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09:0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全球经济情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前言
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金融市场差异的出现归根结底由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以及体制所决定。在金融市场差异条件下,各国对资本的吸引力会有所差别,久而久之则会导致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出现。对金融市场差异以及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分析能够为使有关部门及人员认识到当前国内经济的发展状态,这对于发展策略的调整能够起到导向作用。
二、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简介
(一)金融市场差异
金融市场主要指以办理有价证券以及处理各种金融衍生品的买卖的市场。根据不同国家经济体制以及整体实力的不同,金融市场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低的国家而言,金融市场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在各项金融业务的办理以及衍生品的买卖的过程中会具有更大的优势,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而上述目的的达成又能够反过来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1]。相对而言,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则恰恰相反。由此可见,金融市场差异的状况一旦出现,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其状况会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
(二)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指的是世界各国由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所导致的一种失衡状态,同时也指受长期的金融市场差异影响而导致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出现往往源于长期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各国都必须提出一项长期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国家经济实力以及综合国力的增长提供保证[2]。
三、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全球各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市场的种种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其中金融市场差异的出现便属于非常严重的一项问题,就目前的情况看,由此所导致的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也已经影响到了很多国家。
(一)金融市场差异现状
从全球的角度看,金融市场差异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世界各国的金融资产总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地区之间的差异却十分明显。根据对近些年来全球金融资产分布情况的调查发现,全球金融资产分布状况十分不平衡,作为全球经济的中心,美国金融资产分布情况占全球金融资产总数的31.9%,其总量较亚洲其他国家的总和多出1.8%。相对于美国而言,日本的金融资产总量占全球各国的第二位,其比例为11.7%,但较美国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中国的金融资产总量占实际金融资产总量的7.6%,在各国的排名中较为靠前,但与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发达经济体之间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其次,不同收入的国家金融市场差异较大。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国家的收入也会存在差别,鉴于此,国家之间金融市场的差异也就会不断的扩大。
最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流动情况较为明显。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向主要为发达国家,深入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收益相对较高,且在风险防范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明显的金融市场差异。
(二)全球经济失衡现状
全球经济失衡的状况并非从未发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属于全球经济出现的第一次失衡。就目前的情况看,全球经济失衡的状况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其中美国为主要代表。自20世纪后,美国经济出现逆差的状况便一直存在,并在2006年达到了巅峰。受美国经济逆差的影响,很多与美国存在经济往来的国家均受到了波及,在这一情况下,全球经济失衡的状况开始变得更加明显[4]。
四、全球经济失衡状况下中国发展战略的调整
在全球经济失衡状况下,为避免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中国必须积极转变发展战略,要使其能够有效的防范各种金融风险的发生,这样才能使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更加稳定。
(一)转变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在过去,我国采取的一直为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即在进出口贸易中以出口为主,进口为辅的发展战略,同时,为了鼓励出口,国家还提出了大量的鼓励措施,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国家的出口商品数量急剧增长,在增加了出口总额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这对于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转变出口导向型战略能够有效的拉动内需,从而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5]。需要注意的是,保持进出口的相对平衡非常必要,这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内需不足是当前国内金融市场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居民对于储蓄的需求量过高方面,通过深入的分析发现,导致居民储蓄量过大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因此居民往往会出于养老以及医疗等目的进行储蓄。为拉动内需,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加强设备保障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要从医疗卫生以及养老失业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设,从而使居民能够在失业以及疾病等问题发生时得到国家及时的补助。在这一环境下,居民的储蓄量必定明显减少,同时也会促使其更加热衷于消费行为,在促进资本流动的同时,国家经济的发展必定能够被注入新的活力,这对于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五、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下,受各国经济体制等方面问题的影响,金融市场差异的问题正在逐渐深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金融市场差异会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状况的发生。在全球经济失衡的状态下,为避免自身受到过多影响,转变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要以扩大内需为主要目的,从进出口战略的转变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两个角度出发使国家经济能够得到更加快速、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争.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J].世界经济研究,2012,07:10-15+35+87.
[2]张.论美元本位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特征及可持续性[D].吉林大学,2011.
[3]姚晓磊.金融发展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D].吉林大学,2014.
