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46: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科研的功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根据研究可以看出,中小学教育科研所的主要功能体现在服务功能、引领功能,其中引领功能是通过服务功能来落实的。
1. 服务功能
第一,以提供数据分析的结果性建议或对新的教育现象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等方式,为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决策服务。区域中小学教育科研所自身肩负着以新的视角和新的理念发现新的教育现象,并对这些教育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理念指导的功能,同时也肩负着采集教育数据样本,对一些热点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结果性建议的功能,这些功能,是教育行政决策的前提。比如海淀区教科所每年就小学六年间学生的成绩进行采样分析,为小学的减负和升学等方面的教育改革提供非常有效的建议,依据这样的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的相应改革也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校长领导力分析报告、中小学领导干部听评课分析等,都成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相应改革的有利依据。
第二,以学校自身需求为内容或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推广为目的,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这种服务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自下而上是指学校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研究什么,培训的内容全部来自于被培训者即一线管理者的需求,这让行动更为理性,在行动中加入研究。培训内容从日常工作内容入手,切入点小而具体。比如,开学初学校需要做计划,就以“如何做计划”为培训内容;临近期末,学校要做总结,就以“如何做总结”为培训内容;学期中,学校需要组织各类大型活动,就以“如何做活动策划”为培训内容,及时满足学校和干部的需求。自上而下是指培训者在确定培训内容后,要给予科学规范的系统培训,突出专业性。研究直接指向行动,学校的行动是在研究指导下的行动。
2. 引领功能
第一,把国家的教育方针、大力弘扬和倡导的重要内容,作为研究内容,引领学校践行落实。认真学习和研究党和国家出台的重要教育文件,捕捉教育改革信息,确立研究题目和方向,率领学校开展研究。如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这样的精神,海淀区启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项目,带领70多所实验学校开展研究,目的是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等内容在中小学开展、落实。
第二,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进行本土化的改进和研究。欧美等国有一些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具体实操方法,可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将之引入中国,带领学校开展实践性的探索和研究。如“中英项目”是海淀区与英国剑桥公司合作开展的一个项目,这一项目引进英国的学校发展评估标准,通过海淀区的实验学校自行制订学校发展计划、进行实施和评估,是使学校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发展,增强学校凝聚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学校领导力的项目。这个项目运用英国学校制订计划、自我评估的方式指导实验学校进行尝试,通过这个项目,让学校了解如何做自评,明白学校自评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自己了解学校的发展现状,而不能靠外部来了解自己,让学校掌握证据收集的一些办法,体会“真实”的重要性。这样的方法,不仅把国外一些先进的做法引入国内,也使这些做法有了本土化的改造,让它能为我所用,生根发芽。此外,还与瑞典、中国香港变异教学研究专家与教师开展海淀区变异教学课题的研究,这一项目,通过同课异构、研讨会、课题培训等形式,开展课题研究,使变异教学的理论在海淀区得以实践、推广和发展。
第三,对中小学教育中薄弱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科研的方式,进行有效的研究、改进和推广。比如网络的普及在现代是有目共睹的,开展网上英语学习,以社区化的系统框架搭建英语学习的平台,原来是区域英语学习上的空白,海淀区2013年完成“海e社区”学习平台总体结构和基本功能开发,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带领13所项目试验校,完成包含话题学习、课业学习、课外阅读、名师讲堂、娱乐学习以及生活学习6个一级模块,30个二级模块 ,覆盖文字、语音、歌曲、视频等多媒体资源,集合排序、选择、填空、跟读、情景对话等丰富体验方式。这种实体性的科研成果,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学习力、教育力的一种完美体现。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所的服务模式探索
引领功能是通过服务来落实的,下面就中小学教育科研所的服务模式进行归纳和梳理。
1. 群体课题研究的服务模式
群体课题是在一定时期内,多所学校围绕一个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开展合作研究的课题组织形式。这类课题一般会由区域教科所的专职科研人员做组织者和牵头人,由区域内多所不同类别、不同学段的学校参与组成,研究的内容多聚焦于教育热点问题或课题学校在当时、当地面临的具有共性的关键问题而开展。群体课题的选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引领性课题,一种是落实性课题。
第一,引领性课题。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会经常出现新困难、新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常常与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相一致。引领性课题一般就是针对这类问题而设立的,这类课题对学校的科研发展有一种导向作用,也会为一些科研基础较好,致力于科研的学校提供自我挑战、自我发展的平台。这类课题的设立,建议参与度要广,覆盖面要大,而且应该覆盖到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程度的学校。这类课题,重在先进理念的传播、意识的培养、途径的探索。
