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16:19: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如何将在大学中沉睡多年的无数科研成果向产业转移,成为目前英国大学的工科教授们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现在,英国政府、大学和产业界齐心协力,一股巨大的科研产业化变革浪潮正在形成。
产业集聚形成小硅谷
如今,有超过80所的英国大学投入ICT的研究和教育培训,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利物浦大学、伯明翰大学与曼彻斯特大学等为其中翘楚。这些大学近几年已逐渐走出闭门的实验室研究,积极与产业界互动,并推动企业委托大学进行项目研究的合作模式。
与此同时,在大学周围也形成了相应的ICT产业集群。如利物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即成为其所处城市的研发引擎。这些大学多的城市往往比其他城市更具创业气氛,城市周边形成的科技园,则已是发展历史悠久的ICT产业集群,许多国际大厂与产业集群的互动亦相当频繁。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就将其第一个海外研究中心设在剑桥,“抢夺”英国高质量的科研人才。
除了剑桥等知名科技园区外,“目前全英国以研发为主的科技园区超过60个,多数的发展模式类似,和邻近大学的研究中心有很紧密的联系与互动,且多数的园区都有自己的企业创新中心,以扶植新创企业。”英国贸易投资总署ICT部门关键事务总监史蒂夫•威廉姆斯(Steve Williams)介绍说。
学术机构与周边环境联结,进而创造出活跃商业活动与产业聚集的发展形态。如剑桥大学产业集群已经带动了东英格兰的ICT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目前已达1.9万家),在英国政府近几年积极鼓励大学加速与产业互动的政策下(如学校要自付部分经费等),这种模式已快速扩散到全英国。
在西南英格兰,布里斯托尔、斯温登和格洛斯特三个相连的小城镇被称为英国的硅谷,这三个城市因为到伦敦与欧洲的交通方便,受到很多跨国ICT企业的青睐。惠普全球约1/3的研发活动、东芝的电信实验室、意法半导体的芯片研发基地都在该地区。
商业化过程中惊险一跃
商业智能公司Inforsense的创始人兼CEO郭毅柯(音)现在都还是英国帝国理工计算机学院的教授。他在商业智能方面的研究成果能够脱离数据库而对客户数据信息进行实时分析(SAS等著名商业智能公司的产品需要依靠数据库,并基于该数据库实现智能分析)。虽然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只是科研产业化万里的第一步。
郭毅柯认为,商业智能市场肯定会在下一个5年中成熟。怀着这份热望,郭毅柯主动与一些风险投资机构和企业进行了联系。不过,当时技术尚处在学术的阶段,没有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型,使得他很难找到商业合作伙伴,至于谈到投资就几乎是奢望了。
这个时候,学校拉了他一把,给投资了100万英镑(约1500万元人民币)。在学校的帮助下,后来他们又顺利地得到了风险投资。学校的专利投资并不是无偿投资,这些投资在专利转化后能获得回报。“现在学校占我们公司的股份大约有35%。”郭毅柯说。
在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国际贸易顾问玛格丽特•布鲁克(Margaret Bourke)看来,“光有技术远远不够,将技术转化成商业的能力至关重要。而资本在技术创新和转换过程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每次资金的再次介入,我们技术的价值总是在翻番升值。”郭毅柯说,“我个人的股份比例虽然不断下降,但股份总价值却在不断上升。”
英国政府也成立专门的部门来帮助大学把科技成果转移出来。从2007年7月开始,英国政府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并成立了一个名为“科技战略委员”(Technology Strategy Board)的非营利组织。该组织执行了一揽子促进知识产业化转移的项目,并负责把每年超过1000万英镑(约1.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资助高科技企业。
有利可图是唯一标准?
电信业是英国ICT产业中目前最大的一个领域,2006年电信业在ICT市场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4.5%。英国电信首席科学官迈克•卡尔(Mike Carr)认为,英国相比欧洲其他国家更加强调创造一个有高附加价值且有利可图的市场,让世界一流的电信服务营运商都到英国竞争,从而使英国电信运营商能够最终在技术与应用上领先全球。
从英国电信的经验中可以看出,ICT产业成功的关键在创造一个有高附加价值且有利可图的市场。这种产业生态环境和中国部分以制造为主要活动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或科技园区极为不同。如果细看英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即可清楚发现,打造一个出色的研发中心,并不是人才与资金到位即可,“高附加价值且有利可图的市场”在当中其实扮演极为关键的角色。
“因为有利可图,才会吸引风险投资或企业投入;因为附加价值高,才会让企业累积或创造优异的技术实力,进而让企业愿意继续在该市场投入研发,而所谓的高附加价值除了从单纯的获利性评量外,技术的未来性与可扩张性更是关键。”戴尔斯伯里科学创新园区商业发展经理保罗•特罗(Paul Treloar)说。该创新园区由利物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6所大学或研究机构联合组建。
“有利可图”意味着参与的研发人员要尽快地将科研成果产品化,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对这种做法满意。英国剑桥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首席教授比尔•麦克林(Bill Milne)就抱怨现在的企业过于急功近利,把本来应该用作蓝天研究(Blue Sky Research,指没有针对性的开放式学术研究)的时间和费用都挤到工程项目中。麦克林教授所在的学院拥有一套世界领先的电子光学技术,他们在将其产业化时,希望找到找到6家世界级的企业能够拿出巨额资金并用5~10年的耐心来与他们进行合作。在两年内他们已经找到了两家来自日本的大企业,但是其他国家的企业对此似乎反应冷淡。
在大学中喜欢蓝天研究的不止麦克林一位。现任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的史蒂夫•佛巴尔(Steve Furber)也是其中之一。不过他的运气似乎比麦克林要好些,他参与了英国最大的嵌入式芯片厂商ARM公司的初创,并在之后获得大量时间和金钱来进行他现在钟爱的分布式计算的研究。
相对美国而言,英国ICT产业起步较晚,因此有全球影响力的ICT企业也难觅影踪。如今,英国正通过科研成果产业化这个法宝来激活其潜在实力。与此同时,英国全力向全球ICT产业中心迈进过程中累积的许多经验,也值得中国认真借鉴。
中英ICT产业有高度互补性
01
在推动本国专利向产业转化的过程中,英国投资贸易总署联合Gartner对全球ICT产业发展规律周期进行研究,并抽象出相应理论模型,英国ICT产业发展的宏观路线图浮出水面。
长期以来,中国的ICT企业倾向于找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合作。其实,随着英国大学积极将实验室技术商业化,对于想走国际化路线的中国企业,与英国厂商或大学有极大的合作空间。尤其英国大学与企业规模都不如美国、日本大,加上浸在商业化环境中的时间还不久,中国企业还可能因此争取到较好的合作条件。
一个纽扣大小的芯片,贴到病人的皮肤上,就能够24小时实时监控病人的血压、血糖情况,并把数据无线发送到医院。这是记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看到的一个即将产业化的“超级芯片”项目。该项目负责人克里斯•托马州(Chris Toumazou)是该学院电子工程学教授,他和医学系的教授合作,发明了一系列可用于医疗的芯片,而这些芯片产业化后成本不过几美元。克里斯的芯片是目前英国大学专利转化潮的一个缩影。对于中国企业,英国一流的专利技术也可以满足中国高科技企业对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
前不久,网通把欧洲市场的总部设在伦敦。网通欧洲运营公司业务发展部总经理告诉记者,网通在伦敦设立欧洲总部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英国也是市场信息中心;第二,英国拥有非常好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交通枢纽;第三,不像德国、法国,英国有非常好的英语语言环境。
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商业部门国际销售总监安德鲁•列韦(Andrew Levi)向记者介绍,目前在英国投资的中国企业已经超过200家:“英国公司税的标准比率是30%,这适用于本土和非本土的公司,是欧盟国家公司税税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不过想在英国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生存,中国企业还得做足功课,比如加强对英国这个国家的商业、语言、文化的了解也很必要。
记者手记:中英ICT产业有高度互补性
长期以来,中国的ICT企业倾向于找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合作。其实,随着英国大学积极将实验室技术商业化,对于想走国际化路线的中国企业,与英国厂商或大学有极大的合作空间。尤其英国大学与企业规模都不如美国、日本大,加上浸在商业化环境中的时间还不久,中国企业还可能因此争取到较好的合作条件。
一个纽扣大小的芯片,贴到病人的皮肤上,就能够24小时实时监控病人的血压、血糖情况,并把数据无线发送到医院。这是记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看到的一个即将产业化的“超级芯片”项目。该项目负责人克里斯•托马州(Chris Toumazou)是该学院电子工程学教授,他和医学系的教授合作,发明了一系列可用于医疗的芯片,而这些芯片产业化后成本不过几美元。克里斯的芯片是目前英国大学专利转化潮的一个缩影。对于中国企业,英国一流的专利技术也可以满足中国高科技企业对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力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大学也成为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各大高校为适应技术的发展,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充分利用其学校的人才资源建造的“北航科技园”,为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现实基础;还有部分大学通过“大学生科研立项”这一项目来支持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项目由上及下的推行情况却不太明朗;而对于绝大多数资金短缺、科技人才资源不乏的理工类高校来说,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通过举办各种科技创新大赛的阶段,奖品也只是为学生素质拓展加分、颁发荣誉证书等,因此现实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情况不容乐观。
1.2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意义
1.2.1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
大学是社会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大学生则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大学生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生机,为科技创新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2.2促进企业的发展
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持力量是企业。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才是发展之道。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得益者就是企业,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新型的科技创新成果,还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1.2.3推进国家科技生产力的发展
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的表现,有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科技创新型人才,同时为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推动了国家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问题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转化过程中,受学校政策和自身经验认识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下:
2.1大学生缺乏成果保护意识
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规则相对简单的学校,对社会的复杂程度缺乏深刻认识,甚至缺乏必要的社会和法律常识,因此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极有可能丢失对成果的所有权。有的企业在帮助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的过程中,趁机抢注科技创新成果的专利权,谋取经济利益。这种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思想过于单纯,缺乏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意识。
