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4 16:30: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280-02
地方高校的重要功能是服务社会。在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提倡特色办学,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准确的发展战略定位[1],可见,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当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实践教学体系。然而,实践教学却是实践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2]。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许昌学院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实践教学质量如何保证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因此,本研究以许昌学院为例,针对地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将实践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进行提高,同时也将地方高校的办学效益进行有效地提高,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许昌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
“培养有个性、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3]”是许昌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许昌学院特别重视与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相结合。学校在办学上要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案进行不断优化,要对专业学科设置进行大幅度调整,并对产学研平台进行多层面搭建,在对社会文化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上非常好地突出了“地方性”,非常完美地打响了“地方牌”[3]。在培养人才方面,我校特别注重将专业特色和地方需求结合起来,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进行探索[3]。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尤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以科研提高教学,以教学为中心”是学校一直坚持的指导思想,“对教师科学研究进行鼓励,崇尚学术”是我校确立的基本思路[3]。近几年以来,我校对科研经费进行了大比例的投放,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进行了积极的引进和培养,对科研队伍建设不断进行加强,严格规范科研管理。目前,学校在科研项目立项、、获取奖项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收获,并且都还是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3]。
二、许昌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许昌学院的实践教学管理依然还在使用内部质量管理模式,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质量管理,这是逐步向全面质量管理的过渡模式,由院系和教学职能部门人员参与管理是目前我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管理方式[4,5]。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学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很重视,而对就业及培养方案等“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销售”方面的质量管理进行了忽略,如对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计划的策划管理不够,没有特别关注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2)对知识传授方面的质量管理予以重视,而对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质量管理进行了忽略,如在教学中,“轻实验、重理论、轻能力、重知识”的状况一直存在;在平常的管理中,上层领导予以重视的,部分基层对其不重视;教学部门抓紧,学校其他部门过于放松,缺少全员性。(3)理论层面制度相对来说比较健全,但是却存在不严谨的实施操作。
这些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这也很容易导致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脱节,使得人才的知识架构越来越不合理,学生创新能力差和应用能力不强。这些状况的出现,让我们看清了实践教学质量在制度保障、认识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解决和研究,为我们今后实践教学管理研究指明方向。
三、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基于许昌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构建实践教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便于帮助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5,6]。
1.对质量信息建立起管理机制。质量信息的收集是质量信息管理的基础[7]。在学校中,质量信息的收集、查找是严格按照质量记录的要求来执行的,其中囊括了质量信息的保存、分析、反馈、汇总、处理和传递。拿数据说话,是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执行法则,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为了让各项质量活动都在掌控的状态下,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这就需要信息反馈来进行监督、实施。
在教学实践中,过程数据、基础数据和环境数据同样重要。例如,为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必须对实验室设备、环境、面积等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反馈。同时,实验人员、实验教师的自身和业务情况也跟实践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实践教学中的过程数据,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输出、输入、过程数据,直观反映出教学的质量和成果。
在一个学期中,要定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总,而且这个“定期”至少要有三次,即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同时,对于数据的分析和汇总的侧重点每个时期可以不相同。学期初,主要是对教学输入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总,及时掌控教学和学生的输入情况,时刻做好预防准备;学期中,主要是侧重对分析和汇总的数据、对教学方法及策略要适时调整,时刻做好过程掌控;学期末,主要是侧重输出分析和汇总的数据,积极了解结果信息,为下学期的工作提供有利依据。
2.对学校内部建立起评审机制。依靠内部评审来促进与发展学校教学管理质量体系的改进和运行。“运行-评审”二者的不断往复,是学校教学质量体系的运行过程。同时,管理评审和教育质量审核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两种评审方式。教育质量审核的目的是保证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标准能够顺利实施,也是指检验各部门能否按照教学质量管理文件的要求展开活动。管理评审则是以教学质量审核的前提下开展活动,主要侧重对质量目标和方针、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和现状进行正规评价等。
3.对教学质量建立起改进机制。对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进,主要表现在改变、完善教学标准与项目或教学质量管理,对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和适应新情况是改进的主要目的[8,9,10]。改进的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对体系的适时补充就是“完善”,一般情况下,完善不会让体系出现根本性的改变。体系运行的情况是体系完善的依据,随着体系的持续运转,如果对于原有项目或标准的安排和设计发现不合理,可以及时进行更正[11]。(2)更新和提高,就是给体系设置高标准和新项目,这有可能会让体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对管理文件执行一段时间后,要根据教学过程和执行的实际情况适当做一下调整,即对管理文件适时进行完善和修改。
我国的产业结构处于不断地调整变化中,在此大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肯定会逐年增加。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相关工作人员,在面对自己的学生有严重的就业压力时,更应该积极地进行思考,不断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牢记在心,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质量,同时,学校管理层应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只有这样,地方本科院校才能真正地实现自身的根本办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闫慧,毕翼飞,赵普天,等.地方本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J].大学教育,2013,(14):100-101.
[2]张兴旺,吕树清,查小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研究,2007,(8):58-59.
[3]王国庆.立足地方 凝聚特色 转型发展――许昌学院为河南高校转型发展开启一扇“窗”[J].决策探索,2013,(下半月):10-12.
[4]卢东宁.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2,(26):225-227.
[5]赵扬.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194.
[6]林贤进.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以福建工程学院为例[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10):549-554.