参与此类课题研究和培训的学校较多,但每次学校参与培训的人员不多,一般为1~2名。实验学校多,具体参与的人员少,会带来一些现实问题,比如,无法保证参与人员的长久性和稳定性,人员变动较大。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学中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多为一线教师,而教师的岗位每年都会有变化,比如有的教师调动或升职,特别是涉及班主任队伍的课题研究,有的教师由于不再担任班主任,就会脱离与班主任课题相关的研究,造成之前的研究很难延续和落实。此外,学校的主要领导对课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影响课题研究理念的推广和落实。
第二,落实性课题。这类课题是针对教师实际工作中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而设立的,也有根据学校的具体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设立的。这类群体课题,建议培训的学校少,培训人员不少。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每所学校有一个团队参与培训与课题研究,保证所要传达的理念和方法被团队中绝大多数人接受和掌握,以利于推广和落实。如果参与的团队是学校的领导班子,就更能保证培训不会流于形式,培训的内容不会流失了。
2. 群体课题研究的培训模式
群体课题研究多采取集中培训与跟踪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形式。集中培训多由项目的负责人从理论层面进行系统讲解,再结合学校的情况,进行集中点评和指导。
集中培训的特点是:第一,培训的内容很系统。比如“如何策划大型活动”会从策划的要素:目的、主题、立意、布局、结构、流程等方面做系统的辅导。第二,注意形式的变化。集中培训密度高,时间集中,注意形式的变化,提高培训效率。
跟踪培训的特点:第一,实行专家负责制。聘请6位离退休专家,对学校进行一对一跟踪指导。这类专家社会性事务少,认真负责,不浮躁,心平气和,指导及时,落实到位。第二,参与学校日常工作。结合“伴飞项目”坚持参加领导班子每周工作例会,了解学校的具体工作。阶段性的重点工作,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第三,校园走访计划。项目组互相学习,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
3. 个人立项课题集中管理的服务模式
海淀区针对不同人群,设立不同类型的课题,如校长委托、特级教师、年级课题、教师课题等,针对这类课题,区域教育科研所提供的是指导与管理服务。指导指统一对个人立项的课题进行“如何选题、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如何进行课题的开题论证和课题研究的方法指导”等方面的培训,并对个人立项的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等内容,由科研员做具体的指导和修改的一种服务。
同时,区教科所又出台《海淀区课题管理手册》《海淀区学校教科室人员工作职责》《海淀区课题联系人制度》等管理文件,设立课题管理平台,对这些课题进行统一的过程性和结果性的规范管理。
4. 专家指导模式
专家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为所内专家,二为所外专家。所内专家,是指导区域教科所科研员的主力和基础。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是区域教科所的生命线。因为这批专家,既不同于学校教师,又不同于高校的专家,他们既了解中小学的现状问题,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是指导学校科研不可替代的力量。
定期举办科研方法讲座、培训等形式的集中学习,发挥所内专家的作用。还可借助区域教育网络、互联网、微信、飞信、信箱等信息技术,开辟多渠道的交流通道,充分利用所内专家资源为全区学校和教师答疑解惑。
所外专家,一般来自国内外高校、社会科研院所和公司科研团队等,所外专家与所内专家相比,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可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构建“所外专家库”。根据区域课题研究的不同内容、不同阶段,灵活更新和组建所外专家的指导机制。所外专家一般理论功底扎实、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对提高区域科研的水平功不可没。一般在课题立项、研究过程中和研究成果的整理阶段聘请所外专家进行课题立意、选题、研究步骤、研究方法、技术线路以及进行问题的归因诊断和评估反馈等方面的指导。
所外专家指导多数采用专题讲座、集中座谈等方式进行,也可以针对某一课题,长期聘请某一专家进行跟踪指导。所外专家指导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其可能对区域内的情况在短期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有困难,所以要扬长避短,要善于借助专家的科研规范、理论功底,将其转化为具体行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5. 交流展示平台的搭建
区域教育科所不是一个所的“单打独斗”,它是区域中小学教科研的凝聚核心、领导核心、专家核心。其主要方式就是带领学校团队进行合作研究,教科所以构建中小学科研管理体系,强调知识的积累、转化传播、交流共享、创造开发和应用评价,为广大学校彼此交流与分享各自的科研经验、研究成果等搭建平台,围绕课题研究流程管理为中心,辅之以科研队伍和科研机构的建设,营造研究氛围是区域教科所一项主要的服务功能。
交流平台的形式是多样的,如现场会交流、研讨会交流、读书交流等方式,还有网络方式的交流,特别是搭建网络交流平台,网络交流平台一方面传递区域科研的要求和信息,另一方面支持中小学从事科研的教师把研究的相关资料和成果上传,这样的平台可以集储存、处理、检索和交流为一体,既是区域科研资源库,又是区域科研管理库,有利于区域科研管理机构对区域中小学科研内容和科研方向的整体管理和把握。海淀区的中小学教师研修网和海淀区科研管理网,在一定程度上都起到这种作用。
现场会是集中宣传某一课题学校经验的一种会议形式,这种展示交流形式,是在课题理念的引领下,学校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总结提升学校的一些适合广泛推广的模式和途径,进行集中展示和宣传的方式。比如“高中人生规划课程实践研究”课题,就不同课题学校的研究情况,分阶段地在不同学校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模式的人生规划教育现场会”“学科渗透模式开展人生规划教育现场会”“活动课程模式开展人生规划教育现场会”等,意在固化这些模式,进行展示和推广,以达到落实和推进区域人生规划教育活动的目的。
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的教科研经验总结交流会,是区域教科研阶段性的总结科研成果、交流科研经验、奖励科研骨干、总结区域阶段性教科研工作、展望下阶段工作所举办的大会,这样的大会是区域科研成果的一个重要的交流展示平台。
