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规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3 16:18: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家庭教育规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家庭教育规划

篇1

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家庭这一中介因素来实现的。正是家庭在教育当中所具有的这一特殊的角色,使家庭也具备了其特有的功能;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家庭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特殊地位,也决定了家庭对于教育具有的特殊含义。在反思和比较中重新审视家庭在教育中的角色,我们可以发现教育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有了一系列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确立了家庭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既使家庭成为重要的教育政策目标,也使家庭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担当者,并通过相应的政策来保障和发挥家庭所特有的教育意义。本文正是通过这一视角,系统分析家庭在《教育规划纲要》中的政策意义。

一、家庭与教育的关系发生新的转变

长期以来,大多家庭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总是处于一种两元分离的状态。一方面,教育直接联系的两极是学生个人和社会整体,家庭若隐若现地游离在教育事务边缘;同时,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而非家庭。这就造成家庭被学生——学校——社会这条封闭的线索而架空,即使有心也无力涉入。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将教育看成是严格的国家行为,从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是由国家规定确立的。不难看出,家庭的教育功能是被忽视的,家庭能够提供的教育资源是被淡化的,家庭对于教育的直接需求也没有被作为主要的考虑对象。然而,当前由于社会运行方式的转变以及教育自身的变革,家庭与教育的关系也开始逐渐转变,笔者认为这些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投入的力度逐渐增大

当前家庭对教育的投人主要表现在教育机会的选择以及教育内容的实施两个方面。一方面,家长们曾经关注的重点是“有学上”,而如今则是越来越追求“上好学”。为进人理想的幼儿园家长连续数天排队报名,为进人名校家长毫不吝啬高价择校费,有些家庭通过购买房产、改变户口来选择“好学校”,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甚至有些家庭花费巨额费用让孩子出国留学。另一方面,家庭不再如同以前将教育内容完全当成是学校的课程,而是要求尽力在课余时间里对学校教育进行巩固和补充,让孩子参加补习班,以提高学校课程学习的成效;让孩子参加各种课外兴趣班,学习各种在学校中不予教授的内容。由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现如今的家庭相比于以前在教育投入中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并且有继续增温的趋势。

(二)家庭全面涉入教育系统之中

在参与教育的广度层面上,家庭从以前的既无意识也无能力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地融入孩子接受教育时空的全部环节之中。过去,家庭常常将教育看作单纯的学校责任,界限分明地将学校与家庭一分为二,即便要求对教育负责,也仅仅是在孩子的幼年阶段,家庭对孩子进行简单的保育和启蒙。但是如今,家庭开始主动与学校建立紧密的持久性的联系,以求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教育情况,提高孩子的教育成效。另外,随着家校联系日益密切,家庭也逐渐开始左右教育的目标设立、内容选择、方法模式,甚至是教育的管理。再一方面,家庭对于孩子教育的关注从以前的短期阶段性发展到孩子整个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再到高等教育,家庭对于教育的关心和投入几乎渗透到孩子接受教育的各个阶段。如今家庭对于孩子教育的影响以一种立体的时空网覆盖了教育的各个领域和时期。

篇2

另外,农村地区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不能仅仅只是简单地归纳为“男尊女卑”的原因,在转型期社会的背景下,制约女性教育发展的因素呈现复杂性。揭示农村家庭教育策略中的性别意识产生的原因,是本文的探究焦点。为了排除经济因素的干扰,本文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北部农村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农村家庭及学校教师的访谈,从影响家庭教育策略制定的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方面,明确农村地区家庭内部的资源分配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中两性差异产生的原因。

二、影响农村家庭生育意愿的社会原因

上世纪80年代初,计划生育政策伴随着严格的赏罚制度在全国范围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为解决部分农民的实际困难,1984年又制定了面向农村地区的二胎政策。虽然有国家政策的许可,但是各省市在执行中,针对本地的具体情况又制订了很多的附加条件,因此各地农村容许生育二胎的政策条件有不同。例如,在国家的二胎政策中规定,第一胎生育了女孩的农户,事隔5年可以容许生育第二胎。但是在江苏农村的计划生育规定里,仅仅只是生女孩还不够,还必须是三代单传的农户才有条件容许生育第二胎。为了控制生育二胎,在江苏农村地区实行严格的定期检查制度。计划生育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每月都会带着B超机下到农村基层,让符合生育年龄的妇女去做B超检查,以防止计划外怀孕。特别是头胎生育了女孩的妇女,更是重点检查的对象,被要求必须接受检查。对于生育了男孩的妇女,相对要求宽松些。虽然有严格的人口管理制度,但是在调查中发现,采取种种手段超生的家庭也存在。我们访谈的村民周妈妈是一位13岁男孩的母亲,当她谈到计划生育办公室每月光临的检查时,她说:“规定所有的育龄妇女都得去,但是我们可以不去。”问她为什么可以不去?周妈妈自豪地说:“因为我们家是男孩子嘛,计划生育的B超检查主要是针对生了女孩子的人家。”周妈妈还给我们讲述了她全家帮助哥哥生二胎的经过。周妈妈1985年初中毕业时,因为哥哥出外躲避计划生育检查生二胎,农田没有人耕种,同时要为超生的孩子准备罚款,家里没有更多的钱供她读书,为此她放弃了上高中,与父母一起帮助哥哥种田。笔者问周妈妈“:为什么要帮助哥哥家种田呢?”周妈妈回答说:“因为我只有这一个哥哥。”言外之意是家里只有这一个男孩子。从周妈妈的叙述中可以得知,当初她的学习成绩不错,因为哥哥出外躲避二胎,周妈妈不仅放弃了读高中,而且在哥哥不在家的日子里,一直为哥哥无偿地耕种农田。笔者问周妈妈:“你当时心里有没有觉得不公平的想法?”周妈妈回答得很干脆:“没有。”在这里,生男生女似乎不是个人的利益,而是关系到家庭的整体利益。在国家近几年的全国人口普查中,农村地区男女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调已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在访谈中,老师家长都说没有重男轻女的现象,但在这一地区流传着一句古老的俗语:“生儿能养娘”。与这句话相对应,同时还流传的另一句话是“:生女能养娘,抛灰能泥墙”。在S村小学访谈时,当笔者就农村家庭中男女性别意识上的差异请教该校詹校长时,詹校长非常含蓄地、借用以上古老俗语给我作了回答。在有两个孩子的村民伍大姐家访谈时,笔者问伍大姐:“人家都是一个小孩儿,你两个会不会辛苦点?”伍大姐回答说:“辛苦也高兴呢,农村谁都想要儿子嘛!”多家访谈中也发现,农村想生男孩的意愿依然很强,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想生男孩的期望不仅仅只是为了“生儿能养娘”,更多的是反映了与当地农村文化相关联的一种生育观念。先生在1946年写就的《生育制度》中,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评述道:“无后所引起的不利,倒不一定是祖宗的羹饭无人照顾……,事实上会因为无后发生缺憾的还是社会的完整,也就是我们个人在分工结构里生活的顺利进行”。这个社会如果限定为农村的宗族社会时,对家里有无男孩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可以有真实的理解。随着农村对修家谱、修祠堂等活动的重视,宗族活动逐渐成了维系各家社会关系的纽带。按照当地农村的习俗,每年的清明节都要祭祖,内容主要是祭祀、续家谱和修缮祖坟。祭祀活动,由同宗同姓的人家采取轮流坐庄的方式举办。凡是年满16岁至61岁的男子,每人每年都要交份子钱,并负有举办祭祖活动的义务。这里的俗规是:年满61岁的老人被称为退休,可以不交份子钱,不担负举办祭祖活动的责任,只要去参加活动就可以了。试想一下,家中只有女孩的人家,当父亲达到61岁的所谓退休年龄后,因为家里没有男丁的存在,只能做祭祖的边缘人士,由此在宗族内部的地位可想而知。

毫无疑问,在以男子为主要参与者的农村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中,家有男子与家庭在村里的地位是有密切关系的,想生男孩,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儿能养娘”之意,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这个家庭在村里的生活和宗族内的地位。以上也验证了前面访谈对象伍大姐所说的“:农村谁都想要儿子嘛!”的更深层次原因。

