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知识点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5 17:08: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档案管理知识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档案管理知识点

篇1

(一)电子档案优点

1、效率高

电子档案管理的中心工作是通过无纸化办公,将工作中的文件、会议纪要、工作总结、报告、通知通告等,都通过办公软件系统向特定对象予以,节省了大量文件印发、转送、通知等,节省了时间、人力和物力。此外,经过计算机系统整理后,便于文件档案的归档、查找,由此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绿色环保

利用互联网络进行无纸化办公,大大降低了文件纸质的使用,节约了纸张不但能够节省办公开支,而且有能够减少木材的使用,降低来人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3、空间占用少

电子档案的存储可以借助于硬盘、光盘和云盘等多种手段,其特点是占用空间少,不需要占用大的空间存储,此外电子档案可以实现异地查询和共享的功能,这些电子档案特有的功能,为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便捷性、高效性和灵活性。

(二)电子档案缺点

电子档案信息与载体相分离的特性,使得信息不在固定的载体上附着,在资源共享和传输的过程中极易发生篡改、窃取或者删除而且不留痕迹。并且电子文件经过不同格式的转换以后,原始文件易变得面目全非,使得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此外,由于电子档案存储在网络上会出现被病毒攻击或被盗的风险。因此,在电子档案的技术难点是保障档案的安全性。

二、纸式档案的优点和缺点

(一)纸式档案的优点

纸式档案的特点是确保原始性和真实性,纸质档案通常经人工撰写和机器打印等媒介将文字、图像、表格清晰的展现在纸上,能够可见的原始资料,不宜被经篡改,如果篡改也容易发现,便于确保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二)纸式档案的缺点

随着纸式档案保存时间的长久,就会发现纸式档案很容易受条件影响。纸质档案的纸张在高温、较潮、发霉、虫蛀等环境下,容易对纸质档案产生破坏,再被化学分解后形成“档案砖”。

三、纸式档案与电子档案的互补性

无论是电子档案还是纸质档案都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载体,电子档案和办公档案都既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起到了互补互进的作用。如何加强办公纸式和电子办公档案的互补呢?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重视纸式档案向电子当转转化的质量

纸质档案的内容经过扫描和转换就能够直接完成电子档案的录制工作,所以电子档案的质量也是由纸质档案的质量决定的。因此,在对纸质档案进行入库和存档时,要加强对纸质档案的质量管理。

(二)建立电子档案归档的工作制度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归档应该是按照科学的制度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子存档党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才能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纸式档案的不足,在工作中应当避免机械相加等现象,制定科学合理的双轨制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只有科学制度指导才能保证管理的规范和有章可循。

(三)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篇2

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是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设计、设备采购、施工、试运行等服务工作,实现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合理交叉,科学衔接,并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全面负责。

项目文件资料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做好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文件资料管理,对各类文件资料进行分析归类,系统整理,优化组织,使之成为准确翔实地反映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真实面貌和有价值的信息,从中总结出有利于项目顺利实施的做法和经验,使我们的项目管理逐步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标准。自我国入世以后,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国际经济,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了国际市场。近几年来,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在国外的工程业务增长较快,先后承接了土耳其阿特拉斯项目,越南项目,巴基斯坦等火电项目,采用国际惯用的通用方式,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设备和材料的采购供应、建筑安装施工、指导试车和生产考核等实行全过程的总承包或部分承包。由于各环节的多样性,档案管理仍按过去仅在资料、图纸外发时留存归档,已不能保证工程档案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反映不出工程总承包过程,档案材料的不完整性,将影响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优势;一旦涉及工程纠纷,提供不了档案原件,则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笔者就土耳其阿特拉斯项目总包工程的档案管理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1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文件资料形成的特点

第一,语言特点。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文件以国际通用语言英语为主。英语是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工作语言,如招投标、合同文件、设计图纸、设备安装运行维护手册、各类检测试验报告、重大节点完成证明文件以及与业主之间的来往信函、电子邮件、传真、会议纪要等。第二,文本特点。由于承接国外总包工程,除在工程前期、设计阶段产生大量纸质合同文本、技术资料及图纸等,随着工程的进行,业主与总承包方、分包方、供货方等各方面相互之间利用网络传输电子信息,还产生大量的电子邮件、光盘、U盘等。

此外一些设计变更问题,出现同一名称、同一件号、同一图纸的多次修改,造成不同版次的图纸多份存在,修改次数越多,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形成替换频率高的特点。

2做好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文件材料归档前的必要准备工作

第一,人员要求。首先要求企业档案人员了解合同归档内容,形成文件的特点,学习新的知识。从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形成的文件材料文本的特殊性看,国际工程总承包技术文件、图纸多以英文为主,对档案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档案人员需要学习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专用术语,了解技术资料、图纸规范格式。了解学习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流程,掌握技术资料、图纸的特征等。同时还要了解掌握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总承包内涵,了解本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构架的新的管理体系;了解文件信息流程,即项目文件资料,包括从项目投标报价、合同签订到工程竣工验收整个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图纸、数据、表格、音像资料等,了解项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成本控制、施工管理、合同管理、材料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机械设备管理、资金管理、技术管理、组织协调、竣工验收、考核评价等各方面状况的真实记录,为做好各类文件材料的分析归类、系统整理打好基础。

