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大学生创业的建议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4 16:30: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创业的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篇1

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后,毕业生数量激增,全国大学生待业人数逐年上升。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大学生毕业生超过690万人,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到3%。因此,调查和研究大学生对创业服务的需求和我国创业服务环境现状,不仅使创业服务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环境,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同时,也可以为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依据。

一、问卷设计思路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们的利用近半年时间,对大学生的创业需求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全市4所高校在读大学生以及部分在读研究生。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问卷设计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创业环境的需求情况,第三部分为创业教育的需求情况,第四部分为创业服务的需求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5份,有效问卷91份,有效率为95.78%。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创业宣传,建立创业服务网络,落实创业服务政策,形成一体化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针对高校大学生国家(政府)、学校以及社会需要进一步宣传创业,鼓励创业以及支持创业。应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大学生创业的积极作用,通过树立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传播创业正能量,逐步引导大学生关注创业和积极创业,同时重视培养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的能力。针对高校创业大学生以及毕业一定年限内的创业青年提供创业帮扶指导服务,将创业者的创业思路转变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在实践中加以引导与指导。国家(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等手段降低创业成本,提升竞争力,带动社会形成关注创业、支持创业的舆论氛围。同时国家(政府)需要进一步构建创业绿色通道,组织创业群体统一宣传扶持政策,减少繁琐的政策申请流程。加强政府的桥梁的作用,带动成功企业家与大学生创业群体的沙龙会议。通过政府联系高校、企业等社会资源加大对创业教育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形成一体化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1]。

(2)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大学生创业由于初入社会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欠缺,任何问题都可能造成创业的阻碍。这时候创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是一张全新的教育理念。一方面高校创业指导要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课程,结合大学生需求以及创业教育的需求,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创业知识的需求,如针对大学生创业期待课程,高校在创业教育内容方面,应突出企业(公司)运营与管理经验分析、创业团队管理技巧、创业案例分析、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等的内容的教育;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同时加大对社会资源的利用,通过各种渠道引进和聘任拥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以及政府官员作为特约专家参与到创业教育服务中。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应注意满足对管理类、营销类、法律类等多方面人才的需求。创业教育课程是在传统的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意识到自主创业是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2]。

目前部分高校成立了“就业创业导航站”,对本校学生创业给予创业支持。但是,高校在帮助指导学生创办企业、本校科技成果转化、风投资金引入、创业企业孵化培育等方面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3]。这就要求高校积极同当地企业进行联系,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实践让大学生创业群体培养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高校应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培养自立自强的创业能力,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加创业感悟[4]。

(3)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大学生创业缺乏资金也是大学生创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创业的初始资金筹措成为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性问题之一。金融业发达的美国政府为支持“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每年分时间段定期向这些小企业投资公司进行拨款,提供了坚实的创业支持,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创业基金,由于创业基金由美国政府提供投融资担保用的,因此大量的民间资金缓缓而来,创办“小企业投资公司”, 增加了运作资金[5]。因此,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帮助、风投资金注入进行创业,创业大学生才能真正摆脱创业初期的困难。政府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门槛,并对其进行减税甚至免税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息贷款;高校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招募风投机构以及社会资本;创业园积极帮扶创业大学生向风险投资者推荐项目。(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4Z003-37);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10YJA630090).

参考文献:

[1]许宁等. 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的现状分析及其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2(11) :46-47.

[2]王强等. 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模式探讨[J]. 学理论,2010 (30) :205-206.

篇2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风险 原因 防范

目前展开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仅是要对创业的知识教育和技能方面进行培养,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创业中存在的风险和面对风险所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风险

1.盲目地选择创业项目。现在很多大学生创业的项目选择多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和服务领域,如软件开发、网络服务、网页制作、家教中介、设计工作室等。此外,快餐、零售等连锁加盟店也颇受创业大学生的青睐。但大学生并不了解市场,如果缺乏前期的市场调研论证,只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决定投资方向,甚至一时心血来潮就决定干哪一行,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

2.缺乏创业技能。大学生在校期间主动接受创业教育和培养,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能力,但是当真正进行创业时,需要独立解决现实问题时,就会发现自己很多方面的不足。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眼光高,但是缺乏实际动手的能力,缺少实战的经验,既不了解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也没有在相关企业的工作、实践经历,却希望能获得很高的成就,往往不能如愿。

3.融资渠道单一。资金难筹几乎是每个大学生创业者都会遇到的难题。银行贷款申请难,手续复杂,如果没有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创业计划只能是一纸空谈。

4.社会资源贫乏。由于长期身处校园,大学生掌握的社会资源非常有限,而大学生创办企业、市场开拓、产品或服务宣传等工作都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大学生在这方面会感到非常吃力。当大学生们走入社会实施创业时,在宣传广告、市场营销、工商税务、融资租赁、生产服务等方面将会有很大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5.经营管理过于随意。由于长期接受应试教育,不熟悉经营的游戏规则,大学生创业者虽然在技术上出类拔萃,但理财、营销、沟通、管理等方面普遍不足。此外,一些人存在一定的性格缺陷,如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等这些都会影响创业的成功。

二、大学生创业风险产生原因

在外部环境来看,职业精神和道德秩序的缺失是形成创业风险的前提。一个成熟的、健康的竞争生态圈,不是简单地在政府所提供的若干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追求利益,它更应该体现为法律与道义传统、社会行为规范的整体协调。

从内部环境来看,创业者决策的独断和无制约;企业盲目的扩张和多元化;创业者一夜暴富的投机性;以及内部管理不善,创办人缺少必要的经营企业的经验,财务上没有遵循审慎原则;错把人材当人才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创业者时时有风险、处处有风险。

从大学生创业者自身来看,大学生创业中容易出现以下情况:第一,眼高手低,盲目乐观。第二,纸上谈兵,经验不足。第三,单打独斗,缺乏合作。

三、大学生创业防范风险的建议

1.要做好项目前期调研。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也可委托专业的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者资金实力较弱,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项目,从小本经营做起比较适宜。

2.提高创业者自身能力。市场瞬息万变,时刻都有风险,防范风险只能靠自己增加本领。因此想要规避风险,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具备各项创业所需的技能与素质。可以分析众多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3.扩大融资渠道。广开融资渠道,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方式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天使基金”、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

篇3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大学生数量的与日俱增,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和鼓励。作为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有效方式,大学生创业有利于将就业问题转变成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是高校育人模式转变的现实动力,也是大学生报效祖国、促进社会和谐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载体。

尽管国家相关政策推动了高校毕业生参与创业的积极性,但是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仍低于1%[1],大学生创业企业存活率仅有1%[2]。创业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能否由潜在创业者转化为现实创业者的主观前提因素,也是制约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大学生创业心理因素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于推进大学生积极创业、提高个体创业心理素质、高校就业创业培养模式的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鉴于现有以大学生创业者为对象而展开的实证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大学生创业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响他们创业的心理因素的分析,为创业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

对陕西省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476份,对有效问卷中有创业经验的29份进行深入研究。对研究工具的设计,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结果,自编《大学生创业问题调查问卷》,经测试专家修改后用于正式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大学生的人口学特点、创业动机、创业素质等方面,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分析方法为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

三、研究结果

1、大学生创业者的人口学特点

在有效问卷476份中,创业大学生有29人,占全部被试的6.1%。29位创业者中男性16人,女性13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8人,来自城镇的大学生21人,分别占27.6%和72.4%;独生子女10人,非独生子女19人,分别占34.5%和65.5%;父母有经商经验的有11人,父母没有经商经验的有18 人,分别占37.9%和62.1%;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有12人,非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有17人,分别占41.4%和58.6%;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12人,一般的12人,较差的5人。

为了进一步验证个人背景资料与创业的关系,对数据作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与大学生创业者创业相关的因素有年级、性别、家庭子女数、生源地、父母职业、家庭收入。高年级、男生、非独生子女、来自城镇、家庭收入较高、父母有经商经验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创业。

