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46: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市场趋势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南方:各地绿化建设力度还在增大,很多城市,包括二、三线城市都在加大绿化速度、力度和广度。如湖北省的武汉市为打造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城市生态建设和绿地改造,要在未来4年内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10平方米,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由此导致武汉市周边地区苗木市场较为活跃,不少苗木价格有了明显的上涨,直径18.1~20厘米的常绿乔木香樟价格在2200元以上,直径3.1厘米以上的黑松价格也呈上升趋势。此外,大规格(直径10厘米以上)的重阳木、合欢、栾树、榉树、乌桕、法国梧桐、银杏、枫杨、金钱松、水杉、白玉兰、紫薇、杜仲、七叶树、樱花、鸡爪槭、元宝枫、江南桤木等苗木,价格都呈上升趋势。类似武汉市的南方城市不在少数,尤其是原本绿化环境不算出色的省(市、区),这些地区对绿化的开发力度会随着国家的重视而更加重视,无疑也是绿化市场发展的另一股推动力。
二、花卉市场
常绿灌木市场价格上扬的品种有:大规格龙柏、蜀桧柏、各种规格的法国梧桐、金边黄杨、大规格红花檵木、杜鹃(夏)、毛鹃、含笑、狭叶十大功劳、金丝梅、罗汉松、杨梅、树型较好的石楠等。另外常绿金丝桃现在各苗圃库存量较少,估计价格也会上浮;花叶熊掌木,货源紧缺,价格较高。
落叶灌木类市场价上扬的有:八仙花、腊梅、山麻杆、十小蘖、6厘米以上规格的垂丝海棠等。
草本类花卉:国产花卉走入国际市场的不多,开发空间还比较大。引进花卉在国内市场还比较走俏,且多以切花为主,主要是通过零售市场出售给个人消费。
全国房地产开发业综合景气指数(简称国房综合景气指数)是反映房地产行业整体运行趋势的量化指标,从中可以把握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周期与规律。我们对该指数近几年走势研究后发现: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周期一般在7~8年的时间跨度,5年发展2年回落。从一个完整的运行周期来看,上一轮上涨周期是从1998年年初起步,到2003年2月到达高点109.14,上行周期运行约5年左右。之后该指数从阶段性高点逐步下滑到2005年12月的最低点100.61点,下行周期约2年左右。
本轮上涨周期从2005年12月起步,先缓步走高到2006年11月的103.92点,又短暂调整到2007年3月的101.22点,随后一路走高,至2007年11月该指数攀升到106.59的两年内最高点,至2008年3月又略有回落,短期可能面临调整。如果将2005年12月看作本轮行业上升周期的起点,近2年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是一个“稳步上涨11个月,后调整4个月,再持续上涨8个月并创新高”的振荡走高的态势。上涨过程中虽然中间有调整,但调整时间较短(仅4个月),且最低点仍比上一轮运行周期的低点高了0.61个点,说明底部抬高,上升趋势未变,目前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另外,本轮上升周期的最高点与起点的差别是5.98个点,而且近5年行业景气指数均维持在100点以上,证明房地产行业近5年来始终维持高景气度。
我认为,未来几年,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加速升值、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升级带来住房刚性需求强劲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对推动房地产市场向前发展的动力将会更加强劲。未来虽然有政策调控打压导致走势的微幅修正,但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趋势不变,而且本轮景气上升周期的持续性与时间跨度预计会更强。上一个景气上升周期持续时间是5年左右,保守地看此次景气上升周期至少维持5年以上时间,即至少持续到2011年左右,但在上升过程中存在振荡调整的可能性,将可能采取螺旋式的振荡上升走势,景气指数将可能会创出历史新高。
全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分析
从一个完整的运行周期来看,上一轮房地产景气周期是从1998年年初至2005年年末结束。上一轮行业运行周期主要是由住房制度改革推动的,主要体现为以投资拉动为主导,但由于房地产市场消费主体不成熟,市场运行不规范,所以该轮周期的市场相对平稳,投资额始终小于销售额,说明市场需求不旺盛,房价表现整体上相对平稳。由于主要受投资拉动影响,在2004、2005年的国家宏观调控下,这一轮房地产行业景气度结束上升周期而出现回落。
新一轮国内房地产运行周期起步于2005年末,由于市场较规范与消费主体趋于成熟,市场化明显增强。2005年后,固定资产投资高企与城市化进程加快使房地产投资额持续上升。但更重要的是,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红利因素集中释放、住房消费升级导致的住房刚性需求及改善性需求迅速提高,导致市场需求异常旺盛,销售额加速上升,并在2006年销售额超过投资额呈加速上升态势。因此,以需求拉动为主导是本轮周期与上一轮周期最大的不同。
我们看到,受需求拉动的本轮上升周期大大强于上一轮周期,表现为投资与需求强劲,而且需求明显强势,呈现“量价齐升”走势。2006年前商品房的投资额与销售额上涨比较平稳。之后二者开始加速上升,施工面积与新开工面积都开始加速上升,并且刺激了开发商的开发投资热情,2006年开始投资额超过销售额呈现加速上涨,销售面积超过竣工面积,表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购房需求逐渐释放,2006年后房价加速上涨。由于2006、2007年需求增长过猛且略有透支,短期房价上涨过快,需要市场经过一定时间的消化,加上政策调控的影响,造成2008年年初以来出现市场观望、需求萎缩、部分城市房价下调,预计短期内行业景气度可能调整,但未来持续上升趋势不变。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加速升值、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升级带来住房刚性需求强劲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对推动房地产市场向前发展的动力将会更加强劲,加上政策调控有助于延续行业的景气度,因此,预计本轮行业景气度上升周期将持续到2011年左右。
上海房地产走势分析
我们将上海与全国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进行对比后发现,上海房地产上升周期在时间上领先于全国,且价格上涨幅度远超过全国整体水平。上海本轮上升周期起始于2000年,此后销售价格指数一路上涨,在2001年后销售额超过投资额,之后二者的“剪刀差”逐渐加大,显现需求超过供给,在2005~2006年间略有收窄(期间国内其他城市在加速上升),之后二者差距又拉大,前者始终高于后者。与此相同,商品房的销售额与销售面积至2001年始均呈现“量价齐升”的局面,上海房价表现为2000年后开始上涨,2005年3月~2007年9月间维持高位盘整(其间出现销售额略有回落),而后又加速上升的走势。因此,在上一轮运行周期中,上海房地产市场的上升周期起步于2000年,高点出现在2005年初,之后至2007年下半年为下降周期。可以看出,上海市场的运行周期是先于国内市场上涨,先于国内市场下降,且处于强势调整。2007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市场又开始酝酿新一轮的上升周期。
为什么上海未来几年将处于新一轮的上升周期?我们通过反映市场供需情况的判断指标来加以分析。施工面积/销售面积可以预示短期内的市场供需情况。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可以预示中期内的市场供需情况。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可以表示现阶段内的市场供需情况。投资额/销售额表示中长期1~2年的市场供需情况。比值等于1表示供需平衡,比值大于1表示供给过剩,比值小于1表示供给不足。
上海市场的施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近10年始终维持盘整,并且在2007年接近历史低点,显示短期内供给非常不足。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两个指标与其表现极其相似,都是近4年持续走低,在2007年更是创下近10年低点(比值分别为0.61、0.91),由于预期供给不足,刚性需求与投资需求巨大,预计短期(1年内)、中长期(2年或以上)上海市场都将面临程度不同的供给不足状况,这是上海市场景气度未来维持上升的市场基础。受政策调控(主要是房贷收紧抑制需求)影响,2008年上半年房价上升趋势可能趋缓,如果信贷政策略有放松,则会呈现价升量增的局面。但是,未来区域内将会出现市场分化与产品分化,即内环内核心区域及高档住宅产品价格将会持续走强。
深圳房地产走势分析
深圳市场基本与全国市场同步。深圳上一轮上升周期起步于1998年,2003年见景气高点,之后经历2年下降周期至2005年。本轮上升周期起始于2005年,2005年销售额上涨后与投资额持平,之后超过后者形成“剪刀差”,但两者在2007年开口差距相对不大。2005年销售面积上涨后与竣工面积基本持平,显示供需相对平衡,2006年超过后者,显示市场略有供不应求,但在2007年又重新低于竣工面积,这表明近三年市场供需相对平衡。深圳房价在2005年开始稳步上涨,在2006、2007年开始加速上涨,2008年开始深圳市场出现调整。
如何看待今后几年的深圳房地产市场呢?可以通过深圳地产市场的供需指标来对比分析。施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在2000年至2004年稳步上涨,该比值从5.6上升至8.8,供给充足是近年市场保持供需相对平衡的主要原因,随后该比值在2005年、2006年回落至5以下,又在2007年重新上升至5.7。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二指标走势与其较为相似,都是在2004年或2003年开始回落,在2006年达到阶段性低点且小于1,但在2007年又有反弹且大于1。以上指标均预示未来1~2年深圳市场存在供给略大于需求的状况。