第二,制度保证。制定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档案管理细则《包括归档范围、归档要求、归档时间等》,是确保归档文件材料完整性的保证。建立规范的管理系统,明确责任制,促使文件材料形成者重视归档工作。将档案工作纳入程序管理,监督、指导各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将项目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

第三,重视现场。重视完善项目在安装、调试、生产考核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现场记录、来往文电,以及财务支付凭证等重要材料。如会议纪要、承包单位与业主、国内外分包单位之间往来的各类文件、供货商提供的产品设备文件资料、动态反映项目实施进度的日报周报月报、施工技术程序文件、技术检查文件、项目管理文件、验收文件、变更索赔谈判文件等。施工现场文件材料和图纸需明确专人保管,按照一定程序,定期向档案主管部门归档,避免工程完工,档案管理滞后,档案材料无法补救的局面。借阅文件材料和图纸等须严格履行签批手续,管理人员应按期收回借阅的文档,并检查其完好性和真实性。

第四,网络安全。国外总包工程将形成大量的电子文件,有必要设定现场专人管理电子文件。加强网络电子文件传输、动态信息的补充、存储管理。注意文件管理的凭据性、严肃性和服务性,保证文件管理真实、可靠、保证对内对外网络信息安全。

3档案管理的具体实施

土耳其阿特拉斯项目是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贯彻落实中电投集团公司“走出去”战略第一个海外EPC总承包项目,2011年11月23日,土耳其阿特拉斯项目正式开工,在工程档案管理方面,紧紧依托工程建设节点进度,本着服从和服务于施工生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现将涉外档案管理进行分析,思考和总结涉外总承包项目档案管理特点。

3.1招标文件管理

阿特拉斯项目虽然是海外项目,作为中电投电力工程公司EPC总承包项目,所有设备均由中国进口。因此,招标工作在国内进行。

3.2合同管理方面

所有设备合同、工程合同、物资及材料采购合同、服务性合同、技术协议、补充协议由PAP软件进行管理,电子版已上传ATLAS项目PAP合同管理模块中,便于项目部人员查询及利用。每份合同均进行了合同评审及会签。分公司设备、材料采购合同、代签合同须有委托书才予以代签,流程与国内相同。

3.3施工图纸管理方面

根据业主要求,每份图纸出图前由设计院项目经理上传服务器,在服务器中建立并上传初步样图。经业主项目负责人批准同意后,再由项目设计经理在服务器中上传并建立施工图,最后出版发至施工现场。需要查阅图纸既能通过纸质版查询,也能通过电子版进行查询。

3.4设备图纸管理方面

项目设备图纸与设备都是通过海运同时到达现场,并经EPC物资部门清关,组织施工单位物资部及EPC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开箱验收,由施工单位物资部按照装箱清单所提供资料填写《设备资料移交申请单》移交EPC物资部门,EPC物资部门清点后移交资料室,经专业技术人员及资料室根据合同核对无误后,资料室方可接收设备资料。如发现缺件,由物资部门负责联系厂家补供。

由于海外项目PAP网络版刚开发,存在网络差、开发不全,导致现场资料管理困难。经与各单位沟通,达成一致意见。EPC收到设备图纸资料后,运用Excel制作分发单,制作的分发单要求写明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分发份数、具体的图纸资料名称、设备型号及编号,同时须有中英文对照,经主管领导签发同意后,方可发送至各相关单位,同时将电子版上传至服务器中。

3.5文档管理方面

目前,文档管理没有软件,表格由EPC统一,施工单位将须报审文件送至EPC,经EPC专业人员及领导签字同意后,返施工单位。签字单位须留存原件至少1份,EPC资料室将处理完成的文档进行扫描,发至相关专业人员及领导,将电子扫描件按文种、专业进行分类保存,通过Excel制作文档目录,便于查找和利用。施工单位管理相同。

3.6设计变更管理

第一,设计方提出的变更。由设计院进行变更,将变更的通知单发至EPC总承包领导及相关专业和业主项目经理及相关专业,经业主项目经理同意批复后,设计院打印纸版,EPC总承包商专业人员及业主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发至施工单位进行。第二,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申请。经设计院同意后打印纸版送至EPC总承包并签字后,再由业主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发至施工单位进行。

3.7供货商资质

内容与国内要求一致。因大多数材料在国内采购,供货商资质几乎通过电子邮件传递到现场。因此,只有采购部门一个公章,而无供货商(鲜)公章。

3.8验评资料

虽然管理也是根据DL/T 5210《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焊接执行美国ASME 标准,施工单位分专业报送ITP计划清单,即《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划分表》。

3.9竣工档案的质量及归档要求、组卷原则与移交

第一,竣工资料的质量要求:比国内要求少些,所有资料几乎无印章,一般工程文件邮件由业主项目经理批准,纸质文件由项目现场主管经理一人签字即可。第二,工程档案的组卷原则。根据EPC总承包合同,需要移交业主的资料为:已批准的图纸电子版,进度,技术要求和其他文件,已批准的图纸,测试过程报告,设备测试证书,运行维护手册,竣工图,合格证及检验报告、试验报告、质量证明。需要移交业主的文件为:需与业主进行沟通:凡中英文对照联系单、报业主的供货商资质、设计变更单、设计修改单、TIP清单、施工记录、调试记录、部分验评记录、施工图、竣工图、设备厂家说明书、图纸、合格证、试验报告、检验报告、质量证明文件等。第三,竣工档案装订形式:竣工档案为活页式装订,既简单,又适用。第四,竣工档案的移交:设备资料随到随移交,工程资料为机组发电后一个月内按专业进行移交,调试档案应在工程竣工时,乙方应对该部分负责,应使该部分符合合同规定要达到的目标;以及竣工试验开始前,乙方应按照规范要求向甲方提交竣工文件及操作和维护手册。