2.2科技创新以获奖为目的,缺乏实用性
很多高校为了鼓励学生科技创新,不惜利用丰厚奖品来吸引学生。比如加素质拓展学分、获得荣誉证书、奖学金等,在这些物质诱惑的驱使下,很多学生的设计理念就会受到影响。很多学生科技创新的目的渐渐不再是因为喜欢科技创新或是希望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从而方便和服务人类,而是为取得最终的物质奖励而进行科技创新。目的的转变自然会影响到科技创新的理念,为获得丰厚奖品,科技创新便会局限在比赛规则的小框架里,从而缺乏实用性和可转化性。
2.3科技创新成果经济效益低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长期在学校接受知识的教育,对社会涉足不深,因此在科技创新成果的研究过程中,缺乏对社会、对市场的敏感度,甚至对自己研发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一片迷茫。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缺乏竞争力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大学生缺乏经济观念,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品的生产成本及环保性能等实际问题考虑不够,造成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低,这也是很多企业不选择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2.4科技成果缺乏转化渠道
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极低,究其原因,除了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且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科技创新成果缺乏转化渠道。很多大学生为了使科技创新成果适应社会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因此产生了一批有一定市场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但是因为转化渠道不通畅导致科技创新成果被废置,由此可见缺乏转化渠道也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问题的重要原因。
3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措施
针对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本文对高校、企业和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措施:
3.1培养学生的成果保护意识
针对学生缺乏科技创新成果保护意识,提出了这一措施。从学校来看,在校内可以针对科技创新类的学生,在社团或者校内组建辅导讲座,为学生宣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对自己这种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和关于知识产权的基本法律知识,让他们能够形成系统的成果保护意识和知识产权的知识,从而为保护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打下基础。
3.2高校和企业合作,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
为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建议高校与企业合作,鼓励科技创新类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创新。高校与企业合作,强强联合,为学生准确敏感获取市场信息提供了途径,同时也让学生对企业的项目成本及生产成本和企业所要求的环保性能有了概念,从而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高校大学生有暑假和寒假,针对如此长时间的假期,很多高校都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高校和企业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践单位,同时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技术人才。
3.3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和成果转化的可行性
科技创新成果因为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以及受学校物质奖励的诱惑,所以大大降低了实用性,导致转化率极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没有为社会的科技发展做出任何促进作用,还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对此在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成果研究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指导老师的奖励,比如将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加入职称评定以及进行合理的物质奖励。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老师积极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做出合理指导,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3.4鼓励企业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对接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疏通成果转化渠道、加强企业与大学生的专业对接,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很多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没有及时得到企业的关注,从而影响了成果转化的进程,不管是对大学生个人,还是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遗憾”,因此要鼓励企业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专业对接,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的疏通。
3.5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保障机制
为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快速健康发展。首先,申请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主要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企业与个人的捐助或赞助等形式,帮助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起步难的问题。其次,建立并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同时要加强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储备力量,为科技创新型的大学生社团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帮助。最后,不断完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通过多种形式,例如免试直研、奖励和政策支持等多种渠道帮助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3.6积极鼓励高校师生创办企业
当前,学校科技企业中的公有制成分偏高,存在很大的体制障碍。要发挥民营科技企业的作用,注重发展股份制科技企业,学校师生可创办民营企业,通过灵活的形式,鼓励师生走出校门,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科技创新平台。
3.7成立科技创新成功转化中心
转化中心作为吸引和汇聚全国部属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基地和国家级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成为连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桥梁。通过着力打造科技成果孵化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投融资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综合服务体系,积极开展高校创新成果转化管理和运营工作;通过承担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工作的规划、执行和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科技园、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的建设工作,努力构建良好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氛围。转化中心要以高水平规划设计、高效能建设管理、高起点运作发展,努力孕育最具竞争优势和活力的创新力量,以放眼世界的眼光和胸怀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上配置和整合国际创新资源,为地区开发开放、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一、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包括通识课和专业课两大类。本文以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吉林大学五所大学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为例,以工科、理科和文科类专业为划分标准,详细统计整理了学分和学时的分布及其倾向性,以了解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情况。
1.通识课设置的基本情况
由于不同高校的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因此其设置的各类专业的通识课在学分和学时上存在差异。从表1不难看出,在学分的设置上,五所大学理工科类专业的通识课在学分的设置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重也相对较大,平均达到35%左右;而文科类专业几乎不存在差异,约占总学分的30%左右,所占比重相对合理。在学时的设置上,五所大学工科类专业通识课所占的学时相对较多,平均占总学时的40%左右,多者达到46%,而且不同学校间的差异较大;而理科类和文科类专业通识课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相对小一些,且差异较小,平均在35%左右。
2.专业课设置的基本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学分的设置上,五所大学理工科类专业的专业课在学分的设置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60~100学分之间不等,但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平均在50%左右;而文科类专业的专业课学分在80~90之间,差异相对较小,而且平均占总学分的55%以上,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内容存在的问题
理论课程偏重,实践课程不足,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弱。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全日制本科生的就业率往往低于一些专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研究型大学在设置课程时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程在整个大学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过高。
2.课程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
通识教育课程所占比例过高,专业课程所占比例相对不足。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各高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通识教育课程所占的比例达到了30%以上,部分高校甚至达到45%,而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仅为50%左右。大学生在通识教育课程学习投入的时间与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差不多,甚至更多,这对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十分不利。