定期编印不同研究项目或教科研刊物,是区域教科所能够提供的另一个重要的研究交流平台。它是学校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校际间、教师间、教师与专家、家长间的交流渠道。
总之,区域中小学教科所的功能和服务模式应该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一个过程,要通过这个过程的丰富和完善,逐步构建起区域的科研文化,以文化的力量确保区域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交际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人们在生活中只关注语言交流。关于非语言的沟通,我们了解多少?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对于沟通提出一个公式:沟通时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语言专家研究结果证明,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仅占35 %,而非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高达65%。课堂教学效果82%是通过教师的表情、手势等非语言手段实现的。由此可见非语言交流在人类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是具有明确目的交流过程。加深对非语言交流的认识,对教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非语言表达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做一点探讨。在语言课堂教学实践中,非语言表达可用于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帮助提高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一、非语言交际可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除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外,教师的非语言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身体行为是教师课堂教学中非语言交际的重点,合理运用身体行为可以帮助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姿态可以反映出教师的精神状态和风貌。为了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自然,教师的立姿应当自然、放松。但是,过于放松的姿态会影响学生的听课状态。如抓耳挠腮、揉搓双掌、摆弄纽扣等举动会分散学生的意力,给课堂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
眼神是体现师生非语言思想感情交流的关键点。目光接触,是人际间最能传神的非语言交流。教师的日光自如、合理地投向正前方,这暗示着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如果学生把日光投向窗外或埋头于其他事,就表明学生对所授的内容缺乏兴趣,教师要么提醒学生们意听课,要么改变授课方式或内容。
恰当自然地运用声调,是顺利交往的条件。一般情况下,柔和的声调表示坦率和友善,在激动时自然会有颤抖,表示同情时略为低沉。教师的声音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上扬的音调表示质问、迟疑、惊讶等,下降的音调则表明说话者的坚定、自信。教师在控制整体声音时,应视教室的大小而定。声音过高易使师生疲劳,但如果声音太低,学生听不清或听不见,就很难达到教学的最低要求。教师授课的语速也会影响其教学效果。不管怎样,教师切忌语气阴阳怪气,这样就显得冷嘲热讽;用鼻音哼声往往表现傲慢、冷漠、恼怒和鄙视,是缺乏诚意的,会引起人不快。不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微笑来自快乐,它带来快乐也创造快乐。在授课过程中保持微笑,因为微笑虽无声,但是它说出了如下许多意思:高兴、欢悦、同意和尊敬。
二、非语言交际可增进师生感情
一个和蔼亲切的表情向学生传递了相互友好的关系,而生硬的面孔则向他人传递着冷漠和疏远的关系信号。微笑是礼貌待人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各种情感都可非常灵敏地通过面部表情反映出来,面部表情的变化是十分迅速、敏捷和细致的,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感情,传递信息。在沟通过程中,倾听和讲话同样样具有说服力。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诉求表示出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很重视,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和好感,达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目的。
在与学生出现意见分歧时,倾听使你更真实的了解学生的立场、观点、态度,了解他们的沟通方式、内部关系,甚至是小组内成员意见的分歧,从而使教师掌握主动权。而作为听者不是简单的“听”, 双方之间的距离必然会拉近,倾听者更能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有利于相互了解,增进感情。
肢体语言的交流对增进师生感情起到重要的作用。双手交叉置于胸前传递的是一种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感觉。课堂授课时,教师要避免这样的体态。带给学生距离感,不利于融洽气氛的建立。双手置于裤兜也是要避免的一种体态。尤其在倾听学生回答问题时。这样的体态容易传达出一种不屑、冷漠的情感信息。上课时保持一种开放式的体态有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如双手自然下垂,或者双手在胸前处向外张开。这样的体态都是传递的是迎接、包容、采纳的情感信息。
1语文课程的工具作用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情感熏陶的作用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儿童的情感就像一潭池水,只要一颗小小的石子,就会泛起粼粼波纹。小学生的阅历浅,经验少,想学好语文可谓困难重重,凭近似“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收效甚微,而让学生主动地投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语文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相统一。如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性,讲读教学中必须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从思想素质和语文素质两个方面都得到提高。
那么,我们是如何在讲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呢?
