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管理系统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5 17:09: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进出口贸易管理系统,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进出口贸易管理系统

篇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个国家、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关联程度不断提高,某一国家、某一经济体出现问题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在加大,各国、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在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各国企业进行国际化运营的风险也在加大。发达国家的企业较早地融入了市场经济,较早地参与了国际化运营进程,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运营经验,适时开展了贸易管理体系的创新,构建了比较完善的贸易管理体系。例如,发达国家的企业都非常重视市场调查和预测,许多企业都建立了专门的市场分析机构,通过缜密的市场分析发现贸易机会,为贸易战略及策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例如,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针对信用交易迅速扩大、信用交易违约现象大量发生的现状,美国政府、社会和企业开始进行有关信用管理的研究与探索,从而诞生了贸易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管理制度,许多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以保证企业货款的及时、足额回笼;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伴随着金融风险日益加剧、财务欺诈频繁发生的现状,美国政府、社会和企业加快了内部控制研究的步伐,推出了与贸易管理体系息息相关的风险控制制度,许多企业都建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以规避、降低或化解由于贸易环境发生变化产生的各种风险。

我国企业实施国际化运营是一种大趋势,是企业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必然。为此,我国企业必须克服体制上的障碍,建立满足国际化运营的治理结构,形成紧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体制与机制,这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现资源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必须破解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具体业务操作层面进行了大量的论述,提出了很好的运营对策。本文力图从如何构建满足国际化运营要求的贸易管理体系方面进行论述,该体系的建立、有效运行、持续改进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求得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我国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现状

纵观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历程,一类是由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前的国有进出口公司演变形成;一类是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放开进出口权以后新成立的专业外贸公司或企业的专业外贸机构。原国有进出口公司演变而成的外贸公司开展国际贸易较早,但长期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展国际贸易运营,此类外贸公司实质性自主开展国际化运营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为其不满20年;上世纪90年代末以后建立的外贸企业或企业中的外贸机构中的大多数则是在本世纪初,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才实质性开展国际化运营的,为其不过10年左右。因此,我国外贸企业或企业中的外贸机构参与国际化运营的经验远不如发达国家的企业,绝大多数企业建立的贸易管理体系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处在较低的层次。分析我国企业建立贸易管理体系的现状,大致可分为如下四类:

第一类,企业没有专设的进出口贸易管理机构,进出口业务基本上采取业务流程服务外包(BPO)运营模式进行。也就是说,从市场调查、客户资信调查到进出口贸易合同签订、履行(包括外贸融资、报关、报检、保险、物流、外汇收付、缴纳税费、退税办理、外汇核销等)到合同纠纷处理、保险理赔等全部委托专业的公司进行。此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存在五个重大缺陷,一是由于专业的贸易机构不可能对贸易国的行业保护政策了解,不可能洞察到贸易国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加上存在贸易国“贸易壁垒”、“国家违约”等问题发生,使我国企业进出口贸易蒙受损失的风险;二是由于企业实施进出口贸易全过程“信用管理”难度大,落实机构、岗位、职责设置的“相互制衡原则”、“不相容原则”难度大,存在因业务流程当事人(包括本企业员工)不当操作、不规范操作、不法操作使企业进出口业务蒙受损失的风险;三是企业的进出口业务流程没有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存在监督与被监督之间、监控与被监控之间因“信息不对称”,使企业蒙受损失的风险;四是缺少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体系或企业进出口专业系统子文化建设体系,存在不能以先进的价值观引领员工思潮,导致不能抓住最佳进出口贸易时机或无寻找最佳贸易时机的意识,使企业蒙受“机会损失”的风险;五是缺少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监督、风险考核与评价管理子体系,难以及时发现有关进出口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业务运营、供应链管理、子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风险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我们称其为C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

第二类,企业设立有进出口贸易机构,为该机构及其下属机构分配了相应职责、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没有形成体制上或制度上的相互制衡。例如,进出口机构缺少专设的市场分析科室及信用(风险)管理科室,进出口贸易活动除合同结算外全部由进出口机构下属的外贸科室负责,结算由其下属的财务科室负责,杂务由其下属的综合科室负责。此类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与C类体系的区别仅仅是全部业务流程由企业自己运作,但是没有形成实质意义的体制上的制衡和机制上的制衡以及岗位设置上的“不相容设置”,所以存在重大缺陷,我们称其为B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

第三类,在企业层级或企业的进出口业务部门内部设立了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及市场分析机构,在管理体制上、运行机制上、管理职责及岗位职责分配上均体现了“相互制衡”、“不相容设置”的原则。能够对进出口贸易业务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信用管理,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进出口贸易策略,并建立健全了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但是,进出口业务风险识别、控制、监督及考核评价子体系不完善,存在部分风险不能化解的风险;没有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缺少信息化与业务流程的有机融合,存在因“信息不对称”产生风险的可能性;缺少进出口业务系统“企业子文化建设”管理体系,存在不能始终以先进的企业子文化引领员工思潮、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的风险。我们称其为A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

第四类,在A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完善了风险管理控制子体系,对涉及进出口业务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控制、监督及考核与评价,建立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部业务流程的电子信息化处理,降低了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建立了进出口业务系统“企业子文化建设”管理体系,以先进的进出口业务系统子文化潜移默化员工的作业活动,用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员工思潮,提升其创造力。我们称其为A+ 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

三、构建企业国际化运营要求贸易管理体系的做法

(一)健全满足国际运营要求的组织机构并分配相应职责

对于大中型企业应根据“相互制衡”和“不相容”原则进行组织机构、职责的设计。例如,在进出口贸易机构下至少应分别设置市场(信息)科、信用(风险)管理科、外贸科、综合科等科室,对于大型企业集团在进出口机构下至少还应设置财务科室。

市场(信息)科的主要职责为:对各种进出口贸易市场环境进行动态分析、形成分析及预测报告,为董事会调整进出口贸易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为管理层调整进出口贸易策略提供参考,为外贸科实施具体贸易操作提供信息参考,为信用(风险)管理科实施进出口贸易全过程(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提供信息参考,为财务科实施货币保值提供“汇率变动”参考。

信用(风险)管理科的主要职责为:复核进出口贸易客户的资质、审核及鉴证进出口贸易合同、审核贸易合同项下的结算单据,审核信用证(付汇)条款,会签产品出库单。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动态跟踪,根据客户的履约情况对其实施信用等级评定,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对其授予不同的“信用结算条件”。对进出口贸易全过程实施信用(风险)监督、监控、预警和警报。

外贸科室的主要职责为:对信用(风险)管理科提出的进出口业务预警或警报实施风险控制并实时进行信息反馈。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获取客户有关资质证明等书面材料并实施审核。签订并履行合同、为信用管理科提供贸易合同及其项下的有关单据,提出信用证开据条款,开具产品出库单等。配合信用管理科实施合同违约处理、合同仲裁或法律诉讼等。根据信用管理科动态跟踪的结果,对存在较大以上问题的合同中止或终止合同履行。

综合科室的主要职责为:对信用(风险)管理科提出的进出口业务预警或警报实施风险控制并实时进行信息反馈。配合企业相关部门,对进出口货物依据合同约定(例如国际标准或货物到达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合同约定标准)实施验收、未经验收的货物不得放行(入库或出库)。根据信用管理科动态跟踪的结果,对存在较大以上问题的合同中止或终止原料入库或产品出库验收手续。

