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4 16:31: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字与信息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由于家庭因素使大学生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案例分析:小张自言从小属于“被管大的一代”,上中学时,爸爸妈妈什么都不让她干,早上来不及吃饭,妈妈就把早餐送到学校去。到上大学后她慌神了,每天不知道该干什么,还觉得时间不够用。她开始头痛,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成了心理障碍队伍中的一员。
矫正对策:刚入学的大学生要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转变期,应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在学习、生活和与人交往中,学会开朗、乐观、大度,要充满自信,自觉不自觉地多与老师、同学交往。逐步增强独立生活、合作学习能力。
(二)由于自身因素在紧张学习竞争压力下产生过重心理负担
案例分析:我校一名新生在中学是老师宠爱、同学羡慕的学习尖子,他经过高考拼杀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到大学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升入大学后不久,在一次新生摸底考试中尽然未能及格,自信心顿然坍塌,从此心事重重。
矫正对策:由于个人早期生活背景、阅历及成长道路的不同,大学生在生理发育、文化素养、智力、气质、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异。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一些曾在中学只会埋头学习的大学生,看到别的同学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能写会画,有的能说会道,发现自己不如别人,经常处在自责的叹息之中。这种自卑心理一经形成,便会发展到不敢表现自己的能力。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教育他们正视现实,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胜利,今后的路还很长。从一进校门起,新的竞争又宣告开始,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因此入校后短暂的兴奋之后就应当及时冷静、认真地分析利弊,正确认识自我,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
(三)由于不适应新环境大学生理想、目标落空造成内心困惑
础较好,是有一定能力和特长的大学生,往往把期望值定得较高。进大学后进入大学后,很快觉着大学没什么意思。不但没有很好实现任务目标,还暴露了诸多的弱点。当他们感到自我设计的蓝图难以实现时,便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矫正对策:很多新大学生由于其涉世不深、认识问题偏颇和缺少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活学习很被动,结果学习失去了中学时的动力,又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社会市侩、阴暗的一面,习惯于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在现实面前感觉到困惑。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对某些有竞争性的活动,便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产生自卑的倾向。因此大学生应该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平时要从学好专业课,提高专业技能,培养高尚道德情操,锻炼组织社交能力,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去努力。
二、大学生自我矫治策略
(一)认识自卑心理的危害,学会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
从心理学分析,自卑实际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只是这种“防御”是消极的。一个人的自卑心理形成后,对自己的能力评价很低,不敢大胆主动地去与别人交往。渐渐地会从疏远别人、自我孤独发展到自我封闭,与周围的人形成一道无形的高墙;这种情况又会使别人对你形成不良的看法,更为远离和回避你,从而反过来进一步加深自己的自卑心理。
(二)学会正确归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
大学生遇到失败和挫折后要能够正确分析主、客观原因。虽然有时失败、挫折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和不可改变、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但有很多时候是由于自己设定的期望值不当DD很可能是过高造成的。适当的调整期望值,循序渐进。每一次成功会带来喜悦、信心,经过不断实现目标,不断增强自信,自卑心理就能得到逐步克服。
(三)塑造良好性格,积极增加心理暗示
人的自卑心理有时是来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自我暗示,自卑心理较强的学生多数伴随有性格内向、胆小、多疑、处事谨慎,这就需要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可以使自己在面临困难时增加夺取胜利的信心。大学生应该加强锻炼,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增加积极性心理暗示,将不利的性格特点转化为有利的特点,以增强心理优势。
(四)明确奋斗目标,执著追求,摆脱自卑心理的束缚
一个有远大目标和理想、生活充实的人决不会自卑。大学生要树雄心,立壮志,正确认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优势获取成功,以成功战胜自卑。一要正确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更要认识自己的长处,不能因为自己某方面存在的不足否定自己,放弃理想追求;二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这样就会不断增强他们自身的能力和自信,最终摆脱自卑心理的束缚,走出自卑的阴影和误区,健康地参与学习和社会生活。
一、中职病理学教学进行数字化设计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的病理学教学面临多元复杂的医疗环境,如何培育学生具备创造性思考能力以解决病患的健康问题,应为病理学教育的重点。传统的口授课程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变迁的需求。课程改革是时代所需,而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不仅是教材、教学方法的改变或科目的调整,也须彻底改变教师的角色,从传统讲授者角色,转变为促进者及引导者。如果学校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日后面对病理的熟悉度,降低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几率,补足现今实习课程的不足,并利用网络不受时间与距离限制的特性,在网络学习环境中进行重复学习、测验,课后练习,同时通过和同学或老师进行学习上的互动,将对学生学习具有引导与互动的功能;或是利用各种影音设备充实教学内容,通过观赏影片等多元化教材,增加学生对抽象概念的了解,发挥数字化教学的优势,提供更具学习吸引力的学习渠道,相信可以大幅提升学生的素质。鉴于建构多媒体学习环境的数字学园为未来教学发展计划之重点目标,病理学科需要大力推动数字教学工作。第一目标为建构数字教学资源,包含多媒体数字教学资料库设置以及建立登录管理系统。多媒体数字教学资料库可提供丰富的影音信息教学资料,协助教师编制数字教学教案,并配合先前已架设完成的“随选视讯系统”,提供丰富的影音多元化教学,满足教师研究与教学需求。