3.10现场验收情况

并网发电验收。现场验收只产生验收记录及签证。与国内相比,无验收记录,整套启动后,由国家能源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上网发电,国外项目不太看重168小时试运。

3.11软件管理

统一使用服务器“FileZilla”,上传文件特别快,只要有网络,随时随地上传、下载。所有图纸、档案全部在服务器中生成,简单、直观,不限制上传文件大小。

3.12竣工图要求

竣工图应按合同约定出图,竣工图编制深度应与施工图的编制深度一致,有变更内容的竣工图,应用云线图圈出更改部位,并标明变更依据文件号,竣工图章使用红色印泥,盖在图标栏上方空白处,编制竣工图总说明及分册说明,叙述竣工图编制原则、各专业目录及编制情况,竣工图应按GB/T 10609.3的规定折叠,图纸折叠图幅向里,图标栏应外露,在正式出版竣工图之前,需分册发一套竣工图电子版给工程公司,由工程公司组织审核确认后正式出版竣工图。

4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由于海外项目没有PAP统一管理软件,无法实现资源共享,资料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建议开发海外统一管理软件。第二,现场设备几乎都由中国进口,导致部分厂家提供的安装维护说明书、合格证、图纸全是中文,或者翻译不准确,业主不认识也无法接收,来回催缴给我们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第三,设备厂家的外购件资料份数几乎不按合同要求提供,无法满足业主需求。第四,厂家提供的电子光盘资料内容少于纸质文件内容,有的厂家甚至未提供电子文件,提供的电子文件格式不统一,比较乱。第五,有些厂家提供的说明书深度不能服务于现场。第六,根据目前到达现场的设备资料情况,根本不适宜过程移交,因为设备资料到达现场比较凌乱,比较分散,同一厂家设备开箱时间不一致,过程移交导致不专业的业主资料管理混乱,如成套设备仪器仪表、锅炉补给水设备、斗轮机设备、带式输送机等,由于设备购件多,资料也比较复杂,这些资料到达现场后,资料人员都要经过3~4天时间才能清点出来,电子文件提供也不全,比较凌乱,难核对,清理出来的资料大小尺寸不一,较难保管。因此,建议公司对设备招标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厂家提供完整、准确的资料,付上目录清单,除锅炉和汽机两大主机图纸外,其余要求全部装订成套成册(即活页夹),如主变、起备变、保变等说明书及图纸管理方便,便于查找。同时提供电子与纸质文件对应的PDF电子版本,才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第七,业主要求移交竣工资料份数过多,根据现场实际产生文件份数根本满足不了合同要求。

5结论

通过对涉外电力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实践,顺利完成项目档案移交和归档。同时,面对总承包项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待继续探索解决,我们愿与项目参建部门单位共同努力,推动涉外总承包项目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和程序化。

参考文献:

[1]土耳其阿特拉斯项目合同[Z].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篇3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33-01

1.前言

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历程是同步于图像信息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它体现在智能化的市场预测、营销策略和客户关系的管理之中。电子版的档案管理不同于传统的纸质版档案管理,它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极快的传输速度将资料进行读取和保存,最后形成一份直观的电子档案。电子商务时代所产生的大量信息包括:电子邮件、电子合同、电子签名、产品资料、交易及支付过程等信息,有别于平常的纸质文件信息,而企业在电子商务运营期间会累积越来越多的档案信息,为了能够将巨大的电子档案进行有效收集、归类,保证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智能化的电子商务档案管理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2.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特点

电子商务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方式进行买卖双方不谋面的商贸活动,存在着大量的原始文件、客户真实信息、交易信息等重要文件,以虚拟的形式记录在档案管理中[1]。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特点有以下四点:(1)虚拟性。首先,电子商务活动发生的行为是虚拟行为,所产生的活动交易信息和文件记录都具有虚拟性,电子商务的虚拟性特征在与纸质档案上的比较中有明显体现。例如: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通过网络对存货的查询、产品的展示到确定交易,产生出各个过程的信息记录等都是具有虚拟性特征的档案。(2)复杂性。计算机系统拥有复杂而准确的操作技能,能够将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数字信息进行解码并记录给人类查询存档,客观上形成了电子商务档案信息的复杂性。(3)集成性。电子商务档案信息不同于纸质版,不仅具有了虚拟性还有集成性的特点,它可以将文字、数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基本信息集成在一份档案中,然后把这些信息对外或对内完整、真实地呈现出来。(4)危险性。由于电子商务活动是虚拟的,都是通过不同的介质在进行,存储和携带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利用木马等病毒程序对电子商务内部存储信息进行破坏,具有易被破坏危险性等特点。

