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及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5 17:09: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经济及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育经济及管理

篇1

一、教育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地位附属性较强

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学科地位较低,其建立以来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该学科在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校都能得到经费和科研方面较大的支持,但是在大部分高校,该学科都是处于一种薄弱位置,其科研工作、经费支持力度都很差,这导致了高校教师难出科研成果,学生难提高研究能力,进而导致该学科越来越得不到重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二)教学方法单一,专业研究人员匮乏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教学多采取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未能较好地采用先进的网络手段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和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差较大。另外,在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中,缺乏专业的研究人员。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这就要求该学科的研究人员既要了解教育学,又要熟悉经济与管理学科,且两方面缺一不可。但是,该学科的学生人数较少,真正进入该学科研究领域的人员更少,这就使得很多该学科研究人员都是从其他相关领域调入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有序发展。

(三)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

设置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目的是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现象、行为和规律,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事业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等人才。但是,实际上现实情况却是该学科的毕业生毕业之后普遍想进高校工作,高校的人才需求已处于饱和状态,这就导致该学科的毕业生毕业后能到高校从事管理、教学或科研工作的人数锐减,这种就业的偏向性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就导致能够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少。

二、如何改变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现状

(一)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大经费投入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专业的人才支持,所以,需要根据学科的发展情况来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而且要体现学科的特色,在人才结构的设置上要科学合理,这样可以逐渐地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大大地促进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快速发展。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对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经费投入,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强该学科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加强对本专业现有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努力吸引优秀师资,打造学科竞争力。并且学校要设立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提供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建立保障该学科优秀师资参与学术和学校管理事务决策权利的机制。通过以上一些相应的措施,高校可以吸引和培训一批专业的科研人才,提高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具有高度交叉综合、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该学科点一般只在研究生阶段设置。在此阶段,不仅要打牢学生的理论功底,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及实际工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改进传统的说教模式,进行研究性教学。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努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己能够主动去学习和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去主动的探索和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具体的实践能力,塑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来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与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增强专业实践活动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很多都是理论知识比较强,实践能力较差,眼高手低,在具体的工作中实践能力较低,所以,要加强对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践当中,同时学校可以建立一些具体的实习基地,并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给予客观真实的评价,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总之,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该学科的整体提升,也影响了该学科学生的就业。所以,要通过以上的措施加快对该学科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科研能力、实践水平等一些方面的改进,努力改变该学科的现状,加快学科的发展进度,促进该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新,姜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若干前沿问题的梳理[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5(04).

[2]王梅.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3]卜树春.从就业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J].职业时空,2008(12).

篇2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42―05

一、形相: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样貌

(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形相

随着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颁发,“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正式并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至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诞生。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概况介绍如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该学科对于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教育管理科学化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也特别说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可授予管理学学位或者教育学学位,这从政策层面展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有的样貌:跨学科。学界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也都趋向于跨学科的定义。“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特点是将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管理过程之中”…。“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的跨学科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用管理理论分析教育系统运行机制,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的资源配置,以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管理的运行规律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效益之间的变化”。

两个政策性文件不管是从学科设置还是从学位授予方面都给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合法身份”。

再从课程体系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先驱代表,它的课程体系也体现出跨学科的形相。如表1所示,北京师范大学根据每个学院的侧重点的不同,分别在教育学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等三个学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运用多方面的资源优化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但有实力在教育、经济、管理学院均开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但每个学校都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考虑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质,通过基础课、选修课和讲座等形式丰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学科点设置的跨学科形相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归属学科为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而且可以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因此,学界在专业点设置的时候,会根据大学的学科优势,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放在不同的学院或者强强联合,在不同的学院同时设置,这也体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

根据表2显示,在全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设置中,设置在教育学院的比例最大,为40%,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的比例为35%,另有25%的硕士点是根据高校自身的资源、特点分设在不同的学院,不过鲜见设立在经济学门类中的硕士点。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点设置的跨学科形象不仅体现在上述的分散性,也有多学院设置的情况。例如,学科发展较早且成熟的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都在不同的学院或研究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从不同的学院、研究院的特点出发,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某一学科优势。

(三)导师队伍的跨学科形象

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对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的“985”高校进行搜索,2009年到2013年共有612篇学位论文,根据选择的612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到前十位的导师有教育学背景、哲学、管理学背景,如表3。这样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构成也体现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跨学科形相。

二、形相与价值的分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困境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一――不足以称为学科

在谈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学科价值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学科、专业及其之间的关系。

从词源上来看,“学科”一词来自于英文中的diseipline,它最初的概念与知识和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伯顿?R?克拉克认为,“一门门知识则称作为‘学科’”,“学科活动的‘共同内容是知识操作’,其本身是‘发现、保存、提炼、传授以及应用知识’”。

而“专业”在《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课程计划(program)或者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major)专业。专业指向的是职业,它是基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在大学中它是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基本组织单位。

学科和专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知识领域和组织实体两个方面。第一,在知识形态中,学科与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与门类清晰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而专业则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劳动分工,并根据分工的不同划分相应的门类。第二,在组织实体中,学科的是由学科的使命、学术信息和相关的学科物质支持资料等要素构成。学科力求的是知识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学科发展的力量带动知识的进步;而专业的构成要素则对应的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

在厘清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关系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之所以不能称为学科的原因也逐渐明朗。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也成为跨学科研究兴起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问题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线。国家学位目录先后经过了1990年、1997年、2009年、2011年四次修订,通过四次修订我们可以看出,学位目录设置正在满足面向社会需求改进。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1997年的学位目录修改中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出现披上了浓厚的人为色彩,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内部的张力,它意在将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以教育问题为中心,整合管理、经济、教育的知识,解决教育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而且事实上,很多学科的学者都在基于自己的学科研究范式研究教育问题,而教育的研究范式也在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因此,主观上以教育问题为中心力图为适应社会需求,“造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似乎本身就不必要。学位目录中即使没有这个学科,不少经济学、管理学的学者也自发地研究教育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立缺乏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学科的学科知识发展内在张力。“学科的制度化指的是那些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研究领域向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转变的过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否能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两方面情况进行分析。

