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46:1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学生德育课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 中职教育;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93-02
有的人认为,哲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学起来没有任何的兴趣,甚至会从心理上产生厌烦的情趣,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一心理主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地领悟到哲学的魅力与意义,没有把哲学置于人生发展的层次来进行思考,更没有将哲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就是让广大的学生真正地认识到哲学的魅力,将哲学与自我人生发展相联系,从而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地践行哲学知识,感悟人生道理,明确人生的意义与方向。
一、《哲学与人生》教材与教学的特点分析
《哲学与人生》是中职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版教材的编写更加贴合生活、贴合实际、贴合学生。在进行《哲学与人生》教材的编撰时,应充分考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和身心条件的情况,以哲学为基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融入到学科之中,使学生正确地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做好人、走好路,坚持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编撰原则落实到实处。
2.《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要求老师跳出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材料中,知识点是教材编制的核心内容,学科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是编撰的主要原则,但是在新的《哲学与人生》教材中,编撰者摒弃了传统的编制原则,着重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要求作为编制教材的重要依据,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知识更加贴合实际社会发展的需要。
3.《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要求老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善于运用教材。”我国新的教育标准要求,老师的教学不能仅仅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还要教育学生能学、会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与意识,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中一定要注重实践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能力来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
4.《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归属于德育教育范畴。这门课程从名字上看好像是哲学的课程,但是从实际内容来讲是属于德育教学范畴的,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课程有着一定的区别。《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的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模式,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从而使他们增强对生活的热情,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能力与实际的差距,树立自信心、自强心,以更加热情的态度投入到未来的生活之中。
5.《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一般安排在职业学习学校面对就业的学期,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我国当前的中职院校一般采用的是2+1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第四个学期就开始要面临着人生的一个选择阶段——就业或继续深造,这时让学生学习《哲学与人生》课程就是让他们思考人生的五大问题:人生选择、人生态度、人生实践、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从而使他们再一次地认识自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现阶段我国的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职院校的《哲学与人生》课程是中职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我国现代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在人生选择的关口更好地认识自己,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从目前来看,这门课程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最大化地发挥,这从根本来讲是主要由于我国教育制度方面存在偏差所造成的,也存在着一些主观的人为因素在里面。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的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足,思维理念存在偏差。虽然现代的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开通了《哲学与人生》教学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并没有被有效利用起来,很多学校最初只是为了不落后于其他院校,而“跟风”设立的这门课程,在后期的实践中,由于学校对于这些课程的投入资源不足,重视程度有限,没有聘用有力的教师来教学,使学生对于《哲学与人生》课程的重视力度也逐渐下降,最终导致这门课程没有有效地付诸于实践之中,因此也就没有最大地发挥出这门课程的重要作用。
2.实践意识不足,思想行为有待规范。现在大多数的中职教师往往把哲学教育学习仅限于学会这个层面,缺少实践的意识和动力,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并没有把良好的哲学思想与技巧融汇贯通到教学工作之中,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甚至他们没有把正确的哲学技巧认识通过平时的练习课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这就使他们的哲学技巧认识始终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进一步的深入发展,也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进步。
3.师资力量不足,教师资源结构不合理。由于资金不足及专门人才招聘难度较大等原因,在很多的中职学校中,仅仅只有几个专业的哲学老师,他们要担任着全校成千上万学生的哲学教学工作,这不仅大大加大了老师的教学负担,而且还导致教学的质量不能够达到标准水平。因为教师的人数太少,他们一周中可能会对很多的学生进行数学练习教育,这会大大消耗他们的精力,以至于他们不能及时地发现某些学生学习上的消极情绪,不能够对这些学生进行及时的思想教育,导致哲学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有效提高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效率的措施
