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4 16:31: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

篇1

初中物理课堂中,物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提问方式,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在物理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不但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初中物理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有效的问题和提问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提问就是教师在对教材深入分析的前提下,预设有效的物理问题,采用一定的策略进行课堂提问,从而在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有效的物理课堂提问,不仅能够巩固物理知识、反馈教学效果,而且能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整个课堂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和表达能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更好的物理教学效果。

二、提高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一)精心设置问题

初中物理教师要重视物理课堂的提问,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既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回答出来,又要对问题进行恰当的解释,以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思考,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精心设置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能够掌握物理中的重难点问题。

此外,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顺利的参与到课堂当中,从而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物理教师还要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提问,让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欲望,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提问要有可行性

初中物理教师在提问中要抓住课本中的重点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提问的趣味性;既要考虑到优等生的学习能力,又要考虑到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念课本上的问题。此外,教师提出的物理问题,要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回答积极性。例如在人教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热水瓶是如何减缓热传递效应的?”,这个问题对初中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好理解。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把问题转换成“为什么新买的人热水瓶不保温?”“如果把热水瓶外层玻璃打碎热水瓶的保温效果会发生变化吗?”等等,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回答问题。

(三)提问要有针对性

在当前的初中物理课堂提问中,很多教师设置的问题比较空洞和随意,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针对教学重难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问题,并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定的预设,对一些抽象的问题进行分层提问。例如,在电压的教学中,教师不能直接问学生“什么是电压”,而要把这个问题拆分成几个层次是小问题,如“电压的作用是什么?”,“日常生活之中哪些地方运用了电压?”等等,把学生的物理学习与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提问要有启发性

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自主思考并解决相似或相关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设置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更多的物理知识。比如,在“机械波传播”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对课本上的问题进行延伸,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如:“一根 5米的长杆在水平面内一秒钟移动了两米,长杆的传播距离和速度各是多少?”,这样一来,不仅把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而且还能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五)提问方式灵活

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展开对问题的思考。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中,物理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单一、枯燥的提问方式,让提问更有趣味性、更加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参与物理课堂的积极性。初中物理知识大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实例,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

例如,用盐溶于水来解释“分子运动”;在电路图的讲解中融入学生家庭用电的情况等,教师要把课堂提问与学生实际生活巧妙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重要性,从而更加主动的学习物理。

(六)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合理评价

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同时,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评价,或表扬回答得正确、全面的同学,或鼓励回答得不好的同学,从而提升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进而在物理课堂上争先恐后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深入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

近年来,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求物理教师要在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能够达到课堂目标的问题,进而提高物理课堂效率和质量。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很多物理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力和控制力还有一定欠缺,导致提出的问题没有实际的意义,甚至引发了学生的厌烦情绪。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提高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认识,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和有效性,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物理,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篇2

在我国大部分的初中阶段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大部分的教师只是重视对学生物理知识的课堂解说,忽略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度以及实际运用的情况,而且部分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时出现了眼高手低的情况,这使得了物理教学的目标得不到实现。部分教师对于物理教学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工作,教师只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对课本中的重点难点讲解即可,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要靠自身的自觉。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学生只有在清楚了解物理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够自主进行学习。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物理难题。此外,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优异的学习成绩,但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会有问题出现,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关注,调动学生在物理学生中的积极性,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摆正教学态度,才能真正提高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

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1.使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知识相联系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常识息息相关的课程。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还需要将物理知识与生活中的知识相联系,解决生活中一些小问题,通过物理课堂中设置一些相关的物理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研究电路中电流过大产生的原因时,首先通过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现象出现的原因,让学生通过家庭电路的结构、各家电的功率以及串并联电路等相关的物理知识的讲解,为学生分析家庭电路的构成与电路特点,然后为学生阐述当电流过大时,电路会出现断电,家用电器的损害等方面的影响。然后让学生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对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观看大功率用电器对电路影响视频与一个电路中断对电路的影响视频,让学生们进行实验观察,研究电路出现电流过大的原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介绍正确的用电操作,防止学生在家里独自做实验,导致出现安全事故。通过将物理知识联系现实生活知识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篇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部对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还需要强调学生物理实践操作,特别是在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时,需要教师采用趣味性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全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文章针对新课改下初中物理趣味教学展开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新课改下趣味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现状

(一)引导实验的趣味性不足

初中物理这门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进行物理实验操作,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在参与实验课程时的心态,没有关注在实验过程,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也未注重对学生实验学习兴趣的激发,没有将物理课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进行趣味化处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进行实验过程,教师一位地给学生演示实验,未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很不利于对学生个性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无法灵活运用物理知识,不利于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传统物理教学方法过时