学科组织是学科制度化的物质外在条件。“其标志有:①在大学里设立一些首席讲座职位,以保证学科教学、研究的权威性;②在大学里建立一些相关学系并开设学科课程,以保证学科知识的传承;③大学颁发学位证书,尤其是博士学位证书,以保证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质量标准;④按学科建立各种学会(先是全国性的,然后是国际性的),以保证学科的群体知识消费性;⑤编辑学术期刊,以保证学科知识生产的前沿性和成果交流;⑥建立按学科分类的图书收藏制度”¨J。

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组织中,目前,鲜有院校开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首席讲座职位,教学多数以班级制度展开,学科的影响力有限;成功地在大学中建立相关学系并开设课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但全国范围内的博士点较少;在全国学会组织中,已经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经济学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但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没有独立的学会;和没有独立的学会一样,教育经济与管理也没有自己的学术期刊以及专门的图书收藏制度,这都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的学科内部张力不足。

学科文化指的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语言符号及成员之间特有的精神风貌以及相应行为准则的总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传统――即思想范畴――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上是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相关的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依然是一个很“年轻”的专业,在短时间内很难沉淀出学科共同的价值观念、学科文化、行为准则等。

由此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不论从“形而下”来看,还是从“形而上”的学科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仍不能完全称为学科。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

曼西利亚(Ver6nica Boix Mansilla)曾提出:“跨学科的三个特性:意图性、学科性和整合性。首先,跨学科是有意为之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拓展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是为了去终结它,即提高我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其次,跨学科研究需要基于学科得知识,不仅是学科研究的成果还包括该学科思维模式的特点;再次,跨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整合,而不是去并列各种学科视角,需要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根据曼西利亚提出的跨学科的意图性来说,跨学科需要我们提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在实际上“跨”的时候,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的程度,“跨”的宽度和深度也都受制于这些所指向问题的限制。这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的第一个难点,前面说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创建之初,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本身的内在张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从建立至今对其的研究相对于其上位学科、平行学科来说可谓少之又少,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知识整合的难点在于学科性、整合性。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的学科知识多数还是以教育学为基础,如何更深入地和管理学、经济学融合,吸引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士共同发展学科,并借用其思维模式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这对于目前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来说是难点,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三――跨学科知识创新与研究生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的实践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之上。人才培养是否真的能够体现跨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位论文来看。学位论文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物化形式能够综合体现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系统知识和学术科研能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无不应该体现出跨学科的特性,学位论文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优劣。

在通过上述提到的612篇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得到图1。

通过关键词频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所选的612篇学位论文中,大多是对高等教育、高校出现问题进行一些定性的分析和提出对策。在这些定性的分析中,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引用文献等方法进行研究的占多数。只有接近十分之一的论文使用了不同程度的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例如,统计测量、实证实验、因素分析和模型建构及经济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从人才培养的成果上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无论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的方法上,还没有真正体现出跨学研究的特性,研究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领域,且单是教育领域自身即可解决的问题,无须使用经济、管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来解决,跨学科研究的整合性较差,更谈不上所需解决问题的前沿性和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这样的人才培养结果是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真正跨学科程度的体现。学者们目前的科学研究跨学科本身的难度较大,因此,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也难以真正跨学科。按照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学生只有三年的时间进行学习,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要掌握三个学科的知识根本不可能,延长学制明显也不可行。同时,跨学科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现象还受到组织阻隔的强化。没有哪个学校真正是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独立组织单位设置,其中的导师和课程授课教师都分属于不同单位,这是几乎所有跨学科作为二级学科的尴尬。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发轫的内在动力不足,几乎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而知识逻辑的延伸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直接导致无法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真正“跨”起来的知识体系,因此,纵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较为完整的跨学科形相,但研究生培养的结果无法达到跨学科人才的要求。

三、价值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优化途径

(一)内部求突破:找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及学科定位

“从学科系统形成的角度上看,全部学科可以分为两个系统:其一以对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其二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系统通过经验归纳和理论演绎力求去解释世界是什么,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系统则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力求去改造世界。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置是人为的事,旨在面向社会需求,设置这个专业(二级学科)的核心价值应当是整合知识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属于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而非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

普朗克曾在《世界物理图景的统一性》一书中说道:“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割为单独的部门是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而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我们知道学科之间呈现出彼此分割的独立性,而科学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社会问题和需求也是一个复杂体,单个的科学研究和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和错位,为跨学科研究创造了条件,而这也正是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核心价值的体现。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该走以问题中心的科学发展路线,以问题为中心产生特有的学科规训,以此建立一个有跨学科特色的知识、制度、规范及组织机构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更密切地联系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让科学为实际工作服务。

(二)外部求生存:建立学科点建设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

硕士点作为专业学科实现教学的实体组织,既能体现出专业自身的发展成熟度,也能体现出教育界对于学科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对专业的需求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1997年开办以来,随着研究生招生的不断扩招的大环境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的硕士点也在不断增加。在全国主要省份已有的94个硕士学位点中,师范类院校有27个,占比29%;非师范类综合院校有67个,占比71%(见表4)。

随着2002年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专业工作的开展,大量二级学科由学校自主设置。而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要求发展首先必须规范学科点的设置,引入学科评估和动态调整的制度,对学科点优胜劣汰。

通过对教学水平、教学成果和科研水平、科研成果两个维度对学科点的建设进行评估,对于无法通过评估的学位点勒令整改,无法在整改期限内再次通过评估的学位点撤销其办学权限。

