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1-15 04:47: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

篇1

素质教育是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为切入点,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其最大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培养素质人才、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实现,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笔者经过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措施,可以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 提高教师的素质教育水平。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推行者和推进者。素质教育离开了教师,那也谈不上如何推行素质教育。如果教师改变不了思想,素质教育的推行,也只能是空谈。面临素质教育,对我们高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真正在授课中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的最优化,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自主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如今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深化急剧,原有知识的陈旧率越来越快。在此状况下,在学校中所学得的知识犹如杯水车薪,远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主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因为教师的职业具有“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双专业特征,所以教师要具有充实、深厚的业务功底、迅速灵巧的解题能力、科学准确的知识结构及先进的教育思想,还要注意新知识、新信息的获取,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努力做到一专多能。

另外,随着多媒体教学开展,如投影仪、计算机、录像机等先进教学设备的广泛使用,也要求教师必须加速学习,以适应教学需要。自然学科的教师也需要涉猎政史地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就应该随着知识的更新与深化,孜孜不倦的学习,以增长自己的知识与才干。

2. 转变教学方式,开展创新教学。

菲律宾大学赫兰德博士在总结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所起作用的基础上指出,对教师来说“开拓能力是使教育内容符合社会的需要。适应自然科学和社会形式的变革,对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作出贡献而必须具备的某种能力”。

教师既要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又要结合新时代下的教学特点进行创新,与时俱进使之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创新是灵魂,发展是硬道理。教学中要借鉴融合各派先进教学理论,结合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创新教学设计,认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组织实施策略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创造性思维的启迪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努力实现教学相长。同时,要求教师有因人制宜的创新能力及教育教学中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

3.及时总结,实现新突破

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上的每一堂课都应体现出清晰透彻的思路、深入浅出的讲解、耐人寻味的启发、幽默风趣的语言、敏捷的反应、现代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等,使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切忌程式化、模式化教学。因此,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完善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

二、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具体办法。

1.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一课题时,我首先给学生作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你像小说中所说的人物鲁滨逊那样,流落到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下面有两种生存策略,你认为哪一种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策略一:先吃鸡,再吃玉米;

策略二: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再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学生听后,马上来了精神,激烈的讨论起来。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仅有一小部分学生选择策略一,而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策略二。选择策略二的学生解释了他们选择的原因。即:可吃玉米,又可吃蛋,而且可吃鸡,吃的多了,维持生存的能量多了,生存的时间自然也就更长了。我听后笑着说不管是选择哪种策略,同学们都经过了主动认真的思考,但是我非常赞同选择策略一。为什么呢?接着,我引导学生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也就是说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上一个营养级传递下来的能量就越少。人在此食物链上处于最高营养级,食物链越长,则其获得的能量就越少,维持生存的时间就越短,而食物链越短,则其获得的能量就越多,维持生存的时间就越长了。经过这么一分析,学生恍然大悟,明白了并不是吃得多就代表生存的时间就越长。不但增长了他们的生活常识,而且对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也有了深刻认识。更重要的是贴近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了他们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2. 改进课堂教学,实行探究式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深入进行各种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生物学教学应使学生学习比较系统的生物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分类、遗传、进化和生态的基础知识,并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开展师生双向活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探究性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等。教师应该加强探究式教学,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愿意探究的问题材料作为新课题,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以图片、文本文件为载体,以教师引导、学生讲解、自主讨论和辩论等为主要学习方式。例如在讲解“绿色植物的色素种类及功能”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大棚蔬菜和地膜育秧为什么都采用白色的薄膜覆盖?这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样的联系?然后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互相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营造一种尊重学生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3.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决定教学效果有三个主要因素:认知的前提能力(基础知识)、情感的前提特性(参加学习的动机情感)、教学的质量。实验设计之前必须深谙实验设计的原理。通过实验内容的剖析,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准确性原则――设立单因子变量。通过分析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揭示过程使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挖掘教材中的实验设计理论知识在现行的教材中对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内容没有专门的系统阐述,而是把它们隐含在教材的实验内容和生物学史的内容之中,这就要教师应善于发现并挖掘出教材中的隐含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实验设计的理论知识。

例如复习“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时,通过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的细致分析,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实验设计思想;通过比较对照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会运用实验设计科学性原则――设立对照组。

除此以外还可以适当补充经典实验(如伞藻的嫁接实验),优化实验设计理论知识分析教材中的实验。着重让学生了解实验者的实验意图,认识实验的形成过程,分析实验设置的实验条件的目的。这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在明确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后,只有通过必要的实验设计训练,才能真正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强化实验设计训练,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必经之路。创造力不是凭空臆造,只有能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才可称得上能力。

三、注意学科间交流,树立统一性原则。

生物学科与多种学科的学习相互关联,知识之间具有统一性。例如与政治学科就有很多关联。世界是物质的,无论何种生物,它们的身体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以及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每一种生物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形式,生物体的其它各种生命活动,如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等,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生物体自身生命活动的调节,也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实现的。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生物体自身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物体的内部结构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虽然生物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各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谁也不能孤立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界中的生物,虽然形态各异,多种多样,但都体现了统一性,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都遵循共同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所有生物都依赖于它的生活环境而生存;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影响着它周围的环境。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细胞的水平来看,细胞有分裂、生长、分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个体水平来看,生物个体有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物种的水平来看,生物界种类繁多的物种是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而来的;从生态系统的水平来看,有群落的演替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等。所以,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仅如此,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教学内容中所含有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素材是十分丰富的,我们要认真领会,不断加深认识,并且把它们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去。

总之,素质教育下的今天,只有努力做到这些才能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契机无时无刻不在,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能深刻的研究,很好的把握和正确的实施,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得到能力与知识的全面提高,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来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96-01

高等植物中最活跃的光合作用组织是叶肉。叶肉细胞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叶绿体鹊囊堵趟卦蚴亲门用聿蹲焦饽艿穆躺色素。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用来氧化水,释放出氧气,并还原二氧化碳合成有机化合物,最主要的有机物是糖。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了光反应与暗反应两部分。光反应主要在叶绿体中的膜体构造-类囊体中进行,最终产物为高能量的化合物ATP、NADPH、O2;暗反应则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糖类。

1.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离不开实验探究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几乎每一个科学发现,都离不开实验探究。而在光合作用这节介绍了发现历程,因此,在这节学习中应该引导学生重现科学家的探究之路,领悟他们的艰辛,及在这个过程中彰显的智慧。可以按照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这个步骤,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科技水平,还原他们的思维历程。例如,1642年,海尔蒙特,培养柳苗的实验,实验浅显易懂,容易还原,在当时的情境下,说明了问题,纠正的土壤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的观点。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比较容易做到,同样说明了植物更新空气的重要课题。不得不提的就是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做的实验,很经典,设计非常周密和巧妙,对绿叶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的处理,酒精脱色,碘蒸气处理,这也是对我们以后设计实验的一个启发。酒精脱色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要注重对照实验在说明问题时的重要性。重现实验以后,要求学生阅读,找出每个实验的贡献,这部分属于接受性学习。对科学史的学习不仅体现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同样对传统教学中的接受性学习也有很好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主要是前人积累的现成知识,接受学习是习得现成知识的最基本学习方式;光合作用发现历程科学家们的实验是不可磨灭的事实,探究学习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些知识主要是通过接受学习积累的。接受学习往往以感性知识作支柱,而探究是学生获得具体经验的途径之一,探究过程能够深化接受学习过程习得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中,探究性学习与接收性学习应该是并重的。

2.恰当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光合作用的原料水和二氧化碳是在什么时候参与到反应中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和氧气,分别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光合作用的条件:光,色素,酶是在哪个阶段发挥作用的?恰当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的设计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指导阅读方法,培养读书习惯,让学生乐于读书。通过教材的阅读学生很容易回答以上的三个问题,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竟可以复述整个过程,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我们应该利用课堂有限的45分钟发现他们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从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进行总结,并且说出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师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搞形式,谈"讲"色变,既要拒绝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又要发挥教师在整个知识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后,教师引导总结,体现知识系统性,真理性的特点,同时教师提供框架,让学生自己找出知识点,也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传统教学的完善和发展。新课程理念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可以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也可以以学生好奇心为出发点,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在光合作用的探究活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课堂教学中变看实验,讲实验为设计实验。教师先给出学生探究实验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新鲜的绿色叶片(如菠菜叶片),打孔器,注射器,40W台灯,烧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3.教师应转变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

有的学生首先就想到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实验,能不能通过测定淀粉的含量,来判断光合速率,对于学生的提出的想法首先给予肯定,但我们给定的实验材料中没有检测淀粉的碘,叶片脱色的酒精。根据学生的思路,教师可以提示,淀粉作为光合作用的生成物,可以用来测定光合速率,同样的道理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氧气,也可以用氧气的生成量来反映光合速率。问题就出现了:氧气量的测定是不容易做到的,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时候就要求学生发散思维,可以根据叶片上产生小气泡的数量多少来判断,或者叶片足够小叶片就可以漂浮起来。新课程调整了教材、教师、学生相互间的关系。教材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成了学生知识意义构建的对象。教师和学生分别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和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4.引导学生认识光合作用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因此,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制造有机物。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四五千亿吨有机物。因此,人们把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比作庞大的"绿色工厂"。 2.转化并储存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所含有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古代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起来的。3.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据估计,全世界所有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氧和燃烧各种燃料所消耗的氧,平均为10 000 t/s。以这样消耗氧的速度计算,大气中的氧大约只需三千年就会用完。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给学生更多的时间,阅读,思考,提出问题,探究,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发现学习和主动探索的乐趣,使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3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1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的糖类)

(各种膜所含蛋白质、脂质的比例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以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并不是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而是根据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3种方式: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绿色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4.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5.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常用的材料:应选用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因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制备的方法:将选取的材料放入清水中,由于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将吸水涨破,再用离心的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6.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细胞癌变的指标之一是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超过正常值

7.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功能: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8.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还有很多酶。

功能: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9.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10.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细胞内膜面积;

在线粒体的内膜、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别是有氧呼吸第三、二阶段的场所,生物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车间”。

11.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

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含少量的DNA、RNA。在类囊体薄膜(基粒)上有色素和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有关的酶,是光反应场所;在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是暗反应场所。由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基粒,增大膜面积。

12.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同点:①具有双层膜结构②都含少量的DNA和RNA,具有遗传的相对独立性

③都能产生ATP,都属于能量转换器。

13.内质网:在结构上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功能:①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②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内质网是蛋白质空间结构形成的场所)

14.核糖体:无膜结构,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外蛋白(即分泌蛋白如消化酶、胰岛素、生长激素、抗体等);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内蛋白(如呼吸氧化酶、血红蛋白等)。

15.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运输。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但功能不同:植物: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16.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如衣藻、团藻等)中。

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17.液泡:单层膜,成熟的植物有中央大液泡。

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

18.溶酶体:消化车间,内含许多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病菌。

19.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有的细胞器:叶绿体、大液泡)

判断低等植物细胞的依据:既有细胞壁、叶绿体或液泡,又有中心体

具双层膜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膜(具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无膜结构(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中心体、核糖体

产生ATP的结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产生ATP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

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产生ATP的场所: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产生水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有水参与反应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等)

含有核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核糖体中只有RNA,且含RNA最多)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合成载体)、线粒体(产生能量)

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有色体中只含类胡萝卜素)储藏细胞营养物质的细胞器:液泡

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高尔基体;可合成糖类的细胞器:叶绿体、高尔基体

在光镜下可见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细胞板、染色体

(核糖体的结构太小,光镜下看不见)

20.细胞功能的差异,主要是由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21.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场所是内质网;成熟蛋白质的形成场所是高尔基体。

22.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途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3.生物膜的转化中心是内质网。

可直接转化的膜:内质网膜和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内质网膜和线粒体膜;

可间接转化的膜(以囊泡形式转化的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24.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等共同构成(也包括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囊泡)

