术。

3.2合理的组织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避免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出现。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要考虑天气、场地、以及与周边环境等等影响体育教学安全的因素。合理的选择一些教法和组织方法,确保体育教学能够安全的进行,体育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规范组织教学:认真备课,合理的安排运动量。在体育教学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于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刻苦自觉地练,及教师能否给学生以有效的启发和指导,教师要善于改进教学方法满足学生求知欲望。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合理的安排运动量,做到运动量的科学合理。课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课后做好放松整理运动。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在课的结束部分应带领学生做好身体的放松整理活动。在进行有难度、有危险的技术动作教学时,先做好示范动作,并做好保护与帮助,让学生在心理上消除对动作的恐惧心理;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相互保护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全面的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性等基本的运动能力,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运动心理能力,培养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3.3增强体育经费投入

障体育教学的需要,定期对体育场地、器材进行检修,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第2章第9条第一款的规定: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因此学校在进行教学时就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保障安全的校舍、场地、器材,来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安全进行。一旦由于场地和器材方面出现了安全事故,则学校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体育经费是学校体育教学进行的物质基础,是保证学校教学安全正常进行的物质条件,经费的充足与否,是影响体育教学安全的主要因素。充足的经费可以加快场地器材的建设,可以维修、购买场地器材,保证场地器材的安全;充足的经费可以保证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1)领导要重视体育教学的安全问题,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2)正确使用体育经费,合理的支出。体育经费不可能满足各方面对资需要。所以需要对有限的体育经费进行合理的预算,合理的安排各项支在安排支出时,在保证经常性的支出外,应该在具有危险性的体育项目应多购买一些具有保护性的器材、护具,保证体育教学的安全进行。(3)要采取多种渠道、多种途径筹集资金,目前在哈尔滨各大高校,有部校的体育设施可以在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的前提下,对外开放,这样即育教学对经费的需求。便了社会方上的人员进行锻炼,也能给学校创造一些额外的体育经费来满足学校体。每学期开学之前应对所有的场地和器材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维修,在正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场地和器材,消除在场地、器材方面存在隐患。如果由于场地和器材方面出现了体育教学的安全问题,则学校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

3.4建立专门的安全机构,加强体育教学的监督、检查和评价

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第九条第二款中规定: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安全无小事,学校的领导者和教师必须重视高校体育教学的安全把增强学生身体健康,防止出现体育安全事故作为一项重要的大事来抓,并且要长期加以关注和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安全具有重要性、复杂性、多样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其安全状态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学校体育教学安全涉及到方方面面,各个环节,很多不安全因素是隐性的,不容易发现。所以,学校要联合学校保卫部门、医院和体育部门建立起专门的安全部门,由校体育部的领导带头来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建立安全检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于体育课、体育场地、体育器材进行抽查,并且记录和进行评价。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把体育教学安全的监督、检查、评价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制度的规定,学校对于在校学生应当承担教育、管理、指导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一款、第二款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定,学校对在校学生的伤害事故不应该承担无过错责任或者公平责任,仅承担过错责任。教育部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管理办法》对学校体育意外事故管理做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主体主要有学校责任、学生与监护人的责任、第三方责任。其中的第四条、第五条规定:“学校的举办者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学校应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校学生发生体育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根据其管理行为是否有过错,以及过错与事故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

3.5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学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相关处室和个人。建立体育教学安全工作检查制度。每月组织人员对体育教学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发生体育教学意外伤害时,要针对受伤者的不同部位及症状采取相应的医疗救护措施,并及时通知学校的专业医务人员尽快救护。对于重大体育意外伤害,应送当地医院进行治疗和处理。3.6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意外保险教育部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管理办法》规定,“学校有条件的,应当依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参加学校责任保险。"第31条第三款明确规定:“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学校可以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创造便利条件,但不得从中收取任何费用。”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学生是否投保完全自愿,属于商业保险。开展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化解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风险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使学生能够在受不同的项目、季节和气候因素,合理地安排准备活动内容和运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会给学生、家长、学校以及教师造成巨大的伤害。从教育学的视角来说,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生因素、体育教师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其它因素等方面。具体来说,学生因素包括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学习态度、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等内容。体育教师因素包括体育课的组织安排、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等内容。学校方面的因素有场地器材、安全管理、师资力量、体育经费等内容。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其它因素有安全意识、安全教育、不良气候的影响等。可见,为了切实减少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发生,从学生因素、体育教师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入手来解决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马玉林.如何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J].教育革新,2010,(1):70.

[2]左伟.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关系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3):140-141.

[3]林一,田卓.体育院校排球普修课教学的组织管理[J].青春岁月,2015,(8):284.

[4]安金龙.哈尔滨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5]尹兆风.影响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安全的根本因素[J].中国学校体育,2006,(1):79.

[6]商全乐.沧州市高校体育安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5.

[7]李娟.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培训方案的初步设计[D].长沙:湖南大学,2013.

篇2

1研究意义

1.1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生命安全教育在概念界定上首先是生命和安全两个教育目标的结合,其次是指人的自我保护、自我防卫的能力,尤其是在遭受突发事件或灾害事件时。其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或者个体对周围环境变化所保持的警觉与应变能力,对各种危险因素能够给予最大能力的避免与防卫。在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具有着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实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它以实际教育出发、以体育课程为载体,根据学生生理、年龄等特点的不同,来制订在具体的体育课程中的有关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伤害的知识与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应急避险意识,并在实践层面对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行量身定制的训练。人类生活的地球上大约有3/4的面积被海洋覆盖,此外,江、河、湖、海星罗棋布。当人们进行生产劳作或日常游玩时,无论是主动下水或是被动失足,亦或是意外落水时,都面临着水的威胁。如若此时不会游泳,人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很大的威胁,因而此时的游泳技能就成为了保障生存的至关重要的条件。因此,把生命安全教育中的游泳课程放在中小学日常课程中,对保障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了一致的认同。

