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09: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房地产风险案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1 信息化风险问题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完善了档案管理模式,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有效性,但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进行档案管理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比如计算机病毒、黑客侵犯、数据不准确以及管理等方面,这些因素的危害性较大,病毒黑客会导致档案信息泄漏,使得档案信息被他人切取,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这些因素使得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信息化风险。
1.2 投资风险问题
投资风险也是影响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因素,房地产企业一般考虑到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因素,就会采取异地档案备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异地档案备份,就会投入很多的成本,包括人员方面以及设备方面等,投资风险就会慢慢凸显出来。在投资的过程中,如果得到的回报与投资无法实现协调平衡,就会很容易产生投资风险。比如在实行网络档案建设的过程中,会引入大量的计算机、扫描仪等等设备,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在进行投资时,管理不到位,投资风险就会不可避免。
1.3 知识产权风险问题
现今阶段,房地产档案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下就是为了能够达到资源共享。但是涉及到资源共享,在某种程度上很有可能会诱发到知识产权问题上,资源分享的过程中,无法对资源信息进行有效的保护,会使得资源信息出现篡改以及丢失的情况,房地产档案管理互联网制度还并不完善,与档案有关数据信息在分享参考时,知识产权风险问题就会产生。
1.4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管理知识,信息观察力也不足,无法及时将档案进行归总,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广泛,不具备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当前在房地产企业中,既能够掌握房地产业务又能够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人员少之有少,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失误,档案管理不到位,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5 缺乏档案管理重视
在房地产企业中很多对档案管理并不重视,普遍认为房地产档案的管理工作即文件复制粘贴,进行简单的统计,并不是房地产登记所重要的工作,也无法对登记产生一定的利润效益,只要确保档案不会丢失以及信息不窃密等即可,这样的思想意识严重的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展。因此部分房地产企业对档案管理缺乏认识,从而出现了各种风险,给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不好的因素,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1.6 档案管理技术手段较为落后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房地产档案管理离不开互联网信息系统,但部分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在信息系统开发方面还存着不足,无法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由于技术方面认识不足,还有一些资金方面的局限,导致互联网自动化技术比较滞后,无法对信息系统的各个功能进行更新,还有计算机设备也没有及时的更换,使得信息系统在房地产档案管理方面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还有部分房地产企业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无法将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依旧延续着传统的纸质档案激励,没有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限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展。
2 房地产档案管理风险的应对策略
2.1 房产档案抵御风险的能力
房地产企业应加强房产档案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风险的产生,应对档案管理人员加强认识,为他们讲解风险的危害性。在进行异地备份的情况下加强管理,合理的运用档案数字化处理,新档案在归总时需进行电子化的处理,如果需要进行纸质记录档案,与此同时也应采取电子档案,将电子档案进行备份,防止丢失以及泄漏,档案采取一式三份的形式,这样的情况下,一份档案丢失还有其它的备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风险源的产生。
2.2 完善信息?c资料检索体系
为了使房地产企业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应对其进行全面的核对,对档案的内容要认真的核对,确保档案的内容与现实所要记录的内容一致,如果发现档案内容存在问题,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应及时的采取调整,按照一定的程序对档案采取分类编目,创建案卷号、文号等多方面目录,设置可靠的检索资源,方便于用户能够迅速的查找。另外不断的扩大检索范围,完善检索的条件,使得用户能够及时的查找到房地产信息,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档案采取防护措施,避免丢失。
2.3 健全档案管理体系
房地产档案信息至关重要,应不断的健全档案管理体系,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确保档案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房地长档案管理过程划分为三方面,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以及信息归档,需要重视这三方面的流程,为档案的信息共享与传递创在良好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档案进行更新,定期对档案进行核实与监督,对从中所发现的问题,比如信息不一致、信息空缺以及信息丢失等问题应及时的解决,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2.4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房地产企业应加强人员的管理,提高热人员的档案管理知识,提高信息观察力,及时将档案进行归总,对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使其能够精通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人员的职责意识。强调应要求人员学会使用计算机上技术对房地产登记信息统计,合理的对房地产资源进行整合,从中能够挖掘出重要的信息资源,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力度,可以实施奖励的措施,通过人员的业绩,为他们实施奖励,提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更好的对档案进行管理,从而能够使档案管理工作有序的进行。
2.5 做好房地产档案的风险评估工作
要分析我国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的若干问题,首先得了解一个概念――税务筹划,税务筹划,是纳税人在国家税收法律规定许可范围内,通过对投资、经营、核算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事先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税收优惠政策和运用税收法规所允许的技术差异,从而达到尽可能降低税收负担或递延缴纳税款的目的,以使纳税人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2]由于我国税法体系还处在完善阶段,部分房地产企业为了自己短期内的经济利用,以身涉法,偷税漏税问题严重。在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成本中,税收成本比重较大。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项目的环节众多中,拿地、拆迁、设计、土建、采购、装修、资金、营销、物业管理等等经济行为无不涉及到交税,税收筹划的空间巨大。因此,部分房地产企业便打起了税收的主意,在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钻法律的空子避税者有之,少数房地产企业甚至在以上各环节中出现了逃税漏税的现象。