四、动态调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推动力量

动态调整分为国家和学校两股力量,推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

(一)从国家的力量来看,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为一级学科

通过国家学位目录先后四次修订过程可见,2011年的学科目录只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不再出现在学科目录中。国家正在以二级学科设置为重点向一级学科设置为重点的变化,相应的管理和资源配置会越来越向一级学科倾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位于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之下,与之平行的二级学科还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其他新兴的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这些平行的二级学科中,无法在资源再配置的过程中获得优质资源,在这样夹缝中生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转为一级学科必然能带来更多的优质资源,通过这些优质资源来发展学科内部知识创新和外部组织建设,以此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从学校的力量看,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条件,建立多元化的师资结构

根据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发展路线,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下:力求培养以熟练掌握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原理为基础,灵活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实践型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篇3

一个时期以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中短期拉动的作用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高等教育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科研成果以及创新动力等促进因素,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发达区域政府提供经费,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撑,从而改善了教育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重大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毕业后的就业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就业的信心和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念,真正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克服困难,保证毕业生成功就业。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培养目标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单从培养目标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毫无疑问归属于管理学;但是在学术界,则一般将其归类于教育科学,将其置于教育学系、教育科学学院等教学研究的机构内,鲜有将其归于经济学门类的。这样既造成了其学科归属的越级提升和各执一偏乃至混乱无序,也折射出这种合并的难以操作乃至有名无实。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不能适应市场变化,这对本专业研究生就业影响深刻,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影响学生就业。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多数到高校做基层管理工作,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人数较少,这就决定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必须适时修正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就业现状和特点

随着高校的扩招,目前研究生就业越来越严峻,自从2003年以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一年不如一年,其就业意向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进人到金融、证券等行业。总的就业形势明显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地域选择上,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的沿海地区,一般来说,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毕业生在经济文化发达的沿海地区找工作相对贫困地区来说是比较容易。比如,杭州的高校,受学校所在地影响及杭州自身的优越性,杭州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毕业研究生首选就业目标,历年均有半数左右研究生选择在杭就业。其次,随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形势的发展,就业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和地理条件的优越性,上海越来越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的又一择业集中地。北京、广东、江苏等地,也是研究生择业考虑较多的地方。但在西部地区的高校,由于教育条件的落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就业意向基本上都是选择教育系统的工作单位,所以在西部地区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找工作有一定的困难。二是在行业选择上,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在找工作时,在选择金融系统(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往往竞争不了经济类研究生。三是考博仍然是不少研究生的理想选择。尽管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较好,但考博仍然是不少研究生的理想选择,考取博士生的研究生每年呈现上升趋势。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学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分析

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的择业去向我们可以看出,既有着区别于其他专业研究生的显著特点(如行业分布),也具有一些与整个研究生择业去向的共同的特点(如就业地区分布)。笔者认为,影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类研究生择业的相关性因素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毕业生自身问题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就业把高校、科研院所作为首选。而愿意主动去企业、公司工作,或愿意自主创业的学生寥寥无几。去高校工作的多数毕业生就业趋向为大城市的公办本科高校;因为就业压力和专业特性的缘故,绝大多数去高校工作的毕业生以做教辅人员为主,极少担任专业教师而近几年用人需求减少的单位大多是高校,囚为高校的辅导员大都饱和,而教学岗位多需博上才能胜任囚此,“结构性就业难”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毕业研究生的真实现状。

(二)职业目标不够明确

研究生教育是种专才的培养,但好多学生在就读期间不能很好地对自我职业目标形成个清醒的认识,这样就势必导致研究生阶段的能力培养与将来的职业要求相脱节。因此,根据个人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必要的对教管专业而言,由于都认识到对日就业困难较大,不对口的就业就显得有点迷茫,所以大多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都很模糊,平常人努力的方向性不强,这势必增加教管专业学生将来就业的困难。

(三)地区经济、政策的差异是影响研究生择业的重要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基础较好的城市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已经进人良性循环,虽然能容纳更多的毕业研究生,并能提供实现目标的良好环境,提出“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的设想”,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来沪工作。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目前还有很多研究生面临着工作难找的问题。

四、教育经济与管理学高校毕业生发展对策与思考

(一)利用挂职锻炼等渠道,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研究生的教育改革应该以需求导向为基点,在制定培养计划,确定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素质要求,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研究生的主体性,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比如浙江大学是开展“研究生挂职锻炼”最早的学校之一,研究生到地市、乡镇企业挂职锻炼,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和开展管理体制创新,嫁接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挂职锻炼是实现研究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架起了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使每位研究生增强了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提高了心理素质。

(二)注重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就业现状分析中发现有有些毕业生选择金融行业就业。在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拟选一部分既有专业理论素养(高级职称以上),又是金融、国际贸易方面的实业家,如银行行长、外企公司经理,作为研究生的第二导师,协助第一导师抓好培养环节;安排部分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前到金融机构实习,结合实际问题,更好地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号的阶段,必须与解决毕业生实际困难相联系。应该切实从关心学生出发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应经常深入班级寝室,关心每位毕业生的需要,给予及时和有效的帮助,尤其是要关心贫困毕业生和残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就业推荐机会。对于完成学业有困难的学生也要给予高度关注,鼓励他们树立就业信心,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特点,给予就业推荐机会。

(四)树立正确就业观

帮助毕业生客观认识自我,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增强基层意识。就业大众化背景下,以往只要高中学历毕业生去完成的工作,现在需要研究生去完成,研究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而是一名“普通劳动者”。学校应该积极培养研究生的基层就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实现自身价值;教育大学生将眼光放低,降低就业期望值;指导毕业生客观认识自己,理性分析自己的工作能力、优势不足,寻求与自己性格匹配的工作,而不是功利地追求高收入、高福利,应看重长远发展前景,将追求自身价值和服务社会联系起来。

五、结束语

随着地方经济日益活跃,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能否得以改善还要在于社会对于本专业的认知程度,使社会接受并认可本专业的现实性与重要性,这将为该专业学生在就业大环境中赢取一片天地;因此,推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调动高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与加大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庆华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和探讨[J].人才开发,2008(5).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uman Capital Theory

