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46:2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建筑工程建设是一个周期较长、影响因素多和工作量大的工作,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控制力度,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因此做好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来说,我国建筑工程在建设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不仅浪费人力、财力,导致建筑经济性的损失,同时难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威胁建筑使用群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降低建筑企业的可信度,这严重阻碍了整个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1 建筑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的管理方法逐渐走进建筑行业,建筑企业的效益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高低,并且也得到了专业人士及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赞同。建筑工程管理的必要性有:
(1)有利于畅通生产领域间的交流。众所周知,不同领域之间都有很大的互补作用,建筑领域也不例外。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要充分体现时代化。广泛地和经济领域及生产领域间搞好互通合作的关系,有利于我国经济和谐发展。
(2)有利于完善以及解决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由于很多建筑企业都是私营模式,加之不断的改革使得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不够完整充分,导致工程管理工作深陷困难,有时会出现违法乱纪、管理不到位、低劣工程以及常发事故等现象,因此要充分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管理意识薄弱
建筑工程建筑项目管理要想取得成效,首先就要有科学的管理观念,要充分重视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意识薄弱,部分企业对建筑工程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对建筑工程项目全面管理观念尚未建立和落实。因此,没有科学的管理理念,就难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难以充分约束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间接导致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妨碍了工程建设的进度,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有序性制造了困难。
2.2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是建筑工程实施。管理的重要依据,健全的管理体制有助于项目管理的有效实施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缺乏管理体制的建立,或者部分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管理部门和机构,而且缺乏足够的管理人员。一些企业为了节省开支,没有设置管理机构,或者一些设置管理机构的单位管理人员数量不足,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管理效率的低下,导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不顺利。
2.3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得不到落实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是工程建设必须的制度准则,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有序实施,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对各个环节的控制力度也会相应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落实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施工方对施工各项准则的遵守。然而,当前一些建筑建设工程中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从而使管理制度只是一纸空文,并未发挥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约束作用。由此极易造成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的低下,引发工程建设安全隐患,难以满足建筑使用群体的要求。
2.4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低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是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水平。管理人员应该熟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规章和制度,同时对建筑工程违规及违章操作及时进行制止和处理,要防止一切安全隐患的发生,避免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的工程事故问题。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管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的素养,同时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理效果的提升。然而,当前,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对待工程管理存在侥幸心理,因此项目工程管理工作实施的并不到位,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效果。
3 建筑工程管理难点的应对策略
3.1 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理念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改革与创新,首先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管理者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改变以往传统、守旧的管理思想与计划管理模式,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引进、培养现代化管理人才,充分体现项目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为各项管理活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保障。此外,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与经营、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与市场发展趋势,以企业的长期发展为根本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创新工作的顺利实施、落实到位,最后制定具体的管理创新方案并通过长期的实践、分析与总结,不断加以改进、完善,以此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
3.2 提高在岗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管理部门的人员配备必须以高素质、专业化为标准,施工企业应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以此保证各在岗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能够充分满足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成本管理、质量监控、安全管控等各项工作的需要。此外,施工企业还需定期开展素质教育、业务培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设立培训部门,以此巩固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巧,强化其电算化操作与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培养一线施 工人员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意识,规范生产操作与个人活动,为项目的施工与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实行信息化管理
在市场经济下,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需要具备现代化、专业化的施工技术与工艺,同时还需要采取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手段来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质量。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网络系统进行辅助管理,能够及时获取、传达、输送各种反馈信息、指令、数据,以便及时做出调整,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各种财会处理软件、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财会信息处理的质量,同时也实现了项目施工的实时监控,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水平。