3.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忽视学科之间的差异,对学校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统一要求。从表1和表2中不难发现,我国研究型大学各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一致,不太关注不同学科专业间的差异,理工科与文科类专业的课程在学分及学时的设置上趋同。
三、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1.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内容的优化
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一方面,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条件、校园资源等对学生进行实际锻炼,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才能;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参与社会实践,这样不仅有助于大学生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也使其毕业后能较快融入社会。
2.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
任何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都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注意其整体设计,兼顾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以要从整体上、从内外各方面的联系上去考虑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淡化专业,模糊学科,加强文理渗透,加大基础课程比例,使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
3.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优化
以“差异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承认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采取差异的教育对策,并依据学生的差异创造相适应的教育环境,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空间,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大军.教学研究型大学课程设置探析[J].高教论坛,2010(4):56-58.
[2]赵莉,马继刚.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88-90.
[3]_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6):43-46.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63 — 02
一、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必要性分析
(一)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缓解和解决课程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需要
随着我国大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瓶颈是生均教学资源不足,其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其形成的表征是:各行业需要的人才招聘难,而大学培养的人才就业难。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快教学资源建设,提高生均教学资源水平,而科研成果是反映学科专业最前沿的知识,若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案例,编入教材,内化为教师的知识,这无疑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有益,同时,也是增加与提高课程教学资源数量与质量的重要途径〔1〕。
(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提高师资质量的需要
课程教师资源是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师资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老师既是一名教师,又是一名研究者。也就是说,高校教师的职责既要教书育人,又要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只有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带到课堂的教学与实践中,对课堂教学知识进行整合,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进而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专业教学资源的好坏,而专业教学资源是由各课程教学资源组成的。据魏红(2006)研究,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即大学教师的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总体看,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教学质量显著高于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同样地,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其科研工作也显著地好于教学质量差的教师。可见,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科与专业水平,从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实现教学创新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科研成果是高校校教师根据学科或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系统研究而形成的新观点或新结论,这种研究是结合学科或专业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创新性研究,一般针对性强,因此,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利于形成专业特色,提高专业竞争力,实现教学创新,同样地,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过程中,教师会将自身的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创新意识等传授给学生,学生不但学到了理论知识,扩大了知识面,改善了知识结构,而且还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索与创新,从而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一)科研成果的特征是转化的基础
科研成果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学术性、教育性和适用性。科研成果的学术性主要体现在其学术价值上,任何科研成果都是教师结合专业发展而进行系统研究形成的新知识,这种新知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科研成果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实现科研成果的教育价值;科研成果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成果使用上,由于科研成果是以针对学科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选题方向,其研究形成的成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更易转化。可见,科研成果的特征是其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基础。
(二)教师的积极性是转化的内生力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命题,也是高校教师终身的使命,因此身为高校教师应把提高教学质量贯穿于毕生工作之中〔2〕。教师是科研成果的研究者,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过程中,他是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对成果转化率高低起到最重要的影响。从客观现实分析,高校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学位层次,都有强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都渴望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同行认可,都期望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转化,这些,正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内生力量。
(三)教学资源的的严重短缺是转化的外生力量
自1999年我国实行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生均教学资源剧激下降已是不辩的事实。而从大学扩招后的人才培养质量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求,这些也已成为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3〕。为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教育问题,上轮大学本科教学评估可以反映出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从上轮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的指标看,反映大学教学资源的指标占据重要的位置与权重,从各高等教学实践看,都十分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分别制定了政策和运行机制,这些,为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了外部的推动力量。
三、案例研究——以《农村发展规划》课程为例
(一)课程简介
《农村发展规划》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在福建农林大学的设置可追朔到1996年农业推广本科专业的设置,也是以专业核心课的身份列到培养计划中。经过5轮的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完善,目前,《农村发展规划》由课堂教学和校外课程实习两部分组成,其中课堂教学60学时(课堂授课48学时,实验课12学时),校外课程实习一周。在48学时的课堂教学中,共介绍14章内容,具体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农村发展规划的主要方法;第四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第五章农村土地总体规划;第六章农村人口与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第七章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第八章农村工业发展规划;第九章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第十章村镇发展规划;第十一章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第十二章农村生态环境规划;第十三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第十四章农村发展规划的实施、监测、评价与反馈。
(二)案由
《农村发展规划》课程做为农业推广专业的核心课,在1996年设置时,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课程教学资源不足,具体表现为:没有合适的教材、实验仪器设备不够、实践基地少以及教师单一等等〔4〕。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课程建设,就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进行积极探索。
(三)主要做法
1.以建立科研成果直接向课程教学资源转化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进课堂
根据课程组成员长期从事农村发展规划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在完成委托单位规划任务的同时,有意保留一套完整的规划项目基本资料,提供给每位同学,让同学们再现一个规划过程,由同学们自主完成规划文本后,教师进行讲解与点评,最后把课程组完成的规划最终文本提供给同学,让他们在比较中学习。由于这种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使得本课程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也使得课程教学资源得到不断更新,实现最新成果进课堂的教育理念。
2.以主编国家级教材为抓手,促进科研成果进教材
