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科普知识小课堂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3 16:19: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科普知识小课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科普知识小课堂

篇1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实效性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所以本人说的“实效政治课堂”就是政治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知识收益和思维的拓展,既让学生学会做人之道,又能使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运用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今年,即2013年,广西全面推行高中课程改革。面对新课改,如何去上好每一堂政治课,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更加有针对性,更富有效率?下面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谈谈新课改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实效课堂我的几点探讨。

1. 树立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人的理念,是普通高中实现实效课堂的前提

这里我说的成人是指讲公德、遵纪守法、承担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普通高中的生源都是重点示范高中录取筛选后的学生。像县城的一些普通高中,每年中考招生都是第三批的,他们所录取的学生基本上是市级示范高中和县城示范高中录取之后所剩的学生。这些学生,他们的基础较差。普通高中学校的教育根本不可能都使他们个个都能成才,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而思想品德教学开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道德素养。所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人就是最大的实效,这也正适合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而理念往往决定着人的行为,也决定着人的行为办事态度。所以,实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政治教师必须树立课堂教学不能使学生都成才也要使学生都成人的理念。

2. 投学生所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是普通高中实现实效课堂的催化剂

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就时说:“成功秘诀在于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普通高中的学生基础就差,对他们来说学习就是苦差,加之政治教材的内容乏味,所以上政治课有很多同学睡觉。所以普通高中政治教师实现课堂实效就必须投学生所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我们老师都知道:学生喜欢听歌。那我们就投其所好。放歌给他们听,但放的歌与教学内容有关系。像上思想政治1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我就先放了《房价之上》是《月亮之上》的改编歌。用歌词中提到房价高跟政府商量来激发学生去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 教师具备精深广博的业务素质,是普通高中政治课堂取得实效的保障

政治课堂要做到坚持“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话,确实其中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前,我们常说:“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该有一桶水。”现在我们应赋予它新的时代特色,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是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这就需要我们有精深广博的业务素质,正确发挥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方面:

(1)政治教师必须了解乡土资料,把乡土气息带入课堂。

中学生一般是相对固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域内的,城市、农村都是如此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情,也更想去了解它,认识它。而书本中的材料有时会离学生的生活很远,用这些素材仅起到说明原理的作用。对学生们而言,很难产生共鸣。所以乡土教育内容的引入正是迎合子学生的这一需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所以教师必须要实行“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应对,了解地方特色,通过网络、实地考察等方式熟悉这一地方的风土人情,在教学的过程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资料。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我展示“广西宜州特色文化”三月三对歌和来宾文化及本地武宣下莲塘村将军古建筑物风格等乡土风情。极大地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政治教师必须主动学习,敢于取舍教材内容并把新信息融入课堂。

从新课程的设计来看,它所体现的是课程的整体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等原则,各学科、各种课程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内容相当宽泛;教师要是什么都讲,那就没法实现课堂的实效。这要教师敢于取舍教材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新程标准》要求政治教师把高中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从学生的发展来看,他们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探究意识不断增强,感兴趣的领域愈来愈宽广,超越了课堂,超越了教材,超越了学校,几乎涵盖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这种状况,教师们狭隘和单薄的知识,已很难适应创新时代、新课程的需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教好书,必须功底深厚,知识渊博。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坚持读书看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关心国内外大事,及时了解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并把新知识新信息融入课堂,不断探讨、研究教育的艺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磁性”。教师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使课堂生动有趣,越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只有自己是源头活水,才能以丰富而又新鲜的知识滋润学生,为思想政治课取得实效提供强大的保障。

4.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普通高中实现实效政治课堂的关键

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思想政治学科发展规律,要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自学能力;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身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实践作好充分准备。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这样,合作学习就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扎实、有效的学习方式。

总之,实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实效课堂势必要广大政治教师全力积极探讨,并付出行动。新课改下,广大政治教师尤其是普通高中政治教师实现政治实效课堂才有出路。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普通高校;教学;目标;实施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ing;goals;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220-02