综上分析,深圳房地产市场由于经历过90年代初的热炒,在1993年宏观调控下出现大幅调整,由于受到市场洗礼,1996年后进入平稳期,且一直持续到2005年左右,市场始终保持“量稳价平”的平稳态势。但从2005年开始,市场短期供给(特别是关内等市中心地带)略显不足,加上投资与投机资金的炒作,房价经历了“2005~2006年的稳步上涨、2007年的加速上涨”,成交量也持续放大。经过一轮“热炒”后,投资投机资金退潮,加上中短期内市场供过于求,深圳房地产市场未来将可能会调整1年左右时间。
北京房地产走势分析
在本轮上升周期中,北京市场基本与全国市场同步。本轮上升周期起步于2005年,在2005年销售额超过投资额形成“剪刀差”,之后销售额上升略快于投资额并保持到2007年,但二者在2007年开口差距相对不大,说明2005年开始产生的需求增加,而供给相对不足导致市场景气度上升。
施工面积在2000年加速上升后,在2005年出现高位后略有回落。施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在2000年以来保持相对低位,至2003年后又略有下降,在2005年达到最低值3.83,这是直接导致2006、2007年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而2006、2007年受奥运前效应影响又逐渐回升至4.80。
新开工面积在2000年开始上升后,在2003年达到相对高点,之后逐渐回落。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在2003年前相对低位振荡,之后又有所下降,同样在2005年达到最低值1.06,这与施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的走势基本相同。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近13年的竣工面积始终低于同期销售面积,显示供给始终相对过剩。而竣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始终大于1也证明了这一点。但该指标在2000年后始终保持低位(小于1.43),在2006年达到最低值1.22,在2007年反弹到1.33。说明北京市场近13年来供需指标始终相对稳步,这与北京房地产市场化不明显、住房交易量不活跃的特征相吻合。虽然以上指标均说明相对上海与深圳,北京市场供给过剩的情况严重,但2007年的几项指标处于近10年的取值范围内相对低位,表明未来市场虽然供给过剩,但对市场实际冲击不大。
综上分析,北京房地产市场相对上海、深圳落后,从北京市场近10多年供给始终相对过剩可以看出,市场化程度不高,开发与交易均不活跃。在上一轮运行周期中开工量、竣工量与成交量增速均保持相对平稳,房价在2005年前也相对稳定。在本轮上升周期中,由于受2008年奥运会影响,2006年特别是2007年北京房价出现快速上涨的同时,销售量却出现下滑,呈现“价升量减”的市况。由于供给相对过剩,说明2007年房价上涨中投机需求推动的因素较大。预计2008年开始北京房地产市场未来1~2年内将面临调整态势。
二线城市市场分析
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没有列出各地房地产的细项指标情况,但在这里将各地市场的现阶段、短期、中期供需指标进行一下比较,选择更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房地产市场。我们选取一线城市中的上海、北京、深圳,在二线城市中选取了长三角区域的杭州,环渤海区域的天津、中西部城市的武汉、重庆、成都、昆明,东北地区的大连、长春。
从反映现阶段供求结构的竣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来分析,现阶段市场供给不足的一线城市为上海(0.91),而深圳(1.14)、北京(1.33)是所有选取城市中供给最过剩的。绝大多数的二线城市中现阶段市场均表现为需求大于供给,即供给不足(该指标都小于1),供给紧张的城市依次为昆明(0.41)、成都(0.47)、大连(0.52)、重庆(0.63),天津现阶段供给相对过剩(1.11)。
从显示短期供求的施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来看,短期内供给相对不足的一线城市是上海(2.91),而深圳(4.80)与北京(5.69)供给充足或过剩,二线城市中供给相对不足依次为中西部城市中的昆明(1.78)、武汉(2.81),成都、重庆供给相对平衡,供给相对过剩的城市依次为杭州(4.35)、长春(3.47)。
从反映中期供需的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指标来看,
未来1~2年内供给相对偏紧的一线城市是上海(0.61),供给相对过剩的是深圳(1.58)、北京(1.17)。二线城市中供给偏紧的依次为中西部城市中的昆明(0.45)、成都(0.98)、重庆(1.00),供给偏松的为东北部城市大连(1.43)、长春(2.48)。
投资额/销售额表示市场中长期的供需情况。该指标大于1的只有长春,其余均在1以下。该指标显示,上海的中长期供给依然非常紧张,在所有选取城市中最低(0.42),其次是天津(0.56)、深圳(0.59)、杭州,而武汉、重庆、大连、成都的该指标接近于1,显示中长期供需相对较平衡。
综合所述,以上指标是从区域市场的短期、中期供求情况来分析的。一线城市中上海即使按目前需求水平计算,现阶段供给略显不足,未来一年内供给相对不足,两年内的供给则非常不足,但当地购房需求巨大且增长很快,从中长期来看市场前景最被看好。深圳与北京在一年左右内供给存在过剩,但深圳1~2年后供给将显现不足,而北京由于供给始终相对过剩,预计深圳市场将会盘整一年左右,而北京可能会调整更长时间,以消化过快增长的投资需求。未来1~2年后由于自住及改善等刚性需求的释放将会推动当地市场继续走强。
二线城市中表现不一,珠三角及长三角大部分地区市场运行情况基本与国内整体市场同步,目前处于上升周期中的调整阶段,但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城市仍处于上升周期中的加速上升阶段。
我们认为,中西部城市由于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及推进城市化建设,未来该区域市场前景看好。我们注意到,昆明、武汉、重庆、成都等大部分城市在2006后才开始走上升周期。其中,昆明在目前至未来两年内供给都显不足,当地房价相对不高且涨幅较小,可以重点关注。武汉市场在1~2年内供给不足,短期及中期看好。重庆、成都等城市短期内供给相对不足,但近年来众多开发商在当地加大了项目开发建设,预计未来中长期将变成供给平衡或略显过剩,短期看好,中长期市场看淡。
芒砀山为河南省东部地区的门户型旅游区。在河南省旅游空间布局“一条轴线、四大板块”的格局中,芒砀山位于“一条轴线”(即黄河文化生态旅游线,西起三门峡,东到商丘)的最东端;在“四大板块”(嵩山旅游板块、伏牛山旅游板块、太行山旅游板块、豫东平原旅游板块)中处在豫东平原旅游板块的最东部。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芒砀山旅游业起步发展到现在,旅游客源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旅游区已在旅游市场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据统计,赴山旅游的旅游者,2011年,省内游客占73%(其中55%来自于商丘),2014年,省内游客已经缩减到57%,该旅游区已在逐渐形成其自身影响力。但目前芒砀山旅游区的旅游消费内容还不够丰富,旅游消费额还较低,游客停留时间也较为短暂,旅游区缺乏住宿、游乐、购物等消费场所,旅游区的赢利模式还较为单一。
二、芒砀山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一)市场潜力优势。首先,该地区区位优势明显,芒砀山旅游区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永城市,距离郑州、南京、合肥等省会城市不到400公里,距离商丘市区和徐州市不到100公里,与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徐州、连云港六大旅游城市一脉相连。周边城市人口基数大,经济实力雄厚,区位优势明显。其次,该旅游区经济支撑有力,旅游区所在的永城市是河南东大门,目前已形成以煤炭、面粉为支柱的“黑白经济”,经济总量位居河南省县域第一,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行列,为旅游业发展创造雄厚经济实力支撑。再次,其资源价值可观度高,旅游区目前开发较为充分的是汉墓陵寝、名人遗迹两大核心资源,而餐饮文化、民俗文化、手工艺品、住宿设施、娱乐设施等基本未开发或开发不足,这也为旅游区的后发展留下了较大空间。
(二)市场潜力劣势。旅游资源同质明显是该旅游区不可忽视的问题。河南省以及豫东四省交界地区是文化资源富集区,文化旅游开发项目逐步很多,现已建成和在建的项目有洛阳开封清明上河园、商丘古文化旅游区、徐州汉文化旅游区等400 多处名胜古迹,这些项目均坐落于旅游区周边,资源以及目标市场相似,因此形成了群雄逐鹿的竞争态势。另外,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空间受限,旅游区旅游空间与生活空间重叠,各个景点分散于社区生活空间中,有的景区周边被村镇包围,旅游线路组织与镇区内部交通以及过境交通相互交叉,使得旅游发展与旅游区拓展空间受限。
(三)市场潜力机遇。近年来旅游区交通条件逐渐改善。旅游区交通便捷,东傍京沪,西临京九,北依陇海,连霍高速穿区而过,距离徐州机场均不足100公里。2015年即将通车的国家高速铁路东西交通大动脉郑徐高铁经过芒山北站,建设中的济祁高速在芒山设置十字架立交,使得旅游区交通条件将进一步改善。省、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芒砀山旅游业发展,芒砀山旅游区先后被列为中原“一线五点”旅游开发重点区域,纳入河南省“三点一线”的黄金旅游带;2011年,芒砀山旅游区又被列为河南省十大文化产业聚集区、永城市旅游支柱区和龙头区以及芒山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三、芒砀山旅游客源市场预测
(一)国内客源市场定位。游客的出游率与目的地空间距离密切相关,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距离越远,有效旅游需求(出游力)就越小。以300公里和500公里半径为分界线可以将芒砀山客源市场分为核心客源市场、重点客源市场和机会客源市场。根据永城市客源市场结构和旅游区客源分布特征,国内客源市场进行如下定位:核心客源市场(占50%):淮海经济区、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区;重点客源市场(占40%):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机会客源市场(占10%):其它省市自治区。具体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3.1 国内各级市场范围及省市分布一览表