在传统物理教学中,受高考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时只关注解题思路的培养,而忽视了应该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使之与现代化要求相符,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和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大多让学生进行基本定义和公式公理的识记,忽视在整体上对知识进行趣味性教导。初三物理教师,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大多采用的是习题演练方式,一味地追求高分数,忽视了对学生解决问题思路的培养,没有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接受物理知识,导致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缺乏学习动力。

二、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物理趣味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实现物理与多媒体结合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逐步进入各个领域,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极大的方便了教师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也大大减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无需在用粉笔在黑板上写板书。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节省了不少课堂时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物理课本中的电路图,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对此,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前将课本内容制作成幻灯片,把讲课内容用视频图像等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供学生观看,提高学生兴趣,将枯燥的物理知识更加形象化。

(二)实现物理与生活相结合

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讲解时,不可局限于课本知识,需要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生活的现象引入课堂,将筷子放入水杯中,带领学生在有光的地方,观察筷子在水中倒影的变化,从而引出本课题的主要内容,给学生讲述折射的原理,让他们明白折射是一种物理现象,并且把握这个物理原理,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三)实现物理与实验相结合

由于物理这门课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教学过程,注重采用实验教学,增强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电流的热效应》相关知识的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准备好实验器材,根据书本原理和步骤,将电阻丝和铜导线进行串联,在将小纸片覆盖在电阻丝和铜导线上,之后进行通电,然后让学生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物理现象,在此过程,学生会发现这些小纸片很快就全部点燃了。此时学生可能会因为好奇而提出相关问题,而教师就可以用物理原理进行解释,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不仅增强教学趣味性,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物理知识。

(四)拓宽物理趣味教学内容

在网络时代高速发展的当下,教师不可仅仅局限于物理教材里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更多的物理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视频,供学生观看,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需要对视频中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网络的平台上,教师可以寻找更多的物理教学资料,同时建立一个可以与学生互动学习的平台,以此培养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物理现象的原理,培养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趣味教学时,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将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确保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开展趣味性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入物理实验课堂中来,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4

1 长度的估计

例1 一只茶杯的高度最接近

A.1 m B.1 dm C.1 cm D.1 mm

解析 在估计长度时,首先要知道1 mm、1 cm、1 dm有多长,其次是要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尺寸.由日常生活经验可知,茶杯的高度最接近10 cm ,也就是1 dm,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

2 对重力的估计

例2 下列物体中重力接近2 N的是

A.一袋方便面 B.一张学生桌

C.一枚大头针 D.一块砖

解析 在估计重力时,同样也要对1 N有多重,大体上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一些常见物体的重力是多大,要有所了解,如两个鸡蛋所受重力约为1 N,由此可以推测一袋方便面的重力是最接近2 N的,正确选项是A.

3 对质量、体积的估算

例3 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一个正常的成年人质量约为______kg,其体积约为______m3.

解析 先估算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质量是50 kg~100 kg,人体密度与水差不多,可用水的密度代替人的密度,用公式V=m/ρ来进行计算,答案约为0.05 m3~0.1m3.

4 对压力、压强的估算

例4 现在你正在考试用的这张物理试卷,对折后再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值最接近于

A.0.1 Pa B.1 Pa C.10 Pa D.100 Pa

解析 先估测出试卷质量约为了60 g,算出其重力约为0.6 N,再测出其面积约为6000 cm2,即0.6 m2,由P=F/s算出试卷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 Pa,故选B.

5 对功和功率的估算

例5 某同学把一本初中物理课本从课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则该同学对物理课本所做的功大小接近于

A.0.2 J B.2 J C.200 J D.2000 J

解析 估算出课本的重力约为2 N,课桌高度约为0.8 m,则所做的功为1.6 J,最接近2 J,故选B.

6 对电流、电功率的估算

例6 一只普通家用的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大约为

A.200 A B.0.2 A C.20 A D.0.02 A

解析 题干所给的条件好象不足,无法进行具体计算,此时我们应根据生活实际中的经验数据进行粗略计算,照明电灯的功率一般常为40 W~60 W,照明电路电压为220 V,则由I=PU=40220=0.2 (A),故选B.