0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到来,社会信息量的日益增大,现代教育思想也随之迅猛发展,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陈旧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致使“素质教育”的思想难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落实。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21世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交往和合作的领域将更加广泛,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已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结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未来一代人才的决策力、竞争力、应变力及生活情趣、生活质量。因此,注重体育课堂教学素质化的实践与研究,有利于促进跨世纪一代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

1体育课堂教学素质化目标的构建与基本特征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把传统体育转向终身体育的素质教育轨道,我们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为切入点,就学校体育中如何更好地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进入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探索、设计并实践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有计划、有目的地发掘学科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学价值,并对课堂教学各环节进行最优化设计,使学生主主体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思给品质、健康的思想情感,促使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个性健康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体育课堂教学素质化实践与研究构建的理论依据,在实践运作过程中反映出如下基本特征。

1.1 目标的整体性素质教育把人的发展视为整体性,它不仅关注到了一些外显性比较强的素质,而且关注到了很难测查评估的内隐性的心理素质。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发展学生的具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让学生在大量的体育活动中,把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与意识品质的培养、心理需求的满足、情感的体验相协调。

1.2 活动的主体性素质教育要求求教师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设计和组织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有较大的选择权;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体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一是要强调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二是在人格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打破被动的教学格局,让学生学会互相评价和鼓励、互教互学、创设既有竞争又有协同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体验到集体中人际关系和谐的满足与温暖。

2体育课堂教育素质的实施途径与措施

2.1 巧妙导课,使学生想学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上课伊始,学生往往还未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要精心设计引言,要有“缠”住学生的魅力,进而产生“非听不能”、“非做不罢”的动感。设计优化的导人环节,能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体育教学中导人的方法很多,有运动式、示范式、逆反式、趣味式等。如本堂课是讲中长跑的途中跑技术,教师只要安排一个“自由跑”(变速路、追赶跑),让学生先跑个够,达到相应量后,再从“跑”切入本课要点,层层深入进行讲解。当五彩缤纷的毽子出现在操场时,学生们顿时欢呼雀跃,当每人拥有一个漂亮的毽子时,活动场面是那么的令人惊喜。巧设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2.2 优选教法,使学生会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是教学策略的生动体现。但因班级人数多,学生差异性大,再加上场地器材有限,教学中既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堂教学中要处好这两者关系,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针对以上现象,优选教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2.2.1 分组教学法按学生基本身体素质、技能水平混合分组,以好带差,全面提高。其目的: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小教师作用,困难生能得到更多帮助和指导。通过练习密度的调控,避免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在分组教学中倡导人与人之间频繁交往对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主要实施途径与操作要点:一是以点带面,由小组长具体实施小组练习计划(练习次数、练习时间等)。二是模仿练习:由小组长做示范动作,要求困难生跟着反复练习。三是督促学习:小组长对困难生的帮助要耐心,尽量做到低起点、小步子、严要求。最后反馈信息:小组长向教师反馈困难生的练习情况,以便教师做强化性辅导。

2.2.2 发现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是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结构化教材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方法的一种教学过程。如在短跑教学中,先对学生进行速度跑的教学诊断,然后几学生提出影响跑的速度因素在哪些?有的学生回答:“步长”。教师请这位学生用加大步长的方法试一次,其运动成绩不如教学诊断成绩。又有学生答道:“步频更重要”。教师就请这位同学来试一试,其运动成绩也不如教学诊断成绩。最后教师正确示范,请同学们在加快步频的同时适当加大步长,经尝试,学生的成绩比以前有进步了。通过现场讨论、分析使学生主动参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3 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确定教学目标,采取“分层施教、异步达标”,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的成功的喜悦,激发内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教授女子篮球罚球投篮时,可以上学生站近一些,提够命中率,让学生在练习中能充分表现自己,评价自己。对一些胆怯、自卑感较强的学生,则应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多用激励语言,多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2.3 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如何判断每一节课教受学生的喜爱呢?由于体育教学中并存着“明白道理、掌握技能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和目标,教师必须重视“懂、会、乐”这三个要素。只注重“懂”的教学,是“光说不练”。只注重“会”的教学,容易产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而只重视上面两者不重视“乐”的教学,也会导致学生内在动力的不足和感情的失落,使体育课失去原有的意义和魅力。