教材是课程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课程组积极参加《农村发展规划》全国统编教材的建设工作,利用课程组负责人被遴选为该课程的全国统编教材独立主编这个机遇,凝练了一些科研成果编入教材,如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时,我们凝练了8个科研成果编入教材,既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又使得教材具有更加明显的时代性。
3.以构建课程网站为载体,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了促进《农村发展规划》课程教学资源的全国共享,特别是全国各相关院校教师科研成果的交流并有效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提高转化后的教学资源利用效果,课程组从2005年开始创建全国共享的《农村发展规划》课程网站,为全国不同院校相关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一个载体,同时也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效率。
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作,要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首先必须在全校师生中,尤其是教师中形成共识,在提高对转化的必要性认识的基础上,一要转变思想观念,从提高学校教学资源着眼,去从事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二要转变科研目的的观念,牢固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三要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
(二)出台政策,形成制度
为了促进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必须出台各种有利于转化的政策,如出台激励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政策,调动转化的积极性,增加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内生力量,通过出台各种政策,形成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制度。
(三)积极引导,规范程序
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成立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领导机构,积极引导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建立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信息机制和效果评价机制,制定转化的基本程序,共同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有序转化。
(四)营造氛围,形成常态
各院校应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领导机构的领导下,以系或专业或课程为单元,认真制定转化方案,积极营造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氛围,同时,着重落实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各种政策,促进教师自觉形成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习惯。
〔参 考 文 献〕
〔1〕魏红.科研成果与大学教师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2).
地方性本科院校是地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实现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伟大战略的高技术人才集聚地,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科学技术攻关及产品开发等科学技术研究中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贡献,为地方传统经济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加速发展起到了积极支撑作用。近几年,国家、地方各级政府都越来越重视科学研究,投入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值也越来越大,积累的科研成果也越来越多,但科研成果转化率方面仍然未见好转,导致科研成果库存现象非常严重。本文根据地方性本科院校以及地方企业的各自需求,围绕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影响地方性本科院校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成果转化率的主要途径与实施方案,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全面综合改革提供参考。
一、地方性本科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
(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利于成果转化
由于受20世纪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形成了一套“又红又专”的专业体系。现有的专业体系专业面过窄、专业划分过细,导致专业之间的授课内容重叠现象非常严重,且专业与专业之间界限也不明晰。2015年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类92个、专业506种,其中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这样,通过这种本科专业体系培养出的专业人才知识面过窄、视野有局限,进行产品开发时缺乏“系统”“产品”的完整性概念,无法独立完成产品开发,需要多个不同专业的技术人才协同才能完成产品开发,协调的过程越多、越复杂,开发产品的质量越难保证。因此,这样培养的人才所研发的成果,其视野非常有限,基本局限在“技术”层面,不具备成果转化的品质,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产品”,难以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二)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利于成果转化
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并未将科研成果转化面的课程纳入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完整性来看,所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对科研成果转化的理解存在偏离现象,简单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转让混为一谈,甚至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将科研成果转化目标简单地理解为知识产权转让,这样必然会对科研成果转化起到消极作用,不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由于缺乏对科研成果转化内涵的实质性理解,因此教学计划中并未列入有关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课程。这样地方性本科院校设置的课程体系不利于培养在校大学生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的人才必然缺乏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制约了科研成果转化成效。
(三)科学研究体制机制不利于成果转化
高科技需要高投入,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之所以能迅速产业化,离不开对产品开发和商品化的有力支持,不但重视开发前期的技术研究,同时也重视开发后期的产品开发,研究的成果为产品,具备成果转化的品质。发达国家对研究、开发和商品化的资金投入一般是1:10:100的比例,而我国却是1:1:10的比例。从科学研究的三个阶段来看,我国重视的是研究投入,而对产品开发和商品化投入重视不够。我国的产品开发投入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这样研究所得的研究成果基本属于“技术”层面,要把这些“技术”转化为“产品”,需要投入10倍于研究经费才能形成产品,而要将这些“产品”转化为“商品”,还是需要投入10倍于开发经费才能转化为商品。目前,科研项目经费基本用于“技术研究”,而对“产品开发”和“产品商品化”投入的研发经费很少,这样“技术”型成果严重制约了成果的转化。
(四)社会服务体制机制不利于成果转化
近几年,地方性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结合越来越紧密,并且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支撑作用,促进了地方传统经济转型、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校企协同发展的“双赢”态势。但是地方性本科院校与地方企业的关系非常脆弱,相互间的权责不明,各自担当也不够。科技人员与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基本局限在共同申报项目上,项目验收完毕合作即告结束,根本谈不上校企共同研究与协同开发,形成的成果也基本局限在论文与专利,形成的技术质量也不高,达不到产品开发的要求。
同时,既然科研成果的质量不高,很少企业愿意出资将共同研究的成果“技术”转化为“产品”,或将“产品”转化为“商品”,最终导致实体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不强,也就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约了传统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成果转化率提高的主要路径
(一)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应着眼于“系统”
一、引言
现代大学之父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年)是德国近代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教育家、外交家、比较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他提出的“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至今仍被推崇为大学治学的指导思想[1]。洪堡的这一教育思想使现代大学具有了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能;又赋予了大学科研的基本特征:与教学相统一,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现代的教育理念改变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因此,在高校中,科研成果转化对高校的教学、创新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研促进教学,教学需要科研。高校教师参加科研活动可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使科研视野更宽广、科研思维更灵活。通过科研项目的实施,教师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综合实力得到增强;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本学科领域最前沿的知识,介绍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二、科研成果转化对高校教学、创新教育的意义
科研成果的转化对高校教学、创新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科研服务于教学的需要。
1、提升学校竞争力
课程是教学的科目和进程,是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1]。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建设的资源,还可以促进课程的质量和数量的提高。尤其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校课程资源,是增加选修课、提高课程质量的有效方式。选修课的数量与课程的质量决定了创新人才发展的空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解决现代高校中存在的理论陈旧与知识脱节的问题,还能够解决社会生产中的焦点问题和学生头脑中的热点问题。学生不但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技能技巧,还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到了科学研究方法、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提高,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大。这样就会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申请就读这所学校的学生就会增多,而校方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择优录取,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可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可以提高学科与专业的含金量,形成自己的特色,进而提升整个学校的竞争力,使学校在强大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提高教师学术水平