7 对温度和热量的估算

例7 在常温下烧开一普通热水瓶的开水需要吸收的热量大约是

A.8×103 J B.8×104 J C.8×105 J D.8×106 J

解析 首先应估算一下普通热水瓶装水的质量约为2 kg,而冷水温度估计为15 ℃,开水达到100 ℃,再由Q吸=cmΔt =4.2×103×2×85=7.14×105 (J),最接近8×105,故选C.

8 综合类估算

例8 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高度约为120 cm

B.家用普通照明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2 A

C.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8 kg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 m/s

篇5

初中的物理课程中的高效课堂,简单来说就是指在平常的教学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而积极学习思考的一个过程,并且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率以及高质量的完成学习的目标的一个过程。其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高效益,其进行检验的核心标准就是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多可以掌握多少物理知识。所以,我们务必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最大的可能去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尽最大努力完成低成本、零压力、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目标。

2 探索以及研究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2.1 平等的高效课堂

老师以及学生在课堂是上进行互动,是高效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有师生平等的意识,老师要主动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积极的提出问题与老师进行互动,共同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面对学生的质疑,老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去探索答案,不断的赞扬以及鼓励学生,尽可能的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大胆的去质疑课本的内容,大力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2.2 开放的高效课堂

在进行高效的物理教学中,老师要注重锻炼学生学习的能力,引导以及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不断的去探索物理知识的形成以及物理知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引导以及鼓励学生投入到多元化的、动态的、气氛自由的以及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去,开启学生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可以放开内心的束缚,任由其放开思想去探索,去创新,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以及空间。

(1)开放的教学思想:老师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潮流,要抛弃过往不合时宜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不断的对教学的模式进行探索以及创新,在解放自我的思想的同时解放学生的思想,尽可能高效率的达到预先计划好的教学目标。

(2)开放式的教学内容:物理课堂上所说的教学内容如下面所示:①课本中的内容,向学生传授课本中的内容是最基本的教学要求。②日常生活中的内容。俗语也有说: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也是一所隐形的大学。所以,在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去学习,例如,在对沪科版教材中的初中物理课本中的《质量》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日常生活里面的鸡蛋、土豆以及白菜进行称重,并且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

③要实践教学的内容。目前,锻炼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们要加强去锻炼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能力。④时代信息所披露的内容。现在的时代就是信息的时代,所以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把网络这种极其时代气息的高科技进行学习,要积极的引导学习去与世界接轨。例如,在学习沪科版教材中的初中物理课本中的《材料的世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查阅材料方面的资料,并且把这些种类以及应用范围把它记录下来。

(3)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应该成为一种辅的方式为课堂服务,所以要释放出相当大的正能量

2.3 合作式的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以后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大大的改变的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使用一种合作的以及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并且采用小组合作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让本来很无聊的物理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去挖掘出学生自身的潜特质,充分的展现了学生所占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所处的主导地位,增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工作,大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与此同时还可以解决了由于学生过多,老师或少而没有办法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遗憾,同时达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体验以及实践的教学目的。所以,高效的课堂也是一个需要合作的课堂。比如,在沪科版教材中的初中物理课本《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里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并且提出相应的问题:①电器额定

篇6

教师在课堂中有目的地组织、提出能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能够起到促进学生思考、对课堂内容进行消化的作用。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掌握好这门技巧,将它运用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当前在初中物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问题过于“封闭式”

提问“封闭式”,指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一个或几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局限在某个特定的方向范围,无法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封闭了学生的物理思维。与之相反的是“开放式”问题,这类问题往往蕴含创新精神,没有固定模式的答案,学生能在此类问题引导下大胆思索,打开思维,这也是当今教育所一直倡导的精神。初中物理是一门需要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性、批判性的学科,它强调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教学工作者在选择问题的时候,应该选取“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提问方式单一,无法进行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课堂不仅仅是记载知识的渠道,更是与教师共同探究、学生进行实际体验的场所。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我们应该着重在师生之间的互动、探索中构建一个互赢的良好平台。在物理课堂提问中,我们不应该只是让教师对学生单方面地提出问题,也可以适时地让学生阅读完课本后,自己提出新的问题,帮助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引发学生对物理的有效思考。

3.教师无法掌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精心准备课堂中的问题,无法掌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设置的问题如果太浅显,会使得学生以为物理很好学,激发不起学生的挑战性;如果太高深,会致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云里雾里,丧失对物理这门科目的兴趣,从而无法掌握课本中的物理知识。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该充分地注意到问题的难易程度。

4.一味传授课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在学生的学习中相当关键,拥有好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物理中保持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并学会将物理知识带入到实际生活中去思考、运用。教师在初中就让学生形成这种能力,将有利于学生的一生。教学工作者不应该只是简单地传授教材中的知识,而是要着重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导学生将环境与个人结合,将课本与实际生活联合。