二、进行数字化教学设计,提升中职病理学教学水平的措施
(1)建构多媒体影音教材资料库。根据病理学课程的教育目标与配合教学需求,学校需要增购相关的互动教学光碟、影片、参考书籍、实践模拟系统等相关教材。资料库的内容需存放于学校数字教学专属网站中,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这些资料库内的相关教材列入课程内容中,引导学生由本校网站首页内点选进入,自行于网站上读取相关内容,操作方式简单易懂。这种影音教学方式可以改善以往传统板书的口授方式,提升学习的兴趣。外加配合搭设的视讯随选功能(video on demand, VOD),学生可自行控制播放速度,并在过同时间及地点不断重复观看教材,作为补课、课后复习及自我测验的用,促进学生自我学习的动机。增购的互动教学光碟则可以3D/VR的学习环境呈现,与真实环境相仿的学习环境可帮助学生更能熟悉实际情况,补足现今学生抽象思考较不足的特质,协助学生将概念具体化,增加学习效果,内含的情境模拟测验则可帮助学生更切合实际的学习,网上讨论区与留言版的设计更可即时了解学习成效。
(2)设计登录管理系统。教学品质上的最大突破为采用登录管理系统。学校的病理学评估实验课程、基本实验课程与内外科实验课程均需于示范病房内练习及考试,学期中每项实验课程各计应有约三百人次的练习需求与一学期至少需举行一次的技术考试教学负荷。以往对于练习时间的安排与考试耗费许多人力,学生实际练习的时间也因此受限,而通过登录管理系统的设计,将可有效协助修正传统耗时耗力的技术考试方式,并能提升使用实验课的效率,实际帮助学生弹性运用练习的时间,增加练习技术的机会。
(3)病理课程教师的数字教学能力培训。鉴于电脑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积极辅导角色,因此教师在数字教学的专业能力也更为重要。教师不仅利用数字方式教学,提升授课成效,并作为学生的角色模范,培育出学生的信息素养。促使学生能有效发现自己信息的需求、寻找信息、判断、和呈现信息,以及使用信息的能力,利用网络资料库内容丰富的优势,进行相关知识信息检索,跟随上医疗界的更新与进步,而不被时代淘汰。为突破传统课室教学的限制,以及利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实境,借此提升学生对于抽象事物的了解及增加判断能力,因此培育教师数字教学能力十分重要。计划包含数字网络教案设计训练课程、数字教学种子教师培育以及数字教学成果观摩活动。数字网络教案设计训练课程教导教师编辑数字教案的原则与技巧。数字教学种子教师将会接受多媒体教案制作的高级课程,熟悉多媒体网络教案编辑功能以及各项数字教学设备的操作步骤,能带头示范,并为其他教师制作互动式网络教材提供咨询,协助同事学习及应用数字教学,降低对准备数字教学的不适应,带动数字教学的风气,落实视听课程的执行。数字教学成果观摩活动则可提供教师间彼此观摩的机会。培训计划应与教师学期教学评值结合,实际了解数字教学绩效与学生反应,作为改善教学依据,以提供配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数字教学课程。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时代改变了教育理念与思想,也改善了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信息资源的飞速发展,丰富了我们教育教学资源,所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教学已逐渐深入了教学过程,成为的重要辅助手段,同时也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前提。把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到教学中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也是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能力的集中表现。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与应用的最终宗旨是优化教学,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概述
新课程理念需要高质量教育资源来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什么是教学资源?概括起来讲,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是指教材、课例、课件、视频、图片等,还可以包括信息技术、教具、教师资源、基础设施等内容。而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按信息的呈现方式划分,数字化教学资源可分为数字化投影、多媒体课件、数字化音频和视频、数字化网上教学资源、数据分析软件、数字化实验数据采集及分析软件、仿真实验模拟软件、图像图形处理软件等。
二、数字化高中物理教学与传统高中物理教学的对比
在过去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是绝对的,教师把学生当做灌输的对象和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和掌握老师课堂上所讲的概念和公式,在课后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训练,使学生可以应对高考。这种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启发,重习题训练、轻方法渗透,评价时重分数高低、轻能力考核,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与新时代的教育理念相违背,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培养。
随着现代教育的需要,以创新素质的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的主流,为了顺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数字化教W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应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投影、课件、音频和视频、网上教学资源和支持教学过程开展的数据分析软件、数字化实验数据采集及分析软件、仿真实验模拟软件、图像图形处理软件等功能,制作各种的小课件、设计出各种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保持学习的激情,这样可以避免传统的、单一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比较良好的问题情景中运用新知去解决问题,应用的活,迁移的快,提高课堂实用效果。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与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活动的对接
(一)数字化高中物理教学与物理实验的对接
数字化实验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平台,它可以将传感器和计算机组成多功能的测量系统,还能够与传统的仪器结合起来进行实验,通过传感器传感器多通道的快速、高精度地实时采集数据,通过接口与计算机连接,使计算机完成数据的采集、计算、分析并展示真实的实验结果。从而实现了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把音频、视频、图像等信息生成为数字编码,把力、热、光、电、声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用于传输与分析处理的过程。它可以将物理现象和规律通过特定的手段以图像和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数据的处理上更加严谨规范。以真实实验为载体,实现了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整合,使得物理实验延续传统的同时并超越传统。