(二)海外客源市场定位。根据旅游区的客源市场结构和旅游产品形态,海外客源市场作如下定位:核心客源市场:东北亚(日本、韩国)、北美(美国、加拿大)、港澳台;重点客源市场: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西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机会客源市场:北欧(挪威、芬兰、冰岛)、东欧(保加利亚、波兰等)、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三)客源市场层次定位。旅游区的客源市场层次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定位:按照客源类型定位,观光游览客源、休闲度假客源、乡村体验客源;按消费层次定位,以中高档为主体,以低档消费为补充,其中低档消费近程市场为主,中档消费以中程市场为主,高档消费以远程市场为主;按旅游方式定位,以散客为主,团体为辅,随着市场的成熟度,家庭旅游、自助旅游、自驾车旅游份额将大大上升;按旅游者年龄定位,以中青年游客为主,以老年游客补充;按旅游者职业定位,观光游览、乡村体验、为大众游客,休闲度假型游客主要为收入较高的企业界和白领阶层及公务员。
(四)客源市场目标定位。根据上述区域客源、层次客源定位,在此从目标市场进一步定位,见下表:
表4.3 旅游区客源目标市场定位
一级客源市场:商丘市及周边客源,以徐州、南京、合肥、济南苏鲁豫皖交界区周边客源,东北亚、北美、港澳台客源;二级客源市场:以郑州、开封为中心的周边客源,华北、华东、华中客源,东南亚、西欧客源;机会客源市场:省内其它地区,国内其它省市自治区,北欧、东欧、大洋洲。
(一)露酒的产品特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对露酒的定义,露酒是以蒸馏酒、发酵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以食用动植物、食品添加剂作为呈香、呈味、呈色物质,按一定生产工艺加工而成,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饮料酒。它也具有营养丰富、品种繁多、风格各异的特点,露酒的范围很广,包括花果型露酒、动植物芳香型、滋补营养酒等酒种。露酒改变了原有的酒基风格,其营养补益功能和寓“佐”于“补”的效果,非常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健康需求,赢得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露酒可供开发的资源潜力巨大
露酒主要是以酒基和原辅料按照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其原辅料可供选择的品种很多,具有强大的优势。如:宫丁香、枸杞、人参、蛇、当归、动物、动物的骨骼等等,可以说,凡是中医能够入药的品种,基本上都能按照生产工艺而生产露酒。特别是近年来应用科技的发展,原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野生资源类有红景天、刺梨等野生果;花卉类中如梨花、玫瑰、茉莉、、桂花等。为露酒的产品细分、市场细分、功能细分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饮食类产品已不再过分关注“饱腹”和“享受”,逐步开始关注人体肌能的调理作用。广大的社会需求奠定了露酒较其他饮料酒更具有特殊优势。
(三)产品层次空间巨大
首先,露酒是改变了原有酒基风格的饮料酒,因为其所添加的原辅料的自身特性,露酒可以延伸为不同香型酒、营养酒等,同时也可以向上延伸为保健酒。如湖北劲牌酒业有限公司的“中国劲酒”、海南椰岛股份公司的“椰岛”牌鹿龟酒、河北丛台酒业的“梨花酒”、山西汾酒公司的“竹叶青”酒等都是露酒范畴。
其次,随着葡萄酒、果酒行业的不断规范,特别是在葡萄酒取消半汁酒之后,生产全汁酒成本较高,而干酒自身的苦涩味等因素,影响了葡萄酒、果酒在市场中的消费群体普及速度。而以果味酒作为酒基的露酒解决了生产成本和产品自身的风味问题,为果味露酒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如山西的“柔丁香”葡萄露酒就是果味露酒的典范,成功解决了山西绝大部分妇女和青年消费群体对干酒口味的不适应和全汁葡萄酒生产成本过高,产品可操作性空间较小的问题。
二、露酒市场发展趋势
(一)露酒品牌逐步形成:
露酒的发展应该以调整产品结构为主攻方向,产品以色、香、味、美,适于佐餐的质量为主,以消费者需求的口味为依据,实施产品定位,档次要分明,使产品更加贴近消费者的大众需求。前几年,许多企业看好露酒这个的朝阳产业和高利润,一哄而上,没有注重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和品牌。一些保健酒厂刻意追求古方、民方,夸大功效,误导消费者,一度使露酒陷入了危机。
近年,随着GMP标准的实施,我国的果露酒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许多保健酒企业也逐步开始转向大众露酒产品市场,开始了品牌与品质的塑造。一些露酒企业已经在酒类行业形成了相当的知名度,在市场上也具有了较高的占有率。
(二)露酒的品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随着消费者自我消费意识和理性消费观念的增强,消费者在消费露酒时更加关注产品的品质。以前在露酒行业经常出现刚开始产品、市场都很好,但过不了多久,就急速滑坡的现象。产生这种情况的基本原因就是产品质量和夸大宣传等因素。所以露酒的品牌建设,必须要注重产品自身的品质和正确引导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三)露酒企业逐步向规模化过度发展:
前期国内露酒产品的主要特点就是类型多,产量小,专营的少,兼营的多,企业分散形不成规模生产。而露酒的生产工艺大多保持了传统工艺,产品技术含量低,更新换代速度慢等因素,使露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适应露酒品牌建设,企业必须要向规模化过度发展,加强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开发能力,提升产品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强化正确引导,树立新形象。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传媒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与影响,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传媒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度中均有所涉猎。可以说其自身的发展与市场地位与人们的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对此下文主要对现阶段的相关传媒市场的定位以及其相关市场发展趋势内容进行了探究分析。
一、传媒市场定位以及优化方式
在传媒市场的定位过程中,基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说,成功的传媒市场定位模式可以在提升其整体的利益效果的同时进行最小的资本投资,也就是说,在今后的传媒的市场发展过程中,要想促进其整体发展,就要保障其具有较为广泛的市场需求,要满足实际的市场需求且其竞争能力相对较强。也就是说在此阶段,无论对传媒行业进行何种的市场定位,都要保障其处于一些高利益且竞争低的环境之中,可以说这是一种缺乏市场定位的发展阶段,这也是传统的传媒市场定位的有效缩写,但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在经济影响之下,相关传媒行业在累积了一定的内涵与资本之后,其逐渐呈现着市场经济利益化的定位趋势,市场份额已与传媒现实的市场利益息息相关,对此要想明确传媒市场定位,在实践中就要对其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其主要策略如下:
(一)优势化策略
传媒市场竞争的本质就是传媒优势特征的内在竞争。不同的传媒领域有着不同的优势特征,但是在市场竞争中并不是所有传媒都可以脱颖而出的,这与传媒的自身优势有着直接的关系,传媒的自身优势主要涵盖了资源优势以及能力优势两种模式。在传媒的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传媒只要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就会获得一定的机会,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这种优势逐渐呈现复杂化的趋势。对此传媒行业要想提升其资源以及能力的整体优势要提升一种优势,保持一种特征,进而探究适宜其发展的整个市场空间,这也就是传媒市场定位的结构重构与优化的过程。
(二)周期性策略
传媒产业整体以及传媒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要想有效的实现传媒市场定位的最大化,就要对传媒市场的发展周期进行探究分析,进而获得其产业周期与传媒周期发展的平衡点。在实践中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对额限制没导致其无法提升其市场定位的最大化,但是其相关周期却是整个传媒市场定位的重点内容,对此在实践中要通过优化结构的模式,有效的延长整个传媒市场的周期时间,进而明确传媒市场的整体发展定位。
二、髅绞谐》⒄骨魇朴胂喙赜跋
基于现阶段的传媒发展状况来说,其在实践中收到社会发展以及各种网络媒体的整体影响,在全新模式之下其主要发展具有如下的发展趋势:
传媒市场自身的发展趋势:
第一,传媒的受众呈现广泛化趋势。在网络媒体的发展过程中,新形势的媒体会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优势与特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受众范围,进而提升传媒的影响力,提升其自身的服务效能与价值,进而充分的凸显传媒自身的社会属性以及内在质量,进而使得传媒发展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契合。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为传媒市场发展明确了发展趋势,提升了整个传媒市场的发展,其使得传媒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模式与手段,呈现着多彩传媒内容,在根本上丰富了现有的传媒形式,提升了其整体的覆盖范围。
第二,传媒的整体覆盖范围也会越来越宽泛,基于现阶段传媒的整体发展来说,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不局限于各种信息的传播与新闻的播报,其早已成为人们获得各种信息咨询的有效方式与途径,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其整体覆盖率则会越来越宽泛。