参考文献:

[1]巨瑛梅,刘旭东编著.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181-01

科学普及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一项重要活动,科学普及的对象既可以面向全体国民又可以针对特定的群体。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普知识,有利于提高当代中学生的科普素养,从而为提高全民素质做良好的铺垫。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相连。所以,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普及工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强盛,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

一、科学普及的概念、内容及实施者

科普的基本理念是把人类已经掌握的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以及从科学实验中升华出来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传播到社会各个方面,使之为广大群。

众所了解、掌握,以增强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并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技传播活动。我国政府在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把科普定义为:科普是国家和社会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进行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工作和活动。

科学普及的基本内容主要指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针对科普的实施者而言,科普一般情况被认为是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专利和义务。然而,青少年的早期教育,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在其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占了非常大的比重,也是人们接受基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最重要的阶段,高中物理老师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科普知识,将为提高中学生的科普素养,为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做出巨大贡献。

二、高中物理课堂渗透科普知识的现状。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升学目标升学率的影响限制,中学里家长和学生都是围绕着升学率而展开工作。一切看似与做题和分数无关的教学都视为无用。学校的课堂教学也紧紧围绕课本知识的灌输和题海训练,而忽略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普及的工作。在保证正常课堂教学的质量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普及的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其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学科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高中物理,因为学科特点。物理教学是以传授学生基本的物理学科知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以及科学研究的现象及问题,并为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科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学的物理课堂教学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之一。

三、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科普知识策略

如何在高中物理的的学校课程教学中渗透科学普及,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高中物理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强化科普意识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这是渗透科学普及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教师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决定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普及的深度和广度。除此以为,教师在自身科普素养方面需要终生学习和不断加强。教师可以多选一些科学素养类的课外读物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比如加强物理学史的学习,因为其中蕴涵了许多物理学家的探索方法、科学态度、遇到困难怎样迎难而上,直接或间接地处理问题的方法。

2、注意整合校内外物理课程资源,把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作为科普宣传的主阵地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指课程设置和教学信息来源,或者指所有的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的完成和课程活动的实施之中的。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普及因为信息需求量较大,涉及的范围较广,所以单一的课程资源不够的,教师应该对多种课程资源的灵活开发和综合应用,除高中物理教材外,教师、学生、网络、科技馆、图书馆等都是很好的资源。

3、在物理实验中及时地向学生渗透科普知识

物理课堂教学中,会有很多实验课。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总是为了得到结论而做实验。或者只做书上规定的实验。其实,在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时候,可以恰当地选择一下身边的小实验为教材的来源,重视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不同学生差异性发展的需求,使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渗透科学普及时要努力把深奥的物理学原理、复杂的实验装置采用简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将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例如:在物理课教学中,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与生活相接近的实验:实验1:吹不大的气球:将气球口套在瓶口,气球放在一个较大的空的瓶中,向其中吹气,发现很难将它吹大。科普解释:因为瓶中气球外的气体体积减小,由玻意耳定律知压强增大,球内气体的压强很难超过球外气体的。实验2:瓶子吞蛋的实验:酒精棉燃烧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部分气体被排出“当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瓶内气体由于温度下降,压强变小,低于瓶外的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有一定弹性的鸡蛋被压入瓶内”。

总之,科学普及的内容和高中物理课程目标所要求达到的目标相一致,都具有提高科学素养的总目标,而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依赖于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是物理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适应高中物理课程目标的需要。所以在高中物理中渗透科学普及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4