财务科室的主要职责为:对信用(风险)管理科提出的进出口业务预警或警报实施风险控制并实时进行信息反馈。复核合同项下的“信用结算条件”是否与信用管理科的授予条件相一致,会签合同审批单、产品出库单,复核贸易项下的结算单据等。根据合同约定收汇或付汇(复核信用证条款、办理信用证或其他付汇手续)。根据信用管理科动态跟踪的结果,对存在较大以上问题的合同中止或终止会签产品出库手续、中止或终止支付货款等。

(二)建立健全外贸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建立健全对外贸易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是提高进出口贸易运营效率、降低人为因素、降低信息传递不对称风险的必要手段。注意其必须实现与企业网的互联及信息传递、处理流畅,切忌搭建进出口贸易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孤岛”,在进出口机构内部和企业层级,实现进出口业务流程处理无障碍电子信息化,实现监督与被监督、监控与被监控的“信息传递对称”。在企业互联网层级上,通过企业层级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信息传递对称”,实现管理层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有关进出口业务“信息传递对称”。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信息传递不对称使进出口贸易运营蒙受损失的风险。

(三)建立健全市场分析及预测机制

进行市场分析及预测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巩固原有市场、开拓新的市场、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誉度提供决策参考信息;二是为企业在原料、物资设备进口市场抓住价格低位、在产品出口市场抓住价格高位提供决策参考信息;三是为原材料进口保值、产品出口保值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市场分析及预测应该坚持“五位一体”原则:(1)通过供求关系变化(要关注宏观政策,如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等可能对供求关系产生的影响)进行市场分析及预测;(2)通过周期性规律变化对原料市场、产品市场进行技术图形分析及预测;(3)通过相关产品市场或相关衍生品市场的相关性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及预测;(4)密切关注世界范围内大型基金对市场的炒作;(5)分析“预判突发事件(例如预判可能发生战争、动乱、罢工等)”及“已发生突发事件(例如已经发生的战争、动乱、罢工等)”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同时,依据分析预测结果制定出原材料进口及产品出口保值方案或应对措施并上报。

(四)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

建立健全风险识别、控制、监督、考核与评价机制主要有五大步骤:第一步,通过各类官方、非官方渠道获得各类有关风险信息,例如可以通过政府商务网站或行业协会网站获得行业(产业)预警信息,通过国家驻外机构网站获得进出口贸易所在国的预警信息、政策信息,通过国内外金融机构网站获得有关金融政策变化、汇率变化可能带来的收、付汇风险信息,通过有偿或无偿信息服务机构获取有关风险信息,在情况紧急时还须进行实地考察、走访获取有关风险信息等。对进出口客户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监控,发现合同履约过程的风险信息等;第二步,归纳、整理、分类上述获取的有关风险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制定出风险控制方案或风险应对措施;第三步,根据识别出的风险向有关科室发出风险预警或风险警报,并监督、监控其风险控制过程直至风险预警或风险警报解除;第四步,对各科室的风险控制进行月、季、年考核与评价,其结果作为经济责任制考核的重要指标;第五步,要求各业务科室通过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向信用(风险)管理科传递风险管控动态,保证进出口机构内部有关风险管控信息传递的对称,定期向企业层级的风险识别、控制、监督、考核与评价体系传递有关管控信息,保证企业层级有关进出口业务管控信息传递的对称。

(五)建立健全内部供应链互动联动机制

企业运营的效果与进口环节、生产环节、质量保证环节、出口环节等环节息息相关,整个供应链环节贯穿了一系列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营的好与坏。换句话说,进口环节也好,出口环节也好,都应该与生产等环节形成互动与联动、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有机整体。建立供应链互动联动机制、及风险管控机制的目的正是将市场变化迅速传递到生产等环节,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以规避或降低进出口业务涉及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供应链运营风险及其它风险。企业应着重从供应链互动联动机制的建立、内部市场模拟外部市场运作、供应链内部环境,供应链内部控制活动,供应链活动监督、考核、评估与评价,供应链运营机制持续改进等几方面入手,抓好供应链运营机制的建设。

(六)建立健全外贸系统子文化建设体系

从企业文化的生成来看,企业文化是根植于社会文化之上的子(亚)文化。与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一样,每一个下级企业同样具有根植于企业文化之上,但是又具有自己文化差异的企业子文化。同样,由于各专业管理体系(生产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进出口管理体系、计量检验管理体系、供应链管理体系等)的管理理念和运营模式的更加细化,导致各专业管理体系同样具有自身特征的专业管理体系子文化。而此阶段建设活动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能否与企业的制度建设、企业的生产运营机制建设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换句话说,要通过先进的子文化体系建设潜移默化员工的业务运作,最大可能地调动员工创新、创效的主观能动性。

(七)建立健全贸易管理体系的监督考核与评价机制

企业的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的监督、考核与评价应该从四个方面开展:一是自我监督、考核与评价,主要是指进出口机构下设的信用(风险)管理科室定期对其他业务科室开展的监督、考核与评价(应该每月开展);二是企业上级部门和企业分管领导依据管理制度定期对进出口管理机构开展的监督、考核与评价(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三是企业效能监察部门依据效能监察制度定期对进出口管理系统或供应链系统开展的监督、考核与评价(至少每年度开展一次);四是董事会财经审计部门定期开展的监督、考核与评价(至少每三年一次)。从而,上述四个方面的监督、考核与评价形成了保证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的立体监督、考核与评价机制。

四、结语

为了构建好符合国际化运营的贸易管理体系,企业应该委托具有较高声誉的专业咨询公司对现行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进出口贸易方面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进行梳理与评价,制定新的组织架构方案或对原组织架构进行完善的方案,必要时实施流程再造。企业的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企业的分管领导要亲自参与并主持实施组织架构的落实和流程再造,这也是体系构建和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篇2

1997年以后,国家的进出口形势好转,外汇从缺乏到平衡,再到有余。国家取消了对进出口贸易的补贴。过去那种完全计划经济的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外贸企业只有从经贸述评

实际情况出发,及时改变出口经营模式,从大包大揽式的外贸形式向市场经济的买进卖出发展,即根据商品的质量,按质论价,有序出口。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对外贸易法》实施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国家放宽了外贸经营权;另一方面,依法个人也能经营进出口业务。这两条,对国有外贸公司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当时许多公司的业务一落千丈,许多传统商品由各省、各市、各县,甚至企业自营出口,国有外贸面临无米之炊。

面对这样的变化,只有认真分析形势,寻找转变经营模式的方法,才能应对变化了的形势。

应对市场经济的重要举措,主要从三个层面建立商标体系:第一,从战略角度出发,建设服务类商标。国有外贸企业不是生产企业,提供的是以服务为主的贸易形式,因此,注册服务类商标,为开展服务贸易打下基础。有些企业在本世纪最初几年已完成了这项工作;第二,为扩大影响,争取商标升级。注册了商标后,重要的是使用和品牌升级,即在使用过程中将商标推上一个台阶,成为地区性的名牌进出口商标,为建立广泛的商誉打基础。这几年各地都有创“名牌”活动。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积极参与“名牌”活动争取获得认可;第三,在战术上建立几个主打产品的商标。从历史的传承条件看,每个公司总有几个产品的注册商标享誉国际市场。保护、扶持、使用、宣传好这些商品商标,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从商品的品质、包装、宣传上下功夫,打好基础,做大业务。