YAN Jian'guo

(Hu'nan Zhuzhou Industrial School, Zhuzhou, Hu'nan 412008)

Abstract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oday's society the two based on the existence between the two closely linked.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same time, the national education level is also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promote each other, complement each o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capital wa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human capital theory; education; economy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已经步入“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当今社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知识、人才和科技的竞争,而这三者的获得都是依靠教育的发展来提供,因此,教育的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经济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实际上指的是社会基础由旧的结构向新的结构发生本质变化的过程。它具有全面大规模的物质技术更新、集中大量的投资、惯性的突破以及动荡的可能性等几个方面的特点。正因为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国都较为重视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在投资上还是在政策保障上,都给予大力的扶持。

1 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的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态势。正是由于在20世纪中期,在实际的经济运算中,发现了人力资本的存在,才逐渐形成了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从而更加注重用来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工具――教育。

1935年,美国哈佛大学学者沃尔什在《人力资本观》中最早使用“人力资本”的概念。随着《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等著作的发表,人力资本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作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舒尔茨、丹尼森和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以及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人力资本,指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他指出,增加对劳动者的教育投资,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智力水平,从而增强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作用。丹尼森认为,正规教育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其中的3/5在起作用。他指出,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除了正规教育之外,还有先天因素以及后天的锻炼和培养,比如工作经验,就是通过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学习获得的。而贝克尔同样认为培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产生积极的效用。通过认识以上三个代表人物的观点,可以看出,无论哪种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个人或者对于单位来说,都是有所裨益和收获的,应该得到鼓励和提倡。而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工具和渠道的教育,在促进劳动者质量和素质提高的过程中,自身也在不断积累特有的人力资本价值。

经济的发展,要依靠人力资本的投入,而教育的发展又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快速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人力资本理论在教育和经济的发展领域存在着广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2 教育对经济产生的作用

(1)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国民素质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当今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各个国家都在抢占人才资源。通过教育,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都会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增长。除此之外,通过教育,劳动者可以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就会更加注重分工协作,从而同样可以提高效率。

(2)教育能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而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直接造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就业、户籍等问题,通常状况下,农村劳动力人口缺乏系统的机能培训,进城务工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就业竞争力相对低下。然而,随着近些年国家开始重视对这些人群的机动培训,开展较为对口的、系统的、专业的培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劳动能力,从而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为城镇化的发展输送了合格的劳动力资源。同样,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是日益严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应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设置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一些新兴的行业和专业的出现,这就要求教育应该合理安排教学,从而最终合理优化配置这些潜在的劳动力资源,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3)教育能够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一个领导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所做决策的质量和科学性,也就是说直接影响着决策的执行效果和产生的效益。通过教育和相关的培训,可以提高管理者某些方面的能力。比如,如今很多的大公司,都会聘请专门的高级培训师对一些高层管理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目的就是为了使这些管理者能够具备一定的能力来应对和解决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果一个决策在制定、执行的过程中发生偏差,就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教育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4)教育能够促进高科技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当今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高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各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太空航天技术、还是海洋探测技术或者高端武器的研制技术,都折射出高科技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培养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不断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人类的文明成果,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3 经济对教育产生的作用

3.1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的发展,想要完成任何事情都是困难的。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来说,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我国很早就喊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口号,为了大力发展教育,我国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和推广、“两免一补”政策的实行、“绿色通道”的开通以及国家“奖、贷助”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这些都是以我国近些年来不断高速发展的经济为基础和前提的。正是因为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才能有力量来不断加大投入,确保教育的重要地位。在《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家再次强调了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反之,如果不尊重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教育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3.2经济决定着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在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历史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极其有限的,对教育的要求也是狭窄的。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更加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当时政治体制的制约,劳动者只需要掌握简单的机能就能得到生存,就能满足需要,或者更多的是通过生产实践的劳动所得。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经济的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决定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发生变化,以适应时代的变化要求。科技的进步,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出现了大量的远程教育和网络,这些都是取决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3.3经济决定着教育的发展程度

在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时期,教育的发展也相应落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无论是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我国的教育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在教育上的财政投入也在进一步加大,教育的基础建设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教育的整体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完成规定年限的教育,此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高等教育或者职业教育。家庭收入的增加,同样也促进了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发展规模。

4 促进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国家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虽然我国的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从而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的经济还是不足的,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因此,用在教育事业上的费用也是有限的。正是因为教育具有外溢性,基于成本分担理论,职业教育经费应该由国家、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因此,应该不断扩大教育经费筹资渠道,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

(2)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育评估。我国目前的整体教育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领域。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入学门槛相应降低,更多的学生和家长选择到普高以求到高校深造。这对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是很大的冲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同时,由于某些职业学校的盲目扩招和设置专业,造成教师资源的不足和教育经费的紧张,进一步加剧了教育的质量危机。应该加强对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评估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校的申报,通过专门的评估部门、社会和家长对其进行认可及社会效益,作为学校获得国家财政拨款的依据。

(3)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场所,是学生进行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地方,是学生进入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过渡阶段。而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现象经常发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才,更是危害今后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因此,我们更应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来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

[2]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

篇5

首先,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发生了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我国的社会经济步入了一个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新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经济管理类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高等院校不仅要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数量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即数量均衡),而且要使人才的规格、能力与不断深化的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需要相一致(即规格和能力均衡)。为了培养知识、素质、能力更适应于产业升级和国际经济竞争的专门人才,高等院校适时地进行了培养目标调整和人才规格定位。比如,适应产业升级和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保险、投资、咨询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各高等院校正在调整专业方向,加大适用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适应在华外资企业、国内企业集团涉外机构的发展需要,加强了有国际交往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培养;适应于加入WTO的需要,启动了经济、管理、法律、信息等复合型人才的设计和培养(一些重点大学已经开办了“WTO经济双学位班”、“经管法复合型人才试点班”等)。