[7]王国华.基于ISO9000的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
[8]基于ISO9000族标准的本科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其运行(2)[DB/OL].http://,201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56-01
引言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下,加强对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充分的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的主旨与核心。而高职院校的办学主旨就是开展应用技术的教学,核心就是保证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改革的意义
1.1使高职教学管理系统更加具有适应性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可以充分的进行相关的教学课程的设计。这就要求对于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要切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潮流趋势,满足技术科学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把课程的设计与理论知识的逻辑规范有机的融合于一起。另一方面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不能只是单纯的采取一棒子打死的设计理念,而是相应的在教学管理等过程中充分的融入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帮助学生可持续发展与个性化发展。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可以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进行对相关技能要素的探讨,把专业作为设计的初衷,进行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课程设计具有适应性,进一步的提高关于学生的主体价值的思想,使学习者的创造性实现最大化,强化学生的发展空间与能力。
1.2转变教学模式
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要保证学生的实践训练的机会,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僵硬化,突破教学空间上等等束缚,与职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可以充分的把校方的教学资源整合于一起,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进行教学共享时,带入相关的互动、管理、维护等问题的解决办法,进一步的拓宽学生的受教育的时间、空间,真正的发展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的途径
2.1优化高职教育的学籍管理体系
对学生的学籍管理作为教学管理中核心工作的部分,要充分的把握好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相应的提高院校学籍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可以进一步的强化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与质量,可以有效的对教学效果进行维护,保证教学内容的开展,实现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对学生的学籍管理的工作中要充分的融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的适应技能性、职业性、可操作性的需求。建立一个弹性的学习制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的培训模式,在学分制、选修制、多证书方面建立一套符合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学籍管理的体系,在学籍管理的过程中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过程管理控制结合目标机制的手段,进行分工负责制比如院系的二级管理的分工等,在管理中体现学籍管理工作者的高素质与高水平的技术管理手段。
2.2创新高职教学的课程管理体系
在对教学课程的管理工作中充分的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求。课程管理体系是保证教学模式进行开展的关键,也是教学管理进行的主要依据与基础。要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高职教育的课程管理体系,就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专业技能高超的素质,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在对课程的管理中充分的融入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正确处理 知识、技术、素质三之间的关系,在对课程的开发上要遵循调研社会需求,再到分解工作岗位,然后至分析工作任务,再到教学的转化工作,接着就是确定课程的模块,然后就是标准等等编写设计,最后就是制定相关的方案。以课程实际工作为导向,以对技术应用能力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线,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要保证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块、职业竞争能力的模块得以充分的实施。
2.3保证教育的师资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老师开展日常教育工作的引导者与承担者,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师资队伍的科学与否与教学模式的进度息息相关。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高职教学师资队伍管理体系的建设要时刻的融入以课程定老师的原则,来开展师资队伍的构建工作。第一步就需要老师要有与课程设计相适应的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的素质能力,在掌握专业的知识技术之余,还要了解行业的特性,以及相关的职业标准,在课程的开发上,懂得如何对实习内容进行有效的指导、便于之后的专业操作的训练。第二步就需要老师达到既是院校的教授,又是行业的专家的双师结构,能够灵活的在学校、企业之间来回流动,在充分了解行业的变化情况之下,科学的开展教育活动。第三步就是吸收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专家兼职教授的比例,形成一个有高专业水平的兼职老师参与的教课机制。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作为复杂的一项工程,我们简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改革的意义以及相关的建设途径,以期更好让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更有效的进行,适应学生成长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何良胜.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5,10(28):13-14.
一、“2+1”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质量管理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并要求各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还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这充分说明了顶岗实习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性。
浙江工业学院数字媒体与信息分院的图形图像专业深入贯彻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从2009级开始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实践,全面修订培养计划,实施“2+1”人才培养方案,即两年在校内学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一年到校外实习基地和单位顶岗实习。由于是第一次实施“2+1”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一年的顶岗实习的质量缺少监督机制,因此有必要研究“2+1”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质量管理体系。
二、探索、研究“2+1”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质量管理体系
顶岗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工作岗位、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要素构成的合作系统,每一个要素后面有许多关联的要素。这些要素的活动过程成为顶岗实习质量形成过程。每个要素的活动过程因输入不同,活动不同,利用的资源不同,导致过程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1、调查分析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要求
顶岗实习一年,对学生的大学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们把二年中所学的知识要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在这一年的顶岗学习中,学生会对企业和岗位甚至岗位所在的位置有什么要求,直接影响到以后一年的实习成绩,所以做好这个调查工作非常重要。
2、建立顶岗实习管理职责
明确顶岗实习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方针是学院最高管理者正式的顶岗实习质量宗旨,是实习教学工作的准则和行动纲领。质量目标是与学院的方针保持一致的,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顶岗实习的质量目标是以素质教育为本,兼顾三方利益,努力培养基础扎实、技能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1)建立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是组织为行使质量管理职能而成立的组织机构,是整个管理的核心,是由校企双方共同建立并形成合作教育的组织机构。领导小组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及沟通途径,形成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各司其责的局面,确保顶岗实习的顺利实施以及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编制顶岗实习指导文件
实习指导文件是加强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和规范实践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和准则,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实习指导文件包括三个方面:一要明确实习的主要内容即“做什么”,“为什么做”,如实习计划、实纲等。二是明确实纲由谁来具体负责即“谁来做”。三是要明确各个实习教学要素在相应的教学文件中的工作程序即“怎么做”。实习指导文件包括:顶岗实习计划书,顶岗实习教学大纲,顶岗实习任务书,顶岗实习指导书。
3、顶岗实习实施
(1)实习动员
实习开始前对即将实习的学生开展实习动员,学习相关文件与规章制度,明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职责与权限,各项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与形式等等,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调适。实习动员做得扎实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转变角色
(2)顶岗作业及作业指导
顶岗作业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顶岗实习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必须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学校和顶岗实习企业之间、系部管理部门和学生实习岗位之间、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之间要密切配合,经常交换意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形成齐抓共管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指导教师与企业的管理者应关注学生的实习效果,检查实习教学大纲和学生实习日志的执行情况,按时向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学生的实习情况,同时做好实习指导记录。
4、顶岗实习的测量、分析与改进
(1)质量监控机制
顶岗实习质量监控机制是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保障,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必须贯穿于实习过程中的每一个要素及所有环节,使实习过程与结果符合目标要求。顶岗作业的监控可实施三级巡视检查:一是指导教师定期现场巡视,依据实纲检查实习内容和进度,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程度,解决遇到的问题。二是专业负责人不定期现场巡视检查,三是院级领导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2)顶岗实习评估
顶岗实习评估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实习评估必须客观、公正、可操作性强,不能流于形式,否则顶岗实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顶岗实习评估的内容可包括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对学生的鉴定意见等三个方面。
另外,学校对实习教师、班主任也要进行考核与奖励,以强化实习指导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激励其工作积极性,形成对顶岗实习教学质量多角度、多元化及多层次的评价机制。
5、调查学生顶岗实习的满意程度
建立学生及企业信息反馈制度,是对顶岗实习过程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学生实习报告、召开企业和学生的座谈会及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进行信息收集整理。
三、结束语
图形图像专业从09年开始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有3届大约300名学生毕业,从学生的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分配、收获以及管理制度都比较满意。完善合理的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使“2+1”产学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朱军,程梅珍.ISO9000族标准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08,(10)
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师资队伍是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前提条件,师资队伍水平高低及其管理的科学性如何,直接决定教学模式能否有效地推行、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否科学地运用、教学质量和效益能否有效地控制与提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加强高职教学管理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构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并且能够促进工学结合模式顺利实施的师资队伍管理体系,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的师资队伍管理体系的构建,要按照“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总体要求,从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两个方面入手,涵盖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对教师的标准要求、师资队伍的建设途径和师资队伍的管理方法等四项相辅相成的内容。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师资队伍管理体系中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是指高职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从整体结构上必须符合“双师”结构标准。所谓“双师”结构,是指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符合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以实现整体结构上的“双师”状态。