相对较高的增长率,是由很多因素来支撑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世界各地的公司,正在走出过去一年中他们遭遇的前所未有的大幅收缩,他们从一个经过深度衰退之后的起点来恢复增长,因此,也有能力实现强有力的从低点上的增长。
相比而言,美国的就业形势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有太多增长,但这不足以为惧,仅从目前的收缩状态当中走出来,就能增加很多的产量,带来很多收入,并且最终支持增长。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2009年全球的消费已有强劲反弹,若我们以零售来衡量全球消费,2008年消费状况非常糟糕,不仅是美国进入衰退,而且全球的春夏季能源和粮食价格都达到了高峰,接下来就是危机,然后就是信贷的收紧。
但在2009年,全球消费者没有跟着企业的消极预期去走,反而有一个强劲的反弹。过去6个月当中,全球的消费增长已经达到了趋势增长率。这次消费增长不是由美国的消费者来引领,美国的消费仍在收缩之中,主要贡献力量是新兴市场的消费者。
从很多方面来看,2009年全球经济的情况恰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情况的相反反映。1998年金融危机以后,是美国经济提升了全球经济,把大家从全球经济危机当中拉出来;而2008年是新兴市场的消费者提升了全球经济。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在全球范围内,政策仍然在为这种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所以,我们有理由坚信目前推动经济增长周期性的因素,至少还可以发挥一年的作用。
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后果是不一样的。从近期来看,亚洲整个新兴市场以及大宗商品输出国可以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逐渐使有关经济的刺激政策回归到常态,这将是渐进的,明年早些时候会慢慢铺开。
但在发达经济体当中,失业率仍在持续攀升,今后12个月,美日欧三国政策方向应该都不会做出调整,三大央行至少在明年夏天之前会保持现有利率政策不变。这样的业绩是非常稳固的,但我认为这也是令人不安的成分。
全球经济还面临着多个挑战,一方面发达经济体虽已有稳固增长,但失业率仍达到二次大战结束以后的高点。特别是美国,在经济复苏开始的6-8个季度以后,失业率仍保持在9%以上。同时,发达经济体的预算赤字居高不下,达到或接近历史性新高,如美国到2010年财政赤字仍将达到或超过1万亿美元。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需要担心有关当局在政策上还会做出什么反应。
就发达经济体而言,最大的一个风险将在于决策机构面对如此之高的失业率,面对巨大的财政失衡,会采取哪些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表面上对家庭和消费者起到保护的作用,但将损害经济增长,包括周期就业状况和资本存量的增长,而这样一种情况很可能出现。例如,美国已采取一些限制性的贸易政策,这不具有建设性,效果适得其反。
接下来一年到一年半中,全球经济会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但对于美国和许多发达经济体来说,今后几年当中他们的长期趋势增长率会下降。
从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看,尽管有关国际权威机构对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的基点不同,但初期一致认为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缓,低于12005牢的经济增长。半年过后,全球经济总体运行超出了国际机构最初的预期,经济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第一、第二季度全球经济同比分别增长了4.7和4.5,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同比分别增长了2.9和2.8,发展中国家经济同比分别增长了6.5和7.0。对此;有关国际机构又一致认为2006年上半年以来,虽然全球经济仍面临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后期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也同时存在,但经济复苏将明显加快,并纷纷上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2006年初,联合国的《2006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展望报告》中指出,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略高于3,与2005年基本相同,下半年联合国根据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重新调整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上调至3.6。世界银行最初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与联合国最初预测基本一致,最初预计全球经济增幅为3.2,与2005年持平,上调后的预测高于联合国,上调到了4.4,并大幅度上调了部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预测。WTO的预测则略低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最终全球经济增长可达3.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期和近期的预测则均高于联合国、世界银行和WTO的预测。早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为4,3,2006年4月上调到4.9。尔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06年即使在原油价格高位徘徊的情况下,全球经济依然表现活跃与强劲,对全球经济前景更为乐观,将经济增长预测再次上调到5.1。上述预测还不能说是最后的预测和最终的增长,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和最终的增长有可能还会被改写,无论是上调还是下调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已成为定局。
二、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1.世界各国消费需求旺盛。2006年全球经济摆脱了通货紧缩的束缚,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世界各国消费需求持续旺盛,持续旺盛的消费需求同样也支撑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从需求上看,2006年世界各国消费需求的增加不仅体现在能源上,而且对有色金属产品的需求保持着较快的增长。由于美国制造业发展状况良好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对有色金属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际市场上有色金属产品价格的持续走高,年初以来国际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与能源价格并肩屡创新高。在居民消费需求上,2006年上半年主要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持续旺盛,美国商品零售额1-5月份同比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其中5月份增长了7.6,比上月高出0.6个百分点;1-4月份消费信贷折年率分别增长了3.9、2.1、0.8和5.9;欧元区第一季度居民消费同比增长了0.7,高于2005年第四季度的0.3,4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为近年来最高水平;日本上半年民间消费增长了0.6。与此同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消费需求也出现快速增长趋势。2006年在能源和有色金属需求强劲和居民消费增长的驱动下,上半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工业生产增长呈现强势增长。以美欧日为例,美国工业生产1-5月份同比分别增长了3.2、3.1、3.8、4.7和4.3;欧元区1-5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分别增长了1.6、1.7、1.8、2.2。和2.6;日本1-5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分别增长了2.8、2.5、3.1、3.3和3.1。世界各国消费需求持续旺盛,为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条件和增强了动力。
2.经济行为活跃。经济行为活跃是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从许多预测数字表明,2006年全球各种经济活动十分活跃,特别是商业和服务业(如旅游、商务旅行、交通、零售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等经济活动并没有因恐怖活动的猖獗和自然灾害的发生而减少,反而进一步活跃。以商业和服务业对全球经济增长影响>!