三“、男孩智力优势”论

虽然农村家庭的生育愿望中有很强的性别偏向,但是严格的人口管理政策及高额的超生罚款,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突破、都能承担的。学校的男女性别比,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教育领域中的男女差异,也可以由此一窥家庭对女孩的教育投资状况。根据江苏省的统计,2004年在江苏省的各级各类学校中,从小学到大学的在学总人数中,女生都占了一半或将近一半(见表1)。这是全省的平均值,在农村学校里女孩和男孩的比例是否也呈现这种分布趋势呢?据笔者调查所知,在S村小学,独生子女约占60%,在S村中学,独生子女约占70~80%。通过这些村级小学和村级中学里的独生子女占有情况,可以知道这一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结果非常明显。这个地区独生子女的比例很高,在调查中发现,两个孩子的家庭往往是先生了女孩又想要男孩的家庭,所以这里的家庭规模也就是1~2个孩子的家庭构成。S村小学的独生子女性别比是:男孩约占60%,女孩约占40%,这说明家中只有一个女孩的家庭,随着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也在增多,是否由此可以推断说:女孩的教育也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有一个新的变化呢?但是据调查,在当地农村从幼儿园到中学的男女比例差异很大,各个学校的男女生分布情况大致如下:(1)S村幼儿园,男女差异不大,总体上男孩稍稍多些;(2)S村小学,男生约占60%,女生约占40%;(3)S村中学,男女大致相同;(4)镇上的私立C中学,女生大约占全部学生总数的1/5;(5)镇重点高中L中学,女生约占1/4。年级越高女生人数越少,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女生减少的现实呢?就男女学生比例悬殊的问题,笔者访问了女生比例最低的镇重点高中L中学的宋老师:笔者:你们学校男生女生的比例是多少?宋老师: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男女生比例越来越小,就是男的越来越比女的多。幼儿园大家都去,到了初中之后,一个是生理因素,到了初三男孩子越来越聪明,女孩子智力发育早。像我们到了高中,我们这些班上女孩子一般占1/5。

到了大学里可能就不足1/5了。笔者:会不会是说需要学费,家里需要保个男孩子?宋老师:这一个就是说智力的问题,还有就是传统的观念,重男轻女。女孩子就是在农村,一听说要几千块,不去。所以女孩子上到高中就少点。这样子无形当中,一部分人才就流失了。宋老师是一位有着30多年教学经历的老教师,他认为,造成初中之后女生剧减的原因之一主要还是女孩的自身问题,即智力因素。这个观点,在这个地区非常普遍,在当地其他学校的访谈中,当笔者问及学校中男女性别失衡的原因时,也被老师们反复地用“男孩智力优势论”进行归因解释。在农村学校中,作为有文化阶层代表的老师的意识,会对乡村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男孩智力优势论”会影响到家庭教育策略的制定,使得女不如男的农村社会传统想法得到强化。与此同时,仅仅强调智力因素,也会掩盖农村家庭资源中的男女分配不均的问题。

四“、保男顾女”的家庭资源分配原则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男女两性原本是没有差异的,男女两性的差异是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对男女两性的性别期待不同,使得男女两性的教育呈现不同的教育模式,由此形成了教育环境中的不公平因素。因此,“男孩智力优势论”,仅仅只是两性教育环境中的不平等现象的反映。但是“男孩智力优势论”的想法,在这个地区似乎已成为定论,智力因素是导致女孩升学的唯一障碍吗?我们一般会认为经济因素是造成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但是在S村中学的访谈中,该校的杨校长谈到了他们学校防止辍学的管理办法。为了防止因为经济原因辍学的学生出现,学校不仅从制度上把关,还实施了一系列救助措施。如前文提到的镇重点高中L中学的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L中学对家庭困难学生所实施的帮助举措。我们这三年搞了人性化教学,学校内部搞了个阳光工程,专门辅助贫困生。党员、干部每个人负责个贫困生,包学、包生活。其他教师就捐款,扶助他们。这一届高一就有四十几个贫困生,学校首先是学费免掉,生活费学校在特困生的基金中拿出来。食堂里给优惠卡,每周两到三次荤菜。保证不因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作为学生直接监护人的家长,对于女孩的教育投资意识又是采取怎样的措施呢?在农村学校的访谈中,校长、老师都是异口同声地强调: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很高,家庭的积蓄很多用于孩子的教育。为了了解家长对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意识,我们访问了有两个孩子的村民柳大姐,柳大姐19岁的女儿初中毕业后就出外打工了,儿子16周岁在重点高中读高一。就她女儿最后没有升学的原因,柳大姐做了如下的解释:女儿出去打工了,女儿读到初中。成绩好呢,不让她读了,没有这个经济(条件)。笔者:她想读吗?柳大姐:她想读,但是没有这个经济。笔者:当时参加考试了没有?柳大姐:就初中毕业吧,没有参加中考,就叫她放弃了。

笔者:她跟你们生气没有?柳大姐:生气,我说妈妈就这个本事,不能偷给她啊?笔者:不能借点吗?柳大姐:借不到,我们姊妹家都这样。而且借了要还的,不是一天两天,没有有钱的亲戚。笔者:你大哥是木匠应该条件还不错吧?柳大姐:他也有两个女儿,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笔者:那你跟女儿说,她有什么反应呢?柳大姐:只好拉到吧,(说)投到你这个胎没有投好。说以上话时,柳大姐流露出很无奈的表情,她一再强调家里没有钱。对于考入重点高中的儿子她满怀希望。但是她也知道没有经济能力供儿子读大学,她希望在外打工的女儿能够资助弟弟的大学费用,将来弟弟工作后再还姐姐的借款。笔者:工作了就好还(姐姐)了。姐姐说重男轻女的时候,弟弟在不在?柳大姐:我说给他听的。笔者:弟弟听后怎么说呢?柳大姐:弟弟脾气有些坏,就说:“你叫她考啊?”我给他说,姐姐成绩好没有让她上,我们重男轻女。笔者:为什么说给他听呢?柳大姐:叫他好好学习啊,我们在农村吃了苦了,让他将来不要在农村受苦。笔者:爸爸怎么说啊?柳大姐:他爸爸什么都不问。

杨善华等学者在对青浦、太仓、宜宾三地农村的调查结果中指出:“在多子女和家庭贫穷的条件下,按照中国农村以往重男轻女的习俗,首先剥夺的肯定是女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江苏北部的农村经济状况,与同省南部地区相比有差异,但在全国来说还是属于中上程度。另外柳大姐家,只有两个孩子的小规模家庭,因为儿子在家庭里的优势地位,为了保证儿子上学,父母不惜牺牲女儿的受教育权利,这是一种家庭内部资源分配的权衡之计。在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研究中,在对1949年至2001年期间我国教育地位获得的研究中发现:“在各个历史时段,男性都较女性获得了较多的教育。

篇3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5-010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5-051

[本刊网址]http://

一、二战后“回归家庭现象”和婴儿潮

出现在战后的结婚潮和婴儿潮是出乎意料的。当时的社会学家预测,在战后随着女性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和工作机会的增多,结婚年龄和生育年龄应该往后推迟,并且生育更少的孩子。而事实是出乎意料的,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从1940年的21.5岁下降到了1950年的20.3岁,到1956年下降到历史性低点20.1岁。在1960年20到24岁的女性的结婚率达到了四分之三。对于男性来说,平均结婚年龄从1940年的24.3岁下降到1956年的22.5岁,而在马萨诸塞殖民地时期是26岁,20到24岁的结婚率从1940年的27%上升到1955年的51%。这一时期不仅结婚年龄提前,生育年龄也提前,生育数量也在提高。从结婚到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平均时间间隔在1955年到1959年只有13个月,而在大萧条初期长达2年。20到24岁的女性的生育率从1940年到1957年上升了几乎一倍。

之前由于萧条和战争,平均结婚年龄被往后推迟。战争结束后,这一人群开始进入婚姻和提前结婚的年轻一代形成叠加效应,形成婚姻潮,造成了家庭的在数量上的急剧扩张和“婴儿潮”的出现。