(一)专兼职教师要保持合理的比例
这里的比例主要是指“校内专业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的合计数应当与从校外聘任的兼职实践教师达到一个合理的比例”,教学任务由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高职院校需要的不仅仅是思辨的大师,更需要的是技能的大师,以及具有专业技术至上的技术专家。”建设比例适当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是通过“外引”的途径来促进“工学结合”有效实施的保障。“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不仅是学校教师资源的重要补充,更是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这既可以减轻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压力,又可以提高实践技能的更新速度,增强实践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至于这个“合理的比例”的具体范围,则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条件和专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可以达到1∶1甚至更高的水平。
(二)在专职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要达到较高的比例
“对于高职教育领域,无论是从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体系设置,还是从课堂讲授到课外实践训练,都始终贯穿着职业性原则,根本不可能有脱离社会实践的纯理论课程与抽象专业知识存在的空间。”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包括专业课教师、专业基础课教师、实践指导课教师和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资格,或者具有“双师”素质。这是通过创造内部条件来推动“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既可以提高专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又可以减少外聘兼职教师的数量,以提高教师队伍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师素质标准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师资队伍管理体系中的“教师素质的标准要求”,是指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技能,达到“双师型”的要求,具体包括素质内涵要求和能力结构标准两个方面。
(一)教师素质内涵要求
在教师的素质内涵上,要求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的教师,在专业知识上是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在实践技能上是本行业领域的行家。按照“依据课程定教师”的原则,要求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具备与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相适应的素质和技能,即要求教师不但通晓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而且要深悉行业特性、职业标准和岗位(群)要求;要求教师不但“具有课程开发能力,能够将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教学的、具有教学价值的学习任务”,而且要熟悉职业实践,善于进行专业技术操作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指导;还要求教师经常深入行业企业,及时掌握本行业和专业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方法。
(二)教师能力结构标准
在能力结构上,教师要达到“双重身份”“双师资格”“双向流动”的要求。
“双重身份”,即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既是学校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专家、教授,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同时又是行业企业从事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工作的行家,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双师资格”,是指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既具有教师职业资格,又具有行业从业资格,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双向流动”,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师能够经常流动于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随时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同时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动态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把行业企业的新信息、新技术引入学校。二是指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与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之间,要进行双向流动式的交流。即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任职、兼职或挂职锻炼,以便深入地了解专业与职业岗位需求,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实践技能,操练职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兼职教师在学校任职任教的过程中,能够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了解学校教学与行业企业实际需要之间的契合度,从而帮助学校及专职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作为“双师型”教师的专职教师,必须是熟悉行业规范,掌握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基本技能,了解行业企业文化,能进行实践性操作的学术专家;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兼职教师,则必须是熟悉教育规律,懂得教育心理学知识,掌握教育教学技术,了解学校文化,能进行规范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技术专家。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内培外引
在教师的获取途径上,采取“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增加教师数量,改善教师结构。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各个高职院校要根据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本身的办学条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在确定办学规模、设置专业结构及核定班级建制的基础上,编制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明确专、兼职教师的比例及数量。
对于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应该从两方面抓起,一是内部强化,二是外部引进。以内部强化为主,外部引进为辅。首先,内部强化,即为了把已有的师资充分利用起来,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引导教师取得与专业挂钩的第二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要进行人性化管理,充分利用各种激励手段,让已有的教师主动地提升素质,完成“第二师”的素质修炼与提高。其次,引进“双师型”教师。引进可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并且以兼职为主。专职教师的引进要强调从事技能训练的教学与指导能力,并以引进的“双师型”专职教师来带动原有教师在技能方面的提高。兼职教师灵活性强,在技能指导方面是对现有教师强有力的补充。同时,由于兼职教师来自生产经营一线,他们了解市场对人才的真正需求,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与市场理念,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的优化。
(二)与行业共同建立人才资源库
即紧紧依托行业企业,组成紧密的校企合作联盟,建立行业人才资源共享库,突破单纯为学校办学而“聚师资、蓄人才”的观念,树立为行业培育人力资源而组建师资队伍的观念,以实现教师队伍的动态组合,达到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人才资源共享。
职业院校只是技能型人才产品的生产者,而行业企业才是这种产品的使用者。一方面,职业院校是因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而设立的,行业企业理所当然地要为学校办学创造条件,提供教学所需要的教师资源。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是为行业企业服务的。要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第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的教师必须具有与行业企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因此,与行业共同建立人才资源库,既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可行的。人才资源库不但能够很好地解决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来源问题,而且能够很好地解决行业企业“技能型”人才的来源问题,从而实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互利双赢。
转贴于
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的管理方法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的师资队伍管理,要按照“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 的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实行“变固定制为弹性制”的管理体制
“变固定制为弹性制”,即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从固定工作性质、固定职位档次、固定工资标准转变为流动上岗、依能定位、按劳取酬,要打破身份界限、职级界限和资格界限,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在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建立起符合职业院校办学实际的人事管理制度,使之具有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灵活性,符合职业性、开放性和市场化的要求,借以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建立科学实用的考核评价制度
要加强校企合作办学,促进产学研合作制度化,使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受益。基于这种理念,应当注意教师能力的多元化,以应对办学的多元化要求。同时,对教师的多元化考核必将成为教师考核的一种趋势。结合发达国家教师能力标准的相关规定,我国高职教师的能力标准应当主要包含职业道德、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实践知识、授课能力、教育科技使用能力、鉴定和评估能力、专业化提高和终身学习能力、行业联系和服务能力、交流能力、学习环境的创新及管理能力等。高职教师能力标准应当体现先进职教理念的要求,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对教师的考核应当以激励为主,而不能单纯强调淘汰与惩罚;应当通过定期更新高职教师能力标准和举行考核鉴定,来推进高职教师能力的提升和更新。要使这种考核成为一种机制,首先要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这种标准应该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水平、授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然后要确定考核范围,这个范围应该深入到包括课堂、实习基地等层面;最后要把评价标准明细化和分值化。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急速发展的知识、信息、经济、科技以及教育体系早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特点。要强大综合国力就必须将这几个特点不断创新。其中高校教育的创新则是知识、信息、经济以及科学发展的前提。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目标,而高校要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就必须先对教学管理体系做出创新,改变一些制约性的传统管理模式,努力的构建新型的教学环境和机制。
一、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对高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高校招生越来越困难,问题学生越来越多,怎样在这样紧张竞争力极强的环境下谋生存、谋发展是目前高校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课题。以下几点是高校教学管理为什么需要创新的原因:
(一)高校教育的发展要求高校教育体系创新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学几乎年年扩招,试图将以前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这一形势体现了当代高校对创新的需求。为了能适应高校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高校管理必须得首先做出改变。要建立起多样性的、多层次的、灵活的教育管理体系来应对生源水平差距大的问题。为了优化教学配置,加快管理创新,各高校还必须建立规范的、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全面的管理机制。
(二)先进的高校教学管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竞争,是这个时代最关键也最具代表性的词语,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科技发展的竞争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因此,人才的培养才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有利于发掘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教学管理制度。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打破或放弃一些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采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并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以他们更多思想上的空间,先从心里和思维上获得管理上的突破。