只要外贸企业能从主体的角度注重商品的建设,为企业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国的出口商品有许多优势,首先是成本低,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因成本低、价格便宜而受欢迎,但这几年随着劳动力成本及原材料的价格上升而逐步减少优势,其次是我国有许多特有的产品也是国际市场的抢手货,如中国的稀土矿产品,和相当部分的矿产品,再次是我国近几年成长起来的某些企业产品已走向世界,如港口起重机械、某些机床、电子产品、服装、鞋类、小商品、家用电器产品等都是国际市场的抢手货。还有我国特有的一些农产品,2005年日本实行“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农产品实行严格的检疫检查。而在以后的出口贸易中我们发现日本在掌握检验标准上并不是一致的,他们对自己能够生产或养殖的农产品控制得特别严格,而对不能生产和养殖的且日本人喜爱的农产品是基本上放行的,从这一点上我们领悟到一个规律,凡是他们不能生产的东西他们是欢迎的,且控制得也宽松,更不会产生贸易纠纷。

注重特有出口商品的经营是我们长期应注意的重点之一。

篇3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贷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具有综合性效益,是现代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增强了在谈判中的优势,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同时,它也是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鼓励出口的积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而且对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在这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国际贸易融资的合理发展运用,将对企业对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普遍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得到很大发展。据统计,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经稳居世界第三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1至2006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9%,2007年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0%,全年实现贸易规模1.7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使得企业对银行融资需求增加,为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仍然较慢,从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银行贷款余额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对应地贸易融资的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国外的一些银行该项业务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①本文作者:赵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研究生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牛牛股票网 niuniugupiao.com

2 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3 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4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式简单,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基本仍维持传统融资方式,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而较为复杂的业务如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则开展有限。随着银行业务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国内银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务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日益显现,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已经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5 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 

受传统授信业务理念影响,国内银行融资业务对象集中于优质大中型企业。目前,各大银行对优质大企业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已经逐渐趋向饱和。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 

篇4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贷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具有综合性效益,是现代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增强了在谈判中的优势,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同时,它也是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鼓励出口的积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而且对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在这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国际贸易融资的合理发展运用,将对企业对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普遍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得到很大发展。据统计,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经稳居世界第三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1至2006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9%,2007年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0%,全年实现贸易规模1.7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使得企业对银行融资需求增加,为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仍然较慢,从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银行贷款余额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对应地贸易融资的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国外的一些银行该项业务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1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①本文作者:赵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研究生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2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3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4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式简单,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基本仍维持传统融资方式,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而较为复杂的业务如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则开展有限。随着银行业务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国内银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务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日益显现,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已经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5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

受传统授信业务理念影响,国内银行融资业务对象集中于优质大中型企业。目前,各大银行对优质大企业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已经逐渐趋向饱和。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

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银行应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通过业务了解客户及客户的交易对手,分析其实际履约能力,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判别标准。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及该业务所能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要求都有区别,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银行应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

(2)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丰富业务内涵。

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可由企业联保或提供个人担保,或开展与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有条件提供抵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第四,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

(3)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风险,是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提条件之一。如确定融资条件和标准,建立风险指标监督体系,使用外汇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风险;完善分层授权设置、加强密码管理;严格审查真实贸易背景、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和审批程序处理;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追踪业务状况;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集中商业银行内部有限的信贷业务专家,成立独立的信用审批中心,以评估客户的信用;集中目标结算和贸易融资人才资源,成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部门以专业处理贸易融资业务及其可能形成的业务风险,利用人才优势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种业务风险。

(4)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首先,应在传统的国际结算业务,如L/C、托收、信用证等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对国际市场的分析,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如保理、福费廷等新业务在我国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应适当引导客户对贸易融资的产品需求,逐步推出国内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等有市场前景的业务品种。其次,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再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定单融资,动产质押开证、进出口保理、全球互联网托收、网上开证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解决客户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增值服务。

篇5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贷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具有综合性效益,是现代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增强了在谈判中的优势,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同时,它也是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鼓励出口的积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而且对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在这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国际贸易融资的合理发展运用,将对企业对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普遍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得到很大发展。据统计,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经稳居世界第三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1至2006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9%,2007年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0%,全年实现贸易规模1.7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使得企业对银行融资需求增加,为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仍然较慢,从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银行贷款余额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对应地贸易融资的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国外的一些银行该项业务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1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①本文作者:赵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研究生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2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3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4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式简单,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基本仍维持传统融资方式,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而较为复杂的业务如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则开展有限。随着银行业务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国内银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务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日益显现,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已经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5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

受传统授信业务理念影响,国内银行融资业务对象集中于优质大中型企业。目前,各大银行对优质大企业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已经逐渐趋向饱和。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

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银行应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通过业务了解客户及客户的交易对手,分析其实际履约能力,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判别标准。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及该业务所能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要求都有区别,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银行应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

(2)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丰富业务内涵。

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可由企业联保或提供个人担保,或开展与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有条件提供抵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第四,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

(3)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风险,是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提条件之一。如确定融资条件和标准,建立风险指标监督体系,使用外汇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风险;完善分层授权设置、加强密码管理;严格审查真实贸易背景、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和审批程序处理;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追踪业务状况;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集中商业银行内部有限的信贷业务专家,成立独立的信用审批中心,以评估客户的信用;集中目标结算和贸易融资人才资源,成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部门以专业处理贸易融资业务及其可能形成的业务风险,利用人才优势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种业务风险。

(4)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首先,应在传统的国际结算业务,如L/C、托收、信用证等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对国际市场的分析,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如保理、福费廷等新业务在我国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应适当引导客户对贸易融资的产品需求,逐步推出国内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等有市场前景的业务品种。其次,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再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定单融资,动产质押开证、进出口保理、全球互联网托收、网上开证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解决客户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增值服务。

篇6

1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①本文作者:赵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研究生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2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3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4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式简单,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基本仍维持传统融资方式,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而较为复杂的业务如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则开展有限。随着银行业务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国内银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务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日益显现,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已经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5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

受传统授信业务理念影响,国内银行融资业务对象集中于优质大中型企业。目前,各大银行对优质大企业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已经逐渐趋向饱和。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

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银行应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通过业务了解客户及客户的交易对手,分析其实际履约能力,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提供依据。

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判别标准。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及该业务所能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要求都有区别,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银行应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

(2)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丰富业务内涵。

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可由企业联保或提供个人担保,或开展与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有条件提供抵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第四,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

(3)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风险,是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提条件之一。如确定融资条件和标准,建立风险指标监督体系,使用外汇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风险;完善分层授权设置、加强密码管理;严格审查真实贸易背景、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和审批程序处理;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追踪业务状况;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集中商业银行内部有限的信贷业务专家,成立独立的信用审批中心,以评估客户的信用;集中目标结算和贸易融资人才资源,成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部门以专业处理贸易融资业务及其可能形成的业务风险,利用人才优势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种业务风险。

(4)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首先,应在传统的国际结算业务,如L/C、托收、信用证等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对国际市场的分析,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如保理、福费廷等新业务在我国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应适当引导客户对贸易融资的产品需求,逐步推出国内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等有市场前景的业务品种。其次,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再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定单融资,动产质押开证、进出口保理、全球互联网托收、网上开证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解决客户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增值服务。