3.电子商务档案管理智能化发展

电子商务档案管理智能化发展可分为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存储的智能化发展、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处理与搜索的智能化发展、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应用的智能化发展三大类,第一:信息存储的智能化发展需要经过计算机精密的操作系统得以实现,通过计算机系统将电子档案放入某种存储介质中得到有效的存储能力。要实现信息存储的智能化发展,就必须进行对存储系统不断优化,才能达到智能化水平,同时还突出了信息存储智能化的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2]。第二:信息检索的智能化发展不仅存在着必要性,也是提高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智能化的图像信息检索的产生对我国智能化检索水平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在智能化存储过程中,对于一些加密过或者未加密过的信息,要实现智能化检索才能提高商务化水平。第三:将存储的电子商务档案信息进行合理运用,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相对的良好保障,为未来市场预测、营销策略和客户关系之间的管理提供有效信息。

4.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利用计算机科学系统为电子商务创造出无限智能化水平,结合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复杂性、集成性、危险性的特点研究出突破每一项技术难题的软件,加快企业信息智能化建设步伐,将电子商务智能化管理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把电子商务信息时代推向更高的领域。

篇4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在我国企事业单位领域得到了普及应用。会计电算化在越来越多的企事业中得到应用。成为企事业会计工作现代化和规范化的重要手段。伴随着会计电算化产生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也成为了会计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而对企事业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研究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会计学术研究课题。

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的特点

众所周知,传统的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用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这些史料和证据具有严格的数据平衡性、时序性和严肃性、不得随意篡改。各级企、事业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产生了许多依附于磁光介质的数据与文件,财务人员的所有日常工作以及历年会计资料的调阅均在计算机上完成,随之而使会计档案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笔者根据工作的实践,总结出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具有的特点,具体如下:

1、会计档案的载体现代化。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物理性质与传统手工会计档案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档案不仅是通过打印输出的纸质会计档案,更重要的是有磁性的介质或光盘。备份或者复制会计档案都非常容易。

2、载体的性质变化的新特点。传统手工会计档案是纸质的,具有直观的可视性的特点。

3、传统的会计档案具有直观可视性,而存储在磁光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可以使用,也才具有生命力。即会计电算化后档案的调用需要一定的软硬件环境。

4、会计电算化后档案的载体不仅是通过打印等输出的传统意义上的纸张,更主要的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即会计电算化后,不仅要保管作为会计资料信息载体的纸张,而且更重要的是磁性介质或光盘。

5、会计电算化档案具有易遭破坏,难留痕迹的特点,同时他们又受载体的质量、载体存放环境、载体存储信息的有效期等条件的影响,即会计电算化档案对安全性、完整性要求更高。

6、实行电算化的时间越长,会计档案与财务软件的版本数越多,即会计电算化档案更需要实施严格管理。

三、电算化会计档案方略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工作,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管理与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1、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形成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万一计算机硬件系统发生损坏,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除了备份之外,还应收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汉字操作系统;财务软件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系统类型;财务软件的系统名称、版本号;财务软件的销售与维护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与联系人以及与电算化软件系统相配套的各种说明书及使用手册。

2、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都要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并贴上写保护,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此外,还应注意电算化会计档案与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的一致性。因为在不同版本软件下形成的会计档案其会计数据的结构有可能不同,这就有可能产生会计档案不能被调阅或者产生某些预料外的错误。因此,笔者建议会计电算化档案除保存各版本的备份财务数据外还应保存对应版本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版本,二者的一致性是非常必要的。显然,其收集与管理工作也是比较艰巨的。

3、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调阅。在长期开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随着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我们所调阅的会计档案会有下述两种情况:(l)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一致,此时只需将您所需调阅的档案通过电算化软件系统中的档案调阅(或数据恢复)功能进行调阅即可;(2)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不一致,此时您只需在另外一台电脑上安装与此档案相对应版本的电算化系统,然后再进行调阅。

四、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对电算化会计档案中软件文档的管理。

这些软件文档是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维护必不可少的资料,它可以帮助理解别人的设计思路和编制的源程序代码,同时一个软件系统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没有保存完整的软件文档,系统的维护将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2、要注意对电算化会计档案存储介质和保管的管理。

电算化会计档案受质量、温度湿度、磁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易受破坏。在管理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在选用保存会计档案的存储介质时,应特别注意选用质量较好、可靠性较高的介质,存储介质的质量关系到会计档案能否被使用,而纸张的质量只会影响到使用效果;

(2)对存放在存储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应写好“保护”字样,存放在防潮、防热、防尘、防磁的场所;

(3)对存放往年会计档案的介质应定期复制,如每半年复制一次且最好复制双份存放在不同的地点,各种备份软盘均要标明类型、备份期间、备份时间和备份人员等有关标识,以便查找;

(4)对使用时间较长的存储介质应定期进行替换;

(5)对硬盘上的会计档案应定期备份到软盘或光盘上。系统管理员以及会计电算化操作员应及时制作数据备份;

(6)需要对备份磁盘进行操作而又可能危及该磁盘的完整性时,应制作复制件,使用复制件进行操作。

3、要是注意对电算化会计档案数据防范的管理。

进入网络以后,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又受到了更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电脑黑客、病毒、一些网络管理不善和硬件自身的损毁等问题上。在会计领域中电脑黑客主要是指竞争对手和专门窃取商业秘密的机构。它们通过捕获、查卡、信息轰炸、电子邮件轰炸、违反义务条款等方式非法侵入网络,窃取数据或破坏数据。