(三)只有对高校教学管理进行创新才能推动高校教育的创新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都开始对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这要求教学管理也相应的做出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是整个教育体系得到平衡的发展。只有创造性的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推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以开放性的教育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才能加快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积极的探索教育管理的方法才能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
二、怎样科学的培养创新性人才
当今社会,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具有创造性劳动能力的新型人才更是我国现在所培养的首要对象。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在日益的增加,对人才所具备的特征要求也在日益提升,在当前高校教育创新的体系中,对于人才的培养,再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课程培养,而是更多的科学与人文的教学理念培养。
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这三个教学目标都是有人才培养这个目标衍生出来的,而对创新型人才最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也应该是科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这几个目标都有效的结合起来,最终达到社会平衡发展。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来看,重知识、轻能力培养一直是高校教育里最大也最难以改变的问题。虽然这几件来有很多高校都已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知道实践能力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所以很多高校开始设立一些有助于学生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的课程。可实际上这些课程形同虚设,因为在没有引导人带动的情况下,很少有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实践中去,他们更习惯于学习书本上的内容,实践教学早已普遍的被弱化,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三、如何进行教学管理的创新
要进行教学管理的创新,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高素质着手,以特色化的管理为基础才能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利用科学的发展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要想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先制定全面的科学教学管理观,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放在第一教学计划,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支持并鼓励对学生的创新思想,也要鼓励他们大胆的猜测和质疑。教师不再是教材的代言人,而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潜力的引导者。改变管理观念,将核心放在创新能力的发展上,给以学生更大更多的自主学习研究空间,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行为创造更多有力条件。
(二)智慧的教学管理模式
一直以来,对高校的管理模式都存在着相当多的争议。例如保姆式、警察式、师长式等等,这些学生与教育管理的关系,大多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校教育管理的缺点与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就是传统和偏激的管理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际上,要想改革要想创新,除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之外,智慧的管理也非常值得提倡的。这种模式主要是平衡学生与管理之间的关系,不要让管理模式显得那么严肃那么死板那么强势,也不要让学生那么惧怕那么柔弱,而是应将这两适当的相结合,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柔性的管理才是学生最能接受的,在柔性的教育管理中争取最大的利益和能力,从而使校园的秩序和工作环境都见得愉悦和谐。
(三)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在教学模式上首先要以素质培养为基础,再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引导方式,这一点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只有教师具有创新能力,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创新思维引导。拥有和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师资团队,将会成为高校的一大笔软实力财富。
总 结:
综上所述,当代高校教学管理体系是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础,人文的、科学的、智慧的教学模式才能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必须依靠一个创新的开放的教育管理体系。校方应该加强教学环境的建设,强大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团队,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究去创新。
【参考文献】
[1] 孟晓哲.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管理研究[J].吉林画报·新视界,2011(3):10-11.
[2] 刘毅,郎玉屏.强化高校学术管理培养创新型人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10):279-28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17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gmatic Talents
LI Hu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demand of logistics talent continues to increase. Many training units set up logistics major. However, there's a gap betwee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actual needs of enterprise. Based on analysis of pragmatic talents training, a solution is proposed on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gmatic talent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Then safeguard measures are presented on the aspect of training mode selection to ensur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pragmatic talents.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gmatic talents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solution
2000年教育部批复北京物资学院开办我国第一个物流专业以来,我国已形成覆盖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全系列的教育体系,到目前为止,全国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有一千多所,每年物流专业毕业生达到几万人,但从近几年物流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看,一方面用人单位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一方面物流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者已经就业的学生由于实践能力不足无法较好地适应岗位工作,进而频繁跳槽。①究其原因,大部分人才培养单位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面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但由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导致物流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的需求错位,因此系统构建及有效实施实践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是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
“应用型”主要指人才培养单位培养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能迅速适应社会需要。毕业生重点是面向生产一线,对应用知识要求较高的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强调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②具体培养目标应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和落脚点是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应以知识的应用为重点。
其中,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突出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要从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片面追求理论系统性、完整性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二次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与行业、用人单位合作,共同设置课程体系,根据行业需求以能力培养为基础来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上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把以注重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专业设计能力、职业行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③教学内容设计上,必须保证学生既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又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以分三步走:基本原理的课内讲授,校内实验、训练及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选择上应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可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法、研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或分组操作)、启发引导、模拟训练、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特别是要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和产品作为载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2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应强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整体优化,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及第二课堂通盘考虑,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考虑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更新教学内容,建立课程模块,培养方案要课堂、课外统筹兼顾,更好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真正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在保障基础的前提下压缩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时数;将实验、实践教学单独组成一个模块,分解到各年级,强化实践,使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提高。
应用型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抓起,以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和落脚点,以培养适应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兼顾学生长远的发展和就业的现实需要。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应以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充分调研行业发展情况、行业岗位及岗位成长目标的基础上,对岗位工作内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岗位能力需求,进而理顺课程内容与能力培养的关联,最后形成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④
3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3.1 物流专业初次就业岗位及成长岗位定位
物流专业就业行业及岗位主要包括普通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仓储业务为主)、制造企业物流部门、连锁企业物流中心(物流部门)及其他企业及岗位。
普通第三方物流企业中:
初级岗位:物流市场开发、仓库管理、车辆调度、物流信息处理、客户关系管理、行政管理等;
成长岗位(2~3年):市场部主管、仓储主管(经理)、运输主管、分公司(办事处)经理等。
制造企业中:
物流部门初级岗位:物流计划员、统计员、仓库管理员、物资采购、运力采购、供应链专员等;
成长岗位:物流部主管、仓库主管、物流外协业务主管、供应链主管等。
连锁企业物流中心(物流部门)中:
初级岗位:仓储管理员、车辆调度员、物流信息员、客户管理员、供应链专员等;
成长岗位:物流中心仓库主管、运输主管、配送部主管、供应链主管等。其他企业岗位有货代业务员、货代公司操作员、快递业务员、快递公司仓储员、客服人员、信息处理员等。
3.2 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分析
通过对典型物流企业、物流岗位的调研,可以得出下列物流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
业务开发的工作过程:寻找、筛选目标客户客户及业务评估递交物流方案书客户确认会同运作部门进行实施确认签定物流服务合同资源准备(计划履行合同)。
运力采购的工作过程:明确需求分析需求和供应市场编制采购计划询价和报价分析认证确定供应商谈判签订合同关系维护评价采购工作。
仓储的工作过程:接收入库(出库)指令货物接运前的准备货物接运审核订单与进货单货物或商品检验接运信息的处理储位的规划管理货物或商品上架储存储存环境条件的管理控制盘点盘点结果的处理系统确认。
分拣的工作过程:接受订单商品订单资料分析确定拣货作业方式制作拣货作业单据安排拣货作业路径拣货作业人员安排货物拣取分货系统确认。
配送的工作过程:领取装车单与配送单据点验单据按单清点货物装车作业 按路线进行配送配送异常信息反馈领取并审理验收单据返回验收单据。
运输的工作过程:接收指令调度车辆提货在途跟踪收货安排费用审核。
合同维护与修改的工作过程:新客户合同登记合同归档按月对登记文件进行查询,看是否有需要续签合同通知客户续签如果客户提出新的需求,对需求进行处理完成续签或终止合同工作。