《哲学与人生》课程内容是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重要方法,中职院校的学生在第四个学期就开始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选择关口——就业问题。就业难是目前我国的一个重要突出问题,很多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这样的尴尬境地。怎么使学生在这一困难的境地中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准自我的人生定位就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哲学与人生》课程内容就承担着这样的重要任务,总的来讲有效提高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效率的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一切为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彰显学生的本位。中职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创新,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专门的技术性人才学校,因此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要坚持贯彻生本教育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成长。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中职教育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担当引导师的角色,摒弃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更多的关注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在《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2)在合作中学习,注重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中职院校的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一般都比较的差,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课堂学习时往往积极性不高。但是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却普遍较强,在活动式的教学课堂上表现非常的突出,且团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较强。这就需要针对中职课堂教学任务,摒弃传统的授教模式,多开展活动式的互动学习模式,引动学生积极地参与,使学生在团队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技能。
(3)注重研究性学习,增强参与哲学课堂的动力。在中职哲学教学课堂中,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之中,才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真正学习到知识。因此,在《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有情境的教学环境,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和解决问题。
2.哲学即是生活,课堂教学要充盈生活气味。哲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是对实际客观规律的总结。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让学生在这一课堂中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身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课堂上一定要充盈生活的气味。
(1)课堂教学更加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现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材的编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鲜明的生活味,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与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地融合。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也需要围绕这一主题不断地进行教育方式改革,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采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做到生活、学习相统一,知行合一,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2)让时政进入哲学的课堂,让学生充当自己的老师。时政问题是哲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时政学习使学生及时地了解社会动态、国际形势,在人生道路选择上能够充分地考量实际情况做出更好的人生选择。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之中,可以鼓励学生去主动地搜集一些社会上的时政热点问题和学校、身边发生的事件,让他们通过群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自我学习,锻炼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让学生当自己的老师,在积极主动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实践,体现活动意义。
(1)注重实践教学,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中职教育不是纯粹的说教课程,而是要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哲学与人生》课程来说也是一样的,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让学生在学哲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哲学,从而为自我人生道路的选择做出有利的指导。为了能够提高哲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哲学学习强化对学生学习、择业、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人生难点问题的指导,发挥哲学的实践意义,让学生在掌握了哲学的原理和观点的基础上,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2)学习实践活动多样化,注重在活动中学习哲学知识。哲学的学习不是纯理论的,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地发挥创新力,不断地改善教学的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对于那些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要进行积极的尝试。同时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课堂活动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实践空间,以身边的实际案例作为学习的素材,真正将哲学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活动之中。
《哲学与人生》是中职教学中的一门重要思想课程,通过对哲学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生,从而逐渐促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必须要积极的进行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新方式,同时教师应当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勇于突破传统,勤于摸索创新,积极主动地提高哲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严涛.浅谈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5,12,(1).
[2]周延丹.用哲学智慧照亮中职生的人生路——《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思考[J].文教资料,2012,10,(35).
[3]张钰铖.品味哲学,体验人生——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三味[J].考试周刊,2013,20,(51).
[4]闫承友.提高哲学素养启迪人生智慧——浅谈《哲学与人生》教学感悟[J].新课程(中旬),2013,(1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爱说不爱说,都必须要求学生能说会说。这就需要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有效的鼓励学生说。尤其对于那些不愿张嘴的学生,更需要教师叫醒他们的嘴巴。
一、巧设情境激起学生想说的愿望
巧设情境包括巧设课堂和巧设问题。巧设课堂关键在于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说,有事能说,有事乐说”。巧设课堂时要把握时机。以A taste of English humor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III Unit3)为例,在介绍卓别林前让学生谈谈他们喜欢的相声,小品,卡通等,学生有话“可”说,不论多么喜欢沉默的学生也会谈一谈赵本山,小沈阳......。在本节课结束时进行“角色转换”――换老师总结为学生总结,学生必定有话“能”说。课后要求学生准备下节课的以“我爱卓别林”为题的小演讲。从而使有话“乐'说。巧设问题时问题难度要有梯度,问问题时学生也要有梯度。了解学生的喜好,特长,学习程度等,让学生有“这个问题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感觉。自然学生的嘴巴就被叫醒了。“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节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愉快,平等,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里遨游。