素质教育要落实在课堂上,思想品德课若能恰当地渗透科普知识教育,不仅对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会收到良好效果,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在教学中抓住所涉及到的有关科普知识,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适当地引申扩展,注意调动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不但圆满完成思品教育内容,也起到普及科学适应听作用,从而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摸索出了思品课堂教学渗透科普教育的结构模式,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学文明理,扩充知识,畅所欲言,巩固深化;归纳总结,指导行为,并以普及科学知识穿始终。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地思维、钻研所学知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会被动地应付,精力也不集中,即使学得了知识,也只能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能起到指导学生进一步自觉学习的目的。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并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是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亲身经历,非常感兴趣。这类课堂的导入,设计时采用精心裁剪的生活情景,凸现潜在的教育导向意义,以“趣”入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自然的对教育主题感兴趣。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平等、温和、喜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们非常乐意接受教师给他们设计的活动模式,教师也能够民主的接受学生基于自己生活提出的一些品德教学活动模式,不经意间,就“打破”了课堂与生活的那层“隔阂”,把生活“延伸”进了课堂,把课堂“开放”进了丰富的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听故事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形式。例如:在教学十一册《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部分时,首先给学生讲《再见,观音菩萨》的故事,接着让同学们讨论,那个同学生了病,打针吃药都不灵,拜了观音就灵,但是他的考试成绩不好,再去拜观音保佑又不灵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复习才考了好的成绩,经过讨论,同学们初步有了相信科学,不迷信的概念,接着就导入了新课。

二、学文明理,扩充知识

在导入时,结合内容,创设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导入设计。提高认识,引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现行品德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课堂导入时,应更多的考虑,在导入环节中以“思”入境引发学生对课堂教育主题做一定的思考,便于把课堂主题教育进行的更为深刻。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道德认识,在生活体验中规范言行。学生在理解“礼貌用语”、“礼貌动作”之后,我让学生做填空练习:“小明到叔叔家做客要()敲门。当叔叔请小明坐下倒茶给他喝时,小明应用()接过茶杯,说声()。跟叔叔告别时,小明应该说声()。”填空练习复习巩固了礼貌行为规范。为了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的礼貌规范。我又设计了一些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按礼貌热情待人的要求去做,学生不仅再现了课本中的礼貌热情待人的情境,还调动了生活中原有的积累,弥补了生活中不到位的礼貌缺失,使学生的“礼貌用语”和“礼貌动作”更为规范、丰富。思品课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热爱科学,相信科学,不迷信的品质,要热爱科学,相信科学,不迷信,还应该解决为什么要相信科学的道理,但课本鉴于学生的年龄小,很多课文中未明显提出,就需要老师恰当地、灵活地予以补充讲解。例如在教学十一册《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部分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老师还须简要讲解迷信、产生的原因和迷信、对人们的危害性等科学道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迷信、是愚味无知的表现,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这一结论,从而使学生在“相信科学,不迷信”的教育中变被动行为为主动行为。

三、畅所欲言,巩固深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联系实际有针对性进行教育工作者,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畅所欲言,谈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并在学生的发言中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中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引导学生,以达到巩固深化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十一册《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部分时,教者提出来:你见过哪些迷信活动和现象?你又是怎样对待这些迷信、的?讨论后教师要作出明确的结论,提出哪些是属于迷信、,教育学生不参加迷信、活动,提出完成课后的想和做习,另外,再适当补充少量的判断题,以达到巩固深化,提高认识的目的。

篇5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是关系到民族振兴的大事。科普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必须加强科技教育,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使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心,有比较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具体、生动、切实有效的活动,在校园内广泛开展科普知识的传播,科学思想的渗透,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 加强领导,完善科技教育的管理机制。

在学校科技教育中,要加强对科技教育的领导,配备专职教师和各项科技活动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开展科技教育的各项开支,为增添设备、教师外出学习等提供物质保证。定期对科技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对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和学生予以表彰奖励,并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找准下一步工作的突破口,确保科技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

三、 培训师资,建设一支有创造性的教师队伍。

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开展科技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教师必须对此项工作要有充分的理解,并深刻认识它的教育价值。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和科技教育能力,养成爱科学、肯动脑、勤动手的习惯,并能指导学生进行科普知识学习,教会学生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和实践能力,骨干教师能培训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让他们在“玩中学、想中学、做中学、用中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请有关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科技教育指导与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各学科教师充分认识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加强科技教育与学科教育的结合,在本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不断丰富科技教育的内容。