2.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要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爱国的种子,就必须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
中华民族创造了数千年来的人类文明,同时也孕育了无数的爱国民族英雄,这些在语文教材中有较多反映。如郑成功、文天祥、、飞夺沪定桥的英雄们,这些英雄宁死不屈、气吞山河的气慨令人震撼、可歌可泣。我们应通过课堂语文教学让学生与这些爱国民族英雄的思想产生共鸣,使他们在对英雄的敬慕中产生爱国主义情操,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道德思想品质教育。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许多课文是我们进行道德思想品质教育的好教材。如忠于职守,主要表现就是全力救人,做人之道,主要表现就是在救人中所体现的人生理念,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妇幼这些弱势群体的保护、彻底的忘我、与事业共存亡的精神等。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的认识上开到了一个高度。这就是语文教学,又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在教学中穿插思想品德教育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
对美的向往是人的本性,培养学生的审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小学语文课文中经常同时出现一美一丑的两种事物或现象。教师应抓住它们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使学生懂得美与丑的本质区别在哪里,说了很多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那么我们怎么在教学的实际行动中应用它的这些功能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⑴找准教材的教育切入点
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素材,找准教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要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做到有的放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深刻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⑵语文教学中的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互动。教育也如此。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
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
⑶通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习惯、思维、人格的形成初期,对其一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幸福观具有极为重要的培养和塑成作用。公民道德教育不仅对公民个体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社会整体而言更是集体行为实践的规范与标准、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基石与精神引导。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对于国家的良性发展、民族的精神健全、以及未来国际竞争所需的文化软实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拟对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实施路径及应注意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浅见,以求请教于同行。
一、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实施原则。
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对象是幼儿,需要教育者根据幼儿的思维、语言、环境等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施以讲解、示范、鼓励等措施,帮助其理解和记忆应有的道德行为规范;并通过集体学习效应,引导幼儿互相学习、互相比赛,提高其道德行为的热情和兴趣。所以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应是建立教育和培养幼儿理解、识别、并自觉执行的公民道德教育模式和评价标准体系,使幼儿能够习得正确的、适量的基本公民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帮助其能够更加有效地融入社会、获得健康的心理与智力成长。
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定位应建立在幼儿自身特点与社会适应性、及国家整体发展趋势所需的基础上。应注重使幼儿能够正确识别和理解正确的道德标准要求,通过示范、激励等方式帮助其塑成和加强对正确道德行为的有效执行。应注意适当根据社会发展与实际表现,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正确地看待社会中不道德的行为方式,与时俱进地帮助幼儿树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评价与行为标准。
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在实施中应以适应幼儿心理及生理特征、符合社会基本要求与实际生活需要为基本原则。一定要采取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教育和影响方式,一定要使幼儿在不断温习和实践中得到鼓励和锻炼,养成终生受用的道德思维意识与行为习惯。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与家长意见一致、相互配合、积极互动,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信息提供、教育引导,使幼儿在自然、长期、完整的道德教育培养环境中养成终生受益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工作中的方法与经验。
在设计幼儿公民道德教育时,首先要明确教育对象的特点、习惯、喜好、基本心理状况;基本教学条件、教育环境及社会影响因素;所要传授给幼儿的道德意识的内容。“以正面教育为主, 让幼儿认识到遵从社会主流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念及生活规则,就会得到人们的表扬与欣赏,并要以此树立正面典型及榜样,靠榜样的强烈示范作用来激发幼儿的社会责任心和道德意识。” 为此,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首先对幼儿教师进行关于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专项培训,使教师较好地掌握了对幼儿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所遵循的理论、要求、方法等基础知识,并请相关教育专家与有丰富教育经验的优秀教师、带头人通过仔细讲解、言传身教,帮助青年教师获得了正确的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实施能力和技巧。
在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执行过程中,应注意随时观察幼儿的接受反映,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一定要注意不同幼儿之间在思维、意识上都是有着不同的差异,所以一定要注意方法、因材施教。教师一定要注意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理念与策略方式。教师也要注意收集社会上刚发生的道德或不道德案例,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可以给予一定的讲解或纠错,使幼儿的道德意识得到不断提高和强化。
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始终坚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摆脱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用丰富的教学内容与灵活的教育方式,帮助幼儿在不脱离真实生活的成长环境中不断得到适当的社会信息与前进鼓励。
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成果应当由教师、家长及社区共同给予评价。应当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和加强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进展。为此,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专门建立了与家长沟通制度,通过教师向幼儿家长宣讲、提示、讲授幼儿功能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使广大家长树立起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幼儿公民道德水平的浓厚兴趣与强烈热情。不仅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欢迎和好评,也为幼儿园赢得了积极的社会美誉效应。