这样就形成了美国战后的一个回归家庭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年轻人更注重家庭生活,愿意较早组建家庭,忠于婚姻,离婚率出现下降,愿意较早和较多的生育。在家庭中一般建立明确的性别分工,丈夫外出工作,挣钱养家,妻子一般做全职太太或从事兼职工作,把更大的精力和时间照顾家庭和儿女,这种家庭也被称之为核心家庭。这种趋势持续了20多年,人口统计资料显示,从20世纪40年代一直到60年代初,相对于他们的欧洲盟友来说美国人的结婚率更高,而结婚年龄也更低。

对于战后年轻人为什么抱着极大的热情回归家庭?有的学者认为,家庭的急剧发展是和平与繁荣回归的必然结果。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社会的家庭和生育意识很强烈,独身和不要孩子的夫妇不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二战后优越的条件使之前被压抑的婚育行为一下子释放出来。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伊莱恩・泰勒・梅教授从冷战的时代背景出发,考察年轻人回归家庭的现象。二战后的美国尽管结束了萧条和战争,但不久冷战开始,美国国内矛盾激化,美国面临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危机。美国政府认为,让年轻人回归家庭,扩大和宣传一对夫妻两个以上孩子的核心家庭,有利于缓解国内的隔阂,增强国内凝聚力。以后的发展也确实核心家庭加强了来自各个国家的白人移民,特别是白人中产阶级之间的融合。对外可以通过宣传“美国式生活方式”和“美国梦”来增加资本主义制度的吸引力。在普通的美国年轻人当中,面对冷战时代的国际国内状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充斥着焦虑的情绪,渴望回到家庭寻找安定。“战后的美国人强烈渴求摆脱过去,确保未来。”

二、对住房的需求和选择

新组建的大量家庭造成住房上的巨大需求,据粗略估计,美国当时迫切需要500万套住房。家庭的成立往往要求购买住房,不能像单身时那样去租房,这种核心家庭在选择住房时往往把家庭和孩子当做主要的考虑因素。对于住房,一般要求良好的社区环境,足够的空间以满足四口之家的需要,由于孩子数量的增多和孩子在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求住房足够的空间,以及周边良好的儿童成长和教育的环境和社区环境。

以维莱顿卫典型代表的郊区住宅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1951年,美国统计署计算出最具有“平均”特点的美国人是:男性,30岁,已婚,2个孩子,年薪3000美元,一个冰箱,一台收音机,以及一套分期付款的住房。这个美国人就住在莱维敦。“最具‘平均’特点的美国人”是战后初期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核心家庭男主人。“住在莱维敦”体现了中产阶级核心家庭对住房的要求。

核心家庭倾向于离群索居,远离父母、亲属朋友,注重家庭生活和子女的成长。要求住宅满足四口之家的生活需要,足够的家庭私密空间、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

莱维敦住房高度浓缩了在当时被认为是现代化时髦象征的牧场主式住房。牧场主式住房的间隔约60英尺,保证了住户的私密性和足够的空间。整套住房的空间很开阔,能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莱维敦对牧场主式住房的浓缩在当时被很多杂志称为美国新模式,有一期文章将其题为“浓缩革命”(ARevolution in Epitome)。以莱维敦为代表的郊区社区还特别注重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人这样形容这一类社区:“这是一个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的地方,在操场上、游泳池里、球类场地上都可以听到他们纵情的欢笑声;这是一个父母自愿工作的地方,他们对孩子的爱可以体现在社区会议上,球类运动场上,学校活动上;这是一个教师和管理者关注学生的地方,人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教室里,包括午后2点半后,在体育竞赛和音乐会上,总之,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社区。”

由于莱维敦的设计和建造,充分考虑了当时中产阶级核心家庭的需求,而深受欢迎。莱维敦不仅昭示了美国战后居住的主导趋势,还昭示了美国战后家庭的主导趋势。比如在第三个莱维敦的1.2万个家庭中,绝大部分是年轻家庭,平均有两个不满18岁的孩子,每6个家庭中不到1个是父母与他们住在一起,65%的男性户主是白领职业。有人这样评价莱维敦:“他是养育子女的理想之地,是一个不断产生希望与信心的地方,特别是年轻的父母希望他们的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时更是如此。所以,每当有房出售,买主多半是一家有新生儿的年轻夫妇。”以莱维敦为代表的郊区社区的建造,使大量中产阶级家庭移居郊区,并且推动了的中产阶级居住文化的发展。

三、联邦政策的推动

美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出于冷战的考虑来解决住房问题。哈里・杜鲁门在接任总统后不久,就直言不讳地宣称:“在我们证明在我们的民主体制内可以为我们的人民提供体面的住房之前我们怎么能指望在欧洲推广民主呢?”美国政府把支持的方向放在了郊区。通过大力发展郊区住宅,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家庭的住宅需求,而且推动的美国人向家庭回归,从而营造了50年代“美国梦”的一个显著特征。

美国联邦政府除了大力支持公路建设等基础设施以支持郊区发展外,还推行住宅抵押保险制度和住宅补贴制度鼓励家庭到郊区购买住房。美国政府对于购买住房进行补贴,对首付、利率和偿还期等方面施行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明显向郊区倾斜。比如20世纪40年代联邦住宅管理局对独户住宅和多户住宅的保险比率为4:1,50年代这一比率为7-1。而在中心城区往往只能租房或寻求高利率的贷款。

中心城区建筑密度大,住房面积一般相对狭小,家庭生活空间难以跟郊区的独户住宅相比,城里的公寓还不欢迎带小孩的家庭入住。而这一时期在郊区大量兴建的独户住宅是为核心家庭而设计。莱维敦是当时最普遍的郊区住宅,这种房间数量较多,除了夫妻的卧室之外,家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卧室、浴室和厕所。由于家庭强调集体生活,各种为全家一起活动的家庭起居室增多。这种郊区住宅既强调了团结与和睦,又不失个性和隐私。

篇4

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美国20世纪初开展的职业辅导运动,历经近百年的时间,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系统的职业生涯理论模型。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符合学生实际需要,因此在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许多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或者以制度保障纷纷推进职业教育的开展,比如美国国会1994年通过了《学校就业法案》、德国将职业教育纳入法规、日本开展了“进路教育”、澳大利亚开展中学生职业教育等。职业规划的观念形成了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渗透到家庭的模式。虽然我国有很多学者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理念,但是却很少有学校或者家庭对学生进行职业方面的教育。赵士果在2009年对徐州523名高中生的职业规划调查中发现,父母在孩子职业生涯规划上的指导严重缺位。

一、家庭教育中职业生涯规划缺失的现状

笔者采用自编问卷的形式,在网络家长群中随机选取了济南市市区普通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共150个家庭做了关于家庭教育中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家长对孩子的了解以及家庭教育中是否涉及职业生涯规划两大部分。

针对“你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特长吗”这一问题,46.8%的家长选择了“非常了解”,33.5%的家长选择了“比较了解”,19.7%的家长选择了“一般了解”;针对“你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吗”的问题,50.5%的家长选择了“非常了解”,46.5%的家长选择了“比较了解”,仅有3%的家长选择了“说不好”;针对“你了解孩子的能力特征吗”的问题,33.2%的家长选择了“非常了解”,35.7%的家长选择了“比较了解”,31.1%的家长选择了“说不好”。

这说明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更多是兴趣特长、性格特征方面,对于孩子的能力特征却显得了解偏少。

对于“是否和孩子谈论过未来的职业取向”这一问题,88.6%的小学家长会和孩子谈及将来长大了想干什么的话题,但是是一种没有目的性的交谈;20.5%的初中生家长、33.3%的高中生家长会和孩子谈及职业的话题。对于“是否为孩子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98.6%的小学生家长、97%的初中生家长和90%的高中生家长表示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那么,“孩子选择职业首先会考虑到什么因素?”56.6%的家长会选择稳定、有保障,23.4%的家长会考虑到孩子兴趣,8.9%的家长表示顺其自然,11.1%的家长会考虑到孩子的能力。

此种结果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具有普遍性,家长很少会和孩子谈及职业的话题,对职业规划的知识了解更少。在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背景下,父母大多谈的是好好学习,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至于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做父母的很少会与孩子谈论。

二、家庭教育中职业规划缺失的后果

家庭中职业规划的缺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其中最明显的问题有:孩子的学习动机不足,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进入高中阶段,文理科选择的随意性;高考填报志愿的盲从性;进入大学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生活茫然;择业时的盲目性。