篇7

1.2005年7月21日~12月31日汇改半年对上海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自2005年7月21日起实施,截至2005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为8.070 2,升值2.56%。上海进出口贸易统计:2005年出口90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2亿美元;进口95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0.2亿美元,贸易逆差由2004年的130亿美元缩减到49.02亿美元。其中,2005年下半年出口480亿美元,较上半年出口427亿美元,增加53亿美元;下半年进口511亿美元,较上半年进口445亿美元,增加66亿美元。2005年出口增速23.42%,较2004年的出口增速51.70%下降了28.28%。

2.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汇改对上海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2007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为7.304 6,期间累计升值13.30%。上海进出口贸易统计:2007年出口1 439亿美元,同比增长303亿美元;进口1 390亿美元,同比增长251亿美元。贸易顺差48.43亿美元。出口较上年增速1.5%,进口较上年增速2.87%,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人民币升值导致上海企业的汇兑损失达1 022亿元。

2007年出口产品结构中,机电产品增长1.98%,高新产品增长0%,纺织产品下降1.71%;进口产品结构中,机电产品下降0.36%,高新产品增长2.81%,纺织产品下降0.63%。

3.2008年7月21日汇改3周年对上海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2008年7月21日汇改3周年,人民币汇率为6.827 1,累计升值21.23%。上海进出口贸易统计:2008年上半年出口805亿美元,进口771亿美元,较汇改前2005年上半年同期相比,出口下降了1.33%,进口增长14.58%,贸易顺差33.70亿美元。

2008年上半年出口产品结构中,机电产品增长4.87%,高新产品增长4.07%,纺织产品下降5.08%;进口产品结构中,机电产品下降1.99%,高新产品下降3.38%,纺织产品增长1.73%。汇改对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有略微的影响。

(二)汇改对调研样本企业进出口的影响及分析

课题组对纺织服装、高新技术、钢铁、其他等4大行业的13家进出口企业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

1.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

13家进出口企业中:国有企业8家、外商独资企业3家、股份制企业1家、民营企业1家,分别占61.54%、23.08%、7.69%与7.69%;

从企业类型分:贸易企业10家,生产企业3家,分别占76.92%与23.08%;

以出口产品分:纺织服装行业4家,高新技术行业4家,钢铁行业2家,其他行业3家。分别占调研企业总数30.77%、30.77%、15.38%和23.08%;

在调研企业中,进出口规模1亿美元以内3家,1~4亿美元8家、4亿美元以上2家。其中:出口占50%以上的11家,进口占50%以上的2家;

这些企业中员工人数200人以下的6家,200~1 000人的4家,1 000人以上的3家;

从出口市场看,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与欧盟(占出口额44%以上)的企业8家;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与港台(占出口额87%)的企业1家;东南亚1家,占出口额75%;东盟与非洲1家,各占出口额50%;非洲1家,占出口额60%。本次被调研的行业,13家进出口企业比较具有代表性。

2.人民币升值(2005~2008年)对企业整体及主要产品的影响

(1)根据调查问卷提供的信息显示

①纺织服装类企业出口额下降8.49%,年换汇成本下降16.58%,经营现金净流量增长6.85%,利润总额增长15.18%。汇改3年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减少333 888万元。

②高新技术类企业出口额增长201.76%,经营现金净流量增长102.35%,利润总额增长347.21%。汇改3年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减少30 100万元。

③钢铁类企业出口额增长38.41%,换汇成本下降21.53%,经营现金净流量下降491.63%,利润总额下降7.71%。汇改3年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减少5 792万元。

④其他行业类企业出口额下降64%,换汇成本下降19.03%,利润总额下降0.13%。汇改3年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减少40 139万元。

(2)调查分析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各企业的影响因各企业进出口比率、企业业务性质、风险转嫁能力以及金融避险准备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在人民币作为记账币种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净进口企业,而不利于净出口企业;自营进出口业务中,汇率带来的风险主要由企业自行承担,而业务中的汇率风险则可以通过谈判与供货方和购货方协商由3方共同承担;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技术专有程度越高,则企业转嫁风险的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3.根据调查资料显示,不同行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能力呈现分化态势

(1)人民币升值对纺织服装行业负面影响较大,企业承受能力弱。纺织服装行业是一种附加值较低的行业,劳动密度高,产能较大,结构雷同,市场重叠,议价能力差,加上国内物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人民币快速升值后,出口产品的利润空间受到内外两头挤压,价格优势逐步减弱。一些企业为不放弃国际市场,考虑用其他业务弥补主营出口业务的亏损。

(2)钢铁行业受汇率的影响目前不十分明显,钢铁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人民币升值有较强的承受力。今年上半年钢铁产品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卖方的议价能力较强,其出口产品有提价的空间。另外,钢铁原材料进口比重大,人民币升值节约了大量的进口成本,汇兑收益大于出口汇兑损失。

(3)高新技术类企业短期内对汇率影响能承受。高新技术类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附加值高,利润较厚。产品通过升级换代,可以逐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二、外贸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

(一)根据调查问卷信息显示

1.汇率调整方式选择:13家进出口企业中选择“缓慢渐进,小步慢步升值”方式的12家,占92.31%;选择“一次性调整,相对稳定”方式的1家,占7.69%。

2. 人民币兑美元继续升值的态度选择:选择“不放弃外贸业务,考虑用其他业务弥补外贸业务的亏损” 的12家,占92.31%;选择“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到6,本企业考虑放弃外贸业务”的1家,占7.69%。

3.在课题调研过程中,我们上门走访了一些企业,听取了企业老总和一线业务人员的意见。他们认为:进出口企业代表的不仅仅是我国成千上万家进出口企业本身,而是代表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水龙头”。这个“水龙头”开关后面关系着成千上万家外贸生产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关系着几亿农民工兄弟的劳动就业问题。而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最大的区别、特色与优势就是13亿人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就是以出口为导向、廉价劳动力为支撑、引进外资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格局,现在想剧变为以内需为导向、品牌技术为支撑、对外投资的发达大国的经济格局,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今年以来,上海地区经济发展从前几年的高增长、低通胀、高就业演变为高增长、高通胀、低就业的不利趋势。企业及员工收入略有增长,但由于受通胀影响,人民币表面升值、实际对内对外都贬值,这样的宏观调控没有得到良好的实效。

(二)对人民币升值的态度和措施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外贸企业对人民币兑美元继续升值是有预计的,并可以承受人民币升值缓慢渐进,即小步慢步升值。大部分企业对人民币快速升值有一定的准备,除尽早结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影响外,还根据各自的情况采取各种措施。

1.一般企业采取的措施

(1)调整企业经营。一是更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二是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价格,提高自身议价能力;三是调整贸易发展方式;四是培育自主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

(2)增加贸易融资和结算币种的选择。通过银行提供的进出口押汇、福费廷以及保理等结算融资方式提前收汇;有不少企业在出口收汇方式中,以预收货款的方式来降低汇率波动的风险;部分企业增加了非美元结算币种。

(3)利用金融避险工具,减少汇兑损失,控制汇率风险。汇改后,境内外人民币远期价格的差距逐步缩小,企业进行远期结售汇交易的积极性增强。远期结售汇交易是当前企业运用的最为直接有效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手段之一。