3.全球贸易增长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2004年全球贸易迅猛增长,贸易额增长了21,贸易量增长了9,2005年增速有所回落,但仍高于近10年的平均水平,2006年上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增长加快的同时,全球贸易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06年第一季度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长了9.5,进口同比增长了10.3,全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7,明显好于2005年。其中经合组织(OECD)贸易增长将在5.5-6,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量将进一步扩大。全球贸易持续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加快以及发达国家提供了主要的消费市场,进口明显要快于出口;另一方面,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成为当前全球贸易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和动力。另外,近期国际泊价、矿产品和有色金属价格进一步上涨,导致全球贸易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在石油和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石油和资源出口国出口额猛增,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部分盛产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强劲需求的带动下从中受益。
4.国际投资进一步复苏。2004年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全球经济普遍复苏的情况下,国际投资开始呈上升趋势,2005年全球国际投资继续大幅度增加,达到8950亿美元,增长29。从2006年的国际投资形势看,随着全球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加快,以及全球经济活动的活跃和跨国企业并购的增多,全球国际投资将继续攀升。从国际投资流向看,国际投资流向的主流
仍将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据有关人士分析,2006年国际投资流入发达国家将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流入美国的国际投资将超过2000亿美元,这不仅将有利于恢复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资本市场的活跃与繁荣,同时也将给美国和西方整体经济的恢复注入新的强有力的活力。与此同时,2006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投资也进一步增加,从资源战略上看,国际投资流入发展中国家的侧重点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其主要原因是全球对石油等资源需求旺盛,资源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极为关注的战略问题。另外,从地区特点上看,国际投资的重点也开始从传统地区向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转移,未来亚洲和东欧地区的国际投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国际资本对拉美的投资将进一步复苏;流入非洲地区的国际投资将保持稳定增长。当前,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复苏,体现了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繁荣与活跃。 5.失业率逐步下降。2005年全球平均失业率为6.3,2006年全球经济的增长,使世界各国失业状况普遍得到逐步改善,其中西方主要国家美、欧、日2006年以来失业率均出现下降趋势;困扰俄罗斯多年的失业问题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善;世界其他国家失业状况均有不同的改善。1-5月份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失业率稳步下降,美国失业率分别为4.7、4.8、4.7、4.7和4.6,均低于2005年底4.9的水平;欧元区失业率分别为8.2、8.1、8.0、8.0和7.9,低于2005年底的8.4;日本失业率分别为4.5、4.1、4.1、4.0和4.0,除了1月份出现回升,其他月份均低于2005年底的4.4。预计到20年底美、欧、日失业率不仅不会高于现有水平,还会有所下降。尽管目前俄罗斯失业率仍高达7.7,失业人数为570万人,但与2005年相比减少了3.8,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2005年拉美地区的城市失业率为9.3,同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6年有望进一步下降。东亚、南亚和东南亚2005年失业率分别为3.8、4.7和6.1,预计2006年同样有所下降。目前,各国失业率的普遍下降,是世界各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中国经济能否拉动全球经济
全球经济继续受到去杠杆化、贸易保护主义、消费下挫的困扰。
从数据来看,全球经济喜忧参半,执全球经济牛耳的美国经济同样如此。全球金融去杠杆化盛行,贸易额急速下降。美国去年12月份进口额为1737.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031亿美元相比下降13%左右。而中国1月份进口额比上年同期骤降43.1%,更能反映国内需求情况的一般贸易进口也下降了40.1%。美国非农工作岗位连续三个月丧失60万个,去年9月美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在今年一季度将增加1.2%,时至今日,大部分经济学家的预测是,美国经济一季度将下挫4.6%,奥巴马含糊不清的救市政策成为替罪羊。
但另一些数据显示经济有企稳迹象,主要反映在信贷利率、制造业指数和海运指数上。1月份,美国零售额“意外”增长1.0%,而经济学家此前的预期为下降0.8%。在美国、欧盟与中国三大经济体,多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均在1月份小幅上扬,预示着制造业活动的收缩势头可能正在放缓。银行间拆借利率也在回落,银行间的三个月短期拆借市场利率与联邦预期利率之间差额缩小,这意味着,企业的信用逐渐恢复,一些信贷市场正在解冻。
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对提振全球信心功不可没。衡量原材料海运成本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航运指数(Baltic Dry Index),1月份较去年12月份的22年低点反弹了1.5倍以上,这个指数受到中国大宗商品进口的强烈影响。在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中国的铁矿石进口在增加,中国电力企业为了与煤炭企业博弈,转而从国际市场进口煤炭。所有这些,都表现为经济景气的复苏。
目前,全球经济的反弹是由美国信用体系的逐步复苏,由中国经济的刺激计划促成的,而全球经济能否走出低谷,有赖于以下两点:一是美国国内的资产去毒化过程接近终点,不会爆发出大规模的坏账危机,或者由政府成立坏账银行接收坏账;二是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能够让中国国内经济转危为安,进而通过对大宗商品的需求等,拉动全球主要经济指标,使全球经济走出紧缩周期。
中国经济不可能引领全球经济,虽然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大,但全球经济的心脏仍在美国。美国此轮紧缩与消费的下降,使得全球经济受挫,如今美国经济形势虽然走出最坏阶段,但仍处于紧缩周期。
中国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不过可以判断,目前的复苏是短期反弹。随着政府刺激经济计划的出台,一些资源性行业暂时好转,如一些钢铁企业受惠于基建计划,在春节期间减少铁矿石库存,春节后增加了进口。粮食、有色金属等出现了相同的情况。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作为钢铁大用户的房地产业景气复苏缓慢,有色金属与钢铁的产能没有全面恢复开工。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与投资相比,居民消费占比过低,虽然政府在花大气力提升社会保障系统,但不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实际失业率已经上升到10%以上,资金密集型大企业、大项目受惠于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在经济份额中占比达到70%的民营企业仍在泥潭中挣扎。中国经济的症结是,缺乏一套明确的、经过实践检验和详尽论证的经济结构性改革方案。
结构性失衡可能加剧
如果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辅之以切实的经济结构性调整,在短期的提振作用过去之后,结构性失衡会加剧。
我国扩张的信贷、投资,基本上都投向了大企业、大项目,而这意味着资金投入不能带动相应的就业、消费,更无法缓解民营企业的经营困境。
我国信贷中隐藏的结构性问题浮出水面。信贷被用来“以新还旧”,表外贷款进入表内,在总量1.5万亿元的非金融公司贷款中,票据融资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占到了41.6%和34.9%。中长期贷款的增加显示央行将主要贷款投向了政府项目,票据则被视为一种无风险信贷,显示出银行风险规避倾向至今仍占上风。企业活期存款占到八成左右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出现了自2008年4月以来的连续第9个月增速下滑――截至1月末的M1余额为16.5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8%,增速低于上个月末的9.06%,跌入了1997年有货币量统计数据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这完全反映出,除政府投资以外的企业投资活动继续萎靡不振。