其次,适应信息化的发展,经济管理类学科人才培养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器,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技术基础。我国经济管理类教育的大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得益于教育网络、网上课程、教学课件、计算机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类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改善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正在引发一场教学内容的革命和教育资源的再配置。信息网络放大了教育资源的配置,我们可以借助于网络来吸收一些优秀的、适用的课程,学生也提高了自己搜集、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经济管理类教育的远程教学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很快。

再次,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在能力、素质、知识诸方面有了新的提升。由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使知识的半衰期缩短,不断更新知识和获取新知识要求我们重视独立获取知识和破译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对应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工作环境,要求经济管理类教育注重强化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承担起民族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使命,塑造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开阔的眼界、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在这一方面,经济管理类教育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面向全球化、信息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出现,对经济管理类教育需要在发展战略、布局结构、培养目标等方面作出新的思考和探索。

第一,经济管理类教育的国际化问题。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加入WTO并“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步伐的加快,经济管理类教育的国际化问题也日益凸现。现阶段,经济管理类教育的国际化包括:(1)人才培养国际化,即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加快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经济人才;加紧培养学生对“入世”后的适应性,实施“走出去”战略,并对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及技能标准作出新的调整;(2)教材和课程国际化,即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增加适应于全球化的课程内容,注重国际经济问题的研究,选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包括直接使用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或英语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直接进行国际课程的学习,缩小某些应用类教材和课程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3)评价、认证及机构的国际化,为适应跨国办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人才的跨国流动和服务需要,在金融、保险、精算、会计、审计、咨询等方面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或认可)的资格和质量认证标准及制度(如目前高校中的精算师、金融分析师等),同时,也要逐步建立和规范国际化的教育资格认证评价机构;(4)教育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要抓住全球化条件下物质、资金、人力、信息等要素跨越国界流动给我们提供的机遇,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办好中国的教育,包括吸引优秀留学人才,也包括充分利用可流动、可交易的网络资源。经济管理类教育的国际化对人才的索质教育也赋予了新的内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完善的人格、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应是国际化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第二,放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中,突出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的互动。

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全面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战略性的、全方位的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经济管理类教育为其提供人才支撑和储备。根据我国“十五”计划,经济增长速度为年均7%左右和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同时考虑到今后十年城乡巨大的就业压力,经管学科教育的各类招生还应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这包括为更多谋求职业的年轻人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链、向在职人员提供更多更新知识和学习新知识的机会、为失去求学机会的人提供再学习的机会。

在结构和规格上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内在地结合起来,不仅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总量和总体能力要适应经济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而且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要适应于经济结构变化和升级。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和技能训练等不能再维持在原有的框架内,需要重新审视并作超前的调整,以为新历史阶段的发展提供适时对应的人才储备。又如,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会大大改变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要,职业岗位也将会大大改变,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各类科技企业、不同类型的市场中介组织、跨国组织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和吸纳会大大增加,相当多的经济管理类学生还会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因此,更注重个性化和能力培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经济管理类教育体系显得更为必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比以往具有更大的不定性,职业转换也比以往更为普遍和频繁,为了帮助学生应对如此多变的职业前景,经济管理类教育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同时,更要注重改革教学方法,更多地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转换技能和通用技能,使之步入社会有更强的应变性和灵活性。

第三,在战略布局和结构上应有分工,注意差异化和层次化。

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比较落后,但我国毕竟是一个教育大国,经济管理类在校学生已经达到180多万人(2000年统计)。鉴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类教育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经济管理类教育在战略布局和结构上不应搞单一化,应有分工,注意差异化和层次化。

篇6

【关键词】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经济学;教学工作;方法

1 经济学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中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中的基础学科,没有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就无法理解当代的教育经济管理理论。经济学假设人都是理性的,任何人都需要进行判断和选择,但是在选择中有多个可供选取的方案,“理性人”总是选择对自己效用最大的那个方案,这就是理性人的基本含义。也是由于这一点,经济学在其他学科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很多西方国家把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并把这一门学科当做公共选课。除此之外,经济学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它并不是僵化的理论知识,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经济学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通过研究方法和思维能力的结合,能够迅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为日后教育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通过经济学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科学理论在研究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对于规范教育管理学科的学术规范和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提高经济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经济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开展状况,为了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们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培养重点以及教学环节等方面来加以改进,以此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教材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教学课时比较少,学习的内容比较多,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较好的完成教学工作,经济学教师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结合同学的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让学生掌握“中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初步”,并把此作为教学目标,经济学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基础学科,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和当代的教育管理学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教育经济专业培养合格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满足教育研究管理的要求,合理地选择教材。对于教学内容来讲,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简化非重点,例如在宏观经济学授课中,理论部分应该讲得浅显易懂,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即可;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信息经济学这些都是经济管理中经常用到的理论知识,针对这些知识教师要多讲,让学生了解、掌握并应用。从教材选择来看,目前经济学部分教材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和可用性,不利于培养经济研究型人才,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参考教材,可以选取多种不同的教材,以便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和发展自身。

2.2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实例授课法

经济学理论知识比较多,并且有些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导致很多学生对此失去学习兴趣,难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目标和经济学教学改革,把一些周边的例子穿插到课堂里,这些例子越接近同学,其效果性越强。通过实际例子来让学生了解经济管理学中的原理和概念,针对一些基础不扎实的同学,教师要利用实际例子来领悟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中学到了什么,明确自己还有哪些不足。除此之外,教师要多举几个例子,以便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把经济学理论应用到具体实践中,能够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2.3 加强学生经济分析思维的培养,注重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区别,经济学中多假设性的问题,经济学不是以人的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而是把人放入到限制的条件中去观察人的行为,这些限制的条件有可能是人的技能、专业知识,或者是制度规范等等。经济分析通常也都是在理性的假设基础上,来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寻找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要求学生在研究同一项目的时候不能更改假设前提,直到研究结束。因此,学生要让同学掌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思维,并把这些方法和分析方式运用到实际研究中,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才能保障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只有拥有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才能沿着思维轨道继续进行问题的研究,保证研究方向的准确性,