二、赞扬的艺术让学生充满说的渴望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句流行语已经的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什么时候夸,怎样夸,夸到什么程度,仍然是需要教师好好思索的问题。笔者认为不但要善于表扬回答问题的学生,还要善于赞扬提问的学生。能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必定是自信乐观的似火一样的学生,但提问的,尤其是在课下提问的学生尤其需要在课堂上赞扬和认可。让他们了解提问会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赞誉,不断的认可自己,从而懂得“讲出来”比“不讲”好百倍的道理。笔者有一个学生,平时沉默寡言,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有一次,下课后我从他身边走过,他突然站起来小声的说:老师,帮我看看这道题。我仔细给他讲解后,说: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我想让你明天在全班展示一下好吗?他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犹豫,我又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老师差一点都遗忘了,你能找出来说明你学好英语的潜力很大。你一定可以讲好的。第二天,当这名同学在课堂上用不怎么流利的英语为全班讲解了那道题目后,我和其他同学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从那次以后,这名同学不但课后提问的多了,课堂上也经常提问或回答,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鱼与熊掌”的兼顾,让英语课堂的“说”变得有滋有味
目前,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中,英语课堂也要多采用“讨论-研究-生成”的方法进行。但是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除了课堂容量很难把握外,还出现学困生吃饱,而学优生饥渴的状态。因为“A兵教B兵”时,容易使B兵提高却不易使A兵有更多更大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不但要煮好“鱼”,还要烹好“掌”。例如,在分组讨论时,可以将教师作为一员分到学习基础较弱的一组里,这些学生就是“鱼”。因为经常被比较,所以心里往往更脆弱,更需要关注!当他们看到老师成为他们的一员而不是其他优秀的孩子时,自尊心得到的保护。并且老师就在身边,不是那么高高在上,不是只注意优秀的学生而是更关注他们。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很大程度的调动起来,自然也就敢说,能说了。在生成部分,他们有一些比优秀的学生表现的还要好。而所谓“熊掌”就是指那些基础较好的同学。他们对于基础题目问题较少,要求他们首先给各自组内的其他同学指导,然后以教师的问题为基础在组内生成新的问题。这样,不但培养了学优生的研究精神,同时较大程度的帮助他们巩固基础,提高能力。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给这部分学生一些提高类问题,帮助他们深入学习和研究。在他们展示成果时,这些学生会常常因为产生很多美妙的火花而激动不已。而此时,他们想说的话就会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教师成功的让讨论和质疑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这样无论是“鱼”亦或是“熊掌”的嘴巴都被成功的叫醒了。
1 营造氛围,让学生敢说,享受话语权
叶澜教授提出应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也就是教师不能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来压制学生,使学生始终拘谨于教师的眼皮底下,牵着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极大地压抑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以一种愉悦、积极、兴奋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来,并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个性在活动中张扬,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享有话语权。在我教过的学生中,部分学生因性格内向,害羞,不愿说;还有怕回答问题说错话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不敢说;甚至有某些孩子因先天不足,有一定生理或心理障碍而惧怕说话,我总是以鼓励为主,辅之以示范、指导、合作互助等方式,给孩子创造一个说话氛围,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以便树立信心。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给予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组织好语言,以便一次说对。还有较难的问题,让优秀生说,难度低点的请中下生说。这样分层训练,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以致调动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使说错或说不下去,也以正面示范纠正为主,不予以批评。尤其是低段学生或中高段中不太好的学生,他们的说话能力较差,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帮助。如当学生说不出时,教师应和蔼地说:“不要紧,慢慢来,你能行的。”或请求别人的帮助;当学生回答得不太完整时,教师应帮助他说:“不错,如果你能结合某个地方来说,那就更完整了。”当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时,应在全班面前鼓励说:“你真肯动脑筋,有新意。”如此坚持下去,学生“说理”定能大胆,而且将不断完整,条理清楚,“说话能力”将不断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本来不敢说、不想说的同学也举起高高的双手说:“我来,我来……”同样,他们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得到了提高。
2 陈述思路,让学生乐说,养成好习惯
乐说,就是要让学生感到言之有悦,言之有趣。课上要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思路的机会,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小组互相说,在全班说等等。通过说,学习思维方法,长此训练,学生就会习惯于陈述思路。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看到有些老师划好框,定好调,让学生在此框架中被动接受。这样学生学得很死板,没有生气,长期下去怎么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呢?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让学生亲眼看过,亲耳听过,亲手做过,再亲口说说,配以多媒体等辅助手段,让说话训练在有意无意中进行。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调动学生主动说话的积极性,切实让学生感到言之有物。兴趣能激发口语表达的动力,而规范语言能提高表达的质量,在教学中,两者相互结合,密不可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24-02
1.问题的提出
自从教以来,我任教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已有十多年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教学现象。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模糊思路、突然发问、错误回答等突如其来的“课堂生成”时,有的教师能够机智筛选、准确把握、巧妙利用,使课堂教学妙处横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教学效果;而有的教师却是一头雾水、不知所措,甚至是粗暴的打断、生硬的批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学效果低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呢?我想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课前准备是不是很充分,有没有为学生的“学”竭尽全力;二是教师对生成性问题(确切地说是资源)的处理方式,是利用还是回避,是有效利用还是形式主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和超越。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前要精心预设,在课堂上要有效引导动态生成,使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2.准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课堂生成’是课堂最为宝贵的资源。它是师生心灵碰撞产生的火花,是师生与知识对话结出的硕果,更是师生深入研究与探索的明灯。但在关注‘生成’的同时,千万不能轻视‘预设’,更不能忽视‘预设’。‘预设’是‘生成’的基石,没有精巧的预设,不可能有高层次的生成;即使偶然有'始料未及'的生成,教师也很难把握,让她悄然而去。”[1]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成”与“预设”像是一对孪生姐妹,谁也离不开谁,两者同等重要!