因此,电算化网络系统必须要有相应的防范措施。电脑病毒除了通过软盘、光盘、磁带等途径进行传播外,还大量通过网络环境进行传播。在网络环境下,电脑病毒隐蔽性更强、破坏性更大、传播速度更快,不仅能对会计数据进行毁灭性地破坏,甚至破坏电脑硬件。

四、结语

电算化会计档案通过整理有着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整理可以利用历年的数据对本单位、本部门进行会计数据的比较,从而为本部门的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另外还可以得出本单位,本部门,甚至某一地区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情况与发展趋势,使决策者在遵循市场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利用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数据设计出一些有利于管理与决策的数据模型,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再利用。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除了日常的事务外,还应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做一定的工作,如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做好了以上工作,有理由相信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管理工作也一定会更出色,会计电算化事业也将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 张予宏 李莹:《2004年~2012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研究综述》,《档案管理》,2013年04期

篇5

关键词

广电事业;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可以这样说,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几乎无时无刻不受到广播电视的影响,广播电视和网络一样,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信息资讯来源渠道,在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和开展舆论监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全过程真实写照的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面临更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只有我们敢于积极面对新形势对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带来的挑战,寻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探索管理制度建设的方法,结合当前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实际做好广播电视节目的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才能更好且更充分地挖掘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在促进经济、社会、政治发展中的巨大潜能价值,实现新形势下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一、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设的内容

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设,其制度建设的范围应包括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流程规范、管理技术的提高两个方面,通过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技术,实现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提升档案资料的利用效益,从而更好地满足广播电视采编人员的需求,最终达到促进广播电视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的目的。因此,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设的内容可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

1.规范档案管理的流程。

规范档案管理的流程,是进行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播电视节目档案是一种专门档案,与一般的文书档案、艺术档案有着巨大的区别,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比如,广播电视节目具有灵活、广泛、新颖、快捷等特点,而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具有多样性的显著特征,主要是其内容牵涉经济、社会、政治、科教文卫体等众多领域,而如何通过规范其管理的流程更好地管理此类档案,也就成为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亟待加以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实际上,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虽然具有自身的显著特征,但是其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必须遵循一般的档案管理规律。正因如此,按照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现代化管理的流程,切实强化相关制度建设,强化对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的前端控制、过程控制、后续开发方面的制度建设,对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效能的发挥大有裨益,其流程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也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事项[1]70。

2.促进管理技术提升的制度构建。

除了切实规范档案管理流程之外,促进管理技术提升的制度构建,同样是新形势下推进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不断推进和发展,这极大地方便了广播电视节目档案管理技术的提升。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可谓“一日千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及时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效能,也就成为管理过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管理人员由于意识、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无法跟上现代信息技术的情形较为普遍,这就导致管理效能无法提升。因此,通过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及时提升管理人员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成为每一名广播电视行业管理者尤其是节目档案资料管理者及其主管领导应该具备的重要意识,以此更好地实现节目档案资料管理部门和采编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让各种资料得到高效处理和运用[2]27。

二、新形势下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广播电视节目日益丰富。与之相适应的是,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而多样化,且数量呈现几何级的增长,人们对此类资料的利用频率、利用价值均在不断增长。在此新的形势下,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切实强化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然而,当前我国在此方面的实际情况是,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设在新的形势下已经逐步凸显出更多的问题,比如内容较为滞后、缺乏体系性、执行力明显不足等,部分广播电视管理机构所制定的制度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其可操作性、指导性、依据性严重欠缺的情形较为常见,这些问题如若不加以解决,必将严重影响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人们将这些新技术运用到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的过程中,我国许多广播电视专业机构对此问题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在实践中目前已经被广为运用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融合了数字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进程,极大地提升了节目档案资料的使用效益,促进了广播事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还不够健全完善,其处于积极的探索过程之中,在功能模块上还显得“碎片化”、“孤立化”,不利于分享和交流,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今后我国广电媒体资产管理统一平台的建立、广电事业的长足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这些问题亟待通过制度完善予以解决。因此,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的建设,系不断促进我国广电事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广电文化需求的现实需要[3]45。

三、新形势下加强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设的路径

加强新形势下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设,能够更加及时全面地总结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中的经验,通过制度保障更进一步地完善和规范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好地发挥广电节目在提供信息资讯、服务社会大众、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的作用。

1.切实提升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重要性认识。

当前我国切实加强了广电管理制度,对广电节目的播出实施严格的审查制度,少数广电节目还因未弘扬主旋律、主题思想存在偏差等因素而被管理机构禁播,广电节目管理制度体系逐步规范化。但是,当前广电节目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设还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广电事业健康长远发展的需要,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的欠缺和滞后对广电事业发展、满足群众广电文化需要带来严重障碍,其根源在于对广电档案资料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据此,当前应不断更新观念、提升意识,充分认识到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对广电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将其作为事关广电事业发展前途命运的关键性工作狠抓落实,为更加深入推进新形势下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设提供思想认识上的保障,让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成为广电经营模式、发展趋势、改革创新的权威凭证,同时通过这些节目档案资料真实客观记录时展的轨迹[4]26。

2.切实提升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规范化程度。

目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手段不断丰富,比如通过光盘、U盘、电子文件、网络存储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档案管理,这极大地方便了管理人员、提高了档案资料管理的工作效率。但由于电子档案存储方式存在稳定性差、容易丧失磁性而丢失数据等问题,电子档案如果保存的磁场、温度、湿度等不符合要求,再加上管理方法的不科学规范,便容易导致数据资料的丢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此,在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丰富的情形下,必须对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的管理予以高度重视,严格要求、从严管理,以规范和严格的条款对此项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约束,切实提升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规范化程度,包括归档、保管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必须予以进一步健全完善,同时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纠正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避免由于管理不规范而造成不必要、无法挽回的损失[5]36。