关务工作的工作过程:接到报关资料及报关指令根据运作的具体产品情况配合海关完成产品的清关流程反馈清关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海关临时要求协调海关处理相关问题。
商务工作的工作过程:接到客户业务信息录入订单根据业务需要生成不同合同根据合同拟制打印相关单据传递相关单据到关务部和物流配送部并发出相应操作指令搜集运作中的相关信息并反馈客户协调客户及公司处理异常问题配合财务完成与客户的对帐工作跟催账款的回收。
客户服务的工作过程:①接受客户需求订单录入信息系统订单实施的组织和监督对配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跟踪处理协调客户关系,进行投诉处理对问题处理的情况进行记录和反馈;②客户服务指令确认(仓储、运输、配送、综合)录入信息系统分单应收费用审核回单确认电话回访。
3.3 岗位能力分析
根据不同的岗位工作分工,物流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差别主要体现在岗位工作内容上。物流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岗位工作知识储备、信息的搜集及处理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基础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具体能力要求如下:物流市场开发能力、仓储与配送运作能力、运输的组织与运输流程优化能力、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运作的能力、(国际、国内)货物运输业务运作能力、设计物流项目方案能力。
3.4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方案
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在充分调研物流工作岗位的基础上,以工作岗位任务及能力要求为基础设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得出如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方案设计。
工作岗位属于普通第三方物流企业、制造企业物流部门、连锁企业物流中心(物流部门)。
工作任务包括物流市场营销、项目客户开发、仓储作业管理、库存管理、商品养护管理、公路运输组织、运输调度、运输业务管理、运输流程优化、运输场站规划与布置、电子商务运作、物流信息处理、国际、国内货物运输及进出口业务报关、物流项目方案设计、物流业务流程优化。
职业能力涵盖岗位工作知识储备、信息搜集及处理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基础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物流市场开发能力、仓储与配送运作能力、运输的组织与运输流程优化能力、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运作的能力、(国际、国内)货物运输业务运作能力、设计物流项目方案能力。
课程体系中基础能力培养学习性任务包括物流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训、国际物流、生产运营管理、物流调查与统计课程;核心能力培养学习、模拟性任务包括电子商务、物流营销与物流法律、仓储与配送管理、仓储与配送实训、国际货运、国际货运实训、运输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训课程;拓展能力培养学习、模拟性任务包括物流函电写作、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英语、物流综合模拟实训、采购实务与实训、客户关系管理、生产性实训、定岗实训课程。
4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施保障
(1)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培养过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应遵循需求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动态发展等指标,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保证应用型课程体系顺利落地。
(2)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需要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系统推进教学管理体系建设,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3)深入开展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从外聘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联合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多维度合作,加强与企业的互动,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企业调研等方式同合作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及信息互通机制,⑤及时跟踪企业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变化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实施过程,以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具备自更新性,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注释
① 周盛世,房庆军.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6):142-144.
② 丁立.探讨物流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J].教学研究,2009(4):363-36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177-02
现在许多高校食品专业的毕业生刚到企业工作时最大的感受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因所需用到的专业知识之广泛与综合,所处工作环境之复杂与不确定性,发现在校期间所学各专业的原理、公式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难以套用,这就暴露出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无所适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不仅需要设计、研究型人才,而且还需要应用型人才,这就使得高等学校特别是非研究性的地方高等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食品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充分施展实践环节的第一“战场”就是实验室。通过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实践培养可以加强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技术创新的能力等[1-2]。因此,基于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培养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构建是非研究性的地方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也是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高等教育教学领域中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长远的应用前景。
1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根据我院“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为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够用的基础理论前提下,注重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达到基础够用,同时具备一种专业性的“一基础、四能力”的培养模式。
这种“一基础、四能力”的培养模式主要指在大学初期通过开设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拥有较宽的知识层面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后期主要培养学生的四个能力,即“娴熟的专业操作能力,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和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实现学生能力的延伸和拓展,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竞争持有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
食品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实验课教学、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论文)。其中,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均开设有不同的实验课程,以往学生在实验课程教学环节中往往表现为被动、缺乏积极性等状态,致使实践环节所能达到的效力不为突出,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应用型的人才,研究形成以“一基础,四能力”的培养模式下的实验课程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实验教学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巩固和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3-4]。绥化学院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在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上始终遵循“一基础,四能力”的培养模式,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逐渐减少单一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食品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普通物理学实验等基础理论实验课程,这些实验的开设均是由专业的化学教师或物理教师承担,目的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在拥有基本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基础专业理论实验的学习,主要包括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化学实验及食品微生物实验,这些实验的学习进一步加强了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将企业里对产品的常检指标融入其中,使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食品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等。学习完基础理论实验课程后,就进入了专业实验课程的学习,如乳制品加工与检验实验、畜产品加工与检验实验、粮油加工与检验实验、果蔬贮藏运销学实验等,这些专业实验课程的开展不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同时始终贯穿四个能力的培养。每个实验均能很好的锻炼操作能力,为了能够加强学生的企业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我们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中,加入了如营销、讨论等多种环节。因为后期的专业实验,主要是以生产产品为主,这和企业生产产品相类似。我们在实验开展中,将3~5个同学分成一组,给他们分发实验原料、实验器具等,由他们组成一个小的企业,进行加工生产、进行组间销售,最后组内讨论,总结实验的成败,这不仅更好的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锻炼了企业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开放性实验项目体系的研究
开放性实验作为食品专业实验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以“一基础、四能力”的培养模式为导向,构建多模式、立体化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
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巩固理论课上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现在很多企业在学生找工作面试环节均比较看重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因为只有熟练与准确的基本操作,才能使产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因此,食品专业的验证性实验通常是放在正常实验教学范围内,学生在实验课堂上,实验教师可以全程指导,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课程结束后,还想加强训练的同学可以向实验室主任提出申请,在适合的时间进行实验室开放。
对于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学生可以自行组成小组,自行制订实验方案,自主进入实验室完成实验,在此过程中,指导教师只做方案评审及方法指导,不对实验进行具体讲解。这类实验的开放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相交往的能力。对于研究型开放实验,实验项目的选择主要是学生对当地食品企业进行调研,为企业开发新的产品、发明简便快速的检测技术等,这样学生通过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再加上亲自实践可以产生预期的效果,同时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向企业推广,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还锻炼了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
实验室的开放极大的提高了实验室及仪器利用率,培养了学生实验热情,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互相交往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通过企业的反馈,我院毕业的学生工作后,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基本功深受单位的好评。
4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操作的考核研究
为更好的使学生领会“就业靠竞争,上岗凭技能”的内涵,每学期我院坚持开展实验操作考核,该考核是实验质量保证的有力措施,通常我们将每学期开设的实验课程中各类项目先由任课教师做出每个实验的考核细则,具体到如溶液的配制这样细小的环节也会有相应的考核分数,以便考核教师客观、公平、公正的给出相应的成绩。学生随机抽取考题进行考核,单人单组,提前由实验员将所需的材料、药品准备好,由各实验分室负责完成。学生在做中学,考中做,这样进一步督促学生在平时操作实践过程中,要多思、多想、多记。同时这样的考核均有一定的学分,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调动做实验的积极性。对于考核不通过的学生需要再练、再考,通过考核使学生加深了基础知识,培养了基本技能和创新应用能力,使考核成为技能训练的有效手段。
实验室可以更好的为加强学生娴熟的专业操作能力和更好的联系实际生产生活应用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为学生学以致用及提高综合素质搭建有益的平台。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充分发挥实验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以“一基础,四能力”为导向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实验课程体系、开放性实验项目及实验操作考核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用得上,接手快,真正实现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体现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 朱定和,钟锐敏等.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276-278.