1.2游泳教学的意义

游泳是一项极具健身价值的运动,也是一项生存技能,它不仅可以在危险的情况下自救,同时通过游泳能够强身健体、磨炼意志,在特定场合下不会游泳的人将难以保护自己,不仅面临着生命危险,更无法去帮助别人,游泳技能应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能力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身活动需求的日益增长,游泳运动已从竞技项目转化为备受群众喜爱的大众健身项目。游泳项目是所有运动项目中唯一一项从刚出生的婴儿到老人都能参与的体育运动,适合人群极为广泛。游泳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通过学习和锻炼是可以获得的。游泳项目与其他项目不同,由于在特殊的水环境中进行,不仅对人类提出了挑战,而且解决了许多生活、生产中的问题。既能强身健体,又对生产建设、生活、国防等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余暇时间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健身锻炼的重要性,游泳健身也成为一种新时尚。亲朋好友一起到温暖明亮的游泳池,白发老人在水中能焕发青春,终日忙碌的中青年人在水中能将烦恼和疲倦统统抛掉,可爱的孩子在水中能像鱼儿般无忧无虑地嬉戏,这是多么温馨而美好的画面。游泳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向人们传递着亲情和友情。通过游泳,既锻炼了身体,又促进了情感交流,还能达到娱乐休闲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2游泳教学的方法

在游泳教学中,由于游泳的特殊环境,大多数初学者,在初学阶段容易出现胆怯、怕水、焦虑等恐惧心理。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消除,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而,探求合适的游泳前期教学的教学方法,对针对性地开展游泳教学、提升学生自信心、具有着良好的作用。

2.1安全教育

2.1.1规则教育

首先,从观念思想上把安全观念放到第一位。由于游泳运动的特殊性,学生在水中进行训练时,要时刻谨记“安全第一”的思想,不能粗心大意。在上游泳课之前对游泳课堂上的安全教育必须反复进行强调,情况允许可以专门设置1~2节的安全教育课程,教导学生必须遵守安全规定。上游泳课时,必须在任课教师带领下整队入池,迟到学生必须持游泳证,向游泳池值班人员讲明情况,经任课教师认可后才能进入。任课教师应严格考勤,每次课对入池人数、下水人数、起水人数和出池人数均须统一登记,并由任课教师签名。学生中途离池耽搁和再入池必须向教师报告,不假早退者,按旷课处理。其次,游泳前进行身体检查,主要是防止患病者游泳时发生事故,同时也避免疾病的相互传染。凡患有癫痫、高血压、皮肤病、心脏病、传染性肝炎、肺结核、开放性创伤者等都不适合进行游泳运动。而对于女性经期的状况,要实施卫生措施,不采取措施同样也是不适合在水中从事游泳运动的。同时,饱食和饥饿者也是不能下水游泳的,因为过度的饱食或饥饿时,如果在下水进行游泳运动,血液无法集中到消化器官进行消化,影响人的健康,甚至造成眩晕等症状。

2.1.2意外处理

教师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水中遇到意外事故时,要沉着、冷静,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救护。同时,更要在下水前教会学生进行自救的方式方法。在游泳中,有时会发生抽筋现象,首先要充分做好游泳前的专项准备活动,对于经常处在抽筋状态的肌肉、关节等部位更要增加活动负荷量;下水前用冷水冲洗,既卫生又能使身体适应冷水刺激;游泳时间要根据自己体力和技术情况而定,不宜过长,上岸后要注意保暖,及时更衣。在游泳时,有时会发生呛水现象,这是危险的状况之一,应在下水前加以训练。首先,在游泳时应注意要把呼吸方法的练习放在首位。具体方法为:当人的头部在水面上方时,用嘴吸气并进行短时间的憋气动作,然后当人的头部在水面以下时,用嘴鼻呼出气体,而没有呼完的气体可在水面上吐出,紧接开始下一轮的呼吸动作。如果在游泳过程中不小心呛到了水,首先应排除紧张情绪,迅速调整呼吸,进行原地踩水动作使头露水面,也可顺势将头没入水中,稍憋一口气,再在水下深吐气,再抬头换气,以恢复正常的呼吸节奏。

2.2心理教育

2.2.1克服恐惧

在初学者学习游泳时,往往在下水前或刚刚入水时会出现恐惧的心理。恐惧心理会导致初学者意识混乱,使得头脑一片空白,身体僵硬,无法按正常的计划、方针行事,身体不能接受正常的大脑支配完成技术动作。恐惧心理会导致初学者动作变形,使得人失去对身体的正常支配,动作开始僵硬变形,运动无目的,配合失调,导致在水中发生危险。恐惧心理会导致初学者丧失信心,使学生怀疑自身的能力,情绪紧张、不知所措,进而丧失信心。首先,要正确地讲解示范。教师的讲解示范是引起学生兴趣的最强音。教师的简洁明了、言简意赅的讲解将会给学生一个明晰的思路;教师的舒展优美、自然得体的示范会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从而引起学生的良性联想,增强学生完成动作的信心,克服恐惧心理的产生。其次,要加强兴趣引导,消除紧张心理。学生由于年轻,好奇心理强,有趣的竞赛和游戏可以激发他们的斗志,进而掩盖紧张的情绪。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游泳教学中安排适量的游戏和比赛,使学员们在激烈的竞争对抗中学习技能,克服紧张心理。

2.2.2心理训练

首先,要明确学习动机,加强自信心培养。教师在学游泳的初始阶段,要采用各种方式使学生对游泳运动在生理与心理方面的价值有着一个明晰的了解,进而使学生形成良性联想,增强学生完成动作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在对游泳运动的特点进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安全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使学生从心底里把对水的恐惧转变为对水的喜爱,进而提高学习游泳技术动作的能力和兴趣。最后,要使初学者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冲击恐惧心理。成功是兴趣的催化剂,只有当学生心中对成功的体验有着切身实地的认识,这种成功后的喜悦与体验成功的快乐会增强人们对事物的兴趣。教师需要把握学生个体的不同,以因材施教为原则,根据学生个体的接受能力、适应能力、反应速度等来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时,对于每个学生的目标大小设定一个分阶段的教学任务,从而提升了每个阶段学生的成功体验,进而增加了他们对游泳学习的兴趣与热爱,消除了恐惧、增加了信心。