四、 落实教学,发挥课堂教育的科普教育功能。

观察、思考、实验是三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在学校的科技教学中,主要以这三种科学方法的训练为重点。各学科注意挖掘其蕴涵的科普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把有关新材料、新技术、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生命科学等现代科技知识适度地传输给学生,并教他们学习观察和思考,把科普知识教育广泛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科普教育功能。

要特别发挥科学课的作用。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上好每一节科学课,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等方式,尽可能地亲自去感受或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学习科学,注重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态度,培养学生具有一个聪明的头脑,一双灵巧的小手,发挥科学课程在科技教育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的主阵地作用。

五、 开展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学校的科技教育必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是科技教育的重要形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素养等都是在科技活动中逐步培养并形成的。

1、全员普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知识宣传和科技实践活动,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全员参与科技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学习渠道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形成浓郁的氛围,增强学生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普及科学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智慧,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和发展,从而形成广泛而坚实的科技活动基础。主要可开展以下活动:写观察记录,观察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活习性,观察观察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学习作观察记录或写观察日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如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珍爱生命、远离、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等,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写科学小论文,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科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读科普书籍、科学家故事,看科普电影或科学画报,学习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启蒙教育;画科幻画,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等。

2、重点辅导,加强特长学生培养。

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与个性发展,面向部分学生,在科技知识或技能的某些方面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增强应用知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使这部分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如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选择有兴趣、有专长的学生参加,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学校可开展科技模型制作、生物小实验、科技小发明、科技小制作、电脑绘画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积极参与这些兴趣小组,并参加各项竞赛活动,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且取得良好的收效。

篇6

自2004年以来,我县进行了新课程标准改革, 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有以前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向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在认真地组织课堂教学的同时,还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探究创新活动,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下面就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动手参与,激发兴趣

学生在学习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让学生来验证一些理论知识,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如"盐水中浮起的鸡蛋"、"纸锅烧水"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物理实验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了《密度》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牙膏皮展开时和卷起时在水中的浮沉情况,从而更好的理解轮船采用空心法能漂浮在水上的原理。

二、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比赛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科学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科技性,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可以促使学生把动手与动脑、实践与探索、学习与创造、基础知识与科技信息密切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各方面能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土电话、弹簧测力计、温度计、密度计、杠杆、飞机机翼等实验仪器或模型、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对原有的实验装置进行改造和创新等,并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的评比。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了学生把科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有针对性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组织学生注意收集报刊杂志上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引导学生在家里定时收听收音机、收看电视里的科技节目,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并定期举办"初中物理报"专刊评比,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及写作能力。

四、举办科普知识小竞赛,开阔眼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篇7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98-001

自2005年以来,我校已连续多年参加省“金钥匙”科技知识个人决赛,从刚开始几年的两三个学生问津二、三等奖,到如今已有多人次获特等奖,一二等奖获得的人数也逐年提高。近三年,我们又开始参与省金钥匙“校园之间”智力竞技活动、无锡市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和新区小学生科技制作比赛。各项成绩的逐年提高,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艰苦努力的报答!回顾这些年走过的历程,我觉得要想在科学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需要科学老师多方面努力:

一、立足课堂,选拔精英

“科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它有赖于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更有赖于学生良好的科学思考力。”在科学课堂上,那些语数英成绩不一定出类拔萃、音体美特长不一定鲜明突出的学生,却深深地热爱科学,他们一走进科学教室,就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科学课上课的铃声未响,他们已早早来到科学教室等待;科学课下课的铃声已响,老师催促了好几次,但他们却迟迟不愿离开。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科学教学时间,发现人才,选拔精英。哪些学生的科学知识面特别广,哪些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强,哪些学生嘴是“老姜”手却是“生姜”?这些都要了如指掌。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课堂,将各类精英进行选拔。