现今的教育理念提倡创新,反对经验,提倡怀疑,反对权威[2]。因此,教师就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善于学习,不断充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要求教师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中,并能对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及时的修正和补充, 在一定的范围内加以完善,从而逐步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实施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与观点进行教学,把前沿的科研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教学之中。这一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思维过程,需要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它有助于培养、提高教师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进行更有效地高水平科研活动。
3、为创新教育开拓新路径
创新教育的过程,是培养人才、提高素质的过程[3]。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于创新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人格力量。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引入科研项目,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从一定意义上看,通过最新科研成果转化而培养出的人才更适合于社会,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因此,高校中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最终能够实现科研与教育的真正统一。
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
目前,高校的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高质量的课程资源,甚至在创新教育中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离这一理想要求还有一段距离。首先,一些高校领导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似乎并不强,甚至只是把成果转化理解为转化为技术力量,推广和应用到企业中去,而对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考虑较少,更无法通过制度、规范来保障这种科研成果转化的实施。
其次,目前高校教师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缺陷,加之高校缺乏相关政策的鼓励,导致部分教师不愿意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很多教师、科研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无法摆正科研服务教学的观念,因而对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的转化不抱积极态度。有的教师虽然愿意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可是由于缺乏引导,科研成果转化形式单一,容易造成知识资源的浪费。
四、具体措施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体现在怎样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引入科研成果,以及如何在这一过程实施中,将大学生的创新教育贯穿其中。
1、教学内容中引入科研成果
课堂教学上,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与学生互动,讲授科技前沿成果和科学研究方法,并及时将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课后,教师可以将科研成果,如学术论文,作为参考资料提供给学生阅读思考,充实了课程建设的教学材料。这样不仅课程内容丰富,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的科研成果很多是系列性的,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其覆盖范围广、综合性强、难度大。如果将这类科研成果直接照搬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难以接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挫败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选题上,教师应选一些相对较为独立、内容不太复杂、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又具有一定完整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科研成果,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在实践教学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科研课题直接结合,是科研融入教学的很好体现。因为科研课题涉及专业知识领域的新问题,研究性较强,因此,学生在对问题进行研究后,能够对学科知识有整体的认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其他同学,甚至是与研究生互相交流,能够更深刻了解课题相关的系列成果,进一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在设计过程中,不再盲目,还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科研项目应用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课题内容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了学生的科研视角,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性,还能够给学生科研自信心,为以后的科研创新打下一定基础。
在创新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可以吸收对科研课题感兴趣的学生参加进来,使之结合相关科研项目,学习收集、整理研究数据,参加学术讨论,让他们较早掌握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夯实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也有利于拓展本科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建设中引入科研成果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教材是教师专业知识转化的重要体现。高质量的教材直接反映出编著者对专业知识的前瞻性和严谨的科学思维逻辑[4]。因此,高校应鼓励教师精选课程内容、加强实际应用、突出新理论、编写适合高等教育特点的教材。
而科研成果是教师对本专业领域知识的深刻理解,经过教师的整合、精选,可以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到教材中。在内容上,充实了教材内涵,有利于教材更好地阐述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理论,突出重点,体现了专业知识的前沿性,反映了教师的科学思维方法;在质量上,明确了教材的教学目标,强化了对学生学习思维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适用性更强。做到个体教学与科研的真正结合,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
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进行教材建设,能够更好地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不仅有益于教学,有利于人才培养,其成果也为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课程建设中引入科研成果
高校管理者和教师重视科研和教学的关系,还体现在将科研成果引入到课程建设中。只有通过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才能培养出一支既能搞科学研究,又能从事教学的师资队伍。而师资队伍建设又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课程质量指标中包括对教师职称、年龄、学位学历、科研成果、与课程相关获奖情况的审核。师资队伍建设中,要求教师爱岗敬业、重视教学、具备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正与科研上形成的学术团队特点相吻合。这支教师队伍专业知识相互融合、补充,梯队层次明确,具有良好的科研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竞争力强。而教师在进行科研活动后,会对专业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建设,能够在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上提供持续、深入的支持。以此打造出来的精品课程,内容丰富、新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更大程度地激发,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促进,教师和学生均能受益,教学质量能得到提升。由此可见,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课程建设中,既可以丰富教学,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又锻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学校的实力。在教学中促进科研的发展,在科研中解决教学中的专业问题,取得教学与科研的双丰收。
五、构建科研成果向高校教学、创新教育转化的保障机制
政策和运行机制可以激励、保障转化工作的有效进行。首先,要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导向政策。改变当前高校科研工作重视理论研究,轻视应用研究;重视立项、报奖,轻视应用、推广;重视论文数量,轻视论文质量的状况[5]。引导科研为教学改革服务,引导教师正确选题,做到科研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才能使研究出来的成果顺利引入教学、引入创新教育中。
其次,教师是教育活动中最为活跃和关键的因素,是否能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虽然鼓励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但在教学考核评审和教师的技术职称评定方面却没有明确体现。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甚至有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发生,教学与科研脱节。因此,高校领导应该考虑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带来的实际绩效,将其作为教学考核评审和高校教师评定职称的依据。以此激励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自觉、主动、有意识地将自己在相关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学生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拓宽知识视野,锻炼创新实践能力。
六、结束语
将科研成果转化到高校教学、创新教育中,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到科研成果转化的研究实施中,实现“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使科研成果的转化和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教育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建明等. 从课程建设视角谈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江苏高教。2007(3),pp:84-86.
[2]刘建春. 从课程建设视角探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的保障机制,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4),pp:72-73.
[3]胡弼成等. 高校科研成果与课程资源,江苏高教。2006(2),pp:69-71.