2.3实践教育

2.3.1呼吸教学

教师应首先教导学生进行呼吸练习,这个动作应分3步进行教学。第一,深吸气后闭气,把头全部浸入水中闭嘴缓缓吐气直至结束,然后直立出水吸气,重复下一个呼吸。第二,当学生把头浸入水中后,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呼吸节奏,做到嘴和鼻同时在水中吸、闭和吐3个步骤有节奏进行,并多次重复练习。第三,呼吸时要谨记仅能使用口呼吸,切记不能使用鼻子吸气,不然当使用鼻子呼吸时,水会涌进呼吸道导致呛水现象的发生。因此,当初学者进行下水游泳时,必须改变平常的呼吸习惯,在水中养成用嘴呼吸的方式习惯。并通过以上3个步骤的练习,使学生以最快且有效的速度形成对水的适应力。

2.3.2漂浮教学

漂浮练习的教学对学生初学游泳时的进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人体在水中的姿势的正确与否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漂浮教学对游泳的初学者来说是极其关键的一环。第1步,学生两手抓住池壁栏杆,双脚随着水的浮力,慢慢抬起,直至在水中伸直,达到全身舒展的状态。第2步,漂浮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较浅的水中,背对池壁站立,两腿弯曲低头向前弓身,接着脚用力向斜后方蹬池底,身体向前平卧于水中,同时头浸入水中闭气,借惯性向前滑行。第3步的漂浮教学即是仰泳蹬壁漂浮,具体做法为屈身、头抬平,两脚触池壁,随着两脚蹬后,身体慢慢在水中仰卧舒展,达到最理想的放松状态。

2.3.3循序渐进

游泳教学一定要有一个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不仅仅要包含水性、游泳技能的循序渐进,同时还要包含心理上的循序渐进。例如,初学者对水温的恐惧、对水深的恐惧、对水中失重的恐惧等,循序渐进地使初学者逐渐能够自己掌控,从而达到心理适应。教师在教学初期应先带孩子到浅水池或浅水区,让初学者熟悉水性,这样,初学者对水的心理恐惧逐渐降低,使孩子对游泳产生兴趣,游泳区域一定要遵循由浅水到深水过渡,做好保护措施。

3结语

游泳不仅有利于全民健身,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游泳水平。同时在进行游泳教学时,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注意安全教育的同时更要注意循序渐进,学习各种游泳姿势前的任何一步都很重要,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盲目仓促教学,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尤其是熟悉水性练习尤为重要,对以后更快地学习各种泳姿有很大帮助。

作者:刘景 单位:洛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篇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幼儿的安全问题是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老师的我们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针对幼儿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把安全教育渗透于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确保幼儿安全健康的成长。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教师们的美好愿望。幼儿期的健康发展是孩子今后发展的根本基础,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有限,缺乏防范的基本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弱,因此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最容易出现事故和危险的时期。作为老师的我们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针对幼儿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把安全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确保幼儿安全健康的成长。这学期除了每天的晨谈、放学我们专门抽时间给孩子们讲安全外,我们还设计生成了各种安全教育课。其中有一节《应该怎样做》这一活动。《应该怎样做》是一节健康活动,这一活动的旨意是通过多媒体课件让知道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危险的地方和危险物品。知道不乱碰危险物品,从而让幼儿学会保护自己,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开始老师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出示,让幼儿了解丢丢的故事。有一天,丢丢一个人在家,他最爱看电视了。可是这个时候电视突然没有图画了,丢丢会怎么做你们猜一猜?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然后再引导幼儿观看视频。看完后,师生共同观察去分析这些做法的错误,从而让孩子了解正确的做法。电是这么危险的,我们不能用小手去碰电插座,接着让孩子看丢丢带上了溜冰鞋到外面玩的情景,让幼儿了解在马路上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小心,特别是不能在马路上或者马路边上一边走一边玩。不能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还要看到红绿灯,因为丢丢的贪玩都住院了。最后又让幼儿观看丢丢独自一人去小河边游泳的视频,并提出问题,丢丢想了什么好办法呢?他去哪里游泳了?他这样做对吗?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幼儿了解小朋友们不能独自一个人去小河、池塘、水井里去游泳。如果真的想去游泳的话,一定要叫上爸爸妈妈到安全的地方去,这样玩的又开心又安全。

看完后教师进行总结:这些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再告诉幼儿原来啊,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危险事情,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比如:过马路的时候要走人行道,还要注意红绿灯。不能随便去玩水和触碰电,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很严重的后果。最后将话题拉回身边。那么你们还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危险的事情?我们要怎么样去解决呢?比如:在家里,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厕所里、操场上、各个活动室里。这个时候加入了图片,当幼儿回答到存在危险的地方时,出示相关的图片,师生共同去说说需要怎么去注意。

安全教育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枯燥的问题。但这节课通过一个一个视频的观察让幼儿明白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去做,健康本身就是让幼儿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所以在这个基础上让幼儿明白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的做法不对时会发生什么严重的后果,从而让幼儿明白应该怎样做。这节课通过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使以往枯燥说教的安全教育变得生动。也让孩子们对于身边哪些能碰、哪些不能碰等安全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有了提高。从这一活动中使我明白安全教育不是光说教就能达到教育效果的。

篇4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珍爱生命、快乐暑假”,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海边等场所.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每年夏天都有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不会游泳的,也有一些会游泳、甚至是水性好的人.

在我们国家,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平均每年全国有近5000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讲话稿】.

2012年6月9日,山东省莱芜市,7名初三学生游泳全部溺水身亡;湖南省邵阳市5名小学生游泳全部溺水身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7名学生在松花江游泳,4人溺水身亡.同一天中16名学生溺水死亡,令人十分痛心.6、7月浙江有26个孩子溺水身亡 溺亡2人以上的有9起

现在天气慢慢变热,暑期也即将来临,防溺水伤亡必须要引起每个家庭、学校和所有学生的高度重视.在此学校强调要求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不走河边,沟沿,不走偏僻的#from 本文来自 end#道路,回家时要结伴而行.