第三,传媒自身的信息质量以及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传媒的角度对于社会热点等相关信息的报道来说,其整体质量以及深入程度也在不断的优化提升,人们在看待信息的同时,对其内在的价值与含义更为重视,对待事物有着不同的观点,其对于公众产生的整体影响也呈现着积极作用。
第四,传媒的社会角色会越来越重。基于传媒的角度来说,其已然成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利用自身的监督管理以及信息传递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公平发展,推升对社会的监督与管理,对于社会的长足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三、传媒发展趋势建议
在今后的传媒市场发展过程中,其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要充分的融合各种新媒体技术,充分的融合互联网数据内容,基于对实际的数据信息的分析探究,了解顾客的实际需求,进而明确其市场发展定位,为其今后的发展明确方向
(一)基于现有的全球大数据系统,融合云端计算的,加强对传媒受众相关信息的探究分析,说笑呢信息的实时推送。在实践中就是通过“大数据+云端+互联网”的网络终端模式,对受众浏览的网页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受众的爱好,有针对的推送各种服务信息内容,这种具有差异化的信息推送方式,可以有效的突破传统媒体的束缚与限制,可以充分的凸显新媒体自身的优势与作用,对于传媒行业的数值化发展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二)融合科技信息与文化内容。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过程中,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网络信息的三维立体发展,这种具有全方位、立体化以及多角度的发展模式,会充分的融合各种科技信息技术以及文化内容,这种智能化的发展模式无疑是传媒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
四、结语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传媒行业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传媒行业要想充分的提升自身的社会作用与地位,就要明确自身的市场发展定位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推动其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这些顺应市场需求的策略赚足了人气,是否也能获得良好的成交结果?2012年春拍能否因此而拨云见月?
水墨仍有新空间
作为大陆地区率先开槌的大型拍卖公司,中国嘉德的拍卖结果无疑预示了整个市场的发展动向。相比于各大拍卖版块,中国书画一直是市场份额最大的部分,几乎占据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在市场遇冷的情况下,书画作品更加凸显了它不动的基石作用。本季春拍,中国嘉德共取得20.6亿元的总成交额,其中,中国书画部分总成交11.89亿元,足见其强大的市场流通性。在已有的以艺术家、拍品来源、集中经典拍品等常规的专场设置之外,中国嘉德首次推出了两个别出心裁的专场,令人眼前一亮。
率先为人们带来的惊喜的是“大地之上—中国近现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之路专场”。该专场以水墨人物肖像为线索,呈现了几十位画家百余件人物佳作,总成交额超过6,500万元,成交率亦超过80%。其中齐白石《教子图》是白石老人此类题材中较早的一幅,约作于变法初期。齐白石以诗画结合的方式直率表达对社会人世的看法,最终以1,012万位列首位。而水墨写实人物画奠基人蒋兆和的重要作品《休息的时候》以506万元成交,黄胄的《金沙江边》以448.5万元紧随其后。整个专场的表现超过了预期,别开生面类型设置无疑对市场起到了引领作用。
除此之外,“水墨新世界”也是中国嘉德首次以新水墨为题策划的另一个专场,涵盖了谷文达、仇德树、杜大恺、徐累、朱伟、李华弌、刘庆和、李津、武艺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水墨中坚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同时还包括中国现代艺术大师赵无极和当代艺术家方力钧、岳敏君、毛焰、王音的水墨作品。最终,该专场共获得1,380万元的总成交额,成交率超过90%。其中,徐累的《夜中昼》以149.5万元夺得全场最高价。虽然成交总额并不抢眼,但是较高的成交率说明此版块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一直艰难发展且争议不断的新水墨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设计、乐器进场
作为大陆拍卖公司的龙头企业,北京保利自2009年秋拍开始,其春秋两季大拍的总成交额一直位列国内各大拍卖公司之首,因此,保利2012年春拍的结果就格外引人注目。本次拍卖,北京保利共收获30.36亿元的总成交额,虽然较去年秋拍49.2亿元的成交额大幅减少,但相比其他拍卖行仍然遥遥领先。在经过38个专场、6天的鏖战之后,北京保利春拍让人记住的不仅是2.9325亿元成交的李可染《万山红遍》,几个全新专场的设置也为调整中的中国拍卖市场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此次春拍,北京保利收藏推出“现当代中国艺术之国际知名设计师作品专场”,云集了欧美、亚洲和本土设计师的作品,作品兼具艺术性、投资性和实用性。作为国内首个设计拍卖专场,这批作品早在预展时就是人气最旺的版块之一。最终,该专场创造了941.08万元的总成交额,而萨尔瓦多·达利 LEDA扶手椅则以71.3万元列本场成交价之首。此外,北京保利尚品部首次推出的“名贵西洋乐器专场”也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共收获1,357万元的成交额,上拍的20件乐器中有14件成交,意大利1754年制简纳罗(简纳瑞斯)·格利亚奴小提琴以345万元夺得最高价。如果说2011年春拍北京保利首次推出的古董车拍卖仍然让人记忆犹新,那么此次小提琴的上拍也足以让人津津乐道。
除此之外,“新月雅集——民国文人瓷绘与现当代艺术陶瓷专场”也不得不提。近年来,近现代和当代制瓷名家作品的市场增长迅速,使得很多近现代书画和当代水墨买家开始关注这个市场,而保利就很好地把握了这种趋势,并且在预展时就下足了功夫,开辟了很大一部分空间对这批作品进行展示。最后,该专场收获8,400万元的总成交额,其中,民国“珠山八友”之一的景德镇瓷画名家何许人的作品粉彩四季山水长条瓷板挂屏(四屏)以2242.5万成交,刷新艺术家本人作品成交纪录,同时也创八友瓷价格新高。拍得此件作品的正是近年来叱咤拍场的资深书画收藏大鳄包铭山先生,正如他所言,历代传世的和出自近现代名家的瓷绘艺术都具有不菲的收藏价值,加上目前已有许多当代画家参与在瓷器上作画,文人瓷绘的潜力巨大。而在该专场中,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也不遑多让,朱乐耕2011年作红绿彩奔马图瓷板(五屏)就以1,150万元成交,也证明其所言不虚。
商品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分工的结果。地域分工、专业分工为区域市场形成的必备条件,通常来说,区域市场是以专业分工为原则向专业化市场方向发展。关于这一点,建立在市场发育基础上的“斯密动力”理论能够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如果区域农业条件优越、粮食产品丰富,那么当地就可能形成粮食区域市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区域,则可能形成有色金属交易市场等。
区域贸易(包括区内贸易、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三个部分)的繁荣是区域开放的结果,同时又成为区域市场变迁的动力。不论是区内贸易、区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的发展,均相应地增加了市场流通的商品种类与商品数量,促进了商品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的出口产生了刺激,极大地带动了商品市场的发育。正如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所论述的那样:我们先假定有这样一个团体,贸易已在其中获得某种社会价值;而最容易发展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东西的是对外贸易。如果对外贸易要赢得这种重要地位,它所提供的机会就必须大于国内的机会。因为有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原来囿于生产地或地方性市场交易的农副产品突破了过去的交易圈,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和工业原料流向城市集散市场或口岸市场。同样,由于多边贸易的兴起,原来进口商品仅限流通于口岸市场或城市市场,现在能够沿着商路网进入内地,悄然影响、改变内地市场的流通与消费。
贸易业的兴盛,使区域经济能够突破原来的市场边界,从而纳入一个范围更大的新的区域经济系统之中,这就势必引起区域市场差异缩小,形成某种共同市场。这种共同市场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区域市场的变迁过程。
2外在动力:工业技术变革与交通技术革命及运用