3.4 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规模较大、施工技术与工艺较为复杂,从而大幅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与工作量。对此,施工企业必须优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同步实行项目管理责任机制与绩效考核制,将管理责任充分落实到各个生产岗位,明确不同环节、不同工序的管理任务与目标,通过定期开展的绩效评估、考核,调动、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责任心,从根本上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4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和安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好差,将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优劣,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仅可以降低施工工程成本,而且能够提高建筑施工进度和效率。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施工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供建筑工程管理的人员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138-01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某厂房主体钢结构建设项目,厂房由33米跨(长240米)和36米跨(长180米)两跨组成,建筑面积共14812.94平方米;厂房内设双层起重行车。
33米跨上层起重行车起重量为360t/100t,下层起重机起重量为200t/50t、100t/32t各一台;36米跨上层起重行车起重量为550t/150t,下层起重机起重量为200t/50t、100t/32t各一台。
工程中,外墙1.200m以下采用240mm厚机制砖墙,1.200m以上采用0.53mm厚镀铝锌彩色板加50mm厚玻璃棉毡。B轴线、13轴线~16轴线处隔墙采用双层0.47mm厚镀锌彩钢板(无玻璃棉毡)。配电房及卫生间维护系统采用100厚聚苯乙烯夹芯板(简称EPS夹芯板)。
2.工程特点
本工程施工现场周边为已建厂房区域,施工环境复杂,场地狭小,对于工程施工组织提出较高要求。本工程主厂房长240m,宽69m,施工战线长,施工区域广,人员、机具必须配备充足。
由于工期非常紧张,厂房结构安装、土建、屋面结构安装和维护结构安装等多专业必须交叉作业,施工配合与协调是工程工期得到保证的重要前提与关键因素。
本工程主厂房设置双层行车,对钢结构的安装精度要求较高,所以在吊车梁制作与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加强质量控制;本工程行车起重量很大(最大达550t),且厂房高度较高;本工程钢构件制作与运输工作量大,工期紧,单件构件重量较大(最大柱单重达57.6吨),对制作厂家加工及起重能力要求较高。
3.施工重难点及对策分析
3.1施工重难点
该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难点需要正视和面对。难点1:钢构件制作量较大,工期紧,单件构件重量重,外型尺寸大,交通运输难;难点2:吊车梁的制作精度高,安装难度大;难点3:厂房屋架标高较高,施工困难;难点4:施工现场周边为已建厂房,施工作业面狭小,构件无足够拼装场地。
3.2施工对策
对策1
联系拥有钢结构年产量达到15万吨的大型钢结构加工厂,同时钢结构厂内配备有起重能力达到30~50吨的行车,完全能够满足重型构件的加工以及起重能力的需要。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对于本工程柱子采用工厂预制与现场拼接相结合的方法,在钢结构加工厂制作并预拼装,然后分段运送至现场。
对策2
采用日本进口的数控切割机下料,三维数控钻床钻孔,保证制作精度。对于双层行车梁的安装,采用先进的全站仪进行测量定位,并在施工中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保证安装精度。
对策3
使用两台7150型150吨履带吊进行钢结构部分的安装,吊机工作幅度为38米、起吊高度45米的工况下起重量可达5.9t,完全有能力满足本工程的需要。
对策4
本工程拟在厂房跨内拼装,既可以满足拼装需要,又可以减少构件的二次搬运,从而节约时间,为提前竣工节约工期。
4.部分施工技术措施
4.1预埋件的安装
预埋件埋设在基础混凝土浇注前完成,土建钢筋网绑扎完毕后,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将预埋件按照图纸位置及定位尺寸埋设。为防止预埋件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发生位移,对后期钢结构安装造成不利影响,埋设过程中需要对预埋件及模板进行永久性固定。具体做法可采用型钢或钢筋制作固定支架,与钢筋网(最好是主钢筋)焊接。其后将埋件与固定支架焊接固定。
4.2钢柱的安装
本工程中所有钢柱均按设计图提供的原则设置分段点。其中中柱因宽度达5.6m,大大超出火车运输的宽度,故采用分段分块运输的方案运送至现场,拼装后再进行吊装。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中厂房两侧己有建筑物,故吊机只在跨中开行。两台吊机同时进场:
1#吊机进场由21轴线向16轴线吊装,先完成A区钢柱安装,然后1#吊机进行B区边柱的安装;2#吊机进场进行C区钢柱(中柱和边柱)安装。
4.3行车梁与制动桁架的安装
考虑本工程实际情况:行车梁位置较高,且重量较轻,故考虑将制动桁架与行车梁在地面拼装成整体后一同吊装,这样既可以减少吊机工作时间,加快施工进度,也有利于现场的构件堆放与管理,减少工人高空作业时间,从而减少工程安全隐患。
其行车梁安装工艺为:行车梁吊装前,应对梁的编号、几何尺寸及牛腿标高对照设计图进行检查,安装后及时安装临时栏杆。吊车梁吊装时利用4点吊装,各吊点设吊装专用设施。 行车梁吊装后只作初步校正和临时固定,待屋盖系统安装完毕后方可进行吊车梁的最后校正和固定。
4.4屋面系统的安装
屋架待柱子与行车梁吊装完成后在跨内拼装,然后整体吊装。钢屋架系统多用悬空吊装,为使屋架系统在吊起时不致发生摇摆,和其他构件碰撞,起吊前在离支座的节点附近用麻绳系牢,随吊随放松,以此保持其正确位置。屋架系统的绑扎点要保证屋架的吊装移定性,否则就需在吊装前进行临时加固。
5.结语
工业厂房建设的钢结构施工也越来越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有关工业厂房建设的钢结构施工技术问题也得到了施工单位的关注,深入研究钢结构施工技术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作者在钢结构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并对工程中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针对此类厂房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处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沈宏.钢结构厂房施工重点与难点[J].新材料新装饰.2013.09.
[2]万红波.试论钢结构工业厂房的施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07.
0引言
基坑支护与土石方开挖是建筑项目中的基础性环节,关系到上方建设的稳定性。由于是地下作业,施工复杂性及影响因素均较多,不仅要稳固土体,保障基础工程质量,还需注意对周围环境的扰动。为此,需把握好施工的重难点,严格执行应对方案。
1改造项目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处东莞市东城区,占地面积在74601.4m2左右,地势标高为38.60m。本次改造施工,预计建设三栋30层的宿舍楼,以及五栋产业大厦,两栋厂房,最高建筑有93.20m,地下有负二层。建筑基础结构选择灌注桩,在地下空间设置单桩单株承台。一期开发工程,拟建基坑的投影面积在65394.3m2左右,支部底部周长是1070.5m左右,相对深度约有8.5~14.8m。此次改造项目的基坑北侧,设置距离12.2m左右的红线,在此以外有厂房车间,坑底边线和外边线相距20.6m左右。基坑西侧有道路通过,坑底边线和道路相距34.5~36.9m。基坑南侧有待开发的地块,并接近居民区,坑底边线和民宅相距5.1~7.2m。东侧同样有待开发地块,并有钢构棚房,距离坑底边线有22.7~22.9m。
2基坑支护与土石方开挖工程的施工环节分析
2.1深基坑开挖
(1)重难点。由于地上施工建筑高度较大,为保障整体结构稳定,需要进行深基坑作业,深度有14.8m。深基坑开挖牵扯到的安全及质量等问题,远比普通基坑项目复杂。基坑部分预计施工周期是80d,而坑体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容易出现问题。因此,预防土方坍塌与高空坠物为施工管理重难点。(2)对策。针对深基坑开挖作业的问题,本项目主要制定两项开工前的解决对策。一方面,入场前,组织全体负责场内工作的人员,实施三级教育培训。同时,在开挖区域周围与出土通道,布置封闭式的防护栏,做好预防高空坠物的设施,在关键位置,布设安全警示及交通牌。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与演习计划,预计在施工期间,定期开展应急演习,确保所有场内人员均清楚了解应急预案的执行过程。另一方面,施工前,组织调查周围建筑、管线等原有设施的分布状况,基于此编制详细监测方案与异常处理计划。入场施工时,安排专人负责读取及分析实时监测到的信息,若出现明显的异常波动,必须立刻探究根源,必要时可通知停工,全面检查,确保问题能及时处理[1]。基坑高程需进行准确测量,保证深基坑实际施工质量。
2.2土石方开挖