2、创业大学生创业动机分析

创业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创业活动,并导致创业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Olson和 Bosserman指出创业动机是创业行为背后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促进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条件的个体进行创业 [3]。对创业者创业动机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大学生创业的驱动力,以及预测和控制他们的创业行为,激励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研究结果表明,29名创业大学生的首要创业动机如下:以赚钱为首要创业动机的学生占大学生创业者的41.4%,其次是以生存为创业动机的学生,占31.0%,再次是以积累社会经验为创业动机的学生占17.2%,认为创业符合自身兴趣的学生仅占6.9%,选择其他创业动机的学生占3.4%。可见,获取经济回报是首要的驱动力。这与龚丽、谢丽芸[4]及其他学者的调查结果一致,王玉帅,尹继东等学者[5]认为,这主要和我国近几年来私有产权得到较为完善的法律保护,社会富翁的效应正在刺激年轻人走向创业,当然也和网络、电视等媒体对财富的渲染有关系。

3、大学生创业素质分析

创业心理素质是指在人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地、较稳固地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它既可以指人的素质中有待开发的创业心理素质潜能,又指已经内化形成的人的创业心理素质;既可指人的个体创业心理素质,也可指人的群体创业心理素质[6]。对比不愿选择创业的大学生问卷,发现不愿选择创业的大学生的首要原因是认为自我经验不足,占30.7%,资金不足占25%,认为风险较大的占22.2%,其他原因的占22.2%。创业素质部分采用5点量表记分,依次为很不符合1 分、不太符合2分、无法确定3分、有点符合4分、非常符合5分。创业与未创业大学生在对自我素质及认识方面的差异见表1。

结果表明,创业与未创业大学生在对自身相关素质及其认识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创业大学生认为自己年轻、专业素质高;学习能力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应变、创新能力强;人际关系好,易于与他人合作;社会环境好,提供的创业条件好。

四、结论和建议

从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创业大学生29人,占有效问卷的6.1%;

2、大学生是否创业与性别、年级、家庭子女数、生源地、家庭收入、父母职业相关。男生、高年级、非独生子女、来自城镇、家庭收入较高、父母有经商经验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创业;

3、大学生创业者创业的首要动机是赚钱,其余依次是生存、积累社会经验,符合自身兴趣、其他;

篇4

 

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加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不仅成为国家关切的大事,也成为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大事,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本文基于中医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旨在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帮助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中医院校大学生成功创业打开智慧之门。 

 

1.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1.1 数量少,质量不高 

中医药院校作为专业性很强的高校,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专业分类主要以中医药和非医学类,从往届毕业生创业的情况来看,医学类中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创业稍多,非医学类则以贸易、计算机等专业学生创业较多,但总体数量较少。而涉及到的创业行业也有少许依托自身专业特长而自主创业的实体,如推拿馆、药店等,为数也甚少,更多的是礼品店、网吧、饭店等,特色不鲜明,进入门槛较低,竞争程度激烈,总体质量不高。 

1.2 创业意识不强 

医学专业学生的传统思想还是想进医院,,愿意从事其他行业的相对较少,因此创业对于他们来说,难度更大。而计算机、贸易营销等等其他非医学类专业就业相对容易,创业的意愿也不强。 

1.3 创业能力有待提高 

大部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由于对创业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只是凭着一时的热情和冲劲,同时由于对创业困难估计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差,多数自主创业的实体生存时间不长,不能带来长期影响。 

 

2.影响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2.1 有利因素 

2.1.1 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 

从2006年至2010年,中央共出台10项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措施,涉及到大学生创业的行政事业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放宽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这无疑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带来极大地动力。 

2.1.2 学校重视 

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各高校对此一直非常重视,在自主创业方面,也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安徽中医学院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并且对于每一个创业实体都亲自上门进行指导和关心,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点。还专门设立招生就业处,督促和指导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就业工作。并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教研室,强化就业指导课的作用。 

2.1.3 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 

创业者作为创业的主体,既要有精神、行为、结果[1],因此需要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态和勇于实践的踏实作风。而大学生作为最活跃、最有激情和上进心的群体,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具有冒险精神,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孜孜以求。这些特质对大学生创业来说,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正面作用。 

2.2 不利因素 

2.2.1 创业的主动性不强 

尽管大学生有着积极、上进、创新等优秀的特质,但是由于对创业的繁琐和困难,以及创业风险的忌讳,会产生对于创业的恐惧,因此也导致创业意愿的不强,主动性不够,有不少大学生创业者是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转移到创业上来的,带着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2.2.2 创业资金的缺乏 

金钱资本作为大学生最为短缺的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像中医药院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且家庭贫困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在本身学习、生活就已经困难的情况下,创业资金的筹措更是一大难题。 

2.2.3 社会经验不足 

学生在校园这样一个相对单纯、简单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各种能力的成长也多是在校园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参加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的社会经验也相对表浅,当走出校门,自主创业,应付社会事务时,自然对外界的“干扰”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2.2.4 创业氛围不够 

创业氛围的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一方面是在校创业学生的人数少,团队少,成功的案例也较少,缺乏典型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创业讲座组织的少,也没有专门的创业协会,创业活动的组织开展也就无从谈起。 

2.2.5 创业宣传不到位 

相关创业知识的宣传不够,如开公司办实体,大学生应该怎么去注册公司、如何利用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大学生创业应该选择什么样合适的项目以及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等等。 

2.2.6 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不到位 

国家、地方出台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在真正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到位现象,还需进一步到位和完善,如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的申办程序等要求较多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3.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3.1 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05年,笔者所在的安徽中医学院第一次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并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就业指导课也逐步走上正轨,逐步被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当中。尽管如此,仅有五年的我校创业教育,还仍处在起步阶段,纵观其他中医药院校,情况也相似。 

3.2 创业实践机会较少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的,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在校大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2]。这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而对于创业教育来说,创业实践机会的获得,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更显可贵。但目前,有些中医药院校特别是中西部的中医药院校还尚无大学生创业示范点和创业实践基地,而大学生创业服务点的建设也尚待加强。 

3.3 创业教育方式不够丰富 

中医药院校的创业教育方式基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创业教育,多是理论教学,缺少针对性指导。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三是请成功创业的毕业生回校做创业报告。但目前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实践教育。 

3.4 创业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多是辅导员在担任主讲教师,辅导员尽管对学生非常熟悉,对专业发展前景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这方面还是缺少专业的知识和专门的培训。 

4.对于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4.1 重视认识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自身兴趣和职业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人身价值;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自立自强、风险意识、团队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型思想的发挥,为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提供人才储备;也有利于缓解国家就业压力,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意义,从而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 

4.2 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 

大学生创业氛围营造的好坏和宣传的程度有着一定的联系,好的氛围能产生发散效应,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认识创业,参与创业。因此在宣传方面应该做到:一要重视大学生创业先进典型的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榜样就在我们身边。二要加强对相关扶持政策的宣传,让学生了解、领会政策并利用好政策为创业做好服务。三要宣传如公司注册、店面开业等的程序,让学生明了于心,减轻创业大学生创业的畏难情绪。

 

4.3 重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目前无论是在大学生本人还是学生家长,更多的想法是毕业以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在现在来说,这种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如何让创业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择业模式和成长理念,当前的工作就是要帮助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创业能力成为其除学术能力、职业能力外的第三种能力,成为通向创业成功的有效“护照”。 

4.3.1 创业培训应形式多样 

作为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创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也一般,看问题容易乐观,缺乏市场意识,心理素质也较差,因此在创业培训的过程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多样化,一方面要学习与创业相关的商业、法律、社会知识等,另一方面可采取讲座、参观、考察、经验介绍、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培训,甚至有的还可采用跟踪是的辅导和扶植[3]。 