25.生物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26.生物膜系统的功能:①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②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③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27.研究生物膜的意义:①在工业上,模拟生物膜进行海水淡化、污水处理②在医学上,用人工合成的膜材料代替病变器官(如用于治疗尿毒症的透析型人工肾,当病人的血液流经人工肾时,血液透析膜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让干净的血液返回病人体内)③在农业上,研究生物膜寻找改善农作物品质的新途径。

(运用的原理都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8.将海水稀释用于无土栽培的设想变为现实的重要意义:节约淡水资源(或利用海水资源);

如用这种稀释的海水栽培植物,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①稀释的比例②稀释后所含离子的种类和数量是否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

29.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30.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双层膜)、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

(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细胞核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1.核孔的作用: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的物质:mRNA;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DNA聚合酶、解旋酶等。通过核孔进行物质交换时经过的膜结构为0层

而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进出细胞核必须通过核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经过2层膜)

32.染色体的主要成分:DNA和蛋白质;

染色质是容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甲基绿等)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33.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中没有细胞核;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2生物十项经典理论

1.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2.种内斗争,对于失败的个体来说是有害的,甚至会造成死亡,但是,对于整个种群的生存是有利的。

3.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4.生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是:适应环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在改变环境。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

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7.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8.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9.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10.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有大量的生物,还有赖以生存的无机环境,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3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

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毒性

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毒性

2、实验过程(看书)

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

1、实验过程:

2、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三、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四、减数分裂的过程

1、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篇4

基于上述观点和理念,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

1、生物教学首先贵在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我们一开始给学生上生物课, 就可以讲述一下“生物科学和我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可以让学生共同来探讨一下我国随着人口增长而接踵而来严峻的粮食问题、有效解决粮食问题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产品、以及近来南方医科大学最新启动的“中国数字人男1号”……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课本说所要讲述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与憧憬,让他们知道我们接下来的整个学期都是围绕《遗传与进化》进行学习,生物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都为后续的课程开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生物课堂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教师可以经常联系课本上一些相关的内容,适当的拓展,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比如,我们在上课时,可以适当地枚举一些例子,例如“‘猫不吃老鼠便成为变瞎猫’、‘松土也是造成是目前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质壁分离一定发生在有液泡的植物细胞?’”等例子,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生物教学的互动平台,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把学生的正确观点总结在一起,给他们的观点作进一步的筛选和凝炼,并给出一个正确的诠释。这样,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既使学生们听得津津乐道,也使他们的思想观点在争论中得到碰撞与升华,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日常生物现象的能力,而我们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做调查报告。新课程理念比较强调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且积极倡导探究式学习。为此,我们生物学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开展一些小课题研究,充分调动学生上网去搜索资料,查找、分析与汇总信息。上个学期,我指导学生开展了一些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研究,比如《校园植物药用价值的调查和统计》、《南雄地区特有生物物种的调查》、《在校学生高度近视比例的调查分析》、《青嶂山的植被的考察》、《一中学生在校餐饮情况的调查》等等,虽然这些调查报告显得有点稚嫩和不够完善,但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开拓的视野和自我能力提升的平台。使得我们的生本教育理念真正实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

4、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一些学有余力,对生物很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辅导和培优,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多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拓宽知识面,为高考的理科综合考试作准备,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参加“广东省生物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我们学校是南雄市重点中学和广东省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生源素质相对来说较好。而我任课的几个班级,特别是“宏志班”,汇集了大批全市的学习精英。但是,好学生并非都适合参加生物竞赛,只有那些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头脑比较灵活,思维比较敏捷的学生才适合培养。因为生物竞赛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纯属记忆的东西比较少,而目前,我们许多学生重知识,轻智能的现象相当严重,这是非常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广大一线生物教师必须意识到一点就是,我们中学生物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生物人才或生命科学家,也不是说要教给学生多少的知识,而是在于如何通过生物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理科综合素养和辨证思维能力,以及如何在信息万变的时代中,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篇5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几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内容,其中包含四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一)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存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

无论何种生物,它们的身体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以及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每一种生物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形式,生物体的其它各种生命活动,如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等,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生物体自身生命活动的调节,也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实现的。新大纲中关于生命的物质性的内容很多,充分说明生物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运动着的物质。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宇宙间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同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着。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体自身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物体的内部结构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虽然生物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各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谁也不能孤立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界中的生物,虽然形态各异,多种多样,但都体现了统一性,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都遵循共同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所有生物都依赖于它的生活环境而生存;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影响着它周围的环境。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知道,无论是生物体内部还是生物之间,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三)永恒发展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一成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是复杂的代替简单的,高级的代替低级的,有生命力的代替无生命力的。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也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细胞的水平来看,细胞有分裂、生长、分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个体水平来看,生物个体有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物种的水平来看,生物界种类繁多的物种是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而来的;从生态系统的水平来看,有群落的演替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等。

由上述可知,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仅如此,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四)对立统一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内部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这一观点:

第一,同化与异化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是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组成的。同化作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两种作用是相互对立的、不同的生命活动过程,但是又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它们在生物体内是同时、偶联进行的,共同决定着生物体的存在和延续。

第二,遗传和变异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属于生物体的稳定性、保守性;变异特性则属于生物体的前进性、创造性。两者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遗传又是过去发生的变异积累的结果,因此,两者又是相互统一的。正因为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的区别;又因为生物具有变异性,才可能产生新的性状,并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因此,遗传性和变异性这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整个生物界的变化发展,是生物界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进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三,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生物体受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它必须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也时刻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可见,生物体与其生活环境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而认识到对立统一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内部存在的、推动其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要体现好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面的教学目标

新大纲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通过生物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新大纲同时指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关于生物与环境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关于生物界的发展的科学事实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应该按照新大纲规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学目标的要求、认真研究新编高中生物教材的改革,编写好新教材。

(二)要选择和组织好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知识内容

高中生物学教材是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如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每一个观点可以反映在不同的生物知识内容中。例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部分知识内容都包含着这个观点。同一部分知识内容,又可以同时反映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既可以反映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又可以反映事物是永恒变化的,还可以反映同一事物的内部是对立统一的。那么,应该通过哪些知识内容、进行哪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呢?怎样才能既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而又使教学具有重点,既能体现各个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又不面面俱到呢?这就成为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高中生物教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特点和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即重点进行哪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关于这一点新大纲已有规定,本文在第一部分也有叙述,这里不再重复。然后,解决这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需要通过哪些知识内容来体现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在选择和组织知识内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每个观点都应该有一组知识点来说明。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观点建立在众多事实的基础上,而使学生体会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

第二,每个观点都要选择1~2个能够明显体现这个观点的典型内容,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重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等是体现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典型内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与环境”等是体现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的典型内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体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典型内容;“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则是体现对立统一观点的典型内容。通过这些典型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初步的理解,然后再引导他们在同类型内容的教学中,举一反三地逐步加深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第三,选择的内容可以有部分的交叉,也就是说,同一部分知识可以排在不同的观点组里,用来说明几个观点。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各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之间的联系性。

确定了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选择和组织好了与之相对应的知识内容,就能使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具有计划性,既有观点又有充分的事实,既全面又有重点,切实得到落实。

(三)要努力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材中的表达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是空洞地说教式进行的,而是要密切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的,结合得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怎样才能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要在章节的教学目标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知识要能明显地、充分地说明观点,而观点则可以贴切地、深入地解释知识。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进化”与“永恒变化”的观点,就具有内在联系,可以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观点没有内在的联系,就很难使教材的知识与观点有机结合。

篇6

二、试题特点:

1、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依据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重视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等考查基本知识;识图题、实验题考查基本技能;试题涵盖所有学过的章节知识,考察面较广。

2、关注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物科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试题强调了生物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合理膳食问题;呼吸方面的知识渗透到家庭装修、空气污染及体育锻炼等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调查亲人的性状、转基因食品、等),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有意引领和锻炼学生学习和养成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3、关注学生能力培养

在具体的真实情景中设中综合性问题,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科学食用胡萝卜、购买包装食品的注意事项、各种营养缺乏症的解决;列表比较归纳不同种类动物生殖方式及发育方式的异同、利用遗传图解说明基因的显性和隐形影响形状的规律等),突出学生对识图能力的考查,如识图作答题;实验题中各步骤现象的变化情况及其分析等。

三、试题的结构

本次试题七年级共设七道大题,49道小题,满分100分,其中客观性题目占56分,主观性题目占44分。:

四、试题作答情况分析:答卷反映出的学生学习情况:

1、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说明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但仍有错误出现,如七年级的“胚胎发育的场所”、“营养缺乏症的预防”等。八年级的“人体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涵义”、尤其是“遗传图解”的书写说明错误更多。

2、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不够。七年级的第七大题实际应用题中的三个小题都是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前两个小题较简单,答案有一定开放性,学生所答较好。第三小题要求学生了解各种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及各营养物质的作用,答案唯一,学生所答失分较多。八年级的第五题“进化树”要求学生要灵活应用学过的各类生物的特点及在进化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学生失分较多。

3、探究能力有待提高。七年级第六题实验题“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一个经典的探究性实验,几乎所用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这个实验。由于生物是非中考学科,很多教师都不愿做实验,既操心又费力。因此本题失分较多。

4、读图、识图分析能力差。七年级第四题识图题、第六题实验题;八年级第五题都有图,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读图、识图分析能力差。

5、分析归纳能力不强。八年级第四题填表题要求学生将不同种类动物生殖发育特点归类,并填到表格中,由于学生这方面能力不足,失分较普遍。

6、八年级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理解、遗传图解的训练不到位

不到位,导致遗传图解的错误,失分较多。

7、另外,学生答题的书面语言不够科学准确(分析说明题、识图作答、实验题、实际应用题),也不同程度造成失分。

五、教学启示与建议

从试卷分析来看上,可以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多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把理论问题置于鲜活的实际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去积极地思考或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要注意多模拟生活实际活动,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加强双基教学

要重视对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本次监测可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有很大欠缺,反映出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此的训练不到位,不上实验课。同时一些学校课时没有开足,教师只能“并课”或“精讲”,影响了教学质量。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本次监测虽然这方面试题分数较低,但实验题失分较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科学实验的教学;要有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探究方案的设计的训练,养成良好的、科学的意识和思维习惯。

4、由于遗传学部分是初中阶段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同时也是生物学较为重要的部分,进入高中还要进一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这部分的教学,想方设法使学生接受理解并掌握(尤其是遗传图解),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生物试卷分析(二)

通过学生试卷可以看出我们教学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基础知识不牢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习生物学的各种能力都必须依赖于扎实的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根本就无从谈起。在这次会考中,由于没有理解和掌握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因而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失误。

(二)审题能力差,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不强

有部分考生由于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注意学习,因此在考试过程中表现出审题不认真、解题不规范,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如七年级22题,由于学生不能对图像所给信息正确反馈,所以回答不对。

(三)语言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学生答题语言表达不规范、表述混乱,用其他语言代替、词不达意,生物专用词语书写错误较多。如文字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而导致扣分。

(四)不重视实验课教学,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差

以后的教学努力方向:

(一)关注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关注全体、尊重每一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教学上应多激励,少指责,更不能贬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认真倾听,并耐心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变化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时机,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激励学生,使他们自觉自愿努力学好生物学。

(二)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训练教学规范性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法得当,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教师要利用教材中设置的讨论指导学生读书思考,挖掘教材中隐藏的信息,指导学生会预习教材,会列举内容提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训练教学中,必须加强规范化训练,注意多给学生留有消化的余地,做到稳扎稳打,狠抓知识和能力双落实;注重强化训练;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暴露错误和薄弱环节,使学生在知错、纠错过程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三)加强实验课教学,注重实验探究性

注重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向演示实验要质量。做演示实验时,教师应从生命现象、原理、生理变化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理解掌握生命运动规律。在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并会描述实验现象,分清现象与结论的不同,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细微的实验现象,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实验计划、进行科学探究,得出结论。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生物学概念,探究生物学原理。