[2] 陈善国,黄先德.改变高校实践教学困境的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149-151.
一、分析物业管理从业者现状及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物业管理从业者现状分析第一,实际需求量较大,专业人才匮乏。历经多年发展,我国物业管理趋向成熟,然而,物业从业门槛相对较低,专业的物业从业者甚为短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譬如,调研我国某市53个物业公司后可知,人员需求大于10人的公司超过50%,公司中物业从业者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数未达百分之一,具有大专学历的从业者约占百分之二十,可见,物业管理行业实际人才需求量较大,且缺乏综合素养能力强且专业基础扎实的从业工作者。第二,企业人才缺口主要为中层管理者。纵观可知,物业基层工作者一般有着较大流动性,进而多数物业企业难以在此类型人群中培养所需管理人才,若通过社会招聘方式可在数量上满足管理需求,但是招聘而来的工作者在较短时间内不能完全融入企业管理,对企业工作开展会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中层管理人员为物业企业主要的人才缺口。第三,从业工作者流动性较大,阻碍企业及员工自身发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薪酬多处于一千至两千范围之内,相较于其他行业,薪资水平相对较低,加之该行业工作者作业压力很大,催生较高的人员流动率,企业正常运营及员工自身发展均受严重影响。
(二)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第一,师资力量短缺。通常而言,物业管理专业涵盖有管理学以及建筑学、经济学以及法学等多学科内容。由于多数高职学校设置物业管理专业的时间相对较短,导致对应的教学人员来源主要包括两类,引进行业一线高水平工作者,然而且未能充分了解教学手段,因此需较长时间适应学校教学规律;通过其他专业教师转型而来,此类型教师对物业行业了解程度较低,欠缺完备的学科背景。第二,实践条件不足。目前,众多高职院校尚未清晰定位物业管理专业,加之未能给予该类教学较大投入,造成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开展中,学生校内专业实践条件十分不足,学生物业管理专业技能训练培养深受消极影响。第三,学生知识基础扎实但缺乏较强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正是由于专业教师师资力量十分短缺且欠缺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普遍造成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较为扎实却欠缺较强问题解决能力,日后其到公司工作发展,难以快速上手,大都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行业工作。
二、构建完善的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灵活设计理论课程体系
在高职物业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物业服务行业特征,将学生素质结构作为主要出发点,实现课程结构的有效优化,落实执行少学时多课程的理论体系,使得学生知识领域得以大大拓宽。除此之外,认真做到“三循环”设计,将理论教学跟实践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之互相渗透,在教学中安排三次及大型集中性实践训练,其中包括基础技能训练与专业技能竞赛、毕业实习,并在理论教学中对应设置学生必备素质以及职业素养、岗位能力培养三个课程模块,形成教学的基础、拓宽专业以及灵活专业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在此进程当中,理论跟实践可实现有效交叉,将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主线,循环应用,使得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显著提升,实践技能实现有效增强。
(二)优化设计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手段。将优质获取教学质量作为关键前提,根据高职教学实际需求,结合学生自身特征,运用理论实际一体化以及任务引领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手段引导教学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切实强化教师运用各类教学手段的能力,提升其教学水平,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使之通过思考时间深化了解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第二,改善教学条件。参考专业需求,综合考虑社会针对技能提出的相关要求,在高职校内合理设置实训基地以及实训教室、实训中心,并确保此类场所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使之辅助任务引领类型课程开展。通过实训教学条件的优化改善,使得教师教学手段得以积极转变,让学生由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可扎实掌握各类技能。高职学校所设置的物业管理专业实训场所必须更好地为学校教学以及校外培训、社会考证等提供服务。第三,改革教师队伍。应努力研究开发颇具高职特色的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教材,并改革培养高素质水平的师资队伍共同完成教材开发。其中,课程专家以及劳动技能鉴定专家、行业专家以及文字编辑专员等教师组成专业教材开发队伍,唯有让高职教师积极参与在课程开发中,其才能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并充分结合新课程理解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可结合高职学生性格特点设置教材,并从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方面符合企业需求,满足技能考核要求及教学规律。第四,推广校企合作。采取校企合作等多元化办学模式,结合社会实际需求,积极为社会培养出所需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在培养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时,需积极转变传统意义上学校教学跟企业需求相背离的模式,参考企业实情开展教学,能够为社会输送大量有用人才,并大幅提升学生就业量。
(三)完善设计实践技能培训体系
在体系构建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对物业管理专业的深入理解,使之拥有良好的职业意识。通过完善设计实践技能培训体系,大大增加实践技能训练课程课时,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第一,实践实习。第二学期,当学生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之后,安排学生到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全面熟悉掌握物业管理行业的基本知识内容以及操作规范、实际工作范围,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物业管理意识;第四学期的时候,安排学生至物业管理企业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旨在让学生熟知物业管理各个岗位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使之更为深入地形成较强的物业管理意识及工作理念;待学生快毕业的时候,让学生在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为期十二周的专业实习,使得学生可全面掌握此行业涉及各项工作的相应特征,了解熟知各个岗位的能力要求,针对业主投诉所提出的问题能够熟练完成处理,旨在让其拥有较强的管理工作能力。第二,合理设置校外实训基地。其中包括有办公自动化实训室以及人防技能实训室、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实训、消防喷淋实训室以及电工操作技能实训室、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室以及电工实验室、电工操作技能实训室以及体能综合训练室。高职院校可跟一流物业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第三,其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其中涵盖有演讲比赛以及各种球类比赛以及书法竞赛、文艺晚会等,丰富学生视野,给予学生充足的展现自我的舞台,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开展行业专家讲座及授课,使得学生得以熟知物业管理行业现状,学术视野实现有效扩大,夯实学生日后就业基础。开办技能大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将大赛跟专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便于物业管理公司在大赛中选中自己喜爱的学生,增强大赛竞争性。
摘要: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文章从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培养内容的合理设计、培养条件的设置、培养管理协调优化,以及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全方位地构建了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促使工程管理专业达到培养高素质工程管理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
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F407.9;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013-04
工程管理专业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相互交叉的一门复合性学科。该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工程建设过程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等领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决策与管理能力,具有在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等相关专业领域的较为广泛的职业适应能力,具有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1-2]。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如何构建新形势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摆在工程管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亟需深入研究。
一、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利用系统理论分析人才培养涉及的要素和环节,明确培养体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而为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
(一)运用系统科学理论作为培养体系构建的依据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涉及在一定培养目标下培养内容的设计与实施。从主体来看,不仅包括作为培养对象的学生,还包括教学、学工、教管等多方主体。从培养过程涉及的要素来看,包括培养内容的设计、培养条件的配置、培养过程的管理等多方面;因此,要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合理设计人才培养各环节和要素,用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来认识和设计各截获子系统,深入分析系统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反馈机制,通过整体支配和控制各要素,从而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寻求系统最优[3]。
(二)培养体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
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指挥棒”。人才培养体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随
社会需求变化而进行及时修改和调整,不断完善和优化。如:在教学内容体系的设置中,可以在保证专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就业趋向,开设相关专业方向的课程,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2采取系统措施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体系的设置应以创新型、高素质,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程管理人才为根本目标,从科学设置培养内容,提供相应的教学条件、辅以相应的教学管理,并加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和评价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寻求整体最优,而不是仅考虑某子系统的最优或某一门课程的优化。
3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大学本科教育是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缩短学生的职业适应期,因此,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应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并适当给学生增加自我支配的时间,留下自学空间,提供自学指导。