二、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多种形式

初中生有其本身独特的个性,它已经脱离了小学生自制力差、认知能力尚在启蒙阶段的特点,却还未形成高中生自觉、自主的学习能力。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要设计多种活泼、生动、易被初中生接受的提问形式。

1.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与教材结合进行提问

初中物理的课堂提问应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结合,最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把教条式的物理知识带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物理的无处不在,这样其在生活中的渗透就能大大地引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关注,也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一个章节学习后的单元总结复习中,将课本中的例子与生活实际中的例子联系起来,发挥了教育的实质性作用,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

2.进行多种层面的比较式提问

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理解、整合初中物理教材,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可以将不同课程的内容进行一个对比,让学生来比较异同之处,再找出其独特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创新。

3.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争论”

学生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即课堂提问下所引发的争论往往能加深对课堂内容的印象。透过这样的经验看法,我们可以有目的性地设置一些能引发学生争论的问题,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引发对物理知识强烈的思考,澄清一些平时物理学习中的错误思想,从而起到激发兴趣、加深印象的作用。

三、对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发展看法

1.更新教学理念,组织教师培训

随着新课改的推广,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亟待改变。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出有理想、高素质、高能力的个性化人才,而很多任课教师依旧停留在传统教学的层面,在授课的同时生怕自己讲解得不够全面,所以不敢对学生大胆地放手。所以笔者以为,加强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培训也是教师接受知识、开展学习的一种方式。时代在进步,教师也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补充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是改进教学方式的一种有效方法。学校应多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讲座、培训等,帮助教师提高其教学能力,并且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培训方式,帮助教师充实其教育观念,并在教学中亲身实践。教师自身也应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视频等方式,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

2.设置合理的提问,提高课堂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积极锻炼学生思维。我们应从问题的类型、方式、语气、难易度等各个方面来设置提问,通过相应的情境设置,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对课堂提问的要求会更高,需要教师掌握更高超的提问技巧,设置合理化的提问。在设置提问中,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资质来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根据课堂气氛来设置不同风格的问题,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设置不同进度的问题。要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提问技巧非一日可成,它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改进自身教学缺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

总而言之,掌握好初中物理的课堂提问是成功地教学物理的关键,其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物理课堂上的提问,力争通过这一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一)引导实验的趣味性不足

初中物理这门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进行物理实验操作,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在参与实验课程时的心态,没有关注在实验过程,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也未注重对学生实验学习兴趣的激发,没有将物理课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进行趣味化处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进行实验过程,教师一位地给学生演示实验,未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很不利于对学生个性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无法灵活运用物理知识,不利于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传统物理教学方法过时

在传统物理教学中使得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时只关注解题思路的培养,而忽视了应该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使之与现代化要求相符,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和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大多让学生进行基本定义和公式公理的识记,忽视在整体上对知识进行趣味性教导。初三物理教师,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大多采用的是习题演练方式,一味地追求高分数,忽视了对学生解决问题思路的培养,没有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接受物理知识,导致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缺乏学习动力。

二、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物理趣味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实现物理与多媒体结合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逐步进入各个领域,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极大的方便了教师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也大大减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无需在用粉笔在黑板上写板书。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节省了不少课堂时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物理课本中的电路图,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对此,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前将课本内容制作成幻灯片,把讲课内容用视频图像等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供学生观看,提高学生兴趣,将枯燥的物理知识更加形象化。例如在学习《电流和电路》时,教师可以采用五彩缤纷的颜色将每个线路图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特别是在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可以将二者进行鲜明对比,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的掌握二者的异同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实现物理与生活相结合

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讲解时,不可局限于课本知识,需要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增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此活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项目产生浓厚兴趣,其结果一下子就有四十多人报名参加学校无线电测向队。又如无线电工程技术,焊接技术教材都是十分枯燥乏味的,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现物理与实验相结合

由于物理这门课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教学过程,注重采用实验教学,增强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电流的热效应》相关知识的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准备好实验器材,根据书本原理和步骤,将电阻丝和铜导线进行串联,在将小纸片覆盖在电阻丝和铜导线上,之后进行通电,然后让学生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物理现象,在此过程,学生会发现这些小纸片很快就全部点燃了。此时学生可能会因为好奇而提出相关问题,而教师就可以用物理原理进行解释,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不仅增强教学趣味性,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物理知识。