4.3.2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完善 

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已经设立了创业学这门课程,而浙江大学更是早在1999年就设立了创业管理强化班,并率先开展了创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创立了一种“多通道、阶梯式、复合型”的高层次管理类精英人才培养新模式,并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授权的创业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办学单位,同时也是全亚洲第一个创业管理博士点[4]。由此给浙江大学带来的是培养了一大批高端创业人才,创办了几十家具有良好商业模式的企业,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而中医药院校中的创业教育多源自于就业指导课课程,且里面涉及创业的内容不多,而授课教师在讲课时,因自身欠缺创业的体验,提及创业的也较少。在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在中医药院校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是当务之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就尤显重要。 

4.3.3 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亟待建立 

创业教育落实到根本,那就是要去执行,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稳定的执行平台,一方面可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提高学生创业实践的能力;两一方面可集约校内的创收部门筹集一定的创业基金,建立创业基金会等组织机构,帮助和支持学生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项目[5];或者拿出一定的校内资源,如相关校内政策的倾斜、学校门面房的支持、学校技术的支撑等设立一定数量的校内大学生创业示范点,通过征集创业计划书,对参与创业团队进行面试选拔的程序和方式,让更多想创业的学生参与进来,从而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创业体验。 

4.3.4 培养大学生创业的良好心态 

“大学生创业,最大的问题是心态”[6],大学生毕业后急于实现个人价值,亟待社会肯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创业大学生的心态,急功近利成为阻碍大学生创业者职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养成良好的创业心态,就需要我们在平时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坚持去做一件事情,要有咬住青山不放松,仍若东南西北风的豪气。还要让学生学会面对利益,要让学生知道团队利益才是最大的利益,不要舍本求末,损人利已。 

创业大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能合理应对创业风险,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果断出手[7]。 

4.4 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创业教育不应只是辅导员群体的的教学任务,而更需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教师的参与,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进创业管理类专业课教师,可入编到就业指导课教研室或者管理学教研室;其次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争取使得每位辅导员都能通过就业指导师资格认证或选送相关岗位人员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进行在岗再学习;再就是聘任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还需要聘请一些与学生创业相关的机构,如工商局、税务局、教育部门等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通过以上四种方式,可确保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力量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从而保证了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无论是对于大学生本人价值的实现、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中也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举措,因此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强化创业教育在大学教育的重要地位,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这也是对党的这项重大举措和战略的有力落实。 

 

参考文献 

[1]金晓龙.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商业经济,2010(6):122. 

[2]郭晶晶.浅谈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4):58. 

[3]李晋东.大学生创业培训刻不容缓[j].安庆科技,2004(4):24. 

[4]金雄伟.大学生创业:如何让成功率更高[j].人民论坛,2010(5):54. 

篇5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自2000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快速增加,2009年和2010年全国毕业生规模已达到611万和630万人。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使就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据《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6.6%,自主创业的比重仅为1.2%。结合实际,完善创业政策体系,调动社会各种资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服务,自主创业将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大学生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能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促进社会就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新途径。

一、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体系

(一)举办各类型创业大赛,逐步普及创业教育。尽管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但创业教育的发展比较迅速。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摸索,我国的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团中央举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国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等。教育部在2009年12月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和高等学校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高等学校要全面加强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创业素质。

(二)深化融资政策,辅助自主创业。现阶段,我国创业融资主要来源于财政专项资金、小额担保贷款相关配套的融资政策也在逐步建立健全。目前,全国性支持创业的财政专项资金主要有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提供最高200万元的资金支援。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当地政府规定的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

(三)结合实际情况,实施税费减免。自2003年5月起,国家下发一系列就业政策扶助自主创业。2003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通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以外,高校毕业生凡是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一年内免交管理类和登记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200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毕业两年以内的大学生创业政策规定,普通高校毕业生,凡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首次注册登记日起三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收费。

(四)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是指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2009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省级主管部门积极协调并配合有关部门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新的支撑平台,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给予场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体系存在的不足

(一)创业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的创业教育水平和深度不均衡,沿海发达城市创业教育比较发达,中西部地区比较缺乏。尽管我国高校也举办创业讲座和创业计划大赛,但是还未将真正的创业精神融入其中,而且目前我国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缺乏实战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倾向于做一些理论阐述,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多数学校没有对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很多学校缺少体验创业的基地和场所。

(二)财政金融政策存在不足。首先,财政专项资金规模太小。我国目前毕业生可申请的创业资金是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创业基金。我国目前还没有创立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全国性创业基金。中央财政只有不足百亿元的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学生创业群体申请到的更少。至于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基金,只有一些发达的沿海城市才有,而且局限性很大,只限本地或本校创业人员申请;其次,税收优惠政策有待加强。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往往只涉及到小型微利企业税率优惠和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的范围非常小,优惠的力度也很小,大学毕业生创办技术服务业、信息业、咨询业类的企业最多可免征两年的企业所得税。

(三)创业孵化器的建立地区不平衡。孵化器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一系列的服务,解决了企业刚刚开始运作所面临的很多问题,但目前面临资源有限的问题。只有一些发达城市的创业园和孵化器建设,较多欠发达地区则非常少,即使在发达地区创业园和孵化器也只能为一小部分大学生创业者服务,更别说在欠发达地区,资源缺乏的程度可想而知。

三、关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创业教育,培养创业素质和技能,培育创业精神。创业教育是大学生毕业后能够进行创业活动的前提条件,是提高创业素质,强化创业技能的必要环节。高校要结合市场发展,制定并及时修改培养方案。调动全校资源,聘任具有行销、法律、财务、技术等方面的从业经验的专职或兼任教师,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途径,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参与各类创业大赛;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开展各类业务。在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和技能的同时,使创业概念深入人心,成为理所当然的就业途径,强化学生的创业精神。

(二)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拓展融资方式,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筹建创业园区。虽然在新企业所得税中国家对小企业实施照顾性的税率,但是这个税率对刚刚毕业或还在学校中的大学生来说还是很难负担得起的。相关部门可以适当延长毕业生纳税的宽限期,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作用。而且,税收优惠不应当仅仅局限于企业所得税,税务部门应当把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都考虑到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中。

在创业融资扶持过程中,建议借鉴私人投资的方式和方法,不仅为创业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还需要进一步就资金的应用和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控和管理,因此,提倡由专业化人士来运作项目投资过程,这样通过符合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所得到的项目评价、项目支持、项目退出等内容能够保证支持政策延续性。同时,私人投资的方式和方法也可以应用在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的创建理念中。

(三)注重政策落实的连续性,统筹协调各部门,强化政策落实力度。政府要注意政策设置的连续性,对毕业生创业的扶持不仅仅是资金、创业教育等单独的政策扶持,而是要系统地设置创业政策,使得这些政策形成连贯的系统的体系,形成一个合力,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发展要素流入大学生创业企业。

总之,政府只要能够结合实际,优化政策制定、落实,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为自主创业服务,必然能够形成政府为主导,高校为引导,企业为支撑的自出创业新格局。

(作者单位: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欧美学院;2.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茜.广东万名大学生可通过“见习”直接就业[N].南方日报,2009.8.29.