2.4 掌握好教学过程中的细小环节,保障教学工作的质量

经济学课时较少,学习内容较多,这就导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教学计划,掌握好教学中每个细小的环节。首先,教师在授课前要备好课程,明确讲课目标,规划好授课内容,了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详略得当。其次,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要用以往单纯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讲师要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结合图像、实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要注意课堂沟通问题,采用正确的交流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和学习中困惑的地方[3]。最后,教师还要向学生提供配套的练习题,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地布置学生的课后作业。

3 结语

为了提高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保障教学工作有效开展,广大师生必须要认识到经济学在此专业的重要性,端正教学态度和学习态度,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思维,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明确教学目标,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经济学教材;在授课过程中要多引入实际生活的例子,使讲课内容浅显易懂,容易让学生接受;另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思维,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去研讨问题;最后教师还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细小环节,以此来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淑江.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经济学”的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5,07:16-18.

[2]曹淑江.谈谈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管理经济学》的教学[A].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04:6.

篇7

在升本之前,诸多院校经济法教学存在不同学科、同一教师、同一教材、同一内容的授课方式,没能注重本课程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实用化。升本之后进行这一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而推行这项工作的前提就是要明确经济法教学在新升本科院校的科学定位。

1.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从我国当前的经济法教学状况来看,教学模式主要有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但是,由于专业的不同、课程设置的差异和实践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很难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条件接受实践教育。所以,经济法的课堂教学仍是经济法教学的重要环节,仍是培养经济法人才的主要阵地,而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注重基础理论的教育。对新升本科院校而言,针对其教学资源的局限性和学生自身素质的特点,更应在经济法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的基础作用。

2.以应用教学为导向。21世纪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应该是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应该是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新升本科院校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除以理论教学外,还必须以应用教学为导向。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理论知识外,还要加大对学生技能训练的力度,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手段等使学生注重实际应用,经反复训练使理论知识演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学校还要努力创造机会,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各种渠道提供一些法庭旁听和律师事务所实习的机会,以实际接触真实案例增加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3.以特色教学为突破。新升本科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取得优势,在国家教学评估中取得佳绩,必须立足本校实际,探索学校发展道路,突出学科建设的特色,其色教学的作用不可低估。经济法教学也应该改变原有模式,突出特色教学,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经济法特色教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要有特色,针对不同的专业选取适合的教材,除国家统编教材外,本校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编写自己的经济法教材。二是教学内容要有特色,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注重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三是教学方法要有特色,除在传统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注重案例教学外,还应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多媒体教学、模拟法庭教学、讨论式教学和辩论式教学等。

新升本科院校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经济法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以课堂为主阵地的单一教学。这一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往往很难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这一问题在新升本科院校的表现更为明显,面对学校和学生层次的提高以及培养方案的修订,经济法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而改革的关键就是要明确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哪些问题。

1.教学理念有待更新。由于经济法教学内容丰富、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讲授的深浅度不易把握,所以在有些高校经济专业被定为考查课,经济法课程教学不能受到重视,有些教师也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而且在一些新升本院校仍坚持培养专业人才,这种与当今高等教育目标相违背的模式,严重阻碍了经济法教学的进步。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新升本科院校经济法教学理念的更新显得尤为重要。

2.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新升本科院校虽然也在努力打造一支高质量的经济法教师队伍,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法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科梯队仍不尽合理。有许多经济法教师知识结构先天性不足,经济类专业毕业的教师,法学基础理论欠缺;法学类专业毕业的教师,经济学知识面较窄。加上部分院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形不成学科梯队,科研水平提高不上去,很难实现教学与科研相长。因此,在校承担经济法教学任务的教师大都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法理论性强、涉及面广、更新快、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和科研素质都有待提高。

3.教学大纲有待修订。教学大纲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新升本科院校的经济专业和法学专业,普遍存在教学大纲定位存在不够准确、培养目标模糊、专业针对性不强和忽视实践教学等特点,教师授课也往往难以划分重点和难点,造成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时,按照同一个大纲、相同的进度讲授,无法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相呼应。尤其是经济法课时的设计不尽合理,课时多在48学时至72学时,而经济法律规范的数量是其他任何部门的法律规范数量所不能及的,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对经济法有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法的思维方式和具体案例的分析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

4.教学内容有待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多为基础理论,采用案例教学的很少,即使辅以案例分析,也多为老师分析,学生听,最后往往又变成了教师讲授。由于经济法内容更新快和教材编写滞后的矛盾,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难跟上时代步伐。不仅使得学生发现、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而且不利于学生对前沿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导致所学知识过时,难以解决当前问题。

5.教学手段有待革新。传统教学手段是以讲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意识,知识的传播往往是在讲台上完成的。在有些院校,即使具备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手段惯性的影响,也很少使用。由于没有新的教学手段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求知求新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索然无趣,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6.考核方式有待改进。经济法课程考核的目的不应该单纯地检验学生的前期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一些新升本科院校仍坚持传统的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试题内容主要是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题等主观题和客观题。而经济法涉及十几部基本法律,条款繁多、领域广泛,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靠死记硬背掌握理解所学知识是难以想象的。这些呆板、机械的问题,容易将学生导向“背书机器”,最终导致学生厌恶学习,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无法达到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完善新升本科院校经济法教学的思考

经济法作为经济专业的应用性基础课,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经济和法律理论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解决经济法律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新升本科院校而言,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为突出。为了全面提高经济法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1.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对新升本科院校而言,经济法现代教学理念的树立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院系应注重经济法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吸取其他院校的教学经验,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配备专任教师,加强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监督。其二,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应立足于教书育人;在教学内容上应在结合教材讲授前沿知识;在教学手段上应注重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并乐于和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