2.大型企业采取的措施

(1)加快贸易结构调整、自主品牌建设、“走出去”三大战略的实施步伐,不断提升贸易发展的质量。

(2)加快打造设计打样研发、生产供应销售网络、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大平台的产业链,不断提升贸易发展的能级。

(3)加快改革改制、搞活体制机制、领军人物建设三大抓手的运作,不断提升贸易发展的活力。

此外,还有不少企业为不放弃国际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造成的亏损,“痛并忍受着”,采取多方措施:对外与外商客户在签订进出口买卖合同时争取到“汇率保值条款”,明确汇率变动时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对内与加工工厂在签订进出口加工合同时也要争取明确“汇率保值条款”,内外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防范和化解汇率风险的链条。有进出口企业反映:2008年各项成本上涨约30%~35%,而企业自行消化约5%~10%、外商提价约3%~5%、工厂压价约3%~5%。企业承受已到极限。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部分中小企业对汇率调整预期不足,签订合同时对汇率风险有所忽视。目前虽想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弥补利润损失,但由于企业产品议价能力较低,如出口企业的产品处于买方市场,又缺乏竞争力的,贸易磋商的难度较大,造成客户流失,企业被迫关闭或转行。

三、调研对策建议

在本次调研过程中,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上门走访、座谈讨论、咨询专家、收集资料等多种方式听取来自各方面的不同声音,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人民币升值及其外汇风险防范工作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具有战略性的系统工程。首先,在要素上涉及战略战术思想的运筹帷幄;其次,在空间上涉及政府相关部门、银行、企业等相关组织;另外,在时间上涉及到交易风险、换算风险与经营风险等,这就需要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以企业为主体、银企合作、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等齐抓共管,始终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三大总体战略指导原则,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市场沉浮、以稳代升的三大战术对策措施,并建立能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反馈的人民币升值及其外汇风险防范体系。主要对策建议如下:

(一)要素方面

1.战略战术――人民币升值及外汇风险防范工作是一项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总体战略及其国际贸易分工发展紧密相关的战略性、长期性、重要性工作。只是目前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才体现得尤为突出,表面上看起来是一项阶段性工作,实质上是一项事关我国经济安全、社会就业、涉外企业的转型与发展等热点话题并带有战略性、复杂性、长期性的大事,这项工作归根结底取决于我国在国际经济及国际贸易发展中的实力与作为。有实力才有话语权,因而应对人民币升值,我国一定要确立“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战略战术思想,始终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总体指导原则。正因为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然的、长期的趋势,为此,外汇风险防范工作也是一项必然的、长期的工作。人民币升值的速度要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及改革进程、涉外企业的承受程度及转型速度相匹配,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及时间的回转消化余地。

2.理念意识――根据当代最新管理理论,任何一个国家或一家涉外企业(包括外贸企业),其理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显而易见一个国家或一家涉外企业的战略战术思想的正确与否决定其行动与结果的成败。目前,我国涉外企业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客观环境,面对人民币升值及外汇风险防范,外贸企业首先应该从观念上给予重视,可以通过增加未来预期现金流、降低汇率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通过风险管理稳定企业的经营收入或支出,确保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借鉴和引进国外和成熟市场的风险管理方法和经验,建立风险监控体系,加强风险培训,掌握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来化解汇率变化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冲击。

3.人才培养――做好外汇风险防范工作,政府及涉外企业要培养熟悉国际金融游戏规则、外汇管理和外贸经营的专业人才。从国际经验来看,衍生产品市场的高速发展需要大批从事相关设计、估值、交易、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目前,中国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还非常匮乏。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开设了诸如金融工程、世界金融、金融风险管理等专业。但国内在这个领域内的人才培养,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与国外金融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加强本土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国内企业,特别是金融服务单位和外贸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要求,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引进和储备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

(二)空间方面

1.政府部门――齐抓共管

人民币升值及外汇风险防范工作不仅仅是涉外企业一家需要转变经营发展方式,而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管理,从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经济发展转型的难度这个实际出发,结合国际贸易发展形势,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并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及其外汇风险防范工作,制定可行政策。在坚持自主性、可控性、渐进性的总体指导原则下,各部门齐抓共管,以确保我国经济安全与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2.银行金融――开拓创新

加快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完善一年期以上避险产品。目前,国内可供选择的金融衍生产品不多,企业对这些产品的应用则更少。仅有的远期结售汇业务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银行要结合国际贸易发展及我国外汇管理的实际情况,逐步开发更多更好的防范外汇风险的金融新品种;开发涉外中小企业融资品种,并提供融资便利。

另外,涉外企业要主动与银行开展长期的、双赢的银企合作。有一定进出口规模的外贸企业,都可以与银行就结汇汇率(争取高于买入价)、开证通知费及其他手续费等进行优惠政策谈判。一年创收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以上,效益十分可观,也有利于银行业务的稳定与集中。保险企业也可以结合外汇风险及进出口业务风险等新形势,不断开发新的保险品种。

建议结合国务院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真正实行人民币汇率从1996年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转变,真正实行从过分依赖虚拟的美元及债券到依赖自已现实的有实物平价购买力的人民币及一揽子货币的转变。考虑采取“以稳代升”的战略转变,强调宏观调控与市场运行的有机结合。

由于我国广泛采用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贸易结算制度。汇改3年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导致企业汇兑损失严重,仅2006、2007年两年人民币升值导致上海企业的汇兑损失就达1 022亿元。我们的银行、金融机构及管理部门是否可以研究“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问题”,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认为,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步骤,也是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在开放的情况下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当然,研究这一问题涉及面很广,结算流程再造,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套政策的支持。但是,我们认为这是一条必然发展之路。

3.中介机构――服务贸易

各类咨询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要抓住机会,主动为涉外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会计和评估等配套服务工作;各涉外企业协会、会计学会等组织可开展有关人民币汇率改革及防范外汇风险方面的知识性讲座,做好行业政策协调与防范外汇风险的教育、培训、宣传及经验交流工作;帮助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以适合企业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标准为基础,结合企业的业务特点,制定一套可操作的方法,作为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系统执行工作的依据;其次,成立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明确其任务,并在执行安全管理工作方面赋予相应权利,以保证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系统真正发挥其价值;最后,借助必须的工作流程系统,监督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工作的状态、过程和最终结果,以体现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存在的价值。通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将从各部门传递过来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估,测定企业在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并把监控和测评的结果反馈给企业的决策层以及相关部门,防范企业风险。

4.外贸企业――强化管理

强化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1)改变经营运作和结算方式。在人民币汇率处于单边上扬趋势下,企业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增加内销比重是规避汇率风险最直接的办法。对于进出口频繁的外贸企业来说,可以通过配比(Matching)的方式来实现货币风险管理。配比,即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保持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币种、金额和收付时间上完全相同,从而抵消汇率变动影响。在结算币种的计价选择方面,原则上使用“收硬付软”,即在出口贸易中力争硬货币计价结算,在进口贸易中力争软货币计价结算。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匹配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和货币结构防范汇率风险。当人民币汇率有升值预期时,出口商应尽量多使用即期信用证、跟单托收结算,少使用赊销结算,争取尽早收汇;进口商应尽量多使用远期信用证或延期付款信用证、D/A跟单托收、赊购结算,争取推迟付汇。