除了逃税漏税以外,风险税务筹划风险问题也不容小视。由于市场、国家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税务筹划风险系数颇高,而我国房地产企业相关防范风险的体制并不完善,在遇到风险时,很多的房地产企业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笔者调查了多家房地产企业,总结出其风险大致有一下几种,一是财务风险。众所周知,房地产企业和资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所进行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掌控。在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大多来源于银行体系,企业融资越大,税务筹划的空间也就越大。但税务筹划在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着不小的财务风险。二是政策风险,近十来年来,我国房地产企业飞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与日俱增,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法律体系还不健全,与房地产有关的具体的规范性文件较少,这就使得部分房地产企业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形成很大的风险。三是行业内部的风险。受房地产企业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很多企业把眼光转到了房地产企业,有些企业不惜血本投资房地产行业,但投资房地产,风险与经济利益并存,并且房地产行业相比其它行业更复杂,如果没有合理的税务规划,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除此之外,税收筹划体系的不完善也是我国房地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房地产企业税负数额巨大,所以,经过税务筹划省下来的钱绝非小数目。但如何省这笔钱,却成了各房地产企业的难题。
接下来,笔者将联系案例,分析房地产税务筹划的相关准则,以期解决以上问题。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的相关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合法是税务筹划最基本的准则,房地产企业只有在保证所经营的项目、筹划方案合法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国家税务主管部门批准,否则再能促进企业发展的项目方案都不一定能实施,即便实施了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影响整个企业的形象。合法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法律鼓励的税务筹划,其次是适当寻找法律放任的筹划,三是谨慎选择法律盲区的筹划。各房地产企业一定要摒弃侥幸心理,严格依照国家的税法行事,量力而为。在遵守法律的同时也保护的自己的利益。
(二)筹划要考虑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某一税种的税务筹划时,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以求整体税负最轻、长期税负最轻。以下案例将说明这一点。
现有一A公司有300万的闲置资金,希望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B进行合作,以下有两种方式供A公司,第一种是直接将300万作为出资与B公司进行合作开发房产;第二种是采取投资入股方式参与房产开发。假设A公司在1年以后中途退出该房产开发项目,经与B公司协商,分得现金60万。在第一种方式下,60万收入按税法规定作为项目收入分利。由于A公司出资金,其收入不分摊任何成本,在公司分得60万元时,相当于公司将合作开发的房产中属于自己的部分转让给B公司,转让价格为360万元。转让收入需要缴纳不动产销售的营业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其中营业税及附加为19.8万元,企业所得税13.27万元,税后收入为26.93万元。在第二种情况下,房产完工销售后分回股利60万元。由于A、B两个公司的税率相同,公司60万税后利润不需要补税,即A公司所获经济利益为60万元。
我们不难看出以上两种种投资方式第二种税负相比第一种方式要轻很多。
(三)筹划要考虑风险均衡原则
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和随着近几个经济周期的起伏,已经进入后危机和后暴利时代。这一时期,面对房地产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高资本积累的房地产企业在战略上和运营上的任何失误,都有可能使企业面临极大的风险。尤其是以合作开发组织构架形式的房地产项目,往往会面临涉及政策、市场、战略决策、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作为高收益、高风险的房地产行业,在关注高回报投资预期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所面临着各种风险因素,而这些风险因素对房地产投资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政策的变化,非主流行业的盲目加入,越来越多竞争者的出现等,导致各种风险叠加、放大。我们应通过认识、分析风险,采取正确的战略决策,施行良好的管理,从而控制和驾驭风险,减少风险损失并获得风险收益,做到在承受最小的风险下获得最大的收益。本文基于某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失败的案例,给出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决策与管理的风险控制的初步分析。
1.某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案例的概况
2011年初,正在寻找合适投资项目的某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了解到某实业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因资金短缺、经营策略调整等原因欲寻找对象对其拥有某“商业综合楼”合作开发项目的45%股权进行转让的信息。该“商业综合楼”开发项目地处国家一级风景保护区区域内,是城市房地产投资的热点区域,土地性质属拆复建用地,用地成本相对较轻;项目总投资预算为5亿元人民币;项目股权为三方所有,B公司占45%,其余部分由当地村经济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占51%,拥有另4%股权的合伙人为自然人(以下简称自然合伙人);三方共同成立了相应的项目公司,由合作社推荐的自然合伙人担任董事长、B公司派员出任项目经理;至2011年初,项目的主体工程已结顶,总体工程形象进度进入中期过后阶段。A公司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评估后,认为该地块楼面价仅为3000元人民币左右,用地成本轻,地处国家一级风景保护区,项目具有明显的地理环境优势和地价优势,2009年后正处于房地产的快速复苏期,因而判定该项目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于是A公司在2011年下半年受让了B公司占总股本45%的股权和相应的债权,介入自身并不熟悉的房地产开发行业,管理模式仍沿用先前的方法,由自然合伙人担任董事长、A公司派员出任项目经理。A公司涉足房地产开发行业之后,由于一系列失当的决策,导致该项目至今难以为继;更由于法人治理结构和权力制衡机制的不完善,产生了超出预期的管理风险,牵涉A公司卷入了多起涉及项目开发的经济纠纷。对于A公司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失败的战略决策,造成了巨额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成为房地产合作开发中典型的负面案例。
2.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主要风险因素分析及控制
目前,企业参与投资房地产项目多采用股权或债权的合伙人投资方式,这种投资方式决定了投资风险存在投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根据风险源划分,房地产合作开发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决策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法律风险、开发流程风险和经营风险等六大类。根据房地产市场的调查和咨询实践,房地产企业的风险80%来源于决策、管理、流程和经营风险。以下从企业可控的角度,主要对决策与管理的风险控制作出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案例:被告余江、张全、刘胜三人合伙投资在县城正大街原老百货公司地段从事房地产开发,并挂靠城建公司的资质,与原告尤锡签订《换房协议》,由原告尤锡提供私有的三间门面房及房产证交被告开发建房,建成后的楼房门面房三间(含第二层)作为置换,归原告所有。交付房屋及房产证时,原告给被告补偿费20万元人民币。除此之外原告不承担任何费用。原告缴纳了土地出让金和税费,县人民政府行文对该原划拨的土地变更为出让土地。现因合同履行意见不统一引讼。
评析:原、被告之间均签订了《换房协议》,其意思表示是原告以自有房屋作为投资,与被告合作开发地产,待开发完成后,原告获得《换房协议》中约定的房屋。事实上,原告的房屋在交付被告后,必然要进行拆除重建,因此原告实际投入的是房屋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案例中当事人认为《换房协议》是以房换房的置换合同。根据最高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当事人订立的以提供出让土地使用权、资金等作为共同投资,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合作开发房地产为基本内容的协议为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上述案例从形式上看,即是以土地使用权作为共同投资、共享利润的合同,符合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的形式要件。但仔细分析案例中《换房协议》的具体约定:在尤锡与城建公司签订的《换房协议》第一条约定:“置换方式:三间旧房换三间新房(南往北第一至第三间一至二层门面房)。底层建筑面积为9.9米,中到中×14米中到中×2层(三楼以上的楼梯不占乙方面积)。”上述特点是:原告将土地使用权交由被告开发使用后,不参与被告的开发工程,不承担开发的风险,只收取《换房协议》中协商约定一致的位置、面积的房屋。根据《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约定提供土地使用权的当事人不承担经营风险,只收取固定利益的,应当认定为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故本案案由应认定为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