[2]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

篇6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是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背景的产物。

1.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需要。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以及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资本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曰益突出,尤其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处境更为艰难。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出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考虑,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大学生创业已形成一定的社会气候。

2.网络经济的兴起。随着网络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经济的迅速崛起,网络成为时代宠儿,网络经济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激发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许多人的创业激情。大学生群体对网络比较熟悉,知识水平较高,接受新事物和创新的能力较强,而且通过网络创业比在现实中进行实体创业具有诸多优势,因而网络创业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青睐。

3.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作为新时期的年轻群体,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自主、独立的意识较强,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再加上受到社会上一些创业成功人士和整体创业氛围的影响,不少大学生不再满足于寻找—份稳定的工作,而是追求快速成功,甚至梦想着“一夜暴富”。他们认为,创业是实现自我发展和成功梦想的一条可行途径。

二、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主要形式

网络创业形式多样,但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创业主要采取以下三种形式:

1.创办网站。创办网站要充分考虑技术、资金和人才等问题,选择合适的办网规模、模式和类型。大学生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攀比。目前,有几种比较成功的模式可供借鉴,如创办BBS论坛、开设博客和威客网站等。这对大学生的资金和技术要求不高,而且可以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是一种比较便捷的网络创业途径。

2.网上开店。网上开店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大学生网络创业形式,受资金、店铺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较少,具有门槛低、风险小、易操作、存活率高等优点,特别适合商业运作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创业者。许多高校BBS论坛上都设有专门的板块,为大学生商家广告和其他相关信息。同时,也有不少大学生在淘宝、拍拍、易趣、当当等网站开网店销售产品,拓宽了商品交易渠道和业务范围。

3.网上自由职业。大学生群体具有知识素质高、创造力强、自主性高的特点。不少大学生在网上从事自由职业者创业,如担任兼职网络编辑、网络撰稿人、网络畅销书作者、专栏作家等。这些职业的时间比较灵活,工作地点也不受限制,大学生能在享受自由和潇洒中实现创业。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收益比较低,要求大学生具有平和的心态,不能将其作为赖以生存和积累财富的主要途径。

三、大学生网络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网络创业尽管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但从现实情况看,大学生网络创业在我国刚起步不久,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再加上政策引导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激情高涨,怀着成功的梦想纷纷投身于网络创业活动,创业人数不断增加。但也要看到,很多大学生网络创业者实际上是非理性的,急于求成,殊不知创业成功来自理性。他们往往缺乏对网络创业项目的全面分析,而是凭感性认识期望通过创业实现自己“一夜暴富”的梦想,不能理性地看待创业过程的艰辛和风险,以务实的态度去经营自己的网络事业。一旦创业失败,就会影响其信心,容易产生挫败感。

2.缺乏必要的网络创业知识和技能。网络创业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素质,如网络技术知识、创业学以及相关的商业运营知识等。同时,要想成功创业,大学生也应具有较强 

的创业能力,包括:识别机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还刚起步,很多大学生都是从书本上认识创业,相关知识积累不足,知识面不够开阔。此外,高校对大学生的实践环节普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大学生缺乏相应的创业技能训练,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成功创业。

3.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在众多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者中,实际成功者并不多,大多数人最终都失败了。究其原因,除了个人的知识、能力等原因之外,难以持之以恒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高校,很多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甚至存在一定的经济困难,因此大学生创业基本上是白手起家,主要是利用向他人借来的资金进行创业,存在较大风险。尤其是在面临就业和创业的艰难抉择时,不少大学生创业者在现实的经济压力面前,往往会选择放弃继续创业,而去找一份现实的工作,来缓解自己的生活压力。

4.缺乏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我国的传统文化习惯于安稳、守旧,而不太鼓励创新和创业,这对当今社会仍然产生较大影响。从家庭来看,一般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毕业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对创业这种具有一定风险的活动往往不支持甚至反对;从高校来看,其文化氛围也不太利于大学生创业,一些老师和同学甚至认为创业是“不务正业”,会和正常的学习相冲突;从整个社会来看,也缺乏一种宽容失败的氛围,增大了大学生创业者的心理压力。同时,我国当前的社会诚信文化比较淡薄,网络商业欺诈时有发生,这也影响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顺利进行。

四、促进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创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而且也牵涉到政府、家庭和高校等多个方面。针对上述大学生网络创业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为大学生网络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成功。

1.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作为大学专业知识教育的一种延伸,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它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批创业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应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一是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对自身和社会树立一种责任感,培养其创业意识、诚信意识以及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精神,让其对网络创业的艰辛和风险等有充分的认知;二是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创业知识教育,加快网络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合理地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明确高校创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邀请网络创业成功人士和有关专家开设专题讲座,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三是要加强大学生网络创业技能的培养,可通过网络创业竞赛、高校与商业网站联合培养等途径,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创业能力,为网络创业提供可靠保障。

2.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大学生网络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支持性的社会文化氛围。相关政府部门应担负起应有的责任,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倡导和弘扬创业型的社会文化,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支持创业、尊重创业、宽容失败、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同时,要大力加强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增强公民的诚信意识。此外,学生家长和高校等也应树立对大学生创业尤其是网络创业的正确认识,摒弃“创业不如就业”、“网络创业虚拟不可靠”等狭隘观念,充分认识到网络创业本身也是一种就业,尊重大学生的个人选择,理解、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从事网络创业活动,为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环境。

篇7

一、创业、就业大学生融资需求情况

第一,资金问题是大学生创业难的首要问题。在百名调查对象中,有创业意愿人数为41人,普通就业意愿人数为59人。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大学生选择普通就业而非自主创业,是因为对刚毕业的大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创业面临多重难题。首先,没有启动资金,一些学生上大学就靠贷款或借债,没有钱去支持创业;其次,国家虽出台了一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贷款优惠政策,但是由于大学毕业生缺乏经验,创业成功率低、风险高,倘若失败,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原本想通过上大学致富,却可能导致穷上加穷、债务缠身。从问卷调查结果看,认为大学生创业难的主要原因依次是缺资金(40%)、缺经验(33%)、缺人脉(20%)、缺创意(7%)。可见,资金问题是目前大学生创业难的首要问题。

第二,四成高校毕业生需要银行贷款支持。有创业意愿的41名学生中,在创业资金预期来源方面,银行借贷成为首选。有26名学生选择银行借贷(占63.4%),另有8人选择自筹(占19.5%),7人选择政府援助(17.1%)。在具有普通就业意愿的59名学生中,由于就业不需要太多先期投入,需要金融支持的人数相对较少。总体看,在百名被调查高校毕业生中,需要银行贷款的为41人。

第三,毕业生贷款需求体现独有特点。首先,在贷款额度上,由于大学生首次创业以中小型项目为主,多数学生选择中间档次(2-5万)的贷款额度,占比51.8%。其次,在贷款期限上,由于创业需要有一定的周期,多数学生选择1-3年,占比为60.7%。再次,在偿还方式上,为分散还款压力,多数学生选择分期还本付息,占比为73.2%。最后,在贷款优惠条件的选择上(可多选),要求政府贴息成为首选。选择政府贴息、免除担保和央行基准利率的学生占比分别为71.4%、42.9%和21.4%。大学生贷款需求额度如图1所示。大学生贷款需求期限如图2所示。

第四,多数高校毕业生不了解贷款的手续和条件。由于锦州市内金融机构多未开办大学生创业贷款业务,加之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在被问及“你是否了解贷款的手续和条件”这一问题时,选择不了解的学生占76.8%。

二、金融机构提供创业、就业贷款的问题与障碍

第一,全国性商业银行二级分行业务权限受限制。市内4家国有商业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开办某项业务均需得到上级行的批准。而目前,6家银行尚未收到上级行关于开办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贷款业务的指导性文件。

第二,大学生创业贷款违约风险较高。多数金融机构认为,大学生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有想干大事成就大业的雄心与激情。但他们接触社会实际较少,缺乏市场调查,眼光高,不务实。过分追求独树一帜,创业计划盲目性大,可操作性差,容易导致创业失败或创业计划流产,形成不良贷款。调查问卷显示,8家金融机构都将“违约风险大”作为提供创业就业贷款的最大障碍。