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及运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同早期大多数经济史学家宣称技术变革是西方经济成长的主要原因一样,促进了商品结构的变化,进而促进了市场结构的变迁。一个地区的工业化意味着制造业的发展是为了一个比特定地理区域更大的市场。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在商品生产和服务中引进了机械力以代替人力和畜力,大多数使用现代机器生产,生产设备比较先进,生产技术含量高。先进机器设备与现代技术一旦进入生产领域,就导致了商品和服务生产的迅速增长。原因在于先进机器设备与现代技术加速了制造的过程,比过去任何时候多得多的工业品被生产出来了,技术效率极大地提高了。正如洛克伍德所强调的那样,1868年以后日本丝绸工业的市场组织和质量控制以较少的现代技术内容在经济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而广泛的效果。在此,我们还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当现代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传统手工业经济同样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原因在于传统手工业经济发展的潜能还没有全部释放出来。这也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现代化不是简单地用现代生产力去替代传统生产力,而是在培育现代生产力的同时,充分发挥传统生产力中有价值的东西及其对现代生产力的互补作用,才可以避免既有生产能力受到破坏,才能使现代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快速增长。现代工业产品及传统手工业产品量的扩张,增强了商品的供给能力,改善了商品市场结构,直接推动了区域市场结构的变迁。
现代交通与通信技术变革及运用对区域市场产生的影响与对欧洲市场所产生的影响不谋而合。欧洲经济所有主要的历史性变迁,都是伴随着(或首先是由于)运输与通信基础设施的革命而实现的,欧洲13世纪至20世纪的经济发展状态的变迁归结为四项运输与通信的革命:13世纪内河水运与城市的兴起;16世纪期间的海运与东印度及西印度间的贸易;19世纪中叶由于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创新、铁路等新运输方式导致了工业革命和市场范围的扩大;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产生了及时生产系统(JIT)等高效的生产与分配系统。正是运输与通信技术革命及运用,使欧洲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统一市场逐渐建立起来。
落后的交通运输及通信设施对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影响,使区域自我封闭起来,仅依靠农林产品及少量的手工业产品维持生计,使区域封闭、地方市场彼此孤立、极少往来。当现代交通运输与通信网络开始建立并获得了快速发展以后,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运输成本的降低是借助现代运输方式来完成的。这必然要求有相当的运输系统作为前提条件,并花费生产和交换活动中能够承受的运输费用。交换费用是市场范围的函数,一般来说,交换活动的空间范围越大,或者说,交换双方的距离越远,交换费用的数额就越高。由于投入到交换活动中的资源和投入到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是同样的资源,因此,将资源投入到交换活动中抑或生产活动中,取决于两种活动的边际生产率谁高谁低。当交换活动的边际生产率高于它的生产活动的边际生产率时,资源继续投入到交换活动中。在生产活动的生产率既定的情况下,交换活动的空间范围取决于交换活动的单位费用。因此,交换的空间扩张的历史,就是单位交换费用不断降低的过程。当然,交换活动的空间范围不可能无限地扩张,是因为存在着正的(或不为零)交换费用。或者说既定的单位交换费用决定了既定的交换边界。交通运输技术的创新,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加速了商品流通速度,极大地便利了地方市场的货物流通,使分割的市场联结起来,由此引起市场范围的扩张,提高市场的整合程度,进而形成区域市场。云贵区域市场形成与急剧变迁时期,正好是该区域现代交通运输大建设、交通技术大运用的时期。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市场营销是在商品的创造、传播、交互等过程中所出现的经营活动以及销售行为等过程,也就是在商品从制造商逐步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个过程。市场营销涉及到诸多内容,囊括了营销原理、营销实务、营销管理以及特殊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然而,在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市场营销的相关内容也逐步出现了变化,如营销原理逐步从以往的供求关系上升到消费者心理分析,实现了更高层次的营销分析。所以,在新形势下,需要对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清晰认识,找准其未来发展道路,通过合理科学的手段推动其快速进步。
一、市场营销面临的新形势
(一)网络经济的崛起
根据近些年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情况来看,网络经济的快速崛起对传统实体经济产生了非常强力的影响,尤其是实体经济市场营销方面,更是遭遇了严重冲击。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网络化进程的深入,尤其是在网络商务逐步完善之后,网络金融活动逐步加强。就当前实际情况说来,网络已经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阵地,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投身网络,通过网络展开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
(二)绿色经济的渗透
所谓绿色经济,是在绿色发展理念之下所出现的全新理论,其强调了经济发展的绿色可持续性,突出在经济活动中要形成开放式的经济生态系统,既能广泛容纳外来经济体,又能有效应对各种形式的风险冲击,形成一个完整广泛的经济网络。市场营销作为经济活动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绿色经济全面渗透的背景下,也遭遇了一系列的挑战,如何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消费者日益提升的消费理念,是市场营销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知识经济的突出
在世纪之初就有人指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将会逐步告别传统的人力经济时代,转向知识经济。知识将成为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在人力经济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经济价值的提升和优化。尤其是在一系列高科技产品不断问世之后,知识经济的特点越加突出。市场营销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改变其营销策略,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二、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营销理念
营销理念是市场营销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其是指导市场营销行为的关键。在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理念已经成为影响市场营销行为的关键因素,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营销理念决定营销行为。营销行为是市场营销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活动,其涉及到制造商、经销商以及消费者三个基本要素,而经销商是其中关键。一般商品的完整营销流程是制造商通过经销商的渠道实现商品销售,经销商在其中起到了负责市场渠道开辟和商品销售的作用,市场营销行为也主要体现在经销商销售商品这一环节。新形势下对绿色经济、网络经济的关注不断加强,若是营销理念还是落于传统,那么势必会导致营销行为不科学,达不到预期效果。第二,营销理念决定营销结果。理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营销结果。比如我国著名的手机生产商小米,其在调查分析市场的基础上,在第一款产品的时候采取了饥饿营销的理念,最终大获成功。而在其逐步占领一定市场份额之后,其就改变了饥饿营销的手段,进而转移到品牌营销和质量营销上,通过之前积攒的口碑和手机质量开辟市场。
(二)营销方向
营销方向也可以看作是消费者定位,对于一款商品而言,合理的消费者定位是非常关键的。在市场营销中,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营销手段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一款手机而言,若是针对男性消费群体,在营销方向上就应该以手机性能、质量等方面的要素为主;而若是针对女性消费群体,在营销方向上就应该以手机外观、拍照功能等要素为主。这是因为男性群体更加关注手机的性能质量,女性群体更加关注手机的外观和拍照功能。所以,在营销方向上,需要贴近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实际关注点。若是营销方向的确定出现偏差,那么势必会导致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抵触心理,进而丧失购买欲望,这就是失败的营销。而在网络经济、绿色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营销方向的确定越来越复杂,需要企业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
(三)营销手段
营销手段是实现营销理念、达成营销方向的重要途径,营销手段的选择可以说直接关系到市场营销的成败。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现存的营销手段是非常多样的,比如名人效应、话题效应等。这些常规的营销手段在以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网络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获知信息的渠道越加多样,单纯依靠名人效应和话题效应已经难以取得预期中的营销效果了。营销手段对市场营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营销手段和消费者会形成直接接触,甚至可能产生交互。所以,营销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会对消费者形成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控制。其次,营销手段是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的一种侧面反映,通过营销手段可以反观企业文化,若是营销手段不当,则很容易引起消费者对企业形成负面认识,影响到企业的品牌形象。随着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营销手段迎来了许多创新的机会,需要企业准确认知并及时把握。