3.精心设计预设,关注动态生成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对预设的超越和发展。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为了更好地生成,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案。预设教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益。
3.1 理性思考、认识生成。没有充分的预设就没有有效的生成。可以说教学和预设是矛盾的统一体,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但是,课堂生成不是盲目生成,它必须围绕“课堂与教学目标”来生成。否则课堂生成就很容易导致盲目生成。这即不符合学校教育规律,又有损于学生的最终发展。
例如,教学“角的认识”,教师提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关于角你知道些什么?这下可好,学生说羊角、牛角、尺的尖尖头、甚至于人民币中的角样样都有。这正是学生认识的生活中的角,教师要耐心等待,多加鼓励,巧妙引导。教师可以启发,数学中的角与刚才说到的生活中的角有所不同,请画出一个你认为的角。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充分暴露思维水平,互相启发、交流,步步为营,逐步完善。
3.2 提高素养,厚积薄发。曾看过一则案例,教学“直线、射线、线段”这一内容,老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三线”的例子,当一学生回答说“知识是直线”这一意外生成信息时,就与学生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对话。“老师,知识是直线,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而知识也是无止境的”、“不,知识是射线。我们的学有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向一方无限延伸”、“知识是线段,我们的学习是有始有终,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时老师说:“或许,对于某一个人而言,知识是有限的,是线段,但对整个人类而言,知识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又一学生提出异议:“不,知识是曲线,因为学习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困难,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老师小结道:“对,知识是一条螺旋上升的曲线,谢谢同学们精彩的发言!”
3.3 积极的赏识评价是课堂生成的促进点。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有激起无穷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师要善于分享学生自我表现后的成功体验。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学生持续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你的想法很有创造性,真了不起。”或许这句话令那位学生终生受益。因此老师不能吝啬自己的语言,象“老师看到你的进步,真高兴。”“你更加勇敢,更加有主见了。”“虽然因病你休息了几天,但你的表现依然很出色,已经接近完美了。”要经常说。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被赏识的渴望,教师只有蹲下身来看儿童世界,才会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进步喝彩。或许一句鼓励的话语,或许一个会意的动作(竖大拇指、摸摸头、一个眼神),学生便拥有和体验做人的全部尊严,享受着被人认可和欣赏的快乐。奇妙的情趣、奇妙的思维、奇妙的想象,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积极的情感体验、愉悦的感受,同样也体现在教师那里。在这种互动状态下生成出精彩,是随时可能发生的。精彩会无法错过的。
4.预设与生成并举,构建和谐课堂
数学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我们应该精心预设,但我们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同时应能够关注生成、驾驭生成,让学生的问题带着我们的课堂进行飞翔。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只有学生不怕了,学生才会提出他们心中的疑惑。不怕,不仅仅是不怕老师,同时还要不怕教材,对教材的一些观点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便是观点存在着错误性;不怕同学,很多学生的心理有一种疑问,我的问题的提出会不会遭到同学们的耻笑。学生更应该不怕的是他自己,敢于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活跃,学生的问题会接踵而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我们应该注重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精心预设,动态生成,才能构建起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
总之,“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两者间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因势利导,达成预设,促其生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在“精心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动态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努力达成“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平衡,让“动态生成”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绽放教学的精彩!