(四)拓宽物理趣味教学内容

篇8

目前国内教育界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定义是将授课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换言之,是指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切入点,将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与物理教学授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研究自然现象的过程逐渐将课堂上的知识真正吸收。同时教育学生用科学而严谨的方式方法去了解世界、探索世界、改造世界,让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反作用于生活并为之服务。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原则主要包括三点:第一,主体性。也就是要求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时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从而改进原来传统教学中由指导教师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由教师进行教学情境设定、引导教学生活化以及必要的技术性指导,使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现象,通过对于自然现象的分析,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吸收和运用。第二,实用性。当前由于全国各地教育教学机构的教学水平不一致,使得国标教材的内容因顾及整体而稍显枯燥和空洞。而实用性原则具体的授课表现形式是指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始终重点关注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使知识不是仅仅应用于考卷,而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应用以及如何自主学习初中物理,从而将知识作用于生活中为生活服务。这就需要教师做到重内容、轻形式,使教学保持其活力和有效性。第三,趣味性。当前课堂教学的普遍问题在于学生对于学习初中物理没有兴趣和动力,单纯作为中考的一项考试科目去学习,教师在授课时最常用的方法也是题海战术,通过刷题保证学生将课上的知识记住。物理学科本身研究性科目的性质也使得课堂教学无趣枯燥,这样恶性循环使得学生对于物理这门学科逐渐带有抵触情绪。因此,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在进行授课教学时通过增加一些能够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或者穿插一些物理学家的名人轶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推广价值

(一)激发学习兴趣。某著名教育学家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他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而这一观点被教育界广泛认可并积极应用于教育教学生活中。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初中物理兴趣缺失,那么即使再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先进的教学设备都不能达到最好的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教学工作者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新提出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同时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更加放松,用一个轻松地心态投人到学习生活中去。在全国各级教学示范基地的真实实践效果也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二)提高学生设计和动手能力。物理作为一门研究性学科,在初中必修阶段时期的教学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在课玫之前,全国的初中物理教学方式都倾向于单一的课堂教学,而且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通常使用题海战术确保学生能够将课堂教学的内容正确反映在中考试卷上,使得教学过程非常枯燥无味,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了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尝试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生活化的教学立足于将课本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通过采取大量教学模型的方式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寓教于乐的实验动手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活跃性,并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行物理学科的学习。

三、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前文简述了初中物理生活化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传统物理教育教学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使得国内的教育教孪工作者坚定了坚持生活化教学的决心。但是如何真正将生活化有效地实施还需要教育界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下面笔者将浅谈初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途径探索。(—)课堂与生活有机结合。要想真正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活用于当前教育教学方式中去,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重视物理对于学生今后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而不仅仅只关注于当前的应试教育上。所以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活化与课本知识的有效结合,将学生H常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或者喜闻乐见的事情与物理课堂穿插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以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探索世界。(二)增加动手实践。在初中阶段,学生天性好动,对于学习的集中力度不高,所以单一枯燥的知识教学很难使学生在课堂上完全集中注意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通过增加学生们的动手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教授电流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自己拼装电路的方法,将课堂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作者:黄灿才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岑溪市水汶华侨中学

篇9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成为了物理学科改革的重要探究课题。在物理课堂上,通过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探究知识,从而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而这刚好契合了新课程改革对于物理教学活动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课堂上一定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努力通过有效的问题情境来提升整个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几点物理课堂上常用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