(1)重难点。挖出土体需经过市政干道,导致施工区域可能成为交通阻碍。再加上项目合同对施工进度节点的要求,工期相对偏紧,期间还涵盖养护处理。项目位于东莞市东城区,绿色施工要求等级高,加之工期的问题,有诸多工作安排在夜间。所以,需要考虑降噪、控污、抑灰尘等相关问题。(2)对策。采取分区流水式作业,调整开挖的次序,和支护施工有序配合。本项目分区开挖布置如图2所示。使用大型的设备与车辆,保证挖出土能及时运出。时间安排上,白天开始转土,夜间统一外运。同时注意对周边情况的全面检测,提高规避险情的能力。环境方面的应对方案有:在工地四周设置围栏;进出车辆全部经过冲洗;拆迁作业中,采用湿法工艺;运送渣土的汽车设置密闭防护;工地地面全部硬化;堆放在工地内的物料表面,需进行防尘覆盖。在进出口附近,布置洗车槽与沉淀池、冲洗装置等,确保出门汽车外表干净。并注重文明施工,要求司机不能鸣笛,避免产生噪声。
2.3周边建筑物
(1)重难点。本基坑作业场地的东侧与南侧均有建筑,属于多层结构,已经使用20年左右。深基坑施工几乎难以避免对周围环境带来影响。由此得出一项施工重难点,控制作业行为对周围建筑的干扰程度,以免形成裂缝与土体沉降等。(2)对策。在施工设计上,靠近民房的基坑剖面,调整成水泥搅拌桩、双排桩与垂直锚索三者联合支护结构。其中,水泥搅拌桩是为应对土方开挖中土层水分流失,以保证基底稳定。而其他两个支护形式的刚度及强度较高,可以预防土体变形。施工前,委托专业机构鉴定周边建筑的安全情况,掌握建筑物原本的结构数据资料。施工中,重点监测此类建筑,对比初始数据,衡量当下施工操作对原有建筑的干扰。在靠近民用建筑的区域,拟运用全护筒跟进护壁方案,完成混凝土灌注桩,各节护筒利用销钉连接,并改用旋转钻进的方法,以控制震动程度。对于各监测控制点,需布置在不会受到施工干扰的位置,具体埋设示意图如图3所示。土方开挖期间,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统一指挥,并且一旦感到异常,立即暂停工作,待查明情况,彻底解决后,才能继续施工。同时,开挖中需分层分段作业,实施全过程跟进,以便及时发现危险源。
2.4交叉作业
(1)重难点。本次改造均大多是高层建筑,因而要求基坑规格较大,深度及面积偏大,使得任务量加重。在编制进度方案中,注意到分区分块的问题,个别区域可提前竣工。施工项目的工艺程序多,涉及的人力资源、任务量规模大,造成工地内部交通、设施机器管理调度、材料进出场等工作的难度提高,容易引发交叉作业。(2)对策。对于基坑支护和桩基础出现交叉作业的问题,主要采取三项对策。首先,注重基坑分块及平面布局。根据建筑设计,基坑并非规则形状,拟把整个工地分成两个部分,二者分别施工,设置不同的流水线,以规避部分交叉机会。其次,注意资源分配与施工进度控制。为保障工期,确保基坑支护和桩基础能有序交叉实施,基于机械和人工配置足够的前提条件,按照分区安排两组施工队与设备。为使此方案可以顺利执行,提前准备出专项资金,以免施工过程中发生资源短缺的问题。最后,和本地政府部门有效协调。比如在交通组织方面,开工前办理临时占用道路的手续,获得相关许可证,根据要求,在指定点做好指示牌,保证正常的交通安全。并主动协调相关部门,灵活改变施工安排。
2.5支护桩
(1)重难点。本项目基坑支护选择旋挖灌注桩,其中支护桩的规格为准800,立柱桩尺寸是准1000。施工任务量较重,此建设工序的重难点在于预防塌孔,要保障多次清理沉渣,并把握好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在水下灌注处理中,可能会遇到堵管、断桩等问题,应确保灌注工艺程序有效执行。而此过程中的混凝土供应及拌和质量是关键。(2)对策。针对成孔的处理对策,选择泥浆护壁方法,控制好泥浆浓度,以预防塌孔问题。并在支护桩成孔后,同业主与监理方进行阶段性验收,测量入岩深度等。加工钢筋笼中,为保证框架稳定,采取双面焊接,降低出现断开的概率。另外,为避免钢筋笼起吊安防期间,发生变形,要确定孔位准确,匀速轻缓移动,以免钢筋笼倾斜及出现碰撞等情况。水下混凝土灌注中,现场开工前,为避免混凝土材料导管渗水,所有导管均经过水密承压的测试。在准确位置下放导管中,深度需控制距离底部30~40cm的位置。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材料,要足够导管埋置至少1m深度的量。灌注混凝土期间,导管下放到材料中的深度,在2~6m区间内。而且为保障灌注作业的连续性,需额外配备两台发电机,以应对现场停电的突况[2]。
3结语
综合上文讨论内容来看,基坑支护与土石方开挖的重难点可归纳出以下几类:①坑壁土体的稳定性问题;②对于周边建筑以及群众工作生活的影响,比如开挖扰动土体、夜间作业、噪声等;③环境问题,如进出工地的运土车辆携带灰尘。对此,施工方需鉴于现实影响根因,做好防护处理。
参考文献
前言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园林工程绿化环保的作用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整体行业快速发展。而质量问题作为困扰着所有工程项目的重要问题,也影响着园林工程项目的开展,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经常会遇到一系列的难题,若是不能妥善解决,便极易影响整体工程质量。这便要求施工人员能够灵活采用施工技术,处理好施工难点,确保园林工程施工质量。
1、园林施工技术难点问题分析
1.1 施工前准备技术难点问题
施工前准备阶段存在的技术难点问题,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缺乏现场勘查、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缺乏沟通、施工人员不遵照设计图纸施工、随意调整设计图纸等。这些问题都导致施工后园林建成效果与原有设计不匹配,严重影响了园林工程的整体美观性和生态环保作用,大大降低了园林工程质量。甚至园林建设后,由于很多地方与设计不相符,而出现植被大面积死亡、雨后积水等问题,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1.2 植被选择技术难点问题
植被苗木是园林施工中的重要材料,植被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到园林整体的美观性,同时也需要结合环境及生物相关知识,确保植被同时具备观赏性和存活率。但是在实际园林工程施工中,一些工作人员在植被的选择上,未能考虑到园林工程所处的实际地理特点和气象条件,缺乏对植被自身生长习性的考量,导致植被的存活率较低,不仅无法确保园林工程建成效果,同时也导致了众多资源的浪费。甚至一些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反季施工的情况,一些施工人员为了赶工和应付上级检查,刻意忽视了植被的生长规律,强行进行植物移植,导致植物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
1.3 养护技术难点问题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植被的养护也十分重要,若是后期养护存在问题,则会使园林植被因营养不足、水分不足或是病虫害而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而当前在一些园林工程施工中,一些工作人员对植物养护工作并不重视,缺乏对植物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不仅造成园林整体美观度大大降低,同r也抑制了植被的正常生长,植被死亡率不断提升。
2、园林工程施工技术难点问题处理对策
2.1 加强施工前准备工作
园林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园林工程建设的必要条件。第一,施工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现场勘查意识,做好现场勘查工作。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对施工现场地形、工程量等进行评估,预测地形因素引发的技术难点,并通过模拟技术,对需要处理的自然地势进行模拟处理,预估成本,从而更好的掌握实际施工中设备、材料等的用量,合理选择施工技术。第二,施工人员应加强与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充分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图纸。若是施工中需要更改设计,应主动征求设计师的意见,避免最终建成效果与设计不符。第三,管理人员应进行系统的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园林工程实际情况,设计相符合的组织形式(如图1)。
通常情况下,大型工程会采用矩阵制组织形式,小型工程会采用直线型组织形式。通过统一领导,实现项目中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从而明确分工及职责,确保园林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2.2 科学选择园林植被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本地实际地理环境及气象条件对植被进行合理选择,尽可能选择本地的植被品种,以提高植被的存活率,并确保从外地引入的植被能够适应本地环境,避免出现植被大量死亡的情况。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采取分批种植的方式,先对一批植物进行试验种植,观察植物的存活情况,若是植物存活率较高,则可以继续种植。同时,在植被种植过程中,施工人员也需灵活运用种植技术,提前做好土壤处理工作,对土壤透水性、PH值等进行科学测定后,再结合数据进行适当的改良和消毒施肥。尽可能的避免反季施工,选择适合根系生长的季节,运输至现场的种苗应及时种植,若是无法及时栽种,也应做好遮阴处理,避免种苗死亡。
2.3 重视园林养护管理
施工人员应加强对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开展定期巡查工作,做好植被的水分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修剪工作。在降水量较大的季节及时清除园林积水,在高温干旱季节则做好灌溉、喷雾工作。结合植物生长规律及时施肥,并在夏秋病虫害高发季节安排人员进行施药,对于已经出现病虫害的植被应及时对症处理。选择天气状况良好的晴天对植被进行修剪,抑制草坪生长,确保所有植被的整齐、美观,保证园林整体观赏效果。
3、结论
园林工程在城市绿化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园林工程的施工与整体工程质量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园林工程施工中还存在着众多的难点,施工人员需要清楚了解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有效手段予以妥善处理,从而避免因技术问题而影响园林质量。加强施工前准备工作,科学选择园林植被,并重视园林养护管理工作,建设成更多高质量的园林工程。
参考文献:
[1]陈爽. 浅谈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处理办法[J]. 建材与装饰, 2016(20).