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新课程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倡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新理念,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看成是鲜活的发展中的人,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为学而教,努力营造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生态环境”。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就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如何通过“预设”去促成“生成”,如何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问题。
一、精心预设、实践生成
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预设,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而且这种预设必须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情境等多方面。但我们也要明确预设并非只是写一份详尽的教案,并非是在上课前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完美”的设计,进而形成完美的教案,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的将教案完美的演示出来。因此,对教学的预设应灵活而具有针对性,在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重点的把握以及难点的确定上都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实际。一切精心的“预设”,是为了“生成”,同时让生成更具有成就感和方向感。有了精心的预设,学生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对话,才能提高学生探究的效率。
1.预设一个话题,在学生主动“讨论”中生成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愿意主动地说,使他们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互相点燃对方思维的火花,形成不同的联想,不仅可以彼此启发,拓宽思路,引发灵感。
案例1:鱼为什么会减产?
在《种群和生物群落》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一个例子:某地的一个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把酸性物质释放到空气里,工厂东面有一个湖,湖边渔民世代以养多鱼捕鱼为生。最近渔民纷纷反应,自从工厂开办以来,鱼产量不断减少。而工厂的科研人员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工厂放出的酸性化学品对鱼资源的减少没有关系。
实验是这样做的:科研人员用一只大容器,取来该湖的湖水,从湖里找来大鱼放在该容器内,喂以蛋白质饲料,在这样的条件下,鱼兴旺成长。假定你是评判者,来对这项实验进行评估,请你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及理由。以此展开新课学习。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新课,这就来自于预设时教师应充分思考、挖掘教材中有有价值的信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发表看法,抒感,激发想象,促进生成。
2.创设一个悬念,在学生的求知欲望中生成
教师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迫切要求得到解答的问题,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悬念”,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案例2:为什么50+50≠100
在进行“分子之间有空隙”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我在引出分子的概念之后,不动声色地在黑板上写下:50+50≠100,这时原本鸦雀无声的课堂一片哗然,然后纷纷议论着,脸上都露出一副疑惑不解的神情。此时,我这样设问:50+50=100这个在数学上永远恒等的式子,为什么在化学上不被承认呢?要想知道其中的奥妙,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每个小组利用组内两个10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50毫升的水和酒精,混合后你发现有什么现象?这一“悬念”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大脑中立即产生了撞击,思维被迅速激活起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弹性预设、动态生成
“生成”是需要智慧来支撑的。教学中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所谓“弹性”就是指为实现化学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设计出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学”案,而不是周密细致、一成不变的线性“教”案。要鼓励师生中的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目标的要求。
1.利用错误 即时生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无论正确与否都是正常的,出现错误有时并不是坏事,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一“错误”所带来的契机,赋予它特有的价值,为我所用。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有耐心,不轻易打断或否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改正,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生成正确的认识;或引发学生对问题的重新审视,激发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理解趋于正确、深入、全面,以体现良好的、动态的生成式教学。
2.捕捉“意外” 即时生成
教师在组织教学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落实预设好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则要根据课堂的动态随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对那些与教师预设不相吻合的内容,或教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教师要以民主开放的心态思考其价值,及时纳入课堂的动态生成过程中,对预设作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生成更丰富而又灵动的资源。
关键词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有效教学
“精彩源于生活”,因此,在新课改下,科学教育应与生活紧密联系,以让学生更深刻的体验科学,了解科学,并在头脑中形成科学与世界紧密联系的清晰概念。那么,在科学课堂上实施生活化教学,怎样提高其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只有立足于学生,引进生活内容,提供探究,才能让科学课堂教学更有效,并充满欢乐与多元色彩,让学生愿学、乐学。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探究是科学课程的关键所在,只有调动学生参与探究,学生才能在探究中感受学习科学的乐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持久动力,促进学习的提高。因此,科学教师应合理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让学生融入探究。实践证明,生活化的情境大多为学生所熟悉,很容易让学生把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并切身体验科学的学习价值。以学习小学科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创设了如下生活化情境:同学们,大家想知道玩具熊是如何变成“北极熊”的吗?今天,老师将实施“魔法”,给大家秀一下。教师拿起手中的玩具熊,与班上某位女生的头发进行摩擦,以达到吸引白色泡沫的目的。教师演示完毕,玩具熊在瞬间变成了“北极熊”,同学们想知道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吗?此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始讨论起来。教师抓住学生激情,在恰当的时机引出“静电”。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参与欲望愈加强烈起来,教师随即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有一名学生提出冬天晚上睡觉脱下毛衣时,会有一些”火花“,并伴随噼啪的声音,这就是静电。从以上案例得知,教师可以以生活化情境为载体,激发学生参与欲望,调动学生思维,引发深层探究欲望。