央行在压力之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以激进的态度发放信贷,但通过具体数字我们了解到,大部分贷款去了大项目、大企业,这相当于政府自己给自己担保、自己给自己放贷。对于大部分仍在资产负债表中挣扎的中小企业而言,这是他人院里的果实,与自己无关。信贷放松了吗?放松了。大部分企业受益了吗?没有。
在1998年的时候,政府和它直接能控制的国有大型企业占社会资源的50%,甚至更多,到2008年占到30%,用30%的政府投资带动70%的社会资金,政府项目往往效率较低。如果资金无法配置到高效的企业,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从长远来看,有可能面临下降态势,这意味着,通货膨胀率会上升。
1998年的时候,中国居民的消费对GDP的贡献是45%,基础设施投资导致居民消费贡献受挤压,目前消费对GDP的贡献已经下降10个百分点。如果居民消费不能跟上,产能过剩的问题会更加严重。
即使在政府投资初见成效的现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还是遮盖不住。
再以钢铁行业为例。钢材价格是国民经济的领先指标,去年6月底7月初,钢材价格见顶,到9月底前缓慢下跌15%左右,国庆节后暴跌30%。宝山钢市指数去年12月初达到868点后,逐渐反弹到933点,目前已经开始下滑。这个指标,值得关注。虽然经过政策强心针的刺激,全国钢铁企业状况有所改善――企业复工情况良好,河北省12月钢产量创下历史新高,但钢铁大省如山东、湖北和上海市的产量都萎缩了二至三成。
出口钢材量下降,一月的钢材出口量更是大幅度下降。全国库存在去年10月达到低点后,很快回升到历史高位附近,上海等地的长材出现压港卸货的情况。由此导致钢铁价格经历了下降、反弹、再下降的过山车。可见,通过刺激可以在短期内降低企业库存,但长期的去库存化,只能依赖于以下两点:全球消费形势的好转,国内居民消费提升。
此轮提振经济中最有新意、最积极的举措是,通过家电下乡、医改、房改等方式,以补贴的形式刺激居民消费。此轮提振经济举措中最令人沮丧的是,大企业、大项目独得其利的情况没有丝毫扭转。我们无法想象,日益垄断的企业对应着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相比而言效率比民营企业更低的企业主导着中国经济未来,而在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比70%的民营企业,却只能依靠民间信贷与自有资金扩展规模。
金融市场近30年来最大困局
华尔街的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金融危机将在2009年继续尽情演出,一系列严重的连锁反应将严重冲击全球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也在不远的未来向我们招手。2009年,经济下行的风险仍然占绝对优势。以致于2009年的通货紧缩风险远高于通货膨胀的风险。
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团队预期,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幅度不会超过0.9%,这将是1982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最慢的一年。瑞银经济学家团队也削减了他们对全球经济2009年的预期,从之前的1.2%削减至1%。
“这是第六次大幅度削减我们对全球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预期了,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分别从2008年11月份预期的1.7%和3.9%降低到0.9%和2.6%。”摩根士丹利美国首席经济学家Richard-Berner博士对媒体无奈地表示。
“尽管全球的经济政策刺激力度空前,但是全球经济增长有可能到2010年才能恢复,增长速度有可能达到3.3%。如果这一预期实现的话,2009年-2010年将是二战以后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二个最低年份,稍微比1982年-1983年强一点点。”Berner博士解释说。
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对经济衰退有一个大致近似的预期,华尔街的基金经理普遍预期到明年二季度全球经济将跌至本轮衰退的最低谷。纽约大学的几位教授的模型显示,以年增速计算,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将会跌到-1.6%,这也许将是全球经济40年的低点。
华尔街的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政策面的好消息是全球各个主要经济体的政府部门正在积极应对目前所遭遇的严峻挑战。当然,国际金融市场各方还需要继续努力付出更多的行动。“如果恰当地采取了更多的行动,我们预期2009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将会逐步改善。”瑞银全球首席经济学家Larry Hatheway博士认为。
五大因素决定2009年全球经济
“基于政策制定者们不惜一切代价地试图结束本次危机,经济在2009年复苏是很有可能的。”摩根士丹利的Berner博士分析到。“问题就在于信贷市场需要多久才能稳定下来,经济活跃度什么时候开始提高。我们最乐观的估计是信贷市场正在开始改善,但是其进程将不是很快恢复。”因此,经济复苏将会是缓慢到来,经济真正恢复增长,最乐观也要到2010年才有可能。
更重要的是,在信贷紧缩和资产价格暴跌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下行的风险仍然巨大。事实上,来自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2008年10月和11月的数据显示,全球经济正处于加速衰退的通道中。正是由于近些年发展迅速的全球化。本轮的经济衰退才迅速扩展到全球各地,这也破坏了来自海外市场对美国经济任何可能的支撑。考虑到全球衰退的迅猛加速,任何额外地猛烈政策刺激都不太可能将全球经济拖出低谷。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们认为,全球经济中处于五个巨大风险的驱动中。首先,在几个发达经济体内,去杠杆化的范围仍然是不确定的,进一步的资产减记和拨备仍然有可能引发进一步的信贷紧缩。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进一步下滑将会加深这些风险的暴露。特别是对于美国来说。消费下滑的风暴至少要进行到2009年的中期。
第二,很多的中央银行猛烈地和大量地放宽了货币政策。但是并不清楚这些政策什么时候和多大程度上能发挥作用。可以肯定的是,发达经济体的流动性和货币增长的确出现了缓解的迹象,但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力度作用有限。
第三,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奥巴马政府的即将上台被认为是即将展开大规模财政刺激的开始,伴随着未决数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大规模减税。在一段时间内,这些政策的时间表、规模和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很可能是未知的。
第四,货币、商品价格和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溢价水平仍然处于剧烈波动中。
第五,对于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来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衰退的程度将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来自这五大关键因素的上行风险和下行风险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对未来的预期。“在我们最糟糕的预期中,即使是经济的严重衰退导致了全球前所未有的政策刺激浪潮,但是全球经济2009年也将只增长0.8%,而2010年的复苏也只有1.3%。考虑到我们认为全球性的衰退标准是经济增长率低于2.5%,我们所预期的最糟糕情况比二战以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都要严重得多。”Berner博士介绍说。
相反,摩根士丹利最乐观的估计,预期2009年的全球经济增长2.3%,而2010年将增长4.4%,他们分析的前提是“如果大规模的政策刺激以绝对性的压倒优势战胜了经济的下行风险”。不幸的是,糟糕和乐观估计的对比显示,经济的下行风险远远高过了经济上升的几率。
凯恩斯主义盛行全球
瑞银全球首席经济学家Larry Hatheway则表示,现在,全球各个经济体的决策者们都成为了凯恩斯主义者。最近几周,全球各个政府部门都宣布了大规模的减税计划和庞大的支出计划。都在争相恐后地对本国经济提供支撑。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匡算,2009年,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提供的财政刺激计划已经占了GDP的1.5%,全球的财政刺激政策的主角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政府未来的财政刺激计划;二是中国当前的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计划对全球经济将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IMF对日本采取的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经济刺激措施总体上表示支持,认为如果实施得力,将取得成效。但IMF同时认为,如果政府未能使经济刺激计划在政治上最为棘手的部分得到落实,将带来严重风险。
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日本经济增长可能放慢,投资者可能对政府继续履行巨额债务还本付息的能力失去信心。
报告的作者Isabelle Mateos y Lago表示,如果日本拿出了所有财政刺激措施,但经济增长却因为没有实行改革而未能加快,将不会取得好的成效。
报告中的一个假设情况认为,为弥补风险上升带来的损失,投资者可能要求日本政府债券的收益率提高两个百分点。这种情况将迫使日本政府削减支出并大幅增税,从而令日本经济陷入深度下滑境地。
IMF认为,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将使全球经济增长率降低两个百分点。