当今世界,科技成果的转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各个国家经济实力的竞争已突出地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程度的竞争。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其庞大的科研力量和创新群体,在加强科学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高等学校每年都有大量的科技成果推出,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的社会地位及其所拥有的科技资源与其在促进社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作用方面还不相匹配,仍有大量的没有转化的科研成果滞留,这是个极大的浪费。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1.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有待提高。长期以来,在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科研成果一直没有找到一条有效的转化途径,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发展速度慢、成果多、转化少,且转化后很难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 尽管我国高校每年有近万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其中30%以上的成果为国际首创、国际领先或填补了国内空白,但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占高校科技成果的5%~10%,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70%的转化率相比相差甚远,大量的科研成果只能成为“奖品”、“展品”或作为评定职称的依据。另外,一些高校的科技成果的成熟度不够或缺乏可行性,尽管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缺乏小试、中试的重要环节,最终走不出实验室,或没有认真地进行市场调研,导致研究开发的科技成果或超前或落后,有的甚至没有任何应用价值,国家和社会的投入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2.高校的管理体制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1)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模式基本上是:国家计划立项政府财政拨款高校进行研究,它的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一种单一的纯粹事业性质的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是发展产学研结合联合体,应按联合体的性质确定其管理体制,把产学研结合的推行建立在稳定的运行机制之上。校内的产学研结合实体主要是校办产业,一些高校对产学研结合实体的发展出现了不适应状态,同时也桎梏了学校的办学活力。
(2)一些高校对职称的评审、工作量的计算,看重的是科研人员完成的项目数、出版的专著数、发表的论文数、获得的证书数,对科技人员的绩效考核也过多地强调成果的数量和理论水平,不与成果转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挂钩,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3.高校缺乏完善的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一些高校没有一支专门从事技术开发和推广的队伍,多数教师只是利用业余时间搞,挤不出整块时间帮助企业试验直至投产。由于力量分散,又缺乏经营管理能力,很难使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奏效。学校要有一定数量的专职队伍,特别是建立一支专业的营销队伍从事产学研结合活动,这是搞好科研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结合实体发展的重要前提。
4.保障体系不健全。高校与企业在相互联合的过程中,涉及到知识产权归属和技术价值确定的问题复杂,很难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双方的权益。在科研成果的归属问题上,由于科研投入难以科学地划分,成果应用后往往出现成果产权归属纠纷。高校与企业在投入要素上很难取得一致的看法,企业主张按资金、人力、固定资产投入要素为主确定归属,高校则认为应以技术投入要素为主确定归属,因此知识产权问题很难得到法律的保障,经常出现企业掌握了学校提供的或共同研制的技术成果,独家享有科研成果的现象。
5.科研成果转化运行体制不畅通。我国的经济工作与科研工作分别属于不同行政部门主管,缺乏统一协调。由于科研成果转化介于科研与生产之间,一直没有主管的行政部门,在体制上形成管理空白,造成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体制障碍。在我国现行体制下,由于条块分割,自成系统,行业之间壁垒森严,内部保障情况比较严重,科研任务的安排一般在行业内部进行,高校在科研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国家技术改造、引进技术进口等重大项目,主要是直接下达到生产企业,集中在生产领域进行,科研单位和高校缺乏参与这类重点任务的机制和机会。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意识。政府部门、企业、学校都应该将思想认识统一到这一点上来,加强学校同外界的联系,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将科技成果转化置于学校工作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转化观念。
高校一方面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创造出更多拥有自主产权的高新技术;另一方面,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学校支持有条件的课题组直接与企业订立科技开发型合同,鼓励学校教师、课题组与企业进行合作研究,建立和完善政府、学校、企业三结合的发展研究体制,由单项技术转让走向综合配套技术转让,共同申报国家重大科研课题,采取联合办企业、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紧密的联合体,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互相依靠,共同发展,为科研成果的直接转化提供最有效的途径。
近几年来,我校与国内知名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九五”以来先后承担社会各类横向科研项目600余项,项目分布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创经济效益几十亿元。目前,全国约70%的小麦加工企业,约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约50%的植物油加工企业均采用我校提供的技术。广泛开展了人才培养、信息交流、科技开发等多方面的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也促进了学校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和优势日益显现。
2.完善科技管理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促进成果转化。高校科技人员要以项目开发为目的,以效益为目标,按创新和社会需求的原则申请立项,搞好调查研究,经过专家充分论证,把科研项目从开始就纳入到市场的轨道上来,增强广大科技人员的市场观念。积极发挥政府职能管理部门的作用,采取多种措施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创造宽松的环境,如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建立风险基金”接受较成熟的科研成果进行中试,这样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解决了基地问题。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奖励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同时建立高校科技、经济信息网络,与企业相连接,加快信息相互交流,建立大范围的各系统、各行业间互联的统一信息反馈系统及技术成果管理数据库,从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3.加强校企横向联合疏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高校转化科技成果的方式主要有3种,(1)参与政府主导的科技计划。我国政府科技计划涉及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联合攻关)到产业化示范工程研究的全过程,大学应该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参与其中。(2)自办科技型企业。这就需要引进公司制,建立起产业资本、创业资本和人力资本介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基础。(3)开展校企科技合作。这是目前大学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最基本的途径。
高校与企业是最佳的合作伙伴,企业迫切希望引进科研成果,因为企业面临产品更新换代、技术改造等方面的严峻考验,高校具有人才济济和攻关超前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联合的方式很多,包括项目合作、共建实验室、共建技术开发中心,等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不但解决了企业技术上的难题,促使企业技术上的创新,成为企业重要技术开发的基地。同时高校也增加了科技投入,使中期实验有了经费来源,科技成果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现在,我校每年的校企合作项目已有上百项,企业给学校提供的研发经费已超过千万。由此可见,科技成果转化对学校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4.通过组建产业化集团,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是以高等学校的科技资源、信息资源、科技人才和高校的无形资产等为基础,以学科群综合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有效地引进和利用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建立科研成果的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是高校科技产业向社会化方向发展的一种形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可以大量吸引国内外企业在园区内创办科技开发公司,大学可以凭借技术和部分资金在某些科技开发公司中入股。这些开发公司引进大学技术,在大学科研力量指导、配合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一旦需要扩大规模,实现产业化,就将其转移给企业,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办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
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校产业,高校产业又为教学和科研注入更多鲜活的血液,由此形成的良性循环,是促进成果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培新:浅议新时期高校科技成果管理工作[J].天津科技,2004(5)
[2]符少辉:浅析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3)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角色缺失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各主体方角色定位不同、功能不同,但每个角色都不可或缺。
1.角色定位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企业定位不同,各自的利益诉求也不同。高校是以科研为导向,学者更多地关注学术成果和学术声誉,高校更多地关注结果是否有助于学术研究;企业是以逐利为导向,其更多地关注技术创新活动是否可以带来市场机会和政策机会,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长期以来,两个主体间缺少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企业想从高校获得技术解决方案,高校则希望从企业拿到科研经费,有些合作仅仅是通过临时组合来争取政府项目,属于短期性、形式化和浅层次的合作。
2.角色缺失
高校和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利益方,但在这一过程中仍需要国家政策、科研经纪人、适合科研成果转化的金融工具等专业辅助组织的支持。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虽设有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专职人员,但他们其中多数仅负责横向科研成果立项的部分事务性工作,并没有真正担负起科研经纪人的职能。目前,我国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一部分是由教授自身承担;一部分是由企业承担,而其中大量的法务、商务和政策性事务是双方都不擅长的,对此企业和高校都觉得力不从心。
对于企业而言,存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不能实现合同技术条款的风险或者相应的技术成果不能实现预期市场效果的风险,并可能因此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对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科技成果转化不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是研究人员工作任务以外的超额诉求,如果谈判不顺利或者研究人员需要承担的职责过于复杂,研究人员很可能因此而放弃科技成果转让,而将时间和精力继续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当中。这种情况会导致一批有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的转化成功率大打折扣。科研经纪人的出现,以第三方的角色来找准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推进成果转化进程,他们成为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剂”。因此,在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时代,加强对科研经纪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势在必行。
科研经纪人的定位与能力分析
科研经纪人是一条“纽带”,“纽带”的一边是高校科技成果,另一边是与市场紧密相联的企业。他们既要懂科技成果的技术含量,又要懂市场经营,更要具有协同合作的精神;他们是一群素质全面的高级管理人才,既要对市场有深刻理解,也要对成果和资金的对接过程有很高的领悟力,还要有强大的战略策划能力;他们能够对项目进行包装、推销和实时跟踪,推进项目最终取得成功。那么,科研经纪人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呢?