[2]孟庆华. 浅谈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处理[J]. 经营管理者, 2015(29).
[3]乔璐, 张林琳. 浅谈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处理[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4(2):46-46.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深圳市地铁七号线三期工程线路,线路起于南山区丽水站,终于罗湖区太安站,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车站28座,正线区间共有27个,设7号线与2号线、5号线联络线各一条。新建深云车辆段及安托山停车场,设车辆段、停车场出入线各一条。
本合同段为深圳市地铁七号线三期土建工程7301-1标段,包括西丽站~茶光站(含与5号线联络线)矿山法区间;茶光站;茶光-珠光盾构区间;珠光站;珠光-龙井盾构区间;龙井站;龙井站~桃源村站矿山法区间。
2主要工程内容
西丽~茶光区间(含5、7号线联络线)、茶光~珠光区间、珠光~龙井区间、龙井~桃源村区间主体结构;茶光站、珠光站、龙井站的主体结构和附属工程;两个施工竖井、横通道等附属结构。
3工期以及节点要求
项目计划工期53个月,车站主体结构完成:2014年8月30日;全线隧道双线洞通:2015年2月28日;全线隧道双线轨通:2015年10月30日;全线车站出入口、风亭等附属结构完成:2016年4月30日;全线车站35KV电通:2015年12月30日;全线400V电通:2016年2月28日;全线具备轨滑条件:2016年3月31日;全线开通试运营:2016年12月30日;。
4工程特点
1)建设标准高,规模大,工期紧,重难点工程多,线路交叉频繁。
2)建设环境复杂。线路大量下穿地下管线、侧穿建筑物、城市主干道、河流、既有铁路和桥梁,对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影响大,施工风险大。线路穿越球体风化岩、透水沙层、断层、基岩隆起、高强度中微风化岩等不良地质。沿线水系发达、地下水丰富,施工过程防排水、工程结构防水防腐非常重要。
3)征地拆迁、管线迁改、交通疏解、工程运输组织要求高,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对工程建设影响大。
4)监控、量测责任重。施工全过程的监控量测,对周边建筑物及环境的安全监测,通过数据分析指导全施工过程、确保沿线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是项目实施的重点。
5工程重点及措施
5.1受轨道工程三期征地拆迁模式的调整,以及前期绿化迁移、管线迁改、交通疏解等因素的影响,开工日期已严重滞后,加大协调配合力度,创造主体工程开工,加快施工进度,赶回滞后工期,推动前期工程尽快完成是重点。
我标段茶光站、珠光站、龙井站三个车站的管线改迁和交通疏解工程量大,工期紧,所以作业面交叉较多,且珠光站和龙井站面临雨水箱涵的新建和改迁工作,该项工作的进展快慢也是制约主体工程能否尽早开工的重要因素,如何尽快推动前期工作的进展速度,保证工期是重点。
措施:安排专人负责施工范围内管线的调查;紧密联系设计院、监理、项目公司和地铁公司相关人员,协调管线的改迁和交通疏解的实施;积极配合各非BT单位,为其施工提供方便。
5.2珠光站大小里程端均为盾构始发,直接影响两个盾构区间的施工,为保证两个盾构区间施工工期,合理组织安排车站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
措施:①作好施工策划,保证施工有序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②配置足够的施工机械设备及人员,材料、资金充足;③加强工序之间的衔接和转换,相互配合,整体推进。
6施工难点及对策
6.1 暗挖段断面及工法转换频繁,结构跨度大,施工复杂。
我标段的西丽站~茶光站区间和龙井站~桃源站区间为矿山法施工区间,其断面变化多样,工艺转换频繁,工艺施工设计复杂。其中西丽~茶光站区间5、7号联络线与区间右线连接处的喇叭口段,断面多达九种形式,最大断面跨度11.4m,断面面积达120m2。
措施:①在开工前,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全面的评审,确保方案安全可行。②对于喇叭口段复杂断面施工,进行详细的工艺设计,确保地面沉降和隆起控制在设计和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6.2 地质条件复杂,保证施工安全是难点
⑴ 本标段茶光站、珠光站地下连续墙施工需穿越砂层,其中珠光站砂层最厚达5.9m,茶光站砂层最大厚度11.6米,在施工时极易造成槽壁失稳坍塌。
措施:①液压抓斗在砂层中钻进时宜放慢进度,保证护壁厚度。②采用优质膨润土制备泥浆。③适当加大泥浆密度。
⑵ 西丽站~茶光站区间5、7号联络线位于Ⅴ、Ⅵ围岩中,穿越密集建筑物,且基础为扩大基础,隧道施工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对建筑物安全影响大;龙井站~桃源村站区间左右线约623m位于Ⅴ、Ⅵ围岩,洞身多位于砾质粘土、全风化和强风化花岗岩中,开挖时掌子面突水、突泥、地面沉降的风险大。
措施:加大监控量测力度,对变形的控制要心中有数;坚持“浅埋暗挖法”的“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十八字原则;建立施工过程各项作业的质量及时、可靠的检测系统和方法;采取预加固技术对策,事前控制风险;
⑶ 珠光站~龙井站区间上软下硬地层约占该区间总长度的70%,其中穿越微风化花岗岩长达200m,强度达101.8Mpa,对刀具磨损大,容易使盾构机抬头而无法施工。另据详堪资料显示,该区间局部地段花岗岩强风化层中分布有微风化花岗岩孤石(风化球),在掘进过程中会引起盾构机卡刀盘现象,或由于孤石太大无法掘进,耽误工期进度。
措施:选用破岩能力强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对刀具刀盘进行详细的设计;在盾构施工前加大对区间的补堪密度,进一步查明硬岩段的工程地质情况以及孤石的具置,并及时制定可实施的施工方案,掘进过程中加强渣良,减小刀具的磨损和施工过程控制,避免造成机械停台和工人窝工现象。
6.3 穿越建筑物较多,保证安全是难点
⑴ 西丽站~茶光站区间5、7号联络线下穿壮丽大厦、西丽幼儿园和留仙宾馆,且基础多为扩大基础,保证施工中结构物安全是难点;
措施:施工前必须对周围的建筑物进行调查,预计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控制地表变形,施工中加强冻结和融沉的控制。
⑵ 茶光站~珠光站区间地层多为砂层和粘性土,水位较高,下穿大沙河,最小覆土厚度为7.3m,隧道掘进的时候易产生涌水坍方;
措施:施工中对穿大沙河河床范围进行注浆预加固;加强盾构机姿态控制,保持开挖面稳定,慢速匀速通过,密切关注隧道顶部砂层,加强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配备足够的抢险机动设备、材料。
⑶ 珠光站~龙井站区间盾构在K4+596处侧穿平南铁路桥墩,区间主线与桥墩的最近距离为0.6m,在K5+432处下穿南坪快速路跨线桥,与桩基的最小净距为6.0m,保证安全穿越是难点;
措施:施工前对建筑物地段进行详细调查;加强盾构机姿态控制,保持开挖面稳定,慢速匀速通过;对摩擦型桥桩注浆加固,同时加强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盾构施工时加强对桥桩及桥墩的监控量测。
⑷ 龙井站南侧φ300、9.2Mpa的超高压燃气管线埋深1.2米,距围护结构20米左右,保证燃气管线的安全是难点。
措施:采用静态爆破,在爆破前通知燃气管产权单位;密切临测燃气管变形及沉降。
7 结语
地铁施工由于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及敏感性,存在诸多的施工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深圳市地铁七号线三期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重点、难点进行预先的估计,合理安排施工组织及相关的协调工作。编制详尽的施工方案、预案和计划,精心组织,严格工序,遵规守时,留出富余施工时间以应对突发事件,使各种技术重难点得以克服,工程项目取得圆满成功。特发此文,希望对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目前,大承包商在高端市场占据绝对优势,他们凭借资本、技术、信息、装备、政府关系、客户关系等方面的优势,在承包市场上的竞争力得以增值,如虎添翼。而有些企业还只限于中低端市场。相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承包商,这些本土承包商逐步成熟起来,特别是在一些低端市场,一些技术和资金要求不十分苛刻的项目上,已经呈现出竞争优势。有些企业为了争取项目而时常存在恶性竞争,在价格上一降再降,最终导致有利润项目变得毫无利润,有时还可能导致企业亏损。可想而知,有策略的工程投标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多么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一、项目筛选
如今,各类工程项目的信息都接踵而来,在获取项目信息后,首先要辨别项目的真实性,因此市场负责部门应首先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项目背景、资金来源、业主相关情况等。同时针对具体项目指定出项目跟踪、实施模式及今后工作等安排。
二、投标决策
在拿到招标文件以后,应尽快组织技术、商务、合同人员仔细分析招标文件,对项目所在国政治经济环境、招标文件主要合同条件(重点进行主要风险性合同条件分析及风险规避对策)、项目的技术重点和难点、后续工作及投标策略等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所需澄清问题。然后,以上述重难点及业主的澄清回复作为最终是否投标为目的。
三、投标工作
一、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和难点分析
在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时必须结合岩土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施工技术的特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岩土工程的施工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不确定性、依赖性、隐蔽性、不稳定性、前导性、区域性等。