IMF每年会对它认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国家设想出一些假设情况,以判断如果这些情况发生会对其他国家产生何种影响。今年是第三年。
IMF认为,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另一个风险是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大幅低于预期。中国政府正努力采取措施,通过内需弥补出口放缓的影响,但尚不清楚这能否取得成效。
IMF称,如果不能将经济增长模式从由出口和投资主导转向内需主导,中国经济增长则将大幅放缓,放缓的时间也将拉长。
IMF认为,这种情况将使全球经济增速减慢1.5个百分点。
第三个重大风险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过早或过晚解除其巨额债券购买计划的可能性。如果过早解除计划,可能削弱经济增长;而购债计划实施太长时间,可能令通胀预期失控,进而推升利率并殃及全球其他地区。
是什么导致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进而引起多米诺骨牌似的破坏传导效应,未来全球经济发展方向如何,中国经济又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深思。
全球经济运行周期的必然结果
本次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发因素,是美国次级债务引发的金融领域信贷危机。然而,放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信贷危机在全球的迅速蔓延与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在金融领域扮演的主导角色有着密切关系。同时,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点与全球经济运行中的调整阶段不无吻合。
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回顾美国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发展状况,可以清楚看出,美国的发展与停滞,与全球经济的上行及减速有非常强的正相关性,主要原因是美国占全球GDP比重仍然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
自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性已经被证明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通过周期预测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是研究未来经济走势的一个重要方法。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扩张期后必然伴随着一个经济放缓甚至衰退的调整期的到来。
下面我们来分析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美国经济发展周期状况:
美国GDP调整的年份发生在1973-1974、1981-1982、1990-1991、2001-2002,一直到近期我们预测的2008-2009年。从中可以看出:
1、经济周期时间上,8-10年美国经济便会出现一次调整,从而带动全球经济步入调整;
2、调整幅度上,1982年的调整幅度较大,由于当时两次石油危机聚集的恶性通胀导致经济生产大倒退,其余年份调整幅度都在1%之内;
3、调整时间上,每次调整时间都维持在2年左右;
4、调整原因上,全部是由于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导致。其中,1973-1974年为第一次石油危机、1981-1982年为第二次石油危机、1990-1991年为日本、俄罗斯、拉美等危机集中爆发、2001-2002年为网络泡沫破灭、2008-2009年为次级债危机。
综上分析,结合经济发展的周期理论,本次经济低迷是在经过2002-2007年全球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的一个必然调整时期,本次经济调整即使不由次级债危机引起,也会由其他方式爆发,因此本轮金融危机在此时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经济周期运行的必然结果。
全球经济面临调整
低迷状况还将持续
按照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一个经济周期要经历高涨、危机,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经过前一阶段2002-2007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全球经济必然面临一个调整阶段。
从近期各国公布的最新宏观经济数据来看,金融危机已经逐渐蔓延至实体经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衰退和增长放缓已经不容置疑。欧元区和日本已经连续两个季度GDP增长率为负值,正式出现了经济衰退。美国第三季度的GDP下降0.3%,美国已经宣布2008年经济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也出现了经济增长的放缓。而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发酵之中,从银行业、保险业等金融行业到房地产业、汽车业等实体行业,整体的不景气还在深化。
这次金融危机会带来大萧条吗?从当前情况看,此次危机规模很大,但和以往的危机特别是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相比,在应对措施上有很大不同。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这次危机出现后,全球各大主要经济体迅速采取了果断的大规模救市计划,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抵御金融动荡。同时各国协同连续降息,用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刺激经济。虽然如此,要使经济脱离严重的衰退、迎来复苏,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危机发展的阶段,随之而来的萧条不可避免,全球经济极有可能在2009年延续目前的调整,进入衰退阶段。如果当今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足够有效的话,全球经济可能在2010年逐步复苏,从而开始一个新的经济周期。
中国经济发展“危”“机”并存
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影响,实际已表现在多个层面。在宏观经济层面,财政收入明显下降、外汇储备可能的缩水、外贸出口的减少、经济增长的减速。在经济微观层面,情况可能更为严重,这就是大批低附加值中小企业面临困局,目前已经有一大批中小企业倒闭,其中出口型纺织企业就已倒闭上万家。显示金融危机正冲击中国大陆的实体经济,而企业倒闭增多,将导致大量的工人失业。
要度量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拉动力或贡献率,需要两个变量: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以及它本身的增长速度。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11.2%的比重,以今年增长率按照IMF7.8%的预测计算,那么它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就可贡献0.87个百分点,相当于IMF对今年全年全球经济3.1%的增长预测的28%,即全球经济今年接近三成的增长动力将来自中国。与之相比,美国经济年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就只是0.37个百分点或12%。这就是说尽管中国经济今年增长不足8.0%几成定局,但由于其预测增幅是美国经济的4.6倍之多,它仍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最主要的贡献。这是横向比较的结果。
这一贡献率是多是少,就要同时参考纵向比较的结果。有意思的是,根据IMF预测所推算出来的中国经济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28%的贡献率也是历年来最高的。2007年中国经济的实质增幅高达14.2%,但当年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4%。2010年中国经济的实质增长率为10.4%,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仅增加至17%。2012年中国经济的实质增长率显著放缓至7.8%,但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反而进一步升至26%,今年将再上一个台阶至28%。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在减慢,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却仍在不断提升,抵消了增长减速的影响有余,令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增加。但这一现象却也突出了中国经济的另一值得探讨之处,那就是它占全球经济比重的增加。
表面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步伐持续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就会不断增加。但深究之下,度量一个经济体的经济规模一般用的是名义概念,要根据当时汇率将其换算成美元,才能作全球性比较。因此它不仅包括价格变动因素,而且还包括汇率变动因素。而度量一个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则通常只看实质增长率,即撇除价格变动影响后的增长速度。中国的物价升幅多年以来一直高于美国乃至全球平均水平,而且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积升值逾三成,连同中国经济的实质增长步伐本来就快,就令中国经济相对于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规模能够更快地提升,而足以抵消实质增长步伐温和放缓的有关影响。但这样一来,便得出了容易误导的“中国经济增长率在放缓、但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增加”的结论。