三、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
(一)转变营销理念
在全新的经济形势之下,形式转变、市场环境以及销售渠道成为了市场营销的重要条件,不论是从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出发,还是从网络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着眼,都需要对营销理念进行转变,以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新形势,确保能够在多元化的经济形势下取得成功。首先,在传统的市场营销中,企业往往只是关注了局部利益,即小范围内的市场利益,没有认识到更大范围内存在的市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旧时代经营理念还处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因此在规划营销策略时存在守旧的情况,而且比较狭窄和短期,没有实现企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在当前网络经济的冲击下,商品在市场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本地同类商品,还会面临外地同类商品甚至是国际同类商品的竞争,因此在营销理念上必须明确竞争扩大化,从更高的战略眼光出发制定营销理念,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次,市场营销需要加强对商品之外的各个元素的关注,比如消费者、市场动态以及销售渠道这些方面。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质量已经不是市场营销的核心竞争力了,相比质量,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商品在市场中的动态变化以及销售渠道的占有率等成为了市场营销的核心。所以,在实际的市场营销工作中,需要加强对销售渠道、市场动态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关注,在营销理念上融入这些因素,才能促使市场营销发展进步。
(二)多元化的营销方向
营销方向决定的商品的营销策略,而市场处在动态变化之中,消费者已经表现出了多元化的需求,销售渠道也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这就要求营销方向也必须实现多元化,以符合经济形势的多元化。尤其是在网络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双重要求下,既要不断丰富营销方向,又要使其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营销方向的多元化,可以从两个层面区别对待。第一,需要在消费者这一层面实现营销方向的多元化。不同消费者对于同款商品的需求是不同,比如对于一款手机,有的消费者喜好白色,有的喜好黑色,针对消费者的不同喜好,在营销方向就需要体现出层次化。由此,应该对消费者群体进行全面调研,依照性别、年龄、行业、收入、日常购买行为、购买能力、购买欲望以及产品期望等因素对消费者进行精细化多层次的划分,实现营销方向的多元化构建。第二,在企业这一层面,营销方向可以看作是营销策略的制定,这对企业自身发展具有直接的关联。营销方向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成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为了实现收益的多元化,在营销方向上也就需要进行多元化构建,从不同的方向出发展开市场营销活动,确保经济效益的取得符合预期。
(三)全新的营销方法
在网络经济快速崛起的情况下,网络工具成为市场营销的一大渠道,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实现市场营销的深化发展。比如,传统的名人效应营销手段主要是通过明星拍摄广告,然后在电视媒体上投放实现宣传的目的。而在网络不断发展之后,电视媒体的受众群体锐减,因此依靠电视媒体名人效应已经没有太大作用了。因此,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对名人效应的营销方法进行创新。比如,在霸王洗发水爆出质量问题支护,成龙的广告代言形象瞬间风靡整个网络,成为了众多网友的调侃对象。而某竞争对手利用这一话题,成功植入自家商品的软性宣传,使得其市场销量实现了大幅增长。这就是将失败的名人效应转化为话题效应进行营销,并且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创新营销方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借助网络热议话题,进行营销软植入。网络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热门话题,企业可以通过这些话题进行营销软植入,让网友不知不觉中受到营销影响。第二,强化传统营销手段。虽然网络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迫使市场营销需要创新方法,但是传统的手段依旧可以在当期发挥作用,只需对其进行创新即可。第三,结合市场实际和企业现状,创新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营销手段,在创意上不断创新,确保能够始终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四、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营销人才的储备和培养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对于市场营销而言也是如此,只有加强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才能给市场营销注入不竭和创新的动力,使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实现不断进步。而且,在全新的经济形势下,对于人才的储备和培养,需要加强对新经济形式的关注,要使相关人才具备对应的专业素养。首先,需要加强人才的储备工作。企业的发展来自人才的累积,想要市场营销不断提升工作成效,就需要积累大量的人才,从量变引发质变,使企业的市场营销团队从数量庞大转变为高质量水平。人才的积累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人才的引入,二是内部人员的晋升。企业需要从外部环境中大量选拔招聘优秀人才,尤其是对网络经济时代的营销策略、绿色经济下的市场营销等具有一定认识的人员,更是要想尽办法将其留下,作为构建企业市场营销团队的基础。第二,在人才团队构建的基础上,应该对其加强培训,提升整体素养水平。在培训中,应该以全新的经济形势作为切入点,让其完全了解到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的变化规律,以及营销理念、营销方向和营销手段的未来变化趋势。同时,还需要深入剖析在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的强化策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对市场营销形成全新的认识。
(二)多渠道开辟市场
要促进市场营销的发展,就要多多开辟市场,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手段开辟市场,以最大化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首先,对于企业而言,同行业的发展经验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其成功经验可以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经验,企业将其成功经验与自身发展实际相对比,找准之间的契合点,进而在创新之后运用到企业自身的市场营销工作之中。其次,从多种不同的渠道开辟市场。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说来,随着一系列信息渠道的出现,给市场营销创造了多渠道的契机。比如,手机已经是人们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关键物品,通过手机短信、电话等展开营销已经成为比较主流的营销手段,注入电话销售,就是这样的一种销售模式。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通信途径进行营销,比如微信朋友圈、百度贴吧、论坛等,这种形式的营销多被称为软性广告植入,也就是软营销。最后,需要做好细节工作。在市场营销中,涉及到许多细节工作,比如与消费者的交流沟通,对产品的深入了解等。这有在这些细节工作上不断加强,才能在营销工作中有的放矢,确保各个环节无误。
五、结束语
市场营销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在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以及绿色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必须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因素形成全面认识,同时明确在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人才积累和培养、多渠道开辟市场方面的工作,切实提升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水平,使其能够快速打开市场,全面渗透产品,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谢趁意.探讨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的发展新趋势[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06:50-51.