注意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在实验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教师应有选择性地将部分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索性实验,按课题解决方案信息交换处理结果论证问题解决的程序进行研究。针对某一个问题的实验教学,先提出研究课题,交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研究方案,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教师不要评价其正误和优劣,而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选择实验材料和仪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得出实验过程的繁简、实验结果的正误来评价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并在实践中修正,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完善。

(四)重视认知迁移,提高思维灵活性

初中各学科虽然是分立的,但是各学科之间又是有联系的,是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作为一个生物学教师,既要注重本学科的教学,又要注意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本学科内的应用,尤其是语文、物理、化学、地理等知识在生物学学科中应用非常广,这些学科中的知识或多或少地体现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如生命现象、运动规律的表述需要简洁而又有逻辑性的书面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生物体结构、仿生学与物理知识相关联,生物的生理变化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生物的生态环境内容又与地理知识相联系。

生物试卷分析(三)

本次生物期末考试主要学生的基础知识,难易适中,知识点突出重点,很好的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题量比较适宜,知识点灵活,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习能力有帮助。

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尽量与实际相联系,突出重点,加强训练,具体措施:

1、抓基础,重应用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生物知识加强理解,对需要识记要求学生一定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2、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篇7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学教做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试图通过构建符合教学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主动完成尝试练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适时的引导、点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样,教师的教又推动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研讨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教互动,做中反馈” [1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效运用,高效运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学教做互动”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与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之间的互相作用,而连接二者之间的纽带是“做”,这里的“做”,是学生应用知识尝试练习的活动,也可以是在动手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学教做互动突出“做”的地位,强调在做中学,做中教,学教互动,做中反馈。

高中历史“学教做互动”模式的教学环节主要有:预学、展示、精讲、训练和小结等五个环节。第一,预学环节(约13分钟),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教学内容,同时完成《导学案》中所提供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习的自学能力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第二,展示环节(约13分钟),让学生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这样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和交流,体验到收获的喜悦,体会学习的乐趣,并达到兵教兵的目的。第三,精讲环节(约12分钟),学生在预学、展示中获得的知识有些是模糊的,甚至是片面的,有必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加以确定和提升。在本环节中,教师根据预学、展示中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适时引导、适当点拨、及时总结,重点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暴露的问题或“做”中的错误,促进学生完善或全面掌握本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第四,训练环节(约5分钟),当堂训练是新教学模式一项重要环节,它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并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的不足,以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及时矫正学习中的不足。第五,小结环节(约2分钟),通过梳理知识,总结要点,形成知识网络,做到突出重点,以精炼的语言使教学主题得以提炼升华,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完整,主题鲜明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回忆、检索和运用,并为以后的教学做好过渡。一堂好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而且还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2 ]。

二、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

导学案是实现高中历史“学教做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载体。导学案是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平台。通过导学案,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导学案一般分为九个环节,下面本人结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七》第二课“追寻生命的起源”加以阐述。

(一)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要求。

案例1:复习提问:播放视频《人类的进化历程》,从视频中,你认为生命起源于哪里?点评:新课导入的方法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没有统一模式,但关注学生的感受是所有方法的归宿点。在此,学生从教师所提供的视频材料中得到语言、逻辑、空间、时间、音乐、内省、自然探索和生存智慧等多元智能,体现新课程

理念。

(二)方法指导。这是导学案的灵魂,主要包括知识的学习方法指导,问题的思考角度及处理策略指导等。

案例2:方法指导:⑴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25~129页,划出重要知识点。⑵借助资料,了解达尔文、赫胥黎进化论的主要观点,认识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概述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⑶先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合作探究部分由小组讨论完成。⑷把自己的疑难问题、易错题、易忘知识,及时整理在导学案中。

点评:学法指导应具体、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导学目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学习中应达到的要求,目标的设置应明确具体,简洁明了。

案例3:导学目标:⑴学习目标:简述进化论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⑵重难点:①重点: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②难点: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点评: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弄清重难点,使学习来得更有针对性。

(四)知识结构。包括教材体系、单元知识结构和课时知识网络等。

案例4:追寻生命的起源:㈠千年话题目——谁创造了万物。1、神创说:女娲抟土造人、上帝造人说等;2、进化论:宇生论、进化说。

㈡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

㈢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1、历史条件2、确立标志3、主要观点4、发展和完善:赫胥黎发展进化论5、影响6、科学与宗教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的分歧。点评:知识结构的给出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宏观把握,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问题探究。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把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问题形式加以体现,问题探究分为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两个部分。

案例5:自主探究:

1、填空题:达尔文和进化论:①理论基础:拉马克提出了生物是从____向____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____对物种变化的影响。②标志:1859年《________》的发表。③主要观点:第一,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___的,是不断从低级向___发展的;第二,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_______________;第三,提出人类起源于___。④影响:第一,达尔文的进化论给___创造万物说以致命一击;第二,论证了整个___界都是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⑤赫胥黎,_____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发表了《____________》,它使________论进一步得到确立,促进了______的传播。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恩格斯

材料二:达尔文了那种把动物植物物种看做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列宁

材料三:严复是我国著名的维新派人物。通过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他认为在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中国如果不甘沦亡,就必须奋发图强,并立即做出抉择,实行变法。——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⑵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进化论怎样传入中国的?产生了什么影响?(P129“自我测评“)

点评:自主探究一般设计3—4道问题,注重基础,其难度较低,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旨在给学生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能较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从而体验到一定的成功感。

案例6:合作探究:“情景模拟”人类起源大辩论。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模拟情境,选择角色扮演。辩论的双方一方是威尔伯福斯主教,另一方是自成为达尔文斗犬的赫胥黎。(辩论要求:1、双方辩论的主要观点要体现;2、允许补充课外内容,或者自圆其说,允许带有表演艺术成份)

点评:合作探究一般设计1—2道问题,难度略大,强调综合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要求小组同学通过讨论、查找资料或向教师求助等方式加以完成。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已探究的成果。

(六)课堂检测。当堂训练是新教学模式一项重要环节,它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并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的不足,以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及时矫正学习中的不足。

案例7:课堂检测

1、在论证人类起源于物质世界的进化这一问题上,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A.主观想象B.引经据典C.证据和实验D.推理和猜测

2、“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达尔文在这段材料中表达的基本观点不包括()

A.遗传变异B.优胜劣汰C.物竞天择D.人猿同祖

3、阅读课文第125页相关内容,请回答:

⑴“是谁创造了万物”,从古到今人类是怎样认识的?

⑵古代没有形成真正科学而系统的生物学的原因有哪些?其中主要原因是什么?(P125“学习思考”)

点评:一般控制在5道题(其中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1道),问题设置要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重点、难点,有一定的梯度,难易适中,要关注学生的程度而设计题目,目的使大部分学生感觉学而有得和能理解应用主要知识点。

(七)课堂小结。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进行及时的巩固、概括、运用,把新知识、新技能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形成新的完整的认知结构,并为以后的教学做好过渡。

案例8:课堂小结: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能得出哪些启示?(P139“问题研讨”第3题)

提示:⑴近代自然科学的发明都经历了长期的、曲折的复杂过程,是无数勇于献身的科学家奋斗努力的结晶。⑵近代自然科学是在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⑶自然科学的成就反作用于生产、指导技术革命、开发自然资源、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⑷自然科学在反对封建迷信的斗争中,又起到了巨大作用。

点评: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问题,有利于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八)课后探究。基于学生的认知与经验进行问题设计,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案例9:课后探究:

有人说: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19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点评:课后探究要基于关注学生的感受和兴趣,一般地要求历史与现实结合进行课后延伸。

(九)知识链接。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如概念解读、名家语录、历史情境等。

案例10:知识链接:

1、神创说:女娲抟土造人、上帝造人说

2、人物简介:达尔文、赫胥黎(具体内容省略)

点评:知识链接不仅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还能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三、成效与反思

实践表明:导学案在高中历史“学教做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导学案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对历史学习探究兴趣,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了解不同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课堂表达接受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历史成绩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培养竞争意识,增强团队意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生活与学习的自信心。

但在导学案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几个问题值得反思。第一,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课改需要各学科全面推进,仅靠单科突进或个人突围,最终都无法成功;只有树立课改理念,认识到课改的紧迫性,才是根本出路。而要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校长。所以,校长要挺身而出,勇于探索,从硬件和软件等方面全力支持课改,做到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并持之以恒,课改才会成功。第二,处理好学情与学习要求的关系。由于性格、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等因素影响,有少数学生还无法融入课改之中,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质疑、不敢提问和合作意识淡薄等;还有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导学案所设计的环节多,有的学习目标无法完成。为此,导学案设计要有层次性,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所设计的问题不宜太多,老师精讲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学生自己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第三,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新课程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由于受传统课堂模式影响,在课改开始阶段,导学案的设计还是以教师为主,对学生的主体性重视不够。所以,要求教师时常自我反思,导学案每个环节设计都要求关注学生活动,如导入新课以学生活动为主角,课前预习以学生活动为主体,课堂问答以学生提问为主要,问题探究以学生思考回答为主,课堂检测学生独立完成,课后探究学生完成,在这里教师只是起组织者、引导者作用。如果有必要的,可以硬性规定教师每节课讲课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从技术手段强化教师课改意识。第四,处理好问题设计与学生思维兴趣的关系。学生有自已认知与经验,有自已思维与活动时空。导学案的设计要基于点燃学生思维与兴趣为基本出发点,所选材料要富有生活气息,导学案的环节要清楚明了,学生学习任务要明确等。学生有了兴趣,课改将事半功倍。第五,处理好能力提高与学习成绩进步的关系。课改成功与否,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等更关心的是学习成绩提高了多少?这与我们课改的初衷有差异,课改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而能力的加强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学习成绩的提高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在课改初期阶段,由于学生不适应等因素,学习成绩有可能还会下降,这给参与课改的教师巨大的压力,有的教师甚至打退堂鼓。为此,学校领导要坚定课改信念,只有改革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要排除干扰,坚持不懈、对教师们多加鼓励,迎难而上。课改最终结果是多赢局面的,学生学习能力提到加强,学习成绩也会提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也得到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随之更上一层楼。

篇8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11 - 0076 - 04

所有生物知识、原理和结论的形成都有其“出生地”,追本溯源,有利于引领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生长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久而久之,学生则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绝对求同为发散求异,变机械封闭为生成开放。下面试着结合新授课教学中一些教学案例,谈个人粗浅的认识与做法。

1 用生物史料感召学生,体验知识发生的背景

生物科学史首先是一部思想史,它揭示了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其次,它又是一部科学过程史,生物科学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探究过程,生命科学史中蕴涵了知识与过程的统一。虽然新教材中增加了不少科学史料,而这与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对生物科学素养的需求远远不够。

案例1:“核酸”的引入。

“核酸”这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如何巧妙地将它引进课堂,让学生走近它呢?