二、贯穿生活化内容,提升科学教学有效性
在科学课堂上合理贯穿生活化内容,可以大幅度提升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从实际上来说,科学课堂是一门兴趣学科,学生应在无压力的状态下进行科学学习,充分利用生活材料,对生活问题进行探究,以让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培养,科学水平得到提高。
三、利用生活材料,培养动手能力
生活周边的资源是科学课程最直接、最容易得到的资源。对于小学生而言,越是生活化的内容,越是感兴趣的内容,也越是易于理解的内容。科学课本只是学生认识科学的一扇门,透过这扇门,科学课程更为精彩纷呈。因此,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善于利用生活材料,进行科学小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得到提高与发展。以学习小学科学《观察我们身边的材料》这一课为例。课前,科学教师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请同学们从家里带上一些小材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第二天,课堂上的材料丰富多彩,学生带来的材料有:矿泉水瓶、纸张、碎布、玻璃罐头瓶、废弃钥匙、小发夹、木块等。此时,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以更好认清不同材料具有的特点。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把材料分为木头、金属、塑料、纸、布和玻璃几大类,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材料的特点。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创作,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四、探究生活问题,提高科学水平
新课改下,应提倡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加深学习体验,以获取知识。因此,科学教师可以针对教材和学生认知特点,设计一些生活问题,让学生进行大胆探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水平。同时,探究生活问题活动也是最能突出学生主体的一种方式,应加以利用。以学习小学科学《液体的热胀冷缩》这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以下生活问题供学生探究:1.我们通过实验发现,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其他液体能热胀冷缩吗,如牛奶、可乐、食用油、醋、酒?2.我们去商店购买矿泉水,但是发现水都没有装满,这是为什么?3.利用一个装满水的茶壶进行烧水,会发生什么情况?请说出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学生围绕以上生活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答案,更加深了对液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理解,从而利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五、展开生活化活动,培养创新应用能力
教室并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场所,教师还可以把课堂搬到课外,拓展教学场所,让学生在室外学习,并得到更深、更广的发展。科学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进度和教学所需,在室外展开生活化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化活动中创新应用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
总之,精彩源于生活,生活就是课程资源的大宝藏,需要教师不断挖掘,并加以利用。科学教师应不断结合教材,创设生活情境,设计生活化活动,提供探究机会,提高教学有效性。当然,在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授课时,科学教师应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只有这样,生活化教学才能更受学生欢迎,才能真正在课堂上发挥实效。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83-01
学习品质是决定学习行为的倾向和特征的心理依据。学习品质和学习行为的辩证关系表明,学习品质的形成,是学习行为的结果。优良的学习品质的培养,既是学法指导的任务,也是学法指导取得真正成效的结果。这就要求在学法指导的同时,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将两者统一起来。在此,笔者以一位从事多年初中生物教学的教师身份,粗略谈谈如何在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
良好的学习品质主要包括自主精神、向上精神和刻苦精神等。
一、自主精神
学习的自主精神是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的意识,这种意识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而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一个重要前提是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教师教给学习方法后,就必须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一种学习方法,只有当它被学生有效地运用来进行学习时,才算真正被掌握。因此,教师必须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立足课堂教学,探索自主学习品质的培养。
1、立足学生认知水平,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讲可能仅仅是一种强加在他们头上的“外在物”,只有将其“内化”并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的课堂学习才会在这种目标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因此教师要依据课标,客观分析教材,立足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制定出具体化、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
2、组织信息素材,通过领悟、推理和分析获取知识
学习实际是一个不断处理信息、形成知识网络解决问题的内化过程。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实验与探究”、“科学・技术・社会”等活动,旨在让学生学会思考、质疑、创造。在此基础上教师备课时充分收集的科学实验与科研成果、生产生活实例、生物科学史等教学资源,都是学生学习的信息素材。教师根据学习要求适时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提取、分析、整合,从而领悟、推理出结论性的知识。
例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中,在设计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动物与仿生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备课时精心准备好有关生物反应器的视频资源,让学生先了解现今人类在这方面的成就,然后由学生总结出生物反应器的概念及研发生物反应器的好处。对于仿生的教学处理,教材中只是以简单的文字列举常见的仿生实例,这需要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准备较详细的资料。比如可以向学生介绍长颈鹿的身体结构和特殊生理功能,请学生总结宇航服模仿长颈鹿的制作原理。最后,调动学生联系生活,多举例生活中了解到的仿生实例,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科技为社会造福的情境中。