3.切实提升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科学化程度。

目前,我国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存在科学化程度较低的问题,管理的不科学导致查找资料较为困难,严重制约了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的利用效益。同时,因为管理的不科学容易导致纸质档案资料的霉变、数字化档案资料的丧失和改变。因此,必须改变当前我国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科学化程度较低、系统性较差的弊病,对档案资料的管理从整理到归档、从基本的查询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均应形成科学、系统管理体系结构,切实提升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的科学化程度,以科学化的管理提升档案资料利用质效。作为广电事业的管理者,必须改变当前依然存在的对档案资料管理投入人、财、物较少的现状,加大对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的支持力度,加大在此方面的投资力度,改善管理硬件、软件两个方面的工作环境,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要回报。

4.切实提升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一体化程度。

广电节目档案资料是广电人辛勤工作换来的宝贵资料,能够真实、客观记录时代进程,这些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弥足珍贵,如若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毁损、丧失,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相反地,通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妥善管理,这些广电节目档案资料就会在今后的适当时间被加以利用,成为广电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巨大精神财富。除此之外,部分广电节目资料在今后能够从其他不同的视角进行再开发,对之前的旧有素材从新的角度进行阐述,实现广电节目资料的“循环利用”。然而,从目前的情形而言,在此方面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导致广电节目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必须通过加快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一体化进程的方法,以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不同部门之间沟通协作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各部门在自有数据库的基础上融入跨部门的数据总库,以管理的一体化实现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的多重备份、循环利用,避免资料的损毁、丧失,同时提升资料利用效益。

5.切实提升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专业化程度。

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必须由高素质、专业化的人员进行管理,但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等诸多综合因素,导致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明显欠缺,许多非档案专业的人员从事此项工作,甚至部分广电档案机构没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而是由兼职人员从事节目档案资料的管理,严重影响了管理质效。基于这样的现实状况,必须切实提升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的专业化程度,打造过硬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业务管理人才,切实提升新形势下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的质效,更加充分发挥其各种效用。要认真把好管理人员的“入口”关,让更多的专业人员从事此项管理工作。切实强化对管理人员的在职教育培训,实现管理人员观念的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技能的及时充实提高。加强职业认同感、责任感教育,让管理人员能够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广电节目档案资料管理的新要求。

作者:杨秀红 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杨红.浅谈广播电视行业的档案管理与发展[J].兰台世界,2015(S4).

[2]王妍.浅谈广播电视宣传档案的管理[J].兰台世界,2006(10).

篇6

一、中职学校电子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规范

1 制度不完善,管理随意性强。中职学校部门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繁杂,如涉及到教务方面的工作有:教学计划管理、课务管理、教材管理、考试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等等。由于工作繁杂,资料繁多,有些部门在计算机上起草制作的文件,经常被忽视,没有采取很好的保护措施,甚至随意对其进行增、删、改等操作,使其与打印出来的纸质文件不相同,从而失去了归档保存的意义。

2 归档程序不明确,存储载体不安全。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对电子文件的归档程序要求不够明确,存储过于分散,未实现集中脱机保管,计算机系统如出现问题,电子文件可能丢失;一些学校的电子文件只是简单地保存在计算机硬盘存储器上,或以软磁盘作为电子文件存储的介质,一旦系统出现问题。或软磁盘遭到损坏,极有可能造成电子文件遭到破坏,甚至全部丢失的严重后果。

3 归档不鉴定,真伪不辨别。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假与价值,需要做辨别及鉴定,如果电子存档只是将计算机上所有的文件都存到光盘上,这样归档,一方面是达不到存真去伪、存精去杂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使大量珍贵的文件淹没在价值不大的档案材料之中,给归档的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二)专业人才缺乏。设备落后

中职学校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不但必须具有一支具备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较好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人才队伍,还要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及相应的管理软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

篇7

确保重要信息完整。所谓“双套制”,指的就是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同时提交保存归档。“双套制”管理模式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档案人员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练运用电脑及现代通讯技术,否则就无法介入文档的形成和保管。另外,“双套制”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哪些档案应该实行“双套制”,哪些不应该实行“双套制”。只有根据各个档案的内容特点采取相适宜的管理方法,有选择性地实行“双套制”管理,才不会造成人、财、物力的浪费,并且实现对重要信息的完整保存。

(二)规范电子档案利用方式

避免不可挽回损失。一是采用的利用方式应视利用者的情况而定,不能无原则地向所有利用者提供全部利用方式。二是依据电子档案内容的密级层次进行有效地管理。一般情况下,对于内容不是完全开放的电子档案,不宜用拷贝的方式提供利用,对于提供拷贝的制作,必须在有效监控下进行。三是在采用通信传输或直接利用等利用方式时,对有密级的信息内容要进行加密处理,并对所使用的密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换。四是系统应对利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并自动进行相关记录,作为对利用工作查证的依据。