物理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最有效的方式,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最好的载体,也是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途径。由于实验仪器的限制,直接影响实验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而数字化实验系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实验探究平台,这可以使教师和学生从繁琐的数据读取记录,数据处理和图线描绘中解脱出来,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足够的时间对物理现象进行全方面的探究。数字化实验是传统实验的拓展和延伸,并实现了与传统实验的完美对接,从而能够服务于物理学科的教学和适应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发挥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资源精编教案、制作课件
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是一节好课成功的关键。以前的物理教案无非是学生预习、课堂讲解、课堂示例、课后巩固,使得课堂平淡乏味,但网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最新的科技资料可以运用到课堂上,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了解物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网上优秀教师的教案课例也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为优化教案、教学提供了依据。
在现代化教育实施的环境下,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已成为主流,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网上备课和教研都为我们更好的交流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同时,数字化教学资源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教学片段,下载现成的课件,选择合适部分应用到备课中来,为精编教案、制作课件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四、结束语
所以,我认为在物理教学中数字化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而且做到了物理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也为我们中学物理教学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后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化资源,如何驾驭新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这个手段更好达到教学目标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总结。
作者简介:张欣,女,民族:汉,籍贯:皖,职称:二级教师,学历:全日制本科,单位: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八中学。
参考文献:
电子备课,有些学校也叫无纸化备课。目前,在各个学校实行的电子备课形式多种多样,各有侧重,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1.数字化教案
所谓数字化教案,就是将原来写在纸上的教案输入电脑,一般以Word文件格式保存。这种电子备课,基本是将传统的教案数字化。一些文字输入基本功较好、Word编辑技术较强的教师,喜欢采用这种备课方式。当学校要检查教案时,教师再把文本打印出来,替代传统教案交教务部门检查或通过网络在网上检查。
2.课件形式教案
所谓课件形式教案,就是通过教师个人或群体的合作,把一些比较适合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制成PowerPoint、Earthward、Flash或网络形式的课件。每一节教学内容就是一个课件,课件中包括教学设计过程、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等。这种备课方式深受计算机和网络综合应用水平较高的教师的喜爱。
3.资源库式备课
这种备课方式是一种依托校园网平台的新型备课方式,充分体现资源的共享性。学校或教师先把各种教学资源放在备课系统中,教师可以自由调用,每一位教师的备课,也可上传到备课系统中实现资源共享。这种备课形式,在确保资源共享的同时,教师还可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特点,形成个性化备课方式,使教学设计更完善。
二、聋校电子备课的利弊
电子备课,由于依托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具有传统备课方式无法替代的优势和价值。可以充分把抽象和直观的图像及影视文件展示给学生,一定程度地弥补聋校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丰富聋校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聋校电子备课较传统备课方式,主要有如下优势。
1.可以提高备课效率
采用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师用在书写、绘图和查找资料等手工操作方面的时间很多,备课占用教师太多的宝贵时间,减少了教师真正上课的时间。电子备课则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老师从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到思考课堂教学设计和上课准备中。当然,这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同时,电子备课特有的修改和编辑功能,更有利于教学设计的完善。
2.可以提高备课质量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特有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搜集功能,使得教师在备课时除了教材和教参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发现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参考方案,这些信息和资料,开阔了教师的眼界,拓宽了教师上课的思路,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和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
3.备课方式更加灵活
传统的备课就是老师写教案,方式单一。有时教师工作一忙,往往为了完成备课任务而抄“老脚本”。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选用多种备课方式,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4.便于教案的动态管理与完善
传统的纸质教案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系统,教师一般要到第二或第三年再教学相同内容时才拿出来参考。而教师在平时接收的很多相关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很难及时收藏到原来的教案中。而电子备课系统,可以随时放在电脑中,平时在网络和报刊中看到的相关资料、课件等,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拷贝和输入保存到相应的教学单元中,只要平时善于做有心人,电子备课系统就会是一个不断更新、完善和升级的动态系统,经过多年的积累后,就是一个十分完善的个人教学资源库。