二、用学会的防溺水知识运用于实际,坚决杜绝溺水事件的发生.

三、从我做起,听从长辈教导,严守学校纪律,坚决不玩水.【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讲话稿】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四、在加强自我安全意识的同时,努力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对于那些违反学校纪律,私自玩水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并劝阻.

五、如要游泳要到有资质的游泳场游泳,而且必须要有组织并在大人带领下方可去游泳.

六、同学间要互相关心、爱护,发现有的同学私自去游泳或到危险的地方去玩耍,要及时劝阻并告诉老师、家长.

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一旦遇到有人落水,我们在营救时应该怎么办呢?

篇5

1.学校设定位置偏远或不合理。在农村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农村的学校的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少,即便是现在每天早起然后翻山越岭走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无形中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由于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不如城市那样细腻,很多家长并不会每曰陪伴学生上学,使学生在往来家与学校的过程中完全处于脱离保护的状态。小学生天性爰玩,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稍有不慎可能会将自己置身于危险当中。另一方面,部分农村依旧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也正是因此,农村始终是人口贩卖现象出现的高发区域,小学生独行在在上学回家的路途中遇害风险较大。

2.校园基础设施简陋。部分农村小学建设质量残次,甚至连最基本的安全教学环境都无法保障,校园的防护栏、大门、以及校内娱乐设备老化,不仅不能很好的抵御危险因素,甚至成为危及学生安全的危险因素,譬如电门漏电电死学生事件、建筑坍塌砸伤学生事件、不法份子或精神错乱者任意进出校园砍伤学生事件、学生翻墙瓦砖破碎坠伤事件、单杠锻炼戳伤学生事件等,这些现象的发生都可归纳为校园基础防护措施差所导致的。

3.安全防范意识缺乏,对待安全教育不够重视。不得不承认我国教育机构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相较于其它国家依然处于落后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多数教育机构对安全防范意识不够重视,仅有的安全教育也开始向形式化靠拢,校方更多的把时间局限在了文化课的教育上,不愿意花费时间搞安全教育。

二、造成农村小学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

1.家庭教育薄弱。由于农村整体生活水准不如城市,学生父母也普遍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也无法给孩子传递正确的安全知识。即便存在家庭教育,也只是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去教育孩子。而且这些所谓的生活经验是否科学都无从保证,甚至误导孩子。而更多的家长完全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

在养家和挣钱,常年早出晚归,放任孩子自由,对孩子的危险行为从来不去约束,甚至有很多农村家庭支持这种“散养教育”,认为这能帮助孩子苗壮成长,避免孩子像城里孩子一样弱不禁风。这种教育观念在当下农村极为盛行。

2.缺乏社会关注。我国国土面积大,其中农民数量远高于城市居民,尽管通过媒体可以发现社会在不间断的关注着农村,但这种关注的输出与农村所受到的关注完全不成正比。这表明了社会对农村的关注度依然不足。农村自身经济条件差,有些区域的农民连生存都难以受到保障,如何谈及学生教育?

三、提高农村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的方法

1.呼吁政府与社会的关注。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初升的朝阳,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一样对推动国家发展有着同样的重要价值,并且相对于发展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城市中的小学生,农农小学生更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关注与扶持。为了尽快落实农村小学安全教育,农村教育机构应当增强号召力,化被动为主动的去呼吁相关政府重视,同时向社会呼吁农村小学校园关于教育安全的现状,力求政府和社会在人力与财力上都给予支持。

2.重视并落实安全教育。首先从校方自身提高安全教育,在校园经济能力范围内进行一定的取舍,将精力、时间、等都分配出来一部分进行安全教育的完善与落实。可以通过互联网去学习借鉴国内外一些好的安全教育方案,然后有组织的落实下去,从基本安全知识的普及到实践演练,让学生面对安全威胁时能够以正确机智的方式保护自己。同时校园也要对现有的一些不规范状况进行整治,时刻保障逃生通道的通常与救灾设备功能的正确发挥,时刻做到防患于未然。

3.加强安全隐患监督力度。对于校内安全情况要加强监督,当学生出现危险行为时,要给予制止与教育。陈旧设备要作为重点检查对象,绝不让校园内部存在安全隐患。要实现这些,完善且有力度的监督工作是必不可缺的。

篇6

一、以课堂为主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班会课、思想品德课可以说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阵地。因此,班主任可以依托课堂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也应适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以此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宣讲安全知识。安全知识主要包括:交通安全知识、人身财产安全知识、重大灾难自救知识、生活安全常识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分类依次适时地向学生介绍安全知识,告诉他们平时在学习生活中怎么做才是最安全的。

2.说安全小故事。故事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小学生不但爱听而且印象深刻。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上通过说故事的形式讲安全知识,以此警示和教育学生。

3.唱安全歌谣。歌谣优美动听,便于记忆。因此,班主任可以教唱安全儿歌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如:“过马路,左右看,汽车来时靠边站,行人要走人行道,司机叔叔车开慢。”再如“放学回家不要慌,玩耍不在路中央,追逐打闹最危险,来往车多不安全”,通过琅琅上口的歌谣不但从字里行间讲明了安全知识,而且易于小学生记诵。

4.背安全格言警句。名言警句,字句对仗,是很容易理解掌握和记忆的形式。在安全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安全常识编成一些短小紧凑、对仗押韵的句子教给学生。如“校园是我家,平安靠大家”,“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心中时刻有平安,平安永在我身边”,“事故在瞬间发生,安全从点滴做起”等,通过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加深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5.看安全宣传片。组织学生观看安全知识宣传专题片,参观交通安全图片展览,通过生动直观的影像、图片,会使学生深深明白不懂安全知识、不遵守安全规则会付出血的代价,甚至是人的生命。让小学生更进一步明白懂得安全知识、遵守安全规则是何等的重要。

6.办主题班会。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可以定期举行以安全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伴我行”演讲赛、讲安全小故事竞赛等。