几年前,曾有一位姓尤的同学,在科学课上,经常有与众不同的想法,他的一些回答常常得到我的称赞。同班的不少同学奇怪地问我:“老师,你有没有搞错?他是我们班成绩最差的学生,英语有时只考个位数!”也许在当今的考试制度下,他确实是个“差生”,但他的“奇思妙想”说不准可以证明他是某方面的“天才”!我在以后的课上,给予他更多的机会,让他在科学课上感受到在其他课上无法体会到的幸福。后来他制作的“水陆两用车”在无锡市的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在省“金钥匙”个人赛中获得特等奖的史俊杰、获得二等奖的严梦辉,团体赛中获得一等奖的袁佳禹、高源、沈凡等同学,也许他们的其他学科成绩平平,但他们丰富的科普知识、灵巧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各项科学比赛中脱颖而出。

二、依托社团,加强训练

以生为本,寓教于乐,是旺小“金钥匙”科技社团始终坚持的活动宗旨。每周四中午,社团成员纷纷走出教室,走进科学殿堂。他们喜欢科学,深深地热爱科学,他们尽情遨游在科学世界从不讲辛苦,从不说厌烦,一个个“科技小明星”正是这样在磨砺锻炼中成长起来的。

社团根据各位成员的特长,进行合理的培训:对科普知识特别丰富的学生进行集体辅导,选拔参加“金钥匙”科普知识个人决赛;对应变能力特别迅速的学生进行小组集训,组队参加“金钥匙”校园之间智力大挑战;对动手能力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推荐参与各级各类的小发明小制作比赛。

每年的“金钥匙”科普知识个人赛采用闭卷形式,题型多样,涉及面广,内容不仅有天文地理、科技时事、生活常识,还有科学小论文、数学奥数题、发散思维题。在比赛前夕,指导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归纳整理科学教材的精华,拓展延伸;结合当今的一些重大时事,细化深入;通过前些年的初赛卷测试,“实战”演习。

如去年的综合应用题之一是关于“蛟龙”号的浮力:(选择)A“蛟龙”号深潜器在下潜到4000米深度时所受的浮力和下潜到6000米所受到的浮力相同,B“蛟龙”号深潜器上浮时的原理和潜水艇一样,都是用压缩空气把注水舱中的空气排出来,C“蛟龙”号深潜器潜得越深,受到的海水的压力越小。假设“蛟龙”号深潜器旁边带着一个充满空气的橡胶气球,这个气球在潜水至500米时受到的浮力是F1,潜水到2000米时受到的浮力为F2,这两个浮力之间的正确关系是:AF1=F2,BF1>F2,CF1

类似这样的科学题,并非学习认真、平时语数英成绩优秀的学生就能答出。

三、参加竞赛,体验幸福

“金钥匙”科技社团活动是科学课堂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它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明亮了一双眼,敞亮了一个心灵世界,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篇8

学校每年保证投入一定的科普活动经费,确保科普教育和活动的顺利开展。结合专业建设,学校组建了局域网、广播站,增添了大量的科技活动设备设施。由于客观的原因,学校校园场地十分紧张,尽管如此,我们仍把科教园地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即将动工的综合实训大楼已规划建立科普活动基地。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创设科普文化氛围

科普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最直接的途径,是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动手能力锻炼的有效手段,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科普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处人员、班主任为成员的科普活动领导小组,各专业组配合具体落实各项工作,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科普文化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广播、墙报、黑板报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重要性,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推动学习型学校建设,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很受学生欢迎。

为了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参加科普活动,在活动中感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我们以专业为主线,挖掘各种蕴涵于专业教学、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宣传阵地,耳濡目染、自然相机地渗透科普教育,使得科普教育看得见,摸得着,不仅具有雕塑的代表性而且更有实践功能。

一件件科技作品展示了学生不断更新的科普意识和科技能力,更加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开展科技创新的强烈欲望。

三、搭建活动舞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新生的科技产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为调动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我们组织了三个层次的科普活动,诱导学生在科普方面的智力和创造力。