第三,创业贷款管理成本高、借款人资质难以认定。大学生创业贷款单比金额小,笔数多,创业大学生人员流动性较强,贷后管理难度较大。在贷款资质上,多数金融机构要求借款人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以有照经营为前提,成立了相应的经济实体作为创业经营的主体,经营项目有一定的自筹资金,项目可行且预期能够创造足够的现金流量用于偿还贷款。但创业大学生是否符合以上条件,在认定上较为困难。在8家被调查金融机构中,选择贷款管理成本高的有4家,占比为50%;选择借款人资质难以认定的有3家,占比为37.5%。

第四,部分学生无力提供抵押物作担保。由于大学生创业贷款违约风险较大,为提高资产安全性,银行多要求借款人提供相应的抵押或质押物作担保。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无力提供担保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贷款的发放。在被调查大学生中,选择希望银行将免除担保作为贷款优惠条件的占比为42.9%。而锦州市8家金融机构中,仅有3家金融机构愿意简化手续、提高审批效率,两家金融机构愿意提供央行基准利率作为贷款优惠条件,却没有一家金融机构愿意将免除担保作为贷款优惠条件。

第五,将大学生列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支持对象范围也存在问题。首先,贷款额度相对较小。现有政策规定,小额担保贷款金额一般掌握在两万元左右,这一额度无法满足部分学生的资金需求。其次,贷款利率规定不够灵活,不利于调动商业银行的贷款积极性。现有政策规定小额担保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水平确定,不上浮。而大学生创业贷款风险大、管理成本高,若禁止利率上浮,银行无法通过灵活确定贷款利率覆盖其风险溢价。在辖内8家被调查金融机构中,愿意以执行央行基准利率作为创业、就业贷款优惠条件的只有两家。再次,财政贴息范围及额度有限。从问卷调查看,政府贴息成为大学生对贷款优惠条件的首选,占71.4%。现有政策规定,对持《再就业优惠证》及《复员转业退役证》的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由中央财政实行全额贴息。对持失业登记证的其他城镇失业人员,从事微利项目的,由财政给予50%的贴息。然而,一些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毕业后户籍即迁回本地,不符合城镇失业人员这一条件;一些毕业生需要政府贴息,但从事项目并非微利项目,也不符合贴息条件;另外,50%的贷款贴息额度对创业学生的帮助也十分有限。

三、加大金融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力度的建议

第一,鼓励全国性商业银行总行尽快下发《关于开办大学生创业、就业贷款的指导意见》。支持下级行积极开办此项业务,逐步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及操作细则,结合地区及本行实际为大学生贷款提供优惠条件。

第二,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对拉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倍增效应,积极推动其逐步向商业可持续的个人创业贷款平稳过渡。进一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支持对象范围,扩大政策覆盖面,将贷款对象由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所有无业人员;针对学生的需求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允许贷款利率上下浮动,并确定一个合理的浮动范围,实现用利率溢价覆盖贷款风险,稳步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创业、促就业的长效机制。

第三,进一步拓宽财政资金的使用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于大学生创业、就业贷款,微利项目增加的利息由中央财政全部负担;公共财政还可以通过补贴担保费用等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信贷风险补偿;通过财政资金成立公益性担保机构和担保中心,为青年创业提供担保,探索建立政府、银行、青年共同承担的风险防范机制;重点给予特定的金融机构更多的激励和必要的成本费用支持,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积极性。

篇8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各大高校的扩招,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为749万人,2016年达到了765万人,2017年预计达到795万人。大学生扩招后就业难趋势明显,大学生就业成为了一个引起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大学生创业也被人们广泛关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政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自主创业”也是大学生创造价值的一种方式。我国从2014年至今积极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同时争取促使80万以上大学生能够实现创业。虽然大学生创业环境和政策较好,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不断增加,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仍然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大学生们对于创业活动的关注和偏好、甚至是支持态度也不会直接导致创业实践的产生。本文主要是以H大学为调查个案,了解其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实践的影响因素,具体体现为对下面四个问题的思考:(1)为什么有一些大学生有创业的意愿?(2)那些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是怎么转化为实践行动的?(3)在创业的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4)哪些大学生是有创业意愿而最后没有付诸实践?为什么没有实践?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实践的现状

(一)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强,创业实践较少调查显示,38%的大学生都有创业意愿,其中经济管理学院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占了14%,特别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创业积极性较高,他们能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找准学生市场主体。比如访谈对象刘某某,他所开展的几项创业实践都是围绕学生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市场需求,他目前主要是开了三个培训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零基础培训班、758舞蹈训练培训班和758免费驾吧。在传统文化观念影响下,人们往往认为男性的创业意愿与实践都高于女性,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于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所致。调查结果显示,在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中,女性占据63%,在有过创业经历的人中,女性占57%,这都反映了新形势下男女性别对创业的影响已不再是绝对性的影响因素。79%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是大三、大四年级学生,通过两三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大学生活的体验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高年级的学生创业的意愿较高。有过创业经历的大学生也是以大三大四学生为主,他们可能通过社会实践、暑假实践、兼职经历,积累了很多社会经验,也有更多的人脉资源、社会资源等。调查结果显示,86%的调查对象没有创业经历,如果他们要创业,50%的学生会选择根据个人兴趣创业,8%的学生会根据所学的专业创业,32%的学生会根据市场需求创业,10%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熟悉的行业创业。这说明,每名大学生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各有侧重点,但都有所考虑。第一次创业失败后会有何种行为,8%的学生会选择放弃,88%的学生会选择积累经验再创业,4%的学生会选择筹集更多资金。

(二)大学生创业认知逐渐趋向理性

调查显示,98%的调查对象认为创业是个不错的锻炼机会,2%的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应以学习为主,这表明大学生对创业的支持度较高。如果某一学生选择创业,20.22%的学生会在创业之前整合身边资源、主动与朋友沟通,其次是参加社会实习、学习成功创业者经验,参加学校组织的创业实践活动以及看创业书籍等等,说明大学生创业之前都考虑较充分,能够收集资源为创业做一些准备。3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个人魅力和灵活的创业头脑,说明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品质和能力,其次还需要优秀的团队、适合创业的社会环境和政策、家人支持、创业培训和服务等等。这说明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较好,了解创业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需要具备众多条件,创业不是一时兴起。当然,大学生创业之路注定是充满困难和挑战的,会遭遇到失败挫折,大学生已理性地认识到创业可能面临的问题。29.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资金不足,其次是市场环境把握不准确等,因此只有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才有可能获取创业的成功。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资金是他们创业之路上的“拦路虎”之一。除此之外,当问及“你是根据什么确定自己的创业方向”时,个人兴趣占50%,市场需要占32%,所学专业占8%。在调查中,问及“如果你在一次创业中失败了,你会怎么做”时,对于第一次创业失败后会有何种行为,8%的学生会选择放弃,88%的学生会选择积累经验再创业,4%的学生会选择筹集更多资金。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理性行动者往往会采取最优策略,用最小代价来获得最大的收益,他们相信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的结果,根据个人自身情境而做出选择。

二、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实践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创业的内在影响因素

1.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大学生对创业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与认识,是树立正确创业观的关键。统计结果显示,98%的调查对象认为创业是个不错的锻炼机会,2%的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应以学习为主,这表明大学生对创业的支持度较高。14%的调查对象有过创业的经历或者正在创业,还有86%的调查对象没有过创业经历,说明我们学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人数还只是一小部分,还需要积极地发掘、激励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专业的不同并没有影响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有无创业经历也不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决定性因素。在有过创业经历的大学生中,有4名女生、3名男生,在此次调查中,性别也不再是影响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如果某一学生选择创业,对于创业之前的准备,20.22%的学生会多和朋友沟通、整合身边资源,其次会到企业实习、向成功创业者学习,看创业书籍、参加学校组织的创业实践活动等等;3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个人魅力和灵活的创业头脑,说明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品质和能力,其次还需要优秀的团队、适合创业的社会环境和政策、家人支持、创业培训和服务等等。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个体只会最大化地追求个人利益,个人有目的地追求利益而展现出自己的工具理性。该理论认为,个体有目的地追求利益过程必须基于以下前提:第一,追求最大利益的行为主体是追求者自身;第二,追求者在追求的特定情境中要根据外在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决策,实施不同的行为;第三,最终的结果会因为追求者的不同认知而改变;第四,追求者在不同的选择结果前会根据自己的个人偏好进行排列。