(一)学习动机不足

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组成。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有了解和掌握知识的需要,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学习的外部动机是指在学习活动本身之外获得的学习动机,比如获得奖励、避免惩罚、在同学中具有威信、为了就业等。

在石绍华(2002)做的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中发现,只有约三分之一(30.3%)的学生对学习本身感兴趣,有19.4%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有50.3%的学生是出于外部动机而学习。这个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要靠外部动机。在学习外部动机的内容上看,就业和学生的前途息息相关,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动机的。艾凡思在1992年对生涯教育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就业引导的教育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很有帮助。而在一份后进生的学习动机调查中显示,后进生学习的动机主要是为了“不受老师和父母的批评”“考试及格”“不上学在家里没有意思”,也就是说其内部动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不足的。

(二)文理科选择偏差

文理科的选择很大意义上决定了高考填报志愿的方向。高中阶段文理科的选择应该按照学生个人的兴趣特点以及学生擅长的科目来选,但实际上有不少学生在选择文理科时非常随意。有的学生选择某个科类班级只是因为特别喜欢这个班级;有的学生是听取了老师的建议,认为理科生高考时录取分数低,且将来就业面广;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随意选择。这很可能使得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因为学习自己不擅长的内容而学习效率不高,致使自己丧失学习兴趣或者形成对自我的负面评价。

(三)填报志愿盲从

没有职业规划,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将十分迷茫。有一份调查显示,每年的高考填报志愿,平均有高达67%的学生和72.9%的家长对所选学校不了解,有69.1%的学生和73.8%的家长对所选专业不了解。一个刚考入大学的学生来咨询转专业的事情,笔者问他为什么转专业,他说:“是妈妈让转的。”笔者问:“你怎么看?”学生半天没有说话,笔者又问:“你觉得自己适合什么专业?”学生陷入了沉思。很多学生上大学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适合自己。在一次大学的职业测评中,有一个学习文科专业的学生测试的结果是适合学习理工操作性专业,他自己非常认可。他自从上大学以来就没有快乐过,就是感觉不喜欢这个专业,但是又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可是四年的大学已经过了一半的时间。

(四)大学生活茫然

“新浪网”对大学生所学专业满意度的调查显示,65.5%的学生想换专业,华南师范高教研究所的研究中也有相似的数据。但是更为可怕的是,假如可以重选专业,有78.8%的学生还是不知道选什么。人在没有兴趣的状况下学习,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这影响了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生涯规划的滞后,使得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不知道干什么,无所事事,或者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盲目陷入各种考证热中。大学生在三四年级才开始考虑就业的事情,一方面缩短了自己职业探索的时间,另一方面增加了就业的盲目性。

(五)择业盲目

从学校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时,若不能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及适合的工作岗位有充分了解,就会增加择业难度,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失去信心。在对上海市某高校毕业生的调查中显示:有37%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没有信心,3%的学生甚至没有想过就业前景;在谈到职业发展方向问题时,有31%的学生认为不好确定,有6%的学生认为比较模糊。

三、家庭教育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改进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遵循着一定的发展规律。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金斯伯格对职业生涯的发展进行过长期研究,他将人的职业发展阶段划分为幻想期(0~11岁)、尝试期(11~17岁)和现实期(17岁以后的青年期)。美国另一职业指导专家帕森斯提出职业选择要完成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人-职匹配三个任务。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根据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帮助孩子完成各阶段的任务。

(一)幻想期:0~11岁

这一阶段处于儿童时期,儿童在这个时期对周围的事物非常好奇,特别是当他们看到一些职业表现时,喜欢模仿和问究。此时期职业需求的特点是:孩子单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考虑自身的条件、能力水平,更不会考虑社会需求,完全处于幻想之中。

家长要学会用孩子的理想(梦想)引导孩子,陪孩子做一些职业角色扮演的游戏。比如问孩子:“你想做这个事情,现在你需要做什么准备啊?我们一起准备好不好?”在这一阶段,家长除了要帮助孩子完成对职业的一些基本认知以外,还要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概念,比如:多肯定孩子,肯定孩子生活中出现的能力特征、性格特征、品行特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使孩子对自我的价值有充分的肯定。

(二)尝试期:11~17岁

这是少年儿童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人的心理和生理在迅速成长发育和变化,是吸收知识和增长能力的黄金时期。人们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价值观念逐步成形,对社会生产和生活有了初步的探索意识。在职业需求上呈现出的特点是:表现出一定的职业兴趣,并开始审视自身各方面的条件和能力;开始注意职业角色在社会上的意义、地位,以及社会对该职业的需要。这个时期的学生基本上是处于初中、高中阶段。家庭里要有一个重视孩子职业梦想的氛围,家长可以经常拿出这个话题来讨论,并做到以下几点。

1.帮助孩子了解自己

使用测评工具是了解孩子职业兴趣取向、生活价值取向、性格和能力特征等基本特征的最简便方法。职业兴趣取向可以使用《霍兰德职业能力测验》,通过测试知道自己理想的职业和适合的职业;性格和能力特征可以使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要了解生活价值取向,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孩子未来想过何种生活。

2.帮助孩子了解专业和工作

在职业兴趣确定之后,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进一步对从事这项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进行了解,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距离所喜欢的工作所需能力还有一大段距离时,往往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在闲暇时间,父母还可以带领孩子亲自体验他所喜欢的工作。

3.帮助孩子做好时间规划

时间规划分为一生的时间规划和一天的时间规划。一生的时间规划可以让孩子看到每个年龄阶段应该做的事情,以未来的视角看清现在需要做的事情;一天的时间规划可以让孩子看到一天24小时是如何度过的,应该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三)现实期:17岁以后的青年期

篇5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2

引言:现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几乎已惠及到了每位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高等学校接受教育,致使高校毕业生数量“水涨船高”,社会就业竞争激烈。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为了能够让同学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各大高校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从概念上讲,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求职者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喜好、特长等因素相结合,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同时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具体行动方案。由于同学家庭教育环境不同,在职业选择时表现千差万别,毫无疑问,家庭教育是影响职业生涯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着重研究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

一、不同的家庭环境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

1.民主型父母

民主型父母对孩子管教和关心程度比较维和,即不会想方设法的去娇惯孩子,更不会对孩子加以严格的控制。他们管教孩子的时候,会对孩子的行为有明文规定和要求,也会严格执行,同时这些要求和规定一般不会苛刻,它是依据孩子的期望与能力设立的。[1]民主型父母对于孩子自我约束和自主调控能力的培养高度重视,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本位原则,但也会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重视亲子间的双向沟通,对于孩子的意见能认真听取,细细考量,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有不当的行为习惯出现时,会尽可能的给孩子讲道理,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在不伤害亦不纵容孩子的前提下,将问题妥善解决;当孩子有合理要求时,会努力满足,注重孩子自觉性的培养,强化孩子自立自强、勤奋的优良品质;当孩子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时,父母会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和鼓励。他们喜欢给孩子讲道理,通过交谈说服的方式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自己犯了错误时,会主动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通过身体力行的行为模式予孩子以正确的行为引导。

在民主型家庭中,父母酷爱言行身教,喜欢以示范的管教方式去培养孩子的行习惯,经这种父母培育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很强,即便是长大后,父母不再身边时,亦然对自己掌控有加,在择业的时候,能主动考虑父母的建议。由于对沟通的注重,父母与子女之间不再有“代沟”,就好像是朋友之间的交往,有什么问题时也能做到坦诚布公地交流解决。

2.专制型父母

专制型父母是属于那种低关怀、高控制的类型,他们喜欢给孩子灌输服从的思想,对孩子往往缺少关心、照顾。在他们的眼中,自己的孩子就如同自己的财产,具有从属性,常常会采用一些粗暴的恶劣手段,把自己的想法强行的灌输给孩子,以达到孩子认同自己的目的。他们对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培养毫不重视,每遇到需要抉择事情的时候,父母总是一厢情愿的全部代劳了,甚至对子女的擅自做主给予严厉批评。