(一)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不确定性
岩土工程的施工现场由于岩土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在进行现场勘查时仅能获得较少的数据,导致岩土情况难以准确的、完整的被描述清楚,多数地区的岩土易受到外部的干扰和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使得岩土的结构以及性能参数也随之变动,这将给施工带来不确定性因素。而施工过程中因为地下岩土层所带来的变动是无法避免的,同时施工技术人员会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工程施工的工艺参数甚至改变原计划的施工工艺来应对外界条件改变的干扰,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为后期岩土工程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隐蔽性
岩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隐蔽施工主要有以下几点:地基处理、地下连续墙、桩基和锚杆等。这些项目在施工完成后都是在隐蔽的条件下运行的,很难被发现出问题,而另一方面,一旦这些方面出现问题则很难去判断和处理,同时处理后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验证是否完全解决。
(三)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依赖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种高科技设备及先进技术逐渐涌入,为我国岩土工程的施工带来的较大的便利,例如高压喷射注浆法、真空预压法的出现,真空泵技术的使用以及大吨位静压力桩运用依赖于液压技术的出现、超声波检测技术的运用等,大大的推动了岩土工程的发展和进步。由于岩土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的特质是不一样的且差距较大,所以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都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勘探和施工,工程依赖环境和施工技术较大,而环境经常会因各种突发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使得施工技术也随之改变,这就为施工增加了难度。另外,不同地区存在的石灰岩和石膏等特质的可溶性岩石会被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所侵蚀,地下水含量较丰富导致基岩强度过高等问题都为施工技术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四)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不稳定性
在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有较大的难点是锁口管的施工技术,由于地址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的不同,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必须保证锁口管的稳定性,但因锁口管的位置需用吊车固定,而吊车自身力度难以控制会造成锁口管的位置偏移,造成锁口管倾斜,为后期施工增加了难度系数。
(五)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前导性
虽然施工方在施工前确定了施工技术和设计方法以及计算理论,预想了完成的效果,但是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设计方法及计算理论尚未成熟,相对而言没有太大进步,导致不能完全融合运用到实际施工中。
二、选用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原则
(一)适用性
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需考虑多个方面的影响,最大可能的满足工程的整体要求,在进行施工时,必须综合考虑每一方面的影响,例如空间人物、时间、使用、维修等方面。还要考虑到岩土工程施工过程隐蔽性的特点,不能仅靠其中的几个数据来以偏概全判定技术的好坏,必须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技术而不一定是最好的施工技术。
(二)实践性
由于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仅仅依靠理论方法来判断施工技术是否可行是不可取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设备和技术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使用的设备和方法不尽相同,所以实践比理论更为重要,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在施工过程中学会变通,注重实践的重要性。
(三)经济性
针对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不确定性特点,每个地区不能仅靠一种方法来进行施工,为了达到施工的要求和目的,技术人员必须准备多种方案,综合考虑经济、技术、设备、安全、环境等方面,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进行施工,经济性是施工技术的重要考虑因素。
三、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问题对策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难点需采用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面对溶洞厚度较小的问题,可以通过选用优质泥浆护壁对第四系的覆盖层进行填充,反复多次对表层进行紧密覆盖,还可采用将钢护筒压实岩面的措施来防止塌方问题的发生;对于特大溶洞的问题可以利用单双层交替的钢护层对溶洞进行成孔操作;对于溶洞漏浆发育完全的孔可以利用堆积片石和粘土来填补。
另一方面针对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不不确定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在控制地下连续墙中的技术难点时,重点保证泥浆的制作过程。根据调查考量结果显示,新拌出的泥浆不一定完全符合现在合成槽的需求,施工人员在进行注入泥浆时需对时间进行严格控制,而且要配合科学有效的方案,若施工人员未能全面规划泥浆的制作过程就会导致设计与实际发生冲突,进而影响整个施工过程的进行。所以设计过程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综合考虑地区的水文和地质,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施工。泥浆的搅拌必须选取膨润土或纯碱类材料,保证成分的有效控制和利用,同时检查人员要对工程严格监督和验收,对岩土工程的相关设备和配置按国家规范进行检修、配置,有效节约资源,保证工程的科学性以及经济性。
为避免成槽出现误差,可以放宽宽度后找取合适的连接符来拓宽,解决左右偏差问题,水位高度控制在50厘米以外的导墙中来利用,避免水液面进入槽内,提高岩土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岩土工程施工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施工过程会出现各种复杂的问题,而岩土的性质具有特殊性,所以在不同环境的影响下会阻碍技术人员的研究与施工,为保证岩土工程的顺利施工,必须对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和问题及时解决,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来提高施工的质量,把握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总结经验,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更好地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有效地促进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绍波. 优化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思考[J]. 硅谷,2015,02:150+140.
[2]谭中权,王荣.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 低碳世界,2015,01:109-110.
近年来,随着油田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大,导致对油田的勘探程度不断加深,给油田勘探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水平井录井技术作为油、气田勘探中的重要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与直井技术相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引进了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在某些方面还处于摸索、试探阶段。因此,不断研究分析水平井录井技术,对于实际施工过程中提供全面、准确的地质资料和地层油气变化情况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水平井录井的关键技术