二、落实制度加强学生安全管理

1.大会教育制。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时全校学生集中的时段,对每周安全防患工作做得好的班级及时表扬,不足加以指正,切实做到学生老师安全弦绷紧。

2.上学点名,放学点评制。每天教师进入教室后先对学生进行点名,对到校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以确保学生出行安全。放学时,对一天来学生在校安全方面的种种行为进行言简意赅的点评,表扬优点,指出缺点。以此将学生头脑中不安全意识及时加以纠正。班主任与家长建立通讯联系制,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确保孩子在家与学校的安全。

3.建立小小巡视员检查监督机制。课间活动时间是学生在校安全事故多发时段。在这一时段班主任的安全教育更是不容忽视。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选出自己的小帮手——小小巡视员,代替教师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及时向教师汇报,以便使教师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4.路队每天一汇报制。班主任教学任务繁重,班级管理工作较多,对学生的路队常常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在班级内可以建立起路队每天一汇报制,即选出自己得力的小助手做每个路队的排头和排尾,排尾也就是路队长。排头带好队,排尾管好队。每天放学主要由排尾(路队长)监督管理好队员走好路队。第二天早上由路队长对前一天路队中所发生的问题向老师汇报,以便使教师及时了解和纠正学生在路途中的不安全行为。通过坚持这种制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

三、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篇7

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在教学中难免有伤害事故发生。从造成事故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全面分析,查找原因,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正确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使体育教学正常地进行和实施。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体育课中经常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给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一线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使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体育课中要建立较好的体育课堂常规,以及一些运动项目的教学都要教给学生相应的保护、帮助措施和方法,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往往被忽视,然而就是这些细小的问题往往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体育教师一定要全面了解关注每一位学生,重视课堂细节,更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真正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二、教师应做好上体育课的全面准备工作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可能会由于安排不合理和准备不足导致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教师的安全意识不强,设计体育课没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情,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缺乏,导致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比较散漫地参加体育活动;课堂常规没有抓好,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不合理;场地安排不合理;对学生的身体情况了解得不全面;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过大;技术动作讲解错误、不到位,等等。

如:运动场地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的内容安排,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球类课、技巧类、田径类,教师在安排场地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的特点选择所需的场地。如果安排不合理,那么会出现学生拥挤、没有秩序的情况,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教师要根据上课的内容,提前仔细地检查每一件器材,遇到破损的、有安全隐患的必须及时清除和补充,以免造成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切实解决好突发事件

校园内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我们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并做到防患于未然。课堂是最为重要的舞台和阵地,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总是在尽最大努力防止伤害事故发生,但实际工作中,伤害事故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急救方法,争取在第一时间开展救治,阻止伤害事故进一步恶化,消除负面影响。

专业体育教师都应该掌握中暑、脱臼、骨折、抽筋、扭伤、挫伤等情况的急救方法。如果遇到也不要惊慌,首先尽快开展急救,同时应尽快通知校医、学校等,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再次,对已发生的伤害事故,教师要积极与家长联系,以积极的态度参与事故善后处理,如陪伴学生、垫付费用等,最大限度地消除负面影响。

四、对学生严格要求

1.要求学生在健康状况下参加体育课。

班主任首先要对这些学生的健康进行摸底调查,如有先天性疾病的学生要及时通知体育教师,不要让其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体育教师对自己所任班级的学生的健康状况更要了解,在课堂中要特别关注那些身体素质不太好和有先天疾病的学生。

2.要求学生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听从老师指挥。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而且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学校为了安全起见,应要求体育课由教师组织学生排好队,有序地带到操场上课,下课时再由教师带学生排队回教室。

上体育课时严禁带小刀、铅笔、钥匙等危险物品;排队时做到“静、齐、快”,但只能快速地走出教室排队,不能跑,更不能推旁边的同学;排队下楼梯时一定要靠右行;如有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跟老师请假,等等

3.要求学生切实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开展任何一项体育活动之前必须做的,而且准备活动的充分、到位与否直接影响运动成绩高低和能否保护自身安全。

安全的体育课不光教师应做好准备工作,学生的准备活动也尤为重要。

首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做好准备活动时防止受伤必不可少的措施,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要养成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的好习惯,同时在做好一般准备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安排一些结合主教材的专项准备活动,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各个关节充分活动到位,为主教材学习打下基础。

篇8

《新课程体育标准》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塑造一个具有体育知识和技能、具有体育卫生知识和具有良好的体育意识的高素质的人才。”学生的身心健康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体育课中经常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及生命,对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目前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体育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及减负减量,对稍有挑战的教材干脆就去掉,更有甚者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这样既影响了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阻碍了体育教学发展,也极大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

一、体育课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

体育课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程,但又作为一种激烈、对抗性强、极具竞争色彩的竞技活动,难免会出现种种意外。体育课中发生伤害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下面几种。

(1)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没有运用自我保护技能,且学生自身身体单薄,对抗能力不足的身体原因导致伤害事故。

(2)活动要求不规范,有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训练方法不科学,违反教学大纲要求,活动强度和难度都超过有关规定,导致训练中发生意外。

(3)体育活动设施不当,教师在课前和上课时没有仔细检查并妥善安排各项活动设施,从而因设施不当的原因造成意外伤害。

(4)纯属意外的原因。体育课有些事故的确很难追究是谁的责任,可以说谁都没有过错,完全是因为活动性质所定。

二、体育课中预防伤害事故的措施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规避风险比妥善处理事故意义更加重大。在学校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组织中,我们要重在事前的防范。

(一)多渠道的安全教育宣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体育课要时刻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要长抓不懈,要加强多渠道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要安排专门时间给学生讲解体育课的安全教育理论,营造安全气氛。如举行安全教育报告会、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黑板报,有计划、有针对性、季节性地进行安全知识和科学锻炼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在专题教育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如何预防和处理伤害事故,比如:服装要宽松、合适、不要携带危险物品进课堂、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运动后进行整理放松、及一些自救的简单方法等常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学生要时时刻刻记住“安全第一”。