(2)灵活运用金融衍生产品。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杠杆效应,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对冲风险和套期保值,有利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管理,有利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当前,我国比较成熟的金融衍生产品有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交易等等。在我国,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是除贸易融资之外,企业使用最多的汇率避险方式。但我们也应看到,金融衍生产品作为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也是把“双刃剑”,其本身固有的风险性和金融衍生工具运用的复杂性似乎有些让人望而却步。所以,应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行为,以既定的制度和应急措施来防范意外冲击,从而有效地管理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风险。

(三)时间方面

对于外汇风险可根据经济活动中的时间不同、阶段不同,采用多种方式防范。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Exchange Rate Risk),是指经济主体在持有或运行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外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外汇风险可分为交易风险(Transaction Risk)、会计风险又称换算风险(AccountingRisk)、经营风险(Operating Risk)3种。

1.防范交易风险

(1)远期外汇买卖(包括择期外汇交易)。外汇买卖双方据外汇买卖合同约定的日期、汇率进行交割,以固定的进出口成本来避免外汇风险。

(2)掉期外汇买卖(包括货币、利率掉期)。外汇买卖双方对货币、利率进行短期与远期的掉期防范汇率风险。

(3)外汇期权交易(包括买入、卖出期权)。在金融市场上以相对固定的代价获得在一定期限内以约定汇率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额的某种外汇的权利。

(4)调整流动资金余额法。可通过减少流动资金余额中的软货币比例,提高硬货币比例来防范汇率风险。

(5)调整信用期限法。出口时若计价货币看涨,则应延长支付信用期;进口时则相反。

(6)选择合适货币法。出口货物时用硬货币收汇,进口货物时用软货币付汇结算。

(7)再开票中心法。国际化或集团型企业条件下,可建立再开票中心,既可以抵销部分交易风险,又可节约固定费用,并争取汇率优惠。

(8)货币互换法。进出口货物时使用可能带来利益的货币替换可能带来损失的货币。

(9)汇率保险法。西方发达国家均有此种保险做法,现在我国外贸企业集团中的海外企业可参考该种做法,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内也有此种保险做法。

(10)易货贸易法。当人民币汇率升值时,可采取易货贸易、引进设备及原料等方法,减少结汇风险。

2.防范换算风险

(1)外币资产净暴露法。当所在国货币升值时,应增加该种货币资产、减少该种货币负债;贬值时则相反。

(2)配对管理法。这是一种使外币流入与流出在币种、数额、时间上相互平衡的方法,包括同一种货币的资产与负债、收汇与结汇的自然配对及不同货币的正相关配对。

(3)净额结算法。当人民币汇率升值时,用进口付汇轧抵出口结汇,减少出口结汇的净额,减少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损失。

3.防范经营风险

(1)多元化战略(包括经营多元化、资金多元化)。经营多元化包括产销地点、贸易伙伴、产品品种、产品结构等多元化,资金多元化是资金的筹集与运用的多渠道、多去向、多区域等,以减少汇率变动的风险。

(2)营销管理战略。国际化或集团型企业条件下,当子公司所在国货币贬值时,母公司指令其扩大销售额或提高产品定价来增加销售收入,部分抵消母公司现金流入减少的损失;升值时则相反。

(3)生产管理战略。国际化或集团型企业条件下,当子公司所在国货币贬值时,母公司指令其扩大生产替代成本上涨的进口投入品,减少成本、提高利润收入,避免汇率变动风险;升值时则相反。

课题组组长: 王晓华 上海市外经贸会计学会

课题组成员: 陈小五 上海市金融学会

瞿志明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郑步芬 上海市对外经贸委员会

徐志龙 上海世博(集团)会展管理部

钟哲天 上海外经(集团)有限公司

戴继雄 上海兰生(集团)有限公司

戎 蓉 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陈金姝 上海汉森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篇8

一、我国汽车贸易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地上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并且人口数量也非常的多,人均汽车拥有量是很低的,巨大的购买潜力成为拉动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增长的动力,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我国的汽车产销量近年来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但我们还没有成为全球汽车强国,我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开发水平与世界汽车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自主品牌的薄弱和汽车核心技术的落后导致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依然较为落后。

据统计,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依然保持世界第一,但是增加的速度很缓慢,进而带动整车外贸交易放慢了脚步。据海关信息网统计,2012年我国汽车进出口211.9万辆,比2011年同期增长14%;价值601.6亿美元,增长13.2%。其中,出口汽车99万辆,增长20.1%,价值126.7亿美元,增长27.5%;进口汽车113万辆,增长9.1%,价值474.9亿美元,增长9.9%。同时受外资企业发力以及相关政策影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压力也进一步加大。由于没有较好的自主品牌,且核心技术的落后,国内汽车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较低,不能有效的打开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

二、我国汽车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自主研发能力薄弱、技术落后

一直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一直看重引进外资企业企图带动我国的汽车行业的发展,而没有引进汽车的核心技术。同时各汽车企业在早期不重视产品的研发,对新产品和技术的开发投入不足,导致我国整个汽车行业的研发能力非常薄弱,与汽车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近年来虽然国内汽车企业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和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但是由于基础底、生产加工的落后,我国的汽车技术发展依然较为落后。

(二)汽车零部件长期滞后与整车的发展

随着汽车供应链管理的不断优化,世界各大汽车企业对供应链的管理优化已经非常成熟,而我国的供应链管理才刚刚起步。国内企业的零部件生产分散、专业化程度底、物流业落后,与国际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及先进的供应链管理趋势极不对称,使得整车的生产成本大大的增加,贸易竞争力大大的降低。

(三)汽车产业后市场严重滞后与产业发展

近年来,虽然我国汽车的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我汽车行业后市场的发展依然严重落后。汽车金融、消费信贷、二手车流通、配件流通、报废、回收、拆解,特别是汽车售后方面严重滞后与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且我国的汽车后市场企业普遍存在着缺乏行业标准和混乱的现状,可以说我国的汽车后市场至少落后欧美市场20年。

(四)进出口严重不平衡

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汽车销量最多的,但是我国的汽车进出口贸易却存在着严重的贸易逆差。我国每年都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进口大量的高端汽车,进口车的总价值远远超过出口车辆的总价值。同时我国的汽车出口还存在出口秩序混乱、出口企业散、乱、差,恶性竞争的现象,出口地大多为南亚、非洲、中东、南美等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出口数量有限且高端产品缺乏。

三、我国汽车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优化供应链管理

随着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汽车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将得到全面的优化。国内汽车企业应用优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使汽车的零部件采购、汽车的生产与销售形成一套整体的系统,有效的增强了汽车企业的贸易竞争力。

(二)大力发展汽车服务业

随着汽车产销量的不断增加,汽车服务业,汽车后市场应走在整车销售的前面,使整个汽车服务业的品质有效的保障整车市场,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满足人们对汽车增值服务的要求,使汽车服务业在整个汽车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增大。

(三)加强汽车企业的品牌效应与现代化发展

目前,我国的汽车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这是基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基础上的现实选择,但是,我国要想使我国的汽车贸易有更好的发展,必须优化我国汽车行业内部结构,跟上世界贸易市场的步伐,在发挥自身原本优势外,分阶段、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的技术、人力、资源密集型行业,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是国产汽车有较为著名的世界型大品牌。在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中实现整个汽车产业的现代化。

(四)发展汽车对外贸易、推广海外市场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工业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对汽车的研发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一些自主品牌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如长城汽车公司的皮卡系列的海外销售已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比重。发展汽车对外贸易、推广海外市场不仅能使我国的汽车贸易得到更加广阔的市场,还可以在海外市场吸取西方的先进技术,增强我国的汽车工业水平,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