通过贸易的影响
据此,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多地是一个学术性命题,其真正的影响力还需要从其他指标来度量,贸易便是其中一个有用的参考指标。目前中国不仅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统计,它还是全球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2年中国商品出口占全球商品出口的11.2%,较排第二位的美国高出2.8个百分点。在商品进口方面,中国则刚好与美国位置互换,2012年其商品进口占全球商品进口的9.8%,较排名第一位的美国低2.8个百分点。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的排名稍后,但仍居全球前列,进出口分居世界第三和第五位。
从GDP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就越大,但从贸易的角度主要要看进口而非出口。
中国在2001年底加入WTO,在此之前,中国商品进口占比不到全球的4.0%,服务进口占比不到全球的3.0%。到了2012年,中国商品进口已占全球9.8%,服务进口占比也增至6.8%,分别排全球第二和第三名,因此它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必然可以从进口中得到体现。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在2012年中国总值1.8万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当中,来自欧盟的进口占比最高,为11.7%,来自美国的进口占比则为7.3%,还不及来自日本和韩国的进口所占的9.8%和9.3%,仅与来自台湾地区进口占比的7.3%持平。若从地区来看,则中国自东盟(ASEAN)的商品进口占比为10.8%,相当接近欧盟的水平。
以上中国商品进口按来源地的占比是在金额的基础上计算的,但金额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其重要性的大小,只有把中国来自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与它们本身的GDP作一比较,才可以更为准确地反映中国市场对其的重要性。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来自欧盟和美国的进口金额虽然较大,但与欧盟和美国同年的GDP相比,其比率就不过为1.3%和0.8%,远远低于ASEAN平均8.5%的水平。至于中国来自韩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就更分别相当于韩国和台湾地区在2012年GDP的14.6%和27.9%(日本比重为3.0%)。另外,中国从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进口相当于它们GDP的比重分别为2.2%~5.5%不等,这就显示中国市场对亚洲国家的重要性最高,其次是资源出口国,再其次才是美、欧发达经济体。在这种进口结构之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导致进口递减,影响大小的顺序也是和其一致。由于亚洲国家或地区和资源出口国的经济规模加总还是不及美、欧、日发达经济体,故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带来进口减少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拖累其实没有市场所普遍担心的那么严重。此外,中国进口有相当一部分是为再出口所用,那么中国内需通过进口来解决的比例就不及贸易数字表面显示的那么庞大。
附加值的贡献
由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缘故,中国大量的进口当中既有原材料,也有制成品和半制成品,许多经过加工/组装/生产后成为最终制成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在中国的进口当中,约六成为制成品,约三成为燃料和矿产品,约一成为农产品,正反映了这种贸易特征。这样一来,对其部分进口产品的最终需求其实并不来自中国,中国只是全球供应链最后或较后的一环,在像苹果一样的产品价值链当中由中国新创造的附加值甚至是很小的,但围绕苹果产品的中国进出口资料却可以很大。这样中国进口对其他经济体的拉动作用也有被夸大之嫌。要准确度量中国经济通过贸易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就要撇除这一价值链的连环影响而只看中国的最终内部消费如个人消费开支、政府消费开支和投资有多少是通过进口来解决的。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18-02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
2005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报告中对全球经济失衡给出了定义,即一国拥有巨额贸易赤字,而少数几个国家拥有巨额贸易盈余,当前全球经济失衡表现为美国的巨额贸易和财政赤字,而与美国巨额赤字相对应的是其他一些国家,即日本、中国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以及石油输出国的盈余日益增大。
全球经济失衡突出地表现在全球贸易失衡和全球金融失衡两个方面。
1.全球贸易失衡方面。目前,贸易赤字一方美国经常账户赤字高达8000亿美元,占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7%,较被认为“非常危险”的上世纪80年代后期3%的比重高出两倍之多。而作为贸易盈余一方,日本、中国等弧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就中国而言,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就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达到1019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1142亿美元。2005、2006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7%~8%。
2.全球金融失衡方面。近20年来,以日本、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及部分欧洲国家等将巨额资金以购买美国国债为主要形式流向美国,其原因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流出国经常项目存在大量盈余、国内储蓄率高、金融市场狭小及体系不够完善和发达等,相对应的另一方面是资本流入国经常项目大量赤字、国内储蓄率低、金融市场发达且容量巨大、国内政府财政赤字等,由此造成两个结果,即世界上最富裕的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罔,2006年美国外债高达43000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霞超过25%;中国、日本则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截至2010年2月,中国持有美国同债8775亿美元,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日本持有美国国债7685亿美元,排第二。
二、目前对全球经济失衡原因认识的误区
关于对全球经济失衡原因的认识,笔者认为目前主要存在三个非常流行的误区,笔者之所以认为它们是误区,是因为它们是对全球经济失衡止于表面的认识,或者是对全球经济失衡某一方面的认识。
误区一:人民币汇率低估是全球经济失衡根源。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教授克鲁格曼和美国知名的经济类智库的创始人兼所长伯格斯滕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和美国政客,他们坚持认为汇率问题尤其是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是目前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他们的理论逻辑(见逻辑图1)是:中国干预外汇市场操纵人民币汇率,导致人民币币值低估,严重偏离其正常价值,以至于中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大量商品涌入美国,导致中国贸易巨大顺差和美国贸易巨大逆差,中国通过经常账户盈余积累巨额外汇储备,一方面利用储备继续干预外汇市场,压低人民币币值以维持其商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利用储备以购买美国国债等形式进入美国金融市场,导致美国国内利率偏低,资产泡沫大量形成,最终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伯格斯滕宣称,人民币兑美元币值低估了40%,由此造成过去3年美国每年对华外贸赤字达到了2200亿美元。美国资深议员Dave Camp认为,中国对货币市场的干预和对人民币汇率的操纵,是中国经济每年10%的高速增长以及美国接近10%的失业率的“根源”。因此,他们认为为使全球经济重返平衡和健康发展,中国必须加快进行汇率体制改革,放开货币市场,让人民币大幅升值。
这种观点很是冠冕堂皇,但它只是解释中国等国家持有的大量美元资产的直接形成原因及国际金融失衡的部分及表面原因,它不能更好地解释除美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通过各种途径持有美元的原因及国际金融失衡的根源,同时也在现实面前不攻自破。自2005年7月中国实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逐渐升值,截至目前升值超过20%,但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继续扩大,外汇储备与日俱增,由此可见,人民币升值扭转不了美国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低估也不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据。 误区二:全球贸易政策不平衡是全球经济失衡原因。以中国主流媒体为代表,认为全球贸易政策不平衡是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的根源,即中国等东亚国家以相对优势理论为基础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积极鼓励企业出口,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另一方面美国限制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由此造成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贸易顺差越来越大,美国贸易逆差愈加严重,本应自动平衡的全球贸易不再平衡(见逻辑图2)。统计显示,2001年至2008年,美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从18.3%降至6.3%。