(二)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工作责任心。

教师的品德、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优劣决定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好坏。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能力再强,业务水平再高,如果没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没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中,就不会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心上,安全事故就会频频地发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小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也不知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的后果,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教师的品德、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优劣决定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好坏。

(三)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

体育专业知识缺乏,教学能力薄弱,教学方法不科学等等,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体育教师还要以身做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不要留长指甲等上课要听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体育教师要不断虚心学习,加强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各项体育运动的技能技术,善于积累教学技能的经验,用新课标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让学生享受安全、有效、有趣的体育课。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熟知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他们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和身体不适,引发事故。另外教师还注意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就能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四)紧抓体育教学环节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1)体育教师应认真备课、写好详案课前备课充分,提高预见能力认真备课是体育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体育教师在课前应针对所学内容,针对学生情况、不同的特点等,设计本次课的教授内容和方法,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并对课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应急方案。

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备写详细的课时计划,备课要把所授内容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写在“本课安全保护措施”栏中,对安全问题要有预见性。同时,教师还对所授内容自己应熟悉,课前要对所授技术动作反复练习,确保课堂教学中示范动作规范、精练,减小学生的恐惧感,为能准确无误地完成教学任务作好充分的准备。

(2)要遵循体育教学基本原则,合理组织课堂教学。认真学习和钻研教材,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不要擅自变更教学内容或增加教学难度。教学中,必须严格按照体育教学中的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适当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如器械体操中的单杠、双杠和山羊等项目的教学中,不仅要讲解明确,示范标准,而且学生的练习也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还要派责任心强、保护手法正确的学生做好学困生保护工作,对未能完成动作的学生给予帮助,避免因动作错误而造成运动损伤。

课堂中,根据本次课所授内容的特点,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课后整理活动,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以免在体育活动中产生肌肉拉伤。

(3)宣布课堂常规,从开学第一堂课就要讲明要求,对学生严格要求,上课要求穿运动服、运动鞋,严禁穿高跟鞋、皮鞋上课,以免发生踝关节扭伤等情况。良好的课堂常规,保障安全的前体。

课堂教学并不是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按照一定的组织安排和教学要求,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也可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过分的放纵学生,忽视纪律性的组织教学,很难达到我们的目标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教学中,保证良好的课堂常规是保障安全的前体,从而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体育教学形式多样,空间广阔,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纪律性,就难以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上没有目的的放任,自由发展学生所谓的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只能培养学生自由、散漫的习惯,现在的学生缺少必要的自我约束能力。假如我们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越大,他们就会变的越散漫、自由。这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应该严格纪律教育,以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在学习中得到良好的教育。

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对个别操作要领不清的可以向教师发问。学生的有关体育项目必须在与该体育活动相对后的场地内进行,不得在不宜进行该项活动的地方进行该项活动。学生在观摩体育活动时,必须做到文明、有序,不得超越规定范围观看,不得进行不文明的行为。学生打算进行一项没有规定的体育项目时,必须征得有关体育教师的同意方能进行,需要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向主管器材的教师提出借用要求,同意后方可使用,用后立即归还,需要续借的办妥续借手续。对于不按教师要求和学校规定,擅自进行某项体育活动,造成后果的,学生自负责任。活动中出现特殊情况,必须及时向教师报告。

(4)上课时,体育教师讲解要明确,示范要规范。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仅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发生的。另外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

比如,高难度的动作必须按照体育教学中的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适当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如器械体操中的单杠、双杠、等项目不仅要讲解明确,示范标准,而且学生的练习也要由易到难,要派责任心强的学生做好保护。对未能完成动作的学生给予帮助,使其建立自信心。

(5)体育教师上课组织要严密,特别是学生分组活动前,一定要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做好各种安全保护措施。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减少伤害事故发生。

体育课准备活动是结合所学习的内容来进行的,从实际出发,不玩花哨的架子,动作到位,幅度要大,使全身各部分关节、器官都得到动员,都能充分活动开,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对将要开始学习的内容做好充分准备。这既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学习,又能有效的避免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而造成的伤害事故。

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开教学活动场地,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有一种敬业、爱岗精神。

(6)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异常现象。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教学过程中有孩子因与家长或同学产生矛盾,或自己心情不好就发火,甚至与同学发生口角或动手。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既要合理的批评,也要积极的进行劝说,发现他们在课堂上表现的闪光点,哪怕是就那么一点点,也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及时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还有个别性格内向的学生,因为不善于表达,就算自己的身体不适他也不开口告诉老师,这时教师如果不注意往往就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应留心观察学生是否有身体不适的现象,以便及时发现早做处理,从而避免这类可避免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即使发生了意外事故,一定要沉着、冷静做好救护工作,与家长的谈话要有礼貌、有理、有节,要慎思而后言。因为,任何一句不得体的话都有可能引发一场“官司”,给本人、学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五)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体育教师要协同学校在新生入学后对学生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建立学校卫生保健制度,为学生建立卫生档案卡,对患有心脏疾患(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学生应区别对待。

(1)针对特殊学生,要做到区别对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熟知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有病史学生的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活动,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事故。身体有病的学生想上体育课,要请医务室医生开证明,并请家长签字后再来上课,并安排适合该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及活动,以防止因体育课安排不当导致病症加重,引发事故。如果学生确实不能上体育课就让该学生申请免修体育课。这样才能减少和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2)把握简单急救和简单处理方法,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在我们的体育课中,经常出现由于因处理方法不得当或者没有采取急救的措施,致使伤害事故进一步恶化,给学生、老师、家长、学校等带来较大的麻烦。所以,做为体育教师应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骨折、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时,教师就能从容不迫、临危不乱,坦然处之,妥善的加以解决。并在第一时间里可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治疗,而后及时的与相关部门联系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因恐慌、无助而使得事故进一步的扩大,尽量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3)心理障碍的消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有的孩子因在家生气或心情不好就发脾气、情绪表现极不稳定,甚至产生攻击。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既要合理的批评,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再如在体育课中有些孩子由于对身体的认识不足或缺乏言语表达等因素,有时身体不适他也不知告诉老师,如果教师不留心往往就容易错发生事故。所以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应留心观察他们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抗挫折能力比较差,自我保护意识薄落,因此体育课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必不可少,如身体失去平衡应立即向前或向后或向左向右跨出一大步,以保持平衡;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缓冲。另外,要教会学生互相保护帮助的方法,真正做到预防安全事故。