很多教师上课时经常这样引入新课: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核酸饮料”?它究竟有什么作用?今天我们来学习“核酸”,那么核酸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样的引入多么僵硬和突兀,学生在上课伊始被这个新名词搞得“一头雾水”。笔者在此利用PPT投出了这样一段史料:

1869年瑞士化学家米歇尔,首先从脓细胞分离出细胞核,得到一种含氮和磷特别丰富的沉淀物质,有酸性,米歇尔将之称为“核素”。

1889年艾特曼将“核素”作了纯化处理,把其中的蛋白质除掉,并将这不含蛋白质的细胞核内的物质定名为“核酸”。

短短两则史料,学生对“核酸”这一概念的接纳要显得自然和亲切得多。原来“核酸”最初在细胞核中发现的,呈酸性,科学家当时定名为“核酸”。在即将结束“核酸”内容的学习时,笔者及时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今天我们再来看“核酸”当时的命名是否存在不妥之处?学生在思考、讨论后,争相发言:“核酸”不仅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细胞质中也有分布。这样的设计不但尊重史料,更能让学生体悟到知识、原理、结论形成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

科学史料往往能帮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感受当时的时代背景,体悟科学史料背后蕴涵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精神。

2 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丰富学生认知,体验知识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

生物学科由于其浓厚的实践性,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生物知识源于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的不断总结,而后又不断指导实践。这些活生生的素材有机地运用于课堂,将不断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让学生找到知识的“根”。

2.1 利用生活原型类比生物知识,直观又形象

“生活处处有学问”,有一些生活原型与生物知识有很大的关联,教师巧妙类比,则可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

案例2:“细胞有丝分裂”的类比。

“细胞分裂”这部分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个难点,各时期的特征、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时期判别,常常令学生焦头烂额。通常教师都是利用“口诀”帮助学生记忆,但时间久了,学生会出现明显的记忆消褪。后来,笔者改变教学方法,从理性思维角度入手,设置了如下“问题链”和学生进行“谈话式”教学,下面是课堂导入的片断:

教师:现在有一个老父亲将家里的一张桌子,四张板凳要分给二个儿子。这两个儿子要求分的一样多,并且也是一张桌子,四张板凳。请你帮这位老父亲出出主意。

学生:到市场上再去买一套相同的桌子和板凳;请木匠师傅到家里再制作一套……

教师:你们太棒了!现在细胞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它要把最重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细胞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学生:也需要再合成一套,然后平分给子细胞。

教师:是的,细胞分裂就是要努力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遗传物质的复制;二是遗传物质的平分!下面我们来共同探索细胞分裂的奥秘。

“心中悟出始知深”,通过“父亲分家产给两个儿子”的生活原型分析,联系到类似的情境“细胞分裂”,学生接受起来自然和亲切得多。这样,学生在课堂伊始就能把握“细胞分裂”的两个最核心事件――复制、平分,这为后续的学习做好了认知铺垫和课堂学习主线的暗示。

2.2 利用学生耳闻目睹的场景,巧妙介入生物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对知识新的理解。个人的生活经历、体验、各种媒介的信息以及学生做过的、听过的都是一笔重要的课程资源。

案例3:“物质跨膜运输”的创境导入。

在这一节内容导入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赞美莲藕的诗句――“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抛出问题:莲藕生长在污泥中,却能从环境中获取莲藕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水、氧气、无机盐等,而莲藕细胞不需要的物质分子则不能进入。那么,到底是什么控制物质分子的进出呢?物质分子是如何跨越细胞膜进出细胞的?

本案例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以学生熟知的诗句引入,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有利于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案例4:“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难点突破。

人教版必修1教科书在“细胞的增殖”这一节中,有一个探究性实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在进行实验前,笔者首先提出以下问题:

(1) 一杯沸水和一桶沸水,哪一个先凉下来?体积较大的温室要与体积较小的温室哪一个更有利于保温?

(2) 请同学观察和判别图1中,哪一种狐狸生活在寒冷地区?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体型大,还是体型小?

学生凭生活经验和直观感知,不难判断一杯沸水应比一桶沸水先凉下来。但是他们并不清楚如何解释。对于第(2)个问题,学生根据散热器官能初步确定A较适合生活在寒冷地区,但是对于体型大小与寒冷、炎热之间的逻辑关联理解存在困难。此时,学生处于“愤”与“悱”交织之中……教师这才引入图2和表1,让学生来计算,然后学生悟出:随着边长增大,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就越小,这时学生对老师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就恍然大悟了。

实践表明,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得越紧密,越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原来学习高中生物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自身,更好地生活。如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一节学习时,以前有学生曾经问过笔者:老师,我们学习光合作用这么复习又比较抽象的过程,到底有什么用啊?学生的这句话明显地给教师一个暗示:学生不需要空洞的理论和乏味的说教,他们需要的是有用的知识。因此,在引入这一过程时,先用PPT投影了这样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对人类来说,比得到核能还重要。”然后声情并茂地讲述:长期以来,饥饿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世界粮食问题依然十分严峻,饥饿和营养不良仍困扰着人类,世界每7个人就有一个人处于饥饿状态。因此,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提高粮食产量,显得意义重大。接着,通过展示以下资料:

光合作用被诺贝尔奖基金委员会认定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到目前为止,共有8次诺贝尔奖的桂冠被从事光合作用研究的科学家所摘取:

美国科学家伍德沃德,他于1960年合成了叶绿素,因研究叶绿素而获奖。

瑞士科学家卡勒因研究类胡萝卜素等物质的化学结构于1937年获得诺贝尔奖。

卡尔文也因“确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时所涉及的化学反应顺序”于1961年获诺贝尔奖。

……

伴随着许多诺贝尔奖的诞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价值内涵,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种生动的、基本的人类文化活动,引导他们重视科学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关注科学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

3 说文解字,体悟汉字构造、成语、古诗文中蕴含的生物学道理

教师可充分利用中国文字构造特点,深度剖析文学诗句中所蕴涵的生物学道理,既能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素养,更能加深学生对生物学抽象概念、原理的理解。

许多诗词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筛选、并融入个人的情感而创作而来,是自然世界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这些诗词可看作是一种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是很好的教学素材。

案例5:“癌”字解读。

在“癌症的成因”这一节内容导入时,笔者这样设计的:癌症被称为人类第一杀手,人们谈“癌”色变!让我们来剖析这一个“癌”字的特点,这个字形象地告诉我们,病从口入:吸烟、酗酒、吃不健康的食品,导致疾病,如果病疾成山,就成了“癌”!

这样的分析既达成了本节的知识目标,更渗透和融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癌症,提升生活质量。在“体温调节”这一知识的引入时,让学生分析成语“饥寒交迫”所蕴涵的逻辑关系,学生自然悟出:人体温度来源于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所以“饥”必然导致“寒”。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值得教师不断去整理、去实践。

案例6:“线粒体”名字由来。

多次考试批改学生试卷时,“线粒体”经常错答成“细粒体”,究其原因是可能因为“线”和“细”在读音上有所接近,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对这个概念深入的理解和接纳。在学习这一细胞器时,笔者让学生对这个名字思考: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在学生充分表达、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这样的补充:这个细胞器由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成“粒状”,在电子显微镜下内膜折叠成嵴,就像绕的“棉线”,因此这样的细胞器当时取命为“线粒体”……

篇9

[作者简介]樊鹏(1987-),男,河南焦作人,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李忠云(1955-),男,湖北孝感人,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湖北武汉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021-03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历史并不像牛津大学、哈佛大学那样悠久,规模也不如伦敦大学、斯坦福大学那样庞大,却在当今全球高等教育中处于领先地位。在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最新的2011~2012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荣登榜首。因此,分析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发展模式及其特色,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加州理工学院的办学历史及理念形成

(一)社区学校阶段

1891年,加州理工学院成立,前身是色罗珀工艺学院,由语法学校、高中、教师训练学校、商业学校、初级学校和一个俱乐部的晚间和暑期课程班六个部分构成。当时的加州理工学院只是一所社区学校,其办学目的是为学校周边居民提供就业训练项目和素质修养提高等教育活动。

(二)技术学校阶段

1907年,在科学界因著书立说创立了新天文学而名声鹊起的科学家海耳加入该校校董会,为该校的发展提供了转机。受海耳“把学校建设成一所高水平的技术学校”思想的影响,学校解散了商业、师资训练、中小学课程学校,只保留理工学院,并完善理工学院的发展,开设了电机工程课,开始了该校的转型发展。

1911年,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该校视察时说:“我希望看到像色罗珀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每100名学生中有99名比一般人做得更好;我希望看到能够开凿巴拿马运河与在国内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人;我更希望看到剩下的那第100位学生受过良好的科学文化熏陶,成为像你们伟大的天文学家海勒那样的人。”①罗斯福总统的此次讲话对该校的办学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学校开始致力于培养罗斯福所说的那“第100位学生”。

(三)转型发展阶段

1920年,该校改名为“加州理工学院”,随后开始致力于追求最重要的科学研究,定下了“培养创造型的科学家或工程师,以应教育、管理和工业发展之急需”的培养目标。学院在原有的工程学科的特色基础上,发展建立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来促进特色专业的发展。随着学科发展,学校逐渐扩充了英语、历史、经济学课程,慢慢形成了该校“小而精”的办学特色。

(四)稳健提升阶段

加州理工学院至今仍遵循着“学科不求过多,范围不求过宽,严格保证学生入学和学习质量”的办学方针。而追求最重要的科学研究成为加州理工学院至今不变的目标。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扩大规模是不可避免的,但董事会坚持谨慎而稳健的政策,规定只有达到与物理系和化学系同等水平情况下才允许建立新系。加州理工学院的每一位校长都有向董事会保证遵守学校的传统,把学校办成一个小但水平很高的学校。②20世纪末,加州理工学院已跃居美国一流大学前列。一流大学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因为大学都有自身的规律,大学的发展是一个量化累积的过程。加州理工学院建立至今也只有一百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能够在短短的一百多年发展中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其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二、加州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

(一)独特的“小而精”模式

加州理工学院从人数到规模等方面都体现其“小”的特色。学院只有50.18公顷土地面积(约等于700余亩,相当于我国一个市级示范性高中的面积),从1920年的10名研究生、35名本科生发展到现在的1000余名研究生、900余名本科生的规模。师生比例大体上保持在1∶3的基础上。其院系设置也极为简单,仅有六大学系:生物学、化学及化学工程系、工程与应用科学、地质学及行星学、人类学和社会科学、物理数学和天文学。加州理工学院保持在校生规模两千余名,但学院的教授和毕业生中分别有31人32次(鲍林曾两次获奖)获得诺贝尔奖,平均每1000名毕业学生中有1个诺贝尔奖得主,比例为世界大学之冠。加州理工学院虽然只有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共900名,但其有66个国家科学院院士、33个国家工程院院士和80个国家艺术科学院院士,相当于现今全体教师的36.7%,这在全美乃至全球都是首屈一指的。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费曼、密立根、盖尔曼,著名的天文学家哈雷、遗传学的鼻祖摩尔根、火箭专家冯・卡门都曾执教于此。加州理工学院虽然只有生物学、化学及化学工程系等六大学系,但是该院研究生课程门门都出类拔萃。正是因为“小而精”,加州理工学院才为这些成绩的取得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独特的学科建设

1.建立引领时代前沿的学科。加州理工学院从建校以来,就定下了“培养创造型的科学家或工程师,以应教育、管理和工业发展之急需”的培养目标,并结合学院自身的优势,进行时代最需要的科学研究。20世纪20年代重点发展天文学、物理学和生物遗传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学校结合国际一线前沿,重点发展国防科学;20世纪50年代,又致力于空间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进行研究。学校时刻都能够及时地感知和掌握不同的时展要求和科学发展规律,并能够及时作出战略调整,从而使该校的发展紧跟时展的步伐,始终保持在学科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为优势学科发展创立支撑学科。加州理工学院为了使优势学科得到更好的发展,积极带动一批非优势学科的发展。20世纪初,学校在转型发展时,解散了商业、师资训练、中小学课程学校,只保留理工学院。为了理工学科的有力发展,学院开设了电机工程等课程来支撑理工学科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学院在原有的工程学科的特色基础上,相继建立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来促进特色学科专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学院引进了政治学、经济学等国际一流学者,以社会科学来支撑原有理工学科的发展。这些非优势学科不仅得到了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优势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这样一举两得的学科建立,为该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注重不同学科间的渗透。加州理工学院认为科学研究应该打破并超越旧的学科界限,于是特别注重不同学科间的渗透与交流,追求自身有优势、时代最需要的科学研究。化学家诺耶斯提倡开设生物课,并致力于生物化学的研究;化学家鲍林基于量子理论创造了化学键理论;遗传学家摩尔根鼓励研究者同那些所学专业与自己不同的生物学家协作攻关,产生了遗传学学科。不仅如此,学院还在原有理工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生项目。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学院引进的几位从事跨学科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经济学家与政治学家鼓励学生将天赋用于经济学与政治学领域的发展,并把这些学科的原理与物理学、公共政策等诸多学科结合起来,形成了更加鲜明的研究特色。③