2.大学生创业的目的。29.31%的学生创业的最大动力是赚更多的钱,18.1%的学生是想自己当老板,16.38%的学生是为了解决就业,31.03%的学生目的是体验生活、积累经验,5.17%的学生是因为其他。这说明,大学生创业的动力多为物质上的刺激,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开始注意到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能力的提升。帕森斯认为,个体的行为动机是为了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或结果,个体的行为动机或目标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行动者对目标的追求过程就是一种社会行为,目标是一切社会行动的源泉。行动者的目标是由标准化的角色期待所决定,是由行动者根据特定的社会环境所制定。社会行动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社会行动由于行动方式与行动环境的变化而失去稳定性。“在帕森斯的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行动中的所有因素都受到社会系统中标准化要求的控制。”也就是说,行动者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因为这些规则都对其行动内容和方式进行了界定,行动者必须将这些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标。大学生创业目的的明确对于大学生创业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激励着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产生。

(二)创业的外在影响因素

1.创业资金。如果有创业意愿的调查对象要产生创业实践,那么创业资金来源主要是贷款、父母、自己的储蓄和创业基金;创业资金是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资金的来源不断扩大,方式多样。调查对象邓某某在2011年秋季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创业升值赛,与4名同学组成一个小团队制作手工制品;大二结束之后明确了创业想法,由哥哥出资金开了一个暑假培训班,之前又选修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自己通过兼职赚取第一桶金。关于创业计划与家人有过讨论,但父母都觉得作为女孩子还是要做一些比较稳定的事情,但是如果已经决定创业了,他们都会全力支持。谈到为什么想创业,她认为主要想锻炼一下自己,创业可以提升自己,给自己带来人脉、资金等。她认为自己创业具备的条件是可以借鉴前人经验,因为她身边有创业成功的人。目前遇到的问题主要是资金问题,她认为创业贷款是一条途径,借助大学生创业扶持的机会。现在,她打算申请创业贷款,准备开一个店子,卖盆景之类。

2.学校创业教育。在创业之前,大多学生会和朋友多沟通、整合身边资源,54%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类讲座或培训,只有4%的学生参加过3—5次及以上。首先,通过资料收集,了解到学校开展的关于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活动有大学生创业计划赛,“拾悦”跳蚤市场,创业升值赛,社团开展的有大学生望社大学生讲坛,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等等。学校第四届、第五届大学生创业计划赛,创业计划书,内容涵盖食品特产、软件开发、农业种植、洗车服务、休闲清吧等多项内容。比如“巅峰自行车行”团队以自行车为销售出租主体,提倡绿色环保,低碳生活;“公众管家”团队相较于西方英式管家提供新颖的服务,并做出详尽的SWOT分析,切合当前形式的项目与准确的公司定位获得评委一致好评;“实体果蔬鲜榨专营店”团队上演一场“果蔬恋”,倡导“健康看得见”。第四届、第五届创业升值赛中“民族风韵”团队有精心缝制的香包,其独具民族特色的蒙古包、蒙古帽等小饰品;“青青草”团队手工缝制的布包和发饰。形似香囊的布包用淡紫色碎花棉布手工缝制而成,布包表面以彩珠作为点缀,审美价值高且方便实用。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这些创业团队都特别强调自己的创意理念,有制定实施方案、预期目标、经费预算、风险评估、发展规划等,对其创业计划进行具体描述;学生能够在一个团队中互相合作,共享各自的创意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也为以后同学们创业奠定了基础。教师或专家看法:大学生创业是当前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鼓励大学生创业是顺势而为,有利于在校学生崇尚科学、追求新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创业要从基础做起,一点点积累,最终才能做大企业,做好企业。

3.社会支持。对于创业,64%的学生家人表示支持,也有14%的学生家人表示不太支持和非常不支持;具备家人支持的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占79%。可见,家人支持是形成创业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创业之前,大多学生会和朋友多沟通、整合身边资源,54%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类讲座或培训,只有4%的学生参加过3—5次及以上;对于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也不高,44%的学生只是处于仅听说的程度,不太了解具体的创业政策。创业政策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出台、媒体和社会的宣传与支持,还需要创业者个人的密切关注。现在的大学生相较社会人士而言,既缺乏资源,社会经验又少,而且缺乏成熟的企业管理和营销经验,在创业过程中容易盲目冲动,对困难也估计不足。面对严峻的就业和创业形势,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家人的支持、学校和社会的引导,政府的政策支持等来直接或间接促使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不仅有家人支持、创业政策支持,还有成功创业的同辈的影响,创业是一种获取社会资源的过程,也是一种整合社会资源的过程。这种社会资源是多面的,总的来讲可分为以下几类:经济资源、人脉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在创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各类资源有机整合,一定要让有限的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经济资源是创业所需的硬件与实体建立的基础。创业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对于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来说经济资源显得非常有限。经济资源单薄是大学生创业者的弱项,但其也有智力、体力、时间等资源优势,这些都可转化为经济资源。人脉资源对于任何一个创业者来说都非常重要,创业过程本为与人互动的过程,互动范围的广度、深度与效度直接影响到创业结果。人脉网络关系是变动的,营造良好的人脉关系,一方面靠关系维持,这是针对已有的人脉而言;另一方面是新建关系,无中生有。除了血源以外的任何人脉关系都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建立的。在调查中发现,父辈与亲戚的资源对很多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影响巨大而深远。除了要扩大人脉网络外,还要加强深度,没有深度的资源发挥的效能非常低,只有到达一定深度才能对创业产生好的效用。人力与信息资源对于创业来讲也至关重要,人力资源只要运用到位,产生效能不可估量。但信息资源不一样,其效用时间短,传输速度快,而且部分资源由于人为的因素在传输过程中会大打折扣,只有确保及时有效地获得第一手信息,才能防止机会的流失,而且很多信息本身的真实性需要每个创业者去分辨。资源整合是一门艺术,也是创业者的能力与人格魅力所在,只有高度整合资源才能有好的创业结果,创业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创业资金来源主要是贷款、父母、自己的储蓄和创业基金;创业资金是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资金的来源不断扩大,方式多样。创业资金对创业者个人来说,主要还是依靠外界力量,毕竟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没有工作也就没有工资,只有少部分学生依靠兼职、暑假工有自己的积蓄。

2.4%的调查对象有过创业的经历或者正在创业,还有86%的调查对象没有过创业经历,说明我们学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人数还只是一小部分,还需要积极地发掘、激励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专业的不同并没有影响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有无创业经历也不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决定性因素。在有过创业经历的大学生中,有4名女生、3名男生,在此次调查中,性别也不再是影响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访谈对象中大部分创业者都有好几段创业经历,他们能从创业经历中得到经验与教训,对创业充满信心,有过创业经历的学生更易产生创业实践。

3.学校创业教育活动较多,参与度较高,但影响力较小。我们学校开展的活动有大学生创业计划赛,“拾悦”跳蚤市场,创业升值赛,社团开展的活动有大学生望社的大学生讲坛,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创业活动等等。活动对于参与者影响较大,对于未参与者影响较小,很难形成创业氛围。

4.在社会支持方面,64%的学生家人表示支持,也有14%的学生家人表示不太支持和非常不支持;对于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也不高,44%的学生只是处于仅听说的程度,不太了解具体的创业政策。社会关系网络对于创业实践和创业意愿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拥有较高创业社会关系网络密度的个体更具有创业意愿,说明身边有较多的人在进行创业活动时候会对个人产生潜在的影响。