二、培养体系的构建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多是从专业特点的角度来确定的,缺乏“顾客定位”的培养目标(即考虑学生、家长、工程界等社会需求进行培养目标定位)形成机制。在内容设计上,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重知识传授、轻综合素质培育等问题十分突出。在条件方面,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条件不足,多数高校未形成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在管理方面,虽较重视对教师教学的管理,但在如何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将教师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做好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培养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辅导员数量不足、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不到位等问题。在评价方面,还未形成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一方面对教学效果缺乏严格的监控和科学有效的评价;另一方面对人才培养质量缺乏评价,使得高校不仅对自己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缺乏信心,更无法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改进的良性循环。
笔者在深入分析现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薄弱环节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构建了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完整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该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条件、教学管理和评价管理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培养目标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培养目标决定着培养文化与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实施手段等培养内容的设计。培养目标和内容又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条件和管理水平作保障,而人才培养目标能否最终实现又需要通过评价来实现,并反馈于培养体系的其他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一个不断改进和提高的闭环。
三、培养体系的实施要点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基于系统理念而构建,它强调人才培养各环节和要素的有机关联,强调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及培养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体系整体框架下明确各子系统的内容并实施,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目标子系统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产业国际化、市场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和
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应该瞄准市场需求。
在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学生及家长期望和学校自身定位,合理确定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内容子系统
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内容,内容子系统是整个培养体系的核心,包括所有作用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内容。具体来讲,包括大学文化及培养理念、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实施手段等。
大学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必然产物,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这种功能通过非强制性的手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特点。具体地说,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包括示范、导向与凝聚、扬弃与创造、约束与熏陶、平衡与协调等多方面的功能[4]。加强塑造和培育积极向上的、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成
才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多种功能,是培养工程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性课程三部分。从课程性质上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专业方向性课程体系方面,建设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了合理的课程体系框架,构建了四大系列平台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法律类课程及其相关的专业方向课程。抓好课程体系实施环节是关键,尤其是要促进四大系列平台课程的有机融合。首先,合理设置四个专业平台的相关课程。如:针对技术类课程,可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开设具有一定满足实践需要的、基本涵盖土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深度的技术类课程;针对管理类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不同视角,通过课程细化,培养学生对管理核心、细节问题的理解。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知识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相关的课程在保持内容衔接的前提下,逐步深入,构成渐进式的课程体系,不断强化、融合所学知识。最后,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知识融合。合理设计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把四个平台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除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外,不断改进教学实施手段,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保证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如采用启发式、讲座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课程的具体情况,采取撰写专题报告、专题演讲、专题辩论等方式进行专业课考核;采用适当的实施及考核方法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提高实践教学效果[5];应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紧密联系实际工程项目的教育培养理念,选用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发的项目或生产实际项目、教师科研课题等作为毕业设计课题,改革毕业设计与实习。
(三)条件子系统
教学条件子系统作为教学体系的支撑和保证,一般包括理论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条件,两体系相辅相成,不可偏颇。前者侧重向学生传授本专业所需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后者重在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强化学生基本技能。
理论教学条件一般包括结构优化、规模适当、素质良好、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教室(制图教室、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基础设施和图书资料等。实践教学条件一般包括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设施与设备等。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四)管理子系统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加强对二者的管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对教师的管理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应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稳定和壮大师资队伍。如: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建立制度约束,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业务素质;吸引中青年教师参与教改活动;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学位,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其他知名大学进修;以高水平、高层次的基础研究项目为龙头,引导教师自发组织科研团队,系统地研究某些科研问题,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6]。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科研对教学的渗透。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名师培养及选拔、教改课题立项等教学管理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教学督导听课、讲课比赛、教案比赛、课件比赛、学生评教等形式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与评价。
对学生的管理,包括对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教育等多方面的管理,
需要任课教师、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其根本任务是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7]。如可以通过加强上课考勤提高到课率;通过开展各类学习竞赛、知识竞赛、职业技能比赛、各类讲座、争先创优活动及各种学术活动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五)评价子系统
评价子系统既是把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后一道关,也是下一阶段改进培养体系相关环节,提高培养质量的起点。评价子系统包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两方面。
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通过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两方面来获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考试、课程论文等形式来考核,同时还要建立一定的制度和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可以采用同行听课或学生评教的形式。例如:学生对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满意;教学内容是否恰当;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流畅;是否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心学生;是否能积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法,突出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等。
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要结合多方面的标准来进行衡量,如学校的考核评价、用人单位的评价、社会的认可程度等。学校对毕业生的考核可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课程的平均成绩、获校内外各级奖励情况、综合素质等。
用人单位的评价包括实习接收单位和毕业后用人单位的评价,以学生毕业后的用人单位的评价为主。学校应建立与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8]。
四、结语
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建筑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只有深刻把握建筑市场的发展脉搏,从系统的角度全方位地审视和优化人才培养各环节,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有较强发展能力的合格工程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宏,竹隰生,顾湘.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展望[J].高等建筑教育,2001,39(2):33-35.
[2]王孟钧,李昌友,张飞涟,廖群立.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1,(9):42,28.
[3]赵世强,程亚鹏.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1(12):37-39.
[4]李丹萍.校园文化与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J].大学教育科学,2003(4):30-32.
[5]张彦春.工程管理专业产教结合模式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124-125.
[6]佘渝娟,祝亚辉.关于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87,198.
[7]张飞涟,李昌友,王孟钧.试论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优化改革[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12.
[8]宇德明.英国建筑业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最新要求[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9-12.