一、名为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实为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认定
《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司法解释第24条规定,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约定提供推断使用权的当事人不承担经营风险,只收取固定利益的,应当认定为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根据上述规定,认定名为合作开发房地产实为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关键就是提供土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出地方)不承担风险,只收取固定利益的判定,具体分析如下:
1.关于“共担风险”的确定
合作方尤其是以土地使用权作为出资的一方是否共同承担风险是判定该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是否为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关键。首先,何谓“风险”。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中需共同分担的风险,是指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履行的不利益后果以及不能履行的后果。这里共同分担的风险应该为经营风险,主要是指合作双方预期的利益目标不能实现或者不能全部实现的风险,而一般不包括由于一方过错导致的利益风险。其次,如何判定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中是否体现“共担风险”原则的条款呢?在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中仅约定提供土地使用权的一方的固定利益分配,未约定风险分担的,这样的约定是否可以视为提供土地使用权的一方不承担经营风险,只获取固定利益呢?笔者认为,在实践中不宜一概认定提供土地使用权的一方不承担经营风险,只获取固定利益,而应该以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实质内容作为判断。即只要合同的实质内容表现为提供土地使用权的一方获取固定利益,而不承担经营风险,尽管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提供土地使用权的一方不承担经营风险,也应该认定该方当事人不承担风险。
2.“固定利益”的理解与确定
《解释》第24条规定的固定利益,是指无论在合作开发房地产中出现什么样的经营风险,提供土地使用权的一方都要求按照合同约定取得一定的、不变的利益。因此固定利益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可以是确定的、不变的利益。即,不论合同能否实际履行,合同履行的程度如何,该利益是可以确定的,并且经确定后是不发生变化的。(2)可以表现为货币,但不以货币为限。在通常情况下固定利益表现为货币,但并不以货币为限。可以是固定数量的货币,也可以固定数量的房屋,还可以是固定数量的货币和固定房屋的混合,甚至可以是租赁或者其他方式使用房屋。本文案例原告的收益均是位置、面积固定的房屋,均可认定是固定利益。
二、名为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实为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判定
1.以划拨土地使用权作为合作条件的法律效力的认定
划拨土地的取得是无偿的,因此《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处分设置了很多限制性条件。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条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土地市场的繁荣,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情形非常普遍,《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转让方未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证书与受让方订立合同转让土地使用权,前转让方已经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证书或者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同意转让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第十六条规定土地使用权人未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以划拨土地使用权作为投资与他人订立合同合作开发房地产的,应当认定合同无效。但前已经办理批准手续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本文案例存在这种情况,原告投入的房屋所使用的土地为划拨的土地,但在前,均已经光山县人民政府批准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证书,故依照上述最高院司法解释,应当认定《换房协议》有效。
2.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作为合作条件的法律效力的认定
根据法律规定,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不仅应当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还应达到一定的投资开发条件。那么,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者未达到25%开发投资比例而签订的合作开发合同被认定为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时,该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呢。笔者认为,《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作为行政性规范性法律文件,其三十九条的立法本意是规范房地产经营行为,是对“炒地”行为的限制,并非针对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效力。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就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无权处分”,是效力待定的行为,在前,当事人取得了土地使用权,就应当认定为合同有效。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未达25%的投资开发条件应当属于合同标的物的瑕疵,不影响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这类合同应当是有效的。
三、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转性为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与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合同、房屋置换合同的区别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001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004- 02
0 前 言
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房地产业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改善人民生活,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SK公司为例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对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流程进行研究及SWOT分析,得出该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情况并对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意义。
1 SK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情况
SK公司没有单独的风险管理体系,公司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涵盖于内部控制系统之中。SK公司现行内控体系主要按照“控股总部、区域总部、城市公司”的“三级组织结构”进行管控,通过合理的岗位设置和人力资源政策,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并实施有效的控制。公司通过内部审计、内控检查、专业巡查等方式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检查,结合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评估相关风险,并以内部报告、通报等形式确保有效的沟通,促进执行整改和制度修订。