1.具有复合性的跨学科知识体系
科研经纪人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学科知识,还要对所负责的特定专业技术领域熟悉、精通;他们只有对技术的研究开发、试验、试制、规模生产的全过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提供深层次的技术中介服务。与此同时,科研经纪人还要了解并掌握相关科研成果的教授、专家的情况;关注学术前沿科研成果,在相关的学术领域具有广泛的人脉关系;能够关注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产业转化潜力的成果,能够挖掘有潜力的青年人才。由于科研成果转化最终要参与到市场经济中,所以科研经纪人必须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并掌握与自己从事业务相关的金融、财会、统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促进企业购买技术,科研经纪人必须要熟悉该技术用于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产品质量、工艺标准及管理情况。
2.熟知国家及高校科技转化相关政策和法律
科研经纪人要对国家、地方及学校出台的相关产学研政策理解透彻,善于同政府部门打交道。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仍有一部分还处在依靠重复建设的粗放式扩张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对科技创新的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并且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在发展之中,市场机制的建立仍需一个过程,所以仅仅依靠市场需求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难度相当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对于推动科研成果有效转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科研经纪人要能运用各种科技、经济政策,调查商品可行性的市场情况、供应状态及发展趋势。
3.了解市场信息,善于捕捉市场机遇
优秀的科研经纪人能够很好地洞察科研成果的市场发展前景,及时提供对接服务。这就要求他们既要熟知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又要掌握第一手的科研信息和供给信息;既能将高校科技成果向合适的投资商或企业宣传推介,也能将市场最新的需求信息迅速反馈到高校,为高校的技术开发方向提供市场建议。一方面,科研经纪人需要及时将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进行匹配和对接,促成科技成果资本化;另一方面,科研经纪人对企业的需求能够进行有效判断,准确找到企业愿意进行科研合作的愿景,使企业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获得利益满足。市场是科研成果转化成功与否的最终试金石,蕴含在市场需求中的经济利益是其形成最直接、最根本的外部动力。
4.了解科研成果转化规律,具有战略协同能力
协同创新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为了保证整体利益目标的实现,在推进过程中,科研经纪人既要能够游说各方扩大或缩减自我利益目标,力求保证各方利益,又能控制好各方利益诉求的边界,确定各方协同的边界;尤其是在动态化的过程中,随着协同创新的不断推进来确定好各方利益的边界。边界确定的能力是科研经纪人的核心价值,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
科研经纪人发展与建设的思考
在中国,科研经纪人是新生事物,缺乏现成的经验,而在国外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美国经验
美国高校技术转移的标准模式就是建立由法律、商业和技术专门人才组成的技术成果转化办公室,并通过美国大学技术经理人协会(AUTM)进行广泛的合作与联系。技术成果转化办公室的出现标志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配协调大学和企业关系有了专门的机构提供中介服务。他们不仅联系知识产权公司或事务所,解决法律问题,帮助科技成果转让,而且还凭借法律、技术和经济管理背景,对技术成果转化全过程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参与专利营销和专利许可等方面的谈判。
2.德国经验
在全球制造业领先的德国,其科研经纪人组织的产生也较早。德国技术转移中心是德国的一个全国性组织,它分布在德国各地。德国的技术市场经验表明:科技中介对技术的组织管理运作是实现技术转化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一环。德国科研经纪人主要通过高新技术推广、帮助企业查询相关技术资料、举办各类专场项目对接会、构筑区域性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等形式,游离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进行项目对接。德国各级政府、金融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联手合作,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全国中小企业孵化系统,建成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中心,[1]中介组织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3.我国科研经纪人队伍的建设
如何有效推动科研经纪人的发展是一个我国高校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基于西方科技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科研经纪人在今后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一是以具备高水平的技术转移项目评估和论证能力为目标。科研经纪人肩负着洽谈、对接、融资等过程中的参谋、协调和监督作用,帮助解决纠纷,通过改革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科研经纪人为企业和学校提供、传递技术转移供需信息,组织并参与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和产业化活动,对技术转移活动进行全过程管理。高水平的科研经纪人的着眼点不仅仅是以单个成果转化为目标,而是应以全行业的持续发展为志向,因为一个行业的技术往往是一个从头到尾的“链条”。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促进行业发展,并在解决重大工程问题的过程中,协助高校提炼重大科学问题。
二是以提取佣金的方式搭建良好的激励机制。科研经纪人的工资、绩效和佣金,基本都走市场化道路,薪金待遇采取“基础薪金+转化提成”的方式,使过去以影子形式存在的角色浮出水面。浙江工业大学准备出台《浙江工业大学科技成果处置条例》,明确要求加强技术经纪人机制建设,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天津大学成立天大技术转移中心,聘请十八位专职为教师服务的科研经纪人,为高校和企业供需双方牵线搭桥,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全程提供专利申请与保护、法律咨询、商务谈判、科技融资等服务。成果转化后,依据相关规定和约定获得收益。[2]清晰透明市场化的佣金制度使科研经纪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他们充分利用各项优势资源,形成以投资管理、科技服务、创业孵化园管理、规划设计、建筑施工等主要业务板块,通过更加专业的服务,助力高校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的目标。
三是以大学技术成果转化办公室搭建良好的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办公室负责具体的中介服务项目,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相应的教师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尤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转让收入的合理分配,在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等方面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重视对发明人的有关政策激励。严格挑选有丰富服务经验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人员专职从事该项工作;由被动推广向主动推广转变,搭建科技成果转让的信息平台,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的机构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真正发挥桥梁和媒介的作用;对于科技成果技术交易中价格与价值的偏差问题,积极探索和研究合理完整的评估体系,来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北京数字化医疗3D打印协同创新联盟在筹备初期就成立了专为联盟服务的数字化医疗3D打印办公室,其主要职责就是协调联盟各方利益,督促联盟各方按计划完成相关工作,同时加强与北京市科委和教委的信息沟通与输送。实际上,联盟办公室充当了相当于科研经纪人的角色,承担了联盟各方均无法独立承担也不愿独立承担的公共事务,这使得协同创新组织的运行非常顺畅。联盟办公室不仅提供融资服务,还要盘活投融资体系,在完成项目融资后,更要提高项目或者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其未来的市场价值,形成投资梯度,增强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动力及活力。
四是以科研经纪人的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人才队伍。天津大学在对外公开招聘科研经纪人时,就遇到了难题:科研经纪人是新生事物,缺乏现成的队伍,既不知道去哪儿招聘,也不知道该招什么样的人。虽然有了良好的技术成果,但还要有人“跑”,通过市场资源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将科技成果转化落脚到市场领域内的具体商业模式和产品路线上,使科技成果产生效益、彰显价值。科研经纪人应是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在成果转化过程中,通过各种考验成长为复合型人才。招聘科研经纪人一年多来,天津大学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运转良好,能够盈利,迄今还在外地建立了24个分中心,引入合作方,设立了总值30亿元、投资于创新及成果转化的基金。实践证明:高素质的科研经纪人队伍能够很好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参考文献:
[1]邱晓克.中国中小民营企业成长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05.