第一层面普及型科学活动

1、组织科普知识讲座

一方面,学校(每周星期三下午)定期组织全校学生进行科普知识讲座。由各教研组轮流推荐业务素质高,科普意识强的教师,结合专业和行业特色介绍科技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及科技

应用实例等身边的科学知识。

另一方面,积极邀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科普知识、消防安全、禁毒、防疫、法制等讲座。本年度,我校积极邀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演练、禁毒、预防艾滋病、法制等讲座,同学们通过听讲座、观摩,大大地提高了学科学、用科学、安全防范、远离、远离浸害的思想意识。

2、组织开展常规性课外科技活动。

学校每周有一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活动指导老师在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为学生提供设计、指导和服务。

平时的双休日,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科学考察、调查、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层面技能训练型活动

学科教育渗透科普教育,不但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它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发明创造才能。

为让一些对科学有更多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培养的机会,在普及的前提下发展孩子的个性。我们把科技制作活动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深入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我们主要集中专业优势,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三个专业进行创新和开发,组成课外科技制作活动小组,进行重点指导。每个组都完成了一项项很有创意的科技制作,比如机械专业制作的趣味七巧板、趣味鲁班锁、金属工艺画、电子专业制作的趣味电路、控制装置、计算机专业制作的动漫作品、卡通人物、游戏软件等都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在校园工艺节上大放异彩。

篇9

一、以阅读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知和了解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有些科学术语和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陌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知识才能认知与了解,且能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认识的深度。如:细胞、受精卵、胚胎等科学词汇,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的一生》中仅仅作为概念出现。而细胞分裂,生命的来源对学生而言颇有难度,尤其是克隆技术,仅靠阅读课本“资料卡”的介绍是无法让学生对这种生物繁殖新技术理解到位的。针对这种情况,我除了播放本册教学资源中“生命起源电子书”外,还提供给学生需要进行阅读的资料――《地球生命溯源》《破解身体密码》《人体的奥秘》《我们的身体》等学校图书室配发的图书,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与“生命科学”有关的书籍。使学生从科普阅读中掌握最权威、最丰富、最全面的信息,深化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掌握。

二、以阅读拓宽学生科学视野

科普阅读,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识和与科学有关的科学家、科学发明、科学故事及其它相关的科学史,结合科学实验、科学制作、科学发明的动手操作项目,能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的熏陶,达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提升儿童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与地表的变化》时,虽然岩石、矿物和我们人类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是我们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岩石和矿物将更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但五年级的学生对岩石、矿物和我们的关系知道的并不多,对矿物的用途可能知道和关注的就更少。而实验室中配备的岩石、矿物标本则不配套,像一些很有名的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古生物化石根本就没有,仅通过看课本和一些不配套的标本,是难以展开地质科学的启蒙教育。在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播放了维苏威火山爆发、汶川地震的视频,学生从这些科普资料中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对人类的危害;恐龙化石视频资料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化石是人类研究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阅读班级书柜中《我们到底知道多少---科学之谜纵横谈》《地震的奥秘》《地震的自救与互救》《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火山》《火山监测与减灾》《奇异的岩石》等科普书籍以及学生自己收集到的与之相关的科普图书,边查找边记录整理。查找结束后,全班交流汇报,汇报时可以语言描述;可以利用图片介绍;也可以通过手抄报的形式汇报。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知道了岩石和矿物的更多用处,知道它们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知道目前地球资源的紧缺和保护岩石矿产的紧迫性。从而理解了保护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资源的意义,对学生树立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有很大帮助。

篇10

   一、“科学创新、低碳生活”为主题班会

   百家湖中学每班都围绕主题“科学创新、低碳生活”的举办了一次主题班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位学生对科技创新、低碳生活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掀起一股科学创新的热潮。

   二、科普手抄报比赛

   结合科技节"科学创新、低碳生活"的主题,全校同学一起投入到科普手抄报创作活动中来。通过漫画创作,学生们对科普的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把这些知识通过展示活动在全校范围推广宣传。