在油气田勘探过程中,水平井录井技术的主要跟随钻头追踪钻头的位置,做好地质导向的作用。因此,水平井录井关键技术主要是为了保证做好钻头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对其数据进行评价,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随钻测量技术、随钻分析技术和储层剖面恢复技术以及勘探过程中的地质导向技术等。总之,水平井录井技术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目的地参数预测技术;二是着陆点卡取技术。
1.1 目的地参数预测技术
油气田勘探过程中如果采用水平井的方式,经常会出现钻井地层与设计地层误差过大。因此,在实际钻井中,必须进行钻井目的地参数的预测来避免或者缩小误差。实际应用过程中,目的地参数的预测方法主要有等深对比法、绘图法和计算法。
1.2 着陆点卡取技术
着陆点卡取技术也就是为了确定钻井过程中钻头的位置,通常采用钻时特征法、岩性识别法和气测特征法等来进行钻头着陆点的卡取。在实际钻井过程中,采用钻时特征法和气测特征法能够快速、实时确定出钻头的着陆点,而采取岩性识别法则可以综合目的地岩性特点来确定钻头的位置。
2 水平井录井技术难点及对策
随着油田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导致勘探过程中遇到复杂的地质结构,造成对油气田的开发难度大、成本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油气田勘探过程中普遍采用了水平井录井技术。但是,我国在水平井录井技术使用方面还不够成熟,导致实际钻井施工过程中出现多种事故。因此,在实际钻井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合理的对策措施,保证水平井录井技术在勘探过程中发挥其地质导向和工程预测等作用,减小水平井勘探过程中的风险。
2.1 水平井录井技术难点
在油气田水平井勘探过程中,由于水平井自身的特点和钻井工艺的影响,水平井录井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难点:
(1)岩屑失真。运用水平井录井勘探技术,在钻井过程中导致钻井岩屑分厂细小,有的甚至呈现粉末状。在实际录井勘探过程中使用PDC钻头,更使得岩屑在返出井口的途中,不断受到钻头和井壁或者套管的碰撞,岩屑变得更加细小,导致施工过程中很难捞到真岩屑,造成岩屑失真,进而增加了岩屑描述难度和影响其描述的准确性,使得岩屑录井工作根本无法正常进行。
(2)钻时资料真实性下降
除上述原因以外,由于勘探深度较大,地质结构比较复杂,使得岩屑的返井时间加长,同样造成岩屑失真,难以准确恢复地层的真实剖面或者岩屑荧光显示微弱等,导致钻探过程中的资料真实性下降;其次,在录井钻探过程中使用欠平衡液气分离器,导致气测录井变得十分复杂;还有就是在勘探钻进的过程中,如何准确卡取钻头的着陆点,是保证钻头在顶、底板间运行的关键,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资料真实性下降,给分析判断带来极大的难度。
2.2 水平井录井施工对策
由上所述可知,水平井录井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众多难点,导致一般的综合录井技术很难得到充分的应用,加上在钻井过程中没有要求进行钻井取心等,给现场的录井人员分析和判断带来极大难度,必须采取有效的施工对策,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在钻井过程中做到:
(1)收集卡取真实的钻井资料,熟悉勘探钻井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和岩性的特征,了解油气层标志在横向和纵向的分布及变化特征,结合设计要求,及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保证录取资料的质量,卡准油气层顶、底板的深度;
(2)在钻井勘探过程中,加密测定迟到的时间,对综合录井仪进行修正,确保捞取细小岩屑的质量,保证岩屑取样的准确性;
(3)改进传统“大段摊开”的观察描述方法;
(4)在岩屑的描述过程中,不仅要结合钻井勘探区域地层的岩性特征,还应结合钻井勘探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岩屑描述;
(5)在勘探钻井过程中油气的显示,一定要坚持挑样与混样结合,干样与湿样相结合的原则;
(6)水平井录井勘探钻井中,气测录井应与岩屑录井相互补,进行综合解释;
(7)勘探钻井的综合分析过程中,气测异常通常通过岩屑荧光试验来验证,岩屑荧光试验由于气测异常变得更具有针对性,实际中应综合分析,切实保证油气显示情况的落实;
(8)在实际水平井钻井勘探过程中,应不断提高录井仪的服务能力,准确监控钻头的位置,保证钻头在目的层中钻进,同时录井人员要密切关注录井参数变化,及时提供事故预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的应用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是集多种学科和技术高新科技,在水平井实际钻井过程中不仅可以及时的数据采集,还可以起到工程预报和施工监督的作用,在油气田地质勘探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主要是利用综合录井仪收集的资料,在钻井过程中进行工程异常的预报、油气层监测和判别、地层压力预报和评价以及钻头报告等,为油气田水平井勘探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数据,监督指导勘探钻井的施工过程,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同时提高钻头钻进的速率。
4 总结
水平井录井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油气勘探和开采的技术水平,给相关单位带来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同上所述,水平井录井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难点,我们必须不断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施工过程中制定合理的对策,发挥水平井录井技术使用过程中的最大作用,为以后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梁宝安,王悦田,刘.水平井录井技术研究与应用[J].录井工程,2010,21(4):52-53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基于海外项目管理的特殊性,笔者就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及其关键控制中的一线实践作了经验总结和思索心得,以期与同行交流探讨,共同提高。
1.国际工程项目策划的目的
国际工程项目策划的目的是为了有效降低海外项目实施中的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尽可能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决策方向。通过项目管理策划的编制,为项目优化设计方案、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物资设备配置计划、资金需求计划、红线成本测算、税务筹划、重大危险源控制、合同管理和二次经营策划等提供指导方针,减少项目决策的方向性,为项目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国际工程项目策划的内容
2.1项目经理部机构设置方案
按工程项目规模和特点,结合公司管理模式,确定项目经理部机构设置规模,确定项目经理部人力资源配置,任命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经理部。
2.2项目主要管理目标
按合同约定和工程特点,结合公司自身实际情况确定项目施工进度目标、安全质量环境管理目标、经济效益目标等。
2.3制订总体进度计划及关键节点
依据确定的工期目标,编制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和关键节点工期。对施工进度计划应进行反复优化,合理安排工期,均衡施工,合理降低各种资源的总体消耗。
2.4确定重、难点施工技术方案,编制计划表
通过对项目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策划出技术可靠、资源均衡、进度较快、经济合理的总体施工方案,并列出拟编制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清单及编制计划表。
2.5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策划
明确项目经理部或作业队驻地建设的设计;明确大临设施和过渡工程的实施计划及主要指标。
2.6项目作业层和劳动力配置计划
结合海外项目特点配置作业层人员。拟定劳动力总人数、招聘和进场计划,以及拟定作业层来源。
2.7物资、设备采购及运输计划
主要施工设备配置方案。通过市场调查结合工程特点确定拟采用的关键施工设备选型,包括规格、数量及进出场初步期限。通过对主要施工设备使用成本预测结合公司在国际工程项目规划,初步确定调配、购置或租赁计划。
对项目所需要的各项物资,确定供应方案:土方、砂、石等地方材料的采、运、加工、利用的方案;道路沥青、水泥、钢材等主要材料在属地国主要物资资源情况和价格水平;进口物资的关税及增值税等主要税率及政策;内部可调配物资资源;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水平、预算材料费总额和物资采购方案。
2.8安全、质量、环境管理
除进行常规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项目安全、质量、环境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卡控要点,提出相应的安全、质量、环境应对措施外,还要针对工程所在国地方病,如疟疾、血吸虫等疾病,咨询专业防治机构,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健康管理策划方案。
2.9预算及合同管理、二次经营方向策划
根据合同特点及所在国环境分析,根据合同价款水平,合同关于变更索赔的相关规定及执行要点,有关承诺、投标阶段设计文件的深度分析。对影响成本或成本亏损的主要环节和关键因素应进行反复优化,找出降低成本的措施和二次经营的方向,进行策划分析。