2.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在新升本科院校,要讲好经济法课程,至少应从三个方面提高教师素质:其一,教师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除掌握扎实、全面的法学专业知识外,还要比较全面地了解经济学领域的知识,甚至还要具备文、史、哲、计算机等学科的一般知识,以提高学科间的知识渗透性。其二,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熟练把握课堂的各个环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三,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高等学校教师肩负教学和科研双重使命,而二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科研不仅是教师自我学习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对自己教学能力、教学效果不断反思的结果。

3.科学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制定得不科学,不仅加大了考试难度,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为教师组织教学带来难度,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新升本科院校应科学制定适合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教学大纲的制定在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基础上,还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实践教学大纲,根据实践教学的内容、对象有选择的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如模拟法庭、旁听审判、诊所法律教育法等实践教学活动。

4.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经济法随着我国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在不断发展完善,各项法规相继修改,都表明经济法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专业性和变迁性。这要求在高等院校经济法教学中要保障讲授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新颖性,并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因材施教选取具体内容。要做到这些就必然要求教师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刻苦钻研和学习,始终跟踪学科前沿,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

5.采用现代教学方法。新升本科院校教师在明确经济法课程性质的基础上,应根据需要采用现代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积极探索采用案例教学为主的模式取代基础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模式,调动其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变黑板教学为CI课件教学,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再次,教师应积极探索运用辩论法、讨论法、模拟法庭教学等方法,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6.创新成绩考核制度。高等院校成绩考核办法多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一般是按照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来计算总评成绩。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是有一定成效的。但这种考核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因为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太大,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总评成绩的高低。为此,应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率,以此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背书机器”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在新升本科院校经济法课程中还可尝试采用开卷考试+平时作业+小论文(案例分析为主)的考核方式,既可以测试学生的基本理论掌握的程度,又可以考核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敏.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方法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

[2]宋文霞.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23).

篇8

一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区域经济学的特殊性在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其应用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参与政策讨论与实践评估,并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日益扩展政策参与的领域;另一方面,表现在不断拓展的国际化视野,即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区域发展以及各种区域经济问题,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和政策。就其综合性而言,则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学不同于其他以单一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而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制订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的能力,从事区域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相关科研及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做更大的贡献。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改革和创新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是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域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滞后化。

根据我们对全国15所重点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授课情况的网络调查,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习惯采用相对稳定不变、具有统一标准的教材。在所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11所高校7年内没有更换过新教材,至今所使用的教材还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流行的那些版本。二是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学大多是围绕实际问题与任务进行对策性研究,缺乏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造成该课程教学长期以来停留在“浅显易懂”的水平上。三是教学内容界定不清。对于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笼统,造成授课重点不明确,教学内容选择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甚至“填鸭式”的课堂讲授,多年来一直沿续着“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而学生则全盘接受甚至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记笔记、下课全忘记”。导致上述情形的原因固然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但更多地出自教师教学中的“僵化、“零散”、“固守”:所谓僵化,即将教学内容当作僵化的教条和现成的结论进行灌输,缺乏具体化、直观性;所谓零散,即只重视对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传授,缺乏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融合贯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片面和孤立;所谓“固守”,即只重视对课本规定内容的分析,较少关注经济现象的变化及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教学的实用性不强。

3.教学考核方式片面化。

尽管建立教学考核制度已得到普遍共识,但是现有考核方式却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学考核目标错位。对教师往往简单采用一系列量化指标给教师“打分”、“排序”,很少关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优势与潜能等方面;对学生则只是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二是教学考核主体单一。对教师的教学考核只看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则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双方博弈的结果往往是在基于共同利益下达成互利串谋,从而使教学考核结果失真。三是教学考核过程简单化。考核方式基本上是通过期末考试形式进行的,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

三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具体途径

1.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根据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理论基础。综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规模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非均衡力及循环累积因果律;市场开放度强化要素流动性;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和结构优化的内生化理论;产业份额决定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二元结构与城乡联系理论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博弈论、内生的增长理论、后福利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和建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引领学科发展的前沿,以深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价值。

(2)应用。区域经济学本身是为了解决实际中区域问题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区域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宏观、中观领域里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包括区域发展模式、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城乡统筹、地方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城市竞争力、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区域分工与合作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微观领域研究则涉及企业区位选择、企业迁移、企业组织以及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经济活动,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另外,近几年来中央政府陆续制定的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改革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区域性政策措施,也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

(3)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官方统计数据的大量公布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学研究逐步走向计量化,强调运用数理模型方法对区域活动进行定量分析,特别是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大发展,近年来区域经济学中空间计量分析的应用越发增多。同时,决策科学、复杂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也不断地被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

2.强化实践型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类课程,成功的区域经济学教学应强调实践型教学,注重互动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互动教学的实质就是由传统单向被动的灌输型教学转变为师生间互动交流与研讨,从而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授知识去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和验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开展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培育批判、研究、质疑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适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案例教学是区域经济学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中,一方面,要注意教学案例选择的现实性、典型性、综合性和动态性,其案例应该是对现实热点问题和学生们普遍关心问题的提炼和总结;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互动的组织形式可多样化。既有安排学生独立完成的个人案例,也有学生之间合作的小组案例;既有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也有口头的案例讨论等。

模拟教学近年来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开始得到关注。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确立区域发展目标,如何捕捉区域发展非均衡状态下可能产生的有利或获利机会,如何有效率、低成本地去广泛组织实现既定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以便最终实现既定目标,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体验区域发展变化规律,进而灵活地做出区域决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方法的局限性。

3.实施教学手段多媒体化,着力提升教学效果。

开展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即可以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字、图形、影像、语音等方式来演示教学内容,代替传统的单纯依靠老师讲授和板书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动画的屏幕演示,将区域经济学中许多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复杂的逻辑关系直观、清晰地表达出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将大量原来需要在课堂内进行的板书工作通过课前制作的教学软件演示出来,课堂的课余时间增加,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讲授和组织教学活动。