[2]王璐,高凤荣.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路径选择及策略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2:1.
[3]张玲,曹玉红.论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6,02:15-16+30.
[4]阮辉阳.快速消费品营销的市场发展趋势探究[J].现代商业,2014,29:36-37.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223-02
天津市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流经天津市的一级行洪河道19条1 100 km,骨干排水河道109条1 890 km。近年来,由于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污水直排、雨污混流、污水处理不达标排放,严重影响了河道水质安全。同时,受生活习惯、历史因素等影响,河道沿岸居民随意倾倒垃圾、堆放杂物,造成河道堤岸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河道水生态环境健康和安全。
1 河长制实施情况
为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天津市积极探索并借鉴国内部分省市先进管理模式,2013年正式推行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地方行政领导负责制,即“河长制”。2015年,河长制管理实施全覆盖,大清河处负责南部四区(包括津南、西青、静海和滨海新区)一级河道6条260 km,区管河道40条645 km,总长905 km的考核任务。
1.1 建立组织机构
各区分别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河长制工作的实施与管理,建立了由“河长”负总责的责任制。
1.2 建立管养队伍,落实管护资金
西青、静海、津南等区均成立了街镇或环卫部门负责的河道日常养护队伍,负责河道的基本日常维护工作,保障河道环境卫生。管护资金方面,市级财政拨付专项资金补助各区堤岸水面保洁与水质保护工作,补助比例与考核成绩相挂钩。
1.3 建立监督考核奖惩机制
按照市级考核办法和细则,各区制定了本区考核方案、实施细则和巡查制度等,明确了各部门管理职责、任务分工、管理措施等,落实到区、乡镇、村等和具体责任人。西青、静海等区建立了业务考核和绩效考核的考核体系,根据市、区级考核情况及打分成绩决定“以奖代补”资金补助,对考核不合格的河长进行问责,连续2次不合格的进行通报批评,考核结果优秀的“河长”年终进行奖励[1-4]。
2 初步成效
2.1 河道水质状况得到改善
2015年,南部四区纳管河道环境卫生达到优秀的河道长度由362.9 km增加到621.7 km,同比上升71.3%;感官水质黑臭的河道长度由265.6 km减少到85.3 km,同比下降67.9%。
2.2 重点河段部位环境有效改善
西青区结合清水河道行动建设,加大了全区污水管网建设,解决了李七庄街、精武镇和王稳庄镇的污水排放问题。2015年实施水环境治理,清理垃圾434.2 m3,打捞漂浮物260.2 m3,河道水质环境整体有较明显的提升。
静海区针对环境较差的子牙镇、王口镇、大黄庄等沿河村镇,积极协调乡镇实施专项治理工程。筹措资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共清理垃圾3.45万m3,水面漂浮物2 000 m3,柴草垛500余个,使多年积存的环境问题得到了彻底根治,沿河老百姓拍手称快。
2.3 长效管理得到落实
各区均建立了长效管理制度,如西青区9个街镇成立了水利站或街道环卫部门负责的10~15人的河道养护队伍,静海区组织各乡镇组建了156人的保洁队伍,负责河道日常保洁和管护。
2.4 合力共管的效益已初步显现
各区以水务部门为主体,以环保、市政部门为支撑,开展区域内截污治污工程和污水厂网建设,河道水体水质得到有效改善,在加强河道的整治与管理上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
3 存在的问题
目前,河长制推行时间不到3年,仍处于摸索时期,在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水生态环境管理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相关成员未全部参与工作,职能作用也未充分发挥。二是河道保洁工作不到位,保洁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三是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和管理资金不足,经费缺口较大。四是部分河道仍然有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截污工作不到位。部分河道水质问题仍然突出,涉及到跨省市界、区界河道因上下游协调不畅,污水下泄污染问题突出。五是沿河道路、企业、居民集中区等成为河道环境维护的重点,针对河道治理的顽固问题,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同时部分街镇缺乏垃圾处理规划,垃圾的收集、运输与处置脱节严重[5-7]。
4 建议
河长制是河道管理新阶段的重要措施,对于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意义显著,并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河长制能够充分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加大河道水生态环境管护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推动河道整治和水环境改善。针对目前河道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以推动“河长制”河道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作用。一是地方官员担任总负责人能够起到综合协调的作用,整合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各部门的力量,避免各部门在工作中相互推诿、掣肘,直接提高水环境管理与保护的效率。二是应将治理与管理相结合。以管理促进治理,以治理深化管理,形成河道管理的良性循环。三是建议因地制宜采取管理策略。应结合河道的具体特点,制定可行性高且特色鲜明的河道管理方案,同时充分考虑地区发展与人文环境需求,彰显河道特色亮点。四是建议加强专业化培训,树立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理念。培养一支专业化河道养护队伍,提高水生态环境管理水平。
5 参考文献
[1] 张嘉涛.江苏“河长制”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水利,2012(12):24-26.
[2] 谢帆,于斌,鲁刚.天津市河道水生态环境“河长制”管理新模式浅析[J].海河水利,2014(4):38-39.
[3] 王书明,蔡萌萌.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河长制”评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9):8-13.
[4] 任敏.“河长制”:一个中国政府流域治理跨部门协同的样本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3):25-31.