二、向上精神
学习的向上精神指的是在正确的动机和浓厚的兴趣支配下,自觉完成或逐步加深学习内容的意识。要求不断地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愿望是向上精神的具体表现之一,而这种愿望又是促使学生不断掌握新的学习方法的内在动力。循序渐进地掌握学习方法,自然会产生向上攀登的意念和情感。因此,学法指导也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难度适当,拾级而上,诱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意识。
1、注意精讲点拨,拓展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精选知识点,讲授时围绕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理论(概念、观点、原理),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认识中的疑点、模糊点和新知识,进行精讲点拨,启发诱导,设置认知冲突,突出基本观点,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拓展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动物的运动”的教学中,教师要对“运动的产生”进行精讲,最好有模型和视频配合讲解。运动的产生,学生可能误解是由骨活动而引起,在这里,教师一定要强调是“骨骼肌接受刺激而牵拉骨,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完成运动。”关于“其他系统协同完成运动”的教学,教师也需要举例生活中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其实运动的完成,是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协同配合。
2、孕育问题意识,让设问和释问贯穿学习全过程
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知识点背后隐藏的问题,亲自寻找并实践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面对问题会形成强烈的知识和技能的“饥饿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和行为。
三、刻苦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上课开头,我们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在教学《傅雷家书两则》时,我是这样激趣的:有一个人一心寻找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呢?黄金、美女、钻石、权利、知识、法术……众说纷纭。因为弄不清真正的宝贝是什么,这个人便决定走遍天涯海角去找。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发现,原来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便是自己的家。亲情感人至深,傅雷是怎样通过一封封家书向千里之外的儿子传达家的温暖的呢?这样以感人的故事导入,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而且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要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强烈愿望。有时我们在教学时也可以倡导学生走近和崇拜课文的作者,并因崇拜作者而喜欢他们的文章,从而引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让作家走进学生,让学生崇拜作家
所谓兴趣,是指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知识的猎取活动的成功、能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生活中,一个人如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即使再复杂再需要花费精力,也会百干不厌、乐在其中。而疲于应对的差事做起来就会备受煎熬、度日如年了。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而且一学就懂。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前景和未来的生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只有热爱学习了,对学习本身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自发的原动力。学生对的学习兴趣是从学科本身的知识特点、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产生出来的。让学生了解作者的逸闻趣事,并因材料有趣而对作家及其作品产生兴趣;突出作家的平凡之处,让学生了解伟人的另一面。比如我在上《听雨》时,对季羡林先生作了介绍,还给学生讲了他的一些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再去讲这篇文章时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就更强了。让作家成为标杆,让学生在作家身上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成才等,并要学会如何将作家的思想转化为适合现代人的思想。开头激趣方式应该多样。或以课文的平凡来历激趣,或以课文的不平凡地位激趣,或以别人对课文非同寻常的评价激趣,或以与作者的趣味故事激趣,或以情感故事激趣……这样就让学生产生了期待感、新鲜感。
二、理解课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升发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写“我心里默念道:‘这就是我的叔叔,父亲的亲弟弟,我的亲叔叔”中,“心里默念”为什么不能改成“叫出声来”?反复默念这几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是:“心里默念”能准确地表现若瑟夫既想相认,但又迫于父母态度而不敢相认的矛盾心理,而“叫出声来”在当时的环境和心理状态下则是不可能的。这句默念的话,属心理描写,它反复强调了于勒和菲利普之间亲兄弟的血缘关系,表现了“我”对处于贫困之中的于勒叔叔的同情和对父母冷酷做法的不满,与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平淡无奇之处往往是不平凡之处。一旦学生深入研究进去,会让学生觉得语文是有生命力的,是有趣味的,是有文化思想内涵的。开展课外活动,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表现的机会,并更大程度地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有余力的同学的知识视野更为广阔,对自己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从而更大地提高学习的兴趣。平时多对差生辅导并鼓励,帮助他们弄懂教材,能顺利地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不要看得太重,重要的是每天都有一定的进步。
一、提高数学课堂学生参与程度的意义
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而且包括学生的“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可忽视。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即使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应用所学到的理论和公式,这样就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这样,中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应该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逻辑思维的培养。中学生思维具有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特点,初中生的数学思维主要是以经验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具有假设性、预设性、形式化的特点,但同时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的明显化,创造性思维获得迅速发展,开始追求新颖、独特的东西,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立见解和看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应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师作为学生和知识之间的桥梁,不能仅仅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因此,如何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应该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二、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程度