公司对内部控制的实施采取多层次的监督、控制,内部控制体系。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监督内控的有效实施和自我评价情况。
公司内部控制规范工作小组:负责指导、监督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及其实施。
公司审计稽核部:负责日常监督。
外聘审计机构:对内控自评报告进行审计。
SK公司对于各类财务风险的管理目标和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1.1 市场风险控制
SK公司的市场利率主要来自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公司无法消除只能时刻密切关注。公司面临的现金流量利率风险是由浮动利率的金融负债产生的,而公司面临的公允价值利率风险则是由固定利率的金融负债产生的。针对利率风险,SK股份有限公司的控制方法是保持借款的浮动利率,以此来消除利率变动产生的公允价值风险。
1.2 信用风险控制
为了降低信用风险,SK公司成立了专门部门,对合同另一方进行信用审批、确定信用额度、执行持续的监控程序以确保及时收回债权、以及对于过期债权采取必要的措施回收。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公司会审核每一单项应收款的收回情况,对没有收回的应收款及时计提坏账准备。同时SK公司采用了内部政策及筛选机制,确保所有合同另一方均榫哂辛己眯庞眉锹嫉目突А3应收账款金额前五名外,公司无其他重大信用集中风险。
1.3 流动风险控制
SK公司采用定期分析债务的期限和结构的方法,时刻保证债务到期时有充足的流动资金来偿还。公司管理层也十分重视银行借款的使用情况,时刻确保遵守借款协议并对银行借款进行及时的监控。同时为了获得一定的授信额度,公司与多所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磋商,通过授信额度来降低流动性风险。
2 SK公司SWOT分析
在2016年中国上市房地产公司排名中,SK公司排名在前20名。根据排名,前20名可以分为三个战略群组。而SK公司隶属战略群组C。对战略群组C的SWOT分析如下。
2.1 优势
(1)市场挑战者或市场追随者;(2)规模较大;(3)品牌影响力较大;(4)进入壁垒高,避免过度竞争。
2.2 劣势
(1)跨地区开发风险;(2)行业过度集中于房地产,存在风险;(3)管理水平有待提高;(4)退出壁垒较高,风险较大。
2.3 机会
(1)扩大国内经营范围;(2)塑造品牌影响力;(3)低碳环保的绿色住宅方向;(4)关注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
2.4 威胁
(1)同类市场内存在竞争;(2)政府的管制与约束;(3)关于高房价的白热化的公众争议;(4)国外房地产企业进入市场。
根据SWOT分析中的劣势,可以看出SK公司业务过度集中于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且房地产开发地区过度集中于华中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行业和地区过度集中,如果国家政策对房地产行业或某一地区影响较大或房地产行业由成熟期进入衰退期,企业可能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3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启示
3.1 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体系
SK公司对财务风险并没有给予极大的重视,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仅包含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公司可以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在总部设立风险管理部,总体评价和控制公司的财务风险。在下属公司设立直接责任人或部门来预测和评价公司的财务风险。预测或评价出重大财务风险时,有专门的项目小组或临时成立的项目小组来消除或减弱风险等适合本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严格把控财务风险。
3.2 多渠道筹集,降低资产负债率
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与其他公司进行战略联盟、发行股票、房地产信托等方式将传统单一的银行贷款筹资方式转为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来降低筹资风险。
3.3 多元化发展战略
在业务方面,可以通过多元化战略联盟、协同联盟、特许经营等方法进入其他相关联或不相关联的正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行业。可以借鉴行业龙头企业涉足银行、医院、商业地产、养老地产、旅游地产、产业用地等多个行业的经验。在地区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研究其他地区的市场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发展潜力大的地区进行跨地区多元化发展,来降低房地产市场发生变化或可能进入衰退期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4 结 语
通过对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有助于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和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实现房地产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150-01
一、房地产风险最小投资组合模型的建立
(一)房地产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
1.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投资组合期望收益E(Rp)为第i类房地产投资的期望收益率;Wi为各项目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则:
RP=E(Rp)=■wiE(Ri) (2-1)
2.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σ2p 可定义为该组合获得的收益优选法与预期收益率的方差;设σi和σj为第i类和第j类项目期望收益率的标准差;pij为第iod 与第j类项目的相关系数,则
σ2p =■wi2σ2i+■ ■WiWj ρijσi σj (2-2)
(二)确立的目标
结合以上对房地产投资组合方法的推导,可以归纳出房地产投资组合的目标有:在一定的预期收益水平下,通过房地产投资的优化组合,将使房地产企业承担最小的投资风险;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通过房地产投资的优化组合,将使房地产企业获得最大的预期收益。
在本文中,结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β概念,以目标一为基础建立了房地产投资组合风险最小模型。
(三)模型的有关假设
建立房地产投资组合模型的目的在于引入风险概念,使房地产企业获得最小风险的投资目标。现做如下假定:各房地产投资项目均有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投资计划;本模型不再考虑资金资源的约束;各投资类型均能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资料确定各自可能收益率和各收益率实现的概率大小;市场由多元化的投资者统治,不存在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四)模型的建立
设有N项不同的房地产投资,Wi为第i种房地产投资的投资比例,Ri为收益率,σ2p表示房地产投资组合风险,在预期收益R0寻求风险最小,依据房地产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原理建立模型:
minσ2p=■wi2+■ ■WiWj ρijσi σj (2-3)
s.t: ■wiRi≥R0
■wi
Wi≥0,i=1,2,3,4……n
房地产投资中,单项房地产风险包括系统风险(由政治、经济等 因素引起,不能在组合投资中被分散)和非系统风险(与特定的房地产投资有关,可通过投资不完全相关的资产组合使之分散)。根据夏普等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可知单项投资总风险中只有系统风险对组合的预期收益和风险有贡献,那么可预先把系统风险分离出来。设Rm是资本市场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ai是无风险时的投资收益,βi是不可分散风险度量,即第i项投资对市场组合风险的贡献率,εi是投资i自身的变动,根据统计学原理,第i项房地产投资的收益为:
Ri=ai+βiRm+εi (2-4)
由统计学原理得:
σ2i=β2iσ2m +(σni)2
上式表明,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即风险)由两个因素决定:市场波动因素β2i σ2m和投资自身波动因素(σni)2(非系统风险)因此可以用不可分散风险度β将第i种资产的总风险分解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σ2i=β2iσ2m +(σni)2=(σsi)2+(σni)2 (2-5)
式中,(σni)2为第i项投资的系统风险:(σni)2为第i项投资的非系统风险。
以(σsi)2,表示房地产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同时,组合投资的风险还要考虑单项投资间的相关程度,交(2-4)和(2-5)分别带入总体投资目标函数,修正后最终可得模型,可得:
min(σ2p)2=■wi2β2iσ2i+■ ■WiWj βiβj ρijσi σ2m
(2-6)
s.t: Rp=■wiai+■wiβiRm≥R0