3.溺爱型父母

溺爱型父母常以百依百顺的方式培养孩子。他们几乎不会向孩子提任何要求,孩子有着高度的自由,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总是会想方设法以满足孩子,并且很少去考量孩子提出的要求的合理性。父母溺爱孩子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过分的迁就和庇护。溺爱型父母对孩子宠爱有加,有的父母就算是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也会尽自己的能力去满足孩子的愿望。不论孩子的提出的要求是否正确,都尽力满足,也不愿孩子有一丝的不满意。在他们眼中,自己的子女几近完美,毫无瑕疵,令人汗颜的是,他们总是喜欢无限放大自己孩子的优点,对缺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满足自己和孩子的虚荣心。二是对孩子过分呵护。有的父母处处维护孩子,生怕孩子受委屈,总是对孩子呵护备至、好像他是一个时刻需要照顾的小动物,一不小心就会受到伤害。在日常的衣食住行方面经常是样样包办,使得孩子自理能力往往甚是缺乏。

4.忽视型父母

忽视型父母是对孩子采取“放养”的态度。这种父母对孩子没有什么具体要求,他们的管教方式让人感觉有种“放任”的味道。他们很少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尽可能少和孩子进行交流,更别说是思想的沟通了。对于子女的去处以及生活习惯了解不多,总是热衷于忙自己的事情,在他们的生活中,孩子并不充当其生活的构成元素,与孩子谈心的时候几乎不存在。这类父母不注重关心孩子的需求,对于孩子良好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也很不注重,对孩子的奖罚往往凭自己的兴致或情绪,随心所欲。忽视型父母其实是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中心的,在孩子抚养孩子方面存在很多兴趣因素,他们主要是以自己兴趣爱好为中心来建设家庭的。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协调性差。在他们的思维观念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就是抚养与被抚养的关系,没有情感可言,抚养孩子是一种仅仅是在履行义务,不论孩子做的有多好,都难以得到家长的关爱和鼓励。

二、不当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对不同的家庭环境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不当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职业规划造成的不良影响。[2]

(1)不当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有所限制。

如今,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眼中就是掌上明珠。由于对自己孩子的爱,他们十分渴望能把孩子塑造成有素质有涵养的人才,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然而,往往就是因为父母的这种心理,造成急功近利的现象,致使孩子的发展和成就总是不能乐观满足父母的胃口。在他们心中,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却不曾想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适合往哪个方向发展。由于很多孩子总是活在父母小心翼翼营造出来的和谐世界中,当这些孩子被输送到社会上时,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各方面都显得难以适从,限制了自己的成长。

(2)不当的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不利。

目前有很多大学生在学业和就业方面存在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棘手问题。有些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终日与网络游戏为伴,逃课旷课的情况也非常普遍,有时甚至有不能自已需要父母到身边陪读的现象出现。这些与大学生独立能力匮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独立能力的形成和培养都与大学生从小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密切,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自我管理、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三、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几点建议

从上述可知,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其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对于大学生培养和发展甚是不利。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更好的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父母应该因材施教,适时施教,并结合社会的发展态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养,专制型父母在给予孩子爱和适当限制的同时,还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与尊重,使得孩子能够更自信的生活和学习,当孩子取得成就时,应予以鼓励,不论是物质上还是口头上的鼓励,都能够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这样做对孩子将来的就业将会有很大帮助。

(2)大学生已逐渐成人,他们在和家长的交往中更多强调的是平等性。[3]父母应该适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从“父母”的角色转变为“朋友”的角色将更利于孩子的发展,把自己的孩子当作朋友来看待,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在孩子得到了父母的平等对待时,将会更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化,已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步入大学殿堂,并且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有了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社会涵养,这些成就都甚是喜人。[4]而且,大学生活区一般设立在的城市附近,大学生们在接受校园知识时,也能感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气息。然而,目前我国很多父母采取的家庭教育方式都是溺爱型的,让人十分担忧,就算这些孩子进入大学学习了,也很难面对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所以,家长们应该深思和改变,使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家庭教育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篇6

古代社会中女子文化教育的产生及其发展状态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父权家长制的社会政治结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结构、男尊女卑的文化背景是女子教育赖以生存的土壤,它是以提高女子修养、培养男权社会需要的“贤妻良母”、维护传统家庭和社会稳定为取向的。

女子教育观念的形成始于先秦,经历两汉和唐朝的发展,直至明末清初才基本成熟,这种目的性、指向性极强的女子教育观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教育思想体系,刘向《列女传》所树立的各类才华超群的妇女典范即为后代女子教育所推崇的标尺。“言行仪表符合封建礼仪道德的母亲,用以教育后代,以兴教化:行为仪表,言则中义,养子孙,以渐教化,即成以德,致其力业。”①

中国古代的女子教育十分有特色。首先体现在教材上。女子教育有一套比较系统的教材。“中古女学诸书,失传已久。自片语散见六经诸子外,以班昭《女诫》为最先,刘向《列女传》,郑氏《女孝经》《女训》《阃范》《女范》各有发明,近世蓝鹿洲采辑经史子集为妇人法式者,谓之《女学》,颇称详赡。”②其次体现在技艺上。技艺教育主要是女红,包括纺织、浆染等。女红伴随女子一生,对社会生活有着巨大影响。第三是女子的德育。这主要是女德和母德教育,即如何做贤淑女子和贤惠母亲的教育。作为研究清代女性的最好参考书――《红楼梦》。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清代上层社会中女子生活和文化教育现象。

一,“书里书外”看清代贵族女子文化教育观念

(一)《红楼梦》中表现出的女子教育观念

《红楼梦》以贾府为一个社会缩影,展示了清朝社会的各个方面,作品中最具特色的是几百个性格各异的女子形象,《红楼梦》中,处于封建贵族阶级的小姐,如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元、迎、探、惜四姐妹等皆是饱读诗书、多才多艺的女子,“自与别个不同”③。由此可见,在贾府中,无论贵族小姐还是丫鬟奴仆,或多或少都能受到读书、习字、做诗等文化熏陶。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就提到古代封建家庭中,家长对女子读书的关注。“因史老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一边读书,听得个个都不错。”④第三回,黛玉初进贾府,凤姐便关心她的学习:“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⑤黛玉往王夫人处探望,王夫人嘱咐黛玉:“你三个姊妹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识字学针线。……”⑥贾母初见黛玉之后,也问起黛玉念何书,黛玉答道:“只刚念了《四书》。”⑦就连“愚顽怕读文章”⑧的宝玉,见了黛玉也要先问:“妹妹可曾读书?”⑨除去黛玉这一中心人物不论,即便是文中着墨不多的李纨之父,虽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却也让自己的女儿念了些《四书》《列女传》《贤媛集》,认得几个字。在元春省亲一回中有记叙:“宝钗、黛玉诸姐妹”每人新书一部、宝研一方。⑩

《红楼梦》中描写的赋诗、海棠结社、怡红行令、潇湘论文的情景,便是清代贵族女子文化活动的生动写照。由此窥见一斑,在中国古代贵族社会,女子读书无疑被视为十分重要的一件事。

传统观念认为中国古代女子社会地位低下,并无文化教育而言。其实对于女子文化教育问题要分情况而定,就整个男权社会而言,女子文化教育确实是没有受到和男子教育相等的待遇,但在女性范围内,中上层的贵族女性比普通劳动家庭的女性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文化教育。从许多史料和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多数接文化教育的是贵族阶层的女性,还有一类接文化教育的女性群体是处在社会底层的青楼女子。下层劳动人民中的女子却很少接触文化教育,很少见诸于记载,这一类群体主要接受的是德育。

(二)关于贵族女子文化教育的清代社会实际情况

浓厚的读书和治学风气贯穿清一朝社会,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学术研究,其普及和深入程度都显著超过前代,这样的文化氛围自然也会影响到生活于其中的女性。在清代,由于名门望族对教育、科举、文学、藏书等方面的强烈追求,致使家庭文化气氛空前浓厚。这样的社会风尚和家庭氛围,促进了清代女子文化教育的繁荣,加之日趋成熟的教育观,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才女”。据统计约仅在康熙一朝就涌现出了4000位女诗人,其诗文集“超轶前代,数逾三千”,形成了中国女性诗歌史上最繁盛的时期。

此外,还产生了像顾太清这样当时在清朝就十分著名的女词人。她曾与当时京师的满汉才女结集秋红吟社,联吟诗词,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顾太清多才多艺,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