(三)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管理

提高档案保护意识。电子档案由于提供利用方式的多样化与所依赖技术的多重化,导致了利用工作的复杂化。因此,必须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管理,从思想上认识到电子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技术上确保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达到既能使电子档案信息最大限度地被利用,又能使这些资源得到可靠、安全、有效地保护。

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重视电子文件的存放环境

电子文件的载体基本上是光盘和磁介质。由于介质的特殊性,电子文件的存放环境也十分关键。在光盘上存放,要避光、防潮、防有害气体,存放时一定要采用书立式以防光盘的变形,影响数据的读取。磁介质包括软磁盘和硬磁盘。软磁盘稳定性差,而硬磁盘稳定性还可以,但是要防磁,远离磁场的干扰。为了保证介质存放的万无一失,必须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进并存,以备有据可查。但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文件形成部门的配合,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引进现代化办公设备,争取采用自动化监控、库房温湿度的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使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的环境更加有利于档案的存放。

篇8

中图分类号:G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6-0000-01

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方式,从传统的完全纸质化到如今的电子无纸化,企业档案的管理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企业档案也已经成为企业信息资源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建设、运营、发展的重要记录,对于企业的发展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企业对于这方面的应用探索还不长,企业电子档案的实际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给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企业电子档案管理问题

(一)正式电子文件归档程序不够完善。正式电子文件归档程序不够完善,这主要是由于相关程序设计的过程中,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没有参与其中,单纯从软件设计工作人员角度出发来进行程序的设计,立足在一些基本表面的问题,比如逻辑上的归档问题,信息的分总问题,可以说考虑的范围是相对局限,不够周全的。而由此设计出来的自动化办公软件,在一些现实问题上的解决措施有待改进。

(二)文件、档案系统分属两个系统。文件、档案系统分属两个系统,由此导致信息的归类出现一定出入,在后期信息的应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纰漏。结合一些公司的实际情况,在信息的分类上有一定出入,但是模式化的系统分类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对于信息的应用、管理都会有着出入。

(三)电子文件的制作规程和电子文件归档制度不相匹配。电子文件的制作规程和电子文件归档制度不相匹配,从而导致档案归档制度缺乏一定的约束力。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两者的制作从事主体不相同,在没有明确的规则之下,两者的工作无法有效统一结合。

(四)电子档案储存载体安全度无法保证。档案对于公司来说是有一定价值的信息资料,因此需要有一定的安全保障。电子档案储存一般分成两种,一类是直接通过硬盘储存器,另一类是利用网络进行储存,比如最近比较热门的云储存,两者的安全性都无法完全保证。硬盘储存,存取方便,但是也十分容易泄露,一旦价值意义高的档案资源泄露,甚至丢失,会对公司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如果是通过网络存储,尽管可以通过网络很好的备份存储,但是一些重要的信息仍会会被黑客攻破,或者遭到病毒影响,在安全性上也有所注意。

(五)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结合度不高。电子无纸化的档案管理减少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对于其素质技能的要求有所增加。企业电子档案管理,需要其掌握一定的电脑技能,对于相关软件的应用,自动化办公系统管理达到熟练的程度,同时工作的责任心也是重要的保障。但是,在现实的情况下,一些资质比较高的档案管理人员在电脑技能上有所欠缺,而一些年轻的档案管理人员,还无法把理论更好地结合于实际,对于工作的认识不够完善深入,甚至某些年轻工作者缺乏工作责任心。

二、针对企业电子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电子档案监控严格化。首先,关于电子档案的形成监控问题,工作人员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电子档案的形成可以说是信息库的建立,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来保证后期信息利用有价值可言,所以在电子档案形成的阶段,要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需要确保电子档案的方方面面都形成有效的监控,以科学、完整、严密的制度来规范监控过程,保证监控的效果,比如文件管理制度和体系的科学化、严格化,管理内容和执行的有效化等等。

(二)提高电子文件安全性和可识别性。档案信息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很多甚至都是绝密文件,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提高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和可识别性有着现实的意义,但是立足具体的措施,我们需要在保存措施上有所改善,首先最重要是需要从源头开始抓起,形成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比如通过网络云盘来更好地备份以防丢失,以及对于每一个环节都采取一定的监控和监管,最好把每一项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权责明确,以及采取更加严格有效的保密措施,增加安全性。

(三)提高电子档案甄别的技术。电子文件进入网络运行之后,其复制变得更为便利,也增加了工作的便利度,但同时也增加了其中的风险,比如关于电子档案真伪的问题,提高其中的甄别技术有着现实的必要,因此在电子文件办制的时候增加一定的加密措施,比如隐性的条形码应用。这样可以避免使用者和顾客对于文件进行篡改,危害企业的利益。

(四)优化电子档案的鉴定技术。在文件进行归档之前,一般需要先进行文件的鉴定,其目的是为了区别文件的价值,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给出相应的标准,避免统一标准化的分类不利于公司对于信息的应用。在一定有效分类之后,可以方便企业选择应用,方便公司管理,更好地为公司创造价值。

(五)优化电子档案归档。现阶段,电子档案和文件档案处于同步归档的状态,实行“双套制”,但是实际过程中由于电子文件的法律约束力不高、技术问题大导致其使用的效率不佳,甚至在可靠度和有效期上有存在纰漏,因此需要更好地优化电子档案的归档问题,一方面需要着手建立和运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具有多种特征的电子档案,另一方面需要继续发挥实体档案的作用,发挥实体档案和电子档案结合的作用,实现档案信息在现代社会信息平台上的有效运转。