2.10风险预控方案
海外项目风险预控方案是项目策划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根据海外项目工程特点,研究政治、法律、市场、财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劳务供应、施工技术、突发事件等方面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3. 国际工程项目策划的方法和步骤
3.1成立策划工作小组
成立以公司领导牵头的策划工作小组,为确保工程项目策划的顺利开展和项目策划的质量。
3.2研究相关文件信息
认真研究工程承包合同、招投标文件、设计文件、业主支付能力、海外项目所在地的供电、供水条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人力资源、材料供应条件,物价水平等;研究关项目计划、成本、利润、人力资源、安全质量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海外项目实施经验、我国及海外项目所在国政策、法律、法规、现场考察报告。对相关文件规定、约定内容进行认真研读,熟悉掌握相关规定,并对相应特殊条款进行分析,兑现合同承诺。
3.3进行详细现场勘查
结合研究的相关文件信息和投保时期的现场考察报告,有必要对项目现场进行认真勘测,对文件信息中提及的相关资源进行现场踏勘,确定各种资源的供应条件、项目现场的地理、地质、地貌条件,为施工安排提供依据。
3.4结合公司资源编制相关策划文件
在研究相关文件信息、各种资源条件、现场条件后,根据公司在所在国的长期发展规划,按照公司在合同、安全、质量、财务、物资、设备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公司在类似项目的施工经验,制定出项目安全、质量、工期、信誉等管理目标。
根据确定的各种管理目标,结合公司管理模式,进行机构设置配置,确立组织机构。结合项目特点、合同约定、各种资源的调查、风险分析,查找项目施工重、难点。对安全、质量环境、二次经营进行分析,编制各项预案和项目总体进度计划和总体施工安排。结合总体施工安排和各项预案,对项目所需人、材、机进行分析、参考相应商务关系,确定人力、设备、物资等配置和运输方案,初步形成项目策划草案。
初步草案确定后,结合公司现有资源情况,对项目策划草案进行优化,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优质高效顺利完成项目。
4.国际工程项目策划需注意的问题
国际工程项目策划,看似一个简单的策划,但实施起来确非常繁琐,对后期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决定着项目的成败。在编制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组建优质高效的策划团队
项目管理策划是项目管理中纲领性文件,在策划过程中对策划团队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管理水平,熟悉所在国的各种自然条件,公司资源配置情况,公司发展规划,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否则难以编制出符合公司发展的项目规划。
4.2研究所在国和业主特点
国际工程项目较国内工程项目并非是简单的自然条件的变化,而是受所在国法律、法规,人文、社会、风俗习惯、社会资源供应、业主项目管理水平、支付水平、支付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项目管理难度加大。虽然目前建筑企业走出去,大部分是前往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虽然所在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他们项目管理人员,大多具有欧美等西方发展国家的留学经历,受西方思维方式影响,与我国传统的经营观念不同。这也要求项目管理策划中,更加要密切关注、研究所在国和业主的特点,制定出符合所在国项目管理习惯、符合国际管理、符合合同约定的项目管理策划。
4.3加强合同研读和分析
合同,是承包方和发包方的约定关系,也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依据,业内通常称为“圣经”。项目的一切经营行为都要依据合同进行,在经营过程中一切争端、争议的解决也是依据工程合同。
在编制项目管理策划中,要对合同采取的条款进行认真的研读和分析,了解、掌握合同特殊条款、通用条款、特殊技术条款的约定。通过对合同的研读,对项目影响较大合同条款、特殊条款、特殊技术条款中的特殊规定,应该明确指出,以免在实施过程中因工作繁忙而忽视。有时候一句很短的条款,给项目经营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比如有些项目对道路采用标线漆,在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给出具体类型,标线厚度等,如果不参考特殊条款,误将热熔标线当作为常温标线,这样一来,影响的不仅仅是成本,对进度也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特殊条款中,很多是规定某某款不适用,如果我们经营中按照通用条款的习惯,去做准备,会给项目造成损失。在特殊条款中,对索赔时限个别项目也有特殊规定,比如FIDIC通用条款中规定发生索赔事件后28天应发出索赔通知,特殊条款中则规定72小时,如果对特殊合同条款不重视,将失去索赔权利。
4.4加强商务关系拓展
商务关系的拓展,往往影响项目的决策。在策划时要对各种资源供应做好沟通。国际工程中,往往物资采购是供方市场,如果不提前做好规划和安排,到施工时所需水泥、燃油、钢筋等材料供应可能会出现问题,在策划时,要加强商务关系的拓展,对项目实施过程应给予提醒。
4.5对现场进行详尽调查
详尽的现场调查是编制项目管理策划的重要依据,现场调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项目策划的水平。工程项目的重点、难点,施工安排组织,离不开工程地质、气象水文、交通、水电、通讯、征地拆迁、风俗民情、环境保护 、水源、取弃土场位置及质量、采石场、钢筋、水泥、沥青等主要材料供应等情况,如果这些不能熟悉掌握,将影响误导项目策划编制。在编制前期务必做好对现场的详细调查。
4.6做好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总结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策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往往需要多个人共同完成,也对策划组成员有着较高的素质要求,目前随着各公司走出去的步伐不断扩大,往往存在缺乏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有必要建立经验交流机制这样一个共享平台,迅速实现这种必要的经验积累。通过经验交流和总结,对一些好的经验总结要及时在项目策划中推广、反馈、修正、完善,从而提高项目策划管理的水平。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近年多的海外项目管理实践中,项目的前期管理策划理念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较好的指导着项目后续经营。策划管理团队主体已基本成形,项目管理人员也得到锻炼。也希望参建国际工程项目加强项目前期策划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葛立杰,陈秀丽.论建筑施工合同风险控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02)
中图分类号:TL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8-0150-02
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电力工程技术发展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电力工程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由于电力工程技术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特征,以及电力工程领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在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难点和问题,影响着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和解决。基于此,本文将针对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所面对的难点及其相应的应对策略展开分析与探究。
1 做好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无论在“质”还是“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电力工程本身所具有的工程量大、工种复杂等特点,也决定了电力工程建设所涉及的技术门类较多,这也就给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电力工程技术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力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也关系着电力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能否得到实现,因此,做好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不仅对于保障施工安全、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电力工程的长远价值的发挥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主要难点