   三、校园宣传

   积极营造节能减排校园文化,利用校园广播、升旗仪式等方式,在广大师生中开展节能、环保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加强节能环保知识教育,将节能、节水、节电、节地、节粮、节材等教育内容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纳入教育教学活动中,真正落实节能环保进课堂、进校园。

   四、变废为宝小制作活动

   在这项活动中,有的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利用废弃的包装盒制作了了一辆辆精美的小车和手工艺品,不仅让学生知道了我们身边有许多东西可一再利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的同学利用树叶,广告纸,果壳等废弃物,通过加工设计,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制作画,体会了变废为宝的乐趣。破损的乒乓球、易拉罐、泡沫、报纸,包装盒这些很多人眼中的废弃物品,经过我们同学的一番精心设计,"摇身一变"成了造型各异的风能小车。虽然我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却是绿色能源的一个缩影。在活动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节能习惯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本次科技主题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实践等一系列活动,同学们都进一步认识到了科技创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促进养成了节能低碳的意识和习惯。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通过活动,学生纷纷表示要将在学校中学习的节能方法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亲戚朋友,让大家齐动手,共同保护好我们国家有限的资源,使它创造更大的财富,大家一起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出一份力。

   宣传科普工作总结    在区科协的直接领导下,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以人为本,立足社区,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导向功能,营造“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愚昧”的良好氛围,歌颂表扬思想道德高尚的好人好事,传播贴近居民生活的各种科学知识,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促进社区居民提高科学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使辖区居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复兴路社区在科普教育中的具体工作如下:

   一、健全组织网络

   社区主任亲自抓,其他群干主动出点子提建议,把科普工作纳入社区工作的议事日程,并明确书记分管科普工作,把科普工作纳入社区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主任张海丽为组长,社区群干为组员,有九人组成科普教育基地的领导小组。党员、中心户长为主体的退休人员组成科普志愿者队伍。加强科教领导小组的自身建设,是科普进社区为创建科普文明社区的有力保证。

   二、加强社区科普教育建设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学习制度,统一思想认识,社区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科普领导小组一般人首先加强自身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开创科普事业新局面。建立健全科普教育的资料台账。现已按上级来文、组织机构、工作计划、活动记录、工作总结,五个目录列入台账,使科普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宣传发动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和组织学习。

   三、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

   让科普活动深入人心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不断开展以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健康知识、运动与健康等多种知识穿插期间。使居民在娱乐中接受科普教育。为了确保科普活动的定期开展,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我们有计划、有内容、有专人负责、有检查、措施落实到位。自成立科普教育共建以来,我们已开展数次科普教育活动,平均两月1次,达300多人次。

   四、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科普知识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阵地进行科普宣传。

   在社区市民学校,开展各类形式的科普宣传,开展反对、家庭养生、文明生活等公民道德教育,结合不同时期的情况和社区工作重点的变化,宣传不同的科学知识,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坚持传播贴近群众的科学知识为出发点,让广大群众了解科学、掌握科学、用科学来指导生活。针对本社区居民的需要为居民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科学知识提供便利。搞好社区科普教育,是社区的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社区,服务社区,以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着力加强科普知识的培育,帮助居民确立科技兴市的认识,为我国的科普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宣传科普工作总结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科普教育宣传的主渠道作用,切实提高教师和青少年学生的科普素质,xx县教育局高度重视科普宣传工作。及时将文件转发各学校,对科普宣传工作作具体安排布置,并及时进行指导检查。

   二、加强宣传,积极营造科普活动氛围

   1、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张贴标语、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途径,进行科普宣传。

   2、利用周一集会对学生进行科普宣传教育。

   3、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网络教室为学生提供科普知识,部分学校还组织开展以环保、节约、食品安全等为主题的科普知识讲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科普宣传进课堂。将科普宣传与学科教学活动结合,小学结合《品德与社会》、《生命·生活与安全》,中学结合《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

   5、2月下旬至3月中旬,县委宣传部、共青团xx县委、县教育局、县环保局联合开展了“生态xx·鸽子花都”绿色环保主题征文活动。

   三、切实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