一、利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学科是一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性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物理科学的支持,让物理教学活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既是物理学科本身发展的要求,又是整个社会发展对物理教学活动所提出的要求。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来进行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透过生活实例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这样,在熟悉的生活实例的刺激下,学生更容易焕发思维的活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到“浮力”的知识时,笔者就让学生回忆一下,为什么把一块小石子投入到河水中,小石子很快就会沉下去,而把一只塑料袋投入到河里,塑料袋就会漂浮在水面上?这时候,很多学生都回答说因为小石子比塑料袋重。这时候,笔者又进一步追问道:“漂浮在河面上的鸭子比小石子重,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呢?为什么成千上万吨的钢铁制轮船可以稳稳地漂浮在海面上而不下沉呢?”就这样,围绕着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和现象,一步步地深入探究,从而让学生对“浮力”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并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逐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不断深化对于课本上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二、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很多物理概念、规律的建立都来源于科学的实验。相对于语言讲授,大多数学生对实验往往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兴趣。之所以学生对物理实验更感兴趣,是因为透过实验所呈现的物理概念、规律等显得更加生动直观,而这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为欠缺的初中生来说可以大大降低他们的思维难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除此以外,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很多都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物理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利用一些小实验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这样,学生在看得清、想得明的情况下,思维活动自然会变得更加活跃,学生会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产生很多新的想法,发现很多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透镜”的有关知识时,就在上课的时候,拿着一个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放大镜,然后对着教室外面的太阳光,再把一根火柴放到地面的一张白纸上。接着,用手拿着放大镜不断地移动来改变火柴与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透过放大镜射出来的光斑达到最小。就这样,过了一会儿,火柴头开始冒烟并很快燃烧了起来。这个实验现象很快就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头脑中立刻会跳出问题“为什么放大镜会让火柴自己燃烧起来?”就这样,在生动有趣的实验刺激下,学生自然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三、利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好奇心是兴趣的起点,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最初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往往都是由好奇心衍生出来的。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通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来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悬念,往往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利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也是教师在物理课堂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记得,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在上课铃声响起以后,教师微笑着走进了课堂,然后在黑板上写上了一个数学计算公式:100+100≠200。面对教师的这一举动,学生纷纷感到很意外,还有的学生忍不住问道:“今天我们不是上物理课吗?怎么改成数学课了?”这时候,只见这位教师微笑着说道:“今天我们上的当然是物理课,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物理问题就是100+100≠200,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物理现象吗?”说到这里,学生的好奇心已经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这时候,教师再宣布今天的课题,原来是《走进分子的世界》。就这样,在教师成功的悬念设计下,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纷纷开始思考“分子”同刚才教师所写的“100+100≠200”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就这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开始主动地翻开课本,希望从中寻找答案。可以说,利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是充分抓住了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这样,在好奇心的刺激之下,学生自然会以更加强烈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而最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会非常理想。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同时,在问题情境下获得的物理知识不再局限于表面文字上的理解,而是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上,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创设形式多样、内容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感染下积极地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在物理学习中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10

一、教学生活化的涵义和意义

在新课改的初中物理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将初中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将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扬,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使教学和生活完美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生活环境作为教学的背景,将所有的物理知识建立在这个大的框架中,形成完整的生活教学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到的不仅是课本上单一的知识,还有相关的生活理论和生活规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巨大的帮助。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将教学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脱离了单纯的课本,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目标,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生活化,使教学内容完整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喜欢上物理课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素材,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将教材灵活运用,实现教学和生活密切结合,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二、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1.创建生活化情景

教学是将学生的感知逐渐融入教程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体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创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场景会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探索物理世界,给初中生一个更广泛的学习空间。根据教学生活化场景可以唤起学生的主观感情认识,便于学生的记忆,容易帮助学生理解较为单调的教材知识。例如教师在进行声音的音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各种物体的声音进行对比,对学生分析笛子的音色和箫的音色的不同,将两者不同的音色引入教学情景中,使学生由生活常识了解声音的音色。

现在初中生的思维比较简单,对课本的平面知识的理解较差,只有将全部的外界环境和教学结合起来,对大脑的视觉皮层进行刺激才能真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将全部的知识转换到场景中才能引起学生的感情投入,加深学生对物理的理解和认识。

2.开展课外活动

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生活中的物理”活动,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物理和生活之间的关联,还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解析。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外活动中帮助学生了解物理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开放性,逐渐满足学生对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力求教学的简单开放,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在这些课外活动中了解自己需要的相关知识,对所有的知识进行整理,实现参与-解决-感受三个过程的紧密结合。

3.因地制宜实行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是教学中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在实验中了解相关的知识细节,拉近物理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要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利用相关的器材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质都可以作为研究中的实验资源,将这些实验资源在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利用相关的实验器材突破一定的限制,例如矿泉水瓶、贴片、废旧电线等,采用借代、夸大等创新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因地制宜实行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加深印象,突破全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带领学生了解多样的物理世界。

4.积极探索进行教学

物理课堂是我们教学的重要场地,在这个空间中,教师可以将无限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实现教学目标。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进行探索,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对学生进行教学。积极进行教学探索,将教学从物理课堂转化成生活化的学习,实现开放性教学目标,这样才能真正构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气氛。初中生的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在这有限的时间将教学效果最大化是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探索,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和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借助生活中的物理因素,将学生的感知作为教学的源泉,这样才能将主动教学逐渐引领到自主教学中。

5.灵活运用相关知识

灵活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将所有的物理知识灵活运用,动手进行操作,在集体中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将全部的物理知识熟练地进行迁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灌输相关的生活知识,将物理教学中的生活来源向学生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