所以,对电子备课,学校的管理指导思想应是“宜导不宜禁”,通过管理,引导教师扬长避短,在提高备课效率的同时,不断提高备课质量。
三、聋校电子备课的开展
要使电子备课在教学实施中真正发挥其独到的优势,学校的教学管理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同时,加强对教师进行相应的教育和技术培训,确保这一信息化教学成果成为推动新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抓手。
1.加强对电子备课管理
学校对传统的纸质备课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有些可以借鉴到对教师的电子备课管理中,例如,定期检查制度、集体备课制订、教案评比制度等。同时,针对电子备课的独特性,还要强化对教师备课的过程性管理,采用电子备课后,备课也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包括教材的阅读、教学参考资料的消化、教案的形成和课前的准备工作。为了防止从网上下载教案后修改,学校要提供一个相对统一的备课模板。对第二年重上的内容,要更加重视教案的设计与修改,虽然电子备课花在“写”上的时间少了,但备课的任务和要求没有减少。
2.加强对教师备课态度教育
备课,准备上课之意,每一次上课前,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备课。而备课的全部含义,绝对不是写一个教案,而是教学设计和上课的准备。所以,学校在平时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教育每一位老师认真备课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提高教师对备课重要性和内涵的认识,使教师认识到,不管采用何种备课方法,认真备课、精心备课、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才是关键和根本。对备课的重要性认识到位与否,比采用何种备课方式重要得多。
3.加强对教师技术培训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6.007
本文著录格式:[1]敬国东.基于在线编辑技术的网络教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2013,34(6):23-24
0 引言
网络教案是网络教学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料,是教师开展网络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在网上学习的教程。本系统的教案管理系统不但实现了其他类似系统的教案管理功能,而且利用在线编辑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在线多媒体网络教案开发平台,这是本系统对现有网络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改进之处,也是本系统的一大特点和创新。
1 数据设计
本系统中用到了一个课程信息表(course)、教师授课信息表(teachercourse)和教案表(jiaoan)。从前两个表中可以找出教师教学的课程信息以供教师选择,教案表则用于存取选中课程的教案文件名称。
2 关键程序
本系统中使用的程序较多,而且在程序中使用到了在线编辑技术,因此程序的难度也比较大。系统先通过一个jiaoan.asp程序引入本模块,然后使用leftmenu.asp在左部显示目录树,使用janedit.asp在右部显示教案编辑器。而教案编辑器的的各个按钮则用多个子程序来实现,这些子程序有的单独以asp文件保存,有的则统一以函数的形式保存在edit.js文件中,在janedit.asp中只需导入该文件便可调用这些函数。在edit.js文件中广泛地应用了在线编辑技术,能实现编辑器中的大部分文本格式按钮的功能。而对于有的按钮则在调用edit.js中的函数之后还要进入下步调用另外的asp文件才能实现功能。下面就将编辑器中一些重要按钮的实现过程及相关的关键代码作更进一步的论述。
(1)格式编辑按钮:这类按钮用于设置教案文本的格式,主要包括剪切、复制、粘贴、删除、撤销、重作、增加缩进、减少缩进、数字编号、无数字编号、样式、字体、大小、向左对齐、中间对齐、向左对齐、黑体、斜体、下划线、上标、下标、全选等按钮。这类按钮的实现只需用不同的参数调用edit.js文件中的Format()函数就行了,Format()函数的代码如下:
function Format(com,para)
{if (buttMode)
{content.focus();
content.document.execCommand(com,true,para);
}
return;
}
(2)多媒体按钮:这类按按钮主要用于向网络教案中加入多媒体元件,主要包括图片、音频、视频按钮。这些按钮的实现比较复杂,先要通过按钮的onClick事件调用edit.js中相应的函数,再通过该函数调用相应的asp程序来上传多媒体文件并将多媒体文件插入到网络教案中。下面就以视频文件的插入为例说明多媒体按钮实现过程。
要在网络教案中插入视频文件,先要通过视频按钮的 onClick事件调用edit.js文件中的InsertVid()函数,该函数的代码如下:
function InsertVid()
{if (buttMode)
{content.focus();
var ImagePageWidth="370";
var ImagePageHeight="330";
var popleft=((document.body.clientWidth - ImagePageWidth) / 2)
+window.screenLeft;
var poptop=(((document.body.clientHeight -ImagePageHeight) / 2))
+window.screenTop-40;
window.open("upload_formsp.asp?janid="+form1.janid.value+"&coucode="
+form1.coucode.value,"NewWindow","scrollbars=yes,width="
+ ImagePageWidth + ",height=" + ImagePageHeight + ",left="
+ popleft + ",top=" + poptop);
}
return;
}
3 系统实现
教案管理系统的界面如图1所示:
在上图中,左边是课程名称及其章节动态目录树,右边是网络教案在线编辑界面。教师先在左上部选择课程名称,系统会根据教师选择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所选课程的章节并在左下部动态地生成该课程的章节目录树。点击目录树上的目录会弹出一个快捷菜单,通过快捷菜单可以选择教案管理的具体操作,包括添加目录、删除目录、编辑教案和删除教案四种操作。如果选择了编辑教案便会在右部出现教案编辑界面。在右部的教案编辑界面中,中间显示出所选章节的教案内容(如该章节还没有教案则为空白页面),教师可以在这里输入或修改教案内容;下边是窗口转换按钮,可以使中间的显示窗中在代码方式、编辑方式和预览方式之间转换,为教师提供了多种教案编辑方式;上边是教案编辑器的功能按钮,全部的按钮及各自功能如下图2所示: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功能按钮对教案进行编辑排版,并可以在教案中插入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从而编辑出美观实用的多媒体网络教案。教师在线编辑完网络教案后学生便可对这些教案进行在线学习了,学习的界面与教师界面类似,只是没有各个编辑按钮,无法破坏教案内容。
4 结束语
网络教案是网络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编辑与管理网络教案是网络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利用本文所介绍的网络教案管理系统,不仅可以轻松地在线编辑网络教案,而且能自主完成网络教案的上传,并可以目录树的方式实现对网络教案的集中管理,既减轻了网络教案的制作与管理难度,又提高网络教案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咸伟,徐晓东,赵学孔,张宏珊等. 开源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与选择[J].电化教育研究, 2013(02).