清代的女子文化教育是多方面的,不仅有足不出户而一举成名的女诗人、女词人,而且在清代以“结社”的方式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女性“知识分子”。如:清代“江右三大家之一”的著名才子袁枚,作园于江宁小仓山下,曰随园,世称随园老人。他曾公开招收女弟子数十人,并亲自编辑《随园女弟子诗选》,收女弟子28人之诗。

此外,清代女子还曾创办文学团体。康熙年间,顾之琼创建蕉园诗社,成员主要有顾姒、紫静仪、朱柔则、林以宁、钱云仪,史称“蕉园五子”B11。清中叶,女诗人张清溪曾创办清溪吟社,成员均为吴中人,被称为“吴中十子”B12。这些结社赋诗等社会活动,尽管屡遭保守势力的抨击,但也得到过开明士大夫的大力支持,并被当时社会所认可。

清代虽然对女子的伦理道德禁锢更为严格,但在教育方面有意无意地瓦解了这种伦理道德意识,这是教育使人开明的客观结果,也是历史进程中的必要条件,对这些贵族女子自觉或者不自觉进行的文化教育,不仅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女性诗人、词人,而且在改变教育理念和社会认知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在《红楼梦》中也有反映。如《红楼梦》第27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题”和第70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从第27回大观园中结诗社这段描写中,我们还能看出这些女子不仅是建立了一个结社赋诗的“组织”,而且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李纨道:‘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李纨道:‘立定了社,再定罚约……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誉录监场。’”B13

二,贵族女子教育的社会家庭文化环境因素

清代社会中影响女子文化教育的因素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皇帝的喜好决定了对于贵族女子的培养方向。

其一,决定女子的归属。贵族女子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一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入仕”,也就是能选进宫当“才人”,比如《红楼梦》中贾元春的形象,以及薛宝钗接受教育最初的培养目的就是为了能“充为才人”。皇帝的喜好影响着富贵人家的女性接受文化教育的方向。同时,皇室对闺中才嫒也是礼遇有加。如清初著名女诗人黄皆令的诗集曾传入宫廷,致使京城专门有人来聘她为女师。

其二,影响女性文学创作的体裁。《红楼梦》中有关女性做诗的描写很多,不论是结诗社这种正式场合的做诗,还是私底下自己做诗聊以解闷,都产生出大量诗作。最著名的有《葬花吟》《秋窗风雨夕》《五美吟》。那么,文学形式多种多样,为什么偏偏出现了这么多的诗歌,而不是词、曲、散文等其他形式呢?当时皇帝的喜好和社会的整个趋势有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等皇喜好诗歌,尤其是乾隆,更有中国诗歌数量之冠的美名。他们曾经下令编过多种诗歌总集,如著名的《全唐诗》、《唐宋元明四朝诗选》等。

其次,有接受文化教育的家庭环境。有了皇帝的喜好作为引导,还要有培养女子的客观条件。那么,历来都以“私塾”为主要教育方式的女子教育在清代也不例外的成了女性知识分子成长的“培土”。但凡有机会接触文化教育的女性以生活于望族或官宦家庭的女性居多。这些小姐们的生活条件较为优裕和闲适,她们不用担负繁重的劳动,有大把的闲暇时间读书、吟诗、作画。更重要的是出身贵族的女性还生活于良好的文化氛围之中,无论是学习条件、图书条件还是接触的“教学资源”都得到家庭很大的帮助。从《红楼梦》对于贵族小姐的生活场景的描述,我们能够直观感受到,这些女性除了自己做些荷包香囊之外,更多的是写词赋诗、弹琴作画。冼玉清在《广东女子艺文考?自序》中说:“就人事而言,则作者成名,大抵有赖于三者。其一名父之女,少禀庭训,有父兄为之提倡,则成就自易。其二才士之妻,闺房唱和,有夫婿为之点缀,则声气易通。其三令子之母,侪辈所尊,有后嗣为之表扬,则流誉自广。”B14

最后,男性对女子教育的观念的转变。清代虽然是思想禁锢最严格的时代,但也有不少男性文人对于女性社会地位和受教育权利的观点有所改变。他们为女性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减轻了女性自由接受良好教育的外界压力,无形之中促进了女性的文化教育。比如,我们上文提到的男性文人招收女弟子。男性招收女弟子在清朝是一个较普遍的文化现象,除著名的袁枚外,像钱谦益、毛奇龄等文人都招收女弟子,并给她们以切实指导。

三,贵族女子教育的社会家庭文化的形态及目的

(一)贵族女子教育的社会家庭文化的形态

对贵族女性而言,接受教育主要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基本脱离学校教育的轨道。社会是不设女校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女性依然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学习文化知识、粗通文墨,甚至还出现了不少青史留名的才女。清代贵族女子的家庭文化教育形态有三种。第一种是家中设私塾,明清代官宦家庭允许其女儿与兄弟共学于私塾。不过,这种模式只在明朝部分家庭出现过,在清代没有太多的发展。

第二种是家庭熏陶。在中国古代女性无权接受社会文化教育的时代,通过这一耳濡目染的形式,使很多女性不仅粗知义理,有的还在经学、文学等领域小有成绩。一般在士大夫和读书人家中,这种机会普遍地存在。这些家庭中对女儿的好学乐问的倾向虽不鼓励,也不反对。在这样的夹缝之中,遂产生了一大批勤奋、好学好问、尤其是以诗歌见长的女性。这也可看作中国传统女性间接接受文化教育的例证。通过家庭熏陶获得知识的女性,与直接接受父母或老师等人文化知识传授的女性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的父兄、或老师是有意识地传授知识,其内容多是德行修养,为的是嫁为人妇之后相夫教子。前者则是在其父兄无意识地状态下传授,内容也偏向诗词曲赋等文化方面。自学是这些女性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与形式。

《红楼梦》第48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描写香菱学诗的故事。“香菱苦志学诗,精血成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八句……”B15。香菱学诗痴迷到如此地步,可见其好学勤奋的程度,因为这种兴趣和精神,她也终于从不懂诗到最后做出了让大家称赞的好诗。

第三种是父母对女性的文化教育。对大部分贵族家庭的女性而言,十岁之前,由其母亲担任教育职责,这些父母所教的不过是妇道、婉容之类的女性伦常,还不属于文化教育的范畴。“长至十岁以后,才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B16《红楼梦》第二回就提到过贾雨村在林府担任林黛玉的家庭教师的事情。

(二)贵族女子的家庭文化教育的培养目的和影响

贵族女性家庭文化教育的培养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男权,因此对于女子的家庭文化教育还是在封建的伦理道德范围之内。尽管在清代对于女子受教育的观念有了一定改观,但“男尊女卑”是信条,信奉“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清代的贵族女子文化教育其最大的目的就是给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族小姐“洗脑”,让她们从小就接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心甘情愿为男人服务。《红楼梦》的四十二回,因为黛玉无意间说出了《西厢记》中的曲词,薛宝钗劝林黛玉的一段话:“咱们女孩家,不认得字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做诗写字这等事,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读书明理,辅国治民倒好……至于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织纺的事才是。……”B17

女性接受文化教育,是完全将自身置于家庭、家庭成员之下,在家庭伦理道德范围之下自我束缚。在封建社会女子文化教育观念和女子文化教育模式的熏陶与影响下,中国女性突出的特征是人格依附性,寻求人身依附成为女性生存选择的主要方式。实际上,封建专制时代从未把受文化教育的权利赋予广大妇女群众,她们只能在不危及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学习。在这样的条件下统治者为了表示自己的宽大仁慈,皇恩浩荡,也就有褒扬女性读书有成者之举。此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并且利用一定数量和文化程度的女性巩固统治。

我们从《红楼梦》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尽管贵族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有很多的限制,以纲常伦理为前提,对女性接触的书、接受的思想以及行为规范各个方面做出规定。古代贵族家庭对于女子文化教育的重视是不可否定的,这种重视也客观促使了一部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性和对于这种伦理纲常的反叛,比如林黛玉的形象。

总的来说,整个封建社会,对于贵族家庭内的女子文化教育没有一个明确的系统和界定。女子文化教育是一种建立在相对停滞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封建意识形态。从根本上看,女子的家庭教育是封建宗法制度的附庸。女性服从男性,作为封建社会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夫妇三大部分之一,成为维系封建宗法关系的纽带,女学以三从四德为核心,成为宗法制度的文化根基。

参考文献

[1] 刘向著,列女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 蓝鼎元.女学:卷六[M].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集:第4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3] 曹雪芹,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M].湖南:岳麓书社1997年版

[4] 胡文楷著,中国历代妇女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年版

[5] 恽珠.国朝闺秀正始集[M].清道光十一年(1831)红香馆刻本

[6] 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第22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7] 陈,闺房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8] 刘秀生,杨雨青著,中国清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 班固著,白虎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0] 曹大为.中国古代女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注解

① 《列女传》,第1页。

② 《女教》,《中国传统女学的终结与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第3-99页

③ 《红楼梦》,第24页

④ 同上,第24页

⑤ 同上,第28页

⑥ 同上,第31页

⑦ 《红楼梦》,第26页

⑧ 同上,第33页

⑨ 同上,第34页

⑩ 同上,第178页

B11 《中国历代才女小传》,第34页

B12 《清代社会文化丛书》,第134页

B13 《红楼梦》,第357页

B14 《广东女子艺文考》,第2页

篇7

《中华儿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社区教育提出了哪些要求?朝阳区在社区教育发展上提出了什么目标?