(二)建议

1.政府要在创业资金上给予支持。政府成立相对应的创业基金,提供贷款贴息,提供大学生创业贷款优惠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带动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2.引导创业实践。现在大学生创业环境和父辈的环境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应该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现市场,勇于实践。以学校为链接,政府为推动力,企业为平台来实施实践创业教育的方法。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来说,到企业实习可以让大学生接触到真正的实体企业,感受到真正的创业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大学生纯理论化的单纯想法,有助于其强烈创业意愿的形成。要做好创业前的准备,是大学生创业前充分考虑的问题。大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还应该更多地参与到创业实践,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和创业活动,比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同时,也应认真学习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把所学的创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为自己未来的创业做好准备。

3.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集中在创业比赛等课外活动方面,而忽视了基础的创技能培训。行业专家在创业技能培训中通过案例分析给学员传授经验和创业理念,并且指导大学生如何制定完备的创业计划书。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引导学生坚持自主创业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课程,根据不同的需要建立不同的创业课程。宣传理性的创业观念,倡导大学生根据个人自身的特点去选择创业还是就业,到底应该如何创业等,避免大学生受到社会上的功利思想而盲目创业。

4.家庭中父母对创业的态度、家庭经济状况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抉择和创业模式影响十分关键,父母的支持也是创业者的一份力量支撑。多与有过创业经历的同学、朋友交流,了解创业过程的方方面面,吸取经验与教训,少走弯路。同时,有同龄人的支持与陪伴,更能鼓励创业者坚持下去。政府还应该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及扶持,提供大学生创业政策优惠,比如劳动、工商、税务等部门给予政策上支持,对诸如户口、档案、减免税、以及咨询服务等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对于愿意到西部地区或者广大农村创业的大学生,应该给予更多政策优惠。创业是一种可以体现创新能力、创造价值、提高生产力的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对于受过高等教育、充满着活力的大学生,更应该具备挑战风险、创新创造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敢闯敢拼。创业,并不一定每名大学生都会去创业,首先只有那些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才会有去创业的可能性,同时还需要权衡各类影响因素,然后才会去决定是否转化为实践行动。创业不仅解决了就业的问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会促使参与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身能力,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市场注入了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志.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结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吴凌菲.基于感知创业价值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形成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3]蒋振文.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相关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12.

[4]张进宝.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5]李媚.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6]姚晓莲.从创业意愿到创业行为的认知失调模型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4.

[7]郑芳.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

[8]虞维佳.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问题与对策[D].合肥:安徽大学,2012.

篇9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江苏省句容市,位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的苏南板块。作为培养实用型农业类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时代经济发展、拓宽大学生就业门路,也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出水平的应有之策。下面就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为例探讨下目前高职院校产业园建设中的运作模式,展望其前景,提出进一步完善高职学生创业园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促进高职大学生顺利就业和自主创业。

1、大学生创业园的运作模式和特点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创建于2009年9月,结合江苏省创业学校评比的契机,把创业园区打造成创新和创业型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平台。园区按照现代企业运作模式,实行以系部为主导,创业社团为依托,根据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专业优势,开发和创办社会需求较大的创业项目,如鲜花店、园林设计室、面包房、以及电脑维修中心等。创业园建在了三处,一处位于校外的大学生创业一条街,一处位于学院生活区内,还有一处为于茅山校区分校区。创业园开办两年来,已经有18家不同的"企业"入驻园区,其中涉及园林设计、宠物保健、计算机应用等行业,各企业运转情况良好。高职学生创业园在"全真的环境下"进行大学生创业实践,即学生参照按照国家工商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所创办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依法纳税"(交给学院管理费),优胜劣汰,同时接受学院创业指导办的监督管理。创业园为入园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广告宣传等全方位的创业服务。高职学生创业园既包含服务,又包含管理,是一个以提供优质服务的形式,来引导和规范管理园区企业运作的服务性管理机构。创业园的管理机构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办。全面负责对所有进驻的企业进行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各种评审、与考核。把创业园作为一个具有一定协调功能的市场化实体,贴近市场,并通过创业园这一平台增强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大学生创业园的特点与成效

2.1浓厚校园的创业氛围,拓宽学生的视野

学院在大学二、三年级开设了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学生从中上听取一些有关创业理论、创业业知识、创业业技巧方面的内容,还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没有接触到现实的创业环境,通过大学生创业园的建立可以给大学生们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良好平台。据2010年9月年对学院学生(包括茅山校区分部)开展的创业教育问卷抽样调查显示:1856份有效问卷中,准备或想尝试创业的比例达42.78%;对毕业后倾向于直接创业的比例为 12.38 %。从上述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自主创业的兴趣日渐浓厚。两年来,从就业指导办了解到在09、10毕业生中已有59名学生进行了创业,其中有11人在学院的创业园进行过"企业培训",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们的创业能力。

2.2引领示范作用,扩大校内外影响

学生在校园内创业设立"企业"。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运营中,解决具体的问题。是目前高职院校极力倡导的"工学结合"的最好反映。如园林系学生创立的鲜切花店铺,通过学生从课堂中学到的插花技术,自己进行包装销售,因为性价比好,经常有很多校外的个人和单位到学校订购鲜花。现在创业园内的学生自主企业,有3家获得了句容市"优秀店铺奖",并且获得了创业资金补助,每家店铺补助1万元。

2.3带动专业学习 ,促进学生就业

由于大学生创业园面向大学生这一群体,为学院的教学提供了不出校门的"真实场景"。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相应的岗位和便利。创业园成立两年以来,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多次模拟实习的机会。而创业学生通过在创业园的创业实践,便能体会到创业的艰辛,同时也能感受到各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搭起学院与社会的桥梁。迫使学生自我适应,完善和提高自我,大大提高了就业的成功率。

3、大学生创业园存在的问题

3.1创业教育系统不完善

与多数高职类类似,目前学院的创业教育系统性不强、创业教育形式单调,业内教师师资缺乏等因素影响,学校还只是每个月做个讲座,没有把整个在校生群体作为创业教育的目标群体,大多数学生难以接触到创业教育。

3.2创业教育学生关心较少。

很多学生对参与创业的热情不够高,有畏难情绪,普遍认为创业困难重重。学院大部分学生除了听几次与创业有关的讲座外,只愿意作袖手旁观的"看客",缺少积极性,而且对自己的就业与创业缺少规划。

4、大学生创业园的对策和建议

4.1扩大创业教育面,注重创业机会的平等

创业教育应该是一种全面化教育,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到。要使人人享受的机会平等,当然在此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投身于自主创业的只是少数人,成功者更是屈指可数。但不能因此就剥夺他们的权利。因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对象不应该事先选拔而定。对于有创业意识、业热情的学生,我们都要积极热情地指导帮助。让所有喜欢或不喜欢创业、具备或不具备创业素质的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机会。学校在创业教育中的定位是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和建立一套支持创业的服务系统。

4.2做好服务引导,实现高职学生与社会就业的衔接

高职院校创业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学生通过校园创业的实践活动达到与企业岗位相适应的过程。大学生创业园要以塑造人格为理念,以职业教育为内涵,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在服务管理过程中建立起与生产第一线相一致的真实的职业环境,有力地推动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和养成,达到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5、结语

总之,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的"创业实践"模式,实践了工学结合的办学特点,创新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方面又好又快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网店创业;问题;解决途径