(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不管外部条件如何改善,软件设施如何改进,相关的工作人员作为工作过程中的主体,需要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因此,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仍然是重要要求,一方面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相关的专业化的培训,另一方面需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同时结合两者,才能让整个工作更加有效,有价值。

三、结束语

企业电子档案管理需要从理论上有所改善,更要立足其中的各个环节有所改善,不管是工作本身,还是各类的工作人员,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才能让整个过程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让电子无纸化的企业电子档案发挥出现实价值,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萍,宋雪雁.电子档案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篇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所提到的,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必需,是第一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交通事业在近些年蒸蒸日上,对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社会主义经济经济体制的建立,也对各行各业的管理活动进行了大改革,许多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纷纷进行改制,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毫不例外,部分交通事业单位也在积极地转型,加入全面竞争的行列。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交通事业档案改制以后所形成的档案性质不一样了,那么对这些档案的管理应当如何进行呢?下面我们就来试着分析一下。

1 交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

交通事业单位档案是交通档案的一部分,不包括交通行政系统或个人的档案,而是交通事业单位在交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经济和社会有价值的历史记录,是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当今时代,交通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入了全面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交通事业单位具有明确的内容和鲜明的特点。

1.1 交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内容

交通事业档案主要包括各业务方面档案和行政文书档案,而业务档案包括各个部门活动所形成的档案如行政执法档案、公路航道建设(改善)档案、运输管理档案等,业务档案在交通档案中占较大的比重。

交通事业单位一般有公路、运管、航道、海事等部门, 其业务各自独立,所以主管部门档案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业务指导,每月组织档案业务学习, 对归档立卷的标准要求严格,定期收集与整理业务档案。

档案管理活动包括收集工作、整理工作、鉴定工作、保管工作、编研工作和利用工作等各个环节。2007年以来,交通部和省各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陆续下达了如何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以及贯彻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等管理性文件。在具体工作中,各档案机构把好工程前期所形成文件材料的质量关,开展经常性的自查活动,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以保证项目档案的准确、完整,保证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同计划、同施工、同验收。[1]

1.2 交通事业档案管理特点

1.2.1 集中统一管理档案

根据2005年《交通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各单位形成的档案应由各单位档案部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由档案部门对本单位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

1.2.2 设立专门的档案部门

由于交通事业单位发展比较成熟,一般都会专门设立档案管理部门,或录用专职档案工作人员。档案室对本单位各部门或各环节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档案室会同本单位有关业务部门对已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总之,档案室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案,能够保证档案活动的顺利开展。

1.2.3 交通事业单位档案定期向同级档案馆移交

档案馆的档案主要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和部分个人档案或家族档案。各类档案馆所收藏档案的内容各不相同。各交通事业单位在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把有保存价值和经过有序整理的档案向各事业单位档案室移交,再由档案室定期向档案馆移交。

2 企业档案管理特点

企业档案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记忆库,借助企业档案,我们能够了解企业的过去,现在和预测其未来。企业档案主要包括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形成的资料文件。企业档案由企业自身单独保管,但是受到各地市档案馆的监督和指导,各破产企业的档案在一般情况下交由档案馆来保藏。[2]

3 交通事业单位转制改企后的档案管理应注意几个问题

事业单位改革是手段,最根本目的是要发展由这些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各种公益服务,使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事业单位改制后,根据事业档案和企业档案管理的不同特点,我们发现,对其所形成档案的管理活动要进行重新思考。

3.1 在会计档案管理方面

如今,交通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在会计档案管理方面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对应收帐款质量的控制是提取坏帐准备,而交通工程事业单位的应收帐款虽越来越多,但在这方面没有做出任何规定,因此,交通事业单位应该参考企业的做法对应收帐款提取坏帐准备,并对坏帐准备的提取方法和提取比例做出明确的规定;二是,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损耗不在成本核算中体现出来,而企业是通过计提折旧的方法计入成本。这些方面的不同要求事业单位能够进行认真地反省和借鉴。

3.2 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

在交通事业单位中,人员的变动比较小,整个组织结构模式相对比较稳定,而竞争因素在企业体现地越明显,导致人事档案在企业中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档案管理者足够重视此方面的内容。人事档案的管理依据也需要从《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交通管理处干部档案管理制度》等规定转变成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规定,由干部向普通人转变。

3.3 移交单位的变化方面

一般来说,交通事业单位档案向档案馆移交,除此之后,没有其他的地方。但是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后,可以适用企业档案管理的办法,由档案寄存中心进行寄存管理,引入市场化因素。寄存管理服务项目是为企业档案提供档案寄存的一种有偿服务,为配备档案保管条件代价太大,或者不具备保管条件的企业提供了档案保管归宿。

4 结语

总之,交通事业单位的改制势在必行,基于档案管理方式的不同,对交通事业单位转企业后应注意的某些方面需要更加重视,比如在会计档案、人事档案和服务理念上,在工作重心和移交单位的变化上,是档案管理一个方面,不容小觑。企业档案工作当然也需要转换其管理方式,以期能够为交通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由于我国是实行集中制的国家,在档案管理方面,一致遵行在组织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分散地管理档案。在集中统一原则下,取其事业单位和企业档案管理的精华,共同为交通行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谋福利。

篇10

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

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一些制度。

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