但是,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并不等于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手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发挥各自所长,弥补各自之短。具体来说,一要遵循目的性、最优化原则。即多媒体手段和内容的选择,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学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选定,当用则用,不适则弃,讲究实效,切不可为追求时尚,不顾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盲目使用,否则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二要注意多媒体技术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即根据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去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技术,既要注意选择效果最好的来运用,也要考虑它们能否优化组合的效果,充分发挥各种多媒体技术的最大效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三要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反馈。即教师必须控制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及时准确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优化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4.完善教学考核方式,保障教学效果。

教学考核应涵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二者都不可偏废。在对学生学习的考核方法上,应建立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可采取笔试、口试、作业、讨论、考勤等多种形式,其中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学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讨论和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记录提问、发言、出勤等情况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根据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考核方式中应特别加入社会实践的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和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对教师教学的考核方法上,则要着力改变目前简单地由学生给教师教学打分的做法,注意结合其他一些方式如教师互评、教研室集体听课、督导组听课等,广泛参考多方面主体的意见,增加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应注重营造公开、透明、民主的氛围,各方共同参与、民主协商,通过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找出教学中存在问题以及未来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

篇9

传统教学管理环境下,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分为两种: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和计算机模拟。这就直接导致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经费严重不足,实验室项目立项难度较大;间接导致了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下降,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毕业和就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涉及管理机制、队伍建设、教学体制、教学自主性等多方面,以我院为例,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验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在传统观念上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程,再加上我院实验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校对实验教学的投入不多,因此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机制不健全。[3]主要表现在:实验教学过程管理薄弱,缺乏严格教学考核制度,教学评价制度也不够完善等。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不足经过资源整合,我院建立了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配置了较好的硬件设备和相关实验教学的软件,但是师资问题一直是困扰实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瓶颈。经管类实验教学在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以专业理论课教师为主导开设的,不少教师实验教学的能力不强,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实际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另外,学院缺少一支专职的实验教学队伍,实验教学教师以兼职为主,教师在顾及理论教学的同时,很难有精力再进行实验教学的钻研,严重制约了教师在实验教学改革中作用的发挥。实验教学体制落后,实验教学自主性不够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缺乏独立性,它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与其地位不相称,不能从专业学科人才培养的整体需要进行实验教学设计,实验教学一般只是依附于理论课程,实验具有随机性,缺乏科学规划。实验教学缺乏独立的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很多实验项目只是作为理论课知识的简单上机演练,多以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为主,缺少综合性和设计性。这样容易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并且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效果不明显。目前学院实验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实验,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能自主完成实验,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另外,实验室缺少一些综合性设计性的、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开放性实验项目,实验室有效开放的相关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实验室与学生科研、教师科研的结合尚不足,资源尚未充分利用。

篇10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要以“市场”和“经济”的眼光看待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问题。本文就经济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策略,提出笔者肤浅的见解,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加强规划,储备人才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在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对未来劳动力供求情况以及影响供求关系的诸多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性政策。一个好的人力资源规划,能够体现企业的发展方向,为企业发展储备合格的专业人才,实现企业与人的和谐发展。从经济角度来说,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不仅能够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企业工作效率,还能够维护企业的正常稳定运行,可谓一举多得。

二、实现经济效益,兼顾社会效益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如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从人力资源角度来讲,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的最直接的措施就是促进公平就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以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问题为切入点,回馈企业发展所依托的地区、国家及消费者。

三、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企业个人共同发展

对于企业和劳动者来说,无论是招聘期间中还是任职期间,双方都是双向选择的关系。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达到“人尽其才,共同发展”的目的。

首先,在职工聘用阶段,要尽量选择与岗位要求相符的职工,减少新进职工在岗位培训和适应阶段的时间、精力和物质投入,尽快发挥职工价值,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其次,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对具体岗位需求和职工个人特征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尽量提高职工与岗位的匹配度,使职工在岗位上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个人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一个员工年龄、经验、阅历等的增长,他适合的岗位也一定会随之变化。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员工与岗位的匹配度。比如,一般来说,一个中文系的本科应届毕业生,比较适合文秘或者客服之类的工作;然而,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也许她会发挥自身在销售、管理、策划等方面的潜能,而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及时发现这种潜能,并为其安排更加适合他发展的岗位,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四、开发人力资源,挖掘员工潜能

对于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不仅要科学“管理”,更要合理“开发”,促使员工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深层挖掘他们的个人潜能,高度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通常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一方面,重视员工在岗位上的学习与提高,为员工制定详尽的职业生涯规划,促使他们在岗位上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为员工的继续学习和深造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员工对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能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能力。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要远远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大大提升了员工的个人素养和工作能力,更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五、采用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热情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赏罚分明”,常常片面强调“罚”的作用,以罚代管。即使是“奖”,也只是采取现金奖励这种单一的方式。这种方法只能短期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不利于从根本上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要针对不同的部门、阶层和个人,形成系统的激励机制,以此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奉献激情。

一方面,要从现金、股权、职位等各个角度对员工实行激励机制,促进员工实现个人价值、提升自身素质、获取经济和精神上的满足、对企业产生深厚情感,这些都必然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积极进取。

另一方面,根据锦标赛原理,依据员工对于企业贡献大小、未来发展趋势如何、个人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适当拉大高层主管与中层主管间的差距、拉大从事高技术含量人员与低技术含量人员间的差距,并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薪资差距,保护“高薪”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低薪”人员的进取心,形成良性竞争,促进企业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六、营造良好氛围,创建和谐企业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对企业与员工之间、部门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形成和谐友好的工作氛围,并促使不同部门和每个员工间的协同合作,使员工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工作心情,让员工产生以企业为家的良好情感,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者要随时倾听广大员工的心声、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使员工感觉自己在企业中是被重视、被关爱、被尊重的群体,以此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是市场经济建设的主体,只有企业发展了,我国经济才能繁荣,社会才能进步,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而企业发展必然离不开人才建设。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作用,提高企业人才整体素质、提升企业整体工作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