加强保护与帮助,并教会学生懂得一些有关体育锻炼的基本常识。教学中,教师应该讲明、示范清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和要求,使学生明确保护帮助的方法和技巧,激励学生互相精神。此外,教师还应教给学生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确保运动中的运动安全。

在体育锻炼中有时会出现小腿抽筋、长跑时出现腹痛、呼吸困难等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怎样处理;何谓“第二次呼吸”、为什么在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空腹时为什么不宜进行体育锻炼、饭后为什么不能立即进行剧烈活动、剧烈运动后为什么不宜马上洗澡、剧烈运动后切忌暴饮等有关体育锻炼的基本常识;指导学生如何在锻炼过程中的自我检查身体。使学生知道一些有关体育锻炼的基本常识,这样就能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避免一些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

(5)适宜的运动负荷,避免伤害事故发生。适宜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练习时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它反映学生在练习中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对体育课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负荷过小学生不能起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可能会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伤害。比如:在一节体育课中,由于在课的准备活动时,学生又跑又跳致使运动量过大,结果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学生才刚进入重要内容的学习,就已经出现头晕、恶心、甚至呕吐的现象。由此来看,在一节课中生理负荷曲线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一般在课的中间稍偏后才能达到高峰,然后逐渐的下降。所以在体育课上,课堂教学必须注意课的节奏。做到有张有弛,保持适宜的运动负荷,切不可无目的加大或减小运动负荷。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六)教法创新,吸引学生注意力。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不好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易集中,由于学生注意力不能长久的保持,因此会引起意外事故发生的。事物永远是向前发展的,以前的教学模式到了一定时期就需要更新,教师应不断接受新鲜事物,拓宽视野,多角度地去研究先进的教学方法,原有方法手段到了一定时期会失去作用,甚至会成为阻力,只有突破和创新才会产生强大的生命力,才会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有活力,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出“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始终保持较高的注意力。以此避免因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伤害事故。

总之,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安全问题要引起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真正的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9

小学体育是小学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阳光体育锻炼成为每个学校的常态。我们在教学中不重视安全教育,就易发生安全事故。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呢?我认为,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了解为什么会发生安全事故,学习一些简单的运动医学常识和损伤急救的处理方法,提高学生体育运动中的自我保健意识,对于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非常必要。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小学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的成因

1.来自教学主体的安全隐患

有些学生的身体健康因素或某些疾病因素没有及时给教师反馈。如,有学生有先天性心脏病,家长碍于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有病,而不告诉学校,那么,教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了常规训练,就很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2.来自教学客体的安全隐患

据我了解,我们有一些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小学体育就是小儿科,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没有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因而他们在教学内容上,没有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年级要求去安排好不同运动项目的难度和强度。在训练的形式上,没有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各项达标训练。运动中就出现了一些动作失误,这样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3.来自教学场地和器材的安全隐患

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在课前检查场地各项实施是否安好,部分器材的破损或失灵可能导致学生的受伤。比如,训练跑步时没有检查场地是否湿滑,容易使学生在跑步过程中滑倒而擦伤或扭伤;在投掷教学中没有设置安全警戒线而误伤他人等。

二、小学体育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

1.遇事冷静,沉着应对

无论是体育课上,还是在阳光体育大n间活动中,如果遇到了安全事故发生,作为体育教师我们都不要慌张,要头脑冷静,沉着应对。对学生受伤来说,我认为,无论学生是轻伤还是重伤,建议最好送往就近医院就医,教师不要凭经验私自处理,因为你并不是医生,万一由于你的处理出现了延误病情或者造成死亡,那后果就严重了,学校在接受上级处理责任事故时,家长就有足够的理由控诉学校以及任课教师,那是非常不值得的。所以,我们要依法执教,规范操作善后工作,学会用法律保护好自己。

2.上报学校,及时备案

出现事故时,一边送学生就医一边要将事情的原委如实上报学校领导,方便学校及时按照学校的安全预案操作,有效、顺利地解决发生的事故。

3.通知家长,沟通理解

事故发生后,我们要在送医院的过程中第一时间通知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病情,家长也可以配合我们积极治疗和抢救,同时有利于我们事故善后处理。

三、小学体育安全事故的有效防范措施

1.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知识竞赛等方式,拓宽安全教育的渠道,让学生知道安全的重要性。认真参与体育锻炼,完成训练任务。

2.认真检查好场地设施和上课时所用的体育器材

课前要对有安全隐患的场地等设备器材及时处理。教师教学示范讲解时,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器材的功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3.上课必须严格要求着装

规定学生上课穿运动鞋和运动衣,防止学生滑倒摔伤扭伤等。

4.运动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

我们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天气情况等来设计。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准备活动,让人体由相对安静状态过渡到紧张活动状态,一般设计一些让身体微感发热出汗的准备活动为宜。

5.掌握动作要领,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

我们都知道,技术动作错误,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教师在教学中应规范学生动作要领,严明训练纪律,明确运动信号,避免造成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

6.教师要了解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做到一技多能

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常见损伤的急救处理方法。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防止因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出现安全事故。掌握简单的运动医学常识和急救处理方法。如,脱臼、抽筋、中暑等情况的应急处理。

总之,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每一位体育教师只要用积极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用积极乐观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措施去预防,是可以避免和杜绝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只有少出事故,或者不出事故,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通信网络在政治、军事、商业等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增大。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人们在家里就可以购物、结交朋友、查找资料等,但同时也带来了病毒肆虐、黑客入侵、垃圾邮件泛滥等网络安全问题。随着我们的世界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信息安全领域的人才培养刻不容缓。信息安全数学[1,2,3]作为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于信息安全专业学生今后的深入学习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信息安全数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数学知识及实际应用,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我国的信息安全专业从2000年开始发展,课程体系尚处于积极探索阶段,作为专业基础课的信息安全数学也处在发展完善阶段。我们结合在学习信息安全数学过程中的体会,探讨信息安全数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1.信息安全数学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内容设置。