(一)调动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1.为学生树立榜样,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穿着文明,语言文明,多接近学生,多关心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并用非富多彩的学习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2.创造情境,因材施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所谓“创设情景”就是要设计新颖、奇特并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领到特定的数学情境中去,通过教师的适当指点,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适应中学生好奇心强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并鼓励学生在获得成功甜头的基础上继续努力。
(二)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建立概念的过程就是数学发现的过程。数学公式、定理的形成过程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经过观察、分析,用不完全归纳法、类比法等提出猜想,而后寻求逻辑证明;二是从理论推导得出结论。教学中的每个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他们的研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而现行的教材中只有公式、定理的结论和推导过程,缺少其发现过程。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参与公式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参与公式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教学环节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使用竞赛激智,建立模型,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索,发现公式。以通过竞赛为载体,以自主参与为教学形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索中发现规律,并形成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的热情,打开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参与意识,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
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原则,还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无论是当今教改的宗旨,还是当今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教育思想,都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了教育教学的首位。然而,我觉得有些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成分还有些匮乏,没有把思想教育落到实处,这样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生不能很快坐好去听课时,少数教师熟视无睹,个别教师强令其“坐好”,较好一些的教师也仅以简单的说教、鼓励――“看谁坐得好!”去“教育学生”。这没有把思想教育落到实处。“熟视无睹”者没有把思想工作落实;强令其“坐好”,没有与学生商量,没有讲清为何要“坐好”的原因,没有真正地贯彻魏书生老师的教学民主的思想,容易使学生产生盲从、武断、恃强凌弱、奴性的思想;简单的“说教”、“鼓励”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做事动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尊重他人、严于律己的思想(当然,老师不必在课堂上就“如何坐好”长篇大论,只是以此现象为例说一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视程度)。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再如,“课堂小结”过程中让学生谈收获,不仅可以让学生谈在知识方面的收获,更可以让学生谈在思想方面的收获。即使像《色彩的冷暖》这样的美术课,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冷暖是相对的”得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人要谦虚,不要骄傲”及“什么事都不能太绝对”的结论。类似上述发生在课堂上的情形是屡见不鲜的,我们要抓住时机,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身边的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是十分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思想教育的。如,他谈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说他当年在他的工作和学习受到影响时,他说‘他从不抱怨,而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他说,‘你抱怨,时间又浪费在抱怨上了,还不如利用这抱怨的时间学点什么、做点什么’。这不是对学生进行积极、乐观的心态教育吗?对学生进行务实精神和顽强不屈的品格的教育吗?魏书生老师还在学生懒惰、不爱学习及不守纪律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新我,一个旧我”,这两个自我是经常斗争的,要让“新我”战胜“旧我”,这样人才能‘形成习惯、逐渐加速、控制时空、进入轨道’,自觉地进步,。当然,这是学生在魏老师通过天长日久地引导而懂得“真、善、美”的前提下进行的。
上课的过程是师生在一起、同学在一起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当然以老师为主体)、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学做身心都健康的真正的人的过程,期间有很多看似平常的现象、环节都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教育的“素材”。再则,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经过教育专家精心研究设计的,其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只要我们稍加细心发掘,也能找到很多思想教育的“素材”(魏书生老师在课堂根据学生的实际所讲的时文名篇等为我们探明了教书育人的好路子),所以说,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是无处不在的的,不必非利用语文课中典型的课文或思品课来刻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可。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把“学生的学习”形象地比喻成“机器的工作”,把学生的思想形象地比喻为机器的动力部分,他说如果‘学生的思想出了问题’,也就是机器的动力部分出了问题,机器的动力部分出了问题,机器是不能正常工作的。同理,学生的‘思想出了问题’,学生的学习也是不可能学好的。可见,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有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