这种观点以正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即相对比较优势为基础,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尤其适用于目前中国政府与美国政晰关于人民币汇率是否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及金融危机根源的论战,但它只触及问题的表面,不能说明美国愿意大量进口中国等国家商品的真正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商品廉价,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因此,全球贸易政策不平衡不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
误区三:世界主要经济体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以汇丰集团主席葛霖及中国学者朱民为代表,他们认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如中国和美国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就美国国内经济而言,美国经济以消费为主导,国内储蓄率很低,美国消费占整个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68%逐年上升,在2004年达到72%以上,消赞方面,消费增长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超过70%。储蓄率方面,居民的净储蓄率则趋于下降,目前居民净储蓄率已经从10年前的14%下降到1.6%,家庭偿债额已经达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为近20年来最高,国内储蓄净额占GDP的比重却只有2%。政府支出方面,为促进经济增长,美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减税的同时不断扩大政府公共开支,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扩大,2004年美国预算赤字在4800亿美元左右,达到GDP的4.8%。在消费、政府开支大幅增加,投资及经济增长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美国贸易逆差必然增加,为使美国国际收支维持平衡,必须保证资本项目上持续盈余,结果是大量外资流入美国。中国经济方面,中国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高储蓄、低消费,2004年居民储蓄由1978年的272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2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之多。高储蓄的同时必然是低消费,中国整体消费低于GDP的50%,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因此,维
持中国经济i岛速增长必然靠持续高速增长的对外出口,也必然导致中国经常账户持续巨额盈余,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同时,为确保美元外汇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美元重回美国。综上两种截然相反的国内经济结构,必然导致全球贸易及金融失衡。
从世界经济微观的角度解释全球经济失衡,使全球经济失衡具有了坚实的微观基础,但没有解释两种经济体截然相反的经济结构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因此,它只能解释全球经济失衡的表层,缺乏溯源。
三、全球经济失衡的真正根源
追根逐源,笔者认为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霸权,即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及美元的唯一性。
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以强制性的方式确立了双挂钩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从而从法律上确立了美元的唯一国际货币地位,由于石油危机及日本、德国等国的经济崛起,布雷顿森林体系于20世纪70年代解体,牙买加体系形成,但牙买加体系只是无体系的体系,在无体系但依然有序的国际货币金融市场上,美元绝对的国际货币地位被打破,但美元依然维持其国际货币地位的唯一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2007年底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为64%;根据2007年由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三年一度的调查结果,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比重为86%,排第二位的欧元所占比重仅为38%(由于每次交易都涉及两种货币,故所有货币的总量为200%);截至2008年底,大约有45%的国际债券以美元标价,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到2008年4月,全球共有66个国家采用美元作为其汇率锚,而采用欧元作为汇率锚的国家仅有27个。在全球贸易结算方面,美元所占比重高达66%,其中在国际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贸易中,美元更是具有绝对的控制权,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与沙特达成“不可动摇协议”,美元成为石油唯一计价货币,世界前两大石油期货市场的纽约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都以美元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单位,于是美元约等于石油成为世界共识,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不得不把美元作为储备。2004年数据显示,美国占全球资本市场市值的52%(英国占10%,日本占7%,分别排第二、第三位),美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广度和流动性以及美国经济较为强劲的增长,又进一步保证了美元的安全及其地位的可持续性。
全球经济失衡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并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不安。广义地讲,全球经济失衡可以指全球经济任何方面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南北贫富的差距、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不平衡等。不过在大多数场合,人们在谈论全球经济失衡的时候,是指美国巨大且不断增大的经常项目逆差,以及相关联的美国极低的储蓄率和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极高的储蓄率。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作为整体是一个封闭经济,在核算意义上它总是平衡的: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的经常项目顺差;美国储蓄不足,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储蓄过剩。正如2005年2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中指出,全球经济失衡是这样一种现象: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
经常项目衡量的是一国与他国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资金往来情况。当一国出口收入和其他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本国进口和其他经常性支出的时候,经常项目逆差出现,并主要表现为贸易逆差。央行在分析中指出,作为失衡的一方,美国2005年贸易赤字总额达到了空前的7257亿美元,占其GDP的比率由10年前的1.2%骤升至5.8%;而作为失衡的另一方,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中国尤其受关注,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达1019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1142亿美元。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近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政策当局以及国际机构对于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种全球性失衡状况增加了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风险。处于全球经济失衡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积极成员,经济运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时,我们必须具备全球眼光,用全球的眼光看清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走势。