三、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功能总结与分析。
在丰富的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使幼儿习得正确的基本道德意识。如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帮助他人、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爱护环境和小动物、知错就改、勤奋自勉、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等等。
2、使幼儿在持续性引导与训练中,养成道德意识与行为的良好习惯。
3、促进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会和谐、环境和谐。
4、帮助幼儿在不断的思维、语言、行为锻炼中,获得心理
及身体素质地更好提升。增强幼儿的思维与表达能力,为进一步文化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智力与能力基础。
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公民道德教育计划后,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共同引导和见证了孩子在道德行为方面的良好表现与不断提高,可以说,实施幼儿公民道德教育,使幼儿、家庭、社会及教育机构都获得了丰厚的积极意义。
四、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要点分析与前景展望。
公民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教育与培养过程,应当提高全社会意识、发动全社会力量、贯穿幼儿成长的终生。幼儿阶段只是公民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对幼儿自身、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民族传承与国家发展都具有极为重大意义。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科技新传播手段日益先进、社会道德模范典型人物不断涌现的今天,对幼儿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更是提供了崭新的方式方法与时代要求。所以幼儿公民道德必须与时俱进地不断接收新形势下的新信息、新技术、新特点、新形式,才能真正帮助幼儿及其家庭真正理解与习得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要求的道德方面认知能力,从而帮助幼儿从小养成收益终生的良好思维与行为习惯。
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长期工作中,逐步认识到:实施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教师与家长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为依托,按照国家与社会对下一代的基本道德要求,采用灵活使用、因材施教的积极形式,才能正确实现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预期目标与基本要求。
公民道德是一个民族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与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在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社会各方面应当更加注重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对社会、国家未来所蕴含的积极影响。所以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应当立足于社会发展新形势、教育方法论与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基础,抓住中国文化建设大潮的良好历史机遇,进一步推进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成果经验。为此,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愿与同行共勉,共同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一、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用PPT制作多媒体课件已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高质量的PPT课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变数很多,教师常常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有时需反复调用某些教学资源;有时需要切换到某张指定的幻灯片片,对于某些动画、电影、声音、图片,有时需要更换或重复放映等。因此,多媒体课件就应提供一定的交互手段,以适应教学需要。本文给出以下解决方案,在教学放映下,实现“媒体交互”、“页面交互”、“时间交互”,让PPT课件变“静态”为“动态”。
二、增强PPT课件交互功能的解决方案
(一)利用VBA实现反馈式交互
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反馈,使学习者能够适当调整学习进度和计划是课件设计的重要一环。问题解答出现在课件中的最常见形式就是交互式习题。当某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完毕之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交互式习题,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对结果的检查,学习者可以巩固、强化所学内容。运用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可以制作出多种形式的交互式习题。VBA是Office平台的共通语言,它可以用于Office的各种应用程序,比如:Word、Excel及PowerPoint。VBA的基本原理可通过图1作示意性解释。
VBA制作交互式习题的方法分两部分,一是可视化的对象,即控件的创建;二是为控件添加事件驱动程序。下面通过一个单选题的制作实例来说明如何使用VBA实现反馈式交互。具体操作如下:
1.设置题干。选择“视图工具栏控件工具箱”。在幻灯片上添加一个“标签”对象,修改其Caption属性值,即输入题干内容。
2.设置选项。用相同的方法再添加4个标签,并设置各标签的Caption属性值,即输入各选项的内容。
3.编写代码。双击其中正确选项的那个标签,打开visual Basic编辑器,在光标处添加命令:MsgBox(“正确”),然后双击其它3个标签,在相应的编辑器中的光标处添加命令:MsgBox (“错误”)。
放映时按下每个选项,都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即时得到反馈信息。其余题型的制作方法类似,以此类推。
(二)利用命令按钮实现幻灯片播放的自由跳转
教师在教学中,有时发现需要重新演示前面已放映过的某张幻灯片,但因事先未能设置超链接,因而无法在放映的状态下实现重新调用。怎样才能克服这种缺陷呢?
我们知道,修改幻灯片母版,将直接影响每张幻灯片。如果,在幻灯片的母板中,插入一个“命令按钮”。便可实现人机交互操作。具体做法如下。
1. 单击“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
2. 在幻灯片母板的右下角插入一个“命令按钮”。
点击“视图工具栏控件工具箱”(图2)。点击“控件工具”上的“命令按钮”(这时鼠标会变成“十字形”),然后拖拽鼠标,就可以放置“命令按钮”,最后调整好大小和位置。
3. 用鼠标“右键”点击刚刚放置好的“命令按钮”,选择“属性”(图3)。找到“Caption”项把右边的“CommandButtonl”改成“到指定幻灯片”,关闭属性对话框。
4. 双击“到指定幻灯片”命令按钮,此时便进入到了Visual Basic代码编写环境里。
(三)利用触发器实现交互
PPT可以将画面中的任一对象设置为触发器,单击它,该触发器下的对象就能根据预先设定的动画效果开始运动, 并且可以多次重复交互使用。
例如,在教学中,常常需要控制声音的播放、暂停、停止,合理设置“触发器”,可以实现教学交互。操作如下。
1. 制作三个按钮,在右键菜单中选择“编辑文本”,为三个按钮分别加上文字: 播放、暂停、停止。
2. 在幻灯片中单击“ 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 (本例声音文件为“XP启动.wav”) ,导入声音文件,问你是否需要在幻灯片放映时自动播放声音,选择“在单击时”。
3. “播放”按钮控制的设定:选中幻灯片中的喇叭图标,单击“自定义动画添加效果声音操作播放”,在幻灯片右侧出现自定义动画窗格, 可以看到“XP启动”已经加入了自定义动画窗格中。双击有小鼠标的一格,出现“播放声音”设置对话框,选择“计时”标签,在“单击下列对象时启动效果”右侧的下拉框选择触发对象为“播放” 按钮,单击“确定”。仿照上一步,可进行“暂停”、“停止”按钮控制的设定。
这样可控制声音的“触发器”设置完成,在放映时,点击不同按钮,会产生不同效果。
(四)利用热对象实现交互
文本、图形、图片等都可以设置为热对象,幻灯片放映时单击或鼠标移过这些热对象可以进行相应的跳转,实现交互。以热字为例来介绍如何利用热对象实现交互。具体操作如下:
1. 右击幻灯片中欲设成热字的文字,选择“动作设置”,在“动作设置”对话框中选择“单击鼠标”选项,选中“超级链接”单选按钮,在其下拉列表中选择超级链接的目标。
2.设置完成后,设成热字的文字字体颜色发生变化,且有下划线标记。
放映时单击热字,即可跳转到超链接的目标文件。
三、各种交互方法的比较