[2]王晓英. 网络备课与教案编写[J].辽宁教育,2011(12)
(1)高效率
(2)便交流
(3)多媒体
2.电子教案的制作原则
(1)突出重点原则
(2)逐步引入原则
(3)简洁实用原则
3.电子教案的制作过程
(1)制作教案演示稿
(2)输入幻灯片的备注
(3)将演示文稿发送到Word中进行编辑
所谓电子教案,是将传统教案中的内容转换成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信息格式后存储子记录介质(如磁盘、磁带、光盘等)中的一种形态。因此电子教案的制作过程,不是通过普通的纸和笔,而是将教案内容经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入,利用适当的工具软件编辑存储而成的,其最终的形式是计算机能读取的文件。
二、电子教案的主要特点
1.高效率
有经验的教师都要经常修改和订正教案,特别是在新的一轮课开始,更要对原有教案仔细推敲,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案的部分内容加以调整,甚至重写教案。因此,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可能会有很多内容相近的教案。
而电子教案,对于内容的插入、删除、复制和改写非常方便,尤其是对文字块的编辑操作。对占有资料较多的教师来说,更是提供了方便。原本要几个小时来准备的教案,只要几分钟便可完成了,从而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真正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2.方便交流
磁盘、光盘与纸张相比,存贮信息的容量要大得多。一张1.44 MB、
3.5英寸大小的软磁盘可存储汉字(纯文本)大约75万字,相当于500页的16开书籍的文本内容,光盘就更大了。
因此,在进行教学研讨或学术交流时,携带存储于磁盘上的电子教案,显然要比携带纸张幻灯胶片形式的资料更方便,而且可以在与会者需要时,方便地进行拷贝,大大方便了教师间的交流学习。
3.多媒体
一般的教案或板书,主要通过一维方式,依靠语言、文字、数据来表示、传递和处理信息,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电子教案由于可以借助一些使用方便的软件工具,很容易编辑制作出具有专业水平的动画图形、图像,并且可以配上语言和音乐,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形式,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自然思维习惯,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突破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电子教案的制作原则
1.突出重点原则
电子教案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文字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文字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以暗色为主。对于文字内容中关键性的标题、结论、总结等,要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加以区别。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重点内容处可选择舒缓、节奏较慢的音乐,以增强感染力。
2.逐步引入原则
对于一屏文字资料,应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引入时,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也可伴有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于较复杂的图形,如果一下子显示全貌,会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也不便于教师讲解。应随着教师的讲解,分步显示图形,直到最后显示出全图,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循序渐进。
3.简洁实用原则
名词解释、数据资料、图表等文字资料,可采用交互形式提供,阅读完后自行消失。对于动画和视频图像,应具有重复演示功能,学生可能一次没看清时,可重复播放,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进行控制操作。
四、电子教案的制作过程
1.制作教案演示文稿
运行PowerPoint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在“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的“常用”选项卡中,选择“空白文稿”选项。当“新幻灯片”对话框出现时,为文稿中的幻灯片选择一种适当的教案版式,并单击“确定”按钮,按课程设置将相关内容输入到每一张幻灯片中,便可获得该课程的演示文稿。 .