(三)独特的培养模式

1.注重学生基础学科的学习。加州理工学院认为本科教学课程是为学生提供较渊博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适应不同工作的需要。因此,所有专业的本科生入学后都会进行一到两年的通识教育。入学后,除了本专业的课程学习之外,还需学习数学、物理学和人文社科方面的基础课程。例如,理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要求修够108个学分的文科课程。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专业知识的拓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重视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加州理工学院不仅注重学生基础学科的学习,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学院实施的“暑期本科生研究奖学金项目”为本科生提供了参与科研的机会。本科生可以向学校进行项目申请,并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项目结束后,学生需提交书面报告,总结在项目中的研究方法、最终效果等。加州理工学院的本科生都能够积极地参加这种项目,有些还能将自己的科研汇报发表到一定的学术期刊上。这种项目建设让学生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四)独特的资源建设

1.一流教师的引进。要想发展成一流的大学,就必须要拥有一批一流的教师。加州理工学院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始终拥有着一批国际化的科学家,这也是学院走向国际一流的一个不能或缺的因素。从海耳、鲍林、诺耶斯、密里根的到来,带动了学院天文、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到地震学家古腾伯格斯的到来,使世界地震研究中心逐步转移到加州理工学院;再到美国航空技术的先驱冯卡门的加入,加州理工又带动了美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一位位一流大师带来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一门学科的建立,更带来了一种思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他们周围的老师和学生。正是有了这些国际一流科学家的加入,学院才得以培养了一流的科学家与工程师。

2.一流实验室的建设。在加州理工学院,科学是其永不改变的主题。创建至今,学院拥有了一批世界顶尖的实验室和研究所,三十多个实验室、研究所都有一流的设备和科研力量。学院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和宇航研究中心是该领域的世界研究中心;著名的实验室还有古根海姆实验室、物理研究中心等。许多著名科学家都在这里完成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如在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盖克望远镜的帮助下,天文学家施密特发现了类星体、学院科学家绘制了天文图。

三、加州理工学院办学理念、特色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启示

加州理工学院能够荣登世界大学排名的榜首,是与时俱进、调整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结果。它确立了自己“小而精”的办学特色和以科学为主题的办学理念,使其在当代知识经济的竞争中首屈一指。研究其发展,旨在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及启示。

(一)准确定位――规模与质量的把握

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重在质量的提升,并非规模的扩大。总理曾强调过:“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④学校规模的大小与质量不一定能够形成正比,就像加州理工学院的建设,其规模并不大,却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目前,我国高校不断地扩张校园占地面积、扩大招生人数、求大求全的发展。广阔的校园面积,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壮大的学生规模,降低了生源的质量;求大求全的发展模式,影响了特色学科的发展。再加上随着人口生育高峰的逐渐逝去,每年高考人数也将会缓慢逐年递减。这样一味地扩大学校规模,不利于一流大学建设。作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高校,不应把重点放在规模的扩张上,而应在与时俱进地对学校规模进行合理把握的基础上,发展学校特色、提升教育质量,为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科研、育人环境。

(二)汲取精华――学校特色的确定

加州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告诉我们,一流大学的建设不在于规模的大小,更不在于学科门类的多寡,关键在于要有自己的特色,并保持自己的特色发展。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大学办学特色应该理解为:大学在培养人才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办学气度、作风和办学特征的集合。⑤牛津大学副校长科林・卢卡斯在“21世纪高等教育――大学校长论坛”上说:“面对日益多变的社会现实,一些大学变得越来越相似,这种状况令人担忧。”⑥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保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理念,才能使大学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加州理工学院在发展初期就确定了自身的特色和发展方向,这为其成为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创造了必要条件。因此,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应该找准定位,把学校的特色学科做大做强。

(三)出类拔萃――优势学科的发展

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不会都是一流的,但是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必须有一流学科。一所高校要在国内或国际成为一流,最重要的是要在一、两个学科领域首先突破,真正达到国内或国际一流,并带动其他学科整体上水平。从大学学科的构建框架来看,它的体系一般由主题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特色学科几个部分组成。主体学科是大学的基本要求。主干学科一般体现了大学的优势和特色,并且影响着大学的发展。支撑学科为学校的主体学科、主干学科、特色学科提供支持。从此可以看出,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在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州理工学院不仅拥有自己结合时展的优势学科,而且围绕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建设了一批服务于优势特色学科的支撑学科。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应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学科。在研究型大学中,特色学科不求多,但求有优势、特色明显。同时还要突出重点,依托优势学科创建品牌专业。当然,在建立特色优势学科发展的同时,也应像加州理工带动一批支撑学科的发展,这将有力地促进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建立。

(四)和谐互融――交叉学科的融合

学科建设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基础性工程。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在突出优势学科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各学科的交融与和谐发展,这样可以打破专业的界限进行科研立项,以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综合性的人才。加州理工学院通过学科间的相互融合,创新了互融学科的发展。多学科交叉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和主要驱动力,在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中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有效性。高校具有学科门类齐全、科技人才集聚的比较优势,是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承担多学科交叉项目的一支重要力量。⑦在如今的社会,“创新”已成为发展的主旋律,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有利于创新的产生。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已经拥有比较齐全的学科门类和强大的科技人才团队,在此背景和基础上,通过交叉学科的和谐互融,不仅能提高高校科研竞争力,也将大大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五)拔尖创新――精英人才的培养

所谓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具有高尚品德、博专知识、创新能力,具有明确的目标选择、长期的优势积累和突出的创新业绩,被社会承认的在学术、技术、企业和管理等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精英人才。⑧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要想取得最终的成果,不仅需要优质的教师、特色的学科、丰硕的科研成果,还需要培养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加州理工学院始终遵循“培养创造型的科学家或工程师,以应教育、管理和工业发展之急需”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了一批批优秀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等。因此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首要任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体现研究型大学教育的直接成果。当今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研究型大学建设要结合自身特色,在一批一流教师的带领下,通过科研、重大工程项目等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更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只有在坚持自我办学特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进行学科间的交叉互融、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进行身体力行的改革,才能早日建成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注释]

①蓝劲松.小而精的学府何以也成功――对加州理工学院崛起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3(1):67.

②李敏.小而精:加州理工学院的定位与特色发展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4):41.

③徐敦楷.高水平特色型高校构建研究型大学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Z1):29.

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EB/OL].news.省略/newscenter/2009-01/04/content_10601461_1.htm,2009-01-04/2012-01-05.

⑤论我国大学办学特色领域的扩展[J].教育与职业,2008(21):20.

⑥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79.

⑦管晓霞.我国高校多学科交叉项目组织与管理方法研究[DB/OL].省略/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1011110138.nh&dbname=CDFDLAST 2011,2011-05-01.

⑧周其凤,王战军,翟亚军,等.研究型大学与高等教育强国[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85.

[参考文献]

[1]李敏,周朝成.精英教育:加州理工学院的文化性格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

[2]张廷朝.加州理工学院:精英教育的典范[J].教育与职业,2010(28).

[3]张典兵.我国大学办学特色研究的进展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2).

[4]朱清时.用一流的眼光紧盯机制和内涵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3(12).

篇10

1.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

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思维艺术,其整体有机思维是相当发达的,以致“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的自发的辩证论者。”[2][1]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的思想家除了运用整体有机思维艺术外,更发展了形式逻辑思维艺术,形成为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这种思维艺术的特点,按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的解释:“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处理假说而不只是单纯的处理客体,”[3][1]从仅仅可能的真实性中“抓住各种可能的变换,并且只凭想象或演绎的事件去同化现实,”[4]③并引出必要的结论,从而构成假说——演绎推理程序。西方第一个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在几何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同时,揭开了这种思维艺术的序幕。英国著名希腊数学史家希思在总结泰勒斯在几何学上的发展的贡献时指出:“几何学开始成为建立在一般性命题之上的一门演绎科学。”[5][1]毕泰戈拉及其学派推进了这种思维艺术,而亚里士多德在制定形式逻辑这门学科的同时,制定了以形式、分析、演绎为特征的思维艺术。后来欧几里德又进一步把这种思维艺术贯彻和运用到几何学中,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思维艺术。

这种以形式逻辑为主要工具的思维艺术,对西方、特别是对西方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科学的发展基础之一,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的伟大成就。正由于这种思维艺术的强有力的影响,即使进入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奴婢;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也并末能从根本上否认理性和形式思维的作用,它主要是运用形式逻辑的艺术,从外在的权威,即教会所肯定和解释的圣经出发,演绎、推论出事实。这种思维艺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继续发挥着其特有的重要作用。

总之,西方思维传统中既有整体有机思维艺术,也有形式思维艺术,但后者长期以来占着主导地位,并对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特别是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等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当这种思维艺术发展成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时,就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以及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向更高一级的整体有机思维艺术,即辩证逻辑发展。即便这样,这种形式分析思维仍未丧失其价值。它在相当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是必要的。以往古希腊和15、16世纪以来,西方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就是明证,因此今后还可以继续作出贡献。就西方来讲,当前更为需要的是运用辩证思维,因为无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已进入需要进行广泛综合的时代。正像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学会辩证地思维的自然科学家到现在还屈指可数,因此“不仅哲学,而且一切科学,现在都必须在自己的特殊领域内揭示这个不断的转变过程的运动规律。[6][1]只有运用唯物主义的辩证逻辑,才能做到这一点。

2.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

与西方传统思维艺术一样,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在人类思维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比较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特征,正确概括和科学评价我国传统思维艺术的长处和短处,探索它在现时代的转换趋向,使其更适应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实践,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是指自古代延续下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或思维定势。其基本特征,在于经验整合型的主体意向性。就基本模式及其方法而言,它是经验综合型的整体辩证思维;就基本程序和定势而言,则是意向性的直觉、意象思维和主体内向思维;两者的相结合,体现了我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面貌。中国传统思维的经验综合性同西方的理性分析思维相对立,它倾向于对感性经验作抽象的整体把握,而不是对经验事实作具体的概念析;它重视对感性经验的直接超越,却又同经验保持着直接联系;它主张在主客体的统一中把握整体系统及其动态平衡,却忽视了主客体的对立以及概念系统的逻辑性和形式化,因而缺乏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中国传统思维的意向性从“天人合一”的整体模式出发,导向自我反思而不是对象性认识。它突出了思维的主体因素,而不是对象因素;突出了主体的意向活动及其价值判断,而不是认识主体对客观实体的定向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有点像西方的现象学,但却没有现象学那样的意识“还原”和“悬搁”;它不仅承认对象客体和本质、本体是存在的,而且把自我和自然本体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整体系统。

经验综合的最终结果,把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因而表现为整体辩证思维。李约瑟认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到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7][1]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最显著优点在于辩证思维。这种辩证特性,主要包含两点:一是整体思维。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强调整体观点,认为世界(天地)是一个整体,人和物也都是一个整体,整体包含许多部分,各部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而构成一个整体,想了解各部分,必须了解整体。“天人合一”是这种整体思维的根本特点。人和自然界不是处在主客体的对立中,而是处在完全统一的整体结构中,两者可以互相转换,是一个双向调节的系统,即人依靠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亦有待于人的调整安排。这表现在思维艺术上,虽然有形上与形下、体和用之分,但形上不离开下,本体不离作用,浑然一体,不能区分。二是相反相成思维。它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研究问题,就要注意所研究的对象的两个方面。同时认为所有对立的两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老子的“反者道之动”,被看作是重要的思维原则。在以后的发展中,又提出了“无独必有对”、“物极必反”和“一”与“两”的命题。