■wi=1
wi≥0,i=1,2,3,,4……n
以上模型是建立在一定预期收益率下,寻求风险最小的目标之上的,不同企业在实际应用中还可根据其不同的目标,同理以寻求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来建立模型。
1.各变量发生的概率P。概率就是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一般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介于0与1之间的一个数。
2.投资项目的期望收益率E(Rp)。项目的投资期望收益优选法可以根据市场调查、有关数据资料,在单项目经济评价时加以确定。其计算公式如下:
E(Rp)= ■PiRi (2-7)
式中:Pi—项目第i种预期收益率的出现概率
Ri—项目第i种结果出现后的预期收益率
3.项目的投资期望收益率的方差σ2i。确定项目的投资期望收益率之后,方差可根据下列公式求得:
σ2i=■Pi[Ri—E(Ri) ]2 (2-8)
4.项目之间的相关系数ρij
ρij=■ (2-9)
式中cov(Ri,Rj)—项目i和项目j之间的协方差
4.不可分散风险系数β。β反映的市场风险不能被相互抵消,体现的是投资组合的风险,即该组合的报酬率相对于整个市场组合报酬率的变异程度。以不可分散风险β为度量的房地产组合投资,β系数是理论上的假设模型参数,可按照以下公示计算:
就单项资产看,其计算公式为:
βi=■=Rim(■) (2-10)
式中:Rim—项目i和整个组合投资的相关性
σm —整个市场的标准差
σI —项目i自身的标准差
二、房地产投资组合案例分析
(一)分散风险的案例
某房地产商投资房地产项目,其项目组合中包括两种房地产投资类型A和B,当项目A的预期收益率RA=25%时,预期收益率发生概率PA20% ;RA=15%时,PA=50%;RA=10%时,PA=30%。当项目B的预期收益率RA=30%时,预期收益率发生概率PB=30% ;RB=20%时,PB=40%时,RBA=10%时,PB=30%时。做出风险分析如下:
由式2-1、2-8得:
项目A:E(RP)=14.5%,σ2j=0.00125,σi=3.5%
B:E(RP)=20%,σ2j=0.006,σi=7.75%
可以看出。项目B的预期报酬率高,投资风险比较大,而项目A的预期报酬率比B低,但投资风险较小。设投资商决定项目A和B的投资率均为50%。
由公示得: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与方差为:
E(RP)=17.25%
σ2j=(50%+0.0775)2+(50%+0.0775)2+2×50%×50%×0.00775×0.035ρAB
由-1
0.00045
在投资率确定的情况下,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定值17.25%结合的风险随两者的相关系数变化,方差在0.0045~0.00316之间。
(二)房地产投资组合风险最小模型的案例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对1,2,3三种房地产类型进行投资组合,各项目投资预期收益率R1=15%、R1=7%、R1=8%,收益方差σ21=1%、σ22=0.6%、σ23=0.7%,β1=1.2、β2=0.7、β3=0.8,各项目间的相关系数为ρ12=0.3、ρ13=0.2、ρ23=0.4,市场预期收益率不低于12%,试确定风险最小化的组合投资比例。
由公示σ2i=β2iσ2m+(σni)ε可把投资项目的风险分解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计算如下:
项目1:系统风险=1.22X0.5%=0.72%,
项目2:系统风险=0.72X0.5%=0.245%,
项目3:系统风险=0.82X0.5%=0.32%,
设三项投资比例分别为W1W2W3将各数值带入房地产投资组合风险最小模型,计算得:
min(σsm)2=7.2W21+2.45W22+3.2W23+2.52W1W2+1.92 W1W3+2.24 W1W3
s.t 0.15 W1+0.07 W2+0.08 W3≥0.12
W1+ W2+ W3=1
W1W2W3≥0
求解可得该房地产组合投资的比例W1=0.8,W2=0,W3=0.2,最优组合投资的收益方差为0.0504%,但组合收益率可达12%,可见组合投资风险远小于各单项投资风险,组合投资起到了分散风险的作用。
一、我国房地产并购的宏观背景
1998年我国的住房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长期积攒的住房需求得到了释放。此外,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带来了房地产业十多年的大发展,在过去的十年中房地产已然成为了重要的投资品之一,房地产过度的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带来的不仅是房价飞速的上涨,也使我国经济发展结构严重失调。2003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打破了房地产业的旧格局,同时,其他行业大量的资金以及外资进入房地产业,加剧了房地产的竞争。据清科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显示:2010年房地产行业共实现并购84起,占当年并购案例总数的13.5%,为所有行业之首。2011年房地产行业并购居并购市场第二,完成的并购交易数量为113起,占当年各类并购总量的9.8%,涉及并购交易金额54.49亿元,其活跃度即金额创下6年以来的历史新高。2012并购市场共发生并购案例100期,涉及金额39.04亿美元,数量金额皆与去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这与2011年的房地产并购市场的爆发对该领域的存量市场有所消耗有关。至今年4月份,房地产并购仍置于行业之首。
二、我国房地产并购的动因
并购热潮的到来主要是由于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而土地又是企业进行开发的根本,我国许多房地产企业在这两项上遭遇危机。总的说来,房地产企业并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房地产企业资金规模小,企业竞争力比较弱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已经趋于降温,但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着企业数目众多、规模偏小、实力不强等问题,它们共同面临着楼市严厉调控、房贷政策的改变、资金链收紧等方面的压力,不得不被一些大规模的公司并购。加之房地产行业制度不健全,行业门槛低,其他资金密集型行业也加入分一杯羹,这使很多资金紧张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举步维艰。
2.融资渠道狭窄
房地产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比较大,对股票、债券等资本工具的利用率不是很大。能进入证皇谐±用股票进行融资的房地产企业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实力较差的中小型企业。就债券市场而言,我国房地产企业发行的债券的总额仅仅是全部资金来源的很少一部分。
3.土地资源的稀缺及土地市场的改革
中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的扩张使土地资源日益稀缺。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城市用地600万亩其中约有45%-65%来自于耕地。另一方面,为保护生态,退耕还林这也使得城市建设增量土地资源的供应日趋紧张,土地获取成本也随之不断上升。
三、我国房地产业并购的表现形式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目前已进入了一个并购合作的时代。它主要表现在:大型房地产公司对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并购,大型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并购和其它行业企业对中小房地产公司的并购。
1.大型房地产公司对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并购
根据相关政策,如果开发商取得土地两年之内不开发将会被政府收回,而政府一般收回土地赔偿最多是按双倍定金并不会按市场价收回。由于土地一级市场供应量有限,一些资金雄厚的大房地产企业一直苦于没有土地而无处进行投资,这些企业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就会把目光投向那些拥有丰富土地资源的中小企业,收购兼并她们优质的地产项目从而实现自身规模的扩张。
2.大型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并购
大型企业并购的特点是企业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且各有各的优势,此类企业的合作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例如,万科集团于2005年3月3日受让南都集团通过中桥持有的在上海、江苏的70%权益及在浙江20%的权益,这是房地产行业呈现资源趋势以来,国内大型房地产企业间的一次重要的并购合作。对于房地产企业万科而言,以收购的方式进入浙江市场,其风险显然低于在浙江购买土地独自开发,万科只受让了浙江南都20%的股份,但却抢得了先机。
3.其它行业企业对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并购
当一个企业做强做大之后,就会为了获取最大的经营效益和降低风险而从事多元化经营,企业也会把资金逐渐从利润低的行业转向利润高的行业。相对与其他行业2%-3%的利润率,房地产20%的利润率具有绝对的吸引力,进入房地产行业成为了各行业吸金的优先选择。
四、房地产企业并购风险分析
1.财务风险
房地产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定价风险、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定价风险是指并购交易前对目标企业的估价,确定合理的交易价格。在并购企业之前要对目标企业内外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出合理的价值评估。融资风险是指与并购保证和资本结构有关的资金来源风险,包括资金在数量上和时间上的保证,融资方式是否适合并购动机,债务负担是否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等。