四、结语

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的汽车贸易的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我国的汽车核心技术还不够发达,这也是我国的自主品牌为何落后其他国家的根本原因,但是我国汽车的市场前景是非常的好的,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相信我国的汽车贸易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294-02

0 引言

进出口检验检疫工作在国家涉外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促进了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检验检疫的重要作用必然要求检验检疫部门应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监管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现代检验检疫制度,从而更好地为国家涉外经济贸易服务。

多年来,检验检疫部门一直在探索创新检验监管模式,由以前的“重检验、轻监管”,调整到如今的“检验监管并重”,但实际情况却是“检测”被动、“监管”旁落、“检验”独大,检验检疫工作难以发挥最大化的效能[1]。造成目前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检验检疫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检验、检测和监管三大主要业务职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贯彻落实到实践工作中。所以,以分析当前国际贸易大背景及国内经济实际情况入手,充分认识到目前检验检疫工作的弊端,革新传统的检验监管模式势在必行。本文试图构建检验、检测与监管三者联动制衡的工作机制,探索联动制衡机制的实施路径,进而搭建联动制衡机制的工作平台,使检验、检测、监管三者既能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又能有效整合,良性互动,形成整体合力,发挥整体功效,全方位促进检验检疫工作顺利开展。

1 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世界各国均制定了发展政府信息化的政策,旨在借助信息科技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施政质量,并通过构建电子化政府提高政府的回应力和决策能力,实现开放政府和责任政府,最终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因此,构建电子政府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政府再造的新趋势[2]。

为适应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更好地履行检验检疫把关服务的职责,国家质检总局及各直属局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其中出入境检验检疫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大通关出口电子监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都是检验检疫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以上工程的实施规范了检验检疫业务流程,促进了业务体系的科学管理,减少了工作中的习惯性和随意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也大大推进了检验检疫系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3]。无论是从时代的发展趋势还是已有的现实基础,都为检验、检测与监管三者联动制衡机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信息化管理系统。

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检验、检测与监管联动制衡机制的重要实现途径,也是运用信息技术再造检验检疫业务流程的重要措施。信息化过程不是单纯的增加硬件、软件设备,更重要的是从业务体系需求,组织管理模式,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整体性、科学性、合理性规划,改进和突破不合理的运作方式,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管水平和运作效率。

2 信息化管理系统

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检验检疫信息化手段的统称,是对各种业务子系统进行综合管理,以促进检验、检测、监管三种业务职能联动发展,同时又通过各子系统的分工、制约,实现检验、检疫、监管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根据检验检疫部门的业务职能划分以及联动制衡机制的需要,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分为三大系统模块,分别是出口监管模块、综合业务模块以及行政监督模块,如图1所示。

2.1 出口监管模块 出口监管模块是根据检验检疫现行的法律法规,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将检验检疫工作前推到出口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以过程监督、项目检测、风险分析、关键控制、系统保证和符合性验证为基础,通过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和数据监控,实施对企业产品质量控制、资源共享与数据采集,实现对产品质量的超前控制与闭环反馈控制,并在此过程中进行质量跟踪、质量检测、质量预警、质量修正、质量评定和质量判断活动。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对外经济联系也日益紧密,对外贸易也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与此同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政策,这大大促进了中国进出口总量的增长。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中、小规模的企业比较多,由于这些企业的进口技术、出口劳动力等因素的制约,致使其在国际市场上会形成每笔贸易额度低下、账期时限延长、融资艰难等问题,从而导致了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降低。我国进出口企业融资问题的存在,就要求必须提高供应链融资的服务力度,利用自身优势,在外贸市场中寻求自己的最佳位置。

一、供应链融资的概念

供应链融资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发展的模式,它包含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与核心企业相关联的企业,将这些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它们之间交易过程中的关系以及它自身存在的特点,来解决现金和货权方案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解决了供应链中企业融资艰难、担保困难的问题,不但降低了进出口企业的融资成本,还提高了核心企业以及相关企业的竞争力度。供应链融资的优势在于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者统一起来控制管理,提高操作的效率,把其中的核心企业作为审核的重点,摒弃了一般商业银行中信贷评级的思想观念,为中、小企业带来了较多的融资机会。企业供应链融资中的体现主要有两点:一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在供应链中,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供应链融资服务要与资金流和信息流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为供应链中的相关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能对这三者的运转效率进行提高。二是供应链的创新点。供应链的创新不但能对比较弱势的中、小型进出口企业更加高效地注入融资资金,也能使它们在国际中的竞争力提升,同时还能稳固中、小企业和重要企业之间长期共同发展的协作关系,真正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艰难、供应链不平衡的问题。

二、进出口企业中供应链融资的意义

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比国内的市场更加有竞争优势,因此,供应链的融资服务,不管是对企业,还是第三方的物流企业,或者是对商业银行都是有巨大作用的。这三者在合作中是互利共赢的关系,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者主要企业通过商业银行的担保实现融资,商业银行因为对货权的控制,能够给予企业以融资支持。

供应链在进出口企业中的融资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供应链融资服务能拓展相关的产业。进出口企业不但在当地投资、采购等方面拉动经济增长,还通过一些与之相关联的产业,促进当地的产业发展。二是规范行业行为准则。因为供应链融资服务的要求,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能够接触并且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将管理手段和完善的操作体系运用到自身企业的管理中,因此,进出口企业会遵循一个一致的、有先进性的行业规范准则,以便于能够在进出口企业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是防范汇率风险。商业银行在供应链融资解决中,不但能使企业群中的平均融资成本降低,还能使企业的资金恢复运作,产生效益,解决供应链中较弱企业的资金紧缺情况,使企业进出口贸易的规模扩大。同时,企业也可以就出口的应收货款收回或支付进口所欠账款延期的情况,向商业银行提出申请,这样一旦人民币有不利的波动,商业银行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汇率风险。四是融资理念创新,完善方案。由于企业对于传统的贸易结算和融资服务需求发生了转变,因此,金融机构一定要对国际贸易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等进行整合,一点一点地创新供应链融资理念,根据供应链实际情况,设计出一个完善的进出口贸易融资解决方案。

三、中国进出口企业供应链融资的现状

在国内,中、小型进出口企业还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其在供应链中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而我国的中、小型进出口企业所创造的外贸额度约占全国的65%。因为国内中、小型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的比值较小,商业银行给予的信用评级也比较低,因此,进出口企业需要信用方面的担保,或者一些固定资产的抵押,在商业银行中都是很难实现的。

国内的许多中、小型进出口企业只知道固定资产抵押和担保这种方式,选择从商业银行进行贷款,而对于供应链融资的服务没有具体的认识,不能将本身的优势和供应链融资的特点联系在一起,不能充分地依靠融资扩大经营规模,这样就与许多融资机会擦肩而过。除此之外,有些进出口企业没有信用观念,负债意识比较强,而还债的意识却不够。随着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的展开,个别企业运用非法手段,恶意在银行套取资金,挪为他用,这种做法给商业银行的资金回笼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同时,国内市场中企业间的货款拖欠等问题,也影响了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作用的发挥,致使其面临一些巨大风险。