2.输入幻灯片的备注
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需要通过投影机,显示其内容。因此,这种演示文稿还不为真正的电子教案,要制作真正的电子教案,必须加入一些注释内容,如重点提示、教学方式和时间安排等,供讲解时参考。这些内容可输入PowerPoint备注页视图的“演讲者备注”中。
具体做法是:在PowerPoint中显示要输入备注的幻灯片,“视图”
菜单选择“备注页”,输入注释内容,然后更换幻灯片,继续输入相应的注释内容。
3.将演示文稿发送到Word中进行编辑
由于PowerPoint的备注功能不能进行字、段落等格式设置,因此,如果想将演示文稿及其备注打印出来,可将其发送到Word中进行编辑。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自教育部在2003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以来,精品课程建设迄今已走过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精品课程建设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如今,各高校对精品课程的建设已形成了共识,就是建设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线性代数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既是数学在其他学科应用的必需基础课程,又是提高学生数学修养的核心课程。我校的线性代数课程2005年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2009年又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创了一条以数字化资源平台为基础的精品课程建设特色之路。
1线性代数数字化资源简介
我校自1998年开始就由方文波教授组织牵头进行线性代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发建设,在十多年的时间,课题组采用边研究、边实践的方式进行线性代数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先后攻克多个技术难关,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数字化资源系统,满足了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我们所开发的数字化资源系统中,一共包括六个子系统,分别是线性代数演算系统(简称演算系统)、线性代数求解模型(简称求解模型)、线性代数学习模型(简称学习模型)、线性代数智能在线测试系统(简称测试系统)、线性代数在线实验系统(简称实验系统)以及线性代数智能电子教案(简称智能教案)。在整个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中,各子系统功能相互独立又具有一定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演算系统是专门为教学而设计,其输入输出界面与教师写黑板的格式完全一致,操作简单、界面直观;而在线测试系统不需题库支撑,能随机生成试题和完整的解答过程,同时能自动评卷并记录学生成绩,易于学生自主学习;在实验系统中,我们设计了丰富的实验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到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通过这些内容,我们把线性代数中的抽象理论通过大量的几何直观来解释,便于学生理解,同时系统也支持实验情景自主创设、自主探究,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智能教案则是把演算系统、求解模型、学习模型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教案具有强大的智能计算功能,便于教师教学;求解模型和学习模型则分别是为教师和学生开发的两个系统,前者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及教学质量,后者则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近年来,为了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我们将上述的六大资源系统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开发了线性代数智能教学平台,突破了在线性代数教学中有效使用信息技术的难点,营造了一种适应信息时代学习特征的教学环境。
2 线性代数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情况
2.1教学内容的设计
线性代数是工科数学的三门主要基础课程之一,由于开设时间较短,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授课方式及方法仍处在不断探索、调整、完善的过程中。目前,大多数理工类大学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主要包括行列式、矩阵、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以及二次型等六块,不同的只是教授的先后次序。但近年来,专家们越来越倾向于将空间解析几何的内容揉进线性代数课程中,采用代数与几何相结合的方法来讲授线性代数课程。这主要基于两个事实:一是国外先进的线性代数教材都比较注重代数与几何的联系;二是代数与几何本身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考虑到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内容的这些变革趋势,同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40学时),在不增加教学学时的情况下,我们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教学平台对代数与几何的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我们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此来体现代数与几何的结合。
2.1.1行列式与几何的关系
事实上,在行列式中,二阶行式的绝对值可以看作是其列向量所构成的平行四边的面积;三阶行列式的绝对值可看作是其列向量所构成的平行六面体的体积。基于这个结论,在智能教学平台的测试及实验系统中,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案例:使用二阶行列式判别平面向量是否平行以及计算平面多边形的面积,使用三阶行列式判别空间向量是否共面以及计算四面体和四棱截锥体的体积。
2.1.2矩阵与几何图形的关系
矩阵方法是线性代数的重要方法,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图形的处理就是用矩阵方法进行处理。在智能教学平台中,为了让学生对矩阵有直观的认识,我们介绍了如何使用矩阵来表示平行四边形以及平行六面体。
2.1.3方程组理论与几何的关系
方程组是线性代数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线性代数课程中,对于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通常都是采用代数的方法来进行的,几乎没有涉及几何的内容。解析几何在讨论平面、直线间的位置关系时,也只是用几何的方法进行讨论,没有用到方程组理论。而实际上,三元线性方程组解的结论我们是可以通过平面的位置关系来解释的,而平面的位置关系也可以通过三元线性方程组解的结论来表达。所以在智能教学平台的测试及实验系统中,我们增加了这方面的案例,帮助学生通过几何的方式来理解方程组解的理论。
2.1.4初等矩阵与线性变换的关系
在代数中,初等矩阵具有重要的作用,代数学中的很多重要结论可以由初等矩阵的性质得出。与此类似,在几何中初等矩阵也有重要的应用。事实上,代数中三种初等矩阵分别对应几何学中的三种基本变换:对称变换、伸缩变换、错切变换。于是代数中很多抽象的结论,在几何中就有生动的应用。所以在智能教学平台中,我们也增加了不少这方面的案例。
2.2师资队伍建设与师德、教风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师资素质的提高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在我校线性代数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我们制定了明确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引进高水平、高学历青年教师的同时鼓励团队成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经过几年的队伍建设,我校线性代数教学团队人员的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已趋于合理。目前团队的所有人员均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在读博士5人;成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人、中级职称5人、平均高校教龄10年以上,教学经验丰富。几年来,团队中的教师有多人获得湖北省及学校的教学优秀奖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奖。