显然,传统思维艺术并不都是保守、落后和消极的,它不仅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和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且对整个世界历史都具有价值和意义。除上述辩证思维对我国古代科学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外,经验整合型的整体思维同当代的系统论整体思维也有某种相似,它不仅在人体生命科学如中医学中具有生命力,而且对于其它综合性科学也有启发意义。再如直觉思维、意象思维不仅在伦理学、美学和艺术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同当代符号学有某种联系。它是科学思维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至于主体意向思维,对于确立认识的主体性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中国传统思维毕竟是前科学的直观性思维,而不是建立在近代工业社会及其科学基础上的科学思维。因此,必须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科学理论及其思维成果,彻底改变传统思维的模式。

首先,必须补上形式思维这一环节。正如在经济的发展上,我们不能跳过“商品经济”这一环节一样,在思维的发展上,我们也不能超越“形式思维”这一阶段。而且,历史的辩证法还在于,经济上的“商品化”与思维上的“形式化”,在西方几乎是同步产生的,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形式思维把人类思维从笼统的整体性推向细节性、定量化,体现出思维的精确性。黑格尔把思维的形式化过程称为“知性思维”或“理智”。辩证法一方面是对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知性有限性的否定。可以说,没有发达的知性思维过程,就不会产生作为对知性思维的扬弃的辩证法。现代的辩证思维之所以不是古代的直观的朴素的辩证法,原因就在于它是在知性思维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用思维发展的一般过程来对照我国传统思维艺术,不难发现它的要害之处在于缺乏知性思维的充分发展这一环节。它的优点是整体性、系统性、辩证性,但却是立足于直观性、类比性的基础上,因而只能是朴素的辩证思维。而“扬弃”这种朴素的辩证思维,只能是它的否定方面——知性思维。明朝徐光启意识到了中国思维艺术的这一弱点,认为西方科学的长处在于严密的逻辑体系,并把这一思维方式比喻为绣鸳鸯的“金针”,而中国人没有掌握住这一“金针”。因此,加强我们思维中的形式化、定量化、确定性和程序化、模式化的因素,是提高中华民族思维艺术水平,把朴素的辩证思维提高到科学的辩证思维的必经环节和阶段。

其次,必须注重科学技术知识。严复在比较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与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时,认为就思维对象或内容而言,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就在于以“古纸堆”为对象与以“自然界”为对象的区别。西方科学技术在明代以前并无超越中国人之处,后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了,其原因是西方科学叫人面向自然界、宇宙,而中国人则皓首穷经。中国人普遍认为,科学技术无论多么高明总不过属于“艺”和“器”的部分,这部分本属学问的“粗迹”,懂得不算稀奇,不懂不为可耻;只有“真心诚意”的大道理,“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纶,才是最有价值的大学问。于是造成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畸形状态:科学研究、创造发明不被鼓励,它只能自生自灭,循环迭现;知识分子很少有人以全副精力致力于此,结果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始终是感性的,缺乏理论和逻辑,往往不能形成科学公理。尽管四大发明源于中国,但却没能引起科技变革,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关系、思维艺术的巨大变革。约克多·雨果说:“在欧洲,一有一种发现,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中国人要改革自己的思维传统,提高思维艺术水平,必须要从“古纸堆”中跳出来,改变轻视、打击和冷遇科学技术的恶习,要象西方人那样,面向自然界、宇宙、努力钻研和认真学习科学技术。

我们要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取西方思维的成果,以发展、改造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使之更为科学化、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在改造传统思维过程中还必须做出以下努力:

第一,要站在现代思维的水平上对思维传统进行反思。一方面,我们对思维艺术的调整改造,无需简单重复西方曾经走过的路。我们必须运用的观点,站在现代思维和现代实践的高度上,对西方已经走过的思维道路以及现在的思维趋向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站在现代实践和现代思维水平上,自主地展开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思维艺术的交流。在现代的信息条件下,人类思维正不断趋于同步化;但这种同步性、统一性是以多样性、差异性为基础的。我们要形成的是以哲学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的现代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具有世界意义的作用。

第二,要把思维艺术的变革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活动方式的变革结合起来。思维艺术的变革决不是单项的,而是社会整个变革中的一项。现代思维的特点之一,便是它与行为、生活和活动的紧密结合,并具有较快的转化节奏和周期。马克思指出:“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8][1]思维艺术的变革本身,就是人们要求变革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的体现;思维艺术只有与活动方式结合起来,才展现出变革的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思维的形成,已有五、六千年的光辉历史。挖掘埋藏于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宝藏,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开放性的现代化思维,不仅需要同世界上其它民族的思维进行交流,也需要吸取传统思维中的精华。可以确信,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中,完全能挖掘出可供借鉴的珍品,并使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放异彩。

二、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及文化背景

1.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比较研究,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任何一种思维艺术,都是一定时代的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因而都具有某种合理性,同时也都具有某种局限性。从纵向来看,后起的思维艺术,并不能全盘否定、先前的思维艺术,正如高级的社会运动的出现并不能否定低级的机械运动的作用一样。从横向来看,不同地域的思维艺术,在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中,都只是一个方面或一个侧面,不宜硬去比较孰优孰劣。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各种思维艺术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之间的结合和互补,开辟了人类科学思维的道路。因此,在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比较研究中,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思维艺术的特点、历史作用及发展趋势。

为了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有必要将中国与西欧两种学术思潮及思维艺术变迁的基本路线作个粗略的划分:

在中国,公元前2000-221年,即由殷周的巫史文化到春秋战国诸子文化的兴起,为中国学术思潮与思维艺术开源的第一阶段,这是由原始宗教到理性觉醒的时期;大约公元前206-公无1644年,即由两汉儒学经术的发展经魏晋隋唐时期儒、释、道的斗争,直至宋明思辨“儒学——理学”,为中国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以带神学色彩的儒学与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从公元1644-1919年,即由清代古文与今文经学至对儒学的批判,是中国思维发展的第三阶段,这是西方近代民主思潮与科学技术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时期。

在西欧,从大约公元前3000-100年,即由古希腊英雄神话时代到古典希腊哲学、科学、艺术的启蒙兴盛,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一阶段,这是由原始宗教到理性的觉醒的时期;从大约公元前100-公元1000年,即由古希腊、罗马哲学与基督教的融合,到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形成,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僧侣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神学的时期;从大约公元1100-1600年,即由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导致的文艺复兴到近代实验科学的诞生,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三阶段,这是理性复活和科学兴起的时期。

上述中西方学术思潮与思维艺术变迁的脉络基本上是相似或相同的。只是在中国,带宗教色彩的儒学——理学统治时期比西欧中世纪神学统治时期更长(约长800年)。不过,就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具体内容来看,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第一,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以人伦为中心,呈现出以天道与人道相结合的主客体互溶的致思倾向;而西方传统思维艺术崇尚自然,呈现出以自然为主要对象的致思倾向。

中国古代的灾难性气候,象梦魇一样压抑着一代又一代的先民们。人们无力战胜自然,于是在幻想中寄希望于人间的英雄。随着原始英雄的崇拜。中国传统思维中重视人伦、轻视自然的倾向也由此而萌发。这种轻自然、重伦常,反天道、重人道的社会思潮,在春秋时展为一种普遍的时代精神。在古代思维中,这种以人道、伦常为视觉焦点的特征,经过长期历史的积淀,以逻辑的格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一种致思倾向,成为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显著特点。愈到后来,这种思维艺术就愈成熟,愈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广义上说,思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它与中国人文文化是互为表里的;从狭义上说,由这种思维艺术所建构的哲学,是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是致意于做人的“明智之学”。

中国文化具有人文主义特点。但这种人文主义不同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注重社会的人格,而不是注重个体的人格。人们习惯于从关系中去体验一切,把人看成群体的分子、群体的角色,而不是单个的个体,得出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的自觉的互动个体的结论,并把仁爱、正义、宽容、和谐、义务、贡献之类纳入这种认识中,认为每个人都是所属关系的派生物,他的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练就的思维艺术,必然深深地打上此种文化的印记。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致思倾向,多侧重于向内探求,认为价值之源内在于一己之心,因此十分注重“修身”,即认识自身、完善自我,由此出发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伦理原则是第一位的,“善”与“不善”是一切社会行为和科学活动的准绳,“内圣外王”是修身、内省的最高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有“反求诸己”、“反求自识”、“反身而诚”的功夫。

但是这种内倾性,并不突出独立个体的地位,相反,群体是包括个体的;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其价值标准是伦常秩序。“崇善”的极境,一方面是内心、本心的完善;另一方面是外在行为(视、听、言、动)必须符于“礼”,即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礼”成了修身、内省的标准。这两者的关系是,伦常秩序(“礼”)不是由外面强加给个人的,而是个人通过修身、内省自然地推出来的,因而个人也就自觉地、诚心地服从它。人们既然以伦理道德为纲常,自然界、功利等等就都在视野之外了。思维的中心内容,便只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这是农业——宗法社会里思维艺术的典型特点。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内倾性,也不是完全排斥自然,除了少数唯物主义哲学家将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来研究,一般来说,主导方面是将自然包容于心,“万物皆备于我”,以人为天,天人合一,还原为心。西方人把自我意识与意识对象(自然界)的界线划得很清,因此他们有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中国人则基本上不在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之间划出鸿沟,在传统的思维艺术中,这两个世界是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的。当然,在中国思维发展史上,也有将两者分离的。

中国传统的思维艺术,从反天道、重人道,发展到将客体自然(天道)化为主体人心(人道),使主客体互溶,这样,自然也就失去了感性的形式,而被人化为具有伦理本质的东西。这是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一个基本倾向。

在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由于受到自然的恩赐,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态度,却不象中国原始民众那样始终受到灾难性气候的威胁而产生对立情绪。因此,从古希腊开始,就形成了探索自然知识的学术传统。古希腊的文献记载和哲人们的著作残篇都说明自然界是这些思想家研究的对象。恩格斯说:“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9][1]古希腊文明衰落以后,其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思维传统却一直在西方延续下来。特别是进入近代以后,作为自然科学的哲学家比比皆是。到了现代、当代,这个特点更加突出。爱因斯坦说过,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几乎都是哲学家。爱因斯坦本人就是一个例子。这种情况在中国是极少有的。自孔子以降,到近现代以至当代,思想家兼自然科学家的廖若晨星。中国古代的人们当然也研究自然,但大都把自然与社会的政治伦理相联系、相附会,从现实的利益需要来看待自然。而西方的人们大都是为了纯粹的追求知识而探索自然的奥秘,把自然界视为比较独立的研究对象。显然,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与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视觉焦点是不一样的。中国近代以后在科学方面的长期落伍,固然与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有密切关系,但也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视觉焦点不在自然界这一重要原因。

崇尚自然,研究自然,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又发反过来促进了思维艺术的发展。在古希腊,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自然现象的总联系还没有在细节方面得到证明,世界被看成是从某种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在思维艺术上,就表现为天然的纯朴的形式,表现为整体上的朴素的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到15世纪下半叶,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一直到18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力学和数学,各门自然科学正处在材料的搜集阶段。这种状况影响到思维艺术,就形成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维传统。18世纪下半叶以后,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阶段发展到整理材料、各学科互相综合和渗透的阶段,自然科学系统地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在这种背景下,“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的和循环中运动着。”[10][1]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艺术,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科学基础上产生的。

西方思维艺术中的崇尚自然,以自然为视觉焦点的致思倾向,是十分重要的特点,它不仅加速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科学与民主的传统。

第二,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特点;而西方思维艺术则具有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特点。

人类思维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一般说来,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源于原始的生产方式。原始人类的生产实践水平和科学认识水平都极低,原始人对自然未有精细的认识。在原始人类面前,自然界是一个神秘的、不可战胜的整体力量。同时,原始人分化主客体的水平非常有限。因而这一时期的思维就具有意会体悟的直觉性、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和朦胧猜测的模糊性。

这种特点,在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的思维艺术中都存在。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天然纯朴”的“天才直觉”的思维艺术,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在15世纪以后逐渐被一种追求局部性、精确性、实证性的思维艺术所代替。在中国,自然科学在古代取得辉煌成就之后,到近代却没有获得长足的进展,即没有象西方那样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科学的停滞不前,以及农业型自然经济的长期延续,“大一统”宗法社会的不断加强,使中国传统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相反却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有代表性的特点。