前面分别介绍了PPT 课件中实现交互功能的四种方法,它们都能丰富课件内容,增强课件的表现力,但是侧重点不同,常作用途也不一样。表l中汇总了四种方法的关键操作步骤、各自的优缺点及常作用途。以方便课件制作者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四、结束语
交互是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常用手段之一,学习者与计算机之间能否方便地进行交互是决定多媒体课件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友好的交互界面能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使课件内容容易被理解、接受和掌握。充分挖掘PowerPoint的现有功能,实现课件的交互设计,对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表扬性言语评价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1.表扬过多失去作用
部分老师虽然对于表扬性言语的应用有所了解,但是应用的方法出现了错误,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加分析的基础上盲目地应用该种手段。课堂上同学积极地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情况下老师会给予表扬,但是错误的情况下老师还给予表扬,两者没有进行本质的区分,这样学生感受不到表扬性言语的真正作用,使学生感觉麻木。
2.表扬性言语过于表面化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可能使用的表扬性词汇比较单一,例如“非常好”“不错”“很好”等,这些词汇的频繁广泛使用,没有依据个体的差异性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导致表扬性语言过于简单
乏味。
3.老师表扬缺乏感情投入
小学生生长环境不同,不同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且小学生的感觉非常敏锐,老师在表扬的过程中如果不是发自内心,不抒发自我的真情实感,仅仅将此作为一项简单的任务,学生会感觉到被敷衍,失去主动性,失去原本的意义和作用。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表扬性言语评价的措施和办法
1.提高老师修养,合理运用表扬性言语
小学生刚开始学习生活,语文教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小学语文老师必须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素养,为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有利的保证。丰富自我的专业性语文知识,了解小学生年龄层特有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可以利用表扬性的语言加以合理的讲解及时地开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利用小学生特有的年龄特点进行疏导,符合个体差异性地运用表扬性言语,刺激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习兴趣。
2.树立科学的评价观
以往表扬性言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小学语文老师过多地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形成正确、科学的评价观念。如果想要表扬性言语真正地发挥出应有的实际效果,语文老师自身必须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念,了解这种方式的理论知识内容。小学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过程,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通过文字表达自我的情感和思想,是一种自我能力构建的重要过程,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适当地和同学进行交流,更加重视表扬性言语评价的总体作用,提升实际的效果。过去语文老师将大多数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内容的策划中,由于自身对评价理论的认识不够到位,专业的评价能力和意识均不足。学校必须提升对于表扬性言语重要作用的认识度,组织老师进行培训学习,学习表扬性言语的评价方法和具体内容,老师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互相改正缺点,保证在日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进步,充分发挥表扬性言语的作用。
3.加深感情投入,提升表扬的新颖化
小学生心理比较脆弱,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感情关注,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真正地关心爱护同学,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不仅可以教授知识,还可以成为自己的朋友。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老师要主动地倾听学生的表达,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热情,提升工作责任感,提高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度,从内心深处注重老师,老师投入真情实感积极地发掘不同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在课堂问答过程中鼓励学生,恰当合理地运用表扬性言语,配合自身的肢体语言,面部表达和神态来传递自己的思想,帮助学生成长。
4.提升表扬性言语行为使用的能力和及时性
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低,课堂上思维比较活跃,老师必须依据实际情况积极地应对出现的种种问题,依据特殊的状况进行处理,合理科学地使用表扬性言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表扬性言语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如果得到表扬,学习热情就会大幅度提升,感觉到乐趣,老师如果没有及时地表扬则会感觉到不被重视,讨厌老师,逐渐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及时准确地关注学生进行表扬,不要忽视个别同学,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伤害学生的心灵。表扬方式要不断改变,实现多元化和多角度化。比如,老师可以表扬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丰富情感态度,表扬学生的积极主动发言,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中表扬性言语的应用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此问题是小学语文教育水准提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不仅在小学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起到良好奠基石的作用,更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245-02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为引领,克服传统教育方法的种种弊端,着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技能与化学能力,形成综合的化学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高中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理论应用于科学实验的重要渠道,对培养学生综合的化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手段
高中化学课程中,有很多需要记忆和背诵的知识。这些化学理论知识一般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背诵的难度非常大。如化学元素的颜色、状态以及和其他元素的化学反应过程,这些知识如果只是一味地靠理论讲解,靠学生的记忆与背诵,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随着化学知识的记忆量和记忆难度的增加,学生们学习起来会感到非常吃力,即使记住了相关的知识,也可能短时间内遗忘。化学实验作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化学实验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元素的特性和化学反应过程,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让学生的知识记忆更深刻。同时,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经过自己的动手和观察,提高了动手能力,进而提升了化学操作技能,促进了化学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化学实验中让学生学习与理解化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当代社会对学生化学操作能力的要求。