加强师德建设和教风建设,形成良好的教师风范,培养一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教学和科研水平高的一流师资队伍。自2000年以来,团队成员共完成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教研项目4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0多篇,主编或参编国家级和科学出版社“十一五”规划教材各一本。
2.3线性代数课程立体化教材的建设
立体化教材的概念在国内已提了很多年,很多教材都号称是立体化教材,其实只是“纸质主教材+教学辅导书+电子教案”。在这种立体化教材中缺少了很主要的一个内容――教学网站,我们认为立体化教材的一个主要标志应该是与主教材配套的教学网站。所以在教材改革工作刚开始时,我们就把主教材、数字化资源和教学网站统一打包进行一体化设计,但是整个建设过程我们还是本着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的原则来进行。在课程建设初期,纸质教材我们选用的是国家级获奖教材,同济大学主编的《线性代数》,保持了教材的先进性和连续性;同时我们也精选1-2主题,设计部分几何命题和应用案例放在数字化资源和教学网站上面,以体现我们的教改思想。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完全体现我们教改思想的线性代数数字化资源和教学网站已基本建设完毕,主教材《线性代数及其应用》几经修改也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已在武汉纺织大学正式使用。同时辅助教材《线性代数及其应用智能电子教案》也一同在高教出版社出版。
2.4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改革
智能教学平台的使用改善了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交流答疑和课程考核等四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现状,在六年多的实践应用和上百所高校的推广中,形成了线性代数“四结合”的教学新模式: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启发式教学与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结合;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结合以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此新模式包括CSL课堂教学模式、ISIG学习模式、SSF评价模式。
CSL是Calculus System(演算系统)、Solving Model(求解模型)、Learning Model(学习模型)的缩写。所谓CSL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时通过智能电子教案把数字化资源中的演算系统、求解模型、学习模型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教学过程板书的电子化,学生学习行为的主动化,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果。ISIG是Interest(兴趣)、Support(支持)、Incentive(激励)和Guide(引导)的缩写。所谓ISIG学习模式则是指通过数字化资源中的实验、测试以及交流答疑系统给学生提供一个有趣、生动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应用能力。所谓SSF是Test System(测试系统)、Experiment System(实验系统)、Final Exams(期末考试)的缩写。而SSF评价模式则是通过把测试系统和实验系统中的成绩按总评成绩=测试系统平均成绩w1+实验系统平均成绩w2+期末考试成绩w3的方式记入总评成绩,通过不同的权值可得不同的评价模式以适应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考试要求,实现了评价与学习过程的完美结合。
3线性代数精品课程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果
自精品课程建设以来,我们先后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四套智能电子教案:《线性代数演算系统》(同济三版)、《线性代数(第二版)智能电子教案》(经管类)、《高等代数智能电子教案》(北大三版)和《线性代数电子教案》(同济五版)。2009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同年教研成果《高等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实践》经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2010年的教研成果《线性代数智能教学平台(网络软件)》经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2009年教学成果“基于智能教学平台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武汉科技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2013年,教学成果“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线性代数数字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获湖北省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武汉科技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
4结语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课程的建设中,我们将始终如一的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学校数字校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构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打造畅通、快捷、安全的运行环境。综合管理平台解决了各系统间互不相通的问题,结合“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让用户只需登录一次,即可实现校务办公的畅通。目前,我校的重要通知都是通过数字校园平台发送的,快捷、准确、及时。同时,还能通过数字校园平台实现任务布置、材料上交,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招生管理平台由家长直接填充学生信息,班主任审核,减少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教师成长档案袋则记录了教师的全部信息,可让人事部门快速、便捷地筛选和提取教师信息。
2.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提高教师的使用水平和教学效益。学校按照任务驱动、培训带动、活动促动、机制拉动等办法,促进课堂教学数字化,鼓励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资源上传到数字校园资源库中,形成资源并共享。教学主任及时对教案进行评议推优,奖励优秀教案,促进教学设计的改进。针对每次的月考、期中考试等,利用数字校园成绩分析系统智能地进行分析处理,显示各班、各年级成绩,以及标准差、柱状图等科学分析数据。
1.引言
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与高等数学、概率论与随机过程等前续课程关系紧密,同时对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后续专业课程有重要影响。知识点丰富,理论性强,对数学知识要求高是本课程的特点,教师觉得难教,学生感到难学,这是师生常常面临的困惑。为提高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在通信方面的综合素养,着重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尝试。
2.备学生、备课堂、备教法
2.1 写教案、写学案
在备课中,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准备教学内容,写好教案。教案要侧重于如何针对学情准备教学内容,用什么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前要琢磨课堂中对不同的问题如何进行设问引思、启发。除写好教案,还要组织好学案。站在学生的角度,协助学生写学案,引导学生写学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 与学生思维接口