因此,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就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从美国的角度看,经常账户逆差的不断扩大是其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长期调整的必然结果。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产业结构软化”趋向的国家。1958年,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此后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地位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进一步推动了其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美国不仅引领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也使其在产业结构比较优势方面与其他国家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比较优势产业越来越集中于创新产业和金融业等服务行业。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业的产品需求在创新期往往限于国内,而服务业产品又多为非贸易品。这便导致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多体现为非贸易的特征。自1971年以来美国商品贸易的逆差不断扩大,而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顺差状态,也表明美国以贸易品为主的商品制造部门的比较劣势越来越明显,而以非贸易品为主的服务业领域则具有越来越突出的比较优势。这一变化是通过美国将制造业产品等贸易品的生产以外包方式分散到世界各地,并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的过程实现的。所以,从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美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这种先行调整及其所导致的其他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其经常账户逆差扩大的根本原因。
其次,从全球角度看,战后美国率先出现的结构调整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生产重心,先向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转移,改变了两者间的贸易关系和生产格局,出现了日本等国对美出口制造业产品,形成对美顺差的“失衡”局面。同时,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美国引领下也开始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过程,服务业比重逐渐扩大,制造业重心转向资本品生产,在贸易自由化和其后的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发达国家逐渐将部分制造业产品尤其是消费品的生产转移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服务业比重越高者为经常账户逆差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者则为顺差的局面。结果,美国不仅要从其他国家进口消费品与标准化的资本品,其他资本品也越来越多地依靠进口,产业比较优势的“软化”使得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不仅规模持续扩大,其产品结构与来源地也更加多元化。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相互关联的4个层次的产业循环和贸易循环的格局:一是美国自其他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存在巨额逆差;二是其他发达国家向美国出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最终经常账户存在或多或少的顺差;三是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自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并向发达国家出口消费品,形成一定的顺差;四是石油出口国等资源充裕国则向商品主要生产地出口能源、原材料而形成顺差。由此可见,现阶段的全球经济失衡更多地体现出多边性、全球性的特征。全球经济失衡,中国也不例外。长期以来,中国储蓄过剩,物价水平就不可能向上走,处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结构不平衡,有很多力量不会很顺畅地在整个体系中传导。现在全球经济失衡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如果再不着手解决问题,将会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发展较快、世人关注的国家,毫无疑问有责任维持和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高度重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并着手避免其进一步恶化十分必要。
二、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
面对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和冲击,中国必须下决心及早采取措施主动调整内外不平衡,增强抵御外部风险和抗冲击能力,以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必须加快调整内外需求比例,适当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更加坚定地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这是抵御全球经济失衡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冲击的最有效途径。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和贸易顺差过大,前者易造成通货膨胀和产能过剩,后者易引发贸易摩擦和加大外部风险。因此,当前调整内外需求比例的重点应该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切实解决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和教育、医疗乱收费等制约现期消费问题,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第二,适当调整外资外贸政策,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促进外贸平衡发展,防止国防收支失衡进一步扩大。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加强对外资引导,规范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适当提高劳动者权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标准,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档次低、土地资源占用多,能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外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继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出口产品价格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成本,推动出口企业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同时也要积极扩大进口,特别是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国内短缺的资源、原材料及其制成品进口,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发挥进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适当调整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防止美元贬值造成储备资源缩水。全球经济失衡和中国经济的内外不平衡,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国际、国内原因,人民币大幅升值,既不可能纠正全球经济失衡,也不是解决中国经济内外不平衡的最佳政策选择,反而有可能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应从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实际需要出发,在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要密切跟踪分析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特别是美元汇率走势可能出现的趋势性变化,及早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的币种结构,同时通过扩大进口和鼓励其他对外投资来适当降低外汇储备规模,防止美元一旦大幅贬值造成国民财富流失。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国的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失衡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众多,但主要失衡方是美国,只有有关各方加强合作采取共同行动,特别是美国承担主要调整责任,才有可能扭转全球经济失衡继续扩大的趋势。为此,中国应加强同其他有关各国的磋商协调,督促美国削减财政赤字和提高国内储蓄率,更多地承担调整责任,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