马金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是支撑国家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将对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和“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和“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要求。

为了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朝阳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区、现代高端职业教育发达区、开放多元国际教育试验区和文明和谐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工作目标,明确要把社区教育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

《中华儿女》:社区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在推进社区教育中社区学院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马金东:社区教育是具有全员、全程、全方位特点的区域教育,是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教育自身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社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从区域出发推进社区教育,关键是要在管理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上做工作。在管理体系建设上,要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联动、街乡社区(村)两级统筹、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工作格局”,要做好各类资源的统筹。社区学院在配合政府建设好管理体系的同时,要重点做好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在区域推进社区教育中发挥研究、指导、资源建设、市民学习管理的功能,特别要在指导和服务上做好工作。

《中华儿女》:朝阳社区学院是北京市成立的第一家社区学院,在拓展社区教育服务功能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马金东:朝阳社区学院成立于1999年,是北京市成立的第一家社区学院。学院以“立足社区,服务社区”为办学宗旨,以学历教育为基础,非学历教育为重点,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为特色,以提高居民整体文化文明素质、服务区域社区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始终围绕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推进工作。

在社区教育服务上,社区学院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拓展功能,建立和完善服务模式。目前逐步形成了社区教育理论研究指导、社区教育品牌建设指导、老年教育服务、流动人口教育、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资源建设、教师社区服务、社区教育活动骨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模式。随着工作的持续推进,这些服务模式还将不断完善。

《中华儿女》:朝阳区区域广、人口多,社区教育品牌培育很重要。社区学院在培育品牌上做了哪些工作?

马金东:学院在全面服务社区教育的同时,特别注重社区教育品牌的培育。

一是老年教育。朝阳区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10年已经占全区户籍人口总数的21.74%。 在“九养政策”全面实施,老年人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社区学院积极开展老年教育,努力满足老年人心理上、精神上的需要。

在区领导的关注和推动下,朝阳社区学院与北京东方妇女老年大学联手,按照“三结合、三为主”的原则(面授教育与远程教育相结合,以远程教育为主;教学培训与科研和教材建设相结合,以科研和教材建设为主;老年人普遍培训与老年工作管理者培训相结合,以老年工作管理者培训为主)合作开展老年教育工作,实行远程教育、面授培训、科研展示活动“三对接”,教学资源“一融合”。

随着“幸福养老大课堂”朝阳社区开播暨“北京东方老年文化节”启动,朝阳区首批设立了100个老年教育网络教学点。同时,针对社区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开设面授培训班。远程教育开发的幸福养老大课堂九大系列课程和配套教材在教学点试用推广,为老年人搭建了参与互动、寓教于乐的平台,让朝阳区广大老年人受益。

二是流动人口教育。早在2004年朝阳社区学院就组织本院教师深入到工地、市场和社区,为流动人口开展文明素质培训。尤其在北京奥运会前夕,学院专门组建了人文奥运志愿服务讲师团,协助区流管办举办了流动人口百场人文奥运讲座。近三年,组织培训300余场,覆盖了朝阳区所有街乡。2008年,学院还在区流管办的支持下成立了京城第一家流动人口女子读书社,目前,读书社已有12个,拥有近300名来京务工的女性社员。在流动人口的各类讲座中,讲师们将生活常识、文明礼仪、安全知识等同国家与个人的文明程度、文化素质、生存和发展相结合,在提高来京务工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社区归属感。

朝阳社区学院的流动人口培训由于起步早,覆盖面广、针对性强、贴近流动人口生活工作实际,受到了流动人口的欢迎。如今,流动人口培训已建立了长效机制,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项目。

三是家庭教育指导。为了给朝阳区家庭提供优质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社区学院成立了朝阳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在教委的指导下,为各中小学、幼儿园和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服务。

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坚持“儿童为本”、“家长主体”、“多向互动”的原则,以“促进未成年人全面、生动、主动发展,服务社会、服务学校、服务家庭”为宗旨,坚持公益性、社区性,致力于构建和完善家庭教育管理、家庭教育内容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三个体系,形成了覆盖全区儿童家庭、学校、社区的家庭教育指导网络,具有全覆盖、多渠道特点。家庭教育指导不仅对改进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有效地提高了家长素质,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是学习型朝阳讲坛。2003年,朝阳区教委和朝阳社区学院根据区域社会发展需要设计推出了学习型朝阳讲坛。讲坛分为主讲坛、分论坛和网上论坛三种形式。主论坛设在朝阳社区学院,分论坛设在街乡或社区,围绕如何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开展各种讲座,受众对象以社区居民老百姓为主;此外,在朝阳社区教育网上开辟了学习型朝阳讲坛专栏。

篇8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3—0029—01

我们都知道,只有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才有可能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国在这三个方面的教育经常是各行其是,对学生教育根本未能形成合力,出现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局面。于是,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呢?

一、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科学育子

1. 开办“家长学校”,提高认识。开办“家长学校”的宗旨在于转变家长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育思想,使家长真正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有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学校”采取团体教育的形式,可以通过讲座,帮助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家庭中日常行为指导的基本方法,做到“知与行一致、培养与矫正结合、言传与身教并举”。教育子女父母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 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人生观。家长对子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娇。不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对孩子都要严格管教,精心培养,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健康成长。并树立“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孝心献给父母、把诚心献给同事、把信心留给自己”的正确人生观。

3. 建立“家教指导师”,协作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师”是专门就家庭教育的方法答疑解惑,主要从事亲子关系及家庭建设的指导,比如心理教师、心理医生、德育教育专家等,让他们指导家长,协同教育子女。并推广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及教养模式,全面提升家长综合素质。

4. 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学校可通过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家长、老师和学校的交流。家长要把孩子的真实情况,及时、准确地反映给老师,共同商讨、制订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家长要了解学校,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才能更好地配合学校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在了解的基础上,可以让广大家长为学校管理献计献策,形成教育的强大合力。

二、走出学校教育的困境,丰富学校教育内涵

学校是教育的主战场,学校教育工作,除做好常规管理外,还要对学生品德行为作长远教育规划,集中家庭、学校、社会优势并形成合力。

学校要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发挥班级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如,举办业余活动,强化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健康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讲座,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设置专门的后进生教育机构,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关爱和教育,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篇9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8―0031―01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他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之中,必然要接受全方位的熏陶和浸润。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一个人不是由于部分因素的拼凑培养起来的,而是由他所受过的一切影响的总和综合造就的”。这就要求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只有各方面的力量协调一致,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一、学校内部要一致

学校是一个教育的整体,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内部必须在目标和要求方面保持高度一致。学校的领导、教师都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职责,都要根据同一个目标来教育学生。要把学生的养成教育融入到学校各科教学、少先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只有统一部署、整体规划,才能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

首先,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职能作用。学校养成教育的基础在班级,关键在班主任。如果班主任能把各学科教师组织起来,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起来,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几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班主任是保证学校秩序正常化的基本力量。班主任不负责任,不抓学生养成教育只抓分数,就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