1.调查对象的选择:分为经销商和消费者二类。其中,消费者以呼市市区25―60岁的公民为主,经销商主要是在呼市市区经销白酒的宾馆酒店、饭店、批发商、商场超市及连锁店。
2.调查样本的构成:本次调查有效样本总数为1547个,采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其中消费者调查样本1020个,占有效样本总数的66%,经销商调查样本为527个,占有效样本总数的为34%,样本具体构成如下:
3、调查问卷的设计:本次调查问卷设计包括消费者调查及经销商调查二类指标,共设29个变量,132个选项。其中,消费者调查问卷设置15个变量,70个选项;经销商调查问卷14个变量,62个选项。变量构成具体如下:
序号 变量(问卷题目)选项
1.您是否经常购买白酒?3
2.您经常在什么地方购买?5
3.您买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
4.影响您购买某一品牌白酒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
5.您请客或送礼时一般选择什么价位的白酒?3
6.您在购买酒时对包装的选择是什么?4
7.在白酒促销活动中,您倾向于哪种方式?5
8.您购买白酒时受哪种促销活动的影响较大?4
9.您在消费白酒时,喜欢哪种类型的小礼品? 6
10. 您较喜欢哪种口感的酒? 5
11. 您认为评价白酒的质量哪些方面最为重要? 5
12. 您选择白酒的种类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5
13. 您对白酒香型了解吗?4
14.您的年龄有多大?4
15.您的职业属于哪种类型?7
经销商调查问卷:
序号变量(问卷题目)选项
1您经销的白酒中,哪种度数的白酒销量最大?4
2您经销的白酒中,哪种品牌的中高档白酒最畅销?6
3您认为该白酒畅销的原因是什么?5
4您这里每月白酒的销量有多少?4
5您这里哪种价位(进货价)的白酒最为畅销?3
6您进酒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
7您认为目前白酒厂家最有效的促销方式是什么?5
8您认为促销品的选择,哪种类型对消费者最有吸引力?6
9您希望厂家给您何种销售政策?4
10您在经销(购进)一种新酒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4
11您对哪个酒厂最了解?6
12顾客在选择酒品时,哪种情况较常见?3
13各种品牌的中高档白酒在您这里每日大约销售多少件?5
14您的单位属于什么类型?5
4.调查过程的组织:本次调查过程主要由宁城集团呼市分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调查人员由内蒙古财经学院市场营销系有一定调查经验的优秀学生42名及宁城集团选拔的优秀促销员10名组成,由内蒙财经学院营销策划中心监控调查过程,收回调查问卷总计1560份,其中,消费者调查问卷1029份。此外,通过对财院组和宁城组收回问卷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两组问卷调查无明显差异。
5.调查数据的分析:对本次调查得到的基础数据,由内蒙古财经学院营销策划中心采用计算机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内容主要涉及消费者市场和经销商二个方面,分析指标包括总体变量的频数分析及按照消费者年龄、职业、经销商类型进行的市场细分变量频数分析。
市场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在呼市白酒市场,人们的消费观念正从感性消费模式逐步向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消费模式转变,消费者更为注重酒的营养价值及其文化内涵,同时对酒类生产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结论如下:
1.白酒仍为酒类消费的主力市场,消费目的主要集中于请客和自用
在被调查的1020名男性消费者中,经常购买白酒的消费者占50.9%,偶尔购买白酒的占39.4%,即有90.3%的男性消费者在购买白酒,说明呼市地区酒类消费中白酒消费仍为主力市场;在对白酒消费动机的调查结果统计中,有32.3%的消费者购买白酒用于请客,而购买白酒自用的消费者所占比例达46.2%,两项合计所占比例为78.5%,仅有11.7%的消费者购买白酒是为了送礼,表明白酒消费具有目的明确而且集中的特点。
2.品牌消费意识较强,营养价值与文化内涵成为白酒消费的重要特点
通过对消费者在选择白酒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进行调查发现,有22.5%的消费者对白酒的品牌及生产厂家非常重视,有26.4%的消费者更加注重白酒的纯粮特点,只有8.1%的消费者在选择消费时没什么讲究。这说明人们对白酒消费的观念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性消费模式,提升品牌、强调保健、体现文化应成为白酒生产厂家今后考虑的重点因素。
3.口感成为消费者评价白酒质量、选择品牌的主导因素,浓重型酒看好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对白酒的质量进行评价时,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白酒的口感,选择者所占比例达49.9%,其次是白酒的品牌及酒后反应,所占比例分别为18.1%和12.6%;此外,在对消费者品牌认知度的调查中发现,消费者在选择某一品牌时,主要考虑因素选择口感的占47.5%,同时白酒价格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选择价格因素的消费者占20.7%,品牌因素位居第三,所占比例为17.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次对消费者关于白酒香型的调查中,清香型酒位其首选,所占比例为57.8%,其次是浓香型,所占比例为18%,此结论与畅销白酒的调查结果不符,由于目前销量最大和最畅销的中高档白酒均为浓香型,因此我们认为,以上结果可能是消费者不能正确区分清香型与浓香型所致,合理的结论应该是浓香型酒所占比例最大。
4.中档白酒市场看好,产品包装已成为白酒完整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调查中发现,消费者对白酒价位的选择,有32.5%的消费者选择20―40元的中档白酒,38.7%的消费者选择40―60元的白酒,而选择60元以上价位白酒的消费者仅占18.9%,这说明在呼市市场上,中档白酒的销量最大,并且其市场潜量也最大;此外,在对白酒包装的选择上,有40.9%的消费者选择精致美观的包装,有23.6%的消费者要求包装要方便携带,还有22.1%的消费者认为白酒包装应该上档次。
5.白酒购买及消费地点相对集中,促销活动及方式更倾向于实惠
在对消费者白酒购买地点的调查中,选择批发店和商超的消费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0.6%和21.2%,主要是满足家庭消费,有18.4%的消费者选择在饭店购买,主要集中于饭店饮酒;此外,针对目前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及手段,消费者更倾向于打折降价和赠送礼品两种方式,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2.8%和28.2%;在具体促销活动方面,选择按购买量免费赠送和精美实用的小礼品的分别占30.2%和29.2%,有奖销售的占23%;而在促销品的选择上,42.4%的消费者选择了实用的小礼品,喜欢有收藏价值的消费者占22.8%.
销售状况
在收回的531份经销商调查问卷中,经校验,有效问卷为527份,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认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虽然呼市地区低度中档白酒市场容量较大,但同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以地域品牌为主的寡头垄断市场已基本形成,主要竞争品牌厂家实力较强,一般企业进入该市场不但难度较大,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成为市场领导者,具体分析如下:
1.呼市地区白酒销量正在减退,白酒市场不容乐观
本次调查问卷中,关于白酒市场容量的调查问题很多,大多经销商不愿回答,由于数据失真无法进行总体推断,我们只能通过走访有关部门进行了解。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呼市酒类市场中白酒的销量仅居第二位,啤酒的销量远远高于白酒,并且仍呈上升趋势。加之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及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酒市场正逐渐步入良性发展阶段,现代人的饮酒习惯已从寻求刺激正逐步改变为追求时尚、文明和营养保健,据此我们认为白酒行业受到了来自黄酒、葡萄酒、啤酒等酒类的强烈冲击。
2.低度白酒销量最大,畅销白酒的档次、价位相对集中
通过对527家经销商进行调查,对销量最大的白酒度数的回答情况是,有50.5%的经销商是30-40度,44%的经销商选择的是40-50,仅有3.6%的经销商选择了50度以上的白酒;此外,对畅销白酒的价位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66.6%的经销商选择20-40元的价位,22%的经销商选择40-60元的价位,而选择60元以上价位的同仅为27%。说明中档、低度的白酒在市场上受消费者的青睐,而高度白酒几乎没有市场,高价位的白酒所占比例较小,但仍有发展前景。
3.竞争对手较为集中,且具有较强实力,竞争差异化明显
调查中,在问及最畅销的白酒品牌时,河套系列、养身道两种品牌优势较为突出,所占比例分别为44.8%和22.8%;在经销商最为了解的白酒品牌中,河套系列和养身道也同样得到经销商的一致认同,其所占比例分别为43.6%和19.4%。河套老窖以其至纯至真的品质深得人心,其系列广告注重宣传其酿造酒的卓越品质,着力塑造高档优质的形象;在网络建设上,其销售系统较健全,铺货及时,经销政策较得力。养身道的宣传着力诉求健康、营养的内涵,健康消费的定位明确,符合现代白酒消费的发展趋势,因而,各种宴会庆典中,养身道成为首选,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这种文化的附加价值成为养身道的卖点;其常采用的促销方式为回扣、赠送。在高中档白酒中,蒙古王以其品牌优势,成为众多白酒消费者的首选品牌;由于其促销力度较大,酒店也极力进行介绍、宣传,其销售呈增长态势;据调查,经销商认为其优势主要在知名度高,质量优秀;其突出的优点还有在促销手段上深得经销商的认可,经常采用赠送的方式。
4.中档白酒竞争激烈,竞争焦点集中体现在酒的品质、价位与知名度方面
通过对白酒畅销的原因调查,我们发现有38.7%的经销商认为是酒的品质好,有23.9%的经销商认为是知名度高,而23%的经销商选择价格的合理性,11.6%的经销商选择了促销力度,可见,白酒竞争主要体现在酒的内在品质、知名度及价格方面,消费者拉动作用很大。
5.白酒品牌、价格固然重要,但能被消费者认可与接受最为关键
在对经销商进酒时考虑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经销商最关心的是酒的价格,其比例为34.3%,其次是酒的销量与品牌,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0.2%和22%,厂家销售政策也有一定的影响,占10.4%的比例。
基本判断
根据以上各方面信息综合反映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目前呼市白酒市场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名白酒继续走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品质的名白酒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人们对白酒的消费受价格的影响较前几年有所不下降,而对白酒的品质更为看重。
2.地产酒销势趋旺,成为白酒消费主体。由于货源及价格因素,加上地域性的消费习惯,地产名酒必将成为白酒消费的重点。由于地产白酒在感情因素上占据优势,消费者购买时受地域文化、家乡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地产白酒的销售趋势将继续趋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