二、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实验过程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对传统化学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化学学习过程不再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过程,而是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的过程。化学实验教学的最大特点是让学生参与到实践的过程中来,转变了化学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以探究者的身份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来,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化学实验中有很多问题都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例如厨房中的油、盐、醋,卫生间中的洗涤用品,人们日常用的化妆品等都是化学实验的研究对象,再如现代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短缺问题等,都在化学中有所涉及。通过化学实验,同学们可以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在生活中学习化学的意识,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并为我所用,明确化学知识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靠“体验”这一方法来实现,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的“知、情、意、行”综合发展的过程。学生体验学习的主要途径就是化学实验,通过化学学习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自己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外,学生化学实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过程,这个过程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理念,能够使学生对周围的化学用品和化学物质感兴趣,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能力
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源自于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猜想、预测和假设。很多理论的提出与发明都是源自于猜想,在猜想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主动学习意识。猜想与假设的过程是学生提高自己发散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的过程。具体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制定一套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根据化学实验目标和要求,让学生自己选择实验器材和药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起到一个鼓励和引导的作用。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交流讨论,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实验效果来评价与修正自己的化学实验方案,对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器材作出正确的安排,根据化学实验过程的需要制定自己的实验计划与实验步骤,提高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己“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适时参与到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去,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例如,很多同学在非关键性的问题上纠缠,很多同学的化学实验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因此。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检查和指导,促进学生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
在这种类型的探究性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研究方案与研究过程,独立思考得出独到的见解,促进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验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语:化学实验的过程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探究意识,深入理解相关化学知识,产生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1 理论基础
对语篇信息结构的研究起始于二次世界大战前布拉格学派的学者,布拉格学派的思想通过HALLIDAY的研究在欧洲得以传播。HALLIDAY(1985:274-275)把信息定义为“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信息指已知的或可以预测的和新的或不可预测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与数学概念上所说的信息不同,在数学中信息指对未知的测定。在语言学意义上,信息是由新旧交替而产生的。所以信息单位是一种由新的和已知的两种功能组成的结构。”这个概念为本文界定了信息传递功能中信息的限定范围。
2研究对象
本文从多种外文科技期刊中挑选出涉及科技知识面较广,且在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科技期刊中最齐全的一种月刊―“Scientific America”。
3 分析与讨论
在分析中发现,话题导入功能,话题展开功能,话题小结功能,转换主题功能,信息衔接和连贯功能,这五大功能的分析要结合语篇,因此它们并不仅仅是信息传递功能,同时也属于语篇功能的范畴。而且这些功能的研究特点与之前的学者是基本一样的。
3.1常规否定焦点后置
例一,The attempt to link the weirdness of the quantum world to mysteries of the macro world is not new.
例二,Yet Einstein also attained a wider renown than many of his equally brilliant peers in physics…Surly the reason is that the public had feelings for him beyond admiration.
在例一中,原文为了强调这个尝试并非是新的,将否定焦点“not new” 置于句末,这样就让读者一目了然―这个尝试以前就实施过。如果将此否定结构换个位置,那么否定焦点“not new”的重要性也将大打折扣。
3. 2否定焦点前置
在此次例句研究分析中,发现否定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还有否定焦点不在句末,但也能达到凸显的目的。
这里就先介绍否定焦点前置,即在英语否定句中,当否定结构置于句首时,该否定焦点的凸显功能也能表现出来。
例如No conclusive explanation exists for this anomaly.(例句181第20页第四段第2句)
在该句中,原文将 “No conclusive explanation ”置于句首,加强了否定的力度,否定焦点 “conclusive explanation ”的凸显作用非常清楚,让读者印象深刻。
达到了在否定一方的同时,突出肯定另一方。这样的否定词有:unlike,Rather than。
例如:Unlike most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Germany consisted for many centuries of a multitude of independent states, each with its own culture landscape.(例句438第22页右边第1段第4句)
4结语
本文在焦点凸显功能,焦点对比功能及信息客观描写功能这几方面都得出很多新的发现,打破了前人研究在此方面的研究界限。由于研究对象的局限性,所涉及的科技文知识面也是有限的。希望众多的英语学习和研究者,能进行更进一步更深入的分析研究,在英语句中信息传递功能方面能获得更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Quirk, R. et al.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London:Longman Group Ltd., 1985.
[2] 姜玲.英语联加状语的语篇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1).
[3] 杨石乔.科技英语被动句的语篇功能[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3).
[4] 姬瀚达,岳红梅.英语疑问句的语篇功能[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6).
[5] 鞠玉梅.信息结构研究的功能语言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4).