2.政策风险
房地产并购的政策风险主要是指国家贷款政策、土地政策等不确定风险。从大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的经济的衰退,与此同时,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不够成熟,房价过高,导致大量房产被囤积。国家在此方面的行业政策也不够稳定,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会极大制约我国房地产发展状况。
3.企业文化的整合
企业并购失败大多都出现在并购后的整合阶段。一次成功的并购是能使双方员工接受并购的事实,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彼此信任,并对企业的未来目标达成共识。这就必然要求企业文化的整合能够达到让双方满意的效果,不应该存在一方文化凌驾于另一方的情况。
4.非房地产企业的行业局限
非房地产企业进入房地产行业时,很容易把自己行业的经验带到房地产开发中,例如对待容积率的态度、建造密集的住宅然后压低住房售价。而这都与消费者所青睐的密度适中、环境空间舒适的住宅背道而驰。由于房地产的异质性,房地产不能像工业品那样复制,进行标准化生产、流通与销售,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职业经理人来对房地产的开发进行引导。所以其他行业在进入房地产业之前,就应培养或寻找合适的职业经理人,跨越行业局限的这道门槛。
五、结语
房地产并购有助于房地产企业挖掘潜在的经济效益,增强行业的集中度,提高行业的总体素质。房地产并购作为房地产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的战略手段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国家政策、财务、税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问题。因此,在进行收购的过程中,应聘请专业人士开展各方面的调查,提供全面的意见,尽可能的降低收购方在房地产并购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此外,应提高企业在并购中的风险意识,合理定位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角色,提高整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徐召红,张强. 我国房地产企业并购动因及风险分析[J]. 金融经济,2012.
房地产评估是房地产中介行业中的一个大的分支(房地产中介行业包括了房地产评估、咨询和),由于现实及理论上的需要,房地产评估在房地产中介行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1 房地产评估风险体系构成
房地产评估风险由政府面临的房地产评估风险、机构和人员面临的房地产评估风险以及经济活动主体面临的房地产评估风险三个方面组成。
1.1 政府面临的房地产评估风险
经济稳定是政府的目标之一,经济稳定包括经济发展、无通货膨胀。政府面临的房地产评估风险最主要的是房地产评估带来的金融风险。金融稳定是经济稳定的基础之一,金融动荡往往会爆发沉重的社会灾难,给社会经济带来动荡和不安。这里主要是房地产评估值过高,不能反映房地产的真实价值,过高估值的长期或大量的金融抵押贷款,会给金融机构在未来带来越来越多的呆账坏账,影响金融机构的真实资产。金融一旦发生动荡,整个经济体系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动荡,影响经济稳定。诸如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1997年泰国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无不例外与房地产价值估计过高有着一定的关系。
1.2 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面临的房地产评估风险
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是评估风险的直接承担者,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面临的风险主要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技术风险
为评估行业广为接受的基本评估方法是成本法、收益还原法和市场比较法。从评估理论角度,这三种方法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都需要详实的基础资料来支撑。因此,在利用具体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时,是否掌握丰富的基础资料是评估结论能否准确的重要保障。实际评估过程中,由于我国房地产业以及房地产评估起步较晚,许多技术资料无法在短时期内积累下来,比如市场基准收益率水平、房地产价格分类变动指数等等。这样使得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将在房地产价格预期的技术上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此外,评估报告的叙述不完善或不完整也会在将来给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再者就是评估人员素质水平低。对于房地产评估基本理论掌握不牢靠,评估师通过考试但缺乏实际评估经验,在参数选择和方法运用上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也会产生一定的评估风险。
1.2.2 政策风险
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一方面受到供求变化的影响,另外一方面政策变动也同样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政策的变化是一般评估人员无法,或者说是没有能力预期的。政策的变化,包括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以及产业政策都必然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或高或低的影响。同时,政策的变动往往还会对评估方法产生影响,如《城市房屋拆迁条例》的修改,使得房屋拆迁补偿评估方法也发生了变化。
1.2.3 业务风险
即评估业务带来的风险。房地产评估主要是对房地产权益的评估。我国房地产市场虽然在逐步规范,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在产权界定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某企业通过政府对原农民所有的土地通过征地取得了划拨土地使用权。企业为了节省费用不去办理产权登记手续。这种情况在评估实践中经常遇到,给评估的结果带来一定的风险。另外一个方面,当评估机构或人员接受新业务时,对于评估方法和技术参数的选择和利用同样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给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未来带来风险。
1.2.4 经济风险
所谓经济风险是指经济形势短期内发生了巨大变动。使得评估结果与市场价格产生了较大偏离。这种结果是任何评估师和经济利益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这种情况不是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道德问题,甚至有些情况下也不是评估师能够预期的,但是这种结果会对社会经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可能会直接给房地产经济活动某一主体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1.3 经济活动主体面临的房地产评估风险
经济活动主体是指与评估对象房地产在评估目的条件下涉及的利益各方,比如在抵押贷款中涉及到银行、借款人、担保人等各方利益;在投资目的下涉及到全部投资人和未来的债权人以及政府的利益。这些利益主体都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经济活动主体。房地产评估结果与市场价值的极大偏差一样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例如,在抵押贷款评估中,抵押物评估过高会使得未来在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贷款无法足额收回,产生呆账坏账,如果银行的呆账坏账过多,会使银行经营困难,严重者在居民储户未来预期不好出现挤兑情况下,会造成银行破产,进而出现金融动荡。这是银行、居民乃至政府均不愿意看到的。
2 房地产评估风险防范的措施
2.1 引进成熟的模式和做法,建立完善的技术规则,使估价技术有据可依
要向估价制度完善的国家学习,由权威机构对房地产估价技术以规则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开发或引入成熟、高效的估价软件。避免估价人员在一些最基本环节出现问题。同时,还要完善房地产估价法规,强化立法的力度。法规对房地产估价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要通过立法实现估价操作的规范化管理,保护估价机构和估价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为依法处理估价人员的违法行为提供法律保证。
2.2 加强执业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