信息安全数学在内容设置上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初等数论、近世代数、椭圆曲线论。初等数论主要包括整数的特性、模同余,一次同余式,二次同余式和平方剩余、原根、素数检验,等等。近世代数包括群的概念、环的概念、域尤其是Galois域的概念等。椭圆曲线论主要包括椭圆曲线基础知识和加法原理。课程重点阐述公钥密码学所基于的三个数学难题,以及相关的数学理论和使用方法。如何既掌握现代数学理论,又懂得密码理论,将所涉及数论、代数和椭圆曲线三方面的知识系统化,并将相关的抽象概念结合工程实践具体化,这就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挑战。

1.2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信息安全专业[2,3]都需要开设信息安全数学这一专业基础课程,但是从师资、教学条件、实践环境等环节来看很多学校力量还很薄弱,离课程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教学任务上还存在诸多挑战任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2.1授课方式缺乏多样性。目前绝大多数院校信息安全数学教学还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大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的一统模式。现在的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过于注重数学内容,学习内容较为枯燥,使得学生对课堂内容造成表面的形式理解,无法掌握形式结论背后的丰富事实,渐渐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信息安全数学虽然是专业基础课,但很多定理蕴含着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应算法,学生可以通过数学软件或亲自编写程序来实现基本的算法,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密码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1.2.2过于注重理论,忽略实践教学。目前许多院校还是以理论教授为主,忽略实践教学,以致社会普遍抱怨信息安全人才教育太偏重理论。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靠教师的课堂教学,还需要大量的上机实践。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学生可编写程序实现中国剩余定理,加深对定理的理解,掌握定理的实际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1.2.3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目前各院校还是采用传统考核方式,以作业和闭卷考试为主。以作业和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无法衡量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将这些实际理论应用到相关的密码系统去,闭卷考试只是要求学生运用定理解答证明习题,这不能与实践操作能力等价。因此我们提出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教学要求,分别考核,建立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例如可以将RSA算法作为综合性实验,以小组形式研究算法实现,通过撰写报告汇报实验成果,使学生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践应用能力。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差,不举一反三,无法满足社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因此信息安全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课程设置的探讨

信息安全数学的诞生是为了解决信息时代大量数据安全存放、传输等需要,与其他数学课程相比,它更接近实际应用,是更实用的数学。学生既要掌握现代数学理论,又要懂得密码理论,将所涉及的数论、代数和椭圆曲线三方面知识系统化,并将抽象概念结合工程实践。这要求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在一个学期里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因此信息安全数学课程的设置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实践能力等方面。我们从以下方面对信息安全数学的课程设置展开探讨。

2.1结合数学在密码和信息安全中的应用,引入经典密码算法。

学习信息安全数学的目标就是要将理论实际应用到相关的密码系统中去,用非常成熟的理论完成一个实际应用。通过对经典密码算法的介绍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数学是如何完成数据安全的功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今后可以自己研究分析其他密码算法,将来对密码学的研究也会得心应手。例如,在初等数论模块中,我们可以结合RSA密码算法,让学生亲自进行加解密,比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2.2增设前沿知识,紧跟科学技术前沿。

信息安全数学是在旧理论被、新理论被提出之间不断变更发展的,因此信息安全数学具有变化性。也正因为变化性,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滞后于现有的实际应用,教学内容滞后于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变的内容作尽可能详细的阐述的同时,充实新兴的信息科学,密切联系实际,扩大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空间。

2.3压缩理论教学,增设实验教学巩固课堂教学。

信息安全数学以面向应用为目标,单纯以理论教学为主,不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容易造成学生仅掌握形式的数学结论,而不知道结论背后的丰富事实。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应将课程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引入经典问题作为实践环节的项目,为学生专业兴趣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更好的环境,例如最大公因数的算法、一次同余式的算法、中国剩余定理、判断雅可比符号和勒让得符号的算法等。

综上所述,我们的课程设置方案具有如下优点:①偏重实践,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点。②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经典密码算法引导学生运用成熟理论。③紧跟技术前沿,注重新学科、新科技知识,及时更新。

3.教学方法的探讨

信息安全数学作为一门新兴数学学科,与其他数学课程相比有其特殊性,我们在坚持经典教学方法的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信息安全数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3.1注重信息安全数学和专业课之间的结合点。

目前许多院校信息安全数学教学过于注重数学内容,没有充分结合信息安全数学在密码和信息安全中的实际应用,这就导致学习内容枯燥,学生不知道学为何用。因此我们在讲解信息安全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入一些有关密码算法方面的内容,以及日常生活中信息安全数学应用,比如数据加密传输等。寻找当前科研工作在教学内容中的切入点,让学生在学习基础内容的同时,通过教师指导,加深对本课程理解,把握学术研究动态,为今后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3.2多向互动教学,以问题为教学手段。

现在课堂教学大多仍采用单向互动,教师只是负责信息发送,不管学生接受信息的情况。为了避免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我们建议采取多向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加交流、全面反馈,便于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提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利用同余基本原理安排足球比赛程序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3.3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信息安全数学教学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如何构建一个安全有效的密码系统,用成熟理论完成实际应用,这就是说我们培养的人才需要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比如说在学习模逆、欧拉定理等相关知识后,要求学生编程实现RSA算法加密数据。我们应通过课堂教学同步实验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社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

3.4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

密码算法编程实现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实现,以作业和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无法衡量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建议采取多种方式并举的综合的考核方式:平时作业(30%),实践(30%),期终考试(40%)。这种方式符合信息安全数学课程的特点,可以考查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从学习的接收方式、接收能力等方面探讨了信息安全课程内容的设置,从教学手段、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等方面讨论了信息安全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但由于这是一门新兴课程,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必须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覃中平.信息安全数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