2.1 电力工程技术综合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电力工程技术综合管理是一项包含多方面管理内容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其所设计的范围涵盖电力工程由设计规划到竣工验收的整个流程,同时对于电力工程投入使用以后的管理工作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综合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然而,从当前我国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技术管理人员缺乏对综合管理的重视,缺少对综合管理措施与方法的有效应用,使得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缺乏综合性,整体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这也不利于电力工程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2.2 电力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的监管缺位
在当前一些电力工程项目当中由于缺乏对技术管理工作应用的重视,导致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得不到充分的保障。由于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所涉及的范围较大,涵盖内容复杂多样,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投入,才能够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而多数情况下,工程项目方常常为了节约成本,在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资源配置上十分不足,在整个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难以实现行之有效的全面监管,导致技术漏洞不能够被及时发现并予以解决,这也给工程建设施工及后续投入运行埋下了质量与安全隐患。此外,我国电力工程技术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当前仍面临着一系列技术漏洞和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也是造成监管效力不足的另一个原因。
2.3 管理人员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是实施各项管理工作的载体,他们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但是许多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水平。这一问题导致实际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各种技术管理失误,并且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各种违法规定的行为,给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带来不良影响。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给技术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会最终会影响电力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影响电力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2.4 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优劣,并非体现在监管制度的完善性、管理队伍的专业性等方面,而应该是体现在对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上,如果管理工作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落实,其他各方面水平无论如何提升也只是纸上谈兵。然而目前我国一些电力企业为了节约工程建设成本,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忽略长远利益,从技术管理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中减少开支,这也造成了许多技术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到位,而部分管理人员由于责任意识淡薄,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缺乏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使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形式化严重,无法发挥出工程技术管理应有的实效。
3 加强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有效策略
3.1 着力加强并提高电力工程技术综合管理的水平
针对以往我国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综合管理水平不足的问题,电力企业首先要加强对综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管理意识,并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知识与技术的培训,提高技术管理工作人员运用综合管理手段的能力,此外还应加强对管理流程的创新与完善,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从而全面提高电力工程技术综合管理的水平,通过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来全面提升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保障电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电力工程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3.2 强化电力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升离不开有效的监管予以保证,针对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广范、内容繁杂等特点,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资源的投入,结合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制定严格完善的监管制度,保障技术管理过程中监管工作能够全面有效的开展,针对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及流程,做好对各项技术内容的管理,以及时发现电力工程技术漏洞与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减少质量及安全隐患的产生。
3.3 加强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要实现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强工作队伍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管理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专业化水平,直接决定着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质量。因此,电力企业要着力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定期对技术管理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更新管理知识与技能,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此外,还要加强外部人才的引进,吸收更多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并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鲜血液补充到电力企业自身工作队伍当中,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为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3.4 抓好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落实环节
电力企业在将电力工程技术管理落实到实处时应当注重通过管理目标的实现促进技术能力的有效发展。在电力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应当从技术管理的基础理论出发,通过大量的技术管理实践对电力工程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等内容进行合理的管,在提升电力企业技术竞争力的同时也能促使电力工程技术管理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并为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4 结 语
本文首先对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之后当前我国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所存在主要问题与难点展开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其相应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我国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