[2]张国,王涛. 教授的经纪人都做什么?[N].中国青年报,2016-02-15.
[3]赵京波,张屹山.美国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1(12).
[4]周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10.
[5]陈倩倩.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第十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EB/OL].[2013-05-03].
[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2013-05-03].http:///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20/201104/xxgk_1173.
[6]孙海生. 国内图书情报研究机构科研产出及合作状况研究[J]. 情报杂志, 2012,(2):67-74.
[7]邱均平, 马瑞敏. 基于CSSCI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文献计量评价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1): 24-29.
[8]邱均平,温芳芳.近五年来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2):51-60.
[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EB/OL].[2013-05-03].http://.cn/yangshuo/skygb/sk/index.php/Index/seach.
是“冬眠”还是“嗜睡”?
在近日召开的200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上,河北省高校一位校长就再次指出,该省一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还不足两成,“这些年高校科研成果不少,可大部分远离市场需求,科研成果自然转化率比较低。”虽然这里说的仅是关乎河北一地高校科研状况,但经过记者近几年的多方采访了解,到目前为止,此位校长说的也并非个案。
早些时候,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欧阳河就曾专门撰文指出,尤其是理科院校科研追求原创和创新点,但是,越是原创和多个创新点的成果越难以转化,或转化周期较长,而且高校的科研成果基础理论偏多。高校管理体制重“研”不重“用”,重“学”不重“术”,教学评估、评职称、重点学科建设、上学位点,主要看纵向科研项目及相关成果,对容易转化的横向科研项目和成果不重视,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高校应用技术成果拥有量不如企业。高校成果持有人转化科研成果的精力不济也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的原因之一。自从高校扩招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加上学科建设、教学工作评估等,教师身兼数职,很难投入足够精力做成果转化工作。
正如欧阳河所长所说,近年学术浮躁之风盛行,成果评定可信度下降,导致一些“问题成果”、“垃圾成果”登堂入室,得以通过鉴定或结题,这些所谓成果当然无法转化,也不能让其转化。高校科技成果“中试”条件不如企业和科研院所,许多高校正在搞新校区建设,资金缺乏;现在很多中青年教师缺乏行业工作背景,既是知识精英又是经营精英的教师少之又少。这些也阻碍了成果转化。
而作为投资方来讲,江苏苏大投资公司董事长倪均强则认为,高校绝大部分科研成果难以实现产业化,根本原因是高校领导、知识产权创新团队、投资者三个方面观念转变均没到位。与地方和企业领导相比,许多高校领导适应市场经济的观念是滞后的,与地方领导的共同语言不多,作为投资方的一些企业只愿与科研创新团队合作而不愿与高校合作。有些高校担心教授搞企业会影响教学与科研,也有些高校过分强调科研成果产业化中的学校与院系权益。
上述种种问题已成为近年来我们探讨产学研问题解决方案的诱因,但是客观现实是,变化总是缓慢的。限于种种原因,高校变革,特别是科研体制的改革总显得动作迟缓,而科研成果就更是早已“嗜睡”多时。
是“呼之欲出”,还是“邯郸学步”?
据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的《200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国研发总经
费增长24.4%,增速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增长26.1%,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研究机构增长17.9%,增速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高校增长24.0%,增速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在R&D经费总支出中的比重较上年变化不大,R&D经费支出分别为3381.7亿元、811.3亿元和390.2亿元,占全国R&D经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3.3%、17.6%和8.5%。
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产学研一体发展,力求使科研贴近市场需求。业内公认的事实是,通常高校科研重视以技术创新引领社会发展,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在我国,由于高校与其他科研机构及企业的管理体制、运行和考核机制不同,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之间更多了一道有形或无形的隔离墙,缺少对称的信息交流,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市场对高校资源的充分利用方面,更是渠道不畅。
据上海市科委总工程师陈杰介绍说,目前上海一地每年技术成果交易值约为400亿元,且正呈迅速增长之势。高校技术交易量虽然已连续三年以30%增幅提高,但其所占比例仍然仅为2.5%左右,尚不到10亿元,与高校所拥有的科研资源数量相比,其市场产出和现实经济影响力显然还很不够。据估计,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会超过10%。不少高校科研成果只停留在、取得实验室成果阶段,随后便只能“冬眠”。
作为探讨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尝试,此次,作为由上海市教委、市科委和杨浦区政府三方共同主办的高校技术市场,作为国内第一家由技术需方、成果供方、交易服务方三大市场主体联手共建的技术合作和交易的大平台,这在全国还是第一家,也是为沟通企业需求与高校科研资源而进行的率先探索和大胆尝试。
据悉,目前上海高校技术市场已汇集了成果供方成员单位45家,其中有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17所地处上海本地的理工类和综合性院校,也有28所外省市及境外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大、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
作为探索性的尝试,上海高校技术市场将迎来怎样的市场呼声,也将经历怎样的市场历练,我们尚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