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ZHANG Yanchun, GUO Naizheng, WANG Mengjun, CAI Haijiao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4, P. R. China)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教育的良好途经,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机电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了2011届机电类专业毕业生进行顶岗实习。笔者作为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组织者和参与者,对这次的机电类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全过程进行了跟踪调研。
一、实习调研情况及分析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安排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制冷与冷藏技术、供用电技术专业等5个专业级共909名2011届毕业生参加顶岗实习。实习期间,笔者通过采集顶岗实习基本信息、电话访谈、问卷调查、企业走访、实习指导教师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一)调研情况
1. 实习单位情况
本次共有实习单位384家,平均每单位接纳实习人数不足3人,其中接纳3人以下实习的单位有330家,接纳实习学生367人;接纳3人或3人以上实习的单位有54家,接纳实习学生514人。实习单位分布情况为:湖北省内55家,接纳实习学生88人;珠三角区域105家,接纳实习学生282人;长三角区域88家,接纳实习学生305人;其他区域136家,接纳实习学生234人。实习单位中,已通过校企合作被我校认定为实习基地26家,接纳实习学生364人。
2. 学生实习情况
(1)基本工作能力提升调查,见表1。
(3)学生实习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是53%。其中: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对口率最高为70%,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对口率最低为28%。
3. 实习满意度调查
(1)实习满意度调查,见表3。
(2)学生对实习不满意的方面
学生对实习单位不满意主要集中在实习报酬低;人文关怀弱和岗位培训少;劳动时间偏长;实习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差等方面。
学生对学校不满意主要集中在保护学生权益较差;部分实习准备不足;实活习期间集体学生活动安排少等方面。
(二)调研分析
通过上述调查,反映机电类专业顶岗实习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机电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实习需求,而且已建的基地使用率不高,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机制不健全;二是未按照有关条件遴选实习单位,使得学生实习专业对口率不高,影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三是实习过程管理偏弱,监控方式方法有限,在一定程度影响实习效果。
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顶岗实习管理责任不明确,学校二级教学单位有“放羊”式管理思想,把学生交给实习单位,把管理主要责任推给实习单位;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实习组织、实习标准、实习管理、实习安全、实习考核等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造成实习实施的随意和松散;三是学校对顶岗实习工作没有考核,对二级教学单位组织开展此项教学工作没有目标要求,工作导向性不强,同时也没有建立起人才培养反馈系统,没有通过实习开展,反思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职业范围与学生实际就业岗位的差别,反思人才培养工作。
二、顶岗实习管理策略分析
针对以上调查分析,高职院校要更好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需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顶岗实习管理,不断提高实习质量。
(一)要明确管理责任,加强顶岗实习工作组织保障
顶岗实习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环节”, 而不单是教学“方法”。学校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的主体,院(校)长应该是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第一责任人。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级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实习组织领导,搞好统筹协调,提高思想认识,要对顶岗实习工作进行统一组织、协调、指导和监控。同时细化实习实施方案,实习各项任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责任到人。校内各二级教学单位负责人应该是本单位顶岗实习工作第一责任人,各二级教学单位要按照顶岗实习管理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实习制度,狠抓落实,要调动师生积极性,激发实习热情,保证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完成。
(二)要建立实习标准,提高学生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的对口率
1.制定顶岗实习标准
除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外,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建立顶岗实习标准。高职院校应严格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训目标,制定各专业顶岗实习标准,为开展顶岗实习工作找到质量标准依据。实习标准应包括实习性质、实习任务、实习要求、实习内容、实习时间、实习学时、实习考核等内容。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要依据“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生产、管理与服务的高端技能型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了含以下实习内容在内的顶岗实习标准:
(1)了解主要生产设备的名称、作用、工作原理;了解实习单位的生产工艺过程。
(2)调查了解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方面人才需求的情况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了解企业组织构成、生产管理、设备维护、安全技术、环境保护等基本情况。
(3)通过现场动手锻炼,理论结合实际,学习现场经验及工作方法。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熟悉所在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工作规范、产品质量标准、业务流程与素质要求;掌握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技能(沟通协作技能、操作技能、写作技能)。
(4)了解与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关岗位的工作协作关系; 了解、熟悉基层管理技能(计划技能、组织技能、领导技能、控制技能);学习在社会环境中人际关系的处理。
(5)通过实习,要求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艰苦创业的工作作风。
2.完善实习管理制度
近两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顶岗实习越来越重视,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工作视频会议等多个实习会议,公布了《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高职院校应依据教育主管部门最新要求和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实习学生安全管理规定》《实习学生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习经费预算及使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相关制度措施,并予以严格执行。通过制度设计,搭建管理整体框架,建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体制,使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保障实习育人质量。
3. 遴选顶岗实习单位
高职院校应根据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经营、管理规范、规模较大、技术先进、有较高社会信誉或具有较高资质等级,提供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等条件来遴选实习单位,从而保证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性。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依据人才培养调研中制冷与空调设备生产及工程安装公司的生产管理、工程设计、预算、施工管理、技术服务等职业范围,结合学生毕业后可能就业岗位为制冷与空调产品工艺员、实验员、检验员、销售员;制冷与空调工程设计员、预算员、施工员;制冷系统运行与管理员、设备维护维修员等九类岗位,通过遴选确定TCL集团、芜湖欧宝机电有限公司等企业作为该专业实习基地。
遴选过程中还可将企业能为学生购买实习安全责任险和工伤保险、能安排学生就业、能为学生提供较高实习报酬等作为优惠条件加以考虑。对实习合作好、实习效果好的实习单位可认定为学校实习基地,并通过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安排更多学生实习,提高基地使用率。
三、要创新管理机制,实现合作管理和人才共育
(一)建立多方联动的内部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校内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就业处等职能部门之间紧紧围绕顶岗实习工作分工协作,加强信息沟通,召开联席工作会议,跟进顶岗实习管理,合力管理,保障顶岗实习管理有序、监控有序、开展有序。教务处加强对顶岗实习工作的宏观指导、检查、评估工作,掌控顶岗实习进程,定期对各二级教学单位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学生工作处要针对学生在外实习的特点,部署顶岗实习期间辅导员工作要求,继续抓好学生管理,要做到联络不断线、管理不断线和服务学生不断线;就业处要搞好顶岗实习单位推荐工作,遴选一批好实习单位,及时向学生公布信息,并定期与教务处、学工处和各教学学院反馈实习单位接收学生实习信息。
(二)构建“三位一体”校外共同管理机制
学校、实习单位和家长都是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者,都有管理责任,各有育人优势。管理的三方要加强沟通,互通实习信息,开展合作管理,共同育人。特别是学校与实习单位可就成立实习合作机构设置、共同指导实习、共同评价实习成绩、共同出具实习经历证书等方面开展合作,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学生顶岗实习各项管理工作,校企共建顶岗实习学生过程管理新模式[3]。
(三)构建实习管理信息服务平台
学校将考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强化技术管理,构建学生实习管理、指导和信息服务平台,运用先进技术和手段,促进实习管理全面、有效和及时,方便管理同时,保证实习管理要求的一致性。
(四)要建立考核制度,保证工作导向性
高职院校要对顶岗实习这一重要实践教学课程纳入各二级教学单位教学考核范围,建立专项教学检查制度,对各二级教学单位的实习工作开展及实习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学校可从实习方案制定、实习动员及安全教育、“三师”配备及指导、专业对口率、学生安全与权益保护、实习过程管理、实结及成绩评定、实习学生对学校、实习单位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保证学校对顶岗实习宏观监控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
总之,高职院校只要承担顶岗实习管理责任,并坚持以培养学生为本位,创新顶岗实习管理,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一定能提高顶岗实习质量,必能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