四、中国进出口企业供应链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进出口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核心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意识降低、能力的缺乏,使核心企业本身发展受到制约,甚至是减弱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我国的进出口企业成立时间短,目前并没有形成相对比较完整的管理理念,而企业中还存在着管理模式不符合新时期的要求、内部的供应链管理手段匮乏的情况,所以整个供应链条大多呈现出一种不稳定、不够紧凑的状态。

首先,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人员缺少制度化的管理方法和强有力的管理手段,使得进出口企业的供应链相互之间的目的不明确。商业银行对重要企业也缺乏一定的利益激励,尤其是在资金的引入方面。与此同时,供应链中的企业成员对核心企业的归属感和依附性也逐渐丧失。核心企业要随时考虑和供应链企业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还要维持这一链条的稳定性,核心企业可以恰当地为链条中相对较弱的企业提供一些便捷的服务。

其次,核心企业的态度在供应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供应链中的“桥梁”,有研究表明:一些核心企业担心自己加入了供应链融资,可能会有责任、风险等,所以大多数企业不愿意为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提供相关的证明或者担保。表1中对供应链中成员之间的合作观点和矛盾观点作了比较,可以看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观念和信任程度,在企业之间矛盾关系和合作关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除此之外,由于信息的不交流,企业间难免会存在偏见或者差别待遇的情况,尤其是相对弱小的中、小企业,这样会加大企业之间资金流动的不确定性,致使整个供应链条松散。

最后,中、小企业因为其先天性条件不足,信息的透明度又不高,资产负债率较高,基本上不具有抵押、担保条件,这一系列的不利因素使其难以在金融行业中获取融资服务。出于这些原因,中、小企业不得不依附于核心企业,逐渐没有自身的主导权,从而变成交易的弱势群体。同时,还有一些核心企业只着眼于短期利益,不顾全大局,严重损害了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利益,以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为了能够满足自身资金需求,降低交易成本降低,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供求双方常常因为资金的优化配置而不能形成统一的意见,致使在市场中的经济行为滞后。

2、金融机构方面的问题

我国国内物流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物流和商流等信息的交流也不够发达,金融行业对供应链融资体系的构建也不完善,使得我国进出口企业的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开展主要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所以商业银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都会对供应链融资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商业银行掌握的信息不全,对于企业资信评价艰难。有经验表明:在进出口企业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中,物流企业对商业银行的调控手段、信息渠道进行落实,整个业务流程的主要关键点是其经营的规范程度和监控力度。在国际贸易中,国外先进的物流公司的信息收集力量很强大,而我国的进出口企业由于害怕自己的劣势被暴露,信息呈现得特别不对称。同时,商业银行的合作观念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更新,这样就难以与国外先进的物流公司进行更进一步的合作。

其次,风险系数加大。因为物流和资金流的周转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势必会对第三方的物流企业、客户企业、银行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存在着各种隐性的风险,比如:市场的波动风险、运营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当前,国内的商业银行为了减少风险的存在,已经为投资者设计出了各种数学计量模型。假如商业银行没有一个相对完整、有目的性的风险度量,那么融资风险的系数会增加得更快。

最后,融资、信用体系构建不完善。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的产品更新速度、风险度量和控制等方面都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融资体系,国内市场中的信用体系构建也不齐全,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与核心企业相关联的企业、商业银行之间都没有建立一个统一、有效的信用与资金管理系统,这直接导致商业银行对供应链的运作掌握情况不及时、不准确,从而耽误业务开展的最佳时间。

3、政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针对进出口企业,出台了一系列的融资政策,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各级地方政府也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方法进行大力推广,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效果,但从整体来看,效果还是不明显。这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地方政府的行动力不足。针对融资情况,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但是地方政府的部门协调不足,不能及时执行,导致出台政策的操作性比较繁琐,使得一些企业只能持观望状态。二是商业银行的配合度过低。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的企业发展,常常愿意为一些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但这些企业却由于资信差,或者存在一些拖欠贷款的情况,导致许多商业银行不愿意给这些企业进行融资,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困境。

五、中国进出口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对策和建议

因为融资会涉及到国际市场上一些大的贸易企业,因而在融资服务行业中,将会有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对于供应链融资方面,我国的进出口企业、商业银行、政府扶持等都处在发展的阶段,尚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机制,所以各企业之间要相互多交流沟通,以便使供应链融资能够稳定、健康的增长。

1、进出口企业方面

在经济学上,供应链的管理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它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把与之相关的产业集中在一条链上,使其更加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以达到资源共享和互利双赢的局面。进出口企业不只是需要商业银行提供供应链融资方案和技术,还要从自身内部提升效率,推进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体制。除此之外,供应链中的进出口企业要构建一个信息共享的网络服务媒介,让企业在动态信息的指导下,及时对经营中存在的错误策略进行调整,从而使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使供应链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2、金融机构方面

国内的商业银行要建立一个有针对性的企业资信统计和评估体系,这样才能使国际贸易中供应链融资体系更加完善。只有规范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的操作服务,加深物流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才能保障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顺利开展。

首先,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控制,以及加强其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完善资信评估系统,不仅是供应链融资的有力保证,还能加强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能力,维护市场交易中的安全性。对中、小型企业的资信和信用风险要进行公正评定,对授予资信企业的控制量要合理进行分配。只有对融资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掌握,商业银行才能与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达成一致,促成合作关系。此外,实地调查也是一种了解供应链状况的方式,比如:企业经营和管理能力、资金和资产分布等。针对中、小型企业的监督力度和贷款后管理状况,商业银行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企业贷款后情况进行随时调查,对融资资金的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监控。通过对核心企业的财务状况、固定资产抵押值等方面进行检测和分析,判断其偿还能力,并对其问题进行合理的调整。

其次,商业银行与物流公司加强合作。为了与国际接轨,物流业在与企业的业务合作中,对企业的资金、货物等信息掌握的比较全面,为物流业与商业银行顺利合作奠定了基础。根据物流公司的规模大小、运营能力、资信等情况,商业银行可以对其提供融资业务支持以及规避后期风险的一些措施,并为其配置一定量的信用额度。这不仅提高了供应链运行的效率,使操作流程简化,还能为中、小型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机会。

当前我国进出口企业的供应链服务大多数由商业银行提供,属于间接融资,在直接融资上,它的方式还没有大的发展,但其需求量是逐渐增加的,其在国内金融市场占据的空间比重还是比较大的,这种直接融资的方式,势必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3、政府方面

政府要对进出口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发挥其自身的主导性,促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融资环境,使企业得到更多的融资机会。政府可以出台或者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和行业操作标准,为企业减少一些信用风险或者成本。政府也要努力引进外贸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可以采用企业和各大院校合作的方式,对人才进行培养,让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使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

总之,在国际贸易领域中,供应链融资是一种新型的模式,它为进出口核心企业群提供便利,通过商业银行、企业群、第三方的物流各自存在的有利条件,对资金的使用和成本的控制,进行合理、科学的配置。尽管国内的供应链融资业务还在初期,体系也不够完善,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外贸交易的日益扩大,国内供应链的融资在国际贸易中终究会有一席之地。从长期发展来看,核心企业依靠自身的资信和内在实力,为供应链中的弱势企业提供融资帮助,不仅是解决与之相关的弱势企业融资难的一种方式,还是供应链中各个环节正常运行的一种保障,同时也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起到带动作用,对于我国进出口企业发展和外贸交易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