意会体悟的直觉性。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思维具有内倾性;而直觉性则与内倾性有密切的关系。内倾性强调向内寻找,如“反求诸己”、“反求自识”、“反身而诚”等,这种内省的方式往往不能用明确的言语表达,即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人们也就只能靠感觉、体验、意会、领悟来把握它,而毋需理性逻辑思维的成分,因而往往带有神秘色彩。直觉虽然直到现代仍然是人类多种思维艺术的一种,在认识世界中不可缺少,但如果片面加以夸大,把它作为认识的唯一源泉,否定推理思维和实践活动在认识的作用,这样就歪曲了直觉思维的本质,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在中国,自然科学没有发展成为近代形态,没有一个分门别类作精确研究的阶段。进入近代以后,也就一直保持了整体性思维特点。整体性思维对世界的把握是笼统的而不是精确的。整体性思维把世界看成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一个整体,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流转的过程。它注重自然和谐,习惯于融会贯通地把握事物,而不主张从局部、细节上把握事物。它把人同自然界结合为一体,主张人参与自然界;自然界渗透于人“心”,所谓“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现代思维虽然也强调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但它是在认识各个细节的基础上对整体的科学把握。而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观并没有经过对整体的剖析,其思维水平依然停留在早期朴素的认识阶段,因而有待向现代思维靠拢。

朦胧猜测的模糊性。以整体性为特点的中国传统思维往往固执于对事物的质的判断,而忽视对事物作量的分析;描述事物不求准确清晰而往往带有朦胧的猜测成份;其思维范畴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在方法上,则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而疏于推理、鄙薄形肖。这种思维艺术只能给人们提供关于事物的模糊整体图景,缺乏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由于历史的局限而存在着很多缺陷,但综观人类思维发展的全景,这种思维艺术是人们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也可以向更高水平发展。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在某些相应的场合有它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往往是其它思维艺术所不能代替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多数哲学家注重对事物的总体把握,注重事物的运动和联系,与这种思维艺术有着密切联系。

在中国,思维艺术的发展历程,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基本上是一以贯之地渐进发展;而西方思维艺术的发展历程却不一样,古希腊思维传统和西方近代思维传统有明显差别。近代以后,由于经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西方思维艺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古希腊时期形成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思维传统,在近代科学冲击下几乎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与近代自然科学相适应的,以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为特点的思维艺术。

以古代科学以经验为主不同,近代科学以理性为主,十分重视实验的或实证的方法和归纳的方法对科学发展的作用。这个方法的创始人是英国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在他看来,感觉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因此实验科学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本身就是实验的科学;任何可靠的真理都必须用大量事实作依据,然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材料,把单一的、个别的东西上升到一般,上升到理论。培根开创的重视观察和实验、重视例证和归纳的科学方法论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直到现代,它依然是西方思维艺术的主流。

近代以后,西方思维艺术除了突出实证性以外,由于受到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的影响,还形成了局部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特点。从15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末,是西方自然科学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的阶段。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发展得最快、最成熟的是力学,它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后的第一门独立科学。所有这些学科,都是孤立地、静止地进行研究的,每个学科都只看到自己领域里的局部材料,而没有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运动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功又使得机械力学规律被片面夸大并用来说明一切自然现象。自然科学发展的这种状况,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思维艺术。培根和洛克最先把这种孤立的、静止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研究方法带到哲学领域,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运用和发挥,积淀在人们的深层心理结构中,成为西方思维艺术中一个重要方面。

自然科学的分门别类和量化发展,也带来了思维艺术上的精确性特点。近代数学的巨大发展,正是由近代自然科学对精确性的要求所致。天文学、力学、生物学、化学等科学领域,都需要精确的计算。近代的力学家几乎都在数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同时,由于实证思潮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某一理论的建立,必须有精确的经验事实支持。这种对于精确性的追求,在西方思维艺术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直到今天,对于无论什么结论,西方人几乎都会问:有没有数字根据?统计是否精确?

西方思维艺术的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它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起过重大作用,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特点却难免暴露出局限性,如实证性和精确性原则在许多科学领域里(特别是在微观物质领域里)就得不到支持;对局部性的片面夸大,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形而上学,从而阻碍对世界全貌和事物间总体联系的把握。

第三,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疏于逻辑推理,忽视理论体系;而西方思维则强调逻辑推理,重视理论体系。

中国传统思维中意会体悟的直觉性、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和朦胧猜测的模糊性,蕴含着系统思想的萌芽。“大化流行”、“万物化生”,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这些都是对对象世界的比较正确的描述。中国传统思维虽然能系统地整体地思考对象,但却不注重逻辑推理。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思维对事物的把握,往往通过体验、意会和领悟,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而不注意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

诚然,在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发展进程中,逻辑思想曾有过一段辉煌历史,如先秦时期的辩者派和正名派,特别是辩者派中的墨辩逻辑,就曾兴盛一时。在先秦逻辑思想中,不仅有形式逻辑的内容,而且有较发达的辩证逻辑思想,同时还有数理逻辑和语言逻辑的萌芽。墨辩逻辑的“三物”(故、理、类)理论,可与西方的三段论和古印度的因明相媲美。但中国传统的逻辑思维,终究是不发达的、低水平的。其一,中国的逻辑思维不象西方那样有关于思维形式和论证方法的系统完整的理论。《墨辩》虽然是一部逻辑的著作,其中有非常丰富的逻辑思想,但在公理化形式方面是薄弱的,未形成完整的逻辑推理演绎系统和方法论体系。其二,中国传统的逻辑思维艺术,往往与伦理的规范和政治上的刑名法术思想紧密相连,并屈从于伦理和政治,这样就削弱了对逻辑思维艺术的探索。其三,先秦的逻辑理论,大都偏于对某些概念、命题的论争,如名实之争,关于“白马非马”、“离坚白”的争论等。同时,在说明一些逻辑观点和方法时,仍然采取“设象喻理”的办法,用生活故事和文艺形式等形象思维方式阐释甚至代替逻辑规则。其四,“设象喻理”的思维方法妨碍了逻辑向符号化、形式化发展。在中国先秦之后,逻辑思想基本陷于停顿,纯逻辑研究几乎没有了,更谈不上如西方那样发展到近现代逻辑,如概率逻辑、模态逻辑、模糊逻辑、语言逻辑等。

由于疏于逻辑推理,中国自先秦以来一直强调“实用精神”,而缺乏“理性精神”。这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加以分析说明。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十分重视“经世致用”,重现实,重人伦,强调理论必须维护伦理纲纪,必须有益于政治,认为探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眼前的实用。而西方学者往往并不注重学术理论与人们实际利益的直接关联,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希腊人“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11]西方很多学者都是为了纯粹的求知去探求客观世界的奥秘。这种学术传统使很多著名的理论体系得以诞生。而中国学术史上,这方面却是个弱点。从形式上看,中国传统思维不重视宏观、系统的理论表达方式,而是采用“设象喻理”、“微言大义”、“语录体”等表达方式。“语录”需作详细注释、发挥,“微言大义”之义蕴何处也不很明确。因此,中国有一门独特的学问,称之为经学,即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之学。形式是由内容所决定的,理论体系的贫乏导致表现形式上的这种状况。

西方的逻辑思维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作为传统形式逻辑的奠基人,提出了完整的逻辑理论体系。现代形式逻辑的许多重要内容,在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有了基本面貌。由亚里士多德开创的逻辑学,在西方思维艺术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到近代以后,英国培根对逻辑学又作出了重大发展,他针对亚里士多德逻辑重演绎、轻归纳的特点,第一个系统地制定了经验的归纳法。他的归纳逻辑运用了“三表(本质和存在表、差异表、比较表)法”,并以此丰富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逻辑中的简单枚举归纳法。到19世纪,英国哲学家穆勒把“三表法”推广为契合法、差异法和共变法,同时还创立剩余法,发展了归纳逻辑。逻辑思维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在于是否达到公理化、形式化水平。在西方,早在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就曾试图建立形式的演绎逻辑,并在逻辑的符号化方面作了一些努力,成为数理逻辑的先驱。19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布尔创建了以他命名的逻辑代数系统,使逻辑形式化有了重要发展。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逻辑学家弗雷格第一次表述了具有现代化形式的数理逻辑命题演算体系,即构成了最早的命题逻辑的公理系统。到2O世纪30年代,现代逻辑又取得了几项辉煌的成就。

西方现代逻辑向公理化、形式化的迅速发展,充分说明了重视逻辑思维的传统在西方思维艺术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拿这种思维传统与中国思维传统相比较,就会看到,在中国,逻辑学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现代逻辑的所有成果,几乎全是从西方引进的。从中也可清楚地看出中国思维传统和西方思维传统的明显差别。

西方思维除强调逻辑思维外,还非常重视理论的体系化。西方人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以“求知”、“爱智”为目标,追求理性的享受,着重发展知识论。各种理论体系象一个个螺旋上升的圆圈,绵延在西方思想史的长河中。亚里士多德以博学著称,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著作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认识论和心理学等各个方面。他不仅把各个领域的知识汇合成一个庞大的体系,而且每一领域的知识也自成体系。在他之前,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是人们所熟知的。到中世纪,正统经院哲学系统化,形成了托马斯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再往后,近代西方则是理论体系层出不穷的时代。法国笛卡尔不仅建立了物理学和数学的体系,而且还论证了他的“形而上学”世界观体系,以及以几何学为标本的理性演绎方法体系。英国洛克在巨著《人类理智论》中建立了庞大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理论体系。德国人更不愧是构造理论体系的好手。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著名的先验论。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又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人们所熟知的。现代西方思想家也非常重视知识论理论体系,理论自然科学的发达和哲学派流派的蜂起说明了这一点。

2.西方思维艺术差异的文化背景

中西方思维传统的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其中经济文化背景尤为突出。任何一种类型的思维艺术,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由人们思想活动的逐步演变和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就是说,思维艺术的起源和演变是时代精神变迁的产物,其最深厚的基础固然如马克思所说是“尘世间的粗糙的物质生产”,而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等,则是这种精神同经济基础之间的不同层次的中间环节。分析中西方思维艺术差异的背景,我们既要从经济基础出发,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探究思维艺术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又要从思维艺术所依附的社会子系统着眼,透视社会文明状态对思维艺术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产生于这样的条件:第一,半封闭的大陆型社会地理环境。这种地理环境,与欧洲一些国家的开放性的海洋环境不同,其特点是交通阻隔,信息封闭。自然的隔离带来与外部社会的隔离。第二,既不同于游牧经济,也不同于工商业经济的农业型自然经济。这种农业经济使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包括思维)具有很强的农业社会特征。第三,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这种社会结构使人们注重血缘,膜拜祖先,推崇传统。另外,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对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正是在上述诸条件下形成了与西方思维艺术迥异的中国传统思维艺术。

在几千年的西方文明史上,思维艺术的发展进程呈现出多样化,即使在同一时期内,西方各民族、各国的思维艺术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大。我们分析西方思维艺术的产生条件,只能根据有比较代表性的社会环境对思维艺术的影响,论其大略。第一,西方文明就地域而言,主要是地中海沿岸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海上交通发达,从而大大促进了农业、工商业和航海业的发展。自然的开放带来向外部社会的开放。第二,在欧洲,从古希腊开始,就以工商经济为主。农业经济虽然存在,但对社会历史和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这种经济类型,特别是商业活动,以其纯粹的谋利性质和流动的生活方式,构成了足以摧毁家族社会的血亲温情和世系组织的强大冲击。第三,在整个欧洲没有形成象古代中国那样的统一的社会群体;而是小国林立,各个城邦国家可以结成同盟,但它们从来没有取消自己的国界而混为一体,整个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松散的个体的组合。相应地,整个欧洲世界观的核心就是个体性。对欧洲人来说,凡是不能支配自己和由人摆布的人都是奴隶。所以,不依附于他人才被当作人的最高品格提到首位。广而言之,西方民族,是以个体为本位。第四,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也是西方思维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所有这些,都是与中国历史相异的。正是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与中国传统不同的思维艺术。