其次,各年级组长要定期召开年级组会议,及时通报本年级学生近期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并针对暴露出的问题提出统一的整改要求,让每个教师明确方向,齐抓共管,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家庭内部要一致

首先,家庭成员之间要主动配合,出现矛盾时,要背着孩子协调。在教育孩子时,家庭成员不能感情用事,要使整个家庭教育形成一种合力。同时,每个家庭成员要明白,教育一致不是说不能有矛盾,有了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协调。

其次,家庭教育要连贯,前后要一致。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保持教育的有序性、连贯性、一致性。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形成一个观点、建立一个信念、养成一个习惯都需要经过反复的教育和训练;矫正一个不良习惯,纠正一个错误观念更需要长期、耐心地教育。

三、家庭与学校教育要一致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否保持一致,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家校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才能达成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才能确保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首先,家长要有意识地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能否与学校配合好,关键是家长有没有主动配合的意识。有了这个意识,在家里说话办事就会注意与学校同步;没有这个意识就有可能背离学校的教育宗旨,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家长要虚心地向老师请教,老师的教育经验比家长丰富,他们是专门搞教育的,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虚心向老师请教,不但可以学到很多教育方法,还可以借用学校的力量教育孩子,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如果家长能主动配合学校,那么对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大有益处。

其次,教师要主动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教师要取得家长的配合,首先要尊重家长,赢得家长的支持和信任,要多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对学生的校内表现有全方位的了解,从而形成切实可行的教育规划。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问卷调查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教育学、心理学,指导家庭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四、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要一致

篇10

一、充分认识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经过各地不断努力探索,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教育水平不高、相关资源缺乏等问题,导致一些家庭出现了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过高要求等现象,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提升家长素质,提高育人水平,家庭教育工作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从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

1.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教育孩子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法定职责。广大家长要及时了解掌握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成长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要始终坚持儿童为本,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和个性,创设适合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生活情境,努力把握家庭教育的规律性;要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发挥榜样作用,与学校、社会共同形成教育合力,避免缺教少护、教而不当,切实增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2.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学龄前儿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培养孩子健康体魄、良好生活习惯和品德行为,让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小学生家长要督促孩子坚持体育锻炼,增长自我保护知识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励参与劳动,养成良好生活自理习惯和学习习惯,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诚实为人、诚实做事。中学生家长要对孩子开展性别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孩子积极学业态度,与学校配合减轻孩子过重学业负担,指导孩子学会自主选择。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不做“虎妈”“狼爸”。

3.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广大家长要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增强家庭教育本领,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正确行动教育引导孩子;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以端正的育儿观、成才观、成人观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视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努力拓展家庭教育空间,不断创造家庭教育机会,积极主动与学校沟通孩子情况,支持孩子参加适合的社会实践,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融合。

三、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各地教育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行政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逐步建成以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幼儿园园长、中小学德育主任、年级长、班主任、德育课老师为主体,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骨干力量。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将学校安排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计入工作量。

2.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工作实践,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庭美德发扬光大。要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和咨询服务,开展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知识指导;举办经验交流会,通过优秀家长现身说法、案例教学发挥优秀家庭示范带动作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定期开展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旅行、红色旅游、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以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体育等活动增进亲子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

3.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各地教育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推动建立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中小学幼儿园要将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订家长委员会章程,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任务。家长委员会要邀请有关专家、学校校长和相关教师、优秀父母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面向广大家长定期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

4.共同办好家长学校。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配合妇联、关工委等相关组织,在队伍、场所、教学计划、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协助,共同办好家长学校。中小学幼儿园要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帮助和支持家长学校组织专家团队,聘请专业人士和志愿者,设计较为具体的家庭教育纲目和课程,开发家庭教育教材和活动指导手册。中小学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1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幼儿园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亲子实践活动。

四、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

1.构建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体系。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推动建立街道、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开展工作,每年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将街道、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社区教育体系。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可以派教师到街道、社区(村)挂职,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2.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单位。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积极引导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单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扩大活动覆盖面,推动有条件的地方由政府购买公益岗位。依托青少年宫、乡村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阵地,为城乡不同年龄段孩子及其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家长提供及时便利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3.给予困境儿童更多关爱帮扶。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指导、支持、监督家庭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要特别关心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贫困儿童,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以城乡儿童活动场所为载体,广泛开展适合困境儿童特点和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关爱帮扶。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逐步培育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五、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教育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协调领导机制,制订实施办法。积极争取政府统筹安排相关经费,中小学幼儿园要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中小学幼儿园综合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开展督导工作。中小学幼儿园要结合实际制定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案,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生。

2.加强科学研究。各地教育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设立一批家庭教育研究课题,形成一批高质量家庭教育研究成果。依托有相关基础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机构推动成立家庭教育研究基地,发挥各级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家庭教育学会(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学术团体的作用,重视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家庭教育学科建设,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

3.加强宣传引导。各地教育部门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实验区和示范校创建工作,充分培育、挖掘和提炼先进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教育部将遴选确定部分地区为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区,部分学校为全国家庭教育示范校。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树立先进家庭典型,宣传优秀家庭教育案例,引导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家庭教育工作,为家庭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政策解读

切实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努力培养新时期合格家长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 就《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 工作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出台《指导意见》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教育,是家长的法定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家长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教育法》也规定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当前,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非常迫切而且意义重大。

一是贯彻党和国家对家庭教育的要求。去年以来,关于家庭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01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学校少年队主题队日活动、与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强调“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又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再次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系列论述,深刻地指出了家庭在人一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家教在人一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面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教育部制定了《指导意见》,明确了当前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具体举措。

二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方面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家长的家庭教育取向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少年儿童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前,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家长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未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不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不注重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与学校的沟通配合不够,导致家庭教育未能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工作是对家长进行教育,普及家教知识,更新家长观念,提升育人水平。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形成综合育人体系,把广大少年儿童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家庭教育工作现状亟待改进。近年来,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现实状况不容乐观。社会各界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家庭教育工作水平还不高,家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相关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还没有形成合力,这些问题导致在育人方面出现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现象,如缺教少护、教而不当、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等。因此,切实加强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是让每一位学生享有人生出彩机会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现实需要。

问:请介绍一下《指导意见》的研制过程。

答:《指导意见》的制定是一个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尽可能凝聚广泛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使其科学、严谨、可操作性强。

一是深入开展调研。我们委托有关研究机构深入开展文献研究,对家庭教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的相关意见,吸收地方有益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件征求意见稿。

二是广泛征求意见。为了让意见征求更广泛,更有代表性,我们多次召集有关家庭教育的专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学校校长、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家长举行小型座谈会,集中征求文件修改意见。

三是不断修改完善。在多次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文件进行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指导意见》。

问:《指导意见》在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方面对家长提出什么要求?

答: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孩子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法定职责。《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

一是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广大家长要及时了解掌握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成长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努力把握家庭教育的规律性,切实增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二是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广大家长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幼儿园、小学、中学阶段特征,把握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和中学生家庭教育的规律性,明确各个阶段家庭教育的重点内容和要求。

三是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广大家长要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视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努力拓展家庭教育空间,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融合。

问:《指导意见》对各地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主要措施?

答:《指导意见》就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4方面的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各地教育部门要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各种家校沟通渠道。

二是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工作实践,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庭美德发扬光大。通过培训讲座、咨询服务、社会实践、亲子活动等形式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

三是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各地教育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中小学幼儿园要将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订家长委员会章程,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任务。家长委员会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

四是共同办好家长学校。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配合妇联、关工委等相关组织,在队伍、场所、教学计划、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协助,共同办好家长学校。中小学幼儿园要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

问:《指导意见》如何推动社会支持家庭教育工作?

答:《指导意见》就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提出了3点意见。

一是构建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体系。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推动建立街道、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开展工作。

二是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单位。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积极引导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单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扩大活动覆盖面,推动有条件的地方由政府购买公益岗位。

三是给予困境儿童更多关爱帮扶。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指导、支持、监督家庭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要特别关心困境儿童,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逐步培育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问:《指导意见》在加强家庭教育工作保障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指导意见》对如何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保障措施明确了3方面的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文件落实。各地教育部门要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订实施办法。积极争取政府统筹安排相关经费,中小学幼儿园要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中小学幼儿园综合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开展督导工作。中小学幼儿园要结合实际制订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