随着网络科技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的出现,打破了空间上的限制,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商品的流通渠道和流通范围,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电子商务不仅是企业营销的一种有利的手段,同时也解决了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大学生网店创业是适应时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纽带。现如今,网络科技拉近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距离,各国的网民都在以飞快的速度递增。在这个利用互联网购物的时代,如果我国大学生能够准确的定位,抓住商机,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网店创业,那么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毅力,必然会在未来电子商务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据统计,2016年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预计达770万,比2015年毕业生高出21万人。这么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同时就业,存在着很大的难度。而与此同时,我国的电子商务却如火如荼地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便捷已为人们带来了一场商业的变革。电子商务凭借其独有的网络优势搭建了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交易的网络交易平台,为买家和卖家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易方式。据统计,阿里巴巴集团天猫商城仅2015年11月11日交易额就达到了912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59.7%。随着电子商务进一步深入发展,网上的消费项目会越来越广,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好。如果高校把网店创业作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加以激励和指导,那么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发展和成功的机遇。

二、大学生网店创业的目标定位

电子商务为一部分创业者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如何在这些创业者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网店创业,这是大学生必须了解的。只有对网店创业正确定位,适时调整好自身的心态,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不能贪图一时的成功,一味地跟风,而要在网店创业中坚持自身的原则,拥有自己的特点。此外,还可借助一些成功网店的平台,加盟连锁,这样可避免走弯路。同时,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还要坚持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大学生应学习网络市场营销知识,利用各种营销手段,增加网店的销售利润。

三、大学生网店创业的意义

1.缓解就业压力在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巨大、难度增加的情况下,如果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网店创业,那么在实现他们自身价值、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也创造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大学生网店创业的成功,也会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货源批发、物流配送、仓储服务等。2.通过网店创业积累经验,学以致用部分高校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已增开了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选修课。可是这些选修课毕竟传授的只是理论知识,大都没有相关的社会实践内容。大学生网店创业可将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和相关工作经验。3.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观念新大学生拥有渴求知识的激情,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同等条件下,他们网店创业的成功率会高一些。

四、大学生网店创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在网店创业中有一定的优势,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是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网店都是维持在创业初期水平,所获得的利润只够维持日常开销,真正做大做强的网店并不多见。这就说明大学生在网店创业中普遍存在问题。1.网店创业在政策上得不到认可2014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微博上接受访谈时指出,我国已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并提出教育部现阶段主要的任务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但是,对于大学生网店创业是否无照经营、是否属于创新创业内容、是否享受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如贷款、税收、补贴等)等问题,各地政府的规定却不尽相同,这让大学生在网店创业时颇显尴尬。2.网店创业初期容易遭遇“瓶颈”据调查,大学生在网店创业初期,容易遭遇一些“瓶颈”问题,比如,供货的来源不稳定、物流的价格没有优惠、网店销售经验不足、资金来源单一等。这些问题虽然都可在一定时间内得以解决,但是如果同时出现,网店创业就会面临失败的危险。大学生在网店创业中,都会因为一些相同的问题而不知所措。比如,面对什么样的人群、出售什么价位的商品等。大学生因为接触的人群有限,所以有的时候他们的想当然并不一定是事实。3.缺少网店创业的启动资金虽然网店创业对启动资金的需求不高,但是如果想将网店经营得像模像样,也是需要一些费用的,比如,网店装修费用、货源费用、推广费用、电费、网费、员工费用等。大学生的资金来源很有限,要么通过打工赚钱,要么向父母、亲戚朋友借。4.缺少网店创业的能力虽然电子商务的市场潜力很大,但是网店经营也同实体经营一样,会存在很大风险。大学毕业生虽然看到了商机,但是真正能抓住商机的很少,原因就是他们缺少网店创业的能力。(1)缺少网店营销的能力。很多大学生只知道经营产品,根本不知道营销策略对网店的重要意义。不同商家的同样商品,为什么会在销售量上存在很大差别,原因就在于商家的营销手段。(2)缺少设计店面的能力。很多大学生由于缺少设计策划店面的能力,导致网店的文字、图片不够优美和缺少真实感,对消费者不能产生吸引力,消费者就不会消费。(3)缺少沟通交流的能力。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的接触社会,他们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本就欠缺,更由于网店交流是体现在文字上的,无法知晓对方身份和年龄,所以他们在沟通和交流的时候存在更多障碍。5.缺少持之以恒的决心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初期都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动力,但是在经历了没有顾客、没有订单之后,往往热情和动力就消失殆尽,最后不得不放弃。在网店创业初期,大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大学生能分析现状、积极解决,而有些大学生则是听之任之、无所适从。6.网店缺少特色多数大学生在进行网店创业时,未详细考虑网店发展步骤,更未制定适合网店发展的计划,很多时候都是盲目跟风,缺少自身特色。大部分大学生的网店经营都是以赚钱为最终目的,觉得什么商品销量大就卖什么,什么商品需求大就卖什么,虽然这种想法并没有错,但是在网店经营过程中,一味模仿、缺少自身特色,只会使网店以失败告终。7.网店创业多数为个体创业模式很多大学生网店创业都是以个体为单位,这种创业模式不能说不好,但是对大学生来说,他们人脉有限、资金有限、能力有限、时间有限,在这些限制条件下,如果他们仍然单枪匹马地在电子商务的浪潮里拼搏,很容易失败。网店创业看似简单,但是事实上它与经营一家企业没什么本质区别,包括市场调研、进货渠道、推广销售、售后服务、财务会计等方面。一个人单独完成这些项目是很难的,更何况是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

五、大学生网店创业问题的解决途径

1.国家在政策上的认可和扶持既然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激发民众创新创业的热情,那么国家应在制度上明确大学生网店创业的合法性,在就业政策上给予和其他创业途径一样的优惠力度和扶持政策。同时,各地政府也应将大学生网店创业列入高校就业范畴,给予特殊的就业指导。只有从国家到地方的原则上的统一,才能使大学生在网店创业上没有后顾之忧,并能全心全意投入精力,使网店更好更快的发展。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在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上,更具实效性和推广性。

2.开展各具特色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长岛总一郎提出的“市场缝隙理论”,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扩大和开拓市场的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各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和创新教育。在大学生网店创业的培训和指导上,做好充分的调研,从满足学生的需求出发,利用“市场缝隙理论”,有效开展培训指导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将最具发展潜力和最高成功率的网店创业的形式在毕业生中推广。同时,要针对各个毕业生网店创业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个体辅导。不要用“走过场”的形式进行创业指导,不能忽视创业培训和个体辅导在大学毕业生中的积极作用。

3.扩宽资金渠道,学会理性投资虽然大学生网店创业的原始资金来源单一,但是大学生仍然想方设法地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融资方面,虽然短时间内无法提升信用额度,但是可通过加深对融资方面知识的了解,提升小额贷款或者其他融资渠道的资金数额。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减少库存等都是提高资金运转效率的方式。要理性投资网店,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提升网店存活几率。树立投资风险意识,做好市场调研,了解网店在运转初期、中期遭遇风险的概率。在网店成功运行后,要时刻保持风险意识,建立有效应对风险措施,这样才能保持网店良好的运行。

4.注重培养自身能力如今,随着网店数量不断增多,大学生网店创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成功运营网店,需要大学生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能力。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都是一些专业课的理论知识,而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能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大学生在网店经营的同时,应不断积累各种经验,注重培养自身能力,如管理网店、沟通交流、文案写作、观察审美、网店推广等能力。通过培养自身能力,提升网店的软实力,最终提高网店的市场竞争力。5.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大学生网店创业多数是由一个人开始,这就大大降低了网店成功的几率。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开网店看上去并不复杂,但是网店的真正运营和企业的运转一样,不能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从市场调研到商品的进货渠道、从商品的文字编辑到图片的处理、从客服的咨询到售后的服务、从库存的管理到出货的记录、从资金的注入到财务的管理,这些工作如果单凭一个人的精力是很难同时完成的,这就需要一个团队的合作。团队的成员组成往往会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专业知识、不同的人际关系、不同的认知领域,往往会形成强大的力量,提升网店创业的成功率。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在目前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大学毕业生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将网店创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运用正确的财务管理制度,选择正确的市场营销手段,才有机会使网店创业拥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吴吉义,柯丽敏等.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与趋势: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