三、中西方思维艺术发展的互补融汇趋势

1.中西方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条件

古代,居住在地球上各个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思维艺术上有着奇妙的巧合:古代中国人和古代希腊人都产生过整体的、模糊的、直观的思维艺术,都把世界看成一个混沌的整体,把某种具体的物(或现象)看成世界的始基;都有朴素的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思想。在此之后,中西方思维艺术逐渐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人类进入到现代社会,思维艺术发展的轨迹似乎又开始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阶段,中西方思维艺术互相吸引,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形成了一种融汇合流、协同发展的趋势。

中西方思维艺术的融汇发展,是以现代科学革命和现代技术革命为背景的,是在当今世界开放与发展的形势下形成的。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电子传播媒介使空间距离的缩短,以及广泛的世界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中西方思维艺术的迅速接近和共同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换言之,现代科学技术及其成果为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沟通和共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世界性的广泛、频繁的文化交流,使中西方在发展自身文化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参照系,因而有可能更自觉地反省自身,博采对方之长,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如果说,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开放、文化交流是当代人类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外部条件的话,那么,思维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它对自身不断完善的要求,则是当代人类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内在机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和西方形成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艺术,分别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各执一端。在认识和把握世界过程中,这两种思维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长处,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在很多时候是不可取代的。但是,它们各自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如果不克服这些缺陷,思维就不能充分地、科学地把握外部世界,思维自身也就停止了发展。可是我们知道,正如人类的实践发展是不会停止一样,人类思维的发展也是不会停止的。思维具有至上性,至上性的本质是综合思维的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使人类思维在无限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接近绝对真理。这是一个思维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不同思维艺术的互相取长补短、融汇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而当代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则加速了这一进程。

2.西方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内容

中西方思维发展的互补融汇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文与科学并重。中国思维传统重人文,以人道、伦常为视觉焦点;西方思维传统重科学,以自然规律为视觉焦点;这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两个侧面、缺一不可。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和科学互相渗透,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致不可分离。即:人文领域中不可避免地涉及自然因素和运用科学分析方法,科学领域中则摆脱不了情感因素和价值评判。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潮,是并驾齐驱的,同时也互相对话,互相吸收和互相补充,愈来愈显示出汇融的趋势。注重科学传统的西方哲学家和科学家,对社会与人的问题也愈益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如关心人类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研究人和人的价值,人的本质和自由等。在中国,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深刻反思强化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大胆的开放政策使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跨进国门,科学主义盛行起来。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一向重视人伦纲常,但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开始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在思考某种理论时,不仅要问:它的社会意义和伦理价值如何?而且还要问:它是不是科学的?它有没有严格精确的论据?

正如中国思维艺术中不能说完全没有科学主义传统一样,西方思维艺术中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人文主义传统。但是,欧洲的人文主义注重个体的人格,从个体去看社会,认为社会应以个体为单元和基础;而中国的人文主义注重社会的人格,把个体看作是社会和群体的分子,从关系中去体验一切。前者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最后把人归于自然性;后者强调人的社会本性,进而把自然也人化为具有伦理本质的东西。这两种人文主义,在当代也有融汇的趋势:西方人逐渐重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关系,而中国人则开始强调个体人格。

其二,模糊与精确并重。一般认为,模糊性是古代思维的特征,精确性是近代思维的特征。实际上,模糊性和精确性都是思维的固有特性,无论在古代、近代、现代思维中都是存在的。在古代,思维的模糊性是朴素的、粗浅的,抑或说是不得已的,当时的人们囿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智力水平,不可能对世界总画面的细节作出精确的说明,因而把世界看成是混沌的整体。不仅思维的对象是模糊的,思维本身也是模糊的。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想精确而不成的时代。现代思维的模糊性则不同,它建立在对外部世界的精确的基础上,同时客观地反映了外部世界发展的某些模糊过程和环节。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为精确而模糊的时代。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模糊性特征,是思维本性的一种表现,它经过长期的延续而得到丰富和发展。但它不象西方思维艺术那样在近代受到过精确的扬弃,因而直到今天,中国思维艺术中的模糊性仍带有古代朴素的色彩。

人类思维的本性要求精确地准确地把握外部世界,以便于在实践中改造外部世界。人类世世代代都在追求精确性,试图使认识尽可能真实地接近客观事物本身。没有精确性也就没有科学的认识,因此精确性是现代思维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另一方面,在客观世界中真实地存在许多模糊性,如在程度、真值、关系等方面,很多时候不可能有精确的结论。这种模糊性表现了事物两极对立的不充分性,或差异的中介过渡性。反映在思维中,就必然会产生思维的模糊性。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就是现代模糊思维的两种形式。传统数学竭力追求精确性,排除模糊性,结果遇到很多不可解决的难题。2O世纪60年代模糊数学诞生,使数学获得重大发展。模糊数学精确地描述了事物本身的模糊性,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手段,而这一点是传统的精确数学所做不到的。模糊逻辑是对传统逻辑的扬弃,它也为我们提供了现代思维手段。传统逻辑是二值逻辑,它的基本规律是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它要求对任何命题都作非真即假的判断,不考虑第三值或更多值。而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问题的界限是不清晰的甚至是很模糊的,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也存在着多值的模糊的判断。因此模糊逻辑便应运而生。

总之,西方人有精确思维的传统,同时又创立了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开创了现代模糊思维的新阶段;中国人擅长于模糊思维,同时又刻意吸收消化西方人的精确思维艺术。这说明,模糊性和精确性作为人类思维的两种特性,在现代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互相靠拢。

其三,归纳与演绎并重。在西方哲学史上,归纳的传统和演绎的传统都是存在的。近代欧洲发生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其焦点之一就是思维方法的问题。以培根、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把归纳法作为根本方法,反对演绎法;而以笛卡尔、莱布尼茨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则把演绎法作为根本方法,认为归纳法得出的知识是偶然的,不具有普遍必然性。尖锐对立的两派哲学家由于各自方法的片面性而陷入窘境。但即使在当时,归纳法与演绎法也有互相接近、互相吸收的倾向。洛克把理性演绎隶属于经验归纳之下,对演绎法作出了经验主义的解释。莱布尼茨多少看出演绎法的一些局限性,因而抛弃了“理性直观”的绝对性,容纳了经验归纳法的某些内容。这段历史事实证明,归纳和演绎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不可相互替代,也不可彼此分离。归纳法的缺陷在于,从个别的单称陈述推出一般的全称陈述并无逻辑必然性。演绎法的缺陷在于,它得出的结论的普遍性程度总是超不过演绎前的普遍性程度,而且演绎的前提从何而来是演绎法本身无法证明的。因此归纳法和演绎法必须互相补充,同时并重,才能获得科学的认识。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是重演绎轻归纳的。中国哲学史上的“天”、“道”、“气”、“神”、“有无”、“道器”、“阴阳”、“和同”、“动静”、“常变”、“体用”、“本未”、“一两”、“理气”、“心物”、“所能”、“知行”等,都是进行理性演绎的概念范畴。当然,中国传统演绎法与西方有所不同,意会、领悟的成分比较多,不象西方那样重逻辑、形式和公理。因此,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在归纳和演绎问题上有两点不足:一是轻归纳法的作用;二是在演绎方面缺乏形式化公理化系统。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在思维领域中,片面地偏重归纳或演绎都违背思维规律,现代思维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使两者共同深化和互相融汇。

其四,横向和纵向并重。思维本身具有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从时间跨度来说,它的视野向过去和未来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宇宙和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思维的对象,这是思维的纵向性;从空间跨度来说,它的视野遍布宇宙,宏观和微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每个领域,都可能成为思维客体,这是思维的横向性。

对于任何思维对象,纵向把握和横向把握都是不可缺少的。事物有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前因后果,人们必须从过程中即从时间跨度上把握它;一事物与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各种参照系列,人们又必须从横向对比中即从空间跨度上把握它。纵向思维把思维者提升到历史的高度,能鸟瞰事物运动的全过程,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历史性特点;横向思维则使思维者具有宽阔的视野,能洞察事物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历史性特点;横向思维则使思维者具有宽阔的视野,能洞察事物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共时性差异。

在西方,社会开放和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传统,因此很少有思维的地域性屏障。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西方人思维的横向性特征比较明显。在中国,由于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和长期闭关锁国的社会环境,人们的思维视野局限在本土之内,因此偏向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现代思维正将两者结合,成为综合的、全面的、科学的思维。

其五,直觉与逻辑并重。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艺术。直觉思维是人通过知觉对事物进行瞬时的、直接的选择和判断,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联系和关系。逻辑思维则是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及各种逻辑思维方法,在理论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性质、联系和关系。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都是人类思维艺术的必要环节。就直觉而言,有古代直觉和现代直觉之分。古代直觉是一种朴素的、原始的直觉,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而现代直觉则建立在敏锐的知觉能力、明确的思维定势和丰富的经验知识基础之上,现代心理学的成果也说明了直觉的科学性。

在现代思维艺术的发展中,直觉与逻辑的作用彼此不可代替,又具有互相补充的趋势。直觉思维可以在瞬间“恍然大悟”而体验到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高效率地解决问题,它的缺陷是偶然性太强,效果难以保证。逻辑思维可以对事物进行严格科学的推理,能有把握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结论可靠,其缺陷是中间环节太多,不可能得到瞬时效果。直觉思维的长处正好是逻辑思维的短处,直觉思维的短处正好是逻辑思维的长处,两者结合起来,则成为比较完整的思维。

在现代思维中,直觉和逻辑互相渗透、互相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使直觉思维有了更多的直观形式和渠道,更为完善化。在很多情况下,由于逻辑推理过程高度简化、形式化、自动化,经过反复练习,人们凭直觉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直觉思维进一步完善,不再具有神秘的色彩,它的规律也逐渐被人们所揭示,并被人们作为一种逻辑方法运用到科学发现和生产实践中去。

其六,形式化趋势。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形式化是晚期出现的成果,它是现代思维艺术的重要标准。所谓形式化,就是用人工语言(表意符号)代替自然语言,描述事物的结构及其规律,并暂时撇开符号代表的意义而仅着眼于形式,把对事物的研究转换为对符号的研究。形式化是思维艺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形式化必须有几个基本前提:首先,人们对于思维规律有比较透彻的把握,能用简洁的符号表达它的复杂的本质联系;其次,有高度完善的公理系统,使形式化及形式系统有运演的逻辑基础;再次,有严整的演绎理论体系,以适应推理方法与符号公式之间的转换,最后,有高水平的语言学研究成果。

思维的形式化过程,是思维的抽象、概括、一般化的过程,也是思维的分解和深化的过程。现代科学要求语言无歧义地表达概念,用最简明的方式表达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形式化则满足了这一要求,它用符号准确无误地表达某个概念,用符号化的公理系统清晰地揭示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越过了自然语言的障碍,使思维更加精确化、客观化。现代形式化思维的一个重大成果是数理逻辑的诞生,它为人类思维艺术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形式化思维艺术由于舍弃了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而只着眼于形式,又由于它概括了思维的一般形式,因此能被全世界所接受,从而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形式化思维艺术在科学理论的研究甚至科学理论的发现中有重大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现代思维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形式化思维还有力地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思维元素用符号表示,思维过程用形式化的公理系统代替,这样便能输入电子计算机,使电子计算机成为能够“思维”的智能机。人工智能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思维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人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自觉地改造和完善自身的思维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思维的社会机制和生理、心理机制被日益清晰地揭示出来,以至于能通过脑电图破译思维语言,能通过射线摄影透视人脑思维的活动过程。人类思维艺术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夜。我们相信,思维艺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必然会展现出新的前景

注释:

[1]《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57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9页。

[3][4]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2页。

[5]《希腊数学史》第1卷,牛津1921年版,第129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页。

[7]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337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