作为称职的估价师不仅要求熟练掌握评估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广泛的经济、法律、建筑、财务等方面的知识。扎实的业务素质是做好估价工作的前提。要提高执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最好的途径是继续教育,如每年进行一次或几次的业务培训,将其制度化,并以学分积累的形式,作为最终检核其下一年从业资格的重要标准。同时,房地产评估业的主管部门应该认真调研,根据我国国情及社会公德等制定可行的评估业职业道德规范,定期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2.3 加强行业自律,强化行业监管措施,风险责任承担落实到人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作为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自律性管理主体,已承担起对全行业的服务、监督、管理和协调职责。对估价行业内部存在的问题,都应该及时发现、及时通报;对重大评估项目有必要采取跟踪管理,全方位了解估价结果使用情况及反映。这样,才能提高学会的声誉,进而增强整个估价行业的凝聚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房地产估价师学会还应该抽出相当的人力,开展估价业务的不定期和大数量的随机抽查,并可以采取异地估价人员抽查本地估价业务的方法。对一经查实的问题,按照估价协会协商制定并完善的风险承担规则落实到人,严厉查处。
2.4 健全评估行业的进入及退出机制
房地产评估是涉及面广而又非常专业化的工作。为保证房地产评估业的整体素质,对申请从事房地产评估业务的,应严格审查其执业能力,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准从事房地产评估业务;对已有的房地产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通过年检或其他形式,若达不到要求或严重违背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视其情节,予以经济重罚,甚至逐出评估行业,永不能从事房地产评估业。加大房地产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违规成本,敦促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谨慎、公正、合法、独立地从事房地产评估工作,以提升房地产评估行业的整体素质。
2.5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评估风险的防范主要有以下几点
2.5.1 认真审查核实委估房地产必备的权属证明文件。具体要求:一要完整,二要看原件,三要同实际状况和委托方填报的清查估价明细表进行核对。取证复印件上要加盖委托方或资产占有方公章。尤其要注意有无他项权利登记。当遇到权证不全或提供不出,或委托方称未办妥领取权证手续等情况时,宁愿放弃不评,也不要迁就。
2.5.2 对超过估价机构执业能力的估价项目,在收集不到有关有效数据,特别是采用市场比较法时切忌以非正常交易、一年以前的交易案例、用途不相同的案例来凑数,对委估房地产情况确实难以了解时还是不去估价为好。
2.5.3 对抵押房地产、破产企业迅速变现房地产的估价,一定要坚持稳健、审慎原则,其估价值一般应低于现行市价,降低幅度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切莫高估。
3 结语
房地产评估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房地产评估行业的角度对其面临的风险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对评估体系风险的防范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与思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帮助我国房地产评估机构和人员能有效地防范行业风险,有效地推动房地产评估行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房地产业资金需求量大,供需双方都需要金融业的支持,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突出特点是:房地产业资金来源渠道非常单一,过度地依赖银行信贷,其他资金来源占比甚小。另一方面,在房地产业发展的繁荣时期,房地产投资回报率高,各路资金都纷纷大量流向房地产业。掌握着大量社会闲置资金的银行机构,也热衷于向房地产业发放大量信贷。但是对房地产业的信贷过度集中,不利于风险分散,从而使银行系统暴露于房地产市场波动风险中。
二、房地产金融风险
在历次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金融危机的案例中可以发现,大多数遭遇过金融危机国家,如日本,泰国等,一般都首先经历了房地产价格的崩[,银行危机紧随其后,然后才引发全面的汇率危机和经济崩馈。但这种表面上的先后次序并不意味着房地产价格波动导致金融危机的必然因果关系。金融风险形成和累积与房地产价格的剧烈波动是相互影响的。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来源来看,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政策性风险等。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企业和个人)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而丧失偿债能力或偿a债意愿而出现违约,使银行不能按时足额收回贷款本息而面临损失的可能性。按照违约原因的不同可分为被动违约和主动违约。
被动违约通常是指由于支付能力导致的违约。借款人具有还款意愿,但是由于财务状况出现困难,导致支付能力不足从而被迫违约。主动违约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支付能力没有太大关系,而与还款意愿密切相关。主要指借款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具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主观上不愿意偿还而选择违约。
(二)市场风险
银行机构面临的与房地产有关的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作为抵押物而持有的银行资产,由于房地产价格变化引起抵押物价值变化而导致的风险。住房抵押贷款普遍被视为一种安全性较高的信贷资产,因而大多数银行都比较热衷于发放这类贷款。但是作为抵押物的房地产价值的下降也可能使银行不能足额收回贷款。一般而言,银行发放的抵押贷款额不会是房地产价值的全部,而是房地产价值的一部分,如70%,80%。这意味着,一旦房地产价格下跌导致抵押物价值下降超过20%或30%,银行持有的抵押房产就存在“抵押不足”而导致贷款损失的风险。同时,作为银行资产的抵押房产价值下降,也会直接使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恶化,引发其他相关风险。
(三)操作风险
房地产贷款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自身违规操作,管理不当等原因而导致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于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和管理过程中,具有普遍性。历史经验表明,即使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资本充足率,也可能因为严重的操作风险损失而陷入危机,甚至破产倒闭,因此操作风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四)政策性风险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房地产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迅速反弹,国家己多次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旨在通过信贷传导影响房地产市场。2011年更是以强硬的“限购”行政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节。经过前几年银行对房地产业信贷的大肆扩张,银行的房地产贷款风险暴露度己经很高。在房地产调控持续不放松的背景下,多个城市的房地产交易出现“量价双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不仅加大了房地产贷款风险暴露的可能性,而且随着利率、准备金率等调控手段的频繁变化,商业银行面临的政策性风险也逐渐凸显。
三、房地产经济金融风险防范
第一,着力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是各国调控房地产市场,稳定房价的基础和重点。建立针对广大中低收入居民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由政府提供各种扶持和补贴措施,鼓励低价公共住房的建设和消费,并对住房市场的租赁和交易进行严格管控,控制租金和售价的过快上涨。通过保障占大多数比例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完善住房供需结构,从而稳定房地产价格。
第二,建立完善的立法体系、组织体系、政策体系、监管体系,是保障和规范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前提条件。以法律为各项调控制度和政策的实施提供保障,很好地保证了调控效果,这也是我国目前在房地产调控中比较欠缺的地方。同时,建立完备的房地产调控组织体系,管理职责清晰,目标明确,负责一系列政策制度的落实和监督管理。
第三,综合运用金融、财税、土地、价格管制等多种手段,是对房地产进行调控的主要方法。首先,建立比较完善的的住房金融制度,保障住房供给和消费融资。其次,重视通过价格管制政策保证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一方面大量增加低价的公共住房供应给低收入家庭,另一方面通过对公共住房租金及交易价格的管制,保证中低收入者可以持续承受该水平,这样就降低了房地产市场的购买需求,对稳定房地产价格起到明显的作用。再次,对土地供给进行适当的调控,从而较少土地投机,平抑房地产价格的过度波动。土地储备制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完善,己经成为各国普遍用的土地调控手段。
参考文献:
[1]王雪峰.房地产泡沫和金融安全[J].日本学论坛.2006,(4).