在教学中,为让学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多的知识,要注意与学生的思维接口。用通信的术语来讲,就是“接口匹配”,这样传输的能量最大,才能达到“最佳接收”。与学生思维接口,就是换位思考,体会学生的困惑。备课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既要考虑教师如何“教”,也要考虑学生如何“学”,而且是依据学生如何“学”来设计教师如何“教”。
3.改革教学内容
3.1 精心选择授课内容
通信原理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目前数字通信系统凭着其性能的绝对优势正逐渐取代模拟通信系统,如手机早已全部数字化。在这种形势下,以数字通信为重点,精心选择讲课内容,牢固掌握数字通信的原理及工作方式。尤其通信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的原理及相互关系,使学生具有深入研究和掌握现代高新通信技术与理论分析的能力。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适当增加一些先进的通信技术内容,如目前较热门技术有WCDMA、OFDM[1]等技术,使学生对它们有初步了解,为新技术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3.2精心提炼授课内容
精心提炼的关键是如何体现讲课内容的“少而精”来提高上课效率,其前提当然是精选讲课内容,充分地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传授更多有用的知识。例如,将第六章“正弦载波数字系统”中的第2、3、4节进行有机组合,用比较的形式,从三种数字调制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与波形、三种数字调制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方法、功率谱密度及抗噪声性能等方面对ASK信号、FSK信号和PSK信号进行阐述。一方面提炼了所讲的知识内容,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了三种数字调制信号的特点及区别。当然,有了精选的内容,还必须有精炼的语言来配合。因此,每堂课都应精心设计,包括布置的作业也得精心选择。
4.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1 善于比喻引证
通信原理课程涉及众多的数学公式、概念,如果就事论事进行讲解,学生不爱听,理解起来很困难。结合物理意义、应用背景进行比喻引证,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讲述出来,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例如,讲述通信方式时,把单工比喻成单行道,半双工比喻成独木桥,全双工比喻成新干线。讲述调制解调的概念时,把基带信号比喻成货物,高频载波比喻成火车,“调制发射传播调制解调”就是“装货出站运行进站卸货”。用心琢磨教学方法,善用比喻和引证,可以在调节课堂气氛的同时,将深奥的知识浅显地讲授,让学生在笑声中不经意地掌握枯燥的内容。
4.2 多维立体教学
“黑板+ 粉笔”的单一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多媒体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优化教学手段,使用“黑板+ 多媒体+ 网络”的教学模式,在图、文、声、像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直观感受,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的信息。多维立体教学,就是“灵活使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方法展现抽象的知识点” [3]。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放映幻灯片、图片、Flash 动画和录像,用数码展台展示硬件实物。课后,学生可以登录教学网站下载学习资料,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验课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通过观摩通信基站、机房等教学实践活动,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多维立体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认知感受,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问题上,加深对概念、细节的理解。
4.3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适合现代化的需要,启发式、讨论式教育才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后,要进行反思、总结,除了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授课技巧,还可以帮助学生[4]。这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例如,讲述模拟调制系统时,要介绍AMDSB- SCSSBVSBFM的演变过程,比较它们的调制方法、解调方法、调制效率、信号带宽(有效性)、制度增益(可靠性)及用途,并结合香农公式,说明有效性与可靠性能够互换。讲述二进制数字调制时,可以把2ASK 看成单极性NRZ码进行DSB- SC 调制、把2FSK看成两个2ASK 的叠加、把2PSK 看成双极性NRZ码进行DSB- SC调制,可对比模拟调制系统,比较2ASK、2FSK 和2PSK 的调制方法、解调方法、信号带宽及误码率,这样温故而知新,学生可以触类旁通,较快地掌握新知识。
5.总结
本次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在教学内容上与实际的通信系统相结合;在教学模式上把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并且改革方案已经逐步在实施,在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对教学质量和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非常有益,获到了学生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樊昌信等.《通信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2月第6版.
[2] 赵树平.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2):22-24。
“数字东湖”平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经过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和积累后,积淀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需要,东湖区不断整合已有的信息资源,开发新的资源,建设集中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按照“统筹规划、教育专家指导、教研员把关、示范校支撑、师生共同参与”的模式,开发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学科齐全、形式多样、灵活方便的个性化本土教学资源。并且还加快了东湖区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步伐,整合全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分布式教学资源网络,实现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全区教育数据中心,为实现全区网络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师资培训提供数据服务、基础信息和管理载体。
东湖区努力营造“人人关注资源建设,校校参与资源建设”的良好氛围,改革备课形式,开始推行“电子备课,资源共享”的方式。以语文、数学两大学科为试点,废弃手写笔录教案,采用初始电子教案。具体运作模式是以学校年级组为单位,成员分工备课,定时召开备课碰头会,组内成员互相补充,主备学校综合意见加以修改。完稿后的电子教案在全区各年级学科资源共建、共享、共进活动中评选,评出最佳单元设想、最佳课件设计,然后上传至“数字东湖”共建共享的“精品资源库”。各校各年级语文、数学任课教师可下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这样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全区语文、数学所有教师受益。
“数字东湖”平台打破了区属学校不能互联互通、不能资源共享的瓶颈。建立起全区电子备课、教育资源共建等平台,从而达到全区教学资源数字化。
二、用好优质教育资源促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