对于小学语文和数学老师而言,课堂教学能力可以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其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与调节也是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是从事教学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认知能力。而这个过程需要通过课堂中学生的各种行为信息及学生的反馈等进行加工梳理。有关小学语文与数学教师课堂信息加工能力的研究发现,不同经验的教师对课堂信息加工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化。在注重教学发展的同时,具备丰富经验的教师更能够适时调整课堂气氛与教学活动,高效快速捕捉到学生的行为信息,并做出决策后进行课堂管理。
1、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师课堂信息加工能力的重要性
由于小学语文与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直接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素质,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教育和社会发展。故而,小学语文与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水平一直备受各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其中,小学教师的课堂信息加工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其教学专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认识到小学语文及数学教师课堂信息能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后,分析透彻影响其信息加工能力发展的因素,才能为我们制定科学的教师培养计划,提升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
2、小学语文与数学教师对课堂信息加工能力具体内容
2.1、小学课堂活动信息加工内容的主要构成
结合小学语文与数学课堂情景信息看,教师需要认知与获取信息内容无外乎三类:学科教学内容的信息、课堂教学活动信息以及课堂背景信息。鉴于不同类型的信息在教程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且不同的语文教师与数学教师分别对课堂教学的效率产生很大的差别。导致这样差别的缘由主要集中在对课堂信息加工的准确性以及课堂教学问题的处理能力上。简而言之,小学语文与数学教师通过知识、洞察力和效率几个因素可以训练在课堂信息加工方面的直觉性与认知技能。
2.2、小学语文与数学教师课堂信息加工能力差异性体现
首先,是对学科内容信息、课堂活动信息和课堂背景信息的加工速度的差异。
教师对不同类型课堂信息的加工速度存在显著差异,通常教师对课堂活动信息加工速度最快,对学科内容信息加工速度仅次之,对课堂背景信息加工速度居后。
此外,当课堂活动信息、学科内容信息与课堂教学情境一致时,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教师对于这样匹配的信息反应速度较快,并能够做出知觉判断;反之,对于不匹配的信息反应稍慢。在处理这样的信息加工时,专家级别的教师与一般教师在对教学情境的观察和判断表现也出现很大的不同。比如,在通过录像观看整个教学课堂过程后,针对课堂教学现象需要做出解释时,一般教师形成的报告结果经常与实际情况相矛盾,并且表现出困惑不解;而专家级别的教师则能够轻松自如地抓住录像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教学规则的使用中,专家级别教师在观察和判断时表现得更为快捷和流畅,对一般教师而言确实比较困难。
其次,是对学科内容信息、课堂活动信息和课堂背景信息的辨别能力的差异。
由于小学语文教师与数学教师专长不同,对于课堂情景信息的关注程度也不同[2]。因此,在对课堂教学现象的解释与预测、课堂重要事件的判断、课堂教学规则的运用的等方面也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比如,在预测课堂现象时,数学教师比语文教师更擅长相似教学情境的认识与推理,并且能够掌握课堂教学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精准预测学生的课堂表现。但是,在同样的数学教学课堂中,专家级别的数学教师能够对现象的重要性进行有效地区分与组织,并发现问题关键;而一般教师却太过于侧重细节,而不能信手拈来分析出问题的关键。再者,一般而言,语文教师对活动信息和匹配信息的判断正确率高于数学教师,对学科内容信息的正确率却低于数学教师。
3、强化小学语文与数学教师课堂信息加工能力的举措
3.1、提升教师课堂知觉能力
课堂感知能力也可以称为课堂洞察力,即教师对教学课堂信息的认知技能。不可否认,这样的认识技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遵循着一定的发展规律,需要不断强化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在优化认知资源的分配上,提高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速度和准确性。比如,数学教师在选用一种具体或图象式类比物去表达数学概念之前,教会学生筛选的策略,通过选择一定的积木组展示出体积大小的概念,学生只有在理解体积大小的概念后才能选择出合适的类比物。同时在学生学习情景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逐步让其明确感知类比推理的过程。
3.2、吸取教学经验
一般教师课堂信息加工能力水平低于专家级别教师,主要是专家级别教师具备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对于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与典型行为高度注视与把控。
良好的观察与再认知能力是在某一特定领域进行长期且目的性练习而获得的。新手教师需要不断针对自身教学课堂中的经历进行反思,甚至总结形成一套系统性的认知,对学生课堂问题与典型给予不同的程度的关注,如此,可以在课堂学科内容信息、课堂活动信息和课堂背景信息的核心环节上均衡的分配资源,提升信息加工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4、结束语
小学语文与数学教师课堂信息加工能力不仅体现了教师对知识结构的认知、课堂信息的洞察力,更体现出了教师对其课堂信息监控决策能力。眼下,我国小学教育背景下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还有待提升,应该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探索其规律性,并制定相关的教师长期职业发展培训,不断积累经验,完善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理论。
[2]陈思和.让人文教育走进日常生活[J].世界教育信息,2005(11):49-51.
[3]曹兴戈.回到“健康的教育”[J].现代教育论丛,2009(6):2-5.
[4]伍育琦,陈国生,向阳.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3).
[5]金慧峰.国外职业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及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7(2):174-175.
[6]王晓东,许宪国.论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之关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7(3):23-24.
[7]孙启存.探索图书馆里的思想:讲述图书馆的重要作用[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9:1-2.
[8]初红霞,朱丽娜.先生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卓越贡献[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24(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