[2]谢经荣等.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一国际经验及其借鉴[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一、房地产金融风险概述
房地产金融就是发生在房地产领域中的货币资金与货币信用的融通。其作用就是运用多种金融方式和金融工具筹集和融通资金,支持房地产开发、流通和消费,促进房地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良性循环,保障房地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由于房地产金融的融资对象与一般商品不同,所以房地产金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需要融通的资金量大;二是房地产金融具有较强政策性;三是房地产金融债权有保障;四是房地产流动性可通过证券化经营来弥补。
房地产金融风险是指房地产作为一种有形资本在金融信贷扩张的推动下出现的货币价格大幅上升,并在进一步的流通运动中因为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或信息不完全而导致未来房地产资产的货币价格出现急剧下跌,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房地产金融风险不仅包括单项业务、单个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也包括整个房地产金融体系的风险。房地产业本身是一个高投入、高利润的产业,先天就具备高风险性,金融业介入房地产业之后,如果支持过度,容易引起信用膨胀问题,从而诱发危机。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特点在于:一是社会性。社会性指的是我国目前房地产企业对银行的依存度过高的问题,一旦房地产经济发生波动,导致金融机构偿债能力不足,容易引发金融机构的倒闭和社会动荡;二是扩张性。现代社会房地产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房地产金融机构互相之间都存在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从而形成金融风险扩张性机制;三是可控性和周期性。
二、当前房地产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问题
(一)市场风险
从2004年开始,部分大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较快,出现地区性的房地产热,而后这种房价上涨势头一直扩大到更多的中小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容易造成市场价格过分偏离其真实价值,从而产生泡沫。一旦泡沫破灭房地产价格下跌,作为抵押物的房地产就会贬值甚至大幅缩水,给银行带来不小的损失。
(二)金融风险
开发商仅仅只投入少量资金,而后大量的资金则来自于银行。一旦开发商还不了贷款,银行就被套住。如果经济形势不景气,房价可能会在一夜之间跌落,开发商也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不见,因此会给金融机构留下坏账,这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曾经做过一个研究,通过对世界各地多起银行危机的案例研究得出了一个爆发银行危机的先兆:开始时住房市场的房价涨幅超过20%,在随后两年时间内下跌15%,那么之后银行就会无一例外的出现危机。
(三)银行的过度支持
银行在竞争压力下迫切需要发展壮大,吸收的存款要及时贷出,经常投资于高速发展的房地产业。原因在于:由于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使持有大量房地产的银行拥有更大的银行资本规模,改善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状况。结果又会带来房地产价格新一轮的攀升,这样一种循环过程必然会导致价格与实际价值的偏离,也就形成了日益膨胀的“房地产泡沫”。
(四)供求关系带来的房地产业金融风险
我国的住房政策是鼓励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住房,逐渐形成了住房需求持续旺盛的市场现状,根据供需原理,供不应求必然导致房价急剧上涨,紧随其后的就是房地产开发商新一轮的开发热潮,消费者对市场持续涨势的预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很多消费者试图通过买房再卖房来进行以获取高额利润。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为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的提升带来隐患,同时,个人住房贷款的增加也进一步提高了银行信贷在房地产业的资金比例,进而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和泡沫化。
三、建议
(一)商业银行自身应加强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首先,完善银行自身监管机制。加强银行信贷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道德素养,避免为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其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管理。不仅要控制资金供给量还要避免信贷过于集中。
(二)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改变房地产融资单一集中于银行的局面, 制定各种政策鼓励房地产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融资。鼓励实力强信誉好的房地产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吸引社会闲散资金进行房地产投资,吸引信托基金、海外基金等投资房地产业。同时,在逐步完善房地产金融一级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并加快探索、开发新的房地产金融产品。
(三)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
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于国家政治和经济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有效控制房地产金融风险,引导房地产金融机构有序竞争,保证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央银行应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提高自身研究判断的准确性,实行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发出预报,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对金融机构进行调控和引导,加大监管力度。
(四)加强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监测,完善房地产金融的法律环境
通过立法对房地产金融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明确各有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确定房地产金融的法律地位,同时要建立健全有关房地产金融的法律法规,创造有利于房地产金融业务发展的良好环境。保证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效控制房地产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鞠海峰,李乐,刘琦.房地产金融风险理论评述[J].青年科学,2009,(11).
[2]周星.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方法选择探究[J].科技创业,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